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第二古今违顺。曲分为二。先叙此方。后明西域。

今初。诸释虽众。略叙数家。勒为五门。

一立一音教。谓如来一代之教。不离一音。然有二师。一后魏菩提流支云。如来一音。同时报万。大小并陈。二姚秦罗什法师云。佛一圆音。平等无二。无思普应。机闻自殊。非谓言音本陈大小。故维摩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上之二师。初则佛音具异。后则异自在机。各得圆音一义。然并为教本不分之意耳。

第二立二种教。自有四家。

一西秦昙牟谶三藏。立半满教。即声闻藏。为半字教。菩萨藏。为满字教。隋远法师亦同此立。斯则文据涅盘。盖是对小显大。通相之意。未於大中。显有权实。亦含半满。

二隋远法师。立渐顿二教。谓约渐悟机。大由小起。所设具有三乘。故名为渐。若约顿机。直往於大。不由於小。名之为顿。此虽约机说有渐顿。而所说法。不出半满。

三唐初印法师。亦立二教。一屈曲教。谓释迦经。以逐机性。随计破着故。如涅盘等。二平道教。谓舍那经。以逐法性。自在说故。如华严经。又此二教。略有四异。一主异。谓释迦化身。与卢舍那十身异故。二处异。谓娑婆界木树草座。与华藏界中宝树宝座等异故。三众异。谓为声闻及菩萨说。与唯菩萨及极位同说异故。四说异。谓局处之说。与该通十方之说异故。此约化仪以判。然华严虽有随诸众生。各别调伏。皆是称性善巧。一时顿演。涅盘等虽说一极。或对权显实或会异归同。一切如来或说不说。故云屈曲。约释迦为主。则未显十身。十身为主。必具释迦。娑婆之处。未融华藏。华藏之处。必融娑婆。略云四异。异实有多。诚如所判。但於屈曲之内。未显法之权实耳。

四齐朝隐士刘虬。亦立渐顿二教。谓华藏经名为顿教。余皆名渐。始自鹿苑。终於双树。从小之大故。然此经。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即是顿义。慈龙降雨。以证渐义。於理可然。渐约五时。以下当辨。

第三立三种教。亦有三家。

一南中诸师。同立三教。谓於前渐顿。加不定教。由渐中先小后大。而央掘经。六年之内即说。为遮此难。故立不定。谓别有一经。虽非顿摄。而明佛性常住。即胜鬘。金光明等。是为偏方不定教也。渐中开合。诸师不同。或但分为二。即是半满。或分为三。即武丘山岌法师。谓十二年前。见有得道。名有相教。十二年后。齐至法华。见空得道。名无相教。最后双照一切众生佛性。阐提作佛。名常住教。此与唐三藏三时之教大同。至叙西域中说。真谛三藏。依金光明。立转照持三轮之教。亦大同此。而时节小异。谓七年前说四谛。名转法轮。七年后说般若。具转照二轮。以空照有故。三十年后。具转照持。以双照空有。持前二故。或分为四。即宋朝岌法师。谓於前二时。无相之后。常住之前。指法华经。为同归教。以会三归一。万善悉向菩提故。或开为五。然有二家。一道场慧观等。於无相之后。同归之前。指净名思益等。为抑扬教。

