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章学诚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章学诚〗(1738-1801年)字实斋,清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少性耽典籍,雅好史学。从刘文蔚、童钰游,习闻黄宗羲之说,学遂日进。继游朱筠门,得纵览其所藏群书,与名流相讨论,学益宏富。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国子监典籍。同邵晋涵、洪亮吉等人朱筠幕。先后主讲定武、莲池、文正等书院。一生主要从事讲学、著述和编定方志的工作。不屑于考订之学,与正统派相异。认为自己从事文史校□,盖将有所发明。惟世俗风尚必有所偏。达人显贵之所主持,聪明才□之所奔赴,其中流弊,必不在小。载笔之士,不思挽救,无为贵著述。认为性命之说,易入空虚。司马迁本董仲舒天人性命之说而为经世之书,儒者欲尊德性,而空言易理以为功,引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春秋》亦经世之作。故善言天人性命,未有不切于人事者。提出"六经皆史",谓六经皆史,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则此否定六经为"载道之书",反对守六经以言道。认为三代学术,知有史水知有经。后人贵经术,以其即三代之史,近儒谈经似于人事之外别有所谓义理。主张史学为经世之学。先儒认为孔子之功莫大于《春秋》,正因其切合当时人事。后之言著述者,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天性,则吾得而知之,学者不知斯义,不足言史学。今之所谓经,其强半皆古人之所谓传。又说,不知当代而言好古,不通掌故而言经术,虽极精能,无当于实用。认为学为实事,而文非空言。在学术史的研究上,特别强调穷源至委,竞其流别。将其九流百家之学一律平等看待。认为诸子之为书,其持之有故而言之成理者,必有得于道体之一端,而后乃能恣肆其说以成一家之言。又提出才、识、学三者兼备的史学思想。认为社会的变化是一种自然的趋势,一切典章制度的建立,一代风气的形成,并不是少数人智力的作用。认为周公是集千古之大成的人物,但其"制作",也是时会使然,非周公之圣智能使之然。故道者,非圣人之所能为,皆其事势自然,渐形渐著,不得已而出之,故曰"天"。但又认为天下不能无风气,风气不能无循环。在哲学上,主张盈天地间惟万物,又说未有人而道已具备。道为万事万物之所以然。在道器关系上,主张道不离气,道寓于器。在认识论上提出即器以明道,认识是主观向客观效法,学就是效法。盖言学于形下之器,而自达于形上之道。认为方志如古国史,不得已而势不两全,无宁重文献而轻沿革。其于学术辄能条别而得其宗旨,立论多前人所未发。著有《章氏遗书》。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