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四先生學案(黃宗羲原本黃百家纂輯全祖望修定)
北山四先生學案表
何基子欽
(父伯。)(從子)鳳(子)宗誠
(勉齋門人。)(子)宗映
(晦翁、清江再(子)宗瑞(並見《白雲門人》。)
傳。)王柏(弟)相
(族子)侃(見上《北山門人》。)
(族子)佖
(從孫)瑊(子)紹孫(孫)閑
(孫)閏
(孫)誾
(孫)閌
(子)雲龍
金履祥(見上北山門人。)
王賁
車若水(別見《南湖學案》。)
周敬孫(子)仁榮周潤祖
泰不華
朱嗣壽
(紫巖講友。)
陶凱
楊玨周仁榮(見上《子高家學》。)
孟夢恂
陳天瑞周仁榮(見上《子高家學》。)
孟夢恂(見上《簡齋門人》。)
黃超然
朱致中
薛松年
張楊剛中(子)翮
夾谷之奇
聞人詵(子)夢吉吳履
宋濂(子)璲
方孝孺
(詳見《明儒學案》)
唐以仁
(子)光祖
胡仕寧
樊萬
盛象翁陳德永(見下《絃齋門人》。)
林絃齋陳德永朱右
(附師李五峰)
張明卿
(附師邵素心。)
趙宏偉
(導江講友。)
張莘夫(子)明卿(見上《弦齋門人》。)
(絃齋同調。)鄧文原王守誠
(別見《草廬學案》。)
牟楷
(魯齋續傳。)
陳紹夫
(靜正同調。)
汪開之
倪公晦
倪公度
倪公武
張潤之
王侃
季鏞
吳梅
金履祥許謙(子)元
(子)亨
范祖幹邢沂(子)旭
汪與立
劉名叔
李國鳳
葉儀何壽朋
許元(見上《白雲家學》。)
許亨(見上《白雲家學》。)
敬儼
(從祖鉉。)
唐懷德
揭傒斯(別見《雙峰學案》。)
朱公遷(別見《雙峰學案》。)
歐陽玄
(附師張貫之。)
方用
蘇友龍(子)伯衡
胡翰
朱震亨
王餘慶
呂洙
呂權
呂機
李唐(子)希明
衛富益沈夢麟
黃彝
鄭忠
戚崇僧
朱同善
劉涓
李裕
李序
蔣元(子)允升
(別見《滄洲諸 儒學案》。)
樓巨卿
趙子漸
張匡敬
(大父衍。)
(父士善。)
馬道貫
江孚
江起
王麟(子)延齡
合刺不花
何宗誠
何宗映
何宗瑞
方麟
李亦蔣允升
(別見《滄洲諸儒學 案》。)
鄭謐
(范、葉學侶。)
郭子昭
柳貫宋濂(見下《凝熙門人》。)
鄭濤
戴良李孝謙
(父仕開。)
李悌謙
李忠謙
唐轅(別見《慈湖學案》。)
楊璲
(附兄琰)
(弟瑀。)
衛富益(見下《白雲門人》。)
唐良驥
張樞
吳師道(子)沈
(並白雲學侶。)胡翰(見上《白雲門人》。)
諸葛伯衡
徐原
趙宏偉
(白雲同調。)
金麟
張必大
童偕
童俱
余澤
潘墀
(魯齋學侶。)
何南坡
葉由庚(別見《滄洲諸儒學案》。)
(並北山學侶。)
方鎔逢辰(玄孫)道叡(別見《慈湖學案》。)
(朱學續傳。)魏新之
邵桂士
汪斗建(子)汝懋(別見《慈湖學案》。)
孫潼發
袁易
(並石川講友。)
于逢扳
(族孫)一夔
蔣沐(孫)元(見上《白雲門人》。)
(蛟峰同調。)
----
北山四先生學案序錄
祖望謹案:勉齋之傳,得金華而益昌。說者謂北山絕似和靖,魯齋絕似上蔡,而金文安公尤為明體達用之儒,浙學之中興也。述《北山四先生學案》。(梓材案:是卷梨洲本稱《金華學案》,謝山《序錄》始稱《北山四先生學案》。又案:方蛟峰父子亦講朱學者,其派附此。)
◆勉齋門人(朱、劉再傳。)
文定何北山先生基(父伯。)
何基,字子恭,金華人。父伯,丞臨川,而黃勉齋榦知其縣事,伯使二子師事之。勉齋告以必有真實心地、刻苦工夫而後可,先生悚惕受命。于是研精覃思,平心易氣,以俟義理之自通,未嘗立異以為高,徇人而少變也。凡所讀書,朱墨標點,義顯意明,有不待論說而自見者。楊與立深推服之。先生未嘗開門授徒,聞而來學者亦未嘗立題目作話頭。王魯齋柏登其門,先生舉胡五峰之言曰:「立志以定其本,居敬以持其志,志立乎事物之表,敬行乎事物之間。」先生有文集三十卷,其間與魯齋問辯者十八卷,蓋一事而至十餘往復,先生終不變其說也。景定五年,添差婺州學教授,兼麗澤書院山長,力辭。咸淳初,授史館校勘兼崇政殿說書,改承務郎,主管西嶽廟,終不出。卒,年八十一,諡文定。居金華山北,人稱北山先生。
何文定語
為學立志貴堅,規模貴大,充踐服行,死而後已。
讀詩別是一法,須掃蕩胸次淨盡,然後吟哦上下,諷詠從容,使人感發,方為有功。
以《洪範》參之《大學》、《中庸》,有不約而符者:敬五事則明明德也,厚八政@則新民也,建皇極則止至善也;至于皇極,有休徵而無咎徵,有仁壽而無鄙殀,則中和位育之應,皇極之極功也。
讀《易》者當盡去其膠固支離之見,以潔淨其心,玩精微之理,沈深涵泳,得其根源,乃可漸觀爻象,究其義理。
治經當謹守精玩,不必多起議論,有欲為後學言者,謹之又謹可也。
《四書》當以《集註》為主,而以《語錄》輔翼之。《語錄》既出眾手,不無失真,當以《集註》之精微,折衷《語錄》之疏密,以《語錄》之詳明,發揮《集註》之曲折。
宗羲案:北山之宗旨,熟讀《四書》而已。北山晚年之論曰:「《集註》義理自足,若添入諸家語,反覺緩散。」蓋自嘉定以來,黨禁既開,人各以朱子之學為進取之具,天樂淺而世好深,所就日下,而剽掠見聞以欺世盜名者,尤不足數。北山介然獨立,于同門宿學,猶不滿意,曰「恨某早衰,不能如若人強健,應聘講,第恐無益于人,而徒勤道路耳。然則,若人者,皆不熟讀《四書》之故也。」北山確守師說,可謂有漢儒之風焉。
百家謹案:勉齋之學,既傳北山,而廣信饒雙峰亦高弟也。雙峰之後,有吳中行、朱公遷亦錚錚一時。然再傳即不振。而北山一派,魯齋、仁山、白雲既純然得朱子之學髓,而柳道傳、吳正傳以逮戴叔能、宋潛溪一輩,又得朱子之文瀾,蔚乎盛哉!是數紫陽之嫡子,端在金華也。
◆北山學侶
漕元何南坡先生□
何南坡,北山先生之兄也。嘗舉漕元,與北山同師黃勉齋。其卒也,金仁山履祥偕張必大、童偕、金麟、余澤、童俱等祭之曰:「考亭、洙泗,勉齋、曾顏,公與叔子,俱親其傳。始侍宦遊,臨川之滸,父師同寅,伯仲步武。終焉退老,磐溪之濱,頎頎兩公,翼翼典刑。勉齋遺言,被于後進,實公始傳,叔子訂定。公舉計臺,卒隱丘林,叔子特詔,亦辭執經。叔子云亡,公乃慟悶,曾是信宿,相繼而殞。孰無兄弟,惟公怡怡,孰無生死,惟公同歸。師學匪殊,塤箎一律,清風不孤,夷、齊雙骨。峨峨北山,道脈攸傳,有公之兄,允為二難。我登師門,並獲趨拜,教語溫良,重重燕賚。昔登公門,乃玉乃金,今登公堂,乃聯銘旌。令德壽終,于公奚憾,儀刑俱隔,茲之永歎。」(參《金仁山集》。)
葉通齋先生由庚(別見《滄洲諸儒學案》。)
◆朱學續傳
奉直方先生鎔
方鎔,字伯冶,淳安人。少以詞章名,兩魁郡試。後棄去,盡心聖賢知行之學。每曰:「人與天地對立者,文藝云乎哉!」日訓諸子,所講明必以窮理盡性為先,至于應事接物,則以持敬實踐為功。其教不言而躬行,不見其有的然之,而家庭日用起居無非六經之道。暨二子逢辰、逢振前後登第,乃曰:「吾昔以為不足為者,今吾兒為之,爾曹勿謂足也。」二子及第,後授宣教郎,歷官奉直大夫、兩淮制置司參謀官。(參《兩浙名賢錄》。)
◆北山家學(朱、劉三傳。)
何先生欽
何欽,文定公基之子也。與王成齋以風流文雅相尚,為忘年交。(參《王忠文集》。)
何遯山先生鳳
何鳳,字天儀,號遯山翁,文定公之群從子也。潛溪稱其言論風範,可以冠冕風俗。(參《宋文憲集》。)
何先生宗誠
何先生宗映
何先生宗瑞(並見《白雲門人》。)
◆北山門人
文憲王魯齋先生柏
王柏,字會之,金華人。(雲濠案:先生之祖師愈,為龜山弟子。父瀚,東萊弟子。)少慕諸葛孔明,自號長嘯。年踰三十,與其友汪開之同讀《四書》,取《論》、《孟》集義,別以鉛黃朱墨,求朱子去取之意。以黃勉齋《通釋》尚缺答問,乃約《語錄》精要足之,名之曰《通旨》。一日讀「居處恭,執事敬」章,惕然曰:「長嘯非持敬之道。」更以魯齋。已遇楊與立,告以何北山基學于黃勉齋榦,得朱氏之傳,即往從之。北山授以立志居敬之旨,且作《魯齋箴》勉之。自是發憤奮勵,讀書精密,標抹點檢,旨趣自見,謂:「古人左圖右書,後世圖學幾絕。」作《研幾》七十餘圖,又作《敬齋箴圖》。以日用從事,夙興見廟。閉閣靜坐,子弟白事,非衣冠不見也。來學者眾,其教必先之以《大學》。蔡杭、楊棟守婺,趙景緯守台,聘為麗澤、上蔡兩書院師。理宗崩,率諸生製服臨于郡。咸淳十年卒,年七十有八。國子祭酒楊文仲請于朝,諡文憲。(雲濠案:《四庫書目》收錄先生《書疑》九卷、《詩疑》二卷、《詩目》四卷。)
魯齋要語
三代以下所甚急者,富國強兵而已。富國強兵,必以理財為本,而儒者不屑為。夫理財而不用儒者,其害不可勝言矣。
世衰道微,學絕教舛,士氣不振,風俗不淑,以士大夫體不立而急于用,借濟時行道之言,以蓋其富貴利欲之私心。
(梓材謹案:此下有二條,一移入《濂溪學案》,一移入《南湖學案》。)
蘇氏以為,管仲智有餘而德不足,亦過矣。當是之時,利欲汩沒,人心已亡,其所謂知,亦即知得利欲一路,而于天理民彝,未嘗知也。愚方病其不足,安得謂之有餘!
陳恆弒其君,蘇氏謂:「齊不與者半。以魯之眾,加齊之半,可克也。」此是以戰國縱橫之士待聖人也。聖人以大義告其君,豈以利害動其聽哉!
尋樂之說,似覺求上達之意多,于下學之意少。竊謂,苟無下學之功,決無上達之理。朱子于此一段公案,固曰:「學者但當從事于博文約禮,以至于欲罷不能,而既竭吾才,則庶乎有以得之。」吁!此千古不易之教,而傳之無弊者也。
孟子之所謂自得,欲自然得于深造之餘,而無強探力索之病,非有脫落先儒之說,必有超然獨立之見也。舉世誤認自得之意,紛紛新奇之論,為害不少。且《集註》之書,雖曰開示後學為甚明,其間包含無窮之味,蓋深求之于言意之內,尚未能得其彷彿,而欲求于言意之外乎﹖修道,指其當行之路也。明誠,指其當知之路也。知而後能行,行固不先于知也。
原其繼善成性之初,理與氣未嘗相離也。推其極本窮源之義,理與氣不可相雜也。于不可相雜之中,要見未嘗相離之實;于未嘗相離之中,要知其不可相雜之意,方謂純粹峻潔,不悖厥旨。夫氣者,性之所寄也;性者,氣之所體也。舜之命禹曰人心,曰道心,此分理氣而並言。《湯誥》曰降衷,劉子曰受中,此于性中獨提理言,所謂性即理也。告子曰食色,曰生之謂性,此于性中獨提氣言,故曰不識性也。子思曰天命,則理氣混然在中;曰喜怒哀樂,本乎氣者也,特以其未發無所偏倚,故謂之中,此氣而合理也。發而中節,亦氣也,有理以帥乎其中,故發而能中節矣。古今之遠,四海之大,人生消息變化之無窮,推其所以相生相克者,止于五行。五行,氣也。五行之神,則仁義禮智之性也。性即天賦之理也,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此常理也。君子修之亦有時而不吉,小人悖之亦有時而不凶,此非常理也,變也。氣之不齊也,故氣有時而變,理則一定而不可易。學者當循其常而安其變,秉其彝而御其氣,使理常為主,而氣常聽命焉,雖富貴貧賤夭壽之不同,而仁義禮智之在我者皆不得而泯,此自昔聖賢教人之要法。
自伏羲則《河圖》,推一陰一陽之義,畫出奇耦,皆因自然之勢而生八卦。文王則《河圖》,卻因已定之卦,推其交合,乃求未畫之圖而《易》位置。《河圖》者,先後天之宗祖乎!大禹得《洛書》而列九疇,箕子得九疇而傳《洪範》。《洛書》之數四十有五,而《洪範》之經,推其事五十有五,與《河圖》之數不期而暗合。箕子之傳,又推而倍大衍之數。《洪範》者,經傳之宗祖乎!