二者。即前刘公。不开抑扬。而有教之初。取提胃经。为人天教。上来诸师。皆於渐中。约时开异。若不加不定之教。则招难尤多。以初有大故。虽加不定。犹有妨难。略显五时之妨。余可例知。初明十二年前。为有相者。自违成论。成论云。我今正明三藏中实义。实义即空。又阿含中云。无是老死。即法空也。无谁老死。即生空也。又智论云。三藏中明法空为大空。摩诃衍中。明十方空为大空。皆显小乘已有二空。若云第二时说空者。十二年后。方制广戒。岂唯说空。又智论云。从得道夜。乃至涅盘。常说般若。岂前不说空。若云第二时中未显常住者。实相般若。岂无常耶。涅盘亦说佛性。亦名般若。是知实相般若。即是正因佛性。观照即为了因。又般若离四句。何曾存空。般若不坏四句。岂无妙有。是知大小各有四门。而但言初有次空者。各得一门之意耳。若云第三时中但名抑扬亦非常者。净名云。佛身无为。不堕诸数。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岂无常耶。般若亦云。二乘智慧。犹如萤光。菩萨一日学智。如日之照。岂非抑扬。若云第四时中但显同归。亦未明常者。寿量品云。常住不灭。又方便品云。世间相常住等。岂无常耶。五以涅盘为常住者。当教可尔。而涅盘之时。亦有小乘之见。如阿含中说如来涅盘之相故。若以人天为初者。提胃虽说戒善得道。皆通三乘。故彼经云。提胃得不起法忍。又违密迹经中。第二七日。说三乘故。然上五时等。皆以约时克定。则有所乖。拣去不定。从多分说。亦有理在。二后魏光统律师。承习佛陀三藏。亦立三教。谓渐顿圆。初为根未熟者。先说无常。后方说常。先空后不空等。如是渐次。故名为渐。二为根熟之辈。於一法门。且足演说常无常。空不空等。一切具说。更无由渐。故名为顿。三为於上达分阶佛境之者。说於如来无碍解脱。究竟果德。圆极秘密。自在法门。故名为圆。此亦约化仪。说有前后耳。意明今时堪受顿者。必昔曾受化。故云根熟。上达之言。义兼地前。分阶佛境。即谓地上。於理亦通。

三隋末唐初。吉藏法师。依法华第五。立三种法轮。一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即根本法轮。二除先修习学小乘者。即枝末法轮。三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於佛慧。即摄末归本法轮。此判全约化仪。据法但有大小。然法华。为於一类开显本末。若将定判一代圣教。收义不尽。以法华之前亦有大故。岂般若等。皆为枝末。又无量义云。佛一切时说大小故。

第四立四教者。略有四家。

一梁朝光宅法师。依法华第二。立四乘教。谓临门三车。即是权教三乘。四衢等赐。即实教大乘。以临门牛车。亦同羊鹿。俱不得故。并无体故。诸子皆索故。是知三皆虚指。以为方便。此则前三是三乘。后一是一乘。无乖教理。若唯说法华为实。则抑诸般若。及诸大乘了义之经。是知昔大亦有权实。法华但会昔权故。说三皆虚。言昔实。不为方便。故不会之。若约会权归实。即是会三为一。若破小显大。即是会二归一。若开权显实。则三是一。更无别一。故彼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先所出内。是子所知。若废权立实。义说为四。如揽三点。以成一伊。点别非伊。伊具三点。昔三既别。实不兼权。今一全兼。成四无爽。若依昔未显说一切具有如来知见。根败之种。今并说成。则今昔有异。於文有据。义亦极成。

二陈隋二代天台智者。承南岳思大师。立四教云。一三藏教。此教明因缘生灭四真谛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萨。二者通教。通者同也。三乘同禀故。此教明因缘即空无生四真谛理。是摩诃衍之初门。正为菩萨。傍通二乘。大品云。欲得声闻乘。当学般若波罗蜜等。然教理智断。行位因果皆通。浅深不同。於共般若。唯共於浅。三别教。别即不共。不共二乘人说故。此教正明因缘假名无量四真谛理。的化菩萨。不涉二乘。故声闻在座。如聋如盲。不名不共。而云别者。兼欲拣非圆故。以一因迥出。一果不融。历别而修。不得因果圆融故。四圆教。圆以不偏为义。此教正明不思议因缘。二谛中道。事理具足。不偏不别。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为圆。华严经云。显现自在力。为说圆满经。无量诸众生。悉受菩提记等。别则教理等皆别。圆则教等皆圆。又此四教。由三观起。从假入空。析体异故。有初二教。从空入假。从假入中。有别教起。三观一心中得。有圆教起。又此四教。不局定一部。一部之中。容有多故。又更以四种化仪收之。谓顿。渐。不定。秘密。顿渐同前岌公。后二。谓一音异解。若互相知。名为不定。互不相知。即名秘密。此师立义。理致圆备。但三藏教名义似小滥。以余三教。亦有三故。所以尔者。良以智论之中。多詺小乘。为三藏故。成实论中。亦自说云。我今欲说三藏中实义故。初对旧医戒定慧故。立此三事。条然不同。异后三教。通教意融三故。别教依一法性。而显三故。圆教三一无障碍故。所以不名小乘教者。此教亦有大乘六度。菩萨三十四心。断结成真佛故。故藏通别圆之义。四教互有。而核其定实。余三不成。唯成当教中义耳。但判华严兼於圆别。以就登地已上。约寄位行布。为别义故。名异义同。亦无大过。

