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扬沙门 智周 撰
开元八年暮秋朔日。余滥竿觉使圣佛道场矣。时群德萃焉。谓余曰此修多罗。辞约理秘。藏固冲𧷤。是以龙树赞叹。麟角扣寂。逮乎凡朦罔窥阃奥。匪夫注记券疏。而讵游哉。故伐苏命世。人宝振[茫-亡+(滕-月)]富娄慈恩学袭洛圣。摛章赵国。斯谓莲剖芬馥。膳含珍味者矣。故尚道之士。莫不手儛顶载。且夫陷围佩毒。驰眄未均利涉大川。浅深几异。故有若执炬焉。思过半焉。犹瞽聩焉。方今嗣传有准。曷不赞前途启后躅。示之贝竹。利不伟乎。余不肖也。谈何容易。但群情流顾。莫之以抑。乃敬述先诲。捃诸所遗。长想十翼。资光一辙。庶几后进莅迷无惑者也。勒成四卷目摄云尔。
疏酬愿因者。夫愿有多种。不出二种。如瑜伽论四十八云。愿有二种。一求菩提。二利乐他。因中之愿。具有两种。果中唯一。但愿度生。果已满故。
疏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者。问。现睹四生沉溺九有。愿满无异。岂不爽哉。答传有四释。一云。一切有情。通有无性。据有有姓。称言满足。二云。就有性中。有无缘别。依有缘者。故言满足。三云。就有缘中熟差。约根熟者。而言满足。四云。熟者度得。未熟亦作得度因缘。是以总言我愿满足议曰。义门渐略。理亦可通。一一甄别。旨犹朦昧。且第一释。据有性者。有性既有。未发心等。与佛全差。一何言满。余思得失。今正释云。愿众如我。行因趣果。生既发心。欣无上觉。证入道因。故对有缘。言满无失。
疏初依菩萨供五恒佛等者。问依何地位。立此四依。答相传多释。一云。见道前劫为第一依。未入圣故。初之三地为第二依。同世间故。次四五六为第三依。同二乘故。余之四地为第四依。纯菩萨故。又真谛释。如下疏引。问准下学无学人。供养五十世界尘佛。方成正觉。二十六恒。一何少耶。答有三释。一供养自国佛二十六恒。若约他方。数乃尘界。二起通供养佛世界五十。若依业力。二十六恒。三四依一一有入住出。言五恒等。且约三中之一心也。初两释好。若依后解。四依三心。总计祇有七十八恒。望五十界。亦余少也。故不取之。
疏余经无此初大相者。问初相者何。答有三释。一云。入定名初。此释不然。将说余经。前亦入定。何得言无。二云。说无量义经入定等瑞。总名初相。若尔涅拌在于遗教前说。涅拌应是遗教初相。答不例。非涅拌后定说遗教。法华经前。毕说无量。无量所以得名初相。体用两法相因说故。又彼经者。虽被菩萨。傍益二乘。作闻此渐故。三云。入定雨华。放光动地。总名初相。余经不具雨华等事。故言无也。问何故不取无量义经。答虽无量后即说法华。彼经自为菩萨而说。弥勒等众。复无疑故。故非其相。问光等非首。如何说初。答正宗前故得称初也。问余经何故无此初相。答自昔未说二乘作佛。今欲开权。显斯实旨。恐有疑生。故现奇祯。拂彼迷意。故大般若经第七十七。四百九十八。五百五十六等云。佛言憍尸迦。若入声闻独觉正性离生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彼于生死行流。已作限隔故。维摩经云。声闻之人。犹如败种。顺权方便经第一云。声闻如败种。无所加设。大树紧那罗经云。入正位者。烧败于种。前大乘中。永非法器。更有多文。恐繁不具。今谈此等悉皆成佛。与昔说别。意旨难信。是以余经无此初相。
疏说因者。传有三释。一云。法华会前。说于二乘九部之法。为调彼心令堪闻大。说九部法。是闻大渐。故名说因。说即是因。及说之因。二云。论七成就。第五名为依止说因。众生渴仰。为说因体。说之因也。三云。所说法华。即名说因。由说此经。生闻得果。故正说经。名为说因。说即因也。议曰。若自别释。非无此途。论取疏意。三皆不可。初解非者。疏引唯以大事因缘。辨于说因。大事因缘。岂九部法。第二说非。义亦准此。第三非者。为酬说因。说斯妙法。妙法体即自是说因。云何酬因方说妙法。能酬所酬。义乃无别。今观疏意。乃为二释。一成佛出世。是说法因。故疏自云。诸佛成道。必说一乘。二未成佛前。愿成佛已。说于一乘。故疏结云。皆是因中方便求趣。复云。故趣宿因。说斯妙法。若尔说因愿因。二有何别。答愿成正觉。名为愿因。愿说妙法。名为说因。对望不同。故分为二。问所述六因。为因果因。为因由因。答有二释。一云。因果之因。若尔大相佛位方起。何得言因。答昔见他佛。现相方说。遂自发心。将说现相。二云。通二。前四在因。后二居果。居果即以因由名因。然观疏意。有二释意。故疏结云。皆是因中。方便求取。即前顺释。
疏行七步放光明等者。大集经第二十一云。我不行七步而言行者。示现行也。又大般若亦同示现。又涅拌经第四云。南行七步。示现欲为无量众生。作上福田。西行七步。示现生尽永断老死。是最后身。北行七步。示现已度诸有生死。东行七步。示现众生而作导首。四维七步。示现断灭种种烦恼四魔种姓。成于如来。上行七步。示现不为不净之物之所染污。犹如虚空。下行七步。示现法雨灭地狱火。令彼众生受安稳乐。
疏我生胎分尽者。菩萨有三。一者一生所系。二者最后之身。三者坐于道树。上生即一生所系。下生局得二身。今说偈身。即当第二。若乃成佛。三生并尽。今此三生。唯约化佛。余未见文。以理而言。亦通余有。如第七地。唯此一身。即受变易。名一生系。八地以上。名最后身。往自在宫。坐莲华座。名坐道场。此取自受。有三生也。若他受用。理亦如是。观音之身。名为最后。其坐道场。一生所系。未见成证。理必定有。问一生补处。约何等生。名为一生。答且如弥勒。昔在人中。名一生者。一大生也。若据小生。而有四也。天中中有。及本有二。人中中有。及本有二。合为四生。如七生等依大生说。实理论生。有二十八。若尔何故智度论说。弥勒三生。答以在人中。即得成佛。故除人中本有一生。但言三也。又诸菩萨有五种生。一除灾生。由愿自在。为鱼等身。济诸饥乏。为大医王。救诸疾病。乃至变为种种物类。息除众患。二随类生。愿自在力。于傍生等恶类中生。彼所行恶。而自不行。彼不行善。而自行之。如入酒肆能立其操等。三大势生。禀性生时。寿量形色。种姓富贵。最为殊胜。能断众生我慢等过。四增上生。受十王果。自在化导。随所应生。五最胜生。此生资粮已极圆满。生王家等。能现等觉。作诸佛事。释迦即当第五生也。问得变易生。已舍胎藏。云何子今方说无耶。答舍之与受。俱示相言。理实久离此之秽业。问若论化相。尽有情界。有情界有。化何尽耶。答生既无尽。化亦无穷。且据一期八相之事。言尽何失。或约此界化缘已毕。言尽无爽。故处胎经云。从此灭度。于十方面。各三十二垓诸佛国土。而复成佛。教化众生。准此尽言。故知化也。议曰。虽有二释。前解为正。若依后释。违寿量品。寿量品云。其父闻子悉已得差。寻便来皈。咸使见之。既言还来。故知此界非化总毕。又处胎经。不言永不来生此界。故前释善。
疏游出四门至证大菩提等者。问如来施为。无非佛事。示游观等。何所彰表。答非无所示。案大集经云。示现老人。为坏贪身。示现病苦。为坏贪寿。示现死相。为坏贪欲及我我所。示现沙门。为令众生不求释梵人天之身。勤求出世无上之法。逾出宫城者。示现出离三界系缚。则除周罗。弃舍璎珞。遣马犍陟。放阐陀还者。示现远离一切烦恼。现剃髭发者。示现不贪著于一切法。受着袈裟者。示调众生。从郁陀伽阿罗逻边。咨问受法者。示破坏自高之心。六年苦行者。为坏外道。现受饮食者。示现随世法。现受兰草者。示于知足。坐草辱上者。示坏憍慢。降伏魔怨者。示勇猛力。获得无上菩提道者。示现了知一切法相。更有余经。说有别处。后当会释。问彼时云何得有沙门。答有两释。一云。是化。若尔侍者云何识耶。答虽无正教。外俗教中。何妨说有沙门等状。传闻乃识。亦犹牺皇等君所有形仪。记之典册。达观知委。问牺皇等君。是彼外事。外典可记。沙门非外。何得为例。答周书记佛生灭等事。宣尼说彼西方圣人。西方外论记。千年后有佛出世。此岂非外记内事耶。彼亦何失。二云。外道沙门虽非是正。而亦猒世。承此生欣。逾城出俗。累年学外。若不尔者。云何见彼内道沙门而求外法。准此二解。理俱通也。思之。又案智度论第一云。太子以刀剃发。持上妙宝衣。贸粗布僧伽黎。以衣准人。沙门是化。而未甄分。故于外道。修苦乐行。
疏仙人所住林等者。又准佛本行经第十二云。太子在彼阎浮树阴之下。思惟坐禅。一切树影悉移。唯阎浮阴。独覆太子。
疏鹙子等请乘权实境等者。问鹙子问境。佛何为说果之与因。开示悟入。前三为果。后一因故。答智所缘故。亦得名境。示彼令知使修进也。
