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一百五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畿辅通志卷一百四

钦定四库全书

畿辅通志卷一百五

朱之冯金铉史可法传   本朝张 烈

巡抚宣府右佥都御史朱之冯以甲申三月十一日

死宣府兵部车驾清吏司主事金铉以十九日死玉

河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以顺治乙酉死扬州三人

生同里朱与金又世姻也史貎寝寡言金好剧谈谐

笑朱髙冠方履危坐岩岩不可狎然同志相得为性

命交己夘可法之冯皆忧归亦家居时天下已不

可为三人益淬砺踌躇国事语或竟夜至相持哭

父显名叹曰三子皆殉国鬼也卒如其言里中故老

有能言其事者次为传

朱之冯原名之裔字徳止号勉斋顺天大兴人其先

世沛人居京师五世至干亨嘉靖辛丑进士为懐庆

知府又二世至之裔天启乙丑进士授戸部主事?

河西务却羡金辞魏忠贤殿工加级谪理问迁行人

司副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升浙江佥事清军山东

议赍表入京顿家属于济南俄城陷母妻自杀之

裔庐墓三年服阕改名补山西副使进政壬午应

诏陈利弊十二月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严核将

士劾庸懦补虚伍时坐明伦堂召诸生讲学以激

忠义镇兵哗辱饷司之冯出即抚定诛首恶七人寻

推晋督秦督不果甲申岁贼氛渐徧所至皆迎降兵

部主事金上疏谓宣府京师屏蔽请亟彻内监掣

肘专任之冯忠勇必足办也不报二月太原宁武大

同相继陷巡抚蔡懋徳卫景瑗总兵周遇吉兵备朱

家仕皆死之人心大震之冯率文武绅士设明太祖

位于城楼恸哭誓以死守谕军民毋听贼诱终淫掠

汝前降者可鉴也督标兵御贼炮矢相加两昼夜内

监杜勲总兵王承荫开南门迎贼入之冯转炮内击

贼已大至左右拥之行叱曰离此一步非死所遂易

公服登北城楼缢死诸生姚师中者笃学知大节仪

范修整知监镇有二心叹曰以死勤事者独朱中丞

耳吾当从其后至是亦死之之冯豫具遗疏劝亟收

人心培节义收人心在爱民力爱民力在拔亷官又

作书与金铉别且戒子弟当读经世书吕新吾呻吟

语不可不读疏上二日而都城陷之冯天性笃挚深

心世务母死以正月二日自是每元旦后守母位哭

涕啜粥饮水过十五日葢痛母露骸半月方葬也妻

冯氏死不复娶为监司所至絶馈遗捕奸猾涤寃滞

修城墩练卒伍荐者谓其作用本涵养忠孝出性成

是也自言弱冠得罗近溪集始发愤为圣人之学

之河东姚江复阅大慧语録皆有省然所见尚虚坚

忍磨炼又二年至可离非道始废然而返杂念顿除

尝曰天地人物祗此生也全体仁也大用礼也金铉

称之曰勉斋得六字曰尽人伦体天理可谓力行知

要矣然尤自嫌心粗悠忽庐墓时益知变化气质之

学笔其躬行自得者为在疚记其言性天多苦思力

诣之语所论兵法时政不尽可行然矻矻勤苦忍嗜

欲任纲常死生以之亦可槩见其志云

金字伯玉号一箴大兴人先世居武进郯村永乐

七年以留守前卫军籍随至北京十世而至之

祖汝升万厯壬辰进士由教职歴官南京户部郎中

祀乐安名宦父显名万厯戊午顺天举人亦以教职

歴汀州知府祀乡贤十八岁举天启丁卯顺天第

一次年成进士乞教授杨州进国子监博士工部主

事时有诏命太监张彝宪总理戸工二部且建署

曰是将部堂自处以我曹为之属耶吾生平见阉辈

辄如千虱万蚤不可忍宁不官奈何为之俯上疏极

论不报已而署成彝宪将上檄两部司官以属礼见

铉曰言验矣复疏争谓彝宪受勅总理与巡视等耳

非堂属也奈何妄自尊大以朝廷迪简之臣子舍自

有之堂属而趋跄于刀锯刑余之前轻朝廷而辱当

世之士此日谄彼日骄且干交结近侍之条诏谓不

必借题沽激有事自宜礼见其余不必通谒铉乃约

两部诸寮有敢私谒阉者非人也吾且以鞋底挞其

面于是诸司无一至者阉大惭恚乃以试火器不适

用坐铉罪除名是时铉年二十三直声震天下一时

人望黄道周刘宗周陈龙正等皆愿交铉乃益肆力

学问研究六经及宋元明儒折衷其学久益有得归

于切实后学或问宗旨正色曰日用躬行未之有得

何宗旨为家居十余年荐章屡上弗允铉孝友雍容

天性自乐人皆羡之初铉乡试文父不谓善深督过

之及举首父终不许曰尔勿自以为足也服官以后

仍孺子畜之见父执侍立逡巡父不命坐不敢坐父

卒甲申二月服阕起兵部主事巡视皇城时流贼已

长驱向阙铉与朱之冯相期致命俄闻之冯死率弟

辈哭之曰今与若哭勉斋复数日若哭我矣贼入都

铉拜辞母嘱诸弟奔赴皇城投河死年三十五弟镜

等卫其母避匿母不可投井死铉妾王氏及弟錝皆

死镜有学行集铉诗文语録年谱共八卷行世镜尝

见孙之獬獬问铉死状瞑目咤曰尔兄何为死如崇

祯者亦为之死耶闻者掩耳獬魏阉党也顺治十年

十月

世祖章皇帝命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髙珩致祭于铉

赐谥曰忠洁

