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付嘱品第十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本篇导读

五祖弘忍大师传衣钵时曾告诫惠能:“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事实上,惠能一生因衣钵而遭受无数迫害,也因争夺衣钵而使南、北二宗的弟子争辩不休,所以惠能决定依训不传衣钵,因而终生致力于调教弟子的事业,以使顿教法门传承下去。即使在临终时仍念念不忘此事,将自己一生的心得倾囊相授,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三科法门的世界观和三十六对的方法论。惠能采用佛陀的分析法,说明世界万物皆可分解为五蕴、十二处和十八界(即三科)等元素,无法找出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故说空无自性;然后在方法论上又采用综合法,说明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而是互依互存,相对而存在。惠能从物质世界中挑选五对、法相语言中挑选十二对、主观的自性中挑选十九对进行示范讲解,否定人们非此即彼的思想方式,“出没即离两边”,“二法尽除”,中道实相显现,才能真正把握宇宙人生的本质,达到自性的觉悟。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1,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

1 三科:指五蕴、十二处和十八界。

译文

一天,六祖惠能叫来了弟子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对他们说:你们几个和其他人不一样,等我去世以后,你们各自要做教化一方的宗师。我现在教你们应当如何说法,才不会失去本宗宗旨。

说法时首先必须列举出三科法门,运用三十六对相对法,言语一经说出口不要落于相对立的色与心、染与净、有为与无为、有漏与无漏等两边。讲说一切法的时候均不能背离自性。如果忽然有人向你问法,开口说法时要顾及相对性概念的两方面,不偏在一边,全部要运用“对法”的方法教化众生,彼此来去相互为因。最后把生灭、有无两边的差别对待全部去除,更没有其他可执着之处。

赏析与点评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唐·杜甫

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对三国名臣诸葛亮一生的总结。诸葛亮这位旷世奇才,以超人的智慧、敬业的精神,协助刘备匡复汉室,成就蜀国霸业。也由于他一贯亲力亲为的行事风格,没有培养出治理蜀国的优秀接班人,致使“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蜀国成为三国中最早灭亡的一个王朝。

作为智慧化身的惠能,深知培养接班人的重要性,他一生以身作则,教化弟子,临终时,仍丝毫没有放松对弟子们的调教,吩咐法海等十大弟子在教化众生时先以五蕴、十二处和十八界了知千差万别的万物是如何产生的,接着以“三十六对”启发学人超越万物表象上存在的差别与对待,“出没即离两边”,悟入空性,达到“究竟二法尽除”、直契本性的境界。

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1。若起思量,即是转识2。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1 含藏识:简称藏识,即八识中的第八阿赖耶识。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的种子,所以也称为种子识。

2 转识:第七末那识的异名,以第八识为所依,“恒审思量”胜于余识,因它是由藏识转生,所以叫作转识。

译文

所谓三科法门,就是阴、界、入。“阴”是五蕴,即色、受、想、行、识。“入”就是十二入,就是身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身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界”是十八界,就是六尘、六门和六识。自性能够含藏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等法,所以叫作含藏识。如果生起分别思量心,就是转识。生起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识,六识通过六门认识了六尘,这样就是十八界,皆是从自性中生起,然后产生作用。自性若邪,就产生十八邪;自性如果正,就产生十八正。自性迷,起恶念,就是众生之用;自性若悟,起善念,就是佛之用。被恶念所用还是被善念所用,来自哪里呢?都是由自性而来。

赏析与点评

五蕴是从生命当下存在的组合来观察自我的本来面目。人是由物质现象(色)和精神现象(受、想、行、识)组合而成,是众缘假合之身,根本无法找出一个永恒不变的我,因而我即是空,以此来破除我执,达到解除众生苦难的目的。

十二处、十八界是从人们认识自我所面对的客观世界的过程,来阐释客观世界的本质。佛教常以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来统摄被认知的对象外部世界,以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来统摄人的知觉器官,以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来统摄人的认知能力意识。

当知觉器官与外部世界相接触时,我们的意识便产生分别思量心。污染的心容易被名、利等身外之物所惑,“创造”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假有实无的现象世界,痛苦由此而生;清净的心能感知真实世界。惠能从“迷即众生悟即佛”出发,强调要善用自性,不被情识污染则自性正,自性正则十八正。如果表现出恶用,就是众生用;如果表现出善用,就是佛用。用自哪里来呢?由自性而来。

