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所以治者君明也,其所以亂者君闇也。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二〕,其〔三〕所以闇者偏信也〔四〕。是故人君通必兼聽〔五〕,則聖日廣矣;庸說偏信〔六〕,則愚日甚矣〔七〕。詩云:“先民有言,詢於芻蕘〔八〕。”
〔一〕○鐸按:為國者兼聽則明,偏信則闇,為此文大旨。而援古立論,要在懲秦二世之所以亡,故推原明之所起,闇之所生而為篇。
〔二〕管子明法解云:“明主者兼聽獨斷。”漢書梅福傳云:“博覽兼聽,謀及疏賤,令深者不隱,遠者不塞,所謂闢四門,明四目也。”
〔三〕“其”字舊脫,據治要補。
〔四〕荀子不苟篇云:“公生明,偏生闇。”
〔五〕“必”疑當作“心”。僖二年穀梁傳云:“宮之奇達心而懦”,新序善謀篇作“通心”。王先生云:‘“必”疑“聰”,以下“
通四聰”證之。’○鐸按:王說近是。蓋“聰”字漫漶,惟存右旁之“心”,又誤為“必”耳。
〔六〕趙策:‘馮忌曰:“言而不稱師,是庸說也。”’王先生云:‘“說”疑“讒”,以下“靖言庸回”證之。’○鐸按:“說”字似不誤。潛歎篇:“反徒信亂臣之說。”“說”即“讒言”也。
〔七〕“愚”舊作“過”,據治要改。管子君臣上篇云:“夫民別而聽之則愚,合而聽之則聖。”史記袁盎傳:‘盎謂申屠嘉曰:“上日聞所不聞,明所不知,日益聖智。君今自閉鉗天下之口,而日益愚。”’亦聖、愚並舉之證。
〔八〕板。○鐸按:荀子大略篇、說苑尊賢篇並引此詩以證博問博謀。
夫堯、舜之治,闢四門,明四目,通四聰〔一〕,是以天下輻湊而聖無不照〔二〕;故共、鯀之徒弗能塞也,靖言庸回弗能惑也〔三〕。秦之二世,務隱藏己〔四〕,而斷百僚〔五〕,隔捐〔六〕疏賤〔七〕而信趙高,是以聽塞於貴重之臣〔八〕,明蔽於驕妒之人〔九〕,故天下潰叛,弗得聞也〔一0〕。皆高所殺〔一一〕,莫敢言之。周章至戲乃始駭,閻樂進勸乃後悔,不亦晚矣〔一二〕!故人君〔
一三〕兼聽納下,則貴臣不得誣,而遠人不得欺也〔一四〕;慢賤信貴,則朝廷讜言無以至〔一五〕,而潔士奉身伏罪於野矣〔一六〕。
〔一〕書堯典。“通”舊作“達”,據治要改。史記五帝紀述尚書作“通”,漢書王莽傳同。韓詩外傳六亦云:“牧者所以開四目,通四聰。”漢書晁錯傳云:“近者獻其明,遠者通厥聰。”亦用尚書文。
〔二〕管子九守主明云:“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輻湊並進,則明不塞矣。”“照”舊作“昭”,據治要改。獨斷云:“皇者煌也;盛德煌煌,無所不照。”
〔三〕並見書堯典。“靖”今書作“靜”。漢書王尊傳、論衡恢國篇並與此同。○鐸按:吳志陸抗傳亦作“靖”,靖、靜同聲通用。
〔四〕鄧析子無厚篇云:“君者藏形匿影,群下無私。”
〔五〕書皋陶謨云:“百僚師師。”
〔六〕“捐”舊作“損”。○俞樾云:‘“隔”之與“捐”,義亦不倫。疑當作“限”。思賢篇曰:“限隔九州”,此云“隔限”,彼云“限隔”,其義一也。“限”與“損”字形微似,因而致誤。’
〔七〕管子明法解云:“疏遠鬲閉而不得聞。”“鬲”即“隔”之省。