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大兴人先世自祥符迁京师

六世至应元万厯甲午顺天举人仕至沁州黄平知

州祀乡贤名宦应元居官廉子从质贫甚授闾塾

自给生可法聪颖异常数岁时短衣无火寒涕交颐

然好诵读受书辄求益数倍常儿稍长从师林某为

执葢行道中惟谨抵客舍侍立移日不敢动受知于

督学御史左公光斗一见决其为担当名教人戊辰

成进士可法为人躯小貌寝不称其服语不能出口

然有大志好经世方畧初授陜西西安府推官监司

为洪承畴大得军民心可法慕之每仿效其所为治

声起召为戸部云南司主事山西司员外郎郎中尚

书深器之使掌本科寻升安池兵备道江西右参议

兼佥事协理剿寇军务才望益着擢都察院右佥都

御史巡抚安徽廉公勤果信赏必罚将士皆用命数

与流贼战贼辄奔避当是时史都堂之兵号称强在

军中与士卒同甘苦临阵以身先之矢必死所衣布

袍徧书己姓名曰战殁后易识也丁父忧读书城外

遇者不知其为贵人或窃听所诵朗朗多匡济天下

语竟不知其何书也服阕起总督漕运侍郎濒河豪

戸多窃引水漕易涸可法一切绳以法漕赖以济寻

进南京兵部尚书时天下岌岌人才尽矣东南半壁

无可倚者亟以赞机务畀可法后卒毕命维扬承

畴语人曰彼事事学我我乃不能学彼也

论曰三君子可谓信友矣相期殉国终各捐躯所谓

久要不忘者耶夫士必有志然后终身以之无志则

无事又何践焉传曰君子务在逺者大者声音笑貌

衣食之间欲以相人难矣

张罗彦张罗俊金毓峒传  本朝张 烈

甲申春流寇犯阙所过争迎降其力战不屈者惟宁

武闗固守不下者惟保定府京城既陷保定犹死守

六日督师大学士李建泰导贼入城乃破士民死无

筭其主议殉城者乡绅光禄寺少卿张罗彦进士张

罗俊御史金毓峒

张罗彦字仲美号二酉清苑人崇祯戊辰进士由行

人歴吏部文选司郎中擢光禄寺少卿庚辰谪归罗

彦素刚果有气槩少从父都督佥事纯臣歴行间习

戎事每家居城守郡中辄推罗彦主之给事中时敏

奉勅保定夜半呼城门不纳敏怒劾罗彦擅司城钥

诏勿问及李自成陷全陜而东绅士争为乱首相与

称仁诵义曰迎真主罗彦闻之不胜愤与兄罗俊计

今久无保督新太守未至镇帅又尽挈其兵以去我

乡绅犹不主其事奈天子何于是约署印同知邵宗

元合官绅士民望阙拜誓为死守计乡兵仅二千捐

私财激以忠义正定兵反杀巡抚人心愈危罗彦

壅两城门不必死众始定贼刘宗亮既下河间欲北

向京师闻保定固守遂移向保定适李建泰兵至建

泰有二志故以勒饷激散其众独以百余人入城而

刘宗亮亦傅东城下使人诱降罗彦曰是必毙其来

诱者人始絶观望悬重赏购先击者人争用炮击贼

贼怒攻城罗彦宻遣人突出击之贼败益治攻具城

下人大訽时都城已陷罗彦气弥厉贼百道急攻累

日夜不能破贼伤众宗亮自杀其禆将数人期必拔

而建泰阴与贼约项上揷小白旗为号遂举火城西

南隅驰杀乡兵城上乱而贼入时三月二十四日也

罗彦见势不可为急归家悉驱妇女宋氏钱氏等入

井题官爵姓名于井亭缢死

张罗俊字符美罗彦兄也同生兄弟六人不析产少

娶双瞽女终身不置妾年五十登崇祯癸未进士家

居候选与弟罗彦等倡郡人城守撰城守日记擒诱

降贼于东城督乡兵击贼者即罗俊也城既陷独出

众中击贼贼仆罗俊愤甚扼贼之吭而龁其面竟嚼

一耳贼乃共前击杀罗俊

张罗善县学生罗彦弟同两兄死罗辅亦罗彦弟崇

祯癸未武进士多力善射城陷犹巷战射贼矢尽提

刀下马砍贼击杀甚众贼共围击杀之时张氏阖门

兄弟妇女同死者二十三人

金毓峒字鹤冲完县人父万厯庚辰进士户部郎中

毓峒以万厯乙夘乡荐攻苦又二十年崇祯甲戌成

进士授中书舎人辛巳召对陈漕运利弊擢御史上

疏请寛畿辅征徭言兵事请饬大法按诸将帅观望

尝试取败者又因恩诏乞寛复社之狱谓标榜讥评

诚处士之大戒而语言文字非圣贤所深求爱惜人

才培养士气诚今所宜加意也颇见采纳毓峒当按

甘肃因全秦势急特以按秦命之歴二年乃代方是

时总督孙傅廷练兵于秦廷议催战之檄屡下毓峒

疏争谓秦兵骄悍将跋扈仓卒出战胜负未可知祸

且延秦秦去而天下去矣疏奏不允傅廷溃贼入闗

中甲申春李建泰受命督师以毓峒监军贼已北向

畿辅毓峒同张罗彦定计守郡城李建泰故毓峒座

主至是阴于贼招毓峒峒叱其使与之絶尽捐家财

激厉勇敢率侄振孙辈死守力竭城陷投三皇庙井

死振孙亦战死贼索其家仅幼子免

论曰彦俊非守土臣也发愤拒贼不共戴天区区抱

一木于大厦既倾之后驱全家以殉之此岂有为而

为哉忠义勃发诚不可遏也嗟乎悲夫督抚稽颡而

废臣奋臂有壮士不以守四方而投之草野其何以

使人邦之倾覆有自来矣毓峒监军莫由遂志冯城

效死几致殄宗与彦俊并称云

孝子王原传       本朝李光地

王原直隶文安人也父珣于明正徳中苦岁荒役重

不能支辞其妻曰我去则呼者不及门庶嫠妇孤儿

犹可安也遂逃出不复返是时原方在抱稍长从羣

儿学有嘲其无父者原归问母故而悲曰我当求父

母曰儿幼不能也原慧甚为母计移居邑治中开

设酒饭店舍多作袜屦诸行色所需物遇他方逺客

至则或资以袜屦或鸡黍厚欵之不受直问所欲曰

吾父姓某身貌若何亡出有年矣倘所寄寓若道涂