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

译文

相互对待的诸法,外境无情方面有五对法:天与地相对,日与月相对,明与暗相对,阴与阳相对,水与火相对。这是无情的五对相对法。

赏析与点评

人们常以为水火不兼容,然而,水(h2o)在直流电的电解下可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又会生成水。从这简单的科学试验中不难发现,水与火都是由元素组合而成的混合物,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惠能教导弟子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暗与明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其用意不是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而是要求我们在物质现象存在的当下,洞见万物的本质,即空无自性。

法相1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

1 法相:诸法所具本质之相状(体相),包括一切有生灭、无生灭变化的现象。

译文

法相、语言方面有十二对法:语言与佛法相对,有和无相对,有色和无色相对,有相和无相相对,有漏和无漏相对,色和空相对,动和静相对,清和浊相对,凡和圣相对,僧和俗相对,老和少相对,大和小相对,这是法相和语言的十二对相对法。

赏析与点评

佛陀《中阿含经·阿梨咤经》中说,一个逃亡的人被一条大河阻断去路,河上没有桥梁、船只可供渡河,后有追兵。在这万分危险的时刻,他急中生智,采集草木枝叶,做成木筏,成功渡河,逃过一劫。为此,他时刻背着他的“救命恩人”木筏。众人皆笑他的愚蠢行为。

佛陀以筏喻告知世人,有与无、有色与无色、有相与无相、有漏与无漏、色与空、凡与圣等教法,如同渡河的木筏,悟入“空性”后就应舍弃。惠能以有与无、有相与无相、有漏与无漏、色与空等十二对教众生,使他们契入于相而离相,远离我、我所、有无等一切戏论妄执,方能于般若无相生出一念清净心。正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说,“毕竟空中有无戏论皆灭”。

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瞋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

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

译文

自性起用方面有十九对法:长与短相对、邪见与正见相对、愚痴与聪慧相对、愚笨与智慧相对、乱与定相对、慈悲与毒害相对、戒与非相对、直与曲相对、真实与虚妄相对、险与平相对、烦恼与菩提相对、常与无常相对、悲与害相对、欢喜与嗔怒相对、施舍与吝啬相对、前进与后退相对、生起与寂灭相对、法身与色身相对、化身与报身相对,这是自性起用的十九对相对法。

六祖惠能说:这三十六对相对法的教法,假如你能明白它的功用,就能贯通一切佛法与经典,进退都能不执两边、脱离两个极端。

赏析与点评

一位年轻人问禅师,什么是中道?禅师要求他把眼睛蒙起来,行走在一条小道上,小道两边有水沟。禅师看到这位年轻人偏离正道,快要掉进左边的水沟时,便及时提醒他“向右”;一会儿年轻人又偏离正道,快要掉进右边的水沟时,禅师及时地提醒他“向左”。年轻人继续前行,老禅师就这样一会儿教他向左,一会儿教他向右……最后年轻人终于不耐烦地问:“你到底要我向左,还是向右行?”老禅师笑呵呵地说:“向左向右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要你回到正道上来。”年轻人恍然大悟,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中道。

以上公案中所蕴含的道理,正是惠能“三十六对法”的精髓所在。惠能不是否定明与暗、阴与阳、水与火、有与无、有漏与无漏、色与空、凡与圣、长与短、邪与正、烦恼与菩提等三十六对的缘起存在,更不是让人不辨是非曲直,而是用而不执,思而不迷,引导人觉悟“三十六对法”皆是相对而存在,并非有绝对存在的实体,超越相对的两边,契合中道实相。

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1。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着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

1 无明:不通达真理,不能如实理解事相或道理的精神状态。

译文

自性启动并生发作用的时候,和别人一起言论,对外在事物不执着它的相状,对内在心念不执着于空无。执着空见的人,常常会诽谤佛教经典,甚直言修道不需要文字。既然说不用文字,那么人也不应该有语言。说这样的话时,已落入文字之相。也有人说“直指之道不立文字”,这“不立”两个字本身就是文字。又见到别人在说法,就诽谤别人所说的是在执着文字相。你们应该知道,自己执迷还罢了,又诽谤佛经。千万不可诽谤经法,否则将造下无量无边的罪业。