《洛書》之所以則《河圖》者,何也﹖《洛書》以《河圖》生成之數並位,此其大意也。以二四易置于東南,以七九易置于西北,此其妙機也。惟如是而後縱橫相對皆十,于是陽居正而陰居偏矣。後天之所以則《河圖》者,《河圖》是逐位奇耦之交,後天是統體奇耦之交,惟四生數不動,以四成數而下上之,則耦在上而奇在下矣。「初一曰五行」以下六十五字,《洪範》也;「五皇極」以下六十四字,皇極經也。此帝王相傳之大訓,非箕子之言也。《洪範》五皇極居中,一六、二七、三八、四九相並,有並義焉;一九、三七、二八、四六相對,有對義焉。箕子所陳,事徵相感,舉一隅也;今三從一衡取義,亦舉一隅焉。
《詩》三百五篇,豈盡夫子之舊﹖漢初諸儒,各出所記足之。夫子所刪,容有存于閭巷浮薄之口者。乃以《二南》各十有二篇,兩兩相配,退《何彼穠矣》、《甘棠》于《王風》,而削去《野有死》。鄭、淫奔諸詩,皆所當刪也。
杜征南注:「隱公之元年,周王之正月。」明白有典矣。豈有魯國之史,不用周正,而用夏正﹖是不奉正朔也。聖人義精理明,無其位而輒改正朔,悖莫甚焉。二百四十二年之間,四時之序常違,聖人欲行夏之時,正以此也。先儒謂周正非春,是矣。謂假天時以立義,則非也。謂以周正記事,無位不敢自專,是矣。謂以夏時冠月為垂法後世,則非也。
《中庸》古有二篇,誠明可為綱而不可為目。
(梓材謹案:此下有一條,移為附錄于後。)
百家謹案:魯齋之宗信紫陽,可謂篤矣,而于《大學》則以為格致之傳不亡,無待于補;于《中庸》則以為《漢志》有《中庸說》二篇,當分誠明以下別為一篇,于《太極圖說》則以為無極一句當就圖上說,不以無極為無形、太極為有理也;其于《詩》、《書》,莫不有所更定,豈有心與紫陽異哉!歐陽子曰:「經非一世之書,傳之謬,非一人之失,刊正補緝,非一人之能也。學者各極其所見,而明者擇焉,以俟聖人之復生也。後世之宗紫陽者,不能入郛廓,寧守注而背經,而昧其所以為說,苟有一言之異,則以為攻紫陽矣。然則,魯齋亦攻紫陽者乎﹖甚矣,今人之不學也!」
朋友服議
咸淳戊辰臘月十有九夜,承北山何先生之訃。次早,排關往哭之。既斂,僕雖以深衣入哭,隱之于心,疑所服之未稱也。自吾夫子之喪,門人不立正服,乃以義起,若喪父,而為心喪。程子曰:「師可立,服不可立也,當以情之厚薄、事之大小處之。若顏、閔之于孔子,雖斬衰三年可也。其成己之功若君父,並其次各有淺深,稱其情而已。」僕于北山受教為甚深,豈可自同于流俗!因思《儀禮》《喪服》、有「朋友麻」三字,豈非朋友之服乎﹖鄭康成云:「朋友雖無親,有同道之恩,相為服加絰帶。」又曰:「士以緦麻為喪服,其弔服則疑衰。」疑之為言擬也,緦麻之布十五升,疑衰十四升,即白麻深衣,擬于吉物也。蓋緦衰,服之至輕者也,他無服矣,止有弔服,所以擬之註云:「弔服加麻,其師與朋友同,既葬,除之。」疏云:「以白布深衣,庶人之常服,又尊卑未成服以前服之,故庶人得為弔服。」素冠吉履無絇。其弔服圖云:「庶人弔服,素委貌白布深衣。士朋友相為服弔,服加麻。加麻者,即加緦之絰帶,是為疑衰。」或曰:「深衣,吉服也,而可為弔服乎﹖」僕曰:「注固已云,擬于吉服也,況非正為弔服。親疾病時,男女改服,注云:『庶人服深衣。』又曰:『子為父斬衰。尸既襲,衣十五升布深衣,扱上衽,徒跣,交手哭。』是孝子未成服,亦服深衣也。」或者又曰:「安知深衣為弔服,又為麻純乎﹖」僕曰:「純之以釆者曰深衣;純之以麻者曰麻衣;純之以素者曰長衣;以釆緣之,袖長在外,則曰中衣,又各自有名,不可亂也。」或又曰:「子創為此服,豈不驚世駭俗﹖人將指為怪民矣。」僕曰:「以深衣為弔服,鄉閭亦行之,但未有麻耳。是服也,勉齋黃先生考之為至詳。其書進之于朝,藏于祕省,板行天下,非一家之私書也,遵而行之,豈得為過!」僕于北山成服日,服深衣,加絰帶,冠加絲武,即素委貌,覆以白巾,見者未嘗以為怪。越數日,通齋葉仲成父來弔,僕問:「昔日毅齋之喪,門人何服﹖」曰:「初遭喪時,朋友以襴,僕加布帶。」其後共攷《儀禮》,至葬時,方以深衣加絰帶。僕于是釋然知無其戾于禮也,故作《朋友服議》。
梓材謹案:謝山《學案劄記》有「魯齋經說補」五字,蓋其稿未全。)
附錄
理宗時,講官徐僑請錫命《論語》為魯經,有詔奉行,時議迂之而止。先生以為,聖人言行,萬世大經,曰語曰子,顧不得與帝王之書並,可乎!乃為《魯經章句》,以《大學》、《中庸》、《孟子》為之傳。
汪先生開之
汪開之,字元思,金華人,東萊弟子獨善之孫也。居貧力學,與魯齋為友,魯齋稱其「堅礪勇往,能自拔于困苦之中。予為為己之學,實開端于元思」云。先生嘗自著貧約曰:「不衣絹帛,不食夜飯,不僱僕從,不妄收買,不趁人情,不作雜書,不轉假借,不轉懇事,不為妄費,不借人物。」凡十條。其卒也,魯齋率朋友斂之,又請于北山為銘其墓。(參《金華府志》。)
(梓材謹案:吳禮部正傳《跋固窮集》云:「元思力學忍貧,為貧約,指心以誓。其友胡潛類聚聖賢處貧言行為《固窮集》贈之,元思以貧約附焉,質于北山何先生,愈勵其操。」據此,則先生嘗及北山之門矣。)
幹辦倪先生公晦
倪先生公度(合傳。)
倪先生公武(合傳。)
倪公晦,字孟陽,金華人。魯齋稱其遷善改過,專志于下學。仕至轉運司幹辦公事,清廉介直。所著有《周易管窺》。先生之兄公度,字孟容;公武,字孟德,皆受業何氏,時稱箕谷三倪。孟德有《風雅質疑》、《六書本義》。(修。)
張思誠先生潤之
張潤之,字伯誠,蘭溪人,號思誠子。從北山學,餘三十年,盡得其要。北山輯《敬思錄》,發揮未就,金仁山履祥續成之,每條必質于先生而後定。北山之葬也,先生為定士禮,不用品官之儀,以成其志。仁山曰:「思誠子于朱門為嫡孫行,端平、淳祐,文獻靈光,值亂處約,蔬薪不繼,人不堪其憂,處之裕如,至或靳之,不以為浼,冰雪中孤松也。」許白雲謙亦曰:「先生天機駿利,襟度融朗,有浴沂詠歸氣象。」先生長于仁山二十年,與魯齋為學侶,仁山視以前輩,稱之為丈,而平居商略討論,情好最密,他人不及。魯齋為北山成服,用古禮,先生不以為然,獨不赴。仁山曰:「張丈之言,自可以為朋友之糾彈也。」
王立齋先生侃
王侃,字剛仲,金華人,文定公淮之孫也。初從撝堂劉氏,卒業北山,與族父魯齋自為師友。有《立齋集》。蔡樞密久軒,其契友也。(補。)
知州季先生鏞
季鏞,龍泉人。嘗登北山之門。
(雲濠謹案:《萬姓統譜》載,先生字伯韶,括蒼人。淳祐十三年,知睦州。時歲饑,先生既至,虛己問俗,首蠲私茶十六,力請于朝,寬京府榷糴之令,發廩分賑,頓之四明觀,民樂安生。)
縣尉吳先生梅
吳梅,字仁伯,麗水人。從北山遊。咸淳進士,官浦江、錢塘尉。見《括蒼彙記。》
文安金仁山先生履祥
金履祥,字吉父,蘭溪人。凡天文、地形、禮樂、田乘、兵謀、陰陽、律曆之書,靡不畢究。已向濂、洛之學,事同郡王魯齋,從登何北山之門。自是講貫益密,造詣益邃。德祐初,以迪功郎、史館編校起之,辭勿受。宋季,國勢阽危,任事者束手罔措,先生獨進奇策,請以舟師由海道直趨燕、薊,俾擣虛牽制,以解襄、樊之圍。其敘洋島險易,歷歷有據。時不能用。宋亡,屏舍金華山中,視世故泊如也。北山、魯齋之喪,先生率其同門之士,以義制服,觀者始知師弟子之禮。當時議者謂北山之清介純實似和靖,魯齋之高明剛正似上蔡,先生則兼得之二氏,而並充于一己者也。居仁山之下,學者稱為仁山先生。諡曰文安。所著《通鑑前編》二十卷、《大學章句疏義》二卷、《論語孟子集註考證》十七卷、《書表注》四卷。(修。雲濠案:《四庫書目》稱先生《尚書注》十二卷,今存二卷,又《仁山集》六卷。)
百家謹案:仁山有《論孟考證》,發朱子之所未發,多所牴牾。其所以牴牾朱子者,非立異以為高,其明道之心,亦欲如朱子耳。朱子豈好同而惡異者哉!世為科舉之學者,于朱子之言,未嘗不錙銖以求合也。乃學術之傳,在此而不在彼,可以憬然悟矣。
(梓材謹案:謝山《學案劄記》有「仁山先生經說補」七字,而稿亦未全。姑錄講義數篇于左。)
復其見天地之心講義
程子曰:「先儒皆以靜為見天地之心,不知動之端乃天地之心也,非知道者,孰能識之。」
天地之化,包括無外,運行無窮,萬類散殊,品物形著。聖人作《易》,所以體天地之撰,而夫子贊《易》,獨于《復》之一卦繫之曰:「《復》其見天地之心。」夫以卦而論,則卦之六十有四,爻之三百八十有奇,皆天地之心所寓也;以時而論,則春生夏長,萬寶秋成,形形色色,生生性性,皆天地之心所為也,而聖人謂天地之心獨于《復》有見焉。蓋六十四卦,固天地之用,不難見也,惟《復》乃見天地之心;春敷夏長,萬物生成,皆天地之,不難見也,惟《復》乃見天地之心。夫所謂天地之心者,何也﹖仁也,生生之道也,語其象則復卦一爻是也。夫當窮冬之時,五陰在上,天地閉塞,寒氣用事,風霜嚴凝,雨雪交作,萬物肅殺之極,天地之間,若已絕無生息,而一陽之仁,乃已潛回于地中。吁,此天地生生之所以為化生萬物之初乎!異時生氣磅礡,品物流行,皆從此中出,故程子謂一陽復于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蓋其仁意渾然,而萬化之全美已具,生氣闇然,而一毫之形未呈,此其所以為天地之心,而造化之端,生物之始也與!故邵子《冬至吟》有曰:「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玄酒味方淡,太音聲正希。」夫淡者味之本,為醪為醴,皆從此生。希者聲之真,翕如純如,皆從此變。而又終之曰:「此言如不信,更請問包犧。」愚謂此一爻象天地之心,乃伏羲畫卦之始。今人但見六十四卦更互交錯,卻不知孔子獨于《復》之一陽贊之,曰「天地之心」,何也﹖此一陽爻,正是伏羲畫卦之始也。邵子見此意本于先天一圖,所謂天根者也,蓋有生生之心,是以有天地生生之用。伏羲畫卦,先從天地之心畫起,故先畫一陽爻,以其相生于是而有耦,又乘之而為四象,又乘之而為八卦,又乘之而為六十四卦,皆一畫之生,而此心之用也。此一道理,直看則此一陽六十四卦之始,是為天地生生之心,《太極圖說》見之;橫看則卦氣《剝》為純《坤》,天地生物,若已盡矣,而一陽又復,是為天地不窮之心,《先天圖》見之。程子又曰:「先儒皆以靜為見天地之心,蓋不知動之端乃天地之心也,非知道者,孰能識之。」夫《復卦》,一陽在下,便是動之端。先儒如王弼輩乃解為動在于地是為靜,見天地之心,蓋看卦象不明,所以看道理不出,大抵纔說靜時,便是死殺,是固亦天地之,如何見天地之心!惟于極靜之中,而乃有動之端焉,是乃天地之心也。然以理而論,則靜不足以見天地之心,而動之端乃見天地之心;以人心而論,則動不能見天地之心,而靜可以見天地之心。何則﹖人之所以失其良心,迷此仁性,而終不能見天地之心者,蓋其欲動情勝,而常失之于動也。夫物之感人無窮,人之好惡無節,此心所存,逐物而動,則飛揚升降,幻貿驅馳,安能體認義理,充養仁心﹖其于天地之心,惘然莫知也。故學者亦須收視反聽,澄心定慮,然後可以玩索天理,省察初心,而有以見天地之心。所以《復》之象曰:「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記》「仲冬之月」亦曰:「君子齋戒,處必掩身,去聲色,禁嗜欲,安形性。」凡此無非說靜之工夫。雖曰古人如此,凡以養此陽氣之微,然古人所以見得道理分明,保得人心全固,亦是以此工夫得之。故靜之工夫,古人以此養陽氣之微,學者當以此觀義理之妙,則天地之心,豈不躍然而可見哉!故嘗謂:「有天道之復,有吾心之復。」天道之復,前所說是也;吾心之復,則凡善念之動是也。蓋四端之心,無時不發,而就中惻隱之心最先且最多,此正天地之心在吾心者。大抵人雖日營營于人欲之中,孰無一線天理之萌,此即吾心之復也,人自不察,亦自不充耳。所以不察不充,正由汩于動而不能靜之故。學者須是于此下耐靜工夫,察此一念天理之復,充此所復天理之正,而敬以持之,學以廣之,力行以踐之,古人求仁之功,蓋得諸此。然則,茂對天時之復,以反求吾心之復,惟諸君勉之。是知復者,特此心之初耳。既復之後,無以長養之,則復失矣。朱子所謂復而不固,則屢失屢復者也。自天地之有此復也,日長日盛,進而為《臨》,又進而為《泰》,又進而為《大壯》,又進而為《夬》,又進而為純《乾》矣。人心之有是復也,亦必日增日長,進而為《臨》之大,為《泰》之通,又進而《大壯》之動以天,《夬》之剛決,《乾》之不息,而與天合德焉。此又《復》之之後工夫也。又況凡事莫不有復,如學宮既廢而新,則為學校之復;綱常既晦而明,則為世道之復;國家既危而安,則為國勢之復。賢卿帥出鎮大邦,作興學校,崇建明倫之堂,此學校之復也。綱常既廢而復明,國勢阽危而復振,在諸君子必有得于《復》之義而充《復》之功用者,幸不廢焉。
孟子性命章講義
「性也」之性,是氣質之性;「有性焉」之性,是天地之性,此固不待言。惟二命字難分。「有命焉」之命一節,是氣之理;「命也」之命一節,是理之氣。何以謂氣之理﹖是就氣上說,而理亦在于其中,為之品節限制。何以謂理之氣﹖是就理上說,而氣卻在于其中,有清濁厚薄之不同。蓋理氣未始相離。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猶命令也,然理則一,而氣則有清濁厚薄之不同,所以在人便有智愚賢否、貴賤貧富之異,而理固無一而不在焉,此皆所謂命也。但「命也」之命,自其清濁厚薄者言之,則全屬氣;「有命焉」之命,自其貧富貴賤之分限言之,則便屬理。「命也」之命在前,「有命焉」之命在後,然方其清濁厚薄,便自有貧富貴賤;纔有貧富貴賤,便自有上下品節,所以總謂之命。但其上一截清濁厚薄全屬氣,到貧賤富貴各有品節則屬理,此兩命字所以同、所以異者如此。
