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假"梦之"真"义 刘同顺 于 2005-02-03 发表在 学术研究
一、模糊中意识红楼
许多年以来,一遍又一遍的读起"红楼梦",读进去都是些生动的人物故事,象一幅立体的画卷展开在你的眼前,细微到能让你瞪大了眼睛去一遍遍地鉴赏,放下书本,仔细回味,又是余味无穷,隐隐约约难以领会作者的苦衷。看了一些专家学者的评论使我从不同侧面增添了不少收获。时间一久,细小的一些考证丢在一边,留在脑海的就只有故事的整个线索或作者的生活背景,进而模糊的感受到一种透过作品本身,作者所要表达的那种思想意识。我想如果你是曹雪芹,处在那种文字狱猖獗的环境中,你想表达什么而又不敢明确表达?那你怎样表达?虽然我们没有艺术大师的深厚功底,但都会想到移花接木、指东道西是一种策略,或真或假、或隐或显、藏头去尾是一种手段,让你意会到但说不出。作者"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去达到这种隐晦难懂的地步,说明隐藏的意图决非是指一般的事物和人物,以至于作者都感叹"谁知其中味"了。作者在这种疑惑之下可能就是几次增删的根由,增加了一些内容,而后又一再声明非伤时骂世之旨,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如果我们能从作品的里面考证出具体的什么事件,我想曹雪芹先生早就被砍头了,红楼梦早也被查封而流传不到今天。作品的本身是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去影射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是将大事化小,大人物降级描写(假语村风);将平民的生活小事写大,人物和事件照着统治者的样子去描写,让人感觉到是统治者的影子。影子毕竟是影子,你看的见、摸不着。家破就是国亡,内乱、不肖皆是根由。一个王朝的破灭就象阿房宫一样,大火一炬,灰飞烟灭,红楼繁华成一梦。这是对统治者的诅咒和警示。带着这种意识再读红楼自我感觉豁然开朗,亦如春风一至,冰消雪融,著作的脉络踪迹便清晰可见,一切疑惑迎刃而解。这种感觉促使我去写出这种观念,但这种意念的东西写明白实在太难,毕竟这部伟大的作品太宏大了,我想还是简单的从几个方面去说一下,让有同感的人们进一步去品味、体会、论证吧!本人无意于争辩之中,乐在静心品味,乐在他人能共享其乐。静心品味,余味无穷,好一种意境。
二、几个方面辩证分析红楼梦
1、现实与艺术
首先"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既然是艺术就经过了作者的艺术加工,融汇了作者思想观念。正因为是艺术才能让读者读起来津津有味。如果是现实的流水帐,那可能就索然无味了,因而我们无须根据红楼梦的具体描写去一一对号,小说本身可能就是多处生活的加工汇集,正是加工汇集的东西更具有艺术性和说明力。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小说整体的影射意义。作者写的如此引人入胜、细致入微,正说明作者深厚博大的艺术功底。这种功底正是来源于他所要描写的这个现实社会。作者的生平经历是他艺术的基础,也是他思想的基础。
现在成熟的结论是曹雪芹从曾祖父曹玺到祖父曹寅都与清朝皇室有着密切的关系。曾祖父曹玺曾随王师征战有功,康熙二年特督理江宁织造。织造在当时是一个收入丰厚的行业,是皇家的一个金钱银库。玺之妻孙氏,又是康熙的乳母,康熙南巡时曾亲书"萱瑞堂"相赠,称她是自家人。玺、寅及顒、頫三代连任江宁织造。曹家共接驾康熙12次。至雍正四年曹頫因"屡忤圣意"被革职抄家,当时的曹雪芹应该正值少年时期。家族的变故在曹雪芹的心中留下了对统治者怨恨的种子。从小说的整个主线上,那种对现实的怨恨以及自己"身逢末世"、"无力补天"的伤感跃然纸上。
现实中,曹家与皇家有着一层特殊的关系,小说中贾家与甄家也存在某种联系。在小说的第56回中有一段描写:只见林之孝家的进来说:"江南甄府里家眷昨日到京,今日进京朝驾,此刻先遣人来送礼请安"。说着便将礼单送上去。探春接了,看道是:上用妆缎蟒缎十二匹,上用杂色缎十二匹,上用各色纱十二匹,上用宫绸十二匹,宫用各色缎纱绸绫二十四匹。可见江南甄家就是织造出身,给贾家送礼就是给皇家进贡。虽说写的有点含糊,也是不得已罢了,也是"无为有处有还无"。在第十六回中写到:还有如今江南的甄家,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将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填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甄家可不就是曹家的影子。小说在后面又说到:赖爷爷说,"不用从京里带下去,江南甄家还收着我们五万银子。",甄家来京送礼的地方有好几处,有提到送来的刺绣屏等,可以看出小说中贾家与甄家是一种什么关系。这是一种明显的意会暗示。如果确切的去分析那可能会有其它的解释,然而主流的意识是掩饰不掉的。这在后面我们说的许多处都是这样。
有时候我们放下书本意会到一些东西,然而拿起书本顺着读下去,似乎一些意识上的东西又顺着书本遛走了。为什么呢,因为作者表面上写的是一些风尘故事,精心安排的一些情节,只能让你有所意识,到关键的所在,作者也是刻意进行掩饰的,这在后面我们需要说的多处地方都是这样的。你可以这样想,也可以那样想。如前所述你可以理解为甄家朝驾顺便来贾家,这都是作者掩饰的手法。一处两处解释起来有点牵强,但多处都在明示一个意思,那就是作者的有意安排了。我们理解这些,在后面我们就只谈意识上的东西,不谈各种可能性。如果你停留在表面上,可能永远理解不出什么东西,作者毕竟点明真事是隐藏的。"无为有处有还无",作者是在"无"中生"有","有"又有的虚无缥缈,你在不经意中读到的东西似乎所有,然而仔细推敲又感到什么也没有。"有"存在于"无"之中,说明仍然还是有的,这就是辩证法,这才是作者的本意。是现实逼的如此,难怪作者感叹"谁知其中味"了。从另一个角度讲,作者的本意是让读者心领神会,如果认为深不可测,将推敲考证搞得神乎其神,或者认为作者就是让你看不懂,那决非是作者的本意。作者是避"文字狱"而非是避读者。考虑的太深,就将红楼研究引入歧途,如果作品仅仅是文字游戏,那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我想读红楼梦要从艺术本身暗示的主题,结合现实社会的背景,就能意识到作品的主题思想。
现在有人讲曹家的家谱上没有曹雪芹的名字,以至于认为红楼梦与曹家没有任何关系,得出结论是作者是洪升,描写的是前朝的故事。我想如果是那样,小说就变成了纯粹的故事,这岂不枉费了作者十年的苦心,那些半隐半露的东西岂不都失去了意义?你想连作品本身,作者都写的如此隐晦,藏头去尾,那作者的名字能真真切切吗?我们只要知道作者姓曹,从书中读出与曹家的关系来,作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多少年过去了,人们尚且都是这么认为的,对于当时的人们以及当局者来说自然是心知肚明的。不仅如此,作者还恐说的太直接,又进行了一番说明。说是道人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篡成目录,分出章回...并题:"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知其中味?",谁都能看出作者是这位曹先生,前面不过是掩饰而已。退一步说,也可能是作者借用了其它的一些故事,结合了自己的身世,但最终写成这样效果来影射统治者,表达自己的感情的正是这位曹先生自己。管他姓氏名谁,反正从这一"曹"字上让我们从书中感知到了江南曹家的存在,意识到了昌明隆盛一时的贾家(皇室)的既将没落和灭亡。如果是写前朝,作者也不会如此煞费苦心,对当朝才符合意义。小说流传于乾隆年间,描写的应该是雍正和乾隆时期的故事。据说乾隆曾经看到过此书,对此表示出不肖一顾,然而在社会上是列为禁书之列,只不过借口是诲淫而已,可见还是能嗅出一些味道的。小说所预示的贾家那种败落结局,实际是预示皇家和整个统治社会的败落结局,这是乾隆所不愿看到的。对于当前皇家的腐朽没落也是乾隆不愿承认和面对的。乾隆后期虽说过重奢靡,国库亏空,但毕竟社会仍有繁荣的假象,皇帝希望听到的是歌功颂德,是祝愿江山永固,万世千秋,而红楼梦想说的是家族的没落和灭亡,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高鄂老先生为迎合皇上,将书续出了家道中兴的结局。高老先生也是一位大文毫,况且距离当时的社会较近,是不会看不出前八十回隐含的结局,实际上是比我们更看透了作者这种影射皇家的用意,从而进行了大量的粉饰,篡改了曹翁的原意而已。
