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雍陶诗鉴赏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生平简介

雍陶(805—?)。字国钧 ,成都( 今四川成都市)人。出身贫寒。文宗大和八年(834)登进士第,曾任侍御史。大中六年(852),授国子毛诗博士。大中八年(854),出任简州(今四川简阳县)刺史,世称雍简州。一年曾多次穿三峡,越秦岭,在江南、塞北许多地方游历过 ,写过不少纪游诗。后辞官闲居, 养疴傲世。不知所终。

工诗。与王建、贾岛、姚合、章孝标等交往唱合。

其诗多旅游题咏、送别寄赠之作,擅长律 诗和七绝。 《全唐诗》录存其诗一百三十一首 ,编为一卷。 《全唐文》录存其文二篇。

题情尽桥

雍 陶

从来只有情难尽,

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

任他离恨一条条。

雍陶诗鉴赏

雍陶在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出任简州刺史。简州的治所在阳安(今四川简阳西北)。据说一天他送客到城外情尽桥,向左右问起桥名的由来。回答说:“送迎之地止此。”雍陶听后,不以为,随即在桥柱上题了“折柳桥”三字,并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

这诗即兴而作,直抒胸臆 ,笔酣墨畅,一气流贯。 第一句 “从来只有情难尽 ”,即从感情的高峰上发落。

诗人以一种无可置疑的断然口气立论,道出了万事有尽情难尽的真谛。从来”二字似不经意写出,含蕴却极为丰饶,古往今来由友情、爱情织成的种种悲欢离合的故事 ,无不囊括其中。第二句“何事名为情尽桥”,顺着 首句的势头推出。难尽之情犹如洪流淹过桥头,顺势将“情尽桥”三字冲刷。

前两句是 “破 ”,后两句是“立”。前两句过后,诗势略一顿挫,好像看到站在桥头的诗人沉吟片刻,很快唱出“自此改名为折柳”的诗句来。折柳赠别,是古代习俗。诗人认为改名为折柳桥,最切合人们在此桥送别时的情景了。接着,诗又从“折柳”二字上荡开,生出全诗中最为痛快淋漓、也最富于艺术光芒的末句——

“任他离恨一条条”。“离恨”本不可见,诗人却化虚为实,以有形之柳条写无形之情愫,使人想见一个又一个河梁送别的缠绵悱恻的场面。

诗的发始处在“ 情难尽”三字 。由于“情难尽”,所以要改掉“情尽桥”的名称,改为深情的“折柳桥”;也是由于“情难尽”,所以宁愿他别情伤怀、离恨条条,也胜于以“情尽”名桥之使人不快。“情难尽”这一感情线索贯彻全篇,一气呵成。

题君山

雍 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

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雍陶诗鉴赏

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历来诗人都写它的阔大壮观的气象 ,留下了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等名句。而雍陶的这首绝句,却别出心裁,以纤巧轻柔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澄泓湛凝绿 ,物影巧相映”(韩愈《岳阳楼别窦司 直》)精细图景 ,并融人美丽的神话传说,结构成新 颖而又清丽的篇章。

这首描绘洞庭君山的诗,起笔就很独特。诗人不是先正面写君山 ,而是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烟波不 动”写湖面风平浪静;“影”,是写那倒映在水中的君山之影 ;“沉沉”,是写山影的凝重。“碧色全无翠色 深 ”,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凝视倒影,当然是只见 翠山不见碧湖了。这两句以波平如镜的湖水,以浅碧与深翠色彩的对照,映衬出君山倒影的鲜明突出。这是一幅静谧的湖山倒影图 。 这种富有神秘色彩的宁静,很容易引发出诗人的遐想。所以三、四句笔锋一转,将湘君、湘夫人的神话传说,融合在湖山景物的描写中。古代神话传说,舜妃湘君姊妹化为湘水女神而遨游于洞庭湖山之上 。君山又名湘山 ,即得名于此。所以“疑是水仙梳洗处”这一句,在仿佛之间虚写一笔 : 洞庭君山大概是水中女仙居住梳洗的地方吧?再以比拟的手法轻轻点出 :“一螺青黛镜中间”, 这水中倒影的君山,多么像镜中女仙青色的螺髻。

