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宋元四明六志校勘记 〔清〕徐时栋

宋元四明六志校勘记卷一

鄞徐时栋

佚文一

干道四明图经

佚文一百三十八条 【图经后五卷为篇什碑记完好无恙其前七卷皆丛残之书也书目亦与之俱无能考其所缺佚者何等语矣按干道所作即本大观次弟宜与之一黄主簿序称李从事原书分类为地里户口物产贡赋人物古迹释氏道流山林江湖桥梁坊陌张秘阁总叙则云随县所开列者为风土物产古今人物寺观祠宇亭传场镇江湖河堰地灵古迹而今本七卷所存条目又与前所称者不合且叙郡既以贤守殿于末叙县乃以贤宰冠其篇鄞县别出御书之名昌国特标盐场之目第五卷沟逸民于人物之外弟二卷祧梁堰于叙水之前分合颠倒莫晓其义例所在盖李处士既不全录其书自以己意为去取固不能即删本之先后而寻完帙之次序也此卷略仿名目以类相从原书分县为卷今不尔者以所辑仅万中之一挂漏良多无当于考定云○凡合数书成条如乌贼赤苋山之类今计作一条】

附存一十二条 【宝庆志一书大半本之干道图经然既未该出处即不能凭肊妄断至其中有大书守张津云云者则虽不言所本其为旧志所有无疑特或简或繁叙述各异又不能决以为原文也今删录其要改书偏行以别乎诸书之明称征引者若或但云干道某年而无秘阁姓名则不录】

正误一条 【诸书所引或以宝庆为干道以至正为延佑偶然笔误读者自明至如纯德汇编所载董孝子传公然作伪自欺欺人见者或将真以为图经佚文窜乱古书不可不急为驳正之也本当置之卷末今以便于稽考门类相从而与附存诸条皆以偏行书之条首又各用阴文冠以标目庶不致与佚文相混淆云】

地里 【此目见黄序○今本全佚】

昌国县

东西五百里南北三百里西南至州驿三百五里 【宝庆志二十引旧志○大德志一引旧志○按宝庆志云旧志云然然海面际天本不可以里计也观此知宝庆所载境土悉本干道此条以加案语故特着征引又宝庆时已改州为府而此条称州驿郡志境土条称本州岛亦沿用干道之明证今以余条未明所出不复采列】

城池 【此目见本志弟一卷○今本存州城二条】

鄞县

县在府 【原本当作州】 子城之东二百八十步城周回四百四十步 【宝庆志十二引旧经】

奉化县

县城周环六百四十八丈 【乾隆奉化志四引图经○按奉化志未见图经此引旧志所引者今但以所见之书着之余条仿此】

乡 【里村附○此目见弟二卷○今本存鄞县】

象山县

每一乡 【按本志云旧有五乡景德三年并为三乡】 一里计村十有二 【嘉靖象山志引干道闲○按此但引其数不载其名考象山三乡干道以后未之有改其三里宝庆时尚沿旧称惟十二村则宝庆时改为三十二保延佑时改为二十四都至明代复改为三乡三里十二村数与干道符合其村名又悉在宝庆三十二保之中然则明时村名即为干道旧号无疑今以别无确据不敢采作正文而亦不可不附记于此也○归仁乡管里一村四崇仁里青埠村东溪村马冈村九顷村政实乡管里一村四美政里乌石村白石村弦歌村宝德村游仙乡管里一村四和顺里柘溪村钱仓村鸭屿村竹山村】

户口 【此目见黄序○今本全佚】

总叙

[天禧中]

主总一十万四千七百二十五户计二十五万六千五百七十六口

客总三万一千三百四十七户计七万四千四百一十三口 【宝庆志五○按此并不称出图经而今采之又其所载凡五朝一太宗皇帝朝二天禧中三元丰中四政和六年五干道四年今去太宗元丰而蜀采天禧政和干道忽取忽舍难免滋议然鄙意以为至当不可易也盖图经成于干道五年宝庆所载户口终干道四年此非抄旧志而何后来诸书引用图经取以勘合证佐显然其为干道旧文灼然无惑而宝庆所载太宗朝户口今见之太平寰宇记中元丰中户口今见之元丰九域志中焉知非旧志无文宝庆时考据他书以补缺略乎又况后引图经者多不过天禧政和干道三朝绝无引及此二代者由县度州固可信吾言之不妄也至宝庆六县户口当亦干道旧数故乾隆鄞志引之直断以为干道中然敬止录嘉靖象山志康熙定海志引图经与今本宝庆县志绝异惟奉化志载干道年者相合而天禧政和则又奉化志所独有然则果即旧数与否尚未可定今但采补州总数而各县则取诸后志疑以传疑慎之又慎也】

