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桑螵蛸(《本经》)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桑螵蛸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和小刀螂,或薄翅螳螂,或巨釜螳螂的卵壳。我国大部分地区有产。原动物喜生于草丛、灌木、农田或墙壁上。味甘、咸,性平。归肝、肾经。功效补肾壮阳、固经缩尿。临床用名有桑螵蛸。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咸,平。主伤中,疝瘕,阴痿,益精,生子,治女子血闭,腰痛,通五淋,利小便水道。

《名医别录》:味甘,无毒。主治男子虚损,五藏气微,梦寐失精,遗溺。久服益气,养神。

《药性论》:臣,畏戴椹。主男子肾衰,漏精,精自出,患虚冷者能止之,止小便利。火炮令热,空心食之。虚而小便利,加而用之。

《本草图经》:古方漏精及风药中多用之。

《本草衍义》:邻家有一男子,小便日数十次,如稠米泔,色亦白,心神恍惚,瘦瘁,食减,以女劳得之。

令服此桑螵蛸散,未终一剂而愈。安神魂,定心志,治健忘.小便数,补心气。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甲醋炙,已上各一两,为末。夜卧,人参汤调下二钱。如无桑上者,即用余者,仍须以炙桑白皮佐之,量多少,可也。盖桑白皮行水,意以接螵蛸就肾经。用桑螵蛸之意如此,然治男女虚损,益精,阴痿,梦失精,遗溺疝瘕,小便白浊,肾衰不可阙也。

《本草纲目》:肝、肾、命门药也,古方盛用之。

《本草经疏》:桑螵蛸,桑树上螳螂子也。禀秋金之阴气,兼得桑木津液,《本经》味咸气平。《别录》甘无毒。气薄味厚,阴也。入足少阴、太阳经。人以肾为根本,男子肾经虚损,则五脏气微,或阴痿,梦寐失精遗溺。咸味属水,内合于肾,肾得之而阴气生长,故能愈诸疾及益精生子也。肾与膀胱为表里,肾得所养则膀胱自固,气化则能出,故利水道通五淋也。女子属阴,肝肾用事,疝瘕血闭腰痛,皆二经为病,咸能益阴入血软坚,是以主之。甘能补中,故主伤中益气。肾足则水自上升,克与心交,故能养神也。

简误:桑螵蛸气味虽咸平,走肾利水道,然得秋时收敛之气,凡失精遗溺,火气太盛者,宜少少用之。

《本草蒙筌》:味咸、甘,气平。无毒。畏旋复花,宜白龙骨。主女人血闭腰痛,治男子虚损肾衰。益精强阴,补中除疝。止精泄而愈白浊,能淋闭以利小便。又禁小便自遗,故《本经》注云:凡梦遗方中,不可缺也。俗谓禁尿窠,亦指此焉。

《本草乘雅》:桑螵蛸,即螳螂秋深产卵,连缀桑枝东畔者良。螵纵标,蛸从肖。言劲疾轻举,肖类母性也。月令芒种螳螂生,盖是月升阴始起,杀虫应而生焉。不生是谓阴息,唯捕蝉时,有进退势,余只知进而已,当入厥阴,具厥阴体用者也。故主厥阴隐深之境,唯知厥退,为疝瘕阴痿,精涸血闭,五淋癃约,此不从升阴而起,反从降阴而息者。对待治之,倘阴杀自强,所当敛避,设不知却,欲仗怒臂以当车辙,恐亦不胜其任也。

《景岳全书》:即螳螂育子房也。深秋作房,粘着桑枝之上,房长寸许,大如拇指,其内重重有隔,每房有子如蛆卵子是也。味甘微咸,性平。能益气益精,助阳生子,疗男子虚损,阳痿梦遗,疝瘕遗尿,治女人血闭腰痛,通五淋,利水道。炮熟空心食之,可止小便不禁。

《本草备要》:补肾。

甘咸,入肝、肾、命门,益精气而固肾。治虚损阴瘘,梦遗白浊,血崩腰痛,伤中疝瘕。肝肾不足。通五淋,缩小便,能通故能缩。肾与膀胱相表里,肾得所养,气化则能出,故能通;肾气既固,则水道安常,故又能止也。寇宗 治便数有桑螵蛸散:桑螵蛸、茯神、远志、菖蒲、人参、当归、龙骨、鳖甲,醋炙各一两,为末卧时人参汤下二钱,能补心安神,亦治健忘。炙饲小儿止夜尿。畏旋覆花。

《本经逢原》:桑螵蛸,肝、肾、命门药也。功专收涩,故男子虚损,肾衰阳痿,梦中失精,遗溺白浊方多用之。《本经》又言通五淋,利小便水道,盖取以泄下焦虚榜。桑螵蛸散,治小便频数如稠米泔,心神恍惚,瘦悴食少,得之女劳者,方用桑螵蛸、远志、龙骨、菖蒲、人参、茯苓、当归、龟甲各一两,卧时人参汤调下二钱。如无桑树上者,以他树上者浓煎,桑白皮汁佐之。若阴虚多火人误用,反助虚阳,多致溲赤茎痛,强中失精,不可不知。生研烂涂之,出箭镞。

