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百十九 工政二十五各省水利六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书王芥子泾水志后

安清翘

芥子谓泾水污浊败苗。有害无利。必拒之使一滴不入而后可。诞甚。因性尽才。岂有无利之水哉。关中八水。泾利最着。秦汉以来。利或大或小。未有言泾水无利且有害。芥子一言抹杀。大端有二。曰功费大。民力疲耳。夫使功费出于朝廷。当不计值。即使无成。亦不过将金钱散诸小民。有何大害。如关中之金胜等寺。费十数万之功。作无益耳。移以兴泾水之利。所用绰绰然有余。至于民力之疲。苟心存利民。则散数十万之功费。民将踊跃从事。藉以得利。又何疲之有。不然。彼车马之征。夫役之征。疲民者多矣。岂未之思耶。有明项襄毅曾言。用泾水当不惜费。不求近效。 今因惜费。又汲汲眼前功效。遂使泾水受诬。正是未尽泾之才。不能用其才。而谓人不可用。韩信所以去项。用兵威逼。锄而去之。罗绍威所以致悔于九州岛之铁。彼士元蒋琬非百里才。若非诸葛知之。则将以为不胜百里之任也。

近年泾水之不可用。因河底太深。难引入渠。非其浊之谓也。芥子不知。宁夏用黄河浊水灌稻。自汉至今。开渠愈多。食利愈溥。岂黄河之浊可用而泾浊不可乎。此则不虚心之过也。宽夫先生从此悟到不尽人才。如毕秋帆以有用之金。掷无用之地。且多用违其才。致酿成白莲教匪之变。立言有益于 国。故亟登之以为戒。

两修都江堰工程纪略序

强望泰

余闻之弗虑胡获。又闻虑而后能得。此虽在一身一家之事。犹宜厝注周详。矧都江堰分千支万派。溉十四州县之田。活亿万生灵之命。是乌可不熟思审处。蕲尽有司之职也哉。余荷先考忠烈公庇荫。自甲戌蒙  睿皇帝钦赐科第。旋由翰林改授中书。奉职十年。深以析薪弗克负荷为惧。矢慎矢勤。公事幸而无。丁亥仲春。选授成都府水利同知。孟冬任。周历各堰。至索桥上内外江分水鱼嘴处。见河口宽四十余丈。河身自六年旧河口起至[宝](实)瓶口讫。均仅宽四五丈至十二丈不等。河岸一带积沙石踰数丈。河中为沙石淤塞更甚。各堰笼堤。亦冲刷损坏者过半。因延访绅耆。披阅志乘。细绎深思。求所以治之之法。觉稍有会通于深淘滩低作堰之本义。考宋郡县志云。秦太守李冰凿离。开二渠。一由永康过新繁入成都。谓之外江。一由永康过鄂入成都。谓之内江按灌在汉属虒蜀置都安。宋齐徙汶山郡始此。唐置盘龙县。寻改名导江。宋太平兴国三年。始改永康军。元改灌州。明始废州为县。则宋之永康。即今灌治也。其云深淘滩者。所以防顺流之沙石。不使淤入内江也。低作堰者。所以使有余之渠水。便于泄入外江也。推明其义。因于是冬兴工。即高加河防。广作埂笼。深去河底之碛沙。低砌笼堤之层数。戊子春夏。察看水势六字之法。觉更有验。旋于各堰一律如前修治。窃冀如此兴修。数年后此堰可复古制。一劳永逸。而不意两修后。余即有懋功之行。因思天下事。好奇者矜新法。耽逸者隳先型。及事不成。则皆归之于造化。盖堰工不遵六字修。历有年所矣。余不敢诿之于天。不得不师之于古。爰将两修各工纪略于左。以志千虑之一得。后之君子。或能谅此愚诚焉。