疏悔唯小有者。问何故经云。求三乘人。疑悔皆断。答有二释。一云。文约义繁。合而言也。理实菩萨无得有悔。大胜小劣。不可悔胜方求劣也。二云。亦有。如不定性诸小菩萨。于大菩提。起悬崖想。退求小位。斯岂非悔。虽有此理。然无显文说悔修大。问此经论云。二者多事惊怖。以大乘众生。生如是心。我无量无边劫。行菩萨行。生惊怖心。起取异乘心。此岂非是悔修大。云何得言取异乘耶。答只言取异。无悔大文。若实有悔。文何不说。如第四惊怖。悔实不无。文即明说。此既不说。故知无也。但揣无力。欲退求小。议曰。以至理言。有悔修大。故信解品云。悔来至此。窃作是念。此或王等非我佣力得物之处。不如往至贫里。肆力有地。复云。何故至此。案此等文。即悔修大。若尔疏主何乃言无。答疏意不障菩萨有悔。然法华会无有此者。信解品中。叙昔事故。有余德云。菩萨有悔。引论为证。断疏主释。为不尽理。此亦不可。一论无明文。二乖疏本意。问三根声闻。各至何处。而断疑耶。答鹙子初闻法说一乘。疑心已尽。故方便品末后之偈。告鹙子云。无复诸疑惑等。譬喻品初。广叙疑尽。须菩提等。中下根之人。得记已去。疑心方尽。故授记品请记偈云。心犹怀疑惧。未敢即便食。又云。虽蒙佛音声。言我等作佛。心常怀忧惧。如来敢便食。又五百弟子品云。自谓已得究竟灭度。今乃知之。如无智者。又云。我今乃知实是菩萨。案此等文。得授记已。疑心方尽。问何故上根疑除方记。中下不那。答根胜劣异。劣假闻记。迷情乃息。中望下胜。对上不如。故亦得记。后始疑尽。问悔通小有。即彼三品。并得有不。答上根有悔。经有明文。中下两根。略有二释。一云亦有。序品末云。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譬喻品云。愿为四众。说其因缘。令离疑悔。授记品云。每惟小乘过。不知当云何。得佛无上慧。五百弟子品云。悔过自责。准此等证。三根俱有。悔有新旧。五百弟子品中言悔。闻记方生。即新悔也。余悔是旧二云。中下两根。旧无有悔。舍利弗请。言令离悔。举己方人。实彼钝根。昔未曾悔。若论新悔。理有无失。议曰。前释为正。经有诚文。不可意断言彼无也。引证如前。问声闻之疑。而有新旧。如文可知。未审菩萨疑亦二耶。答吉藏法师解云。菩萨旧疑者。昔禀三乘之教。既执道理有三。或疑退堕二地。或疑进成佛道。今疑者。疑佛所说今昔相违。昔说有三。今不应明一。今辨有一。昔不应说三。故方便品。菩萨闻此法。疑网皆已除。问菩萨新疑。出何文也。答身子请中云。求佛诸菩萨。大数有八万。欲闻具足道。当知菩萨亦有疑也。问八万大士。皆是法身菩萨。何容有疑。答身子权行。接引实人。法身菩萨。应同新学。故无过也。
疏诸经云余人善根涅拌时尽者。准庄严论。而有此言。
疏瑜伽及法华论说四声闻者。问何故瑜伽名不定性。法华论名退菩提心。答法华一会。多是退心。不言不定。瑜伽总谈不定退心。不定姓宽。退心言狭。有不定姓非退心故。
疏增上慢等者。此举无学。例执初禅等。亦为初果等。
疏菩萨与记令发心者。发心有二。一发趣向心。二发信向心。增上即初。趣寂第二。合而言之。总名发心。又菩萨有二。一者初业。二者久修。久修达器。随姓与记。如胜鬘经。菩萨堪能荷四重任。求菩萨者。授菩萨乘等。若初业者。未识根器。但总发愿。令得作佛。即般若经。我皆令入无余涅拌。不轻同此。
疏根未熟者。议曰。毕竟未熟。亦得名未。何要后熟方名未熟耶。故趣寂人。亦名未熟。
疏菩萨与记具理性因者。问案瑜伽论。理智双有。方名具因。今但有理。何得名具。答此经论云。示现众生皆有佛性。若非理者。云何皆有。疏主依此。约理名具。犹总也。众生齐有。故立具名。更有余释。如下当悉。
疏菩萨与记令发心等者。问菩萨与记。尚令生信。佛何舍耶。答佛记作佛。必具国土名号等事。增上慢者。善根未植。而无此事。故佛不记。
疏由生数少等者。前三果人。有七生等。名生数少。无学生尽。名曰全无。或在凡位。经六十劫。三生修习。于此生中。从初至极。亦名全无。问顿渐之义。岂由生数。若不由者。何事须言。答有二释。一云。举生数等。意显得圣。得圣得有学无学别。显二差别。并能回趣。非言生数。证渐悟义。二云。无学回心。必名渐悟。有学回心。要取无学。方行大行。受变易等。故举生数。证有学等。名为渐悟。问何要得无学。方行大行等。答若至无学。烦恼已尽。更不受于长时生死。若有学位。未尽烦恼。容得招生。为怖斯事。故取无学。方行大行。议曰。后释违教。佛地论云。回向菩提。或于学位。即能弃舍。求声闻愿。或无学位。方能弃舍。若虽回心。要取无学。岂不违此有学之位弃舍之言。又云。学位回心。即伏烦恼。起定愿力。资现身因。令于长时生死相续。名不思议变易生死。言即伏惑。明非无学。无学断故。准此学人。得受变易。变易既得。即离长苦。何假要至无学方受。问前释者。理虽可通。致生数言。亦非至要。但言二乘。即乃苞尽。何藉生数。答若不言数。恐不能悉。学无学等。并能回趣。故非无要。
疏若从二凡者。二乘凡位。具二种姓。修二乘行。未得二果。齐此已还。并名二凡。
疏况复示有生数少等者。此依凡位。望去见道。说为多少。问既约闻慧。而释于悟。何以生等。为理证耶。答有二释。一云。虽二凡位发心向大。然要至彼二乘见道。后方修大。以决择等。有定生时。一坐等故。若不至见。云何得名已定生耶。设未定生。亦须入见。所以然者。为怖长时生死苦故。若见入已。即受变易。若不尔者。二大劫来。受生死苦。故约生数而已为证。二云。但曾发二心。曾修二行。即名渐悟。况复亦有去二见道。生数近者。不名渐悟。言生数者。意证久修。亦名渐悟。非以生数。证彼入见。方行大乘行。议曰。前释是本而有多过。如决中斥。后解理通。然非是彼师之本意。疏中两释。约生数者。非疏家意。疏主往在薮门敷阐。诸德诤此顿渐之义。有人约此生数以判。故叙之耳。疏主但据或得二圣。或行二行。回趣大者。即名渐悟。
疏三种练磨心者。一菩提广大屈。引他况己练。二万行难修屈。省己增修练。三转依难证屈。引粗况妙练。无性摄论第六卷云。无量诸世界。无量人有情。刹那刹那。证觉无上正等菩提。是为第一练磨其心者。解云。无量界者。显处无边。无量人等者。明趣无限。刹那刹那者。时无有障。证觉等者。显前无障。修因成就。故证菩提。此并引他。文无例已。准下二练。亦合有也。此意例云。彼无量界他音情等。于念念顷。皆能发心。证菩提果。我既与彼。同有佛性。何不发心亦趣菩提。而退屈耶。第二论云。依此意乐。能行施等波罗蜜多。我已获得如是意乐。我由此故。少用功力。修习施等波罗蜜多。当得圆满。是为第二等者。解云。由此意乐者。显他已发菩提心故。为六度等因。能行施等者。明地因因行施等果。此并引他。我已获得如是意乐者。明己亦得六度等因。我由此故等者。显己亦能速圆行果。第三论云。若有成就诸有障善。于命终时。即便可爱一切自体。圆满而生。我有妙善。无障碍善。云何尔时不当获得一切圆满等者。解云。若有等者。引他障善。于命终等者。明他因彼障善得果。此总引他。四菩萨行菩提分等。名妙无障。十地位中。由证真故。名之为妙。金刚无碍。能除障故。名无障善。此并明自有妙善因。云何尔时等者。由金刚等。既能除障。得佛果故。是故佛果自然圆满。明己因因复得佛果。问作三练磨。未登圣位。云何得言我有妙善。及无障善。答从当为论。若修不息。必得二善。二善既有。何不得果。非时已得。名有妙善。问此三练磨。在何位地。答有二释。一云。总在十信初位。二云。第一在十信前。及十信中。第二在后十解前。及十解位。第三在彼十回向前。及回向位。故唯识云。此资粮位。于二种障。虽未伏除。修胜行时。有三退屈。而能三事。练磨其心。坚固炽然。修诸胜行。问三种练磨。通能所治。及以所练。各以何法。而为自性。答能练总。以闻思二慧。而为自体。由闻于他。发心修行。引他例已。䇿发自心。比量智故。故是闻慧。所练体者。本有种姓。及菩提心。四菩萨行。菩提分等。所治即是三种退屈。所知障摄。即彼为体。由横思量。谓自无能。谓菩提心。非众行因。谓果难得。故是法执。所知障摄。问练磨者何义。答谓䇿举心。令其猛利。对治退屈。是练磨义。亦犹练金。复似磨镜令心纯净。立练磨名。广如唯识钞疏。断除四处障者。如无性摄论第六。第一论云。由离声闻独觉作意。断作意故者。解云。由者因义。由离作意障。能入所知相。余三准此。言断作意故者。释离作意之所由也。此言断者。但是伏也。后三亦尔。此意说云。初修菩萨。见生死苦。涅拌为乐。欲舍生死。忻趣涅拌。此即名为二乘作意。障大菩提。故须先断。由观生死涅拌。同无相性。及修大悲。断执小乘生死作意。作意即障。持业释名。或二无学执自乘极。不趣大乘。或二有学执趣二果。不乐大乘。或见道前。二乘凡夫。忻求二果。此等并名二乘作意。议曰。前二释本。准后两释。理亦无违。通四不爽。第二论云。由于大乘诸疑离。疑以能永断异慧疑故者。解云。虽离于前二乘作意。于大乘教种种法门。先起疑惑。后执一是。便拨余非。即是慧能。此慧邪倒。与正不同。故云异也。体即法执。邪见所摄。故世亲云。此中异慧。谓鄙恶慧。于理动摇。疑谓犹预。作三性观。异慧及疑。永不复转。名为永断。异慧及疑。亦即是障。问标云诸疑离疑。离疑之言。目于何法。答有四释。一云。能断彼疑。名为离疑。二云。云诸疑者。即二乘人。言离疑者。渐顿菩萨。合而为文。云诸疑离疑。三云。不定种姓诸小菩萨。虽先发心。至第六住前。然于大行。起悬崖想。数数退屈。遂起疑心。为得不得。名为诸疑。欲就二乘心生决定。名为离疑。四云。诸小菩萨。先于佛说显密三藏种种不同。而生疑惑。名为诸疑。后执一是。斥余为非。自为决定。名为离疑。