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并序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续藏经 华严经疏注

唐 澄观述 宋 净源录疏注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并序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往复无际。动静一源。含众妙而有余。超言思而逈出者。其唯法界欤。剖裂玄微。昭廓心境。穷理尽性。彻果该因。汪洋冲融。广大悉备者。其唯大方广佛华严经焉。故我世尊十身初满。正觉始成。乘愿行以弥纶。混虚空为体性。富有万德。荡为纤尘。湛智海之澄波。虚含万象。皎性空之满月。顿落百川。不起树王。罗七处於法界。无违后际。畅九会於初成。尽宏廓之幽宗。被难思之海会。圆音落落。该十剎而顿周。主伴重重。极十方而齐唱。虽空空绝迹。而义天之星象灿然。湛湛亡言。而教海之波澜浩瀚。若乃千门潜注。与众典为洪源。万德交归。摄群经为眷属。其为旨也。冥真体於万化之域。显德相於重玄之门。用繁兴以恒如。智周鉴而常静。真妄交彻。即凡心而见佛心。事理双修。依本智而求佛智。理随事变。则一多缘起之无边。事得理融。则千差涉入而无碍。故得十身历然而相作。六位不乱以更收。广大即入於无间。尘毛包纳而无外。炳然齐现。犹彼芥缾。具足同时。方之海滴。一多无碍。等虚室之千灯。隐显俱成。似秋空之片月。重重交映。若帝网之垂珠。念念圆融。类夕梦之经世。法门重迭。若云起长空。万行芬披。比华开锦上。若夫高不可仰。则积行菩萨。曝鳃鳞於龙门。深不可窥。则上德声闻。杜视听於嘉会。见闻为种。八难超十地之阶。解行在躬。一生圆旷劫之果。师子奋迅。众海顿证於林中。象王回旋。六千道成於言下。启明东庙。智满不异於初心。寄位南求。因圆不踰於毛孔。剖微尘之经卷。则念念果成。尽众生之愿门。则尘尘行满。真可谓常恒之妙说。通方之洪规。称性之极谈。一乘之要轨也。寻斯玄旨。却览余经。其犹杲日丽天。夺众景之耀。须弥横海。落群峰之高。是以菩萨搜秘於龙宫。大贤阐扬於东夏。顾惟正法之代。尚匿清辉。幸哉像季之时。偶斯玄化。况逢圣主。得在灵山。竭思幽宗。岂无庆跃。题称大方广佛华严经者。即无尽修多罗之总名。世主妙严品第一者。即众篇义类之别目。大以旷兼无际。方以正法自持。广则称体而周。佛谓觉斯玄妙。华喻功德万行。严谓饰法成人。经乃法无竭之涌泉。贯玄凝之妙义。摄无边之海会。作终古之常规。佛及诸王并称世主。法门依正。俱曰妙严。分义类以彰品名。冠群篇而称第一。斯经有三十九品。此品建初。故云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

归命十方极三际  尘剎圆明调御师  法界功德大悲云  毗卢遮那大智海  所住甚深真法性  所流圆满修多罗  一一尘方佛会中  普贤文殊诸大士  我今欲以一毛智  测量无边法界空  愿承三宝同体慈  句句冥符诸佛意  俾令法眼常无缺  尽众生界如普贤  回兹胜善洽群生  速证菩提常乐果

将释经义。总启十门。一教起因缘。二藏教所摄。三义理分齐。四教所被机。五教体浅深。六宗趣通局。七部类品会。八传译感通。九总释经题。十别解文义。

△初因缘者。夫圣人设教。必有由致。若须弥巨海。大因方为倾摇。今摇如来融金之德山。动深广之智海。非小缘矣。故下经云。非以一缘。非以一事。如来出现。而得成就。出现本为大华严故。先因后缘。各开十义。以显无尽。

