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之八十六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拾遗

泉州府

〔唐〕

紫极宫寿星殿前有古桧一株,围一丈六尺,高七丈余,枝如虬龙,香叶荫郁如幄。旧志云:晋时植,旁有石刻“晋朝桧”三字。许弥安《晋桧行》:“紫极宫中晋朝桧,故老语我今千年。根盘厚地龙蛇走,干薄霄汉星斗悬。玄冬飞雪断人迹,贞姿不改平时妍。虬枝香叶翠如幄,一子不落含苍烟。胡为大厦构梁栋?如此大材能弃捐。伊昔晋朝纷乱日,衣冠南渡依江壖。风流王谢更幻化,肝胆铁石兹挺然1。”出本志。

始,泉州杨廷式,字宪臣,唐末明经升第,为京官,求太常博士,及除太子舍人,恚怒,将诘责宰相。翁承赞为同里人,闻之,曰:“吾进士及第宏词登科,求一直馆学士不可得,廷式何人,敢望太常博士?”贻书贺之。廷式亦悟,曰:“黄逋村中何尝有太子舍人?”乃受命。廷式既避乱南归,颇能以清苦名节自立云。详见《十国纪年》。

陈洪进据漳、泉二州,有沙门行云者谓人曰:“陈氏当有五侯之象。去此五年后,有戎马千万众,前歌后舞入此城,喜而不怒。”泉人闻之,疑洪进所管二州,何以容五侯?当克汀、建以自益耳。后洪进入朝,献其地,改镇徐州;文颢,通州团练使;文、文顼、文显三人并受诸州刺史。王师入城,作笳鼓为乐,悉如其言。出本志。

南安县刘店马铺之西有刘王墓,即广州伪汉刘之祖葬于此。盖祖安仁自上蔡徙闽中,商贾南海,因家焉。出《清源志》。

陈洪进在泉州日,方昼,有苍鹤翔集内斋前,引吭向洪进。洪进视之,有鱼鲠其喉,即以手探取之,鱼犹活。鹤驯扰斋中数日而后去,人皆异之。出《宋史》。

〔宋〕

太平兴国八年三月,金部员外郎奚屿言奉诏相度泉、福、建、剑、汀州、邵武、兴化军盐货,请许通商,官为置场厅,商旅以金银钱帛博买,每斤为钱二十五文,可省盘盐脚钱,复免散失。从之。出《宋朝会要》。是年四月,宋太宗尝览福建版籍,谓宰相曰:“陈洪进只以漳、泉二州赡数万众,无名科敛,民所不堪2,比朝廷悉已蠲削,民皆感恩,朕亦不觉自喜。”出《续长编》。

南安县有黄龙江,相传有黄龙见于溪南,而曾楚公曾为进士第二。乾道四年,龙复见,石起宗亦为第二。出《方舆胜览》。

皇祐三年十一月减泉州、漳州、兴化军丁米。出《宋史》。

按《宋史》,谓江公望尝编管南安军,即今江西南安府是也,《泉州志》遂误以公望为编管南安县。又见公望所作《多暇亭记》有云:“东山之中,有西蜀隐者居焉,危坐不寐二十年。”遂以西蜀隐者亦载于《泉州仙释志》,今考之《大明一统志》,载公望于《南安府流寓志》,而所谓东山者,亦南安府之山也。则公望与西蜀隐者,俱未尝至泉州明矣。新增。

韩魏公生于州治,陈了翁两随侍来守郡,二名贤生长于此,此郡人所喜谈者。出《方舆胜览》。

仁宗朝,蔡君谟以便养知泉州,架洛阳桥。先是,君谟为闽部使者,夹道种松,以蔽歊毒,闽人即桥旁作堂以祠之。又作诗二章,俾歌以祀公。一曰《道边松》:“大义渡至漳泉东,问谁植之我蔡公。岁久广荫如云浓,甘棠蔽芾安可同?委蛇夭矫腾苍龙,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万古长清风。”一曰《洛阳桥》:“一望五里排琨瑶,行人不忧沧海潮。冲冲往来乘仙飙,蔡公作成去还朝。玉虹依旧横青霄,考之溱洧功何辽,千古万古无倾摇。”出《方舆胜览》。

绍兴四年十月,后宫自温州泛海如泉州。

端平元年六月,诏蠲泉、漳、兴化三州丁米钱。

德祐二年二月,元伯颜遣不周青招泉州蒲寿庚、寿兄弟。景炎二年三月,漳、泉二郡蒲寿庚、印得傅、李珏、李公度及建宁府通判郭缵皆以城降,行中书省承制,以福、泉、汀、漳、剑、建宁、邵武、兴化诸郡降官各治其郡。

德祐二年十一月,元兵寇闽,陈宜中、张世杰奉帝航海至泉州。招抚使蒲寿庚来谒,请驻跸,世杰不可。初,寿庚提举泉州舶司,擅蕃舶利者三十年。或劝世杰留寿庚,凡海舶不令自随。世杰不从,纵之归。继而舟不足,乃掠其舟,并没其资,寿庚乃怒,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帝移潮州。十二月,寿庚及知州田贞子以城降于元。七月,张世杰以元军既退,自将淮兵讨寿庚。时汀、漳诸路剧盗陈吊眼及许夫人所统诸峒畲军皆会,兵势稍振。寿庚闭城自守。世杰遂传檄诸路,陈缵起家丁民义五百人应之。世杰使谢洪永进攻泉州南门不利,寿庚复阴赂畲军攻城不力,得间道求救于唆都。九月,唆都来援,世杰遂解围还。(上四事出《宋史》。)

