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五十六礼政三大典下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停止封禅等议

张玉书

该臣等议得词臣曹禾疏称祀典国之大事。三五以来。无不以成功告于上帝。封禅及班固诸儒言。泰山五岳之长。神灵所聚。因高崇天谓之封。就广增地谓之禅。刻石纪号。甚盛典也。逮秦汉唐宋。有事岱宗者。劳民费财。失对越之意。后世遂不敢申明其礼。不知因名山升中。与天相见。其为典礼。至尊至重。又黄帝上元甲子贞元运会。由是封峦勒成。汉武帝不得其时。则以十一月甲子朔至应之。而数千年之景运。适协于今日功成治定之后。  皇上以精一执中为奉若。上帝之命。不可不报。山川百神之助。不可不答。运世之本。开基之功德。不可不纪。宜勿惮登陟。亟议告成。考汉唐仪注。行之简易等语。伏考封禅之说。不着于经。司马迁封禅书。乃引管仲古封禅七十二家之说。梁着作佐郎许懋。极言其妄。纲目是之。至于甲子纪岁。始于黄帝。其为上元甲子。则史无明文。即管仲言黄帝封禅。亦未指其年为甲子之年也。又按书传舜至岱宗。燔柴祀天。原非封禅。唐虞三代以前。实无登封故事可考。其史鉴所纪。则有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唐高宗武后明皇宋真宗行封禅礼。所纪礼仪。则有筑坛设壝。及玉策玉牒玉简金匮金绳金泥之制。需费甚烦。且礼不合于经。虽从简易。亦于义无当。仰惟  皇上圣德布昭。神谋默运。内除苞孽。外靖鲸鲵。文教覃敷。武功赫濯。巍巍荡荡。直与尧舜比隆。而  皇上敬天凝命。至诚感神。无一事不与天意相流通。无一时不与天心相陟降。则所以仰答神明。茂膺休祉者。固无所不极其盛矣。比者三逆荡平。已遗官告祭   郊庙社稷岳渎海镇诸神。台湾归顺。又专告    郊庙社稷。一应典礼。俱经举行。封禅告成之礼。无庸议。又科臣王承祖疏请仿虞帝之制。巡幸东方。察闾阎之利病。问风俗之厚薄。设祭方岳。以祈年丰祷雨泽。又东岳密迩孔里。  御辇所届。观其车服礼器。亦千古盛事等语。伏考一岁之内。巡四岳。此三代以前。巡省诸侯之礼。自设郡县以后。未有行者。舜之燔柴。原因巡守行告至礼。其望秩山川。是因祭天而望祭东方之山川。非专祭泰山之神也。我  皇上銮舆巡历。凡所至之地。辄询考吏治。延访舆情。或训饬官方。或特加蠲赈。无非省方问俗。勤民重农至意。其祭岱祈年。并祷雨泽之事。非礼典所载。应无庸议。至历代帝王诣孔里。始于汉高帝。后则汉明帝章帝安帝。北魏孝文帝。唐高宗明皇。后周太祖。宋真宗。皆以经过鲁地展祀。未有专诣阙里故事。我  皇上博综经学。宏阐心传。重道崇文。千古莫并。其东巡特祀阙里。应候  睿裁。疏内又言封禅之事。秦皇汉武。不过耀德张功。后世鄙焉。臣等已于曹禾疏内议覆。无庸另议。

昭代乐章恭纪

张玉书

顺治元年八月。   世祖章皇帝至燕京。九月朔即  皇帝位。将以十月告祭   天地宗庙社稷。时乐章未定。大学士臣诠臣承畴臣升上言。郊庙社稷乐章。前代皆各取佳名。以昭一代之制。汉魏曲名各别。不可枚举。梁用雅。北齐及隋用夏。唐用和。宋用安。金用宁。元郊社用成。宗庙用宁。明用和。今我 朝削平寇乱。以有天下。有与万邦黎献。共享太平之义。乐名宜更用平。其节则郊社九奏。社稷七奏。宗庙六奏。制可。爰命翰林诸臣。分撰乐章。撰定。太常寺颁示乐舞诸生。以时肄习焉。今考各坛庙乐章。其辞明肃简穆。取乎达将享之忱。洽幽明之德。而非灵芝宛马白麟赤蛟诸歌。夸奇瑞于天神人鬼之前者可比。此所谓古乐之遗音。宫悬之雅奏也。而臣愚窃惟庙乐始于三颂。诗序所谓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商颂自有娀及契。以迄成汤武丁。周颂自后稷太王。以及文武成康。皆发扬其文德武功之盛。以达于诗歌。藏于太府。汉郊庙诗乐。不及祖宗之事。则班固讥焉。晋泰始中傅元制登歌七章。分祀七庙。自是历代相沿。皆各有庙堂之桨。礼不忘其本乐。乐其所自生。古之义也。洪惟我   太祖高皇帝。肇造丕基。臣服之国。三十有二。   太宗文皇帝。益缵而光大之。迄   世祖章皇帝。底定方夏。混一寰区。文德武功。皆前代所未及。谓宜各制庙乐。发皇盛治。庶几   祖宗艰难创垂之烈。得以昭示来兹。而徒取笾豆祼享之辞彻诸神听。得毋于形容盛美之谊。犹有缺焉者与。谨按典制。元会乐作于殿上。名曰莽式。所陈皆昭代故事。率以满洲旧臣充其选。有旌旄弓矢跃马阵之容。有屈伸进反俯仰疾徐之节。特以歌辞无汉音。未遑颁之太常。俾乐工肄习。臣谓应命儒臣。援据其事。撰译歌诗。为   高庙乐。   文庙乐。更益以入中原靖寇诸舞。为   世庙乐。声容悉造。事实而律谐。则太和洋溢之气。塞于宇宙。而国运之寖昌寖炽。可以预卜矣。

请编次乐律算数疏

张玉书

康熙三十一年正月初四日。仰蒙  圣恩。以岁首机务余暇。欲以理数乐律之学。牖诲诸臣。特召臣等至干清门。环侍  御座之前。  皇上检阅性理。披图指示。因而究论算数。综考律吕。辨径一围三之非。穷隔八相生之实。俾臣等见所未见。闻所未闻。退而相顾惊喜。深媿从前学识浅陋。锢守陈言。而不自知其迷惑也。夫径一围三之说。前人以麤疏约略。未经密算之法。笔之于书。后人习而不察。遂胶固其说。墨守而不知辨。  皇上取方圆诸图。参互试之。乃知每径一尺。围当三尺一寸四分一厘有奇。若此于围三。则奇零不尽之数。无所归着。每径一尺。即差一寸四分有奇。寻丈以上。其差弥甚。  圣谕谓径一围三。止可算六角。而不可算围圆。诚不易之至理也。事最明显。具在目前。而律吕新书诸说。未究及此。所以徒为空言。而不求验诸实用。固无往而不见其讹舛耳。至于十二律隔八相生。宋儒载其图。具其说。而其自然之理。与所以然之故。未有能实指之者。  皇上命乐工以篴和瑟。审其声音。七音高下。次第相生。至第八声。复还其始。所谓隔八相生之法。其本原实在乎是。从来论乐者。皆未之及。千古未发之秘。自我  皇上今日发之。非圣心神悟。本于天授。何由得此。  皇上又谕从来尺制不同。十二律之长短。以尺定管。不足为据。当以天地度数为主。大哉  圣言。中和位育之理。悉具于中矣。夫万物之用。皆起于数。律度量衡。悉从此出。而数不离于理。不能穷不易之理。必不能究不易之数。惟我  皇上以天纵之资。极格物之学。凡立一法。定一制。务期试诸实用。见之明效。然后断然无疑。以此法而测晷景。辨分杪。注岁差。验交食。量度高深。审定音律。随所施用。无不合。至理得而至数毕符。所谓近之不遗于日用。而推之直可通于造化者也。顾乐律算数之学。失传已久。承袭舛。莫摘其非。奥义微机。莫探其蕴。在臣等躬聆  训诲。犹且一时省悟。而覆算迷蒙。中外臣民。何由共喻。臣仰祈  皇上特赐裁定。编次成书。颁示四方。共相传习。正历来积算之差讹。垂万世和声之善法。学术政事。均有裨益。臣民幸甚。后世幸甚。

