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易图讲座

第07讲 宋代的易图:《易数钩隐图》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易数钩隐图》

(一)

北宋太常博士彭城刘牧著《易数钩隐图》。自序曰:“夫卦者,圣人设之观于象也。象者,形上之应。原其本,则形由象生,象由数设。舍其数,则无以见四象所由之宗矣。……今采摭天地奇偶之数,自太极生两仪而下至于复卦,凡五十五位,点之成图,于逐图下各释其义。庶览之者易晓耳。”今见《道藏》三卷本《易数钩隐图》,自卷一“太极第一”至卷二“七日来复第四十六”,是“凡五十五位”之四十六幅图。终二卷至“遯卦第四十八”。卷三又出七幅图,其中方有“河图”、“洛书”之名。依其自序所言,是以天地五十五之数“点之成图”,目的是为了阐述“象由数设”,特别是要由此见“四象”所由宗。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记“新注周易十一卷,皇朝刘牧长民撰。仁宗时言数者皆宗之。庆历初,吴秘献其书于朝,有诏奖之。田况为之序。又有钩隐图三卷,皆易之数也,凡四十八图”。北宋仁宗,公元1023年至1063年在位,庆历为公元1041年至1048年。时有宋咸,著《王刘易辨》二卷,维护王弼而驳斥刘牧。自序有“业刘者实繁,谓刘可专门,王可焚窜”之语。其序作于定康元年(公元1040年),可见当时“言数皆宗之”,似当在朝廷“有诏奖之”之前,就是已形成之态势。(其太极至八卦四图见下)

《易传·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上四图,就是刘牧“以数明象”从太极画到八卦之图。

“太极第一”图是以五个白点与五个黑点代表十个天地奇偶之数。以表示“两仪之气混而为一”之义。

“太极生两仪第二”图,上一,下二,左四,右三。以表示“一气所判,是曰两仪”、“两仪乃天地之象,天地乃两仪之体”、“画天左旋者,取天一、天三之位也。画地右动者,取地二、地四之位也。”

于“天地数十有五”、“天一生地六”、“地二上生天七”、“天三左生地八”、“地四右生天九”五图之后出“两仪生四象第九”图。是图以六、七、八、九为“四象”,并于图说中针对先儒以金、木、水、火为四象,说“金木水火有形之物,安得为象哉”,亦不同意以实象、假象、义象、用象为四象之说,又特别指出“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亦不是四象,是“此四事,圣人易外别有其功,非专易内之物”。并从“象与辞相对之物”的角度,说此四事不过为“爻卦之下辞”,而非“爻卦之象”。

“四象生八卦第十”图,图说:“五行成数者,水数六,金数九,火数七,木数八也。水居坎而生乾,金居兑而生坤,火居离而生巽,木居震而生艮。已居四正而生乾、坤、艮、巽,共成八卦也。”此图四正卦为下坎,上离,左震,右兑,四隅卦为乾、坤、巽、艮(为《易传·说卦》所言八卦方位)。水数六取“三画”配坎,余“三画”为乾;金数九取“三画”为兑,余“六画”为坤;火数七取“三画”为离,余“四画”为巽;木数八取“三画”为震,余“五画”为艮。四正卦皆“三画”,四隅卦则与本卦画数同。

从“象为爻卦之象”及“象由数设”的理论出发,“以二仪之气混而为一以画之”为“易有太极”之象,进而“天左旋取天一、天三之位,地右动取地二地四之位”为“是生两仪”之象,进而以天五合一、二、三、四而得六、七、八、九为“两仪生四象”之象,进而分四象六、七、八、九之数为八卦之画为“四象生八卦”之象。这就是刘牧《易数钩隐图》开卷所明之义。