三唐初海东元晓法师。亦立四教。一三乘别教。如四谛缘起经等。二三乘通教。如般若深密经等。三一乘分教。如梵网经等。四一乘满教。如华严经等。然三乘共学。名三乘教。於中未明法空。名别相教。说诸法空。是为通教。不共二乘。名一乘教。於中未显普法。名随分教。具明普法。名圆满教。然此大同天台。但合别圆。加一乘分耳。自言且依乘门。略立四种。非谓此四徧摄一切。故无有失。

四贤首弟子苑公。依宝性论。立四种教。论云。有四种众生。不识如来藏。如生盲人。一者凡夫。二者声闻。三者辟支佛。四者初心菩萨。言四教者。一迷真异执教。当彼凡夫。二真一分半教。当彼二乘。三真一分满教。当彼初心菩萨。四真具分满教。即当彼识如来藏者。初教。谓诸外道。迷於真理。广起异计。二谓小乘。於真如随缘不变二分义中。唯说生空所显之理。故名为半。如涅盘半字。三谓但得不变。不得随缘。故名一分。而双辨二空。故名为满。四由具随缘不变二义。故名具分。广如彼说。然今判圣教。那参邪说。若对教主。应如此方先立三教。或如西域分内外。及六师等。又依涅盘。为半满者。后二既满。不应复有一分之言。既但得不变一分。岂名为满。又涅盘半满。岂唯约二空。岂彼不说妙有。而诃空耶。故其所立。未为允当。

第五立五教。略有二家。

一波颇三藏立。一四谛教。谓四阿含等。二无相教。谓诸般若。三观行教。谓华严经。四安乐教。谓涅盘经。说常乐故。五守护教。谓大集经。说守护正法事故。此释名局。以观行等。皆互有故。

二贤首所立五教。至下当知。

第二叙西域者。即今性相二宗。元出彼方。故名西域。谓那烂陀寺。同时有二大德。一名戒贤。二名智光。

戒贤远承弥勒无着。近踵护法难陀。依深密等经瑜伽等论。立三种教。以法相大乘。而为了义。即唐三藏之所宗师。谓佛初於鹿苑。转四谛小乘法轮。说诸有为法。皆从缘生。以破外道自性因等。又缘生无我。翻外有我。然犹未说法无我理。即四阿含等是。第二时中。虽依徧计所执。而说诸法自性皆空。翻彼小乘。然於依他圆成。犹未说有。即诸部般若等经。第三时中。就大乘正理。具说三性三无性等。方为尽理。即解深密经等是。故於彼三时。初堕有边。次堕空边。俱非了义。后时具说徧计性空。余二为有。契会中道。方为了义。此依深密所判。

二智光论师。远承文殊龙树。近禀青目清辨。依般若等经。中观等论。亦立三时教。以明无相大乘。为真了义。谓佛初鹿苑。说小。明心境俱有。次於中时。为彼中根。说法相大乘。境空心有。唯识道理。以根犹劣。未能全入平等真空故。后第三时。为上根。说无相大乘。辨心境俱空平等一味。为真了义。又初渐破外道自性等故。说因缘生法决定是有。次渐破小乘缘生实有之执故。说依他似有。以彼怖畏此真空故。由存假名。而接引之。后时方就究竟。而说缘生即空。平等一味。此三次第。如智光论师般若灯论释中。引大乘妙智经说。然此二三时。并不能断一代时教。以各有据互相违故。各别为於一类机故。深密经意。为於一类。餐般若者。闻平等空。拨无因果。不了空有无二。故第三时。为其分析於一法上空有之义。其妙智经。则以一类。闻说三性。迷唯识者。未能忘心。观缘起者。定谓似有。故今总忘心境。即事而真。得斯意者。则不相违。

