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东部之强国——摩揭陀歌殊亚|波斯进据印度西北|亚列山大之东征|古代文化
纪元前七世纪之印度,学者根据于皆因教,佛教之最初经典,而能略知其政治上之一二事实。求其确定之年代,则不可能。今其年代,皆为推定,所谓大致不差耳。学者近以旁加普之太昔尔taxila,为印度文化发达最早之地,深掘废城之遗址,以求有所发现,其结果虽得古物,然尚不能详知其地之历史也。佛典所举之国名,共有十六,皆在印度北部,或早于佛陀生时,或与佛陀同时。其最强大者,则推摩揭陀、歌殊亚,唯其疆界,殊难确为指定。摩揭陀约当巴哈bihar南部之地,在恒河之北。纪元前六四二年左右,酋长昔顺乃格sisunaga建国于其地,名曰摩揭陀,是为昔顺乃格朝,传之四世,无记录及之。其五世之王,曰必昔赛那bimbisara,征服其邻,扩张领土,建筑大城,为摩揭陀之英主。王助皆因教,据其经典所传,王为皆因教徒,在位二十八年,约当纪元前五八二至前五五四年之间。其子阿介他赛都继之;王于松河son river流入恒河之口,建有坚固之要塞,后为刘尔安朝(旧作孔雀朝)之国都。其母出自名族力嘉害外斯lichchhavis;其族居近巴哈,政权掌于贵族议院,议院选一人为长,议决政事。其人与西藏人相类,葬礼刑罚,又复多同。据古传说,建国之西藏王为释迦族之别支,斯见力嘉害外斯为蒙古族矣。其影响于印度文学上之传说及历史者,凡千余年。后乃败于其甥。
阿介他赛都之即位也,佛典记其贪于王位,不愿久待,于是饿死其父。佛陀弟子戴外大亚助之。皆因教之经典,否认其事,且谓“王为其热心教徒,奉行父法,统治其国,凡八十年”。斯密斯初信佛典之传说,后谓阿介他赛都与后世印度王之政策相同,不偏一教,时施财物与皆因教徒,或自为一派之戴外大亚;其后佛教得势,深恶皆因教徒,并及戴外大亚,遂有此说。斯言也,近于推论,吾人固难认为事实也。王既即位,歌殊亚王率兵伐之;歌殊亚在今澳得oudh。其出兵之故,今不可考。摩揭陀王统兵拒之于边境,未有胜负,乃议和旋师,歌殊亚王妻之以女。既而其妃“女奴”所生之太子惠罗害那virudhaka谋逆;女奴释迦族所献而冒充其贵族之女也。太子谋泄,事败,逃之摩揭陀,未及都门;会闻其父病死,还即王位。王病母贱,深恶释迦族人,出兵伐而灭之。其后摩揭陀之势大盛,并灭歌殊亚。
摩揭陀国王必昔赛那欢迎佛陀
摩揭陀之国势,盛于恒河流域。其西方波斯,方于同时,征服四邻,国强兵多。纪元前六世纪,其王大益斯daris(前521—前485年)命将出兵,令由印得斯河以求水路,直达波斯。波军自旁加普乘舟而下,战败其土酋抗之者,共历十有三月而抵波斯。大益斯遂收印得斯河流域,而县其城邑,臣治其民。其后波斯出兵,进攻希腊,印度之善射者与焉。其地属于波斯为其第十二省,命将治之,波斯帝国之富庶区也;赋税约当其全国收入三分之一。古代印得斯河流域之河道,大异于今,沙漠附近之地,或为昔时河流经过之区,故其水多土肥,物产繁殖,而其赋税之所以奇重也。亚列山大战败波斯,东入印度,印得斯河犹为印度波斯之分界;唯其沿河,未有波斯委任之官吏耳。两岸之小邦,似已独立,其于何时自主,今不可考。波斯距摩揭陀甚远,当其据有印度西北之时,二国应有交通,唯至近日尚无事实可以证明,然终不能武断其无交通也。
