谭嗣同2首
有感
世间无物抵春愁,
合向苍昊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作者简介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湖南浏阳人。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1898年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解读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已是整整一年,谭嗣同写了这首《有感》。阴冷的时节,低沉的乌云,淅淅沥沥的不尽雨丝,想到天涯尽头的中国台湾岛,或许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作者感觉今年的春愁漫漫无边,沉重压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化解它。四万万中国人应当向苍天痛哭,追问中国未来的命运在哪里!
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解读
这是谭嗣同最为人知的绝命之作,题写在监狱的墙壁上。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把自己的书信和文稿交给梁启超,要他东渡日本避难,说必须有人走,以图将来;也必须有人死,以唤起后来者。对于要自己逃亡避险的劝说,他的回答是:“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被捕后,深知自己必死归宿的谭嗣同,想起了东汉时的两位著名人物,想起了自己那些已经逃亡的同志。东汉末年的张俭,因弹劾宦官,被诬结党营私,被迫逃亡。人们看重他的声望品行,都冒着危险接纳他。逃亡中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也一定会受到人们的救护吧?东汉安帝时的杜根,任职郎中,因要求临朝听政的邓太后还政于皇帝,触怒太后,被命摔死,但执行人手下留情而未死。邓太后不放心,派人来检查,杜根装死达三天,眼中生蛆,太后相信他已死,不再检查。杜根终于逃亡,隐伏酒肆。邓太后死后,复官为侍御史。谭嗣同将自己视为在等候死亡的杜根。在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政治斗争中,自己生为变法而生,死为变法而死,生死去留都是一副忠肝义胆,如昆仑一样巍峨高耸。“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一位视死如归者的豪气和自信,跃然纸上。
1898年9月28日,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刑场人山人海,聚集了上万人,谭嗣同、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这“戊戌六君子”一同就义。谭嗣同神色不变,临终时高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他的遗骸葬在故乡浏阳城外石山下,墓前华表上是一副挽联:“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
林旭1首
狱中示复生
青蒲饮泣知何补,
慷慨难酬国士恩。
欲为君歌千里草,
本初健者莫轻言。
作者简介
林旭(1875—1898),字暾谷,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朝末年维新派人士。变法失败后,与谭嗣同等人被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时年二十四岁。
解读
百日维新时,林旭以“才识明敏,能详究古今,以求致用,于西国政治之学,讨论最精,尤熟于交涉、商务,英年卓荦,其才具实属超群”被推荐给光绪,与谭嗣同、杨锐、刘光第一起被授予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预新政事宜,不少变法上谕出自其手笔。变法失败后,被捕入狱,他给谭嗣同写了这首诗。“青蒲饮泣”用了《汉书·史丹传》和后汉何进的典故,原指忠臣伏在青蒲团上谏说军国大事,这里回想光绪皇帝与自己在变法上的认同,但已无力回天;“国士”指光绪,表示自己愿为光绪支持的变法献出一切,以报恩典;“千里草”是“董”字拆分,指提督董福祥,后悔没去求助他;“本初”是三国袁绍的字,隐喻袁世凯,言不该轻信他。据记载,接到光绪求救密诏后,林旭与谭嗣同在用武上意见不一致。林旭主张动用甘军首领董福祥的部队,谭嗣同则主张求助于袁世凯,结果被袁世凯出卖。林旭的这首绝命诗,感慨痛切,用典贴切,含蓄深沉,在壮志未酬的沉痛中,以深刻的教训告诫后人。
陈天华1首
猛回头(节选)
大地沉沦几百秋,
烽烟滚滚血横流。
伤心细数当时事,
同种何人雪耻仇?
……
瓜分互剖逼人来,
同种沉沦剧可哀。
太息神州今去矣,
劝君猛省莫徘徊。
作者简介
陈天华(1875—1905),湖南新化人。清末著名反清革命家、宣传家。任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编辑,发表众多政论和作品,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猛回头》和《警世钟》两书,以血泪之声揭露列强侵略中国和清廷卖国投降的种种罪行,风行于世,影响极大。1905年12月4日,陈天华在东京参加了抗议日本政府《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的斗争,7日写绝命书,决心以死来激励国人“共讲爱国”。8日晨,在东京大森海湾投海自尽,时年三十岁。
解读
陈天华家境贫寒,母亲早逝,父亲是塾师,自幼就跟着父亲识字读书,经常向人借阅史籍类书籍,尤其喜欢传奇小说和民间说唱。所以,他擅长使用通俗文艺形式来宣传社会革命。选句为《猛回头》的开头与终篇。这部长篇说唱作品,由汉族的悠久历史与动荡,讲到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险,痛陈同胞的深重灾难,鞭笞民族败类,赞颂民族英雄;分析古今中外利弊,提出了十条革命主张,呼吁“四万万齐心决死”,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改条约,复政权,完全独立;雪仇耻,拒外族,复我衣裳”,“吐气扬眉,齐呼中华万岁!”这篇作品一腔挚诚,既通俗又深刻,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陈天华烈士的宣传影响和人格力量是如此巨大,1906年5月陈天华的灵柩运回长沙安葬,各界民众不顾官方阻挠,送葬队伍达数万人,绵延十余里。“适值夏日,学生皆着白色制服,自长沙城中望之,全山为之缟素”。
邹容1首
狱中答西狩
我兄章枚叔,
忧国心如焚。
并世无知己,
吾生苦不文。
一朝沦地狱,
何日扫妖氛?
