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之六 腫瘍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托裡、潰瘍補養、洗滌敷貼、膏藥、靈丹)

《金鑑》曰:凡疽瘡瘍腫過七之後,形勢已成者,則宜托裡消毒,透膿排膿等方,使毒現於外,以速其膿。若仍用散下之劑,恐傷元氣,致生變證也。

腫瘍門托裡匯方(自為字號—金字號)

為字號

神功內托散 治癰疽腦頂諸發,日久不腫不高,不能腐潰,脈細身涼,用此托裡,以助氣血。

人參 炮附子 生耆 歸身 川芎 白芍 茯苓 陳皮(各一錢) 土炒白朮(錢半) 炙山甲(八分) 炙草 木通(各五分) 生薑(三片) 紅棗(二枚)

煎湯,空腹日二服。如無人參重用沙參或蜜蒸葳蕤代,後俱仿此。

內固清心散 治癰疽發背,對口疔瘡,熱甚焮痛,煩躁飲冷,其人內虛,服此預防毒氣攻心。

綠豆粉(二兩) 茯神 甘草節(各三錢) 元明粉 白豆蔻 乳香 雄黃 硃砂(各二錢) 冰片 人參(各五分)

共研極細,蜜水調下二錢。

琥珀蠟礬丸 治癰疽發背,形勢已成,內膿未成之際,體雖不虛,但恐毒氣不能外出,內攻於裡,預服此丸,護膜護心,亦且活血解毒。

白礬(一兩) 雄黃 硃砂 琥珀(各一錢) 共研極細;另稱黃蠟(一兩) 入銅勺溶化,趁熱兌蜂蜜一匙,住火攪勻,俟將凝時投前藥末,盡攪成團,火上烘熱,眾手搓丸如綠豆大。

白湯每下二三錢。

護心散 治瘡毒內攻,口乾煩躁,噁心嘔吐,服此護心解毒。

綠豆粉(一兩) 淨乳香(三錢) 甘草 硃砂(各一錢)

共研極細,白湯每下二錢,日二服。

護膜散 凡胸膛脅肋、腰腹諸空軟處,若患癰疽,當在將成未潰之際。服此可免透膜。

切碎白芨 白蠟(等分) 研極細末。

輕劑一錢,中劑二錢,大劑三錢,酒調或米湯調服。

透膿散 治癰疽諸毒,內膿已成不能穿破,服此即潰,可以代針。

生耆(四錢) 炙山甲(打碎,一錢) 當歸(二錢) 川芎(三錢) 皂刺(錢半)

如病在上部熱服後吃酒升之;病在下部先吃酒,後服藥以行之。

托裡消毒散 治癰疽諸瘡,七日之後,腫痛如前,服此未成者可消,已成者即潰,腐肉易出,新肉易生。

人參 生耆 當歸 川芎 茯苓 炙白朮 白芍 銀花(各一錢) 皂刺 甘草 白芷 桔梗(各六分)

霜字號

托裡透膿湯 治癰疽將潰。

人參 炙術 炙山甲 皂刺 白芷(各一錢) 生耆 當歸(各二錢) 炒青皮 升麻 甘草節(各五分) 酒引

托裡排膿湯 治癰疽初潰。

生耆(二錢) 人參 炙術 當歸 炒芍 銀花 連翹 茯苓 陳皮 貝母(各一錢) 白芷 桔梗(各錢半) 桂心 甘草(各五分)

黃耆內托散 治膿勢將成,形氣虛者。

生耆 當歸 川芎(各二錢) 炙白朮 銀花 花粉 皂刺(各一錢) 炙草 澤泄(各五分)

滋陰內托散 治膿將成而陰血虛者。

當歸 熟地 生耆(各二錢) 炒芍 川芎(各錢半) 炙山甲 皂刺 澤泄(各五分) 酒(引)

和氣養榮湯 治癰疽已成,氣血滯者。

沙參 炙術 生耆 茯苓 熟地 當歸 陳皮 丹皮 酒炒香附(各一錢) 炙草 木香(各五分)

調元腎氣湯 治房欲損腎,腎氣弱骨無榮養,致生骨瘤,堅硬貼骨,推之不移,形色或紫,甚則寒熱交作,飲食無味,脛膝無力,日漸羸瘦等症。

炒山藥 棗皮 當歸 沙參 茯苓 丹皮(各二兩) 澤泄 地骨皮 煅龍骨(各一兩) 鹽水炒黃柏 知母(各五錢) 炒砂仁 木香(各三錢) 共曬烘研末;熟地(四兩) 去心麥冬(二兩) 酒煮極爛,另搗成膏。酒熬鹿角膠(四兩),加煉蜜(四兩) 和勻地黃膏,拌前藥末,搓為小丸。

空心酒吞三錢,日三服。

活血散癭湯 治癭瘤已成,日漸長大,不作痛癢,氣血虛弱者。

人參 白芍 當歸 川芎 熟地 茯苓 陳皮 丹皮 製半夏(各一錢) 紅花 昆布 甘草節(各五分) 炒青皮 木香 肉桂(各三分) 酒引

琥珀黑龍丹 治五癭六瘤,不論新久,已潰未潰,服之皆效。

血竭(二兩) 琥珀(一兩) 炒五靈脂 海藻 海帶 京墨 膽星(各五錢) 木香(二錢) 麝香(一錢)共研極細,蜜丸每重一錢,金鉑滾衣。

熱酒每化一丸,日二服。

十全流氣飲 治氣癭肉瘤,皮色不變。

香附 陳皮 赤茯苓 烏藥 當歸 川芎 白芍(各一錢) 炒青皮 甘草 木香(各五分)

薑棗引,日三服。

金字號

千金內托湯 治腦疽諸發毒惡等瘡已成功者,服此易潰。

沙參 生耆 當歸 川芎 白芍 防風 銀花 花粉 白芷 桔梗(各一錢) 甘草 桂心(各五分) 痛甚加乳香、沒藥。

內托黃耆湯 治濕熱下注,股膝生癰,及附骨疽初起腫痛,脈細而弦,按之洪數屬太陰、厥陰證者。

鹽水炒黃耆 當歸 柴胡 生地 連翹 木瓜(各錢半) 羌活 桂心 炒黃柏(各一錢) 酒引

托裡黃耆湯 治諸瘡潰後仍腫不消,內虛脈弱,並治腫潰出血膿。

人參 生耆 當歸 茯苓 麥冬(去心) 遠志(各錢半) 炒五味子 桂心(各八分)

醒脾湯 治素因憂思鬱結,脾氣不行。逆於肉裡乃生癰腫,疼痛心煩不眠者。

人參 茯神 蜜 耆 炙術(各一錢) 棗仁 遠志肉 地骨皮(各八分) 桔梗 柴胡 甘草 炒黃連 木香 香附(各五分) 龍眼肉(七枚) 紅棗(二個) 生薑(三片)

清中湯 治癰疽脾胃虛弱,痰氣咳嗽、飲食不思。

人參 炙術 桔梗 陳皮 法半夏 茯苓 去心麥冬(各一錢) 炙草 五味子(各五分) 薑棗引

和中湯 治諸瘡中氣虛弱,食少脈微,腫不即潰。

人參 炙術 陳皮 茯苓 法半夏 煨姜(各一錢) 木通 甘草(各五分) 紅棗(二枚)

建中湯 治腫瘍、潰瘍,寒涼傷胃,脾虛食少,或嘔或瀉,肢冷脈遲。

人參 炙術 茯苓(各二錢) 法夏 炮姜 炙草 炮附子(各一錢) 薑棗引

溫中湯 治陽弱陰寒,脈虛身冷,或瘡為寒襲反變不疼,或膿水清稀,心下痞滿,腸鳴腹痛,大便微溏,食則氣短,嘔噦不得安臥,甚則昏憒神迷。

炒研益智仁 白豆蔻 炙白朮 炮姜 茯苓 法半夏 陳皮 羌活 炙甘草(各一錢) 炮附子(錢半) 人參 丁香(各五分) 棗(二枚)

《機要》曰:凡治瘡瘍,須明托裡,疏通臟腑,調和榮衛三法。內之外者其脈沉實,發熱煩躁,外無焮赤痛,蘊於內其邪深矣,當疏通臟腑,以絕其源;外之內者,其脈浮數,焮腫赤痛,形症外顯,熱邪氣極而內行,當先托裡;內外之中者,外無焮惡之勢,內亦臟腑宣通,知其在經,法當調和榮衛。按此三法治之,雖未必即瘥,亦不致變生逆證。

訒菴曰:凡患癰疽,若不因膏粱厚味、金石燥劑、丹毒火熱而起,但因虛勞氣鬱而生者,只宜補其形氣,調其經脈,自當消散,不待汗之,下之也。

《外科正宗》曰:凡瘡潰後,五臟虧損,氣血虛弱。外形雖似有餘,而內藏真實不足。法當隨症補養,如潰後發熱惡寒,膿多而清,自汗悶痛,便服八珍、十全等湯。如虛熱少睡,飲食不甘,便服黃耆等湯。如四肢倦怠,肌肉消瘦,便服養榮等湯。如膿多食少,煩躁不眠,便服聖愈湯。如飲食無味,噁心嘔吐,便服香砂六君湯。如氣陷食少,虛熱間作,便服補中益氣湯。如腎虛作渴,虛羸尺弱,便服地黃等湯。如氣血俱虛,當用益氣養榮湯加減分治。如潰後陽弱陰寒,當用溫中湯。脾虛痰嗽,當用清中湯;潰後仍腫,當用和中湯;潰後嘔瀉當用建中湯。此四方見上金字號。其餘方法臨證時以意消息之。蓋補養則氣血壯而脾胃健,使膿穢自排,毒氣自解,腐肉自脫,新肉自生,瘡自斂口。若不補養而誤用寒涼,冰毒內陷,膿多臭穢,甚則脈洪大渴,面紅氣短,此真氣虛,而成敗證矣。

潰瘍門補養匯方(自生字號—昆字號)

生字號

內補黃耆湯 治諸瘡潰後,脈澀體虛,飲食無味,自汗口乾。

人參或用沙參 蜜耆 當歸 川芎 熟地 白芍 茯苓 麥冬(去心) 遠志肉(各一錢) 炙草 肉桂(各五分) 薑棗引,若痛甚加乳香、沒藥;仍腫硬加炙山甲、皂刺。

人參黃耆湯 治潰瘍虛熱,食少不寐,或觸寒濕穢氣瘡反痛甚。

人參 麥冬 炙術 炙草 當歸(各一錢) 蜜耆(二錢) 製蒼朮 炒神麯 五味子 陳皮(各五分) 酒炒黃柏 升麻(各三分) 薑棗引

人參養榮湯 治潰後,發熱惡寒或倦怠消瘦,面黃氣短,飲食無味,一切虛弱脈症。

人參 蜜耆 炙術 炙草 當歸 茯苓 陳皮 遠志肉 炒五味(各一錢) 白芍 熟地(各錢半) 桂心(八分) 薑棗引

參歸養榮湯 治潰後風襲成痙,或體虛外感寒邪。

人參 當歸 炙術 炒芍 熟地 川芎 茯苓 陳皮(各錢半) 炙草 炒殭蠶(各一錢) 寒加桂枝,薑蔥引。

益氣養榮湯 治潰瘍氣血俱虛,隨症加減。

人參 蜜耆 炙術 茯苓 當歸 白芍 熟地 川芎 酒炒香附(各一錢) 陳皮 桔梗 貝母 炙草(各八分) 薑棗引

凡潰後虛煩不寐,脈微細者,倍用人參、當歸、熟地、蜜耆,加遠志肉、炒棗仁;潰後反痛,加炮附子、木香;膿流不止倍參、耆、歸、地;潰後復發熱,加柴胡、黃耆;膿多而清,倍芎、歸、熟地;往來寒熱加柴胡、地骨皮;胸膈痞悶加枳殼、木香;口乾無津加麥冬、五味子;脅痛或痞加青皮、木香;燥渴不止加知母、赤小豆;潰後痰多加橘紅、法半夏;肌肉生遲加白蘞、上肉桂;兼停滯量加蒼朮、炒厚朴;

補中益氣湯 治潰後氣虛,倦怠口乾,煩熱食少,自汗,脈洪大無力等症。

蜜炙黃耆(三錢) 人參 炙術 炙草 酒洗當歸(各錢半) 陳皮(一錢) 升麻 柴胡(各五分) 薑棗引,或加麥冬、五味。

麗字號

四物湯 潰瘍門補血總方。

蒸曬熟地(三錢) 酒洗當歸 白芍(各二錢) 川芎(錢半) 煎服。凡血熱改用生地;血瘀改用赤芍。

聖愈湯 治潰後血虛內熱,心煩氣少,脈微而澀。

即四物內加入人參、蜜耆(各錢半),發熱加柴胡,薑棗引。

托裡定痛湯 治潰後血虛,瘡反痛甚。

即四物內加蜜耆 蜜炙粟殼 肉桂 乳香 沒藥(各一錢)