《本草崇原》:《经》云: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又云: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螳螂生于五月,禀太阳之气而生,干则强健,其性怒升。子生于桑,又得桑之金气,太阳主寒水,金气属阳明,故气味咸甘,主治伤中,禀桑精而联属经脉也。治疝瘕,禀刚锐而疏通经脉也。其性怒升,当辙不避,具生长迅发之机,故治男子阴痿,而益精生子。女子肝肾两虚,而血闭腰痛。螳螂捕蝉,一前一却,乃升已而降,自然之理,故又通五淋,利小便水道。

《本草求真》:﹝批﹞滋肾、利水、交心。

桑螵蛸专入肝、肾、膀胱。即桑枝上螳螂子也。一生九十九子,用一枚便伤百命,勿轻用之。禀秋金之阴气,得桑木之津液,味咸甘,气平无毒。入足少阴肾、跳太阳膀胱。盖人以肾为根本,男子肾经虚损,则五脏气微,或阴痿、梦寐失精遗溺。螵蛸咸味属水,内舍于肾,肾得之而阴气生长,故能愈诸疾及益精生子。肾与膀胱为表里,肾得所养则膀胱自固,气化则能出,故利水道通淋也。宗奭治小便数,用桑螵蛸、远志、龙骨、菖蒲、人参、茯神、当归、龟甲醋炙,各一两为末,卧时人参汤调下而愈。女子疝瘕、血闭腰痛,皆肝肾二经为病,咸能入血轻坚,是以主之。甘能补中故主伤中,益气肾足则水自上升,克与心交,故能养神也。至书既言功专收涩,又言利便。能涩能利。义由是矣。

《得配本草》:畏旋覆花。

咸、甘,平。入足少阴、厥阴经。益精气,固肾阴,通五淋,止遗浊。

得黄芩,治小便不通。配人参、龙骨,疗虚汗遗浊。佐马勃、犀角,治喉痛;酒炒,研白汤下,治胎产遗尿,并疗血闭不通。

阴火盛者,用之反助火泄精。

《神农本草经读》:螵蛸螳螂之子也,气平属金,味咸属水。螳螂于诸虫中,其性最刚,以其具金性,能使肺之治节申节权,故主疝瘕,女子血闭,通五淋,利小便水道也。

又具水性,能使肾子作强得其用,故主阴痿,益精,生子,腰痛也。

其主伤中者,以其生于桑,得桑气而能续伤也。

今人专取其缩小便,虽曰能开,而亦能阖,而其本性在此,而不在彼。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味咸,平。主伤中疝瘕,瘀血凝结中焦。阴痿,益精生子,补益肾气。女子血闭,和通血脉。腰痛,强肾之经。通五淋,利小便水道。通肾之府。

桑螵蛸,桑上螳螂所生之子也。螳螂于诸虫中最有力,而其子最繁,则其肾之强可知。人之有子,皆本于肾,以子补肾,气相从也。桑性最能续伤和血,螵蛸在桑者,亦得桑之性,故有养血逐瘀之力。

《本经疏证》:螳螂作窠生子于深秋,成形出见于仲夏,可谓随阴之敛谧而藏,阳之昌炽而出,何以本经别录所列功能,殊不与是意符也?盖螳螂本微物,而其不自量力,贾勇效能,有若强阳之不可遏者,则深秋之所藏,是令阳入阴中,仲夏之所出,是令阳从阴出也。于阴痿之候,能为益精而使生子。非其阳入阴中,于女人之病,能行血闭而不腰痛。非其阳从阴出耶,疝瘕本阴气之结,因伤中而为疝瘕,则是阳气之结矣。水道不利,本阳气不化,因五淋而水道不利,则是阳陷阴中,而此曰主伤中疝瘕通五淋利小便水道,不可谓非使阳入阴中,阳从阴出矣。虽然,疝瘕之属伤中者,阴痿之属阳不入阴者,腰痛五淋之属阳陷于阴者,当与凡疝瘕凡阴痿凡腰痛五淋有异,而后可用是物。于何别之?别录所谓虚损五脏气微,是伤中之状也,所谓梦寐失精遗溺,是阴痿之源也,由是而推腰痛五淋,亦必有伤中阴痿之象兼见焉。是知伤中二字,实为诸证纲领,由中及病,而先转在外之枢,以定其中,是亦可谓妙于化裁矣。

《本草新编》:味咸、甘,气平,无毒。主女人血闭腰痛,治男子虚损肾衰,益精强阴,补中除疝,止精泄而愈白浊,通淋闭以利小便,又禁小便自遗。此物最佳,苦难得真者。二、三月间,自于桑树间寻之,见有花斑纹于树条上者,采之,用微火焙干,存之。若非桑树上者,无效。或云加桑白皮佐之者,非。

《本草分经》:甘、咸,平。入肝肾、命门。益精气,固肾,治虚损、遗浊、阴痿。通淋,缩小便。

【现代药理研究】

·桑螵蛸所含磷脂是红细胞及其他细胞膜的主要原料,并能促进红细胞发育。

·桑螵蛸所含磷脂具有减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桑螵蛸可增加小鼠胸腺和睪丸指数。

·桑螵蛸有抗缺氧、耐疲劳作用。

·桑螵蛸有抗利尿、增加阳虚小鼠的体温和敛汗作用。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