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顺治出家

六、鱊蚌爭漁翁得勝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話說在下做書的,一筆難寫兩事,上面寫的幾回書,都是敘的董小宛和冒闢疆的緣遇。現在小宛已嫁著闢疆。名士美人,正好相得益彰。但是,他們的結果,仍不免勞燕東西,慘遭生離之苦。在下做書的不忍把這支筆,立刻把他們的姻緣活活的拆散,所以趁他們快快樂樂的團圓時候,讓他們多去快樂些。

現在乘此空閑時間。另寫一樁淪桑事變的事情出去。閑話剪斷。

且說明朝自從朱元璋在泗州起兵滅掉蒙古族的元朝,一統天下,稱帝改元以後,直到他十一世孫的崇禎皇帝,足足也傳了二百多年。這時因為西北諸省鬧著飢荒,延安地方的張獻忠和米脂地方的李自成,利用時機造起反來。於是,一般賊寇附和的附和,響應的響應,鬧得遍地皆匪,民不聊生。那位崇禎皇帝雖是有道明君,但他德有餘而纔不足,沒有用人的眼光,所引進的大臣門,沒有一個能給國家捍禦困難的。後因兵食不足,大增田賦,那般百姓們在這天災之後,又無端的增加著許多負擔,教他們怎不心亂的呢?況且增加田賦,又派了大臣四出逼迫,大臣們別的本領雖沒有,括地皮卻是一等名手,借了威力去暴掠,因此更失人心。那般飢民既怕稅又怕官,紛紛的鋌而走險,附在流賊當中,四處竄擾,賊勢當然益發的浩大起來。

恰巧在山海關外面有個鄰國,乃是滿州種族,和明朝本有世仇的。現在聽得明朝有了內亂,趁勢派兵前來挑戰。崇禎皇帝聽得這種消息,嚇得手足無措,他把念頭一想,以為流賊雖是大患,究竟還是國內的人,何必同室操戈?那清兵乃是外寇,倘非一決雌雄,不足以顯上國天威。於是對於流賊用撫慰的政策,想專心的對付外寇。怎知外寇仍不能對付得妥當,流賊卻愈撫愈多。直到後來,益發不可收拾,賊首李自成竟長驅直入,破了北京城。崇禎皇帝自縊煤山而亡,李自成便自接帝位,稱作闖王。這時明朝有個統軍總兵吳三桂,領了全部兵馬,駐守寧遠。他原是防禦清兵的。現在聽得北京已陷,皇上殉國,他便縞素發哀,借清兵入關。那滿州這時已經建了國號,喚作大清,老皇恰纔死掉,幼主福臨嗣位,年號順治。見吳三桂前來借兵,便命攝政王多爾袞和豫親王多鐸率領八旗兵進關而來,果然把李自成的賊眾殺得落花流水。李自成見大勢已去,便丟掉了北京,往陝西方面逃走,清兵便乘勢據了。順治也便定都北京。吳三桂想借清兵復國,弄到後來,國仍未曾復得。鱊蚌相爭,反使漁翁得了大利,也可算得前門退狼,後門進虎了。

後來明朝的遺臣史可法等在南都聞得北變,迎立福王繼位金陵。

順治皇帝便命豫親王多鐸帶重兵南下,和明廷開仗。豫王此去,原是很有關係的,非但前清天下,靠著豫王得勝纔能一統,便是那順治皇帝也因豫王的緣故,到後來竟致削髮為僧,棄國出家,此是後話不提。

且說那順治皇帝初登大寶,又是開國皇帝,卻也英明有為。

不過他生性很是誠摯,很有百折不撓的態度。所以入得關來,統治漢族,到也御下有方。不過外省的大臣們,終不免有些狐假虎威虐待我們漢族的地方。但這種情形,都不是順治皇帝的本意。看官們不要錯怪了他。他在宮中,也是很有美德。早年他便立了皇后,卻不濫施風流,耽情聲色的,因此他六宮粉黛,不足三千之數。然而人孰無情?況又貴為天子,豈是擁了黃臉婆子虛度一生的?所以各省大吏,仰體聖意,紛紛物色奇才絕色的女子,獻進宮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