宋季,益、广二王从福州行都航海幸泉州,驻跸港口。守臣蒲寿庚拒城不纳。寿庚武人寡谋,其计皆出于兄寿所筹画。部署决策既定,佯着黄冠野服,归隐山中,自称处士,示不臣二姓之意,而密俾寿庚以蜡丸裹降表,命善水者由水门潜出,纳款于唆都。既而元以寿庚归附之功,授官平章,开平海省于泉州,富贵冠一时。寿亦居甲第。忽二书生踵门,自云从潮州来求谒处士。阍人以处士方昼寝弗为白,书生曰:“愿得纸笔书姓名,俟觉,敢烦一投,幸甚!”阍人乃遗以纸笔,遂各赋诗一首。其诗曰:“梅花落地点苍苔,天意商量要入梅。蚨蝶不知春去也,双双飞过粉墙来。”“剑戟纷纷扶主日,山林寂寞闭门时。水声禽语皆时事,莫道山翁总不知。”书毕不着名,拂袖而去。寿既觉,阍人以诗进,惶汗失措,大恚不早白。遂遣人四出追之,竟不复见。出本志。

祥兴元年八月,元诏两淮运粮五万石赈泉州军民。

二年五月,元以泉州经张世杰兵,减今年租税之半。(上二事出《宋史》。)

〔元〕

至元十七年正月,敕泉州行省所辖州郡山寨未即归附者率兵援之,已援复叛者屠之。

二十五年十二月3,湖头贼张治国掠泉州。免泉州今岁田租。

二十六年五月4,泉州南安县贼陈七师反,讨平之。

至大元年,大尉脱脱奏泉州大商合只铁即剌进异木沉檀可构宫室者,敕江浙行省驿致之。

至治三年正月5,泉州民留应总作乱,命江浙行省遣兵捕之。

泰定元年十月,泉州饥,赈之。

至正二十八年二月,泉州、漳州皆降于大明。(上七事出《元史》。)

漳州府

隋末盗贼蜂起,自刘武周而下四十有九处。

〔唐〕

太宗渐次芟夷,独闽广间犹有遗孽。嗣圣元年,徐敬业起兵维扬,潮梅6间又有梁感者为之羽翼。朝廷遣玉钤卫大将军梁郡公李孝逸提三十万众以破之,而梁感之徒尚在也。陈元光父子奉命讨贼,兴建营屯,扫除凶丑,方数千里间无桴鼓之警。又为之立郡县,置社稷,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至捐躯陨命而后已。唐史传阙而不载,使元光之丰功伟烈无传焉。因志于此,以待后之补唐史者。宋吕《威惠庙》诗:“当年平贼立殊勋,时不旌贤事忍闻?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张翥诗:“功名不到凌烟阁,读尽丰碑泪欲流。”刘涛诗:“史书失记当年事,野老丰碑语不同。”张遵诗:“莫道盖棺方事定,将军身后更封侯。”

开元中,漳泉地界未平,讼于台省数年。有州官虞祷于神,俄而迅雷甚雨,崖壁裂为一径,去地丈余,有古篆六行二十四字,字皆广数尺。贞元初,有李协者辨曰:“漳泉两州,分地大平。永安龙溪,山高气清。千年不惑,万古作程。”盖永安、龙溪乃两州首乡名也。今长泰有石铭里。(上二事出本志。)

光启元年正月,王绪陷漳、汀二州。出《唐书》。

福建下四州,如泉、兴、福州军府之额皆用真书,漳州之额用古篆体。故老相传,谓漳字从泣,从早,在书法当忌,不得已为篆书。然伪闽刺史董思安尝改为南州,若奏改为南州,何有不可?否则去水独用章字名州,亦不失为存古。盖水以漳名,取其清浊相杂而有文章者也。沈存中《笔谈》:“水以漳名者最多,略举数处:赵晋之间有清漳、浊漳,当阳、赣上、亳州、安州偕有漳水,鄣郡有漳江,漳州有漳浦,此概举一二耳。其义则清浊相杂为章,章者,文之别也。”

〔宋〕

庆历中,吕为漳浦令,因市人陈氏死于虎,命为穽于县东虎坑岭,榜之曰“暴吾民者入吾穽”。居三日,虎自投于穽中。(上二事出本志。)

绍兴十四年十二月,汀贼叶齐7寇漳州长泰县,安抚司遣兵捕之,为所杀,将佐赵成等死之。十五年四月,遣后军统制张渊讨捕福建盗贼。十六年九月,赏张渊、韩京等讨捕福建、广东诸盗功,各进官有差。出《宋史》。

淳熙十三年,草寇杨勍等五百余人突入县境,民居官舍秋毫无所犯。继是有叶齐寇,闻诸朝,命韩总管追捕,获俘首以献。又有盐商廖官、沈射等寇迄就招降。

沈彬,同安人。尝指葬穴于长泰县恭顺里曷山之旁以示家人,后开圹见有漆灯一盏,以石为台。圹头有铜牌,篆文云:“佳城今已开,虽开不葬埋。漆灯犹未灭,留待沈彬来。”出诗话。后有状元沈晦者,即其苗裔也。

绍定元年冬,盐商寇龙岩近境,县令赵善政调炉丁黄辉部8枪手防捍县治,辉到县庭参谒,吏杨悦需求弗获,白于令,以后至挞之。辉怒去,杀牛酾酒,集恶少夤夜杀铺卒,突至县廨,抄掠无所获。出西门,劫居民冯氏,从龙门里过汀州界逸去。官司分路追蹑,自次名而下皆就获,独辉贼网漏,由是有庚戌甲午之变。

三年三月,汀寇杀掠人民,焚荡屋宇,所仅存者朝天坊一带耳。自是邑民皇皇,无日无警报。自李竹湖书东门曰“武胜”,取止戈为武之义,民始获安居。淳祐三年秋,凶徒过县界,皆望风遁去。竹湖盖李韶之号也。

