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老子全译

第13章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1)。何谓宠辱若惊(2)?宠为上,辱为下(3),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4)。何谓贵大患若身(5)?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6)?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7)。

【题解】

本章的基本思想跟上章相同,都表现没落阶级对新社会(封建社会)制度的消极对抗态度。

注释:

(1)马王堆本甲乙本及诸行本均如此。惟甲本“宠”作“龙”,“患”作“梡”,乙本“宠”作“弄”,皆音假或省文。下并同。宠,《国语·吴语》:“其宠大矣。”韦注:“宠,荣也。”上句“若”作“而”。王引之《经传释词》:“顾懽注老子曰:‘若,而也。’”贵大患若身,高亨说:“此句义不可通。疑原作‘大患有身’,‘贵’字涉下文而衍。‘有’‘若’篆文相近,且涉上句而讹。下文云:‘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正申明此意。”其言甚是。

(2)马王堆本甲乙本及王弼、傅奕悉如此。惟马王堆本“谓”省作“胃”、“宠”省作“龙”,甲本“何”讹作“苛”。河上、景龙、开元、景福、敦煌丙及苏、范诸本,均无“若惊”二字。

(3)景福及陈景元、寇才质、张嗣成、李道纯、潘静观诸本悉如此。马王堆本作“龙之为下”,乙本作“弄之为下也”。王弼、傅奕、范应元及开元、古楼观、诸唐本、宋本多作“宠为下”,与马王堆本相近。河上、景龙、李荣、吴澄诸本作“辱为下”。

劳健《古本考》:“宠辱,谓宠辱之见也;为上,为下,犹第六十一章‘以真静为下’、‘大者宜为下’诸言之见也。盖谓以为上为宠,以为下为辱,则得之失之,皆有以动其心,其惊为均也。若以阙文作‘宠为下’一句而解,如以受宠者为下,故惊得如惊失,非其旨矣。作‘辱为下’一句者更不可通。”

(4)马王堆本甲乙本及河上、王、傅诸通行本皆如此。马王堆本“谓”省作“胃”。强思齐本“谓”作“为”。林希逸《道德真经义》、吴澄《道德真经注》、明太祖《御注道德真经》诸本无“是谓宠辱若惊”句。奚侗说:“吴澄本无‘是谓宠辱若惊’六字,以下文例之,似是。”高亨说:“得宠得辱,失宠失辱,皆若惊者,由于自私其自身。自私其身,则重视外物,重视外物,则情为物移,此人之通病也。或曰‘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当作‘宠为上,失之若惊,辱为下,失之若惊’。

文有窜误耳。”三句“若”字都训“而”,解见“宠辱若惊”句。

(5)马王堆本甲乙本及河上、王、傅、范及诸通行本皆如此。惟马王堆本“谓”、“患”用言假如上。龙兴碑“谓”作“为”。“贵大患若身”解详上。

(6)王弼本如此。马王堆本甲、乙本“为吾有身”句末有“也”字,“吾有何患”句首无“吾”字。景龙、敦煌丙、李荣《老子道德经注》及《列子·天瑞》张谌注所引,无“者”字。傅、范“及”作“苟”,傅句末有“乎”字。《牟子·理惑论》所引,无“者”字,“及”作“若”。王引之《经传释词》:“及,犹若也。”

(7)王弼本、范注一本均如此。马王堆本乙本作“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橐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女(安)可以寄天下矣。”甲本末句“可”讹作“何”,无“矣”字。《庄子·在宥》作“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宋陈景元同此。《淮南子·道应训》引作“贵以身为天下,焉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焉可以寄天下矣。”傅、范作“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寄天下矣。”刘师培说:“考《老子》之书,凡‘乃’词‘则’词,恒用‘焉’字。如十七章‘信不足,焉有不信’,故知此文古本亦作‘焉’。‘可’字‘则’字‘乃’字,均后人训释之词,校者用以代正字,又开元本于此文二‘若可’,均改作‘则若’,此则不知‘若’即‘则’义矣。”杨树达《词诠》:“若,副词也,乃也,始也。”高亨说:“贵者意所尚也,爱者情所属也。以身为天下者,视其身如天下人也。若,犹乃也。视其身如天下人,是无身矣,是无我矣,是无私矣,如此者方可以天下寄托之。”

【今译】

(人们)受到荣宠和侮辱都会感到惊愕。(而不知道)身体是自己最大的忧患。什么叫做宠辱若惊?(两者比较)受到荣宠是上等的,受到侮辱是下等的。得到这些就感到惊喜,失掉这些就感到惊惧,这就叫做宠辱若惊。怎么说身体是自己最大的忧患?我之所以有祸患,是由于我有此身体,如果我没有这个身体,我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以尊尚视身若患的态度对待天下,就可以把天下的重担让他担负起来,以服膺视身若患的信念对待天下,就可以把天下的重任交付给他。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