据实未悟。依彼妄解。名为离疑。议曰。第一解正。所以然者。答本论问云。云何能入所应知相。彼总答云。由断四处障等能入。下别释中。四种皆说能所二治。若离疑言。不自能治。第二将何为能治耶。若言第二不说能治。何故余有。此独无耶。故离疑言。显能离也。若尔故第一第三先说离言。第二能离下方言耶。答阿毗达摩。性相而求。逐便即言。何责先后。第四亦复言无分别。岂无分别亦是障耶。然第四释。理亦少通。然非论意。故亦不取。有人断前第三解正。难第一云。疑既已离。云何名障。此断全非。说疑异慧。名之为障。由离此障。入所知相。于理何失。审披本论。藏否自现。第三论云。由离所闻所思法中我我所执断法执故者。解云。虽离诸疑。然随所闻。若教义等。皆执有性。便障唯识法空观智。故断法执。方入真观。故释论云。执着皆无。于其胜义。证现观故。第四论云。由于现前现住安立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者。解云。于此安立现前相中。而无作意。及离分别。断分别言。而通一切分别之法。若随别说。是忍一位。能观之智。此即胜障。入初地时。息灭名断。问何以复须断此忍位分别智观。答此忍虽离能所分别法执。然自有彼微细分别。障彼初地无分别智。故须灭也。释论云。谓于现前至悉能永离者。解云。此并举彼离缘之境。言谓于现前任运而转色等现住者。业所引境也。即大地等。言及作功用诸骨锁等净定安立者。定所引境。言一切所缘诸境界相作意分别悉能永断者于前定散二境之上。能分别心一切永伏。此上并明离缘染法分别。言乃至一切诸佛菩萨波罗蜜等如是等相执着分别悉能永离者。言佛菩萨者。净法假境。波罗蜜等。净法实境。于此等境。能执分别。悉能永离。明离缘净境分别。问何者为处。答处所即四所障。由此四障。障四观行。从彼所障。名之为处。或此四障。是分别心所居之处。障即是处。前释依主。后释持业。此中总意。初二障彼猒小忻大之行。后二障彼舍妄证真之行。故得障名。若能断智。即观无相。及于三性。由证法空。证无能所。断分别心。如次四智断彼四障。问于何地位。断四障耶。答在十信位。断于初障。由离小心。初入大乘十信位故。在十解位。断第二障。由于大乘离疑惑故。而得正解。修菩萨行。在十回向。乃至忍位。断第三障。由作遍计。观遣所执。故在第一。断第四障。由此第一分别观智。加行息灭。得成初地最上觉故。若据相违正灭言之。断分别位。即在初地。成此第四离分别障。论引颂云。现前自然住。安立一切相。智者不分别。得最上菩提。解云。言现前者。通说定散二境当心。名现前也。自然住者。别显散境。言安立者。别明定境。一切相者。双显前二定散境相。智者不分别者。离能取心。得上菩提者。离障得果。即以初地。名上菩提。形于地前。故称最上。
疏缘法义为境者。法者即文。义者所诠。无性摄论第六云。似文似义。释论云。似外相转。实唯在因。准此即以有似于无。内似外也。
疏由此摄论至即二种者。摄论一三两种之障。亦即同此离执之义。
疏诸疑离疑即是前者。摄论第二诸疑离疑。此前第一破疑中摄。
疏佛自成道未为声闻授记等者。问准提谓等经。授价人等。成佛之记。价人之中。亦有声闻。云何得言前未记彼。答彼文言总。而意授彼提谓等记。若不尔者。云何此经言未曾说汝等当得成佛道。故知彼经。文合意别。
疏有佛子心净等者。问若先未行。今说令行。可名彰行。佛子心净。即先已行。如何得言今说法华。为彰行耶。答举大前行。令复小者。亦冀行之。举胜引劣。冀令二乘见贤思齐。亦不违也。此经上下多有此妨。仿斯通释。
疏要由修慧福等者。略有四释。一云。初之五句。如次配彼眷属境界文字实相观照般若。并名因行。第六一句。即一乘果。由前五因。得此果故。二云。初句资粮位。而依外门。修福慧故。次句加行。能依定门。观空有故。即此加行。依似文义。名依教诠。即此依教。悟自性等。假有实无。名究玄理。得入见道。名真解起。证所证理。名悟一乘。三云。初之两句。明修福慧空有二行。次之四句。明观教理行果四种。虽云修行。未知如何可以修之。故举教等。令依修习。四云。初句意彰创所修行。次句因行智达空有。第三句明要持于教。第四句显而善决释三藏妙旨。第五句意。由前四事。正智得生。第六句者。显因上五种修所悟理。问本彰于行。何故说彼理教等耶。答虽言于行。要在现等。若不因诠。行从何起。不知理果而何所忻。故说无失。议曰。第二释位稍局也。岂登地已。不修行耶。余三随应。理可通矣。
疏因即七地等者。第七地中。亦摄于果。从多总相。说为因也。
疏下随所应并皆具配者。下文广散。不可繁谈。今略序之。示方隅耳。列名如次。此不别说。舍利弗等。在法华会。未解一乘。未趣大前。名种姓地。或初发心。亦种姓地。经二万劫。到十信故。分别功德品云。八世界众生。发菩提心。观音品云。八万众生。发无等心。此等并名胜解行地。分别功德品云众生得无生法忍。天亲释云。而是初地即是第三增上意乐地。又云。菩萨得闻持陀罗尼门。亦得旋陀罗尼。一相而言。即是第四行正行地。又云。菩萨能转不退法轮。即当第五决定地摄。又云。菩萨得乐说辨才。即属第六决定行地。又云。菩萨能转清净法轮。即是第七究竟地中菩萨位摄。寿量亦明三身佛果。即第七地果究竟摄。彼等经文。下疏自具。故不缕说。四菩萨行。亦如次列。下疏自明。故亦不说。
疏利今后明记声闻等者。问授记何不在前。彰记门摄。答前门总谈。而为记别。后门别说。利益不同。故分二门。亦无失矣。
疏别记等者。问法明普明。二种不同。何名同耶。答法普虽异。明名同故。故名同记。若尔善现名为名相。学无学等名为宝相。相名同故。应名同记。答经品不同。根性亦异。不可为例。问品同性等。即名同记。庆喜罗睺。性等品同。应名同记。答性品虽同。名不同故。或庆喜等。名同无失。为别于前。故名后记。随举一边。不可齐责。不如前释。然有释云。庆喜罗睺。非众所识。得后记名。而经中言众望足者。罗睺自言。非佛说故。不可信也。议曰。此释违经。而亦乖论。序品叹德而总结云。众所知识。论中但云。学无学等。非众识故。若尔庆等应非后记。论不言故。答举多摄少。后记何违根性与品。而并同故。
疏与天女记者。法师品中。言八部等。一切闻经。皆与授记。据此文宽。得有天女。或但此经通记之处。即摄天女。非局一品。古有二释。一云。耶输陀罗。是天女也。父是乐神。乾闼婆故。二云。法华文中。不见天女得记之处。但有龙女。或可即名龙女以为天女。近传释云。法师品及法师功德品。亦兼天女。议曰。古解近传。俱违正教。设纵耶输是乐神女。乐神非天。何名天女。准本行经。耶输非彼乐神之女。不可救言依主名天。经如下引。龙既非天。女非天女。又复释迦不与彼记。经既明文。披之自悉。近传解者。案彼法师功德品云。男子女人。持经皆得六根清净。不言得佛。不可违文以意断也。
疏如提婆品(至)合四位益者。问前二位。为是此界。为彼方耶。若是彼方。何开此经现益之事。若此界者。经无明文。以何为准。又复疏主下释彼文云。前二位彼土得益。一何𭿺𥍿。答准下上疏。疏有二意。一者。四位总此界益。故判四位。总名利今。二者。前二彼界之益。经文形势。有此难准。故为二释。问四位之中。第二第四。而云记者。何佛记耶。益为二释。或即彼佛。或即释迦。文不明言。任情取舍。问彼佛者。何名现益。答由闻法华。赖彼佛记。亦名现利。问既得授记。何不属彼果记利中。益虽云得记。文不说为成佛之事。但可记彼地位等事。故非属果。或由非是释迦记故。故非果记。议曰。后解非也。有何所以。余佛授记。非得果名。独释迦尔。故前为善。
疏若往僧坊至帝坐处等者。问闻他随喜。福尚无边。自受持等。云何乃少。答理实无限。若具彰陈。恐诸小智。心生狂乱。狐疑不信。故般若云。我若具说。心即狂乱。是故略举。随喜犹多。故知亲听。福不应寡。
疏四乘为实等者。胜鬘说彼四实一权。为对决定四种机故。顿教大乘者。即四乘中。大乘是也。一乘权者。即彼经会以前说。言唯一乘者。是权说也。问彼经上下。总无此言。何以得知一权四实。答直据显文。彼似非有。以理取教。教即非无。言四乘者。经云。摄受正法。
善男子。建立大地。荷四重任。乃至授以大乘。言一乘者。经云。若如来随彼所欲而方便说。即是大乘。无有二乘四乘。不言随欲方便故明四实一乘。即言随欲方便。明说一权。若不尔者。随欲等言。何所彰表。问随何意欲。说一无二。答如法华等。随不定意。说一无二。胜鬘会之。云方便说。问若说一权。应唯三实。四中大乘。即一乘故。答唯说一乘。不立余运。此佛权说。名之曰权。非大体无名为权也。四中大乘。对大根性。同余三乘。有所对器。故四名实。问四对定四。应器名实。一对不定。随性非权。答望自不定。是实非权。形四定姓。故权非实。
疏一乘是实二乘为权者。此法华说一实二权。问胜鬘说四。同四重担。即言四实。一乘为权。法华说乘。同诸草木。亦应一权三乘是实。答法华本为不定声闻。故说一实。下因转破。说三草木。而非本故。故非三真。理实若对定性而言。亦得名实。对望不同。故不相例。