其后“二仪得十成变化第十一”是黑白点五十五位图,“天数第十二”是白点二十五位之图,“地数第十三”是黑点三十位之图,“天地之数第十四”是黑点五十五位之图,《大衍之数第十五》是黑白点五十位之图,“其用四十有九第十六”是黑白点四十九位之图,“少阳第十七”是白点七位图,“少阴第十八”是黑点八位图,“老阳第十九”是白点九位图,“老阴第二十”是黑点六位图,“七八九六合数第二十一”是黑白点三十位图,“乾画三位第二十二”是黑白点十五位图,“坤画三位第二十三”是黑白点四十位图,“阳中阴第二十四”是黑白点二十四位图,“阴中阳第二十五”是黑白点四十一位图,“乾独阳第二十六”是白点三位图,“坤独阴第二十七”是黑点六位图,“离为火第二十八”是黑点四位图,“坎为水第二十九”是白点五位图,“震为木第三十”是白点五位图,“兑为金第三十一”是黑点五位图,“天五合地十为土第三十二”为黑白十五位图,“人禀五行第三十三”是黑白点二十八位图,“乾坤生六子第三十四”是黑白点三十六位图,“乾下交坤第三十五”至“兑为少女第四十三”皆是黑白点三十六位或三十五位图,“坎生复卦第四十三”是黑白点十六位图,“离生姤卦第四十四”是黑白点十一位图,“三才第四十五”是黑白六位图,“七日来复第四十六”是黑白十一位图。由此可见,《易数钩隐图》“自太极生两仪而下至于复卦”之四十六幅图,全是以黑白点构成之图。其立图之意亦一本《易传》之说。所谓八卦之由来,亦是本《易传》之说,是从“太极”步步生出,而不是说圣人则什么“河图”、“洛书”画出来。

《易数钩隐图》曰:圣人“观天地奇偶之数,从而画之,是成八卦,则非率意以画其数也”。又曰:“太极乃两仪之始,八卦则重卦之始也。”我们从《易数钩隐图》上卷中的内容所了解到作者的观点是:八卦是圣人观天地奇偶之数而画出来的。是从太极到两仪,再到四象逐步画出来的,不是“率意以画其数”,更不是依据“非易内之物”的“河出图,洛出书”而画出来的。

南宋冯椅《厚斋易学》引《中兴馆阁书目》记“易数钩隐图一卷”、“本朝太常博士刘牧撰。牧字长民,彭城人。仁宗时言数者皆宗之。”我们在这一讲中所述,就是出于今见《易数钩隐图》上卷的内容。

思考题:

1上一讲中所列《河图四象第五十一》和《河图八卦第五十二》两图与这一讲中的《两仪生四象第第九》和《四象生八卦第十》两图完全相同,只是图名不同而已。所谓“河图四象”之数又与朱熹十数“河图”的四数及方位相同,而《易数钩隐图》下卷又以九宫数为“河图”。您对这里的矛盾现象有何看法?

2《易数钩隐图》上卷谓八卦由太极步步生来,而《易数钩隐图遗论九事》又谓八卦之象是伏羲本“龙马负图”而定,同一刘牧会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吗?

(二)

《易数钩隐图》卷下开篇既是“河图第四十九”图(见下图),图说:“以五为主,六八为足,二四为肩,左三右七,戴九履一。”这是由“九宫算”演变而来的图,而不是刘牧自己“点之成图”之图。接下来的“河图天地数第五十”(一至五数黑白点图)即卷上“天地数十五第四”;“河图四象第五十一”(六七八九黑白点图)即卷上“两仪生四象第九”。这二图之数是一至九,与“河图第四十九”数同而方位异。“河图八卦第五十二”即卷上“四象生八卦第十”。

接下来是“洛书五行生数第五十三”、“洛书五行成数第五十四”(见下图)。有“或问,洛书云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则与龙图五行之数之位不偶者,何也。答曰,此谓陈其生数也”之说。则知亦称“河图天地数第五十”为“龙图”(一上二下三右四左,与“洛书五行生数”图“一下二上三左四右”之位正相反)。“先陈其已交之生数,然后以土数足之”,一二三四五数各加以五,则由“洛书生数”图得“洛书成数”图。可知《易数钩隐图》卷下所谓的“洛书”,是由两幅图组成。而且“洛书生数”图是“已交之生数”,相对于“龙图”来说,龙图之生数是“未交”的,所以“其位不偶”。

