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上海人一定会欢迎这个戏,因为在上海帮会里的人很多,他们应该来看看帮里的情形是否是这样,或者不是帮里人,也可以来看看帮会到底是怎么样的。因此我以为这个戏是一定会赚钱的。可是并没有赚钱,这出于我们意料之外,因此潘先生[1]说: 该是客观争取的工作做得不够,否则不会这样惨。这话我有同感。
我在上海一直住了八年,对于帮会的内情也知道得很详细,本来也爱写以帮会为主题的剧本,不过剧名是少了两个字,就是“草莽”而已。
生长在都市里的五千万的我们,是寄生在三万万五千万人的身上。我们实在不能为都市的少数享乐者服务,而应该替大多数的人服务,写出他们的喜怒哀乐来。给都市的人们知道,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但是这种“土材料”也许都市的观众不愿意看,不感觉兴味,好像是太俗了一点,他们倒情愿去看肉感大腿色情的电影及充满了无谓笑料差可捧腹的戏剧。如果我们五千万人的生活圈子与广大的三万万五千万的人民比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关于《草莽英雄》这个戏,第一幕到第二幕是欢喜,第三幕是赞美,第四幕完全拜倒,到了第五幕却是结缘了。导演方面因我是学文学的,不敢贸然批评,总之是非常精采。演员方面,我可以说,在那天来看戏的时候,已经有个成见,这个成见是于伶告诉我的,就是心里在想着“恐怕没有人能演这样的角色吧?”但事实恰恰相反,很使我满意。又看到高洋也回来了,他也进步了。其他演员,虽则多是陌生的,可是演技都不差,使我惊喜不已。高洋的革命党唐彬贤,我以为他不是国民党里的人,他如果真的是国民党,决不会如此做事的。
我在戏剧学校里对同学们说,这个戏应该是赚钱的,可是并没有,这真冤枉。演员中我觉得蓝马是应该好的。其他的人亦不能抹杀其功绩。
我以为罗选青不是农民无产阶级,他是有钱的有产阶级,他的地位是地主,是开店号的富商,他不是流氓。又蓝马 (罗选青),王频 (罗大嫂) 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城市气息嫌太重了,而剧中人也不能完全是乡下的气息,他们是属于内地乡镇的。
这次的演出,我始终认为土气还不够,但是上海人是不是需要这一点土气,尚属疑问。蓝马的四方步子踱得很自然。还有一点值得问阳翰笙先生: “罗选青他是否是念了书的?”[2]
(载1946年12月9日《新闻报·艺月》第12期《〈草莽英雄〉的自我检讨》专辑2)
* * *
[1] 指潘孑农先生。参加本期“演出批评”者有: 熊佛西、潘孑农、李健吾、叶子。——编者
[2] 此句后为: “他不过念了一点儿书。”杨先生回答着。——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