律吕正义四库全书提要

纪昀

御定律吕正义五卷。   康熙五十二年。   圣祖仁皇帝御定律历渊源之第三部也。凡分三篇。上编二卷。曰正律审音。以发明黄锺起数。及纵长体积面幂周径律吕损益之理。管弦律度旋宫之法。下编二卷。曰和声定乐。以明八音制器之要。各有图说。而于各篇之中。详考古今之同异。续编一卷。曰协均度曲。则取波尔都哈儿国人徐日升。及壹大里呀国人德里格。所讲声律节奏。证以经史所载律吕宫调诸法。分配阴阳二均字谱。亦有图有说。案造律之法。必先累黍。汉魏以后。迄无定论。尺既不定。则黄锺真度。亦无由得。恭惟   圣祖仁皇帝天纵神圣。以纵横二黍相较。横黍百粒。适当纵黍八寸一分之限。用四率比例。推得古黄锺九寸。为今尺之七寸二分九厘。其体积面幂周径。皆用密率乘除。至为精密。此千古难明之绝学。待   圣人而明者也。又言乐者率宗司马迁淮南子之说。以三分损益之术。误为管音五声二变之次。复执管子弦音五声度分。牵合于十二律吕之中。故管律弦度。俱不可得而明。而阳律阴吕。又错互用之。益滋谬。不知律吕分用。显有周官六律合阳声。六吕合阴声。及国语六闲之文可据。而弦管之生声取分。各有不同。弦度全半相应。管音半律。较全律则下一音。吕览以三寸九分之管。为声中黄钟之宫。即半太蔟合黄钟之义。若不问管弦全半之分。而概以三分损益所得之黄林太南姑应蕤为七音。又以半黄锺为清宫。失之远矣。至旋宫之法。宫自为宫。调自为调。管子羽征之数大于中。国语宫逐羽音。是其遗法。故以宫主宫。羽主调。则当二变者不起调。而与调首不合之征音。亦不起调。一均凡羽宫商角四调。七均凡二十八调。至弦度自首音至第八音。得六全分。与管律之得全分者不同。若以律吕之分。索之弦音。则阴阳相杂。声随度移。即隋志所云七声之内。三声乖应者是也。故但以弦音奏之。而不和以管音。亦止有宫商征羽之四调而已。凡此皆自来论乐家所昧昧者。非   圣人心通制作之原。乌能律均出度。妙合造化。有如是之精微广大耶。若夫播之声气。则和声定乐论。竹音以律吕相和而设孔。琴以倍征为第一弦。协均度曲论。弦音清浊二均递转合声之法。皆出昔人论议之外。而一一莫不与经史所载相发明。斯诚   明聪天亶。度越千古者矣。

论钟律疏乾隆六年

张照

奉  旨查考编钟倍半之制。及有设而不作之故。除倍律钟在黄钟前。从低至高。不便移易之故。已于初五日合词具奏。不另开陈外。查得编钟一架。上八下八。上为阳律。下为阴吕。向来考击之节。   南郊   庙祀及  临朝大典。皆用黄钟为宫。   北郊  月坛。则用大吕为宫。用黄钟为宫。则击上钟。不击下钟。若用大吕为宫。则止击下钟。不击上钟。临期以下钟易置上位而击之。非下八钟不击也。掌仪司向无应击下钟之典。是以不知下钟亦有时而击。若太常寺乐工。则知之矣。然而其所以然之故。则各不能知也。若上八钟内。又有三钟不击者。则以八钟原止七音。姑洗为宫。黄钟起调为工字调。倍夷则无射为变征。太蔟为变宫。三钟不入调。是以不击。工字调而外。则惟二钟不击。如以太蔟为宫。倍无射起调为尺字调。则倍夷则无射太蔟。三钟皆击。而黄钟为变宫。夷则为变征。二钟又当不击矣。是上三钟亦有不击者。因历来俱以黄钟调为黄钟宫。故为考击之所不及。而非设而不作也。儒生不知音律。谓黄钟为声气之元。万物之母。郊庙朝廷。必须用黄钟为宫。否则有碍。不知黄钟为宫。其第一声便是下羽。除变宫变征不入调外。商角征羽。必须迭用。若声声皆是黄钟。则晏子所谓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况大武之乐。即是无射为宫。载在国语。无射乃阳律之穷。而武王用之。则十二月各以其律为宫所不可亦明矣。况明代及我   圣祖仁皇帝。未经考定黄钟以前。并称以黄钟为宫。及考定之后始知一向误以太蔟为宫。而明代盛衰不一。我 朝隆盛如斯。则迂儒之论不足信又甚明。但自黄钟以上。音必渐高。自黄钟以下。音必渐低。其八音谐和与否。非历试不能明晓。容臣等详悉查考办理。再行请  旨。

论乐律及权量疏乾隆六年                      张照

臣伏蒙  天语垂问古乐今乐雅乐俗乐之变。律度量衡之曷由同。乐音乐字之本末同异。编钟倍律。及有设而不作之故。臣章句鲰生。不学操缦。其于律吕。目剽耳食。非有真得。承  问茫昧。震惧失图。窃惟古乐。自周衰而废。仲尼以前。鲁犹守之。季札观乐。载在左氏。迨师挚适齐。在鲁者亦遂沦坠。论语所记。记乐亡也。魏文侯与子夏问答。语在乐记。时去师挚适齐未远。列国犹有吉光片羽。至于七国入秦。而澌灭尽矣。虽然。观子夏言乐与音相近而不同。则知乐之与音。犹识之与性。性不离识。不涉识。识不同性。不异性。乐不离音。不涉音。音不同乐。不异乐。识在则性固无所亏。音在则乐亦无所阙。性虽无亏。而必俟空有双融始能见。乐虽无阙。而必俟欲净理纯始可作。纵使搏拊考击之法。笙镛钟鼓之制。于今泯焉。而宫商角征羽。出于天然。非人力之所得与。则岂世代今古之所可殊。古乐安得而亡。况黄钟之管。曾经   圣祖仁皇帝考定。而乐器制度。散见于经史者。犹可沿流以溯源哉。惟在人存政举而已。乐经曰。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祇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髫大夏大濩大武。乐德则以理义养其心。乐语则以声音养其耳。乐舞则以舞蹈养其血脉。古人所谓以乐教者如此。所以声音之道与政通也。后世不知乐为教之事。故其职领于有司而已。学士大夫。鲜有知者。其精微之旨不传。而徒索之铿锵节奏。已不足以和神人。况太常工人记其髣。用之郊庙者。存什一于千百耳。其施之民间日用。莫非子夏所谓及优侏儒。猱杂子女。则其所化之民。所成之俗。当何如耶。溯自列国时。古乐既废。俗乐繁兴。桑间濮上之音。流入宫掖。左氏所称撞钟舞女。吴越春秋所载越夫人教舞。史记所载优旃优施之属。自朝廷以至闾巷。以娱心志。以悦耳目。莫不用是。惟郊庙所用。则略存古乐之铿锵。百姓不得而知。则谓之曰古乐亡也亦宜。非乐亡也。乐教亡也。使铿锵之节同于古而即可谓之古乐。则孔子亦不当云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矣。使器必篑桴土鼓。歌必鹿鸣四牡。而后可谓之古乐。则孟子又不当曰今之乐犹古之乐矣。孔孟之言必同而无异。则古乐在今匪存而匪亡断可识已。迨汉高祖入秦。有制氏者。世隶太常。记其度数。叔孙通因之制为汉乐。高祖好楚声。唐山夫人为安世乐。实楚声。用之房中。安世乐秦名寿人。或曰即关雎之度数。至文帝时。以奉高祖祠庙。而楚声又混入古乐矣。汉武帝以讴者李延年为协律都尉。造新声。制乐章。述己功德。陈之宗庙。为太一天马等歌。汲黯谏。丞相公孙宏斥黯诽谤。先儒以古乐之亡。断自汉武焉。嗣后俗乐音节。尽入古乐。如油入面。越世愈久。愈不可考。历代虽欲修明。无征不信。人自为说。莫能断其是非。史氏但以用之宗庙朝廷者曰古乐雅乐。其虽在朝廷。而本出于里巷者。谓之今乐俗乐。依古有雅乐部。俗乐部。前明以来。亦有太常部。教坊部。其源流沿革。文虽烦赜。而亦具有条贯。另单开呈。濂溪周子有言。乐声淡而不伤。和而不淫。入于耳。感于心。莫不淡且和焉。淡则欲心平。和则躁心释。此数语者。状古乐之音。最为明尽。夫目之司视也。口之司味也。凡悦目悦口之物。未有不败道而伤生者。何独于耳而有殊。故凡乐声激烈慷慨。流荡靡曼。则耳必悦之。若淡且和。何悦之有。古之作乐于以养德。后之作乐于以悦耳。所以三代而下。朝廷之上。奋然欲正乐复古者屡矣。而卒不能者。以反乎周子之言。而未尝于此加之意与。