邂逅者客幸为儿迹访相告生死不忘酬也居久之

无得既娶妇乃复辞母觅父去母泣留曰年逺父存

亡不可知且若父甿耳流落何处谁知名者无为父

子相继作羁鬼使我无依原痛哭曰不得父儿不归

也幸有妇陪母母毋以儿为念遂遍走寻觅足迹几

半天下日乞食充腹跣步重趼至于见骨南北去来

虽距家百里不归望积十余年无倦色一日渡海至

田横岛假寐神祠中梦至一寺当午僧炊莎根食之

味苦以细肉为汤和之乃甘适一老父入而惊寤老

父曰孺子顿惫若此何为者原以情愬且语之梦老

父曰吾试为子占之午者正南位也莎根附子泥肉

和之附子脍也求之南方父子其乎原喜拜谢去

而返南踰洺漳向洛汝而行所厯寺刹皆遍已而至

辉县带山者有寺曰梦觉原心动曰吾梦岂至是征

耶天雨雪寒甚卧寺门外有僧徒见之诘知其为寻

父也怜之导见其师而与之食师曰子何贯曰文安

曰吾徒旧有文安人者盍出与叙乡井乎相问姓名

则即其父也乃相抱持恸哭呜呼世果有鬼神乎无

鬼神也茍有鬼神则一念之孝为宜捷于枹鼓何乃

淹歴时岁无殁存之问者十有余年始告以兆哉夫

惟神不能离人而孤行故必待其力之尽诚之极然

后幽明响应此鬼神之情状也父犹未肻即归曰吾

弃家絶意久矣无颜复返原牵衣哭不止寺僧莫不

感动相与劝其父曰若不归子必死子死妻媳必继

死奈何忍灭一家亲也于是相将还里门夫妻子母

复聚乡人为之嗟叹至于今宅里坟墓必指孝子名

之父子并登大寿比孙而显贵族氏科名繁盛迄易

代不絶

赞曰孝子生不识父稍长而哀慕不已匍匐顦顇百

身殉之此天常之厚义合古人非习于名教勉强者也

近年浙人有兄亦因贫去不返后其弟成家辞妻子

单身寻觅南北东西所涉万里数年而得之黔中其

事可与孝子作配忘为何人所记异日当检出与孝

子同传庶几顽者感薄者愧百世之风岂必夷惠哉

宋登春传          徐学谟

鹅池生者姓宋名登春字应元赵郡新河人生壮岁

颅髪即衰白因自号海翁人咸以海翁称之晚居江

陵之天鹅池更号鹅池生宋氏故新河农家其先尝

累髙赀生少失父母以亡赀省家益贫然性嗜酒家

贫不能长得酒则时时发愤读古人书见前世结缨

射书击筑弃印诸贤豪竒节未尝不慷慨悲歌泣数

行下也生始慕侠能挽强驰骑间出其余智为小诗

辄自喜不欲以示人又稍通绘事沈酣落魄里中目

为狂生年三十一岁间妻子女五人俱相继死生

仰天叹曰咄嗟天乎将驱我于埃?之外乎遂屏家

于其兄而自囊书逺游至博陵有故所善客饩之塾

舍二年生黙黙不自得竟谢去跨一蹇驴行长安道

中往来觅诗方是时临淄布衣谢榛以诗游公卿间

声籍甚生唾其诗曰作诗何为者而令七尺躯津津

谀贵人丐活耶居京师月余无所遇又去之渤海入

兖州登峄山观秦皇帝遗碑还居长白山一萧寺出

囊中故所贮汉魏盛唐名家诗闭闗揣摩者三年颇

窥作者之户遂大放厥词赋于五言尤工又去而浮

淮海渡扬子江登北固山以望金陵钟山紫气过云

阳匍伏延陵季子祠下涉吴访钱塘天竺灵隠诸

峯已复走徐青归新河数日又去出居庸循太行山

而西穷闗陜泽潞诸边塞其在井陛尝居龙窝寺瓶

粟罄矣寺僧厌苦之生曰僧母窘我试绘一小图持

至市中当得粟而市人争欲得生绘则日担粟诣寺

门相聒生不能堪乃避至城外一山楼楼依阻陡絶

樵苏所不至山鬼昼出侮人生坐卧其中第翻华严

经数卷足不履戸外者累月山中人疑为逋客将逐

之而生遂游太原逆旅人以生衣垢敝不为礼旁

舍贾欲觅诗为其长者寿逆旅人以试生生与之诗

逆旅人始恨知生之晚而贾更制鲜好衣数袭遗生

生佯受之而转投其逆旅人逆旅人愈惭感生复自

衣其垢敝者长揖逆旅人去也已由栈道入西川游

峩眉山遡巫巴下荆郢将达于浔阳返于黄迂云梦

而北走大梁偶憩钧州酒肆而钧州有党中丞者得

其所题酒肆中絶句诗强致之家留数月复自宛涉

襄过京山生所跨驴蹶于唐氏之淖倾其囊中书曝

之衢唐氏异生所为要与之饮食欢相得也遂主唐

氏一岁而行唐氏为刻其诗传荆郢间生乃转江陵

登王粲楼读其赋感昔贤流寓地有终焉之志始生

数年前常至江陵居城西开元观故辽王竒其诗召

谒便殿语不合一夕遁去去数年复来生老矣乃依

其兄子宋鲸耕天鹅池之石田岁获菽十斛生以其

半易米杂菽炊日度一餐稍羡则尽以给酒费昼夜

赋诗不絶口是时吴人徐学谟为荆州守闻生髙自

往物色之生始匿不欲见守至再始见明日生戴紫

箨冠衣皁缯衫报谒踞守上座守侍人窃窃私语曰

客颛妄亡知守奈何轻威也久之往来廨中而守之

寮吏奉守意皆浮慕生为谬恭延致之生揣其无实

终不肻一往守为生授室城中从天鹅池徙之居约

以他日见访是日守偶先有所往经其门而迟及之

生恚曰守胡绐我也比临其室生已键扉卧不欲内

守守令人穴其垣入见生方科跣席一藁僵偃壁下

守笑曰若欲为龎萌耶琅琊人将捕汝矣生起谢曰

室无儿榻难淹尊官耳因索酒饮之薄暮而罢其后

数年守坐废家居生在江陵念守憔悴业欲从之游

而贫不能促装赍乃诡为羽人装手持一钵裹败衲

而行乞于途自江陵茧步千里来海上海上人以为

守客逺来争劳苦之而日持河豚酒享生生一嚼而

尽明日见持河酒者不为谢亦不知为谁其后持

河豚酒者遂不复至而海上主帅郭公者亦以守客

故遣人遗之金为生寿生挥之曰将军以贫士为金