昨夜梦和尔,
同兴革命军。
作者简介
邹容(1885—1905),重庆人。清末著名革命家。1902年赴日本留学,投身民主革命。1903年,以“革命军中马前卒”之名写成《革命军》一书,旗帜鲜明、通俗易懂地回答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提出“中华共和国”二十五政纲。1903年,章太炎因“苏报案”被捕,邹容也慷慨入狱。1905年4月3日死于上海狱中,年仅二十岁。
解读
《革命军》问世后风行海内外,章太炎称之为“义师先声”,章士钊主笔的《苏报》誉为“国民教育之第一教科书”。1903年6月,《苏报》因宣传《革命军》被查封,章太炎等人被捕入租界狱。邹容激于义愤,自动投案,与章太炎共患难。这首《狱中答西狩》,是对章太炎《狱中赠邹容》的回赠。章太炎的原诗是:“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洲。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糇。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赞叹邹容英雄年少,为革命事业奋不顾身,表示在这生死关头两人须做顶天立地的英雄。于是,邹容写了这首答诗。“西狩”是章太炎的一个笔名,“枚叔”是章太炎的字。诗前四句真挚赞扬章太炎忧国之心和出众才华。后四句表达自己永不屈服的革命斗志:被迫入狱了,什么时候能再去战斗?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我你共同兴起了一支革命军啊!这位“革命军中马前卒”,萦绕心中的永远是革命。
徐锡麟1首
出塞
军歌应唱大刀环,
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
何须马革裹尸还。
作者简介
徐锡麟(1873—1907),浙江绍兴人。清末反清义士。1904年在上海加入光复会。1905年冬赴日本学军,因患眼疾未能如愿。1906年归国,后任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1907年7月6日,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激战四小时,失败被捕,英勇就义。
解读
徐锡麟在赴安庆上任筹划起义前,对自己的同志秋瑾等人说过这样一番话:“法国革命八十年战成,其间不知流过多少热血。我国在初创的革命阶段,亦当不惜流血以灌溉革命的花实。我这次到安徽去,就是预备流血的,诸位切不可引以为惨而存退缩的念头才好。”起义失败的当晚,徐锡麟被杀。临刑前,先拍一幅照片,他神色自若地说:“功名富贵,非所快意,今日得此,死且不悔矣!”这样一位慷慨赴死的英雄,1905年前后“曾出山海关至奉天、吉林,再经西北诸省边疆而归”,这首《出塞》就是那次壮游所作。相同的边塞景色,相似的报国情怀,显然,唐代边塞诗人那种豪迈壮阔的气概回旋在千年之后的这位爱国者心中。今天,安徽省安庆市最为繁华的人民路一端的僻静处据说是他当年的就义之处,徐锡麟的雕像就矗立在这里——一尊留长辫穿长衫戴眼镜拄手杖的石雕坐像,凝视着远方。
秋瑾2首
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
洒去犹能化碧涛。
作者简介
秋瑾(1877—1907),原名秋闺瑾,东渡日本留学后改名瑾,又号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反清革命组织。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解读
秋瑾精于诗词,其著作辑录成《秋瑾诗词》《秋女烈士遗稿》《秋瑾集》等,这位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的革命家,性格豪爽,习文练武。这首诗写的是她在日本时的生活剪影和远大志向。这位刚烈女士,有意以痛饮、宝刀这种豪侠男性的特征向世俗观念和传统社会挑战,她曾在诗中明确写过“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表明自己的一腔热血,不能虚掷,要化为唤起祖国新生的碧涛。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万里乘云去复来,
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
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
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
须把乾坤力挽回。
解读