2、宏观意识与细微解析
作者是如何以甄家来影射皇家描写贾家的呢?从书中的的线索上看,首先名之以"红楼",这里所说的红楼,绝非是指一处红色的建筑,是将整个宁、荣两府称作"红楼",试想哪有一处建筑群能比的上朱门红墙、金顶红柱的皇宫更能称的上红楼呢?说到红楼你自然想到故宫,而且两府都加一国府,在封建社会上层人物可以叫国公,没有府地称做国府,可见作者的用心。书中说:"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狰狞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还有蓊蔚洇润之气。""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模糊中可否感到一点皇宫的影子。皇宫不逢大典正门一般是不开的,日常就有人守门把护,皇宫以下哪有这么大的气派?在第五回贾宝玉到秦可卿的房中有一段是这样描写的"案上设着吴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中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用三个皇后贵妃的用过之物来说明这就是皇宫大内,秦氏就是一位宫中人物,这是作者有意的暗示。接下来作者就进行了过渡掩饰,又写了寿昌公主的塌、同昌公主的帐、西子的衾、红娘的枕。表面上的这种形象的描写,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极为深刻的。在第二回中也用了这样一个手法,"雨村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尧、舜、禹、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皆应运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烩等应劫而生者,大人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子兴道:依你说成则王侯败则寇了"作者先写帝王,后面又加上一些大圣大奸,可知其用意是在帝王,否则就不会说成则王候败则寇了。 在秦氏的丧事上写道"只这四十九日,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榜上大书:...四大部州至中之地,奉天承运太平之国...敬谨修斋,朝天叩佛""两班青衣按时奏乐,一对对执事摆的刀斩斧齐。"送殡的有镇国公、理国公、齐国公、治国公、修国公、缮国公之后,路祭的有东平王府、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好大的气派东、南、西、北都来了,可不就是"国丧"的样子。在这里我们须注意的是"东、西、南、北"并不是指具体的某个王爷,是作者杜撰的一种写法而已,就连八公也是一连串并排的相近词,我们不能从这种描写中去推断是某些人,这些人物的叫法应该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描写,能起到烘托的作用也就行了,我们没必要去费心思研究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表现出帝王这种字眼的出处很多,比如在第六十三回,贾蓉与丫头调戏时说到:"从古至今,连汉朝和唐朝,人还说脏汉臭唐,何况咱们这种人家",拿汉、唐两朝皇室与自己相比,可知不是一般人家,否则怎会这样相比。在第九回讲贾家的义学家塾时有一句,"原来这学中虽都是本族人丁与些亲戚的子弟,俗语说的好:一龙生九种,种种各别。"贾家的子弟用龙来做比喻岂不就是龙子龙孙。在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凤姐就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何况你我"。所有这些是否就是"无为有处"的出处呢?可否说明如此描写的贾家就是真皇家。有人可能要问:贾府之上不是还有皇上吗?你可不要忘了,作者是运用了"假语村风"的写法。
看完红楼梦,你了解不透宁、荣两府到底涉及了多少人物?人物等级森严,就象"金陵十二钗"有正册、副册、又副册一样。说到女子,千红万艳只有在皇宫内才是事实,她们都是"薄命司"的人物,"春恨秋怨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这分明就是宫中女人的写照。在整个宁荣两府,有戏班、有家塾、有寺庙、有粮庄,有太医、有管园子的、有管库房的...尼伶厨裁、清客执事应有尽有,活生生皇宫内的生活。只贾宝玉一人,就有仆人李贵、王荣,书童茗烟、三个小厮锄药、扫红、墨雨、丫头袭人、晴雯、麝月、秋纹、芳官、碧痕、小燕、四儿、紫绡以及小丫老嬷嬷等,有的人看后都有同感,宝玉简直就是一个小王爷储君的样子。在第五回宝玉与警幻的对话就说:"如今单我家里,上上下下,就有几百女孩子呢"。其人物之多,非皇宫可比。这是否是作者的有意安排?用意就是影射皇家。综观红楼梦,有几处象出葬、祭祖、省亲、刘姥姥进荣国府等等写的都是何等的气派!这那里是一般的人家。我想普天之下,有如此隆盛规模和气势的人家,恐怕也只有皇家了,这应该是不争的道理,恐怕每个看红楼的人都有过这个念头,但是为什么人们看红楼梦这种念头经常是转眼即逝呢?主要是我们看到书中的主要人物都有着鲜明的现实生活色彩,而忽视了主要人物后面那庞大繁杂的人物群体,正是这一群体烘托影射出皇室家族的影子。作者想展现给大家的这个家族是假曹家真皇家,可浓厚的现实生活的描写又离不开作者的生活经历,这也正是假语村言的效果了。也正应了那句话"假做真时真亦假"。另外就连书中一些暗喻的描写也都非同凡响,象"千红一窟"、"万艳同杯",这千红万艳出在何处,我想没有比形容皇宫内的生活更恰当的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是一个朝代结束的悲惨结局。每一个朝代结束,其宫中的妃子、宫女莫不落个杀头、霸占、被买的结局,"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落了片白芒芒大地真干净",在这里形容的再形象不过了,这那里是指一个家族的结局,分明是说一个朝代结束的悲惨结局。
看完红楼梦,你还有一个感觉,就是宁荣两府的建筑群之宏大非一般可比。用意也是在影射皇家。在第三回写荣府时是这样写的:"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太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荣府内又是穿堂,又是夹道,又是角门,都是大排场。荣国府是一处世上难觅的大府地,而宁府与荣府相比更是不同,更显示出齐整和威严。象在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中写到:"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照,点的两条金龙一般",加上宁国府的后面就是会芳园(御花园),宁国府的这种描写简直就是模仿着清皇宫的样子去写的。结合在上面说到的第二回的描写难道我们还感觉不到这种影射的效果吗?我们感到荣府象是一处皇室宗亲的住处,而宁府就是皇帝的宫廷。在第十七回大观园的全景描绘来看,简直就是一处皇家园林。就宁府的"宁"字来讲,也是大有深意的。我们知道清朝皇宫分为外朝和内廷。外朝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保和殿在康熙年间就称为"清宁宫"。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的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在其中轴线上有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在东侧有太上皇居住的"宁寿宫",在西侧有皇太后居住的"慈宁宫"。一处皇宫东西南北与"宁"字都有不解之缘,(这也是皇帝们希望天下太平安宁之意),"宁府"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皇宫。可见作者将贾府之一起名为"宁国府"也是别具匠心的。