柴胡四物湯 治潰後血虛時發寒熱。

即四物內加柴胡(二錢) 條芩 法半夏(各錢半) 人參 甘草(各一錢) 薑棗引

知柏四物湯 治潰後五臟陰火骨蒸。

即四物內加酒炒黃柏、知母(各一錢),若治虛火則加元參、麥冬名元麥四物湯。

三黃四物湯 治潰後六府陽火煩熱。

即四物內加炒黃連、黃柏、條芩(各一錢),陽邪乘陰則加梔仁、條芩,名梔芩六合湯。

膠艾四物湯 治損傷血漏不止。

即四物內加炒阿膠(二錢),艾絨(一錢)。

地骨皮飲 治潰後往來潮熱不惡寒。

即四物內加地骨、丹皮(各錢半)。

已上諸方皆從四物湯隨症加味。

四君子湯 潰瘍門補氣總方。

土炒白朮 茯苓(各二錢) 人參 炙草(各一錢) 生薑(三片) 紅棗(二枚) 無人參重用蜜蒸葳蕤,或沙參代。

異功散 治潰後脾虛氣滯。即四君內加去白陳皮一錢。

理中湯 治潰後脾虛寒滯。脈遲肢冷,下利嘔逆,裡寒證。

即四君內減茯苓,加炮姜錢半,寒甚再加附片,厥逆吐蛔加炮吳萸、川椒。

歸脾湯 治潰瘍心脾損傷,怔忡驚悸食少,不眠,發熱盜汗。

即四君加蜜耆、當歸、龍眼肉(各二錢),遠志肉,炒棗仁(各錢半),木香(五分)。

逍遙散 治潰瘍血虛肝燥,潮熱脈弦等症。

即四君去人參,加柴胡(二錢),當歸、炒芍(各錢半),薄荷(五分),熱甚加梔仁、丹皮。

水字號

參苓白朮散 治潰瘍脾胃虛弱,飲食不消,或吐或瀉。

即四君湯加苡仁 蓮肉 山藥 扁豆 砂仁(俱炒研) 桔梗 陳皮(各一錢)

七味白朮散 治潰瘍脾虛肌熱渴瀉。

即四君湯加藿香 葛根(各錢半) 木香(五分) 凡大病後虛渴可常服。

六君子湯 治潰後氣虛有痰。

即四君湯加去白陳皮 薑製半夏(各一錢) 以上諸方皆從四君子湯隨症加減。

香砂六君子湯 治潰後胃虛,嘔吐痰飲。

炙白朮 茯苓(各二錢) 人參 炙甘草 陳皮 法半夏 藿香 炒研砂仁(各一錢) 薑、棗引。若只氣虛作逆,無痰飲者,但加丁香、木香;氣滯加炒香附;氣虛有寒加桂心、附片;潰後虛瀉加訶子、肉蔻;腸滑加炙罌粟殼;食少咳嗽加桔梗 麥冬;渴加葛根;傷食加炒曲、麥芽、穀芽、楂肉。

十味人參散 治潰後虛熱,身體倦怠,脈弦無力。

即六君子湯加柴胡 白芍 條芩 葛根(各一錢) 更有內補十宣散(見五捲來字號)。

八珍湯 潰瘍門平補氣血總方。

炙白朮 茯苓 當歸 熟地 白芍 川芎(各錢半) 人參 炙草(各一錢) 薑棗引

十全大補湯 治潰後氣血大虛,不能生肌斂口。

即八珍湯內加蜜耆(二錢) 肉桂(五分) 或用桂心 沙參

大保安湯 治潰後膿多,食少不寐,晝安靜夜發熱,虛煩燥渴。

即十全湯加炒山藥 棗皮 五味 麥冬(各一錢) 附片(五分) 蓮肉(二錢)

小保安湯 治潰瘍流膿,常服保無變症。

當歸 蜜耆 川芎 茯苓 沙參 炙術 陳皮 桔梗 去心麥冬(各一錢) 法半夏 藿香 炙草(各五分) 薑、棗引

獨參湯 治潰久膿多,元氣虛脫,自汗脈微。

人參煎湯頻頻服,或兌元棗蓮肉湯頻服。無力辦參用蜜耆一兩,當歸五錢,煎湯服。

已上諸方補養氣血聽其選用。

玉字號

六味地黃湯 潰瘍門滋陰總方。

蒸曬熟地(四錢) 炒山藥 棗皮(各二錢) 茯苓 丹皮 澤泄(各錢半) 水煎服。每錢作一兩,研末蜜丸,鹽湯下三錢。

七味地黃湯 治陰虛火炎,用此引火歸原。

即六味內加肉桂(五分)

八味地黃湯 治潰後相火虧,右尺脈沉細而數,虛羸少氣。

即六味湯內加炮附子 肉桂(各五分) 煎服。加分兩蜜為小丸,空心酒水聽下。

金匱腎氣湯 治潰後腎虛,浮腫鼓脹。

即八味地黃湯內加酒洗牛膝(一錢) 車前子(八分) 空心服。

滋腎保元湯 治潰後陰陽虧損,日久不斂。

即八味地黃湯加人參 蜜耆 炙術 當歸 鹽水炒杜仲(各一錢) 炙草(五分) 蓮肉 姜 棗引。

加味地黃丸 治潰後虛火上炎,口乾作渴。

炒山藥 棗皮 茯苓(各二兩) 炒五味子 澤泄(各兩半) 肉桂(三錢) 共研極細。制熟地(四兩)搗爛成膏,拌勻藥末,再煉蜜十二兩,打糊為丸梧子大,鹽湯每下三錢。

迴天大造丸 治潰瘍失治,久而不斂。

人參 炙術 歸身 茯苓 炒菟絲子 焙乾枸杞 牛膝 蒸曬黃精(各二兩) 炒骨碎補(去毛) 鹽水炒固脂(焙乾) 巴戟天(去心) 遠志(各一兩) 木香 丁香 青鹽(各三錢) 共切碎曬乾,研極細末。制熟地(四兩)另搗成膏,何首烏(去皮,三兩),黑豆拌煮極爛去豆搗膏,淨棗肉(三兩) 煮爛搗膏,仙茅(二兩)浸去赤汁蒸爛去皮,另搗成膏,蜜蒸葳蕤(八兩) 搗成膏,肉蓯蓉(四兩) 酒浸極透,去鱗膜另搗成膏,將六膏和勻,拌入藥末,量加煉蜜糊為小丸,酒下三錢,日三服勿間。

虎潛丸 治潰瘍下元虛冷,筋骨痿弱,精血不足,骨蒸勞熱。

酒炙龜板(四兩) 鹽水炒黃柏 知母(各三兩) 酥炙虎脛骨(酒浸) 鎖陽(酒洗) 當歸(酒炒) 白芍(酒蒸) 牛膝(鹽水潤) 陳皮(各二兩) 冬月加乾薑(一兩)

共研極細。制熟地(四兩),另搗成膏,拌入藥末搓勻,預用酒煮羯羊肉(二斤)極爛搗如泥,糊藥為小丸,曬乾。鹽水每下三錢,日三服。

出字號

調中大成湯 治流注潰後膿水清稀,食少消瘦不能斂口。

蜜耆 炙術 炒山藥 白芍 當歸 茯苓 陳皮 丹皮(各一錢) 遠志肉 炒研砂仁 炮附子 藿香 炙草 肉桂 人參(各五分) 薑棗引

保元大成湯 治潰瘍元氣素虛,或膿水出多,倦臥昏憒,脈細身涼,足冷便溏,脈弦不緊,肉色微紅。

人參 蜜耆 炙術 當歸(各錢半) 白芍 茯苓 炙甘草 陳皮 棗皮 五味子 炮附子(各一錢) 炒研砂仁 木香(各五分) 薑棗引

醒脾蓋胃湯 治潰後脾胃已虛,又傷生冷,致胃膈不利,四肢面目浮腫,便秘腹脹。

人參 炙術 法半夏 茯苓 山藥 陳皮 炒秈米(各一錢) 澤泄 豬苓 砂仁 木香 山楂 蘇梗 製蒼朮 厚朴 炒麥芽(各五分) 姜皮引

神應異功散 治潰後陰盛陽虛,發熱作渴,肢冷便利,好飲熱湯,脈虛無力或嘔逆。

人參 炙術 法半夏 茯苓 陳皮 當歸(各一錢) 煨肉蔻 炮附子 炒厚朴 木香 丁香 肉桂(各五分) 薑棗引

溫胃飲 治脾胃虛弱,或內傷飲食、外感風寒,致生呃逆,中脘冷痛,嘔吐清水。

人參 附片 炮姜 沉香 炙草(各一錢) 炙白朮(二錢) 炮吳萸 公丁香(各五分) 乾柿蒂(十四個) 紅棗(二枚)

橘皮竹茹湯 治潰後胃火上衝,時時呃逆作噦,身熱煩渴,口乾唇焦。

陳皮 竹茹(各二錢) 人參 黃連 生薑(各一錢) 柿蒂(七個)

胃愛丸 治潰瘍胃虛,諸味不喜。

炙白朮(麥芽拌炒) 山藥(乳汁炒) 茯苓(砂仁末拌蒸) 人參(捶碎末,各一兩) 陳皮(六錢,陳米拌炒焦 紫蘇莖葉五錢,蜜蒸) 去皮心白蓮肉(六錢) 炒白蔻 炙甘草(各三錢) 九味制齊,研極細。炒熟秈米(二合)研成粉,煎荷葉湯米粉打糊為丸,梧子大,米湯每下三錢,日常三服。

清震湯 治潰瘍脾虛胃弱,或傷生冷,或氣惱勞役,房勞夢遺,致寒邪乘入中脘,呃逆噦噫。

人參 茯苓 法半夏 香附 炙草 陳皮(炒研) 益智仁(各一錢) 柿蒂(二十四個) 澤瀉 附片(各五分) 薑棗燈心引

昆字號

二神丸 治癰疽脾腎兩虛,飲食不消,五更溏瀉。

炒黃故脂(四兩) 切曬肉蔻(二兩) 共研極細,生薑片(四兩) 紅棗(四兩) 水煮極爛,單剝棗肉糊藥為丸,梧子大,米湯每下三錢,早晚空心服。

八仙膏 治癰疽潰後虛弱,食少嘔瀉,精神短少,飲食無味,及老弱小兒常服能健脾胃。

人參 淮山藥 芡實 蓮肉 茯苓(各六兩) 共切碎拌糯米(三升) 黏米(七升) 曬乾磨細篩末,另取白蜜(一斤) 白砂糖(二斤) 坐滾湯鍋中燉化,乘熱將粉藥拌勻,打成塊子,攤放蒸籠內,切作條糕,蒸熟,隨用炭火烘乾,磁壇謹收。

每日早、中、晚空心白湯泡服數條。如遇腹飢,干吃亦可,服至百日大有奇效。

陽春酒 治腦疽諸發,已潰流膿,腐肉盡時,脾胃虛弱,肌肉生遲,或氣血久虧,瘡肉色白,不能長髮收斂。凡大瘡潰後皆宜服此,長肌肉潤皮膚。

沙參(一兩) 炙術 熟地 當歸(各五錢) 天冬 枸杞 遠志肉 柏子仁(各三錢) 共切碎,裝絹袋內,線扎口,磁壇盛酒(五斤)浸藥十餘日。早午晚各呷飲數杯,飲完加酒再浸,浸至藥淡無味為度。

還少丹 治潰後脾腎虛寒,發熱盜汗,遺精白濁,食少肌瘦,牙齒浮痛。

瓦上焙焦地黃(二兩) 酒洗牛膝 續斷 枸杞(各兩半) 薑汁炒杜仲 乳蒸茯苓 酒炒楮實 炒五味子 炒小茴香 棗皮(去心) 遠志(酒浸) 肉蓯蓉(去鱗與膜) 酒洗巴戟(各一兩) 石菖蒲(五錢)

共曬乾研極細。煮紅棗(四兩),取肉和煉蜜打糊為丸梧子大。鹽湯或酒水每下三錢。

黑地黃丸 治血虛久痔,面色青黃,形瘦無力,脾虛不足。

漂炒蒼朮片(十兩) 炒五味子(五兩) 乾薑(四錢)

共研極細,蒸曬熟地(十兩) 搗成膏,拌勻前末,煮紅棗四兩,取肉糊為小丸。米湯或酒送下三錢,日三服。

《難經》曰: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榮,損其脾者調其飲食,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

《集解》曰:一損肺,皮槁毛落;二損心,血液衰少,三損脾,飲食不為肌膚;四損肝,筋緩不自收持;五損腎,骨痿不起於床。五勞者,志勞、思勞、心勞、憂勞、瘦勞也。七傷者,大飽傷脾,大怒傷肝,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形寒飲冷傷肺,憂愁思慮傷心,風雨寒暑傷形,大恐不節傷志也。肺力氣所出入之道,內有所傷,五臟之邪上逆於肺,則咳嗽潮熱,如潮水之有常期也。若晝熱夜靜者,為陽盛;晝靜夜熱者為陰虛。諸般證治詳見《彤園初集》大方脈書。

