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南轩集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南轩集〗四十四卷。宋张□(1133-1180)撰。□号南轩,故以为集名。张□卒后,其弟张杓搜其遗稿四巨编,托属朱熹为之论定,朱子又访得四方学者所传数十篇,益以平日往还书疏,编次缮写。未及终成,而已有刻其别本流传,朱子认为所刻之本为张□早年未定之论,而晚年谈经论事,发明道要之语,反多有佚遗,乃取前所搜辑,参互相校,断以张氏晚年之学,定为四十四卷,并于书前详记改编经过。书中包括书十卷,答问四卷等内容,反映作者学术思想的史料,主要在记、序、史论及答问等著作中;因为张□与朱熹最为友善,放书中录张氏与朱子书信凡七十三件,。张氏为学赞同朱子分辨义利“乃儒者第一义”的观点,他以“天理”为义,“人欲”为利,强调“学莫先于义利之辨”。在二程及朱子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天理与人欲绝对对立起来,警戒学者在潜心孔孟之学的同时,有彻底抛弃“利”,也即“人欲”,才能达到圣人之境,才能学有所成。他把仁、义、礼、智看作是人生所固有的道德,断言“所谓礼者,天之理”,即把封建秩序看作成永恒不变的规律。他极力提倡自己的“明理居敬”思想,认为“居敬有力,则其所穷者益精;穷理浸明,则其所居者亦有地”,他同朱子一样,强调“居敬”和“穷理”密不可分,二者互相发明。张□推崇周敦颐,认为周敦颐之学渊源精粹,实“自得于其心,而其妙乃在太极一图”。张□虽然出胡宏门下,但对其师及胡宏父胡安国之学,,却能不持门户之见,所评多能据实而言,他认为胡安国的《春秋传》在大旨上有功于“扶三纲,明大义,抑邪说,正人心”,但同时又指出,其书中间又多有“合商量处”;对胡安国之侄胡寅所撰《读史管见》他认为“病败不可言;其中有好处,亦无完篇”。张□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此书对于研究他的理学思想,与朱子理学思想的关系等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宋淳熙十一年(1184)刻本为现存最早版本;另有元刻本,明缪氏刻本;清康熙间锡山华氏刊本最为精审;《四库全书》收载,道光间又有蜀刻本。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