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乐境界,就有一不乐的相对待;有一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只是寻常家饭、素位风光,才是个安乐窝巢。
乘除:消长。
素位:安于本分,不作分外妄想。据《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朱熹
注:‘素犹见也,言君子但因见在所居之位,而为其所当为,无慕乎其外之心也。’”
只要有一个快乐的境界,就会有一个不快乐的事物相对应;只要有一个美好的光景,就会有一个不美好的光景来抵消。可见有乐必有苦,有好必有坏,只有平平凡凡安分守己才是快乐的根本。
为什么付出“安贫”这样大的代价来“乐道”呢?我们且看下面两则故事:
孔子见齐景公,齐景公要把廪丘送给孔子作为他的养生之资,孔子推辞没有接受。他回来对学生说,君子应当先立功,后受禄。我今天给齐景公提了很多建议,他都不采纳,却要把廪丘送给我,他太不了解我了。于是就驾着车离开了齐国。(《吕氏春秋·离俗览·高义》)
孔子问颜回:“回呀,你家里贫穷,住得那样窄小简陋,为什么不去做官呢?”颜回回答道:“城外有块土地,可以供我吃饭喝粥;城内有块土地,可以供我穿衣;家里有一张琴,可以用来自娱,老师您教的大道,足以给我无上乐趣,所以我不愿去当官。”(《庄子·让王》)
这两个故事从两方面回答了上述问题。一、和所得不相称,,无功受禄,靠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富贵,这些都是不合理的,不仅不能给人带来快乐,反而会令人心怀不安;二、一精一神的快乐是最高的快乐,它值得人们忍受物质生活的贫穷来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