洞庭君山以她的秀美 , 吸引着不少诗人为之命笔。“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这两句诗,同样也是以螺髻来形容,不过这是刻画了眺望水面白浪环绕之中的君山的情景。雍陶这一首,则全从水中的倒影来描绘,显得更为轻灵秀丽。起笔两句,不仅湖光山色倒影逼真,而且笔势凝敛,重彩描画出君山涵映水中的深翠的倒影 。 继之诗情转向虚幻,将神话传说附会于君山倒影之中,以意取胜,写得活脱轻盈 。这种 “镜花水月”、互相映衬的笔法,形成了这首小诗新巧清丽的格调 , 从而使君山的秀美,形神皆备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 陶

澧水桥西小路斜,

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

处处春风枳壳花。

雍陶诗鉴赏

这首随笔式的小诗,写的是春郊访友的感受,作者从日常的题材中,挖掘出不平常的情致;用新鲜的构思,表现了村园春色特有的美。作品本身就像诗中写到的枳树花,色彩淡素而又清香袭人,不失为一篇别具风姿的佳作“ 澧水桥西小路斜 ”,扣紧诗题 ,展开情节。 “澧水桥西”交代诗题中的 “城”,是指唐代的澧州 城( 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澧水”就从城旁流过。

句中省略了主人公的动作,通过对“桥西小路”的描绘,告诉我们,诗人已经出城,过了桥,缓步走在向西曲折延伸的乡间小道上。

“日高犹未到君家”,紧承上句,表现他访友途中的心情。“日高”两个字,写出旅人的体会,表现了诗人的奔逐和焦急。诗人赶路时间之长、行程之远 ,连 同他不辞劳顿地行在乡间小路上的情形 , 都浓缩在“日高”二字中 ,足见诗人用字的简炼。接着又用了 “犹未”二字,更把他会友急切的心情强调出来。

全诗已写了一半,还没有涉及友人的住所,似乎有点让人着急。接下去最后两句:“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依然没有提到“君家”,而是一味地表现进入友人居住的村庄后,一边寻访,一边回望的所见、所感。

诗人注意的是一座座带有围篱庭院的村舍,连同它们座落其中的一条条村巷 , 想从中寻到友人的别墅,可是,它们形状如此雷同,竟然像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多相似”,并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包含了观察、判断,甚至还充满了新奇和惊讶。这意味着作者是初次拜访这位深居农村的友人。他并不熟悉这里的环境,也不知“友人别墅”的具体位置。从“多相似”的感叹声中,还可以想象出作者穿村走巷、东张西望的模样,和找不到友人别墅时焦急与迷惘的神情。

虽然由于寻友心切 ,首先注意的是“门巷”,可 是张望之中,一个新的发现又吸引了他的视线:真美啊!家家户户的篱边屋畔,到处都种着城里罕见的枳树,洁白而清香的枳树花正在春风的吹拂下,盛开怒放!

现在,不知是春风催发了枳花的生机,还是枳花增浓了春意。久居城市的作者,在访友过程中,意外地欣赏到这种自然超俗的村野风光,怎么能不被它吸引呢?

三、四两句写得曲折而有层次,反映了作者心情的微妙转换:由新奇、迷惘变成惊叹、赞美。一种从未领略过的郊园春景展现在他眼前,使他忘掉了一切——他陶然心醉了,完全沉浸在美好的遐想之中。

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以境写人的烘托手法。诗人没有像其他访友篇什那样,把主要笔墨花在描写抵达友人居处后的见闻上 ,也没有渲染好友相逢时的情景。 在这首诗里,被访的友人未露面,他的别墅是什么样子也没有直接描写,诗人写到踏进友人村庄寻访就戛然而止,然而,就从这个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中,也能想象到这位友人的风采。