朱丹溪曰:癰疽皆因陰陽相滯而生,蓋氣陽也,血陰也血行脈中氣行脈外,相併周流。寒與濕搏之,則凝滯而行遲,此為不及;熱與火搏之則沸騰而行速,此為太過。氣得邪而鬱,津液稠黏,為痰為飲,積久滲入脈中,血為之濁,此陰滯於陽也;血得邪而鬱。隧道阻滯或溢或結,積久滲出脈外,氣為之亂,此陽滯於陰也。百病皆由於此,不止外科癰疽而已也。

《內經》曰:「榮氣不從,逆於肉裡,乃生癰腫」。又曰:「諸痛癢瘡皆屬心火」,茲將內治方法,備載前篇。以下詳列外治之方。首洗滌,次敷貼及麻藥、膏藥、潰後靈丹、去腐生肌,循序施用。蓋洗滌則氣血舒暢,毒易腐潰,而無壅滯。凡腫在四肢者,溻洗之,在腰腹脊背者淋之,在下部者浴之。俱以軟布與綿蘸洗,稍冷再易,輕者日洗一次,重者日夜洗二次,每日莫間。冬月對火熱洗以避寒,夏秋月溫洗要避風涼,庶免變純陰之。

腫瘍潰瘍洗滌匯方(自岡字號——劍字號)

岡字號

蔥歸溻腫湯 治癰疽諸瘡初腫將潰之時,日洗數次以瘡內熱癢為度。

當歸 獨活 白芷 甘草(各五錢) 蔥頭(十個)

封罐口,水煎湯,軟綿溻洗。

豬蹄湯 凡癰疽諸毒已潰流膿,洗此助肉氣,消腫散風,脫腐止痛。膿腐已盡勿用,只用米泔溫洗,令瘡潔淨,然亦不可過洗,恐皮膚揩破,難斂。

條芩 甘草 當歸 赤芍 白芷 羌活 露蜂房(各三錢)

研為粗末,豬前蹄二隻,煮極爛濾汁,吹去油花,投藥未封口煎數十沸,布濾去渣,待溫時傾放盤中,絹帛蘸洗,輕揉孔內,溻出敗膿,再折軟帛數重,蘸湯復於瘡上,輕按片時,冷則再蘸熱湯,覆按三五次,方用軟綿拭乾,上貼膏藥。

艾溻法 治陰瘡黑陷,不熱不疼。

硫黃 雄黃(各五錢,研末) 拌細艾絨(一斤) 入罐內水煮半日,候水乾取艾搗作二塊。

乘熱輪流敷溻患上,冷即煮熱,再溻十數次。用此知痛者生,不知痛出紫血者死。

海艾湯 洗油風燥癢,皮紅光亮,一切風盛燥血。

海艾 菊花 藁本 蔓荊 荊芥尾 防風 薄荷 甘草 藿香 甘松(等分)

煎湯乘熱熏洗數次。

清涼圓 治眼胞菌毒,胬肉椒瘡。

石菖蒲 歸尾 赤芍(各二錢) 地膚子 黃連 杏仁(各一錢) 羌活(五分) 膽礬(二分)

共研粗末,紅綢包裹,略放鬆些,入碗中滾湯泡發,乘熱將細包蘸洗數次,勿沾塵土。

廣□重明湯 治眼癢難忍。

膽草 防風 甘草 白芍 北細辛(等分)

切碎,水一盞,煎至半盞,濾去渣。乘熱頻頻熏洗。

黑豆甘草湯 洗諸般瘡毒。

黑豆 甘草(等分)。煎濃湯軟綿蘸洗數次。凡洗藥之多寡,視瘡之大小為準或淋洗、溻洗、浸洗、熏洗,視上中下熏部為準,煎藥須封口,勿令走氣,待罐外微溫,方傾出蘸洗。

新方 癰疽腐盡,洗此長肉生肌。

當歸 白芷 獨活 甘草 蔥頭(等分)

煎湯,軟綿蘸洗,輕輕溻盡膿,拭乾,上撒生肌藥,外貼膏。

劍字號

蛇床湯 洗腎囊風麻癢熱痛。

蛇床子 威靈仙 歸尾 大黃 苦參 地膚子 砂仁殼(各二錢) 蔥頭(七個)

煎湯,熏洗二次,日用一劑。

溻癢湯 治陰戶起疙瘩,內生小蟲,陰中癢甚。

蛇床子 威靈仙 歸尾 苦參 狼毒(各五錢) 鶴蝨草(一兩)

水十碗,煎至五碗,去渣貯盆內,乘熱熏蒸,稍溫時又下豬膽汁(一枚),和勻用綿蘸洗陰內,後用銀杏散。

蔥樸湯 洗一切痔漏及風熱脫肛。

連須蔥(七個,搗如泥) 朴硝(二兩) 水煎濃湯,乘熱先熏後洗,日數次。

外騰法 通治痔漏腫硬,肛脫不收,產婦子宮脫出,風襲腫硬不能收縮。

枳殼(一斤,切薄片) 水(十碗) 入罐封中煮至水乾,用絹包定枳殼片,待稍溫時騰熨腫硬處,輕輕揉軟,腫消自收。

卻毒湯 洗痔瘡已破未破,久或成漏者。

馬齒莧 瓦松 甘草(各五錢) 五倍子 川椒 蒼朮 防風 枳殼 柏葉 朴硝(各三錢) 蔥白(五個) 煎湯,先熏後洗,冷則湯熱再熏洗。

洗杖湯 洗夾傷、杖傷,腫痛潰膿。

透骨草 地骨皮(捶碎) 虎骨 天冬 陳皮 南星(各五錢) 象皮(一兩)

切碎,煎濃湯,日浸洗三次。

和傷湯 洗跌打損傷,瘀血凝聚。

木鱉(麻油炙焦) 生半夏 骨碎補 甘草 紅花(各五錢) 蔥頭(一兩)

切碎,用水五碗,醋一杯,煎數十沸,乘熱先熏後洗,冷則湯熱再熏洗數次。

海桐皮湯 洗一切損傷,筋翻骨錯,腫痛不止。

海桐皮 透骨草 乳香 沒藥(各二錢) 歸尾 川椒(各三錢) 川芎 白芷 甘草 紅花 防風 威靈仙(各一錢)

共研粗末,布袋裝定,扎口,入罐,煎汁乘熱蘸洗,或騰或熨,日用數次。

四聖湯 治小兒胎驚丹毒,眼胞紅暈。

木賊 秦皮 川連 紅棗肉(各一錢)

切碎,煎湯紅綢蘸洗兩目數次,自愈。

此洗諸瘡,有用鹽湯、艾湯、茶湯、米泔、童便、漱口水之類,俱附錄本症之下。

《金鑑》曰:癰疽瘡毒,初起之時腫高赤痛者,宜敷涼藥,以寒勝其熱也。然亦不可太過,恐毒被寒凝,變成陰證。如初起漫腫不紅,似有頭而不痛者,當敷溫藥.以引毒外發也。經云:發表不遠熱,敷熱藥亦發表之義也。凡調敷藥,須多攪則稠黏,敷後貼紙必須撕斷,則不崩裂,時時蘸原汁潤之,借濕氣以通竅,干則藥氣不入,更加拘急之苦矣。去敷藥時,但看毛孔內有汗意者,此為血脈流通、熱毒將散也,否則熱毒蘊結而難治。至若瘡腫已潰,熱毒漸減,氣血必虛,不可專用寒涼,水伏其毒,又當審其陰陽虛實,隨症施治,總要追散餘毒,拔盡敗膿,俟其表裡無症,脈靜身涼,然後用生肌之藥以收功。此敷貼之次序不可混施也。

腫瘍潰瘍敷貼匯方(自號字號——河字號)

號字號

如意金黃散 治癰疽發背,疔毒諸瘡,大頭瘟腫,跌僕損傷,濕痰流毒,火丹漆瘡,風熱天泡,乾濕腳氣,婦女乳癰,小兒丹毒,一切肌膚腫赤頑惡熱瘡。

大黃 黃柏 白芷 薑黃(各一兩) 南星 蒼朮 厚朴 陳皮 甘草(各四錢) 天花粉(二兩) 共切碎,曬乾磨極細末,磁器謹封,隨症加引調敷。

凡紅腫焮痛發熱,未成膿,及夏月火令,俱用茶湯兌蜜調攪如膏敷之。漫腫無頭,皮色不變,濕痰流毒,附骨疽、鶴膝風,俱用酒煎,蔥汁調敷。天疱、火丹、赤遊、黃水、漆瘡、疔毒、惡血壅腫,俱搗藍根葉汁,加蜜調敷。如風熱諸毒,皮膚亢熱,遊走不定,色赤而亮,俱用蜜,水調,豬油調更妙。如焮腫欲作膿,搗蔥汁和蜜調敷。湯潑火燒,皮膚潰爛,麻油調敷。

真君妙貼散 治癰疽諸毒,頑硬惡瘡,散漫不作膿,敷此不痛者即痛,痛者即止,並治皮破血流濕爛,痛若天疱火丹,肺風粉刺。

白灰面 喬麥粉(各五兩) 淨硫黃(十兩) 共研極細,並水拌濕,要乾燥得宜,擀成薄片,捲起,備曬,外用薄皮紙包裹,掛風中陰乾。臨用量瘡大小,研末水調成膏敷貼。如皮破血流,濕爛,粉刺,用麻油調。天疱、火丹用靛汁調。

四虎散 治癰疽腫硬,厚如牛頜,不作腐膿。

草烏 半夏 南星 狼毒(等分)

研極細,搗豬腦髓,調成膏,厚塗腫處,留頂出氣。

二青散 治陽毒諸瘡,紅腫痛癢,臖熱未成者立消。

水龍骨 白蘚皮 黃柏 青黛 白芷 白芨 白蘞 白薇 朴硝(各三錢) 花粉 大黃 芙蓉花葉(各一兩)

研極細,醋調敷。已成者留頂,未成者遍塗。

五龍膏 治癰疽、陰毒、陽毒、腫硬未潰時,敷貼此膏,追膿拔毒。

五龍草(即烏薟莓) 金銀花 豨薟草 車前根葉

四味俱用鮮草,等分,盡搗如泥,再拌陳小粉(一兩),鹽(五分),再搗成膏。遍貼腫處中留一孔,外用綿紙蓋定,以避風寒。

巨字號

坎宮錠子 治諸熱毒,腫痛赤熱,並搽痔瘡。

京墨(一兩) 胡連 兒茶 熊膽(各二錢) 牛黃 麝香(各三分) 冰片(一錢)

共研極細,豬膽汁(一合)搗薑汁浸大黃汁,米醋各少許,兌勻,糊藥作錠,陰乾每用水磨汁,筆蘸頻塗。

離宮錠子 治疔瘡陰毒,漫腫無頭,皮色不變。

蟾酥 血竭 膽礬(各三錢) 京墨(一兩) 硃砂(二錢) 冰片(一錢) 麝(五分)

共研細,水糊作錠,水磨蘸塗。

白錠子 治癰疽疔腫,流注痰包,耳痔耳挺,諸毒初起。

銀黝 寒水石 人中白(各二錢) 白降丹(四錢)

共研細,水磨白芨汁作錠,醋磨塗,勿入口。

蝌蚪拔毒散 治無名腫毒,火毒瘟腫。

寒水石 皮硝 大黃(各二兩)

共研極細,初夏預取蝌蚪瓦罐收貯,封口埋土中三尺,至秋化水,每用一碗和藥成團,陰乾,再研細末,每用水調敷貼腫處,或蜜調敷。

二味拔毒散 治風濕熱毒,紅腫痛癢,疥疿瘡癤初起。

明雄黃(一兩) 白礬(八錢)

共研極細,清茶調塗,頻蘸茶潤濕。豬油或蜜調敷則不燥裂。

回陽玉龍膏 治癰疽陰瘡,不熱不痛,不腫不灌及寒痰流注,冷痛痹風,寒濕腳氣,手足頑麻,筋骨悶痛鶴膝等症,凡漫腫無頭,皮色不變,但無肌熱赤痛者,皆可敷貼。

良薑 草烏 赤芍(切片炒黃,各三兩) 南星 白芷 嫩桂枝(各一兩)

共研極細,熱酒調成膏,敷貼患處,上用熱酒浸綿紙,蓋定,坐臥要向暖處,勿犯風寒。

沖和膏 治癰疽諸發,陰陽不和,冷熱相凝,敷此行氣疏風,活血定痛,散瘀消腫,祛寒軟堅。

紫荊皮(五兩) 獨活(三兩) 赤芍(二兩,共切片炒黃) 白芷 石菖蒲(各三兩)

曬研極細,酒煎蔥汁調膏敷貼,頻蘸熱酒潤濕。

鐵桶膏 治發背將潰已潰時,根腳走散不收,用此箍之。

膽礬 白礬(各三錢) 銅綠 白芨(各五錢) 炒五倍子(一兩) 輕粉 鬱金(各二錢) 麝香(三分)

共研極細,米醋一碗,銅勺溫火熬至一杯,候起金色泡,稍溫調藥數錢,用筆蘸塗瘡根腳,上蓋綿紙,塗束數次,毒不散大。

闕字號

烏龍膏 治諸瘡毒,焮腫赤暈不消。

木鱉 半夏(各一兩) 草烏(三錢) 陳小粉(二兩)