一七年淘挖内江河口。长八九十丈。宽十五丈。均深五尺余寸。八年察看河底。较七年约深二尺余寸。今河底较上年约深三尺余寸。

一挖去古河内沙堆。约深三尺。宽十五丈。长一百余丈。使水可引入古河。新开河口。可以渐次淤塞。

一镇夷关下。七年挖深五尺。现一石与山连。围圆约一丈许。询之胥役。佥云每年若见此石。即不淘挖。余谛审其言不确。乃命石工凿去一尺余寸。使与河底平。八年河底较凿去石又矮一尺。又凿去二尺五寸。使与新河底平。

一紧对卧铁碑下河底。七年掘深二尺。现出木桩。与河底平。八年河底较木桩低一尺五寸。余命将木桩凿去一尺五寸。使与河底平。察省志。此处有明时立铁桩数根。余淘觅数十日不见。因亦铁桩一根于河中。南去岸五丈二尺。北去岸四丈六尺。颠与淘深之河底平。处亦与卧铁碑相对。

一鸡台下。向有淤沙一堆。高计丈余。周围约六丈许。余命挖与水面平。但其旁系深潭。七年淘挖时。恐人夫将沙石弃潭内。被水复起。仍成淤集。因逐日亲督工。命担弃远岸。役夫中有老而黠者。跪余前云。伊在堰淘挖三十余年。此处沙石。历来尽弃潭中。余知其谲。即昏夜微服谘访。未闻有云频弃潭中者。但察实时。已倾潭中大半矣。以致八年此沙复堆淤。宽六丈。高五尺。余仍照七年督挖去尽。不令弃片石于潭中。是年此处河底较七年挖低二尺余寸。因于北案石上深淘滩低作堰六字旁。添刻水则十画。初画令与河底平。俾农民便察此处深浅也。

一宝瓶口河形。旧宽十二丈。七年察量。仅宽七丈余。余于是年展宽一丈。长二十余丈。深约五尺。八年又展宽三丈。长四十丈。深五六尺不等。仍复古制。使水出口势得舒畅。并将所挖沙石。置北案城脚下。堆砌成坎。上坎约高一丈余寸。宽三丈。长三十余丈。下坎约高四尺。宽一丈三尺。

一走马河龙桥下。本有河工。闻堰长云。数年来并未淘挖。余于八年仍添挖河方七百余数。又上漏罐逼水坝南岸。向无挖工。余见此处沙淤甚高。亦添挖河方四百余数。又下漏罐转湾处。余见河身淤窄。亦展宽一丈许。以上七则。均遵深淘滩法也。一自镇夷关起至人字堤止。河身均展宽一丈五尺。

一飞沙堰系历来古河。七年此处横铺笼装至十数层。又加装以筷子笼。因河底高。笼亦作高。夏间水涨。余亲往察。见水不能泄入外江。当即割笼二层。使泄其余水。八年河底挖深。因将笼亦低作。较上年矮去数层。此遵低作堰法也。

一人字堤边漩坑。向来用笼滚填。填齐水面。方用横铺填心笼二三层装砌。上又用搭包顺笼盖面。七年望见此作甚不得法。八年余令堰长夫头。用篾绳系笼头中尾三处。笼入水时。令人将绳摈紧。使笼至坑内。不致倒卧悬栽。亦不致溜入潭内。笼离[水](仍)面约三尺。即令泅[夫](天)下水。用竹篾将笼回环密缝。出水面时。仍照水笼装铺顺笼六层。又装铺横笼一层。上始用搭包顺笼盖面。亲督九日而工始毕。较之上年似更坚固也。