疏三乘有行之教者。总对三乘。而说于有。三乘各依自乘所观。观行差别。而为有也。有云。不定性人。有三乘性。此人观于有空之时。名为三乘。非是有别三乘之人名为三乘。议曰。后解违般若等。彼经自云。初转法轮。三乘得益。各各不同。如疏自引。故前解善。
疏三乘同行空教者。对彼三乘总相说空。三根悟异。二乘达我空。菩萨双悟。
疏先忏至谤法等罪者。问佛初成道。法犹未唱。云何得有谤法之𠍴。而云悔耶。答罪通过现。佛示令悔。斯亦何咎。
疏四大本净等者。悟四大等。本唯真理。离于妄执。故名本净。又传三释。一云。于四大等。起贪等惑。令彼四大成所缘缚。令断贪等。于彼四大。所缘缚断。故本净。若五蕴六尘不善者。断无记离缚。故言本净。二云。若地狱业所感四大。名为不净。由忏悔已。恶业自消。不受彼果。故言本净。三云。四大是异熟果。感此本因。即业感二。故名业惑。为四大本。由忏悔已。惑业自净。不招恶果。故名本净。五蕴六尘。及五我等。皆准此知。议曰。三释俱非。皆不明悟本净之体。若初释云。四大无记。非自性染。然由缘缚。故得染名。离缚之时。名本净者。若尔六尘五蕴不善。若断之时。何名本净。不善本非无记性故。若谈真理。何乃不言。故为非也。若言色声有是业者。恶引生而表善恶。名为善恶。非自性故。名本净者。云何前言不善者断。又虽无记。岂非有漏。有漏之法。云何净耶。第二非者。纵人天等所招四大。从因等言。何不名染。余过思准。第三非者。若忏悔已。可不招果。云何得言惑业名净。未见圣言烦恼恶业名净之处。若据真理。直言即悉何事何事。故为不可今案觉爱难五时教。引提谓经等云。四大本无。乃至六尘本无。又云。五我本净。是人无我。即此修明二空。穷宗之说者。准此疏主。取意而谈。本无本净。义同文异。或经有异。故不相违。悟四大等。明法空理。吾我本净。明悟生空。疏本言五。而笔误也。有不知错。而因而解之。翰墨徒施。终乖经本。故不录也。
疏价人得柔顺忍者。准仁王经。四五六地。名为顺忍。相同二乘。顺无生故。依佛地经。唯第六地。名为顺忍。论自释云。随顺无生法忍故。问何乃不同。答仁王总约近远得名。佛地唯依近顺名顺。问柔者。何义。仁王佛地。何无柔言。答柔者调柔。我见若存。是非等起不。名调柔。四地永亡。故得柔称。又此三地。能断害伴羸劣随眠。得名柔也。广略不同。故诸教异。
疏龙王得信忍者。按仁王经。初二三地。得不坏信。相同世间。修施戒修。三品不同。总名信忍。而言龙者。化相而言。实大菩萨。故华严云。阿耨池龙。出水给济瞻部洲人。皆大菩萨。若不尔者。岂畜生身。有得圣耶。若许。便违一切圣教。
疏但为此曰至法轮方转者。此释外难。外难意云。为提谓等。说法之日。有得圣者。何不当即名转法轮。至五比丘。始名为轮。答意如文。问经文自云。提谓等众。得果大小。各各不同。何故不名三乘同观。答但言果别。不说同观。问五比丘时。岂说同观。答即下所引大般若云。转四谛轮。三乘果异。此即所观四谛是同。名同观也。复有释云。法轮有二。一化渐悟。二被顿悟。三七日后名为转法轮。据化渐悟。若依顿悟。初七日等。亦得名转。若不尔者。云何得言佛所施为。无非法轮。问初七日等。有得小果。何名为顿。答决定性等顿。学自乘。亦名为顿。议曰。虽有此理。然未见文。说诸定姓。总名顿也。今以理准。法转有二。一者通行。三乘同观四谛理故。二者别行。三乘观境得果各别。三七日后。名转法轮。据通行说。若凡施为。并名法轮。依别行言。亦不相违。
疏毗湿缚药者。此云有功能药。有云。此言天马耳形如干姜。议曰。虽未见文分明译处。以理而言。取前为正。一者名宽。二者疏主三藏闻传。相传非谬。此意说云。于诸丸散汤等之中。若置此药。令余诸药。功能转胜。于一切教。置此三性了义之经。义乃显了。余喻准此。
疏婆罗痆斯者。此乃河名。义无相当。故不翻也。问准菩萨念佛三昧经云。波罗奈城。云何名河。答城从于河立名无失。
疏仙人堕处者。按婆娑云。昔时有王。将诸婇女。在园游观。有五百仙人。乘空而度。见已堕落。因立名焉。又按菩萨念佛三昧经第四云。于古仙住处。三转法轮。又大集经第二云。鹿野林中。仙人住处。转正法轮。又转法轮经论释云。彼处常饶寂静仙人。是故世尊在彼处转。更有多文。皆同于此。问何乃相违。答大小乘异。法轮经论。亦同大乘。问瑜伽深密文既言堕。为同小部。为取大乘。若同大乘。何乃言堕。答为二释。一随转理门。文言堕故。二依大乘义。堕者即是住之异名。
疏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问为要被三。为对一二。设尔何过。二俱有失。若要被三。此法华经。应非第三。无缘觉故。若不要三。何名为普。即小乘等。应名第三。答具明有空。被三根法。名之为普。非要一时有三所利。方得普名。且三性教。说所执无。余二性有。有无义足。说有即当。为趣二乘。说空即当。为发大者。空有具。明即当为彼久学菩萨。依斯说普。理亦无爽。法华第三。小乘非者。理可思矣。
疏涅拌亦云医教服乳等者。问按涅拌经。初医服乳。喻于外道。客医断乳。及后教服。皆譬如来。如何有教。同于外道。经言初医性复顽嚚。亦复不知病起根原。复不善解风冷热病一切诸患。岂我世尊有斯过耶。答慧日论云。此对外道执皆有我。为破此有。令入人空。且密说人空。义显为小。初说法有。次破法有。密说法空。涅拌会中。方为显说。除外道执有。故说空。除声闻执空。故说有。以明佛性非妄计我。故非有。有常等。故非空。合第三时。议曰。今观疏论释经。意云。举外道有我。喻说法有。然甚离也。观经喻合。望初有教。殊不相当。取证三时。恐成误矣。后当细披。
疏若以偏圆等者。小乘名偏。大乘名圆。从小向大。名依偏圆。有云。偏约一机。名偏误也。
疏一果之证者。不证小果。唯取大乘。名一果证。
疏依善戒经至唯说有二者。准下引文。先标后列。今此无标。作者堕时。不可齐一。
疏六处殊胜者。此出无漏种姓之体。言无始者。显法尔义。六处殊胜。相传三释。一云。佛果根境。不过六故。但云六处。以实而言。佛十二处。今因中姓。与果殊胜。六处为因。因从果称。云六殊胜。二云。此是有情内六根处。于六处中。有得佛果最胜功能。故名殊胜。三云。是第六意处。无始以来。殊胜种姓。在其第六阿赖耶识意处之中。此第六处名殊胜六处。评其是非。如唯识钞。
疏无种姓人无种姓故等者。问按善戒经第一云。菩萨若无菩萨性者。虽复发心勤修精进。终不能得阿耨菩提。而无不言无性之人。一何增减。答善戒虽无。地持即有。故地持云。非种姓人。无种姓故。余同善戒。疏引地持善戒大同。而不具说。故亦无失。
疏依有无等者。言依有者。有行姓也。依无者。无行姓。依异者。二乘观行得果等别。故别明之。依同者。二乘同断惑障。同证生空。依此合说。言通者。即不定姓。通者三乘圣种姓故。言就别者。不定性乘。摄入三乘。更不别明。问二乘之人。断证等同。涅槃合明。菩萨亦尔。何乃别开。答烦恼分同。所知断别。利钝全异。何乃相例。余准此通。问三乘相望。皆有不同。何唯二乘。相对名异。答实理应尔。但由同义。既对二乘。所以异义。不望菩萨。
疏远尘离者。论有二释。一云。由见所断诸烦恼转。得离系故。名为远尘。由彼随眠得离系故。说名离垢。二云。以现观时。有粗我慢。间无间转。名之为尘。若遍了知。所取能取。所缘平等。即彼断灭。故说远尘。一切见道所断烦恼。随眠断故。说名离垢。问按庄严论。即是大乘见道位收。彼第七云。离垢者。见道所断。烦恼灭故。菩萨尔时名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大论八十六中所说。即是声闻。彼说远尘。得十胜利。二者。随获一沙门果。三者。了知我证预流。准斯二论。通于大小。何故判是定性声闻。答然法华经。是第三时普发之教。分别品等。有发大心。故远尘言。明得小果。由此义顺。发一切乘。亦复不违远尘之说。疏依斯义。判是声闻不言远尘。不通大有。设尔何知是定性耶。答按善勇猛般若说云。若于三乘。性不定者。闻此法已。发正觉心。今既不言发正觉心。故知定性。余妨准思。
疏病人三种者。问四依菩萨。供佛极多。独觉之人。自然悟道。何言菩萨不遇疾疗。二乘要值。方得病疗。答言遇不遇。约始发心。不障后时得奉多佛。声闻众出。得遇无违。麟角一人。望远亦遇。或从多分。理亦无爽。问准何得知菩萨不遇。亦能发意。答瑜伽论云。菩萨四缘。而能发心。一者。见佛现诸神变。二者。闻佛说妙法故。三者。末法见正法灭。四者。劫减见饥馑等。因期四种。皆能发心。广如入道次第中辨。
疏此经至亦同涅拌者。问既有小草。经何不被。答下谈乘差。说言小草。非法华会得有彼器。若尔何名普为一切。答谈法功能。具说于法。如前已说。
疏诸论虽说圣亦回心等者。有回心已。即受变易。有未受者。论据即受。说圣回心。经依未受。故言未入。正性生者。此人虽曾行二乘行。未得小果。闻大乘经。即发菩提。
疏正性离生者。正性有二义。一者涅槃。二者圣道。见所断惑。为众惑本。犹如生食为众病本。名之为生。圣道能断。名为离生。又大般若三百七十八云。以何为生。以何为离。佛言菩萨以一切有所得为生。以一切无所得为离。又四百八中。以生食等。而为喻也。问何故前释般若不同。答前依喻伽对法等论。通三乘释。般若唯依菩萨以明。望义异也。议曰。入见道中。未得涅拌。云何正性取涅拌耶。虽复证得一分真理。涅槃之义。未建立故。又般若云。以无所得。名之为离。无所得者。无分别智。准此后解。正性应善。更思捡余。
