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册府元龟

●卷五百五十四◎国史部·总序选任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国史部·总序

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书法不隐所以慎言行示劝戒也。自伏羲始造书契神农之世民风尚朴官设未备黄轩之臣曰:仓颉取象鸟迹以作文字记诸言行竹册而藏之史官之作盖自此始(一云:黄帝得图书於河洛史皇仓颉状焉。又云:沮诵仓颉为左右史)夏商皆有太史(古之太史虽以著述为宗而兼掌历象夏太史终古当桀之暴知其将亡乃执其图法奔於商商太史高势知纣之乱载其图法奔於周)周监二代并建众职春官宗伯之属有太史掌建邦之六典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小史掌邦国之志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内史掌王之八柄之法以诏王治中大夫一人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外史掌书外令四方之志及三皇五帝之书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皆有府史胥徒之属(文武之时有史佚穆王有内史作穆天子传宣王有史籀幽王有太史伯阳一云:。《老子》为柱下史惠王有内史过襄王有内史叔兴父)诸侯亦各有国史(齐有南史子余史嚣晋有太史屠黍见晋之乱亦以其图法归周。又有太史赵太史董狐史墨史苏卫有史华龙滑鲁有太史克左丘明楚有左史倚相及史老秦穆公十三年初有史以纪事鲁。又有外史郑有太史而无名者而晋大夫赵鞅亦有书过之臣乃陪臣之僭也。)战国之世咸有史官(秦赵会渑池各命侍史书事齐田文每对宾客令纪於屏风皆其事也。)秦并天下有太史令御史之名(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章御史张苍掌柱下方书之类是也。)汉武帝始置太史公位在丞相上(以司马谈为之天下文书先上太史副上丞相谈卒子迁嗣)宣帝改为太史令行太史公文书其修撰之职以官领之太史之官唯知占候而已(又有禁中起居注注宫中起居之任)王莽改置柱下五史(秩如御史听事侍旁记其言行此。又起居之职也。)汉氏中兴图籍多在东观故使名儒著作其中有其名而尚未有官(明帝时班固傅毅为兰台令史与雒阳令陈宗等四人著作东观皆他官兼著作之名终汉之世率以他官修史)。又有起居注(马皇后撰禁中起居之类是)魏明帝太和中诏置著作郎一人佐郎一人并隶中书省专掌国史亦有他官兼领(卫觊以侍中充著作是也。其後增佐郎为三人)中书著作郎专修国史而起居注无闻焉吴蜀分据亦各有史职(蜀有王崇补东观吴有左国史薛莹右国史华太史令丁孚韦曜等参撰国书)晋因魏制而中书著作郎虽掌史注亦为兼官(著作郎俗谓之大著作荀勖以中书监孙盛以秘书监孙绰以散骑常侍并领著作)惠帝元康二年改中书著作为秘书著作专掌史任隶秘书省(後虽别置署而所隶如故)佐郎八人(秘书监自调补之)哀帝兴宁二年省四人孝武康宁元年复置八人(晋制佐著作郎始到必撰名臣入传)僭伪诸国亦有史职(前赵刘聪有左国史撰其国君臣纪传前凉张骏亦令史臣撰国书於东苑後蜀西凉纪事委之门下南凉置国纪祭酒使撰录时事自馀伪主多置著作官前赵和苞後燕董统之类是也。)宋因晋制改佐著作郎为著作佐郎掌国史兼集起居注(宋室初建以未有名臣可作传其制遂废)齐太祖建元二年初置史官历梁陈国史起居之任多以他官兼领(齐以散骑常侍檀超骠骑记室江淹掌史职侍中王思远掌起居注梁周舍为尚书吏部郎掌国史裴子野为著作郎仍兼掌国史及起居注之名自齐梁至陈佐郎多为令仆子起家之选史职率以他官领之)後魏置起居令史每行幸宴会则在御左右记录帝言及宾客训答後。又别置修起居注二人以他官领之而隶於集书省北齐别置起居省後周六官之建春官府置外史掌王言及作动之事以为国志即起居之职也。又有著作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即佐郎之任皆掌缀国录起居著作之任自此分矣。而著作不参史氏隋复置著作郎一人佐郎八人隶秘书省掌国史集注起居炀帝置起居舍人二员隶内史省(以古有内史外史今著作如外史遂置起居官以掌其内焉)唐高祖武德初因旧制史官隶秘书省著作局置郎二人佐郎四人太宗贞观初省起居舍人改置起居郎二人隶门下省(省中每日仗退後帝与宰臣参议政事令起居郎一人执简记录)三年别置史馆於禁中专掌国史以他官兼领卑品有才亦以直馆命宰臣监修隶门下省著作局始罢领史职是年。又於中书置秘书内省以五代史高宗显庆二年置起居舍人二员隶中书省分掌左右龙朔二年改郎为左史舍人为右史咸亨元年复旧武后天授二年。又为左右史长寿二年始修时政纪(自永徽以後左右史唯得对仗承旨仗下後谋议皆不闻是年宰相姚上言以为帝王谟训不可遂无纪述。若不宣自宰相史官疏远无得而书之遂请仗下後所言军国政要宰相一人撰录为时政纪)神龙初复以左右史为起居郎舍人(每皇帝御殿对立於殿下左郎右舍人有命临陛听退而书之以为起居注凡册命启奏封拜薨免悉载之以送史馆)明皇开元二十五年移史馆於中书省北以其地切枢密记事附近也。宪宗元和四年令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不过三员(官高者一人为判官)非登朝者并为直馆其宰相常以一人监修国史亦有只监修国史(景龙中以侍中纪处讷中书令杨再思兵部侍郎宋楚客中书侍郎萧志忠并修国史顿置四人代宗朝宰相元载宪宗朝宰相齐抗并兼修国史)史官受任於外亦或兼领史职就治所修撰及有许在家修史者(开元八年以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燕国公张说兼修国史赍史本就并州随军修撰其後诏说致仕在家修史吴兢迁荆州司马令就治所修。《唐书》沈传师湖南观察使赍宪宗实录就领修撰)五代官局因循无改原夫史氏之职肇於上世所以记人君之言动载邦国之美恶著为典式垂之来裔申褒贬之微旨为惩劝之大法故其司笔削之任慎良直之选历代审官莫斯为重今之所纪者凡推择简任之尤异讨论撰述之始末家世职业之嗣掌扬扌雠对之裁议冲识方正以无忒恩遇宠待而隆厚咸用标次以彰厥善其有疏略差戾受嗤於作者构虚失实有紊乎!书法乃至以鄙浅之识贻叨据之诮亦用参纪申儆于後其有注录之部次谱籍之名学方志之辨析世绩之敷述皆司籍之事资博闻之益咸用缀缉以成伦要凡国史部十有三门。