然欲会二宗。须知二宗立义。有多差别。略叙数条。一者一乘三乘别。二一性五性别。三唯心真妄别。四真如随缘凝然别。五三性空有即离别。六生佛不增不减别。七二谛空有即离别。八四相一时前后别。九能所断证即离别。十佛身无为有为别。且初二义者。由性有五一不同故。令乘有三。一权实。如法相宗意。以一乘为权。三乘为实。故深密三时教中。初皆不成。次一向成。是为若过若不及。皆非了义。第三时中。有性者成。无性不成。方为了义。故云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亦初二卷中。皆云一乘是密意说。故知是权。又胜鬘经。以一乘为方便故。大般若五百九十三中。善勇猛菩萨言。唯愿世尊。哀愍我等。为具宣说如来境智。若有情类。於声闻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能证得自无漏地。於独觉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离。於无上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若有情类。虽未已入正性离生。而於三乘性不定者。闻此法已。皆发无上正等觉心。深密第二。大意同此。又云。一切趣寂声闻种性补特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化导。终不能令当坐道场。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十轮第九。亦说三乘各定差别。皆以性定五故。故楞伽中。佛告大慧。有五种种性。一声闻乘性。二辟支佛乘性。三如来乘性。四不定乘性。五者无性。大庄严论。及瑜伽论。皆同此说。善戒地持。虽但说二种性。一有种性。二无种性。亦云。无种性人。无种性故。虽复勤行精进。终不能得无上菩提。但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无性瑜伽。亦同此说。若法性宗意。则以三乘是权。一乘为实。法华经云。十方国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又云。初以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以性唯一故。故云。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又第三云。一相一味。究竟涅盘。常寂灭相。涅盘亦云。佛性者。名为一乘。师子吼者。名决定说。决定宣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凡是有心。定当作佛。三十三又云。一切众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一解脱。一因。一果。同一甘露。一切当得常乐我净。是名一味。又法华第三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盘。我於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於涅盘。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闻是经。唯以佛乘。而得灭度等。智论九十五。亦同此说。明知趣寂决定回心。法华论中。四声闻内。决定及增上慢。此二根未熟故。菩萨与记。方便令发心。既云未熟。明必当熟。方便令发。即菩提心。不可不顺己宗。判为论错。入楞伽第二第四第七。皆同说。二乘无实涅盘。但是三昧力故。后必当得无上菩提。法华论中。意亦同此。皆是假说涅盘。故云三昧。胜鬘亦云。言诸二乘得涅盘者。是佛方便。又无上依经。宝性佛性二论皆说。入灭二乘。於三界外。更受变易。密严经中。二乘毕无灰断永灭。如是经论。其文非一。永寂声闻。必无明矣。涅盘第九菩萨品中。广明阐提断善。不能发心。当文即云。彼一阐提虽有佛性。而为无量罪垢所缠。不能得出。如蚕处茧。此则有而非无。又云。或有佛性。一阐提人有。善根人无等。则知无有无种性人。况前引楞伽五性。自迷其文。彼经第五性云。五者无性。谓一阐提。此有二种。一者焚烧一切善根。即谤菩萨藏。二者怜愍一切众生界。即是菩萨。若有众生不入涅盘。我亦不入。大慧白言。此二何者。常不入涅盘。佛言。菩萨常不入涅盘。非焚烧一切善根者。以知诸法本来涅盘。不舍一切诸众生故。此意则明菩萨入而不入。既云菩萨常不入。非阐提者。则明阐提后必入矣。况经自云。复以如来神力故。或时善根生耶。庄严第五。无性亦有二种。一是时边。二者毕竟。时边。谓暂时之无。即前阐提。毕竟。谓永无。即大悲菩萨。是知前来所引。大般若。深密等经。皆是未说法华之前。就其长时。云定性无性。非永定永无。诸论随佛方便成立。故云定无耳。故宝性佛性等论皆说。以一阐提。谤大乘因。依无量时。说无佛性。非谓究竟无清净性。若谓法华是第二时教。为引不定二乘故。说一切悉皆成佛。而犹未说定性不成。故名密意。非了义者。何以自判法华。为第三时教。谁敢判於法华。为不了耶。妙智经中。及梁摄论。成立正法中。皆以一乘。居三乘后。故真谛三藏部异执记云。三十八年后。说解节经等。无量义云。四十年后。说法华经。明知法华居后。故经云。临欲终时。若不信法华居后。涅盘临终。居然可信。岂不亦以一乘一性。破三五耶。若以般若为第二时。法华为第三时。於理即通。复自违深密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以法华破三故。明知深密三时。不能定断一切圣教。以未居最后故。且约显一类义。故分三耳。义如前说。若将法华望之。应有四时。以一乘教。破前三乘故。若谓佛性有二。一者理性。二者行性。理性定有。行性或无。斯言可尔。涅盘云。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阐提人无。即是行性。或有佛性二人俱有。即是理性。然涅盘依於理性。明其等有。故云。凡是有心。定当作佛。不言凡是有行。定当作佛。若谓理性定有。容趣寂不成。则违教理。是知。阐提不作佛者。以作佛非阐提故。乃抑扬当时耳。若谓法华入灭后信一乘。即是变化权声闻者。权必化实。无实化谁。又岂不误於一类怯弱好灭众生。是知。趣寂皆是法华前意耳。又胜鬘经云。若如来随彼所欲。而方便说即是一乘。无有二乘。二乘入於一乘。一乘者。即第一义乘。此意明随欲方便。而说二乘。明知。即是一乘。无有二矣。不晓此意。将上方便。连下一乘而读之。辄断一乘以为方便。惑之甚矣。又彼经中。广破二乘云无涅盘。又云。此经断一切疑。决定了义。入一乘道。岂说一乘。以为方便说。有方便之言。尚在法华之前。况复无耶。法华云。此经难信难解。佛现在世。犹多怨嫉。况灭度后。诚哉斯言。若保执三乘五性。不信一乘一性者。深为可愍。故百喻经第二中。王改聚落五由旬。为三由旬喻。以喻方便於一说三。后人但信於三。不信於一。即其事也。