仁義五者,非命也,到得所值不同,則命也。故程子、朱子當初于此五者之命,見其說不去,卻把命也推上去說,清濁厚薄所值不同,以補其語意,此說盡之矣。五者之命,程子清濁厚薄之說盡之。夫清濁厚薄氣也,而清濁發于所知,厚薄發于所值。自其清者言之,則仁之于父子也自至,義之于君臣也自盡,禮之于賓主也自節,智自能辨賢否,聖人自能合乎天道;自其濁者言之,則于父子而仁有所窒,于君臣而義有未充,于賓主而禮有未合,于賢否而智有所昏,于天道固不能如聖人之自然合,此命之有清濁也。自其厚者言之,則為父而得其子之孝,為子而得其父之慈,為君而得其臣之忠,為臣而遇其君之敬,賓主之相得,賢否之會避,聖人而得位得祿、得名得壽;自其薄者言之,則子孝而有瞽瞍之父,父慈而有朱、均之子,君賢而有管、蔡之臣,臣忠而有龍逢、比干之戮,為主而晉侯見弱于齊,為賓而魯君不禮于楚,以言乎智,則晏嬰而不知仲尼,以言乎聖與天道,而孔子不得位,此命之厚薄也。氣化流行,紛綸錯糅,化生人物,隨處不同,或清或濁,或厚或薄,四者相經相緯,相糅相雜,而發于心,驗于身,遇于事,各有不同者,清者生知安行,而濁者則反是,厚者氣數遇合,而薄者則不同,此所以謂之命也。程子發此四字,或問兼存兩說,嘗以是質之何先生矣,先生曰:「然。」故筆之。「目之于色也」以下五句,是氣質自然之欲,故斷之曰性也,此是順結;「仁之于父子也」以下五句,此是人心自然之理,乃結之曰命也,此卻反結。何邪﹖曰:「目之于色五事,是就人身言,仁之于父子五事,是就人事言,則所處所遇,自是有不同,故曰命。然人以前五者在人身為性,而求必得之,故孟子指出天分,謂各有限制之不同,故曰「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人以後五者在人事為命,而不求盡,故孟子指出源頭,謂本有義理之不異,故曰「有性焉,君子不謂命」。謂之君子不謂性,則知一謂之性者,世人之言也;謂之君子不謂命,則知一謂之命者,亦世人之言也,故朱子有世人之說。履祥又聞之王先生曰:「《孟子》後斷命也一句,是歇後語。」
金先生麟
金麟。
(梓材謹案:先生為仁山先生弟。見《仁山文集》。縣學立純孝公祠,子孫奉安祝文,蓋皆純孝曾孫也。)
張先生必大
張必大。
童先生偕
童先生俱
童偕。童俱。
余先生澤
余澤。
(梓材謹案:以上五先生,皆北山門人。見金仁山所作北山與其兄南坡祭文。)
◆魯齋學侶
修撰潘介巖先生墀
潘墀,字經,一字介巖,金華人,魯齋之學侶也。嘗以李貫之所編《朱子語類》,專取其《論語》,補其不備,別為《論語語類》行世。官至祕書修撰。(補。)
奉直家學
尚書方蛟峰先生逢辰
方逢辰,字君錫,淳安人也。學者稱為蛟峰先生。元名夢魁,淳祐九年進士第一,御筆特賜改名。尚未授官,適二御史以忤鄭清之去國,已而雷震,先生上書曰:「伏御筆,以雷發非時,避殿減膳恤刑,而獨無求言一條,天下怪之。以廟堂為監謗,所貴乎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君嗣未定,大臣不能贊之;土木方新,大臣不能爭之;貨臣聚歛,大臣不能禁之;敵國佯遁,大臣無以備之,顛而不扶,危而不持,則具臣而已矣。聞大臣累疏乞閒,而未可其請,留之益堅,攻之愈眾,乃所以招天下之議,非所以愛之也。」疏上,舉朝偉之。釋褐平江簽判,講學于和靖書院。寶祐元年,以正字召。海州喪師,制使賈似道以捷聞,降詔獎諭,先生上書:「海州之事,三尺童子能言之,而帥臣抗章夾辯,以一去恐朝廷,較之楊國忠又甚焉!萬世之議,即未暇卹,四鄰笑我,何以立國。」于是似道之恨先生自此始。二年,除校書郎。理宗信用宦豎,儲君尚幼,先生疏言:「大本猶豫之秋,豈無旁睨蚍蜉之撼。甫、節之炎炎,難度其心;平、勃之屹屹,當儲其後。」又曰:「天下有貧州郡而無貧太守,有貧國家而無貧邸第,南司貧而北司之應奉不貧,百姓貧而緇黃之窟宅不貧,如此類者,不可枚舉。至于挾小材以濟大貪者,于陛下之近親有依憑焉,于陛下之宮中有承受焉,于陛下之左右有游譽焉。專伺陛下之好惡喜怒以媒其身,陛下曰某人能,某人廉,或畀麾,或授節,曰:『吾自除吏也。』而不知西園之諧媚,固有從旁而竊威福者矣。」又曰:「京師,邦家之根本;王畿,四方之命脈,此天下所恃以為國者。京有尹,畿有漕,所以使培護根本,愛養命脈也,豈願其撥而戕之,以便吾之私哉!邇年為是官者,不過為奄豎輩一大承受耳。無名宣頭,真偽莫詰,非時取索,隱匿莫稽,誰敢執拗以取禍者,仇士良教其徒曰:『天子不可令閒暇,莫若以財貨聲色蠹其心,使不及他事。』今此曹皇皇汲汲,前之藻梲未休,後之丹雘又起。陛下方以其動適吾意,而不知此正士良之策也。帥、漕兩司,疲于應奉之不給,帑庫赤立,廩如垂磬,職此之由,萬一畿甸之內,有一旦警急,不知何以趣辦,何所倚仗乎﹖如將救之,願斷自今日,掃除蠹穴,然後可為緩急之備也。」三年,又上疏曰:「善處急者,不以急而震天下,亦不以暇而愚天下,夫天下之勢,固不可激,尤不可偷。勢急矣,吾又示之以急,則失之激,故不容不暇以壓之。此豈真暇哉!當為皇皇之急,不當為悠悠之偷,古之人有為之者。莫窘于淮、淝,而談笑于弈棋;莫迫于新亭,而從容于就席,此之謂不以急而震天下。然外示談笑,內必有以神其指授之略;陽示從容,陰必有伐其壁後之謀,此之謂不以暇而愚天下。故處急必以暇,處暇必以急,不然,天下之憂端未艾也。」又曰:「天下貴有以自謀,不可以鄰國之存亡為安危;貴有以自備,不可以敵國之緩急為喜懼。善為謀者,不依于人;善為備者,不制于人,不然,萬一鄰國陽示安枕以紿我,而假敵以道,臍可噬乎﹖胡不移其揣摩他人者而自謀自備乎!」湖山之役日盛,又上疏曰:「今與敵對境,我無一日謀敵,而敵無一日不謀我。我之所築,土妖血山;彼之所築,金城鐵壁。彼之所築,奪我之地為之;我之所築,奪民之地為之。」又疏云:「備邊之事,必爭浮、光,然後可以全兩淮而保長江;必守襄、樊,然後可以拒光化而全江陵。夫淮之猶可守可耕者,以有河也。今彼涉河而築浮、光,乃吾戶內,若其生聚教訓于斯,日夜出騎以撓我,淮東、西俱不可耕矣,故當盡力以爭浮、光,使彼不得以牢其巢,則兩淮猶可安枕也。襄、樊不守,則江陵為孤注,豈尚足恃﹖故當必以死守襄、樊,則北可拒光化,而南可全江陵。」時不能用。訖宋之亡,先生之言無不應。洪天錫劾內豎不行而去,先生貽書宰相,勸其行申屠嘉之事。又疏言:「臺臣欲為國家去厲鬼,以除膏上肓下之疾,陛下愛國家反不如愛二豎平﹖漢、唐之季,閹豎罪大惡極,朝廷不能誅,天下必有起而誅之者。」又曰:「小人所忌憚在外廷,若外廷攻之而絀,則此曹無復忌憚,而無君之心動矣。」上以其激烈,惡之。先生求去,董丞相槐留之,先生嘆曰:「丞相且自為防。」已而丞相亦被逐。除著作郎,為丁大全之黨所論罷。未幾,程丞相元鳳疏薦知寧國府,復以論罷,杜門說《易》。開慶元年,大全敗,理宗強起,吳丞相潛首薦先生為著作郎。明年,權尚左郎官。是時,大全之黨有所謂六賊者尚存,國博徐庚金等相繼上書,乞誅以謝天下,而上庇之,宣諭丞相,不當汲引庚金等。議論紛紜,丞相抗疏言之,上自是怒。先是,鄂州危急,似道提師江陵,密奏欲請下流兵權,上以問丞相,丞相謂「鄂以上既屬似道,鄂以下宜屬趙葵」,而上不從,于是上與賈密相往復,丞相不得與聞,而反以丞相不知邊報為罪。夜半,片紙中出與郡,于是先生上疏曰:「天下所同好,我獨惡之,天下所同非,我獨是之,則為人上者,亦難知矣。上易知則下親,上難知則下畏,下親則上安,下畏則上孤,窘急而求之,一緩而遣之,號呼而進之,一唯而退之,旁觀沮縮,何以作用人任事之氣乎!」上問為誰,先生言:「臣不敢直指,願陛下曲回天怒,以安中外。」上首肯之,然未幾似道入朝,而丞相終不免有循州之行,先生亦論罷矣,于是徐庚金招先生講學于金華。適有詔以先生知婺州,復為似道之黨所論罷。先生歸,講學于淳安。已而除知嘉興府,以論罷。知瑞州,又以論罷。度宗即位,以司封郎召,尋兼直舍人院,請以朝臣為知縣,如天聖、紹興法;用胡安國之言,以均田稅、正版籍、均力役、勸農桑、崇孝弟、訓士卒、除盜賊為考課法。有詔從之而不行。三遷以祕閣修撰提刑江東。信州軍亂,或語先生無往,先生單騎入城,密訪亂卒姓名,調諸寨銳卒禽之,一軍帖然。晉集英殿修撰,持江西漕節,時欲以銅錢一當十,令江西先行之,疏陳其害,得止。凡所至,輒與諸生講學。于是歷權兵部侍郎兼侍讀,遷吏部侍郎,賜石峽書院額,以丁艱歸。自是,凡四召至禮部尚書,皆不赴,而宋亡。元人召之,亦不赴。至元二十八年卒。所著有《孝經解》一卷,《易外傳》、《尚書釋傳》、《中庸大學註釋》若干卷,《格物入門》一卷,《蛟峰集》六卷。先生之學,以格物為窮理之本,以篤行為修己之實,終身顧未嘗有師承,蓋淳安之學,皆宗陸氏,而先生獨為別派也。(梓材案:先生為奉直長子,自承家學,別無他師,故云爾。補。)
石峽書院講義
先儒論仁,最善名狀者,無如謝上蔡,指草木之核,種之即生,道以為仁,其中一包,皆生理也。雖然,此物借草木之核而言耳。人之核安在﹖曰心。天地之核安在﹖曰人。夫生生不息者,天地之心也,然其心不能直遂,必以託諸人。人得天地之氣以為形,得天地之理以為性,故萬物皆備于我。而天地之所以生生者,實寄吾性分之內,天高地下,一日無人,則天地特塊然者耳,故《孟子》曰:「仁也者,人也。」二物相配之為合,仁以性言,人以形言,仁固所以為人之理,人則所以載是理而行之者,故曰:「合而言之,道也。」然則,天地以此心寄諸人,豈徒然哉!許多道理,皆要從人心上抽迸出來,如草木句萌,自有勃然不可遏者,羞惡辭讓是非之心,迸裂而出。上蔡曰:「活者為仁,死者為不仁。」人心不仁,則天地之心亦死矣,故《孟子》又曰:「仁,人心也。」七篇之書,自首至尾,切切焉以陷溺人心為憂,凡教人曰存,曰養,曰盡,曰求,曰心之端,曰心之官,曰根心,曰生心,曰物之長短輕重心為甚,直指人之識痛癢有知覺處示之,非便以知覺痛癢為仁,特欲其切己省察而救活其本心也。不然,死灰而已,槁木而已,頑石而已,此之謂不仁。莊、列之徒,正坐此病。
蛟峰文集
世有以穎悟為道、以鹵莽滅裂為學者,其說謂:「不由階級,不假修為。」以致知格物為支離,以躐等凌節為易簡,以日就月將為初學,以真積力久為鈍才,匪徒誣人,亦以自誣,天下未有一超徑詣忽焉而為聖賢者也。(《勤有堂記》。)
《四書》為根本,《六經》為律令,格物致知以窮此理,誠意正心以體此理,學之博以積之,反之約以一之。
(《常州路重修儒學記》。)
二程未嘗一語及太極,或遂疑非元公之書,不知所謂太極,豈必盡在圖!二程教人,日用切近,莫非太極也,故曰「道不離器」。(《贛州興國先賢祠記》。)
諺曰:「一世識陰陽,三世翁無墟墓場。」此為不識陰陽之理者發。欲識其理,則程子五患之外,莫非佳山佳水。(《跋地理心機》。)
府簿方山房先生逢振
方逢振,字君玉,蛟峰先生弟也。景定三年進士,官至太府寺簿。宋亡,蛟峰隱于石峽,先生隱于鳳潭,元人以淮西北道僉事起之,不赴。蛟峰卒,先生嗣主石峽講席,申明蛟峰之學,學者稱為山房先生,配享書院中。(補。)
隱君方富山先生一夔
方一夔,字時佐,蛟峰先生孫也。隱居富山,學者稱為富山先生。嘗主石峽講席。所著有《富山集》。(補。)
(雲濠謹案:《蛟峰外集》附先生《賀山房入新居詩》云:「吾宗紫陽民,秀挺鸞鳳骨。家學印大程,南北斗柄揭。」大程蓋指蛟峰,顧稱山房為吾宗。集中又有先生輓蛟峰詩,似非蛟峰之孫。)
◆蛟峰同調
主簿蔣先生沐
蔣沐,字澤甫,東陽人也。築橫城精舍,以延蛟峰。其後子孫世講學,多登許文懿、黃文獻二公之門。(補。)
(梓材謹案:《金華先民傳》載先生云:「橫城,即所居之西,建義塾一區,迎方蛟峰為之師。其教法一遵白鹿洞遺規。喬見山、陳齋月、呂存齋繼主師席,前後題名者六百八十有五人。至元中,薦授建昌縣主簿。」)
◆魯齋家學(朱、劉四傳。)
王先生相
王相,字元章,魯齋之弟也。幼為童子科,學問文章望于庠校,金仁山吉父取友得之,而先生亦深相器許。仁山聞何北山得紫陽宗旨,欲往從之,而莫為之介,乃即先生而謀之,將求書往謁。王敬巖階之,以踐北山之庭。先生曰:「見敬巖姪,不如見魯齋兄。」仁山曰:「曩嘗獲王先生《文粹序》而竊慕之,不知其為令兄也。」先生即為書曰:「金吉父與相生同年而月長,蘭溪學者,莫或先焉,今欲請教于左右。吾兄求賢弟子久矣,亦必有以處吉父也。」仁山于是受業于魯齋。(參《柳待制集》。)
王立齋先生侃(見上《北山門人》。)
運使王敬巖先生佖
王佖,號敬巖,金華人,文定公淮之孫也。學于撝堂雙峰,而卒業于魯齋。累官直敷文閣、福建轉運副使。嘗闢真西山《夜氣歌》之說。
宗羲案:方虛谷云:「西山婦翁楊圭,已以此箴為不然。」
修職王成齋先生(附子紹孫、雲龍,孫閑、閏、誾、閶。)
王,字玉成,金華人。學者稱為成齋先生。幼穎悟,資稟溫厚,不樂華靡,篤志問學,不少懈。從高叔祖師愈從潘待制良貴及楊龜山、呂舍人遊,其子瀚,受業呂成公之門,其孫文憲公柏,傳道于何文定,得于朱子門人黃文肅公,先生于文憲為諸孫,又在弟子列,未嘗輒去左右;而曾叔祖丞相淮之孫敷文佖,其學得于劉撝堂、饒雙峰,皆本于朱子,先生于敷文為從子,又得朝夕承教而無間,其學粹然一出于正。補修職郎監建康酒稅院,未及上而宋亡,不復出。子二:紹孫、雲龍。(梓材案:柳待制《送王雲卿教授赴官嚴陵序》,言「其先府君為成齋先生」。雲卿當即雲龍之字。)孫四:閑、閏、誾、閶,並以文學世其家。(參《王忠文集》。)魯齋門人
文安金仁山先生履祥(見上《北山門人》。)
堂長王右潭先生賁
王賁,字蘊文,號石潭,天台人。介特有守,鄉俗化之,不敢為非。王實翁創上蔡書院,請魯齋為堂長,先生具古冠服來謁。及魯齋歸,乃敦請代理其事。既卒,無以斂,門人爭經理其喪。至于葬道有兩岐,一大而遠,一狹而近,門人請于其婦,婦曰:『先夫平日不曾由徑,不可以死而違其志。」聞者歎曰:「有是夫,宜有是婦。」(參《兩浙名賢錄》。)
聘君車玉峰先生若水(別見《南湖學案》。)
太學周子高先生敬孫
周敬孫,字子高,臨海人,太學生。魯齋主台之上蔡書院,受業焉。所著有《易象占》、《尚書補遺》、《春秋類例》。(修。)
機宜楊簡齋先生■
楊玨,字君寶,號簡齋,臨海人也。咸淳進士,為督府機宜官。入元,不仕。(補。)
縣令陳南村先生天瑞
陳天瑞,字德修,號南村,臨海人。咸淳進士,知金華縣。宋末,隱遯林壑。詩文高古,效淵明書甲子,有《甲子集》五十卷。(修。)
康敏黃壽雲先生超然
黃超然,字立道,黃巖人。宋鄉貢進士。精于《易》學,所著有《周易通義》二十卷、《或問》五卷、《發例》三卷、《釋象》五卷、《壽雲集》。自號壽雲。至治初卒,諡康敏。(修。)
朱先生致中
薛先生松年(合傳。)
朱致中、薛松年,並台州人。魯齋以朱子之學主上蔡書院,同郡周敬孫、楊■、陳天瑞、車若水、黃超然與二先生師事之,受性理之旨。(參史傳。)
教授張導江先生