◎国史部·选任

自轩辕之世即置史官苍颉沮诵实居其职尔後夏终商挚周任佚籀秦胡母氏汉司马迁皆司记事之任并有良史之目逮于後汉乃命鸿硕入直东观撰述国史谓之著作历代而下其选弥重,或以文学为时主之称,或以才识因名臣之荐至有成书於外郡终老於册府其所寄任亦可知也。然则胡母而上不闻司马父子是谓私作今之论著以班固为之首。

後汉班固明帝时为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冀共成世祖本纪迁为郎典校秘书固。又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作列传载纪二十八篇奏之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

刘珍安帝时为谒者仆射永宁元年诏珍与校书刘余作建武以来名臣传。

李尤为谏议大夫受诏与谒者仆射刘珍等俱撰。《汉记》。

刘余临邑侯复子也。余及从兄平望侯毅并有才学永宁中邓太后召毅及余入东观与谒者仆射刘珍著中兴以下名臣烈士传。

张衡字平子南阳人少善属文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徵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先是永初中谒者仆射刘珍校书郎刘余等著作东观撰著。《汉记》因定汉家礼仪上言请衡参论其事会并卒。

马融桓帝时为南郡太守免官复拜议郎在东观著述。

边韶字孝先陈留浚仪人以文学知名桓帝时为临颍侯相徵拜大中大夫著作东观。

伏无忌为侍中屯骑校尉元嘉中诏无忌与黄景崔等共撰。《汉记》。

崔为大将军梁冀司马与边韶延笃等著作东观(延笃传。又载笃为议郎与朱穆边韶共著作东观)。

杨彪灵帝熹平中以博习旧闻公车徵拜议郎与马日卢植蔡邕等著作东观。

荀悦为黄门侍郎献帝好典籍尝以班固。《汉书》文繁难省乃令悦依。《左氏传》体以为汉纪三十篇诏尚书给笔札辞约事详论辨多美。

吴韦曜为黄门侍郎废帝即位诸葛恪辅政表曜为太史令撰吴书。

华为左国史後主时上疏曰:臣闻五帝三王皆立史官叙录功美垂之无穷汉时司马迁班固咸命世大才所撰精妙与六经俱传大吴受命建国南土大皇帝末年命太史令丁孚郎中项峻俱非史才其所撰作不足纪录至少帝时更差韦曜周昭薛莹梁广及臣五人访求往事所共撰立备有本末昭广先亡曜负恩蹈罪莹出为将复以过徙其书遂委滞迄今未撰奏臣愚浅才劣可为莹等记注而已。若使撰合必袭孚峻之迹惧坠大皇帝之元功损当时之盛美莹涉学既博文章尤妙同寮之中莹为冠首今见吏虽多经学记述之才如莹者少是以为国惜之实欲使卒垂成之功编於前史之末奏上之後退填沟壑无所复恨後主遂召莹还为左国史。

晋傅玄魏末为郎中与东海缪施俱以时誉选入著作撰集魏书。

华峤惠帝元康初为尚书後以峤博闻多识属书典实有良史之志转秘书监中书散骑著作及治礼音律天文数术南省文章门下撰集皆典统之。

华畅峤少子也。峤。《汉书》十典未成秘书监缪徽奏畅为著作佐郎卒成十典。

虞预为著作郎除散骑常侍仍领著作著。《晋书》四十馀卷干宝为著作郎时中兴草创未置史官中书监王遵上疏曰:夫帝王之迹莫不秘书著为令典垂之无穷宣皇帝廓定四海武皇帝受禅。

于魏至德大勋等踪上圣而纪传不存於王府德音未被乎!管弦陛下圣明当中兴之盛宜建立国史撰集帝纪上敷祖宗之烈下纪佐命之勋务以实录为後代之准厌率土之望悦人神之心斯诚雍熙之至美王者之弘基也。宜备史官敕佐著作郎干宝等渐就撰集元帝纳焉宝,於是始领国史。

王隐字处叔陈郡人建兴中过江太兴初元帝召隐及郭璞俱为著作郎令撰晋史。

朱凤晋陵人吴震吴人单族有史才秘书监华谭荐二人擢补著作佐郎并皆称职。

谢沉除尚书度支郎何充庾冰并称沉有史才迁著作郎撰。《晋书》三十馀卷。

徐广东人孝武时为员外散骑常侍领著作尚书奏曰:左史述言右官书事乘志显於晋郑春秋著乎!鲁史自圣代有造中兴记者道风帝典焕乎!史策而太和以降世历三朝玄风圣迹为畴古臣等参详宜敕著作郎徐广撰成国史,於是敕广撰集焉迁骁骑将军领徐州大中正转正员常侍大司农仍领著作如故勒成晋纪上之因乞解史任不许。

