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十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子部六 天文算法类

《周髀算经》二卷,《音义》一卷

是书为相传古本,莫知谁作。其算法为句股之祖,其推步即盖天之术。欧罗巴法,实从此出。注为赵爽作,《隋志》作赵婴,未详孰是。《音义》为李籍作。原本舛讹,今据《永乐大典》所载宋本补脱子一百四十七,正误字一百一十三,删衍字一十八,补图二。

《新仪象法要》三卷

宋苏颂撰。元祐中,诏别制浑天仪,以颂提举。并诏记其制度,为此书。绍圣中始告成。故一名《绍圣仪象法要》。凡六十图,图各系说,颇为详悉。

《六经天文编》二卷

宋王应麟撰。三代以上,推步之书不传,而遗文时散见于六经。应麟因采掇成编,以著古法之梗概。虽以天文为名,实旁及阴阳五行卦气,悉备录之。虽以“六经”为名,亦颇以史志互证。

《原本革象新书》五卷

元赵友钦撰。旧题赵绿督者,其号也。原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录出。其名曰“革象”,盖取革卦大象之文。所论疏密互见。明王袆病其冗芜,尝删润之。然术数主于测算,不论文词之工拙;且儒者之兼通,终不似专家之本业。故二本今并存焉。

《重修革象新书》二卷

元赵友钦撰,明王袆删定。其修饰字句,较原本斐然可观,犹《新五代史》之于《旧五代史》也。

《七政推步》七卷

明贝琳撰。即默德纳马哈麻之回回历也。梅文鼎《历算书记》曰:回回历法,刻于贝琳,其布立成,以太阴年而取距算,以太阳年巧藏根数,虽其子孙为台官者,莫能知。然回历即西法之旧率,泰西本回历而加精耳。

《圣寿万年历》八卷,附《律历融通》四卷

明郑王世子朱载堉撰。成化以后,以《大统历》推交食,多不验,议改历者日众。载堉因撰此二书奏进。《明史》称其深得授时历之义,而能匡所不逮。当事惮于改作,格之不行,故于历志多取其说云。

《古今律历考》七十二卷

明邢云路撰。言律者仅六卷,罕所发明,惟辨李文利黄钟长数为精确。言历者六十六卷,持论立法,皆不及郑世子之密,而在历法敝坏之日,亦足自成一家之言。

《乾坤体义》二卷

明西洋利玛窦撰。是为西法入中国之始。上卷言天象,皆发古人所未发,罕譬曲喻,具有至理;下卷言算术,以边线、面积、平圜、撱圜,互相容较,亦补古方田少广所未及。虽篇帙无多,而言天皆得诸实测,言算亦取以捷法,实较古术为精密焉。

《表度说》一卷

明西洋熊三拔撰。其书因土圭旧制,变为捷法,可以随意立表,分五体以明其说。盖西洋天圆地亦圆,及地球小于日轮之说,初入中国,泥古法者多骇之,故先即表度之易见者,证明其理焉。

《简平仪说》一卷

明西洋熊三拔撰。其仪以天地二盘,上下贯以枢纽,可旋转测量。大旨以视法取浑圆为平圆,而以平圆测量浑圆之数,凡名数十二则,用法十三则。

《天问略》一卷

明西洋阳玛诺撰。于诸天重数、七政部位、太阳节气、昼夜永短、交食本原、地影麤细、蒙气映漾、蒙影留光,皆设问答以明其理。末载《蒙影刻分表》,及《交食浅深图说》,亦颇详明。与熊三拔《表度说》,盖互相发明。

《新法算书》一百卷

明徐光启等与西洋垄华民等同撰。凡十一部。以五部明历之基本,六部明历之节次,冠以修历缘起,记崇祯时新旧两法,测验辨争始末。后附《历法西传》、《新法表异》二种,则西洋汤若望所续。其法实密于旧法,而格于门户,不得立。入国朝后,乃用以布授时之典焉。