在第二十九回还有一段比较有意思的描写:"贾珍知道这张道士虽然是当日荣国府国公的替身,曾经先皇御口亲呼为大幻仙人,如今现掌道录司印,又是当今封为终了真人,现今王公藩镇都称他为神仙,所以不感轻慢。"就是这样一位人物都说:"论理我不比别人,应该里头伺候。"...说毕张道士方退出去。按理说这样一位人物在贾家如此恭敬应该说明贾家的非同一般。在第四十二回中有一段:"王太医不敢走甬路,只走旁阶,跟着贾珍到了阶矶上...王太医不敢抬头,忙上来请了安。贾母见他穿着六品服色,便知御医了...贾母道:当日太医院正堂王君效,好息脉。王太医忙躬身低头,含笑回道:那是晚生家叔祖。贾母听了笑道:原来这样,也是世交了...(王太医)忙欠身低头退出"从王太医的形象看是一幅十足的奴才象。在皇宫中甬路一般是不走的,只有在大典上皇帝才能走的。既是世交,可见贾母的身份。在五十三回中写贾母祭祖要到宁府,是着朝服先进宫朝贺,然后到宁国府暖阁下轿,入宗祠。次日也是摆全副执事进宫朝贺,又到宁府祭过列宗。我们知道祭祖是大典,皇家应该是着朝服、摆全副执事,从大门而入。作者写贾母是进宫朝贺,然后祭祖,这是否是作者有意的手笔?是一次掩饰之下的大暴露?到宁府就是到宫内,你想暖阁的前面可不就是大厅!后面写到"上面悬一九龙金匾,写道是:星辉辅弼,乃先皇御笔...俱是御笔...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前后两处"九龙"那是至高无上的象征。在第七十一回写贾母的八十大庆时讲到:宁国府单请官客,荣国府单请堂客。二十八日请皇帝驸马王公诸公主郡主王妃国君太君夫人,二十九日便是阁下都府督镇及诰命等...这可能是作者又一次的"无为有处"的流露。你想皇室的成员基本都请来了,参政的阁下大臣都请来了,那贾母究竟是谁?贾母的形象给我们的印象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其形象威望有一种太后的影子。
读过书后,作者杜撰的一些字眼给我们留下较为深的印象,象"甄"、"贾"等等我们就不多说了,象贾赦的"赦"、贾政的"政",姓氏的"王"、"史"、"邢(刑)",府地的"国"字,都带有最高的政治色彩;象名字中又是金又是玉,那是最高富贵的象征,可见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通过作者惯用的说法,我们从名字上做一下猜想,读起来只要有意识是很容易想到的。当然不管正确及准确与否丝毫不影响我们整体上的判断,不过是找一些辅证而已。看红楼中的男主角,主要是贾宝玉、贾赦、贾政、贾琏、贾珍、贾蓉,贾宝玉不必讲也清楚,那是一个化身,是将作者的经历携带入这个虚假的隆盛之家的化身;,贾赦、贾政是参与朝政的王爷的形象,"赦""政"连起来读是否意味着"摄政"。贾珍、贾蓉是贾家的长子长孙,"珍"、"蓉"连起来读是否意味着"真龙"。贾琏的"琏"是否就是提醒你连读的意思呢?在书中我们知道贾琏称为琏二爷,王熙凤称为琏二奶奶,贾琏的前面应该还有一位兄长,据胡文彬老先生提到的残抄本曾提到"长子名瑚,早夭",连起来就是"胡连",以后作者在增删时将此去掉了,可能是作者怕产生错误的理解而有意去掉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贾琏的琏字作者的本意就是连读的意思。还有另一种猜测那就是贾珍的"珍"是否意味着雍正皇帝胤"祯"的祯、贾蓉的"蓉"是否意味着乾隆的"隆"呢?这两个读音是很容易联想到这两个皇帝的。贾母实际就是一位皇太后的形象。我们在建筑方面已经感到宁府影射的就是皇宫,荣府就是皇室王爷的府地。如果你权且认同这一点的话,我们从两个家族的人物上做进一步的分析,当然这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只要能看出模糊的影子也就够了。
在两府人物的描写上是很有意思的。象贾母在两府自然是老祖宗,王熙凤、王夫人是门当户对的上层人物的女儿,是王妃形象。而秦氏和尤氏就有所不同了,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秦可卿房中的描写,实际上就是将她比做是武则天、赵飞燕、杨玉环一类的人物,而尤氏的"尤"字也很容易使人想到一层意思,从尤氏两姐妹的命运上我们更容易理解这层意思,那就是世之尤物,供人娱乐欣赏的人物而已,是从民间选出供皇帝享用的皇妃的形象。关于贾家宁荣两府的家谱在书中第二回有说明:宁荣二公乃一母同胞弟兄,宁公后代化袭官,之后贾敬袭官,以后贾珍袭官,生子贾蓉;荣公后代善袭官,之后长子贾赦次子贾政俱袭官,赦子贾链,政子宝玉。贾敬一心想做神仙,出家去了,后来因服丹过度而死。在清朝皇帝中就有顺治出家的传说,而雍正的暴死也可能因服丹而致,乾隆在葬礼后传谕宫中道士就有"闻炉间修炼之说,深知其非...今朕将伊等驱出,各回本籍"。只是贾敬与此对应,不前不后,也可能是作者有意的颠倒和混淆,否则就太明了。红楼梦成书在乾隆年间,人物应该以当时的眼光定位,向前反映描写的。历史记载雍正十三年帝病危于圆明园,诏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额尔泰、张廷玉入内受命,宣旨传位皇四子弘历,以允禄、允礼、额尔泰、张廷玉辅政,以遗命尊奉弘历生母钮祜禄氏为皇太后。顺治皇帝即位时,由叔父多尔衮辅政,为摄政王多年。可见贾赦、贾政就是摄政的允禄、允礼的影子,贾母就是钮祜颅氏的影子。虽说人物上有些错乱,但看到书中的人物就自然联想到皇室的人物已经足够了,如果能够准确对上号的话,那作者就会大祸临头了,恐怕书也没人敢读,没人敢谈了。另外在第四回有一段写:"虽然贾政训子有方,治家有法,一则族大人多,照管不到这些,二则现任族长乃是贾珍...凡族中事,自有他掌管"。按理说在家族中长者为族长,一方面说贾政治家有法,另一方面又说现任族长乃是贾珍,可见是有深意的,说明贾珍是一位皇帝式的人物。
3、真(甄)、假(贾)两个方面
小说的第一回是大家比较注意的一回,其题目就点的比较明确,"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作者真正的意图是隐藏着,是在隐隐约约中才能意识到的,是"太虚幻境",是"红楼梦仙曲十二支";而假语假话就是表面上描写的风尘女子的恩恩怨怨。这是对真、假两方面的最透彻的解释。在书中作者是用故事的发展来解上述题目的,两个人物姓名(真事隐、假语存、假话)不用多讲,且看两个人物是如何上场的。首先是甄士隐在梦幻中被一僧一道的对话,引得到了太虚幻境的门口,接着就是贾雨村先生登场了(真事预说才露,假话就开始了)。甄士隐一出,又是僧又是道,又有"太虚幻境",又有"好了歌",后面因一场大火,突然祸起(霍启)而出家,从而在小说中退出隐去了(真事隐其中);而贾雨村一出马上就结识了甄家奴婢,接下来是甄家小女失踪,同时林黛玉又是贾雨村的学生,此二女正是风尘女子的代表人物(假语是说风尘女子)。在接下来就是与冷子兴演说出宁荣二府的故事了。真(甄)、假(贾)之间就是这样过度的。
直接写封建王朝的没落无论如何掩饰都是行不通的,在书中就用了一个贾家,用了一个甄家。江南甄家就是曹雪芹真正生活的曹家,而贾家是曹雪芹影射出的皇家,毕竟皇家的生活经历是难以知晓的,作者只能用自己的经历加上一些假设的描写去影射出皇家的生活。难怪书中就有一模一样的甄、贾两宝玉,可见是将南方的真人物搬到了北方,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个家族取名为贾(假)府。甄士隐和贾雨村是在葫芦庙里相遇的,可知甄贾之间是依葫芦画样之意。另一方面,作者也是想表明两家的联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今天你整治了曹家,明天就是你的下场,凡事不能从自己家乱起。甄家是曹家的影子,贾家是夸大了曹家生活的皇家的影子。这才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是假中有真,真中有假,真假结合。