至于如何从“河图”过度到“河图天地数”、“河图四象”和“河图八卦”,则无说。只是在“龙图龟书论”中曰:“观今龙图,其位有九,四象八卦皆所包韫,且其图纵横皆合天地自然之数,则非后人能假伪而设之也。夫龙图呈卦,非圣人不能画之,卦含万象,非圣人不能明之。”又曰:“龙图止负四象八纯之卦。”我们在第一讲中列有“九宫八卦图”,八卦配九宫数是:坎一,离九,震三,兑七,二坤,四巽,六乾,八艮。《易数钩隐图》卷下所谓“龙图”止负“八纯之卦”,大概是指这样的方位。而《易数钩隐图》卷上由六七八九四数分得的八卦也正是这样的方位(《说卦》所言八卦方位)。卷上说八卦是由六七八九四象数得来,卷下则说“龙图呈卦”圣人画之。既然“龙图”已经“负八纯之卦”,不知圣人为何还有“画之”之则?显然卷下之说与卷上之说相互矛盾。《易数钩隐图》原只是一卷本,到有三卷本时就出现前后矛盾现象,且其图又是“观之则甚重复”,显然不是出于一人之手。

叶适《习学记言》卷四十九曰:“与契丹和前四十年,刘牧送张损之,后四十年,苏洵送石扬休。”而《宋元学案》言范仲淹举荐三衢刘牧(公元1011年?/font>1064年),时当公元1041年(时年三十岁)。宋咸《王刘易辨》成书于公元1040年,刘牧弟子吴秘献刘牧书于朝廷时当“庆历初”(公元1041年左右)。三衢刘牧三十岁之前,既有“仁宗时言数者皆宗之”之态势,而又由其弟子代献其书于朝廷,看来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是真,则宋咸不当说“近世刘牧”,李觏《删定易图论序》亦不当说“世有治易根于刘牧者,其说日不同”,亦不可能在刘牧活着的时候就“删其图而存之者三”。又王安石为三衢刘牧作《墓志铭》,但称“屯田郎中”,不言“太常博士”;但言学《春秋》,亦不及《易》学著作。又与邵雍(公元1011年?/font>1077年)同时之郑夬师事吴秘,是彭城刘牧的再传弟子(不可能是三衢刘牧的再传弟子)。凡此数端,则说明北宋时有二刘牧,一为文官,一为武官;一为北方彭城人,一为南方三衢人。《易数钩隐图》一卷本,可能是北刘牧撰,而三卷本自《复》卦之后增加九图及“龙图龟书论”,则可能是范谔昌“由此一枝传于南方”的弟子南刘牧所增益。

《易传·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数钩隐图》卷上是本此说而以“象由数设”的理论,从太极画到八卦。

《易传·系辞》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数钩隐图》卷下是本此说而言伏羲则之画卦。显然是两种不同的“理论”。

思考题:

1如果说北宋时期有二刘牧,那么朱震谓“河图”、“洛书”是陈抟传种放,放传李溉,溉传许坚,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则这一刘牧是何地人?

2《易数钩隐图》上卷谓八卦由太极步步生来,而卷下又谓八卦是伏羲本“龙图”而画,又谓“龙图”已“负八纯之卦”,那么伏羲画的是什么?

3《易学启蒙》斥刘牧“易置图书”、“托言出于希夷”,而据“诸儒旧说”以九数为“洛书”,十数为“河图”。其实《易数钩隐图》卷下的图、书是三幅图,是李觏合二“洛书”图为一。又《易数钩隐图》通书无图、书来自陈抟说。蔡元定之说伪否?《易学启蒙》之“本图书第一”为伪学否?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