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赐履〗(1635-1709年)字敬修,一字青岳,号□川,清湖北孝感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又历任国子监司业、弘文院侍读、秘书院侍读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经筵讲官、武英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五典会试,充修《太袒、太宗泽训》、《孝经衍义》、《太宗实录》总裁官,预修《对训》、《实录》、《方略》、《明史》,并充总裁官。任内曾应诏上万言书,对民情吏治、朝政得失等,侃侃而论,直陈己见。不畏权臣鳌拜,直声闻朝野,深受康熙帝青睐。论学,尊朱熹,辟王阳明。以默识为真修,以笃行为至教。以孔子、颜渊、曾参、子思、孟子、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等人为正统,荀卿以下至王守仁为杂统。孔孟之道惟朱熹得其正,周程之学惟朱熹汇其全。对王守仁颇多责难,认为其学术,参杂禅学;其事功,杂以霸者,其性无善无恶,百余年来,世道灰灭,实其学说人之咎。又辨其儒、佛之别,认为儒者言心,便是言理;言理便是言心,,言理便不离气,言气便不离理。故心为理义之心,而非佛学之空灵心气为道义之气,而非老氏精神之气。儒者之心,有理之心;佛学之心,无理之心。儒者之气,有理之气,老氏之气,无理之气。儒者之心之气,不得在无理之外;佛老之气,不曾在天理之中。儒者心即理,气即理,与理为一;佛老心自心,气自气,判理为二。佛老不知天理为何物,儒者不知天理之外为何物。儒者谓天理在人事中,理事合而为一;异端谓天理在人事外,理事析而为二。上下古今,一理而已,一气而已。离理无从见气,离气无从见理;有理方有是气,有气斯有是理;理外无气,气外无理;不可谓理此而气彼,而特不可不谓理先气后,亦不可不谓理精而气粗。认为太极无他,不过天地间极至之理而已。天得之为天,地得之为地,人物得之为人物。太极之理,存之为五常之性,发之为四端之情,得之于心为德,行之于身为道。谓圣贤之道本平实,略无神奇,表里精粗,非有二致。经书传注,千言万语,论本体不过一“善”字;论工夫不过一“敬”宇。明善者,诚身之功;主敬者,明善之要。在吏治上,认为督抚廉则监司廉,守令亦不得不廉;督抚贪,则监司贪,守令亦不敢不贪。因而主张考核官吏,应以民生之苦乐为守令之贤否,以守令之贪廉为督抚之优劣。认为弭盗之法,在足民,亦在足兵;在察吏,亦在察将。不赞成乞求神灵,认为敬灾一时之事。图治万世之事,要之,以实不以文,修意必修事。如能君臣一心,上下同德,用良法,行仁政,则一切灾□不足为患。提倡治天下,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学校是贤才之薮,教化之基,学术事功之根底。应隆重师儒,兴起学校。学校应统率士子,讲明正学,非六经、语、孟之书不得读,非濂、洛、关、闽之学不得讲。垦请皇帝躬行节俭,明、诏臣民祟尚俭约。建议皇上举行经筵,熏陶德性,辅养圣躬。主张为政在人,人存政举,从无无弊之法。得其人,变化因心,自足以治;不得其人,虽典漠官礼,亦难尽善。然其学,沿袭成说,株守章句,反对标新立异,主张有孔孟程朱之经学,天地古今之理具备。学者只合尊守奉行,不必更去饶舌。康熙称其学崇正辟邪,有功圣道不浅。但因囿于成说,学术成就不高。著有《学统》、《下学堂札记》、《经义斋集》、《澡修堂集》、《朴园迩语》、《些余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