如何看待甄家和贾家的关系? 在书中有几处提到甄家,一处是冷子兴说的"这甄府和贾府就是老亲,又系世交";一处是说甄家收着贾家五万银子;一处提到甄家送的屏风;一处是甄家家眷上京送礼,拉家常提到甄贾两个宝玉;一处就是说甄家犯罪,抄家后调京治罪。就是这后两处提到的甄家,使一些人蒙蔽了眼睛。因为甄家有一个宝玉,贾家也有一个宝玉,所以就认为写的是一个家族,看出了一个是另一个的影子,而没有想到这个影子影射的究竟是谁,没有理解作者移花接木、借己讽人的根本用意。因为在第七十四回以后在提到甄家抄家以后,在故事的描写上已经暗示着贾家的即将败落,正如鲁迅所说的"已露悲音,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所以就将贾家和甄家统一到一起了。人们认为红楼梦是一部自传题小说,一方面是因为作者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太完美了,另一方面就是在这甄、贾之间搞糊涂了。从作者的表述中我们也能理解到这真(甄)、假(贾)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而不是简单的真、假两个方面,是体现交织在一起的两个家族,而不是一个家族的真假两方面,只不过这两个家族的关系密切,是"老亲世交"、"一损皆损"的关系。贾宝玉不过是作者的一个化身,是作者站在这一位置上表达自己的观点,看待描写的这个世界。甄家抄家了,贾家也即将大祸临头,正说明了是"一损皆损"的关系。明白曹家和皇家在现实中的联系,你也就不难理解作者的用意,那种认为小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的看法是极端错误的,简直就是枉费了作者十年的辛苦!很多人在看书时看出了书中的大背景,象"不干涉朝政"的掩饰;"双悬日月照乾坤";"双瞻御座引朝仪"以及贾宝玉突然说出的"文死谏,武死战..."等等,还有在前面说到的和书中另外的一些涉及朝廷的字眼,我想只要你稍加分析,都是不难理解的。
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我们也很容易判断甄家和贾家的关系是一家还是两家,首先贾宝玉带有作者的影子,这是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作者对贾宝玉的塑造,是一个中性偏好的人物形象,就象每个人对自己的审视一样,然而作者描写的这个贾家却是一个肮脏、没落、令作者憎恶的一个家族,这决不是作者自己家族的形象。曹家的败落主要是雍正皇帝造成的,是外部干预的结果。留在曹雪芹心幕中的曹家的形象应该是每个少年对家庭的共同感受认识,是一个浪漫美好的家族。作者憎恨的不应是自己的家族,而应该是对着造成自己家族灭亡的另一个家族,这就是皇家。在书中将贾家划为宁、荣两府,也是照着皇家的样子去写的,宁府是皇帝居住的皇宫,荣府是皇族中各王爷、皇亲们居住的地方。如果将曹家写做两府就有点离谱和不可思议了。宁府在前面已经说过是照着皇宫的样子写的,在补充一点就是宁府中有祭族的地方,有习射的场地,更让人坚定认识的是作者对宁府的带有思想感情的描写上,象"造衅开端实在宁"、"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矢孤介杜绝宁国府"等等,宁府简直就不象个样子,是一切罪恶之源。如果说宁府出在曹家,曹家的消亡是自身的结果,这无论如何都是讲不通的。作者明写的这个望族是一个仅次于皇家的大家族,作者都说是运用了"假语村风",是降格到民俗中讲的故事,那将这个家族提一格分明就是皇家了。说皇家的统治已经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死而快僵了,这才符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将这些话用在曹家身上显然是不符合情理的。甄家在书中出现的不多,是一个陪衬的作用,知情者很容易想到那就是曹家,知内幕的人由曹家也很容易联想的北京的皇家了。书中的甄、贾两家从简单的逻辑关系上是不能推理出一家的,主要是书中的甄、贾两个宝玉,让大家产生了错误的认识,须知个人不等同于家族,还有我们不要忘记的就是贾宝玉的身世还有一段石头的经历,甄宝玉也不等同于贾宝玉。
小说中对故事地点一会儿说金陵,一会儿又讲中京、长安,是"天子脚下"。在开始说金陵四大家族贾家为首,白玉为堂金作马,此时贾家在金陵(江宁、石头城),以后甄家出现在江南以后,贾家的地点就在北方了。位置上来了一个转换,先前的贾家变成了甄家(曹家),对应着北方的贾家自然就影射成了皇家。
三、从红楼梦看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识
理解红楼梦,理解作者的苦衷,要结合作者所处在的那个时代,作者应该生活在雍正和乾隆两个时期。说到这一时期,要向上追溯到康熙时代后期,康熙时代在清朝是一个比较鼎盛的时期,对外威扬四方,在内政治清明,可到了后期诸皇子为了争夺储位,他们各自拉拢大臣,结成私党,展开了勾心斗角的内部争斗。对于雍正的继位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我们暂且不论,有一个事实就是雍正是依靠大臣隆科多和将军年羹尧而顺利执政的。在继位以后,以皇八子允禩为首的劲敌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处处与皇上为敌,在这种情况下雍正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打击,直至撤职监禁。这也造就了雍正皇帝猜忌多疑、刻薄寡恩的一面,从而在政治上实施严酷的统治。雍正在清肃皇族反对派的同时,就连当年的功臣象隆科多和年羹尧等,也以居功自傲,藐视皇权为由,施以削职、调任、抄家、谴戍甚至处决的严酷惩罚。曹家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抄家而败落的。在这期间皇上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大兴文字狱,一直延续到清朝晚期。乾隆执政以后,吸取了前辈的经验教训,实施宽猛相济的政策,使经济得到发展,整个社会出现了繁荣的局面,然而他却重奢靡,摆气派,挥霍无度,到后期国库财用几乎耗竭,社会矛盾纷纷滋生。红楼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从红楼梦的描写中我们就能看出作者眼中的这样一个社会现实。
表面上看整个小说通篇都是在写一个家族的故事,时间无考,地域不明,就连人物的穿着打扮也体现不出那个朝代,官衔称呼也含糊不清,既有通用的叫法又有作者的杜撰,但这都掩饰不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相反越是作者想掩饰的,越能证明是作者想说而不能明说的。隐藏不能明说的那个时代,那就是清朝时代;躲躲闪闪不敢明指的真真假假的这个家族就是皇室家族;不敢明示只能假托于故事暗喻的就是这个朝代的灭亡。"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知其中味?",一部作品浸透着作者的辛酸泪水,这辛酸泪水就是作者家族与皇家的恩怨恨仇。在小说中就有甄家上京给贾家的送礼上贡,又有甄家替贾家的存钱等等,说明甄、贾两家是密切相联系的两个家族,如上所述那就是曹家和皇家。另外书中说到了甄家被抄家,实际上就是说曹家的那次抄家。小说中在说到甄家被抄家,马上就是"惑奸谗抄检大观园"、"开夜宴异兆发悲音"等几回,暗示着贾家随之即将败落,也正说明两家是一损俱损的关系,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书的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也是书的一个关键所在,从这里系统的说明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是"一荣皆荣"、"一损皆损"的关系,也表明了封建上层都是这种相互关联的关系。我们大都认为这是对封建社会的无情揭露,可站在作者的角度,作者想申明的应该是曹家和皇家的密切关系,是不能轻易相残的,作者想阐明的就是皇上对曹家的抄家是极不明智,极其错误的,随之的后果就是自身的灭亡。在七十四回就有一段探春因不满搜室而说出的话来,这些不着边际的杀杀灭灭话就是这种思想感情流露:"你们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自己抄了。咱们也渐渐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尺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探春冷笑道:"俗语说的,'物伤其类','齿竭唇亡',我自然有些惊心"。