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府志卷二
建 置
考地理者,每详于北而易于南。而云贵府州县,尤考证苟且,古今罕会。良由地在边远,史传隐约,既难条贯;山川抄历,准望复艰。前人略之,后且因循,即欲深求,绝寡藉手。著述家力穷智阻,不其宜欤!遵义自先秦以来,而国,而县,而州郡,至明始定为一府,四县,一州。入于国朝,因之不改。此方数百里之地,窃谓倘博取载籍,精心参互,二千年之沿革,亦稍觉端委可寻。一切付以“旧无明征”,否则曰“一二旧说,猝难交易”。岂通论哉?兹为条纲件按,纵加推测,皆有依凭。如日匪是,因而详之。较辟蚕丛当亦略易也。
遵义府
府地于《禹贡》为梁州南徼。据《尚书》 以后本某书增改原文使详贯者,注据某书。仍原文者,直注某书。
《禹贡锥指》“梁州”下,青、徐二州,殷,周迭为有无,独梁,则 二代皆无之,其故何也?按武王伐纣,誓于牧野,诸侯会师者,称之曰友邦冢君;而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国,则称曰人,不以诸侯待之。《传》曰:八国皆蛮夷戎狄属文王者。《正义》曰:此皆西南夷也。《通典》曰:梁州当夏,殷之间,为蛮夷之国,所谓巴、賨、彭、濮之人。由是观之,殷、周之世,梁地大半变于夷,故此州遂废。先儒多言梁并于雍,惟贾公彦云,雍、豫皆兼梁地。而林少颖又云,江汉发源梁州,而《职方》为荆州,川则荆亦兼粱地,此言尤为精核。盖殷。周之制,豫皆以汉水为界。梁州之地,自崤冢以东,分属荆、豫;而嶓冢以西,则雍兼之。其地皆为蛮夷,虽并于雍,而《禹贡》梁州之山川,无一入《职方》者。大抵如唐、宋之羁縻州,元、明以来之土司,筒其政令,宽其赋敛,以柔扰之,使为不侵不叛之臣而己。建州设牧,非其所宜。故终殷周之世,粱州不复置也。“荆州”下:《通典》所列黔中、宁夷、涪川、播川、夜郎、义泉、溱溪七郡,皆梁南徼外蛮夷,非古黔中地,不在九州之限。《元和志》黔州,本汉涪陵县理。至晋永嘉后,地没蛮夷。至周保定四年,以地置奉州。建德三年,改黔州。大业三年,改黔安郡,因周、隋州郡之名,遂与秦、汉黔中地犬牙难辨。其秦黔中郡,在今辰州西二十里。汉改黔中为武陵郡,移理义陵,今辰州叙浦县是。后魏移治临沅,今州是。今辰、锦、叙、奖、溪,澧、朗、施等州,实秦、汉黔中之地。今黔中及夷、费、思、播,隔越峻岭,东有沅江及诸溪并台东注洞庭湖,西有延江自牂柯北历播、费、思、黔等州北注岷江。以山川言之,巴郡之涪陵,与黔中故地炳然分矣。然则此五州及珍、溱二州,皆梁南徼外蛮夷,今叙、泸、重、夔之江南诸县及遵义府是也。其东有峻岭为限,荆不当越此而西,斗入六七百里。总因黔中名乱,岭东岭西,诸州混而为一道,杜氏遂有此误。“梁州”下:《通典》云南、涪陵,南川三郡,乃粱南徼外蛮夷。黔中、宁夷、涪川、播川、夜郎、义泉、溱溪七郡,列在荆域者,虽附近蜀江之南,亦系徼外蛮夷,不在九州之限。以今舆地言之,遵义府、永宁卫及东川、鸟蒙、镇雄三府,并在泸水之外。云南郡,即今姚安府,其非梁域,又不待言矣。又云,梁南自宜宾以西至会川诸州县,凡在泸水、马湖江之北者,皆梁域。宜宾以东至巫山诸州县,凡在大江之北者,皆梁域。
按:胡氏定梁州地域,自宜宾上下,以金沙、马湖二江为界,其在江北者,皆梁州;在江南者,皆梁南徼外蛮夷。今遵义地,不入梁州,亦不入荆州,自是以华阳黑水为大限。以愚见度之,夏禹以前,青阳降居江水,昌意降居若水。巴蜀之地,其封建与中州同,至殷、周之间多变为夷,二代因废梁州。然其间蛮夷君长,各守其地,如《史记·西南夷传》所称某以十数、某最大者,当不始自秦、汉,周以来有矣。而其中国大莫如蜀,自从武王灭纣以后,必威日远,境日拓,旁近诸夷国皆受其臣使,司马错、张仪并称蜀西僻之国、戎狄之长,可见也。《华阳国志》云:蜀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皤。其言南界接越,于古之蜀境,精核不易。今遵义地,在秦以前,当蜀之东南鄙。何以明之?《通钅监》秦始皇三十三年,略取南越地置象郡。《汉书·昭帝纪》元凤五年,罢象郡,分属郁林、牂柯。以《山海经》沅水出象郡证之,今沅江上源在平越、都匀、镇远界内,可见今乌江南岸,即古之越、秦之象郡地。汉牂柯郡所领之十七县,鄨是从犍为郡割出;且兰、无敛,即今贵阳、都匀、平越、镇远等处,必是从象郡地分出。是终西汉之世、次第建置,郡乃得十七县,非建郡时通置可知。特史于各县例不详始设何年,故无从考。古越之境,必不踰乌江而西,则蜀地南接于越,必即以乌江为徼。今遵义,绥阳、桐梓、仁怀四县为蜀旧地无疑矣。而正安一州,当是巴之西南鄙。《华阳国志》云巴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接黔涪。于巴郡分出之涪陵郡,云巴之南鄙,东按巴东,南接武陵,西接牂柯,北接巴郡。西接牂柯,即指鄨县言。可知今自江津以下至夔州,凡在大江之南,令思南、婺川等处,皆涪陵郡地。正安于涪陵为西南鄙,于巴国全境乃当西南极边也。胡氏断以珍、,播七州不入荆、粱限内,以今四川地论之,青阳,昌意封国,广轮自有定界。若巴蜀在殷、周之世称王称帝,以前岂不能越大江之南有一步地乎?斯理势必不然矣。
秦以前盖鄨国地。据《路史》
《路史·国名纪》,鄨,鄨令国。本注:蜀王相。本用龞。故汉牂柯鄨县有鄨水。
按:长源氏以鄨为古国名,所见极确。考鄨之名,汉以前书传不见。汉武置犍为,其郡治在鄨。即鄨是新立县名,亦决非于旧无因,特名此异字者。愚按:周、秦时西南诸国,蜀以虫名,巴以蛇名,夔、鱼、鳖见于《左氏传》,独鹿见于《逸周书》,白马、冉马龙见于《史》、《汉》,并以兽畜鳞介名,可推鄨在秦汉以前为国,与诸国等;而其文本作龞字,长源之说,不为臆矣。惟据《本蜀论》称龞令国,据《论》云“荆人龞令”,则龞令者人称,不可谓即国名。盖国名止称龞,联令字即于文碍矣。
又按:汉之犍为鄨县,或即是秦置蜀郡时以龞国地置。《史记》所谓通五尺道,置吏主之,鄨县盖置吏之一,汉因沿之不改。《本蜀论》所称龞令,其事虽神诡不经,要必非无因者。愚意西南诸国,其雄大之君长,汉、晋间所传,踪迹皆极怪异,如巴之廪君,蜀之望帝,哀牢之九隆,夜郎之竹王,必皆其人负异蛮众,能开大其国,说者因增益俗传,恢诡其迹以矜奇之。例此以推,秦于龞国置吏,为吏者必即用其国中一厌(压)服曹类之人。于时,此人身膺符绠,公然视中州牧司,又为此地开辟来受天子命第一令长,国中惊奇桓矣。助蜀帝治水,或未为令前有此事,因以尸逆水上、杜宇禅位,互相神之,遂成来敏之说。或犹疑今遵义之水无由逆至汶山下者,亦愈傎矣。
段玉裁《说文注》“鄨”字下;犍为郡,武帝建元六年开。牂柯郡,元鼎六年开。马阝字、鄨字必其时所制。
按:鄨宇决非秦前古文,段氏断以为汉武名县时所制,而不思县地之本龞国也。愚意或秦置吏后李斯所制小篆。
又按:《水经·江水篇》,东过符县北邪东南,鳛部水从符关东北注之。鳛部水,即今仁怀赤水。详《水道考》然则仁怀为古鳛部地。汉之称鳛部者,或秦前有鳛国欤?今仁怀出一种鱼,土人皆名鳛鱼,赤水外无有也。古以此鱼名目,盖与鱼篮同类。古无推考及此者,故不敢质云。
战国时,楚威王遣将庄蹻略巴黔中以西地,以兵威定,属楚。时遵义地盖楚属。
《史记·西南夷传》: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蹻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乃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
《华阳国志》:周之季世,楚威王遣将军庄蹻,溯沅水出且兰以伐夜郎,植牂柯系船。于是且兰既克,夜郎又降,而秦夺楚黔中地,无路得反,遂留王滇池。以系船,因名且兰为牂柯国。分侯支党,传数百年。
《后汉书·西南夷传》:夜郎国东接交趾,西有滇国,北有邛都,国各立君长。其人皆椎结、左衽,邑聚而居,能耕田。
按《史记》止言庄蹻略巴黔中以西。言蹻伐夜郎,自常氏志始。以《史》、《汉》言南夷君长,夜郎最大推之,意自春秋以后,所谓夜郎旁小邑如且兰、漏卧等国,必皆受夜郎属制,“汉孰与大”之问,不待见汉使已如此矣。自其地所属言之,则有且兰诸国,范氏所谓“国各立君长”者也。统言之,则止是夜郎。故范氏谓其国东接交趾,西有滇国,北有邛都。然则蹻略巴黔中以西,直至滇池,皆夜郎国地也。当时遵义府地在夜郎国之东北,于且兰止隔一延江,蹻之兵威未有不及者,其时地之属蹻可知矣。
又按。《后汉·西南夷传》言庄蹻灭夜郎。颜师古《<</font>汉·地理志注>》引《华阳国志》,亦改其文同《范书》,并不如原文为确。盖其时止降之而已,若灭之,汉世焉得尚有夜郎、且兰及同并、漏卧、田句町诸侯王乎?