赏析与点评

由于语言文字的局限性,佛陀在菩提树下所悟证的心法确实是无法用语言讲出来的。然而,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走向另一个极端,彻底否定语言文字在悟道过程中的功用,认为“知之一字,众祸之门”,讥识字者为“总作得盐铁判官”,讥读经者为“钻故纸驴年”,把三藏十二部看成是“拭不净故纸”。惠能因此提醒弟子们:“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着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佛陀如良医,佛法如药方。疾病一天未除,药方绝不是一纸空文;众生烦恼一天不除,佛经仍是无价之宝。正因为如此,尽管禅宗主张“不立文字”,但并未否定佛经在悟道中的重要性,主张离言说相,藉教悟宗,发挥语言文字的功能,为悟道服务,显示出修习般若法门的妙处。

若着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见性。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

译文

如果外执于相,而通过种种方法去求取真道;或者到处建立道场,而辩论有无的过患,像这样的人,即使历经多劫也不可能明心见性。原本想要依照正法修行,又不可什么都不想,这样反将造成佛道上的障。如果只是听人说法而不实地修行,反而会使人生起邪念。因此要依照正法修行,说法不要住相。你们如果能够悟解,并且依照这样去说、去用、去行、去作,就不会失却本宗的宗旨了。

赏析与点评

虽多诵经集,放逸而不行;

如牧数他牛,自无沙门分。

——南传《法句经》

学习经典,如同进饭店看菜单,知正法如同看中自己喜爱的菜,即使将菜单倒背如流,若不动口吃菜,仍无法从中受益;同理,只研读佛经而不依法修行,甚以多闻为自傲,这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只有将菜吃进肚中消化,才能受益;同理,只有依法起修,解行并重,才不违顿悟法门的宗旨。

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1相因,生中道义。

如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即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余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转相教授,勿失宗旨。

1 二道:指相对的两个方面,如有与无、凡与圣。

译文

如果有人问你法义,问“有”,就用“无”来答;问“无”,就用“有”来答;问“凡”,就用“圣”来答;问“圣”,就用“凡”来答。就这样,二边对待法的相互为因而离却二边,就显出了中道义理。像这样一问一答,其余的问题也完全依照这样作答,就不会失却中道的理体了。

假如有人问:“什么叫作暗?”就回答他说:“明就是因,暗就是缘,光明消失就产生黑暗。”以光明来显现黑暗,以黑暗来显现光明。一来一回相互为因,而成中道义理。其余的问题都可以这样解答。你们今后传法,要依照这种方法转相教导传授,不要失却顿门宗旨。

赏析与点评

一位武士想愚弄聪慧的一休禅师。他捉了一只小鸟,藏在身后,问:“我们打个赌,禅师说我手中的小鸟是活的还是死的?”一休知道,如果他说是死的,武士肯定会松手放飞小鸟;而如果他说是活的,那武士一定会暗中使劲儿把小鸟捏死。于是,一休说:“是死的。”武士马上把手松开,笑道:“哈哈,禅师你输了,你看这小鸟是活的。”一休淡淡一笑,说道:“是的,我输了。”一休输了,但是他却赢得了小鸟的生命。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问“有”答“无”,问“无”答“有”;问“凡”答“圣”,问“圣”答“凡”,看似无理取闹,逻辑混乱,其实另有深意。即惠能的重点不是说“有”说“无”,说“凡”说“圣”,而是以此来破除人们对“有”与“无”、“凡”与“圣”的执着,“成中道义”,获佛慧命。

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

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

师云:神会小师1,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2?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若吾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

1 小师:受具足戒未满十年之僧人,通常指年轻弟子。

2 阿谁:何人。

译文

六祖惠能在唐睿宗太极元年(七一二),也就是延和元年的七月,命令弟子前往新州国恩寺建塔,还命令人去催促施工。第二年夏天快结束的时候,塔建成竣工了。七月一日,六祖惠能召集弟子门人,对他们说:我到八月,将要离开人世。你们有什么疑问,要早点来问,我为你们破除疑惑,让你们愚迷尽除。我去世以后,就没有人再指导你们了。

法海等弟子听说以后,全部都痛哭流涕;只有神会,神色丝毫没有变动,也没有哭泣流泪。

六祖惠能说:神会虽是个小禅师,却能得悟善与不善平等无差别,不被诋毁称誉所动摇,不生悲哀或快乐的情绪。其他人都没能做到,十几年在山中修行,究竟修了什么道?你们现在悲伤哭泣,是为了谁忧伤?如果是伤心我不知往哪里去,其实我自己知道我的去处;我如果不知道去处,是不会向你们事先通报的。你们悲伤哭泣,都是因为不知道我的去处;如果知道我的去处,就不该悲伤。

赏析与点评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

——唐·王梵志

馒头代表坟墓,即喻示着死亡,何其诙谐。接着作者幽默地形容“馅草在城里”。有馒头必有馅,而馅就是人。是什么扮演着吃人的角色呢?