《测量法义》一卷,《测量异同》一卷,《句股义》一卷

明徐光启撰。《测量法义》,因利玛窦所译而衍之,首造器、次论景、次设问十五题以明测望之法。《测量异同》,皆取古法九章句股测量与新法相较,以测量仅句股之一端,故以专言句股之义者,别为一卷焉。

《浑盖通宪图说》二卷

明李之藻撰。其法出自熊三拔《简平仪》。卷首总论仪之形体,上卷以下规书度分时刻及制用之法,下卷诸图皆表明法意也。

《圜容较义》一卷

明李之藻撰。亦利玛窦之遗法也。自序谓“昔从利公研容天体,因论圜容,拈出一义,次为五界十八题,借平面以推立圜,设角形以征浑体”云云。盖其法从四周取一面,即从一面以例四周,割圜形为众角,即合众角以成圜形也。

《历体略》三卷

明王英明撰。上卷六篇,中卷三篇,皆论天地象纬;下卷则续见欧罗巴书,撮其体要为七篇,又附论一篇。然上、中二卷,大旨亦与西法通,盖是时利玛窦说已传于中国也。其书立说皆浅近,可以为天学之入门。

《御定仪象考成》四十二卷

康熙十三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律历渊源》之第一部也。上编十六卷,曰“揆天察纪”,以阐其理;下编十卷,曰“明时正度”,以详其法;又表十六卷,以致其用。于圆灵仪象,殚极精微。虽庖牺之仰观俯察,未能逾聪明之天纵也。

《御定历象考成后编》十卷

乾隆二年奉敕撰。初,世宗宪皇帝因《御制历象考成》中六仪之法,阅一甲子,将届七十年岁差之候,命续定日躔、月离二表,然有表无说,亦无算法,虑其久而失传,乃诏监臣增补图说,为推步之津梁。盖玑衡齐政之术,至是无余蕴矣。

《御定历象考成》三十二卷

乾隆九年奉敕撰。凡《御制玑衡抚辰仪》二卷,《恒星黄道经纬度表》十三卷,《恒星赤道经纬度表》十二卷,《月五星相距恒星黄赤道经纬度表》一卷,《天汉经纬度表》四卷。皆考究岁差,以符天运。其星图视旧增一千六百一十四则,愈测而愈密矣。

《晓庵新法》六卷

国朝王锡阐撰。前一卷述句股割圜诸法,后五卷皆推步七政交食凌犯之术。梅文鼎尝称其学在薛凤祚上。

《中星谱》一卷

国朝胡亶撰。所订经星凡四十有五,于二十八宿之外,益以大角等十七星,与《御定仪象考成》中《星更录》不甚相远。书作于康熙八年,存其度数,亦足以考岁差也。

《天经或问前集》四卷

国朝游艺撰。是书凡前后二集。后集多支离汗漫之谈;此集于天道运行皆设为问答,一一推其所以然,颇有理致,其不谈占验,尤为精识。

《天步真原》一卷

国朝薛凤祚撰。凤祚初从魏文魁游,主持旧法,后见穆尼阁,乃改从西学。此书即所译穆尼阁求交食法也。

《天学会通》一卷

国朝薛凤祚撰。是书以表算法求交食,盖本穆尼阁《天步真原》,而推演其术。

《历算全书》六十卷

国朝梅文鼎撰。文鼎历算之法,近世推为绝学。受知于圣祖仁皇帝,有“积学参微”之御题。此编裒集其历算之书,凡二十九种。

《大统历志》八卷,附录一卷

国朝梅文鼎撰。康熙丙午,开局修明史,馆臣以文鼎精于算术,就询明历。文鼎因即《大统》旧法,推衍注释,以成此编。分三纲十七目,明历之得失,粲然明白。

《勿庵历算书记》一卷

国朝梅文鼎撰。文鼎历算诸书,仅刊刻二十九种,此乃合其已刊未刊之书,各疏其论撰之意,凡推步之书六十二种,算术之书二十六种。虽目录解题之类,而诸家之源流得失,一一具明,实数学之总汇。故列之天文算法类焉。