切碎同炒焦黑,研細篩末。水調成膏,自外向內塗之,須留頂。

千捶膏 瘡瘍疔毒初起貼之即消,貼瘰癧連根拔出,及男女臁瘡,小兒蟮拱。

木鱉肉(五枚) 巴豆肉(五粒) 蓖麻仁(七錢) 去皮杏仁 乳香 沒藥(各二錢) 銅綠(一錢) 淨松香(四兩)

共入石臼內,捶搗數千下,俟成膏時取浸水中。隨瘡大小,捻作薄片敷貼上蓋綿紙。

馬齒莧膏

性味清涼,或服或敷,能解百毒。乾者水浸透盡搗如膏。楊梅遍身如癩,喉硬如管者,取莧四兩,酒煎服取汗,外搗膏塗搽。發背,疔毒,酒煎四兩,先服取汗,再服退熱消腫,三服自愈。搗膏敷之。多年頑腫臁瘡,疼不收口,搗膏頻敷。一日一換。數日後,腫消腐蓋,內有紅肉如珠時,另上生肌藥。凡丹毒熱瘡,面腫唇緊,俱搗濃汁頻塗之,婦女臍下生瘡,痛連陰戶,搗膏四兩,拌青黛(一兩),烘熱敷患處。

男婦濕癬、白禿,搗莧成膏,拌炒紅石灰一分調敷。干則蘸汁潤濕。

黃連膏 治濕熱諸毒初起,紅腫熱痛。

薑黃 黃連 川柏(各錢半) 歸尾(三錢) 生地(五錢) 麻油(六兩) 沒藥(三錢)

慢火炸焦去渣,下黃蠟(二兩溶化),布濾,入磁瓶中,柳枝攪成膏,聽攤貼。

肥油膏 治禿瘡、肥瘡,初起瘙癢焮痛。

木鱉肉 當歸 藜蘆(各五錢) 黃柏 苦參 杏仁 狼毒 白附(各三錢) 干鯉魚膽(三個)

浸麻油(十兩),慢火炸焦去渣,下黃蠟(兩半),熔化,布濾,入瓶中,攪冷成膏攤貼。久用則效。

摩風膏 治面遊風,癢若蟲行,浮腫燥痛諸症。

麻黃(五錢) 羌活(一兩) 防風 升麻 當歸(各二錢) 檀香 白芨(各一錢) 切碎

麻油(五兩),浸五日,慢火炸焦去渣,入黃蠟(五錢),化盡濾入碗中攪冷成膏,頻頻搽抹。

潤肌膏 治白屑諸瘡,血虧燥癢。

當歸(五錢) 紫草(三錢) 酥油(如無,以豬油二兩代)

麻油(四兩) 浸藥三日,文火炸枯去渣,加黃蠟(五錢),熔化濾入碗中,柳枝攪冷,頻頻塗抹。

珠字號

三品一條槍 治癰疽疔毒,瘰癧、痔漏之劫劑。

白砒(兩半) 明礬(三兩) 共研細,入小罐內,炭火煅,令青煙出盡,疊起白煙,俟罐上下通紅,取放地上一宿,刮出丹末約有兩餘。另研雄黃(二錢半),乳香(錢半),篩末和入丹內,再研極勻,煮麵糊藥成團,搓作條子如粗線大,陰乾聽用。

凡瘡有孔者插入孔內,無孔者先用針刺開一孔,早晚插線二條,插至三日後,孔大者約十餘條,插至七日,條滿方佳。候瘡孔四邊自裂開大縫,十四日前後,其堅硬衣膜及疔核、瘰癧、痔漏諸管自然落下,方用溫湯洗淨,上貼生肌玉紅膏,內服補養藥。

清涼消毒散 治面發諸毒,紅硬熱痛。

白芨 乳香 花粉 雄黃 烏藥 川柏 山慈菇(各二錢)

研細,兌麝香末三分,蜜水調敷。

碧玉散 治下頦粟瘡及浸淫黃水瘡。

棗肉(燒灰存性,五錢) 黃柏(研末,五錢)

共研篩勻,麻油調搽。

正容散 治面上雀斑。

紫背浮萍 白梅肉 櫻桃枝 豬牙皂(各切碎,曬乾,各一兩) 鷹屎白(三錢)

共研極細,早午晚水調少許,掌中搓搽患處,良久用溫水洗面,搽洗,十日雀斑自落。忌憂勞火熱發物。

水晶膏 點新久黑痣

角子石灰(五錢),鹼水(半盅)浸灰,以水高半指為度,灰上撒糯米(五十粒),如鹼水滲干,陸續添平,泡一二日搗成膏。

先將痣刺破,每挑少許,正點痣上,勿浸好肉,數次自落。禁發物。

玉容散 治黧黑汗斑。

白朮 白芷 白芨 白蘞 白醜 白附 水粉 細辛 甘松 蓮鬚 茯苓 扁豆 殭蠶 白丁香 白鴿糞(各四錢) 羌活 獨活 荊芥尾 防風 鷹屎白(各二錢)

共研極細,水調掌心,搓搽良久洗去,日三次。

碧雲散 治眉稜痛,風寒頭痛。

川芎 鵝不食草(即石胡蔞,各五錢) 北細辛 辛夷(各一錢) 青黛(五分)

曬研極細,口含涼水,每用少許吹鼻取嚏。或小瓶收貯,挑取搐鼻,流出黃涎,久用自效。

稱字號

貼太陽穴法 治外感風寒頭痛如破。

小川芎 白附子(等分),研極細。

搗蔥汁調作二餅,貼左右太陽穴上,蓋油紙以帛傅定,干再易。

青蛤散 治鼻瘡痛癢,色紫斑爛。

炒蛤粉 熟石膏(各四錢) 川柏 輕粉 青黛(各二錢)

共研極細,麻油糊作一,挑少許水調頻塗患處。

辰砂定痛散 治鼻竅腫痛生瘡。

胡連(二錢) 熟石膏(一錢) 辰砂(三分) 冰片(三釐)

共研極細,紙捻蘸點患處,鼻外潰痛用此撒之。

硇砂散 治鼻痔紫硬,氣塞難通。

硇砂(一錢) 雄黃 輕粉(各五分) 冰片(五釐)

共研極細,水調稠糊,咬軟通草心蘸藥,頻點,日十次。

顛倒散 治肺風粉刺,酒糟腫痛。

大黃 硫黃

等分研細,水調,頻頻搽之。

神塞丸 治鼻衄、耳衄。

麝香(一分) 沉香(三分) 白礬(一錢) 糯米(五十粒)

共研末,麵糊丸芡實大,薄綿包裹。左鼻出血則塞右耳,右鼻出血則塞左耳,兩鼻俱衄則塞兩耳。兩耳出血則塞兩鼻,左右如之。

穿粉散 治旋耳月蝕。

隔紙微炒輕粉 酒炙山甲 水粉 黃丹(等分),研細,干則麻油調搽,濕則撒上。

柳花散 治虛火口瘡。

川柏(五錢) 青黛(錢半) 肉桂(五分) 冰片(一分)

共研極細,頻頻搽之,或吹入。

赴筵散 治實火口瘡。

川柏 川連 條芩 梔子 乾薑 細辛(各一錢)

曬乾研極細,頻搽,令吐出惡涎。

冰硼散 治口舌咽喉、紅腫潰痛。

硼砂 元明粉(各二錢) 硃砂 冰片(各一分)

共研極細,或頻搽或竹管吹入。

拔疔散 治諸疔腫痛,針破即搽之。

硇砂 硃砂(各一錢) 另研末食鹽、白礬(各錢半),研勻。

燒紅鐵鏽刀將鹽礬煅枯,擇丁日午時合作一處,研細篩末,每用少許搽疔上。

夜字號

溺白散 治牙疳口瘡。

焙乾人中白(五錢) 煅枯鹽梅肉 白礬(各二錢)

共研末,用鵝翎蘸茶,洗淨患處,日吹搽此藥三次。

蘆薈散 治牙疳腐爛。

蘆薈(一錢) 川柏(五錢) 共研末聽用;

紅棗(五枚) 剝去核,每棗納入人信(一分),火煅存性,合前藥末共研勻。

先用米泔漱淨,拭乾,用此頻搽。

勒馬聽徽絲 治牙縫腐爛深坑,藥不能到。

青黛(一兩) 白砒(一分) 麝香(二分) 共研細;剪碎青絲(一兩),扯成絨拌勻藥末再研,麻油調成膏。

米泔漱淨口,挑膏少許塞入牙縫內,日換三次。

小薊散 治牙衄出血。

小薊草 百草霜 炒蒲黃 醋煮香附(等分)

研極細。頻頻搽牙,良久以溫茶漱去,搽愈為度。

胡桐淚散 治牙齦腐爛,流白膿。

胡桐淚 白芷 川芎 細辛(各錢半) 煅寒水石 焦地(各二錢) 青鹽(三分)

共研末,頻搽牙根,良久鹽湯漱去再搽。

牢齒散 治牙齦動搖兼疼痛者。

酒浸膽草(兩半) 羌活 地骨皮(各一兩) 升麻(四錢) 曬研極細,日搽三次,良久溫水漱去。

青蓮膏 治牙疳漸開,穿唇破腮。

青黛(二錢) 乳香 輕粉(各一錢) 白砒(一分) 麝香(二分) 研極細,麻油調膏,攤棉紙上,壓實陰乾。

臨臥用米泔漱口,隨疳大小剪膏貼之。至曉場去,溫米泔漱淨,至晚再貼。

牙疳散 治牙疳,蟲牙痛。

焙人中白 煅皂礬 五倍子 檳榔片(各二錢) 冰片(五釐) 共研極細。

甘草湯先漱口,頻頻搽之。

一笑丸 治蟲牙諸牙痛。

川椒(七粒) 巴豆肉(一粒)

共研極細,搗飯糊作一丸,薄棉包裹,咬在痛齒上下,靜坐勿動,俟吐出惡涎,良久取下,用茶湯漱口,三次自愈。

一字散 治小兒重齦,腫如水泡,用針刺破,棉蘸鹽湯拭淨搽此。

硃砂 硼砂(各五分) 朴硝(一分) 冰片(五釐)

共研極細,每搽一字。

光字號

必勝散 治舌上生孔,衄血或腐。

螺青(一錢) 另研細,炒蒲黃(錢半),合前末共研勻。

頻頻塗搽後,以鹽湯漱口。

北庭丹 治舌疳、舌菌、紅爛無皮。

硇砂 人中白(各五分) 瓦松 瓦上青苔 曬乾,切碎(各一錢),溏雞屎半匙,同裝入傾銀小罐內,上用一罐封口封定,外以鹽泥固濟,炭火上煅三炷香久,待冷取丹,兌研細冰片、麝香(各一分),擂勻磁瓶封口。

先將磁針刺破腫處,點丹少許,外研蒲黃末蓋之。若已破爛,只用難翎蘸搽。

碧雲散 治重舌、木舌。先用銀針從旁刺破出血,茶水漱淨,搽此。

蒲黃 青黛 硼砂 朴硝 甘草(等分) 研末,或吹或搽,治小舌吊下,加硃砂。

涼心散 治舌下近根處腫痛者。

焙人中白 乳炒黃連 川柏 硼砂 青黛(各一錢) 朴硝(五分) 冰片(一分),共研極細,頻頻吹搽。

皂礬散 治翣舌脹大、腫硬,氣息不通。

皂礬(一兩) 瓦上煅紅,刮取研細,時時塗搽,自消。中毒舌脹出口,雞冠熱血頻塗。白礬末塗亦效。

集成方 治舌斷亦可復生。

活螃蟹炭火煅焦,研極細頻塗斷處。小舌吊下腫痛色赤,用吊揚塵(一錢),鹽醋調成糊 筋頭蘸點數次。小舌淡紅吊下不甚痛者,研硃砂末水調塗之,或竹管頻吹上。

保命散 治小兒鵝口,口舌起白屑。

牙硝(五錢) 枯礬 硃砂(各三錢) 共研極細,取白鵝糞,水化攪汁,調藥搽兒口舌。

水澄膏 治舌疳潰後,妨礙飲食。

白芨 白蘞 鬱金 五倍子(各一兩) 硃砂(二錢) 雄黃 乳香(各一錢)

曬研極細,醋調稠膏,棉紙攤貼疳上。

口瘡方 治白口瘡用。

乳香 沒藥 雄黃(各一錢) 輕粉(五分)

研細蘸塗。

若治赤口瘡,用乳香、沒藥(各一錢),銅綠、枯礬(各五分),研細蘸塗。

一治口疳喉癬用鳳凰衣微火焙乾,橄欖燒灰存性,孩兒茶等分研極細,每一錢兌冰片末(五釐)和勻,頻頻吹搽。

果字號

桐油餞 治喚風腫痛,痰涎壅塞,氣閉不通。

溫水半杯加入桐油四匙,攪成糊,硬雞翎蘸油,探掃喉間,導引作吐,一連探吐數次,痰自湧出,以氣通聲高為度。旋煎甘草湯漱口,以解油毒,方服諸藥。

白降雪 治緊喉風、纏喉風。

熟石膏(錢半) 硼砂(一錢) 元明粉 牙硝 膽礬(各五分) 冰片(一分)