《通鉴·汉武帝纪》注;李文子曰,《寰宇记》唐播州、夷州、费州、庄州,即秦且兰、夜郎之西北隅,今珍州亦其地。又,西高州有夜郎县,牂州建安县有古夜郎城。西近施、黔,东近辰、沅,皆其境也。
按:李氏言夜郎境西近施、黔,东近辰、沅,于大夜郎国之倚北极境最合。惟言播州是且兰、夜郎之西北隅,颇混。盖就夜郎言之,播、费、夷、庄皆在东北隅,于且兰乃在西北隅也。
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置吏主之。《史记·西南夷传》《华阳国志》
颜师古《汉书注》;其处险既,故道才广五尺。
张守节《史记正义》:《括地志》曰,五尺道在郎州。
按:郎州,即未改播州前旧名。魏王泰著《志》时,最旧图经多有可考,谓五尺道在郎,必非凿空。然则遵义地在秦,其就地之所近,分领于蜀郡、巴郡欤?或曰,唐《地理志》“羁縻南宁州”云:汉夜郎地,武德元年置,治味。八年更名郎州。开元五年复故名。天宝末废。《括地志》称五尺道所在,指此郎州。若然,五尺道固末可定于两郎州何属。要是《史记》叙南夷诸国,云秦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及汉兴,皆弃此国。则龞国之在秦时,其为置吏之一,固无可疑,亦不必执五尺道定之矣。又,五尺道,荀悦《汉纪》作伍人之道,与《史》、《汉》不同。
《方舆纪要》:遵义府,秦为巴郡地。
按:今五属惟正安是巴之西南极鄙。在秦置吏,领之巴郡为宜。若遵、桐、绥、仁四县,当蜀之东南极鄙,属蜀为便,谓皆巴郡地,未当。
《通志》。遵义府,周秦时为夜郎且兰地。
按:古且兰国在沅水上源,其地不能越延江而西(说详后)。其误始自《元和郡县志》“播州,夜郎且兰之地”一语,后来无为之通考者,俱相沿为说。非也。
汉武帝建元六年,置犍为郡,鄨县、符县隶之,郡治鄨。据《汉书 》、《华阳国志》时遵义、正安、绥阳、桐梓当鄨县地,仁怀当符县地。
《方舆纪要》;废鄨县在桐梓县北。《志》云,县有不狼山,鄨
水所出。县以水名也。
《通鉴辑览》:汉武帝元光五年,通南夷,置犍为郡。注,初
治鄨,今贵州遵义府遵义县是。
按:犍为之置,《通钅监》后《汉书》六年。说详后《年纪》。
段玉裁《说文注》“鄨”字下:今贵州遵义府府城西有鄨县故城是也。《方舆纪要》曰,云南陆凉州州北有废鄨县,非是。
按:顾氏所引《志》说,当是宋、元间旧志,则谓遵义为鄨县地,其说已久。废县之在桐梓县北及府城西,各据所本而言,要必在府境内。至鄨县、鄨水,并沿鄨目得名。旧志谓县以水名,误。
附:鄨县问答 或曰:《方舆纪要》以鄨在遵义,又曰,在陆凉,两岐其说。段氏以谓在陆凉为非,然亦安见遵义必是乎?曰;陆凉在盘江之南,盘江在延江之南,延江又在岷江之南。凡《前汉·志》所列犍为之水,皆至鄨入延,鄨县鄨水亦入延。若鄨在陆凉,则鄨之水不能越盘江而入延江。且延江于陆凉相去悬绝,汉阳之汉水,符之温黚水,何由南绝盘江而至陆凉乎?此鄨之为遵义最明白者也。或曰。汉开牂柯,置十七县,延江之西,不能以一鄨县尽之,岂无当他县者?曰。牂柯十七县,余尝以《前汉·志》水道验之:且兰有沅水,至益阳入江;镡封有温水,至广郁入郁;毋敛有刚水,至潭中入潭;夜郎有豚水,至广郁,西随有糜水,都梦有壶水,并至糜伶入尚龙溪:句町有文象水,至增食入郁。又以《水经注》水道验之:温水迳牂柯毋单县,又迳律高县,律高即宛温也;桥水东流毋单县,注于温;糜水迳谈稿县,亦注于温;叶榆水东迳同并县,又东迳漏江县,又入西随县,出进桑关。凡此诸水,俱在今延江之南,盘江南北下流,入湖南、广东、广西及交趾。可见且兰、镡封、同并、毋敛、夜郎、毋单、漏江、西随、都梦、谈稿、进桑、句町十三县并不在延江之北。其谈挋,晋属夜郎郡:漏卧,晋属兴古郡,兴古地在盘南。夜郎郡,据《后汉·志》,县有不津江,不津即盘江。是则此两县亦不在延江北也。惟平夷县,据《华阳志》有安乐水,而《水经注》符县治安乐水会,则平夷当在
延江之北。若鄨县,据《前汉·志》“鄨”下言鄨水八延;今本作沅,误。详《水道考》。犍为郡“符”下言温水南至鄨入黚,黚水亦南至麓入延;今本作入江,误。详《水道考》。 “汉阳”下言汉水东至鄨入延。符,今四川台江地;汉阳,今贵州之黔西、毕节偏永宁一带地。温水即遵义桃溪,黚水即绥阳洪江,汉水即黔西渭河,安乐水即仁怀赤水。合诸水源委求之,可见渭河南岸即平夷境;其北岸,鄨境也。桃溪源处,即符县境;其下所经,鄨境也。此鄨之西界、西北界、西南界可推见者。若南与东南,其以延江为界,显然明白。由东南而东,为湄潭;而东,为龙泉、婺川;而东北,为正安西南境;而北,为桐梓,乃循娄山崖门而南至渭河北岸,是为鄨县旧境。娄山崖门之西,今仁怀地,皆符县境。由婺川而北,乃由正安而东北,皆涪陵县极南之境,不在鄨县限内。然则由此言之,平夷虽在延江北,其于鄨为渭河限定。而今遵义府境,有不尽是牂柯郡地者,亦有不尽得鄨县旧地者矣。或曰:今遵义府地,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又增以湄、龙、婺川,即除仁怀入符,以此当管一县,毋太阔乎?日:汉置边荒郡县,不可以中州例也。如牂柯初止十七县,其后置益州、晋宁、建宁、云南、兴古、平夷、夜郎、平乐、河阳、梁水、西平诸郡,一郡所领县少亦不下二三,皆是此十七县地。以今地验之,十七县占贵州大半省,云南大半省,兼广西亦有其地,其为辽阔何如也?鄨一县合以今地,较之他县,余以为独狭,尚嫌太阔乎?或曰:据《华阳国志》及《水经注》,犍为郡治在鄨县矣,何以后归牂柯?且何以延江之西,孤悬此县,必不属犍为?曰:此于史传无明征,然其故可以时势推求也。知此,则鄨之为遵义益无疑矣。盖广汉郡由巴、蜀二郡分出,犍为郡又从广汉郡分出,此常氏书可据者也。当唐蒙见夜郎侯,约置吏,还报,即立犍为郡。是时夜郎及诸小国本贪汉缯帛,料其地终不为汉有,聊且听约耳。而蒙亦必计及夜郎之大,遮难尽有。彼既听约,则且分广汉旧入版图之地,增以夜郎之傍蜀一隅置犍为郡,以延江为南界,前临夜郎,后据蜀广,而即倚延江立郡治于鄨,设守令以制之。使退有可恃,进有可图。蒙之计亦至矣。迨其后蜀四郡开西南夷道,数岁不通,死者甚众,西南夷且数反,则夜郎诸国不受约束可知。洎筑朔方,罢酉夷,独置南夷、夜郎两县一都尉,令犍为自保就,知是时汉之威力不暇远顾,止使守令自为保守,随所便就。及终不能保,势不得不退倚蜀广矣。故自建元六年置犍为,经六年,至元光五年,即移郡治北至南广。鄨县之地,遂若弃若存。夜郎既不能越延江而与汉争,想汉太守亦时时羁縻之而己。后十九年,为元鼎六年,且兰灭,夜郎入朝,乃尽以夜郎所有置牂柯郡。是时鄨与牂柯地界仅隔一延江,去南广几一千里,去牂柯郡治且兰远仅半之,其于统辖为便,于是乃以鄨隶牂柯。此皆可以时势推度而得者。《巢经巢文稿》
元鼎六年,置牂柯郡,据《汉志》自犍为分鄨县来隶。据《华阳国志》以后鄨县地属牂柯,符县地仍属犍为。
附:牂柯考 柯郡所以名,汉以后有二说:《华阳国志》云,庄蹻出且兰,伐夜郎,植牂柯系船。蹻王滇池,以系船,因名且兰为牂柯国。此一说也。《水经注》,牂柯,江中两山,左思《吴都赋》所谓“吐浪牂柯”,今《吴都赋》无此文。《后汉·志》注云,牂柯,江中名山。《通钅监》注,今《后汉·志》注无此文。此又一说也。今按:蹻之王滇,《史记》在楚威王时,《后汉书》在顷襄王时,要其时并在战国。据《管子·小匡篇》云:桓公曰:“余乘车之会九,兵车之会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南至吴、越、巴、牂柯、瓜辰不庾、雕题、黑齿、荆、夷之国,莫违寡人之命”,注,皆南夷国号。是齐桓定霸之时,南夷已有牂柯国,其国虽不定始于何代,要是自周以来,即与雕题、黑齿著号荒服,先于庄蹻六七百年,不待蹻以船杙为名较然矣。且如常氏之说,则且兰国自蹻后名牂柯矣,何以终西汉世止称且兰、不一称牂柯乎?愚以《管子》书考之,牂柯自是三代时要荒中一国。其名牂柯者,按《异物态》云:有一山在海内,小而高,似系船筏,俗人谓之越王牂柯。远望甚小而高,不似山,近望之,以为一株柏树在水内。又《交州记》云:侯石孤绝,高数丈,名为牂柯,在海中。二书皆以牂柯在海中,与谓在江中、且是两山者不同。要必有此山,似系船之牂柯,故山以为名。而其山或在国境内,故即以名国。魏晋以前,盖必有师说也。其国在春秋时必雄大著称,与吴、越、荆、巴等,故齐桓数南国之从命者,亦屈指及之。自战国以后,别无考见。据《后汉书》言夜郎东接交趾,西有滇国,北有邛都,国各立君长,其疆域之广远,必不在秦后始开拓而然。而其域中又必合有三代时诸南夷小国,乃成一大夜郎国。观唐蒙通道时,史独称见夜郎侯,约置吏,可见其时诸国受夜郎辖制已久,汉使止得夜郎听约,诸国即无不听约矣。此可推见秦以前、战国以后夜郎即大;其时牂柯与且兰、鄨令等国,必同臣属夜郎。《史记·西南夷传》所称诸此国及夜郎旁小邑者,即指牂柯等等。秦与汉虽皆置吏,而此诸国君长不改,故且兰在征南越时仍称且兰君,而鉤町、漏卧、同并诸国侯亦如旧也。在开牂柯郡时,十七县地为旧固不知凡几,非一牂柯国所能尽。而以牂柯名郡者,盖因牂柯号国于诸县地,独与吴、越、巴、楚同载经传,故取牂柯旧名兼之。如巴郡之兼苴、夔等国,蜀郡之兼徙、筰等国,皆从其最旧著者名郡。非牂柯先本是且兰,亦非牂柯即是夜郎。常氏不关会《管子》书,臆创蹻改且兰为牂柯之说,后人不能细究原始,相沿梦梦,俱可置而勿论云。