因十义者。一法应尔故。二酬宿因故。三顺机感故。四为教本故。五显果德故。六彰地位故。七说胜行故。八示真法故。九开因性故。十利今后故。

言法尔者。夫王道坦坦。千古同规。一乘玄门。诸佛齐证。故一切佛。法尔皆於无尽世界。常转如是无尽法轮。令诸众生返本还源。穷未来际。无有休息。故不思议品中。明一切诸佛。能於一身。化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尽数头。一一头。化尔所舌。一一舌。出尔所音声。乃至文字句义。一一充满一切法界。无有穷尽。斯则处以毛端横该法界。时以剎那。竖穷劫海。处则顿起。时则常起。不待别因。但随见闻。说有初成九会之别。诸慈悲者。於无尽中。略此流转。令寻於此。见无边法。如观牖隙。见无际空。而此时处即同无尽。以一处即一切处。一时即一切时故。

二酬宿因者。何以法尔如是转耶。宿因深故。夫根深则果茂。源远则流长。宿因既深。教起亦大。深大云何。我佛世尊。创蹑玄踪。栖神妙寂。悲智双运。行愿齐周。是以妄想弗翦。而廓彻性空。灵鉴匪磨。而顿朗万法。乃以无障碍解脱。阐斯妙门。宿因虽多。略有二种。一者大愿力故。现相品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兜率偈云。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盘。以本大愿力。示现自在法。诸会佛加。皆言愿力。及余诸文诚证非一。二者昔行力故。谓无量劫。依愿起行。行成得果。方能顿演。故主山神偈云。往修胜行无有边。今获神通亦无量。法门广辟如尘数。悉使众生深悟喜。

三顺机感者。谓昔因法尔。虽能常徧。约可流传。皆由机感。离机说法。无所用故。其犹上有白月。下资澄潭。潭清影现。机感应生。故兜率偈云。见佛亦复然。必假众善业。十方诸佛。告功德林言。及诸菩萨众善根力故。解脱月云。此众无诸垢。志解悉明洁等。皆是机应。广显机感。如第四教所被机中。然此机感。通於现未。诸会当机。即是现在今之闻者。是未来机。

四为教本者。谓非海无以潜流。非本无以垂末。将欲逐机。渐施末教。先示本法。顿演此经。然亦有二。一为开渐之本。出现品云。如日初出。先照高山故。二为摄末之本。如日没时。还照高山故。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故。法华亦云。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此渐本也。次云。除先修习学小乘者。即开渐也。又云。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於佛慧。即摄末归本也。斯则法华亦指此经以为本矣。

五显果德者。谓此本法中。显佛胜德。令诸菩萨信向证故。不识宝玉。不得其用。不知此德。安能仰求。然果德有二。一依果。谓华藏世界海等。二正果。如来十身等。此二无碍。以为佛德。然依正无碍通有六句。一依内现依。如尘中剎海。二正内现正。如毛孔现佛。三正内现依。四依内现正。五依内现依正。六正内现正依。其文非一。又有四句。一或唯依。佛即剎故。二或唯正。剎即佛故。三俱。四泯。思之可知。随举一门。则摄一切。并如下说。

六彰地位者。为显菩萨修行佛因。一道至果。有阶差故。夫圣人之大宝曰位。若无此位。行无成故。此亦二种。一行布门。立位差别故。二圆融门。一位即摄一切位故。一一位满。即至佛故。初地云。一地之中。且摄一切诸地功德。信该果海。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等。然此二无碍。以行布是教相施设。圆融是理性德用。相是即性之相。故行布不碍圆融。性是即相之性故圆融不碍行布。圆融不碍行布故。一为无量。行布不碍圆融故。无量为一。无量为一故融通隐隐。一为无量故。涉入重重。故世亲以六相圆融。上下之文非一。

七说胜行者。欲登妙位。非行不阶故。君子不患无位。患己不立。行亦二种。一。顿成诸行。一行一切行故。十住品云。一即是多。多即一等。普贤行品说。一断一切断等。二。徧成诸行。此即行布。谓自大菩提心体相功德。乃至等觉中行。此二无碍。例如位说。

八示真法者。欲成行位。须解法理。不体理事。行亦非真。故兜率偈云。不了真实法。诸佛故兴世。此亦二种。一。显事理无碍法。二。显事事无碍法。并如义分齐说。

九开因性者。谓上因果理事。皆由众生性有。若性非金玉。虽琢不成宝器。良以众生包性德而为体。依智海以为源。但相变体殊。情生智隔。今令知心合体。达本情亡。故谈斯经。以为显示。亦有二种。一以言显示。令其知有。二使其修行。悟入显现。如下破尘出经卷等。亦如法华云。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众生等有。故言唯一。