诗的标题写明了作者写作这首诗的起因。乘船从日本返国途中,有日本友人向自己索要诗作,自己又看到了显示帝国主义侵吞中国野心的日俄战争地图,作者激情难抑。看着轮船在辽阔大海上疾驶,想到自己的往返奔走正是为了救国救民,帝国主义战争地图上的野心岂能让其得逞?解救中国要靠众人动手,“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在社会革命中挽救衰败中国的豪情壮志,掷地有声!“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秋瑾实践了自己的誓言。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10日,她已知徐失败的消息,但拒绝了要她离开绍兴的一切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在大通学堂。14日下午,清军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她坚不吐供,只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一句,第二天凌晨从容就义。
宋教仁1首
晚泊梁子湖
日落浦风急,
天低野树昏。
孤舟依浅渚,
秋月照征人。
家国嗟何在,
乾坤渺一身。
夜阑不成寐,
抚剑独怆神。
作者简介
宋教仁(1882—1913),湖南桃源人。近代民主革命家。1905年在日本发起并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他任代理理事长。主张成立政党内阁,以制约袁世凯。1913年3月被袁世凯派人刺杀于上海东站。
解读
辛亥革命后,就任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操纵权力,宋教仁欲以议会政治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这首诗就写于这一时期。从家乡省亲返回,路过湖北境内的梁子湖,暮色苍茫,疾风阵阵,秋月孤舟,作者夜不成寐。远行者思乡的孤独,革命者对国家的忧虑,二者交织在一起。夜已深了,抚摸一把象征平生大志的宝剑,思绪万千,深深的悲凉不由得涌起。
黄兴1首
回湘感怀
卅九年知四十非,
大风歌好不如归。
惊人事业随流水,
爱我园林想落晖。
入夜鱼龙都寂寂,
故山猿鹤正依依。
苍茫独立无端感,
时有清风振我衣。
作者简介
黄兴(1874—1916),字克强,湖南省长沙人。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创建者之一,与孙中山一起被时人以“孙黄”并称。1916年10月31日,在上海因胃病去世。1917年4月15日,以民国元老之尊国葬于湖南长沙岳麓山。著作有《黄克强先生全集》等。
解读
在长沙县黄兴镇凉塘黄兴故居,有水塘三口,塘边花红柳绿,草木扶疏。隔着门前那口最大的水塘,依稀可见黄兴故居院落中一棵绿油油的硕大桂花树。水塘是活水,与浏阳河下游交汇,清澈可鉴。每到酷暑,蔽日浓荫和一泓碧水为这里送来清凉,于是得名凉塘。1896年二十二岁的黄兴考中秀才,走出凉塘,先是在武昌两湖书院学习,后留学日本,1903年回国,组织华兴会,走上反清革命道路。作为革命党中的“实行家”,他亲自组织和指挥了众多武装起义,见证了同盟会成立、维护共和、讨袁护国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1912年10月25日,黄兴选择自己三十九虚岁生日的这一天,从上海乘船返回湖南。抵达长沙时,他受到家乡数万人欢迎,学生们集体高歌:“晾秋时节黄花黄,大好英雄返故乡。一手缔造共和国,洞庭衡岳生荣光。”此时,辛亥革命大功告成,虽是袁世凯当权,但共和体制毕竟已经建立。平生推崇“笃实”“无我”的这位民国建国元勋,不贪功,不恋权,有了一种功成身退、归隐家山的内心情怀:三十九岁的人能够洞察人生了,刘邦的大风歌虽然豪放,似也不如陶渊明的归隐园田;做过的一番大事业不妨随屋前流水而去,自家园林的落日余晖是那样令人沉醉;夜深时,鱼和龙都安静了;故乡山丘上,猿和鹤正恋恋不舍;一个人面对这片苍茫天地万千思绪,只有清风拂动我的衣襟。担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参谋长的李书城,长期追随黄兴,曾这样概括他的性格:“克强总是个最平实的人,做事有功不居,光明磊落;作战身先士卒,爱护袍泽;做人推诚务实,容忍谦恭;受谤不言诠,受害不怨尤;不道人之短,不说己之长。”黄兴病逝后,章太炎以“无公乃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一联挽之。如今,黄兴故居堂屋东西两侧的墙壁,仍然悬挂着他的手迹,正是“笃实”和“无我”。
蔡锷1首
护国岩铭
护国之要,惟铁与血。
精诚所至,金石为裂。
嗟彼袁逆,炎隆耀赫。
曾几何时,光沉响绝。
天厌凶残,人诛秽德。
叙泸之役,鬼泣神号。
出奇制胜,士勇兵骁。
鏖战匝月,逆锋大挠。
河山永定,凯歌声高。
勒铭危石,以励同袍。
作者简介
蔡锷(1882—1916),字松坡,湖南邵阳人。曾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回国后训练新军。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在昆明举兵响应,任云南都督。1913年被袁世凯软禁于北京,1915年潜回云南,组织护国军讨袁。入川与袁军激战,力败袁军。旋任四川督军。后因病赴日本就医,病逝于东京。
解读