李韶曾祖弥逊以礼部侍郎斥秦桧和戎之非,出知漳州。后韶亦以礼部侍郎知是州。其来也,士民咸喜。韶于春日揭桃符于门,曰:“方千里内一太守,二百年间两侍郎。”

淳祐四年七月,虎岭寨兵汤兴为权县丞厅差遣,至期不还,遂从凶徒吴七三聚党行劫。至县表政里白土张坊村,与巡尉乡9兵遇,杀巡检官及弓兵等若干人。迨八月,吴七三之党复至龙门里赤水坑东村,所过杀伤者甚众。郡守章大任檄虎岭寨权巡检江武会巡尉隅总兵掩捕,生擒汤兴、吴七三戮于市,贼党遂平。(上六事出本志。)

清漳杨汝南,少年时以乡贡试临安,待捷旅邸,夜梦有人以油沃其首,惊而寤。榜既出,辄不利,如是者三,窃怪之。绍兴乙丑,复与计偕,惧其复梦也,榜揭之夕,招同邸者告以故,益市酒殽,明烛,张博具,相与剧饮,期以达旦。夜,向阑,其仆曰:“刘五卧西牖下,呻呼如魇。”亟振而呼之醒,乃具言:“初就枕,忽有二人者扛油鼎自楼而登,顾见主之在坐也,执而注之。我怒而争,是以魇。”汝南闻之大恸,曰:二千里远役,今复已矣。”同邸亦相与叹咤,为之罢博。及明,漫强之观榜,而其名俨然中焉。视榜陈于地,暗若有迹,振衣拂之,油渍其上。盖御史莅书淡墨,以夜仓猝覆灯盌,吏不敢以告。观此则人之科第有定分,非可以知10力求也。出《程史》。

德祐二年八月,漳州乱,以陈文龙为闽广宣抚使讨之。寻以黄恮为同提刑招捕使,兼知漳州,备御下三郡,而以文龙知兴化军。出《宋史》。

〔元〕

至元十七年,陈桂龙据漳州反,唆都率兵讨之,桂龙亡入畲洞。

二十一年二月,漳州盗起,命江浙行省调兵进讨。

二十五年三月,循州贼万余人寇漳浦,泉州贼二千人寇长泰,汀、赣畲贼千余人寇龙溪,皆讨平之。

二十六年正月,蠲漳、汀二州田租。是年畲民丘大老集众千人寇长泰县,福州路达鲁花赤脱欢同漳州路总管高杰讨平之。十月,广东贼江罗等以八千人寇漳州。十一月,漳州贼陈机察等八千人寇龙岩,执千户张武义,与枫林贼合。福建行省兵大破之11,陈机察、丘大老、张顺等以其党降。

大德元年,福建平章高兴言:“漳州漳浦县大梁山出水晶,乞割民百户取之。”帝曰:“不劳民则可,劳民勿取。”

后至元六年三月,漳州贼李志甫作乱,义士陈君用袭杀之。赦漳、潮二州民为李志甫、刘虎仔胁从之罪,褒赠军将死事者。是月,龙岩县尉黄佐才获李志甫余党郑子箕。佐才因与贼战,妻子四十余口皆遇害。以佐才为龙岩县尹。(上十事出《元史》。)

汀州府

〔唐〕

志云,开福、抚二州山洞置汀州。自今考之,州之南境旧为新罗县,隶泉州,北与石城、南丰、将乐、建宁、泰宁为邻。南丰隶抚州,而建、邵犹未郡,诸县所隶非抚即福,时闽中止福、建、泉三郡耳。故以福、抚二州言,而四山崇峻盘互交锁,其民狞犷,郡盗屡作,当时谓之山洞固宜。

〔宋〕

郑文宝尝过缑氏山,有诗云:“秋阴漠漠12秋云轻,缑氏山头月正明。帝子西飞仙驭远,不知何处夜吹笙。”后晏殊守洛,过而见之,取乐天语书其后曰:“此书在在处处有神物护持。”又题绿野堂诗:“水暖凫鹥行哺子,溪深桃李卧开花。”欧阳修谓不减王摩诘、杜少陵13。惜其全集不传,脍炙诸公谈薮者仅此存耳。

吴简言尝经巫山神女庙,题绝句云:“惆怅巫娥事不平,当时一梦是虚成。只因宋玉闲唇吻,流尽巴江洗不清。”是夜梦神女来见,曰:“君诗雅正,当以顺风为谢。”明日解缆,一瞬数十里。(上三事出本志。)

绍兴元年二月,处州贼李敦仁犯汀州。

十四年三月,蠲汀、漳、泉、建四州经贼残蹂民户赋役一年。

十五年六月,免汀、漳二州秋税。

十九年五月,以汀、漳、泉三州民田被贼蹂践,蠲其二税。是月赏平福、建郡盗功,以选锋军统制刘宝为武泰军承宣使,余将士迁秩有差。三十一年,宝落节钺福建路居住14。

二十五年五月以前知泉州宗室令衿讥讪秦桧,遂坐交结罪人,汀州居住。

淳熙十三年,减汀州盐价岁万緍。

德祐二年六月,命文天祥为同都督。七月,开府南剑州,经略江西。十月,帅师次于汀州。景炎二年正月15,元兵破汀关,天祥欲据城拒敌,汀守黄去疾闻车驾航海,拥兵有异志,天祥乃移屯漳州,未几去疾及吴浚降,后二年浚至漳说天祥降,天祥责以大义斩之。(上八事出《宋史》。)

