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总标纲要分第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无著菩萨[1]造

唐[2]三藏[3]法师[4]玄奘奉诏译

原典

《阿毗达磨大乘经》[5]中,薄伽梵[6]前,已能善入大乘[7]菩萨,为显大乘体大故说。谓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8]:一者,所知依[9]殊胜殊胜语;二者,所知相[10]殊胜殊胜语;三者,入所知相[11]殊胜殊胜语;四者,彼入因果[12]殊胜殊胜语;五者,彼因果修差别[13]殊胜殊胜语;六者,即于如是修差别中增上戒[14]殊胜殊胜语;七者,即于此中增上心[15]殊胜殊胜语;八者,即于此中增上慧[16]殊胜殊胜语;九者,彼果断[17]殊胜殊胜语;十者,彼果智[18]殊胜殊胜语。由此所说诸佛世尊[19]契经[20]诸句,显于大乘真是佛语。

注释

[1]菩萨:梵文bodhisattva的音译,菩提萨埵之略,意译觉有情,仅次于佛的佛教圣人。大乘论师也被尊称为菩萨。

[2]唐,《藏要》本校注称:“此字依明刻加,后卷俱同。

[3]三藏:梵文的意译,佛教经典的总称,分三个部分:一、素怛缆藏(),意译经藏;二、毗奈耶藏(),意译律藏;三、阿毗达磨藏(),意译论藏。通晓三藏的僧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

[4]法师:梵文dharmācārya的意译,能够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佛经的僧人,被称为法师。现在被用作对一般僧人的尊称。

[5]《阿毗达磨大乘经》:古印度的一部大乘佛经,没有传译到中国来。

[6]薄伽梵:梵文bhagavat的音译,意译世尊,释迦牟尼佛的一个称号,意谓佛受到世人的尊称。

[7]大乘:梵文mahāyāna的意译,音译摩诃衍那,意谓能够运载多数人渡过苦海,到达涅槃彼岸。大乘佛教是公元一世纪形成的佛教派别,把以前的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意谓只能运载少数人渡过苦海,到达涅槃彼岸。

[8]殊胜殊胜语:第一个殊胜是所显示的法,第二个殊胜是能显的教(见印顺法师著《摄大乘论讲记》)。

[9]所知依:即阿赖耶识的异名之一,因为阿赖耶识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所知法的所依。

[10]所知相: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因为这三性是所知之相,所以称为所知相。

[11]入所知相:即唯识性。因为唯识性是行者证入之所,所以称为入所知相。

[12]彼入因果:即世间、出世间的六波罗蜜多,地前世间的六波罗蜜多称为因,地上出世间的六波罗蜜多称为果,这是行者修入之所,所以称为彼入因果。

[13]彼因果修差别:即十地之行法,“修”意谓修习、修行。十地之行法,是行者所适合修行的因果差别,所以称为彼因果修差别。

[14]增上戒:在十地的修行当中,特别依止持戒,不再造作一切恶业。

[15]增上心:在十地的修行当中,特别依止心而学之,由此修行各种禅定。

[16]增上慧:在十地的修行当中,特别依止智慧而学之,由此产生无分别智。

[17]彼果断:即断烦恼、所知二障所证得的无住涅槃,这是修行人断除二障所得的证果,所以称为彼果断。

[18]彼果智:即法、应、化三身所依的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也指无分别智,十地中的无分别智,有所对治,佛智已离一切烦恼、所知二障,已经究竟解脱一切惑业,这是修行人离一切障。

[19]世尊:梵文bhagavat的意译,音译薄伽梵,佛的一个称号,意译释迦牟尼佛受世人尊敬。

[20]契经:即佛经,因为佛教经文契人之机、合法之理,所以称为契经。

译文

在《阿毗达磨大乘经》中,在薄伽梵面前,已经能够善于悟入大乘法门的菩萨,为了显明大乘佛法本体之大而说。即依据大乘佛法,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第一,所知依殊胜殊胜语;第二,所知相殊胜殊胜语;第三,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第四,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第五,彼因果修差别殊胜殊胜语;第六,在这修差别中增上戒殊胜殊胜语;第七,就于此中增上心殊胜殊胜语;第八,就于此中增上慧殊胜殊胜语;第九,彼果断殊胜殊胜语;第十,彼果智殊胜殊胜语。诸佛世尊在佛经所说由此十种殊胜殊胜的各句,说明大乘佛法确实是佛所说。

原典

复次,云何能显?由此所说十处,于声闻乘[1]曾不见说,唯大乘中处处见说。谓阿赖耶识[2],说名所知依体。三种自性:一、依他起自性[3],二、遍计所执自性[4],三、圆成实自性[5],说名所知相体。唯识[6]性,说名入所知相体。六波罗蜜多[7],说名彼入因果体。菩萨十地[8],说名彼因果修差别体。菩萨律仪[9],说名此中增上戒[10]体。首楞伽摩[11]、虚空藏[12]等诸三摩地[13],说名此中增上心体。无分别智[14],说名此中增上慧体。无住涅槃[15],说名彼果断体。三种佛身:一、自性身[16],二、受用身[17],三、变化身[18],说名彼果智体。