《护国岩铭》写于1916年,蔡锷在这篇铭文的序中谈到此作的历史背景。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蔡锷在云南组建护国军北伐讨袁,经贵州入川,1916年2月中旬在泸州纳溪一带,与袁军血战一月,退敌北伐。随之,广东广西等地也起兵反袁,袁世凯被迫宣布废除帝制。不久,在举国一片谴责之中,袁世凯死去。在护国战争中起到了主导作用的蔡锷,胜利后和几位朋友重游此地,感叹道:“江山如故,顿阅兴亡,乃叹诈力之不足恃,而公理之可信,如此,岂非天哉!……天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兹岩云尔。”于是,挥毫题写了“护国岩”三个大字,并撰写了《护国岩铭》,书写在永宁河边岸壁上。此地也更名为护国镇,现在这处护国岩摩崖石刻已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护国之要,惟铁与血。精诚所至,金石为裂”,保护国家的民主政体,要靠铁的实力,更要靠血的精诚,这篇言简意赅、沉雄有力的《护国岩铭》道出了这位护国英雄的心声。
陈其美1首
诗语
死不畏死,生不偷生。
男儿大节,光与日争。
道之苟直,不惮鼎烹。
渺然一身,万里长城。
作者简介
陈其美(1878—1916),字英士,浙江湖州人。近代民主革命志士,辛亥革命和讨袁战争时期出力甚多。1916年5月18日,被袁世凯收买的张宗昌派人暗杀于上海,年仅三十八岁。遇难之后,孙中山赞扬他是“革命首功之臣”。
解读
陈其美没有留下什么著名的诗作,但他习惯于用工整铿锵的韵语来勉励自己和勉励他人。他有一句口头禅:“丈夫不怕死,怕在事不成。”为朋友题词书赠,他常写这样的句子:“有万夫不当之慨,无一事自足于怀。”这几句诗话,也是他爱写的。“死不畏死,生不偷生”,话很简单,口语爽快,男子汉可与太阳争辉的大节,为了自己所信仰的“道”而不怕鼎烹的英勇,呼之欲出。一个人是渺小的,但为信念和事业而奋斗,就构成了亘古长存的万里长城。
廖仲恺1首
诀梦醒女、承志儿
女勿悲,
儿勿啼,
阿爹去矣不言归。
欲要阿爹喜,
阿女阿儿惜身体。
欲要阿爹乐,
阿女阿儿勤苦学。
阿爹苦乐与前同,
只欠从前一躯壳。
躯壳本是臭皮囊,
百岁会当委沟壑。
人生最重是精神,
精神日新德日新。
尚有一言须记取,
留汝哀思事母亲。
作者简介
廖仲恺(1877—1925),广东惠阳人,生于美国旧金山华侨家庭。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1923年协助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协助改组国民党,为实现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作出重要贡献。历任国民党中央执委、常委、黄埔军校党代表、广东省省长、财政部长、军需总监、大元帅秘书长等职。1925年8月20日在国民党中央党部被暴徒刺杀。
解读
1922年,广东军阀陈炯明背叛孙中山,炮轰总统府,震惊朝野。在这一事变中,廖仲恺被陈炯明扣押,险遭杀害。被关押期间,廖仲恺写下诀别妻儿的三首诗,两首七言绝句留给妻子,这一首写给长女廖梦醒和幼子廖承志。局势突变,廖仲恺自忖必死,给自己深爱的儿女留下什么话呢?不必对他们隐瞒父亲已死的事实,让他们不要悲啼,爱惜身体,勤奋学习,这才是父亲最愿意看到的。九泉之下,父亲的喜怒哀乐与活着时一样,只是没有了这个肉体,但这个肉体有那么重要吗?任何人百年之后都会消失的。“人生最重是精神,精神日新德日新”,这既是父亲自己的自我激励,更是对孩子语重心长的教诲。还有一句话要交待,把你们对父亲的哀思变成对母亲的侍奉吧。革命者的坚定信念与为父为夫者的仁爱之心,以父亲给儿女留言的亲切诚挚出之,感人至深。
高君宇1首
我是宝剑
我是宝剑,
我是火花,
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
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作者简介
高君宇(1896—1925),原名高尚德,山西省静乐县(今娄烦)人。“五四”运动时为北京大学学生会负责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孙中山的秘书。1925年3月因病逝世,年仅二十九岁。
解读
这是一首明快决断的言志之作。“宝剑”“火花”给人的鲜明印象是光芒闪耀,这种闪耀是因钢铁的精粹和燃烧的充分而来,一闪即逝,惊人心魄。革命者的一生会是什么?平庸而漫长吗?还是精彩而短暂?作者当然是领悟于后者,所以有了“生如闪电之耀亮,死如彗星之迅忽”的由衷心声。
李大钊2首
其一
玉泉流贯颐和园墙根,潺潺有声,闻通三海。禁城等水,皆溯流于此。
殿阁嵯峨接帝京,
阿房当日苦经营。
只今犹听宫墙水,
耗尽民膏是此声。
作者简介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和图书馆主任,《新青年》杂志编辑。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过重要作用。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曾任中共北方区委书记,领导北方的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了李大钊,于4月28日用绞刑杀害。在绞架面前,李大钊作了最后一次演讲,表达自己的坚定信念,从容就义。遗著有《李大钊选集》等。