附。牂柯十六县问答或日:汉武置牂柯郡,鄨一县,既闻其详矣,余县十六,今犹可指其地乎?曰;名号骤易,境土屡分。一郡一县,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离合。沈休文已言“寻校推求,未易精悉”也。况汉开边郡,自晋以后,渐非版图。唐开山洞,已不能的知某于汉为某地。所置州县,随立新名,沿革之迹,邈无影响。唐以后地理诸书,及贵州者,非夜郎即且兰:及云南者,非建宁即兴古。其实皆凭虚揣拟,绝无确见。递相仿据,愈失本原矣。今必欲略见大概,亦可仿佛言之。 故且兰:按《汉·地理志》此县下:沅水,东南至益阳入江。武陵郡“无阳”下:无水,首受故且兰,南入沅。《水经》:沅水出牂柯郡且兰县,为旁沟水。东至镡城县,为沅水。注:无水出故且兰,南流至无阳故县东南入沅。《后汉·西南夷传》:庄豪从沅水伐夜郎,军至且兰,椓船于岸而步战。据此诸文,可见且兰为沅水、无水所出。又可见其疆域,必至今沅水上流可通舟楫之处,庄豪水军乃可达其地而椓船也。沅水即今贵州之镇洋江,源自镇远府黄平州,经旧黄平、施秉县、镇远县,又经思州行青溪县、玉屏县入湖南晃州。无水即今都匀府之清江,源自都匀,经麻哈州、清平县,又经黄平、施秉、台拱、清江入黎平府开泰县,又经镇远天柱县入湖南靖州,至黔阳县入沅水。今之湖沅入黔者,舟可直抵镇远城下。庄豪时虽水道较险激,当可达清溪王屏间。然则今贵州镇远府,及贵阳府之龙里,贵定两县,平越州之瓮安、余庆两县,都匀府之麻哈州、清平县,石阡府之乌江以南境,皆且兰地也。自《元和志》以播州为且兰,后人因以遵义地当之,皆沿吉甫之误。 无敛:按《汉志》此县下,刚水东至潭中,入潭。郁林郡“定周”下:水首受无敛,东入潭,行七百九十里。此水在无敛为刚水,即《水经注》之无敛水。流入定周县,即为《水经》之周水。《班志》于两县下叙上下流,互相明足,非二水也。刚水即今贵州之独山江,源自独山城西二里简丽寨,东南流,愈(会)都匀行王家司、八寨厅诸小水至三脚囤,名独山江,一名都江。经古州界,入广西天河县境。经思恩县、庆远府至柳城县西南台柳江。《水道提纲》谓源委九百余里.实柳江西源是也。今柳江即潭水,源出黎平府境。《汉·志》潭水出镡城玉山,则黎平,镡城地也。今柳城即潭中县地,独山江于柳城台柳江,与刚水至潭中入潭正合。定周当今庆远府地,其上游即都匀。则今贵州都匀一府,除清平、麻哈不在外,兼黎平之古州、及广西接古州荔波地,皆无敛县地也。但《水经》存水,极有误处;郦氏所注,又复驳杂,不可不知。《水经》云:存水出犍为存阝马阝县,东南至郁林定周县,为周水。又东北至潭中县,注于潭。按,存阝马阝,今四川叙州府地。潭中,今广西柳州府地。由叙州东至柳州,中间赤水、乌江两大水皆自南趋北。叙州之水,焉能绝出广西?《前汉·志》止言定周水首受无敛,不言出存阝马阝。其犍为郡“存阝马阝”下,亦不言有水。《水经》“出存阝马阝”句,当作存水出牂柯无敛县。自《水经》有此误,道元强以诸书附合,云周水东至且兰县北,又东迳无敛县北,东南与无敛水台,水首受牂柯水,东迳无敛县,为无敛水。只东,注于存水。其温水注云:潭水东迳郁林郡潭中县,周水自西南来注之。又东南与刚水合。水西出牂柯、无敛,东至潭中入潭。是郦氏以无敛水为一水,入于周水;周水与刚水,又别是两水:周水合潭以后,刚水始入潭。不知刚水、周水、无敛水止是一流,随地异称,《班志》首尾互足,与叙郁水,桥水一例。遂使经文一误,注文再误。而温水注又云:豚水迳无敛县,无敛水出焉。是又以无敛水入温,愈轇轕难解矣。或曰《前汉·志》夜郎豚水,何水也?曰:今北盘江也。曰:子以平越、镇远为且兰,以贵阳、都匀为无敛,今北盘江绝不经此等处。如子言,则《水经注》豚水东迳牂柯郡且兰县,又东迳无敛县,何以言之?曰:此郦氏之驳文也。余以周水为独山江,出之独断,诚曰可疑:若沅、无二水之出镇远、平越,入湖南,则无可疑者。如且兰、无敛,为盘江所经,其地必当贵州毕节以东,广西泗城以西;往北则滴澄河,南明河、都江河,入粤入蜀,隔断南北,中间焉得沅、无二水发源如《班志》所云者?若必以《郦注》合《班志》,则自镇远南至安顺、兴义,皆是且兰、无敛地矣。两县如此辽阔,亦必无是理。须知郦氏叙豚水一段文字,其舛讹不止此。言地理止当准之《前汉·志》,以外则有合、不合,诚不可尽牵就耳。 平夷:按《华阳国志》,平夷郡领平夷、鄨两县。《宋书·州郡志》同。可知平夷土壤必与鄨县相接,故王逊分此两县立一郡。其地,据《华阳志》云。平夷县有安乐水。安乐水即今赤水,至四川合江县入江。合江,汉符县地,则平夷必在赤水上流。又,《华阳志》朱提郡“南秦”下,云自僰道南广,有八亭道通平夷。此今由四川叙州出永宁、至贵州大定路也。自僰道南广,道平夷,程止八亭,可见今贵州大定府毕节县、黔西、平远两州及贵阳府之开州、修文县,皆平夷县地。其大定、毕节、黔西之北境接四川永宁一带,则汉阳县南境地,不入平夷界内。平夷地据滇、蜀之要,故蜀汉庲降都督治平夷,总摄益州。至马忠始徙治建宁味县。《方舆纪要》谓平夷废县在遵义县西北,极台。又以云南陆凉州为平夷,为鄨,则大误矣。 夜郎;按《汉志》此县下:温水,东至广郁郁林郡。“广郁”下,称夜郎豚水。《水经》温水,出牂柯夜郎县。验温水,即今北盘江,源出云南霑益州北境。曲折二百里,入贵州界,日可渡河。东流,伏大山,至威宁州东南百六十余里天生桥复出流,入安顺府界,为盘江。经安顺郎岱厅西南至永宁州西境,东经慕役司东,合南盘江。古之溯源者,当自天生桥下入安顺境始。则今贵州安顺府地,即汉夜郎县也。按《朱书·州郡志》计宁州属郡去州治道里,云牂柯郡治,去州一千五百。夜郎郡治,去州一千。时宁州刺史治建宁味县,味县当在今云南曲靖府境。夜郎太守治夜郎,较之牂柯太守治万寿距州治近五百里,可见夜郎在牂柯之南。今自安顺府治至曲靖府,计里亦八百里而遥,视《朱书》远近略等,又可见夜郎县治在今府治左右,其县境北当至贵筑。今贵州安顺一府、及贵阳府之长寨及定番、广顺二州,贵筑一县,然则皆夜郎县地。 谈挋:按《后汉·郡国志》、《华阳国志》、《晋·地理志》作谈指,《宋·州鄂志》作谈柏,其地无可参证。今按《华阳志》叙牂柯郡云,晋元帝世,刺史王逊分夜郎以南为夜郎郡,领夜郎,谈指二县。此晋制也。《宋书》则云,夜郎,太守王逊分牂柯、朱提、建宁立,领县四。此宋制。也。今即所领四县考之,夜郎、谈柏,汉牂柯旧县。广谈,于《华阳志》属牂柯。《宋志》于广谈,云《太康地志》属牂柯。则此县为从牂柯诸县中分置无疑。惟谈乐长,是江左新立一设长小邑,谓从朱提、建宁两郡分建,恐无是理。或即是从谈指分出,故仍得“谈”名。然则《宋书》所叙,不如常氏谓分夜郎以南为确。常氏谓分夜郎以南,夜郎外又止谈指一县,则谈指必又在安顺之南。可见今兴义府之兴义县、贞丰州及罗斛、册亨、捧鲊,以及广西西隆州,皆谈挋县地也。《后汉·志》“谈指”下,引《南中志》云,有不津江,江有瘴气。不津,当是北盘江异名。今自安南沙麓津以下,并岸狭中深,瘴疠蒸郁;合此则夜郎左右,别无有瘴之江。亦谈挋在兴义一确证。或曰,《水经注》叙温水,言西南迳滇池之西北。于今北盘江不合。惟南盘江经云南府宜良县,在滇池为西北,似温水乃南盘江。子以北盘江为温水,藉以证夜郎在安顺,毋乃误乎?曰。余尝谓班氏志地,简确而明;郦氏注水,烦乱而晦。所以然者,孟坚据最旧图籍,故绳墨今古,毫无差互:善长多杂采群书,以意贯串,故其于南方尤每每不合。立于今日,欲考数千年要荒郡县,非藉一二水道,绝不能寻其崖略。然牂柯之水,为郦氏淆乱者略有数事,前言者不赘及,试为子晰陈之。今盘江有二源,《方舆纪要》谓纪载荒略,源流多误。考正最为详确。《纪要》云,北盘江出四川乌撒府西北五十里乱山中,东南流,经贵州毕节卫西;又南至霑益州东北,只东南经贵州安南卫东,又南,经永宁州西,普安州东,又东经慕役司东。南盘江出云南曲靖府东南二十余里石堡山下,南流,经陆凉州东;又西南,经云南府宜良县东;又南,经澂江府路南州西;又东南,经广西府西北境,
义东,经师宗州西北境,盘江之支川流台焉;又东入曲靖府罗平州东南境,又东、经幕役司东南,二源台流。东南百余里,入广西泗城州界,谓之左江。又东经田州,奉议州、归德州睦安县、南宁府永淳县,横州贵县,至浔州府城东合右江,左江一名南江,以在广西南境也。一名郁江,以浔州府旧为郁林郡也。一名牂柯江,以昔时道通牂柯郡也。二江台流,东至梧州府,台漓江,入广东肇庆府境,又东,经广州府,合北江,又南,合东江,南流,注于大海。 其在《 汉.志》,称此江为郁水,郁林郡“广郁”下郁水是。称北盘江为温水,牂柯郡“镡封、夜郎”下温水东至广郁是。又称为豚水,“广郁”下郁水首受夜郎豚水是。前“夜郎”下不及豚,后“广郁”下不及温,则豚水即温水可知。称南盘江则为桥水,益州郡“俞元、毋掇”下桥水是。此读《汉·志》所当知者也。但《汉·志》桥水,向来无人识者,又不可不辨。今按“俞元”下;池在南,桥水所出,东至毋单,入温,行一千九百里。此自俞元发源计至毋华合流处也。“毋掇”下,桥水,首受桥山,东至中留,入潭;过郡四,行三千一百二十里。桥山当在俞元,桥水盖以山为号。“俞元”下言南池,“毋掇”下言桥山,于文互足,非有两桥水也。过郡四,益州、牂柯、合浦、郁林也。中留,今广西浔州府地。行三千一百二十里,通所过四郡、自发源计至合潭处也。桥自入温,即同为郁水,至中留合潭入海。此不言人海者,叙郁水下明之。不及温水者,犹之叙郁水只及豚水、不及桥水也。所以必计至入潭者,以武陵郡“镡成”下言潭水至阿林亦今浔府州地。入郁,恐人不知桥水即郁之上流,故序桥水即以入潭明之;亦以见温、桥合流至合潭中间道里。班氏序水,不赘不遗,令读者自见,其简确所以非后人能及也。至桥水之为南盘江,班氏所指,与《纪要》叙自曲靖至师宗者不同。其言盘江支川,正班氏之桥水。今云南澂江府城南十里,有抚仙湖,周三百余里,即《汉·志》在俞元南之池也。尾间纳源自曲靖陆凉州,经宜良县之铁池河,东入路南州西南四十里,台源出临安府境、经澂江府新兴州嶍峨、河西、建水诸县之曲江,是为盘江。《水经注》所谓盘江出律高县南,李恢追朱褒至盘江,诸葛亮入南中,战于盘中,皆是此水。曲江,即《水经》温水注中之梁水。盘江又至阿迷州东北二十里三江口,合乐蒙河。河源出临安府石屏州东异龙湖。下流入府境,为泸江。至府东十五里石崖山下,合五水,伏流洞中,东出至阿迷州来会。此即《汉·志》益州郡“胜休”下东至毋掇入桥之河水,古一名漏江,漏江县所以名也。郦氏误以为榆水。盘江又东北经广西州弥勒县东南,又东北,经州西至师宗县西二十余里大河口,合巴盘江。巴盘江,即《纪要》所叙之南盘江也。《纪要》叙南盘江,自师宗以上与班氏异,与郦氏所叙之温水自毋单以上正同,此又读《汉·志》所当知者也。至《水经》叙郁水,则止及温水一源,不及南盘江。其末言东北入于郁,必是“入于海”之误。上已言温至广郁为郁水,不应下言入于郁也。寻郦氏所注,直不知《汉·志》温水豚水为北盘,桥水为南盘,而指南盘为温,北盘为豚。又不知本《经》“入于郁”为文误,遂以入郁之郁为夜郎豚水,云水径牂柯且兰县,谓之牂柯水。水广数里,县临江上,又径无敛,径郁林广郁,径领方,径布山,径中留县南与温水合。豚水之不径且兰,无敛、已如前说。今北盘江自泗城以上皆峭崖束夹,焉得广数里之水?《汉·西南夷传》牂柯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已就泗城以下说。至云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自是指番禹江面。文意本明。善长牵连附合,悉成虚语矣。又计今南,北盘江合流后,几二千里,至浔州府,即中留地。已在本《经》所过广郁、领方之下,其地只有潭水会于南境,焉得豚、温始至此合流?又,郦氏亦不知《汉·志》非两桥水,云桥水上承俞元之南池,南桥水出毋掇之桥山,说已支离。又云桥水一名河水,显与《班志》河水至毋掇入桥违戾。而又谓梁水上承河水,东径毋掇入南桥。南桥又东注于温。是一名河水之桥水,仍合南桥水在毋掇入温矣。不更与上云桥水东流毋单县注温者自相违戾乎?至《汉志》“西随”下糜水,即《水经》叶榆河,于今日为澜沧江。其水源出吐番,下合洱海所会之样备江流入交趾。