至于度也。量也。权衡也。皆本于律。尚矣。黄钟为声气之元。象数之本。度量权衡。皆于是受法。度量权衡正而人生日用万事筦焉。  皇上深维事本。而期四海之同。诚立政要之也。按汉书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本起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各自其十以升于引。而五度审矣。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本起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以井水平其概。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各自其十以升于斛。而五量嘉矣。权衡者。权重也。衡平也。铢两斤钧石也。本起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历代诸儒。考古制者。胥以此为鼻祖焉。夫黄钟元声。自在天壤。而造律之尺。难得其真。蔡元定律吕新书所载。有周尺。汉刘歆铜斛尺。蔡邕铜龠尺。建武铜尺。魏杜夔尺。晋田父玉尺。始平古铜尺。汲玉律尺。刘曜土圭尺。刘宋钱乐之浑仪尺。后魏元延明尺。后周玉尺。梁景表尺。隋开皇木尺。五代玉朴律准尺。宋和岘尺。李照尺。胡瑗阮逸尺。邓保信尺。大晟乐尺。共二十种。其同异则宋史详之。至于量。周制则见考工记氏为量章。汉志则见汉书律志。至梁陈则以古升五升为一斗。后周获晋古玉升。仿其制。颁天下。径七尺八分。深二寸八分。重七斤八两。以彼时官斗较之。多三合四勺。隋开皇以古三升为一升。大业后。复古升。嗣后史无其文。至于权衡。汉志虽详。而不知其器之何似。石勒十八年。造建德殿。得圆石。有铭曰律权石。重四钧。同律度量衡云。又后魏景明中。并州人王显达献古铜权一枚。具有铭。铭七十九字。识者云。皆王莽所造也。梁陈以前。犹依汉古秤。齐以晋宋时一斤八两为一斤。开皇时以三斤为一斤。大业中复古秤。贞观时铸铜斛与古玉尺玉斗同符。古玉尺玉斗。藏于大学署。武后时亡之。宋化间。诏以秬黍依古法。较定权衡。史称其制为精备。颁之天下。奸弊无所措。元明两朝无闻焉。我   圣祖仁皇帝。心通天矩。学贯神枢。既以斗尺秤法马式。颁之天下。又凡省府州县。皆有铁斛。收粮放饷。一准诸平。违则有刑。又恐法久易湮。且古法累黍定度。度立而量与权衡准焉。度既不齐。黍数即不符合。   躬亲累黍布算。而得今尺八寸一分。恰合千二百黍之分。符乎天数之九九。于以定黄钟之律。尺既定矣。又恐不寓诸器。则法不可明。乃于   御制数理精蕴书内载其法。以金银制为寸方。着其轻重。而度与权衡之准。了如指掌。雍正九年。列之为表。载入 大清会典颁行天下。诚百世之俟圣人而不惑也。臣以为在今日非法度之不立。在奉行之未能。请  命有司按表成造尺秤法马斗斛。颁行天下。再为申明违式之禁。务使画一。并令直省将会典内权量表刊刻颁布。使人人共晓。或亦同之之一法也。五方风气不齐。民俗所便各异。然在官者有一定之程。则能以我之至齐齐彼之不齐。而不齐者亦齐。其所不齐亦无害。臣昔闻于   圣祖仁皇帝者如此。今蒙  圣谕。虞舜巡狩同律度量衡。惟其时亦有不同者。是以同之。若其皆同。何同之有。然而在我者安可不同。至哉  圣言。信乎   先圣  后圣。其揆一也。臣又谓立法固当深讲。而用法自在得人。度量权衡虽同。而官司用之。入则重。出则轻。而以为家肥。其鄙陋更甚者。转以此为国利。譬如平粜。以谷贵故平其价也。往者有司转就民间贵价之数。略减五分。以卖官米。则加以银色法马使费之数。必转贵于现在之贵价矣。于是米价以平粜而愈贵。鄙陋之见曰。此乃国之利也。否则曰。如此乃可告无罪也。岂不与平粜之意。适相反耶。行之在上如此。百姓至愚。必以为度量权衡。 国家本无定准。浸假而民间各自为制。浸假而官司转从民制以为便。此历代度量权衡所以不同之本也。夫期民间之恪守。先从官司之恪守始。臣愚见如此。伏候  圣训。至乐音与工尺。乐字之根本同异。及编钟倍半之制。现在与庄亲王校定声律。容另折合词具奏。

论乐

陆世仪

乐之难谐。大约学士大夫泥乐理而不知乐音。工师伶人识乐音而不达乐理。其实乐者音与理而已。其声翕纯曒绎则音正焉。广大和平则理存焉。故君子但当审音察理。若夫器数之事。如铜剂之厚薄。律尺之长短。则工师之事。听之工师而已。不能审音察理。而反纷纷于铜剂律尺。究竟不能通晓。反为工师所笑。如宋景佑之乐。李照主之。然太常歌工。病钟声浊。私赂铸工。使减铜剂。声清歌协。而照不知。元丰之乐。杨杰主之。欲废旧钟。乐工不平。一夕易之。而杰不知。崇宁之乐。魏汉津主之。请帝中指寸为律。径围为容盛。其后止用指寸。不用径围。且制器亦不能成剂量。工人但随律调之。大率非汉津之本说。而汉津亦不知。则知论乐不务审声。而纷纷器数者。大抵皆说梦也。蔡元定律吕新书。尚不可用。况其它乎。乐不过声词二者。声要渺而难寻。词平实而易辨。三代而下。求词之合于雅颂者寡矣。声云乎哉。

洪武癸丑。以祭祀还宫。宜用乐舞生前导。遂命翰林儒臣撰乐章。谕之曰。古人诗歌乐曲。皆寓讽谏之意。后世乐章。惟闻颂美。无复古意矣。尝闻讽谏。则使人惕然有警。若颂美之辞。使人闻之。意怠而自恃。自恃者日骄。自警者日强。朕意如此。卿等其撰述。无有所避。于是儒臣乃上所撰神降祥祝酣酒色荒禽荒诸曲。凡三十九章。曰回銮乐歌。其辞皆存规谏。命礼部付歌工肄习之。按此真得古人诗乐本旨。祭祀还宫之日。正去敬就弛之日也。于此而敬。则无不敬矣。回銮歌。用意深哉。

