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袁山松後漢書卷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周天游輯注]

劉盆子傳

一0六天鳳五年,樊崇起兵於莒,號曰赤眉。圍莒數月,或說樊崇曰:「豈有父母之國而攻之乎?」莒中人出縑數千疋以自贖,乃引去。(汪。黃)──御覽卷八一八

一0七劉盆子拜竟,復從劉仲卿居〔一〕,仲卿為盆子制絳單衣。(汪。黃。鈴木)──御覽卷八一四

〔一〕范書本傳「仲卿」作「俠卿」。

一0八劉盆子居長樂宮,赤眉諸將日會論功名,自言欲為某王,欲得某官,爭言號呼,拔劍相擊。(汪。黃。鈴木)──御覽卷四九六

一0九赤眉復入長安,止桂宮。逄安將千餘人攻延岑於杜陽〔一〕。鄧禹以赤眉精兵出在外,唯盆子羸弱在長安,攻之,與謝祿夜戰稿街中,鄧禹敗走。逄安西與延(牙)〔岑〕〔二〕、蘇茂、李寶戰於杜陽,大破之,寶、茂降。岑收散卒,還戰,寶、茂從內拔赤眉旗,自立其幟。赤眉還,驚亂走,自投川死者十餘萬人。(汪。黃)──御覽卷三四一

〔一〕范書劉盆子傳「千餘人」作「十餘萬人」,「杜陽」作「杜陵」。天游按:據本文末句,作「十餘萬人」是。又按盆子傳,延岑自散關入關中,自當先據杜陽,以拊長安之背,故袁書云逄安西與延岑戰。然范書馮異傳曰「延岑據藍田」,似又當以「杜陵」為是,俟攷。

〔二〕據范書及本引下文改。

一一0赤眉入長安,掖庭中有數百千人。自更始敗,閉殿門不出,掘庭中蘆菔根,捕池中魚食之,死因埋宮中。有故祠甘泉樂人,尚共擊鼓歌舞,衣服鮮明。見盆子叩頭言飢。盆子使中黃門廩之粟數升〔一〕。後盆子去,皆餓死。(汪。黃。鈴木)──御覽卷四八六

〔一〕范書劉盆子傳作「稟之米,人數斗」。

一一一世祖憐盆子,賞甚厚,以為趙王郎中。後疾失明,賜滎陽均輸官地,以為列肆,使食稅終其身。(汪。黃。鈴木)──御覽卷八二八

馮異傳

一一二先時諸將同營,吏卒多犯法。(汪。黃)──范書馮異傳注

賈復傳

一一三賈復從擊鄧奉,追至夕陽聚。(姚。王。汪。黃)──續漢郡國志注

耿弇傳

一一四弇少學詩禮,明銳有權謀。(姚。汪。黃。鈴木)──范書耿弇傳注

一一五使光祿大夫樊宏詔況曰〔一〕:「惟況功大,不宜監察從事。邊郡寒苦,不足久居。其詣行在所。」(姚。汪。黃。鈴木)──范書耿弇傳注

〔一〕耿況,弇之父。時以大將軍、隃糜侯屯上谷,助平彭寵、張豐。

一一六弇上書曰:「臣據臨淄,深塹高壘。張步從劇縣來攻,疲勞飢渴。欲進,誘而攻之;欲去,隨而擊之。臣依營而戰,精銳百倍,以逸待勞,以實擊虛,旬日之間,步首可獲。」上是其計〔一〕。(姚。汪。黃。鈴木)──范書耿弇傳注

〔一〕范書脫此書,而袁紀載之,文稍略。

任光傳子隗

一一七任隗為司空,以玄默守真,不求名譽,然內修義行,人以此服之。(姚。汪。黃)──書鈔卷五二

竇融傳曾孫憲

一一八河南尹王調、漢陽太守朱敞、南陽太守滿殷、高丹等皆其賓客〔一〕。(姚。汪。黃)──范書袁安傳注

〔一〕竇憲恃功臣之後及外戚勢,驕縱放恣,盡樹其私人于名都大邑,王調等皆其私黨。

伏湛傳

一一九伏湛字惠公,建武二年拜尚書,典定舊制。(姚。汪。黃。鈴木)─-書鈔卷六0

侯霸傳

一二0侯霸字君房,拜大司徒,矜嚴有威容,奉公無私。(姚。汪。黃。鈴木)──書鈔卷五二

宋弘傳

一二一宋弘字子仲,為司空,秉政恭約,輕財重義,有公儀子之風〔一〕,不與民爭利。(姚。汪。黃。鈴木)──書鈔卷五二

〔一〕公儀子即公儀休,魯博士,後為魯相。公儀休食其家茹而美,即拔園葵而棄之;見其家織布好,而疾出其家婦,燔其機,且言「欲令農士工女安所讎其貨乎」。事見史記循吏傳。