共研細,竹管吹入數次,喉關必開。

金鑰匙 治弄舌、喉風腫痛。

牙硝(兩半) 硼砂(五錢) 明雄黃(二錢) 殭蠶(一錢) 冰片(二分)

共研極細末,吹入數次,每用三五分。

七寶散 治喉痹、乳蛾、纏喉初起,腫痛閉塞。

牙硝 皂角 雄黃 硼砂 白礬 膽礬 焙乾全蠍(等分)

研末,頻頻吹入。

八寶珍珠散 治喉疳腐爛。

黃連 黃柏 貝母 兒茶 青黛 硼砂 人中白(各錢半) 琥珀 水粉 煅魚腦石 紅褐子(燒存性,各一錢) 冰片 牛黃 豆腐煮珍珠(各五分) 麝香(三分) 共研極細,頻吹腐處。

礬精散 治喉癬未潰。

白礬(二兩研末),先燒紅方磚(一塊),酒水潤濕,將礬末平鋪磚面上,上覆磁盤,周轉以灰壓定,候一夜礬即飛沾盤上,取起,每用二錢另兌後藥,焙焦鹽梅肉、炒焦穿山甲、雄黃(各一錢),先研極細,方兌礬精,擂勻。頻頻吹入,禁一切發物。

清涼散 治喉癬已潰。

焙乾人中白(二錢) 硃砂(三錢) 黃連 薄荷葉(各一錢) 青黛 冰片(各三分)

共研極細,頻吹潰處。

消瘤散 治喉瘤乳蛾。

硼砂(三錢) 冰片(二分) 膽礬(三分)

共研極細,用筷蘸點。,或竹管吹入。上齶癰腫,煅枯食鹽、白礬等分研末頻搽,自愈。

神功散 治濕毒瘰癧。

川烏 川柏(等分)

研末,醋調成膏。頻頻敷貼。

龍泉散 治一切瘰癧。

酒洗昆布 酒炒三稜 莪朮(俱切碎曬乾) 磨刀石上粉 水粉(各五錢)

共研極細,熱水調膏,厚塗患處,干則以熱水潤之,常敷此散,未成者即消,已成者易潰。

珍字號

貼瘰癧餅 項生瘰癧不辨肉色,不論大小,日月新久,但見腫硬赤痛皆宜貼此。

新鮮山藥 萆麻子(等分)

盡搗成膏,作餅常貼。

神效方 凡瘰癧初起貼此,消腫止痛。

木香 松香 白膠香 海螵蛸(等分)

研極細,水調成膏,綿紙攤貼。

蟾酥捻子

乾蟾酥 巴豆肉(各三分) 麻雀屎 寒水石 寒食麵(各五分) 共研細,煉蜜糊稠,搓作捻子燈心大,陰乾。

先將瘰癧當頂針一孔,插捻子一條,上蓋綠雲膏。如法連插三日,數日後,瘰根自落仍貼後膏。

綠雲膏

大黃 黃連 川柏 條芩 元參 木鱉肉(各一錢) 切碎,用麻油四兩浸透,慢火炸焦濾去渣,入淨松香五兩,文火攪成膏,傾入水盆,兩手拔扯,令金黃色,入鍋再熬,數滾取起。預研銅綠末(三錢),豬膽汁(一合),醋(一杯),和勻浸銅綠一夜絹濾上渣,調入膏內,柳枝攪勻,候冷用罐收貯。

臨用坐滾湯溶化,棉紙攤貼。

五云膏 貼鼠瘡、馬刀、瘰癧已潰者。

砂鍋煎熱麻油(十兩),投入銀黝細末(二兩),用桃、柳、桑、槐、梅五枝,盡攪,熬至起珍珠花時,取起布濾去渣,又入砂鍋慢慢篩入黃丹(四兩),文火再熬,五枝攪至滴水成珠,磁瓶收貯。

用時勿見火,坐滾湯燉化,紅緞攤貼。

蛇蛻膏 治瘰癧潰後,腫硬不消。

麻油(四兩) 浸蜜蜂(二十一隻) 蛇皮(一錢) 蜈蚣(二條) 文武火炸枯濾去渣,又入鍋內,投水粉(二兩),柳枝(七條),盡攪,文火熬至滴水成珠,放濕地三日,用紙攤貼。

樟硫散 治鈕釦風。

硫黃(一兩) 川椒 白礬 樟腦(各二錢) 共研末,淘空大蘿蔔將藥填滿,用皮蓋定,包紙數屑,灰火內煨熟,再研細。豬油調搽。

木香餅貼法 治婦人乳中結核要方,並貼癰疽堅硬,既痛皮色如常者。

研細木香(五錢) 鮮生地(一兩)

搗膏和勻,隨核大小厚實貼住,上蓋軟絹,每日燒熱熨斗熨數次。貼數餅自消。

李字號

鯽魚膏 治乳岩、結核,堅腫疼痛。

活鯽魚(去鱗刮淨肉,二兩) 新鮮山藥(二兩) 共搗成膏,加麝香末(一分) 和勻再搗。

油紙攤塗厚分許貼患處。如覺癢極切勿揭動,只隔衣輕揉,七日一換。

冰螺散 治乳核初起。

白砒(一錢一分,麵裹煨熟後去面) 硇砂(二分) 冰片(一分) 共研細,另取大螺絲肉(五枚),切薄片線穿曬乾,研極細,拌前藥,煮麵作糊,搓小如燈心大,陰乾。

先當核頂針孔三四分,將捻插入,外糊紙對口,十日後四邊裂縫,其核自落,後貼絳珠膏。

三妙散 治臍癢出水,及諸濕熱作癢。

檳榔 蒼朮 黃柏(等分) 切碎研極細。

濕則頻撒,干則豬油調搽,忌生冷發物。

金鳳化痰膏 治背發、痰注、木硬諸瘡。

搗生蔥絞汁(一盅) 米醋(一盅) 切碎牛皮膠(三錢)

溫火攪勻熬化,預曬研鳳仙花末(一兩),人中白(八錢),篩入膠內,住火盡攪成膏。

每坐重湯燉化,綿紙攤貼,膏落再換。

柏葉散 治蛇串纏腰。

炒焦柏葉 干蚯蚓糞 大黃 黃柏 赤小豆(各五錢。俱曬乾) 雄黃 輕粉(各二錢)

共研極細,麻油調搽。

蛇疔膏 治手指蛇疔堅硬有頭。

雄黃(二錢) 輕粉(五分) 蟾酥(三分) 冰片(一分)

研細蜜調膏,坐滾湯燉熱頻塗之,上蓋薄紙。漫腫無頭者用。

蛇毒膏

煅牡蠣(四錢) 雄黃(二錢) 研極細,蜜調膏,火上烘熱,頻頻塗貼。

二礬散 治梅毒未盡,生鵝掌風。

明礬 皂礬(各四錢) 兒茶(五錢) 柏葉(八兩) 水(十碗),煎藥數滾聽用。

掌上先搽桐油,再用桐油紙捻點火熏掃片時,將藥湯傾桶內,掌架桶上,外蓋衣裙勿泄藥氣,乘熱熏蒸,待稍冷入桶內浸之,後以綿拭乾,外搽三油膏數次。七日不可沾水。

三油膏 治鵝掌風及諸瘡燥裂。

牛油 柏子仁 麻油(各一兩) 小鍋煎滾,下黃蠟(一兩),化盡濾去渣;預研銀硃(一兩),水粉(三錢),麝片(三分),篩入膏內,攪勻。

頻搽患上,對火烘令油干為度。

奈字號

藜蘆膏 治手掌窩瘡、疲頑癢痛。

豬油(八兩),拌藜蘆、苦參細片(各一兩),鍋內熬枯濾去,再煎滾,投松香(一兩),攪化,離火篩入枯礬、雄黃細末(各一兩),柳枝攪冷成膏。

頻塗貼。

疳瘡方凡下陰等處生楊梅內疳,初起紅腫熱痛者。煎黑豆、甘草濃湯,頻頻熏洗。旋用鯉魚膽汁塗之,日洗塗數次,效。

鳳衣散 治楊梅下疳,損破腐臭。

鳳凰衣(一錢) 輕粉(四分) 黃丹(一錢) 冰片(二分)

共研極細,頻頻干撒之。

旱螺散 治下疳損破,一切梅毒。

田螺殼(煅末,三錢) 輕粉(一錢) 冰片 麝香(各二分)

共研細麻油調搽,濕則干撒。

珍珠散 治楊梅內疳,諸處梅毒。

珍珠 輕粉 兒茶 水粉 黃連 黃柏 乳香 沒藥 蛤粉 五倍子(等分) 研極細

溫米泔洗,頻頻撒之。

銀粉散 治下疳及腎囊風腐爛。

上好錫(六錢,小鍋溶化),入硃砂末(二錢),攪炒砂枯,去砂留錫,再溶化,投水銀(一兩),和勻傾出聽用,另研水粉(一兩),鋪綿紙上捲成條子,一頭點火燒至紙盡,吹去紙灰,將粉和錫汞再加輕粉(一兩),合研極細,磁瓶收貯。

先煎黑豆、甘草湯洗淨拭乾,或干撒或油調搽,能生肌止痛。

回春脫疳散 治下疳梅瘡腐爛。

黑鉛(一兩,小鍋溶化),投水銀(五錢),攪炒成砂,同研至不見星,再加寒水石(七錢)、輕粉(五錢)、硼砂(三錢),合研極細。

先煎艾湯洗淨,或撒或搽。

翠雲散 治面發楊梅愈後斑痕不退。

熟石膏 輕粉(各一兩) 膽礬 銅綠(各五錢) 共研極細

豬膽汁調膏,日搽三次,久用自愈。

鵝黃散 治楊梅腫痛潰爛,浸淫成片,結毒腐臭,小兒遺毒,初生無皮。

上輕粉 熟石膏 川柏片(等分) 研細

煎甘草湯洗淨,或干撒或膽汁、麻油調搽。水氣甚量加冰片末;翻花楊梅兌雄黃末。

菜字號

通鼻散 治結毒攻鼻,氣閉不通。

葫蘆殼(燒灰存性) 石鐘乳 膽礬 冰片(等分) 研細

日吹鼻三五次,令出黃水自通。

銀杏無憂散 治陰蝨瘡。

黑鉛 水銀(各三錢,拌炒成砂) 雄黃 輕粉 狼毒 蘆薈(炒) 杏仁(各二錢) 麝香(二分) 共研極細

先煎菖蒲湯洗淨,用針挑破擠去內蝨,方唾津調藥,烘熱搽之,洗搽數次自愈。

狼毒膏 治腎囊風陰癢。

狼毒 川椒 硫黃 檳榔 枯礬 五倍子 大風子 蛇床子(各三錢) 共研極細,滾麻油(一盅),投膽汁(一合),和勻調膏,頻搽之。

銀杏散 治陰器外生疙瘩,內生小蟲癢極苦甚。

黑鉛 水銀(各二錢,拌炒成砂) 炒杏仁 雄黃(各二錢) 輕粉(錢半) 共研極細

每用五分,搗棗肉數枚,糊藥為丸,以絲綿包裹,用線扎定,留線頭在外,納丸入陰戶內。如欲小解將線頭帶出藥丸,便後又納入,每日換一丸,以愈為度。

螺水法 點一切痔瘡,腫赤焮痛。

大田螺(一個),尖刀挑起,納入冰片末(一分),平放杯內,良久滲出白漿,雞翎蘸搽數次。

線藥法 凡痔頂大蒂小用此。

芫花(二錢) 壁錢(一錢) 細白絲線(一錢) 同放小罐內,水(一杯),封口,慢火熬干,取線陰乾,收好。

凡遇痔、痣、癭、瘤初起,頂大蒂小者,用線一根打成雙結,套扎蒂上,兩頭留線,日漸催緊,痔自紫黑水冷,七日後必枯落,旋搽生肌方,禁發物。

枯痔散 凡痔頂小蒂大用此。

狗頭骨(火煅靛水淬七次、淨末七錢) 白砒(八錢) 白礬(二兩) 輕粉(四錢) 蟾酥(二錢) 共研細,堆小鍋中,上蓋新碗,周圍調鹽泥築緊留蒂,炭火煅三炷香久,蒂上頻頻潤水,待冷刮取研極細收入磁瓶。