[政和六年]

主总九万四千五百七十四户计二十一万三千七百九十一口

客总二万九千一百一十八户计五万一千七百五十四口 【同上】

[干道四年]

主一十万四千七百二十五户计二十五万六千五百七十六口

客三万一千三百四十七户计七万四千四百一十三口 【同上】

鄞县

[天禧年]

主九千四百五十四户计一万五千八百五十六口

客八千八百一十五户计一万二千二百一口 【敬止录户口考引宋干道图经】

[政和六年]

主二万六千三百九十五户计五万二百一十八口

客七千五百二十五户计一万三千九十九口 【同上】

[干道四年]

主三万九百九十户计七万五千九百三十口

客七千九百四十三户计一万九千五百七十七口 【同上】

奉化县

[天禧年]

主七千四十五户计一万五千三百六口

客一千一百□十六户计一千三百十口 【乾隆奉化志○志不云出图经然本图经无疑】

[政和年]

主二万六千六十八户计五万八千一百八十口

客一千九百六十五户计三千九十口 【同上】

[干道年]

主二万九千九百九十七户计五万三千二十一口 【按干道主客与宝庆奉化志合彼志三千下有八百二字】

客二千六百九十五户计六千七百口 【同上】

象山县

[干道元年] 【按当作四年】

主户八千八百五口二万四千六百一

客户三千四百九十九口八千三百六十一 【嘉靖象山志○例与前条奉化志同】

昌国县

[政和六年]

主户六千六百九十五口二万一千九百三十三

客户四千七百八十口一万三千二百五十三 【康熙定海志四引宋干道志○此盖本之闻惢泉所作昌国遗志稿中然何以但引政和而不引天禧干道也乃定海志则复引延佑志曰户一万五千三百九十口四万四千七十一又引至正志曰户一万三千七百九十九口四万三千六百二十五按延佑至正二志不载户口诸书亦从无引之者且大德昌国志称至元二十年抄数户计二万二千有奇口计十二万六千有奇以此得升县为州万无至延佑至正闲忽缩户止一万数千口止四万数千之理则其所引元时二志户口必为干道志中天禧干道二朝户口无疑惢泉尚见图经之全必能全引惜为后来重修人所乱此虽肊见固可以理断之然遽以采作佚文则未敢也】

贡赋 【此目见黄序○今本全佚】

总叙

[夏税] 【以下子目先后略仿宝庆志为序】

正税绢八千二百九匹

和买绢二万二千四百二十七匹

认发临安府和买绢八千七十九匹

淮衣绢二千七百匹

总为绢四万一千四百一十五匹

正税紬四百二十二匹

和买紬九千九百匹

淮衣紬三千三百匹

总为紬一万三千六百二十二匹

正税绵一十一万两 【宝庆志五引干道五年旧志】

[酒]

酒课岁额五万贯以上明州五务 【敬止录酒务考引干道志】

[商税]

熙宁十年以前诸州商税岁额三万贯以下明州五务 【按务当作场○敬止录连引此上二条复云此合五邑而言未知鄞几务此尚为至轻者也按至轻云云疑亦干道志中语】

[年额诸色窠名钱数] 【此目本敬止录引盖即宝庆志中杂赋也】

折帛 【原作白据宝庆志改】 钱六万二千二百九十九贯文

身丁钱四千七十贯一百八十二文

茶租钱二百三十九贯七十八文 【敬止录 【卷首失去考名】 引干道志】

[朝廷窠名]