由此所说十处,显于大乘异声闻乘。又显最胜,世尊但为菩萨宣说。是故应知但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

注释

[1]声闻乘:属于小乘佛教,声闻是梵文的意译,原指佛在世时因亲自听闻佛的教诲而觉悟者,后与菩萨乘相对,专指小乘佛教。

[2]阿赖耶识:梵文的音意合译,是唯识宗所讲的第八识。意译藏识,因为阿赖耶识中储藏着变现一切事物的种,成为一切事物的本源。

[3]依他起自性:三自性之一,又称为依他起性,意谓依赖其他众缘而得生起的一切现象。唯识派用以说明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非有而似有。

[4]遍计所执自性:三自性之一,俗人普遍认为我、法一切事物实有的错误认识。

[5]圆成实自性:三自性之一,我、法二空所显示的真如实性。

[6]唯识:梵文的意译,唯识学派把世间万物分为五位百法,这五位都离不开识,心法是识的自体,心所法是识的相应,色法是识所变,心不相应行法是识的分位,无为法是识的实性。因为五位百法都离不开识,所以称为唯识。“唯”有简别之义,简别识外无法。“识”是了别之义,所谓“唯识”,意谓世界上只有识,除识之外的其他东西,都是识所变。

[7]六波罗蜜多:波罗蜜多是梵文pāramitā的音译,意译为“度”。六度是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六种修行方法或途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8]菩萨十地:菩萨修行的十个阶位:(一)欢喜地,初证圣果,生大欢喜;(二)离垢地,身心无垢清净,永不犯戒;(三)发光地,成就殊胜禅定,发出智慧光芒;(四)焰慧地,慧性增盛;(五)难胜地,使俗智、真智和合相应,很难做到;(六)现前地,使般若智慧现前;(七)远行地,远离世间和声闻、缘觉二乘;(八)不动地,不为一切烦恼所动;(九)善慧地,成就四无碍解,能遍行十方说法;(十)法云地,法身如虚空,智慧如大云。

[9]律仪:据《大乘义章》,制伏诸恶之法称为律,行依律戒称为仪。内调称为律,外应真则称为仪。一般来讲有三种律仪:别解脱律仪、静虑生律仪、道生律仪。

[10]戒:梵文的意译,音译毗奈耶,佛教徒应当遵守的戒律,如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

[11]首楞伽摩:梵文的音译,亦称首楞严,菩萨修行的一种禅定名,修此禅定,一切魔都不能破坏。

[12]虚空藏:梵文的意译,菩萨修行的一种禅定名,空慧之库藏,犹如虚空一样,所以称为虚空藏。

[13]三摩地:梵文samādhi的音译,另译三昧、三摩提、三摩帝等,意译定、等持等,禅定的异名之一。

[14]无分别智:是对佛教真如实理所得的认识,因为真如远离名相等虚妄分别,所以对真如的认识称为无分别智。

[15]无住涅槃:又称为无住处涅槃,佛为了利乐有情众生,既不住于生死、又不住于涅槃的一种常寂境界。

[16]自性身:与法界、法性、法身等同义。

[17]受用身:分为自受用身、他受用身二种,自受用身是佛经过累劫修行,所得永恒不灭、自我享受广大法乐的色身。他受用身是佛使菩萨受用大乘法乐的功德身,与报身同义。

[18]变化身:佛的三身之一,与应身同义,佛为了度脱有情众生,随三界、六道的不同情况和需要而现之身。

译文

而且,什么是能显呢?由于佛所说的这十殊胜,在声闻乘中,从来就没有见佛说过,只有在大乘当中才处处说到,即阿赖耶识称为所知依的本体。三种自性: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计所执自性,三、圆成实自性,这称为所知相的本体。唯识性,称为入所知相的本体。六波罗蜜多,称为悟入唯识实性的因果之体。菩萨十地,称为彼因果修的差别本体。菩萨律仪,称为十地中的增上戒体。首楞伽摩、虚空藏等各种三摩地,称为十地中的增上心体。无分别智,称为十地中的增上慧体。无住涅槃,称为修那三种增上学所得的智、断二果之本体。三种佛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称为彼果智的本体。

以此所说的十殊胜,说明大乘不同于声闻乘。又说明大乘在整个佛法中是最殊胜的,佛世尊只为菩萨宣讲。所以应当知道,只有依据大乘,各位佛世尊才有十相殊胜法门。

原典

复次,云何由此十相殊胜殊胜如来[1]语故,显于大乘真是佛语,遮声闻乘是大乘性?由此十处于声闻乘曾不见说,唯大乘中处处见说。谓此十处,是最能引大菩提[2]性,是善成立,随顺无违,为能证得一切智智[3]。

注释

[1]如来:梵文tathāgata的意译,佛的一个称号,意谓乘如实道而来。

[2]大菩提:菩提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译觉悟,大菩提是佛具有的伟大觉悟,具有知晓一切事物的一切种智,已经断除所知障。