十利今后者。既等有其分故。广利无边。此亦二种。一利今。即佛在当机。二利后。即今之见闻。发心品云。我等诸佛。护持此法。令未来世一切菩萨未曾闻者。皆悉得闻。此益复二。一令得见闻为坚种故。出现品云。如人食少金刚。终竟不销等。二令起行成证入故。出现品又云。设有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行六波罗蜜。修习种种菩提分法。若未闻此如来不思议大威德法门。或时闻已。不信不解。不顺不入。不得名为真实菩萨。以不能生如来家故。若闻此法。信解随顺悟入。当知此人。生如来家。乃至深入如来无量境界。良以有作之修多劫。终成败坏无心体极一念。便契佛家。贤首品云。十剎尘数如来所。悉皆承事尽一劫。若於此品能诵持。其福最胜过於彼等。又此利益。别对前九。成十种益。谓一闻法尔。则知常徧。成见闻益。二闻本行愿。学佛发兴。成发心益。三闻机感。知法由善起。成造修益。四闻为本。知其义圆。成顿得益。五闻果德。则信乐愿齐。成灭障益。六闻位。期心证入。成摄位益。七闻行。发意修行。成起行益。八闻法。决须解了。成称性益。九闻因。知一切皆同。成转利益。十总具前九。成速证益。故前九因。皆为今益亦可。前一一门。皆成十益。可以意得。因上十义。故此教兴。发心品中。有十所因。彼云。以佛神力故。世尊本愿力故等。因缘相参。对会因缘。可以意得。

二明说经缘者。一切经首。说时方人等。皆是缘起。今有十缘。一依时。二依处。三依主。四依三昧。五依现相。六依说者。七依听者。八依德本。九依请者。十依加者。

今初依时。夫心冥至道。则混一古今。法界无生。本亡时分。下经偈云。诸佛得菩提。实不计於日。况无涯之说。念劫圆融哉。今以无时之时。略显十重时别。初唯一念。二尽七日。三徧三际。四摄同类劫。五收异类劫。六以念摄劫。七劫念重收。八异类界时。九彼此相入。十以本收末。谓以非劫为劫故。於前十时。恒演此经。又此十种。随一圆收。依此说时。则无终始。亦随见闻。说初成等。如前法尔中辨。若依此时。则逈异余教。而余教时。不出於此。或说三七六七等。随见闻故。广如旨归。

第二依处者。夫智穷真际。能所两亡。假说依真。而非国土。况剎尘即入。染净参融。圆满教之普周。难以分其处别。然真非事外。不坏所依。以上无时之时。徧非处之处。然有言此经在秽土说。居摩竭等故。有云。处净土说。在华藏故。有云如实义者。二种身土。无定异处。即於一处。见闻异故。上之三义。后一近宗。然说此经处。净秽无碍。通局交彻。各二四句。初净秽中。谓或唯染。或唯净。如前二义。或俱。华藏内娑婆故。或泯。染净相尽。同一法界故。又或唯染。摩竭等。覆净相故。或唯净。其地金刚。染相尽故。或俱。隐显无碍故。或俱非。各相形夺。二相尽故。次明通局交彻二四句者。谓或局。此一界故。或通。该十方故。或俱。即此即徧故。或泯二相尽故。又或局。此界摄一切故。或通。此入一切故。或俱。即摄即入故。或泯。形夺相尽故。又以一尘例剎。亦有四句。可知。若从狭至宽。略显十处。初此阎浮七处九会。而周法界。如升须弥品。二周百亿同类一界。亦徧法界。如光明觉品。三徧异类树形等剎。四徧剎种。五徧华藏。六徧余剎海若种若剎。七徧前六类剎尘。皆有同异类剎。八尽虚空界。容一一毛端之处。各有无边剎海。九犹帝网。十余佛同。然上十类。一一各徧法界而前九。正是遮那说法之处。然说十住等处。虽复各徧法界。乃至尘毛为门不同。亦无杂乱。若约十住与十行等。全位相摄。则彼此互无。各徧法界。若约诸位相资则此彼互有。同徧法界。一一品会。准此知之。十余佛同者。此佛既尔。余佛亦然。故诸会结通。皆云我等诸佛亦如是说。然主主不相见伴伴不相见。主伴伴主。则互相见。若互不相见。即各徧法界。互相见故。同徧法界。亦无杂乱。亦无障碍。又上十处。共为缘起。举一全收。以一一处称法性故。而随前一一时。皆徧此诸处。又随一一处。皆具前时。顿说此经。此犹约器世间说。若约智正觉。及众生世间。即一一佛身。支节毛孔。皆摄无尽重重之剎。普贤众生。一一皆尔。并是遮那说经之处。