張,字達善,其先蜀之導江人,僑寓江左。魯齋講學于上蔡書院,從而受業焉。至元中,中丞吳曼慶延至江寧學宮,俾子弟受業,時中州士大夫欲淑子弟以《四書集註》者,皆遣從先生遊,或闢私塾迎之。其在維、揚,來學者尤眾,稱曰導江先生,朝命為孔、顏、孟三氏教授。其所著書,草廬吳氏澄以為議論正,援據博,貫穿縱橫,儼然新安朱氏之尸祝也。
百家謹案:吳正傳言:「導江學行于北方,故魯齋之名因導江而益著。蓋是時奶鞎惘璁隊l之學,然皆無師授,導江以四傳世嫡起而乘之,宜乎其從風而應也。」
聞人桂山先生詵
聞人詵,(雲濠案:《凝熙傳》云:「詵老子。」詵老當是先生之字。)金華人。號桂山翁。嘗遊魯齋之門。
提舉樊先生萬
樊萬,字萬里,縉雲人。嘗執經魯齋之門。元初為滁州教授,入為應奉翰林文字,終江浙儒學提舉。(參《括蒼彙記》。)
(梓材謹案:梨洲原本袛存「樊萬,縉雲人」五字。)
州判盛聖泉先生象翁
盛象翁,字景則,黃巖人也。學于車玉峰,又師王魯齋,而與黃壽雲為友。累官昌國州判官。學者稱為聖泉先生。所著有《聖泉集》。(補。)
林絃齋先生□
林□,號絃齋,天台人。為鄉先生。(參《宋文憲集》。)
(梓材謹案:謝山補《陳兩峰傳》云:「有林紘齋者,亦魯齋之徒也。」而宋潛溪銘張務光墓碣作「弦齋林氏」。蓋本作「紘」,故亦作「弦」。其作「紘」者,傳寫之■也。)導江講友
貞獻趙松澗先生宏偉
趙宏偉,字子英,甘陵人也。金末,避兵居穎昌,其後卜居真州。豫于平宋之功,官至衡州總管府治中。解官一十五年,延致導江先生張,講明伊洛之學,起為浙西廉訪使僉事。先是,鎮江以旱免租九萬五千石,已而以飛語復徵,民無所出,先生卒復之。是秋大風,海溢于潤于常,居民不粒食,先生欲發粟食之,有司以未報不敢發,先生曰:「民且死矣。如以不待報得罪,我當獨坐之,不相及也。」于是全活者十七萬人,而沈骸腐胔,亦俱得掩,時以為汲黯復出。遷江南行御史臺都事,江南大饑,猶徵積逋數百萬,先生請弛之,行省不可。先生力爭之,中丞廉公解之。先生爭益力,廉公不以為忤,退謂人曰:「賢佐也。」卒行之。時兩賢之。入為內臺都事,尋除浙東海右廉訪副使,以許公白雲薦,禁越人之停葬者。擢江南治書侍御史,延白雲于金陵,率子弟師事之,白雲為之強出。已而以七十遂致仕。先生在都臺,有選吏累求用,先生不之許也。及除官,先生亦不以告,其人始恨之。久而知之,乃大媿服。學者稱為松澗先生。(補。)
(雲濠謹案:《元史》先生本傳:「卒年七十四,追封天水郡侯,諡貞獻。」止載其延致白雲,未及導江,殊為疏漏。)絃齋同調
學正張先生莘夫
張莘夫,天台人。隱約田里間,能以《詩》、《書》自振。入元,用薦為鄉郡儒學正,鄧文肅公嘗受業焉。(參《宋文憲集》。)仁山門人
文懿許白雲先生謙
許謙,字益之,金華人。學者稱白雲先生。長值宋亡,家破,力學不已。僑寓借書,分四部而讀之。年踰三十,開門授徒。聞金仁山履祥講道蘭江,乃往就為弟子,仁山謂曰:「士之為學,若五味之在和,醯鹽既加,而鹹酸頗異。子來見我已三日,而猶夫人也,豈吾之學無以感發子邪!」先生聞之,惕然。仁山因揭為學之要曰:「吾儒之學,理一而分殊,理不患其不一,所難者分殊耳。」又曰「聖人之道,中而已矣。」先生由是致其辨于分之殊,而要其歸于理之一,每事每物求夫中者而用之。居數年,得其所傳,油然融會。嘗自謂:「吾無以過人者,惟為學之功無間斷耳。」中外列薦,皆不應。屏東陽八華山中,學者負笈重趼而至,著錄者前後千餘人。侍御史趙宏偉自金陵寓書,願率子弟以事,先生為之強出。踰年即歸。其教以五性人倫為本,以開明心術、變化氣質為立身之要,以分辨義利為處事之制,攝其粗疏,入于微密,隨其材分,咸有所得,以身任道者垂四十年。先生雖身立草萊,而心存當世。大德十一年,歲在丁未,熒惑入南斗句已而行,先生以為變在吳、楚,竊深憂之。是歲大祲,先生貌加瘠,或問曰:「先生有不適邪﹖」答曰:「道殣相望,吾能獨飽邪!」嘗謂:「吾非必于隱以為名高,仕止惟其時耳。」晚年,尤以涵養本原為上。講學之餘,齋居凝然。一日,瞑目坐堂上,門人徑入,則闃其無人乎先生之側,拱立久之,先生顧而徐言曰:「爾在斯邪!」其習于靜定如此。至元三年十月,病革,正衣冠而坐,坐呼子元受遺戒。元復請所未盡,先生曰:「吾平日訓爾多矣,復何言!」門人朱震亨進曰:「先生視稍偏矣。」先生更肅容而逝,年六十八。至正七年,諡曰文懿。其所論著于《四書》曰:「學以聖人為準的,必得聖人之心,而後可學聖人之事。聖人之心,具在《四書》,而《四書》之義,備于朱子,顧其詞約義廣,安可以易心求之哉!」于《書傳》與蔡氏時有不合,每誦仁山之言曰:「自我言之則為忠臣,自他人言之則為讒賊,要歸于是而已。」于《詩》則正其音釋,攷其名物度數,以補先儒之所未備,仍存在逸義,旁採遠引,而以己意終之。于《春秋三傳》,有《溫故管窺》一書。于史則有《治忽幾微》一書,放史家年經國緯之法,起太皞氏,迄宋元祐元年秋九月尚書左僕射司馬光卒,總其歲年,原其興亡,著其善惡,蓋以為光卒,則中國之治不可復興,誠理亂之幾也,故附于續經而書孔子卒之義,以致其意焉。嘗句讀《九經》、《儀禮》、《三傳》,而于大綱要旨,錯簡衍文,悉別鉛黃朱墨,意有所明,則表見之。其後吳師道得呂東萊點校《儀禮》,以相參校,所不同者十三條而已。其與先儒意見合如此。有《許白雲集》。(修。雲濠案:《四庫書目》收錄先生《讀書叢說》六卷、《詩集傳名物鈔》八卷、《讀四書叢說》四卷、《白雲集》四卷。)
白雲文集
夫聖人之道,常道也,不出于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應事、接物之間。致其極,則中庸而已耳。非有絕俗離倫、幻視天地、埃等世故如老、佛氏之所云者,其道雖存于方冊,而不明于世,久矣。周、程、張、朱諸子世出,而闢邪扶正,破蒙儆愚。秦、漢以來千五百年,英才多矣,而有昧于是,吾儕生于斯時,未必能躐于千五百年之才,而獨有見于聖人之道如是其明也。幸而生于諸子之後,固當平氣虛心,隨而求之,階之梯之,以達于上,顧實有益于己而止,何用倔強自意,摭奇務新,力與作者爭衡,又將轢而踐之哉!古之立言者,誦于口而可以心存,存于心而可以身踐,而成天下之務,則聖人之道也。今口誦之而不足明乎心,降其心以識之而不可施于事,是則佛、老之流之說耳。為佛、老之說者,措之事固不能行于跬步,而自理其身,庸可以為善人!則好為異說者,其風又下于彼矣。道在天地間,宏博精微,非可以躁心求也,而乃攘袂扼腕,作氣決眥,售其說而競,復思欲以厭今人,陵古人,則吾未之信也。古愚氣和心廣,余嘗欲從容論之,而以滿秩解去。君釆芹藻之英,將以淑道諸人者,以余之說評之,然與﹖否與﹖余非敢為子勉也,子固余所敬也。(《送胡古愚序》。)
昔文公初登延平之門,務為儱侗宏闊之言,好同而惡異,喜大而恥小,延平皆不之許。既而言曰:「吾儒之學所以異于異端者,理一而分殊也。理不患其不一,所患者分殊耳。」朱子感其言,故其精察妙契,著書立言,莫不由此。足下所示程子「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之兩言,固學者求道之綱領。然所謂致知,當求其所以知而思得乎知之,非但奉持致知二字而已也,非謂知夫理之一而不必求之于分之殊也。朱子所著書,蓋數十萬言,巨細精粗,本末隱顯,無所不備,方將句而誦,字而求,竭吾之力,惟恐其不至。然則,舉大綱棄萬目者,幾何不為釋氏之空談也﹖近日學者,蓋不免此失矣,吾儕其可踵而為之乎﹖抑愚又有所聞,聖賢之學,知與行兩事爾。講問詰辯,朋友之職也,至于自得之妙,力行之功,他人不得與焉,非自勉無所得也。某雖愚鈍,然不可謂無志于此。足下于斯兩者,涵泳從容,精修力踐,旦旦有得,幸明以告我,賜中流之一壺,則感責善之德深矣。《□□□□□》。
宗羲案:「理一分殊,理不患其不一,所難者分殊耳」,此李延平之謂朱子也。是時朱子好為儱侗之言,故延平因病發藥耳。當仁山白雲之時,浙、河皆慈湖一派,求為本體,便為究竟,更不理會事物,不知本體未嘗離物以為本體也,故仁山重舉斯言以救時弊,此五世之血脈也。後之學者,昧卻本體,而求之一事一物間,零星補湊,是謂無本之學,因藥生病,又未嘗不在斯言也。
(梓材謹案:梨洲所錄《白雲文集》本三條,今移一條于《濂溪學案》朱、陸《太極圖說辯》後。)
臺掾郭先生子昭
郭子昭,汝南人。仕為御史掾。受業于仁山。白雲謂:「師門數十人,惟子昭與余合志以求道,不汩流輩。群會無長語,晝講肄有條,夜則執經問難,析理毫縷,率下漏過半,疲極抵足而臥。覺,復共索所未悟。稍間,各言其志,思苴漏易弊振奮,以邁尋常。若是者久。」
文肅柳靜儉先生貫
柳貫,字道傳,浦江人。受經于仁山,究其旨趣,又交故宋之遺老,故學問皆有本末。舉為江山教諭,遷昌國學正,擢湖廣儒學副提舉,未上,改國子助教、太常博士,出提舉江西儒學,秩滿歸,杜門十餘年。至元元年,召為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官,任七月而卒,年七十三。門人私諡文肅。其文與黃晉卿溍、虞伯生集、揭曼碩傒斯齊名,天下稱為「四先生」。(雲濠案:史傳先生「所著書有《文集》四十卷、《字系》二卷、《近思錄廣輯》三卷、《金石竹帛遺文》十卷。」)
正節衛耕讀先生富益(見下《白雲門人》。)
唐先生良驥
唐良驥,蘭溪人。
(梓材謹案:《蘭溪唐氏譜》載:「先王建齊芳書院,延仁山金先生講道著書」。可以知其概矣。《儒林宗派》亦列先生于仁山之門。)白雲學侶
修撰張子長先生樞
張樞,字子長,金華人。幼而夙慧,外家蓄書萬卷,悉取讀之,過目輒不忘,宇宙之分合,政治之得失,禮樂之廢興,以至帝號官名,歲月後先,皆無脫誤。每論及一人,則其世系閥閱,與材質之良窳,歷如指掌。一日,白雲漫叩以高帝取天下之故,子長矢口而對,出入紀傳,語蟬聯不能休,白雲大奇之。既而以書上謁,請就弟子列,白雲不可,以友待之,由是斂華就實,而其學益粹。至正間,脫脫修三史,奏辟為長史,力辭不就。再以翰林修撰同知制誥兼國史編修官召之,行至武林驛,以病辭歸而卒。
郎中吳正傳先生師道
吳師道,字正傳,蘭溪人。初工祠章。及閱真西山遺書,幡然志于為己之學。嘗以持敬致知之學質之白雲,白雲復以理一分殊之旨,由是造詣益深。元至治初,登進士第,授高郵丞,調寧國錄事,遷池州建德尹。召為國子助教,陞博士。其教一遵許魯齋成法。以母憂去職。尋以奉議大夫、禮部郎中致仕。先生于白雲雖不稱弟子,而其祭白雲之文曰:「小子託交殆三十年,指聖途而誘掖,極友道以磨鐫,骨肉不足以儷其親,金石不足以擬其堅。比居閒而獨處,益共究于遺編,不鄙予以不肖,將叩竭于師傳。」然則先生不可謂不與于授受之際者也。子沈。
百家謹案:白雲高第弟子雖眾,皆隱約自修,非巖棲谷汲,則浮沈庠序州邑耳。如子長、正傳,文釆足以動眾,為一世所指名者,則又在師友之間,非帖帖函丈之下者也。然白雲非得子長、正傳,其道又未必光顯如是耳。
◆白雲同調
貞獻趙松澗先生宏偉(見上《導江講友》。)
◆蛟峰門人(奉直再傳。)
教授魏石川先生新之
魏新之,字德夫,(雲濠案:先生號石川。)桐廬人也。受業于蛟峰。咸淳七年進士,為鄞教授。宋亡,隱居不出,與同里孫潼發、袁易稱為「三先生」。(補。)
邵先生桂士
邵桂士,字古香,淳安人也。(補。)
汪先生斗建
汪斗建,淳安人。(梓材案:先生歙人,徙淳安。)倜儻有奇志,在京學率同舍生伏闕上書,攻賈似道誤國。至元內附,從蛟峰講道石峽書院。(參《戴九靈集》。)
◆石川講友
幹官孫盤峰先生潼發
孫潼發,字帝錫,一字君文,別號盤峰,桐廬人。登咸淳進士,調衢州軍事判官,有廉能聲。蜀名卿史繩祖僑寓是邦,先生暇日輒相與研究先儒性理之學,為士往往聞其緒言,有所開悟。辟御前軍器所幹辦公事,未幾宋亡,家亦燬,先生避地萬山中。久之乃歸,稍復其故宇,為終焉之計。元侍御史程鉅夫求遺逸,以先生應詔,先生固辭,弗能強,慨然以風節自期,與鄉先生袁易、魏新之為三友。袁、魏云亡,先生踦孤孑立,如鼎一足,意有不適,咄咄書空而已。(參《黃文獻集》。)
山長袁靜春先生易
袁易,字通甫,平江人。不樂仕進,行中書省署為石洞山長。歸,卒隱弗仕,即所居西為堂曰靜春。先生少敏于學,蘊積之素,一發于詩,未始高談性命以師道自任。其在石洞,推明雙峰之說,上及于考亭,多諸生昔所未聞,莫不敬服焉。所為詩有《靜春堂集》。(同上。)子高家學(朱、劉五傳。)
待制周先生仁榮
周仁榮,字本心,敬孫之子也。承其家學,又師楊■、陳天瑞。因薦署美化書院山長。美化在處州萬山中,人不知學,舉行鄉飲酒禮,士俗為變。辟江浙行省掾史,省臣皆呼先生,不以吏遇之。泰定初,召拜國子博士,遷翰林修撰,陞集賢待制。奉旨代祀嶽瀆,至會稽,以疾作,不復還朝。卒年六十有一。(修。)
(雲濠謹案:梨洲原本傳尾有「所著有《易象占》、《書補遺》、《春秋類例》」十三字。查《浙江通志》,皆先生之父之書,故謝山抹之。)
◆簡齋門人
待制周先生仁榮(見上《子高家學》。)
康靖孟森碧先生夢恂
孟夢恂,字長文,黃巖人。與周仁榮同師事楊■、陳天瑞,講解經旨,體認精切,務見諸行事,四方從遊者服焉。部使者薦其行義,署本郡學錄。至正十三年,以禦寇功,授常州宜興判官,未上而卒,年七十四。賜諡號曰康靖。先生所著有《性理本旨》、《四書五經辯疑》、《漢唐會要》、《七政疑解》、《筆海雜錄》。(修。)
(雲濠謹案:先生號森碧。見《台州府志》。)南村門人
待制周先生仁榮(見上《子高家學》。)
康靖孟森碧先生夢恂(見上《簡齋門人》。)
◆導江門人
待制楊通微先生剛中(附子翮。)
楊剛中,字志行,上元人。為文奇奧簡澀,動法古人,不屑為世俗凡語,元明善極歎異之。仕元,累官江浙提學,以洛、閩之說教學者,至翰林待制卒。子翮,世其家學,亦為江浙提學,有聲。(修。)
(梓材謹案:先生稱通微先生,見楊鐵崖所作《楊文舉文集》序。《金陵新志》云:「其先松陽人,徙居建康。」又云:「著有《易通微》、《說詩講義》若干卷。」《元史》本傳云:「有《霜月集》行于世。」)
尚書夾谷先生之奇
夾谷之奇,字士常。家于滕州。累官至侍御史、吏部尚書,政事卓卓可稱。雖老于吏學者,自以為不及。為文簡嚴有法。《元史》張傳言:「其高弟子知名者甚多,夾谷之奇、楊剛中尤顯。」