疏胜鬘经至无间非法众生者。四喻相传。总有三释。一云。大海最重。以喻凡夫。诸山次轻。喻于声闻。草木转轻。喻于缘觉。众生最轻。喻于菩萨。准此依障轻重为喻。二云。海喻菩萨。理性深广。山喻独觉。乐处最静。神通稍高。草木喻声闻。得涅槃已。后报尽故。众生喻阐提。但有人天生得善根。力微少故。喻理如是。然文不次。三云。海喻阐提。生死无尽故。山喻声闻。诸见不动故。草木喻独觉。神通之障执轻小故。众生喻菩萨。二障轻小故。教理行果。义非邪妄。名之为正。体苞轨持。目之为法。或唯正理。名之为法。摄者包含。受谓领纳。证法在心。名为摄受。言无闻等者。有二释。一云。无闻熏习法尔无漏。言非法者。非圣法器。二云。无闻者。不闻法也。言非法者。不能思惟如说行也。议曰。而明正法及无闻等。并前解胜。何所以者。若不摄彼教行等法。何能济人。岂教行等不名正法。岂彼不闻人天等法而思行之。若不尔者。无不行之。云何得言人天善根。而成熟者。若云无未行行。云无闻等。斯何过者。若尔亦应三乘性者。元未行行。以人天善。而成熟之。若云。不闻不能思惟三乘圣法。名无闻等。言既不彰。岂无滥也。故取前胜。
疏第五有二时边等者。按庄严论第一云。一向行恶行。普断诸白法。无有解脱分。善少亦无因。释云。无般涅槃法者。是无性位。此略有二。一者。时边般涅槃法。二者。毕竟无涅槃法。时边法者。有四种人。一者。一向行恶行。二者。普断诸善法。三者。无解脱分善根。四者。善根不具足。毕竟无涅槃法者。无由因故。彼无般涅槃性。谓此但求生死。不乐涅槃。
疏当成不成者。略为三释。一云。言不成者。无种姓人。当成之言。文对之耳。二云当成。谓有姓虽现未成。当可成故。不成谓无性。三云。当成不成。并目无性。当成之法。所谓菩提。此当成法。而不得成。是以结名当成不成。议曰。既非圣言。义意言之。三皆总得。然依理长。前二非胜。思之可悉。问上所引教。根器不同。各何所以。答言依有无通别等者。是释所以。更有余释。恐繁不述。虽有斯释。终未离难。难云。何故依彼。无有等性。一五等别。实理解者。教所被器。器类不同。故一五等。种种有异。何乃须责。问若第三时。而被菩萨。名菩萨乘。应声闻等。亦名彼乘。答显说诸运。对彼达观。名菩萨乘。虽被声闻。不唯说彼。非彼余乘。此义应思。问法华等经。普发一切。即名第三。般若亦尔。何故第二。答正唯被有。傍益一切。据正非傍。故是第二。余例准思。
疏小乘二十部等者。此部分起。所说法异。广如论明。今略释名。以披所要。一大众部。佛涅拌后。界内界外两处结集。界外之众。无别主首。徒众数万。但名大众。至大天已。乖诤因生。界外苗裔。而多转从大天所说。故取昔名。名大众部。二一说部。此师说云。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但有假名。皆无实体。名即是说。从彼所立。用彰部名。三说出世部。此部意明。世间之法。颠倒烦恼。业及世界。四转次生。既颠倒生。故但假名。都无实体。出世之法。非因倒起。故道及果。皆是实有。亦从所立。以得部名。四鸡胤部。上古有仙。贪欲所逼。遂染于鸡。后所生族。因名鸡胤。婆罗门中。仙种姓也。五多闻部。广学三藏。深悟佛言。从德为名。名多闻部。六说假部。部主意言。世出世法。皆有假实。蕴实处假。亦从所立。而部得名。七制多山部。制多梵言。此云灵庙。安置圣灵之庙处也。山有制多。山得此名。人依山住。部从山号。八西山住部。山在制多山之西故。从处为名。九北山住部。义同西山。从处立称。十说一切有部。一切有二。一者有为。三世法等。二者无为。非三世摄。二皆体有。亦从所立。而为部名。十一雪转部。以上座部微弱不行。如似雪风飘流靡措。从喻为名。亦名雪山。从处得称。亦可名上座。从远所袭。以彰部号。十二犊子部。上古有仙。居山静处。欲染母牛。因而有子。自后仙种。皆称犊子。部从远袭。故以为名。十三法上部。律主之号。有法可上。或复有法。出众人上。并名法上。部从人称。十四贤胄部。贤者部主之名。胄者苗裔之义。是贤罗汉之苗裔故。从袭为名。十五正量部。权衡刊定。名之为量。量无邪谬。目之为正。此部所立。甚深法义。判定无邪。目称正量。从所立法。以为部名。十六密林山部。近山林木。蓊郁繁密。从处为号。十七化地部。部主之身。本是国王。王所统摄。国界地也。化地上人。故云化地。舍国出家。弘宣佛法。从本为号。号化地部。十八法藏部。部主之名。藏之与密。意义大同。法藏法密。二义皆得。此师含密。正法如藏。从人立名。十九饮光部。梵云迦叶波。此云饮光。婆罗门姓。上古有仙。身有金光。影蔽余晖。故名饮光。部主是彼饮光之胤。故言饮光。又此部主。身有金光。能饮余光。从自立名。二十经量部。此师唯依经为正量。不依律论。即经部师。依彼所立。而立部名。
疏宗有八者。问七八两宗。义显可悉。余之六种。望二十部。各摄几耶。答初宗摄六。谓犊子法上贤胄正量密林经量等部。第二摄四。谓一切有多闻雪山饮光等部。第三摄七。谓大众鸡胤制多西山北山化地法藏等部。余三如名。各摄自部。复言等者。自部之中。本末有异。故等等之。前三言等。文意可悉。问按宗轮。犊子等五。无根等蕴。经量即有。又所许我。义全不同。云何总合为一宗耶。答今据分同。非说一切。又计我别。然有我同。约斯为宗。故亦无失。自余问答。皆仿此也。恐繁不述。问四阿含等。六宗之中。各是何摄。答阿含即是第三宗收。释论第二。法有宗摄。毗昙梵网。入第一宗。四分亦当第三宗义。思属可悉。故不繁言。
疏虽说于有不违于空等者。意说依圆二性名有。不说遍计。亦是有收。故不违空。不违有义。翻此应悉。
疏满宗所收者。问庄严远尘。即是小果。被彼何非半教所收。答经唯被小。名为半教。今既不尔。故非半收。若尔若应有作不摄。答通明小义。何非有作。
疏以一乘为宗者。一乘之中。根本方便。皆通教理行果四种。然古德释。略有四师。一云。以万善之因。为此经宗。所以然者。经皈一乘。一乘即因故。乘以运载为义。果更无进。故大品云。是乘从三界出。至萨婆若中住。既言于住。明非进义。问此经初分明因。后门辨果。云何偏以因乘为宗。答后章辨果。为成前因。以行一乘之因。得寿量故。举果成因。以因为宗。二云。以果为宗。所以然者。夫欲识经宗。宜观经题。题云妙法者。谓如来灵智体也。陶冶尘滓。众尘斯尽。故名为妙。堪为物轨。所以称法。自因已来。粗法未尽。不得称妙。故以果德。为此经宗。是以释迦玄音始唱。叹佛智慧甚深。多宝赞善。称大慧平等。即其证也。三云。具以一乘因果。而为宗义。前分明一乘之因。后章明一乘之果。故借莲华为喻者。此华不有而已。有即华实俱含。此经不说而已。说即因果双辨。四云。以无所著。而为经宗。问何以知然。答中观论云。推求诸法。有亦无。无亦无。亦有亦无亦无。非有非无亦无。是名法性。故因果不可得。即是妙法。又法华论云。引导众生。令离诸着。著有四种等。故有著者。不名妙法。无所著者。乃是经宗。又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等。此证非一。又曰。此经始终。具有四句。一因乘非果乘。即证子乘车直至道场。二果乘非因乘。佛自性大乘是。三双用因果为乘。即合前二句。四非因果为乘。谓是法不可示等。前三句为乘用。第四句为乘体故。说上三句。皈于非因非果。议曰。初且非理。此经论云。方便品下。显因果相。开示悟果。入一是因。方便品等。正明一乘。果若非乘。何须明此开示悟三。又唯识论云。诸佛究竟。乐利乐他。乐利乐他。岂非运义。又佛自运。穷未来际。此之自运。何不名乘。不以增进。解乘义故。然大品云。萨婆若中位者。约自行。满一相而说。二亦不可。即此经云。乘是宝乘。直至道场。此证甚多。因中烦恼。体是尘滓。可不名妙。因无漏行。既非尘滓。何不名妙。只以因行。名之为乘。不以因惑而为乘故。三理少通。然不取彼方便因果。义乃不备。此经佛语舍利等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道者因也。方便若非是大乘因。云何得言是菩萨道。渐渐得成佛。四亦难详。若无所著。以为宗者。何得乃言此经宗耶。岂余圣典。许执着耶。若云诸法寂灭。言因果等。岂非著者。若尔诸法非言。言非著者。岂非是言。若是言者。言非所著。亦是其着。何得名宗。若云言非所著。寄之以显。而不依执。何非宗者。前言因果亦寄而明。不于彼执。何即为过。又云。前三为用等者。用不离体。体既是宗。何独弃用。亦应体不离用。体亦非宗。若云体者而非因果。因果既非。更以何法。而为体耶。若云离言而不可说为因果者。亦应离言而不可说体与非体。若寄谈之。既得名体。何即不得为因果耶。彼此异因。理不可得。粗述大略。余繁不叙。