满汉字音论

鲁之裕

国朝之制。以进士与词林选者。年四十五岁以前。必使习国书。而四十五岁以后者免焉。良以其舌本因年而。不能强之圆捷也。予虽不与其习。而尝耳目乎其间。徐乃悟夫中外文字声音之不同无他。左与右之别也。偏与正之分也。音与字之异也。而且有横与直之判也。口与耳之殊也。声与音之歧也。何也。满书之文左旋。而其行则条而向右。汉书之文右旋。而其行则条而向左。汉之书正而错之以成形者也。满之书偏而缠之以为体者也。汉以一字主一音。满以一字贯数音。汉书自上 而下。相联以属辞。而满之外。若喇嘛。若回●。若西番等国。则左旋横绕。以层盘迭缀。而为始终焉。其相为授受也满以耳。汉以目。耳贵聪。非聪无续也。目贵明。非明易讹也。故汉书以详胜。详乃该之而靡遗。满书以简胜。如谱曲者然。虽有书特以标其略焉耳。故汉书之读别在声。就声而借之。有转注假借之术。以通其所穷。满书之读别在音。即音而传之。愈屈曲愈圆转。而愈不可以穷。声有尽而音无方。故无字之音恒多也。然汉学者之辨于字。必晰其点画。至于音则彼此互异弗较也。满学者之辨于音。务研其清浊。至于字则体势小差弗计也。故汉有不可胜记之字。满有不可胜诵之音。汉字以变化神其奇。 满音以圆捷灵其妙。是以切韵之学。汉之不识其起例者甚多。而满则自然而合之。无他。源流近而舌音习焉耳。

辽金元三史国语解四库全书提要

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四十六卷。乾隆四十六年奉  敕撰。考译语对音。自古已然。公羊传所称地物从中国邑。人名从主人是也。译语兼释其名义。亦自古已然。左传所称楚人谓乳谷。谓虎于菟。谷梁传所称吴谓善伊。谓稻缓。号从中国名从主人是也。闲有音同字异者。如天竺之为捐笃身毒印度。鸟桓之为乌丸。正如中国文字。偶然假借。如欧阳汉碑作欧羊。包胥战国策作勃苏耳。初非以字之美恶。分别爱憎也。自魏书改柔然为蠕蠕。比诸蠕动。已属不经。唐书谓回纥改称回鹘。取轻健如鹘之意。更为附会。至宋以后不通译语。竟以中国之言。求外邦之义。如赵元昊自称兀卒。转为吾祖。遂谓吾祖为我翁。萧鹧巴本属蕃名。乃以与曾甫作对。以鹧巴鹑脯为恶谑。积习相沿。不一而足。元托克托等。修宋辽金三史。多袭旧文。不加刊正。考其编辑成书。已当元末。是时如台哈布哈号为文士。今所传纳新案纳新原本误作乃贤今改正金台集。首有所题篆字。亦自署曰泰不华。居然异。盖羌俗已漓。并色目诸人。亦不甚通其国语。宜诸史之谬百出矣。迨及明初。宋濂等纂修元史。以八月告成。事挂漏。尚难殚数。前代译语。更非所谙。三史所附国语解。颠舛支离。固其宜也。我  皇上圣明天纵。迈古涵今。洞悉诸国之文。灼见旧编之误。  特命馆臣。详加厘定。并一一  亲加指示。务得其真。以索伦语正辽史凡十卷。首君名。附以后妃皇子公主。次宫卫。附以军名。次部族。附以属国。次地理。次职官。次人名。次名物。共七门。以满洲语正金史。凡十二卷。首君名。附以后妃皇子。次部族。次地理。次职官。附以军名。次姓氏。次人名。附以名物。共六门。以蒙古语正元史。凡二十四卷。首帝名。附以后妃皇子公主。次宫卫。附以军名。次部族。附以国名。次地理。次职官。次人名。次名物。共七门。各一一着其名义。详其字音。为汉文所无者。则两合三合以取之。分析微茫。穷极要窅。即不谙翻译之人。绎训释之明。悟语声之转。亦觉厘然有当于心。而恍然于旧史之误也。盖自  钦定三合切音清文鉴出而 国语之精奥明。至此书出而前史之异同得失亦明。不但宋明二史。可据此以刊其。即四库之书。凡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涉于三朝者。均得援以改正。使音训皆得其真。  圣朝考文之典。洵超轶乎万矣。

拟上今方言表

龚自珍

臣某言。昔臣在京师。造今方言书。徂江之南。逾岁而成。首满洲。尊王也。胪十八行省。大一统也。终琉球高丽蒙古喀尔喀。示王者无外也。民之所异于禽兽也。则声而已矣。人性智愚出于天。声清浊侈弇鸿閷出于地。每省各述总论。述山川气也。气之转无际。际虖气者有际。寸合而尺徙。尺合而咫徙。故府州县以渐而变不敢紊也。董之以事。部之以物。俾可易考也。天道十年而小变。百年而大变。人亦小天。古今朝市城邑礼俗之变。以有形变者也。声之变。以无形变者也。撢择传记。博及小说。凡古言之存者疏于下。方知今之不自今始也。及今成书。以今为臬也。音有自南北而东西者。有自北而南而东西者。孙曾播迁。混混以成。苟有端绪。可以寻究。虽谢神瞽不敢不聪也。采字母翻切之旨。欲撮举一言。可以一行省音贯十八省音。可以纳十八省音于一省也。臣又言曰。三皇之世。未有文字。但有人声。五帝三王之世。以人声为文字。故传曰。声之精者为言。言之精者为文。声与言文字之祖也。文字有形有义。声为其魂。形与义为体魄。魄魂具而文字始具矣。夫乃外史达之。太史登之。学僮讽之。皆后兴者也。是故造作礼乐。经略宇宙。天地以是灵。日月以是明。江河以是清。百王以是兴。百圣以是有名。审声音之教也。