第三依主者。夫真身寥廓。与法界合。其体。包罗无外。与万化齐。其用。穷源莫二。执迹多端。一身多身。经论异说。今说此经佛。为真为应。为一为多。若言真者。何名释迦。居娑婆界。人天同见。若云应者。那言遮那。处莲华藏。大菩萨见。见佛法身。若云一者。何以多处则现若云异者。何以复言而不分身。故说此经佛。并非前说。即是法界无尽身云。真应相融。一多无碍。即卢舍那。是释迦故。常在此处。即他处故。远在他方。恒住此故。身不分异。亦非一故。同时异处。一身圆满。皆全现故。一切菩萨。不能思故。今先明十身。后彰无碍。言十身者。自有二义。一。约融三世间为十者。一众生身。二国土身。三业报身。四声闻身。五缘觉身。六菩萨身。七如来身。八智身。九法身。十虚空身。二。就佛上自有十身。一菩提身。二愿身。三化身。四力持身。五相好庄严身。六威势身。七意生身。八福德身。九法身。十知身。广显其相。如第八地。及离世间品辨。言无碍者。略有十义。一。用周无碍。谓於上念劫剎尘等处。遮那佛现法界身云。业用无边。悉周徧故。经云。如於此处见佛坐。一切尘中亦如是等。其文非一。二。相徧无碍。谓於上差别用中。各摄一切业用故。三。寂用无碍。无私成故。四。依起无碍。无心顿现。海印力故。五。真应无碍。应即同法。一味平等故。六。分圆无碍。一一身分。即具全身故。七。因果无碍。不碍现因故。八。依正无碍。不碍现依故。九。潜入无碍。入众生界。如如来藏。虽作众生。不失自性故。故出现品云。佛智潜入众生心。又云。众生心中。有佛成正觉等。又亦摄一切众生。在一毛孔。善化天王云。汝应观佛一毛孔。一切众生悉在中等。十。圆通无碍。谓此佛身。即理即事。即一即多。即依即正。即入即法。即此即彼。即情即非情。即深即广。即因即果。即三身即十身。同一无碍法界身云。以此身云。徧前时处。常说华严。是知或说报身在色究竟。约摄报说。或说报身在余净土。约引摄说。或说舍那坐千叶华。摄二地说。或说登地方见。约胜机说。或分三异。从体相用说。俱非此经真实之义。设分三十不同。亦权实对说。若不融前义。亦失经宗。

第四依三昧者。夫动静唯物。圣岂然乎。示轨后徒。明将有说。必须静鉴前理。受诸佛加。从定起而发言。言必真当。言必真当故。受者之心。自然笃矣。故於诸会。多明入定。为说经缘。有不入者。至文当说。其所入定。皆尽法源。业用难思。

第五依现相者。谓法性寂寥。虽无诸相。无相之相。不碍繁兴。起教多端。相非一准。或放光动剎。或华雨香云。皆为发起。故诸会之内。将欲说法。多先放光。通表智光。以被物故。然有二种。一不坏次第光。随位增微故。二圆通无碍光。随一一光。皆结通故。随处放异。总有十光。各有所表。至文当知。其动地等。多在说后。则但是庆闻。如十地中。虽是庆前。义兼起后。则是教缘。

第六依说人者。法无废兴。弘之由人。下文云。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今此能说。通三世间。开即为五。谓佛菩萨。声闻。众生。及器。更开为十。谓加三世。微尘。毛孔。器及有情。各有分圆故。毛孔微尘。即是分说。此上诸说。通三世故。故普贤行品云。佛说众生说。及以国土说。三世如是说等。广则无量。法界品中。类非一故。如僧祗随好。即是佛说。余会多菩萨说。法界品初。有声闻说。诸善友等。多菩萨说。亦名众生说。菩提树等。即器界说。至文当知。其能说人。用法不同。或用音声。或用妙色等。如教体中辨。

