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阴阳清浊第四十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此篇未收集到录音资料,据《黄帝内经章句索引》整理)

篇解: 阴阳清浊,即论中所谓“清者注阴,浊者注阳”,阴清而阳浊之义。盖人身之气有二,曰清气,曰浊气,浊气即水谷之气,注于阳经之六腑,故曰阳浊,清气即天阳之气,注于阴经之五脏,故曰阴清。所以要明阴清阳浊者,便于针刺之识浅深也。全篇可分作三节。

第一节 清浊相干乱气由生

【原文】黄帝曰:余闻十二经脉,以应十二经水者,其五色各异,清浊不同,人之血气若一,应之奈何?岐伯曰:人之血气,苟能若一,则天下为一矣,恶有乱者乎?黄帝曰:余问一人,非问天下之众。岐伯曰:夫一人者,亦有乱气,天下之象,亦有乱人,其合为一耳。黄帝曰:愿闻人气之清浊。岐伯曰: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曰乱气。

【提要】叙明人身气血不一,而有清浊之分,清浊相干,即乱气之所由生。

第二节 清浊相依阴阳经别

【原文】黄帝曰:夫阴清而阳浊,浊者有清,清者有浊,清浊别之奈何?岐伯曰:气之大别,清者上注于肺,浊者下走于胃。胃之清气,上出于口;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黄帝曰:诸阳皆浊,何阳浊甚乎?岐伯曰:手太阳独受阳之浊。手太阴独受阴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窍,其浊者下行诸经。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

【提要】分析清中有浊,浊中有清,浊中尤浊,清中尤清等阴阳经之大别。

第三节 辨清浊定针刺深浅

【原文】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清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此气之常也。故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清浊相干者,以数调之也。

【提要】分辨清浊以定刺法之深浅。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