一内外江各鱼嘴笼尽以竹篾穿系。夏水可免冲刷。至内江大小各堰。笼工相势制宜。俱略有更换处。

一内外江各堰沙石淘挖。均系倾弃远岸。水涨时均不致冲流仍集河内。

一内江各小堰。察河身向来宽敞。均与河口等。今河口宽而河身窄。尽系居民侵住所致。满拟恢复古制。一时势有不能。

一太平桥鱼嘴上。沙石积高数丈。走马河南岸沙石。亦淤堆数丈。锁龙桥上下沙石。亦俱积满。两岸尽是居民田舍。察俱是向来河滩也。

一伏龙观南岸。察系旧日考武箭道。因乾隆间人字堤开口。此处被水冲刷。箭道遂移东郊。余于其处植柳八十二株。欲为将来办工界限也。

一鸡台对岸有大沙堆。余于八年工竣后。捐廉将沙雇夫挑置人字堤下。与笼基平集。约宽二十丈。长十六丈。深三五尺不等。窃谓沙堆一去。泄水易入外江。堤后身高。堤工可以永固也。一自镇夷关对岸沙堆起至现挖之沙堆止。共约长数百余丈。尽壅堤后。堰虽低作。恐仍无益。余以有志未逮而去。所望继余而来之贤执事。将每年新淘沙石。尽倾远岸低处。将旧堆沙石量力渐挖。使低堰仍低作。方合古低作堰之法。余固知糠在前。珠玉在后。毋烦行者之灌灌。而杞人之忧有屡欲已而不能已者。凡以效蒙瞍之诵也。若谓虑远说长。则吾岂敢。则吾岂敢。

凿合州巨梁门二滩记

强望泰

合阳为三江总汇之区。涪水发源于嶓。来自州西。宕渠发源于万顷池。来自州东。嘉陵分派于陕之白水。来自州北。浩浩汤汤。合流于城之会江门外。风驰雨骤。茫无际涯。贯江沱。通沔汉。控引众川。舳舻千里。通志称为蜀口要津。良有以也。丙申秋。予奉宪檄。权篆斯土。买舟锦水。东下渝城。一叶轻帆。随波荡漾。数年来浮游宦海。可作如是观也。继而泝流至合。经门。涉巨梁。洪涛汹涌。怪石嵯峨。激荡淙淙。舟人大恐。幸无风伯作剧。获以无虞。抵合后。访疾苦于民间父老。即述及二滩之险。久为州患。予为扼腕久之。或又谓予曰。使君莫虑滩心险。阅过人心此尚平。盖言民情险而健讼。推波助澜。较滩水为害尤烈也。予无揽辔澄清才。上愧不能广教化。美风俗。以端化源。下恐不能束吏役。息讼狱。以挽浊流。朝夕彷徨。惴惴焉。惟不称职是惕。乃禁其嚣凌。因势利导。事数月。安堵而居。予窃喜民俗之可化。而忧滩险之未平也。公余之暇。驾渔舟察看二滩形势。巨梁距城三十里。江面约宽六十余丈。中有巨石如梁。横满江。前牧张君兑和于江左凿一漕口。通上下舟。江右犹留石梁三十四丈。夏秋大汛。水石相激。浊浪排空。拨运稍疏。樯倾楫折。兼以岩畔崚嶒。纤道彳亍。登涉既艰。挽流无力。行者伤之。由巨梁而下二十里许。即为门。江边石笋。长十余丈。高七八尺。宽二丈八尺有奇。江中有巨石五。一丈至六尺至二三丈不等。狂澜怒奔。声闻数里。轻楫迅帆。出没涛泷荡潏中。巉屹立。尽为难矣。自有二滩以来。沉沦者不知凡几。予目击心伤。未敢惮劳。爰乘水落石出。鸠工疏凿。于巨梁之右。别开漕口。长二十五丈有奇。进口宽六丈五尺。深七尺。出口宽八丈六尺。深一丈一尺。并将绕道地势。酌量开通。坦如也。门数险。亦一律凿平。始事于冬之仲月。竣事于春之季月。工徒廪食。胥视私役。轻骑减从。日劝旬劳。统计费赀二千三百余缗。无丝毫累及我民。时云根扫尽。水净沙明。方之舟之。波涛不惊。商旅游观。交口称颂。予曰。此守土之责也。区区者又何足云。顾有不能已于言者。予代庖之日无多。此外险滩不少。愿后之牧斯土与居斯土者。随时随凿。量力修凿。平千百年崎岖之石。安亿万人往来之船。不独为合人除患。而并为天下后世之人除患。其保全更无涯涘也。因为磨刻诗。以示来。