游耶东海若笑我矣幸使者谢将军时守欲买田舎

生于海上而廉其性肮脏不能偕时俗人不复强也

居三月别归江陵生归守嘱之曰江陵难将作矣盍

定计审处之生颔之而去其后二年辽王果废为庶

人比奏当成而庶人之客亡得脱者生尝为庶人上

客而又为人倨众将甘心焉始守所授生室故宗人

产货之直四十金守以生羁旅恐后或攘之为宻署

数语于契尾钤识而归生至是宗人乗庶人之隙诬

其夺而与生讼之官官覆契尾钤迹验白乃以室还

给生生久在庶人所絶不与用事者比庶人常召生

游别宫声妓满前他客或故为调笑以悦庶人生端

坐竟日夜即饮至大醉目不流睨庶人益敬惮生每

见辄为敛容生之不及于难以此自庶人废生不乐

居江陵乃转鬻其室以分溉宋鲸而自少赀逍遥

七泽间最后游石首石首士人喜生来与之结社为

诗少年张氏某者豪有力而佯以诗为名髙生不少

与可少年衔之他处召客少年故与生争席伏奴

棰击几死寻赂县官贾某械而出诸境石首士人避

少年亡赖而又慑慑令威莫敢救生比出境而阴行

贿疎其械纵之逸生又还江陵遍谢其故所往来人

而斥二童子姑去乃自童髪为头陀不知其所之万

厯初守复起为楚行省右丞行部江陵宋鲸方为人

佣作于野识故守跪而陈石首事云徐子曰昔孟襄

阳以诗穷顾籍与荆州张长史蓝田王右丞游二人

尝荐之于朝即不用而襄阳之名益髙生五言诗有

逼类孟襄阳者如闲居云平生欵段马不识孟尝门

清明日海上云一盂寒食酒东海吊田横其清婉悲

激非近岁布衣诗可俪也及考其游迹几遍天下囊

中亡一钱自随以是所至数穷饿即穷饿不肻轻见

一贵人意稍咈竟掉头去不复顾世方指为异物谁

复传其诗至石首之事厄弥甚矣然徒以羁旅故为

少年所乗此韩淮阴他日召而赏之者也何遂愤懑

逃世太史公称独行之士空室蓬戸咀藜裋褐不厌

死而后已者岂斯人之谓与

樊梦斗传        本朝汤 斌

樊梦斗字北一号文成崇祯壬午乡贡廷试第二人

尝上书阙庭请为国家効力封疆奉报可称隠君

者从君晚志也其先小兴州人明成祖时奉诏迁文

安遂为文安人髙祖讳瑀成化甲辰进士筮仕淅川

令为刑部曹郎日逆瑾用事平反主事安奎狱面折

瑾因忤酷暑跪正阳门三日瑾败转四川顺庆

府知府称名臣瑀生缤缤生润皆长厚有隠德润生

効才万厯癸巳恩贡入太学叶文忠公为大司成叹

赏其文与闽漳蔡震湖大名成文穆公髙阳孙文正

公名相埒除知文县调静海教谕升河南府学教授

致仕隠君之父也君少颍敏年十二补博士弟子员

于书无所不读着中庸讲义原性道究天人精义入

微桐城左忠毅公见之曰此洙泗真传也当君应廷

试时国事孔棘自以累世受君恩且才可济时欲効

尺寸力率同贡十余人上书将授职矣无何以内艰

归君至性过人平日事亲色养甚笃至是恸哭出都

门跣行三百里襄大事诚信备至抚兄子爱而能劳

举人王膺其侄婿也殉宼难遗孤呱呱君收养之使

与子翰同寝食学同师两姊贫无所倚生死周恤不

遗余力论者以为内行纯笃彷佛阳亢宗云邑中筑

城浚河复役盐鐡诸大议人所畏葸不敢言者辄言

之凿凿可见诸行事其屯海八议侍御吴公称为国

硕画将上之朝乱不果值明末都城之变俯仰唏

嘘既力不能为遂絶意仕进携家入桐栢山中偕二

三老友攀枯藤扪苍壁翠屏玉女龙潭石门号淮源

胜地无不穷极幽絶诗成放歌呼白慨然有超世之

概病中遗命子翰曰死即葬我山中百岁后樵采兹

土者指某邱某水为隠君樊某游钓赋诗处足矣所

着有驻槎亭诗集若干卷子翰顺治甲午拔贡康熙

丙午京闱乡荐今任睢州学正以文章行谊着升广

东三水县令

汤子曰余官京师与同门髙君游询其乡里故实辄

娓娓谈樊氏世事不衰云后过苏门孙征君先生授

以髙阳文正公蔵稿复得读其所为樊氏家传葢自

顺庆公以直道着于正之间二百年来家学不替

三辅世族莫敢望焉隠君明经好古博极羣书孝友

笃行内外无间言若夫磊落大节旴衡时事郁郁未

能表见于世者时人未能尽识也后之君子好学深

思读其遗集亦可慨然太息想其为人矣

节孝闻见録 并序       本朝李锺侨

纪载之有传所以襃扬善人之功迹使不没于

后世而又以使后之人观其行事而叹兴于为

善无贵贱长幼男女一也然而节孝之编于他

纪载尤难而所系亦尤重何也荐绅先生良有

司与夫通儒学士达节伟人其姓字既已显于

人间功业既已着于当世故传之为易惟夫节

孝之行或出于幽闺妇女闾巷匹夫名姓未尝

越乡邑虽有竒伟卓絶之行其姻娅族党闻而

知之者固希矣况于乡国天下哉是以采摭有

所不及则湮没于无闻斯其所以难也然而其

事存乎家庭之中伉俪之近人人之所可为非

如葢世及物之勲名借于位而后显待于权而

后行者也是以其迹既着其书既其则足使闻

而见之者兴起感奋而无间于贵贱长幼男女

此所系之所以尤重也以其传之之难若彼而

有功于世教又若此则恶可以接于目入于耳

而任其终于湮没哉余行四方凡闻见所及必

约言以志之葢欲营度为文则力有不暇给而

不忍其终冺也其或已见于他人之文则薙其

蔓语而以类入焉积日而多乃各以地别其部

分而不次以时葢所録方多而未已其得之传

闻者时之先后固不可得而次也传曰言之不

文行而不逺所以感动人之善心者虽主于事

之信而亦恃乎言之文后之君子或因余所録

