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内经博议

胀卒痛肠如疟积消瘅病第七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鼓胀之因经以病。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又曰。五脏阳已竭。又曰合之于真。三合乃得。夫厥气在下者。此病根也。人身上下。阳布阴生则肺行而肾纳。何有厥。厥气在下。此肺不行而肾失纳也。大气既厥。则营卫之流行经络者留止。而无根之阴气于是逆上。与真气相搏。寒气留而不行。乃合为胀也。又藏阳即光气运之气。今藏阳已竭。则诸停而不行可知也。又曰合之于真三合而得。经既以胀为卫逆于营。而曰三合而得。则虽在血脉而合经络合脏合腑。固阴阳俱有矣。然而要言之。则厥气在下。此胀之本也。故诊之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大者。邪气之盛。坚者。邪气之实。两气相攻。胀而已成。故其脉大坚。此厥于阳而实也。涩者气血之虚不能流利。此阴气之衰。阴气。真气也。此厥于阴而虚也。阴虚阳坚。中气已损。其胀必矣。是以涩而坚者。知其为阴在脏。大而坚者。知其为阳在腑。皆以三合而得。于是有脉胀。肤胀。五脏胀。六腑胀。而又有水胀。鼓胀。肠覃。石瘢。石水之别。要在明知逆顺。补虚泻实。所谓其道在一也。

五脏六腑。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营色循脉卫气之逆为脉胀。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夫营行脉中。其精专。未必即胀。卫则悚疾滑利而行分肉。故必由卫气之逆而后病及于营。则为脉胀。是以凡胀皆发于卫。若卫气逆而并于脉。复循分肉之间。则为肤胀。然胀无常所。既胀于皮肤。则排脏腑而廓胸胁。凡膻中心主之宫城。胃之太仓。咽喉小肠之传逆。胃之闾里门户。及五窍廉泉玉英之津道无不受胀也。故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肺胀者。虚满而喘嗽。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脾胀者。善哕。四肢烦 体重。不胜衣。卧不安。肾胀者。腹满引肾。央央然腰髀痛。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小肠胀者。少腹 胀引腰而痛。膀胱胀者。少腹满而气癃。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而不坚。胆胀者。胁肋下痛。口中苦。善太息。水胀之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肿胀。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水与肤胀。下六事病异而形相似。宜有以别之。目之下为目窠。颈脉之阳明人迎也。水邪乘胃。故颈脉动。水之标在肺。故时咳。劂阴邪结于阴分。故阴股间寒。按水囊必随手而起。故病水者亦若是。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 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浓。按其腹 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寒气客于皮肤。则阳气不行。气在气分。故有声若鼓。气本无形。故不坚。气无所不至。故腹大身尽肿。若因于水。则有水处肿。无水处不肿。然有水则皮泽而薄。无水则皮浓。气在肤腠。按而散之。不能猝聚。故 而不起。腹色不变者。皮浓故也。鼓胀者。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色苍黄者。赤皮浓腹也。即不变之义。但腹有筋起为稍异耳。此病亦在气分。故名鼓胀也。

肠覃者。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因有所系。着恶气乃起。 肉乃生。大如鸡卵。及其成也。如怀子之状。大者离脏。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覃延布而深也。寒气与卫气蓄积不行。汁沫所聚。留于肠外。致癖积 肉生。离脏者越脏也。然邪客于肠外。不在胞中。故无妨于月事。

石瘕者。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 血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行。皆生于女子。可导以下。胞即子宫也。男女皆有。男谓精室。女谓血海。寒既相搏。则子门闭塞。 血留止。其坚如石。故曰石瘕。此妨月事。唯女子有之。

石水一症。岐伯本章无答。必阙文也。阴阳别论曰。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其义即此。述见阴阳中。按内经治肿胀。首义以去菀陈 。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 者。开其郁积也。开鬼门。发汗也。洁净府。利水也。

其治以表里上下分消为主。而至真大要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水热穴论曰。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聚水也。又曰。肾者。胃之关也。关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内经之言鼓胀。不惟五脏六腑。凡五运六气。司天在泉。胜复淫郁。无不皆有。然无有不干于脾肺肾三脏者。盖脾主运化精微。肺主气而行治节。肾主五液而行水。故五气所化之液。悉属于肾。五液所行之气。悉属于肺。转输二脏。利水生金。悉属于脾。所以肿胀之生。无不由三者之失职。然又必先由肾气不足。下气厥上。三合而成。故其症虚实不伦。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行其实当顾其虚。补其虚毋忘其实。而卒归于大补脾肾以培根本。则得之矣。张介宾胀论。可以熟玩。姑举其要附此。

卒痛 卒痛诸症。种种不同。皆本寒邪之入经脉。环周不休。变而积留凝泣。或在脉外。或在脉中。或在肠胃膜原。或在冲脉。或在厥阴。或在小肠。膜原络血之中。或五脏阴气厥逆。或从肠胃厥逆而上。或留为痹热坚干于小肠。是以其证多端。在脉外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惟重中于寒则痛久不散。在脉中者。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故痛不按。甚则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在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而痛止。在冲脉者。随腹直上。寒逆而不通。故喘动应手。其在夹脊者。其气深。按亦不及。按无益也。其客背俞者。脉泣血虚。血虚则痛。而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若按之则热气至而痛亦止。客于厥阴之脉者。厥阴部胁肋小腹。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小腹相引而痛也。客于阴股上及少腹上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若寒气客于五脏。其阴气厥逆上泄。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也。至气复反则乃生矣。客于肠胃。则厥逆上出。故痛而呕。客于小肠。不能成聚。故腹痛后泄。又稽留其热于小肠。则痹热焦渴。肠中痛而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然此皆寒气也。寒不入则脉不涩。脉不涩而气乃流通矣。其征于色部者。白为寒。青黑为痛。亦视而可知也。其痛处脉坚而泣。及陷下亦扪而可得也。治此者。温之而已。其热而闭者。斟酌下之而已。然有里虚而痛者。阴不足也。非养阴不可。上虚而痛。心脾伤也。非补中不可。下虚而痛。脱泄亡阳也。非速救温补命门不可。此又以温而兼补之治也。孰云痛无补法哉。