每用溫水先洗淨,早中晚搽藥三次,七日自枯。

喚痔散 治內痔不出。

炙焦蝟皮 生草烏(各一錢) 枯礬(五分) 炒鹽 冰片 麝香(各三分) 共研細

溫水先洗肛門,唾津調藥三錢,納入肛內。內痔自出。預煎朴硝(二兩),蔥頭(七個),將痔熏洗數次。

重字號

五倍子散 治痔瘡堅硬。

大倍子(一個),開一小孔,用干荔枝草揉碎填滿倍子內,濕紙包裹煨片時,去紙研細,每末(一錢) 兌輕粉末(三分),冰片(五釐),和勻,唾津調膏,頻塗硬處。

搽牙青黛散 治青腿牙疳。

胡連 青黛 硼砂 硃砂(各錢半) 焙人中白 煅龍骨(各一錢) 冰片(三分) 共研極細

甘草湯漱口,頻頻搽此。

輕粉散 治濕毒流注,膿水浸漬。

輕粉(錢半) 黃丹 黃柏 兒茶 乳香(各三錢) 麝香(一分) 冰片(二分) 研極細

先洗蔥湯,用此撒之,或麻油調。

經驗方 治腿足一切赤腫潰爛。

黃柏 蒼朮(各三錢,切片) 花椒 芒硝(各錢半) 大豆腐(二塊) 水(三碗) 同入砂鍋,封口煮至水乾,取腐輪流敷貼。

三香膏 治臁瘡初起,先癢後痛,紅腫成片,破流紫水。

輕粉 乳香 松香(等分) 研細,麻油調成膏,平鋪厚皮紙。捲紙包裹將藥夾內。

先洗蔥湯,拭乾,將膏紙內面針刺密孔,對瘡貼住,外傅軟帛,三日一換。

夾紙膏 治臁瘡色紫,痛癢不休。

炒黃丹 兒茶 輕粉 雄黃 血竭 沒藥 枯礬 銀珠 五倍子(等分),研極細,麻油或豬油調成膏,隨瘡大小,剪油紙二塊,夾膏在中,周圍以麵糊黏住。

煎蔥椒湯洗淨,拭乾,將膏紙內面針刺密孔對瘡敷貼,軟布縛定,三日一換。

紫金膏 治臁瘡潰久,其色紫黑。

煅紅皂礬 淨松香(各二兩) 共研極細,麻油調成膏

先洗蔥艾湯,拭乾,厚塗此膏,上蓋油紙,三日一洗換。治楊梅結毒,腐爛作臭,膿水淋漓,如法洗貼,甚效。

蜈蚣餞 治臁瘡年久,皮頑烏黑,下陷臭甚。

蜈蚣 甘草 白芷 獨活(各一錢,切碎) 浸桐油(二兩)

煎數滾離火,將米泔洗淨瘡,拭乾,水調灰面捏作圈子貼實箍住瘡之四圍,勿令滲漏,將腳放平,以茶匙挑油乘熱滴入圈中,令浸透患處,漸漸加滿,待冷定取下,已後風毒自散,上貼黃蠟膏,見下。

芥字號

黃蠟膏 貼一切久潰瘡瘍。

煅赤石脂 煅龍骨 真血竭(各三錢) 共研極細,小鍋熬麻油(二兩),下亂頭髮(二錢),煠化再下黃蠟(一兩),白膠香(三錢),文火溶化,取起將前藥末篩入,攪勻。

候冷捏作薄片,隨勢敷貼,用油紙軟絹縛定,三日後翻轉再貼。

竹豆油 治足脛風疽潰痛。

杯大青竹筒長(二寸余),去節,裝黑豆(一升),用薄磚平擱兩頭,各安碗一個,中用穀糠和干馬糞燒火炙焦竹筒,候兩頭油滴碗中,取起和勻。先用米泔和鹽少許洗淨,拭乾,雞翎蘸油頻搽患處。

累效散 治足指甲疽腫潰。

硇砂 乳香(各一錢) 輕粉 黃丹(各五分) 橄欖肉(五枚,燒灰存性) 共研極細

先用鹽湯淨洗,拭乾,麻油調,頻頻搽之。

鐵粉散 治足跟冷疔潰痛。

針砂(三錢) 黃丹 輕粉 松香(各一錢) 麝香(一分) 共研極細

蔥湯先洗淨,麻油調膏塗之,上貼油紙,軟帛縛住。

龍骨散 治腳氣瘡,焮腫痛癢,破流黃水。

煅龍骨 輕粉(各二錢半) 檳榔(切片,錢半) 干公豬糞(火燒存性,淨末,五錢) 共研極細

先以鹽湯洗淨,拭乾,麻油調藥,頻搽自效。

立馬回疔丹 治陽毒生疔。

乾蟾酥 白丁香 硇砂 輕粉(各一錢) 乳香(六分) 雄黃 硃砂 麝香(各三分) 炙焦蜈蚣(一條) 金頂砒(五分,見丹藥門) 共研極細,煮麵糊丸麥子大。

先用銀針當頂刺破出血,拭乾,將丹插入孔內,疔自枯爛。割疔方法見後河字號,更有提疔膏秘傳方。

束疔金箍散 治疔瘡針刺之後,餘毒走散作腫。

鬱金 白芨 白蘞 白芷 大黃(各五錢) 黃柏 綠豆粉(各三錢) 輕粉(五分)

共研末,生蜜調膏,厚塗疔腫周圍,箍束餘毒,頂插前丹,或填拔疔散(見稱字號)。

拔疔法 治羊毛疔初起。

明雄黃研末(三錢),青布包扎,蘸熱燒酒先頂前心自外圈入內揉擦片時,其疔毛即奔至後心,旋蘸熱酒再向後心如法,盡擦其羊毛俱拔出,黏在布上,連包埋之,忌茶一日。

姜字號

黑神膏 治烏癩黑斑,癢如蟲行。

藜蘆 川烏 黃連 川柏 防己 川芎 升麻(各五錢) 巴豆 杏仁(各十四粒) 油發(一兩) 共切碎,豬板油二斤,拌藥入鍋內熬至藥枯浮起,布濾去渣,再入鍋煎滾,投水粉、白礬,雄黃各研細末(五錢),松香末(一兩),盡攪成膏。

先洗鹽湯,拭淨,頻頻塗搽。

斑蝥膏 白癩白斑,身熱頑痛。

斑蝥(十四個) 蝮蛇(一條) 曬乾入瓶內,用米醋七碗熬至一碗而濾取汁,頻頻塗搽。

類聚祛風散 治大麻風之總方。

寒水石 硫黃 枯礬 貫眾(各四兩) 蛇床子(二兩) 朴硝(一兩) 共研極細,豬油調成膏。

先煎荊芥尾、苦參、細辛、地骨皮濃湯,熏洗,拭乾,日塗搽三次。

陀僧散 治紫白汗斑。

雄黃 硫黃 蛇床子(各二錢) 陀僧 石黃(各一錢) 輕粉(五分),共研極細,醋調成糊,生薑片蘸搽,溫暖出汗乃愈,忌一切發物。

繡球丸 治乾疥燥癢。

川椒 輕粉 樟腦 雄黃 枯礬 水銀(各二錢) 同研至水銀不見星,大風子淨肉另搗如泥,拌勻藥末,加柏子仁油(一兩),如無,或豬油、麻油糊藥,以兩掌合搓如圓眼大,先以鼻吸其氣入腹,次捻碎遍搽患處,數料自愈。

臭靈丹 治濕疥腫痛。

硫黃 核桃肉 豬板油(各一兩) 水銀(一錢)

共搗成膏,頻頻塗搽患處。

經效方 治五種疥瘡。

蛇床子 五倍子 蒼朮 檳榔 花椒(各三錢) 樟腦 雄黃 枯礬 硫黃(各錢半) 先研極細;大風子肉、杏仁(各五錢),水浸透,盡搗如泥,豬膽汁(一合),豬油(一兩) 煎溶,和諸藥共搗成團,縫布袋裝藥扎口,烘熱頻頻搽患處,或放杯內蒸溶搽之。

一掃光 治諸瘡 風濕癢痛癬疥痧痱。

苦參 川柏(各一兩) 大風子肉 木鱉肉 蛇床子 吊揚塵 枯礬 雄黃 川椒 硫黃 樟腦 輕粉(各二錢)

共研極細,豬油調膏,烘熱塗搽。或布包紮緊,通身搽之。

海字號

必效散 治頑癬不愈。

川槿皮(四兩) 大黃 海桐皮(各二兩) 百藥煎(見初集,兩半) 巴豆肉(錢半) 雄黃 輕粉(各四錢) 斑蝥(一個) 共研極細

先將癬抓破,溫水調藥頻頻搽之,干則再搽,勿入口中。

搽癬方

羊蹄根(八錢) 枯礬(二錢) 共研極細 醋調成糊,頻頻搽之。或搽生鹽。

消風玉容散 治桃花癬,春月始發者。

綠豆粉(三兩),白菊花 白附子 白芷梢(各一兩) 炒鹽(五錢) 冰片(五分) 共研細末

水調搽之,良久洗去,再搽。

雄黃解毒散 治血風瘡疾。

煅寒水石 雄黃 白礬(各二兩) 共研極細

熱酒和蜜頻頻調搽。若日久耗血生火,當搽黃連膏(見闕字號)。

石珍散 治天疱火丹,一切濕熱潰爛。

熟石膏 輕粉(各一兩) 川柏片 青黛(各五錢) 共研極細

甘草湯洗淨,拭乾,頻頻搽之。

如聖膏 治穀道風疳,如癬作癢,破流黃水。

歸尾(三錢) 巴豆肉(錢半) 麻油(四兩,浸藥文火炸枯,去渣) 下黃蠟(兩半),化盡,布濾入碗中,又投輕粉細末(二錢),盡攪成膏,頻頻搽之。

三白散 治漆瘡腫痛,斑爛流水。

水粉(一兩) 熟石膏 輕粉(各五錢) 共研極細

搗韭菜汁或蘿蔔汁或蜜或油調搽。搗馬齒莧膏敷之亦效。

金蟬散 治諸瘡已潰,誤沾馬汗、皂汁、糞穢毒水,或竹木撞刺,紅腫大痛。

大幹蝦仁(一個) 胡椒(十五粒) 皂角子(七粒) 砂罐裝定,瓦片蓋口,炭火煅至煙盡,成灰存性,取出研極細。

溫水洗淨瘡口,拭乾,撒藥入內,上貼太乙膏,良久毒水流盡,有刺亦出。

姜砒散 治諸瘡發癢。

枯郁 乾薑(等分)

研末,以鹽茶洗淨,頻頻撒之。

化蟲散 治潰久郁化生蛆。

焙乾海參,研極細,頻頻撒之,或撒皂礬末。治痘爛生蛆。寒水石研極細,頻頻撒之。溫茶洗淨。

咸字號

清涼膏 治湯火傷,凡赤腫無皮,搽之解毒止痛。

角子石灰(水化開,數升) 水浸攪渾,沒水半寸許,露一夜,水面必起云片,輕輕帶水掠去。

每一盅兌麻油一盅,雙筋順攪成膏。

雞翎蘸掃患處。

罌粟膏 治湯潑火燒,焮赤腫痛。

罌粟花(十五朵,無花用粟殼兩半) 浸麻油(四兩),慢火炸焦濾去渣,下白蠟(三錢),化盡傾碗中,投輕粉細末(二錢),攪冷成膏,坐滾湯燉化,雞翎頻頻蘸塗患處。

拈痛膏 治杖瘡、跌打後,腫痛焮紫,已破未破皆貼此膏,上蓋紙包好,日一換。

取如意金黃散(一兩),加樟腦末(三錢),用前清涼膏調敷。

追風散 治瘋犬微咬,初時用熱尿淋洗,擠出惡血,隨敷此散,追風拔毒。

北細辛 川烏 草烏 防風 白芷 川芎 薄荷 蒼朮(各一錢) 南星 雄黃(各五分) 共研極細

熱酒調敷,蓋紙紮定,日換一次。

內服方 斑蝥(七個,去頭、足翅),拌糯米炒黃,去米,研藥極細,兌水粉(一錢),溫酒調服,良久小便行出血片惡物。如便澀脹痛,煎甘草梢湯飲之。倘毒未盡,次日空心如法再服,以便清為度。傷重者按本證施治。

非疳散 治葡萄疫,青紫斑點,發於遍身,牙齦腐爛。

焙人中白 五倍子(各三錢) 冰片(一分)

頻搽牙齦,良久,米泔漱去。

朴硝散 治小兒臍瘡。

煅牡蠣 大黃(各三錢) 朴硝(一錢) 共研極細,用活螺螄(五個),洗淨以清水一碗,養一夜,將螺放出,取水調敷數次。

立清散 治小兒陰腫。

赤小豆 枳殼 赤芍 商陸 朴硝(等分),勿見火曬研極細,柏葉煎湯,日常調敷。

蟠龍散 治小兒脫肛。

乾地蟠龍(一兩,帶土焙乾) 朴硝(二錢) 共研極細

水調,雞翎蘸搽數次。肛腫乾燥,用蔥湯洗淨,麻油調塗。一方烏龜頭或鱉頭,燒灰存性,麻油調搽。又方吊揚塵和干鼠糞燒煙,放桶中坐上熏之。

河字號

救苦散 治頭風瘡爛。

陀僧 滑石(各二兩) 白芷(五錢) 共研極細,濕則撒之,干處蜜水調搽。

麥餞散 治頭風瘙癢,浸淫成片,久爛成癩。

小麥(一合,炒枯存性) 硫黃(四錢) 白砒霜(一錢) 川椒 枯礬(各三錢) 百草霜(八錢) 共研極細先煎蔥湯洗淨,拭乾,麻油調成膏,塗貼患處,上蓋油紙,三日一換。