〔元〕

至元十七年四月16,漳、汀叛贼廖得胜等伏诛。

十八年十一月,敕诛汀、漳陈吊眼首恶者,余并收其兵仗,系送京师。十九年,征蛮元帅完者都等平吊眼巢穴。吊眼父文桂及兄弟桂龙、满安纳款,命护送赴京师。其党吴满、张飞迎敌,就诛之。二十年,流桂龙于憨答孙之地。

二十五年四月,广东贼董贤举等七人皆称大老,聚众反,剽掠吉、赣、瑞、抚、龙兴、南安、韶、雄、汀诸郡连岁,击之不能平。

延祐二年八月,赣州贼蔡五九陷汀州宁化县,僭称王号。诏遣江浙行省平章张驴等率兵讨之。九月,五九众溃,伏诛,余党悉平。敕赏军士讨捕功,并官其死者子孙。

至正六年六月,汀州连城县民罗天麟、陈积万叛,陷长汀县,福建元帅府经历贞宝17、万户廉和尚等讨之。八月,命江浙行省右丞忽都不花、江西行省右丞秃鲁统军合讨天麟。九月,克复汀州。闰月,贼徒罗德用杀天麟、积万以首级送官,余党悉平。

十八年十一月,陈友谅陷汀州路。二十二年,福建行省参知政事陈有定复之。

二十八年二月,汀州路总管陈谷珍以城降于大明。(上七事出《元史》。)

延平府

〔汉〕

庸岭下北隰有巨蛇长八丈余,围一丈,里俗惧以为神,玄庙祀之,岁用童女一人,前后已用九女矣。里人李诞女名寄应募,至期,手一剑,以犬并米餈置石穴口,蛇闻香气出啖之,寄即放犬斩蛇,蛇跃出至庭而死。东越王闻而壮之,聘以为后。

〔宋〕

崇宁二年春,沙县有异鸟集陈正敏舍。明年,巢天王院,如婴儿声。僧恶甚,探巢得一雏,烹而食之。是岁正敏丧父,邻居人与寺僧死者数十。或云即贾谊所赋鹏鸟也。

罗巩,沙县人,大观间肄业太学,中有神祠甚灵。巩以前程事默祷之,夕梦神告之曰:“子已得罪于幽冥,宜亟还乡,前程不须问也。”巩恳之曰:“某平生操守惟谨,鲜有过举,愿告获罪之由。”神曰:“无他过,惟父母久殡不葬耳。”巩曰:“家有兄弟,独罪巩何也?”神曰:“以子习礼义为儒者,独任其咎。诸子碌碌不足责也。”巩寤悔恨,遂速装遽归,甫及家而卒。

政和间,沙县叶隆吉家,瑞花生于庭,状如牡丹,红莹18不谢。建炎中,隆吉第进士,衣锦归,名其堂曰“瑞花”。

宣和初,尤溪东市19榕树腾异光,经三日夜。迩树居者卢安邦、吴士逸、李仕美相继第进士。

五年春,顺昌县交溪廖懋以奉议大夫家居20。役夫解柿木为薪,木中有文曰“圣元天何”四字,字体制端楷,墨色莹然。(上六事出本志。)

绍兴元年十二月,广贼龚富等围南剑州。

二年八月21,顺昌县贼余胜等作乱,通判南剑州王元鼎捕杀之。

三年十一月,蠲南剑州所负民间献纳钱十六万缗。

德祐二年,益王、广王入闽,时黄万石降元,以尝为福建漕使,欲取全闽为己功。汀、建诸州方谋从万石送款,闻二王至,复闭门以拒万石。南剑守臣林起鳌遣军逐之,万石败走,其将士多来归,兵势稍振。

〔元〕

至元十七年四月,中书省臣言:唆都军士扰民,故南剑等路民复叛,及忙古带往招徕之,民始获安。诏以忙古带仍行省福州。是年,镇守南剑路万户吕宗海窃兵亡去,诏追捕之。

〔国朝〕

正统十三年,沙、尤二县民邓茂七等作乱,僭称王号,伪署官职,攻陷郡县,八郡为之骚动。诏遣兵讨之,而以都督刘聚为总兵,都督陈荣、刘德新为左右参将,佥都御史张楷监军,贼犹未下。十四年,复命宁阳侯蒋懋为总兵,保定伯粱瑶、平江伯陈懋为副总兵,都督范雄、都督佥事董兴为左右翼总兵,太监吉祥、陈梧监军,刑部尚书金濂参赞军务。是年,茂七为乱兵所杀,福建始平。景泰元年,其余党复寇沙县,朝廷又命范雄及太监廖秀奉御马讨平之。新增。

邵武府

〔宋〕

大中祥符五年七月22,赐邵武军被水者钱粟。出《宋史》。

神宗时,闽中患苦盐法,献言者众。郡人黄履适以礼部尚书召,上谓履自闽来,恃以为决,履乃陈法甚便,遂不复革,乡论鄙之。

黄伯思颇好道家,自号云林子,别字霄宾。政和间,为详定《九域图志》所编修官。丁外艰,宿抱羸瘵,因丧尤甚。服除至京,梦人告曰:“子非久人间,上帝有命典司文翰。”觉而书之,不逾月卒。

朱震初以八行荐,时谢上蔡在西京,震谒之,曰:“先生何以教?”谢曰:“待说一部《论语》。”已而具酒,日暮无一语。震复请,上蔡拱手诵《子见齐衰》与《师冤见》两章,曰:“圣人之道,无显无隐,无内无外,以至于天道,本末一贯。一部《论浯》只恁地看。”又尝访胡文定以出处之宜,文定曰:“世间惟讲学论政则当切切博问,至于行已、去就、语默,如人饮食,饥饱、迟速、可否、冷暖,自家斟酌,不可决之他人,他人亦不能决也。”(上三事出本志。)

