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泰戈尔传

第二十九章 泰戈尔的音乐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假如我所有的诗篇被人忘记,我的歌曲将在我的同胞中活着,而且会占了永久的地位。”这是泰戈尔青年时代所作的豪语。

泰戈尔自幼生长于艺术气氛非常浓厚的家庭。他会作诗,他会演戏,他会写剧本,他更会唱歌。他对于音乐有很大的兴趣。无论写词或作曲,他都很在行。

当他在英国留学时期,他对于西洋的音乐相当注意,所以他承认他曾把新的技巧介绍到印度的音乐里来。那时,他不过二十五六岁,他已经写下五百多个新谱。他在歌曲上的发展,像他在诗篇上的发展一样,是平行并进。他认为歌曲是他最大的成就,所以他曾为这事情陶醉。他知道自己的歌曲的价值,这是说,它的歌曲实在漂亮。虽然知音的仅限于孟加拉省的同胞,外省人不大了解,但他相信这是重要的遗产,一般同胞迟早也会了解。

知之深,言之切。泰戈尔因为醉心于音乐,所以他不怕浪费笔墨,一再表明自己对于音乐的向往。

在泰戈尔的《回忆录》里,他有两章论音乐的文字。他自述有志研究法律,可是法律没有学成功,父亲却把他召回来。一般朋友认为学业中断,未免太可惜,所以他接受朋友的要求,准备再度赴英,读完法学课程。

谁料命运之神竟和他作对,不准他读完法学,因此,第二次动身赴英,仅到马特拉斯,便折回老家。

就在这次动身的前夕,他应菩松学会(bethune society)之约,到医科学院的礼堂去演讲。这是他第一次的公开演讲,题目就是音乐。撇开乐器不谈,他要说明,声乐(vocal music)的主要目的,在于发挥文字想表现而又不能表现得那么好的东西。他一面演讲,一面用唱歌来说明他的题材。那时,他年富力强,嗓子优美,加以态度诚恳,动作活泼,所以听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声乐有它自己特殊的功用和特点。当声乐用文字来表达的时候,文字不应该喧宾夺主,取旋律而代之。歌曲有它自己的丰富的财产,为什么它要期待文字?事实上,歌曲能够补充文字的不足。它的力量在于很难表现的地方,它能够把文字所不能表达的事情告诉我们。

这样一来,歌曲越少文字的负担越好。在印地斯坦的古典派里,文字无关重要,让旋律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发挥。当旋律能够自由发挥,而且能表达我们的心情的时候,声乐才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像印度的妇女自认她处于附属的地位因而能控制丈夫一样,印度的音乐自认仅处于侍从的地位,结果得支配歌曲。

当泰戈尔撰述歌曲的时候,他时常有这么感觉。他曾一面哼,一面写着下列的句子:

亲爱的,不要把你的秘密保留给你自己,但请你很温柔地低声告诉我,告诉我。

他发觉文字没法子达到调子所能达到的那么高的境界。旋律告诉他说,他那么迫切地想听的秘密,是和森林里的空旷的草地的神秘的绿色相混合,它已经沾染有月光的晚上的沉静的白色,从地平线后的无限的蓝色的围幕里窥探出来——这就是地啊、天啊、水啊很亲切的一种秘密。

在中国的文学上,我们有“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的说法。同样的,泰戈尔也认为许多情绪,可以用调子哼出来,但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他记得童稚时期,他忽然听到一阵的歌声,其中有一句是这样:

亲爱的,谁把你打扮成一个外国人?

这一句话在他的脑海里描写出那么美妙的图画,过了多年之后,他的印象犹新。有一天,他心里还念念不忘那句话,于是坐下来,把它补缀成为一首诗。他一面哼着调子,一面撰述文字:

我认识你,从外国来的女人啊!

你的住家是在汪洋大海的彼岸。

假如没有调子,他不知道这首诗怎么能够写成篇;但是,旋律的魔力给他启示这个异乡的女子的一切可爱的地方。他的灵魂说,就是这么一个女人,她来来去去,从渺茫的海洋的彼岸,以使者的地位来到这世界。我们有时候从多露的秋晨,从清香的春夜,从心灵深处,仿佛可以见到一眼,而这个人就是她——有的时候引领遥望天空,静听她的歌曲。在这绝代佳人的门口,旋律逗引了他,因此,这首歌的其余的文字都是对她而发的。

这事情过后好久,在巴尔波路上有一个叫花子,一边走,一边唱:

不知什么名字的鸟儿,怎么样从笼里跳进跳出!