《中西经星同异考》一卷

国朝梅文鼏撰。文鼏为文鼎之弟,数学亚于其兄。是书以丹元子“步天歌”,与利玛窦“经天该”所列星名虽同,而位座有无、数目多寡,往往不合,乃参注其异同,以为此书。

《全史日至源流》三十二卷

国朝许伯政撰。皆溯稽经史传注所载,至朔气闰,质其合否,纠其谬误,亦颇有资于考证。

《算学》八卷,《续》一卷

国朝江永撰。是编因梅文鼎《历算全书》,为之发明订正,一准《御定历象考成》,折中其异同,踵事而增,愈推愈密,可与文鼎书相辅而行。

右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三十一部,四百二十九卷。

谨案:推步之术,古疏而今密,故今所甄录,新法为多。诸家算书,为天文而作者入此门;与天文并合为帙,不可割裂者,亦入此门。其专言数者,则别立为算书一类。

《九章算术》九卷

不著撰人名氏。原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录出。盖《周礼》保氏之遗法,汉张苍删补校正,而后人又有所附益也。晋刘徽、唐李淳风,皆为之注。自《周髀》以外,此为最古之算经。

《孙子算经》三卷

不著撰人名氏。疑汉、魏人所述。或以为孙武作者,误也。原本讹缺,今从《永乐大典》校正。旧有甄鸾、李淳风注,今则佚矣。

《术数记遗》一卷

旧本题汉徐岳撰,北周甄鸾注。《隋志》不著录。序中所言姓名、时代,多与史传抵牾,注亦无所发明,疑为伪作。殆因唐代算学所肄有此书,遂袭其名而依托欤。流传已久,姑录以备一家焉。

《海岛算经》一卷

晋刘徽撰,唐李淳风注。原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录出。其书本名“重差”,皆测望之术。唐代乃改称“海岛算经”,盖因第一条以海岛立表设问,遂以卷首之字名之耳。

《五曹算经》五卷

不著撰人名氏,以《唐志》载有甄鸾注,知书在北周前矣。原本讹缺,今从《永乐大典》校补。其甄鸾、韩延、李淳风之注,则《永乐大典》亦佚之。

《夏侯阳算经》三卷

旧本题夏侯阳撰。时代未详。《唐志》载有甄鸾注,则北周以前人也。原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录出。凡十有二门。其法务切实用,虽九章古法,非官曹民事所必需者,亦略而不载,于古算经中最为简要。

《张丘建算经》三卷

旧本题张丘建撰,不著时代。序中引及夏侯阳,则犹在阳后也。其本乃毛晋汲古阁从宋椠影抄,首题“甄鸾注、李淳风注释、刘孝孙撰细草”,盖犹北宋秘书监赵彦若等校本。其体例皆设为问答,参较申明,条理精密,文词亦简奥古雅。

《五经算术》五卷

北周甄鸾撰,唐李淳风注。原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录出。名为五经,而书中举《易》《书》《诗》、三礼、《春秋》《孝经》《论语》中待算方明者列之,实则九经也。所引经文,皆据古本,尤足以考异订讹。

《缉古算经》一卷

唐王孝通撰,并自注。志称李淳风注,误也。大旨以《九章》“商功篇”,有平地役功受广袤之术,于上宽下狭、前高后卑,阙而不论,因设二十术以明之。文词隐奥,猝不易通,而细研之,具有端绪。

《数学九章》十八卷

宋秦九韶撰。原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录出。其书虽以“九章”为名,而别立九目,与古《九章》迥别。其法虽不尽精密,而大衍数中所载立天元一法,为郭守敬、李冶所本。欧罗巴之借根法,至为巧妙,亦从此出也。