解读
玉泉山的泉水,在颐和园墙边潺潺流过。据说流到了城内的中海、南海和北海,连紫禁城的水也来自这里。千年帝都,殿阁嵯峨,如此奢华的颐和园,是当年慈禧太后为了做寿,用海军经费建造的,当年秦始皇的阿房宫不也是这样吗?统治者穷奢极欲,耗尽民脂民膏,让人民陷于巨大痛苦之中,但等待他们的必定是被人民的反抗所推翻,阿房宫终将被熊熊大火所吞没。作者触景生情,沉吟中自然地融入自己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深入观察和思考。
其二
丙辰春,再至江户。幼蘅将返国,同人招至神田酒家小饮,风雨一楼,互有酬答。辞间均见风雨楼三字,相约再造神州后,筑高楼以作纪念,应名为神州风雨楼,遂本此意,口占一绝,并送幼蘅云。
壮别天涯未许愁,
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
高筑神州风雨楼。
解读
1916年的丙辰年,此时袁世凯已窃国称帝,李大钊在上年底回上海后,没有机会参加讨袁军,于这年春天又到日本江户。友人幼蘅要回国去了,朋友们为他饯行。席间诗词酬答,大家都使用了“风雨楼”一词。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回旋在大家心头的是《诗经》中“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深沉忧患和奋斗不息。朋友们约定,重建中国之后,要筑一座高楼,就叫“神州风雨楼”,作为纪念。朋友们的发誓兴国,让作者随口吟成了这首七言绝句。传统送别之作中的离愁别恨仍在——毕竟不舍好友离去,但更多的是期待和豪兴。南宋岳飞在抗金战斗中,曾对将士说“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消灭了窃国大盗袁世凯,也要祝捷痛饮。好友的离别又算得了什么呢?眺望波涛起伏的无边大海,海那边的一个新中国才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杨超1首
就义诗
满天风雪满天愁,
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
三年归报楚王仇!
作者简介
杨超(1904—1927),江西德安人。1923年在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在北京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由党派回江西担任中共江西省委委员,后赴德安担任中共县委书记,又在南昌、武昌、河南等地工作。1927年10月在九江被国民党特务逮捕,12月27日在南昌市德胜门外下沙窝牺牲。
解读
这首名作,是杨超烈士就义时高声诵出的。12月的寒冬,大雪纷飞之中,面对刑场上环立的行刑手,二十多岁的年轻生命就要结束了。他想到了什么?春秋时代的伍子胥,父亲和哥哥屈死,他历尽艰辛,最终领兵打进楚国京城,对楚平王掘墓鞭尸,雪恨报仇。“革命何须怕断头”,有着伍子胥般的正义和信念,革命终将胜利,鲜血不会白流,血债必将向敌人讨还。一个人永不放弃信念的勇气和从容,是这般掷地有声,铿锵壮烈。
田波扬1首
我要
我要放出更强烈的火光,
照破人世间的虚伪和欺诈。
我要锻炼成尖锐的小刀,
刺破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1922年11月2日晚
作者简介
田波扬(1904—1927),湖南浏阳人。192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1927年因地下机关被破获而被捕,6月6日与夫人陈章甫一起就义于长沙火车站。
解读
回顾历史,许多革命者之所以走上革命道路,倒不完全是因为自身在经济上的被压迫被剥削,无法生存,而是难以忍受令人窒息的社会制度、社会氛围。这种精神上的桎梏与人期待自由平等善良的天性是本质冲突的。人世间的虚伪和欺诈,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应该被强光所照破,应该为尖刀所刺破,作者这首作品,揭示了革命者内心在精神层面上的使命感。
姚有光1首
诗一首
我是新干姚有光,
轻摇竹筏往南昌。
多谢你们有心送,
到处设卡和站岗。
作者简介
姚有光(1906—1927),江西新干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留在南昌工作,不畏艰险,经常摇竹筏出入南昌一带,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10月被捕牺牲。
解读
在革命烈士留下的诗作中,姚有光的这一首与众不同,饶有风趣。在白色恐怖下,他曾巧妙地藏身于辣椒麻袋中,乘坐木排下南昌,躲过敌人搜捕。胜利完成转移任务后,他写了这首诗。在作者看来,敌人虽然布下了天罗地网,但却漏洞百出,无法阻止革命者的自由行动。革命者机智穿越敌人封锁线之后,对愚蠢敌人劳而无功的嘲笑,对自己一方在智力和行动效率上远远高于敌人的自豪,以轻松诙谐的语言道出。一个“轻”字,一个“谢”字,何等传神!
