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四次研究会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七月二日──

一 关于唯识义之疑问

王兴周  一、据“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偈细审观之,则唯心造即唯识变或唯识现之意义。惟旧来学者,多以“三界唯心”为性宗,“万物唯识”为相宗,致令后人有心体识用之分别,殊觉与唯识宗正义稍有不合。因识性即真如,识相即名相,识之净分为正智,识之染分为分别,体用皆唯识,亦即皆唯心,似不可以施设心体识用之界限。但又有主张“唯心、唯识,各摄体用,亦可说心体识用”,请问此种主张,孰是孰非?

二、护法分析识为四分,系约量果门立。自起信论中“无明不觉生三细”观察之,则境界相──即现相──似合相分,能见相──即转相──似合见分,无明业相──即生相无明──似合自证分,而真如觉体,似即证自证分,未知所拟是否?三、转识成智,必由唯识观下手,其下手工夫之先后如何?

太虚  关于第一个问题,简单说,就是向来有两种主张:一说三界唯心是性宗,万法唯识是相宗;心是性是体,识是相是用。一说唯心唯识同是一样的意义,不能以心识来分体用,心识各有体用。此因同是一名词而定义不同,故有差别:一、有的经论上说:“心、意、识、了,名之差别”,这主张意义全同,但名字不同耳。二、有的分别说第八识名心,第七识名意,第六识名识,前五识名了,此是就胜立名。虽然心识是一,但既分为八识,亦即各有其特殊作用,故有多名。三、前六识名识,分别作用起故;心则如楞严经中所谓常住真心,或名真如心,或名如来藏心,此即把心字变成性宗的意义了。此乃中国禅宗发达以后所主张,并非华严经的本意。又如楞严经说六大等皆是真心,以皆显真心故,因此说唯心即成性宗了。复次、心识的名义俱甚宽广,染净真妄皆是心,而识亦如是,具有体用、性相、染净、真妄。但心法通于心心所,若单言识即指心王,是心义宽而识义狭。而在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语看,则识的范围又比心宽矣。因三界乃是有漏的世间法,此三界皆由有漏的心心所特是第六意识及前五识共同造成;而万法则通于有漏无漏、世间出世间法,如此则心之义又狭于识之义矣。明此诸义,则问题即可解决。其次、关于四分义,即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陈那明三分,护法推为四分。是说:相分是见分所了知,见分了相分,以自证分为了知之量果。见分为自证分所了知,证自证分又为自证分之量果。自证了证自证分,证自证分了自证分,同现量故,即可互为量果。那末、何以相分与见分不互为量果?因相分理无能缘用故。见分与自证分何以不互为量果?因见分缘相境,或是比量,或是非量,故不能与自证分互为量果。此乃唯识宗中一派的说法,非唯识宗皆如此。起信论所谓“无明不觉生三细”者,无明业相可即第八识自证分,能见相可即第八相分,境界相可即第八见分,然不可说真如为其证自证分。若一定要说四分,则八识各有四分,乃至五十一心所皆有四分。如意识所知的境是相分,能知的心是见分,又自知其能知即是自证分,再能知其自知的能知即证自证分。而不能依真如觉体说之,因证自证分非另指一法,即是此心或心所之能知的自身,在一刹那中假分为成四分,实则不可分。若简单分之,亦可说只有二分,就是所了的事与能了的心。

关于修唯识观下手的工夫,由胜解定上起唯识观,要在四加行位上修四寻思引四如实智。其渐近渐细有五重唯识观,要十信以上的菩萨才能胜解成就,习唯识观。最初要遣虚存实,将我法二执的虚妄遣除而存万法唯识相性的真实,此在百法明门论讲得最详,所以学唯识的最先要学百法,而修唯识观亦应以观百法无我为下手工夫。

二 化城申乃勋

何为化城?

太虚  化城即指小乘的涅槃。法华经有化城喻品,谓大乘涅槃方是究竟宝所,小乘以愿行薄弱,不能直达宝所,半途欲退,佛设方便在中途变化一城令其暂息,即以证得偏空涅槃为究竟,不再前进,实未完成本来具足之智慧功德。

三 法华经之要旨胡一贯

法华经中要旨何在?

太虚  其方便品中谓三世诸佛皆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此明佛出世为令一切人同得佛智,同成佛道。后人或谓在皆令了生死者,此通三乘之果,而声闻、独觉亦收摄其中矣。然法华全经之要旨,在明皆必成佛。胡一贯  法华经云诸法秘藏,诸佛降灵等,是何义?

太虚  佛的真身早已成就寿命无量,应化来度众生。显此深义隐藏,故名秘藏,秘藏之名出自涅槃经。

四 佛化如何普及符嗣尧

佛法与人生实是不可分离的,要明白佛法才能使之进入真美善的人生。但现在一般人很不容易相信佛法,尤其是青年人不易生信。过去的佛教亦不能吸收彼等,要如何才能使之生信,才能佛化普及?

太虚  此一问题,在中国佛教实在很重要,但并非世界佛教的问题。比如日本、暹罗佛法就是普及的,东京帝大里亦有佛教青年团,而且有好多专门佛教大学。即在中国的西藏,亦是上下一致信仰佛教。惟在中国内地未能普及,此中关系甚多,因以前中国早有儒道教的思想先入为主,近来青年又受西洋文化影响信基督者甚多,而佛教教理高深,不易信入,且缺乏弘扬,以此种种关系未能普及。要普及,须使佛法家庭化,若家长信佛,即可令全家皆佛教化,如小儿初生即受佛化影响,耳濡目染心中唯有佛教的信仰,然后内而家庭、外而社会、国家事业,皆可由佛教的五戒、十善而达真美善的境地。这是简单的方案,至于详细的办法,已多从长计议者,如佛教正信会的系统说明等。(尘空记)(以上见海刊二十卷九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