蒙古声类表序

龚自珍

自 国语以至额讷特珂克。上伯特以至天山。北路准部。南路回部。皆有方语。则皆有字头呼韵之学。而五十一旗部属。及喀尔喀四大部。反无之。今蒙古语言文字具在。沿流以溯原。因子而识母。因其自然而不惟师心之尚。能之乎。曰不能。则无为贵聪矣。但其义例。触手钩棘。道出于天。籁无不同。法成乎人。例实不一。自 国书十二篇外。经典白译祖东游震旦笔受一经之文。先后数译。尚尔乖迕。若夫神珙所制。司马光所图。与德斡必特雅星哈所受。通密伞布喇所传。乾隆初。仰承  睿指。或烦定正。而后胪列整齐。源流明备。各还其一家之言。重以准部有托忒体。回部有弹舌声。下士谫愚。冥搜博采。求其贯通。不亦劳矣。今先举诸家各不同处。然后准的可得而审。义例可得而择也。诸家不同约有七事。按僧伽婆罗译师利问经。举五十字。不空译文殊问经。举五十字。竺昙摩罗察译光赞般若经。举四十一字。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举四十二字。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经。举四十二字。元装译大般若经四十三字。佛驮跋陀罗译华严四十二字。实叉难陀译华严四十二字。地婆诃罗译华严四十二字。三藏般若译华严四十二字。不空译华严四十二字。金刚顶经五十字。昙无谶译大般盘经。如来性品。六十二唱。实举五十字六十二字约以十四音有重见之字故止五十也有初短久短次长三种别佛言皆以舌齿喉而有差别此经尚未经同文韵统采摭故特详之凡十三种。皆一母一声。  钦定天竺五十母。西番三十母。回部二十九母。皆同。惟 圣朝国书之母。则以阿额衣鄂乌谔六字为第一类。余至十二字不等。如八拨逼以下乃十二字准部十五母。则亦以阿至互七字为第一类。余亦七字成类。而非以额依等字为所生之声。此例之异者一也。天竺母所生。可举者一千二百一十二字。西番旧六字。纱靸婀妻鸦合齐鸦合赍鸦合凡六所生纔二十四字。合新旧三十字所生。可举者共四百三十四字。回部所生字。单字一百七十四字。连字则以一字领二十八字。轮流统领。又兼本字自领本字。如阿阿衣衣乌乌之属。计八百四十一字。共计一千零十五字。 国语则除第一乌珠为十一部之纲。其第二部起。自阿衣额衣阿拉额拉以下。共生一千二百四十余字。而准部十五母。尚无推衍成图之作者。准部若以 国书比较只抵有 国书之第一图耳中华见溪疑卅六字。旧法有演出十二摄各四声者。又藏经十三种。惟华严实叉难陀本。每卷毕唱演三节。每节十字起。至十四五字不等。而仍收声于第一字。是亦谱生声之例。而彼十二家无闻。此例之异者二也。同为母生子。而所以能生。又分两种。 国书仿照天竺之例。定有主辅二类。其字之收声于阿者。定纳阿至●阿二十四字。为辅字也。阿至鄂六字。主字也。第一部之纳奴窝起皆收声于阿皆辅阿而行天竺自阿至阿斯十六字。主字也。自嘎至嘎剎三十四字。辅字也。盘凡六十二唱。而佛言十四音。亦具主辅之理。余如西番之三十母。即不能分主辅矣。而余十二经。准之托忒。皆不能分矣。且西番旧六字。无所配合而生声。实叉难陀本无所配合而生声。即回部加记号之百七十四单字。不能不以为子。而以为二十九头之辅也。盖单字从字母生。连字又从单字生。比各家又中鬲一重。如算法家之有祖孙位。是其特异。然亦无所配合而生声。司马氏以十二摄演神珙近之矣。但上为双声。下为迭韵。一言了然。不必谓之配合而生声。此例之异者三也。

南北等韵各家。或用喉舌唇齿分配阴阳。而难有定论。惟元周氏作中原音韵。不用分配。而阴阳乃确乎不易。人之喉舌唇齿皆各兼阴阳岂必分配乎周但以字区之南北人皆同之。此例之异者四也。恭禀  睿指。 国书以阿字为元声。实抉古来圣神未发之秘。胎八极于一喉。自然之符也。大藏十二种皆同。天竺同。准部同。而间有小异者。西番之不于发声也。回部之不于字头。而于化单字也。盘之不于第一。而于第四五六七也。又复见第二十三字推本以谭。西番自阿努之子。通密伞布喇至天竺。取三十四字归。删其十一。加旧传纱等六字。又加两国同旧有之阿字。为卅字。见彻辰萨囊书。则原非以为殿后字。而章佳国师次之小倒也。回部之单字。一转移而即成。爱里普固即阿也。盘之首三恶。以义从。非别以声从也。皆不出  圣人指授范围矣。虽小异不阂大同。惟大同可胪小异。此例之异者五也。中国等韵诸家。旧法无文。空圈记声。其二合之字。独见佛经瑜珈师地论中●字是也。实叉难陀于所生字每用圈。于母字则始用二合。室左是也。三合者仅一见。曷多是也。梁时僧佑作梵汉译经同异记。辨之博而见之早矣。今准部亦只二合。无三合。  钦定天竺西番皆三合。谓所生字字母则以二合而止无四合。 国书回部书。乃有四合。回部竟至五合。舌愈捷而法愈邃矣。此例之异者六也。天竺西番有纱补住吉同征卜纳啰双纳啰哈兰答鸦答克巴鲁达札麻噜乌巴达麻诸记号。回部则有则尔则白尔帕尺都则尔都则白尔都帕尺诸记号。因思大海乌巴什等之因蒙古书加圈点。为 国书。亦即此例。以形命声。而不必本有其声。并不必别其形。至敏捷也。余家无之。此例之异者七也。今欲推见蒙古字母。则诸家之法具在。其若之何而用所当用。弃所当弃。立于不可易之地哉。曰其都数则定以十部。每部之数。则以三为例。凡三十声为第一总图。兼用百五音。隶十五类之例。天山北路。与喀尔喀接壤。同祖故也。不以第一头为九头之纲。不必于巴博卜下收声于阿。不必配有主辅而生声。此则不泥于例也。三十字中有两字书成一。作一声读者。凡五。其二十五皆单声也。所生之图。首分阴阳两大支为两图。何为阳。以中国有平声。无上声之字为阳。何谓阴。以中国四声具足之字为阴。此元人周德清例也。阳凡十七母。阴凡十三母也。阴阳各举字七倍于母。余可以推也。又使卅头以一领二十九。互相领而迭书之。上书大。下书小。成一图得九百声。回部连字例也。又于三十头之下。各加一璸都记号。各成一声。又于三十头之下。各加一天竺雅答克记号。改成一声。又于三十头之下。各加一吉固记号。改成一声。其又得九十声。回部单字例也。第五第六第七图。犹 国书总图外之十一图也。其书连字样则亦 国语及天竺例也。有二合三合四合无五合。参用 国语天竺西番例。而不用回部例也。每头之下。必注明今蒙古语之某句某字。以见徒为蒙古作也。为图凡七为声。凡一千四百有十。第一母阿字。阿实达之阿第二和字。和拉哈喇之和第三伊字伊苏之伊为一类。第四母巴字。巴拜岱之巴第五母博字。卓齐博哈之博第六卜字实喇卜之卜为一类。第七母图字。约苏图之图第八腾字。腾吉思之腾第九坦字哈坦之坦为一类。第十哲字。哲卜尊之哲第十一札字札木楚之札第十二春字库春之春为一类。第十三苏字。舒苏之苏第十四苏图。第十五索图和即阿之转索图即苏图之转如笛家之有隔指声为一类。第十六喇字。喇呼济之喇第十七拉厄字。即喇转第十八朗字达朗达赉之朗为一类。第十九穆字。图萨特穆之穆第二十曼字。曼济鼐之曼第二十一穆尔字穆之为穆尔犹苏索之加图此如琴家之有泛声为一类。第二十二母诺尔字。诺穆亲之诺第二十三囊字。他布囊之囊第二十四鼐字鼐曼之鼐为一类。第二十五丹字。罗丹之丹第二十六等字。鄂等答之等第二十七特字。土默特之特为一类。第二十八棍字。棍楚克之棍第二十九肯字色彻肯之肯第三十克字克哷之克为一类。

自记曰治六书小学与四裔之学两不相涉也因小学中有声一门声之中有古韵今韵等韵三门等韵中有西番一门暇日聊以意推之如此而凡史籍中声音转变之地名人名官名未易以今读读者亦既挈其枢纽矣

蒙古字类表序

龚自珍

蒙古文字为 国书之祖。大海乌巴什。未奉  诏时。 国初所用。所谓无圈点挡按者也。又为准部托忒之祖。托忒十五头。皆略仿蒙古。无圈点而末笔直下波磔方阔者也。 国书有联字一体。佛典谓之满字。蒙古无之。乃皆单行。佛家谓之半字。准部亦无之也。然则蒙古之字。曷可不勒成一书。以备外史。今以波磔多寡为次序。不以天地人物为类。  钦定三合音清文鉴之载蒙古字。以明声也。西域同文志之附载蒙古书。撮举天地人物相比。乃借蒙古字形。以明西字形也。是表之作。乃专以明形也。若夫蒙古喇嘛所讽唐古忒诸经。有见于今中国大藏本者。如大盘之△字。又●字。隋章安项师强音之以伊又华严经实●难陀。本有四画相如髻形杵形华形等。又各经皆有●字卍字等。居然符合。今故标撮一二。聊资考证。此方僧言。声在空中。是无常法。未久则变形。在实处其变尚迟。又言有有声而无形者。此土空圈记是也。有有形而无声者。室利靺瑳相之属是也。洵智者之论矣。