《水经》所叙,则只以洱海为源。今洱海流入赵州,即经永昌府永平县东境。永平,汉不韦县地,则《水经》谓榆水过不韦,原不误。《注》反云不径不韦,舛矣。又云榆水径姑复县西,与淹水合。本《经》明言榆输水入交趾,淹水入若。若水即今打冲河,为大江上源,与澜沧风马牛不相及,已决裂经文矣;乃下又谓榆水与濮水同注填泽,填泽即今滇池,今澜沧去滇池甚远,何曾有注入之迹?下又谓榆水自泽径同并,径漏江,至贲古与盘江合,是又以漏江、盘江杂入谰沧,更缪乱无纪矣。凡此诸注,悉同呓语。惟牵缀前籍言漏江盘江者,混入注中,犹可藉推同并、漏江两县旧城。顾景范氏以其书掇拾旧闻,参稽前迹,足为考古之助,谓此类也。此读《水经注》所当知者也。知此,则昔人是非,判然明白。然后以水征地,以地证古,虽未见汉旧舆图,而能与亲见者其言不背,不犹愈于凭虚揣合哉? 镡封:按《汉·志》此县下;温水,东至广郁入郁,过郡二,行五百六十里。广郁,今广西浔州府之贵县、南宁府之横州皆其地。五百六十里,从镡封计至广郁也。以此里数按之,镡封当在今广西太平府、镇安府之间,其下流入南宁之隆安,即郁林郡增食县地。郦氏叙温水东南径镡封北、来唯东,即东径增食,知镡封盖去增食不远。余因悟班氏志地,为后人考地理计者至深至悉。郁水上两源,至镡封方合为一,则入海道里即可从镡封起算,故必在镡封下备此一截里数,令读者参互自得。今试合所言郁水计之:从镡封至广郁,五百六十里。以桥水自毋掇至中留三千一百二十里,除去至毋单入温千九百里,余一千二百二十里。又除去镡封至广郁五百六十里,余六百六十里,即广郁至宁留里数。以广郁至四会入海四千三十里,除去六百六十里,余三千三百九十里。加五百六十里,即知从镡封至入海,凡三千九百五十里,班氏水道如此简奥,宜郦亭之不能尽识也。 毋单:按《汉,志》益州郡“俞元”下:桥水东至毋单,入温。今南盘江,从云南广西州师宗县流入曲靖府罗平州东南境,至贵州永宁州慕役司东南,合北盘江。可见今云南曲靖府之罗平州,贵州兴义府之慕役司、普安州,皆毋单地。谈稿:按《汉·志》益州郡“同濑”下;谈虏山,迷水所出,东至谈稿,入温。知谈稿为温水所经之地。又《水经注》叙豚水从东北迳谈稿县发端,知谈稿更去温水导源处不远。今北盘江自天生桥伏出,经安顺流至安南县北境,有拖长江源出普安州西南界之平夷所东北,曲曲流经州城北,又东经普安、安南二县北境来会。此水曲折行四百里,盛即古之迷水。然则今大定府之威宁州,兴义府之普安县、安南县,皆谈稿地也。同并,漏江:《云南旧志》“霑益州”下列同并城,云在城北。顾氏困之。非也。按今云南临安府境有泸江,盖即《汉,志》。“胜休”下之河水,流入南盘江。己详前说。郦善长误以为即《水经》叶榆永。云榆水东北径滇池县南,又东,径同并县南:又东,径漏江县,伏流山下,复出蝮口,谓之漏江。叉径贲古县北,东与盘江合,所谓蝮口,在今阿迷州境。盖泸江从府东十五里石崖山伏流至此始出,世盖无有知为即《郦注》所云者矣。《华阳国志》漏江县九十里有蝮口,今本作出虫宾口,传写误,为正之。即郦氏所本。可见今临安府之建水县、阿迷州,是漏江地。其县治,以常氏说推之,盖即在今建水左右。同并,如郦氏说,当去滇池不远,应在晋宁州昆阳州之南,建水县之北,则河西县、嶍峨县等处是其地也。《晋志》、《宋书》及《华阳志》俱无同并,其何时省并,不可考。 西随,进桑:按,《汉·志》“西随”下糜水,西受徼外,东至糜泠,入尚龙溪。靡水,即叶榆河。《水经》叶榆河东南出益州界,入牂柯郡西随县北,为西随水。又东出进桑关,过交趾,靡泠县北。《注》引马援言:从糜泠水道出进桑王国,至益州贲古县,转输通利。所谓糜泠水道,即今由交趾入云南海道也。上流即今澜沧江。贲古在临安府境。据马援上奏,可见进桑、西随北接临安。据《水经》所叙,又见西随在进桑上流。然则今云南沅江州、新平县等处,皆西随地;普洱府镇元州等处皆进桑地也。西随在《宋志》、《华阳志》并属梁水郡。梁水郡地,今由澂江府南至缅猛、北至广西,镇安二府皆是。进桑于牂柯郡为极南之境,故于此置南部都尉。其王国,北接句町,南接交趾,地必辽阔。观《华阳志》、《宋志》俱无进桑,可见晋成以后即为郡县所不到。《晋志》兴古郡有进桑者,从《太康地道》耳。 都梦:按《汉·志》此县下:壶水,东南至糜泠,入尚龙溪。过郡二,行千一百六十里。其道里与糜水略同,故非小水。今云南南注之水,惟澜沧与潞江。而潞江直入南海,不经交趾糜泠。考《方舆纪要》,龙门江在交趾嘉兴州蒙县界,出云南临安府宁州。又有宣光江,在交趾宣化府,北源自云南临安府教化长官司流入境,流七百余里以达宣化。又有三江,在交趾三江府西,洮江、沱江、宣光江合流之江也。按洮江即富良江上流,富良即澜沧江下流。宁州之水,流经教化司入交趾,至嘉兴州为龙门江,至宣化府为宣光江,至三江府合富良江。可见《汉·志》尚龙溪,即三江下流;宣光江,即壶水下流也。然则今云南临安府宁州及纳楼、茶甸、落恐甸等处为汉都梦地可知。都梦,《华阳志》“兴古郡”下作唐都,云故名都梦县。今本都梦误作云梦。《宋志》西平郡“都阳令”下云:按《晋·起居注》,太康二年置兴古之都唐县,疑是。今按《晋志》兴古郡亦有唐都,与《华阳志》俱本《太康三年地道》,则都阳之即都唐无疑,休文殆未证之常氏书也。 宛温:按《水经注》,刘禅建兴三年,分牂柯置兴古,治宛温县;《华阳国志》亦云郡治宛温;《晋书》兴古郡,首律高;《水经注》谓《晋书·地道记》治此。是太康以前治宛温,太康后则治律高也。今考《永昌郡传》云,兴古郡在建宁南八百里,经千里皆有瘴气,菽、谷、鸡、豚、鱼,酒不可食,食皆病害人。郡北三百里有盘江,广数百步,深十余丈,此江有毒瘴。《御览》卷七百九十一引。其云盘江,《后汉·郡国志》“宛温”下引《南中志》作凿江,文相同,云在县北三百里。是《永昌郡传》之兴古,就治在宛温言。考建宁郡治,盖在云南曲靖府境,宛温在其南八百里,当在今开化府境内,今盘江在开化北,亦与所言三百里远近略同。顾景范氏谓曲靖马龙州即律高,亦佐县、即今平夷县。霑益州皆宛温地。今验曲靖府属,绝无烟瘴,与《永昌郡传》不合。误矣。 句町;《云南旧志》以临安府为古句町国,谓句町废县在通海县东北五里。今按《前汉·志》此县下。文象水,东至增食入郁。又有卢唯水,来细水,伐水。增食,今广西南宁府地。云南临安之水皆入南盘江,无至南宁境内入左江者。令南宁城西五十里合江镇,有龙江来会于左江,其源出交趾界广源州,合七源州水,历龙州、思明州入太平府界,经府城,历左州、思同州,陀陵县,罗阳县诸境,南入南宁界。一名丽江。文象水盖即此欤?然则今广西太平府,句町地也。《前汉·志》郁林郡“增食”下:驩水首受牂柯东界。不知当今何水。令验南宁府境诸水来自广东及出境内者,不论其自牂柯流入者,盘江之外,如崇善江,通利江,驮排江,丝瓮江,明江,并导源太平府境,合丽江入南宁。糖水必居其一。则牂柯东界,即指句町而言。刘昫谓驩水本牂柯江,俗呼郁林江,即骆越水,一名温水。非也。 漏卧:汉成帝河平三年,夜郎、句町,漏卧举兵相攻,后人因拟漏卧盖分在夜郎句町二邑间;《云南旧志》遂于曲靖府“罗平州”下列漏卧度县,谓在州南。今按;以三国相攻,遂定漏卧介在夜郎、句町,安知句町不介在夜郎、漏卧?其说固游移也。考兴古郡,刘禅时治宛温,晋治律高,《宋书》治漏卧,可见漏卧必与宛温、律高地壤相接。今云南之广南府及广西州,当是漏卧县地。罗平自是毋单,为桥水入温之境。或曰:如子言,今贵州不尽牂柯郡地欤?曰:今之黎平府,除古州接都匀一带为无敛,皆武陵郡镡成县地,以潭水出玉山定之,潭水即源自黎平之柳江也。思州府,武陵郡无阳县地,以无水首受故且兰定之。铜仁府,武陵郡辰阳县地,以辰水出三山谷定之,辰水即今麻阳河至辰溪县对岸入沅者也。思南府除婺川属鄨县,则皆涪陵郡涪陵县地也。但以今地合之汉时,仅可准其大致。汉之一县,有不仅今之一府者;亦有今之一府,不仅汉之一县者。如镡成县在湖南、广西、贵州三省毗连之境,非今黎平即足以尽之;无阳、辰阳两县,亦有在湖南地者,不仅思州铜仁也。并《巢经巢稿》
后汉改符为符节。据《后汉·郡国志》
献帝建安十八年,刘璋分犍为置江阳郡。符节仍名符,属焉。据《华阳国志》
晋怀帝永嘉五年,分鄨平为平夷郡,领平夷、鄨两县。据《宋书·州郡志》 按:平夷郡之立,《华阳国志》谓建兴元年,《晋·地理志》 谓永嘉二年。考平夷置郡,由王逊刺宁州,以地势形便,始上分之。 《晋书·逊传》其为宁州刺史在永嘉四年,则《常志》,《晋·志》皆误也。分郡后六年,为愍帝建兴四年。平夷太守雷炤以是年北降李雄(见《晋书·愍帝纪》),故当从《宋书》建置为确。
东晋穆帝时,于符置安乐县。据《元和郡县志》
按;《水经注》,符县治安乐水会,水源南通宁州,平夷郡鄨县, 北径安乐县界之东,又径符县下北入江。汉晋符县治,即今合江县治。 安乐水,即今赤水。云北径安乐县界之东,则安乐县地必在大江南 岸,其治必在赤水西岸。而今赤水所经仁怀县地,皆安乐县东境矣。
晋末,避桓温讳,改平夷曰平蛮。据《宋书·州郡志》
宋以江阳郡失其本土,寄治武阳。据《宋书·州郡志》其民晋安帝初流寓入蜀,后复旧。更立东江阳郡,领汉安、绵水二县。据《宋书·州郡志》引《何志》时符县地在二县中,鄨县仍属平蛮。
按:常璩《大同志》云晋怀帝永嘉元年,益州民流移在荆襄及 越巂、牂柯、罗尚。书置郡县,就民所在。知永嘉乱后,益州郡县名 虽同前,而民则旧县之民,地非旧县之地矣。故《宋·志》江阳太守 领江阳、绵水、汉安、常安四县,而东江阳太守又专领汉安、绵水二县。据《柬·志》云,汉安,《太康地志》属江阳。绵水,《何志》晋孝武立。此可推寄治武阳之江阳所领汉安、绵水,为就二县流民所在便立。江阳、常安二县当亦相同。东江阳所领汉安、绵水,乃真旧江阳郡地也。
又按:《宋书·少帝纪》景平元年,省宁州之江阳、犍为、安
上三郡,合为宋昌郡。《齐·州郡志》宋昌郡领江阳、安上、犍为三
县亦系在宁州下;而又有宋昌郡、江阳郡系梁州下“荒无民户”四
十五郡中。可见永嘉之乱,江阳流民在北者,则为立梁州之江阳郡;在南者,则为立宁州之江阳郡,常璩所谓书置郡县就民所在也。此在永嘉时制已是如此,其时必已有宋昌郡,不知就何郡流民立。《齐志》系“梁州”下者是此宋昌也。至宋初,乃省江阳、安上、犍为三郡,合为宋昌,《齐志》系“宁州”下者是;此与“梁州”下者不同。此两江阳,并非江阳旧地。南齐州郡因宋旧,据《齐志》“益州”下江阳郡,东江阳郡,与《宋志》同。其梁州之宋昌郡、江阳郡,云“荒”或“无民户”,宁州宋昌郡之江阳、安上、犍为三县,在隆昌元年、建武三年仍为三郡,亦云“无民户”。然则永嘉流民次第复旧所,郡盖徒立空名耳。
又按;《宋志》无宋昌郡,而《齐志》有之,领江阳、安上、犍为三县。以两志推之,宁州之宋昌,于宋,齐两代必旋置旋废,置则晋之江阳三郡为三县,废则三县仍为三郡,如隆昌、建武时制可见也。安上郡,晋、宋《志》俱不载为何地,不可知。齐于东江阳郡增置安乐县。鄨县仍旧。据《齐书,州郡志》