宗羲案:魯齋以下,開門授徒,惟仁山、導江為最盛。仁山在南,其門多隱逸;導江在北,其門多貴仕,亦地使之然也。
◆桂山家學
提舉聞人凝熙先生夢吉
聞人夢吉,字應之,詵老先生之子。詵老學于魯齋,里中稱為桂山先生。受學家庭,《七經》傳疏,皆手鈔成集,訓詁牴牾者,別白是非,使歸于一,閉戶討論逾十年不出。因薦起歷處州學錄、西安教諭、昌國學正、泉州教授。至正戊戌,授福建副提舉。卒年七十。門人宋景濂等私諡凝熙先生。(修。)
◆聖泉門人
提舉陳兩峰先生德永(見下《絃齋門人》。)
◆絃齋門人
提舉陳兩峰先生德永
陳德永,字叔夏,黃巖人也。杜清碧稱其文章似歐陽子,而尤長于理。先生少從盛象翁。又有林絃齋者,亦魯齋之徒也,亦從之遊,造詣邃密,學者稱為兩峰先生。所著有《兩峰慚草》。(補。)
(雲濠謹案:《台州府志》載先生「臺省辟為和靖書院山長,歷官江浙儒學提舉」。)
張務光先生明卿(附師邵素心。)
張明卿,字子晦,天台人,學正莘夫之子也。始成童而學正卒,即知家學是荷。絃齋林氏、素心邵氏皆鄉先生行,先生執經往從之,反覆詰難,愈出愈新,二氏方毅靳推與,咸曰:「張氏有子矣。」至大間,詔求直言,先生慨然為《政事書》一卷,將渡大江凌黃河以獻于朝,既而歎曰:「吾為生民計耳。不知我者,其以為干祿乎!盍止之!」于是南還,而教授里中,終日儼坐,不窺戶庭。鄉之人士,至有父子執經于門者。傍縣慕其為人,聘致為子弟師,亦不辭。然天性嚴重,有挾貴而驕,及習鄙褻事者,叱之不悛,輒令束書以歸。人曰:「先生不已甚乎﹖」先生曰「我之道,蓋如是也。」鄧文肅公為廉訪使者,屢遣使致書起之,謝不往。其學術一以考亭為宗,毫分縷析,洞見其肯綮,著之事為,不易心于賤貧,不屈節于名勢,綽然能任人師之重。登其門者,皆彬彬雅飭,諒而不頗。先生長身疏鬣,衣冠整嚴,昂然如出林之鶴,見者畏而愛之,因其所自號務光,稱之為務光先生。著有《言志稿》四卷、《六藝編》六卷、《存養錄》十二卷、《尚友編》五卷、《世運略》八卷、《家傳》一卷及《政事書》藏于家。(參《宋文憲集》。)
◆學正家學
張務光先生明卿(見上《絃齋門人》。)
◆學正門人
文肅鄧匪石先生文原
鄧文原,字善之,一字匪石,綿州人。自父徙錢塘。先生年十五通《春秋》。在宋時,以流寓試浙西轉運使,魁四川士。至元二十七年,行中書省辟為杭州路儒學正。繼召為國子司業。至官,首建白更學校之政,當路因循,重于改作,論不合,移病去。科舉制行,先生校文江浙,慮士守舊習,大書朱子《貢舉私議》,揭于門,延祐四年,陞翰林待制。五年,出僉江南浙西道肅政廉訪司事。六年,移江東道。至治二年,召為集賢直學士。明年,兼國子祭酒。泰定元年,兼經筵官,以疾乞致仕歸。天曆元年卒,年七十一。先生內嚴而外恕,家貧而行廉。有文集、內制集。至順五年,贈江浙行省參知政事,諡文肅。(參史傳。)魯齋續傳
隱君牟靜正先生楷
牟楷,字仲裴,黃巖人也。學者稱為靜正先生。刻志正心誠意之學,以養母不仕。時天台方行王魯齋之學,先生不知師傳所出,要亦其私淑也。所著有《九書辯疑》、《河洛圖書說》、《春秋建正辯》、《深衣刊誤》、《定武成錯簡》、《管仲子糾辯》、《致中和議》、《桐葉封弟辯》、《四書疑義》。門人稱曰「牟氏理窟」。(補。)
(梓材謹案:《台州府志》載:「先生號九溪,教授生徒至數百人。」)靜正同調
隱君陳西山先生紹大
陳紹大,字成甫,黃巖人也。學者稱為西山先生。以聖學自任,為文必本經義。所著有《四書辯疑》。門徒與牟氏並盛。(補。)
(梓材謹案:《台州府志》載先生云:「世以儒業名家,其學出于紫陽門人。」天台潘時舉又稱其「從遊者以百計,居斷江西山下,躬耕樂道,不求仕進」云。《赤城新志》則言其「生徒二百餘人,稱之曰西山夫子」。)白雲家學
祭酒許先生元
許元,字存元,金華人。父白雲先生,(雲濠案:原作「大父白雲」。攷諸家文集,作父者是。)學于仁山金氏,得朱子之傳。明祖初起,幸金華,訪求其後,乃驛赴金陵,拜京學教授,仍命入傅皇太子及諸王。乙巳九月,始置國子學,命為博士。奉命進講經史,極陳《洪範》休徵咎徵之應。吳元年四月,上至白虎殿,問《孟子》何言為要。對曰:「勸國君以行王道,施仁政,省刑罰,薄稅斂,乃其要也。」冬十月,擢為祭酒,最見禮遇。設立教國子條例數十事,皆見施行。既而浙江僉事程孔昭誣劾其過,安置韶州,遇赦,還,卒。(參《儒林錄》。)
(梓材謹案:白雲之歿,以先生屬于張子長,先生欲師事之,則以白雲之待己者待焉。見黃文獻所作《子長墓表》。)
教授許先生亨
許亨,字存禮,文懿之子。學有淵源,而工于文辭。赴任北平教授,宋潛溪作序以送之。(參《宋文憲集》。)白雲門人
純孝范柏軒先生祖幹
劉先生名叔(合傳。)
經略李先生國鳳(合傳。)
范祖幹,字景先,金華人。白雲嘗語人:「吾得劉名叔而學知進,得李國鳳而學日彰,得范景先而學有傳。」先生之學,以誠意為主,而嚴之以慎獨持守之功,嘗曰:「為學之本,莫大乎正心修身。欲修其身,莫若理會君子之所謂道者三,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矣。若切己之實,歸而求之,可也;心不在焉,而能自得其根本者,吾未之聞也。」至正中為西湖書院山長,辭歸養親。李文忠鎮嚴州,修師資之敬。郡守王宗顯上其孝行,立純孝坊,學者因稱純孝先生。洪武十八年,疾革,召門人講學,危坐而卒。所著有《眾經指要》、《讀詩記》、《大學中庸發微》、《柏軒集》。(修。)
(雲濠謹案:李先生字景儀,山東人。官亞中大夫、治書侍御史兼經略使。)
經師葉南陽先生儀
葉儀,字景翰,金華人。立志堅苦,取四部書分程讀之。義有未明,質于白雲,隨所咨叩,咸為之盡。久之,學業日進。白雲命其子存仁、存禮師之。白雲歿,先生率同門以義制服,經紀其喪。既而開門授徒,東南之士多趨之。洪武初,郡守王宗顯起為《五經》師。學者稱為南陽先生。卒年八十二。所著有《南陽雜稿》。(修。)
文忠敬先生儼(從祖鉉。)
敬儼,字威卿,易州人也。其從大父鉉,精于經學,有《春秋備忘》,金人稱為大寧先生者也。先生嘗為浙東參政,金華,受業白雲,而以張子長為友。白雲贈之詩,曰「皇皇駟馬車,誤立門外雪」者也。(補。)
(梓材謹案:謝山原■作「其大父鉉」。攷《元史》先生本傳:「祖鑑,同知嵩州事。」鉉其叔祖也,據以正之。又案:先生官至中書平章政事。卒,封魯國公,諡文忠。)
學錄唐存齋先生懷德
唐懷德,字思誠,金華人。(梓材案:先生號存齋。)受業白雲,不出戶者十年,六經百家之書無不研究。余闕持節海右,特容接之。或請余書揚雄《九州箴》,未知所出。先生曰:「此出《古文苑》。」即援筆寫之,不遺一字。嘗與宋景濂宿錢塘,辯諸子是非,凡九十餘種,交舉所疑以質。宋推其博,先生曰:「徒博,則陸澄之書廚耳,吾則藉之以窮理,而施諸事也。」用部使者薦,擢金華教諭。遷衢州學錄,未上而卒。所著有《破萬總錄》、《六經問答》、《鉤玄集》、《書學指南》、《存齋集》,共百餘卷。(修。)
文安揭先生傒斯
教授朱明所先生公遷(並見《雙峰學案》。)
文公歐陽圭齋先生玄(附師張貫之。)
歐陽玄,字原功,其先家廬陵,與文忠同所自出。曾大父新,始居瀏陽。先生幼岐嶷,母李氏,親授《孝經》、《論語》、《小學》諸書。八歲能成誦,始從鄉先生張貫之學,日記數千言,即知屬文。年十四,益從宋故老習為辭章,下筆輒成章。弱冠,下帷數年,人莫見其面,經史百家,靡不研究,伊洛諸儒源委,尤為淹貫。延祐元年,詔設科取士,先生以《尚書》與貢。明年,賜進士出身,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調太平路蕪湖縣尹,改武岡,召為國子博士。初置藝文監,文宗親署為少監,奉詔纂修《經世大典》,陞太監、檢校書籍事。拜翰林直學士,編修四朝實錄,兼國子祭酒。重紀至元五年,足患風痺,乞歸不允。拜翰林學士。歸,復起,以疾未行。詔修遼、金、宋三史,召為總裁官,發凡舉例,俾論撰者有所據依。拜翰林學士承旨。除福建廉訪使,行次浙西,疾復作,乃上休致之請,作南山隱居,優游山水間,有終焉之志。復拜承旨,力辭,不獲命。奉敕定國律,尋乞致仕。將行,帝復降旨不允,進階光祿大夫。十七年,卒于崇教里之寓舍,年八十五。贈崇仁昭德推忠守正功臣、大司徒、柱國,追封楚國公,諡曰文。先生處己儉約,為政廉平,歷官四十餘年,在朝之日,殆四之三。三任成均,而再為祭酒,六入翰林,而三拜承旨。文章道德,卓然名世。有《圭齋文集》若干卷。(參史傳。)
方茗谷先生用
方用,字希才,望江人。少負逸才,與揭傒斯、朱公遷、歐陽玄同遊于許白雲之門,以羽翼斯文相砥礪,時稱許門四傑。著有《先儒宗旨》、《茗谷叢說》諸書。子三人,以詩禮世其家。(參《江南通志》。)
都事蘇栗齋先生友龍
蘇友龍,字伯夔,金華人。學經于白雲。以才推擇為吏,擢令蕭山,轉行樞密院,照磨陞行省都事,多著能績。入明而卒。子伯衡。(修。)
(雲濠謹案:先生門下侍郎轍之裔。宋文憲志其墓云:「伯夔,字也,人稱之曰栗齋在而不敢字。其先居眉州,文定長子遲知婺州,因家金華。」又言:「先生上距文定蓋九世矣。」然其子平仲為待制,遲八世孫,則先生距文定祗八世耳。)
教授胡長山先生翰
胡翰,字仲申,金華人。從吳正傳師道受經、吳立夫萊學古文詞,又登白雲之門,獲聞考亭相傳的緒。嘗至京師,交當世名士,而于余闕、貢師泰尤善。避地南華山中著書。入明,除衢州教授。聘修《元史》,賜金繒而歸。居長山之陽,稱長山先生。卒年七十五。
仲子文集(補。)
皇降而帝,帝降而王,王降而霸,猶春之有夏,秋之有冬也。由皇等而上,始乎有物之始,由霸等而下,終乎閉物之終,消長得失,治亂存亡,生乎天下之動,極乎天下之變,紀之以十二運,統之以六十四卦。《乾》,天道也,健而運乎上。《坤》,地道也,順而承乎下。天地既判,其氣未交為《否》,既交為《泰》。始乎《乾》,訖乎《泰》,四卦統七百二十年,是為天地《否》《泰》之運,《乾》一索得男而為《震》,《坤》一索得女而為《巽》。《震》,長男也;《巽》,長女也。夫婦之道也,始成為《恆》,既交為《益》。《乾》再索得男而為《坎》,《坎》,中男也。《坤》再索得女而為《離》,《離》,中女也。中男中女,夫婦之道成為《既濟》,既交為《未濟》。《乾》三索得男而為《艮》,《艮》,少男也。《坤》三索得女而為《兌》,《兌》,少女也。少男少女,夫婦之道成為《損》,既交為《咸》。始乎《震》,訖乎《咸》,十二卦統一千六百七十有六年,是為男女交親之運。男治政于先,女理事以承其後。男之治也,從父之道。《大壯》也,《無妄》也,長男從父者也;《需》也,《訟》也,中男從父者也;《大畜》也,《遯》也,少男從父者也,六卦統一千一百五十有二年,是為陽晶守政之運。女之治也,從母之道。《觀》也,《升》也,長女從母者也;《晉》也,《明夷》也,中女從母者也;《萃》也,《臨》也,少女從母者也,六卦統一千有八年,是為陰毳權行之運。《坤》,陰也,得陽育而生男。《乾》,陽也,得陰化而生女。男歸于母,女應于父。《豫》也,《復》也,長男歸母者也;《比》也,《師》也,中男歸母者也;《剝》也、《謙》也,少男歸母者也,六卦統九百三十有六年,是為資育還本之運。《小畜》也,《姤》也,長女應父者也;《同人》也,《大有》也,中女應父者也;《夬》也,《履》也,少女應父者也,六卦統一千二百二十有四年,是為造化符天之運。《乾》、《坤》,父母之道也,必有代者焉。代父者,長男也。從長男者,中男、少男也。《解》也,《屯》也,中男從長者也;《小過》也,《頤》也,少男從長者也,四卦統六百七十有二年,內外以剛陽治政,是為剛中健至之運。陽剛之極,陰必行之。代母者,長女也。從長女者,中女、少女也。《家人》也,《鼎》也,中女從長者也;《中孚》也,《大過》也,少女從長者也,四卦統七百九十有二年,內外以陰柔為治,是為群愚位賢之運。陰隨于陽為順,《豐》也,《噬嗑》也,中女從長男者也;《歸妹》也,《隨》也,少女從長男者也;《節》也,《困》也,少女從中男者也,六卦統一千八百年,是為德義順命之運。陽隨于陰為不順,《渙》也,《井》也,中男從長女者也;《漸》也,《蠱》也,少男從長女者也;《旅》也,《賁》也,少男從中女者也,六卦統一千八十年,是為惑妒留天之運。長男既息,為男之窮也,長女既息,為女之窮也,于是中男與少男相搏焉。《蹇》也,《蒙》也,二卦統三百三十有六年,是為寡陽相搏之運。陽之搏也,陰必隨之,于是中女與少女會焉。《睽》也,《革》也,二卦統三百八十有四年,是為物極元終之運。十二運上下萬有一千七百八十載,陽來陰往,太乙臨之,不浸則不極,不極則不復,復而與天下更始,非聖人不能也。聖人非天不生也,天生仲尼,當五霸之衰,而不能為太和之春者,何也﹖時未臻乎革也。仲尼歿,繼周者為秦、為漢、為晉、為隋、為唐、為宋,垂二千年猶未臻乎革也。泯泯棼棼,天下之生,欲望其為王、為帝、為皇之世,固君子之所深患也。余聞之廣陵秦曉山,迺推明天人之際,皇帝王霸之別,定次于篇。(《衡運論》。)
(梓材謹案:謝山《劄記》云:「長山載入《衡運》諸篇。」)