《测圆海镜》十二卷

元李冶撰。其书以句股容圆为题,自圆心圆外纵横取之,得大小十五形,皆无奇零。次列识别杂记数百条,以穷其理。次设问一百七十则,以尽其用。所演秦九韶立天元一法,为唐顺之、顾应祥等所不解,则精妙可知矣。

《测圆海镜分类释术》十卷

明顾应祥撰。应祥得李冶之书于唐顺之,而不得其立天元一之解,遂去其细草,专算法,改为此书,殊失冶之本意。然乘方之法不明,亦难以遽求其根本。应祥所演,于读冶书者,不为无助也。

《益古演段》三卷

元李冶撰。原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录出。以某氏所作《益古集》,案:是书冶亦不知谁作,故原序但称曰某 。以方圆周径羃积和较相求,定为诸法,而秘其要旨不肯言。因为移补条目,厘定图式,演为六十四题,以畅明其义。大旨亦借以明立天元一法。

《弧矢算术》一卷

明顾应祥撰。弧矢之法,始于元郭守敬《授时历草》,亦本于立天元一法,应祥得其书而不得立法之本,故惟补开带纵三乘方式,及各弧矢相求术,其失与改《测圆海镜》等,其可为初学门径,功亦略同。

《同文算指前编》二卷,《通编》八卷

明李之藻演利玛窦所译法也。《前编》言笔算定位,加减乘除之式,及约分通分之法。《通编》则以西术易九章,分十六目。其论三率比例,较古法方田粟米差分为详,少广则略而未备,盈朒方程,梅文鼎谓之藻取古法以传之,非利氏本意,存之亦见古法、西法互有短长也。

《几何原本》六卷

西洋欧几里得撰,利玛窦译,而明徐光启所笔受也。其书为欧罗巴算学之祖,原本十五卷,光启刊其最要者六卷。卷一论三角形,卷二论线,卷三论圆,卷四论圆内外形,卷五、卷六俱论比例。

《御定数理精蕴》五十三卷

康熙十三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律历渊源》中第三部也。上编五卷,以立纲明体,曰数理本原、曰河图、曰洛书、曰周髀经解、曰几何原本;下编四十卷,以分条致用,曰首部、曰线部、曰面部、曰体部、曰末部;又表八卷,其别有四,曰八线表、曰对数阐微表、曰对数表、曰八线对数表。通中西之异同,阐天人之微奥。自隶首以来,咸未窥斯秘也。

《几何论约》七卷

国朝杜知耕撰。是书取徐光启所受《几何原本》,重为删削,故名曰“论约”。末附十题,则又知耕所推衍也。

《数学钥》六卷

国朝杜知耕撰。其书列古法《九章》,以今线、面、体三部之法隶之,与方中通《数度衍》体例相同。而每章设例,必标其凡于首;每问答有所旁通,必附其术于下;每引证必著所出,条理尤详。

《数度衍》二十四卷,附录一卷

国朝方中通撰。盖集诸书之长,勒为一编。其推阐九章,本《御制数理精蕴》;其几何约,本徐光启;其珠算,本程大位《算法统宗》;其笔算、筹算,本李之藻《同文算指》;尺算本陈荩谟《天算用法》。惟数原、律衍二门,未详所本耳。

《句股引蒙》五卷

国朝陈吁撰。是书亦杂采诸法而成,虽未造精微,而浅显易入,其名曰“引蒙”,盖以此也。

《句股矩测解原》二卷

国朝黄百家撰。所论句股测望之法,即《海岛算经》之遗术。与熊三拔《表度说》,大概相近,而专明一义,其说尤详。

《少广补遗》一卷

国朝陈世仁撰。其书以一面尖堆及方底、三角底、六角底、尖堆、各半堆等题,分为十二法。有抽奇、抽偶诸目,盖堆垛之法也。堆垛为少广之一目,算书多未详说,故名曰“补遗”。