作者在诗中揭示了死亡的必然,进而打破了世人长生不死的美梦。这一认识是具有现实主义意义的。直面死亡,才能体味生之可贵、人生苦短。从诗中我们可品味僧家冷峻的幽默。而六祖面临生死,预知时,从容洒脱,且殷殷教导徒众,不但显示了一代宗师的风范,也展现了禅者生死自在的风采。

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众僧作礼,请师说偈。偈曰: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译文

佛性本来没有生灭来去,你们都全部坐下,我给你们说一个偈,名为:“真假动静偈”。你们念诵听取这个偈,就能和我的心意相同;依照这个偈修行,就不会迷失宗门旨趣。所有僧人都行礼,请六祖惠能作偈。偈说:

一切万法皆非真,不要颠倒看作真;若是当作真实看,此见完全不是真。

若能自心识得真,离了假相即心真;自心不能离假相,既已无真何处真?

有情本来就解动,木石无情才不动;若是偏修不动行,则同木石顽不动。

如寻自心真不动,不动自存于动中;不动若是顽不动,无情却是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译文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只要能作这样看,此见就是真如用。

告诉诸位学道人,着力必须要用意;勿在大乘宗门下,却仍执着生死见。

彼此谈论若相契,就应共论佛法义;所言若实不相契,也应合掌使欢喜。

宗门原本是无诤,有诤就失真道义;固执违逆诤论者,心性便转入生死。

赏析与点评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宋·苏东坡

苏东坡专心习禅,颇有心得,自觉心中安然,稳如泰山,于是写下以上偈颂,表明自己的悟境。

写完此偈,他便迫不切待地让书童摇船送过江,请金山寺佛印禅师印证。佛印看后,一语不发,只写了两个字,便交给书童带回,早在江边等候的苏东坡看到“放屁”两个字的批示,心中愤愤不平,立即过江找佛印讨公道。佛印反问:“你不是自称已经八风吹不动了吗?怎么一屁就把你打过江呢?”

佛教通常把“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称为八风,在现实生活里,任何一种“风”,都能让人“心动”,并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

譬如说,别人讲我们不好(毁),便生气、难过,时而焦躁,时而忧心,时而恐惧,时而绝望,当然,有时也会得意忘形。然而其结果都一样:苦海无边。这就是惠能所说的“仁者心动”之含义。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走入另一个极端,断绝任何念头,追求不动,形同草木,反而连成佛的机会都断绝了。这首真假动静偈的核心不是要人动与不动,而是要人识得本心,不要心随物转,而要随心转境,动静一如,做到“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则行住坐卧都具有禅味,平常用心皆是道,生命的分分秒秒便会在从容中走过。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

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摩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1;

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1 迷情:指迷惑之众生(有情)。

译文

当时,弟子门人们听完了偈,全都行礼。并且各自体会六祖惠能的意思,收拾本心,依照这个法门修行,不再相互争辩了。由于知道六祖惠能停驻人世的时间不多了,法海上座在此礼拜六祖惠能,问道:大师入灭之后,衣钵和教法应该传给谁?

六祖惠能说:我在大梵寺说法,直到现在,所演说的内容已经被抄录下来并广为流布,其名目叫作《法宝坛经》。你们好好守护,次第相互流传指授,去度化众生,依照这个说法的就是真正的佛法。我现在为你们说法,不再付嘱袈裟,就是因为你们都已经信根淳熟,正定而没有疑惑,堪当弘法的大任。而且根据祖师达摩大师付嘱传授的偈子的含义,衣钵袈裟是不应该传下去的。达摩祖师的偈语是这样说的:

我来东土的本意,是为传法度迷情;