疏三经品得名等者。本释具疏。略叙古云。若依佛经。但立一名。法华论明一部始终。有十七种名。议曰。论明十七。乃是无量义经别名。何关于此。若云彼经即此法华故。故十七名属法华者。彼即法华。已说毕。或何乃更须说法华耶。体用而言。理即不障。不尔即有如前之失。设彼即此。云何言得依经。但一经中。自云名无量义等。列三名故。又古德云。梵音之中。含正及妙。是以什公法护法师。各取一种。今合前二。更加两名。谓真法好法。然佛之道。未曾邪正。为对内外二邪。故立为正。言妙真好。对粗伪恶。义意亦然。问既有四名。何独称妙。答凡有三义。一经有妙文。无正等称。如云我法妙难思。是乘微妙。即其事也。二妙是精微深远之称。立于妙名。即称叹义。即云我法妙难思等。三就义推。夫正以形邪受称。妙以转粗得名。宜以九十六法为邪。五乘称正。五乘虽正。正下而由粗。一乘之法。乃称为妙。不得云外道为粗。五乘为妙。亦不得云五乘为邪。一乘为正。外道之法。形于佛法。其犹石与玉。五乘之与一乘。皆同是玉。但玉有精粗。故以五乘为粗。一乘为妙也。议曰。真法好法既非佛言。不可人情而以加也。穷将不可。虽以三义。证取妙言。以理论之。随取皆得。菩萨言既含正妙两义。译主随意。取以标名。不可于中强定优劣。既以相形。立于正妙。五乘形外。为妙何乖。劣乘对胜。为邪何失。亦如四真四俗谛故。不可以经有妙之言即证经题。经中亦云是大乘等。应证题名为大乘耶。此既不许。彼何即取。但是译者。随标以言。未皆定也。
疏应云妙法白莲华经者。问智度论云。陆生中。须曼华为第一。水生中。青莲华为最上。今者何故取下白华。喻上妙法。答青莲华形相乃妙。故喻如来之眼。白华众色为胜。故譬于斯经。欲显此经。义明白故。诸法本故。余如疏辨。
疏无别白字者。奔荼者。义当白华。梵题之中。不别言白。
疏与辨中边三种无上亦不相违者。此遮伏难。难一乘体。即是无上乘。中边论中。无上乘者。境行果三。而为其体。何故今此唯用行果。故会意云。三种无上。即行境果。今虽行果。义亦摄境。故不违。
疏能诠之教名权方便者。法性离言。由佛愍生。于后得智。方便施设能诠之教。为有情说。故但能诠皆权方便。此释不取教为一乘之所以也。
疏总览经文等者。此即第三解法华体。第一唯以行果为体。第二依论及方便品。初以教理二。为妙法体。寻文可悉。
疏悲智所诱名衣裓等者。问譬喻品云。当以衣裓。从舍出之。后更思惟。乃至当设方便等。准彼经文。不以衣机。衣机若是二乘因行。何不用耶。答此叙古释。非疏主意。此亦不然。岂有过者。便指古人。答疏主解彼衣裓等文。云果化喻。故知此处。非疏主意。又复本师亲承疏主。相传不谬。
疏上来三乘犹若分段者。此断身手有力等文。所以然者。在所烧门。未出宅故。出宅已后。名离分段。自在不系。方与车名。
疏云菡萏者。荷华也。芙蕖者。芙蓉别名。江东呼荷为蕖。蘤者华也。
疏然观经意等者。总重聊简。文有二意。一云。方便品初。至唯行果二。以名莲华。总是第一。取行果二。并会不取教理所以。所以之中。而有两节。初会方便品初。说有教理。次云无量义经等。显教理二。不彼二乘。于中复二。初明非正。后唯菩萨。思准可悉。二云。又复此经。至名莲华等者。此即断取。教等四种。如文易了。莲华二义。至第二疏。如彼广明。
疏教行并开敷等者。由论说云。开敷出水。名为莲华。不作此言。恐违论旨。此释外难。难意可详。
疏况论释名非解于此者。设外人云我依论者。设纵依论。犹阙一义。况复本论。无但解彼无量义经。十七名中。莲华之义。非释此经也。
疏大法之妙是依主者。但是大乘。悉得名大。妙唯在此。简余大乘。故云之妙。
疏若理为妙等者。准疏教法相对四释。然行与果。既亦妙法。以二对经。释亦无失。疏举梗概。而亦无过。别释绮互。思之可悟。
疏其法师品等者。问既通依主持业二义。何不入彼不定名耶。答虽有二义。然观经意。取人法师。故不入彼不定数内。
疏能所为名者。分别者能分别。属于人。功德者所分别。属于法。
疏显经品废立等者。然有传释。此经所译。数与时节。今因略叙。僧宝林云。此经六译。然寻传记。但有五本。一正法华。晋大康七年。八月十日。竺法护译。二妙法。按宝唱录云。秦弘始七年。三月十六日。于长安大寺。什公所译。三秦录云。十年二月六日译。远法师序云。弘始八年译。所记各异。难以准言。三按晋录云。秦弘始元年译。名萨昙分陀利经。有六卷。今无。四晋录云。沙门慧根。以晋大康元年译。名方等法华五卷。亦阙此本。五姚兴录。及魏录云。外国沙门支谦。至魏甘露元年七月。于交州城译。沙门道敷笔受。名法华三昧经一卷。亦阙此本。今加一本。隋仁寿二年。笈多于长安兴善寺译。亦名妙法华。议曰。按内典录。此经重译。但有三本。谓初二后一。而别说有法华三昧。单译中收。准此前言第三四五法华异译。道理难悉。然更捡余录。
疏古解至安在前者。按吉藏法师法华疏云。诸经属累。多在经末。此安神力品后者。依于梵本及法华论。又即秦地新翻法华。并安属累品。在于经末。今明罗什善解秦言。妙得经旨。安在神力品后。必有深致。余如疏引。议曰。此判难详。所以然者。梵本次第。为依佛说。为结集排。若佛说者。什违佛言。云何得言妙得经旨。若言非佛阿难集经。云何经首言如是耶。与佛本经。不相似故。设纵庆喜而排次者。庆喜佛许。什公岂即智逾阿难。作斯通会。理成焉有。后人纷纠。盖因此也。幸熟详之。问古德所会。过已可知。实义云何。什公经本。属累非后。答今以愚度。什所译本。本先不次。依本译之。故致差舛。诚非故意。窃观梵本。叶叶皆别。加复轻脆。然以缕贯。缕断叶脱。因而集杂。缘斯不次。未必故情。
疏文殊海会至华现者。此引文误。误引妙音来此之文。文殊文云。尔时文殊师利。至诣灵鹫山。意取诣山。以为证也。设取妙音。何非为证。答他说妙音来此之时。此已成秽土。合有山。何得为证。故不取也。
疏上见下故等者。问下根不知上根之事。变土既佛。妙音何见。岂可佛下妙音为上。答秽土为下。本为二乘。及凡夫等。隐劣为净。所以妙音得兼见本。若尔何故言为分身变为净土。答为警二乘。令其忻慕。若不尔者。佛恒居净。何须变乎。
疏经家结集为偈者。此两句经。合是长行。是结集家。见斯文少。复前及后。皆是于偈。故束为偈。若不尔者。云何而言偈答无尽。此即偈故。或写经者。勒而为偈。名为经家。
疏设无亦何违理者。问梵文元有。今无违本。云何乃言不违理耶。答只是本脱。违何道理。有本言损。有解云。如良医等。虽有于损。亦不乖于利益之宗。设有处言菩萨不害于人。亦何违理。何不违理。据彼毕竟。名为不害。非全不损。损有益故。
疏随时至故知差舛者。此意说云。元本问者。是庄严幢。偈中何故答无尽意。又无祇问无尽意。长行乃言无尽遍观。观音愿海。告幢菩萨。乃至说偈。即是佛告无尽意也。岂不问答。人有差舛。
疏四从三逆者。若从第四随时所添。违前二经一论三本。
疏第六释经本文者。科此经者。今古寔繁。略叙一二异增异智。有庐山龙法师。开为二段。从初竟安乐行十四品。是开三显一。从踊出品十四品。是开近显远。于两中。各有序正流通三分。合成六也。又光宅云。法师为三分。同吉藏法师。又印法师为四。一初品名序说。二从方便品竟安乐品十三品。开三显一。三从踊出品分别功德品弥勒说偈已前。开近显远。四从分别功德品弥勒偈后已去竟经。流通分。又河西道朗法师。开为五门。一从如是我闻。竟序品。致法华必转之相。二从方便品至法师品。明法华体无二之法。三从宝塔品。竟寿量品。明法华常住法身之果。四从分别功德品已下。至属累品。明修行法华所生功德。五从药王本事品。明流通法华也。又道融法师。类为九辙。第一昏圣相扣辙。即序品是。第二识教皈真辙。方便品是。第三兴类潜彰辙。譬喻品是。第四述昔穷迷辙。信解品是。第五称因进悟辙。化城喻品是。第六赞扬理行辙。法师品是。第七本迹无生辙。见宝塔梵是。第八举因徴果辙。踊出品是。第九宣扬违济辙。从随喜功德品讫经是。议曰。考寻古释。皆存一理。然依理教。但取三分。夫将说法。必有由序。惊骇物情。令生信意。乃为正说之由渐故。故有序分。物起净心。澄情渴仰。佛随器说。故有正宗。有情无尽。佛悲莫穷。冀传不息。有流通也。斯乃理矣。按佛地论。释佛地经。开有三分。虽释一经。可为通轨。余经亦有三分势故。又道安法师。判大小乘经。皆有三分。故取三分也。虽取三分。取三分之中。而有多类。至于优劣。如疏所断。又有古德。泛言序者。总有二种。一经前序。二经后序。经前序者。即序品。是正宗前。经后序者。如是我闻等。是佛说经后。方教置故。
疏遵古法师判二分者。问此释如何。答理亦难究。若言得益即是正宗。序品亦宗。举动施为。皆悉佛事。佛事远近。皆有益故。若言授记得证发心等。方名益者。应方便品不名正宗。无上益故。若云鹙子悟解一乘。何得非益者。弥勒发问。文殊为答。众疑亦遣。何不名益。若言文殊虽答。未见佛说。疑心犹在。不得称益。亦应鹙子在方便品。尚未得记。不名正宗。又佛地论判经三分。亦违彼也。熟思。