塞路初晴

雍 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

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

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

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喜闻无战伐,

闲看游骑猎秋原。

雍陶诗鉴赏

既然以《 塞路初晴 》为题,这当然是一首边塞诗。而一般的边塞诗,总是着重写激烈的战斗,充斥着烟尘烽火和刀光剑影,给人以苍凉、悲壮甚至恐惧之感。这首诗却迥然而异,它以满腔热情,讴歌了边塞初秋时节雨后新晴的明丽风光,使人感到清新、宁静和安谧,洋溢着浓厚的诗情画意,令人神往,从中寄寓着诗人希望和平的良好愿望。

前四句以简练的笔墨和秾丽的色彩,写作者在塞路上行进时的所见,为读者展示了一幅饶有边塞情趣的美好画图。在草原上,傍晚时分,大雨刚过,斜日反照,一道绚烂的彩虹横跨天空,山岭、川原在水汽迷濛中,还残留着大雨的痕迹。雨后新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到处乱流,袅袅炊烟正在被绿杨簇拥的村庄上盘绕不去,显得依恋不舍。这一切,是多么动人的景象!作者是成都人,他以南方人的新奇的眼光,来审视这塞北的美景 ,字里行间充溢着欢悦 、愉快的感情。

这四句诗,第一、二句正面点题,时间、地都十分明确,特别是重点突出了初晴,具有统摄全诗的作用 。第一句“晚虹斜日塞天昏”,乍看来,在点明时 间上似乎叠床架屋,有些犯复,但仔细咀嚼,却寄寓着作者深刻的用心。“晚虹”,亦即傍晚的彩虹,是作者在草原上行进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景物,这当空舞动的七色彩练,将作者的视线不由自主地引入广阔的空间 。一个 “晚”字,点明了时间。在广阔的天空中 ,与“晚虹”相对,正是那发射着光辉的“斜日”, 唯其斜挂天际,才能与天边彩虹遥相呼应,使得画面极为开阔 ,表现出边塞雄浑的特色 。这里,“斜日”不是用来点明时间,而是用来描写实有景象。“ 塞天 昏”的“昏”字,也不是用以表明时近黄昏,而是用以形容草原上大雨刚歇,经强烈阳光的照射,水汽上升而形成的略带迷濛的景象,这是草原初晴时的显著特征 。这一句与下句“一半山川带雨痕”,组成了一 幅壮阔的图景 ,是从远处落笔 。第三、四句由远而近,写诗人脚下之路,然后又稍稍推开去,写附近散布在草原上的村庄。天上地下,远处近处,景物富于变化,很有层次。

同时,作者摄入诗中的景物,在颜色的搭配上,也很有特点 。“晚虹”、“斜日”、“青草” 、“残烟”、“ 绿杨”,组合在一起,色彩异常艳丽,但秾丽中又 有清新之感 ;风光宛如旖旎江南 ,但旖旎中又有北国的雄浑 。颜色上的搭配 ,与空间位置上的变化结合在一起 , 从而将草原风光形象准确地传达给了读者,使人如身临其境。

第五、六句是作者在看到这一派大好风光时的感叹 ,是全诗的主干。“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 北门。”贾谊《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北方游牧民族常向南扩展势力,故“南牧”实含有侵略的意味 。“汉将”即指唐将 ,此是唐诗中的惯用法。

“北门 ”,即北方门户 ,《旧唐书·郭子仪传》:“朔方,国之北门 。”这两句是警戒北方游牧民族,休得 南下侵略,因为强大的唐军正驻守在北方,是卫国的长城。诗句显得义正辞严,有凛然不可侵犯之概。为了加强气势,作者使用因果倒装法,将“胡人羊马休南牧 ”的警告语前置 ,放在主导地位上,以逆笔取势,显得更为有力。这两句初读时似觉与前四句有些脱节,但细味诗意,不难看出,它是承上“新水乱侵青草路 ”而来 ,由于雨水充裕,草原上青草长势茂盛 ,因而想到羊马南牧 。从内在联系上看,非常自然,非常紧密,在突然的跳跃中,隐含着细针密线的连缀。