周文雍1首
绝笔诗
头可断,肢可折,
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
好汉身躯为群裂。
作者简介
周文雍(1905—1928),广东开平人。中共党员,1927年12月广州起义时,曾任广州苏维埃劳动委员和工人赤卫队总指挥。1928年春,他和假称夫妻关系一起坚持地下工作的陈铁军同时被捕,同年遇害。
解读
周文雍和陈铁军的“刑场上的婚礼”已经是一个令后人肃然起敬的传奇。当法官宣判他和陈影萍(陈铁军化名)死刑时,两人神态自若。法官问周文雍有什么要求,他提出和妻子陈影萍照一幅合影,得到了应允,两人并肩在铁窗下照了一张相。1928年2月6日,元宵节的下午,天空下着毛毛细雨,寒风刺骨。周文雍、陈铁军从监狱被押赴红花岗刑场,沿途高喊革命口号,高唱《国际歌》。在刑场上,他们向群众作了最后一次演讲,陈铁军当众宣布和周文雍结婚:“让反动派的枪声,来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这样的从容就义,感动得许多群众掩面哭泣。无疑,人的肉体生命决非不重要和无所谓,它对于任何人都极为珍贵,不可复得。然而,革命者生死关头面临的考验,正是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这二者选择什么,用自己的肉体生命去赢得什么。周文雍烈士题写在监狱墙壁上的这首诗,用最直接、最明快的语言将此揭示出来,斩钉截铁地表明了自己的选择。语言凝练,对比鲜明,义无反顾,震撼人心。
欧阳梅生1首
试笔诗
中国一团黑,
悲嚎不忍闻。
愿为刀下鬼,
换取真太平。
作者简介
欧阳梅生(1895—1928),湖南湘潭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南全国总工会秘书长、中共湖北省委秘书、中共汉阳县委委员。1928年初病逝。
解读
与多数烈士诗作涌发于监狱或刑场不同,这首《试笔诗》的产生有一个故事。1924年,当时还没有加入共产党的作者,有一次去买毛笔。在试笔的时候,他无意之中发现笔杆上刻有“太平笔庄制”几个字。这样一个产地的介绍,竟然刹那间引发他万千思绪。他忿然地说:“如今伸出手看不见五指,一片漆黑。有钱的打打杀杀,好像疯狗抢骨。中国这么大,没有半块地方是安静的,这叫做什么‘太平’!”说罢,他就用刀将笔上“太平”两字刮掉,并且立时作了这首诗。愤怒出诗人,真挚出作者,这首《试笔诗》正是如此!这支被作者愤怒刮掉了“太平”的毛笔,被烈士的一位好友收存到解放以后,1959年4月,他将此笔寄给了烈士的夫人,现由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
夏明翰1首
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作者简介
夏明翰(1900—1928),湖南衡阳人。“五四”运动时,是衡阳学生联合会的领导者。1920年到长沙,从事学生爱国运动。1925年以后,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后任湖北省委委员。1928年2月8日被国民党逮捕,次日即遭杀害。
解读
这首质朴的五言诗,从诗歌艺术的角度来讲,没有任何推敲打磨的讲究之处,完全是生死关头脑海中涌现的几句话。烈士临刑前,监斩官问他:“有无遗言?”他喝令敌人拿来纸笔,疾书了这首正气凛然的《就义诗》。它之所以感动过也仍将继续感动千百万人,就在于一种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鲜明抉择、毫不犹豫。坚信自己所信仰的主义,认定这种主义为真理,深知这种主义在人民中的巨大感召力,自己为它而死,必然会唤醒无数后来人。所以,自己的牺牲就不要紧了。
熊亨瀚1首
观涛
大江东去,
浩荡谁能拒!
吾道终当行九域,
慷慨以身相许。
大孤山下停桡,
小孤山上观涛,
热血也如潮涌,
时时滚滚滔滔。
作者简介
熊亨瀚(1894—1928),湖南省桃江县人。早年参加民主革命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1月,在武汉鹦鹉洲不幸被捕,旋即被害。
解读
一条奔涌不息的大江,往往引发人们的哲理感悟。这首《观涛》,是作者为革命工作奔波途中,看着长江上一浪接一浪的波涛有感而作。大江滔滔,朝东流去,有谁能够挡住?自己参与其中的革命事业,不也正如这大江一般吗?中国古书记载,古分天下为九州,亦称九域。看着这浩荡江水流向辽阔远方,作者联想到自己的事业最终一定会在全中国胜利,为它献出自己的生命是何等庄严神圣。大孤山在江西省九江市东南鄱阳湖中,是湖水流入长江之处,作者乘的船在这里有过停靠;小孤山在江西省彭泽县北长江中,与大孤山遥遥相对,作者在这里眺望长江波涛。想到革命事业如同滚滚长江的壮阔伟大,想到如今面临的艰难险阻,作者感觉自己身上的热血也如同潮涌,对革命必然胜利的信心,对反动派的蔑视与忿恨,喷薄而出。熊亨瀚被捕后,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以“‘熊亨瀚’三个字,就是罪证,不必更问,枪决就是”,下令立即行刑。28日清晨,熊亨瀚就义于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
赵天鹏1首
诗一首
钢刀虽快,
杀不尽天下平民;
鱼网虽大,
捉不尽东海之鱼。
作者简介
赵天鹏(1903—1929),江苏南汇(现属上海)人。曾任中共南汇县委委员,1929年春牺牲。
解读
这是作者被捕之后,在就义的路上朗诵的。短短四句话,之所以被人们记住,流传下来,就在于它既形象又深刻地表达一位从容就义者的坚定信念,让人听之难忘,让人反复传诵。把屠杀与搜捕比作钢刀和鱼网,这非常贴切,形象地描绘了反动派的凶残和猖狂。作者按照这种形象比喻的思路,顺理成章地朝前推导,自然而然地得出一个逻辑结论:再锋利的钢刀,也不可能杀尽所有人;再大的鱼网,也不可能捉尽海中鱼。这样的道理有谁能够否认呢?它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就在这里。解放后,在上海奉贤县南四团镇的烈士就义之处,建起了一座纪念碑,就刻上了这首诗。
罗学瓒1首
自勉
书此以为异日遇艰难时之反省也。
不患不能柔,
惟患不能刚;
惟刚斯不惧,
惟刚斯有为。
将肩挑日月,
天地等尘埃。
何言乎富贵,
赤胆为将来。
作者简介