《庄氏算学》八卷

国朝庄亨阳撰。乃其官淮徐海道时,经理河防,于高深测量之法,随事推究,设问答以穷其变,随笔札记。后人以其残稿,编为此书。末附七政步则本之《新法算书》,而摘取其要焉。

《九章录要》十二卷

国朝屠文漪撰。以古《九章》合今法,与杜知耕《数学钥》大致略同,而互有疏密,彼此可以相辅。

右天文算法类算书之属。二十五部,二百十卷。

子部七 术数类

《太玄经》十卷

汉扬雄撰,晋范望注。雄作《法言》拟《论语》,又作此书以拟《易》。宋衷、陆绩各为之注,望又删定二家之注,并自注赞文,定为此本。以《玄首》一篇,分冠八十一家之前;以《玄测》一篇,分系七百二十九赞之下。如费直之析十翼附《周易》,亦自望始也。

《太玄本旨》九卷

明叶子奇撰。《汉书》扬雄本传称,“《太玄》兴,《太初历》相应”。其时去雄最近,必有所受。子奇是注,独扫除星历之说,别为诠释,亦犹说《易》之家,黜象数而崇义理也。

《元包》五卷,附《元包数总义》二卷

后周卫元嵩撰,唐苏源明传,李江注,宋韦汉卿释音。其总义二卷,则张行成所补撰也。其书体例近《太玄》,序次则用《归藏》,以坤为首,多作奇字,猝不易读。盖扬雄之重儓,姑存备数学之一种耳。

《潜虚》一卷,附《潜虚发微论》一卷

宋司马光撰。乃拟《太玄》而作,以五行为本,五行相乘为二十五,又两之为五十章。附以七图。未及成书,而光卒。今所传本,盖后人有所附益。然混淆不可复别矣。《发微论》十篇,张敦实撰,皆阐明此书之义,旧附于末,今亦仍之焉。

《皇极经世书》十二卷

宋邵雍撰。一卷至六卷,以易卦配元会运世,推其治乱。七卷至十卷,为律吕声音,是为内篇。卷十一、十二为观物篇,即外篇也。其说借《易》以推衍,而实无关于《易》,故朱子以为“易外别传”。旧列儒家,今改隶术数类焉。

《皇极经世索隐》二卷

宋张行成撰。原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录出。行成以邵伯温所解《皇极经世》,尚于象数未详,复为推衍其说,故名曰“索隐”。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九卷

宋张行成撰。原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录出。大旨以《皇极经世》内篇,理深而数略,外篇数详而理显,学先天者,当自外篇始。因离析其文,分类编次,以言数者为三卷,言象者为三卷,言理者为三卷,而各推其义。

《易通变》四十卷

宋张行成撰。取邵子先天卦数等十四图,敷演解释,以通其变,故谓之“通变”。大抵蔓引旁推,凡万事万物,一一归之于数。

《观物篇解》五卷,附《皇极经世解起数诀》一卷

宋祝泌撰。其书演邵子之说,而立义多与邵子异。盖数学纵横推演,无不可通,各以所见为说也。其《起数诀》一卷,乃不完残帙,所存仅声韵一谱,亦邵氏之学,故类附《观物篇》末焉。

《皇极经世书解》十四卷

国朝王植撰。改并《皇极经世》之卷帙,而冠以新旧十八图。于诸本异同,多能厘正。所解亦颇明显。

《易学》一卷

宋王湜撰。是书阐明邵子之学,其说颇杂以道家,盖图学原出《参同契》也。其谓先天之图,陈抟以前莫知所自来,又谓《皇极经世》,不尽出于邵子,间有讹谬,绝不神奇,其说则犹有先儒笃实之遗。