籴本钱额九万六千九百七十八贯四百三十九文内于酒务并省钱拨出四分簇到三万八百六十七贯二百九十三文余钱系诸税场以日生收到钱分拨及村坊买扑认纳并人户身丁钱凑足赴行在省仓和籴场交纳 【宝庆志六引旧经】

经总制正额钱年额四十一万八百二十五贯六百六十八文内经制钱二十一万一千七百七十三贯四百九十一文总制司一十九万九千五十二贯一百七十七文其钱出于属县给纳二税头子勘合耆户长免役里外酒税并人户典卖田宅税契窠名等拘收 【同上】

左藏库在京官员雇钱一百五十贯文 【同上】

[监司窠名]

转运司月解等钱三万四千八百一十六贯八百三十八文移用降本钱一万八千八百九十三贯六百五十三文通为钱五万三千七百一十贯四百九十一文内有无指拟钱一万三千五百贯文每年户科及转运司改拨别处州军取发而本府 【原本当作州】 里外场务沽卖不行减造糯米尚有无催钱六千一百九十五贯八百三文 【同上】

鄞县

[秋税]

四万三千一百二十七石八斗一升六合二勺 【敬止录国课考二引宋干道志】

象山县

[夏税]

租税 【按当作正税】 绢九百二十七匹五寸

紬二百一匹三丈三寸

绵三千四十四两二钱九分 【嘉靖象山志引干道闲○嘉靖县志额征后跋云以上岁办盖自永乐以来载诸旧志抄本然则此引出自永乐象山志耳其下载宝庆闲者与今本宝庆志一字无异】

[秋税]

苗麦 【按当作苗米】 三千四百九十七石一斗五升九合 【同上○按此数与宝庆象山志同盖数十年中未有增减耳彼志九合下有三勺二字】

昌国县

[田土] 【按敬止录国课考引图经秋税自注云田土不载嘉靖象山志引夏秋税亦不及田土而定海志独引一条颇可疑也】

官民田土一千五百九十顷八亩三分二厘 【康熙定海志四引宋干道志】

[秋税]

米三千六百一十五石七斗三升八合 【同上】

[杂赋]

茶税钱一十三贯五百一十七文

身丁钱二千一百八十一贯九百七十五文

折布 【按当作折帛】 钱八千一百七十八贯四百文 【同上】

物产 【此目见黄序及总○今本全佚】

总叙

[鳞介] 【此下子目并见黄序】

乌贼一名乌(鱼则)能吸波 【此二字惟宝庆有余志并无】 噀墨溷水以自卫使水匿不为人所害然群行水中人见墨水至辄可 【至正作可余并作下】 笱罗而得之 【以上十七字宝庆志无】 性嗜乌每暴水上有飞乌过谓其死便啄其腹则卷而食之以此为名言其为乌之贼也 【以上三十四字惟宝庆有余志并无○宝庆志四引图经○至正志五引图经○嘉靖宁波府志十二引图经○嘉靖定海志引图经○雍正宁波志十三引图经】

[花木]

有如锦之桑 【浙江通志一百四引四明图经○宋周世则注王十朋会稽风俗赋引图经

【此会稽图经也】

云诸暨出三如谓如锦之桑如拳之栗如丝之苎又宏治绍兴府志引旧志云会稽产如锦之桑今按此条原本亦当有会稽二字例诸芹与笔管二条或脱越中字盖四明本隶会稽古越地也】

[果蓏]

薯蓣出北都四明者良 【康熙鄞县志二十四引图经】

芹产越中白马山者最香美土人杂芥为葅沃以

酰酱味绝美 【浙江通志一百四引四明图经】

[药茗]

天花粉明州生 【康熙鄞县志二十四引图经】

黄药明越等山有之 【同上】

[器用]