另外从家族的姓上我们能够看出作者仍然运用了谐音的方法,四大家族连起来就是"假王血史"。假的是在描写这部家族兴亡的故事,真的就是影射皇家的即将覆灭和即将上演的血泪史,这可能就是作者著书的初衷。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认识到曹雪芹是以自己丰富的生活经历为基础,来进行小说创作的。他想反映的就是清王朝的腐朽没落。毕竟皇室宫廷内部的生活究竟如何,是曹雪芹本人所无法知晓的,他也只能以自己的生活为原型去进行描写,同时又处处进行了夸张的写法去进行影射。这就是为什么书中有一"甄"一"贾"俩"宝玉"的主要原因。江南的甄宝玉(曹雪芹)被抄家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无材补天,自怨自叹,就象书中说的一块遗弃在青埂峰下的石头一样。可作者还是将他携到了一个昌明隆盛之帮的贾家。石头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那是甄宝玉的生活,到了贾家那就是真真假假了,就是说作者是照着甄家去写贾家。同时作者又在贾宝玉这一化身上寄托了自己的希望,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嫁接在了这位虚拟的人物身上。一方面作者希望贾家就此永远的败落下去,这是对统治者因抄自己家而产生的一种报复和痛恨心理,另一方面作者又将贾宝玉写成是一个反叛人物的形象,写出的贾宝玉感情丰富、宽厚待人,在书中我们看出贾宝玉与贾琏、贾珍、贾蓉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物,作者希望宝玉能够支撑起家族的大业,但又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调。以上两方面表达了作者一种矛盾的心理,但这种矛盾的心理正是作者思想上的统一,那就是作者对皇家的怨恨。同时作者还表达出一种奉劝愿望,那就是富不忘贫、施恩图报,而不应该是一味的享乐腐化,欺压贫贱,否则将来的下场是没有人同情可怜的。作者的这种思想感情在书中表达的淋漓尽致。在贾宝玉梦游幻境中就说:"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宝玉一人...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说明贾家的灭亡已经是注定了;在书中预示的结局就是"树倒猢狲散"、"家亡人散各奔腾",在"红楼梦曲"的结尾"飞鸟各投林"是这样描述的:"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落了片白芒芒大地真干净"这是一个动荡的大场面。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这两段表露的已经相当充分了。后一段的描写让我们看到的其实就是一个朝代的灭亡,根本不是一个家族消亡的问题。在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方面另一个比较突出的方面,那就是"好了歌"。在"好了歌"的解释上,关键是一个"了"字,那就是结束。"乱烘烘你方唱吧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这就是隐藏的真意图(甄士隐)的结局,难怪甄士隐唱后道士笑道:"解得好!"。每个王朝的结局都是经过权力纷争,"城头变换大王旗"这样一个过程。"反认他乡是故乡"就是说清王朝在离开故土入主中原后,经过"一代不如一代"的统治,即将走向败回老家的结局。在当时来说朝廷虽然腐朽,却依然进行着统治,这不过是作者的诅咒而已,就象书中说的是"百尺大虫,死而不僵",虽说不僵,实则已死,这是多么辛辣的讥讽。作者借王熙凤之口说过一句话:"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就是作者思想的表露。同时,曹翁借甄士隐之口对曹家进行了自我解嘲,"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试想在战场上拼着自己性命为别人争下了江山大业,而自己终被人家抄家,可不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透过红楼梦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那种强烈的思想感情。
作者按照总体的思路在描写贾家腐败以至灭亡的过程中,在"无为有处"也一再直接表露了这种思想意识。"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分明就是在说两家的事情,曹家被抄家,那想到自己会家破国亡呢;"一荣皆荣,一损皆损","今早议论甄家,咱们也渐渐来了...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这就是作者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曹家与皇家的关系,处治曹家那就是自杀自灭。在书中让探春说出这样的话来对家族故事来说的确是言重了,可要是曹雪芹讲出这样的话来,对于曹家和皇家的是非来说那是再恰当不过了;"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上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这就是说明朝廷腐败没落,社会矛盾激化,必然造成大的社会动荡,而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问题;"成者为王败者寇",这是一个朝代变迁的自然规律,这样的一句话是不可能用来形容一个家族兴亡的,说明了这个家族正是帝王之家。虽然这只是几句话,但在书中这几句话是与正个故事的发展相呼应的,是作者思想的流露。红楼梦实际是一部骂书,是一部骂皇家的书。我想乾隆读后肯定是心知肚明的,不过这种找不出任何明确根据的书,说也无益,只能引火烧身,禁也禁不住,只能听之任之。
作者在书中运用了一些高超的手法,对自己的写作意识进行了呼应,比如在书中写出了"太虚幻境"、"风月宝鉴"等。实际上"太虚幻境"是与整个书中情节相呼应的,"太虚幻境"暗示了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整个故事就是一个"太虚幻境"。我们从书中看到的是贾家的豪华奢侈的生活,感到的是封建王朝的腐朽没落,作者呈现给读者的就是一个"太虚幻境"。这和我们前面所分析的贾家是皇家的影子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这就是作者给书下的"假做真时真亦假"定义的最好解释了。"风月宝鉴"是书的又一个书名,可见这是书的一个纲。"风月宝鉴"虽说只在书的第十二回中提到,是贾瑞病入膏肓之后,一个道人拿来治病的。风月宝鉴"不可照正面",正面是美女惑人;"只照反面...天天看时,此命可保",反面是死人骷髅,这就是"风月宝鉴"的作用。将整个全书名之曰"风月宝鉴",是将该书比做"风月宝鉴",是以书为鉴的意思。这也就告诉了我们红楼梦不要只看正面的表面上的风花雪月的描写,而要看隐含的这个家族的没落灭亡的结局,这是一面镜子,是一面送给封建统治者的镜子。书中说:"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不要看做是一部坏人子弟的淫书而一火焚之,而要看到它的实质。在书的前面作者一再声称此书只着意与闺中,不敢以写女儿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这才是假的;那真的就是反面,就是讽刺朝廷,这就是将书称为"风月宝鉴"的真正含义。作者的笔用的极其圆滑,表面一再说只写几个女子,可让人感受的却是正、反两方面;真、假两方面的东西。就连正、反;真、假也是通过书中的故事表现出来的,是"风月宝鉴"的正、反;是姓的"甄"、"贾",就连那句话"你们自己以真为假"可直接理解为以镜中假人为真人,你能说书是犯上吗?这正是作者的高超之处。如此的隐晦,作者也只能用一句"谁知其中味"来调读者的胃口,让人去深思了。
四、为何有人认为小说是自传体、有人认为是反清复明的载体?