《洪范皇极内篇》五卷

宋蔡沈撰。借洪范九数,衍为八十一章,而配以月令节气,欲以拟《易》。实则《太玄》之支流,特变《易》数为《洪范》,以新耳目。本不足录,以自沈以后,又开演范一派,故录之以著其本始焉。

《天原发微》五卷

宋鲍云龙撰。凡二十五篇,以象天数,皆借《易》以阐明数学。

《大衍索隐》三卷

宋丁易东撰。原本残缺失次,今从《永乐大典》补正。其书皆明大衍之数。凡三篇:一曰原衍,为图三十六;二曰翼衍,为图二十九;三曰稽衍,列《乾凿度》以下诸家之说,各系以论断。

《易象图说》内篇三卷,外篇三卷

元张理撰。“内篇”三,“外篇”亦三。凡天行人事,无一不推本于图书。《皇极经世》之支流也。

《三易洞玑》十六卷

明黄道周撰。其书约天文历数归之于《易》。曰“三易”者,谓伏羲、文王、孔子之易;曰“洞玑”者,谓易之测天道,犹璇玑之测天象也。

右术数类数学之属。十六部,一百三十七卷。

《灵台秘苑》十五卷

后周庾季才撰。原本一百十五卷,宋王安礼等奉敕重修,删为此本。其说多主占验,不尽可凭。又笃信分野次舍,尤为附会。然所根据,皆隋以前之古书,可资参考。历代史志,皆存此一家,今亦姑录以备数焉。

《唐开元占经》一百二十卷

唐开元中,太史监瞿昙悉达奉敕撰。所言占候之法,大抵术家之异学。惟一百四卷、一百五卷所载麟德、九执二历,为他书所不详。又《隋志》著录纬书八十一篇,尚十存其七八,皆孙珏《古微书》所未见。故其术可黜,而好古者终不废其书焉。

右术数类占候之属。二部,一百三十五卷。

《宅经》二卷

旧本题黄帝撰。而书中所引有《黄帝二宅经》,则后人所伪题也。其书分二十四路,考寻休咎。大旨以阴阳相得者为吉。说尚近理,词亦雅驯。犹方技书之近古者,疑即《宋志》所录《相宅经》也。

《葬书》一卷

旧本题晋郭璞撰。然《晋书》璞本传,不言所作有《葬书》;《唐志》有《葬书》,不云璞作。《宋志》乃载郭璞《葬书》一卷,则至宋始出矣。蔡元定、吴澄各有删本,此本即澄所定。旧有刘则章注,此本不题则章名,不知即所注否也。

《撼龙经》一卷,《疑龙经》一卷,《葬法倒杖》一卷

旧本题杨筠松撰。即术家所谓“杨救贫”也。《撼龙经》,言山龙脉络形势,配以九星,决其休咎。《疑龙经》,凡三篇:一论干中寻枝;一论寻龙到头,附以十问;一论结穴形势。“葬法”专论点穴,“倒杖”即申明其说。虽依托古人,而其言往往近理。