按;今本《齐书·州郡志》“平蛮郡”下鄨作“榖邑”,盖传写者
误断鄨为两字,而“敝”又以形似讹“榖”也。
又按;今遵义地,以乌江为界。考唐以前郡县,亦当以此江断之。汉之牂柯郡地,兼江南北。自晋永嘉分立平夷郡后,江北岸为鄨平,不可再牵牂柯。隋之牂柯郡地,又兼江南北。自唐贞观割置郎州后,江北岸为播川,又不可再牵牂州。前之言遵义者,率以晋、宋仍为牂柯郡地,齐则南牂柯郡地,由不知遵义之初本鄨、符使然。至言唐置州郡,尚牵扯夜郎、且兰地,亦由不知郎州之为隋牂柯县也。
梁改安乐县,置安乐戍。据《元和郡县志》时鄨县存否·史缺无考。
周改安乐戍,置合江县。据《元和郡县志》
按;《隋志》称梁武帝平俚洞,破牂柯。又以旧州遐阔,多所析置。逮于陈氏,西亡蜀汉;周氏西兼巴蜀。及东夏削平,多有省废。然则今遵义地,梁以后虽属周,必多为本土酋豪所据。至隋,始稍稍招慰,置郡县。至唐武德、贞观间,乃尽其地郡县之矣。
隋高祖开皇初,置牂州。炀帝改为牂柯郡,领牂柯、宾化两县。牂柯县治带郡。据《隋书,地理志》时府地在牂柯县境中。
按:《綦江志》言綦江隋隶牂柯郡,曰隆阳县。唐置南州南川县,引《隋书·地理志》“宾化后改隆阳”、《唐书》“南川本隆阳”为证。如此,则牂柯县地在唐置播州,而南州即宾化地。是隋之牂柯郡其地尽在延江北岸矣。愚考《唐书》本文,止言南川本隆阳。隆阳,武德二年置,先天元年更曰南川。至以何县地置,史无明文。《綦志》“宾化后改隆阳”一语,实杜撰欺人,不足据。说详后。隋时牂柯郡,延江南北皆有其地。其牂柯县治,在江南江北,不得而知,要是今遵义地在县境内,《唐书》谓郎州以隋牂柯县地置,足证也。
又按:《孙志》,隋开皇元年,置柯州,统夜郎、且兰地;又置峰州。此皆无稽之说。《唐·地理志》,武德四年,更牂州名柯州;隋无是也。又,岭南道有峰州承化郡。《韵会》“峰”字注云,又州名,古夜郎地,今属安南。据《御览》一百七十二“峰州”下引《方舆图》曰,峰州承化郡,古文郎国,有文郎水。秦属象郡,二汉属交趾郡,吴分置新兴郡,晋改新昌,陈置若州,隋改为峰州,炀帝初废,唐复置。是峰州古以为夜郎地者,且不知本是文郎国:更以遵义当之,益大谬矣。
炀帝大业七年,置绥阳,属明阳郡。《元和志》、《十道志》绥阳之名始此。
按:《元和志》叙夷州建置,置绥阳在大业七年;而“绥阳”下云,大业十二年巴郡丞梁粲招慰所置。与首说不合,当误。其云绥阳山在县北二十九里,县以为名。《通志》绥阳山在龙泉县城西北三十里。然则隋之绥阳,正当今龙泉县治左右。《通志》以绥阳山下为旧县故址者,误。今湄潭、婺川、绥阳三县地与龙泉毗连者,在隋时皆有绥阳县地,不可整段论也。
十年,置信安县。据《元和志》
按:《元和志》,黔州信宁县,隋大业十年,于今县西南置信安县。武德二年,改为信宁,属义州。贞观四年,秽于今理东南,至州一百三十里。时黔州治今彭水县地,信宁在州西北一百余里。
而隋所置信安,又在信宁西南,则此县当今正安界中。
十一年,招慰,置义泉县。据《元和志》
按;《通志》义泉废县在绥阳县西南百里,此本《旧志》而误,《旧志》又承《元和志》而误,《方舆纪要》亦沿之。皆非也。《元和志》,夷州义泉县,东北至州一百里。时夷州治绥阳,则义泉自在绥阳西南百里。但彼时绥阳当今龙泉县左右,其西南百里,当今绥阳 东北界中。《旧志》以今之绥阳准之,宜其失矣。
唐高祖武德二年,以信安、义泉置义州,并置都牢、洋川二县隶之。据《唐书,地理志》
按:《元和志》,夷州洋川县,东至州一百里。时夷州治当今龙泉县左右,其西百里为洋川,则当今绥阳东界。合信安、义泉准之,可见此时义州隶有今正安、绥阳地。
又按:《唐书》本云以信安、义泉、绥阳置义州,今删去绥阳。说详后。
三年,牂柯首领谢龙羽遣使者朝,以其地置牂州,仍领牂柯、宾化二县,更牂柯名建安。别置新兴一县,凡领建安、宾化,新兴三县据《唐书·地理志·南蛮传》。时遵义为建安县地。
按:自隋大业至唐武德仅十余年,而《唐书》称首领谢氏,至龙羽,有兵三万。武德三年,以其地为牂州,拜龙羽刺史,封夜郎郡公。可见隋于牂柯置州改郡,其守、刺必即用谢氏为之。唐以来朝,仍其旧耳。
又按:牂州疆域,据《元和志》播州至到:东南至牂柯州二百二十里,东北至牂柯北界巴陵江镇七十里。唐播州治在今绥阳,说详 后。牂州在绥阳东南二百二十里,则州治当今瓮安、余庆境内,而其南界必更在余、瓮之南。建安即隋牂柯县,今遵义即唐播州,《唐书》明云播州以隋牂柯县置,是建安一县,今遵义足以当之。其宾化、新兴两县,当尽在乌江南岸也。而同时有两宾化,又不可不知;《唐书》涪州宾化县注云,本隆化,贞观十一年置,先天元年更名元丰。《九域志》云,嘉秸八年,省宾化入隆川县。熙宁七年,以隆川地隶南平军。《朱史·蛮夷传》,熙宁三年,以宾化砦为隆川县,隶涪州。此则今綦江县地,与牂州,宾化不同。《綦志》误认唐书》宾化本隆化,作“本隆阳”,而又不思宾化是由隆化而改,隆阳是武德二年所置。谬撰“《惰志》宾化后改隆阳”,以实綦江在隋为牂柯郡之隆阳县。其瞽说有如此者!
四年,以绥阳县置吏州,据《元和志》并置夜郎、神泉、丰乐、绥养、鸡翁、伏远、明阳、高富、思义、丹川、宣慈、慈岳十二县隶之。更义州曰智州;牂州曰柯州,后复名擀州。据《唐书,地理志》
按:此时夷州所置之地,约略准之,大概当今之湄潭、龙泉、婺川傍石阡、思南一带,其北直接涪州。观州废后以宁吏、伏远、明阳、高富、思义、丹川隶务州,宣慈、慈岳隶涪州,绥养隶智州,后又以高富隶黔州,其分隶必就近州可见。今龙泉有鸡翁山,湄潭有丰乐河,婺川有丰乐坝,尚仍旧称也。《通志》称废夜郎县在葛彰司西,葛彰司在龙泉界。废明阳县在龙泉县西,废丹川县在施溪司,司在恩州府东北二百二十里。废高富县在绥阳东北赵家里。《方舆纪要》称绥阳县西北百里有旧明阳县,宁夷废县在绥阳县东二百里,高富废县在绥阳县东北百一十里。此言诸旧城,皆末见确据,要必得自旧说。亦可见今绥阳、正安与湄、龙、婺川毗连之地,有入彼时夷州所隶者矣。
又按:《唐志》,武德二年,以信安、义泉、绥阳置义州。绥阳,其所隶县。五年,改智州。贞观十一年,改牢州,徙治义泉。十六年,州废,始以绥阳隶夷州。如此,是绥阳隶夷州,在牢州废后,贞观十六年之前未改隶也。而《唐志》言贞观十一年,夷州徒治绥阳。时绥阳尚隶牢州,夷州何得徙治于此?今据《元和志》言大业七年置绥阳县,属明阳郡。武德四年,改为夷州。是夷州初置,即治在绥阳。绥阳本不属义州,《唐志》叙置义州,误牵绥阳在内。至叙牢州废后,始以绥阳与义泉、洋川来属夷州,故宜其前后龃龉也。
太宗贞观元年,废夷州,省夜郎,神泉、丰乐,以宁夷、伏远、明阳,高富、思义、丹川隶务州,以宣慈、慈岳隶涪州,以绥养隶智州。
按:绥养一县,独分隶智州,必其地与智州接近,或今之正安 绥阳东界有绥养地欤?
四年,复以黔州之都上县开南蛮,置夷州。省都牢。
五年,置邘州,置荚蓉,乐安、宜林、琊川四县隶之。旋废,以荚蓉四县隶智州。
按:邘州废置,《唐志》无年。其“义泉县”下云,贞观五年,以废邘州之乐安、宜林、荚蓉、洋川隶智州。“荚蓉县”下云,贞观五年置,隶邘州。《元和志》亦云芙蓉县,贞观五年置。知邘州州县并置在此年,不久,州即废。史文不备,可互参也。惟“荚蓉县”下云,贞观十一年,并琊川隶牢州,与“义泉县”下所云美蓉四县同在五年隶智州,前后不合。按贞观五年已称废邘州,其荚蓉一县,不应独无所属,直迟至十一年始隶牢州也。当以“义泉县”下注文为确。
又按:《方舆纪要》,乌江,或谓之邘水。知邘州盖从邘水得名。令遵义县东乐安里地,北接绥阳,东接湄潭,或即是唐乐安故地。《元和志》,荚蓉县在播州东北六十里。是今绥阳旺草里接正安一带,乃荚蓉县地。正安州之三江上源,今尚有荚蓉江,出自绥阳旺草里,更可证也。琊川于宋为琅川,羁播州。时州,军以洪江为界。说详后。则琅川当在江之北岸,或是今通平里地欤?以此揣之,邘州必在今遵义县东境,其地与智州紧相连接,故州废后即以诸县隶智州,从其便也。若《方舆纪要》言,仁怀,唐荚蓉县地,其废县在县南,琊川废县在县东南,是邘州在仁怀矣。今由乌江关北至桐梓、綦江,此一带于贞观初为牂州牂柯县北界地。智州在此界之东。
当邘州既废,牂州尚存,智州焉能西越牂柯县地统辖荚蓉诸县乎?斯可以形势知者矣。
九年,以隋牂柯郡之牂柯县置郎州,置恭水、高山、贡山、柯盈、邪施,释燕六县隶之。
按:《唐书》止云郎州,以隋牂柯县置。《太平御览》引《十道志》及《元和志》,并云于牂柯北界置郎州。所谓北界,承汉群 柯郡大限而言,非指牂柯县。
又按:自此牂州地界,无复有在延江北岸者矣。据《元和志》播州至到,东北至牂柯北界巴陵江镇七十里。巴陵江即乌江,此镇必在乌江岸上,为牂柯北界所极。其七十里,或一百七十里之脱讹。由今绥阳治东北至乌江岸,益百二十里而遥,故知有脱字。
又按:《十道志》亦以郎州置在贞观九年,《元和志》作“元年”,“九年”之误。本书,柯盈县,贞观九年置,属郎州。可证也。置郎州又误作置麟州。“带水县”下“朗州”,亦郎州之误。《唐志》“遵义”下:本恭水,贞观元年以牂柯地置,“元年”误亦同。览者勿以疑十一年,更智州曰牢州,徙治义泉。废郎州,并省所隶县。
按:《唐书·地理志》,岭南道牢州定川郡,领南流、定川、宕川三县,云本义州,武德二年以巴县徼外蛮夷地置。贞观十一年,以东北有牢石,因更名,徒治南流。其“江南道夷州义泉”下注云,武德二年,以信安,义泉,绥阳三县置义州,并置都牢、洋川二县。五年,曰智州。贞观四年,省都牢。五年,以废邘州之乐安、宜林、芙蓉、琊川四县隶之。后又领废夷州之绥养。十一年,曰牢州,徙治义泉。十六年,州废。是两牢州:一属岭南道,一属江南道;一领三县,一领九县;一治南流,一治义泉。地实悬绝矣。愚谓《唐书》“夷州”下叙牢州不误,误在岭南道之牢州;而其误自《十道志》始。《志》云,岭南道牢州定川郡,本巴蜀西南徼外夷,秦属象郡,汉属牂柯郡,唐置义州,改为智州,贞观十一年改为牢州,以牢石为名。见《太平御览》引《旧唐书》、《新唐书》误皆沿此。今考《新唐书》岭南牢州所领三县,“南流”下,注,本隶容州;“定川、宕川”下,注,本隶潘州。是牢州,潘、容二州地置。改名牢州以前,其名何州,无从知矣。《十道志》所以误牵江南道牢州之沿革属之岭南道之牢州者,盖缘两州之改牢、徙治同在贞观十一年,繙检易混,遂成兹说。欧、宋撰史亦未细究,今特明之。
十三年,复置郎州,更名日播州,为播川郡,并复置恭水六县。
十四年,更恭水曰罗蒙,高山曰舍月,贡山曰湖江,柯盈曰带水,邪施曰罗为,释燕曰胡刀。
十六年,废牢州。省绥养、乐安、宜林。以义泉、洋川隶夷州。以芙蓉、琊川隶播州。更罗蒙曰遵义。遵义之名始此。又开山洞,置溱州为溱溪郡,并置扶欢、荣懿、乐来三县隶之。并据《唐书,地理志》
按;绥养、乐安、宜林省入何县,史无明文,或随地附近并之芙蓉、琊川两县欤?