肠 之成。以阴不胜阳。阳入阴而乘之。使热郁下焦。传道之官失职。久而乃成。成则数欲大便而不得快。或刮积而痛。或下 声。聚如蟹ht 。其病如今之痢。实痢之别种也。痢以暑邪及夏月饮食滞腻停积而成。及秋而发。

亦有非时而发者。此非肠 之厉也。肠 。起足三阴厥热。留滞与手少阴手厥阴热邪移下而大肠受之。故其症虽与痢同。而实为诸阴根柢之邪所致。何则。阴者地气也。其气主内。若起居不时。饮食不节。积虑房劳。皆足伤阴。阴伤则一身之阳袭而下陷。因入五脏而乘阴位。阳陷于阴而不得舒升。则 满闭塞。久为肠 。夫下气厥而上。阳不胜阴则为 胀。阴自乘阴。寒气聚沫留着则为 积。唯五脏阴伤。阴不胜阳。遂致阳陷下焦而阻其传道。是以为肠 也。经曰。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 为痔。此症以热郁食塞。阳气不能流散而下乘尻阴。故为痔。痔亦肠 之类也。推此可以知矣。然其症伤阴特甚。故多下血。而唯肾传脾者为最甚。以酒色两伤之故也。顾心肝 亦下血。而以酒伤脾者为酒积。所谓下白沫者。如酒积之类。下纯血者。如手少阴足厥阴则乘之类。下脓血者。如肾移脾之类也。大约治法。肠胃自伤者。调节饮食。升其阳气以和其阴。自肝来者。于土中泻水。自肾来者。温养命门。以升中土。此其法矣。

如疟 如疟者。内因正气不足。肝脾相乘。伤于营卫。而厥阴少阳心主寒热。又以司天六气胜复会遇之时因而感发。如有疟状。或一日发。或间日发。大约阴气多而阳气少。其发日远。阳气多而阴气少。其发日近。此胜复相搏。盛衰之节。应亦同法。盖寒热者阴阳之气也。迟速者。阴阳之性也。人之阴阳。则水火也。营卫也。内而心肾不交。木土相克。则水火营卫。偏胜不和。阴阳和则血气匀。表里治。阴阳不和。则胜复之气。会遇之时刻制见矣。阳入之阴。则阴不胜阳而为热。阴出之阳。则阳不胜阴而为寒。以阴阳之多少。为发作之迟速。然所谓正疟亦同者。阴阳出入之理也。其不同者。有邪无邪之辨也。有邪则但由营卫之相会以为止作。无邪则直由水火之争胜以为盛衰。一在治邪。一在持正。症同而治各不同矣。

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又曰。卒然多饮食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为役血。故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又曰。内伤于忧恐。则气上逆。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且外中下寒。与此偕厥。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着而不去。则积皆成矣。夫经络之气。得寒则厥。内伤肝肾脾。外厥寒气。两厥别先逆于下。而为足 。肢节痛而不便利也。于是足胫寒血气凝涩。渐入肠胃。阳不化气。而肠外汁沫迫聚不散。兼卒暴多食。使肠胃运化不及。汁溢膜外。与血相搏。又或起居用力过度。络伤血动。瘀血得寒。则食积血积所不免矣。

消瘅 消瘅之名。消则消铄肌肉。瘅为内有郁热。五脏之脉皆以微小者为消瘅。是五脏之精气不能充满于营。而内有郁热以铄之也。故诊以脉实大者为顺。虽病久可治。若脉虚小坚则精枯血竭。不能耐久矣。盖消瘅之疾。皆起于不足。是以灵枢言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夫皆柔弱者。云是天元形体不充也。大气不足。五脏气馁。则阴虚生内热。内热不解。则外消肌肉。若肥贵人则膏粱甘脆发热以致之。亦谓之消瘅。此病与三消异。盖此以心肾肝三经之阴虚生热所致。故所谓热中消中者。其不可服芳草石药也。若服之则撄其发癫发狂。使急疾坚劲之气。激之为剽悍。不重使木克土尽乎。故经以为服此者。甲乙日更论也。

内经消自为一种。即后世所谓三消也。如气厥论之肺消鬲消。奇病论之消渴。此上消也。多饮而渴不止者也。脉要精微论。痹成为消中。师传篇胃中热则消谷。令人善饥。此中消也。溲便频而膏浊不禁。肝肾主之。此下消也。夫三消之成。皆以水火不交。偏胜用事。燥热伤阴之所致。而要之五行之气相乘。阳胜固能消阴。阴胜亦能消阳。如风木乘二阳胃为肌肉风消。心移寒于肺饮一溲二为肺消。则亢阳之衰而金寒水冷之为也。故由其燥热伤阴而气不化水为消。亦由阴邪偏盛。阳不帅阴而水不化气为消。其谓一也。

瘅又为一症。有脾瘅。有胆瘅。脾瘅者。口甘肥美之所发也。肥令人内热。甘令人中满。中满郁热。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内经治之以兰。除陈气也。兰草性味甘寒。能利水道。其清气能生津止渴。可除陈积蓄热也。胆瘅者。口苦。以肝取决于胆。而数谋虑不决则胆气虚。虚则其气上溢。而口为之苦。胆之脉会于咽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