《青囊奥语》一卷,《青囊序》一卷

《青囊奥语》,旧本题唐杨筠松撰,其序则题其门人曾文迪作,疑即《通志·艺文略》所谓杨、曾二家《青囊经》也。相墓家理气一派,从此发源。其真出二人与否,亦莫可究诘。

《天玉经内传》三卷,《外编》一卷

旧本题唐杨筠松撰。然其书至宋始出。其学亦以理气为宗。其注题天谷散人作,所诠解尚知文义。

《灵城精义》二卷

旧本题南唐何溥撰,明刘基注。诸家书目皆不著录,莫考其所自来。大旨以元运为主,是明初宁波幕讲僧之学,五代安有是也?然词旨明畅,犹术士能文者所为。

《催官篇》二卷

旧本题宋赖文俊撰。即术家所谓“赖布衣”也。其书分龙、穴、砂、水四篇,颇能阐发吉凶祸福之所以然,胜于泛称某宜某忌,而不能言其故者。

《发微论》一卷

宋蔡元定撰。其书分十四例,推阐地道,而终以“原感应”一篇,明福善祸淫之义。盖术家惟论其数,元定兼推以儒理,故其说能不悖于道,似当真出元定手也。

右术数类相宅相墓之属。八部,十七卷。

谨案:相宅相墓,自称堪舆家。然《汉志》《堪舆金匮》十四卷,列于五行。颜师古注引许慎曰:“堪,天道;舆,地道。”语不甚明。而《史记·日者列传》载:“武帝聚占家问某日娶妇,堪舆家言不可。”则堪舆,占家也。又或自称形家,然《汉志》形法一类,乃兼相地、相人、相物,亦非其专名。今用《隋志》之文题曰相宅、相墓,从其质也。

《灵棋经》二卷

旧本题汉东方朔撰,或题淮南王刘安撰,皆依托也。然考以《南史》所引,此书实出于六朝,故《隋志》已著录。其法以棋十二枚,以所掷面背相乘,得一百二十四卦,卦各有繇词。其文雅奥,非后世术家所能伪。刘基之注,似亦非依托。

《易林》十六卷

汉焦延寿撰。其书以一卦演为六十四卦,各系以繇词。文句古奥,所卜亦多有验。然汉易之流为术数,自延寿始也。

《京氏易传》三卷

汉京房撰。房传焦氏之学,故言术数者,称“焦、京”。而房之推衍灾祥,更甚于延寿。其书凡十四种,今佚十三,惟此书以近正得传。今世钱卜之法,实出于此。

《六壬大全》十二卷

不著撰人名氏。其本则明郭载騋所刊也。六壬为三式之一,莫知其所自起。其可考者,《吴越春秋》《越绝书》所言占法,与今同。则当出自后汉。故赵煜、袁康德附会其说也。《隋志》《唐志》《宋志》所列,今率散佚。是书掇拾旧文,合为一编,虽真伪相参,然业是术者,率以此为祖本。

《卜法详考》四卷

国朝胡煦撰。古者卜筮并用,后世则蓍盛而龟微。然遗说散见于诸书,煦择其不失古义者,汇为此编,尚足见钻灼之梗概。

右术数类占卜之属。五部,三十七卷。

《李虚中命书》三卷

旧本题鬼谷子撰,唐李虚中注。原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录出。鬼谷子本纵横家,不闻能知禄命;李虚中虽善禄命,而其法用年月日不用时,与此书言四柱者不合。所举官职,亦多宋制。殆宋人所依托。而其言近理,要不可以尽废。

《玉照定真经》一卷

旧本题晋郭璞撰,张颙注。其正文与注,如出一手,盖即颙所依托也。原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录出。文句不甚雅驯,而于命理颇有所阐发。

《星命溯源》五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凡五种:一曰《通玄遗书》,二曰《果老问答》,三曰《玄妙经解》,四曰《观星要诀》,五曰《观星心传口诀补遗》。大抵推衍唐张果之说,虽出依托,而谈五星者,实以是为祖本。

《徐氏珞琭子赋注》二卷

宋徐子平撰。原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录出。《珞琭子赋》,出于南北宋之间,或称王子晋,或称陶弘景,皆为依托。惟此注,真出子平手,今称推八字者为“子平”,因其名也。

《珞琭子三命消息赋注》二卷

宋释昙莹撰。注《珞琭子赋》者,徐子平外,有王廷光、李仝二家。昙莹采王、李之注,傅以己说,以成是编。其说多牵合于易数,盖易道阴阳,与术数家事事可通也。

《三命指迷赋》一卷

旧本题宋岳珂补注。原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录出。其书《宋志》不著录,而元明人命书多引之,当犹宋人所作。考珂《桯史》有论韩侂胄、袁韶禄命二条,其说极详,盖亦喜谈是事者,故术家因而托名欤。