即事而文其言以垂于永久则尤余之所厚望

也夫

智怀行

智怀行者内邱增广生员也少贫佣以养亲同邑王

氏嘉其孝以女妻之嫂殁遗孤生令妻乳之致己子

以分乳死无怨言后生四子皆伟器父病瘟思甘泉

时久旱泽涸非数里外不可得而生方侍病不敢逺

离拜求于家之旧井清泉迸溢邻人张永贫鬻妻生

母怜之生为典衣以赎明末流寇攻城蜂附城下而

生以母兄在外欲出城守陴者嘉其志书朱票与之

生以帕裹票系腕缒城而下为寇所获令与一生扛

釡供水其一生忽落肩破釡卒怒抽刀刺心死之旋

向生生衣厚呵令袒胸受刺甫脱袖见腕携有物解

帕视之则片纸朱书数行不能辨执以见帅帅孰视

票谓曰汝生员耶曰然汝寻母与兄耶曰然帅再问

再自囓其指葢壮生之志且为生危也又问城中有

兵否曰有粮多否曰多乃仍以帕裹票还生且授以

半矢曰持此则吾军无害汝者既出营行数里得母

惊喜仆地扶入郭复出寻兄则兄方縳树受射生伏

地请代得并释顷之贼以城中兵粮多解围去葢见

生貌质厚信其语也生既全其母兄又救一邑之生

灵云生父母殁庐墓三年邑诸生鸣于有司乞免地

一顷以示奬励邑令邵嗣尧传

刘宪

刘宪者字君式世为曲梁人邑庠生后输粟入太学

操行刚直不少有所属然善治家家益饶重义喜施

好士恤贫如恐不及性至孝未尝少有违忤父母疾

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病革愿以身代父母殁哀毁

逾常遂病痿痹及葬负土筑坟髙二丈许结庵庐墓

侧者三年致白兔驯鸠之祥先是孝子病不能履母

将合葬于父墓且有日其夜梦羽衣道士为医之随

愈邑令张侯请于朝诏旌其门宠以八品文职复其

身以终方逢时为之传

张进寳

张进寳者南宫东八里王村民也佣于恭宪孙公家

遇兵乱随主人子侄匿城东隠僻地一日寳以事出

兵突至有识寳者向之索主人寳不应兵刃乱下寳

囓其指曰死则死耳不知主所在兵以刃裂其口逹

耳断其舌刺之洞胸而死邑举人张从善传其事

长垣王氏

王氏者长垣板邱里李増妻也增负疾已四年王既

归垢面恶衣凡妆奁之属悉易之为药饵费增疾革

五日不食王亦五日不食虽翁姑劝之不少替侍疾

者五年衣笥俱罄独留红纻衣一袭于母氏至是归

省乃衣之以还増卒触首号泣絶不饮食至三日乃

衣红纻覆以素衣缢死于柩前始知前之留红纻衣

者为此也同时有生员唐诗妻者不知何地人也诗

死妻王氏死之教谕岳木俱为之传

三烈妇

长垣三烈妇者王允妻王氏生四子元爵卓结元早

卒结娶魏氏于归雅执妇道正徳辛未蓟贼刘六自

东明屠裴子岩死者枕籍时允出贾于外姑王氏年

七十余魏同两妯娌徐氏苗氏负姑走结等三人后

至大呼曰汝三妇人安能为乃递负其母奔河南间

道疾走仅得渡魏与两妯娌且哭且奔匐匍不能前

及河日已暮魏度不免乃挥泪顾二妯娌曰天乎吾

三人之不济此命也第恨不得终事吾老姑遂踊身

赴河死徐氏苖氏从之俱死于河焉贼稍平结等彷

徨河上募善泅者求其尸卒不可得乃招魂而葬传

其事者邑人赵浩也

王节妇冯氏

冯氏者东明长里民王镇妻也年十五适王氏居

八年夫亡姑及伯侄相继沦没止存六十岁翁及冯

氏而巳冯氏誓死不嫁其翁以衰老不更娶氏谏翁

继娶陈氏洎三年生二子长显次惠翁又没氏劝姑

同守困苦不变氏善持家久而渐就丰盈族人有利

其资者谋不利于二子氏饮食行步不离人莫得其

间二子成立皆为之娶妻数年间儿女成行氏乃曰

吾初心遂矣显惠及所生七子皆事之如母卒年九

十显惠为服三年以报云传者训导潘尚也

刘烈妇马氏

马氏宁晋刘六指妻也十七岁归刘尽礼于夫刘甚

敬之一日因省母道遇屠人子李雄马四欲犯之不

从杀而投尸禾中田主识之与乡老奔告邑令何廷

魁往验尸毕即抵刘六指家六指见令猝至仓皇无

措又壁上镰故有割鸡血渍令见之疑六指杀妻遂

逮六指鞠之乡老刘升素刚直抗言辨曰刘六指夫

妇和睦愿勿寃平民令不信六指不胜刑遂诬服死

狱中岁余二屠者饮酒市中忽跃起狂呼曰杀人贼

在此宜速捉市人大惊縳送公庭言其状令以为醉

语又不信久之何令去官枢部邑人冯润华登进士

往谒之何于坐谈间惨然曰吾为令时马氏一事实

为吾终身悔云及后宰宁邑者江右万某修邑乗诸

生孙芝发梦有人自言吾何廷魁也有烈妇宜志是

时何公已宣力岩疆遇难全节视勘马氏事时相去

七十余年幽冥之中犹悔不能忘何公固君子而马

氏之烈为何如哉邑人冯桓传之

王节妇蔡氏

蔡氏者故城诸生王汝砺之妻也归王生生两男一

女王生且死持其妻与之诀氏悲絶不能言已而欷

歔语生曰君其善持病不可复念思也即有不讳我

何独生为生闻妻语意感甚生死氏絶饮食舅姑不

能强男女环泣其父往劝之曰而为夫死何如为而

夫事舅姑养教孤子乎氏曰始夫以男女属我而我

以死许夫夫心知之矣我宁负夫言不忍负夫心终

不食死时年三十二岁为之传者余姚谭京也

田烈妇成氏

成氏者安州诸生田之龙妻也明崇祯丙子秋城陷

氏即嘱之龙携儿广智奉老母去勿顾我须臾兵至

之龙急扶母随大小他奔氏独迷失道果为兵驱同

他妇闭一室氏急投缳者三以众妇救不得死已忽

驱以骑行氏又急投水水浅又不得死已复驱以刀

促之出氏骂曰我成贡士女田秀才妻死则死此耳

