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白塔怀古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白塔

前些年看电视,播映一些老前辈们去参观阜城门白塔寺。在广播词中听到,介绍参观者对于古迹、文物的破坏不胜感叹,因见白塔寺的山门被拆除了,改建成一个西式楼房,开了百货商店。这就联系到保存古迹名胜的协调问题。试想如果把北京景山前门、苏州虎丘山门、杭州灵隐寺门,都拆了,盖上几座漂亮的西式多层楼房,那岂不是大煞风景!今天白塔依然在,未遭拆除,且得到了重修和保护,也该真是不幸中之大幸了。

北京有两座白塔,一座是白塔寺的白塔,一座是北海琼华岛顶上的白塔。两座白塔都是非常美丽的。白塔寺的白塔是辽代寿昌二年(一○九六年)建筑的,而北海琼华岛的白塔是清代顺治年间建的,一个在十一世纪,一个在十七世纪,前后相差六百年。

塔的式样很多,有中国式的木塔,有印度式的砖塔。中国式的木塔有唐代方形的,唐以后六角、八角的。而这两座白塔的式样,则纯粹是印度式的,仿佛缅甸仰光的大金塔的造型,真正是阿罗汉浮图的样子。关于白塔寺的塔,按《草木子古今谚》记载,元初有童谣道:“塔儿红,北人来作主人翁;塔儿白,南人作主北人客。”据传元世祖忽必烈时,塔上发出焰赤的红光;等到朱元璋起兵淮阳,塔仍旧成为白的了。白塔在西城,传闻因西方属“金”,故建白塔以镇之。同时佛教的“浮图”,其始建时必葬佛骨或舍利,因而据传这座白塔也是为释迦舍利所建,内藏舍利戒珠二十粒。

白塔寺的白塔在辽代名白塔寺,元至元十六年(一二七九年)建万安寺,明天顺间改名妙应寺。在清代几经修建,但并未成为重要的佛教寺庙,却成为重要的庙会之一,不过那已是乾、嘉以后的事了。白塔寺庙会的会期是每旬逢五、逢六,除此之外很少人来,只有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里曾经也是一处登高的地方,《京华百二竹枝词》注云:“白塔寺在平则门(即阜成门)内,以塔得名,九日登高,士女云集,不见一题糕载酒者。”实际这种塔是实心的,塔顶并登不上去,只不过凑热闹而已。等到北海公园开放之后,每届重阳,人们都到北海琼华岛白塔去登高,白塔寺的白塔,在游览胜地来讲,那也就冷落多了。

北海的白塔,名气大得多,也年轻得多,枝巢老人在《旧京琐记》中记道:

京师白塔有二,一在阜成门内,一在北海。按,顺治八年(一六五一年)毁万寿山(元代琼华岛旧名)之亭殿,立塔建寺,树碑山址。康熙己未地震,塔毁,次年重建焉。《清会典》载:“设白塔信炮总管,隶内务。”盖大内以万寿山为最高,内外有警,以白塔信炮相告。

这座白塔关于城防警戒的作用,现在游人可能很少注意到了,实际在清代初年,鉴于明朝京师失守,建此白塔,设立警炮,其用心是很深远的。但是却没有想到咸丰十年(一八六○年)和光绪二十六年(一九○○年),两次都是在“有警”之先,皇上便先逃之夭夭了。这是顺治帝福临、康熙帝玄烨做梦也未想到的。

两座白塔在建筑艺术上的成就都是非常大的,在造型上白塔寺塔有其特征,即《宛平县志》上所说的“其足则锐,其肩则丰,如胆之倒垂,然肩以上,长项矗空,节节而起,顶覆铜盘,盘上又一小铜塔”,其建筑线条是十分别致漂亮的。北海白塔的造型是仿这个塔建的。只是今天白塔寺的塔,已被包围在乱七八糟的楼房群中,风景线已被完全破坏,能让人从远处观赏的,只剩下北海白塔了。所谓“梵宇弘开壮帝都,碧天突起玉浮图”,雪白的塔衬着北京深邃的蓝天,真是使人有无穷的悠悠之感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