上约二宗各别所据。则互相违反。若会释者。亦不相违。谓就机则三。约法则一。新熏则五。本有无二。若入理双拂。则三一两亡。若约佛化仪。则能三能一。是故竞执是非。达无违诤。大集五部虽异。不离法界。涅盘各说身因。佛许无非正说。

余义次下当会。古今违顺竟。

第三立教开宗分二。一以义分教。二依教分宗。

今初以义分教。教类有五。即贤首所立。广有别章。大同天台。但加顿教。今先用之。后总会通。有不安者。颇为改易。言五教者。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

初即天台藏教。

二始教者。亦名分教。以深密第二第三时教。同许定性二乘俱不成佛。故今合之。总为一教。此既未尽大乘法理。故立为初。有不成佛。故名为分。

三终教者。亦名实教。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立为终。以称实理。故名为实。上二教并依地位渐次修成故。总名为渐。

四顿教者。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而说。故立为顿。如思益云。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於一地。楞伽云。初则为八地。乃至无所有何次等。不同前渐次位修行。不同於后圆融具德。故立名顿。顿诠此理。故名顿教。天台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绝言故。今乃开者。顿显绝言。别为一类。离念机故。即顺禅宗。

五圆教者。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满心。即摄五位。成正觉等。依普贤法界帝网重重主伴具足。故名圆教。如此经等说。若约所说法相者。初小乘中。但说七十五法。但说人空。纵少说法空。亦不明显。但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故阿含云。贪恚愚痴是世间根本等。未尽法源。故多诤论。部执不同。二始教中。广说法相。少说法性。所说法性。即法相数。说有百法。决择分明。故少诤论。说有八识。唯是生灭。依生灭识。建立生死及涅盘因。法尔种子有无永别。是故五性决定不同。既所立识。唯业惑生。故所立真如。常恒不变。不许随缘。依他起性。似有不无。非即无性真空圆成。说经空义。但约所执。既言三性五性不同。故说一分众生决不成佛。名生界不减。真俗二谛条然不同。非断非常。果生因灭。同时四相。灭表后无。根本后得。缘境断惑。义说双观决定别照。以有为智。证无为理。义说不异而实非一。既出世智依生灭识种。故四智心品为相所迁。佛果报身有为无漏。如是义类广有众多。具如瑜伽杂集等说。三终教中。少说法相。多说法性。所说法相亦会归性。所立八识通如来藏。随缘成立。不生灭与生灭和合。而成非一非异。一切众生平等一性。但是真如随缘成立。依他无性即是圆成。一理齐平。故说生界佛界不增不减。第一义空该通真妄。真非俗外。即俗而真故。虽空不断。虽有不常。四相同时。体性即灭。缘境断惑。不二而二。有能所断。二而不二。说为内证。照惑无本。即是智体。照体无自。即是证如。非智外如为智所证。非如外智能证於如。世出世智依如来藏。始本不二。则有为无为非一非异故。佛化身即常即法。不堕诸数。况於报体。即体之智非相所迁。如是义类亦有众多。次第对上。如楞伽等经起信等论。若会上二宗。广如别说。四顿教中。总不说法相。唯辨真性。亦无八识差别之相。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绝言。五法三自性俱空。八识二无我双遣。诃教劝离。毁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无佛无不佛。无生无不生。如净名默住显不二等。是其意也。五圆教中。所说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如因陀罗网重重无际微细相容主伴无尽。十十法门各摄法界。义分齐中当具宣说。