宋王韶之琅邪临沂人私撰晋阳秋成时人谓之宜居史职即除著作郎使续後事。

裴松之为尚书部郎仁威记室参军出为诸暨令元嘉中受诏续何承天宋史未及成而卒。

何承天元嘉十六年除著作佐郎撰国史。

荀伯子少好学博览经传为员外散骑侍郎著作郎徐广重其才学举伯子及王韶之并为佐郎助撰晋史。

南齐丘巨源少举丹阳郡孝廉为宋孝武所知大明五年敕助徐爰撰国史。

檀超为散骑常侍司徒右长史建元二年初置史官以超与骠骑记室江淹掌史职。

王思远高宗时为侍中掌优策及起居注。

梁任孝恭以外祖丘它与高祖有旧高祖闻其有才学召入西省撰史。

裴子野撰宋略成吏部尚书徐勉言之於高祖以为著作郎掌国史及起居注除通直正员外郎著作如故敕使撰方国使图。

周兴嗣天监中为员外散骑侍郎佐撰国史十二年迁给事中撰史如故。

刘沓天监初为太学博士佐周舍撰国史至大通初为东宫通事舍人敕代裴子野知著作郎。

陆€公为尚书仪曹郎顷之即入直寿光省以本官知著作郎事俄除著作郎累迁中书黄门郎并掌著作。

沈峻为五经博士时中书舍人贺琛奉敕撰梁史乃启峻及孔子补西省学士助撰录书成入兼中书通事舍人。

後魏邓颖为中书侍郎太武诏太常崔浩集诸文学撰述国书颖与浩弟览等俱参著作事。

崔浩为光禄大夫太武诏浩曰:昔皇祚之兴世隆北土积德累仁多历年载泽流苍生义闻四海我太祖道武皇帝协顺天人以征不服应期拨乱奄有区夏太宗承统光隆前绪正刑典大业维新然荒域之外犹未宾服此祖宗之遗志而贻功于後也。朕以眇年获奉宗庙战战兢兢如临深谷故即位之初不遑宁处扬威朔裔扫定赫连逮于神始命史职注集前功以成一代之典自尔以来戎旗仍举秦陇克定徐兖无尘平遁冠於龙川讨孽竖於凉域岂朕一人获济於此赖宗庙之灵群公卿士宣力之效也。而史阙其职篇籍不著每惧斯事之坠焉公德冠朝列言为世范小大之任望君存之命公留台综理史务述成此书务从实录浩,於是监秘书事以中书侍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参著作续成前纪至於损益褒贬折衷润色浩所扌焉。

高允与司徒崔浩述成国记以本官领著作郎。

阴仲达武威姑臧人少以文学知名司徒崔浩启仲达与承根云:二人俱凉土才华同修国史除秘书著作郎。

承根好学机辩有文思而性疏薄司徒崔浩见而奇之以为才堪著述言之太武请为著作郎引以同事。

高谠为游击将军与崔浩共参著作迁中书侍郎。

程骏为著作郎献文皇帝中除密郡太守尚书李敷奏曰:夫君之使臣必须终效骏实史才方申直笔千里之任十室可有请留之数载以成前籍後授方伯愚以为允书奏从之。

李辅字伯尚少有重名孝文每云:此李氏之千里驹敕撰太宗起居注寻迁秘书丞。

韩显宗为著作郎孝文曾谓显宗及程灵虬曰:著作之任国言是司卿等之才朕自委悉中省之品卿等所闻。若取之古人班马之徒固自辽阔。若求当代文学之能卿等应推崔孝伯。

袁翻少以才学擅美一时宣武景明初李彪在东观翻为徐纥所荐彪引兼著作佐郎以参史事。

游雅字伯度为东雍州刺史徵为秘书监委以国史之任。

崔光本名孝伯字长仁为著作郎与秘书丞李彪参撰国书宣武初为侍郎初光与李彪共撰国书太和之末彪改著作专以史事任光彪寻以罪废宣武居谅暗彪上表求成魏书诏许之彪遂以白衣於秘书省著述光虽领史官以彪意在专功表解侍中著作以让彪宣武不许。

李彪字道固为秘书丞分领著作事。

于忠为卫尉卿诏与吏部尚书元晖度支尚书元康河南尹元苌等推定历代姓族。

李琰之为彭城王勰行台参军寻为侍中李彪启著作郎修国史累转黄门郎修国史。

房景先为员外郎侍中穆绍启景先撰世宗起居注阳休之庄宗时为轻车将军李神隽监起居注休之与河东裴伯茂范阳卢元明河间邢子明等俱入撰次後为太保长孙稚府属寻敕与魏收李同轨等修国史。

北齐杜台卿字少山文笔尤工见称当世以中书黄门侍郎兼大著作修国史。

魏收字伯起後魏节闵时为散骑侍郎寻敕典起居注并修国史後为神武府属崔暹言於文襄曰:国史事重公家父子霸王功业皆须具载非收不可文襄启收兼散骑常侍修国史武定二年除正常侍领兼中书侍郎仍修史神武谓收曰:卿勿见陈元康等在吾目下趋走谓吾以为勤劳我世身名在卿手勿谓我不知寻加兼著作郎天元年除中书令兼著作郎二年诏撰魏史帝使收专其任。又诏平原王高隆之扌监之署名而已帝敕收曰:好直笔我终不作魏太武诛史官。