一华盛开为五叶,菩提道果自然成。

赏析与点评

惠能临终前,法海询问衣钵传何人。六祖惠能引初祖达摩传法慧可时的悟道偈以作答:“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所谓“一华”是指六祖惠能所传的顿悟法门,开出了临济宗、沩仰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这五朵觉悟之花,演说“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要旨,引来无数人对明心见性之法的孜孜追求。唐人李中曾对此盛况有如下描述:“多少学徒求妙法,要于言下悟无生。”既然顿悟法门后继有人,六祖惠能依弘忍的嘱咐,只传《六祖坛经》作求法的依据,不再传衣钵。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若欲成就种智1,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

1 种智:一切种智之略称,即佛了知一切种种法之智慧。

译文

六祖惠能又说:各位善知识!你们各自清净心念,听我讲说佛法。如果要成就佛的智慧,必须达到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如果能在一切处而不住一切相,并于一切相上不起怨憎或喜爱,也没有执取和舍弃的心念,不计较利益成败等事,安闲恬然平静,清虚圆融澹泊,这就叫作一相三昧。如果在一切处,无论行住坐卧,都怀有一颗纯净正直的心,从而在内心建立起境随心转的不动道场,当下成就真实净土,这叫作一行三昧。如果能具有这两种三昧,就如同大地中含有种子,经过孕含、蓄藏、生长和培养,果实得以成熟。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也是这样。

赏析与点评

就认知层面而言,万事万物在现象上虽是千差万别,但“空无自性”这“一相”却是万物共同的本质。若能领悟此理,心不住相,憎爱则无从生起,怡然自得之心随之而来,即得一相三昧。

正如僧肇在《注维摩诘经》中说,“万物齐旨,是非同观,是名一相”,就人们的实践层面而言,心不住于过去和未来,而是专注于当下这一念,无论是行住坐卧,还是学习工作,心存正念,不为身外之物所左右,即得一行三昧。

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皆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

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1。

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1 好去:好走、保重。

译文

我现在所说的法,譬如及时雨,普遍润泽大地上的一切生物;你们本有佛性,好像一粒粒的种子,遇到及时雨滋润,都能发芽生长。凡是承受我旨意的人,一定能证得菩提;依照我所说的去行持的人,一定能够获证妙果。听我说偈:

心地含藏诸种子,普获法雨皆发萌。

顿悟华情行持后,菩提妙果自然成。

六祖惠能说完偈,又说:佛法没有二法,心也是这样,只有一种。佛道清净,没有什么可以执着。你们切勿偏执“观静”和偏落“空心”,自心本来清净,原本就没什么可执取和舍弃。你们要各自努力,随缘珍重。

当时弟子门人都向惠能行礼后退出。

赏析与点评

信心为种子,苦行为时雨,智慧为时轭,惭愧心为辕。

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如是耕田者,不还受诸有。

——《杂阿含经》

秋天,田野一片金黄,农人聚集在一起,庆祝丰收,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庆气氛。此时,一位农夫看到佛陀正托钵远远走来,故意难为佛陀说:“佛陀!我们默默耕耘了一年,才有今天的收获。你只有和我们一样耕地播种,今天才有资格得到食物呀!”佛陀听后安详地说:“我亦耕田下种,以供饮食。”农夫十分惊讶地说:“自说耕田者,而不见其耕;为我说耕田,令我知耕法。”佛陀于是说了以上偈颂。农夫听完十分惭愧,终于领悟到佛陀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播种者,于是盛满了最香美的食物供养佛陀。

这个故事出自《杂阿含经》,是佛陀所说的“耕心田之法”。惠能依教奉行,在众生的心田上,撒下佛性的种子,以智慧之犁拔除人们心田中执着的杂草,最终收获幸福之菩提果。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

大众哀留甚坚。

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盘,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

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

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1。

又问曰:正法眼藏2,传付何人?

1 来时无口:无口,没有讲什么话,喻指无法可说、未曾说法。禅宗强调传心法要,是要靠自证自悟的,佛也是以无言传教。这里是指六祖惠能提醒大家,他一生都没说过什么法。

2 正法眼藏:依彻见真理的智慧眼(正法眼),透见万德秘藏的法(藏),也就是佛内心的悟境。

译文

七月八日,六祖惠能忽然对弟子说:我要回新州,你们赶快准备船只。

弟子门人苦苦哀求,坚决挽留。

六祖惠能说:诸佛随缘应化出世,尚且还要示现涅盘,有来必定有去,这是正常的道理。我这肉身骸骨也应该有所归宿。

弟子们说:师父!您现在去了新州,什么时候可以再回来?