六合之大,萬民之眾,有紀焉而後持之。何紀也﹖曰:「天紀也,地紀也,人紀也。天紀不正,不足以為君;地紀不正,不足以為國;人紀不正,不足以為天下。何謂天紀﹖天子無所受命者也。其所受命者,天也,故國君受命于天子,天子受命于天,義至公也。堯有天下七十載而得舜,舜有天下五十載而得禹,舜以德,禹以功。其得天下也,不曰堯、舜與之,而曰天與之也。由禹之後,桀承其紀,而自絕于天,故湯放之。由湯之後,紂承其紀,而又絕于天,故武王伐之。天下不以湯、武為篡,而曰此天吏也。天之所廢,孰能興之﹖天之所興,又可廢乎﹖皆曆數也。虞、夏、商、周之取與異道,皆推至誠以順天者也,而後世欲以詐力為之,始亂天下之大義矣。何謂地紀﹖中國之與夷狄,內外之辨也。以中國治中國,以夷狄治夷狄,勢至順也。自三危、積石,負終南地絡之陰,抵太華,而北逾大河,並太行,抵恆山之右,循塞垣,至于濊、貊、朝鮮,是謂北紀胡門也。自岷山、嶓塚,負地絡之陽,並商山,抵上洛,而南逾江、漢,至于荊、衡,循嶺徼,至于百粵,是謂南紀越門也。其間包有冀、兗、青、徐、荊、揚、豫、梁、雍之地。上黨,天下之脊也;宏農分陜,兩河之會也,其外四夷居之,風氣不同,習俗亦異。虞有三苗之叛,周有昆夷之患,雖有聖人,不能使之同仁,從其族類可也。而後世務勤遠略,欲以冠帶治之,始失天下之大勢矣,非一朝一夕之故也。由漢之後,汩天之紀者,莫曹操若也。由晉之後,汩地之紀者,莫劉淵若也。魏、晉之事,衰世之事也。以唐高祖、太宗之為君,而不能挈天下歸之正者,何也﹖高祖起兵晉陽,下西河,取臨汾,鼓行而入長安,除暴隋之禁,約法十有二條,民懷其德,威震海內,與漢何異哉!漢王即位氾水之上,蕭王即位鄗南,君子與之。唐受隋禪,獨不與焉。非有惡于唐也,楊廣弒父與君,天下之首惡也,與天下誅之,天下之大義也,不知出此,而從事于繁文偽飾,猶竊人之鐘,自掩其耳,知其不可,而猶為之,是以魏、晉自處矣。太宗承武德之後,以百戰之師,命李靖等將之,擒頡利,降伊吾,平黨項,西通吐蕃、回紇,南致謝元深,空人之國,俘人之眾,謷然自以秦始皇、漢武帝不若也。魏徵言之,不聽。顏師古、李百藥言之,又不聽。好須臾之名,忘將來之患,卒從溫彥博之議,虛漠南之境,徙其部落,居吾內地,留其君長,備吾屯衛,而帝加號天可汗,刻之璽書,是以夷狄自處矣。以夷狄處者,以夷狄與之;以魏、晉處者,以魏、晉與之,《春秋》之義也,蓋將以正天地之紀也。天地之紀不正,雖有人紀,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朋友之交也,長幼之序也,何自而立哉!而人紀之在天下,固有不可泯焉者也。當魏、晉之初,毛玠、荀彧雖以操之奉獻帝為扶宏義、示至公,而當時之士,如甘寧、周瑜、金褘、耿紀之徒,奮不與之。淵雖尊漢安樂,自謂漢氏之甥,而孔恂逆知其奸,睦夸不仕其朝。忠臣孝子,遭時多難,未嘗不駢首接于當世,鼎鑊在前而不辟,刀鋸在後而不顧,吾以是知生人之紀未嘗泯也,有能正者,豈難也哉!故天下莫要于人紀,莫嚴于地紀,莫尊于天紀,亂其一,則其二隨之,亂其二,則三者夷矣。漢不亂則操固漢之征西也,晉不殘則淵固晉之都尉也。天地之紀不正,由生人之紀先紊之也。非秦、隋之亂,漢高帝、唐太宗亦何自而興哉!漢承秦之變,變而近正者也。唐承隋之變,變而不善正者也。三紀之立,其堯、舜、禹、湯、文、武之世乎﹖善為天下者,亦法乎堯、舜、禹、湯、文、武而已矣!(正紀論。)
人君兼天下之所有,以貴則天下莫與侔其勢也,以富則天下莫與較其利也,以權則天下生殺之所由懸也,何求而不得,何為而不成,而必有待于賢者,知天下不可自用也。雖聰明睿知,一堵之外,目有所不見;十室之間,耳有所不聞;萬鈞之重,力有所不舉;百工之事,能有所不通,況天下,大器也,舉天下之大器,重任也,而三代之王者,或以不明而克綏先祿,或以幼沖而宏濟多難,或負過人之才、強力辯捷而遂亡國喪家,不保其身。豈天下之大器重任,材力者有所不堪,而幼沖不明者能勝之哉!太甲、成王以有伊尹、周公為之輔佐,故天下不勞而治。夏癸、商辛有終古、龍逢而不能聽,有膠鬲、商容而不能用,故天下不治而底于滅亡。用得其人,則太甲之不明,成王之幼沖,可以遷善改過,緝熙光明,而為令主;不得其人,而自用之,則雖夏癸之勇力,商辛之辯捷,負過人之才,而不免為獨夫。得失之機,不可不審也。亡國之人,非盡不肖;興王之臣,非必皆賢,天之生才,何代無之!伊尹、仲虺、巫咸、甘盤、傅說非盡生于亳邑也,閎夭、泰顛、散宜生、南宮适、太公望非盡出于豐、鎬也,亦非素有位而貴也。遇之以其道,則耕築漁釣、遠田野海濱之人皆起而任公卿大臣之責,伊尹、傅說、太公望之于商、周是也。遇之不以其道,雖千乘之國,萬鍾之粟,曾不足以延搢紳游談之士,孟軻氏之于齊、梁是也。道合則合,道離則離,去就之義,不可苟也。至治之世,以德相尚,天下無不可仕之國,故君為官擇人,而臣無擇官。士患德不修,不患無聞也;患業不廣,不患無位也。德修而業廣矣,雖欲處衡門而樂考槃也,詢眾庶者在閭,其能舍乎!興賢能者在鄉,其能不舉乎!由鄉而達于諸侯,貢于天子之廷,三適者受上賞,不賢者貶爵土,則諸侯之責重矣。賢者授之以官,大賢授大官;能者任之以事,大能任大事,則天子之任又重矣。商、周之盛,上無曠官,下無遺才,其君臣遇合蓋如此。周德既衰,春秋、戰國之際,不能統一,于是君擇臣,而臣亦擇君以事之,然猶以義相尚。侯嬴,魏夷門監也,而魏之公子,枉車騎,虛左迎之。毛遂,趙下士也,而楚烈王願奉社稷,歃血聽之。魯仲連,東海布衣也,居邯鄲圍城之中,不肯西面而帝秦,人以為天下士也,謷然負其高世之志,伸大義于諸侯之上。漢、唐數百年之盛,未有肖其風烈者。高帝、太宗,解衣輟哺,傾身散財,從海內之士,舉天下于反掌之間,傳世永久。當是時也,曰奇士者有矣,曰國士者有矣,求所謂天下士,果何人哉!士氣卑而主氣崇,偈偈焉以權利相任使,其人固有不屑者矣,如魯兩生野王二老,世豈盡知之乎﹖夫揭數尺之竿,懸尋丈之緡,鉤螾為餌而投之河海,所得者,鱦鮒之屬耳,吞舟之魚終不足致也,其為術亦疏矣。人主之心,其精神念慮與天地相酬酢,苟積至誠,廓至公,求天下之賢,以寅亮天工,孰不風動而應之于下!天下至廣,人才至眾,其要莫先于論相。相之賢否,官之得失所繫也;官之得失,政之隆替所繫也,由君子言之,是猶後世之論相也,未能盡古之道也。治天下有本,君之謂也;治天下有要,賢之謂也。其本正者,天下不勞而治;其要得者,天下之本不勞而正。漢、唐之君,莫或知之。其有天下,非不求賢也,其求而用之者,不過以郡國之政有不舉耳,朝廷之治有不備耳,公卿大夫之職有不稱耳,未嘗知正天下之本也。為公卿大夫者,亦以為能寄郡國之政,佐朝廷之治,于職足矣,未有能正天下之本者也。王霸之略混,聖賢之道塞,非此其故乎﹖蓋至趙宋而後,世之君子有以此為任者,而其主不能擇也。帝王之大經大本,託之空言而無補,當此之時,得君專且久者,皆是匪人,假儒術以濟其奸者也。《易》言拔茅連茹,《泰》之君子以此進其君子,《否》之小人亦以此進其小人,二者迭為消長,故知人之難,非獨難于君子,而深難于小人。至于君子之小人,則又難也,其言辯,其行堅,其見聞之博足以出人之不能,其情貌之深足以欺人之不測,其知術之巧足以移人所好而不悟,其才藝之美足以行人所難而不憚,其名君子,實則戾也。辨之不早,去之不果,植為朋黨,惡知其非君子也﹖雖有君子,橫罹口語,又惡知其非小人也﹖知人則哲,帝陶唐氏猶難之。共工、崇伯之屬,眾所共賢者矣,而帝獨以為非賢,其後果不賢也,于是去之,而帝之廷無惡人矣,于是禹、陶為帝臣者皆得著其成績。人主欲進賢而不能遠小人,不足以言知人,不知人,不足以言得人。非常之士,待非常之主然後用之。天降時雨,山川出雲,其興于此時也,蓋必有之矣。其興于此時也,予必得而見之矣。(《尚賢論》。)
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萬民,故天下之利,聖人不私諸己,亦不以私于人,井田之制是也。井田者,仁政之首也,井田不復,仁政不行,天下之民始敝敝矣。其後二百三十有二年,而漢始有名田之議,猶古之遺意也。又其後六百有三年,而元魏始有均田之法,猶古之遺制也。先王之遺制、遺意,由秦以來,僅一二見,又皆行之不遠,天下之民益敝敝矣。為政者南面以子萬姓,一夫之飢,猶己飢之,一夫之寒,猶己寒之,孰無是心也,而訖莫之拯焉。方漢承秦苛虐之後,民新脫去湯火,未遑蘇息,高帝因而撫之。逮及文、景之世,國家晏安無事,宗戚大臣,憑藉貴高之勢,爭取美田宅以為子孫利益;郡邑富商大賈,周流天下,貲累鉅萬,治生產畜牧,膏壤十倍,上儗封君;編戶之氓無立錐之地,則卑下之為役為僕,不暇顧其身。貧富不均,勢所馴致也,故董仲舒言于孝武,以古井田法雖難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抑兼并。名田者,占田也,占田有限,是富者不得過制也。其後師丹、孔光之徒因之,令民名田無過三十頃,期盡三年,而犯者沒入之。議者以三十頃之田,周三十夫之地也,一夫占之過矣。晉石苞令民男女二人占田百畝,丁男女有差,有國食祿者有差,或十頃,或五十頃,兼以品蔭其親屬,自起奸端矣。民無恆產,不能制之,專事要求,其間不勞民駭眾,坐獲井田之利,此吾所未喻也。殆不過為兼并之閑耳,非有貲于畎畝,細民能無不足之患也。故名田雖有古之遺意,不若均田之善。李安世在魏太和中,其得君非華夏之主也,其得民非歸馬牧牛之時也,以魏國之大,獨能均其土地,審其徑術,差露田,別世業,魏人賴之,力業相稱。北齊、後周因而不變。隋又因之。唐有天下,遂定為口分、永業之制,而取租庸調之法。口分即露田也。露田,夫四十畝,婦人二十畝,而率倍之。口分八十畝而不倍,惟歲易之田倍之。永業即世業也,夫家受而不還,皆二十畝,所以課蒔桑麻也。民有多寡,鄉有寬狹,田有盈縮,狹鄉之民,受田半之,為工商者不給,而在寬鄉者給之亦半也;老疾寡妻妾給之三十畝、四十畝,雖不耕,不可無養也;當戶者益之二十畝,雖已有田,不可不優也。以此均天下之田,貧不得粥,富不得兼,猶懼不能守吾法,而乃聽民粥永業以葬,粥口分以遷,是以小不足而大亂法也,何捄于敝﹖振窮恤貧,民獲保息,周典也,何惜而不為之﹖粥而加罰,永徽之禁抑末耳。議者如宋劉敞,又以魏、齊、周、隋享國日淺,兵革不息,土曠人稀,其田足以給其眾,民獲其實。唐承平日久,丁口滋多,官無閒田給授,民不復獲其實,徒為具文。不知隋、唐之盛,丁口相若耳。開皇十二年,發使均天下之田,狹鄉一夫僅二十畝,隋之給授,何加于唐也﹖唐雖承平日久,貞觀、開元之盛,其人戶猶不及隋,何至其田具文無實也﹖敞言過矣!但狹鄉之民多而田不盈,永業之田粥而民不固,如陸贄所謂時弊者,勢馴致也。時弊則法亦弊,故均田雖有古之遣制,不若井田之善。周制九夫為井,井有溝;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甸有洫;四甸為縣,四縣為都,都有澮,地方百里,是為一同,治都鄙者以之。夫問有遂,遂有徑;十夫有溝,溝有畛;百夫有洫,洫有涂;千夫有澮,澮有道;萬夫有川,川有路,萬夫之地三十二里,治鄉遂者以之。孟軻氏請野九一而助,國中什一使自賦,蓋二法並行。遂人匠人,多寡異數,而內外相經緯焉。王畿之內五十里為近郊,百里為遠郊,六鄉六遂居之。六遂之餘地為甸地,距國中二百里,即公邑之田,天子使吏治之者也。甸地之外為稍地,距國中三百里,大夫所食之釆地也。稍地之外為縣地,即小都之田,距國中四百里,卿及王子弟之疏者所食之釆地也。縣地之外為地,即大都之田,距國中五百里,公及王子弟之親者所食之釆地也。此王畿之制,井田常居十之六,其不為井者,四郊甸地耳。其曰夫三為屋,屋三為井,則出地貢者,亦三三相任,如井田之法,八家樹藝,一夫稅入于公,孟軻氏所謂皆什一者是也。鄉遂之釆地五十畝,或百畝、二百畝,而都鄙之田,或不易,或一易再易,是亦名異而實同也。地有肥磽,為之井者,必有牧以濟之,所謂釆與易者,則皆牧也,故《小司徒》曰井牧其田野。井者,其正也;牧者,其變也。井地均,不必牧也;井地不均,必牧以均之也。由是達于天下,雖有山林川澤,不可以開方制者,以井牧授之,以貢助取之,諸侯之國,可按而定也。楚人,東南之要服也,蒍掩為司馬,度山林,鳩藪澤,辨京陵,表淳鹵,數疆潦,規堰豬,町原防,牧隰,井衍沃,量九土之入,修千乘之賦,況中國之地,無山林藪澤之阻,無淳鹵疆潦之患,原隰衍沃,舉目千里,夏后氏用之以為貢,商人用之以為助,而周人兼用之以制畿甸,經邦國,其法可考者,往往存于《周官》之書,其不合者,以孟軻氏為之權衡,豈不較然也哉!故嘗以為,井田之法,行有十便;民有恆產,不事末作,知重本,一也;同井並耕,勞逸巧拙不相負,齊民力,二也;奉生送死,有無相贍,通貨財,三也;貨財不匱,富者無以取贏,絕兼并,四也;取以什一,天下之中正,吏無橫斂,五也;比其丘甸,革車長轂于是乎出,有事以足軍實,六也;一同之間,萬溝百洫,又有川澮,戎馬不得馳突,無邊患,七也;畎澮之水,澇則疏之,旱乾則引以溉注,少凶荒,八也;少壯皆土著,奸偽不容,善心易生,以其暇日,習《詩》、《書》、俎豆,養老息物,成禮俗,九也;遠近共貫,各安其居,樂其業,尊君親上,長子孫其中,不煩刑罰而成政教,十也。一舉而十者具矣,何憚而不為乎﹖其謂不可為者,蓋亦有二焉:丘甸縣都,其間萬井,為溝洫者又萬計,包原隰而為之,窮天下之力,傾天下之財,非數十年之久,不克潰于成也,非大有為之君,不能致其決也,此不可者一也;中古以降,淳厚之俗薄,澆偽之風熾,恭儉之化衰,功利之習勝,經久之慮少,僥倖之敝多,以限田抑富強,猶有撓之者,況使盡棄其私家之產乎﹖以均田授農民,猶有不能周之者,又況生齒滋眾之時乎﹖怨歸于上,奸興于下,此不可為者二也。以余論之,二者何足厄吾事乎!古者步百為畝,漢人益以二百四十為畝,北齊又益之以三百六十為畝。今所用者,漢畝步也。今之五十畝,古之百畝也。漢提封田萬萬頃,惟邑居道路山林川澤不可墾,餘三千二百二十九萬頃皆可墾。元始初,遣司農勸課,定墾田八百二十七萬五百三十頃,是時天下之民一千二百二十三萬三千戶,以田均之,計戶得田六十七畝,古之百四十畝也。家獲百四十畝耕之,未為不給也,加之簡稽,則工商祿食之可損者,又不知其幾也。雖唐盛時,永徽民戶不過三百八十萬,至開元七百八十六萬,亦不漢過也。以天下之田,給天下之民,徵之漢、唐,則後世寧有不足之患乎﹖田無不足之患,則取諸臣以與民,天下皆知吾君之不私也。天下有如卜式者,且將先吾民而為之,孰不響應于下也﹖秦長城之役,袤延萬里,塹山堙谷,暴兵三十萬,而阿房之作,督用徒刑者又七十餘萬,郡邑之民,發調徙邊者又歲不休息,不德甚矣!天下怨誹,未聞有一人違者。況下令如流水之源,固民心之所欲也,王政之所本也。令先取一鄉之田井之,其制定,其事便,其民悅,然後行之一郡。取一郡之田井之,其制定,其事便,其民悅,然後行之天下。天下之制定、事便、而民悅也,亦何異于鄉郡乎!是天下之田可井也。事不勞者不永逸,欲長治久安而不于此圖之,亦苟矣。唐太宗嘗讀《周官》之書,至「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慨然歎曰:「不井田,不封建,不足以法三代之治。」人君負有為之才,操可致之勢,其時又非難也。封建議而不行,井田知而不復,君子蓋深為唐惜之。吾聞春氣至則草木生,秋氣至則草木落,生與落必有使之者矣,物莫知之也。故使之者至,物無不為;使之者不至,物無可為,上之人審其所以,使故物莫不為用。管、商之法,孰與先王之制﹖天下皆知其非民利也,而齊、秦舉國聽之,其故又可知也。以先王之制使若管、商者為之,以紀人事,經地利,吾知天下之田可限也,可均也,亦可井也。此無他,善操其所使而已矣。忠信之道,賞罰之柄,上之所以使也。(《井牧論》。)