孙搴字彦举少厉志勤学为国子助教太保崔光引修国史。

权会文义该洽兼明风角玄象被尚书符追著作修国史监知太史局事。

後周柳虬为秘书丞时秘书虽领著作不参史事自虬为丞始令监掌焉。

隋姚察仕陈累迁戎昭将军知撰梁史事後主纂业敕兼东宫通事舍人将军知撰史如故高祖开皇九年诏授秘书丞别敕成梁陈二代史。

薛德音道衡之从子有隽才起家为游骑尉佐魏澹修魏史成迁著作郎。

刘炫河间人少以聪敏见称为郡礼曹从事以吏知名奉敕与著作郎王劭同修国史(初劭为著作佐郎以母忧去职在家著。《齐书》时制禁私撰史为内史侍郎李元操所奏帝怒遣使收其书览而悦之,於是起为员外散骑侍郎修起居注)。

刘焯以儒学知名举秀才射策甲科与著作郎王劭同修国史。

潘徽为晋王扬州博士炀帝嗣位诏徽与著作佐郎陆从典太常博士褚亮欧阳询等助越公杨素撰魏书会素薨而止。

唐萧为中书令武德五年十二月诏曰:司典序言史官记事考论得失究尽变通所以裁成义类惩恶劝善多识前古贻鉴将来伏羲以降周秦斯及两汉相传三国并命迄于晋宋载籍备焉自有魏南徙乘机抚运周隋禅代历世相仍梁氏称邦跨据淮海齐迁龟鼎陈建宗枋莫不自命正朔绵历岁祀各殊徽号删定礼仪至於发迹开基受终告代嘉谋善政名臣奇士立言著绩无乏於时然简牍未编纪传咸阙炎凉已积谣俗迁讹馀烈遗风泯焉将坠朕握图驭宇长世字民方立典谟永垂宪则顾彼湮落用深轸悼有怀撰次实资良直中书令萧给事中王敬业著作郎殷闻礼可修魏史侍中陈叔达秘书丞令狐德太史庾俭可修周史兼中书令封德彝中书舍人颜师古可修隋史大理卿崔善为中书舍人孔绍安太子洗马萧德言可修梁史太子詹事裴矩兼吏部郎中祖孝孙前秘书监魏徵可修齐史秘书监窦给事中欧阳询秦王文学姚思廉可修陈史务加详博采旧文义在不刊书法无隐。

房玄龄为司空贞观二十年诏宜令修国史所更撰。《晋书》诠次旧文裁成义类俾夫湮落之诰咸使发明其有所须可依修五代史故事。若少学士亦量追取,於是房玄龄与中书令褚遂良太子左庶子许敬宗掌其事。又召中书舍人来济著作郎陆元仕刘子翼守主客郎中卢承基太史令李淳风太子舍人李义府薛元超起居郎上官仪主客员外郎崔行功刑部员外郎辛玄驭著作佐郎刘裔之光禄主簿杨仁卿御史主簿李延寿校书郎张文恭并当时属文士分功撰录。

许敬宗为中书令敬宗先受诏与中书侍郎许圉师太史令李淳风著作佐郎杨仁卿著作郎顾裔等撰贞观二十三年已後至显庆三年实录显庆四年二月撰成二十卷。

刘仁轨为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咸亨四年三月诏仁轨与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李敬玄中书侍郎郝处俊黄门侍郎高如周等并修国史仁轨等,於是引左史李仁实专掌其事。

武三思为特进则天长安三年正月敕宜令三思与纳言李峤正谏大夫朱敬则司农少卿徐彦伯凤阁舍人魏知古崔融司封郎中徐坚左史刘知几直史馆吴兢修唐史采四方之志成一家之言长悬楷则以贻劝诫。

魏元忠为中书令神龙元年十二月制左散骑常侍静德郡王武三思与元忠及礼部尚书祝钦明及史官太常少卿徐彦伯秘书少监柳冲国子司业崔融中书舍人岑羲徐坚等修则天实录。

吴兢励志强学博通经史魏元忠朱敬则居相辅荐兢有史才堪居近侍因令直史馆修国史累迁右补阙与韦承庆崔融刘子玄撰则天实录。

张说为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开元八年诏曰:肇有书契是兴简册所以彰平得失示以惩劝非夫详而有体辨而不华含阳秋之蕴扌坟诰之赜,岂能光我司典崇其立言右羽林军将军摄御史大夫权检校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持节天平军节度大使燕国公张说多识前志学于旧史文成微婉词润金石谅可以昭振风雅光扬轨训可兼修国史仍赍史本就并州修撰。

柳芳肃宗朝为史官与同职韦述受诏添修吴兢所撰国史未竟而亡。

于休烈为工部侍郎修国史宰臣李揆嫉之改为国子祭酒休烈性本淳谨怡然自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令狐亘博贯群书有口辩杨绾为礼部侍郎修史引入史馆自华原尉拜拾遗累迁礼部侍郎贬衡州别驾贞元初李泌为相召拜右庶子史馆修撰。又贬吉州别驾监修国史奏亘所撰代宗实录一分请於贬所毕功。

张荐字孝举少精史传大历中浙西观察使李涵表荐其才可掌史任乃诏授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既至关下以母老疾不拜命母丧阕礼部侍郎于劭举前事以闻召充史馆修撰兼阳翟尉累迁工部侍郎卒荐聪明强记无不通贯自始命至尝兼史馆修撰在史馆二十馀年。

蒋初名武贞元九年自前河南府王屋县尉为右拾遗史馆修撰德宗重难其职制未下前召见於延英殿方命官元和四年为秘书少监兼史馆修撰奉诏与独孤郁韦处厚同修德宗实录。

路随为翰林侍讲学士谏议大夫韦处厚为中书舍人长庆二年十月敕随处厚尝在史馆才行可称伏以宪宗实录未修灼资论撰宜兼充史馆修撰仍分日入史馆修实录未毕之间。且许不入内署仍放朝参。