断不肯随汝曹行一步且骂且手掬泥沙扑兵兵怒

羣箭射之氏骂不絶口兵复以刀砍之碎头颅而死

兵退之龙就衣履认之及敛目忽大张烈烈有生气

见者皆惊异大学士孙承宗为之传

邢烈妇李氏

李氏者南宫邢镳妻也年十三归镳镳颍慧幼能文

与氏同年生顺治己亥六月镳得暴疾时氏在父所

闻变奔归足甫及门而镳瞑矣年仅十五氏一恸遂

絶左右扶救之踰夜乃苏自是每号辄絶誓以死相

从姑从旁解之曰吾夫妇老矣业失子讵堪更失妇

且宁知亡者意不以父母遗汝而汝弃之耶氏曰诺

稍就食然形已骨立久之镳既葬舅察知氏志甚坚

难以口舌争因李翁病遣氏归宁未几即以还邢氏

为言母勉留之未果有乗间以他词进者辄痛哭诟

其人不已积久愤甚遂成疾舅姑不得已迎之归氏

既至邢舍呼姑至榻前语谆谆不能了疾益笃遂卒

年方十有八连嘉允传之

朱烈妇刘氏

刘氏者流寓刘宗仁女也年十八归朱孔思为继室

孔思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曽为陜西平凉府镇原

县县丞侨居于蓟时食贫年五十余矣娶刘氏仅八

载而疾作氏初进粥不啖继进药不愈再割股以进

竟不起氏恸甚引绳不遂遂以刀自刭死伏于夫侧

时士民观者如堵当事者奏闻如例旌之时李之芬

为之传

张烈妇王氏

王氏者新安张复振妻也年十八归复振孝事祖母

舅姑相夫恭顺惟谨夫读氏手女红伴夜分鸡鸣而

起先臧获操作绩纺无暂废夫有疾氏朝夕供汤药

昼夜焚香祝天愿促己寿以益夫每祝泣数行下夫

疾笃氏语人曰吾夫似无起色矣无遗孤不如相从

地下潜匿练袖中夫病革将属纩氏巳水浆不入口

者三日血泪如注犹觅夫巾服伺人着之倏忽匿迹

姑惊疑急促人徧索之氏已扄扉别室自缢急救解

之气犹奄奄复息夫闻之哭无声涙张口气絶氏亦

溘然逝矣夫妇并袭于床各瞑一目若相顾握一手

若相携观者惊异邑令胡士栋请旌邑人白瑀传其

曹女伊妇双烈

阜城双烈者曹端女春桃生员伊汝俨妻倪氏也曹

烈女于正徳庚午遇流贼变罹刃死伊烈妇于嘉靖

辛酉值汝俨卒不食死有司两奏两旌表之立祠南

郭题曰双烈及后知县巩邦固咨于伊妇舅钝翁曹

女弟曹实庀材鸠工而充扩之仍复其供役者二家

砻石为文记焉

张贞女

张氏者乐城学博李廷实冡妇也实冡子曰鲸聘张

氏未娶而夭氏赴吊哀毁不欲生父母将偕之归氏

不肻遂止于李门谋自尽者再公姑泣谕之曰鲸死

坠厥宗又以鲸故误他人女鬼其馁矣氏益哀泣誓

衰绖称未亡人代鲸事公姑终其身廷实后举子名

有根入庠李氏系得不斩廷实谓人曰微氏以节孝

慰公姑吾之命不可知活吾命而存李氏宗者张之

力也直指闻其事于上得旌闾焉邑人袁佑为之传

温烈女

温氏者交河泊头镇温钦第三女未字正徳六年有

流贼至镇民皆窜去女偕伯母刘氏不及避为贼驱

至西郊杨鹤寿园其魁见女姿色即持刀欲吓污之

女乃大骂曰贼奴敢辱我耶贼屡窘之不从官军

迫追将女掳马上辄自投于地仍骂贼不置贼犹贪

色未已也复掳马上解带縳之腰女投地不得以手

反掣抉伤贼一目血流不禁贼知终不可得取利匕

解其十指劈其面及肩碎弃去一时乡士人尽骇悼

争传颂之嘉靖元年诏近年诸被流贼残磔有志节

不屈形迹彰灼者抚按勘核俱与旌表有司始建庙

祀之通判陈相传

贾烈女

贾氏者河间明进士贾太初女也壬午之变太初读

礼里门身殉城难女年十三抗节不辱与父同死其

事未有传者弟雒英痛念前烈为立石以纪之冯贲

征传

张贞女

张氏者南宫进士张庚次女也母冯早世育于祖母

素习内则女诫列女传诸书祖母竒之许嫁鸿胪杨

若柏长子之玉之玉病死讣至氏涕涙沾襟扃戸自

缢家人排闼救不死祖母及父苦慰之不听偃卧不

食者累日父再谕之则请诣杨门奔丧父不得已从

之时之玉已葬氏衰服至墓所呼抢痛絶者再以手

穵墓欲就殉状时里闾闻其事者环墓外无不凄惋

感叹祖母等百方慰谕曰但求儿生任从儿志氏曰

许我易髻归杨门乎父及祖母舅姑怜而从之氏守

制惟日进疏食再盂仅延喘息及大祥遂絶粒死年

十有九李文星传

张贞女

张氏者广宗人父奉先母刘氏奉先夫妇双亡二子

长友才方六岁次得春在怀抱零丁无依倚氏顿踊

号呼哀彻天地誓不出嫁以抚二子保家业自任劳

力焦思日夜纺绩数载及二弟长成为娶妻氏自居

一室键闭中门二弟出入必咨教戒二妇处中馈敬

慎唯诺无敢慢恭勤俭约白首不易卒老于室葬邨

东古路之北侄孙张守礼自永和解绶归省其墓恨

当时无旌表故为之传云

髙节妇传        本朝汤 斌

节妇段氏宛平民髙位妻也京师俗早嫁娶位之死

也节妇年十七有二子矣髙氏无宗亲依兄以居丧

期毕数喻以更嫁节妇曰吾不识兄意何居吾非难

死也无如二子何其兄曰我正无如二子何也我力

食能长为妺赡二甥乎节妇曰易耳自今日即无累

兄但望毋羞我贫暇则频过我使人知我尚有兄足

矣方是时节妇嫁时物仅余一箱值二千取置门外

索半值立售即日移居小市板屋中京师地贵或作

板屋于中衢妇人贫无依者多僦居为市人缝纫节

妇以此为生几二十年二子长始能僦屋以居二子

幼时节妇艰衣食不能使就学长子市贩中年殁次

子为小吏以罪谪辽左节妇复抚诸孙又十余年孙

裔发愤成进士赎其父以归而节妇年九十矣节妇