(梓材謹案:井田之制,世儒多以為不可復行,然自橫渠謂「治天下不由井地,終無由得乎」,是後朱子《井田譜》、夏氏《井田譜》、程畏齋《讀書工程》並取之,合之此《諭》,可以互相發明矣。)
天下之勢,窮則變。由治而趨亂者,其變易,雖一憸人壞之而有餘;由亂而趨治者,其變難,雖合天下之智力為之而不足。由秦以來,天下之變數矣,議者莫不慨然欲追復先王之舊歷。漢、唐千數百年而卒循乎秦人之敝者,此豈其勢難而力不足哉﹖荀卿子曰:「法後王,一天下制度。」又曰:「法貳後王,謂之不雅。」蓋卿有以啟之也。自卿之論興,其徒李斯用之以相秦,凡可以變古者,莫不假秦之柄,奮其恣睢之心而為之,雖商鞅之刻薄,不若是之烈也。鞅廢井田,止秦之土地;改法令,止秦之人民。而斯也,尊王為皇帝,舉天下以為郡縣,舉天下不復有井田,夷其城郭,銷其兵刃,人主之勢孤立于上,而怨起于下,計無所出,益倒行而逆施之,燔《詩》、《書》以塗民之耳目,黜儒術以滅天下之口說,所守者,律令也,所師者,刀筆吏也。其變既極,其習既成,秦亡而漢承之。聖王之繼亂世,掃除其而悉去之,崇教化而興起之,此其幾也。陳經立紀,以為萬世法程,此又一幾也。高帝以寬仁定天下,規模宏遠矣,然未嘗有一于此。其後賈誼言之于文帝,董仲舒言之于武帝,皆不能用。又其後王吉言之,而宣帝亦恬不以為意。觀高帝命叔孫博士之言,令度吾所能行為之,天下事孰非人主所能者﹖奈何帝之自畫如此,而群臣不足佐之!創業之君,後昆所取法,由是文帝有「卑之無甚高論」之喻,宣帝有「漢家自有制度」之語。當更化而不更化,當改制而不改制,一切緣秦之故,雜霸以為治。逮于中興,光武以吏事責公卿,顯宗以耳目為明察,文法密而職任違,辨急過而恩意少,雖從事儒雅,投戈講藝,臨雍拜老,有緝熙揖讓之風,未能盡更化、改制之實也,故朱浮言罷斥之擾于前,陳寵建輕刑之議于後,建初之政,所以濟永平之失也。之數君者,在當時號為賢主,且去古未遠,而因陋就簡,未嘗取先王之法一試為之。為之而不效,舍之可也。不為而舍之,烏知其不可乎﹖蓋其溺于所習者久矣。辟之戎人生于戎,夷人生于夷,少長所濡染者皆夷戎也,中國之禮義未嘗接焉,雖知其美,不能使之一朝去其夷狄之俗。此豈其性殊哉!習固使之耳。古今之相去,何以異此!有能善變其習者,果孰禦之﹖魏、晉之衰,天下之亂極矣。元魏起代北,其先土托后跋之裔也,其人民被旃控弦之屬也,與漢不侔矣,宜未易以禮法理也。而孝文遷都洛邑,挈其人民而居之,均田別里,崇祀建學,國人莫不有忤心焉,獨排眾議而咨之。王肅、李安世之流,釋胡服而為冠帶,絕北俗以事《詩》、《書》,王通氏曰:「中國之道不墜,孝文之力也。」豈不信乎!及隋之衰,天下又大亂,而唐承之。太宗卻封倫之對,從魏徵之勸,貞觀之初,力行仁義,其為化也,得矣。制官以六典,制兵以府衛,制民以均田,制賦以租庸調,其為制也備矣。行之數歲,家給人足,行旅不齎糧,外戶不待閉,方制四夷之外,太平之效可謂盛矣。故宋儒以為,由文、武之治,千有餘歲而有太宗之為君。方之于漢,其寬仁孰與高帝﹖其玄默孰與文帝﹖其所以致此者,由其不惑于後世之論,能自拔于秦、漢之習也。向使孝文無卓然之見,必為之志,雖得中國,終于戎狄而止耳。使太宗有躬行之實,持世之佐,舉唐之治,又豈殷、周之不若乎!故俗之不淳不患也,刑之不措不患也,功之不遂不患也,而患無必為之志,躬行之實,持之者未久也。惟聖為能盡倫,惟王為能盡制。三代之興,其王皆聖人也,其所以為天下者,莫不本諸天理,要諸人心。大法之則大治,小法之則小治,苟以為遠而莫之法也,其道固存,其意猶可識也。春秋譏變法而大復古,聖人豈好為異哉,懼後世不知有先王之法,故假筆削力爭之,然猶懼不勝,況順而下之,是猶決江、河而放之陸,勢必胥溺而已耳。故余不責斯之不師古,而深悼況之法後王,由其有以啟之也。君子度己以繩,接人用枻。夫與世遷徙而偃仰者,戰國之遺習也,卿之意不過如此。學術不醇,而遂以毒天下。太史公曰:「法後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變相類,議卑而易行也。」天下有能知其近而相類者為不可法也,卑而易行者為不可行也,則秦人之敝去矣,非聖人其孰能之!(《慎習論》。)「」
天地之初,未始有物也。馮馮翼翼,由一而二,二氣則一;睢睢盱盱,由二而三,三才則一。天下同由之謂道,同得之謂德,同善之謂性,同靈之謂心。道,一也,人皆由之,而有不由者焉;德,一也,人皆得之,而有不得者焉;性,一也,人皆善,而有不善者焉。此人也,非天也,心不能盡性,則不能盡德矣,不能盡德,則不能盡道矣,故雖天也,莫與能焉,而成能者,聖人也,此聖人所以為萬世開太平也。鴻荒之世,天地草昧,民物雜糅,穴居野處,雖息蠕動之屬不異也,而不以為墊;毛食血飲,雖鷙擊獷搏之屬不異也,而不以為臊;蒙以羽革草木,而不以為野;瘞以積薪,而不以為薄;約以結繩,而不以為愚,其民安之,免于飢寒,而不及于災患,斯可矣。五龍、燧人,彼十有七氏者,何氏也﹖九頭、攝提,彼十紀者,又何紀也﹖其人果聖而世果治也歟﹖宜于此有以變而通之矣,何至委其人于顓蒙倥侗之域,累數十萬年,同于禽犢,而不少拯之,豈天生民立君之意乎﹖必不然矣。世雖傳之,聖人不言也。聖人不言者,蓋無稽而慎之也。道本于三皇,德著于五帝,法備于三王,過此以往,未之能尚也。德固道也,而法亦道也,所因者異耳。山川之風氣不同,五方之民異俗,古今之風氣不侔,歷代之治異宜,其要皆所以納民于道也。包犧氏,神農氏、軒轅氏繼天而王,畫卦以開物,備物以致用,民利賴之。其具不過網罟、耒耜,而佃漁農父之所務也;其制不過宮室、舟車、關市、弧矢、杵臼,而工商武夫之所能也,方其未創之時,民固無所措其心思手足之力矣,故必聖人而後為之,為之不足,必聖人而後繼之。因時變通,不變不通也。書契之足,法之始也;衣裳之治,德之昭也,其化神而民宜有善,而不知天下同歸于道,泯乎其矣!軒轅之後,是為五帝,歷少昊、高陽、高辛而至唐、虞。唐虞之帝為堯、舜,聖聖相承,疇咨都俞,南面以臨群臣,其治猶黃帝也,而政教禮樂之在天下,有陶、稷、契以任之,有伯夷、后夔之屬以典之,而又以伯禹總焉,雖有洪水之災,四凶之惡,不勞而治,帝何為哉!天下同歸于德,雖莫之名焉,而煥乎其文矣。有虞之後,夏后氏承帝執中之傳,以功踐帝之位,九土既平,九疇既錫,彝倫攸敘,三年而天下遂于仁。不得賢而與之,而其子啟能敬承父道,以天下與其子,猶與賢也。及啟之身,有扈不服,于甘之役,大戰而後服之,欲如有虞之世,不可得矣,而父子相繼之,卒能止天下之亂,是乃變而通之也。夏德既衰,商人繼之。商德既衰、周人繼。南巢之放,湯有慚德。牧野之師,武王以為有光焉,則居之不疑矣,無復商人之意矣。其順天應人則一也,故君臣易位,天下不以為非,是亦變而通之也。撥亂世而反之正,天下同歸于義,義形而法益備矣。禹之興也,承乎虞而不及虞者也;文之興也,承乎商而進乎商者也,皆三代之盛王也。其道同、其德異者有之,其德同、其法異者有之,其法同、其制異者有之,存乎其人焉爾,存乎其世焉爾。消息者,候之徵也;淳厖者,俗之判也;理亂者,變之象也;質文者,治之體也;損益者,制之宜也;變通者,權之用也;神化者,用之妙也,進乎消息之候,審乎淳厖之俗,明乎理亂之幾,別乎質文之體,損益變通合乎神化之妙,此聖人之所同也。及周之衰,王降而為霸,霸降而為戰國,諸子分裂聖人之道,人鶩其私智異說,掎挈是非,梟亂名實,世患苦之,雖為諸子者亦病焉。于是刑名農墨之家,崇儉質,尚功實。而老子貴清淨,將棄仁義,蔑禮法,與天下共反其朴于太古之時,意在懲周之弊,而非大公至正之道也。漢用其術,文、景之世,天下無事,最為有效,而非五帝三王之所尚也。聖人之道,辟之天地,明之為日月,潤之為雨露,變之為風霆、為鬼神,莫不由天地以成化;竅之為山川,微之為草木、為昆蟲,莫不由天地以成體,而天地之所以為天地者,易簡而已矣。聖人在位,大之為朝廷之遜禪,父子之繼立;變之為征討君臣之革命,皆天命所當然。重之為郊廟社稷之事,公卿大夫賢不肖之黜陟,下至閭伍井牧之賦,庠序之教,關市權衡度量之制,刑賞之具,禮樂之用,皆民生之不可去者,聖人何容心哉,亦行其所無事而已矣。故聖人之心,天地之心也;聖人之性,天地之性也。聖人以其心溥萬物而物無不平,以其性盡萬物而物無不成,非固之也,有生者各一其性,有知者各一其心,聲氣之同,捷于桴鼓,念慮之孚,堅于金石,故曰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聖人之化如神而人不與知焉,聖人之化如天而神不與能焉,蕩蕩乎,平平乎,皇極之道也,而非老氏者之所謂道也。皇極之道立,而天下之治得矣。苟不為皇,猶當為帝,苟不為帝,猶當為王。降是而霸,聖人之徒羞稱之矣,矧漢以下乎!(《皇初論》。)
聘君朱丹溪先生震亨
朱震亨,字彥修,義烏人。初為聲律之文,刻燭而成,已棄去為任俠。既壯,則又悔之,遂往從白雲于八華山中。白雲為開明天命人心之祕,內聖外王之微,先生聞之汗下,由是挾冊坐至四鼓,默察理欲之消長,抑其粗豪,歸于純粹,數年而其學堅定。以其所得者行之鄉黨州閭之間,興利除害,郡邑不能奪也。又曰:「吾窮而在下,澤不能及遠,隨分可自致者,其惟醫乎﹖」于是得羅知悌之傳,遂以醫名,醫家傳之為丹溪先生。其學以躬行為本,以一心同天地之大,以耳目為禮樂之原,積養之久,內外一致,曰:「聖賢一言,終身行之不盡,奚以多為!」浮豔之詞,尤不樂顧,直以吾道蝥賊目之。
御史王先生餘慶
王餘慶,字叔善,金華人。受業白雲。嘗遊京師,番僧為總統,欲見之,先生曰:「吾學將以明道,寧有屈身異教而道可明邪﹖」至正初,入經筵,為檢討官,累拜監察御史。
呂竹溪先生溥
呂溥,字公甫,永康人。從學白雲。講究經旨,為文落落有奇氣。詩動盪激烈可喜。冠昏喪祭,一依朱子所定禮行之。所著有《大學疑問》、《史論》、《竹溪集》。族子權,亦許氏弟子,早卒。(修。)
呂先生洙
呂洙,字宗魯,溥之兄也。在白雲門,服其精敏,未究而卒。有《周易圖說》、《太極圖說》、《大學辯疑》。(修。)
呂先生權
呂先生機(合傳。)
呂權,字子義,永康人。從白雲,竟夕不寐。嘗自書其夢中之語曰:「青壁雖萬里,白雲只三尋。」已而三十八歲病卒。弟機,字審言,亦從白雲。通《春秋左氏》,尤精于《資治通鑑》,有篤行。(補。)
教授李靜學先生唐
李唐,字仲宏,號靜學,東陽人。從白雲遊。為詩文以理勝,一時名輩相推重之。仕為本郡儒學教授。所著有《靜學齋集》、《尚絅齋集》。(修。)
正節衛耕讀先生富益
衛富益,字□□,崇德人也。從金仁山遊。深探《易》理,而卒業于許白雲,默識心融,洞究性理。聞崖山亡,日夜悲泣,設壇以祭文、陸二丞相,詞極哀慘。歎曰:「夷、齊何人邪!馮道何人邪!」遂絕意進取,隱居石人涇講學,所謂白社書院者也。先生立學規,凡薦紳仕元者不許聽講,為人所恨。至大中,有司薦之,不就,遂遭搆,毀其書院。乃遷居湖之金蓋山,授徒不輟。所著書曰《四書考證》,曰《性理集義》,曰《易說》,曰《讀史纂要》,、曰《耕讀怡情錄》。至治中,始還故里,別署耕讀居士,足不入市。或有乞詩文者,辭曰:「吾欲涵養德性,何口說為!」疾篤,取所著書焚之,曰:「玄奧處,宋儒已盡之,安用此糟粕為!」九十六歲而卒。其門人曰沈夢麟,曰黃彝,曰鄭忠,相率制服,葬于金蓋,私諡正節。修。
戚朝陽先生崇僧
戚崇僧,字仲咸,金華人,貞孝先生紹之孫也。家學出于呂氏。先生年二十七,始從白雲講道,同門推為高第,清苦自處,不以時尚改度,每謂:「人知富貴之可欲,而不知貧賤之可樂也。」先生之父,訪其呂汲于永康太平山中,愛之,先生遂奉父居焉。汲之子權,亦白雲徒也,其諸孫遂從先生學。居常默坐一室,環書數百卷,非有故不出,人稱朝陽先生。所著有《春秋纂例原旨》三卷、《四書儀對》二卷、《後復古編》一卷、《昭穆圖》一卷,《歷代指掌圖》二卷。先生精于篆學,嘗以篆法繕寫《易》、《詩》、《書》、《禮》、《春秋》、《孝經》、《論語》、《學》、《庸》、《孟子》,將獻之朝,以《儀禮》一經未及竟,不果上。又嘗為書言時政,將詣闕陳之,亦不果行。黃晉卿曰:「人見君高蹈物表,目以為畸人靜者,而不知其未始忘情斯世,第不苟售耳。」(修。)
朱裕軒先生同善
朱同善,字聖與,義烏人。從白雲講究經旨,學者師之,稱曰裕軒先生。
隱君劉青村先生涓
劉涓,(梓材案:《金華先民傳》作金涓,蓋與仁山先生同為項伯之後:由項而賜姓為劉,吳、越時又由劉而改姓為金者,故金涓即劉涓也。)字德源,義烏人。從白雲于八華山,稱為高第弟子。又從黃文獻溍學古文詞。不樂仕進,徙蜀山之青村,朋舊叩門,焚香瀹茗,對榻劇談,去則閉門不出,學者稱曰青村先生。
推官李先生裕
李裕,字公饒,東陽人。從白雲學。嘗詣闕上《至治聖德頌》,英宗召見至德殿,中書奏補國子生。登天曆間進士第,授陳州同知,轉道州路總管府推官而卒。
李先生序
李序,字仲倫,東陽人。弱冠從白雲,推為上第。為文以《左》、《國》、《史》、《漢》為標格,唐、宋以下勿論也。宋褧按部,以先生自隨。危太樸素在史館時,歌其詩以為入格。臥東白山中,與鹿皮子陳樵相倡和,士類皆師表之。
貞節蔣若晦先生元
蔣元,(梓材案:先生姓原本作薛,復抹去,改作蔣。攷先生之祖蔣沐,築橫城精舍以延方蛟峰,則以為蔣氏者是也。華陰薛元,字微之,號庸齋,與辛願、姚樞等講貫古學者,別一人。)字子晦,一字若晦,東陽人。從白雲遊,不仕。學者私諡貞節先生。所著有《中庸注》。(補。)
(雲濠謹案:《兩浙名賢錄》載:「先生著有《學則》二十卷。」又謝山《學案劄記》云:「先生著有《四書箋惑》。」)
樓先生巨卿
樓巨卿,東陽青石渡人。白雲高弟。
趙先生子漸
趙子漸,金華人。