沈傅师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史馆修撰预修宪宗实录长庆三年出为湖南观察使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杜元[a13c]奏臣自去年奉诏命各据见在史官分修宪宗实录今缘沈傅师改官。若更求人选择非易其沈傅师当分虽搜罗未周条目纪纲已粗有绪窃以班固居乡里而继成。《汉书》陈寿处私家而专精国志玄宗国史张说在本镇兼修代宗编年令狐亘自外郡奏上远考前代近参本朝皆可明徵实有成例其沈傅师一分伏望敕就湖南修毕先送史馆与诸史官参详然後闻奏庶使官业责成有终始之效传闻摭实无同异之差制可。

蒋系子也。太和二年为右拾遗史馆修撰与同职沈傅师郑瀚陈夷行李汉等奉诏撰宪宗实录四年书成奏御转尚书工部员外郎迁本司郎中皆兼史职。

宇文籍以咸阳尉直史馆与韩愈同成顺宗实录迁监察御史後。又为驾部员外郎史职与韦处厚路随沈傅师同修宪宗实录。

王彦威为谏议大夫太和六年二月以彦威及户部郎中杨汉公祠部员外郎苏涤右补阙裴休并以本官充史馆修撰(故事史官不过三员少或止於两员至是四人并命时论深以为非)李让夷为谏议大夫开成元年四月以让夷并权知起居舍人事先是宰臣於阁内奏起居舍人李襄有痼疾请替帝曰:朕闻褚遂良为谏议大夫尝兼此官卿可尽言今谏议大夫姓名宰臣李石遂奏李让夷冯定孙简萧俶帝曰:让夷可也。

孟穆为户部郎中大中八年七月监修郑郎奏当馆修撰直馆共四员准故事以通籍者为直馆伏以修史重事合选廷臣秩序或卑笔削不称其直馆伏请停废更添修撰二员从之其旧直馆万年尉张范泾阳尉李节勒守本官以穆及驾部员外郎李涣并充修撰通旧为四员分修四季之事。

蒋偕有史才为补阙史馆修撰咸通中与同职卢耽牛等受诏修文宗实录。

柳比为吏部侍郎昭宗大顺中宰相监修国史杜让能以宣宗懿宗僖宗三朝实录未修乃奏比及右补阙裴廷裕左拾遗孙泰驾部员外郎李商太常博士郑光庭等十五人分修之。

後唐张昭长兴四年七月以前都官员外郎知制诰史馆修撰复为尚书职方员外郎依前知制诰著作郎直史馆张守吉为右补阙并充史馆修撰著作佐郎尹拙为左拾遗王慎徽为右拾遗并依前直史馆国朝旧事以本官直馆者皆为畿县尉今以谏官直史馆自拙等始从监修国史李愚奏也。

晋赵莹为相监修国史天福六年二月敕曰:有唐远自高祖下暨明宗纪传未分书志或阙今耳目相接尚可询求。若岁月更深何由寻访宜令户部侍郎张昭起居郎贾纬秘书少监赵吏部侍郎郑受益左司员外郎李为光等修撰唐史仍令宰臣赵莹监修其年四月莹奏所修唐史首尾二十一朝绵历三百馀载其於笔削斯实难办必藉群才司分事任张昭等五人奉敕同撰内起居郎贾纬丁忧去官窃以刑部侍郎吕琦侍御史尹拙皆富典坟尝亲简牍劝善惩恶雅符班马之规广记备言必称董南之职上祈圣鉴俾共编修诏从之以琦为户部侍郎以拙为仓部员外郎与张昭等同修唐史。

汉贾纬为谏议大夫乾二年二月敕曰:载唐虞之盛传彼古文明得失之由存乎!信史恭惟高祖皇帝受天历数缵汉基图戎虏蛮夷慑灵旗而内附礼乐征伐建王道於大中功格於上玄化行乎!率土将欲示其轨范约彼春秋接高光纪圣之书续班马纪言之典废而不举阙孰甚焉左谏议大夫贾纬左拾遗窦俨右拾遗王绅等才学渊深论辩蜂起分职方提於直笔编年允属於鸿儒宜令纬等同修高祖实录呈进仍令宰臣苏逄吉监修。

周张昭为兵部尚书显德三年十二月敕太祖圣皇帝实录并梁均帝唐清泰二主实录宜差张昭修宜同修官委张昭定名奏请四年正月昭上言奉敕编修太祖实录及唐梁二末主实录今请国子祭酒尹拙太子詹事刘温叟同於史馆编修。

◎国史部·公正

夫简牍之兴得失攸纪善恶无隐曲直遂分是故劝沮於斯人见信於来裔其或纪言动之任举春秋之旨虽微婉之斯在亦纤芥之必书故使哿矣。之言足徵於龟鉴直哉!之笔。若列於日星斯盖得执简之馀芳书法之遗懿者已。

董狐为晋太史晋赵穿袭杀灵公於桃园(虞翻曰:园名也。)而迎赵盾赵盾素贵得民知灵公少侈民不附故为弑君盾复位晋太史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以视於朝盾曰:弑者赵穿我无罪太史曰:子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能诛国乱非子而谁孔子闻之曰:董狐古之良史书法不隐(不隐盾之罪)宣子良大夫也。为法受恶(闻义则服杜预曰:言其为法受屈也。)惜也。出疆乃免。

齐太史崔杼弑其君庄公光立景公而相之太史(失姓名)。《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嗣续并前有三人死)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传言齐有史崔杼之罪所以闻)。