芙蓉外敷法 治一切癰疽腫毒。

芙蓉花或葉或根皮,或搗爛或曬研極細,或蜜或麻油調膏塗敷四圍,中間留頂,干則頻換。初起者即覺清涼痛止腫消;已成者即排膿;已潰者易收斂。系外科之總方。或加赤小豆末,或燒焦蒼耳存性加入亦妙。

烏雲膏 治風濕潰瘡,癢甚浸淫者。

松香末(二兩) 硫黃末(一兩)

麻油拌濕攤放青布條上,卷作筒子,以線縫定,再浸油中,取起刮去余油,鐵鉗夾住,點燃一頭,下用碗接其膏液,須陸續剪去布灰,冷水浸膏聽用。

麻藥總方

瓊酥散 腫毒諸瘡,服此針割不痛。

蟾酥(一錢) 生半夏 鬧羊花(各五分) 胡椒 川椒 蓽茇 川烏(各一錢) 共研極細,酒調,每服(五釐)。

解骨丸 箭簇入肉,鉗不出者,貼此拔之。

細研雄黃 細象牙 搗爛活蜣螂(等分),再研勻,煉蜜為丸麻子大。納入傷口內,外嚼碎羊油貼之,初時覺癢須忍住勿動,待癢極箭簇漸冒,撼動拔出,隨撒熱尿淋洗,外貼陀僧膏。(見鱗子號)鬧羊花俗名老虎花,即羊躑躅。

整骨麻藥 割取箭頭,服之不痛。

胡茄子 麻黃 薑黃 川烏 草烏(各一錢) 鬧羊花(二錢)

共研極細,酒調,每服五分,割後欲解,頻服甘草湯

外敷麻藥 敷患處即麻木,針割不痛。

川烏尖 草烏尖 生半夏 生南星 北細辛 蓽茇 蟾酥(各一錢) 胡椒(四錢)

共研極細,燒酒調敷。

麻藥煮刀針(見一卷針法門)。

提疔膏 割疔時先將疔頂刺破,十字口用白降丹(見後翔字號)點上三五釐,旋以此膏連頂周圍塗之,令毒聚一處,疔自拔,縫不黏好肉方拭去,如法割取。

明雄黃(二錢,另研極細) 烏梅肉(六枚) 蛞蝓(即濕地上鼻涕蟲似蝸牛而無殼者),取四條同烏梅肉、雄黃搗成膏,照前法塗敷,良久,疔自腫起,方刮去此膏,如法割取,割後常貼萬應膏,見下。

秘傳方 治疔瘡、瘰癧、頑毒結核,不用割取聽藥拔出。先取磁針刮破瘡頂,隨點白降丹少許,次用千槌膏連頂周圍蓋貼,三日一換,自能拔出後貼萬應膏,見下。白降丹見後翔字號,千槌膏見前闕字號。

束毒膏 治諸瘡腐爛延開,紅熱痛甚。

輕粉 膽礬(各二錢) 白礬 銅綠 白芨 白芷 大黃 黃柏 雄黃 鬱金(各四錢) 炒焦五倍子(一兩) 共研極細,用黃醋一碗勺內慢火熬至一杯,以起金黃色黃泡為度待溫將藥入內,盡攪成膏,厚塗四周瘡弦上,蓋萬應膏,一日一換,用甘草湯洗之。

汪訒菴曰:「瘡症之生,始於喜怒憂樂之不時,飲食起居之不節,或金石丹藥之毒發,寒暑燥濕之不調,陰陽不平而臃腫,榮衛滯澀而腐潰,輕者起於六腑,浮結而為癰;重者發於五臟,沉澀而為疽。淺者為瘡癤瘍毒,蓋瘡癤發於皮膚之上,瘍毒發於皮里肉外,癰則發於肉脈之間,皆屬陽分;疽則發於筋骨之間,乃屬陰分。疽有發於外者,如背、腦、眉鬢等疽;癰有發於內者,如心、肝、脾、肺、腎等癰。外證易識,內證難明,大抵某經虧損,癰疽則從某經而出。根淺為癰,根深者為疽,至於致病之源則一也。」

凡貼膏藥須當瘡頭剪一小孔,引毒外出。瘡若高腫,剪作數塊貼之,免瘡拘急。貼潰瘍,宜先洗淨,近瘡口下剪折數條或壓燈心,引膿滲出。

應用膏藥方(自淡字號——羽字號)

淡字號

萬應膏 貼癰疽、發背、痰核、流注諸般瘡毒。

川烏 草烏 白芨 生地 當歸 赤芍 白芷 羌活 獨活 苦參 元參 蒼朮 烏藥 甘草 象皮 肉桂 穿山甲 木鱉肉(各五錢) 共切粗片,浸麻油五斤,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入大鍋內慢火熬至藥枯浮起,布濾去渣,將油稱准,再上火熬,每油(一斤)兌入水粉(半斤),徐徐篩入,桃柳條盡攪,熬至黑如漆,亮如鏡,滴水成珠時,取起瓷器收貯,任其攤貼。

太乙膏 貼瘡口不收,生肌長肉。

當歸 生地 甘草(各二兩) 麻油(二斤) 如法浸藥,煠枯濾渣,再煎滾,下飛淨黃丹(八兩) 攪令滴水成珠時,又下白蠟、黃蠟(各一兩) 俟化盡住火,預研細去油乳香,沒藥(各五錢) 入內,柳枝攪冷成膏,磁器收貯,聽用。

加味太乙膏 治癰疽、發背,諸般瘡毒,濕痰流注,風濕寒痹,遍身走痛,腰膝痠軟,五損內癰,七情外證,湯潑火燒,刀傷棒毒,瘡癩,皆貼患處;男子遺精,女子白帶,俱貼臍下。藏毒腸風,可作丸服。

當歸 赤芍 白芷 元參 生地 大黃 木鱉 肉桂(各二兩) 槐枝 柳枝(各百寸),共切碎入鍋內,浸麻油(五斤),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慢火炸焦,布濾去渣,將油稱准上火,先下乾淨頭髮(一兩),熬至浮起似膠時,每油一斤篩入黃丹(六兩半),火添大些,夏秋亢熱,每斤加丹(五錢),柳枝盡攪,候先發青煙後起白煙,旋繞香馥,其膏已成。滴水中以試軟硬,太老量加熱油,太嫩量加炒丹,加火攪令煙盡取下。切阿魏薄片(三錢),撒入化盡,研細輕粉(四錢),乳香(五錢),沒藥(三錢),篩入攪勻,傾放水中,柳木棍縷成一塊,再換冷水,乘熱每斤拔扯數百下,合入磁壇內,以水浸之。每少許炙溶開貼。

附子膏 即前膏去大黃加干附子(二兩),切片炸焦,另研陽起石(五錢),膏熟時同諸藥末篩入。專貼寒痰冷痹陰毒。

鱗字號

乾坤一氣膏 貼新久痞疾,諸風癱瘓,濕痰流注,頑惡瘡毒,及遺精帶下,血冷精寒,久無嗣育,常貼臍下。

白附子 巴豆肉 蓖麻子 穿山甲 五靈脂 木鱉肉 當歸 赤芍 白芍 白芷 生地 熟地 莪朮 三稜 續斷 元參 肉桂(各六錢) 共切碎,入銅內,照法浸麻油(三斤),桑柴火炸焦,布濾去渣,稱准。每油一斤兌入黃丹(十二兩),火加大些,槐柳枝盡攪,熬至滴水成珠方住火,切阿魏薄片(一兩),撒入化盡,再下研細乳香、沒藥(各六錢),麝香末(錢半),柳枝攪勻,磁器收貯。臨用坐滾湯中燉化,紅緞、皮紙聽其攤貼。

陀僧膏 貼頑惡諸瘡、瘰癧流注、金刀跌打諸傷。

大黃(四兩) 苦參(二兩) 當歸 赤芍(各一兩) 共切片。桐油(一斤),如法浸透,炸焦布濾去渣,下陀僧細末(十兩),柳枝盡攪,加火熬至滴水成珠取起。預研細百草霜、赤石脂末(各一兩),乳香、沒藥、血竭、兒茶細末(各二錢半),銀黝細末(五錢),徐篩入,柳枝盡攪極勻,傾入水中,眾手拔扯千餘下,收放罐中,冷水浸之,臨用炙溶攤貼。

巴膏方 貼頑惡諸瘡,化腐生肌。

桑、槐、桃、柳、梅各裁嫩枝(二十四寸),麻油(二斤)浸透,溫火炸枯,將枝撈出。次下頭髮(六一),梔子(四十個),象皮片、山甲末(各三錢),熬至頭髮化盡,布濾去渣,稱准。每油(一斤)兌入黃丹(六兩),柳枝盡攪熬至滴水成珠取起。預研硇砂、血竭、兒茶細末(各一錢),篩入攪勻,傾入水中,眾手拔扯千餘下,罐收聽用。

亞聖膏 貼破爛諸瘡,楊梅結毒。

榆枝 桑枝 槐枝 柳枝 艾莖(各二十寸) 象皮 驢騾蹄甲(各一兩) 山甲(六錢俱切碎) 蟬蛻(四錢) 蛇皮(二錢) 木鱉(七個) 頭髮(三錢) 雞子黃(三枚) 麻油(三斤) 浸藥七日,炸焦去渣。每油一斤兌入黃丹(七兩),加火攪成膏,下黃蠟(五錢),化盡取起,預研血竭、五靈脂、煅牡蠣細末(各五錢),兒茶、乳香、沒藥細末(各三錢),篩入膏內,柳枝攪勻,傾水盆中,眾手拔扯數百下,罐收聽用。

絳珠膏 貼腫潰諸瘡,去腐定痛,生肌斂口。

煎麻油(十兩),炸化頭髮(五錢),再投天麻子肉(八十一粒)、熟雞子黃(十枚),炸焦,布濾去渣,下黃丹(二兩),白蠟(三兩),再煎數滾取起。預研血竭、輕粉、乳香、沒藥、兒茶、硃砂、珍珠各細末(三錢),片末(一錢),麝末(五分),篩入膏內,攪勻,收好聽用。

絳紅膏 貼一切腫毒已成,疼痛不消,先用神燈照法(見一卷),後貼此膏。

銀硃(五錢),生桐油調搗成膏,綿紙攤貼,日換一次。

單油膏 貼結毒諸瘡,日久潰爛。洗淨後貼此膏。

先煎蒼朮(一兩) 川椒(三錢) 麻油(四兩) 水粉(二兩) 慢火熬至滴水成珠,綿紙攤貼。

白膏藥 貼諸般腫毒,潰爛流膿。

鍋盛麻油(二斤) 浸巴豆肉 萆麻仁(各六兩) 干蛤蟆(三個,各啣頭髮一團),同浸三日,上火熬滾,再下活鯽魚五尾,同炸焦布濾去渣,慢火熬至滴水成珠取起。研乳香細末三錢,水粉(二十兩),篩入膏內,柳枝攪令極勻,候凝成白膏,綿紙攤貼。

潛字號

化腐紫霞膏 善能穿透諸毒,凡發背已成,瘀肉不腐及不作膿者,用此。

曬乾螺螄肉(二兩) 巴豆霜(五錢) 輕粉 血竭 樟腦(各一錢) 金頂砒(見丹藥門,五分) 共研極細。

用時將麻油調成膏或敷成貼。

元珠膏 治腫瘍將潰,塗之膿從毛孔吸出,若已潰膿,或曾針破者,用紙捻蘸膏插入孔內,呼膿出外。凡腐未盡者,塗之立化。

木鱉肉(七枚) 斑蝥(四十個) 驢蹄甲(切片,二錢) 草烏 巴豆肉(各五分) 柳枝(二十四寸) 鍋盛麻油(四兩) 浸五日,文火炸枯,布濾去渣,攪令成膏,聽其塗貼。

瑩珠膏 豬板油(十兩) 白蠟(三兩) 入鍋煎溶,布濾去渣。預研輕粉、樟腦細末(各兩半),煅龍骨末(四錢),冰片末(一錢),調勻油內攪冷成膏,聽用。

貼杖瘡用紙攤極薄貼之,干則再換。臁瘡內加水龍骨細末(三錢)。楊梅潰爛內加水粉(三錢)調勻貼。頑瘡乳岩內加銀硃(一兩)調塗。貼下疳,一切潰爛瘡瘍,能去腐消腫,定痛生肌。

貝葉膏 貼癰疽發背,潰爛諸瘡。

煎麻油(一斤) 炸化油頭髮(二兩) 布濾去渣,投白蠟(二兩),入鍋煎化,住火攪令微熱;取綿紙剪五六條,每條入油蠟內蘸透,貼於磁器幫子上,臨用隨大小剪貼患處。每日更換三五次,功效甚速。

碧螺膏 貼下部濕瘡,一切疥癬瘰癧,結毒痰串。

松香(二斤) 研細篩末,用大銅盆內面以豬油搽遍,坐滾湯鍋中下松香末入內,粗筷盡攪以凝結沉底為度,傾冷水盆中,拔扯數百下,分作為數塊。將麻油一斤熬至滴水成珠時,投入松香膏一斤,慢火熬成膏,太老加油再熬,老嫩得中方住火。預研青礬、膽礬細末(各五錢),篩入攪勻。用時烘熱塗貼。