红楼梦自出现以来,从脂砚斋开始出现了各种点评,以后逐步形成了一门以研究红楼梦为目的学术,这就是红学。因为作者"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敷衍出一段故事来",将书写的太奇、太怪、太博、太精、太深,所以人们的看法正如鲁讯所说的"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因为作者写的真真假假,而且名字也是用一些具有某种含义的谐音字,着就出现了所谓的索隐。早期的索隐派认为是记纳兰太傅明珠家事,又说是金陵张侯家事,更有顺治与董小宛恋爱说。后来考证派在考证了曹雪芹的身世以后,认为红楼梦是一部自传小说,是描写自身经历的爱情小说。这毕竟是有了一大进步,了解到了红楼梦与江南曹家的一些联系,即使到目前为止,谁也不可否认书中有某些自传的成分。可作者那种躲躲藏藏的说法,欲言又止的措辞,决不是一个自传体说法就能解释的了的。于是新的索隐派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反对满清以及吊明之亡、揭明之失的政治小说,甚至索出了刘姥姥是明末降清的钱谦益,凤姐是清初吴良辅,宝琴是流亡海外的朱舜水,通灵宝玉是传国玉玺等等。这也从一个方面体现出有的人已经意识到了书中的感情意识。我们姑且不谈这些离谱的东西,单看一下两个主流的方面,这就是红楼梦是一部自传体小说;红楼梦是一部反清意识的小说。我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两个主流的方面,也是自有它出现的道理的,用辩证法的观点就是存在的就是有理由的,两方面的观点实际正是书中所表露出的正、反两方面的东西。如今两方面研究的越来越深入,随着大浪淘沙,两方面的研究也就越来越接近于书的本来面目。我们不能执其一端,而应当结合两方面去辩证的看问题。书中有真有假、有正有反,洋洋大观才组成了一部完整的红楼梦,因此我们要吸取这两方面的观点甚至多方面的观点综合起来,结合历史的背景,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红楼梦,从书中正、反两个方面以及全书的情节发展去感悟作者所表达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排斥其它的观点,也不应该一头扎进书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该尊重书的总体脉络,而不应该断章取义。
五、关于几个问题的分析
1、分析一下书的名字
"红楼梦"又名"风月宝鉴",又名"石头记",又名"金陵十二钗",又名"情僧录",一部书为何有这么多的名字?这其中也蕴藏着作者真真假假的意味。"金陵十二钗"和"情僧录"是表面意义上的名字;"风月宝鉴"就大有深意了,前面已经说过,风月宝鉴不过是书中一处提到的能治病救人的一面镜子,可将书取名为"风月宝鉴"就是将整个书比做一面这样的镜子,是一面政治镜子,这面镜子从正面看是风花雪月的美好现实,只有从反面看到白骨累累的悲惨结局才能治病救人;"红楼梦"是表明富贵繁荣之极的红楼家族如梦般转眼既逝的意思,在这里不要简单的认为"梦"就是做梦的梦,认为是贾宝玉一梦到太虚幻境的意思,真实的意思在第一回两位仙人(一僧一道)对石头的对话中就说的很清楚:"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红楼梦"是总其全书之名,描写的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石头记"是借石头能言而人不便说之意。虽然在书中作者对书的名字进行了一番解说,可都是表面性的解释而已,真实的含义就藏在书中。读过书后,再细细的回味这些名字,就能明白作者起这些名字的用意,真正是起到点睛的作用,是引导你领会书的真正旨义。从这里我们更能知道"红楼梦"并非只是写闺友闺情,而是借书讽人;并非是满纸荒唐言,而是大有深意;并非是自传描写,而是影射别人。
2、分析一下通灵宝玉
关于通灵宝玉的来历,书中交代的比较清楚,是女媧补天时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一块未用的"石头"。这块"石头"经道人携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经历了一段故事。因"石头"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这段故事就叫石头记。"石头"的来龙去脉以及与故事本身的关系,也是书中的一大关键,通过前面的分析,这一关系决不是作者的任意编造,是有一定的深刻用意的。一方面作者是通过"石头"来记述故事的,没有大的关碍,可以减少麻烦;另一方面"石头"肯定是代表了某个层次的人物形象,正是这个层次的人物是不能明指需要掩饰的。在书中说这块石头是与贾宝玉同时诞生在世间的,贾宝玉是衔玉而生,两者之间是形影不离的关系。书中交待,贾宝玉一旦离开了石头就会疯魔起来,满口胡言乱语,痴话连篇。我们感到贾宝玉这一形象,是作者的一个化身,同时还是"石头"的化身,在书中就是"甄宝玉"与"石头"的合二为一体。我们已经知道江南甄家指的就是曹家,甄宝玉就是曹雪芹自己,书中有一段是甄、贾两宝玉意会到一起,有的人从这里就认为甄就是贾了,其实就是忘了贾宝玉的身上还有一块"石头"。看红楼梦首先要看清人物家族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给人物以正确的定位。如果简单的认为作者将甄宝玉移到北方,变成贾府(皇家)的一位主角人物是不相宜的,这样只能认为贾宝玉就是甄宝玉,贾宝玉就是曹雪芹了。
我们且来看一下这位石兄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说它是一块补天的"石头",可知是比喻大的人物形象,能够高高在上,撑起青天的应该是历代的帝王天子,说它是一块没用上的"石头",应该是与帝王相近的某些皇室成员。这块"石头"的出处是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之下,大荒山无稽崖不用多说,青埂峰就有些来头了,"青"与"清"同音,应该就是指清王朝的一位皇室成员了,当然对于时间,即使没有此比,也是不用多费心思的。从作品描写石头的来龙去脉的思路上去分析,我们应该感到这才是作者的真正用意。从这点上讲红楼梦非写曹家,实指皇家也是根据之一。
为什么叫通灵宝玉?通灵两字含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意思,在书中也有"梦幻识通灵"一说,也是让你看破玄机的意思。书中说贾宝玉经常是痴话连篇,离开了"石头",人就变得痴痴呆呆,这里的"痴"与作者自白的"都云作者痴"的"痴"是相呼应一致的。就是向人们说明宝玉离不开"石头",如果将假戏当真,将贾宝玉当成曹雪芹自己的话,那确实就认为作者是一位痴人了,痴迷于过去,痴在辱没自己,而没有看出红楼梦是在暗示未来,咒骂别人。
3、分析一下时间地域以及"末世"和"盛世"的问题关于时间和地域的问题应该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但是由于作者将真事隐去,时间无考,地域不明,读者也就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认识。从总体的直观判断应该就是清朝,一方面作者生活在满清的中期时代,距离前朝比较遥远,对作者思想影响比较深刻的应该就是作者生活的年代;另一方面作者不便明指也正说明了当时的满清时代。从书中的描写上也多少带有一些时代的影子,象贾府中的自鸣钟、穿衣镜、望远镜、怀表、西洋画等等,上述东西有的是明末传入我国,有的是清朝时才传入我国,都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五十三回中说:"贾母歪在榻上,与众人说笑一回,又自取眼镜向戏台上照一回";四十五回中说:"宝玉听说,回手向怀中掏出一个核桃大小的一个金表来,瞧了一瞧, 那针已指到戌末亥初之间,忙又揣了"。象各国进的东西,如俄罗斯的"雀金呢",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的暹猪,以及与各国的交往的情况看应该是清朝那个时代。关于地域问题,小说在前面就说,贾府是在金陵,第二回贾雨村说:"去岁我到金陵地界,…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在太虚幻境就说金陵十二钗,可在以后贾府逐渐的就转到北方去了,贾在北,甄在南,第二回也说:"只金陵城内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甄家是在南京了。在第四回中说:"薛公子亦系金陵人氏,…闻的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一为送妹待选,二为望亲"。京都、中京、神都就在北方,而贾府是在天子脚下,长安城中,可见是在北方了。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排除在南京:1第三十三回贾母怨忿贾政痛打宝玉,遂提出要和王夫人、宝玉离京城返回南京;2第三回黛玉"次早起来,省过贾母,因往王夫人处来,正值王夫人与王熙凤在一处拆金陵来的书信";3第五十六回湘云对宝玉说:"你放心闹罢,先还'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如今有了个对子(指甄宝玉)。闹利害了,再打急了,你好逃到南京找那个(甄宝玉)去";4 第五十六回,甄宝玉在梦中道:"我听见老太太说,长安都中也有个宝玉,和我一样的性情。"另外,在书中描写的景物也完全是北方的景色,象"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经常的下雪天以及北方人才有的大炕等等。 由此,不难看出,曹公对《红楼梦》故事发生地点的笔意所指再清楚不过了。以曹雪芹当时的遭际、处境和当朝文字狱森威的现实,政治上被打入另册、生活十分窘迫的他深懂"避讳",十分谨慎,断不敢让故事或让人以为故事发生在北京,而妄招杀身之祸。 其历史背景为清朝,京都自然是北京。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为小说写的是盛世还是末世进行着争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争论,正是读者的眼光不同的结果。这两种对贾府的不同认识,恰恰正说明了一个问题,贾府并非就是曹雪芹生活的曹家。认为是盛世的读者,主要是以为小说是自传体,作者生活的时代正是曹家比较兴盛的时期,小说是追忆那段时光的;认为是末世的读者,是因为看到了作者对这个家族的描写,是"一代不如一代",人物是"身逢末世",因而也就得出家族正处在衰败末世之中。如果将这两种不同的结论都统一到曹家的身上是极其矛盾的,正确的结论就是拿曹家的盛世写皇家的末世,这个贾家就是皇家,作者已经认识到它已经腐败透顶,作者将它定位在即将灭亡的末世,也正是讥骂之意。