疏智积还等者。议曰。引此证彼八品为正宗。恐成返唾。所以然者多宝本意。来听法华。及至出时。说经已讫。出何所益。若言本来祗为劝证。不言听法者。若尔请归。亦为不可。劝证之事。而未毕故。又违经文。经自说云。为听法故。塔踊其前。准此经文。证十九品为正宗也。若尔智积何事请归。听未讫故。斯亦无失。智积下根。不测上圣。随自心请。亦何违理。更熟思之。问塔品既云。为听法故。而踊现前。即前八品。定不得名以为正宗。云何疏断初解为胜。答夫言经者。序正流通。并总名经。虽复不闻序正两分。听于流通。名为听经。亦复何失。由斯之理。疏断初解。以为正也。然但不得引请还事。证八为正。过如前辨。
疏证之果因者。之者助词。意明令彼证得于果。而及得因。
疏序成就者。问皆是序。何故第一独得序名。答虽标总称。即是别名。如十一色。此经七喻。眼境名色。初彰喻名。此亦同彼。
疏二众成就者。余经未必具有四种。故标胜言。
疏第四随顺威仪成就者。问与众成中。威仪何别。答听说二别。
疏见能照等者。光为能照。万八千量。是所照境。六趣三宝涅拌等事。名为所照。
疏如大术等经者。问按大术经。佛报母恩。天上所说。如是等言。佛临寂灭。方乃教置。时既悬隔。何以会通。答始终为论。始从天上。爰至金棺。重起而说。总为一经。即如华严大般若等。此类非一。
疏立之所以者。又按智度百论等中。外道经初。先标两字。所谓阿忧。阿之言无。忧之言吉。无所不吉。故名无吉。有传释云。阿字同前。忧者有也。一切诸法。不过有无。故以标摄。今显异彼。置如是等。问经由佛说。为简外道。置如是等。戒亦佛言。何不置简。答古有解云戒等之法。为内信说。不假须安。经通为俗。故置如是。议曰。此释不然。如遗教经等。既通于俗。何无如是。此类非一。实义合有。略故无也。准诸广律。有如是等。
疏三妙观者。厌离有为。求于菩提。深念有情。三心是也。
疏清净增上力等者。按无性摄论第七云。清净者。即善根力。增上者。大愿力。第二句全。即坚固力。虽遇恶友。方便破坏。终不弃舍大菩提心。所修善法。念念增进。不生喜足者。即心进力。齐是名为最初修行。三无数劫者。释后二句。议曰。有人判为总有四力。今观颂意。但只有三。第四力者。准于释文。似结于前。非是别明心进之力。然设进取者。理亦无失。然疏主意。取三力也。何以为证。答即次云善根为体等。如次三力。如文可悉。
疏证四不坏信者。问为一切圣道。为唯见耶。答通一切道。四果皆得。问四种何别。答如瑜伽论九十八云又四证净。预流果中。唯说为净。于余学果。说圆满净。于最上果。说为第一圆满清净。问云何不有坏。答能信之心。坚固无动。即前论云。深固根本。于余生中。亦不可引。无虚诳故。设在余生。于佛善说法毗奈耶。毕竟无转。故名证净。广如彼说。
疏信为手等者。舍能捐恶。牙唾诸物。头连身首。而命不断。念能忆持。善心不绝。头为身导。慧能简择。为善法导。有能担集。二利能积一切功德。由斯义同。故取为喻。
疏七圣财等者。无胎初始义。因斯传释。世财有四。一过意财。谓珍宝等。令心悦故。二增长财。谓按摩等。长养四大故。三吉祥财。五月五日等。续命衣等。四住持财。宅舍等。是所住持故。
疏众善因之俶落者。亦初始义。
疏拔众生出生死泥者。异熟果如土。烦恼若水。业类如泥人。
疏大车无輗等者。㔁炫论语疏云。案考工记车之职有拍车大车羊车。无小车。小车非周礼之车。名大车亦非周礼大车。直二车相对。名大小耳。礼言。拍车者。拍者长也。古书伯仲之字。皆作拍。此车大于羊车。故以拍为名。羊者善也。说文说善美之字。皆从羊故。郑玄云。羊车拍车山车大车。平地载任之车。羊车所用未详。輗穿辕端着之。乃无文也。盖旧相传为然。以輗[軏-儿+几]相类之物。皆是施轭之处。以拍车大而难制。其輗应穿辕之端。更着木于上而为之。羊车小而易制。其䡉直因辕之端。而节之也。
疏左传苟者明信等。按传云。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注云。卿士。王卿之执政者。言父子秉周之正。传王贰于虢。注云。虢西虢公也。亦仕王朝。王欲分政于虢。不复专任郑伯。传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公子忽为质于周。注云。王子狐。平王王子也。传王崩。周人将卑虢公政。注云。周人遂成平王本意。传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注云。四月。今二月也。秋。今之夏。麦禾皆未熟。言取者。盖芟践之也。温。今河内温县。成周洛阳县也。传周郑交怨。注云。两相疾怨。传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之。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时之毛。注云。溪亦涧也。沼池也。时小渚也。传苹蘩蕰藻之菜。注云。苹大萍。蘩皤蒿。蕰藻聚藻。传筐筥铸釜之器。注方曰筐。圆曰筥。无足曰釜。有足曰铸。传潢汗行潦之水。注潢污停水。行潦流水。传可荐于鬼神。可著于王公。注着进也。传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注通言。盟约彼此之情。故云二国。
疏众生三疑者。准此合在立所以中。疏主随古。安释名内。
疏感应之端者。端者首也。序也。有本言瑞。误也。亦同二十唯识所说。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义。或瑞字也。瑞者信也。明如是者。而是其信。故左传云。所临唯信。信者。言之瑞也。善之主也。是故临之。杜预云。瑞符也。神临之也。
疏与我闻作呼辙耳者。此中意云。若不先指所闻之经。即言我闻。我闻于何为。欲彰其自闻。所以先标如是。光宅寺名。在润州江宁。梁武之世。云法师也。不欲斥其名。故以寺标人焉。
疏合十五释。法公五傍。总合为一。数虽有五。并明谤故。有云。五傍分五。三疑三宝。各合为一。名为十五。议曰。不及于前。二三一一。释如是周。五傍一一。释便不备。且如第一离增益谤。然不能遮损减等故。故五合一。二三别开。
疏不同前二者。非外道故。不同于初。非极成故。不同第二。由无我执。有自在德。名为大我。即阿难也。如世说言。不自伐功。其功更大。由悟无我。自在逾增。故名大我。
疏有三阿难等者。亦如帝释千名。非即自多。旧人解云。有三阿难。文殊师利将大乘阿难。于铁围山间。结集大乘三藏。余二阿难集二三藏。疏不取此。
疏多闻闻持等者。按佛地论释云。无量经典。初中后分。皆能听受。故名多闻。随所闻义。皆能忆持。令不忘失。故名闻持数习文义。令其坚住。是故说名其闻积集。议曰。如次闻思修三慧也。
疏然根五义等者。一所依胜。二能生胜。三相续胜。四自在胜。五庄严胜也。又按对法论云。又由六相。耳于闻声中最胜。非识等。何等为六。一由生因。耳能生彼故。二由依处。闻依耳故。三由无动转。耳常一类故。四由自在转。不待缘合。念念生故。五由端严转。由此庄严所依身故。六由圣教。如经中说耳能闻声故。如是所说六种相貌。于识等中。皆不可得。
疏以二为门等者。耳意二种。而为门也。问耳不得名。理乃无失。云何意识。不言取声。但说耳耶。答耳不得名。云但闻声。不遮意也。若尔何故瑜伽论说。闻谓比量。岂意闻声。唯比量耶。答瑜伽据意闻名而说。实亦得声。故亦无爽。
疏诸余佛土至为佛事等者。问按上生经。弥勒入首楞严三昧。放于光明。光明之中。有般若等现。亦如招手。前人解意。岂非依色。有名等耶。答依多分说。色等有名。少不足说。更思。
疏随堕八时等者。昼夜八时。或八啭声时。直非直等。略有三释。一约教相明。长行名直。颂名非直。二依十二分教而说契经名直。以初略说。未巨细故。余之十一。备明周至。委曲而谈。名为非直。三从所诠。名诠自性。称为直说。句诠差别。言非直说。议曰。第二释中。若约委具非委具辨。违瑜伽论。论云。不了义经者。谓契经应颂记别。世尊略说。其义未了。应当更释。准此三分皆非委备。云何言一名为直说。若云不约具与非具。名直非直者。更据何理。作斯判耶。故难详也。又契经中有通别二。而不分别。雷同而言。亦成疏略。实义应言别相契经应颂记别。名为直说。未委具故。余名非直。义周至故。
疏已能善入等者。无性释云。或依德迹。或共了知。谓彼已能善入大乘。或即于此已极善入。故名已能善入大乘。此显已得诸陀罗尼辨财功德。于大乘义。能持能阐者。解云。谓彼菩萨。内有善入解大乘教义。道德行迹。迹是安足之处。德是施名之所。由内有德。故名善入。德名外彰。名共了知。谓彼已能等者。释前德迹。或即于此等者。释前共了陀罗尼辨财。如次显上德迹共了。总由此德。名为善入。余文悉。又体大者。甚深高广。无上故大。
疏彼增上生等者。谈实菩萨实不说法。闻者为言。菩萨为说。约此故言增上生也。然有余释与此稍别。如本疏及法苑决释。
疏譬如天等者。如人于天或鬼神处。求乞论咒。此人梦中。虽无耳识。于意识上。论咒显现。故知梦人意识。不能分别鬼神所说论咒。所见论咒。明自心现。
疏我从成道等者。按大般若。佛告善现等言。我曾于此不说一字。汝亦不闻。当何所解。何以故。甚深般若。言说等皆远离故。由此于中说者听者。皆不可得。又新华严颂云。诸佛无有法。佛于何有说。但随其自心。谓说如是法。