唉,只要我能捉住,我将用我的爱缠着它的脚!

他觉得这位叫花子刚好说出同一的事情。不知道什么名字的鸟儿,有时站在笼里的杠子上边,低声地报告外界无穷尽的未知的消息。心里很想把这情调抓住,但是不可能。这岂不是说只有歌曲的旋律才能够把不知道什么名字的鸟儿的进进出出的情形表达出来?

因为这缘故,他很不愿意发表歌词的集子,为的是他恐怕里边缺少灵魂。

现在让我们看看泰戈尔对于欧洲的音乐有怎样的认识。

当泰戈尔在英国的时候,他曾到布莱吞去听一个首席歌星的歌唱。这是第一次他听到那么美妙的歌喉,抑扬顿挫,高低疾徐,极尽自然的奥妙,毫无半生不熟的痕迹。

在欧洲,这一点极被人重视。内容的美还不够,必须加上形式的美,假如有一点瑕疵,那么听众的刻毒的批评,将使歌唱家无地自容。

在印度,情形可两样,后台的乐队浪费半个钟头去调整各种乐器的声音,谁也不在乎。在欧洲,这些工作必须预先在幕后调理得无懈可击。这样一来,歌唱家的歌喉不得有一些缺点。

在印度,正确的有艺术意味的旋律的表现,算是主要的目的,而歌唱家也聚精会神于这一点。在欧洲,歌喉是文化的工具,他们能够表演许多文字没法子表现的事情。

在印度,假如有人听过歌曲,那么他听到音乐的能手的演奏便心满意足。在欧洲,他们必须亲自去听歌唱家的歌喉。

这就是那天他在布莱吞所见所闻的感想。他觉得那情形和马戏班没有两样。他虽然羡慕那些表演,但他却不能欣赏这歌曲。当有些音乐终句(cadenzas)模仿鸟啭的音调的时候,他忍不住要笑起来。他自始至终觉得这是误用人类的声音。当男歌星起来唱歌的时候,他的心情得到很大的慰藉,他很喜欢男中音,它具备更多的血肉,少些漂泊的灵魂的悲哀。

此后,他继续听和学更多的欧洲的音乐,他开始领略它的精神;但他的结论是:欧洲的音乐和印度的音乐截然两样,谁也不能按照同一门径,使欧洲的音乐引进心灵深处。

据泰戈尔的意见,欧洲的音乐似乎和它的物质生活混在一起,所以它的歌的内容也像现实的生活那么复杂。假如我们要把印度的调子适应各种各式的用途,结果,它将失掉它的意义,而成为可笑的东西。须知印度的旋律超越日常生活的障碍,只有这样,它才能够引人入胜地领略最深刻的同情,最高度的旷达。它的功用在于显示内心无法表达的——神秘而又深入的诗画,在那儿,皈依者得到他的隐居处,乐天派得到他的凉亭,但是忙忙碌碌的人却没有立足之地。

泰戈尔说,他不敢自夸他已经深入欧洲音乐的灵魂。但是,据他的了解,欧洲的音乐似乎很浪漫。这个字颇难分析。他所指的是,多彩多姿,充实丰富,人生的波浪,以及他们不断的起伏中的一再变动的光和暗。在相反的方面,它也有辽远的地平线上的纯粹的扩大,一望无际的蔚蓝的天空,以及不可衡量的沉默。无论如何,当他受欧洲的音乐的感动的时候,他总要说了一声,它是浪漫的,它把生活上的空泛的东西翻译为旋律。

泰戈尔认为,印度的音乐并不是完全没有浪漫的情调,不过不那么明显罢了。印度的旋律可以反映繁星的晚上,初露红光的黎明。它表现黑云低处普遍的忧愁,春天的原野漫步时陶醉的心情。

因为他对于音乐有那么浓厚的兴趣,所以他在歌曲上也有惊人的成就。他面对自然,认识自然,到了兴会来时,他能够手不停挥地一面作曲调,一面写歌词。只因他对于音乐有这么高深的造诣,难怪他要下个按语:“在表现可见的东西上,诗人远不如画家;在表现不可见的东西上,诗人远不如音乐家。”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