十七年,置播川镇,以川中有降珍山,因以镇为珍州。名夜郎郡。
据《太平御览》引《十道志》领营德、夜郎、丽皋、乐源四县。据《通典》
按;《元和志》、《唐·地理志》珍州之置,并云贞观十六年,《十道志》云十七年,《通典》云七年,必是今本《通典》写脱“十”字。作十六年者,据开辟时序也。惟营德一县,考《全唐文》有《荣营德丞梁师亮墓志铭》,据文,其人在万岁通天元年自县解印归,道卒。时在武后之末,则珍州实有此县。且《通典》云,珍州今理营德,是杜佑撰书时尚存。佑与李吉甫同时,不知《元和志》何以略不道及,《唐志》亦绝无其名,知郡县互有不备也。至营德后废,更无可考,岂元和时已废,故吉甫不之及欤?《唐书》又何以都无一言也?
高宗显庆五年,省舍月、湖江、罗为。
咸亨元年,省乐来。并据《唐书,地理志》
中宗景龙二年,罢庄州都督府,以播州为都督府。
元(玄)宗先天二年,罢播州都督府,复以黔中为都督府。并据《元和志》
开元二十六年,省琊川、胡刀入美蓉县。
宪宗元和二年,废珍州,以所领县属溱州。自此播州领遵义、带水、英蓉三县;溱州领荣懿、扶欢、夜郎、丽皋、乐源五县。并隶江南道黔中采访使。并据《唐书·地理志》
按:自贞观十七年以后,今遵义府地,尽在珍、播、溱三州中。 然以今某县当唐某州某县,求其确当,盖末易言。《通志》以遵义于唐为播州遵义县,正安为珍州,桐梓为溱州,绥阳为绥阳县,仁怀属播州。其说惟桐梓颇得之,余皆舛误。今欲实事求是,舍《通典》、《元和志》所载本州及邻州四至八到道里互相证合,更无依据。然二书,惟南州距界,《通典》较详,以外则《通典》多龃龉,不及《元和志》彼此划一。今详列《元和》至到如右(左),复按道理方向图之。其南州,则补以《通典》,庶览者有所凭焉。
《元和郡县志》八到:据孙星衍校刊宋程大昌本
珍州:东南至播州二百里;南接夷僚界;北至溱州二百四十里。夜郎县,郭下。丽皋县、乐源县三县并在州侧近,或十里或二十里随所畲种田处移转,不常厥所。
溱州:东与宾州接界,山险不通,无路里数;西接合江县;东北至南州二百七十里:东北取珍播夷路,至黔府一千三百里;正南徼东至珍州二百四十里。“四十里”据聚珍本增 荣懿县,郭下。扶观县,东北至州五十里。
播州:东南至胖柯州二百二十里;东北至牂柯北界巴陵聚珍本无陵字 江镇七十里;东北至费州四百里;东北至黔州八百里。遵义县,郭下。带水县,东至州七十里;芙蓉县,西南至州六十里。
黔州:东南至思州二百八十里;南至夷州五百八十“八十”,据聚珍本增 里;西南至播州八百里;西北至涪州三百三十里。
夷州:东至费州三百里;东北至涪州四百里;西南至播州二百四十里;北至黔州五百八十里。绥阳县,郭下。都上县,西北至州五十二里。义泉县,东北至州一百里。洋川县,东至州一百里。宁吏县,西北至州一百九里。
思州:南至费州水路四百里;西南至夷州四百里;西北水路至黔州二百八十里。
费州:东至奖州,水陆相兼四百里;正南徼西至牂柯充州一百九十里;西南至播州四百里;北至思州水路四百里。
南州:东至契丹土六百里;西至没丁山八十里;南至溱州二百七十里;北至渝州、江津县二百三十里。
《通典》南州八到:
南州:东至南平郡界一□里;南至溱溪郡界五十里;西至南平郡三百六十里;北至南平郡二百六十里;东南到溱溪界三百五十里;西南到溱溪界七十里;西北到南平郡二百六十里;东北到南平郡五十七里。
按:孙校本《元和志》最精,如东至契丹土六百里,为聚珍本所无,可得南州东界珍州,南接夷僚界。夷僚即《杨氏家传》所称谢巡检帅夷僚纳三公者,地当今遵义沙溪里及仁怀李博、安罗二里。聚
珍本“南”作“西”,即方向不合。然溱至珍、黔至夷与“珍州”下、“夷州”下里不划一,又不如聚珍本之完。今并校补。
准此图,今之绥阳、遵义为播州地。自正安西境至桐梓,从夜郎坝而南抵娄山,又西尽仁怀南境,抵叙永、毕节,为珍州地。自桐梓夜郎坝而北抵綦江,东尽正安,抵南川,西尽仁怀,抵合江,为溱州
地。
按:播州治,在今绥阳县城左右。明詹淑《尹珍讲堂铭序》言决修旺草公署,掘地得碑,题日“汉尹珍讲堂,唐广明元年六月,播州司户崔礽立”。以此推之,司户之立讲堂,必就州治附近,为州人振启文教,使之有所景企;其不在荒郊远堡可知。然则州刺史所治在绥阳左右无疑矣。或日:令旺草去绥阳县东北百里,安知不在彼?曰:旺草地甚阔,《明史》于桐梓县犹曰以旺草地置;绥阳在平播后设治,即是今地,明况上进《创建绥阳县记》言县距府九十里可证也。令考定播州治在绥阳,以准《元和志》诸州至到,于古于今盖无有不合者矣。
按:遵义县,附郭,初名恭水,后改罗蒙,最后改遵义。恭水,因水名。罗蒙,因山名。旧说罗蒙山在真州司南九十里,今由绥阳北去。明真州长官司路亦仅百里而强,是罗蒙山在今绥阳界内,而播州之治绥阳,益无疑矣。《元和志》”遵义县”下,言夷牢水经县北一里。此水即乐安江水,上流经今绥阳城外。详《水道考》。
按:令遵义县是唐带水县地,县因水得名。《元和志》言县东至播州七十里,是县在州之西,当今长滩左右。长滩河为洪江上流,即古带永,由此至绥阳,于七十里里数亦合。
按:今绥阳旺草□□是唐芙蓉县地。《元和志》,荚蓉县西南至州六十里,则县□□□东北,正是今之旺草。其北界有荚蓉江,流入正安,合三江,《明史》称正安州南有芙蓉江,即此水,县盖因之而名。
按:《通典》言南州南至溱溪界五十里,西南至溱溪界七十里。则溱州北界,逼近南州。唐南州治今綦江县,今綦江正南行一百九十里始交桐梓界,西南行一百四十里始交仁怀界,以唐时至到计之,则由綦南四十里之黄金坪以南、以东,皆在溱州界内明矣。又《通典》“南州”下,言东南至溱溪界三百五十里;“珍州”下,言东无路;《元和志》“溱州”下,言东与宾州接界,山险不通。可见今之正安居溱州以东地,居珍州东北地,在唐时要皆重山复菁,虽为己开山洞,究无路可以东出。故《元和志》言溱州东南,取珍播夷路至黔州一千三百里。盖其路由桐梓而遵义、而绥阳、而龙泉、印江,迂环数州,始至黔府。即此,更可见桐棒南境为珍州地。若《通志》说正安专珍州,桐梓专溱州,是由溱赴黔者,本为求通坦,而迂道乃反入正安、始绕出遵义乎?知必无是理矣。
按:《元和志》,扶欢县,以县东扶欢山为名。今桐梓北二百百五十里有扶欢坝,与綦江县错壤,当是仍唐县旧称。《綦江志》,今扶欢场之司士坝即溱州故城,其小河即古溱溪,青羊市即荣懿。其说是也。青芋市在桐梓北三百里与綦江接界地。
按:夜郎县,《通志》谓在桐梓北七十里,则今夜郎坝是也。据《丹铅总录》,夜郎,在桐梓驿西二十里,有夜郎城碑尚在,字已漫灭。是必据目见言之。其云驿西二十里,据《邱志》桐梓驿在治北六十里,去夜郎坝不远。知升庵见旧碑处亦必在夜郎坝。然则《通志》得之。《元和志》言夜郎、丽皋、乐源三县并在州侧近,或十里,或二十里,移转不常厥所,可见珍州治在夜郎坝无疑。而夜郎三县时东时西,在当时已无定治,然要不出州治左右也。
按:《孙志》,贞观三年,分牂柯北界置郎州。又开山洞,置播川镇,后并以镇地为珍州,复改为郎州,又改为播州。嗣圣二十年以前,播川镇属珍州,地为舞州。开元元年,改舞州为鹤州,又复为珍州。天宝五年,改遵义县为播川郡。以上诸文,错杂谬乱,于史志传全不合。考舞州,乃长安四年以沅州之夜郎渭溪置,开元十三年改为鹤州,二十年改为业州,大历五年改为奖州,乃今镇远府地,与遵义全不相涉。当缘珍州夜郎与沅州夜郎同名,遂牵混为说,此大误也。《明统治·古迹》沿之,《通志·建置门》驳正最详。
宣宗大中十三年,南诏陷播州。懿宗咸通元年,安南都护李鄠越境收取播州。据《通钅监》寻仍为南诏所陷。据《通志》僖宗乾符初,太原人杨端应募,据《孙志》率其乡人令狐、成、赵、犹、娄、梁、韦、谢八族复之,据《心斋随笔》因据其地;自后播州为杨氏世有。
按史传,宣,懿之朝,屡陷屡复者惟播州。其溱州,绝无考见。 昭宗乾宁三年,黔南节度使王肇以其地降于王建。四年,建遣王宗
侃等出峡,取渝、泸州。《五代史,前蜀世家》 时令遵义地盖为前蜀所有。
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孟知祥将张武取渝州,袁彦超取黔州。《五代史,前蜀世家》时今遵义地盖为后蜀所有。
按《孙志》自僖宗后,王建、盂知祥继有其地,亦据《五代史》推之,非别有明据也。
后晋高祖时,牂柯张万涛率其夷、播等七州皆附于楚王马希范。据《五代史·楚世家》
按:如《楚世家》言,夷、播等州自石晋后属楚矣。考楚至后周 广顺元年,地入于南唐;即令终晋、汉两代播州等皆归楚辖,由周广 顺元牟至宋乾德三年珍州田氏内附时,中间凡十六年,此诸地不应更归南唐也。《五代史·职方考》,涪、渝、泸三州在唐、晋、汉、周四代皆归后蜀,今遵义地、于三州最近,意附楚必无几时,其后仍附于蜀。观《宋史·西南诸夷传》云雍熙二年,夷王龙汉濬遣牂柯诸州酋长率种族百余人来献方物,并上蜀盂氏所给符印。益可见诸州附楚于时为暂;历汉、周至宋初,皆孟蜀所有地也。
又按:《宋史·蛮夷传》“西南诸夷”下,云有溱、南二州夷颇盛强,皇祐初,诏自令岁遣使者存问之。此溱州夷,在今正安与南川一带。“叙州三路蛮”下云,南广蛮在叙州庆符以西,为州十有四。大观三年,夷酋罗永顺、杨光荣、李世恭等各以地内属,诏建滋、纯、祥三州。此南广蛮,有在今仁怀接泸州一带。“渝州蛮”下云,古板楯七姓蛮,唐南平僚也。其地西南接乌蛮、昆明哥蛮,大小播州部族数十居之。又云,木攀首领赵泰以地内属。此渝州蛮,在今桐梓与綦江一带。“高州蛮”下,云故夜郎也,在涪州西南。宋初,其酋田仙以地内附,赐名珍州。此高州蛮,在今正安接彭水一带。《地理志》“珍州”下,云唐末没于夷。大观二年,大骆上下族帅献其地,复建为珍州。《宋史·纪志》称骆文贵、骆世雅,即所谓上下族。此大骆夷,在今正安接绥阳一带。《宋朝事实》“承州”下云,大观二年,蕨平帅任汉崇献地,改为承州。此蕨平夷在今绥阳接龙泉、婺川一带。合而观之,各酋豪据有诸地,必不在宋以后始然。《蛮夷传》云,唐季之乱,蛮酋分据其地,自署为刺史。又云,每三二百户为一州,州有长。想自唐僖、昭而后,旧时黔中采访使管内诸州,所在皆如是耳。后来各献所据,《宋朝事实》谓但据夷人所指以置县。则名虽唐之州县,而地大半非其旧矣。论遵义沿革于唐宋之际者,又不可不知此。