施宜生,邵武人。岳珂《程史》以为福人。少游乡校。有僧善风鉴,过其家,援手周视,曰:“子有奇相,他日当语子。”又数年,遇诸涂,宜生方踬场屋不胜困,因以所向扣之。僧复援其手曰:“面有权骨,可公可卿。而视子身之毛皆逆上,且覆腕,然则必有合乎此而后可贵也。”时范汝为讧建、剑,宜生心欲以严庄、尚让自期,而未脱诸口。闻其言大喜,杖策径谒,干以秘策,汝为亟尊用之,亡何而汝为败,变服为佣,渡江至泰,有大姓吴翁者,家僮数千指,宜生佣其间者三年。一日,翁屏人问曰:“我视尔非佣,必以实告,不然且捕汝于官。”宜生初不服,翁曰:“余日者宴客,执事咸馂,汝独逊诸侪,撤器有噫声,若欿然不怡,此鱼服而角也。我固将全汝,而何以文为?”宜生遂告之由。翁曰:“官购方急,汝安所逃?龟山有僧,余交之旧矣,可托以心,汝宜往投之,介以入北,策之良也。”至寺,主僧出,俨然乡校之所见者。留之,余数旬,持桡夜济宜生于淮,曰:“必得志毋忘中国。逆而顺,天所祐也。”虏法无验不可行,遂杀一人于道,而夺其符。至燕,上书自言道国虚实,不见用,而縻之黄龙。会赦得释,因以教授自业。虏有附试畔归之士,谓之归义,试连捷。逆亮时有意南牧,校猎国中,一日而获熊三十六,廷试多士,遂以命题,宜生奏赋曰:“圣天子讲武功,云屯八百万骑!日射三十六熊。”亮览而喜,擢为第一。不数年,仕至礼部尚书。绍兴三十年,虏来贺正旦,宜生以翰林侍讲学士为之使。朝廷闻之,命张焘以吏部尚书侍读馆之都亭。时戎盟方坚,国备大弛,而谍者传造舟调兵之事无虚日,上意不深信。馆者因以首丘风之,至天竺,微问其的,宜生忽廋语曰:“今日北风甚劲。”又取几间笔扣之曰:“笔来!笔来!”于是始大警。及高景山告衅,而我粗有备矣。归为介所告,烹而死。夫逆而显,顺而戮,岂其相然耶?椎埋于先,一折枝而赎其恶,固神理之所不容也。出《程史》。

绍兴六年五月,盗入邵武。出《宋史》。

叶武子擢甲科,注岳州教授,不待次。有贫而母老者,名在武子下,乃亟逊于其人,而己后之,遂授郴州。出本志。

德祐二年十一月,元军入邵武军。景炎二年,张世杰遣将复之。九月,元参政也的迷失将兵复取邵武军。出《宋史》。

〔元〕

至元十八年正月,邵武民高日新据龙楼寨为乱,擒之,赏忻都等战功。日新寻复叛,十月降。日新及其弟鼎新等至阙,以日新两为叛首,授山北路民职,文庆之属遣还泉州。

至正十二年四月,江西宜黄贼涂佑23与邵武、建宁贼应必达等攻陷邵武路,总管吴按摊不花以兵讨之。千户魏淳以计擒佑、必达复其城。

十八年五月,陈友谅遣康泰、赵琮24、邓克明以兵寇邵武路。

十九年十一月,陈友谅兵陷杉关。

二十七年十二月,大明兵入杉关,取邵武路。时邵武、建宁、延平、福州、兴化、泉、漳、汀、潮诸州,皆陈友定所据。(上五事出《元史》。)

兴化府

〔晋〕

永嘉二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今福州有黄巷,云永嘉中黄氏所居。复有黄兼巷,亦云黄、郑二姓兼居之。又泉州有晋江者,亦是晋时八族来居江侧,故名。既以中原多事,畏难怀居,无复北向者,故六朝间仕宦名迹鲜有闻也。

〔唐〕

大历中,李椅观察福、建、泉、漳、汀五州军事。始至,兴学校,于是独孤及所为新学碑,乃有“比屋为儒,俊选如林”之辞,而莆人林藻犹以其“缦胡之缨,化为青衿”之语为可愤。自是欧阳詹、詹虽为晋江人,而莆之灵岩寺、福平山,乃詹读书之所,其子孙多错居莆田。林蕴、陈峤、许稷、徐夤、黄滔相继成名。广明之乱,王氏父子据有全闽,虽号不知书,然一时浮光士族多与之俱南。其后颇折节下士、开学馆以育才为意。其从子王延嗣者,以道义自任,盖当时目之为唐五经,而内翰范淳夫尝为之立传矣,其人以启迪人才为重,凡唐末大夫士避地而南者,王氏率皆厚礼延纳,作招贤院以馆之,所以闽之风声气习往往浸与上国争列。出《闽中记》及《五代史》、《九国志》。

梅妃姓江氏,莆田人。年九岁,能诵二南诗,语父仲逊曰:“我虽女子,期以此为志。”父奇之,名曰采苹。开元中,高力士使闽,妃以选入侍明皇,大见宠幸。妃能属文,自比谢女。尝淡妆雅服而姿态明秀,纤秾中度。性喜梅,所居栏槛,悉植数株,上榜曰“梅亭”。梅开赋赏,夜分尚顾花下不能去。上以所好戏名曰“梅妃”。有《萧兰》、《梨园》、《梅花》、《凤笛》、《玻璃杯》、《剪刀》、《绮窗》等赋。上尝与妃斗茶,顾诸王戏曰:“此梅精。吹玉笛作惊鸿舞,一一光辉,今斗茶又胜我矣。”妃应声曰:“草木之戏,误胜陛下,设使调和四海,烹饪鼎鼐,万乘自有宪法,贱妾何能校胜负也?”上大悦。会杨妃得宠,颇忌之,遂迁于上阳东宫,因作《东楼赋》以寓意。已而上在华萼楼,命封珍珠赐妃。妃不受,以诗谢之曰:“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真珠与寂寥?”上得诗怅然,令乐府度为新声,名《一斛珠》。后安禄山犯京阙,失妃,不知所在。乘舆东还,得其尸于温泉池侧梅树下,上自制文诔之,以妃礼改葬焉。此传同叶石林得之朱道度家,乃大中二年七月所书云。