〔八〕韓非子孤憤篇云:“智術能法之士用,則貴重之臣必在繩之外矣。”
〔九〕漢書谷永傳云:“抑遠驕妒之寵。”
〔一0〕漢書賈捐之傳云:“天下潰畔,禍卒在於二世之末。”賈山傳云:“天下已潰,而莫之告。”
〔一一〕治要作“皆知高殺”,並有脫誤。
〔一二〕“矣”治要作“乎”。事見史記秦始皇紀。
〔一三〕“故人君”三字舊脫,據治要補。
〔一四〕管子明法解云:“明主者兼聽獨斷,多其門戶,群臣之道,下得明上,賤得言貴,故姦人不敢欺。”
〔一五〕“言”字舊空,據程本補。孟子:“禹聞善言則拜”,趙岐注引尚書曰:“禹拜讜言。”今書皋陶謨作“昌言”。漢書敘傳:“
今日復聞讜言”,顏師古注:“讜言,善言也。”○鐸按:“讜”即“昌”之後出形聲字。
〔一六〕“矣”字舊空,據程本補。襄廿六年左傳云:“義則進,否則奉身而退。”
夫朝臣所以統理〔一〕,而多比周則法亂〔二〕;賢人所〔三〕以奉己,而隱遯伏野則君孤。法亂君孤〔四〕而能存者,未之嘗有也〔五〕。是故明君蒞眾〔六〕,務下言以昭外,敬納卑賤以誘賢也。〔七〕其無詎言,未必言者之盡可用也,乃懼距無用而讓有用也〔八〕;其無慢賤,未必其人盡賢也,乃懼慢不肖而絕賢望也。是故聖王表小以厲大〔九〕,賞鄙以招賢,然後良士集於朝〔一0〕,下情達於君也〔一一〕。故上無遺失之策〔一二〕,官無亂法之臣。此君民之所利,而姦佞之所患也。
〔一〕漢書孔光傳策云:“丞相者,朕之股肱,所與共承宗廟,統理海內。”薛宣傳云:“御史大夫,內承本朝之風化,外佐丞相統理天下。”
〔二〕舊無“法”字,按文義當有,下云“官無亂法之臣”可證。管子任法篇云:“群黨比周以立其私,請謁任舉以亂公法。”王先生云:‘“多”當是“朋”字之誤,下脫“黨”字。’○鐸按:實貢篇:“是以舉世多黨而用私。”“多”亦“朋”字之誤。隸書“朋”字作“●”,故與“多”相亂。
〔三〕“所”字舊空,據程本。○鐸按:述古堂景宋寫本亦有“所”字。
〔四〕以上四字舊脫。
〔五〕管子明法解云:“法廢而私行,則人主孤特而獨立,人臣群黨而成朋,如此則主弱而臣強,此之謂亂國。”
〔六〕易明夷象曰:“君子以蒞眾。”
〔七〕治要“言”上有“之”字,“昭外”下有“也”字,疑衍。“昭”當作“照”。王先生云:‘“納”字當在“務”字下,“昭”當作“招”,觀下“無距言”、“無慢賤”平列可見。’○鐸按:下文又言“賞鄙以招賢”,王說是。
〔八〕晏子春秋諫下云:“天下者,非用一士之言也。固有受而不用,惡有拒而不受者哉?”“距”與“拒”通。新書大政下篇云:“
古聖王君子不素距人。”“乃懼”以下十字舊脫,據治要補。“讓”與“攘”通。曲禮:“左右攘辟”,鄭注:“攘,卻也。”
〔九〕“表”舊作“責”,據治要改。新書大政下篇云:“聖王選舉也,以為表也。”
〔一0〕書秦誓云:“番番良士。”
〔一一〕管子明法篇云:“下情求不上通,謂之塞。”
〔一二〕文子自然篇云:“因循任下,責成而不勞,謀無失策,舉無過事。”史記主父偃傳云:“謀無遺策。”
昔張祿一見而穰侯免〔一〕,袁絲進說而周?黜〔二〕。是以當塗之人〔三〕,恒嫉正直之士〔四〕,得一介言於君〔五〕以矯其邪也〔六〕,故上〔七〕飾偽辭以障〔八〕主心〔九〕,下設威權以固士民〔一0〕。趙高亂政,恐惡聞上,乃豫要二世曰:“屢見群臣眾議政事則黷,黷且示短,不若藏己獨斷,神且尊嚴。天子稱朕,固但聞名〔一一〕。”二世於是乃深自幽隱,獨進趙高。趙高入稱好言以說主,出倚詔令以自尊。天下魚爛〔一二〕,相帥叛秦。趙高恐懼,歸惡於君,乃使閻樂責而殺〔一三〕,願一見高不能而死〔一四〕。