第七依听人者。子期云丧。伯牙辍弦。若无听者。终无有说。即下诸众。略有十类。至文当明。除当机众。余皆是缘。

第八依德本者。川有珠而不枯。山有玉而增润。内无德本。外岂能谈。然唯约说者。前人此法故。略有二类一者。智慧最为首故。十方诸佛。告金刚幢言。及由汝智慧清净故。告金刚藏言。亦是汝胜智力故。二者。余行愿力。十方诸佛。告普贤言。亦以汝修一切诸行愿力故。十方诸佛告法慧言。及汝所修诸善根力。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说法。若感者善根。若化主行愿。皆属说因。

第九依请人者。若约慈悲深厚。亦有无问自谈。若约敬法重人。要须诚请后说。初心识昧。未解谘求。上智慈悲。腾疑启请。然有二类。一者言请。二者念请。诸会有无。现相品当辨。

第十依能加者。夫圣无常应。应于克诚。心冥至极。故得佛加。然佛若自说。则不俟加。如第九会。因人有说。要假上加。其第八会。行依法修。不异前故。略无有加。二七不入定。故无有加。余皆具有。所以加者。欲显诸佛同加。即同说故。一说一切说故。亦显果海无言。因相可说故。若尔僧祇随好。应非一切。表微细难知故。超出因果故。然施设不同。不应一准。加有二种。一者显加。具於三业。二者冥加。但与智令说。普光法界。无显有冥。余皆具二。显必有冥故。余至下明。

△第二藏教所摄中二。先藏摄。后教摄。前中亦二。先藏。后摄。

今初藏。谓三藏二藏。通称藏者。以含摄故。世亲摄论第一。庄严论第四皆云。彼三及二。云何名藏。答云。由摄故。谓摄一切所应知义。摄即包含。

言三藏者。一修多罗藏。二毗奈耶藏。三阿毗达磨藏。初中。先辨名。后显相。今初。亦名修妬路。亦名素怛缆。此皆梵音楚夏。古译为契经。智论之中。名为经藏。契。谓契理契机。经。谓贯穿摄化。即契理合机之经。依主受名。契经即藏。持业释也。复云。正翻名线。线能贯华。经能持纬。此方不贵线称。故存於经。有云。案。五印度。呼线席经井索圣教。皆曰修多罗。则经正是敌对。斥於古德。经非敌对。今更详之。若一名四实皆为敌对。则古如所破。若兼顺义。经自属於席经敌对。应名圣教。故梁摄论。译为圣教。彼论云。有阿毗达磨。非是圣教。为成圣教故。加修多罗名。古德见此儒墨皆称为经。遂借彼席经。以目圣教。则双含二义。但顺两方。借义助名。更加契字。拣异席经。甚为允当。二显相者。四域四名。所目虽殊。意义相似。故同称修多罗。而圣教多含。具上三义。故杂心云。经有五义。一曰涌泉。二曰出生。三曰显示。四曰绳墨。五曰结鬘。涌泉。则注而无竭。出生。则展转滋多。义同井索。有汲引故。显示。正是圣教显事理故。绳墨。则揩定正邪。亦是绳之为经。能持於纬。同席经义。结鬘。同线。线能贯华。结成鬘故。总上五义。不出贯摄。故佛地论第一云。能贯能摄。故名为经。以佛圣教。贯穿摄持所应说义所化生故。此或贯摄通所说所化。或贯穿法相。摄持所化。又世亲摄论。释贯穿云。谓能贯穿依故。相故。法故。义故。依者。谓依於是处。由此为此。而有所说。相者。谓世俗谛相。胜义谛相。法者。谓蕴界处。缘起谛食。静虑无量。无色解脱。胜处徧处。菩提分。无碍解。无诤等。义者。随顺密意说等。瑜伽二十五。显扬二十。大同此说。余义。至十二分中当明。