吴韦曜为孙皓侍中领任国史皓欲为父和作纪曜执以和不登帝位宜名为传如是者非一渐见责怒晋孙盛历著作郎秘书监著晋阳秋词直理正称良史焉既而大司马桓温见之怒谓盛子曰:枋头诚为失利何至乃如尊君所说。若此史遂行自是关君门户事其子遽拜谢因请删改之时盛年老还家性方严有轨宪虽子孙斑白而庭训愈峻至此诸子乃共号泣稽颡请为百口切计盛大怒诸子遂尔改之盛写两定本寄于慕容隽大元中孝武帝博求异闻始於辽东得之以相考校多有不同书遂两存焉。

赵泉车敬俱为苻坚著作郎坚母少寡将军李威有辟阳之宠史官载之坚收起居注及著作所录而观之见其事惭怒乃焚其书而大捡史官将加其罪泉敬等已死乃止。

宋王韶之为黄门侍郎领著作韶之为晋史序王询货殖王钦作乱询子弘钦子华并贵韶之惧为所陷深结徐羡之傅亮南齐刘祥为长沙王镇军权谘议参军撰。《宋书》讥斥禅代尚书令王俭密以启闻帝衔而不问。

後周柳虬为西魏秘书监修起居注太祖既废魏帝立恭帝大飨群臣虬执简书於朝曰:废帝文皇帝之嗣子年七岁文帝言於安定公曰:是子才繇于公不才亦繇于公宜勉之公既受兹重寄居元辅之任。又纳女为皇后遂不能训诲有成致令废黜负文皇帝付嘱之意此咎非安定公而谁太祖乃令太常卢辨作诰谕公卿曰:呜呼我群后暨众士维文皇帝以襁褓之嗣托於予训之诲之庶厥有成而予罔能弗变厥心庸此乎!废坠我文皇帝之志呜呼兹咎予其焉避予实知之矧尔众人之心哉!惟予之颜岂惟今厚将恐来世以予为口实。

唐杜正伦太宗贞观二年为给事中兼知起居注太宗尝谓侍臣曰: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言於百姓即周太祖有利益不所以不敢多言正伦进曰:君举必书言存左史臣职当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陛下。若一言乖於道理则千载累於圣德非直当今有损於百姓愿陛下慎之太宗大悦赐采绢二百疋。

褚遂良为谏议大夫知起居注贞观十六年四月太宗谓遂良曰:卿知起居注书何等事大抵人君得见否遂良曰: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记之耶遂良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黄门侍郎刘洎曰: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之人皆记之矣。太宗曰:然七月太宗。又谓遂良曰:尔知起居比来记我行事善恶遂良曰:今四海太平为行事耳然史官之设君举必书善既必书过亦无隐。

吴兢开元中为著作郎兼修史时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说因至史馆读则天实录见论证对魏元忠事乃谓兢曰:刘五修实录(刘五即子元也。)论齐魏公事殊不相饶假与说毒手当时说验知是兢书之所以假於刘子玄兢从容对曰:是兢书之非刘公修述草本犹在其人已亡不可诬枉於幽魂令相公有怪耳同修史官苏宋等见兢此对深惊异之乃叹曰:若取人情何名为直笔。

于休烈为太常少卿修国史至德二年肃宗谓休烈曰:君举必书朕有过卿书之否休烈对曰:臣闻禹汤罪已其兴勃焉有德之君不忘书过臣不胜大庆郑朗为起居郎太和九年十二月文宗御紫宸殿与宰臣郑覃李石等议政宰臣既退帝命朗等所记录者将来一观朗对曰:臣执笔所记便目为史臣闻自古帝王不合观史帝曰:故事何在朗曰:臣不敢远徵故实尝闻太宗皇帝欲亲览国史用知得失谏议大夫朱子奢上表云:史官所述义归尽善。若至曾玄已後或非上智中主庸君饰非护短见极陈善恶恐致史官何地逃刑。又闻褚遂良对曰: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以记人君言行善恶必书,庶几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帝。又谓朗曰:来所记是。且直书未有否臧一见无爽朗乃进所纪帝略览曰:卿宜门外重写录进来其日晚内出诏宣示宰臣曰:来郑朗等奏朝来所纪之事拟不进夫人君之言良史善恶必书或有平生之话不关理道之体要垂诸将来实为愧耻异日临朝,庶几稍改何妨一见以戒鬼言。

魏为起居舍人开成四年十月文宗於紫宸殿对百寮遣阁门使就取注记奏曰:臣以自古置此以为圣王鉴戒陛下但为善事勿冀臣不书如陛下所行错误臣不书之天下之人皆得书之臣以陛下为太宗文皇帝乞陛下许臣比职褚遂良帝曰:我向前亦曾取暴曰:自是向前起居不详故事臣今岂得陷陛下为非法。若陛下一览之後自此文字须有回避如此则善恶不直非史也。遗後代何取信遂止。

◎国史部·恩奖

轩后以史名官晋卿因籍命氏文籍既兴官守攸重其所繇来远矣。逮乎!汉氏之世则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副上丞相其後列鸿都藏室之署分东观秘府之局典司著撰裁正编简鼎国江左以迄于五代未尝不建官分职克慎其选焉盖髦士俊民乘时间作而当世之君莫不隆其礼命形於诏奖或蕃锡加等或崇进异数以至推恩而延赏追美以饰终发乎!叹想形於悼惜盖夫鸿硕之老良直之士所任重而其才难不可以不钦尚者。

後汉高彪除郎中校书东观迁内黄令帝敕同僚临送祖于上东门诏东观书彪形像以劝学者。

吴华迁东观令领右国史上疏辞让後主答曰:得表以东观儒林之府当讲校文艺处定疑难时皆名学硕儒乃任其职乞更选英贤闻之以卿研精坟典博览多闻可谓悦礼乐敦诗书者也。当飞翰骋藻光赞时事以越扬班张蔡之俦怪乃谦光厚自菲薄宜勉修所职以迈先贤勿复纷纷。