4、分析一下薛小妹的怀古诗
在红楼梦中薛宝琴十首怀古诗谜是一个比较吸引人注意的地方,它到底隐含着什么意思,从中我们也可以窥视到作者的一些思想情感。首先第一首是赤壁怀古: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从说的字眼上看答案应该是棺,这是一个大大的不详之物,也说明了贾家的结局和归宿。赤壁一战是历史上有名的一次大战,大战的结果奠定了三分国家的基础。单从诗的表面描写上就是一个悲惨凄凉的景象,如果是作者有意将"赤壁"与"红楼"两个相仿的词联系在一起,那这一相比是相当深刻的,整个红楼也就是一个埋葬清王朝的大棺材。另外第二首是交趾怀古: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从诗中说的答案应该是铜鼓,马援在交趾一战中,获得了骆越地方的大量铜鼓,将它铸成俊马献给皇上。马援是汉朝一位南征北战的将军,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对于答案我们暂且不论,单说这位马援戎马一生,殉命疆场,实现了马革裹尸、不死床箦的志愿。可在生前受人排挤,死后受到诬陷,以至于尸难安葬的结局。这可能就是作者对自己家族的一种对比和伤感,是说给皇上听的。诗中提到的另一个人物就是张子房,张良是一位功高盖世,晚年激流勇退,曾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人物。通过这首诗作者想表达的就是:曹家是有功与皇家的,而曹家被抄家就是印证了张良的那句话。第三首是钟山怀古: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答案有的说是耍戏的猴子。对于答案暂且不论,单就钟山来说这是六朝古都--金陵的一个象征,一个又一个的朝代先后在这里消亡了。当年曹家任江宁织造也是在这里,江宁府就在金陵。从诗的表面看,可能是在说自己受到的牵连。第四首是淮阴怀古: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答案有的人说是殉葬的纸人,暂且不论。淮阴是韩信的故乡,韩信在这里曾受胯下之辱,以后跟随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仍落了一个被刘邦杀头的结局。说到韩信让人感到又是在说"狡兔死,走狗烹"的结论。这一方面仍然是拿韩信与曹家相提并论,另一方面从字面上理解好象是说曹家虽然无端被陷害,可没有到盖棺定论的时候,世人不要鄙视,只要相互支持,雪中送炭,恩情是至死不忘的。这与书中说的"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是一种思想情感。第五首广陵怀古: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答案有的说是柳树。广陵历史悠久,楚崐怀王熊槐筑城时,因是一片丘陵地带,故取名"广陵",隋开皇九年,广陵始称扬州。隋炀帝时开大运河连接到扬州。扬州是曹雪芹的故乡。当年的曹寅既是江宁织造,又是两淮巡盐御史,在南京和扬州有他的衙署,也都有他的住处,曹寅五次迎驾都在扬州。这首诗的表面意思应该是追忆当年繁荣生活的,是感叹因倍受皇宠,使人嫉妒,终被抄家这一事实的。红楼梦是"一声二歌",既有对自己家事怀恋追忆的情怀,又有对皇家的仇视,希望大厦将倾的思想感情。诗中都是这种思想的表露。第七首青冢怀古: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第八首马嵬怀古: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答案一个是墨斗,一个是香皂。以上两首诗一首是说王昭君出塞,一首是说杨玉环梦断马嵬坡的故事,王昭君是一位公主,被远嫁到遥远的塞外,杨玉环是一位贵妃落了个被绞死的下场。作者可能是以此来比喻红楼梦中人物结局的,红楼中的千红万艳都是些公主、贵妃和宫女的形象,最终都落个家破人亡各奔腾的结局。第六首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第九首蒲东寺怀古:
小红骨践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第十首梅花观怀古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以上三首的答案分别是:桃偶、骰子、扇子。秦淮河畔桃叶渡是当年书法家王献之与小妾桃叶相聚的地方;蒲东寺和梅花观则分别是西厢记和牡丹亭中描写的地方。这三首诗都说的是爱情故事,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也就是与书中表面的恩恩爱爱相呼应罢了。以上十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也非常符合作者的掩饰手法,就象前面说的,作者在讲到帝王时后面再加上一些其它人物进行掩饰,在说到秦可卿房中摆设时,比作是一些贵妃用过之物,后面又加一些其它人用过之物加以掩饰,这些写法都是如出一辙。另外除这几首诗外,在其他一些地方,也是用一些话表示了一些寓意。象省亲时唱的四处戏是:豪宴、乞巧、仙缘、离魂。演习的唱词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桓"。在七十几回上已经出现了大厦将倾的味道,闲征危婳词简直就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号召女人进行抗战的味道,而杜撰芙蓉诔就是提前为女人殉身的祭辞了。在这里说的黄巾、赤眉只是借用历史名词而已,是说明天下大乱的意思,而说发生在青州,是否是作者借用了"清"的谐音?不能完全否认有这方面的意思。
5、从人物的名字看作者眼中的世界以及关于"实录"的质疑红楼梦写的异彩纷呈,就连人物的名字作者也颇费一番心思,是完全根据需要进行的有意义的杜撰。象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等等是美丽尊贵的字眼;而一些丫头人物象雪雁、鹦哥、晴雯、香菱、麝月、秋纹、碧痕、紫鹃、翠缕、彩霞、秋桐、银蝶等等都是如花似锦的名字,对于女人的这些叫法,正符合作者对女人的认识:"女人是水做的骨肉","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单从名字上也能给你一个"千红""万艳"的感觉,与后面"落红成阵"形成明显的反差,让人可叹可惜!四春有的解做"原应叹惜",从正面来讲是一个时间段(春)的到来和结束,"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是"树倒猢狲散"的大结局。前面已经说过,八公(镇国公、理国公、齐国公、治国公、修国公、缮国公、宁国公、荣国公)的称呼上是一些相近的词语,四王(东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的命名上也是如此,不过是说明代表俱全的意思。宝玉的几位小厮:茗烟、锄药、扫红、墨雨,名字起的相当妙,各含着一种差事,在作者的眼中应该是勤勉尽职的,而李贵、王荣名字起的就好比是张三、李四一样。在贾府的后勤人物中有周瑞家的、吴兴家的、郑华家的、王善保家的、林之孝家的、赖大家的、鲍二家的、来旺家的、来喜家的,前三位的瑞、兴、华是相近的词,是表示旺主的善良人家,前四个姓正是百家姓的第二句;而四五两家名字也是相近的,说明是恭敬孝顺之人;后两位一"大"一"二",前者名字可能表示族上的原因谋的差事,后者就有龌龊畏缩的意思;后面两个也是两个并联词。象56回中探春按排的几个老妈:祝妈管理竹子;田妈种庄稼;叶妈分管将草花干了卖到茶叶铺药铺去,用的也是谐音。
贾府的一些清客正代表了作者眼中的一些政客形象,作者对政客的看法在书中有一段宝玉的对话:"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拚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拚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 所以这皆非正死。"袭人道:"忠臣良将,出于不得已他才死。"宝玉道: "那武将不过仗血气之勇,疏谋少略,他自己无能,送了性命,这难道也是不得已!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他念两句书こ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疵瑕,他就胡谈乱劝,只顾他邀忠烈之名,浊气一涌,即时拚死,这难道也是不得已!还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于天,他不圣不仁,那天地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与他了。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义"。所以贾府的清客名字就起的比较直接了,象詹光就是"沾光"、单聘人就是"善骗人"、卜固修就是"不顾羞"、而卜世仁简直就是"不是人",再贾府的买办钱华就是"花钱",银库的领头吴新登是一位钻营的新任官员。皇上有皇粮庄头,贾家也有粮庄头乌进孝,庄头一下子进贡了那么多东西,仍然说他"没有进孝",说明也是一位刁钻污吏。