越出笔管 【浙江通志一百四引四明图经○乾隆奉化志六引图经○按此四字亦见会稽赋周注彼乃引会稽图经也】

贤宰 【此目见弟三弟五卷○今本存奉化一条慈溪三条】

鄞县

王元暐琅邪人太和七年以朝议郎行鄮令筑它山堰浚小江湖灌溉甚博民德之 【乾隆鄞县志十一引干道图经】

人物 【此目见黄序总及弟二弟三弟五卷○今本存鄞县十六条奉化二条慈溪八条】

慈溪县

【正误】 【董黯字叔达句章人生后汉时家贫少孤事母尽孝甘泉美味奔献于母母甚肥悦比舍有王寄者富而不孝二母各言其子寄闻而衔之伺黯出苦殴其母致死黯饮痛不言母既葬斩寄首以祭母墓自囚告于有司和帝释其罪召为郎不就以寿终初黯母寝疾喜饮大隐溪水得不以时于是筑室溪傍以便日汲厥疾用瘳○董华钧纯德汇编二引南宋干道四明图经○又跋云钧按图经古旧极矣此传破损模糊几半为摘楼宣献记所述行略补之然观字眼分明处与楼文绝不爽可知宣献所述的是图经原文也又宣献所述尚有屋侧泉涌数语而图经于此处颇清楚且楼记有传记图经参考之句则此数语或采之传记中故不敢增入若图经纯孝庙董母墓及慈县等条更难识认幸李孝谦四明文献录全载之得录置后卷○按此大妄不足信也今本图经弟二卷鄞县人物董黯传云董黯县人也事详祠庙门只此十字更无他语乃不意于时人书中得见别有传文至一百二十余字之多夫古书残缺直以已意补完不足信一今本次序纯孝庙条在董传前数翻董母墓及慈溪县条在董传后数翻今前后皆已不可识认而董传之在中闲者独尚存大半不足信二文献录既全载庙墓诸条不知何故独删去此传一字不登至烦后人从楼记补完不足信三今本董传云事详祠庙门祠庙门纯孝条云其孝行之大已见于徐浩所书之碑汇编引文献录同而此碑全文载弟十一卷中盖事实已备无庸赘设也今乃复录事迹百余言不足信四浸假真有此传则孝庙条何不云孝行之大见人物传中而乃旁称崔记乎不足信五况此传果真今本十字谁伪之不足信六若谓李处士所伪则文献录一书全不可凭何故又取其所载三条不足信七宝庆志先贤事迹凡用图经者皆注云见旧志今事迹中董传与此伪传相似何以不注所出不足信入且吾详味宝庆而知图经实以孝子为鄞人非但未尝以为慈溪人并未尝以为句章人也宝庆云今子城东南有庙旧志谓即其故居则黯本鄮人也虞翻谓为句章人据其徙居慈溪言之是其援图经以考定仲翔之言凿凿如此而慈溪卷中尚有董传董传中尚有句章人三字则罗参军目不识丁矣不足信九延佑志人物考多采图经亦必注明今考中董传与此伪传差异不过数字乃注征引不注先出之图经而注引用图经之楼记(延佑人物考注云楼宣献碑修)不足信十然且董华钧目空今古以古来名人传孝子者并皆择之不精乃特自撰一传冠诸古今篇什之首传中尚注引用书名而字叔达则注见楼碑及延佑志句章人则注见崔碑及董氏旧谱生后汉至事母一截则注见旧谱甘泉果字误泉美味至甚肥悦一截则注见延佑志比舍王寄至各言其子一截则注见旧谱并各志寄闻至致死一截则注见正德慈溪志及成化志黯饮痛至祭母墓一截则注见元人世德录及成化志自囚告于有司至寿终一截则注见孝子纪事本末及世德录并旧谱如图经果存大半楼记果出图经华钧所采图经果为真实不妄何以所作传中一语不敢采引若谓作传时尚未见图经则其传末锡号纯德征君一事此见今本孝庙条又何以居然注见干道图经则岂非良心发见于己所作传中不敢俨然参以子虚乌有之书而特造此传聊以欺人者乎不足信十一又且孝子以鄞人徙居慈溪华钧力争谓非鄞人孝庙向在郡城华钧力争谓在慈溪城中往往不辨黑白无故诟詈真如十余岁小儿与八九十岁老翁争其所目击之事而其载楼宣献记直删去句章今之鄞县也七字又改其母反葬于鄞为盖葬于鄞又改城之祠宇为慈之祠宇夫以人人得见之攻媿集尚敢窜乱私改而况图经世所希有传者皆非足本则宜其恣意造作更无顾忌也不足信十二汇编一书考据疏舛议论乖张凡唐宋元明名家文字无人不遭其掊击无篇不经其剥削为自来摭辑成书者所未有且己欲显扬祖宗而先作伪欺人自处于不信其罪大矣本不足辨以其书镂刻甚工且所引图经他条与引宝庆延佑至正诸条皆与今本合见者将疑此传真为此志佚文又恐妄人或尤而效之伪造古志其甚者且将为构讼张本防微杜渐不可不惧故录其传而详诘之】