最后两句 :“ 行子喜闻无战伐 ,闲看游骑猎秋 原 。”前一句是紧承第三联。如果说上一联中还隐含 着作者对战争的戒备心理的话,那么,经过打听,证实现在确乎停止战争了,作者的戒备心理也就随之消失,不禁欣然于怀了。一个“喜”字,生动地传达出了作者此时的高兴情怀。于是,他悠然地看着三三两两的游骑在草原上打猎 ,往来驰逐,心情轻松愉快。 一个“闲”字,与上句“喜”字相对应,进一步表现了作者的愉快心情 。“秋原”二字,又将读者的想象 引回到前四句,那雨后初晴的美景,又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并且,在前四句静景的描写上,又增加了动态的游骑。动静结合,使整个草原更富有生气,把景色装点得更加美好。于是,那明丽清爽的画图,愈益清晰地浮现在读者眼前 , 那悠然绵邈的韵味情致,也令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前四句平平叙起,在节奏上舒缓平稳。第三联异峰突起 ,在内在旋律的起伏上 ,猛然形成高潮,给读者以强烈印象,也使得全诗有了刚健挺拔的气势 。然后 ,到尾联又逐渐平稳,并且回复到前四句去 。这样 ,在起伏跌宕之中 ,显出显著的变化, 在回环往复的结构上 ,浑然天成 ,表现了很高的艺术技巧。

天津桥春望

雍 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

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

宫莺衔出上阳花。

雍陶诗鉴赏

唐代的东都洛阳 ,是仅次于京都长安的大城市。 它前当伊阙,后据邙山,洛水穿城而过,有“天汉之象 ”。城南洛水上的天津桥即据此而闻名。天津桥一 带,高楼四起,垂柳成阴,景色优美。唐朝帝王为了享乐,皆频幸东都。高宗一生先后到洛阳七次。上元年间,他下令于天津桥北,跨洛水兴建上阳宫,雕甍绣闼,金碧辉煌。武则天更改东都为神都。终其一朝,除返回长安住过两年外 , 均在此度过。她建造明堂,扩大宫苑,将上阳宫修葺得更加豪华富丽,作为寝宫。

开元年间,玄宗也曾五次来洛阳,每次至少住一年左右。可以说,洛阳城繁华热闹之际,正是唐帝国全盛之时。安史之乱,洛阳两遭兵侵,毁坏严重,而唐朝从此一蹶不振 。天宝以后 ,帝王不复东幸,旧日宫苑,遂日荒废了。所以,洛阳城的兴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王朝的盛衰。

雍陶生活在晚唐。此时,唐王朝国势衰败,社会危机日益严重。诗人来到天津桥畔,目睹宫阙残破的景象,抚今思昔,不无盛衰兴亡之感,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七绝。

天津桥下 ,春水溶溶 ,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荡 。这美好的自然春光 ,不减当年,令人心醉。然而,山河依旧,人非昔比。透过茂密的树丛向北望去,尽管昔日高大威严的宫殿至今犹存 ,可是, 那千官扈从 、群臣迎驾的盛大场面 ,已不能再见到了 。宫殿重门紧闭,画栋雕梁也失去了灿烂的色泽。 当年曾经是日夜欢歌的上阳宫,而今一片寂落,只有宫莺衔着一片残花飞出墙垣。面对着这番情景,诗人怎能不心潮起伏,感叹万千!

这首诗通篇写景,不言史事,不发议论,静观默察,态度似乎很淡泊。然而,正是在这种看似冷静客观的描写中,蕴藏着作者吊古伤今的沉郁的感情。诗的一、二两句,作者先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入胜;三、四句转写金殿闭锁 、宫苑寂寥, 前后映衬,对照鲜明。人们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自然感受到岁岁春天重临,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这正是以乐景写哀,因而“倍增其哀”的手法,较之直抒胸臆,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全诗处处切合一“望”字。“金殿闭”是诗人“望”中所见,但苑内的凄凉之状,毕竟是“望”不到的,于是第四句以宫莺不堪寂寞,飞出墙外寻觅春光,从侧面烘托出上阳宫里凄凉冷落的景象 。 这一细节 , 是诗人“望”中所见,因而落笔极为自然,但又曲折地表达了作者难诉说的深沉感叹,含而不露,淡而有韵,堪称全诗中精彩的一笔。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