性严毅常早起子妇虽老终日侍立不命不敢坐裔

之母谷氏性笃孝鸡初鸣起洒扫奉匜侍盥就灶下

作羮食亲上之食毕然后退率以为常及贵盛姻党

皆曰世有太夫人年七十而执仆婢之役者乎将公

为节妇言之谷氏曰若母言吾与姑故寒苦姑习我

非我供事姑终不适我皤然白髪身无疾洒扫盥馈

以事吾姑此日可多得耶节妇以康熙戊辰卒年九

十六距位之死七十有九年始节妇所僦板屋在珠

市西及孙贵卜居正当其地家僮数十出入呼拥节

妇时指示子孙姻党京师之人亦以为美谈云

赞曰吾里中某氏子兄弟各佣身兄老请于主人求

舍之节衣食以奉焉而兄忭急小失意即数骂或奋

挺以扶终无恚色余尝谓非独其弟贤也而兄固无

鄙心也京师人多以谷氏之事为难然以节妇之风

义则子妇之承而化也曷足异乎

康烈女传        本朝郭 琇

烈女康氏通州人也其父兄以粜籴为业女未尝知

诗书独闻世俗人所道古忠孝节烈事辄彷徨追慕

时时诵述之幼许嫁邻家张氏子京时张氏尚富饶

后迁京师益衰落京父素无行京长市肆材故庸下

又贫不能自存康氏戚党转相传说闻于女女坦然

无怨尤其父兄私谋夺女不与张氏女乃正色持大

义诘责其父兄久之乃止一夕女梦张氏使至若将

致命者不知何祥私以告其母时两家絶闻问已数

年忽京父至通讣京已死叩之即女感梦夕也女乃

于邑悲哀素服号泣请于母曰儿闻古之女子有未

嫁为夫守义者后世以为贤儿身虽未归心属张氏

久矣愿母载儿从夫丧其父兄大骇斥之曰女乃狂

耶凡女所称皆古事岂今人所为因环向女女因掩

涕弛素服更容貌以前言动如平时其家人稍稍皆

散去夜半乃闭戸悉焚所制巾带綦履素服以练自

结而死女有妺与同卧起女死妺寐未觉也两家议

论者皆曰以合葬为宜其父母乃持女丧自通如京

师归张氏与京合葬郭西白石桥时康熙三十一年

初张氏家微细至京父转贫薄又无行其乡人戚党

羞齿之自贞女之死京师皆竦动荐绅士君子多为

歔欷里巷感伤好事者传之图讴歌其事喧腾儿童

女妇间于时京师之人咸知东门张氏云

赞曰六经所著女子以节完者于诗则卫共姜于春

秋则纪叔姬外此无有余尝怪古者圣人贤人至于

倜傥怪伟非常之材不可胜纪何独其时女子之少

竒也余尝过金陵闻杨生瑞三妻方氏溧阳唐生岸

妻某氏皆未嫁为夫守义而康女志不得伸遂﨑岖

不负其义以死以余所闻见如此是何竒女子之众

与昔震川归有光着论以谓未嫁死夫于礼为非取

曾子孔子所问答女未庙见而死之礼以断其辞辨

矣虽然中庸不可能世之不贼于徳者几何哉以孔

氏之道衡之女其今之狂獧也与

辛氏孙氏双烈      本朝刘 捷

辛氏者新安诸生李壤妻也壤为今比部如璐公第

三子于归后贤淑着声甫半载壤病脾泄旋患脏毒

氏日不一餐夜则叩天愿以身代时氏父至都怪其

癯氏犹托不服水土以安亲心而其实心力交瘁矣

敷药澣垢久而益勤壤溽暑烦躁或过为苛责氏曲

意承顺不少忤及病益笃氏心知不治乃言曰妇人

能守节固善不如相从地下心更安耳及壤死氏一

恸几絶再拜请于比部公愿以身殉比部再三劝之

不听则嘱氏之叔父陈大义为慰解且告以舅言不

可违氏唯唯不置一词明日诣夫前献食兴复如礼

视含后解佩囊系夫臂呼抢声不絶比部喻女奴防

黄昏后竟乗隙投缳死众急踪迹救之已不及矣

翌日而殓面色如生

孙氏者容城县贡生李焕元之继妻即辛氏之姨母

也焕元病血増剧氏归甫阅月许以死殉及焕元卒

吞莲珠数十粒未絶登床取帕自经死时康熙庚辰

年也是年辛氏始生迨康熙辛丑年辛氏复殉节次

岁康熙壬寅年学使陈世倌以贞媛并烈上其事于

朝得

旨旌表

本朝

宋永誉传          魏象枢

公讳永誉字葆祉汗骦其别号也中前明崇祯壬午

科乡试父学韶万厯壬午科举人伯学道万厯庚戌

科进士世为广平府永年人其事迹载在家乗者不

复赘公家学渊源淹贯博洽性复豪爽不事生业辟

精舍于洺水聪明山下寓意诗酒雅有范希文先忧

后乐之志人未之知也

本朝定鼎乙酉岁入都谒选授鳯翔府郿县令受命之

日单车就任郿俗素悍且近终南称盗薮颇难治公

莅任后日夜焦劳感以诚人皆劝凡征输断狱课士

诸务虽倥偬抢攘中井井有条本年分校秋闱得士

六人极一时之选人望归焉时贺逆蓄异志久公忧

之豫戒城守具躬率邑之慕义有胆识者画战守策

绅士谓邑无重兵度不能御公曰臣子之义誓与此

土共存亡战或不克守则无虞也亡何贺逆令贼党

持牌诱降绐以重禄公立碎其牌禁锢贼役次夕贼

遂薄城下攻五日夜公多方御之势不支城陷贼执

公不忍杀复温言劝公降公挺立骂不絶口索县印

不予贼怒手刃公督府孟公乔芳称其一死尽节忠

烈可悯抚军雷公兴称其为国尽忠死贤于生议

上其事请

恤典得

旨追赠陜西按察司佥事荫一子入监读书

东安尉陶弘才传       陶自新

公讳弘才字君实越之会稽人也生四岁遭父丧贫

无以敛公母欲雉经公持裾大号母获救伏父尸哭

越昼夜不勺饮气絶母抱而恸有间苏宗人怜其母

节子孝启宗祠召父老谋所以送死全生者诸父老

咸于邑竞赙之奉母十余年以孝称母卒公孑处草

庐哀毁壁立见人读书辄惭慕曰才力不能为亲

竭身不能为君致有志就传而乏脯修柰何父老素

信公至性为言于蕺山刘先生先生壮之列门下因