山 【此目见弟二弟六弟七卷黄序作山林○今本存鄞县三条象山二条昌国六十六条】

鄞县

鸡鸣山山有石井上有铜瓶着石有大石鸡云从浮梁上飞来今犹鸣应扶桑晓 【宝庆志十二引旧志○延佑志七引图经】

赤堇山在鄞县东四十里 【按原本当无鄞字延佑志沿革考注引此一句亦无鄞字嘉靖志无东字乾隆志无在鄞二字】 山有草曰赤堇鄞县以此为名 【延佑乾隆二志无为字】 而加邑焉 【四字乾隆志无○宝庆志十四引旧志○延佑志七引干道旧志○嘉靖宁波志五引旧志○乾隆鄞县志三引干道图经】 会稽记云昔 【嘉靖志无昔字】 欧冶造剑于此山云涸若邪而采铜破赤堇而取锡 【宝庆志十四引旧志○嘉靖宁波志五引旧志】

奉化县

天门山 【按宝庆弟十四卷奉化天门山下注云据本县所载如此而象山亦载天门山又弟二十一卷象山东门山下注云奉化县亦载天门山姑两存之云云虽不明言旧志其指图经无疑今本存象山之东门而佚奉化之天门本当据补以所存之东门与宝庆异文则所佚之天门未必与宝庆合辙也故存其目而不采其文】

汉城山西汉建元三年严助发会稽兵围东瓯元鼎六年韩说出句章击东瓯领汉兵驻此故得名 【宝庆志十四引旧志】

赤苋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夏侯曾先地志云亭头有赤苋山上有盘石可坐千人秦始皇遣徐福求访神仙尝至此或云昔有赤苋仙人尝居此山因以名焉 【同上】 土传赤苋仙人所种 【学斋占毕引明州图经】

蓬岛山其源 【二字嘉靖志无】 来自四明山重冈复岭缭绕绵亘 【四字四明山志无】 自剡之西南至于镇亭之东北 【十二字嘉靖志奉化志并无】 形势雄壮不露锋角 【八字山志无】 兀 【奉化志作屹】 然为诸山之冠 【山志作兀然独冠诸山】 北为安岩之翠峰南为石楼之赤岩过杉木岭入于天台 【八字嘉靖志奉化志并作脉延天台四字】 陟 【山志无】 其巅俯视数百里外沧海微茫烟云萦带城邑聚落 【十二字山志但作沧海城邑四字】 了然在目崇宁闲 【山志上有宋字据宝庆志删】 有尼结庐于其侧号师姑坪 【山志作平据藏本宝庆志改○十四字嘉靖志奉化志无】 旁为后莱山山 【山字奉化志不重】 谷闲 【八字山志无而下句潭字下有在后莱山谷中六字】 有龙湫名(鱼役) 【山志作虾误】 鱼潭岁旱乡民祷祀之 【三字奉化志作雩祷山志七字并无○嘉靖宁波志六引四明图经○四明山志一引图经○乾隆奉化志二引四明图经】