楊厚傳

一二二統在縣〔一〕,休徵時序,風雨得節,嘉禾生于寺舍,人庶稱神。(汪。黃。鈴木)──范書楊厚傳注

〔一〕楊統,楊厚之父,建初中為彭城令。

一二三鄧太后問厚曰:「大將軍鄧隲應輔臣星不?」對曰:「不應。」以此不合其旨。(汪。黃。鈴木)──范書楊厚傳注

蘇謙傳子不韋

一二四蘇謙字仲讓,為郡督郵。李暠為美陽令,貪暴,謙案得其贓。謙遷金城太守,治有異跡。延熹九年至京師,暠時為司隸,收謙,誣陷之,死獄中。謙子不韋字公先,變名姓,以家財求劍客,邀暠不得。暠(之)〔遷〕大司農〔一〕,乃於司農府旁買舍,夜為地突,入暠室中。暠適出,不值,破其臥具。暠大怖,棘屋上,以板棧地而臥,一宿數徙。不韋乃至魏郡,掘暠父冢,斬級以祭父墓。(汪。黃)──御覽卷四八一

〔一〕據汪輯改。

羊續傳

一二五靈帝欲〔以〕羊續為太尉〔一〕。時拜三公者,〔皆〕輸東園禮錢千萬〔二〕,令中使督之。續乃坐使者于單席,舉縕袍以示之,〔曰〕:「臣之所資,惟斯而已。」故不登公位〔三〕。(姚。汪。黃。鈴木)──類聚卷六七○御覽卷六九三書鈔卷一二九類聚卷四六御覽卷二0七

〔一〕據書鈔卷一二九、御覽卷六九三補。

〔二〕同右。

〔三〕據類聚卷四六、御覽卷二0七、職官分紀卷二所引補,又末句均作「遂不代虞」,非。天游按:虞,劉虞也,中平六年代馬日磾為太尉。不久靈帝死,董卓擅政,遷劉虞為大司馬。而羊續亦中平六年被靈帝內定為太尉,事不果,是年卒。故續所不代者非虞乃日磾也。

桓榮傳曾孫鸞

一二六桓鸞字始春,焉弟〔子〕也〔一〕。少立志行,縕袍糟食,不求盈餘,以濁世恥不肯仕。──天中記卷四八

〔一〕東觀記曰:「鸞父良,龍舒侯相。」「子」字據范書本傳補。

朱暉傳孫穆

一二七朱穆上疏曰:「養魚沸鼎之中,棲鳥烈火之上,用之不時,必也燋爛。」〔一〕(汪。黃。鈴木)──文選卷四三邱遲與陳伯之書注○又卷四九范蔚宗皇后紀論注

〔一〕皇后紀論注末句作「必見燋爛」。

一二八穆著論甚美,蔡邕嘗至其家,自寫之〔一〕。(姚。汪。黃。鈴木)──范書朱穆傳注

〔一〕鈴木輯稿據世說新語補卷四文學注所引袁書曰:「穆著論甚美,蔡邕自至其家。尚敦篤,乃作崇厚論。」又引曰:「朱穆字公叔,南陽宛人。父暉,尚書令。穆五歲好學。」天游按:世說新語補,明王世貞編撰。其治學不謹,疏謬頗甚,其所引多非唐宋類書所有,當系王世貞所妄補,不足為據,僅錄此以備攷。又汪輯復錄崇厚論全文,皆取自范書,大可不必,今刪去之。

一二九桓帝時,南陽語曰:「朱公叔肅肅如松柏下風。」(汪。黃)──御覽卷四九五

一三0蔡邕議曰:「魯季文子,君子以為忠,而謚曰文子〔一〕。又傳曰:『忠,文之實也。』忠以為實,文以彰之。」遂共謚穆。〔二〕。荀爽聞而非之〔三〕。(姚。汪。黃。鈴木)──范書朱穆傳注

〔一〕季文子,即季孫行父,為魯相,歷宣、成、襄三公達三十三年之久。襄公五年卒,左傳曰:「宰庀家器為葬備,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無藏金玉,無重器備,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於公室也:『相三君矣,而無私積,可不謂忠乎?』」

〔二〕謚曰文忠先生。

〔三〕范書點校本以此引下「故張璠論曰」云云,俱作袁書之文,非。

楊終傳

一三一時蜀郡有雷震決曹,終上白記,以為斷獄煩苛所致。太守乃令終賦雷電之意,而奇之也。(姚。汪。黃)──范書楊終傳注

一三二侍中賈逵薦終博達忠直,徵拜郎中。及卒,賜錢二十萬。(姚。汪。黃)──范書楊終傳注

應奉傳

一三三奉又刪史記、漢書及漢記三百六十餘年,自漢興至其時,凡十七卷,名曰漢事。(姚。汪。黃)──范書應奉傳注

徐璆傳

一三四璆少履清高,立朝正色,稱揚後進,惟恐不及。(姚。汪。黃)──范書徐璆傳注

王充傳

一三五充幼聰明,詣太學,觀天子臨辟雍,作六儒論。(姚。汪。黃)──范書王充傳注

一三六充所作論衡,中土未有傳者,蔡邕入吳始得之,恒秘玩以為談助〔一〕。其後王朗為會稽太守,又得其書,及還許下,時人稱其才進。或曰:「不見異人,當得異書。」問之,果以論衡之益,由是遂見傳焉。(姚。汪。黃)──范書王充傳注○子略卷四