蒙古册降表序

龚自珍

康熙二年。始诏礼官。查 国朝公主之下嫁外藩者。给予谥号。于是追谥   太宗文皇帝朝。噶马思所尚主曰端献长公主。追谥   世祖章皇帝朝。噶尔玛索诺所尚主曰端顺长公主。礼臣定例阅十二年。凡外藩王妃郡主未册封者。理藩院会礼部具题。遣使册封。皆以三四五品满员往。夷考前史汉唐有国之年。降主远嫁。谓之和昏。其外藩遣子入侍。则曰盛事。此皆孱弱。不洽于远。我 圣朝以中外为一家。四十九旗中。匪但开国佐命之勋。于内臣。亦且世世有甥舅之戚。宿内庭。宴赉如诸王。其额驸专爵。班次在民公下。侯伯上。而京师府第。城中相望。或别赐海淀宅。内务府掌汤沐。礼官考仪品。工部司制造。出则奉暖轿朱轮车。皆金黄云绮之。红云绮之帏。垂金黄云绮之幨。引之以绛绣曲柄之盖。宝相华之伞。黑云绮角之纛。孔雀之扇。行朱髦七尺香草之仗。缀珠龙首之立瓜。易称帝妹。诗美王姬。綦威严矣。今以 国朝公主之适外藩者。谨依玉牒。诠次其谥号。而以外藩福晋郡主之荷册封者。貂冠毳之伦。缀于后为一表。曰哈屯者。视福晋。曰格格者。视郡主也。

皇朝通典四库全书提要

钦定皇朝通典一百卷。乾隆三十二年奉  敕撰。以八门隶事。一如杜佑之旧。其中条例。则或革或因。如钱币附于食货。马政附于军礼。兵制附于刑法。于理相近。于义有取者。今亦无所更易。至于古今异制。不可强同。如食货典之榷酤算缗。礼典之封禅。前朝弊法。久已为  圣代所除。即一例从删。不复更存虚目。又地理典以统包历代。分并靡常。疆界参差。名称舛互。故推原本始。以九洲提其大纲。今既专述 本朝。自宜敬遵 今制。况乎  威弧震迭。式廓昄章。东届出日之邦。西括无雷之国。山河两戒。隶职方。近复戡定冉駹。开屯列戍。  皇舆广阔。更非九州岛旧界所能包。故均以  大清一统志为断。不更以禹贡州域。紊 昭代之黄图。至杜氏述唐朝掌故。与历代共为一书。故皆分缀篇终。其文简略。亦体裁所限。不得不然。今则专勒一编。式昭 国典。国法制修明之世。  鸿猷善政。史不胜书。故卷目加繁。溢于旧笈。且杜氏所采者。惟开元礼为详。今则  谟烈昭垂。各成完轶。礼有  大清通礼。  皇朝礼器图式。乐有   圣祖御制律吕正义。  皇上御制律吕正义后编。刑有  大清律例。兵有中枢政考。地理有  皇舆表。  大清一统志。  钦定日下旧闻考。 盛京通志。热河志。满州源流考。  皇舆西域图志。又有  大清会典及则例。总其纲领。八旗及六部则例。具其条目。故缕分条系。端委详明。用以昭示万年。诚足美乎官礼。又岂杜氏之掇拾残文。裒合成帙。所可同日语哉。

皇朝文献通考四库全书提要

钦定皇朝文献通考二百六十六卷。乾隆十二年奉  敕撰。初与五朝续文献通考共为一编。乾隆二十六年。以前朝旧事。例用平书。而述 昭代之典章。录 列朝之   诏谕。   尊称   鸿号。于礼当出格跳行。礼例迥殊。难于画一。遂  命自   开国以后。别自为书。后续通典续通志。皆古今分帙。即用此书之例也。其二十四门。初亦仍马氏之目。嗣以   宗庙考中。用马氏旧例。附录庙。因而载入   敕建诸祠。仰蒙  睿鉴周详。  纶音训示。申明礼制。厘定典章。载笔诸臣。始共知尊卑有分。名实难淆。恍然于踵谬沿之失。乃恪遵  圣谕。别立庙一门。增原目为二十五。其中子目。田赋增八旗田制。钱币增银色直及回部普儿。户口增八旗壮丁。土贡增外藩。学校增八旗官学。   宗庙增崇奉   圣容之礼。封建增蒙古王公。皆以今制所有而加。市籴删均输和买和籴。选举删童子科。兵考删车战。皆以今制所无而省。至象纬增推步。物异删洪范五行。国用分为九目。尊号册封之典。自帝系移入王礼。则斟酌而小变其例者也。考马氏所宋事。虽以世家遗荫。多识旧闻。然计其编摩。实在入元以后。故典章放失。疏略不详。理宗以下三朝。以国史北移。更阙无一字。案理宗以后国史元兵载以北归事见宋季三朝政要序今则   圣  圣相承。功成文焕。   实录  记注。具录于史官。公牍奏章。全掌于籍氏。每事皆寻源竟委。赅括无遗。故卷帙繁富。与马氏原本相埒。夫尚书兼陈四代。而周书为多。礼记亦兼述三王。而周礼尤备。监殷监夏。百度修明。文献足征。搜罗自广。有不必求博而自博者矣。

内府藏书记

徐秉义

书者载道之器。治法之所从出也。古者书聚于上。必设官以掌之。周礼。外史掌四方之志。及三皇五帝之书。达书名于四方。史官主书。老聃为周柱下藏室史。韩宣子聘鲁。观书于太史氏。是也。要未有藏于内府者。汉兴。承秦禁学之后。书缺简脱。武帝始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孝成又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山岩屋壁之藏。莫不毕出。汉之典文。于斯为盛。则有延室广内麒麟天禄之藏。命刘向扬雄雠校之。皆在禁中。谓之中书。藏于内府自兹始。后汉之东观。亦禁中也。至桓帝始置秘书监。掌禁中图书秘记。谓之秘书。即东观也。而兰台亦藏书。故薛夏云兰台为外台。秘书为内阁。然则秘阁之书。藏之于内明矣。晋宋以还。皆有秘阁之号。及唐开元中。缮写四部书。以充内库。其后中原多故。经籍荡然。而此制遂废。宋兴。购求渐广。复有崇文院太清楼及诸馆阁之藏。下逮元明。以为故事。内府藏书。其来尚矣。虽然。藏书固盛典也。而一患其杂。杂则为小道异端。而无裨于内圣外王之学。一患其伪。伪则为剽窃摹拟。而不协于仁义中正之归。二者不可以不辨也。汉术数方技之类。多为妄人所依托。假圣贤之名。以惑当世。梁华林园总集释典。不可胜计。隋炀帝聚书。蒱博鹰狗之说。无所不备。唐元载当国。请括图书以千钱易一卷。人皆嗜利。伪作争献。若此者非杂则伪。虽多亦奚足贵耶。我  皇上缵承丕基。重熙累洽。典谟风雅之篇。故老名儒之说。循环乙夜。而熟讲于经筵。念终始典于学。以观人文之化成。于是运独见之明。下求书之诏。网罗遗逸。甚盛意也。而犹意言淆乱。或诡于圣人之道。乃命有司。凡天下之书。非有裨于学问政治者。毋得收。向之所谓杂且伪者。今何患焉。董仲舒对策曰。诣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教者。勿使并进。此道所以日尊。而治所以日隆也。我 朝内府之典籍。不惟其多而惟其精。上可以翼圣真。扶绝学。其次亦可以博闻洽见。益人之神智。  皇上所以诒谋燕翼。而开亿万年有道之长者。皆于是乎在。岂徒玉轴牙签。侈焜耀于册府也哉。