罗学瓒(1893—1930),湖南湘潭人。共产党员。1918年参加“新民学会”,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回国,先后在湖南省总工会、中共湖南省委工作。曾任中共湖南醴陵县委书记、湘潭县委书记。1929年在中共浙江省委工作时被捕,1930年在杭州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解读
这首自勉之作,是罗学瓒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写的。为什么要给自己留下这样几句话?作者说得很清楚:为将来自己遇到艰难险阻时起到警醒勉励而写。可见作者对自己要去承担的使命和必然遇到的艰险已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在此时还算安宁的读书学习期间,他就提前勉励自己:一个人要做到随波逐流的“柔”很容易,要做到反抗黑暗社会的“刚”就难了。只有具备了这种刚强才会无所畏惧,只有具备了这种刚强才能有所作为。承担了改天换地的伟大使命,自己的视野就会无比开阔。富贵之类的话根本不值一提了,忠心赤胆为的是中国的将来。
蔡和森1首
诗一首
君不见,
武王伐纣汤伐桀,
革命功劳名赫赫。
又不见,
詹姆斯被民众弃,
查理士死民众手。
路易十四招民怨,
路易十六终上断头台。
俄国沙皇尼古拉,
偕同妻儿伴狗死。
民气伸长除暴君,
古今中外率如此。
能识时务为俊杰,
莫学冬烘迂夫子。
作者简介
蔡和森(1895—1931),湖南湘乡人。1918年与毛泽东创建“新民学会”,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为建立中国共产党作出卓越贡献。1921年回国后,曾任中央机关报《向导》周刊主编、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等职。1931年赴香港指导广东党的工作,6月11日上午去海员工会参加会议时被捕,惨遭杀害。
解读
这首诗作于1918年初。俄国十月革命消息传来,蔡和森极为兴奋,在一位好友的笔记本上写下这首诗。商汤推翻了夏朝最后那位暴君桀,武王讨伐商朝最后的暴君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之弟詹姆斯因民众反对,逃往法国;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查理士被民众推翻,将其处死;法国波旁王朝的两位国王路易十四和路易十六因腐朽残暴被人民反抗,路易十六被处死;俄国沙皇尼古拉1917年3月被人民推翻,十月革命后一家人被处死。人民的意愿一旦被释放,暴君们就要被除掉,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奉劝人们要明白世界历史的这种大势所趋,千万不要做那种头脑冬烘的迂腐之人。社会革命是必然要爆发的,因为有压迫必然就有反抗,当星星点点的反抗汇集成历史大潮时,革命就来临了。社会革命的历史合理性,蔡和森这样的革命者从一种历史视野中深刻领悟,从而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信念。
恽代英1首
狱中诗
浪迹江湖忆旧游,
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
留得豪情作楚囚。
作者简介
恽代英(1895—1931),江苏武进人。1923年被选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曾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兼《中国青年》主编,1926年任黄埔军官学校政治总教官,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8年后在党中央宣传部工作。1930年在上海被捕,1931年4月在南京被害。
解读
烈士们留下的诗作中,很多都是狱中诗或就义诗。知道自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口,以诗言志,口占一首,随口吟出,回旋在烈士脑海中的是自己这一生的高度概括,是为信念而献身的从容无悔,是对后继有人的欣慰和勉励。此时此刻,恽代英想起了自己这一生。他生于武昌,在武昌中华大学文学系毕业后,以撰文和演说鼓动著称,“五四”运动时成为武汉学生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并在湖北创办了“利群书社”和“共存社”,团结进步青年。在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兼《中国青年》主编期间,以其雄辩的才能、生动的文章、热忱的关怀,教育了广大革命青年。自己一生四处奔波,漂泊不定,交游甚广,朋友众多,他们现在都在做什么呢?老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命运啊。革命者已经不把个人的忧患放在心上,这是很自然的;春秋时的楚国人被晋国俘虏,但仍然戴着南方样式的帽子,以表达对故国的怀念,自己也是囚徒,革命者的豪情也丝毫不减。
杨匏安1首
狱中诗
慷慨登车去,
临难节独全。
余生无足恋,
大敌正当前。
投止穷张俭,
迟行笑褚渊。
者番成永诀,
相视莫潸然。
作者简介
杨匏安(1896—1931),广东中山人。192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1931年,杨匏安等十余人被国民党逮捕,关押于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内,不久即被杀害。
解读
这也是一首狱中之作,是作者在就义前夕写给狱中难友的。就要登上囚车走向刑场了,涌现在胸中的是一股慷慨正气:面对死亡,自己坚持了革命气节,想想这个肉体生命并不值得留恋,可惜的是大敌当前,不能再去战斗了。东汉桓帝时期的张俭,因上疏抨击宦官而被迫逃亡,人们看重他的声望品行,甘愿冒着危险接纳他;南北朝时的褚渊为宋明帝所信任,但他却出卖幼主投靠了萧道成,被世人所讥讽。前者因人品高尚而受人尊重,后者因毫无气节而遭人唾骂,被捕者中也有人经受不住严刑拷问而丧失气节,出卖同志,而杨匏安想到的是在《狱中题壁》中写到了张俭的谭嗣同,是他那“我自横刀向天笑”,褚渊那样的人终归是被人耻笑的。从容不迫地登上刑车,这一走就成永别了,我们不要用伤心的泪水来告别吧。
张剑珍1首
就义诗
人人喊伢(我)共产嫲,
死都唔(不)嫁张九华!