昔顺乃格朝,据古传说,共传十代。其第十王,纳贱者之女为妃,生子麻合派亚·南德mahapadma nand。麻合派亚篡夺父位,传之九代,有九南德之称;印人素重阶级,而婆罗门、贵族、武士以故轻之。南德王遂仇视之,而欲大挫其势。斯密斯疑王为皆因教徒,或佛教徒,而益为印度教徒所恶。相传其第九王,为皆因教或佛教建筑大寺,王为张嘉歌那chandraguta所杀,南德朝遂亡;九王共传九十一年,约当纪元前四一三至前三二二年。诗人尝谓南德朝王卑鄙,不能入于印度教之年史。其所记载者,多虚诞过甚之辞,不足凭信。同时,亚列山大侵入印度,闻其国有步兵二十万,骑兵二万,兵车八千,战象四千或三千。象为印度之特产,甚驯,教之以战;凡一战象,乘者四人,而其体伟壮,皮厚且坚,剑矢不易伤之,列于阵中,其固如城,冲锋则能毁营踏人。印人珍之,而谓其战之胜负,定于象数之多寡。时亚列山大以其军队,拒绝深入,但不能与南德王相战,而一觇其虚实也。
亚列山大头部雕像
亚列山大为马其顿王,其地远在欧洲希腊之北。初,其父腓力帕philip,善于练兵,改骑兵制。古代以马驾军,是为兵车,其能战胜,则恃训练之勤,团结之坚;行军入于崎岖山道,或河流之地,则失其用;后改兵车为散骑。腓力帕首编骑兵为大队,而严其训练,授以长戟弓矢,作为进击之用,借以前后相应,当时之新式利器也。腓力帕因其兵力,战胜希腊,既而被弑,其子亚列山大继之。亚列山大雄心大略,长于用兵,有统一天下之志。其西邻波斯属地甚广,亚列山大起兵伐之。初,波斯西征希腊,军败而归。其后希腊服于马其顿王,马其顿人遂同化于希腊,亚列山大故有复仇之心。及其出师,希腊人助之。先夺小亚细亚、叙里亚、埃及,进攻波斯,三战大捷,破灭其国。纪元前三二七年五月,军进兴都库什山之附近;其地野蛮部落,数扰其后。亚列山大命军攻之,屠杀其人。明年二月,进次印得斯河之西岸,河,印度、波斯之分界也。东岸无军拒之,马其顿军从容驾船为桥,以渡大军。既渡,入太昔尔境,其王率其四邻之小邦,不战而迎亚列山大,共出牛三千,羊万余以犒师。太昔尔地在膏腴之平原,物产丰富,人民数众,而又西临大河,交通便易,足资防守。城为中亚细亚入印必经之所,宜其为古代名城也。其犒师牛羊之数,斯可见其富庶矣。佛典谓当佛陀生时,太昔尔为印度学术之中心,学者争集,诵读三《吠陀》,习学医术。印度内地之国王婆罗门等,尝遣其子前往读书。信如其说,其城不啻当时之大学也。希腊人之从军者,记其风俗,殊堪发噱,兹节引之。“凡贫穷不能嫁女而赠以财产者,当其女于妙龄之时,送入市场,击鼓鸣角,以招市人。其趋于女前者,初视其背,女遂解其肩上之衣,然后察其胸部。其男女相悦者,乃议价值。多妻制度,遂盛行于诸国。其俗夫殁,妻当自焚而死;其不愿者,众必鄙之,故皆随其夫而死。既死,则弃尸于野。”其城所信之宗教,为婆罗门教及波斯教。波斯之影响,已入于印度西北矣。
亚列山大战斗雕像
亚列山大会战波斯