林藻省试《“珠还合浦赋”》,赋成假寐,若有告者曰:“何不叙珠去来?”悟而增之曰:“珠之去兮,山无色兮,氛露冥冥,海无光兮,空水浩浩;珠之来兮,川有媚兮,祥风习习,地有闰兮,生物振振。”果中第。及谢主司,杜黄裳曰:“序珠去来,若有神助。”出《唐摭言》。

林蕴仕不称意,纵酒自适,多忤时政。刑部尚书白居易赠诗戒之曰:“世上如今重检身,吾侪恃酒似狂人。西曹旧日多持论,慎莫吐他丞相裀。”

许稷挟策入关,遇舍人陈诩、四门助教欧阳詹、校书郎邵楚苌、侍御林藻在京师,闽川举子醵酒食,会诸先达,詹以稷为乡人亲故,特与之。藻酣,乃戏曰:“今日之会,子何人斯,辄冒其间?”稷投杯愤悱,曰:“男子患不能立志,霄汉岂有扃鐍?王侯出处岂必常邪?叨此一食,稷之过矣。”遂哕酒而去。深入终南山,隐学三年,出就府荐,遂擢第。(上二事出《闽中名士传》。)

《唐宗室世系表》:李丹,尚书祠部郎中、朝议郎,行泉州莆田令。咸通十五年,以金州刺史召还而卒,敕葬松岭茅洋山。琅琊王审邽撰墓铭曰:“昆山玉碎,汉水珠沉,天丧贤宰,号恸民心。”其子孙今家于后埭。出旧志。

僧黄涅槃生于唐末,出言成谶。尝曰:“生吾前者非圣人,生吾后者非圣人,吾去世六纪之后,有无边身菩萨来治此国。听吾辞曰:‘走月小烁烁,千聚复万落,处处凤离巢,家家种葵藿。’”至皇朝肇造,混一区宇,其谶始验。见《囊山院碑》。

曹山释耽章,泉州莆田黄氏子,幼而奇逸。年十九弃家为僧,名冠丛林。南州帅南平钟王雅闻其有道,礼致之,不赴,但书偈付使者曰:“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见之犹不采,郢人何事苦搜寻?”

徐寅唐末号能赋,谒朱全忠,误犯其讳,全忠色变,寅狼狈走。出未及门,全忠呼知客将,责以不先告语,斩于界石南。寅欲遁去,恐不得脱,乃作《过太原赋》以献。其略曰:“千金汉将,感精魄以神交;一眼胡奴,望英风而胆落。”全忠大喜,遗绢五百疋。全忠自言梦见淮阴使受兵法,一眼胡奴,指李克用也。见《东坡志林》。又张齐贤记云:“梁祖读至此,令军士讽诵之。敕字酬一缣,不责前事。”(此二事出旧志。)

昭宗开寒进路25。乾宁二年,刑部尚书崔凝知举放张贻宪等二十五人。但是子弟,无问文章厚薄,皆行考落,其间屈人不少。孤寒中惟程晏、黄滔擅场之外,其余以程试考之,滥得亦不少矣。见《唐摭言》。二月八日,昭宗御武德殿,宣翰林学士陆扆重试《曲直不相入》赋、询于《蒭荛》诗,考落九人。重放状头赵观文以下十有五人。敕赵观文、程晏、崔赏封,谓才藻优赡,义理昭然,深穷体物之能,曲尽缘情之妙。所试诗赋,词义精通,皆合本意。其卢赡、卢鼎、黄滔、崔仁宝、沈松、王贞白、李龟禛、张、陈饶、韦希震、卢赓等十人,所试诗赋,义理精通,宜跻异级,用振儒风。其赵观文四人并卢赡等十人,并与及第。其张贻宪、孙浦、李途、李光序、李枢等五人所试诗赋,不副题目兼词句稍下,宜付有司许复再举。其崔砺、杜承昭、郑稼、苏楷等四人所试最下,芜颣颇甚,不及格式,曾无守业,敢窃科名?付有司落下,不许再入举场。其崔凝爵秩已崇,委托殊重,司吾取士之柄,且乖慎选之规,辜朕明恩,自贻伊咎,委中书门下商量处分,可使持节合州诸军事合州刺史。出《唐摭言》及《唐登科记》。

黄滔在闽中为威武军推官,王审知馈之鱼。滔方与徐寅对谈,寅代为谢笺,其略云:“衔诸断索,才从羊续悬来;列在雕盘,便到冯驩食处。”时人称之。出《五代史补》。

黄滔游东林寺诗云:“平生爱山水,下马虎溪时;已到终嫌晚,重游预作期。寺寒三伏雨,松偃数朝枝。翻绎26如曾见,白莲开满地。”方万里云:“此诗三四举唐人无此淡而有味之作。五六佳。”出《瀛奎律髓》。又杨万里序其集云:“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御史黄公之诗尤奇,如《闻雁》:‘一声初触梦,半白已侵头。余灯依古壁,片月下沧州。’如《游东林寺》:‘寺寒三伏雨,松偃数朝枝。’如《退居》:‘青山寒带雨,古木夜啼猿。’此与韩致光、吴翮辈并游,未知何人徐行后长也。”