〔一〕見史記范睢傳。○鐸按:張祿,魏辯士范睢所更名。穰侯即魏冉,秦昭王母宣太后異母弟,相秦。昭王四十一年,聽范睢說而逐穰侯。事亦詳秦策三。
〔二〕見史記袁盎傳。“?”與“勃”同。
〔三〕“當塗之人”見韓非子孤憤篇。孟子:“當路於齊”,趙注云:“得當仕路。”“當塗”猶言“當路”。
〔四〕詩小明云:“正直是與。”
〔五〕春秋繁露楚莊王篇云:“介以一言曰:王者必改制。”按“
介”之言“間”也。漢書杜周後欽傳云:“毋使范睢之徒得間其說。”
〔六〕文選長笛賦李善注引蒼頡篇云:“矯,正也。”
〔七〕“上”字舊脫。
〔八〕“障”舊作“彰”。
〔九〕漢書董仲舒傳云:“百官皆飾空言虛辭。”
〔一0〕秦策:‘范睢曰:“臣聞善為國者,內固其威,而外重其權。”’
〔一一〕○鐸按:“固”亦“但”也。言但聞名,不使人見也。史記秦始皇紀作“固不聞聲”。索隱云:‘一作“固聞聲”,言天子常居禁中,聞其聲耳,不見其形也。’李斯傳記高之言曰:“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群臣莫得見其面。”是“固”即“但”也。漢書王尊傳:“天下皆言王勇,顧但負貴,安能勇?”“固但”與“顧但”同。參讀書雜志王念孫說。
〔一二〕史記秦始皇紀後班固論云:“何決不可復壅,魚爛不可復全。”按“魚爛”本僖十九年公羊傳。
〔一三〕“殺”下當脫“之”字。
〔一四〕見史記秦始皇紀及李斯傳。
夫田常囚簡公〔一〕,踔齒懸泯王〔二〕,二世亦既聞之矣。然猶復襲其敗跡者〔三〕何也?過在於不納卿士之箴規〔四〕,不受民氓之謠言〔五〕,自以己賢於簡、湣,而趙高賢〔六〕於二臣也。故國已亂而上不知,禍既作而下不救〔七〕。此非眾共棄君,乃君以眾命繫趙高,病自絕於民也〔八〕。
〔一〕田常即陳恒。事見哀十四年左傳。○鐸按:賢難篇:“齊侯之以奪國”,即此事。亦見史記齊世家、田完世家。
〔二〕秦策:‘范睢曰:“淖齒管齊之權,縮閔王之筋,懸之廟梁,宿昔而死。”’事詳齊策。踔、淖,湣、閔古字俱通用。史記田完世家作湣王。
〔三〕韓非子南面篇云:“襲亂之跡。”
〔四〕周語云:“師箴,近臣盡規。”
〔五〕晉語云:“風聽臚言於市,辨祅祥於謠。”後漢書蔡邕傳云:“令三公謠言奏事”,章懷注引漢官儀曰:“三公聽採長吏臧否,人所疾苦,條奏之,是為舉謠言者也。”劉陶傳云:“聽民庶之謠吟。”
〔六〕以上三字舊脫。
〔七〕“救”舊作“殺”。
〔八〕書西伯戡黎云:“惟王淫戲用自絕。”
後末世之君危何知之哉〔一〕?舜曰:“予違,汝弼。汝無面從,退有後言〔二〕。”故治〔三〕國之道,勸之使諫,宣之使言〔四〕,然後君明察而治情通矣。
〔一〕文有脫誤。○鐸按:此句與賢難篇“且閭閻凡品何獨識哉?”同為更端以起下之辭,疑當作“後末世之君何危之知哉?”言末世之君何知拒諫之危也。傳寫誤倒,遂不可讀。
〔二〕書皋陶謨。
〔三〕“治”字舊脫,據治要補。
〔四〕周語:‘邵公曰:“為民者宣之使言。”’