亚列山大休军于太昔尔,后率大军东进。太昔尔王遣兵五千助战。普鲁purn or poros闻警,统兵拒之。普鲁王于印得斯河之支流害德败斯hpdaspes、钱不chenab二河间之地。其军身高力壮,希腊人异之,且谓其战术,高于亚洲之各国。普鲁迎拒敌军于害德败斯河。其河宽深,防守严固,而亚列山大之军为其所拒,不得渡河者,约数星期。会知上流河狭,中有小洲,便于潜渡,乃绕道往。既济,军于平原;二军攻击,普鲁步兵三万,骑兵四千,兵车三百,战象二百。及战,亚列山大指挥骑兵,以长戟乱矢,冲动战象,象怒回逸;普鲁之军,行伍大乱,其善射者,坐于地上,右手执弓,左手按矢于其弦上,然后尽力扳之,复以右足之力,强压其弓。矢出,其力凶猛,能穿坚甲。所可惜者,其地泥深且滑,不能得势。普鲁之军遂败。亚列山大俘杀战象,尽毁兵车,俘敌九千,印人死者一万二千,余众逃散。其王普鲁督战,身受九伤,终不得免。亚列山大获而礼之,借得印人之心,军复前进;其拒之者,皆败而逃。及抵害外昔斯hyphasis,马其顿军哗变,拒绝前进之命;亚列山大无奈,乃令造舟而归。其侵入印度之地,限于西北印得斯河流域。其下抗命不前者,盖其逾越险阻,困备已极,而又久历战争,获财已多。将士念其家乡,渐生荣归之心,又不知其主将,止于何所,而印度之气候炎热多雨,大异于马其顿、希腊诸国,营中病者数增。若至东方,摩揭陀王,统有大军,势必拒战;兵士之心,则谓前者普鲁迎战,战术甚优,而今远攻大国,疲军再战,客异势主,固不知其鹿死谁手也。
持盾卫队是亚列山大时期的精锐步兵,在一些艰困的战役中,护卫着马其顿方阵右边的侧翼。
亚列山大既不深入印度,委任普鲁监督七国,造舟于害德败斯河之上游,以其便于取木也。十月,船成,只数约近二千,重载军队,而兵多船少,大队有步行于两岸者。其附近之部落小邦,强者王自统兵拒之,弱者联合小邦迎战;亚列山大皆大败之,且战且行,共历十月而抵印得斯河入海之口,分途前进,而入波斯,后至小亚细亚。纪元前三二三年,亚列山大死于巴比伦。其东征也,统军十余万人,孤军远征,运输不易,乃于战胜之地求食,纵兵掠劫,重载财宝而归。其入印度,尝焚坚守之部落,而并杀其老幼妇女,其残酷可想!印人以野蛮人视之,印度书籍未有只字记其事者。今之东征历史,仅根据于希腊之记录及西北边境之古钱耳!故无直接影响于印度之生活,政治,社会,宗教,文学,艺术;其骑兵优于战象兵车,而印人未尝学其兵制,乃犹守其旧法。十六世纪,蒙古儿帝国之成立于印度者,亦赖骑兵。亚列山大之功,则在其开辟东西交通之路。希腊人后建国于亚洲西部,侵入印度西北,其美术遂影响于印度之雕刻,佛像固其证也。同时西方亦有学于印度者,唯其材料琐少,散于书籍,难作精确之论。所可知者,古代基督教之一支洛斯铁生gnostism,大受佛教之影响,保罗于《新约》之中,尝道焚尸之习,此印度俗也。佛教已入罗马帝国传教矣!亚里斯多德后之哲学,容或受其影响。
印度最初之政治、社会经济,多不可考。纪元前四世纪之情形,则可略知其概。当斯时也,希腊人谓旁加普之独立国无数。其政体或为君主专制,或为贵族专制,或为民主政体,一地之国多若此,其他可想矣!美葛生斯于亚列山大东征二十余年之后,记载全印共一百十有八国,互相争权,时起战争,故其势散,不能同心同德,以御外侮,此西北诸国所以败于亚列山大也。希腊人谓其生活远高出于野蛮时代,物质文明,大有进步,国内外之贸易,甚为发达。商人贸迁有无,明知南方出珠宝等物,而运北方之布物以易之。中国丝绸,或已传入印度。其国外贸易,法令甚多,外商入港或离岸者,皆有执照。货币之用渐广,以银铸之,其状粗笨。更观宗教思想之发达,社会组织之演进,印度已久为世界文化国之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