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贽〗(754-805年)字敬舆,唐苏州嘉兴(今属江苏)。十八岁进士及第,又中博学宏辞科,历任华州郑县尉,渭南县主簿、监察御史。德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建中四年(783),泾原兵变,随德宗到奉天,日起草诏书数百。时称“内相”。后累迁谏议大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中书侍郎,中书门下平章事。他以排难匡正为己任,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提出一系列治国主张。强调治乱由人,不在天命。认为“天所视听皆因于人,非人事外自有天命”。人事治而天降乱,从来没有;人事乱而天降太平,亦从来没有。治或生乱、乱或而理,有以无难而失守,有以多难而兴邦,只要“勤励不息,足致升平”。这种反天命,重人事的进步历史观,构成了他治国思想的哲学基础。并进一步阐发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传统儒家思想,强调“立国之本,在乎得众。”(《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九)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得人心的关键“在于审查群情”,若群情所想往者,君主先行之;众人所恶者,君主先去之。君主欲恶与天下人相同,而天不归者,“自古及今未之有也”。故理乱之本,在于人心。贤明君主应使“其欲从天下之心”,而不能“以天下人从其欲”。他总结历代兴衰的经验,吸取贾谊《治安策》中所阐发的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指出:“立国之权,在审轻重、本大而末小所以能固”。只有加强中央实力,削弱藩镇势力,居重以驭轻,才能安定。否则“失居重驭轻之权”则会酿成大乱。他继承《论语》中“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的思想,强调民富才能国富,民为邦之本,财为民之心。而当今“富民国本之要术”,“在于厚人而薄财,损上以益下”(《陆宣公集》卷二十二《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达到“养人以资国”的目的。还提出治道之急,在于得人,得人之道、是“好之则至,将之则崇”。相反,“抑之则衰,斥之则绝。”而用人的前提是知人,要在艰难困苦中识别人才。他十分称赞武则天的知人善任。并把武则天的用人经验总结为“求才贵广,考课贵精”两条原则。用人的关键是要付授当器,人各有所长,亦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他极力强调君主要广开言路,改过求治。指出堵塞忠谏路的有九种弊端,君有其六,臣有其三。君主的六弊是:上好胜、耻闻过、聘辩给、眩聪明、厉威严、恣强愎。臣下的三弊是:谄谀、顾望、畏□。只有“闻善而迁,见谏不逆”,改过才迁善“迁善则其德曰新”。从而达到天下大治。陆贽为有唐一代的政论家,其思想主张为后世的封建统治者和儒学家所尊崇。著有《陆宣公翰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