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艺境

漫话中国美学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我们在北京大学汤用彤教授家里,听他谈治学的经过和经验。哲学系教授宗白华也在这里做客。他们二位一起谈论到美学问题。

汤用彤:你最近在研究什么?噢,正在参加编写《中国美学史》的工作,那末也应该从古籍中去收集一些资料了。

宗白华:正在这样做,而且艺术界已编好或在动手编写一些专史,例如音乐、绘画、戏剧及工艺美术等。中国古代的文论、画论、乐论里,有丰富的美学思想的资料,一些文人笔记和艺人的心得,虽则片言只语,也偶然可以发现精深的美学见解。随便举个例子:《艺能编·堆石名家》中有一段说:“近时有戈裕长者,其堆法尤胜于诸家,尝论师子林石洞皆界以条石,不算名手。予诘之曰:不用石条,易于倾颓奈何?戈曰:只将大小石钩带联络如造环桥法,可以千年不坏,要如真山洞壑一般,然后方称能事。”这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的美学思想,指出艺术作品要依靠内在结构里的必然性,不依靠外来的支撑,道出了艺术的规律。像这样的美学材料,是很多的,只是散见于各种书籍中,不容易搜集。

汤用彤:搜集资料的工作,还可以宽广一些,可能在无关紧要的书里,也会发现一两条与美学有关的材料。《大藏经》中有关于箜篌的记载,也可能对美学研究有用。

宗白华:是的,除此以外,也要研究西方的哲学思想和艺术的关系,从而分别出中外美学思想的不同特点。在西方,美学是大哲学家思想体系中的一部分,属于哲学史的内容。但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希腊戏剧分不开,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也和希腊的史诗、雕塑艺术有密切关系。近来有人对此做了详细的考察,倒可算是一个新发现。要了解西方美学的特点,也必须从西方艺术背景着眼,但大部分仍是哲学家的美学。在中国,美学思想却更是总结了艺术实践,回过来又影响着艺术的发展。南齐谢赫的《六法》,总结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经验。在他以前,中国绘画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六法中间的一法:“气韵生动”,正是东周战国艺术的特征。音乐方面,《礼记》里公孙尼子的《乐记》,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对历代的音乐思想,具有支配的作用。还有受老庄思想影响的嵇康,他的《声无哀乐论》,其中也有精深的美学见解,他认为音乐反映着大自然里的客观规律——“道”,不是主观情感的发泄,这是极有价值的见解,可同近代西方音乐美学的争论相互印证。

宗白华:上次在汤老家里,我已略为谈到了中西艺术和美学思想的不同,而中国的艺术几千年来一脉相传,始终是活跃着的,现在更是活跃着,美学思想也活跃起来了。追探过去,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就从绘画和雕塑的关系而论,中西就有不同。希腊的绘画,立体感强,注重凸出形体,讲究明暗,好像把雕塑搬到画上去。而中国则是绘画意匠占主要地位,从线纹为主,雕塑却有了画意。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的东汉四骑吏启戟画像砖,本是以线纹为主的画,却又是浮雕,这是以画为主的立体雕刻。中国的雕塑和画,意境相通,密切结合,敦煌的彩塑和背后的壁画溶成了一片画境,雕塑似画,和希腊的画似雕塑,适得其反。这确是值得研究的。中国画中有诗,有书法,有音乐境界,也有雕塑。中国戏曲更是一种综合艺术,从中西戏曲表演方法的不同里,可以研究中西美学思想的分途。

记者:中国戏曲是最典型的综合艺术。当代的许多表演艺术家有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和心得,其中有不少意见是独到的美学观点。最近,各个报刊上发表了许多谈艺录、艺文谭和访问记等。

宗白华:我读到过一些,觉得很有趣味。过去我们研究中国美学史的,大部注重从文论、诗论、乐论和画论中去收集资料,其实应当多多研究中国戏剧。盖叫天谈的艺术经验,其中有不少是精辟的美学见解,他说武松、李逵、石秀同是武生,但表现这些人物的神情举止,或是跌扑翻打、闪掸腾挪,要切合各人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又谈到一个演员技巧的洗炼,往往从少到多又到少。他的话都寄寓着美学意味。研究中国美学史的人应当打破过去的一些成见,而从中国极为丰富的艺术成就和艺人的艺术思想里,去考察中国美学思想的特点。这不仅是为了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学艺术遗产,同时也将对世界的美学探讨,作出贡献。现在,有许多人开始从多方面进行探索和整理,运用了集体和个人结合的力量,这一定会使中国的美学大放光彩。

(本文是《光明日报》记者詹明信访问汤用彤、宗白华教授的一篇访问记,发表在1961年8月19日《光明日报》上。)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