[3]一切智智:一切智是梵文的意译,音译萨婆若那,意谓无所不知的智慧,一切智智是佛所具有的智中之智。

译文

而且,为什么佛所说的十相殊胜殊胜语,说明大乘确实是佛所说,并否定声闻乘是大乘自性呢?因为所说的十相殊胜殊胜语,在声闻乘的教典当中,从来就没见说过,只有在大乘经典中,到处看见这样说。因为这十相殊胜殊胜语,最能引发大菩提的因性,很容易成立起来。这十相殊胜殊胜语如来语,能够随顺大菩提而不违背现行,依此十殊胜修行,便能证得成佛的一切智智。

原典

此中二颂:

所知依及所知相,彼入因果彼修异;三学[1]彼果断及智,最上乘[2]摄是殊胜。

此说此余见不见,由此最胜菩提因;故许大乘真佛语,由说十处故殊胜。

注释

[1]三学:即戒、定、慧。“戒”是戒律,防止身、口、意三不净业;“定”是禅定;“慧”是智慧。可使修持者断除烦恼,达到解脱。

[2]最上乘:即大乘,因为大乘是至极教法。

译文

这里有两个偈颂:

所知依及所知相、入所知相、彼入因果、彼因果修差别、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彼果断和彼果智,属于大乘,所以是殊胜的。

在大乘中见说,在小乘中不见说。因为这是最胜菩提之因,所以应当承认大乘确实是佛所说。由于所说的十殊胜,所以是殊胜的。

原典

复次,云何如是次第说此十处?谓诸菩萨于诸法因要先善已,方于缘起[1]应得善巧[2]。次后于缘所生诸法[3],应善其相,善能远离增益[4]、损减[5]二边过故。次后如是善修菩萨应正通达,善所取相,令从诸障[6]心得解脱[7]。次后通达所知相已,先加行位[8]六波罗蜜多,由证得故应更成满,增上意乐得清净故。次后清净意乐所摄六波罗蜜多,于十地中分分差别,应勤修习,谓要经三无数大劫[9]。次后于三菩萨所学,应令圆满。既圆满已,彼果涅槃[10]及与无上正等菩提[11],应现等证。故说十处如是次第。又此中说一切大乘皆得究竟。

注释

[1]缘起:梵文pratitya-samutpāda的意译,音译钵剌底医底界参嗢钵地界。佛教的基础理论之一,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一切事物都是由于各种缘(条件)聚合而起,正如《杂阿含经》卷十二所说的:“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佛教各派对缘起的解释各不相同,唯识学派主张阿赖耶缘起,即一切事物都是由阿赖耶识种子变现的。

[2]善巧:善良巧妙之方便。《佛地论》卷七称:“称顺机宜,故名善巧。”

[3]法:梵文dharma的意译,音译达磨。一般来说有二解:第一,佛法的“法”;第二,泛指一切事物。此中用第二解。

[4]增益:一般人的遍计所执性是虚幻不实,没有实体的,如果认为有实体,就是增益执。

[5]损减:圣人智慧悟入的圆成实性是有实体的,如果认为没有,就是损减执。

[6]诸障:即烦恼障和所知障。

[7]解脱:梵文的意译,意谓摆脱烦恼业障而得自由自在的境界,摆脱三界束缚而得的解脱称为欲缠解脱、色缠解脱、无色缠解脱。

[8]加行位:唯识五位的第二位,修行“顺抉择分”,消除能取、所取的分别,引发唯识真见,这是进入见道的前导,包括修习四寻思观、四如实智所产生的暖、顶、忍、世第一法的四善根位。

[9]三无数大劫:梵文的意译,另译无数长时,音、意合译为三阿僧祇劫。菩萨成佛的年时有五十位,分为三期无数长时: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十位是第一阿僧祇劫;初地至第七,是第二阿僧祇劫;八地至十地是第三阿僧祇劫。

[10]涅槃:梵文的音译,意译寂灭,佛教修行追求的最高目的,即解脱生死轮回的一种解脱境界,是对痛苦烦恼的彻底断灭。

[11]无上正等菩提:梵文anuttarasamyaksambodhi的意、音合译,意译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音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佛所具有的无所不知的觉悟。

译文

而且,为什么按照这样的次第说此十殊胜呢?因为各位菩萨对于各种事物的因相要先得善巧,然后才应当对于缘起法而得善巧。再往后对于缘所生各种事物之相,应当有个正确的认识,很好地远离增益、损减二边的过失。再后,菩萨应当很好地修行正确的知见,通过诸相,悟入所取相非有,使心从烦恼、所知二障获得解脱。因为善巧通达所知法的实相以后,首先修行加行位的六波罗蜜多,由此证得圆满成就的清净增上意乐的六波罗蜜多。再后,清净意乐所摄的六波罗蜜多在十地中的菩萨所修的六波罗蜜多,分分差别,应当勤恳修行,须要经过三无数大劫。然后于戒、定、慧三种菩萨所学,应当使之圆满。圆满以后,彼果断的无住涅槃和无上正等菩提,应当实现证得,所以十殊胜按照这样的次第解说。此中所说,使一切大乘教法都得究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