〔南汉〕

《刘隐世家》:“隐之祖安仁,居上蔡以贩鬻为事,避乱徙居莆田,再迁番禺,遂占籍焉。”出《九国志》。

陈郯,泉州仙游人,家贫力学,通五经。王仁达功高居宿卫,言事未尝避忌,闽王猜恶之,竟诬以谋叛,族诛。郯掌仁达笺记,收郯属吏。使者籍没仁达家,惟得郯歌诗文稿,闽王嘉伏不诛,擢为宣徽使。出《十国纪年》。

〔宋〕

曹修古知兴化军,夏日清心堂睡起,日方停午,因成绝句云:“天府鞠囚三节日,前年为开封判官,凡在京百官正冬寒食皆休务,惟判官州狱倍多不得休。霜台待漏五更时。去年知杂御史,故事,钟鸣先百官到待漏院。薰风一觉清凉睡,莫问浮名高与卑。”太常卿知军事许当跋云:“谏议大夫曹修古明道前知杂御史,是时明肃临朝,以直言忤旨,授刑部员外郎,出守莆川。壬申夏六月,留诗一绝于斋之壁。后三十七年,当以便亲得请,叨牧此郡,睹公诗笔,钦想风概。惜夫岁久,墨迹漫灭,异日人思之而不可见。遂别写之,镌于石。出旧志。

淳化元年五月,诏兴化军在陈洪进伪命日以官牛赋于民,岁输其租,牛已死,州县以长生牛米为名岁督之,自今并除放,仍以官牛给租户。出《宋朝会要》。

庆历四年,秘书丞张纬出宰莆田,再新县中堂,其基太高,不与他室等,治之使平,得一石铭长五尺,阔亦如之。验之无刊镂痕,乃墨迹焉。其文曰:“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唐大历五年四月十日县令郑押字记。”并有石符二枚具存。自唐大历五年至今几三百年,符记皆墨迹如故,物之隐伏,岂不待时而后出耶?昔岁号大历,今号庆历,昔五年四月,今五年四月,及所得之日,一无差异,其契合有如此者。出《青顼集》、《石铭记》。

王安石所作《陈执方神道碑》云:“兴化多进士,就乡举者常八九百人,而学舍弊小,无文籍,公至则新而大之,为之讲书,而国子之所有者皆具。时庆历中也。今三岁一诏就试,凡六千九百三十四人,几七倍也。”

谏议大夫方慎言,初赴廷试,宋仁宗为太子,年尚幼,因睹慎言所用砚,谓之曰:“以是与我!”慎言期以试毕。至暮,仁宗又至,慎言以衣袖洁砚跪而进之。仁宗持入以奏,真宗嘉其有礼。唱名之日,仁宗立御案旁,指慎言曰:“此多髯者是也。”已而慎言旋跻贵显,说者谓实基于此。

都官郎中方慎从守嘉州日,尝于公圃手植荔枝,赋诗云“留取清阴待子孙”。其后曾孙禧以殿中侍御史持节蜀部,巡历至嘉,父老拥车,诵慎从所作之句以为禧贺。

御史中丞杜衍判审官院,会奉诏举属官,即乞方偕殿中侍御史,朝廷以资浅不如诏。又请御史里行,以其官久废罢之。衍奏曰:“臣之所知无如偕,即不如例,愿令他官举荐。”于是除推直官。(上四事出旧志。)

方偕善饮,酒后聪明尤过常时。北番每宴使人,劝酒器不一,其间最大者剖大瓠之半,托以金,受三升,前后使人无能饮者,唯偕一举而尽,戎为大喜。至今目其器为方家瓢,每宴南使即出之。出《东轩笔谈》。

范仲淹贬知饶州,余靖上疏论救,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皆坐贬。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以记其事。四贤谓淹、靖、洙、修,不肖谓若讷也。其诗播于都下,士人争传写之,鬻书者市之,颇获厚利。契丹使至,密市以还。后张中庸使北,幽州馆舍中有写襄所作欧阳修诗于壁者。出《宋仁宗政要》。

庆历初,欧阳永叔、余安道、王素俱除谏官,君谟以诗贺曰:“御笔新除三谏官,喧然朝野竞相欢27。当年流落丹心在,自古忠良得路难;必有谋猷裨帝右,直须风采动朝端。世间万事俱尘土,留取功名久远看。”三人以其诗荐于上,寻亦除谏官,时号为“一棚鹘”。出《记闻》及王巩《见闻近录》。

庆历中,蔡君谟自福建转运使召为谏官,时王逵知福州,作诗送行。不记其破题,后六句云:“好将公道口,去沃圣君心。民困鱼思水,兵骄隼在林。天涯一樽酒,不为别离斟。”出吕原明《杂记》。

始蔡襄为谏官,宰臣晏殊罢政,因荐富弼代殊。仁宗怒,以为进用宰相,臣下不宜有所指陈,遂相陈执中。既极言不听,则相与求罢为外官。时杜衍为相,奏谏官无故出,终非美事,乞且仍旧。上可之。不得请,遂自陈。上曰:“卿等言一不听,则求去,令朕有逐言者名,自为计则善也。”襄亦以养亲为言。先是,襄尝乞告至莆田迎亲,而亲不果来,至是,上乃曰:“卿昨迎亲不来,何不遂留侍养?”襄皇恐不能对。孙甫徐进曰:“襄所以辞亲远来事陛下者,冀万一有裨补,今言既不行,襄是以须却思归。”出《南丰杂志》。