宋太祖乾德三年,珍州蛮酋田景迁以其地内附,赐名珍州。据《宋史·诸蛮传》
开宝元年,田景迁上言乞改州名,因改为西高州,据《宋史》《明统志》仍名夜郎郡,领夜郎、丽皋、荣德、乐源四县,隶夔州路。据《元丰九域志》
仁宗庆历八年,以黔州羁縻南、溱二州隶渝州。《宋史·地理志》溱州仍名溱溪郡,领荣懿、扶欢二县。据《元丰九域志》及治平中,为熟夷据有其地。据《宋史,蛮夷传》
按:《元丰志》羁縻州中有两溱州:一,梓州路溱州,无领县,隶泸州;一,夔州路溱州溱溪郡,领荣懿、扶欢二县,隶渝州。此改隶溱州者,即是属夔州路之溱州。而《元丰志》化外州中,夔州路亦列思、费、播、夷、牂、充、庄、琰及奖州所改之业州、珍州所改之西高州,凡十州。其郡名、领县亦与《唐志》同。知此诸州自入宋以来,仍载版图,如唐时归黔州管辖。至是年改南、溱二州从黔州隶渝州,以外诸州必仍隶黔州如故。然蛮酋各自为长,部族亦各分居,纷纷杂杂,自相统领。朝庭亦仅知为唐之旧地,虚存隶黔之籍,时时存问之耳,不可与各路州县论也。
神宗熙宁三年,平熟夷李光吉、梁秀等三族,以其地建荣懿、扶欢两寨。据《宋史,诸蛮传》
按:《宋吏·地理志》熙宁七年置荣懿等寨,《宋朝事实》止云置荣懿寨,亦在七年。盖于文不备。
七年,招纳溱州地五百里,增置开边、通安,安稳、归正四寨及溱川一堡,与前置寨隶渝州。据《宋史·地理志》及《熊本传》。
按:《熊本传》言木斗举溱州地五百里来归,为四寨、九堡。可知平三族时得溱州地无几,故置寨仍两县旧名,以存溱州之旧。至是年尽得其地,乃增开边四寨,合前为六寨矣。而《史·志》、《九域志》不载扶欢寨,不知何时省并。又《本传》九堡,《史·志》《九域志》止称溱川一堡,或九乃一之误、抑或元丰之前省并欤?
又按;《元丰志》羁縻州中梓州路之溱州隶泸州者,盖即此时所招纳之溱州。其隶渝州者,即前熙宁三年置荣懿、扶欢两县之地。
又按;六寨一堡,今皆不能确定所在,大都不出桐梓、仁怀、綦江三县毗连之间,惟安稳寨,据四川旧志云在綦江县西南一百二十 里;又明洪武、永乐间綦江县编里,治南为安稳里,今省曰安里。其 地多与桐梓错壤,中尚有安稳镇。
八年,以渝州南川县铜佛坝地置南平军,领涪州之隆化县,渝州之南川县据《宋志》及《宋朝事实》及荣懿等寨。据《宋·志》寻废南川为镇,隶隆化。据《宋朝事实》
按;置南平军,《宋史·神宗本纪》在熙宁八年,《宋朝事实》亦在八年,独《九域志》谓在七年,据收西番部时言也。又谓隆化隶军时即省南川为镇入之,亦与《事实》异。
元丰元年,复置南川县,隶荣懿,开边、通安、安稳、归正五寨,
溱川一堡。据《九域志》
徽宗大观二年,涪州夷大骆解上下族帅骆世华、骆文贵献地据《宋史·本纪》及《志》东西四百五里,南北三百五十一里,以其地为珍州,亦曰乐源郡。复立乐源县为州治,《宋朝事实》隶夔州路。《宋史,志》
按:《宋·本纪》称以涪夷地为珍州。《诸蛮传》称高州蛮在涪州西南,宋初,其首由附,赐名珍州,后易今名。大观二年,纳土,复以珍名州。涪州西南,正是今正安地。
木攀首领赵泰以地内属,《宋史,诸蛮传》别建溱州及溱溪、夜郎两县。《宋史·志》
播州夷族杨光荣以地内属,诏建播州,《宋史,诸蛮伟》领播川、琅川、带水三县,隶夔州路。《宋史·志》时播川县治在白绵堡,附州郭。
番帅杨文贵献地,东西百二十里,南北六百一十二里。以其地置遵义军《宋朝事实》及遵义县。《宋史·志》
按:《宋朝事实》“遵义军”下云,唐贞观十六年,罗蒙更名遵义,后自播州徙州治。唐衰,播州为杨氏两族所分据,一居播州,一居遵义,以江水为界。其后居播州者曰光荣,得唐所给州铜牌;居遵义者曰文贵,得州铜印。大观二年,两族各献地,皆自以为播州。议者以光荣为族帅,重违其意,乃以播州立州,遵义立军。今按《宋史·本纪》及《地理志》,言以文贵纳土置遵义军及县,并与《事实》相合。惟《志》于“播州”下言南平夷人杨文贵献地,建播州,与《诸蛮传》言光荣内属、建播者矛盾。盖系史笔之误。居播州者,自是光荣,文贵焉得献其地乎?又按:如《事实》说,唐之晚代,播州己徙州治,不与遵义县同郭矣。其州徙于何地,为光荣所居,书传略无考见。以意揆之,《宋史·诸蛮传》云南广蛮在叙州庆符县以西,为州十有四。大观二年,有夷酋罗永顺、杨光荣、李世荣辞各以地内属,诏建滋、纯、祥三州。滋、纯乃今仁怀县地,光荣内属,同叙在此十四蛮州内,则其所居播州必倚近仁怀地方可知。又宋濂《杨氏家传》称光荣籍播州二县地往献于朝。自唐元和后,播州止领三县,此时文贵既居遵义,外止二县。光荣所献,必此二县地也。《事实》言遵义、播州以江水为界。时播州地不越乌江,必以东西分界,此江盖指洪江。然则此时洪江以东为军地,洪江以西为为州地矣。其州所领播川、琅川、带水三县,当亦随指而置,不与唐同。《方舆纪要》谓仁怀县大观中为琅川县地。此一县虽不能尽仁怀全境,要此时仁怀必有播州地矣。
按:《孙志》,大观三年,杨文贵纳土,以其地置遵义军于白绵堡,领播川、琅川、带水三县。《陈志》亦沿之。与史大舛。盖遵义军止领道义一县;其播川三县,乃播州所领、以杨光荣地置者。置军亦不在白绵堡,时亦非三年,不知《旧志》何以谬误如此。蕨平帅任汉崇献地,东西三百五十九里,南北六百六十五里。改为承州,原注:本唐夷州地。领绥阳、都上、洋川、宁夷等县。《宋朝事实》
按《宋史·本纪》大观二年,止称涪夷任应举内附,不作汉崇。其献地置州,《地理志》在三年。汉崇、应举,当如骆氏之世华、文贵,杨氏之文贵、光荣;夷族同时献地,史家随举一人。三年,或二年之误。
三年,以泸夷地建滋州,《宋史,本纪》置承流、仁怀两县,隶潼川府路。《宋史·志》仁怀之名始此。
宣和二年,废漳州及溱溪、夜郎两县,以溱溪寨为名,隶南平军,
据《宋史·志》
三年,废播州为城,隶南平军。《宋史·志》并废播川、琅川、带水三县。时城盖置在桐梓县地。
按:《宋·志》止言播州废为城,不及三县。然当时废州,无不兼废县者。观下言端平三年复播川,二县仍废,则此时州县皆废明 矣。
又按:播州废为城,其城名,《宋·志》不详。以纯州县首九支、 溱州县首溱溪等州废后,即从首县名城名寨,播州或名播川城,亦或 即名播州城也。其城以此后建置推之,定不在播川县治之白绵堡,当 在桐梓矣。
又废遵义军及遵义县,以遵义寨为名,隶珍州。
按:《宋·志》“遵义寨”下,云宣和三年废州及县。州乃军字之讹。
又废承州及都上等县。以绥阳县隶珍州。
又废滋州为武都城。以仁怀县为堡。以承流县并入仁怀。以上并据《宋史·志》
宣和六年,以播州城为播川县,仍隶南平军。据《孙志》
按;《孙志》宣和六年废播州为播川县,隶南平军。《明统志》止言宣和中。据《宋史》明云三年废播州,此年又何有播州可废?细思《孙志》此事决非空撰,必是废为城,一事;以城为县,又一事。《孙志》不关会《宋史》,遂据所见误合为一。《宋史》于播州废置多有不详,赖《孙志》添出此条,以之参证《宋史》,此播川一县乃端委分明。诸地理家东牵西就无从致诂之说,皆可得而正矣。
孝宗淳熙三年。杨轸以旧堡隘陋,迁堡北二十里之穆家川,即今府治地。据《杨氏家体》及《孙志》
按;《潜溪集·杨氏家传》谓穆家川即湘江。《孙志》云迁者即今地。其说确矣。惟云迁播川县于穆家川,此“县”骤难别白。盖播川之名始于唐,《太平御览》引《十道志》,贞观十七年,置播川镇,后以镇为珍州。此一播川也:大观元年,建播州,其所领之播川县,即州治。此只一播川也:宣和六年,改废播州城为播川县。此又一播川也。三播川非一地,唐置镇所在,不得而知。其大观所建为州治者在白绵堡,《潜溪》所称旧堡,即是此地。宣和所改之播川在桐梓地,后改为鼎山者是也。大观元年后,州县并在旧堡。至宣和六年改县后,县治己移在他处。《孙志》辞不别白,犹称迁播川县。其实此时县并末迁,杨轸只是迁居耳。考白绵堡,惟《宋史》作“绵”,《舆地纪胜》及《潜溪集》并作“白锦”,两字形相近,作锦似得其真。《纪胜》云,南平军在白锦堡,去播州三百里,系纳土官杨光荣子孙世袭守之,《四川通志》因谓白锦堡在綦江县南八十里。以余考《杨氏家传》,其叙杨端入播时云:“诣泸州合江,径入白锦,军高遥山,据险立寨为久驻计”。其叙杨昭弟先、蚁拥兵相攻事云:“先据白锦东遵义军,号下州。蚁据白锦南近邑,号杨州,称南衙将军,举兵攻先,外结闽兵为助。昭大发兵,设二伏于高遥山,要其归,击之,闽大溃,赴水死者数千。蚁亡入闽。”所称泸州及遵义军,并是据后以明前,当时无此州、军也。所称闽,或称罗闽,皆即今水西。遵义军,宋置于唐之遵义县,即今绥阳县。高遥山在今府城西三十里。以杨端入白锦、军高遥及杨先据遵义军在白锦东、穆家川在堡北二十里互相证合,定白锦堡在今府治南二十里,则今绥阳正在堡东。杨蚁所据近邑在堡南,与水西紧相接近,故便于结水西攻先。又可知闽兵赴死之水,即是今落闽河。然则白锦堡断在府南二十里,宋景濂据《杨氏家谱》作《传》,故能独得其真。
堡去南平军正三百里,王象之或采听未审,致颠倒成说;抑或传写之误,未足据也。意杨端平播后,定居即在白锦,其地与闽为邻,故端孙部射、曾孙三公世与闽仇杀。事详《家传》。其白锦之为堡,《家传》谓杨光荣籍地献朝,诏即其地建白锦堡。如此说,是堡,献地时建。而《宋史》光荣献地,诏建播州,非建堡也。《家传》止言建堡,《史·志》止言建州,互有不备。说详《古蹟》。
宁宗开禧三年,复珍州遵义军。据《(宋史》“本纪”及《志》。