议谥明季殉难诸臣疏乾隆四十一年

大学士舒赫德

奉  谕旨饬查明季殉节诸臣。予以谥号。仰见我  皇上圣仁公溥。覃被无私。表微阐幽。至为该备。伏考戴记谥以尊名。节以壹惠。郑氏注言谥者行之述。谓使声誉可得而尊信。即以其行一大善为谥也。惟是历代易名。祇为饰终常制。而胜国遗忠。并膺茂典者。实旷古所未有。谨按顺治九年。   世祖章皇帝。轸念明末甲申殉节之臣。自范景文以下二十人。及刘文炳巩永固卫时春张庆臻锡谥有差。乾隆四年。  皇上允廷臣所请。于明臣赵譔。复予旌谥。大义嘉名。后先昭揭。兹奉  恩纶。详议追奖。不惟闯献蔓延。时穷节见。俾从甄录。即我 朝。天戈迅扫。其时抗颜拒命者。亦令一例褒扬。而明初靖难之变。荩臣烈士。甘就诛夷。虽阅年逾远。并不使终于湮晦。此诚  圣主大公至正之盛心也。臣等伏读  钦定明史诸卷。或专传特书。或因文附见。义法精严。显微共贯。  皇上申命儒臣。增修辑览。于福唐桂三王事迹。诠次厘订。褒诛笔削。仰承  睿裁。自神宗后。诸臣效节始末。具载二书者。臣等祇遵  训示。分晰考稽。而以 大清一统志。与直省通志互校。亦可参异同而核详略。至建文诸臣。遗闻轶事。附会不经。若表忠致身等录。皆无足征据。而一以正史为断。其中区别流品。斟酌典章。谨拟数条。胪列如左。

一明代殉国诸臣。所处时地不同。其素行亦各不一。按大戴礼白虎通论谥。大名小名。并着其文。应请仿其意而变通之。定为专谥通谥之法。其有生平大节。卓然可称。而又艰贞自靖。百折不回者。自宜特予褒崇。按名定谥。若平时无甚表见。而慷慨致命。志节皎然。则汇入通谥之列。其较着者为忠烈忠节。次则为烈愍节愍。期于考行称名。各有攸当。

一明季应谥诸臣。其在天启崇祯间。已经议者。均无庸再给。至福王时。虽间有赠谥。而荒残扰攘之际。偏私挂漏。指不胜屈。其出于唐桂二王者。则臧否益淆。规制弥漏。应请自福王以后。得谥者并按其应谥之实。综核更正。俾共知 盛世两字公评。实为千载定论。

一明代诸臣。既邀  赐谥。宜有附祠以彰华衮之褒。第已事远年湮。即欲表墓旌闾。亦难查考。而异代之臣。更不便照现行事例。因谥立碑。查直省府州县。各有忠义祠。应于诸臣原籍。令有司设牌入祀。其里居失传者。则于授命之所。附祠。并请  下翰林院臣。撰拟专谥及通谥文各一篇。交礼部刊发直省。令所在按式成造木榜。填书某官姓名谥字。附载事实于后。悬诸祠内。以昭令典。其有后裔尚存。愿于祠墓自行鑴碑石者听。至史册所称合门遇难者。不一而足。似应入祀节孝祠。以示表扬。其有姓氏可稽者。详书于牌。否则止书某某妻妾女媳同时殉难若干口。用昭核实。

一诸生韦布。未通仕籍。甚且姓名无考。如山樵市隐之遂志成仁。所在多有。议谥自难概及。应请于谥之所不及者。均令其入祀忠义祠。则草野幽贞。亦不至沦于泯没。其有妻女等从殉者。并如前例。

一明臣如杨所修王大年李应荐张捷杨维垣辈。虽临危不屈。而名丽阉党。其素行已属有亏。自不便令其滥邀谥典。其因马士英而骤迁如杨文聪者。抗节亦有可矜。进身究为可议。若方岳贡邱瑜之殉难。见于一统志。以正史律之。则殊有遗憾。而一时勋戚之臣。明史谓大半以兵死者。原不在尽节之数。又如张鹤鸣之信王化贞。排熊廷弼。与苏观生之拥立朱聿。构难桂王。皆偾事可诛。陨身莫赎。而马吉祥蒲缨则表里为奸。其入缅偕亡。益无足道。且有于甲申谒贼苟免。其后乃坚拒我大兵。如傅鼎铨张家玉卫允文吴尔埙者。均屏而不录。至若楼琏草诏而后自经。梅殷入朝而复被害。亦不得比于完节。以见 圣朝权衡予夺。褒钺昭然。

一明史久经  钦定颁行。所有新议谥法。难于各传添载。臣等酌议请照明史格式。另编一册。冠以原奉  谕旨。次载诸臣议疏。次及所拟专谥通谥清单。一体成书。与明史相附而行。俾读史者有可稽核。以昭传信。

国朝谥法考自序

王士祯

本朝有天下逾五十年。   祖德宗功。尊名当实。所谓南郊称天以谥之。藏在金匮。显融无极。自业以来。诸王公将相攀鳞附翼而起。家有行状。国有惇史。而 朝廷饰终之典。莫重于谥。顾五十年来。未有成书。以备掌故。馆阁之秘。世又无从而窥焉。士祯昔备员史局。以为 国之大典。不可以无述。私用掌记。勒为一书。书成。序之曰。谥始于周。周礼春官太史。小丧赐谥。小史。卿大夫之丧赐谥。读诔。汉唐而下。皆循其制。而间有损益。汉制杂见于白虎通独断诸书。唐宋则太常博士议之。考功覆定而后上之。明制大臣之丧。礼部以谥请。既报可。则内阁以三谥列上。而人自择之。 本朝率沿明之旧。此其大略也。然而古今有不能尽同者。士冠礼曰。生无爵。死无谥。唐则养德邱园。声实名着者得谥先生。宋林逋徐积蔡沈。元韩性杜英许谦胡炳文诸人。皆以隐逸特谥。前明官必三品。例始得谥。自余翰林有讲幄旧劳者。死建言。死封疆。死王事者。亦得予谥。而其它不与焉。至邱园之得谥者鲜矣。此其不同一也。古者谥具美恶。所以寓褒贬。示劝戒。而其后则有美而无恶。此其不同二也。古谥有六家。苏洵芟其重复。凡所取者一百六十八谥。郑樵又增损之。为上谥百三十一。中谥十四。下谥六十五。迄于明代所存者。仅六十八谥。今则又减于前。此其不同三也。明制翰林官始得谥文。然有不翰林而谥文者。刘文成王文成是也。翰林而不谥文者。刘忠愍球是也。一代之制。异同如此。 本朝则阁臣虽不由翰林。皆得谥文。此其不同四也。妇人古有谥。自戚里外如虞潭母孙之谥定。李思齐妾郑之谥贞烈。皆有瑰玮之行。而其后乃仅以为阿保恩泽之私。此其不同五也。又有疑者。郊特牲曰。死而谥之。而春秋侯赐北宫喜谥曰贞子。析朱成曰成子。生而谥之。又何说也。大戴礼曰。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春秋之世。乃有以作乱被诛而得上谥。如崔武子。栾怀子。又何说也。宋欧阳修卒。议欲谥文以配韩愈。常秩有私憾于修。增一字为文忠。议者谓必此以待安石。已而果然。太常初拟朱熹谥文正。考功刘弥正谓熹当继唐韩愈。宜特谥文。诏从之。厥后周程张吕诸儒。谥皆一字。此以一字为贵也。京镗谥文穆。其子请避家讳。改谥文忠。言者谓杨亿巨儒。既谥文。议者欲加忠。竟不与。加一字尚不可。况二字极美乎。此以二字为贵也。明制。谥亲王一字。郡王二字。此又以少为贵也。世宗惑道教。邵陶二真人。滥及四字。此又以多为贵也。又何说也。此予所积疑于中。而不得其说者。并附着之。至 本朝赐谥。尤在奖忠义以风有位。   世祖定鼎之初。即下有司。定胜国甲申诸臣之谥。康熙中。监司殉难。若叶映榴之谥忠节。陈启泰陈丹赤之谥忠毅。皆非常典。所以教忠者至矣。百世而下。犹必有观感而兴起者也。

