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二十三 魏策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本篇导读

魏王昏庸,臣下斗争,魏国处于风雨飘摇之际。《魏惠王死》记述了公元前三一九年,魏惠王病死,下葬的日期已定,可是雨雪纷飞,城郭被毁,太子仍坚持如期举行葬礼,群臣力阻无效,唯有惠施晓之以文王之大义,又夹杂一点迷信观念,说是惠王希望多见群臣百姓一些时间,方才打动太子改变初衷,令民工免于在恶劣天气之下过于劳累。

在魏惠王时期的‌“马陵之战”(《齐魏战于马陵》),魏国惨败,损兵折将,太子申被杀,举国震荡。惠施对惠王提出了两项建议:一是放下架子,屈尊朝齐;二是与齐君互尊为王。楚王闻后大怒,亲自领兵伐齐,在徐州城下大败齐军。惠施的建议,使魏国摆脱了困境,他借用楚国的力量报了魏国的大仇。惠施一计,胜过十万雄兵。

在《秦召魏相信安君》中,秦国召魏相信安君,但信安君因惧而不往,可见其懦弱与魏国之衰落。秦与楚攻魏,战争正密锣紧鼓地进行,然而形势突变,魏转而与楚联合,使秦陷于孤立状态。其后,秦公子樗里疾巧计离间楚、魏,魏转而与秦攻楚。战国时期,各国的关系波谲云诡,难以预料,在此可见一斑。

魏惠王死

魏惠王死[1],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于牛目[2],坏城郭,且为栈道而葬[3]。群臣多谏太子者[4],曰:『雪甚如此而丧行,民必甚病之,官费又恐不给,请弛期更日。』

1 魏惠王死:事在公元前三一九年。

2 至于牛目:牛目离地约四尺,以此为喻言积雪很深。

3 栈道:编木铺路。

4 太子:名嗣,即位后为魏襄王(?至前二九六;前三一八至前二九六在位)。

译文

魏惠王死后,确定了下葬的日子。当天却逢天降大雪,积雪高达牛目约四尺深,城墙都被毁坏,太子于是准备修栈道来安葬魏惠王。许多大臣都上谏太子说:‌“在如此大雪天举行葬礼,百姓必感到困苦,国家的经费也恐怕不足,希望太子能改日举行葬礼。”

太子曰:『为人子而以民劳与官费用之故,而不行先王之丧,不义也。子勿复言。』

译文

太子说:‌“身为人子而因为百姓困苦和经费紧张就不按时为先王举行葬礼,这不合道义。你们不要再多说了。”

群臣皆不敢言,而以告犀首[1]。犀首曰:『吾未有以言之也,是其唯惠公乎[2]!请告惠公。』

1 犀首:即公孙衍(生卒年不详),时为魏相。

2 惠公:惠施。

译文

群臣都不敢说什么,就把此事告诉了犀首。犀首说:‌“我没有什么办法,这件事只有惠公才能解决,请告诉惠公吧!”

惠公曰:『诺。』贺而见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然。』惠公曰:『昔王季历葬于楚山之尾[1],水啮其墓[2],见棺之前和[3]。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故使水见之。」于是出而为之张于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义也。今葬有日矣,而雪甚及牛目,难以行,太子为及日之故,得毋嫌于欲亟葬乎?愿太子更日。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4],故使雪甚。因弛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之义也。若此而弗为,意者羞法文王乎?』太子曰:『甚善。敬弛期,更择日。』

1 王季历:周文王之父。楚山:在今陕西户县东南。

2 (luán)水:地里浸出的水。

3 前和:指棺材前端的横木板。和,棺材两头的横木板。

4 黔首:民众。

译文

惠公听到此事后说:‌“好。”立刻驾车去见太子。惠公问:‌“安葬先王的日子确定了吗?”太子回答说:‌“确定了。”惠公说:‌“当年王季历葬在楚山脚下,浸出的水冲坏了墓穴,棺材前端的横木板都露了出来。文王说:‌‘唉!一定是先王还想再见群臣百姓一面吧!所以让浸出的水把棺木冲了出来。’文王于是将先王的棺木取出来放在朝堂之上,用幕布盖住,让百姓、大臣朝见,三天后重新安葬,这是文王的道义。现在虽然已经确定了下葬的日子,但雪大得积雪高达牛目,很难举行葬礼,太子还是要按时下葬,是不是显得太急躁了?希望太子改期下葬先王。先王一定是想再留下来亲近他的国家和安抚他的人民,所以才下起大雪来。因此延期而择日下葬,这是文王树立的道义。如果你不愿意这样做,是不是羞怯于效法文王?”太子说:‌“对。推迟葬礼,重新择日安葬先王。”