张尧佐以侄女为修嫒,一日而迁四使。御史唐介上疏引杨国忠为戒,复请逐文彦博而相富弼,又言谏官观望挟奸,而言涉宫掖,语甚切直。上趣召两府以疏示之,玉音甚厉,众恐祸出不测。是时,襄立殿陛,即进曰:“介诚狂直,然纳谏容言,人主之美德,必望全贷。”介以此贬春州别驾,寻改英州。梅尧臣所为书窜诗,其略曰“即敢救者谁?襄执左史笔。谓此傥不容,盛美有所咈”是也。魏隐居《东轩笔录》。

苏子容云,欧公不言文章,而喜谈政事;君谟不言政事,而喜论文章,各不矜其所能也。出《苏氏谈训》。

王禹玉曰,蔡君谟草诗有“时平生战地,农惰入春田”之句,其言干教化28,非“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比。出旧志。

欧阳文忠公论书云:“蔡君谟独步当世。”此为至言。君谟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就其所长,求其所短,大字为少疏也。天资既高,又辅以笃学,其独步当世,宜哉!余评近岁书以君谟为第一,而论者或谓不然,殆未易与不知者言也。书法当自小楷出,而世或有未能正书,而以行草称也。君谟年二十九,而楷法如此,可知其本末矣。世之书,篆不兼隶,行不及草,殆未能通其意者也。如君谟书真、行、草、隶无不如意,其遗力余意变为飞草,自言有翔龙舞凤之势,可爱而不可学,非通其书意,能如是乎?见《东坡志林》29,又《韵语阳秋》云:“本朝书,朱元章、蔡君谟为冠,余子莫及。君谟始学周越书,其变体出于颜平原。元章始学罗让书。其变体出于王子敬。君谟泉州桥柱题记,绝逼平原。元章镇江焦山方丈六板壁所书,与子敬行笔绝相类。艺志于此亦难矣。”

蔡君谟既为余书《集古目录序》刻石,其字尤精劲,为世所珍。余以鼠须栗尾笔、铜绿笔格、大小龙茶、惠山泉等物为润笔,君谟大笑,以为太清而不俗。后月余,有人遗余以清泉香饼一箧者,君谟闻之,叹曰:“香饼来迟,使我润笔独无此一种物。”兹又可笑也。出《六一归田录》。

韩献肃公守成都时,蔡君谟与之书曰:“襄启:岁行甫新,鲁钝之资,日益衰老,虽勉就务30,其于精力不堪劳苦。念君之生,相去31旬日,如闻年来补治有方,当愈强健,果如何哉?襄于京居,尚留少时,伫君还轸,伸眉一笑。倾怀之极。今因樊都官西行,奉书问动静,不一一。襄上子华端明阖下。”此帖语简而情厚,初无寒温之问、寝食之祝、颂德32之佞也。今风俗日以偷薄33,士大夫之浮者,于尺牍之间益出新巧,习惯自然,虽有先达笃实之贤,亦不敢自拔以速嘲骂。每诒书多至十数纸,必系衔,相与之际,悉忘其真,言语不情,诚意扫地,相呼不以字而云某丈,僭紊官称34,无复差等,观此其少愧乎!出《容斋随笔》。

兴化有壶公山,古谶曰:“水绕壶公山,此时方好看。壶公山欲断,莆阳朱紫半。”蔡君谟兴水利,灌民田,引水绕壶公山,而登第者于前为多,继兴利者凿山而浚通,遂多通显35者。故虽山川之镇流,亦有因人之穷通、时之否泰以兆于灾祥者矣。出《搜神秘览》。按旧志:“李宏创木兰陂,遂疏渠导水,障东流而南注,以绕壶山。此云君谟兴水利,盖误也。”

校注

1乾隆《福建通志 寺观》作“还依然”。

2《续资治通鉴 太宗本纪》作“民亦不堪”。

3道光《福建通志 元外纪》作“二十四年十一月”。

4道光《福建通志 外纪》作“二十七年夏五月”。

6道光《福建通志 元外纪》作“三年春”。

6《漳州府志》作“潮海”。

7乾隆《漳州府志》作“华齐”。下同。

8道光《福建通志 宋外纪》作“募”。

9道光《福建通志 宋外纪》“巡尉”下无“乡”字。

10《档史 黠儿酝梦》作“智”。

11道光《福建通志 元外纪》作“遣兵大破之”。

12乾隆《汀州府志 丛谈》作“淡淡”。

13同治《汀州府志 丛谈》作“少陵摩诘风味”。

14《宋史 高宗本纪》作“刘宝落节钺”。

15见《宋史 瀛国公纪》。

16《元史 世祖本纪》作“五月”。

17《元史本纪》作“真宝”。

18道光《福建通志 宋祥异》作“荣”。

19道光《福建通志 宋祥异》作“宣和元年,尤溪县东南”。

20道光《福建通志 宋祥异》作“奉议大夫致政家居”。

21道光《福建通志 宋外纪》作“绍兴元年正月”。

22《宋史 真宗本纪》作“六月”。

23道光《福建通志 元外纪》作“涂祐”。

24道光《福建通志 元外纪》作“赵宗”。

25道光《福建通志 丛谈》作“为寒开路”。

26《瀛奎律髓》作“翻译”。

27《宋人轶事》卷九作“士林相贺复相欢”。

28《蔡忠惠集 别记补遗》作“关教化”。

29《东坡志林》无此文,系出自《仇池笔记》。

30《容斋随笔 蔡君谟帖语》作“虽勉就职务”。

31《容斋随笔 蔡君谟帖语》作“距”。

32《容斋随笔》作“讲德”。

33《容斋随笔》作“媮薄”。

34《容斋随笔》而作“官阶僭猎”。

35《蔡福州外纪 政事编》无“通”字。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