六祖惠能说:落叶归根,生来本无话可说。

弟子又问:正法眼藏传给什么人?

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

又问:后莫有难否?

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

头上养亲,口里须餐;

遇满之难,杨柳为官。

译文

六祖惠能说:有道的人得我法,无执着心的人会通达领会。

弟子又问:以后是不是会有劫难啊?

六祖惠能说:我去世后五六年,应该会有一个人前来取我的首级。听我预记:

取头顶戴如养亲,为了口腹代人行;

遇到满字的事难,州县当官是杨柳。

赏析与点评

惠能去世不久,先有新罗国的金大悲,以二十千钱买通张净满盗取六祖的首级(遇满之难)。案发后,县令杨佩与州刺史柳无忝连手审理此案(杨柳为官),但案子审问到最后,县令、刺史却不知如何判罪。因为幕后主犯金大悲是以恭敬心盗取六祖首级,本想如同供奉自己的双亲一般带回国供养(头上养亲),而主犯张净满是位大孝子,盗首级仅仅是为了填饱口腹,孝养父母(口里须餐)。

解读四句谶语不难发现,主犯出于恭敬心盗取六祖首级,盗贼出于孝心行盗,这再一次提醒人们,超越善、恶的分别相,才能审理此案。

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

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

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毘舍浮佛;今贤劫1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已上七佛,今以释迦文佛首传。第一、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婆毱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睺罗多尊者,十七、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鸠摩罗多尊者,二十、阇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摩拏罗尊者,二十三、鹤勒那尊者,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菩提达摩尊者,二十九、慧可大师,三十、僧璨大师,三十一、道信大师,三十二、弘忍大师,惠能是为三十三祖。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流传,毋令乖误。

1 贤劫:人的寿命从十岁起,每百年增一岁,增八万四千岁;再从八万四千岁起,每百年减一岁,减十岁,这一增一减的时间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四个中劫(成、住、坏、空)为一大劫。我们现在处于大劫的第二阶段住劫,因有一千尊佛出世度众生,故称为“贤劫”,全称为“现在贤劫”,与“过去庄严劫”、“未来星宿劫”合称“三劫”。

译文

六祖惠能又说:我去世后七十年,有两位菩萨,从东方来,一位是出家僧人,一位是在家居士,他们同时大兴教化,建立宗派,修建寺庙(伽蓝),传承正法的僧伽辈出。

弟子们问:不知从最初佛祖应身现化以来,已经共计传授了多少代?希望大师给予开示。

六祖惠能说:从远古的佛应身出世,已经无数无量,不可计算了。现在就以七佛为开始吧,在过去世的庄严劫中,有毗婆尸佛、尸弃佛、毘舍浮佛。今贤劫中,有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这就是所说的七佛。

现在以释迦牟尼佛为首传,依次传递:第一,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婆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睺罗多尊者,十七,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鸠摩罗多尊者,二十,阇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摩拏罗尊者,二十三,鹤勒那尊者,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菩提达摩尊者,二十九,慧可大师,三十,僧璨大师,三十一,道信大师,三十二,弘忍大师,一直到我惠能是第三十三代祖。从上面所说的诸位祖师,都各有所禀承。你们以后也要代代相传,不可有误。

赏析与点评

十方同一会,各各学无为。

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唐·庞蕴

六祖惠能预言,在他去世后七十年,有僧、俗二菩萨大弘盛教。这二菩萨所指何人,一直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我个人认为,应是马祖道一禅师和庞蕴居士,原因有二。其一,惠能去世后七十年,正好是马祖道一禅师和庞蕴居士在世。更重要的是,自从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以来,中国佛教开创了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禅法大兴于天下。与此同时,庞蕴在马祖道一的点化下,深得佛法妙意,被誉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有诗偈三百余篇传世,以上悟道诗就是其中的一首,足见他对般若性空领悟之深。

三十三祖惠(慧)能大师

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

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

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译文

唐玄宗先天二年(七一三),八月初三,六祖惠能在国恩寺用完斋后,告诉所有弟子门人说:你们各自按位子坐好,我跟你们道别。

法海说:大师留下什么教法,让后代愚迷的人们得以识见佛性?