得涉猎经史晓大义公状貌伟杰铁眉上指目光烁

烁如炬性壮烈优艺勇少时善手搏强者罕与敌受

学后抑损若懦夫尝之野为牧奴詈涂人为不平激

公鬬曰陶郎故勇何在而忍辱至斯公曰吾虽弱奴

岂我敌哉顾欲养吾勇为国家用耳两应童子试不

售遂北上由三考出尉东安遇事敢为令屠公应旗

器重之顺治五年秋贼刘东坡勇悍倍常有邪术能

作雾盘踞浑河左右荐食都鄙官军莫敢近冬十月

虐延东邑民汹汹令时诣城未还攻城急公掀髯

叹曰此吾致身时矣厉兵戎服升县堂鸣鼓集众誓

曰才受

国恩义当死尔曹亦

天子民将何为众皆泣曰公莅东安适岁侵民饥且死

大尹卧病公慨然身任状民疾苦伏抚辕三日获请

向微我公东民尚有遗孑耶生属公生死随公死战

守惟公命公身率军民三百余辟西门大呼骤出奋

勇击贼贼败斩首数十级公生擒贼将四人以旋军

民咸鼓舞贼益兵攻城不克乃诡挑公战绥甫交遽

佯北蹑至落岱村西圾忽黑雾弥天并辔不相见众

溃公知中术策马突阵当者披靡以后劲无人遂被

执贼慕公艺勇手释公縳公喻以大义使归命贼笑

举酒寿公秽诱百端公瞋目喊詈眦裂血溅贼面夺

刀刺贼不中杀侍贼数人而公身已无完肤矣遂自

刭贼憾甚解其肢而醢剜肺肝生食之悬头于纛挂

肠于竿以示城中民民皆恸哭声震地塞门増堞以

死誓年十六以上者争持瓦石登陴投贼令亦请兵

来贼宵遁邑赖以宁东安之有满兵驻防实始于此

公卒年三十八苦贫未娶署惟一仆力不能

上闻

恤典士民私祀之岁时布奠鲜不涕零迄今犹欷歔称道

公忠烈弗衰事详东安县志又其时有一少年闻公

被害悼甚操戈驰奔欲复仇门塞不得出乃呼号

从城上跃下肠迸手扪腹踯躅数武仆地死后收其

尸泪痕尘腻手不去戈亦义士也惜姓名不传恐同

公湮没故并志之

陈浵传           郝 林

孝廉姓陈氏名浵字半千直隶安州人性倜傥负不

羁才少好浮屠说尝与僧达如往来不数月尽殚其

藴既而觉其误遂谢去不复与通闻容城孙征君讲

学苏门往从之游征君深引重之一时居门下者皆

莫能先值明季之乱盗贼蠭起崇祯十七年春有贼

自山东掠妇女百数十人流入州境州民惊溃而妇

女往往从贼中逃出贼亦多有径弃之去者流离相

属于路君悉收养于州城朝阳观中给以饮食问其

里居姓氏多兖州士夫家及事定悉遣人送归其里

又遍收途次弃儿令家人饲养之全活者甚众避地

完县髙士赵受绳稔其贫以金馈之君谢不受曰辱

君谊良厚然于义无所处非敢安也时际丧乱有人

携金二十镒仓皇置君寓中以去君为缄蔵之逾年

事平访其人与之取视其故所封识犹完好如初友

人张聚五尝假舎于君及君他出辄私鬻之而取其

直君知之不问曰朋友之谊固然此戋戋者何较焉

游大名有州人史姓者以事系于官君察其无辜为

一言于太守因得解史谢去后一日携其女至欲以

为君媵妾而逡巡未敢言微语以逆君意君正色曰

吾所以急汝难者以汝负深怨而力不能自达故不

惜援手以拯汝岂其有利之之心耶且使心于利则

亦无恤于汝矣因一言之徳利其子女以为报汝其

以我为何如人疾驱之去顺治庚子举顺天乡试刻

苦力行年既耋而学不倦于宋元以来诸儒先书靡

不淹贯而阳明传习録及鹿忠节公寻乐大等篇

则尤其所得力焉年七十五以疾卒于家子鹤龄博

学志行能世其业

陈鹤龄传          王安国

先生姓陈氏讳鹤龄字鸣九直隶安州人父讳浵倜

傥好义负海内重望从容城孙征君游先生少承庭

训以故有得于濂洛之绪好读河津姚江二子书及

其乡鹿忠节公论学等编而以身体认之父没家业

中落故旧有某某者巧夺其产先生恬然予之弗与

校事母以至孝闻啜菽饮水外内无间言康熙甲子

举于乡髙阳相国李文勤公夙重先生之为人至是

延至京师馆于其家先生念母笃老辄谢归设教家

塾从游者数十人每秋冬篝灯夜读声满里巷母殁

选授正定县教谕效胡文定公法举行条约教诸生

孝弟力田治经史暇则习射以文艺进者先生反复

指画恳恳无倦色士咸悦服依归之郡属三十二城

争闻风请益焉正定学宫旧粗完厯岁为风雨所摧

倾圮殆尽先生蒿目忧之毅然谋修葺鸠工之始醵

金无几而先生独以力任邑人重先生之义羣输资

以助踰年落成勒石以纪其事滹沱泛溢尝奉檄视

沿河村堡水灾有宻授意谓宜以不成灾报者先生

诣其地蹙然曰百姓嗷嗷待哺吾目击情形而讳不

以告负此心矣卒以灾报赈恤全活者数千家又

太守命督隆平宁晋诸邑民蝗时捕蝗令急所在骚

扰先生旬日归太守问状先生曰蝗不食苖苖已尽

民不畏蝗官即蝗也太守迂其言然终以此重之既

迁顺天府武学教授掌义学事其训迪一如真定雍

正四年以疾卒于官先生表里粹然践履笃实素精

制举业六试于礼部凡五荐皆不第而经先生讲授

者率列庠序及获掇科名者指不可胜屈教人务尽

其诚而行之以恕闻人片善辄奬励不置有不率者

以理婉谕之久乃薫之而化在家在官凡涉人身名

事以言语扶持爱者甚伙尝对人曰某生平不道

人非乐成人美黙黙此心天鉴之矣殁之日逺近之

士咸闻而悲之赴葬者数百人其门人李钧张志请

于其友李塨方苞私谥为懿长先生子三惪荣悳华

悳正悳华登上第悳荣悳正俱成进士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