维石岩岩。修之平之。泛泛杨舟。左右趣之。左之左之。河水清且涟漪。右之右之。河水清且直漪。求民之莫。作为此诗。招招舟子。敬而听之。白石凿凿。在彼中河。俾民不迷。来游来歌。

疏分汉水支河说

江开

楚北之水。江为大。汉次之。而汉之为患。较江为尤甚。岂神禹之遗害无穷乎。汉自嶓冢发源。至郧县入楚界。又数百里。至襄阳两岸。非崇冈即峻岭。夹之而下。故襄阳以上无泛溢。绕襄阳城北。汇河南之唐白二河。地势平衍。始无所制。涨盛则横流四溢。巨浪滔天。落则平沙浩浩。水少滩多。自襄阳至安陆。河极宽广。安陆而下。入江界。以次而狭。然两岸相距犹里许。历天门沔阳汉川。渐行渐窄。仅数十丈。及至汉阳之大别山入江。其宽不过数丈而已。夫汉之来也。三千余里。收秦之汉中兴安。带楚之郧阳襄阳。汇豫之南阳诸水。奔腾于万山之中。泛溢于三三澨之口。然后安陆德安汉阳三郡之水。又尽入焉。水愈下而愈多。河愈行而愈隘。约之使不能泄。其不溃堤决防者。未之有也。且兴安汉中郧阳三郡。据汉上游。山民生齿日繁。老林随在开垦。山陡土松。每过大雨。沙石俱流。河身日见淤塞。自襄阳而下。直至江大门以上。河必垫高。几与岸等。水无所容。而专恃堤防以遏之。是激之使怒也。然则将如之何。曰激之则忿。分之则安。汉水自襄阳而下。其南岸经宜城荆门江沔阳至汉阳止。其北岸经锺祥京山天门汉川。亦至汉阳止。分疏之法。不必废田亩。抉坟墓。伤地脉。毁民居也。泽之两岸。旧有支河分泄水势。江之泽口。迤西南流。由田关历高家。过张公嘴了角庙。汇入长湖桑湖。出荆川之黑穴闸。归江。又由监利之福田寺闸。出沔阳之新堤。茅江龙王庙二闸。归江。又由官木岭。历监利之杨林关。沔阳之戴家堤。太阳脑沙湖。达沌口。归江。泽口以下。又有芦伏河近名县河。南流出排河。渡历监利之柳口。沔阳之沈家河口。入府场河。出沌口。归江。又沔阳则有仙桃镇之渡口河。由小石村历李云口。太阳脑。出沌口。归江。此五者。皆在汉之南岸者也。其北岸。亦有二焉。一为天门牛蹄口。历田二河。出汉川之麦旺嘴。仍入汉归江。一为汉川之张池口。历邵家嘴担沟。汇洋子港。至柘树口。出涢口。归江。以上支河共七道。合汉口正河而入。亦犹黄河之水。疏之为九。以弱其势。则汉之支河。未始非禹迹也。禹岂遗害后世哉。自被淤塞。涨则舟楫仅通。涸则涓滴不泄。其甚者几成平地。略具河形而已。冬春之间。既不能预消积潦。夏秋之际。又安望分泄洪流。近年以来。愈讲堤工。愈多水患。其故何哉。尤可异者。本年汉水一涨。上下溃堤十余处。四望乐郊。尽成苦海。以为堤工之不坚。司事者固不足以逃其罪。然合数千里之水。放之于泥沙壅塞之上。不求所以分其势。欲尽驱之使由汉口数丈之壑以入江。恐虽镕金铸铁以为防。亦断不能安然无事也。然而疏通之费。亦未易言矣。奈之何哉。奈之何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