琥珀膏 貼諸瘡初起,紅腫焮熱,堅硬疼痛。

煎麻油(十二兩) 炸化頭髮(一兩) 花椒(二十粒) 次下黃蠟(四兩) 化盡布濾去渣,傾磁盤內。預研輕粉(四錢)、銀硃、水粉(各八錢),琥珀細末(五分),篩入膏內,柳枝攪勻,聽用。

羽字號

阿魏化堅膏 貼失榮證,癭瘤、乳岩、瘰癧、結毒,初起堅硬如石,皮色不紅,日漸腫大,但未破者貼此自消。

用蟾酥丸(見五卷黃字號)取末一料,加炙焦蜈蚣五條研極細拌勻,取乾坤一氣膏二十四兩(見前鱗字號),坐滾湯中燉化,調勻前藥,攪成膏,紅緞開貼,半月一換。

生肌玉紅膏 治癰疽發背,棒毒諸瘡,已潰流膿時用甘草湯或豬蹄湯洗淨拭乾,挑膏入掌中捺化塗貼瘡口上,蓋太乙膏。大瘡日洗貼二次,服補藥。

當歸(二兩) 白芷(五錢) 甘草(兩半) 紫草(二錢) 共切片,麻油(一斤) 入鍋內,浸藥三日,文火炸焦布濾去渣,再煎滾下血竭細末(四錢),次下白蠟(一兩),化盡取起,用茶杯四個坐冷水盆中,將膏傾作四起,預研輕粉細末(四錢),每杯投末一錢,粗筷攪勻,再合入磁盤內,盡攪待冷,收貯磁壇,如法搽貼。

瓊液膏 貼夾傷、杖傷,皮肉破爛。

當歸尾 紅花 白芷 蒲黃 鬧羊花(各二兩) 麻油(一斤) 浸藥五日,炸枯濾去渣,下白蠟、黃蠟(各一兩) 溶化。預研冰片末(五分),乳香、沒藥細末(各六錢),篩入膏內,柳枝攪勻,待冷收好聽用。

六真膏 治同前症。

樟腦(三兩) 乳香 沒藥 血竭 兒茶 三七(各三錢) 共研極細。煎豬油(十二兩),去渣調藥攪成膏,磁壇收貯,綿紙攤貼。

鳳雛膏 治諸瘡潰久不斂。煮熟雞蛋取黃十枚,搗碎入鍋內慢火炸出蛋油半杯。

預研輕粉、乳香、血竭、龍骨細末(各五分),調入油內攪成膏,雞翎蘸塗,日上三次,腐盡孔深滴膏入內,上蓋萬應膏。

二神膏 貼頭瘡赤爛。

熟雞蛋黃(五枚) 剪碎油發(一兩) 搗勻撒放鍋內,慢火炸焦,待發化盡,漸出紅油陸續□□勿令□□,先煎蔥湯洗淨患處,以雞翎蘸油塗搽數次自愈。

《金鑑》曰:腐不去,則新肉不生。因腐能侵壞好肉,當速去之。如過氣實之人,方可用刀割取,若氣虛者,惟恃藥力以化之。蓋去腐藥乃瘡科要劑也。

又曰:大瘡潰爛,內毒未盡,若驟生肌,則外實內潰,重者□毒內攻,輕者反加腫爛,口雖收而旁邊必又生疽。須知腐未盡,不可猝用生肌藥也。

去腐靈丹生肌方(自翔字號——師字號)

翔字號

丹藥方

白降丹 治癰疽發背,疔毒諸瘡,大者用七八釐,小者用三五釐,乳汁或水調勻,雞翎蘸掃瘡頭上,初起者即起泡消腫;成膿者即潰;腐者即脫。

硃砂 雄黃(各二錢) 硼砂(五錢) 先研極細,再拌牙硝 食鹽 白礬 皂礬(各兩半) 水銀(一兩)

同研至水銀不見星。用陽城罐一個,擱在微火上徐徐起藥入內溶化,微火烘至無聲即取起,火大太乾則走汞,如不幹則藥倒下不結,其難處在此。再用一陽城罐封口合定,裁綿紙條寬半寸,蘸鹽泥糊對罐口。其法研水粉、熟石膏、罐子泥、鹽水潤濕打成稠膠,塗泥一層糊紙一層,糊至四五重,又糊有藥罐上二三重。地上挖一小坎,粗碗盛水安放坎中,將無藥之罐坐碗水內,周圍齊地以瓦片遮蓋,免炭灰落入碗中。方燒燃大炭密排藥罐之上,四邊莫空,煅三炷香久,待冷取開得丹兩餘,兌冰片末(五分),擂勻,磁瓶謹收聽用。

紅升丹 諸瘡潰後,用此拔毒去腐,生肌斂口,如瘡口堅硬,肉暗紫赤,雞翎蘸掃少許,立刻紅活。

火硝(四兩) 白礬(一兩) 皂礬(六錢) 先研碎用銅勺燉化,一干即取起。又硃砂、雄黃(各五錢),水銀(一兩),同研至不見星,拌前硝礬再研勻,堆放小鍋中,上蓋新碗,碗邊定要合縫,取淨黃泥,鹽汁潤濕打糊成條,伴碗口周圍築緊,勿令走氣,只留碗蒂在外,或單研生石膏末周圍築緊亦妙。將鍋架定炭火上,煅三炷香久。初炷只用微火,火大則汞先飛上,二炷火加大些,以匙挑水頻潤碗底;三炷則用猛火以扇煽起,浸碗底勿令乾,干則汞先走散,鍋內倘起綠煙,急以硬筆蘸鹽泥頻頻塗抹,香完去火,待冷開看得丹八九錢,兌冰片末三五分,乳缽擂勻,磁瓶收用。

古法用陽城罐鹽泥固濟,法頗繁難,用此新法似為簡便,俗法只研碎硝、礬、水銀,升煉後兌雄黃、硃砂、冰片末。

龍字號

靈藥門

五色靈藥 治諸瘡潰爛,腐肉不盡,新肉不生。

食鹽(五錢) 黑鉛(六錢) 水銀(二兩) 同入鍋內炒至結成砂子。再入明礬、皂礬、牙硝末(各一兩),共炒至砂礬水乾,即取起同研至水銀不見星,方照後二法對入罐內,煅三炷香久,不可太過,不及。待冷取出約有丹二兩,甚白如雲方妙,如要色紅,用鉛(九錢),水銀(一兩),牙硝(三兩),加硃砂、雄黃(各三錢),照前法升煉;要不痛,丹內兌石膏末(三兩),研勻、再入新罐內,對口煅一炷香久。

靈藥固罐法 用陽城罐烤熱,搗大蒜塗遍罐外,再烤再塗,約三四次。以姜醋入內湯煮至干,次用黃泥、炭灰和鹽水打熟,固罐一指厚,陰乾。如裂縫蘸鹽泥塗抹之,總要完固不走氣。

封罐口法 裝藥入罐,上蓋鐵盞,鐵絲絆住。研細熟石膏、無各異等分,炒鹽減半,醋調成膏,烘熱鐵盞,筆蘸膏周圍塗抹,隨干隨塗,以口平為率,陰乾。地上釘長釘三口,上安藥罐,四圍砌炭,火煅之,筆蘸頻塗鐵盞。

結毒靈藥 水銀(一兩) 雄黃 硃砂 硫黃(各三錢) 共研細入鍋中,照前煉紅升丹法,煅三炷香,待冷取丹,每兩兌水粉(五錢),同研勻,隨症加藥。

凡梅毒腐臭煎甘草湯洗淨,用丹五錢兌輕粉末(三錢),頻頻撒之。結毒,咽喉唇鼻潰爛,用丹一錢兌人中白二分,擂勻頻頻吹搽。治諸瘡潰爛,水氣不幹者,用丹一錢兌片末五釐,擂勻頻撒之。

鍊金頂砒

黑鉛(一斤) 切片入罐內,炭火溶化,投白砒(二兩)於化烊鉛上,煉至煙盡住火,冷定取看,金頂砒結在鉛面上,刮下研細聽用。

煉硝石法

淨朴硝(一斤),入罐內炭火煎乾,煅紅住火,冷定研細聽用。

凡咽喉、口舌、唇齒一切實火腫痛,每用少許或吹或搽。

凡升靈藥硝要炒燥,礬要煅枯。

生肌門

腐盡生肌散 治潰瘍,腐淨瘡不收口。

血竭 兒茶 乳香 沒藥 真三七(各三錢) 冰片(一錢) 麝香(二分) 有水加龍骨,要速收口加蟹黃 珍珠(各一錢)。

共研極細撤之,或豬油調搽。

月白珍珠散 治潰瘍,新肉已滿卻不生皮,及湯火傷、下疳腐痛。

珍珠(一錢) 輕粉(一兩) 靛花(五分)

研細撒之,或豬油,乳汁調糊,雞翎蘸搽。

生肌定痛散 治潰瘍紅熱腫痛,微有腐者。

甘草湯飛淨石膏末(一兩) 硼砂(五錢) 硃砂(三錢) 冰片(二分) 共研極細。或撒或麻油調搽。

輕粉生肌散 治腐已脫盡,仍紅熱腫痛者。

熟石膏(一兩) 血竭 乳香 輕粉(各五錢) 冰片(五分)。有水加白芷、龍骨:不收口加炙焦雞內金(各一錢)。

共研極細,用米泔洗淨,拭乾,撒之,若瘡熱乾燥,用豬油或麻油蜜水俱可調搽。

師字號

花蕊石散 治跌打損傷,金瘡血痣,刀砍箭射,斷筋損骨,血出過多,疼痛不止者。

花蕊石(五錢) 蛇含石(三錢,俱煅紅童便淬七次) 生草烏 南星 乳香 沒藥 羌活 細辛 蘇葉 厚朴 白芷 當歸 輕粉 檀香 碎蘇木 降真香 煅龍骨(各二錢) 麝香(三分) 共研極細,篩入新瓶。

先煎蔥湯洗淨,拭乾,將藥撒之,一日一換自愈。

如聖金刀散 治刀砍斧傷,皮破筋斷,飛血不止。

明淨松香(七兩) 明礬 枯礬(各兩半) 共研極細,篩,入新瓶。

隨撒傷處,綿紙蓋扎,血止之後或焮痛作膿,換撒生肌定痛散數次。痛止以蔥湯洗淨,上貼玉紅膏。

加味桃花散 治金瘡跌打,血出不止及潰瘡腐盡不能收功。先洗蔥湯,頻頻撒之。

角子石灰(半斤),拌大黃片(兩半),入鍋內慢火炒紅,研極細,取末(四兩)。另兌研細熟石膏(一兩),煅龍骨、炒黃丹、乳香、沒藥、白芷各淨末(四錢),再同研勻,新罐收貯。潰瘡乾燥豬油調搽。

點痔新方 痔上枯藥之後,瘡已脫落,孔竅不收,早晚點之,瘡口自合。

乳香 沒藥(各一錢) 熊膽 黃丹 輕粉 海螵蛸 煅龍骨 煅赤石脂(各五分) 血竭 珍珠 冰片(各二分) 麝香(一分) 共研極細,豬油調成膏,蘸點患處。

古生肌散 治腐已盡,肌肉生遲,亦治金瘡血出不止。

煅赤石脂 熟石膏(各一兩) 輕粉 乳香 黃丹 血竭 樟腦 煅龍骨(各三錢) 共研極細。

先煎甘草、白芷、當歸湯洗淨,方用此散撒之,上蓋油紙紮住,一日一換。

制寒食麵

灰面一斤,再用半斤水調成稠,擀成薄片二塊,將灰麵包合在內,周圍捏緊,勿漏縫。於清明日蒸熟,布條縷住,懸掛當風處陰乾,入罐收藏。隨瘡大小,研末或水或油蜜調敷,治諸瘡神效。

凡外科 針法 炙法 砭法 烙法 照法 烘法 蒸法 拔法 應用火針法 俱載一卷癰疽治法門。

五方九州風土氣息

《素問·異法方宜論篇》曰:東方海濱傍水,魚鹽之地,其民食魚而嗜咸,黑色疏理,其病皆癰瘍,其治宜砭石。西方陵居多風,水土剛強,其民不衣而褐薦,華食而肥脂,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北方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野處而乳食,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南方地下水土弱,霧露所聚,其民嗜酸而食胕,致理而赤色,其病多攣痹,其治宜微針;中央地平濕,其民食雜而不勞,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

《河圖括地象》曰:九州殊題,水泉各異,風聲氣習,剛柔不同。青州其音角羽,其泉咸以酸,其氣舒遲,其人聲緩;荊揚其音角徵,其泉酸以苦,其氣熛輕,其人聲急;梁州其音商徵,其泉苦以辛,其氣剛勇,其人聲塞;兗豫其音宮徵,其泉甘以苦,其氣平靜,其人聲端;雍冀其音商羽,其泉辛以咸,其氣駃烈,其人聲捷;徐州其音角宮,其泉酸以甘,其氣悍勁,其人聲雄。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