〔一〕子略曰:「談助之言,可以了此書矣。其論可云允愜,此所以攻之者眾,而好之者終不絕歟。」

楊震傳

一三七楊震好學講書,有鸛雀啣三鱣魚飛集講堂前,都講進曰:〔一〕「蛇鱣者,大夫之象也。數有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姚。汪。黃)──初學記卷二四

〔一〕都講之解,見謝承書楊震傳注。

劉陶傳

一三八劉陶字子奇,拜為諫議大夫。靈帝(世)〔時〕〔一〕,陶上疏言亂皆由於宦官。詔收繫黃門北寺獄。〔陶知必死,乃曰:「臣深恨不列稷、契、伊、周之徒,而與比干、龍逢為儔,事敗乃悔時何及!」〕〔二〕閉氣而死。(姚。汪。黃)──書鈔卷五六

〔一〕據職官分紀卷六改。

〔二〕自「陶知必死」以下,皆據職官分紀增入。天游按:此條姚輯作「劉陶字子奇,拜諫議大夫。是時天下日危,寇賊方熾,陶憂致崩亂,疏陳八事,大較言天下大亂,皆由宦官。詔收陶,繫黃門北寺獄。陶對使者曰:『恨不與伊呂同儔,而以三仁為輩。』遂閉氣而死」。汪輯文同姚輯,出處誤注書鈔卷六二。按姚輯引自陳本書鈔,文多改竄,且已改注書名為范書,故黃輯不詳所出,注出姚本。三輯皆誤從陳本,以訛傳訛。今從孔本,以仍其舊。

荀淑傳

一三九荀淑與陳寔神交,及其棄朗陵而歸也,數命駕詣之。淑御,慈明從,叔慈抱孫文若而行〔一〕。寔亦令元方侍側,季方作食,抱孫長文而坐〔二〕,相對怡然。嘗一朝求食,〔食遲〕〔三〕,季方尚少,跪曰:「高聞大人〔與〕荀君言甚善〔四〕,竊聽之,甑壞飯成糜。」寔曰:「汝聽談解乎?」諶曰:「唯。」因令與二慈說之,不失一辭,二公大悅。(汪。黃)──御覽卷四三二○又卷七五七

〔一〕慈明,荀爽字。叔慈,荀靖字。文若,荀彧字,乃淑第二子荀緄之子。

〔二〕陳紀字元方,陳諶字季方,陳群字長文。陳寔與紀、諶父子三人,並著高名,號為「三君」。又世說新語品藻篇曰:「正始中人士比論,以荀淑方陳寔,荀靖方陳諶,荀爽方陳紀,荀彧方陳群。」

〔三〕據御覽卷七五七補。

〔四〕同右。

杜喬傳

一四0匡,一名章,字叔康〔一〕。(姚。汪。黃)──范書杜喬傳注

〔一〕匡,楊匡,喬之故吏。喬被誅,匡星夜入洛陽,守護尸喪。復詣闕乞收葬李固、杜喬骸骨。姚、黃兩輯作楊匡傳,非。

吳祐傳

一四一吳祐舉孝廉,將行,郡中為祖道〔一〕。祐越壇,共小吏雍丘黃真歡語而別。(姚。汪。黃)──書鈔卷七七

〔一〕李賢曰:「祖道之禮,封土為軷壇也。五經要義曰:『祖道者,行祭為道路祈也。』周禮太馭注曰:『以車轢軷而去。喻無險難。』」

一四二吳祐放豬於長垣澤中〔一〕,誦經而行。遇父故人,謂之曰:「子二千石子,掉鞭而誦經,行吟於澤畔,縱子無恥,柰君父何?」祐守志如初。與北海公沙穆遊太學,資乏,變服為傭,祐賃使舂,遂為死交於杵臼之間。(汪。黃)──御覽卷九0三○又卷四0七

〔一〕長垣縣舊稱長羅縣,故長垣澤亦稱長羅澤。漢書地理志曰:「長垣有長羅澤,即吳季英牧豬處也。」袁宏紀亦作「長羅澤」。

延篤傳

一四三延篤字叔堅,南陽人也。為京兆尹,正身率下,民不忍欺。(汪。黃)──御覽卷二五二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