且凡驕臣之好隱賢也〔一〕,既患其正義以繩己矣〔二〕,又恥居上位而明不及下,尹其職而策不出於己〔三〕。是以?宛得眾而子常殺之〔四〕,屈原得君而椒、蘭搆讒〔五〕,耿壽建常平而嚴延妒其謀〔六〕,陳湯殺郅支而匡衡挍其功〔七〕。
〔一〕漢書谷永傳云:“驕臣悍妾。”孟子云:“進不隱賢。”○鐸按:此“隱賢”謂隱蔽賢人。
〔二〕史記商君傳云:“日繩秦之貴公子。”
〔三〕治要載崔實政論云:“其達者或矜名嫉能,恥善策不從己出,則舞筆奮辭以破其義,寡不勝眾,遂見屏棄。”○俞樾謂“尹”當為“尸”,詳賢難篇“尹據天官”注。○鐸按:下篇云:“群僚師尹,咸有典司,各居其職。”疑此“尹”字當作“居”。
〔四〕昭廿七年左傳。○鐸按:已見賢難篇。
〔五〕“搆”舊作“挺”,據治要改。新序節士篇云:“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大夫,有博通之知,清潔之行,懷王用之。秦欲吞滅諸侯,并兼天下,屈原為楚東使於齊以結?黨。秦國患之,乃使張儀之楚,貨楚貴臣上官大夫、靳尚之屬,上及令尹子蘭、司馬子椒,內賂夫人鄭袖,共譖屈原。屈原遂放於外,乃作離騷。”漢書揚雄傳反離騷云:“靈修既信椒、蘭之唼佞兮!”蘇林曰:“椒、蘭,令尹子椒、子蘭也。”按史記屈原傳不載子椒。
〔六〕見漢書酷吏嚴延年傳。○鐸按:耿壽昌、嚴延年各節一字。
〔七〕見漢書陳湯傳。“挍”舊作“捄”,據治要改。○俞樾云:‘“捄”字無義。汪改作“挍”,義亦迂曲。疑本是“佼”字。淮南覽冥訓:“鳳凰之翔至德也,雷霆不作,風雨不興,川谷不澹,草木不搖,而燕雀佼之,以為不能與之爭於宇宙之間。”“佼”蓋輕慢之意。上文云:“赤螭、青虯之遊冀州也,蛇?輕之,以為不能與之爭於江海之中。”一云“輕之”,一云“佼之”,是“佼”與“輕”同。“佼其功”即“輕其功”也。“挍”乃“佼”之誤,“捄”又“挍”之誤耳。’○鐸按:捄、挍並當讀為“撓”。撓,屈也。撓其功,謂屈辭以減其功耳。湯傳云:“匡衡以湯擅興師矯制,如復加爵土,則後奉使者爭欲乘危,徼幸生事於蠻夷。為國招難,漸不可開。”明非“輕其功”之謂。撓、挍古音同部,與“捄”音亦相近。蓋求諸聲則得,求之形則遠矣。
由此觀之,處位卑賤而欲效善於君,則必先與寵人為讎矣〔一〕。乘舊寵沮之於內〔二〕,而己接賤〔三〕欲自信於外,此〔四〕思善之君,願忠之士,所以雖並生一世,憂心相皦,而終不得遇者也。〔五〕
〔一〕“矣”字據治要補。韓非子八說篇云:“治國是非不以術斷,而決於寵人,則臣下輕君而重於寵人矣。”
〔二〕“乘”舊作“恃”,據治要改。按“乘”猶“恃”也。考績篇云:“富者乘其才力。”
〔三〕舊無“而己”二字,據治要補。按“接”當作“疏”,“疏”誤為“跡”,又轉誤為“接”也。韓非子孤憤篇云:“處勢卑賤,無黨孤特。夫以疏賤與近愛信爭,其數不勝也。”此文本之。漢書趙充國傳:“疏捕山間虜”,顏師古注:‘“疏”字本作“跡”,言尋跡而捕之。’亦疏、跡相誤之證。
〔四〕“此”字據治要補。
〔五〕“皦”疑“噭”。禮記曲禮鄭注:“噭,號呼之聲也。”王先生云:“皦,明白之貌。”○鐸按:汪說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