六祖惠能说:你们仔细听好,后代愚迷的人,如果识见众生,就是识见佛性;如果不识见众生,永远寻佛却终难求到。我现在教你们如何识见自心众生,识见自心佛性。要想识见佛,只有识见众生,因为是众生不能识见于佛,不是佛不得识见众生。自我本性如果开悟得见,众生都是佛;自我本性如果执迷不悟,那么佛就是众生。自我心性平等无二,众生是佛;自我心性邪恶危险,那么佛是众生。你们的心如果险曲不正,那就是佛沦于众生之中;如果一念平等正直,那众生就都成佛了。我心中本自有佛,自性之佛才是真佛。自心中如果没有佛心,到哪里去求真佛?你们的本心就是佛,不要再怀疑了。自心之外没有一物能够建立,因为万事万物都是本心所生发。所以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赏析与点评

有人问“如何是佛?”马祖道一禅师随口回答:“即心是佛。”不一会儿,又有人问同样的问题,马祖道一禅师又随口答道:“非心非佛。”身边的侍者感到不解:同一问题,答案却截然不同。其实,马祖道一禅师是从三个层面引导人们领悟见性成佛:(1)对初学者而言,马祖以“即心即佛”说明自己的清净心就是佛心,从而使人们确立自信,“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2)对修道者而言,马祖以“非心非佛”说明妄心使人远离佛心,“自性若迷,佛是众生”。修道就是破除对生与死、空与有、凡与圣、众生与佛等相对名相的妄心执着,见空性即见佛,“自性若悟,众生是佛”。(3)对悟道者而言,马祖以“平常心是道”说明若能排除善恶、染净等二元对立的区别性,便可在入世救度众生时以平常心对待世间不平常事,随缘度众,展示大乘入世救众生的宏愿。由此观之,成凡成圣,尽在一念之间的迷与悟,故“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

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忽遇自性见世尊;

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已今留,救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译文

我今天留一个偈,和你们作别,这个偈叫作“自性真佛偈”。后代的人识见这个偈的真意,可自己识见本心,自我成就佛道。偈中说道: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由净性而生,除去淫欲就是净性身;

性中各自远离五欲,见自清净本性刹那就是真佛。

今生如能遇到顿教法门,忽然悟到自性,就是亲见世尊;

如果想要修行寻求作佛,不知要向何处求真。

如果能在心中自见其真,有真就是成佛之因;

不能见到自性而向外觅佛,起此心念总是大痴人。

现在已经留下顿教法门,要救度世人必须先行自修;

告诉你们将来学道的人,不作这样的见解实在是太愚迷了。

赏析与点评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宋·茶陵郁

茶陵郁在这首悟道诗中将“真如自性”比喻为心中的明珠,本来清净,任何灰尘都无法污染它,是成佛的基因。只因一念之差,众生迷失本性,如同灰尘覆盖明珠,自性的智慧之光无法显现出来,邪见横行,心魔控制着我们的身心,起惑造业,苦海无边。一念悟,起正见,遮蔽在自性上贪嗔痴等烦恼尘,立可转染成净,转邪成正,转凡成圣,明心见性。正如惠能说:“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换而言之,真如自性,人人本具,是成佛的基因。觉悟自性,取决于人在悟性上如何下功夫。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着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复说偈曰:

译文

六祖惠能说完偈以后,告诉大家:你们要好好安住世间,我去世之后,不可像世间人那样悲伤哭泣,泪如雨下,接受别人的吊唁慰问,身穿孝服,这样不是我的弟子,也不合真正的佛法。只要能识得自己本心,就能见自心本性,原来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因为恐怕你们心里迷惑,不能领会我的意思,现在再次嘱咐你们,使你们得见自性。我去世后,依我所说修行,就好像我在世时一样。如果违背我的教法,纵然我在世,也没有什么益处。

接着又说了一首偈:

兀兀1不修善,腾腾2不造恶;

寂寂3断见闻,荡荡4心无着。

师说偈已,端坐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

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

1 兀兀:用心的样子。

2 腾腾:逍遥自在的样子。

3 寂寂:安静祥和的样子。

4 荡荡:心胸宽广的样子。

译文

用心修善不求善,悠闲自在恶不造;