《星命总括》三卷

辽耶律纯撰。术数之书,凡称古名人著述者,百无一真。纯不知为何许人,似尚实出其手。原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录出。其书兼称星命,而大抵专主子平。

《演禽通纂》二卷

不著撰人名氏。其书以演禽推人禄命。上卷载三十六禽喜好、吞啖、干支、取化,及旬头、胎命、流星、十二宫、行限、入手之法;下卷为《鉴形赋》,具悉吉凶变幻之理。其词颇鄙俚,而其法自唐、宋以来,相承已久。故存之以备一说。

《星学大成》十卷

明万民英撰。取旧传星学之书,排纂成帙,凡八种。各为注释论断,言果老术者,以此书为总汇。

《三命通会》十二卷

不著撰人名氏。《明史·艺文志》有万民育《三命会通》十二卷,疑即此书而误倒“通会”二字也。于诸家命书,采摭最备,至今为术士所依据。或曰此书与《星学大成》,同出一手,以万民英号育吾山人,故史志讹英为育,是亦一说。然莫能详考矣。

《月波洞中记》二卷

是书从《永乐大典》录出。上卷凡九篇,原本称老子题于太白月波洞壁,唐任逍遥得之,因以为名。其说荒诞不足辨,然其论相人之术颇精,词亦近古。下卷颇冗杂,疑术家又有所附益也。

《玉管照神局》三卷

旧本题南唐宋齐丘撰。虽无从辨其真伪,然《宋志》著录,则其来已久。世所传者凡三本,一本一卷,一本十卷,一本二卷。此本从《永乐大典》录出,盖即《宋志》所载,故所论相术,与《读书敏求记》所载十卷之本分阳局、阴局者,其说不同。

《太清神鉴》六卷

旧本题后周王朴撰,然序称尝隐居林屋山,与朴事迹不合,亦依托也。原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录出。其书阐发相术,颇有理致,所引诸家古相书,亦皆今所未见。

《人伦大统赋》一卷

金张行简撰,元薛延年注。原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录出。延年序称其提纲挈领,不过二三千言,而囊括相术殆尽。

右术数类命书相书之属。十四部,五十三卷。

谨案:命书、相书,皆五行之支流,故古与相宅、相墓合为一类。然命相主于前知,皆言数不可移;相宅、相墓,则谓吉凶可趋避,非命相所能限。持论各殊,故今各为子目焉。

《太乙金镜式经》十卷

唐开元中,王希明奉敕撰。其中推太乙积年,至宋景祐元年,则后人所附益也。补《史记·日者传》载占法七家,太乙居其一。其说以一为太极,太极生二目,二目生四辅,四辅生八将,错综以推吉凶。古书今已不传,希明参校众法,尚能括其纲领。

《遁甲演义》二卷

明程道生撰。言遁甲者,祖《洛书》。其实乃《乾凿度》太乙行九宫法也。于诸术数中,最有理致。是编亦颇得其精要。

《禽星易见》一卷

明池本理撰。《明史·艺文志》作四卷,此本盖传抄合并也。所论禽宫性情,较他书为简明。其以时日禽为彼我公,其专取翻禽为我,倒将为彼,则其独得之解也。

《御定星历考原》六卷

康熙五十二年,大学士李光地等奉敕撰。初康熙二十二年,修辑《选择通书》,至是以其中尚沿旧说,命李光地等因曹振圭《历事考原》,重加厘定,勒为此编。定阴阳宜忌之准,以前民利用。

《钦定协纪辨方书》三十六卷

乾隆四年,庄亲王允禄等奉敕撰。凡本原二卷,义例六卷,立成宜忌用事各一卷,公规二卷,年表六卷,月表十二卷,日表一卷,利用二卷,附录辨讹各一卷。尽破术家附会不经、拘泥不化之说,而断以五行生克之至理。

右术数类阴阳五行之属。五部,五十五卷。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