从起的名字上我们看出作者谴词造句的功底,从情节的描写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学造诣,决不是实录描写,如果是流水帐式的描写是没有一点吸引力的,这不排除有作者大量生活的影子。一幅幅大场景的描写没有一点重复,非常恰当的适合了作品的需要,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结果。象"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向人透露真、假的玄机;"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交代出整个贾府;"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预示贾府的结局;"刘姥姥进荣国府"对比出贾府的豪华;"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也是别具用心的写出书的本意;另外象出丧、省亲等等是作者对贾府奢侈糜烂的衬托描写;对尤氏姐妹的描写则是为说明贾府的淫乱;"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老学士闲征危画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则是为迎合前面预示的大结局,其它的夜宴、吟诗、赏雪、祭祖等等都不落俗套,完全是根据艺术需要的生活塑造,"实录其事"是避人耳目的掩饰词。写出的贾家是富贵之极(当然不敢说是权贵之极),是京城中"别人家断不能有的",是书中各家族的中枢机关(当然表面描写上还有一个皇上),这才是作者所要达到的结果。
6、关于有无底本的问题
目前对红楼们有无底本的问题是当前讨论比较多的另一个问题,有的说是洪升创作的原本,原因是洪升的"长生殿"与红楼梦相似,都是描写的爱情故事;有的说现在发现的"金玉缘"与红楼梦相近等等,当然我们不能一概拒绝这种说法。即使有底本也罢,那底本也不过是一部单纯描写人物情缘的佳话,作者也只是借用了一些故事素材,在整个红楼梦中是没有多大分量的,这也可能与红楼梦自己所说的是借用了石头的记述相一致的。不管怎样真正将小说创作到如此高度的,正是曹雪芹自己。能将自己的部分家事、自己的思想感情、深厚的造诣融汇在整个小说中,达到一种劝世讥人,让社会各色人物读之动容的非芹莫属。红楼梦与其它一些言情小说根本就不是在一个档次上。创作的目的不同,效果自然是不同的,为达到这种效果,作者历尽十年之苦,根本就不是为言情而言情,为追忆自己的往事而写红楼梦。我们应该发掘作者思想深处的东西,从整个部头上端正研究的方向,大方向对了,其它的研究才显的有意义。在这种思想下研究底本,了解作者加上的内容,从另一个方面也使我们能够了解作者的真实思想。
六、红楼梦为何神龙无尾--理应如此、正该如此红楼梦在早期是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的,抄本的形式繁多,在正文、回目标题、辞诗以及一些情节上都存在着差异,这也正反映了作者多次修改增删的一些面貌。作者在书中说"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可在早期的抄本中竟然没有一本完整的红楼梦,这就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疑惑。按照常理讲作品既然到了修改的步骤,应该作品是已经完成了,但有些东西只按常理就可能是不对的。如果曹雪芹曾经完成过一个完整的红楼梦,依当时手抄流传的势头,社会上应该能够有些蛛丝马迹,可见后半部根本就没有完成,或者写了而没有写成功。
直到乾隆五十六年,由程伟高和高鹗两人将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和补续的后四十回整理成一部完整的红楼梦,印行问世。翻印本的大量出现,使比较接近曹雪芹原貌的"脂评本"风流云散,日渐淹没。虽然红楼梦的印行是一大幸事,完整的红楼梦也多少减少了人们的遗憾,然而从红楼梦的后半部分看,却与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大相径庭,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来了个180度的大转折。后人已经明确的知道这是高鹗等人的伪作。
前面已经说过,红楼梦是一部骂书,是通过故事来影射皇家的腐朽没落,预示满王朝的即将灭亡。在当时封建统治尚且比较牢固的情况下,小说怎样写下去确实是一个难题。在书的前面已经说了贾家是"死而不僵"、是"运数已尽"、"大厦将倾",这只是一个预示,而非结果。甄家的败落是由于被抄家、是皇帝治罪的结果,用"假语村风"降级描写的贾家怎样处理?贾家的消亡应该是一个大场面,只有这样才能与前面衬托的大场面相统一,况且前面已经说了贾家灭亡是由于内乱、是由于宁府的原因造成的,怎样发展下去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写这个至大至富家族的灭亡同样是皇上治罪的话,既不符合书的原意,也减弱了前面书中所表达的那种效果。毕竟作者费了好大的劲,真真假假才让读者意会到的东西也就全没有了,锋芒没有了,真假也就分明了-----"假"也就彻底假到底了,"真"呢就是骂到自己头上了。如果写这个家族的灭亡是由于天下大乱、盗贼横生、造反暴动那就写的太白了,是有大碍的。前面尚且小心翼翼,藏头露尾,表面提到皇上都是说"至孝纯仁、体天格物",通篇都是真真假假,如何将这真真假假继续写下去,写出悲惨的大结局是颇费心思的。这很可能就是红楼梦的后面部分,无论作者如何修改都难满意,因而也不感付之流传的根本原因。
现在有的同志已经讲,书的前半部分既然隐藏了后面的结局,书就已经自成体系,不需要再写下去,已经是一部完整的书。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我来做一个比喻,就象一面未打开的屏风,折叠在一起,其实是一部完整的作品。作者将小说写到贾家即将出现大动乱的地方,嘠然而止,既有迫不得已的一面,也是作者到最后关头的明智选择。当然如果作者能有大智慧,能有更多时间,可能在思想性完全一致的前提下,将书按照原来的思路写出来。那自然是一个完美的结果,要不曹雪芹也不会"泪尽而逝"了。
从另一个方面讲,既然是一部骂朝廷的书,自然要有骂的效果,就要骂的你心惊肉跳。比如是骂人"断子绝孙",对一个现在好好的家庭来说才有分量,对一个本来就断子绝孙的人来说就毫无力量了。在红楼梦出现的年代,虽说社会有些矛盾,也有一些没落的迹象,但封建统治依然牢固,即使到乾隆后期社会仍然有着繁荣的假像。作者用红楼梦来骂朝廷也是这个道理,作者是通过将朝廷比做"百尺大虫,死而不僵";是通过预示"大厦将倾";是通过预示落个"大地真干净"的结局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如果将小说写完,搞不好就回让人体会不到这种味道(不排除作者有可行的思路)。现实中皇上继续当政,小说也就写到这个份上,那就是一起走着瞧,小说的影射效果才更有现实意义。
可悲的是作者在当时文字狱盛行的年代只能用这种真真假假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可喜的是在这种背景下造就了伟大的红楼梦。真真假假多多少少掩去了作者的思想锋芒,在当时的知情者应清楚,当局者应清楚,意会者应清楚,也可能有一些震动作用,可时间一久,随着历史的变迁,人们对这些理解的就少了,书也就成了一部单纯的文学作品。由于作者非为文学创作而创作,运用了高超的写作手法,下了巨大功夫,而且作品的本身神龙无尾,红楼梦也就自然成了一部奇书。这部奇书有时让人猜的神乎其神,不着边际也就太离谱了。
我们不妨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明红楼梦小说本意的思想性。红楼梦在早期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时,传播是极快的,程伟元在程甲本问世时写的序言中就说:"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者矣"。可见红楼梦在当时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据说一些宗室子弟已经看出里面有涉及宫廷的"碍语"--当然是经过处理的碍语,看出"一声二歌,一手二牒"的隐意,将书传给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不愧是一代明君,深知其中的厉害关系---禁是禁不得,只能引火烧身,既然是藏头去尾,没有一点明确的语言攻击皇上,也就只好因势利导了,看后只说"明珠家事而已"。红楼梦经过了作者的掩饰描写,写的真真假假,只有大意,没有具体的明指,就象骂人一样,既然没提名你最好不应,这正是乾隆皇帝的聪明之处。另一位能体会到红楼梦本意,同时又能替皇上着想的人物就是高鹗老先生了。他与程伟元一起对书进行了大量的删改并续补了红楼梦,并于乾隆五十六年将书印行问世。关于后四十回的伪作问题已经明确,我们不再多说。高老先生是借红楼梦的真真假假而进行偷梁换柱的,是借着前面的假而进一步的假下去,以达到削落原书的锋芒,替皇上歌功颂德的目的。在乾隆末期,宠臣和珅将印行的红楼梦呈上,乾隆皇帝阅而然之。然而改的再巧妙,两种思想性不同的东西是永远无法衔接在一起的,这是后人很容易看破的。高鹗并非看不出书中隐含的线索,作为一个续书者应该比读书者研究的更透彻。高鹗对书的篡改使我们从反面更能理解曹雪芹原著的本意。既然后四十回是伪作,而且伪作还不少,那曹雪芹的红楼梦就应该只有前半部。
半部红楼梦更能让我们认识到作者的用心,也正是作者的用心,造成了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的结果就是半部红楼梦,红楼梦也正是因为半部而显得更美、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