惠子非徒行其说也[1],又令魏太子未葬其先王,而因又说文王之义[2]。说文王之义以示天下,岂小功也哉!

1 非徒:不但,不仅。

2 而因:因而,犹言‌“且”。

译文

惠子不但让太子采纳了他的主张,又令魏太子没有强行安葬先王,且阐明了文王的道义。让文王的道义在天下传扬,这功劳可真是不小啊!

齐、魏战于马陵

齐、魏战于马陵[1],齐大胜魏,杀太子申,覆十万之军。魏王召惠施而告之曰[2]:『夫齐,寡人之雠也,怨之至死不忘,国虽小,吾常欲悉起兵而攻之,何如?』对曰:『不可。臣闻之,王者得度,而霸者知计。今王所以告臣者,疏于度而远于计。王固先属怨于赵,而后与齐战。今战不胜,国无守战之备,王又欲悉起而攻齐,此非臣之所谓也。王若欲报齐乎,则不如因变服折节而朝齐,楚王必怒矣[3]。王游人而合其斗,则楚必伐齐,以休楚而伐罢齐[4],则必为楚禽矣。是王以楚毁齐也。』魏王曰:『善。』乃使人报于齐,愿臣畜而朝。田婴许诺。

1 马陵:今河北大名东南。

2 魏王:指魏惠王。

3 楚王:指楚威王(?至前三二九)。

4 罢:同‌“疲”,疲劳。

译文

齐、魏两国在马陵交战,齐国战胜魏国,杀掉魏太子申,歼灭十万魏军。魏惠王召见惠施对他说:‌“齐国是寡人的仇人,寡人至死都不会忘记对齐国的怨恨。魏国虽小,但寡人想倾尽兵力攻打齐国,你意下如何?”惠施回答说:‌“不可以。臣听说,王者度量宽宏,而霸者深懂计谋。如今大王告诉臣的话,度量狭小而计谋不当。大王本来先和赵国结怨,然后与齐国交战。如今战事失利,国家没有守战的准备,大王又打算全力攻齐,这不是臣所说的王霸风范。大王如果想报复齐国,就不如脱下王服,卑躬屈节去朝见齐国,楚王定会生气。大王派人游说,促使他们互相争斗,楚国必将攻打齐国,以休养生息的楚国去攻打疲惫不堪的齐国,齐定会被楚击败,这就是大王利用楚国毁掉齐国!”魏王说:‌“好。”于是派人向齐国通报,愿称臣朝见齐国。齐国田婴答应了。

张丑曰[1]:『不可。战不胜魏,而得朝礼,与魏和而下楚,此可以大胜也。今战胜魏,覆十万之军而禽太子申,臣万乘之魏而卑秦、楚,此其暴戾定矣。且楚王之为人也,好用兵而甚务名,终为齐患者,必楚也。』田婴不听,遂内魏王,而与之并朝齐侯再三[2]。

1 张丑(生卒年不详):齐臣。

2 齐侯:指齐威王。

译文

张丑说:‌“不可以。如果与魏作战没有获胜,便要互相朝见;与魏讲和而共同攻楚,这却可以取得大胜。如今打败了魏国,歼灭了十万魏军,擒杀了太子申,使魏国称臣而鄙视秦、楚,齐君必然行为暴戾。而且楚王为人喜于用兵以扬名,最终成为齐国祸患的,必定是楚国。”田婴不听,就接纳魏王,与他一起多次朝见齐侯。

赵氏丑之。楚王怒,自将而伐齐,赵应之,大败齐于徐州[1]。

1 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

译文

赵国感到羞辱。楚王生气,亲自领兵攻齐,赵国起兵响应,在徐州大败齐军。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