梁萧子€为太子舍人撰东宫新记奏之敕赐束帛陈杜之伟为大匠卿迁大中大夫仍敕撰梁史永定三年卒高祖甚悼惜之诏赠通直散骑常侍赙钱五万布五十疋棺一具克日举哀。

後魏韩显宗为著作佐郎孝文曾谓显宗及程灵虬曰:著作之任国史是司卿等之文朕自委悉中省之品卿等所闻。若欲取况古人班马之徒固自辽阔。若求之当世文学之能卿等应推崔孝伯。又谓显宗曰:见卿所撰燕志及在齐咏大胜比来之文。

北齐魏收散骑常侍修国史武定三年除正常侍领兼中书侍郎仍修史神武谓收曰:卿勿见陈元康等在吾目下趋走谓吾以为勤劳我世身名在卿手勿谓我不知寻加兼著作郎。

隋郎茂大业中为尚书左丞撰州都图经一百卷奏之赐帛三百段。

裴矩为吏部尚书大业初西域诸蕃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撰西域图三卷入朝奏之帝大悦赐物五百。

唐房玄龄为左仆射贞观十年正月与侍中魏徵散骑常侍姚思廉太子右庶子李百药孔颖达守礼部侍郎令狐德守中书侍郎岑文本中书舍人许敬宗等撰成周隋陈齐梁等五代史诣阙上之太宗劳之曰:朕睹前代史书彰善瘅恶足为将来之戒秦始皇奢氵无度志存隐恶焚书坑儒用缄谈者之口隋炀帝虽好文儒尤疾学者前世史籍竟无所成数代之事殆将泯绝朕意则不然将欲览前王之得失为在身之龟镜公辈以数年之间勒成五代之史深副朕怀极可嘉尚,於是进级班赐各有差。

高士廉为吏部尚书贞观十二年与黄门侍郎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兼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氏族百卷太宗称善颁赐进级各有差。

敬播为著作郎与司空房玄龄给事中许敬宗贞观十七年上所撰高祖今上实录各二十卷玄龄以下班赐进级各有差。

褚遂良为中书令贞观二十年诏修。《晋书》以司空房玄龄及遂良太子左庶子许敬宗掌其事。又诏中书舍人来济著作郎陆元仕刘子翼守主客郎中卢承基太史令李淳风太子舍人李义府薛元超起居郎上官仪主客员外郎崔行功刑部员外郎辛元驭著作佐郎刘裔之光禄主簿杨仁卿御史主簿李延寿校书郎张文恭并当时属文之士分功撰录莫不博考前文傍求遗逸芟夷繁杂举其精要。又令前雅州刺史令狐德太子司议郎敬播主客员外郎李怀安屯田员外郎李怀俨详其条例重加考正以臧荣绪。《晋书》为本捃摭诸家传记而附益之数载而书就颁赐加级各有差。

长孙无忌为太尉受诏与史官同续修贞观实录永徽五年闰五月毕功诣阙表上之起贞观十五年至二十三年五月勒成二十卷帝览而欷无忌等赐爵加级布帛各有差。

于志宁为太子太傅尚书左仆射先诏太尉长孙无忌与志宁及中书令兼太子詹事崔敦礼与礼官国子祭酒崇贤馆文士令狐德中书侍郎兼检校右庶子弘文馆学士李义府著作郎崇贤馆学士刘裔之著作郎杨仁卿起居郎弘文馆直学士顾裔符玺郎李延寿兼秘书郎弘文馆直学士张文恭等修撰国史依纪传之体凡八十一卷显庆元年七月勒成无忌等诣阙上之诏无忌已下加爵赐布有差。

许敬宗为中书令与中书侍郎许圉师著作郎杨仁卿等受诏撰贞观二十三年以後至显庆三年至公凡成二十卷显庆四年二月毕功奏上之封敬宗子曰:为新城县男国子祭酒令狐德进封彭阳县公中书侍郎许圉师封平恩县公太史令李淳风封昌乐县男著作郎北平县男杨仁卿著作郎馀杭县男顾裔并加朝议大夫并赏修实录之功也。

李延寿为符玺郎撰南北史一百八十卷卒高宗诏曰:故符玺郎李延寿艺文该洽材兼良史撰政典一部词殚直笔虽其人已亡功有可录宜赐其家绢五十疋仍令详正所写两本付秘书一本赐皇太子。

武三思为左散骑常侍静德郡王与中书令齐国公魏元忠礼部尚书鲁郡公祝钦明及史官太常少卿徐彦伯秘书少监柳冲韦承庆国子司业崔融中书舍人岑羲徐坚撰则天大圣皇后实录为三十卷编次文集一百二十卷神龙二年五月奏之帝称善降玺书劳问三思赐物二千段魏元忠赐物千段仍封其子卫王谘议参军为任城县男祝钦明进爵鲁国公赐物八百段徐彦伯等各赐爵二等赉物五百段。