论谥讳

阎若璩

尝思齐孝公名昭。而其后有昭公。宋平公名成。而其先有成公。为二国之臣子者。称昭公成公之谥。则触孝公平公之名。讳孝公平公之名。则废昭公成公之谥。此将若之何。曰郑康成之论讳礼。曰于下则讳上。不闻于上则讳下也。犹之于后则讳前。不闻于前则讳后也。此自谥昭公与名平公者之失考耳。于二公何与哉。然则礼既失于前矣。而为二国之臣子者。终将若之何。曰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违之故谥之。谥者所以易名之典也。乌得而废诸。但为齐之臣子。于昭公则称昭。而余则否。为宋之臣子。于成公则称成。而余则否。此固讳之变礼也。吾于是而知名子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为其易及而难避也。今独不可增一例。曰名子者不以谥乎。以谥则将废此谥矣。明臣如陈文王文皆例应谥文。以名文遂不得谥文。此亦可见矣。

卤簿名物记

陆耀

始余入朝。见卤簿心焉识之。不得其名。问之同僚。亦莫能数而对也。及观礼器图。乃叹从来制作之明备。殆无以复加于兹矣。昔司马迁适鲁。观孔子车服礼器。至低徊不能去。矧亲炙圣人之治化。获当时之礼乐者哉。按卤簿之别。有曰大驾者。郊祀用之。曰法驾者。朝会用之。曰鸾驾者。岁时出入用之。曰骑驾者行幸所至用之。大驾最为备物。尊天祖也。法驾稍损其数。文物声明取足昭德而止。鸾与骑又加损焉。事非特典不敢同于所尊贵也。凡为者五十有四。九龙而曲柄者四。色俱黄。翠华紫芝两承之。九龙而直柄者二十。色亦黄。皆以次序立。花卉而分五色者十。九龙而分五色者亦十。色各二。其立不以次。而以相间。纯紫与赤而方八。为扇者七十二。寿字者八。黄而双龙者十六。赤而双龙者八。黄与赤单龙者各八。孔雀雉尾及鸾凤文而赤且方者又各八。幢之属十有六。长寿也紫也霓也羽葆也各四。旛之属十有六。信旛也绛引也豹尾也龙首竿也。亦各四。曰教孝表节。曰明刑弼教。曰行庆施惠。曰褒功怀远。曰振武。曰敷文。曰纳言。曰进善。八者各为一隅。凡旌之属亦十有六。于是有四金节。四仪锽氅。四黄麾。而继之以八旗大纛二十四。羽林大纛。前锋大纛。共十六。五色销金龙纛共四十。凡为纛者八十。旗取诸祥禽者。仪凤翔鸾仙鹤孔雀黄鹄白雉赤乌华虫振鹭鸣鸢。取诸灵兽者。游彩狮白泽角端赤熊黄罴辟邪犀牛天马天鹿。取诸四神者四。取诸四渎五岳者九。取诸五星二十八宿者。二十三。取诸甘雨者亦四。取诸八风者八。取诸五雷五云者十。取诸日月者各一。其外有门旗八。金鼓旗二。翠华旗二。五色销金小旗各四。出警入跸旗各一。旗之数共百有二十。为金钺为星为卧瓜为立瓜为吾仗为御仗各十有六。又六人持仗而前导曰引仗。自至引仗。其名一十有七。红镫六。二镫之下。鼓二十四。金二。仗鼓四。板四。横笛十二。又二镫之下。鼓二十四。画角二十四。又二镫之下。钲四。大小铜角各十六。自红镫至铜角。其名十。午门之内。有金辇玉辇焉。午门之外。有五辂五宝象焉。天安门之外。则又有四朝象焉。朝象虽非朝期。率每晨而一至。引仗以上。在太和门之内。铜角以上。在端门之内。其最近  御座者。有拂尘。有金炉。有香盒。数各二。沐盆唾盂大小金缾金椅金杌数各一。执大刀者。执弓矢者。执豹尾枪者。每事各三十人。其立亦不以次。而以相间荷殳戟者各四人。侍殿前。执曲柄黄者一人。殿下花之间。执静鞭者四人。自黄龙以下。诸之间。仗马十。掌骑者十人。殿之下。陛之上。执戏音麾竹者二人。计卤簿所需几八百人。昔者子入太庙。每事问。余虽卑贱。犹得以时从公卿大夫后。拜舞于庭。问焉而莫对。于心诚不能无憾。今得其名与物。而疏记之。其亦于孔氏之教。庶几其不悖耳矣。

商周铜器说研经室文集

阮元

形上谓道。形下谓器。商周二代之道。存于今者有九经焉。若器则罕有存者。所存者铜器钟鼎之属耳。古铜器有铭。铭之文为古人篆迹。非经文隶楷缣楮传写之比。且其词为古王侯大夫贤者所为。其重与九经同之。北宋后古铜器始多传录。钟鼎尊彝敦盘戈剑之属。古词古文不可胜识。其见称于经传者。若汤之盘。正考父孔悝之鼎。其器皆不传于今。然则今之所传者。使古圣贤见之。安知不载入经传也。器者所以藏礼。故孔子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先王之制器也。齐其度量。同其文字。别其尊卑。用之于朝觐燕飨。则见天子之尊。锡命之宠。虽有强国。不敢问鼎之轻重焉。用之于祭祀饮射。则见德功之美。勋赏之名。孝子孝孙。永享其祖考而宝用之焉。且天子诸侯卿大夫。非有德位保其富贵。则不能制其器。非有问学通其文词。则不能铭其器。然则器者。先王所以驯天下尊王敬祖之心。教天下习礼博文之学。商祚六百。周祚八百。道与器皆不坠也。且世禄之家。其富贵精力必有所用。用之于奢僣奇者。家国之患也。先王使用其才与力与礼与文于器之中。礼明而文达。位定而王尊。愚慢狂暴好作乱者鲜矣。故穷而在下。则颜子箪瓢不为俭贵而在上。而晋绛钟镈不为奢。此古圣王之大道。亦古圣王之精意也。自井田封建废而梓人凫氏亦失传矣。故吾谓欲观三代以上之道与器。九经之外。舍钟鼎之属。曷由观之。

商周兵器权量说研经室文集

阮元

三代以上。称人之战者曰卒伍军旅。不曰兵。曰兵者。戈戟弓矢之属之专名也。古兵矛三寻为最长。经传中罕见用之。所用者戈为多。戈之存于今者甚多。以今尺横度之。不过数寸。其柲长古尺六尺六寸。仅与中人之身等耳。郑注考工记。古矢镞长二寸。近人得古长平铜箭镞与之合。似周尺计之。亦仅当今尺一寸二分强耳。古剑今存者。运肘度之。首与肘齐。末与指齐。亦甚短矣。先王之制兵。非不能长且大也。限之以制度。行之以礼。本之以仁。故甚短小也。后世务以物力相胜。浸为长鎗大矣。浸为火矣。亦不得不然之势。犹车战之变为马骑也。古度量衡。短小且轻。今度量衡。长大且重。又何也。自古利权皆自上操之。官吏之征银帛粟米也。未有不求赢者。数千年递赢之至于如此。此亦不得不然之势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