蓬莱山纳土为贡以实方丘 【嘉靖宁波志四十二引四明图经○按句余土音有蓬莱山土歌注云在奉化境而宋时取以筑社见干道四明志】

乌峰临溪其石五色似花钿 【浙江通志一百三引四明图经○乾隆奉化志十四引四明图经】

大小悔山 【乾隆奉化志二引干道志○按奉化志载大小晦山引旧志云干道志作悔非】

江湖河堰 【此目见总叙黄序但称江湖本志则一卷作水利二卷分渠堰与水为二而合江湖河潭于水门七卷标水字而附以湖潭井○今本存州城内一条鄞县六条昌国三条】

鄞县

【附存】 【东钱湖干道五年守张津具奏乞开茭葑得旨依奏○宝庆志十二○按东钱湖已见今本弟二卷中语又甚长似不至更有脱略而不然也本条说湖之利不过五六行其余则韶师之塔知和之庵正言读书之庐丞相创造之庙些小名胜谈之缕缕岂有郡守议浚朝廷允许事关乡国利害又为当时身亲经历之事而转无一语叙述之理盖录此本者本不全抄不过以己意为去取一卷之中一类之中一条之中各有删节耳余谓胡尚书作宝庆志政迹在郡者赫然具陈秘阁(上□下田)心民事不减尚书而今干道志中殊寥寥为可惜也今复取其原奏并录于后以意度之图经中又必载此札子也】

【附存】 【干道五年守臣张津言东钱湖容受七十二溪方圆广阔八百顷傍山为固垒石为塘八十里自唐天宝三年县令陆南金开广之国朝天禧元年郡守李夷庚重修之中有四闸七堰凡遇旱涸开闸放水溉田五十万亩比因豪民于湖塘浅岸渐次包占种植菱荷障塞湖水绍兴十八年虽曾检举约束尽罢请佃岁久菱根蔓延渗塞水脉致妨蓄水兼塘岸闲有低塌处若不淘浚修筑不惟寖失水利兼恐塘埂相继摧毁乞候农隙趁时开凿因得土修治埂岸实为两便从之○宋史河渠志】

北清堰 【按嘉靖以后引此清并作津当误】 在县西北二里 【开庆志三引旧图经○至正志四引旧图经○嘉靖宁波志五引旧图经○敬止录山川考六引旧图经○康熙鄞县志七引图经○雍正宁波志七引旧图经】 是堰为鄞西咽喉 【康熙鄞县志七引图经】

鹊巢(石契)在县手界乡镇甲今废为田 【开庆志三引旧志○按开庆所云旧志者图经也其称宝庆则曰续志例见弟二卷大人堂条】

桥梁 【此目见黄序及弟二卷○今本存鄞县一条】

总叙

[西南厢]

清澜桥俗曰府 【原本当作州下同】 桥奉国门前六十步

四明桥府南九十步有亭唐太和三年刺史李文孺建毁于建炎之兵干道五年守张津重建

憧憧桥府西南一里西湖众乐堂之东西桥也俗呼曰 【三字敬止录引作旧名】 东湖桥西湖桥天禧五年僧蕴臻建转运使陈尧佐立名嘉佑中守钱君倚修干道五年守张津重建仍建二亭其上侍御王伯庠记

湖心石桥大小二桥府西南一里半元丰七年建

甬水门里桥元丰二年建

葱行桥府东南九十步

迎凤桥府东南一百六十步

锦照桥大庙前南距府二百八十步

仓桥振名坊南距府二里半

福明桥景福寺东距府二里

新桥景福寺西距府二里半

五马桥在竹洲西距府一里半

通安桥曾家汇南距府一里二十步 【宝庆志四引旧经】

清洞桥旧名锦照 【敬止录山川考三引旧图经】

[东南厢]

巿心桥南湖头南西南厢交界距府一里

吴栏桥巿心桥南西南厢交界距府一里半

奉化桥一名捧花龙舌头南西南厢交界距府三里

水月桥延庆寺前西南厢交界距府三里十五步

洗马桥新寺后门距府二里十八步

泥桥新牌桥东距府三里二十四步

车桥灵桥门西距府四里四十五步

焚香桥采莲桥东距府二里三十步

采莲桥南寺前南距府三里半元丰六年建

狮子桥兴教寺南距府二里半

新牌桥泥桥头南距府二里半十二步 【宝庆志四引旧经】

[西北厢]