嘉定十一年,复以遵义军为寨。据《宋史,志》。
理宗端平三年,复以白绵堡为播川县。琅川、带水二县仍废。据《宋史,志》。时播川县仍隶南平军,惟治所非宣和所置之地。
按:《宋书》明成化本作端平三年,复以白绵堡为播州,三县仍废。“播州”,播川之误。“三县”,二县之误。若此年已复播州,下文嘉熙三年,何以又云复设播州乎?此二字偶误,则以后沿革俱龃龉矣。
嘉熙三年,复设播州,充安抚使,据《宋史,志》即播川县为州治。
按;播州自此至明万历中始废。杨氏权职之大,从是始矣。
宝祐六年,复以宣和中所置播川县地为鼎山县,隶南平军。据《桐梓志》
按;《桐梓县(贾)志》,废鼎山县在城南十里,元置,后废。城门尚存,其石榜镌“宝祐戊午”四字。考宝祐,宋理宗年号,戊午为宝祐六年,则鼎山是年置也。“元置”,盖宋置之误。此鼎山一县,向来无得其源者。《元史·世祖纪》:“十五年十二月,从杨邦宪请,以鼎山仍隶播州。”以前并无改名鼎山之文。《孙志》独云世祖十五年春,改为鼎山县。冬,从杨邦宪请,以鼎山仍隶播州。凭空撰出“改为鼎山”一语,鹘突无端,所改者,果是何旧县乎?今据《贾志》补此一条,后邦宪之请隶播州因明白矣。度宗成淳末,以珍州并所隶乐源、绥阳两县来属播州。自此播州领播川、乐源、绥阳三县,隶夔州路。遵义砦时在乐源县中。今遵义、绥阳、正安,时为播州地。桐梓地属南平军。仁怀地属泸州。据《宋史,志》。
按:《宋史·地理志》“播州”下云。“咸淳末,以珍州来隶,县一:乐源”。是播州只有一乐源县;而其“珍州”下云:“宣和三年,承州废,以绥阳县来隶,县二:绥阳,乐源。”绥阳于隶珍州后,未言省废,则珍州并入播州时,必两县并领于播州可知。史文盖有缺也,今补之。
宋、元之际,播川三县递有省废。
按《元史》,至元十六年,改鼎山为播川。知至元以前,播川县必经废去;乐源、绥阳可推也。盖杨氏至宋末浸大,朝廷所置之县在其境内者,大都即遣其酋豪长之。县置亦徒有虚名,县废亦依然酋长、土舍、把目,随其所便,一切处置,并不关白,国家故无从而知也。《元史》所列诸“等处”,当即始于宋、元之间。既分立等处诸名,则旧时所谓县者,虽未经朝廷诏废,自无需此名色。如元所改之播川县,其何时而废,史传亦无明文,非亦在革代之际去之乎?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从杨邦宪请,以鼎山县仍隶播州。
按:鼎山本播州地,自宣和三年播州废为城,城复改为播川县。播川县又改为鼎山县,自此以前,并隶南平军,非复播州所有,至是始还播州之旧,故曰仍隶播州。
十六年,改鼎山为播川县。
二十一年,立遵义总管府,隶顺元路宣抚司。
二十六年,改播州为播南路。并《元史,本纪》
二十八年,杨汉英乞改为军民宣抚司,直隶四川行省。以播州等处管军万户。杨汉英为绍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使、行播州军民宣抚使,播州等处管军万户,仍虎符。时黄平府及平溪、上塘、罗骆家等处,水车等处,石粉、罗家、永安等处,六洞、柔远等处,锡、乐平等处,南平、綦江等处,珍州、思宁等处,水烟等处,溱溪、涪洞等处,洞天观等处,葛娘洞等处,寨坝垭、黎焦溪等处,小孤、单张、倒柞等处,旧州草堂(塘)等处,乌江等处,恭溪、杳洞、水囤等处,平伐、月石等处,下坝、赛章、横坡、平地寨、寨劳,寨勇,上塘寨、坦口岑奔、平莫,林种、密秀、沿河、祐溪等处诸长官并属焉。
二十九年,改播州隶湖广等处行中书省。以上并《元史,志》时播州改为播州沿边安抚司,黄平等十一长官属之。《孙志》
按:《元史·地理志》播州宣抚司,属府一,等处十九,不称等处十二。其分置年月,自黄平府外,皆不可考。《孙志》云至元间改为安抚,属十一长官,隶湖广行省。则诸等处长官,在此一二年间多所省并矣。至明初归附,又只有二安抚六长官,则此十一长官,是后又有省并。史无明文,不能致详也。
成宗大德元年,朝洞蛮内附,立长官司二,命杨汉英领之。
仁宗皇庆二年,以乖西府隶播州宣抚司。
莫宗至治三年,罢播州黄平府长官所一,徙其民隶黄平。以上并《元史》“本记”
顺帝至正二十三年,明玉珍改白泥等处长官司为白泥州。《明统志》改珍州为真州。于播州地增置余庆州。割南平綦江长官司为綦江县。
《孙志》自此至明洪武四年,播州地并为明氏所有。
按:《明统志》白泥长官司改为白泥州,珍州长官司改为真州,并言至正未,不系何年。以《孙志》改珍州之年推之,知其改白泥盖同时也。
明太祖洪武五年,播州宣慰使杨铿、同知罗琛、总管何婴,蛮夷
总管郑瑚等相率归附。仍置播州宣慰使司及宣慰使司同知。据《明史·土司传》改附郭播州军民都镇抚司为播州长官司。《明史,地理志》其黄平府旧州、草塘等处长官司,容山长官司,真州、余庆州、白泥州并隶播州如故。
按:《明统志》作洪武四年。据《史》云,四年,太祖平蜀,遣使谕之。则诸土官因太租遣谕,明年乃来归也。《统志》云洪武四年改为播州宣慰司,又升宣慰使司。可见改宣慰司,是四年遣谕时所授之职;及五年铿率众来归,始以旧职升授之。《统志》据初改,故从四年;《史·传》据来归后所置,故从五年。非有误也。
又:《明史·志》,播州总管,洪武五年正月改为播州长官司。 《统志》所称播州军民都镇抚司,即是播州总管。其改长官司,谓在洪武九年。按太祖改诸长官,置两安抚,俱是十七年事。此改总管为长官司,当从《志》五年。“九”或“五”字之误。
七年,置黄平宣抚司,隶播州。《明史·土司传》
八年,于黄平府地置重安长官司,《明统志》隶播州。
按:《明·土司传》设重安长官在永乐四年,似末确。
十五年,改播州宣慰司隶贵州。《明史·土司传》
十七年,改真州思宁等处长官司为真州长官司。白泥州复为白泥长官司。《明统志》余庆州为余庆长官司。《通志》改旧州、草塘等处安抚司为草塘安抚司。《明统志》
按;《明统志》“遵义府”下无余庆长官司。《明史·土司传》叙播州宣慰司领六长官,有余庆。
宪宗成化十二年,设安宁宣抚司,并怀远、宣化二长官司,建靖南、龙场二堡。《明史,土司传》并隶播州。
世宗嘉靖元年,改安宁宣抚司为凯里宣抚司,隶贵州。以播地并改属贵州思石兵备道。《明史·土司传》
穆宗隆庆二年,播州照旧专属四川管辖,仍听贵州节制调遣。《明
一会典》
按:《明史·土司传》,真州盗平,仍以播归隶四川,而贵州思石兵备,仍旧制播酋、平邑诸土司事。《蛮司合志》,杨烈与水西仇杀垂十年,冯岳讨平之,岳乃奏移思石兵备于龙泉,控扼播州。其播以五年仍隶四川,史无明文,惟《会典》能补其缺。
神宗万历二十三年,于松坎设安边同知。据《明,土司传》及《綦江志》旋废。
二十八年,以播州宣慰司杨应龙叛,命李化龙率师讨灭之。
二十九年四月,分播地为二;属黔者为平越军民府;属蜀者为遵义军民府。改真州长官司置真安州。改播州长官司置遵义县,县与府同徙治故司城西北之白田坝,即宣慰司治为府治。以播州司所属旧夜郎县地置桐梓县、湄潭县。以真州司所属旧绥阳县地置绥阳县、龙泉县。以播州司所属仁怀里及别领长官地置仁怀县。遵义军民府凡领真安一州,遵义、桐梓、绥阳、仁怀四县。真安州复领绥阳、仁怀二县隶四川布政使司。以上据《明史》“本纪”、“传”、“志”及《孙志》设威远卫,与府同城,属、前后、中三所。据《孙志》
按;《明史·地理志》,仁怀以旧怀阳县地置,盖本李化龙《播地善后疏》所称仁怀为怀阳县故地立文。考明以前史志,实无
有县名怀阳者,不知化龙何本。按化龙《疏》第一条称:仁怀为怀阳故地,当复一县。第十一条称;缉麻山、李博垭、仁怀石宝、瓮平等处,皆播州世业,杨氏中衰,为永宁、水西侵占,后应龙恢复故业。是仁怀在平播以前,其名旧矣。今据《孙志》序仁怀沿革,云洪武四年,同播州纳款,嘉、隆间领以长官,同隶播州仁怀里。其长官不知何名,要可见今仁怀境内,别有一长官领其地。其中之仁怀里,则为播州五十四里之一。而以长官隶此里,当时制度,不得而详。平播后,以长官所领及仁怀里地为一县,盖即里名为县名矣。
《孙志》可推阐而得,故从之。
国朝因之,州不领县。
康熙二十六年,裁去“军民”字,为遵义府。并裁威远卫。
按:府自辖卫者,称“军民”,威远卫当至是始裁也。
雍正二年,改真安州“真”字为“正”。
五年,割遵义府并所领一州四县隶贵州布政使司。
乾隆四十一年,贵州巡抚裴宗锡奏析仁怀县河西、土城、仁怀三里地,别设仁怀直隶厅;改遵义府通判为仁怀厅直隶同知。以上据档册
按;府通判自仁怀移城后即驻仁怀旧城,又谓之遵义厅。
附:知府于芳柱《设仁怀厅事宜详》 查所属之仁怀通判,远 驻极边之赤水河,与川省之泸州、合江、叙永厅联界,原系五方杂处, 率皆闽、广、楚、蜀之人,烧窑种靛,贸易其间,啯匪最易藏匿。兼之民风强悍,案件繁多。相距府城十有一站,不惟道路崎岖,文秽稽迟;即通判事权不专,遇有要务,更多掣肘。诚如宪鉴:“今昔繁简 不同,所当因地制宜,随时酌改,以收实效”。应将仁怀通判改为直 隶要缺同知,在外拣选调补,庶足以重职守而资弹压。其一切命、 盗案件,即改归粮道管辖,则解道转司均在省城,实属便捷。所有 原设皂役禁卒壮快等项人役,并通判旧有衙署,足敷办公,以资差应如该厅所议,照例更正,分别支领。至仁怀厅历来议设学校,所属三里生童,每逢科岁两考,分归厅试,由府汇送学院考取。仍于仁怀县学额内,酌拨二、三、四名不等,殊无定数。今既改为直隶同知,且有旧存文庙,该厅议设厅学,酌定额取名数,院试时,附入遵义府舍棚考试,以符规制。并将仁怀县训导裁汰,改为厅学;复设训导,俾获专司。职守之处,事属创始,是否可行,应听宪裁,会核酌办。其改设直隶同知,换给关防,以昭信守。所议亦属应行事宜,详牵各宪会核具题。部复:奉旨;依议。钦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