红白总要分胜负,
白花谢了开红花!
作者简介
张剑珍(1911—1931),女,广东五华县双华乡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宣传员,后被敌人杀害。
解读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张剑珍参加了农会,并刻苦学习文化。她才思敏捷,善唱山歌,任农会宣传员,编唱革命歌谣,唤醒群众参加工农革命。革命低潮时期,她去寻找组织,地下党负责人见她是女同志,怕她适应不了艰苦恶劣的环境,婉言劝她回去,她出口答唱:“一条山路曲弯弯,涯今来到八乡山。一条心肝为革命,来时容易转时难。”红军撤离后,张剑珍不幸被捕。五华县警大队长张九华亲自率队将她押回县城审讯,见张剑珍年轻美貌,意欲劝降纳为妾,遭到严词拒绝。张剑珍用山歌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的坚贞:人人都管我叫共产党的女子,我死都不会嫁给你这个张九华!“红白总要分胜负,白花谢了开红花!”国民党的白方和共产党的红方早晚要分出来胜负,白花一定会凋谢,红花一定会盛开。不久,张剑珍在五华县城从容就义,时年仅二十岁。这位质朴而坚强的乡村女子,用田野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表达自己的坚定信念。
柔石1首
战!
尘沙驱散了天上的风云,
尘沙埋没了人间的花草;
太阳呀,呜咽在灰黯的山头,
孩子呀,向着古洞深林中奔跑!
陌巷与街衢,
遍是高冠大面者的蹄迹,
肃杀严刻的兵威,
利于三冬刺骨的飞雪!
真的男儿呀,醒来罢,
炸弹!手枪!
匕首!毒箭!
古今武器,罗列在面前,
天上的恶魔与神兵,
也齐来助人类战,
战!
火花如流电,
血泛如洪泉,
骨堆成了山,
肉腐成肥田。
未来子孙们的福荫之宅,
就筑在明月所清照的湖边。
呵!战!
剜心也不变!
砍首也不变!
只愿锦绣的山河,
还我锦绣的面!
呵!战!
努力冲锋,
战!
1925年7月8日夜
作者简介
柔石(1901—1931),原名赵平复,浙江宁海人。共产党员,作家。1928年到上海从事革命文学运动,曾任《语丝》编辑,并与鲁迅同办“朝花社”。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柔石任执行委员、编辑部主任。1931年1月在上海被捕,同年2月7日与殷夫等二十三人一同遇害。鲁迅写有《为了忘却的记念》,悼念他和其他死难烈士。遗著有《柔石选集》。
解读
这首《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1925年的中国处在一个军阀混战的时代,柔石有感于祖国大地上的苦难,以凝练的象征手法加以抨击:尘沙蔽天,太阳呜咽,江山一片灰暗,孩子们逃向古洞深林!道貌岸然、脑满肠肥的统治者巡行于街市,杀人的军队令人不寒而栗,他们用尽古今万般武器在激战,仿佛天上的恶魔神兵也下来助战。战火纷飞,血流如泉,尸骨成山,肉腐肥田;而这些压迫者,竟想把未来子孙的福荫之宅,建造在明月清照的湖边!这是多么严酷的对比啊!面对着这般现实,“真的男儿呀,醒来吧”,以战对战,为锦绣山河恢复它的锦绣而战,剜心不变,砍头不变,努力冲锋!一个“战”字,是诗人写作此诗的深深情结,它既是对军阀混战的愤怒斥责,又是对人民反抗的大声疾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