迎恩桥一名仁安望京门里东距府一里

虹桥寿宁坊南距府二百十步干道中守张津重建

河利桥 【敬止录引作河利巿桥】 项家巷口府西南半里

惠政桥报恩光孝寺前俗曰天宁桥崇宁二年建

永济桥路分衙前距府六十步景德四年僧惟一建干道五年张津作亭其上

董孝桥一名渡母桥报恩观西距府六十步天禧

五年建有亭久而(土已)干道五年守张津重建

府东门桥距府二十步

府西门桥距府三十步

阮家桥一名料桥府东北半里

鉴桥状元坊下 【下字原脱据敬止录补】 府东北一里

西上桥府西北一里半

东上桥府西北一里

石(石契)桥府东北一里三十步元符元年建 【同上】

[东北厢]

万岁桥又曰 【敬止录引作一名】 贯桥府东南百步西南厢

交界周广顺二年建

皇封桥府东南半里

开明桥一曰通明鄞县前

积善桥鄞县东

生姜桥鄞县东

盐蛤桥府东南二里半 【同上】

鄞县

【附存】 【庆丰桥旧名望云在望京门外绍圣四年建干道四年守张津重建○宝庆志十二】

奉化县

庆登桥世传布袋和尚澡身桥下一砵随流而漂

招之即回至今逆流 【宝庆志十四引旧志】

亭传场镇 【此目见总叙○今本存昌国一条○按图经无官僚公宇诸目今附入此门】

总叙

射亭在九经堂后 【开庆志六引旧志书】

【附存】 【众乐堂子城西南嘉佑闲守钱公辅建干道四年守张津重建○宝庆志三】

【附存】 【节度判官听事旧在仪门外之西干道中守张津欲敞公使库以故戎司易之直奉国门之西颁春亭之后○同上】

【附存】 【禁军五指挥干道四年守张津重修五营增屋凡四百楹○同上七】

物料场寄巿舶务之东廊旧云在子城里今废 【宝庆志三引旧经】

【附存】 【公使库设厅前西庑之后干道中守张津以签判旧厅益之○宝庆志三】

【附存】 【香泉库干道二年守张津措置于城外创库官给本柄造酒差使臣一员监卖应副细民酤饮不许入城搀夺省课岁收息钱添助官兵俸料支遣无分隶诸司○同上五○按张公以三年五月到任此云二年当误】

【附存】 【旧无贡院士率寓试于行衙又于府学西妙音院建炎四年毁士寓试于谯楼之上或开元寺干道五年守张津始即妙音院废址建院以容之糜金钱一千万东西重廊凡一百四十楹立听事于其北位考官于其后执事之舍悉备○同上二】

养济院屋三数闲 【开庆志四引图志】

慈溪县

吴越武肃王改丈亭为上亭 【柳贯上福龙山古迹记引图经】

祠庙 【此目见弟一弟二弟六弟七卷总序作祠宇○今本存州城内三条鄞县十二条象山县三条昌国县二条○按黄序及弟一卷总叙中所胪条目以至各卷所分门类皆无学校惟弟二卷鄞县祠庙门首冠以至圣文宣王庙则原书合学校于祠宇可知今用其例】

总叙

【附存】 【州学守张津干道三年重修○宝庆志二】

[赡学田粮]

学田三千五百五十九亩有奇

米一千一百三十二石有奇

谷一千四十石八斗八升

租钱七百一十二贯有奇

后益以湖田米一千五百四十九石有奇曰养士一百五十员 【敬止录学较考引宋干道年闲○按此不称图经然其下又载宝庆年闲云云延佑年闲云云至正年闲云云与今本三志丝毫无异则此为图经佚文无疑】

【附存】 【五龙堂唐刺史李伉即开元宫建皇朝干道四年守张津以旧宇庳隘乃移创于报恩光孝观之申地○宝庆志十一】

大人堂钱亿祠 【开庆志二引旧志】 康宪 【按即亿也】 从子惟治来继任故尊称之 【鲒埼亭集外编十三引图经○按宝庆志十一大人堂条亦载旧经语按其文义乃高闶记中所引者盖大观图经非干道图经也】

