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源
夫脾胃者属土也万物皆土之所载位乎中州司化水谷营养百骸经曰:谷入于胃脉道乃行饮入
于经其血乃成又曰安谷则昌绝谷乃亡盖脾不可不养胃不可不温温养之法适其寒温节其饮食自然平和病不生矣。其或摄养不谨将理失宜饮食伤其胃劳倦损其脾由此病出百端脾胃虚矣。脾胃既
虚而五脏六腑何所养耶治法当审其虚实寻其缘由若伤于饮者乃无形之物或微汗以散之或渗泄
以利之伤于食者消导以磨之果固停滞久而作闷则吐下以夺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不可概用香燥
之药动其火邪反为大害若夫劳倦伤脾元气下陷中气不足之症此谓自伤气之削也当从东垣内伤
法必用升补气血之药温之养之使生化之气益增脾胃壮而病自瘥矣。
治法
一饮食失节寒温失宜损伤脾胃身体沉重肢节烦火疼四肢懒倦口无滋味飧泄见血或见白脓,宜用调中益气汤
脾胃虚寒呕逆恶心胸膈饱闷肠鸣腹痛泄泻,宜用 养胃汤
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胀闷恶心嗳气,宜用 平胃散
脾胃虚寒饮食不化呕吐腹痛,宜用 理中汤
脾胃虚弱饮食减少四肢无力精神少短,宜用 四君子汤
饮伤于胃头痛恶心宜以微汗用 香砂燥胃汤
饮伤小便涩少,宜用 五苓散
食伤脾胃胸闷不食恶心,宜用 宽中进食丸 消食丸 保和丸 曲 枳朮丸
脾胃虚弱饮食不进吐泻,宜用 参苓白朮散
脾气虚寒泄泻腹痛气逆,宜用 补脾汤 治中汤
调理脾胃宽利胸膈消散痞气,宜用 枳朮丸加减
治方
治损伤脾胃,体重,口淡,飧泄,见脓血
升麻 黄芪 甘草 苍朮 木香 人参 柴胡 陈皮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治脾胃虚寒呕逆恶心饱闷腹痛泄泻
藿香 厚朴 半夏 茯苓 草果 附子 甘草 陈皮 人参 白朮
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不拘时服。
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
厚朴 苍朮 陈皮 甘草 人参 茯苓
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方见中寒门 治脾胃虚寒,饮食不化
方见中风门 治脾胃虚弱,饮食减少
治饮伤于胃,头痛恶心
砂仁 藿香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苍朮 干葛 升麻
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不拘时服。
方见内伤门 治饮伤,小便涩少
方见内伤门 治食伤脾胃
治同上
陈皮 苍朮 厚朴 甘草 麦芽 山楂 神曲 枳实 香附 砂仁 枳壳
方见内伤门 治同上
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吐泻
人参 白朮 茯苓 干山药 白扁豆 甘草 桔梗 莲肉 砂仁 薏苡仁
水二钟,煎八分,不拘时服。
治脾气虚,寒泄泻,腹痛气逆
人参 茯苓 草果 干姜 白朮 麦芽 甘草 厚朴 陈皮
不用引煎食前服
治同上
白朮 甘草 干姜 人参 青皮 陈皮
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人之一身脾胃为主胃阳主气脾阴主血胃司纳受脾司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气津液上升糟粕下降斯无病矣。人或饮食不节起居不时损伤脾胃胃损则不能纳脾损则不能化脾胃俱损纳化皆难元气斯弱百邪易侵而饱闷吞酸呕吐痞积泻痢等症无不作矣。况人饮食起居,岂能一一调节,一或有伤,脾胃虚矣。故洁古制枳朮之丸,东垣发脾胃之论,常以调养脾胃为主,后人称为医中王道,诚有旨哉。近世论治脾胃者,不分阴阳气血,而率皆理脾胃之药,又皆辛温燥热,助火消阴之剂,遂致胃火益旺,脾阴愈伤,清纯中和之气,变为燥热胃脘干枯,大肠燥结,脾脏渐绝而死期迫矣。殊不知脾胃属土属湿,位居长夏,故湿热之病,十居八九,况土居四季,寒热温凉各候其时,岂可偏用辛热之剂哉,令举枳朮丸
加减于后
枳朮丸
白朮(二两) 枳实(一两麸炒)
上为细末,用荷叶包饭,火烧热杵烂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六十丸,清米饮送下 东垣将枳朮丸
内加 陈皮(一两) 名橘皮枳朮丸 治老幼元气衰弱,饮食少进,久服令人多食而不伤
○若元气素弱,饮食难化,食多则腹中疼痛不和,泄泻,此虚寒也 加神曲 麦芽 砂仁 木香(各五钱)
人参(五钱) 白芍药(五钱)
胸膈郁塞,咽酸噎气,及素有吐酸吞酸之症,或有酒积泻结痛,此皆湿热也。加黄连 芍药 陈皮 石膏 生甘草 砂仁 木香 川芎
饱闷痞塞不消 加神曲 麦芽 山楂(各一两) 有食积痞块在腹者,再加黄连浓
不消腹痛泄泻者加 半夏 砂仁 干姜 神曲 麦芽
夹气伤食气滞不通加 川芎 香附 木香 黄连
及过服辛香燥热之药以致上焦受伤胃脘干燥呕吐膈噎反胃 加黄连 山栀子芍药 当归 桔梗 甘草 石膏
再加 朴硝
加 半夏 橘红 白茯苓 黄芩 黄连
此胃火旺脾阴虚也加 芍药 石膏 甘草 黄连 香附 木香 人
加 芍药 当归 人参 升麻 甘草 山楂 麦芽 桃仁 此老人常服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