(梓材謹案:黃文獻誌退藏山人趙若磬墓言:「其先自開封徙衢州,又自衢徙蘭溪。退藏僑居于郡城,次子嗣鴻,遣之受業于鄉先生許君。」嗣鴻蓋即先生之名,子漸其字也。)
張先生匡敬(大父衍,父主善。)
張匡敬,字主一,金華人也。其大父曰頤齋先生衍,父曰木齋先生主善,皆有學行,而先生從白雲遊。(補。)
馬一得先生道貫
馬道貫,字德珍,東陽人。白雲弟子。自號一得叟。恬退,非公不入城府。所著有《尚書疏義》六卷、《一得叟集》。(補。)
鄉舉江先生孚
江先生起(合傳。)
江孚、江起,常山人。兄弟並從白雲。(補。)
(雲濠謹案:《弘治衢州府志》言:「先生兄弟與伯兄叔戴齊名,人號曰『三江先生』。」但載「江孚受業于文懿之門,以《書經》中至順壬申鄉第。弟起,詞氣雄辯」云。)
教諭王先生麟(附子延齡。)
王麟,東平人也。嘗自廣陵至婺,學于白雲,期年而歸,白雲書《學箴》以遺之。仕終昌平教諭。其居廣陵,聞白雲歿,為發喪,悲不自勝。其後凡遇白雲生辰忌日,必設祭,去酒肉不食。又為白雲刻《尚書》、《大學》諸書以傳,蓋不負師門者也。子延齡,為明翰林。(補。)
縣官合剌不花先生
合剌不花,蒙古人也。官浙之台州達魯花赤,已而移徽州。嘗遊白雲之門。其學以誠意不欺為主,嘗喜挾方冊,攜一羊皮,坐于山顛水涯,歌詠終日,野老過者,輒呼而問以民間疾苦。以德為化,嘗曰:「法所以防姦,事苟集矣,法不必盡用也。」二州之民化之,幾于無訟,考績為天下最。元儒惟魯齋之門有以蒙古從學者,此外惟白雲而已。(補。)
何先生宗誠
何先生宗映(合傳。)
何先生宗瑞(合傳。)
何宗誠,字□□,金華人也。其父遯山先生鳳,隱于醫道,君子也,三子:曰宗誠,曰宗映,曰宗瑞。白雲許文懿公方羈孤時,落落不偶,莫從之遊,遯山獨奇之,館于家,使先生兄弟師之,而以世務機利,迷罔他岐,固勉以義,令求其遠者大者,文懿遂決意于學。遯山悉出其藏書使觀之,率其鄉之子弟以共師之,而文懿之名始盛,終身嚴事遯山,以為淵源之自也。先生兄弟三人皆學于白雲,而其詳不可考。(補。)
方先生麟
李先生亦(合傳。)
方麟,太末人,李亦,東陽人,與蔣貞節元皆文懿弟子。貞節延兩先生于家塾,俾其子允升禮而師之。(參《王忠文集》。)
◆范葉學侶
鄭先生謐
鄭謐,字彥淵,范祖幹、葉儀之學侶也。所著《心學圖說》。詳《金華先賢傳》。(補。)
◆靜儉門人
文憲宋潛溪先生濂(見下《凝熙門人》。)
博士鄭先生濤
鄭濤,字仲舒,浦江人。受業柳道傳。工于詞翰,為丞相脫脫所知,授經筵檢討,轉國史院編修、翰林應奉,遷太常博士而罷。
提舉戴九靈先生良
戴良,字叔能,浦江人。所居在九靈山下,因以為號。好讀書,天文、地理、醫卜、佛老之書皆精究其旨。棄舉子業,學于柳道傳貫。道傳之死,心喪三年。(雲濠案:朱氏彝尊為先生擬傳云:「父喧,與柳貫交,命良受學于貫,并從黃縉、吳萊遊」。)至正十年,余闕僉浙東廉訪,行部至浦江,先生上謁,與之談詩,闕曰:「士不知詩久矣,非子吾不敢語。」乃盡授以平日所得于師友者。時以潛溪、華川、長山與叔能稱四先生。起為月泉書院山長。婺、越攻取不已,避兵山中者久之。張士誠用至正年號,開藩于吳,東南之名士多往依之,先生受中順大夫、淮南行省儒學提舉。明伐吳,先生從海道求救于山東擴廓帖木兒。洪武元年,山東降附,先生附海舟還定海,與東南失職之徒謝肅、揭汯、丁鶴年歌哭于四明山中,其子挽之還家,不得也。十五年,徵至金陵。明年,欲授以官,不可而自裁,年六十七。(修。)
謝山《九靈先生山房記》曰:「九靈以不肯屈身而被繫,顧其死不甚明。使其出于自裁,固為元畢命;即令以瘐死,亦為元也。九靈之大節,不必果出于自裁,而要可信其為元也。」
學官楊元度先生璲(附兄琰、弟瑀。)
楊璲,字元度,餘姚人。師事柳待制貫。與海內博洽者辯說,數困之。註《詩傳名物類考》,侍御史姚黻剡文上之。後以鄉貢歷寧海、縉雲及本州學官。兄琰、弟瑀,稱三楊。
(雲濠謹案:「琰」一作「瑛」,黃氏補本為《元度傳》云:「兄瑛,慶元路學正,弟瑀,縉雲教諭,並有文名。」)
◆正傳家學
閣學吳先生沈
吳沈,字濬仲,蘭溪人。元國子博士正傳之子,以學行聞。太祖下婺州,召先生及同郡許元、葉瓚玉、胡翰、汪仲山、李公常、金信、徐孳、童冀、戴良、吳履、孫履、張起敬會食省中,日令三人進講經史。已,命先生為郡學訓導。洪武初,郡以儒士舉,誤上其名曰信仲,授翰林院待制。先生謂修撰王釐曰:「名誤不更,是欺罔也。」將白于朝。釐言恐觸上怒。先生不從,牒請改正。帝喜曰:「誠愨人也。」召侍左右。以事降編修。給事中鄭相同言:「故事,啟事東宮,惟東宮官屬稱臣,朝臣則否。今一體稱臣,于禮未安。」先生駮之曰:「東宮,國之大本。尊東宮,所以尊主上也。相同言非是。」帝從之。尋以奏對失旨,降翰林院典籍。已,擢東閣大學士。初,帝謂先生曰:「聖賢立教有三:曰敬天,曰忠君,曰孝親。散在經卷,未易會其要領,爾等以三事編輯。」至是書成,賜名《精誠錄》,命先生撰序。後改國子博士,以老歸。先生嘗著辯,言孔子封王為非禮。後布政使夏寅、祭酒丘濬皆沿其說。至嘉靖九年,更定祀典,改稱「至聖先師」,實自先生發之也。
◆正傳門人
教授胡長山先生翰(見上《白雲門人》。)
參議諸葛先生伯衡
諸葛伯衡,蘭溪人也。吳禮部門人。見《金華先賢傳》。(補。)
(梓材謹案:先生官至廣東參議卒。金華杜桓為作小傳,稱為清修直亮之士。)
訓導徐先生原
徐原,字均善,蘭溪人也。少從吳禮部遊,與禮部子沈童為友。博覽群書,以詩文名世。所著有《五經講義》、《強學齋文集》數卷。明太祖取婺州,與沈同命為訓導,歷主福建、江西考試。或云太祖改婺州為寧越府,命知府王宗顯開郡學,延儒士葉儀、宋濂為五經師,戴良為學正,吳沈、徐原為訓導。時喪亂之餘,學校久廢,至是始聞弦誦之聲。(《金華府志》。)汪氏學家
縣令汪遯齋先生汝懋(別見《慈湖學案》。)
◆蔣氏家學
貞節蔣若晦先生元(見上《白雲門人》。)
◆本心門人(朱、劉六傳。)
隱君周紫巖先生潤祖
周潤祖,字彥德,臨海人也。學于周待制仁榮,與達兼善為講學友。(梓材案:達兼善蓋即泰不華。)隱居教授四十年。至正中,召之,已卒。鄉人即其所居,稱之曰紫巖先生。所著有《紫巖集》十卷。(補。)
忠介達先生泰不華
泰不華,字兼善,以父為台州錄事,遂居于台。家貧,好讀書,周仁榮養而教之。年十七,江浙鄉試第一。明年,對策大廷,賜進士及第,授集賢修撰,累官至禮部侍郎。至正元年,除紹興總管。召入史館,與修三史,陞禮部尚書,出為台州路達魯花赤。方國珍作亂,死之,追贈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封魏公,諡忠介。
◆紫巖講友
隱君朱鞠隱先生嗣壽
朱嗣壽,字得仁,一字鞠隱,本台之臨海人,徙仙居。台學自魯齋而後,生徒甚眾。先生少以文雄于曹,既而然曰:「學不為己,雖多無益也。」乃益從事于性命之旨,一切文詞必根柢于理。紫巖周先生潤祖,魯齋之嫡傳也,少與同舍,至是相見論學,斂衽服曰:「高見層出,吾弗如也。」長潭陶凱以師禮嚴事之。嘗言:「世俗為學,不過資講說,助佔畢,求其躬行之實,無有也。」故力修門內之行。泰不華欲薦于朝,先生謝曰:「祿以逮親為榮,親已歿矣,不願仕。」泰不華重違其意而止。晚治別業曰東園,蒔菊甚盛,學者不呼其姓,但稱為鞠隱先生。(補。)
◆凝熙門人
知州吳德基先生履
吳履,字德基,蘭溪人。受學于聞人夢吉。為文以遷、固為法。起家南康丞,遷知安化、濰州,以循吏稱。
文憲宋潛溪先生濂(附子璲。)
宋濂,字景濂,世居金華之潛溪,至先生始遷浦江之青蘿山。先生少讀書,日記二千餘言。嘗從聞人夢吉受《春秋》。繼從柳貫、黃溍、吳萊學古文詞。年二十五明道,著書義門鄭氏之東明山,名震朝野。元至正中,有薦為翰林編修,辭不赴。明初定鼎金陵,遣使奉書幣聘為江南等處儒學提舉。召授皇太子經筵、起居注,總修《元史》,陞翰林學士。議封功臣勳爵,遷國子司業,三轉為翰林侍講學士,總修大明日歷,拜翰林學士承旨、嘉議大夫、知制誥,兼修國史,兼太子贊善大夫,寵遇隆渥,啟沃宏多。既而念其開國文臣之首,侍從十有九年,制度典章,燦然大備,詔以年老致政還家。以長孫慎坐法,舉家遷謫茂州,至夔門得疾,不食者三旬,書《觀化帖》,端坐而逝,年七十有二。正統中,賜諡文憲。先生博極群書,孜孜聖學,道德文章,師表當世,敷昭皇猷,贊翊治化,名寰宇,文傳外夷,而循循然謙抑下士,接引後進。所著有《潛溪集》、《翰苑集》、《芝園集》、《蘿山集》、《龍門子》、《浦陽人物記》,合一百四十餘卷。子璲,字仲珩,以書法擅名當世,朝野稱之。(參《金華賢達傳》。)
百家謹案:金華之學,自白雲一輩而下,多流而為文人。夫文與道不相離,文顯而道薄耳,雖然,道之不亡也,猶幸有斯。
謝山《宋文憲公畫像記》曰:「文憲之學,受之其鄉黃文獻公、柳文肅公、淵穎先生吳萊、凝熙先生聞人夢吉四家之學,並出于北山、魯齋、仁山、白雲之遞傳,上溯勉齋,以為徽公世嫡。予嘗謂:「婺中之學,至白雲而所求于道者,疑若稍淺,漸流于章句訓詁,未有深造自得之語,視仁山遠遜之,婺中學統之一變也。義烏諸公師之,遂成文章之士,則再變也。至公而漸流于佞佛者流,則三變也。猶幸方文正公為公高弟,一振而有光于西河,幾幾乎可以復振徽公之緒,惜其以凶終,未見其止,而并不得其傳。雖然,吾讀文獻、文肅、淵穎及公之文,愛其雅馴不佻,粹然有儒者氣象,此則究其所得于經苑之墜言,不可誣也。詞章雖君子之餘事,然而心氣由之以傳,雖欲粉飾而卒不可得。公以開國巨公,首倡有明三百年鍾呂之音,故尤有蒼渾肅穆之神,旁魄于行墨之間,其一代之元化,所以鼓吹休明者與!」
唐先生以仁
唐以仁,金華人。從聞人夢吉學,夢吉奇之,妻以女。元末,奉夢吉避地永康魁山下,因家焉。(補。)
◆兩峰門人
長史朱白雲先生右(附師李五峰。)
朱右,字伯賢,(雲濠案:《儒林錄》作序賢。)臨江人,程門高弟光庭之後。學于陳兩峰,又嘗受文法于李五峰。明初,徵赴史局,累官至晉府右長史。所著有《白雲稿》、《春秋類編》、《三史鉤元》、《泰漢文衡》、《深衣考誤》、《歷代統紀要覽》、《元史補遺》。先生在明初與潛溪、子充輩皆朱門之世嫡,然漸趨于文章,而心得則似少減矣。
◆匪石門人
左丞王先生守誠(別見《草廬學案》。)
◆柏軒門人
邢先生沂(附子旭。)
邢沂,(雲濠案:黃氏補本作邢祈。)金華人也。從范純孝祖幹遊,以詞翰知名。子旭,字景暘,學于家庭。登永樂二年進士,累官河南參政。適歲旱澇,修舉荒政,民賴以安。奏免二程子孫徭役,賜田土。正統初,陞四川布政,革弊去奸,撫養軍民,恩威並著。土司王永壽,董敏失和,治兵交攻,朝廷遣師討之,景暘身詣其寨,諭以禍福,皆釋甲待罪,請遣子入質,進馬謝恩。尋致仕卒,蜀人追思惠政,立碑成都三公廟祀之。所著有《退省集》。
隱君汪先生與立
汪與立,字師道,金華人也。(雲濠案:一作蘭溪人。)受業于范祖幹。其德行與何壽朋齊名,而文學稍優。嘗謂「學者當視古人為不足,毋視今人為有餘」,人以為名言。隱居教授,不求聞達,優游林泉,以高壽終。
◆南陽門人
隱君何歸全先生壽朋
何壽朋,字德齡,金華人也。(雲濠案:一作蘭溪人。)學于葉儀。守道安貧,不肯干人。明洪武中,舉孝廉。父歿,以所居易地而葬。學者稱為歸全先生。(補。)
祭酒許先生元
教授許先生亨(並見《白雲家學》。)
◆栗齋家學
教授蘇先生伯衡
蘇伯衡,字平仲,金華人。父友龍,受業許白雲之門。先生警敏絕倫,博洽群籍,為古文有聲。元末貢于鄉。明太祖置禮賢館,先生與焉。歲丙午用為國子學錄,遷學正。被薦,召見,擢翰林編修。力辭,乞省覲歸。洪武十年,學士宋潛溪濂致仕,太祖問誰可代者,濂對曰:「伯衡,臣鄉人,學博行修,文辭蔚贍有法。」太祖即徵之,入見,復以疾辭,賜衣鈔而還。二十一年聘主會試,事竣復辭還。尋為處州教授,坐表箋誤,下吏死。
◆靜學家學
侍郎李先生希明
李希明,字濬文,白雲高弟唐之子也。承其父之學。洪武初,以薦舉。累官監察御史,出為江西參政。陳友諒餘孽尚蠢動,朝議出師勦之,先生以為不若招撫,從之。仕終刑部侍郎。(補。)
◆正節門人
縣尹沈先生夢麟
沈夢麟,字元昭,歸安人。少有詩名。元時以乙科授婺州學正,遷武康尹,以疾辭。洪武間,五主文衡于閩、浙。年九十三卒。著有《花溪集》。(參《弘治湖州志》。)
黃先生彝
黃彝。
隱君鄭先生忠
鄭忠,字原凱,嘉興人。閉門讀書,無間寒暑。從衛富益講《易》。一夕,夢吞北斗,自是時名大著。志在恬淡,雅好泉石,終元世,高蹈不仕。(參《浙江通志》。)
◆若晦家學
學正蔣先生允升(別見《滄洲諸儒學案》。)
◆方李門人
學正蔣先生允升(別見《滄洲諸儒學案》。)
◆九靈門人
處士李先生孝謙(父仕開。)
李先生悌謙(合傳。)
李先生忠謙(合傳。)
李孝謙,鄞縣人。父仕開。操履方正,當元季,四方繹騷,閉門不妄交,惟善武林楊彝、台州陸德暘、金華戴良、永嘉高明、慈溪胡舜咨,令子弟受學焉。先生及弟悌謙、忠謙皆孝友嗜學,親瘵,各求醫藥,迭侍床下,親食後食,不食,終弗御匕箸。及明永樂中,詔天下纂修圖志,太守汪馗起先生總修郡乘,書成而卒。(參《寧波府志》。)
謝山《跋四明文獻錄題詞》曰:「處士讀書,歷嘗受業于胡舜咨、戴九靈、楊彥常、吳主一、揭伯防,遠有端緒。其生平所著,尚有《經書問難》、《通鑑考證》、《許心百忍箴註》、《急就章解》、《長律英華》、《中林集》,而今不可得見矣。是錄之後,又別有《四明名賢記》,今亦不可得。」
唐先生轅(別見《慈湖學案》。)
◆蛟峰續傳
員外方愚泉先生道叡(別見《慈湖學案》。)
◆鞠隱門人
尚書陶耐久先生凱
陶凱,字中立,樂清人。洪武中,薦舉授翰林應奉,歷官國子祭酒。自稱耐久道人。先生應聘而起,時國家稽古禮文,事多先生裁定。詔令封冊歌頌時命,先生文章遂盛傳于世。(參《姓譜》。)
(梓材謹案:《台州府治》以先生為臨海人,官至禮部尚書,贈太子少保,以旌其忠。)
◆潛溪門人(朱、劉七傳。)
文正方正學先生孝孺(詳見《明儒學案》。)
◆唐氏家學
唐委順先生光祖
唐光祖,字仲暹,金華人,以仁子。先生承其家傳,授徒講學,以師道自任。所著有《委順夫集》。(修。)
◆委順門人(朱、劉八傳。)
胡先生仕寧
胡仕寧,字□□,永康人也。受業于唐仲暹,有高節。(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