窦怀贞为左仆射与侍中魏知古中书令萧至忠崔中书侍郎陆象先左散骑常侍柳冲太子詹事徐坚左庶子刘子元先天二年三月奏上所修姓族系录二百卷怀贞已下加爵赐物各有差。

刘子玄为左散骑常侍修国史开元四年与吴兢撰则天实录四十卷成以闻。又引古义白於执政宰相姚崇奏曰:伏见贞观十七年监修国史房元龄与史官给事中许敬宗著作佐郎敬播修高祖实录二十卷成制封玄龄一子为县男赐物一千段敬宗一子为高阳县男赐物七百段敬播改授太子司议郎赐物五百段仍并降玺书褒美。又神龙二年五月监修国史中书令魏元忠与史官太常少卿徐彦伯国子司业崔融等修则天实录三十卷成制封元忠一子为县男赐物一千段彦伯等各赐爵二等物五百段自馀卑官加两阶物段准处分仍并降玺书褒美今史官刘子玄吴兢等撰睿宗实录。又重修则天中宗实录并成进讫准撰太宗实录例益修官已下加爵及赐命子元等经臣援引古今欲臣闻奏臣谨寻故事例有恩赏事属当时不可为准子玄等始末修撰诚亦勤劳叙事纪言所缘虽重承恩赏赐固不在多子元吴兢望各赐物一百段许之(一云:子元以修则天实录封言巢县)子。

吴兢神龙中与韦承庆刘子元等撰则天实录成转起居郎俄迁水部郎中丁忧还乡里开元三年服阕抗疏言曰:臣先修史已成数十卷自停职家贫无纸札乞终馀功乃拜谏议大夫依前修史开元六年七月表乞典郡曰:臣自掌史东观十有七年岁序徒淹勤劳莫著不能勒成大典垂诫将来顾省微躬久妨贤路乞罢今职别就他官至於治人之政在兢尤所详晓望令试典一郡刺举外台必当效绩循良不负朝寄。又兢父致仕已来俸料斯绝所冀禄秩稍厚甘脆有资乌鸟之诚幸垂矜察帝亲札报曰:天子临书是为盛业史官秉笔必伫良才著作强记洽闻时议咸许牧州典郡此类何求岂转要以从闲乃回难而就易私愿或惬公道。若何八年诏其父郑州长史处敬为凤州刺史仍听致仕以兢修国史故也。

贾为宰相贞元十四年献九州图并。《别录》通录十卷德宗赐内厩马一匹锦采二百疋银瓶盘各一十七事。又上海内华夷图及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德宗览而善之赐锦采二百疋袍段六锦帐二银瓶盘各一银二马一匹。

令狐亘为起居舍人撰玄宗代宗实录顺宗初卒元和三年以修实录功追赠工部尚书。

裴监修国史元和五年十二月与诸史官进德宗实录五十卷宪宗览而称善乃赐缯锦三百疋及银器等以秘书少监史馆修撰蒋武为谏议大夫直史馆密县尉樊绅为左拾遗内供奉咸阳县尉韦处厚为右拾遗内供奉万年县丞林宝为太常博士并仍旧职。

李吉甫为宰相元和八年二月进所撰元和州郡图三十卷赐锦采二百疋银碗盘各一。

路随为翰林侍讲学士谏议大夫韦处厚为中书舍人长庆二年十月敕随等常在史馆才行可称伏以宪宗实录未修切资论撰宜兼史馆修撰其学士如故。又敕後名路随韦处厚。且止後分日入史馆修实录未毕之间。且许不入内署仍放朝参至太和四年三月随以宰相监修国史表上宪宗实录赐随及见在史史官司封郎中苏景裔起居舍人陈夷行屯田员外郎李汉右拾遗蒋系各锦采银器有差。

王彦威为户部侍郎判度支撰唐典自武德终永贞成一部七十卷文宗嘉之赐以锦采银器。

李绅为宰相监修国史会昌三年与修撰官郑亚等再修宪宗实录毕进上赐银器锦采有差。

魏为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大中八年修文宗实录四十卷上之史官给事中卢太常少卿蒋偕司勋员外郎王沨右补阙卢告膳部员外牛皆颁赐银器锦采序迁职秩。

後唐赵凤为宰相监修国史天成四年上新修懿祖献祖太祖纪年录共二十卷庄宗实录三十卷凤及修撰张昭远吕咸休各赐缯采银器等。

晋姚顗後唐门下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清泰三年上明宗实录三十卷同修撰官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张昭远授尚书礼部侍郎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李详加中大夫上柱国并依前充职户部郎中充史馆修撰程渥授右谏议大夫左拾遗充史馆修撰吴承范授左补阙充职右拾遗直史馆杨昭俭授殿中侍御史各颁赐有差。

汉贾纬仕晋为起居郎天福六年奏曰:伏睹史馆唐高祖至代宗已有纪传德宗至文宗亦存实录武宗至阴济废帝凡六代唯有武宗实录一卷馀皆阙落臣今采访遗文及耆旧传说编成六十五卷目为唐年补遗录以备将来史官修述臣闻裴子野之修宋略爰在梁时姚思廉之纂。《陈书》乃於唐世咸因丧坠景有研寻皇帝陛下与日齐明固天纵圣华山归马崇文之道已行虎殿延儒质疑之论斯启一昨聿宣纶诰精择史官以李氏受终想唐年遗事虽追名上号其制相沿而创法定仪於文或异恐谣俗之讹变致信实以湮沉将缉亡书以修坠典臣久居职分深耻阙遗今录浅闻别陈短序伏冀特回睿鉴俯念愚衷芸阁蓬山诚莫裨於良直蹄涔掬土愿少助於高深请下有司用当取证帝览之嘉叹赐器皿币帛。

赵熙为兵部郎中天福六年与吏部侍郎张昭受诏修唐史开运中竟毕其功熙授右谏议大夫昭加金紫光禄大夫进封开国子增食邑二百户赏笔削之功也。(一云:开运二年史馆上新修前朝李氏书赐监修宰臣刘朐修史官张昭直馆王仲等缯采银器各有差)。

周张昭为兵部尚书与太子詹事刘温叟等显德五年撰太祖实录三十卷上之赐物有差册府元龟卷五百五十四。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