二依教开宗。宗乃有十。如经宗中辨。

第四总相会通。曲分为二。先通会诸教。后会化仪前后。今初诸德立教。各自所据。今虽立五。亦会取诸说。略有五重。一或总为一。谓唯是如来一大善巧摄生方便。一音所演。则前之二师立一音者。不失道理。二或开为二。此更有三。一对小显大。初是半字。后四皆满。则无违二藏等言。二对权显实。则前二是三乘。后三为一乘。则不违法华四乘。三者三四二教。虽则泯二异前。而对三显一。曲巧顺机。后一直显本法。一向不共。如智论说。此同印公平道屈曲。三或分为三。初一小乘。次一三乘。后三一乘。或唯后一是不共一乘。智论指此以为不共。大品等经共二乘说故。此三亦顺四乘。又梁论第八云。如来成立正法有三种。一立小乘。二立三乘。三立一乘。第三最胜。故名善成立。此亦同妙智经。真谛三藏部异执疏第二卷中亦同此说。四或分为四。此亦二门。一中间三教存三泯二。别故开之为四。一别教小乘。如四阿含等。二同教三乘。如深密等。三同教一乘。如法华等。四别教一乘。如华严经。二约历位。无位开渐及顿。故分为四。总合二三。以为渐教。余皆如名。五或分为五。如前所立。以渐中有始终故。然取多分。略指数经。实非局判。以一经中容多教故。第二化仪前后者。今辨如来一代时教。略启十门。一本末差别门。二依本起末门。三摄末归本门。四本末无碍门。五随机不定门。六显密同时门。七一时顿演门。八寂寞无言门。九该通三际门。十重重无尽门。初中本末同时。始终一类。各无异说。然有三位。一若小乘中。则初度陈如。后度须跋。中间亦唯说小益小。如四阿含经及五部律。二若约三乘。则始终说三。通益三机。如密迹经等。三若约一乘。则始终唯为圆机。说於圆极。如华严等。其中不通小乘。复说九世。该於前后。更无异说。然此三类。依於此世根性定者。常闻如上一类之法故。佛所演各通始终。更无前后。

二依本起末门。此有五类。谓初为菩萨说大。二为缘觉。三为声闻。四为善根众生。五为邪定。如出现品日照高山及三千。初成喻中。广辨其相。皆明先大后小。约法名从本起末。以於一佛乘。分别说三故。十八本二。皆大乘出故。约机各是一类之机。非约一机前后大小。

三摄末归本门者。依无量义。初时说小。次说中乘。后时说大故。法华亦云。初转四谛。深密妙智。虽复二时。三一不同。皆先小后大。

四本末无碍门者。谓初举照山王之极说。明非本无以垂末。后显归大海之异流。明非末无以归本。故本末交映。与夺相资。方为摄生之善巧矣。是故通论总有五位。一根本一乘。如华严经。二密意小乘。三密意大乘。四显了三乘。上三如深密。五破异一乘。如法华。上之四门。圆通无碍。是则前后即无前后。无前后之前后耳。五随机不定门者。此上四门。初门明三类机。始末常定。次门明五类机。异时常定。第三门明一类机。自浅之深。第四门明二类机。初机闻顿。后机从浅至深。更有一类不定之机。或从小乘。次入三乘。后入一乘。亦有从小直入一乘。或多类机。随闻一句。异解不同。

六显密同时者。若异闻互知。是显不定。若互不相知。即是秘密。密显同时。亦无前后。七上来诸门。一时顿演。八从初得道。乃至涅盘。不说一句。九此上诸门。尽通三际。十上之九门。随处随时。重重无尽。皆无前后。后之二门。正是华严境界。融取前八。亦不离华严之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