断绝见闻心安静,胸中坦荡心无着。

六祖惠能说完偈以后,端坐着直到三更天,忽然告诉弟子门人说:我去了!便溘然长逝。

当时奇异的香味溢满室内,一道白虹接天贯地,山林树木霎时变白,禽鸟野兽鸣叫哀嚎。

赏析与点评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

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赵朴初

六祖即将去世,有悲伤之心,人之常情。然而,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皆是因缘所生,相互依存,因因果果,如同花落花开,水流不断,生生不息。生命也是如此,有生必有灭,这是宇宙人生规律,有什么好悲伤的呢?若人们能在有生之年,“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便能做到善、恶不动心,随缘而行,活在当下,让生命的每一秒在从容自在中走过,必能做到“生固欣然,死亦无憾”。

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僧俗,争迎真身1,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

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

次年七月二十五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

门人忆念取首之记,遂先以铁叶漆布2,固护师颈入塔。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

1 真身:六祖惠能的肉身舍利。

2 铁叶漆布:弟子想到有人会偷六祖惠能头颅的预言,所以就用铁皮和漆布把惠能肉身颈项的部分牢牢地包裹起来。

译文

十一月,广州、韶州、新州三州的官员僚属,以及惠能的门人弟子、僧人、俗人,都争着要迎取六祖惠能的真身回去供奉,一时间不能决定给谁。于是就烧香祷告说道:香烟所指向的地方,就是大师的归宿处。当时香烟一直飘向曹溪。

十一月十三日,众人把六祖坐化的神龛以及五祖传下的衣钵都由新州国恩寺迁回曹溪宝林寺供奉。

第二年七月二十五日,六祖惠能的肉身遗体被搬出神龛,弟子方辩用香泥包裹了遗体。这时弟子们忆起六祖曾经说过“取头”的预记,于是先用铁片和漆布围护六祖的颈部,然后送入塔内供奉。六祖真身入塔时,塔内忽然出现一道白光,直贯天上,三天以后才消散。

赏析与点评

惠能去世后,肉身不坏,今仍栩栩如生,成金刚肉身不坏舍利,与佛头盖骨舍利、佛牙舍利、佛指舍利、舍利子,皆成佛门圣物,神秘无比。那么,舍利子是如何形成的呢?这还得从佛家的缘起法谈起。活蹦乱跳的恐龙,遇上大地震,被埋在地下,因高温与高压而成恐龙化石;钻石也是在地球深处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同理,修行人通过长期的戒、定、慧等修炼,活着时他们的肉体结构已发生变化,与常人不同;去世后火化时,他们的肉体在高温作用下产生变化,而成为各种舍利。换而言之,被人们称为肉身菩萨的六祖惠能,他的金刚不坏之身,就是他修行功德圆满的精神力量的结晶。

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1,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摩所传信衣,中宗赐磨衲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等,永镇宝林道场。留传《六祖坛经》,以显宗旨,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

1 祝发:断发,后指僧尼削发出家。祝,断。

译文

韶州刺史将六祖惠能的事迹上奏皇上后,奉命给六祖惠能树立石碑,以记录大师道行。大师享年七十六,二十四岁时受五祖传衣,三十九岁时落发出家,说法利生共有三十七年。得法嗣法的有四十三人,其他悟道超凡的就不知其数了。达摩祖师所传以为凭信的祖衣、唐中宗御赐的磨衲宝钵以及方辩所塑的六祖法相,连同大师所用的道具等,永远作为宝林寺的镇寺之宝。《六祖坛经》广为流布,显扬顿教禅门的宗旨,兴盛昌隆佛、法、僧三宝,普遍利益一切众生。

赏析与点评

若人百千劫,常随于如来;不了真实义,盲瞑不见佛。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有一次,佛陀在忉利天为母说法三个月后,回到人间,弟子们争先恐后去迎接佛陀。其中莲花色比丘尼施展神通,成为第一个见到佛陀的人,十分开心。可佛陀却微笑着说:“须菩提才是真正见到佛陀的第一个人。”原来,当众人忙着迎接佛陀时,须菩提却在山中打坐,悟入缘起性空之理。《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云:“若见十二因缘,即是见法;见法,即是见佛。如是见无所见。”换而言之,见法即见如来真法身。六祖惠能去世了,却为人们留下《六祖坛经》,若能认真研究,依之修行,“了真实义”,与六祖惠能住世又有什么不同?!正如《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三十三祖惠(慧)能大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