第二毗柰耶藏。初名。后相。前中亦名毗尼。梵言之略耳。此翻为调伏。谓调练三业。制伏过非。调练通於止作。制伏唯明止恶。就所诠之行彰名。即调伏之藏。或能诠藏。有调伏之能。即有财释。契经藏中。类有此释。毗尼。或翻为灭。灭有三义。一灭业非。二灭烦恼。三得灭果。或名尸罗。具云翅怛罗。此云清凉。离热恼因。得清凉果故。亦名波罗提木叉。此云别解脱。此就因得名。然有二义。一拣异定道。名之为别。二三业七支。各各防非。故名为别。亦翻为随顺解脱。此据果立。随顺有为无为二种解脱果故。亦名性善。如十诵律。亦名守信。如昔所受。实能持故。后显相者。前名之中。已含止作。即毗尼相。若别说者。世亲摄论云。毗奈耶有四义。谓犯罪故。等起故。还净故。出离故。广如彼论。

第三阿毗达磨藏。阿毗名对。达磨云法。法有二种。一胜义法。谓即涅盘。是善是常。故名为胜。二法相法。通四圣谛。相者。性也。状也。二俱名相。法既有二。对亦二义。一者对向。谓向前涅盘。二者对观。观前四谛。其能对者。皆无漏净慧。及相应心所等。由对果对境。分二对名故。慧但是对。而非是法。非所对故。言对法者。法之对故。故对法藏。特名慧论。旧译为无比法。以诠慧胜故。世亲摄论云。阿毗达磨有四义。谓对故。数故。伏故。通故。对义同前。数者。於一一法。数数宣说。训释言辞。自共相等。无量差别故。伏者。由此具足论处所等。能胜伏他论故。通者。此能通释素怛缆义故。亦名优婆提舍。此云论义。亦名磨怛理迦。此云本母。谓以教与义为本。为母。亦名依。藏生解。藏为解母。本即是母。亦名摩夷。此云行母。依藏成行故。行之母故。

然此三藏。约其所诠。略有二门。一者克性。则经诠三学。戒唯戒心二学。论唯慧学。如摄论说。二。约兼正。则三藏之中。经正诠定。毗尼诠戒。论诠於慧。兼各通三。

第二明二藏者。一声闻藏。二菩萨藏。即由前三藏。诠示声闻理行果故。名声闻藏。诠示菩萨理行果故。名菩萨藏。故庄严论第四云。此三藏。由上下乘差别故。复为声闻藏。及菩萨藏。摄大乘同此。此就二乘。理果同故合之。若约教行别故。即开三乘。以为三藏。如普超等经。又由缘觉多不藉教。出无佛世。佛在世时。摄属声闻故。但分为二。即是大小半满不同。

第二明所摄者。此经。三藏之中。正唯修多罗摄。兼诠余二。十藏等品。广显戒故。问名等品。显论义故。若就修多罗中。以义拣教。则唯十藏摄。具足主伴。显无尽故。教义融故。二藏之中。唯菩萨藏。若分权实。但菩萨藏一分所摄。权不摄故。若约此摄。乃至声闻。亦此经摄。此能包含无量乘故。拣於权实。至下立教中明。已辨藏摄第二明教摄者。教有二种。一者通相。十二分教。亦分大小。至下十藏品辨。二者诸宗。二教不同。今当略释。夫教海冲深。法云弥漫。智光无际。妙辨巨穷。以无言之言。诠绝言之理。以无变之变。应无穷之机。极位所承。凡情难挹。今乘理教之力。略启四门。一大意合离。二古今违顺。三分宗立教。四总相会通。

今初。且西域东夏。弘阐之流。於一代圣言。或开宗分教。或直释经文。以皆含得失故耳。且不分之意。略有五焉。一则理本一味。殊涂同归。故不可分也。二一音普应。一雨普滋故。三原圣本意。为一事故。四随一一文。众解不同故。五多种说法。成枝流故。以斯五义。故不可分。分之乃令情构异端。是非竞作。故以不分为得。其分教者。亦有多义。一理虽一味。诠有浅深。故须分之。使知权实。二约佛虽则一音。就机差而教别。三本意未申。随他意语而有异故。四言有通别。就显说故。五虽分权实。须善会佛意。有开显故。又王之密语。所为别故。不识权实。以深为浅。失於大利。以浅为深。虚其功故。庄严圣教。令深广故。诸圣教中。自有分故。诸大菩萨亦开教故。以斯多义。开则得多而失小。合则得小而失多。但能虚己求宗。不可分而分之。亦何爽於大旨。故今分之。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