鄞县

风云雷雨境内山川神坛在城南甬水桥东北 【戴鲸风云雷雨山川坛记引四明图经】

慈溪县

遐追庙五代末有鲍侍郎约 【雍正慈溪志引作刘侍郎韔大误】 相钱氏宋初劝以纳土胡毅刘韔 【宁波府简要志作鋹】 俱谓 【鲒埼亭集引作皆言】 不可及钱氏归顺 【归顺集作计定又无及字】 约 【雍正志引作韔误】 窜海上 【四字集作胡刘游窜海上】 钱氏使人追之不及遂隐是山终老其时钱氏以诗怀之曰 【此二十三字据集补嘉靖天启二志但作钱氏使人以诗追之云雍正志作钱氏使人以诗招之云】 东遐追兮西遐追鲍约 【雍正志引作守约大误】 何如罢钓归海上人庙祀之

【六字三志皆无○鲒埼亭集二十三引成化志所引宋干道张氏图经○嘉靖宁波志十五引图经○天启慈溪志四引图经○雍正慈溪志五引图经○宁波简要志载此事略同而下乃云鲍约隐遐追山以遐追庙谓即祀鲍约雍正慈溪志则复谓刘韔变姓名为鲍约隐居于此语皆与此大异按图经云约窜海上者谓胡刘二人相约而窜海上也诗云鲍约何如罢钓归者言如鲍约者乃宜罢钓归耳二君则各为其主何为深隐不出乎简要雍正二志盖读约窜之约作鲍约之约复疑隐者胡刘而诗乃言鲍约故矛盾纠葛不得其解遂不能不迁就其词矣驳语详谢山遐追庙碑中】

寺观 【此目见总序○今本全佚】

鄞县

天童山景德寺法璇居此日诵莲经感天童蹑云升降捧天食来供师夜绕塔行道人遥见师身与塔之相轮等白衣范的备述其事所谓太白禅师者也古松唐僧昙德清闲所植 【宝庆志十三引旧志】

大梅山护圣院开成元年建法常禅师初领千众住持每云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惟啮白墡饼子不同众僧之餐山闲患无水乃感象眠为池虎跑为泉今象齿犹存 【同上】

【附存】 【惠光院院尝有妖僧塑神像纳老乌于其腹以术咒之使为祸福于人而邀利民之有灾患不祷其神则不宁干道中守张津知之追妖僧至庭下具得奸状遣吏剖其像果有死乌杖其僧而逐之民以安息○宝庆志十三】

奉化县

净慈寺唐干符六年建 【沈焕净慈寺记引图志篇中又称图经】

慈溪县

补陀院唐宣宗大中六年旱魃为灾遇神僧指凿兹池 【按谓寺中池也】 得灵物祷之而雨大通因建梵宇其上名大中观音院院东北旧有灵岩古寺莫详创始而废亦已久相传尝遭雷电震毁钟沦于地不可复出至五代汉天福闲邑士夏公敬章以灵岩接近先垄便于祭埽故即其废址重建兰若名海惠庵以为奉安先灵之所遂并大中观音院共为补陀教院 【陈敬宗重建灵岩观音寺记引图志】

定林寺初隐君费日章号峰山者以赀甲于里闲爱兹山 【按谓南山深谷中之山也】 邃雅筑精舍读书晚岁捐园田山林之饶凡六百亩有奇辟为峰山道院没而葬兹山事在晋天福二年至宋 【按原本当作皇朝】 天圣四年僧徒日繁产亦寖广乃请额于朝赐名定林竖碑以纪始末仍祀日章于东庑不忘本也 【颜鲸重修峰山寺碑记引图经】

古迹 【此目见黄序总叙及弟一弟二弟七卷○今本存州城内七条鄞县七条昌国一条】

总叙

会稽有资氏 【姓氏急就篇上引四明志○按原书不知所说何语今但见此五字无门可归姑附于古迹中○又按全谢山公棠辨云干道四明志述形胜祇及兴公之梨洲而无树棠之说按今本无梨洲而谢山所说又不录其原文无从采引或在四明山条或在奉化县卷抑或谢山误记均不可详今姑附识古迹之后】

冢墓 【此目见弟二弟五卷总叙作地灵古迹○今本存鄞县六条慈溪十一条】

昌国县

徐偃王墓在翁洲王龟龄会稽赋云翁洲访偃王之庐是也一云在鄞隐学山 【嘉靖宁波志四十二引旧图经】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