疏如母啮指子生唤解者。按汝南先贤传云。周惕者。安成人。母身有疾。其亦有疾。若在野。母须见。啮指便至。又孝经援神契云。庶人孝则林泽茂浮。野怪草秀。水出神鱼。注云。庶人谓有德不任。若曾子之孝。千里感母。能便其城致浮珍。固其宜也。问若实不说。如何说云。我所说法。如手中叶等。答为增上缘。令他得益如手叶等。名为说也。问无性为许诸菩萨等有言说不。若许有者。不合难言如何菩萨能说有。两俱不成。答云增上生者。亦自他两失。若不许说。亦为不可。非唯大悲。及离戏论。何不说耶。答菩萨理说。言不说者。但为非是说经之人。由佛加被。令遣作缘。而不言说。非是一切言语皆无。余有处言。五人说经。皆依此会。议曰。今按佛地。佛唯三法。而不说法。论既明言。理无致惑。准无性论。出于教体。但取问者所变为体。意存唯识。复显菩萨非说经人。云增上生。令他得解。不言菩萨元总无言。故释善入大乘等云。得陀罗尼辨财功德。于大乘义。能持能阐。若总无言。何名能阐。若尔举喻。岂不𭿺𥍿。答喻证菩萨而不说经。不证菩萨总无言也。意言。天鬼为增长缘。取能求者自心所变论咒等法。而为其体。不取天等论等为体。不障天等余时之中得说论也。斯亦何过。若尔疏主岂不解彼文。答非不悟也。取彼菩萨非是说经之人。故言不说。不是总言菩萨无说。又彼文隐。取义而谈。云不说法。若不尔者。既有本质。何故唯取能闻所变。不取能说。约此之理。故言不说也。更思。
疏谓余相续差别识故者。即说法者。是听法余。相续即身。自心之上。所说之法。种种不同。名为差别。令余差别。翻准应悉。问云何般若华严等经。皆言不说。答依法性言。更有多释。如唯识钞。
疏此中二解至绮互解释者。不说法家会说法文。说法之家。会不说法文。如唯识钞。
疏说教时分有二义者。问说听究竟。共相会遇。义旨无殊。何故分二。答乍观似同。理实有异。初约说听所为事毕。虽多刹那。总名一时。后依说听感应时同。名为一时。问设不就彼说听究竟。而言一时。复有何过。答如初说字。次谈于名。后方言句。乃至部等。时皆有异。云何言一。故知依彼事毕称一。故佛地论云。说听究竟。总名一时。若不尔者。字名句等。听说时异。云何言一。
疏如梦所见谓有多等者。按无性摄论所引颂云。处梦谓经年。寤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又西域传云。有隐士。结庐屏迹。博习伎术。究极神理。能使瓦砾为宝。人畜易形。但未能驭风云。陪仙驾。阅图考古。更求仙术。其方曰。夫神仙者。长生之术也。将欲求学。先定其志。筑建坛场。命一烈士。执长刀。立坛隅屏绝息言。自昏达署。求仙者。中坛面坐。手按长釰。口诵神咒。收视返听。达明登仙。是人既得仙方。访烈士。营求旷岁。未谐心愿。后得烈士。先与人佣力。艰辛五岁。迷失一日。遂被笞辱。又无所得。悲号巡路。隐士见命。数加重赂。潜行阴德。感激其心。烈士屡求效命以报知己。隐土曰。我求烈士。弥历岁时。幸而会遇。奇貌应图。非有他故。愿一夕不声耳。烈士曰。死尚不辞。岂徒屏息。于是设坛场。受仙法。依方行事。坐待日曛。曛暮之后。司其务隙。隐士诵咒。烈士按铦刀。殆将晓矣。忽发声叫。是时空中火下。烟焰云蒸。隐士疾引此人。入他避难。已而问曰。诫子无声。何以惊呴烈士曰。受命后。至夜分。惛然若梦。变易更起。见昔事主。躬来慰谢。感荷厚恩。忍不报语。彼人震怒。遂见杀害。更受中阴身。自顾叹惜。犹愿历世不言。以报厚德。遂见托生南印度大婆罗门家。乃至受胎出胎。备经苦厄。荷恩荷德。忍而不言。洎乎受业冠婚丧亲生子。每念前恩。忍而不语。宗亲戚属。咸见怪异。年过六十。而有一男。妻谓曰。汝可言矣。若不语者。当杀汝子。我时惟念。已隔生世。自愿衰老。唯此稚子。因止其妻。令无杀害。遂发此声耳。隐士曰。我之过也。此魔娆耳。烈士感恩。悲事不成。愤志而死。
疏是不相应等者。问长等依色立。随依色处收。时依五蕰施。何不从依摄。答长等但依色。从别色处收。时依总法立。故不相应摄。故佛地论云。即是有为法上。假立分位。或是心上分位影像。依色心等。总假立故。是不相应行蕰所摄。
疏诸经中有说相续相等者。引牒文难。问颇有唯说刹那时耶。答有华严等云。佛以一音。即其事也。问疏何不言。答亦方隅尔。或一音言。而含多义。谓一刹那。或一无漏。并名一音。故疏不言。
疏净秽可定知者。所变之土。不过二种。故可知定。众生根性。万品不同。故难准也。
疏觉有三义等者。又按大般若第三百六十五。总有八释。今举后三义。即三觉。一于三世法。及无为法。一切种相。无障智转。二如实开觉一切有情。令离颠倒恶业众苦。三能如实觉一切法相。所谓无相。故名佛陀。如次配疏三觉无失。又华严经第六偈云。于实知真实。非实知非实。善解真实际。故号为正觉。此略不举觉他义也。
疏如睡觉等者。疏意可悉。有余德云。佛陀之名。含于二义。一是觉义。无明如睡。断无明尽。如睡梦觉。二是开义。爱染如水。莲华没水。未能得开。断除爱染。如华出水方得开敷。议曰。观彼论势。疏解为胜。梦觉自知梦前更事。余即不委。故喻自觉。华开气馥。令他闻见。故喻觉他。以后二喻。配前二觉。文义顺也。故本释善。
疏如所有性等者。一切真俗。诸法自性。名如所有。如所有者。指斥言也。此诸法性。智悉能知。举境显智。名如所有。又释云。如谓真如。证如之智。名如所有。即根本智。故瑜伽论七十七云。如所有性者。谓即一切染净法中。所有真如。又释。若如其所有。一切诸法。皆能缘之。名如所有。即后得智。议曰。初二释善理。明义备。有所凭故。智者思之。
疏尽所有也者。一切真俗。所有诸法。差别之义。名尽所有。尽所有者。指斥言也。此差别法。智悉能知。举境显智。名尽所有。又释云。备摄有无。名尽所有。智悉能知。名尽所有智。即唯后得。故瑜伽论。七十七云尽所有性者。谓诸杂染清净法中。所有一切。品别边际。又释若尽者减义。减尽烦恼所有之智。名尽所有智。即根本智。议曰。今取初之二释。优劣可详。故不待言。
疏准诸至名薄伽梵者。按佛地论云。佛具十德。何故佛教传法者。一切经首。但置薄伽梵名。谓即此名。世咸尊重。故诸外道。皆称本师。名薄伽梵。又引一名。总摄众德。余名不尔。是故经首。皆置此名。
疏应化非真佛等者。问按天亲论。但云应化非佛非说。不言法身而能说法。引斯为证。恐乖论旨。答引彼意证应化非真。非真说法。不以彼文直证法说。若尔引之。而何取益。答凭之申理。既说应化非佛非说。故知法佛可名真佛。故彼论云。非非法者。真如无我。相实有故。一切圣人。依真如法清净得名。故知法佛名为真佛。佛既名真。合名真说。故疏引彼称赞大乘。而以为证。有云。疏主引般若论。证法佛说。乖论意者。不悟深旨。妄为弹斥。应细思之。
疏住少圣凡夫观丈六而无尽者。二乘之人。名为小圣。四善根前。及余一切凡夫之类。总名凡夫。但见丈六。又按西域传云。有婆罗门。闻释迦佛身长丈六。常怀疑惑。未之信也。乃以丈六竹杖。欲量佛身。恒于杖端。出过丈六。如是增高莫能穷实。遂投杖而去。因植根为林竹。修劲被山满谷。因号斯处。为杖林焉。
疏劬师罗长者。按经音义。此云妙音。
疏古因解圣住等者。吉藏法师云。住有二种。一者身住。二者心住。身住有四。一化处住。十方诸佛。等有国土。二异俗住。三世诸佛。多栖止伽蓝。三未舍寿分住。佛未答魔王启请。寿命无量。由答启请。则唯留八十。余皆舍之。四者威仪住。谓行住坐卧。悉名为住。二就内德论住。亦有四种。一者天住。谓住布施持戒等。二梵住。谓住四无量心。三圣住。谓住空无相无愿三昧。四佛住。住愿十力等果地众德。如来具此内外八住。
疏二谓退凡者。凡有二义。一未得圣者。名之为凡。有经说云。王宫人等。并得初果。二谓非王家人亲属。凡庶名凡。问何未至佛。王宫豫下乘。答敬法重人。显为后轨。亦犹迦叶闻佛涅拌。欲起神通赴涅拌所。而思之曰。我今最后见于世尊。岂可以通而往彼耶。此显珍敬。王亦如之。
疏古人有说置千王等皆谬者。问古人所说。非无典据。如智度论律毗婆沙仁王等经。说各异故。何得总拨。为谬说耶。答设彼等说。皆叙彼俗。不正说也。故疏不取。
疏自他二化俱说等者。山佛自化。城他王化。举自化处。显利于缁。说他化处。明益于素。
疏或教妙至有所表等者。前解山城。俱喻教理。此即别配。山同出水。城类开敷。思之可悉。
疏舍卫丰其四德者。谓丰多闻解脱财宝欲境。
疏古说此经合居四处者。疏虽不说。准理而言。处既有四。说即有三。初二同疏。三者属累品后。居秽土说。故成三矣。
疏今解至说唯在二等者。问观音之品。既在空说。无尽菩萨。云何右膝着地请佛。答经本不同。多无右膝着地之语。设纵有者。理亦无违。地者。依持之义。膝踞于华。名为着地。
疏因缘之经等者。因有三种。谓因事因请因戒。此即因请。
疏赞证因亦利之者。此释外难。外难意云。一乘正逗声闻。鹙子可请。既不被于菩萨。二圣何陈。故今答云。因利益故。所以请也。由赞寿量。及持经等。分别等品。证益不同。既有斯利。菩萨故请。
疏声闻凡夫等者。定性之人。远尘离垢。不定性者。发菩提心。
疏圣者菩萨等者。然无生忍。初地亦得。今所明者。非初地也。若初地忍。即合凡夫菩萨所得。既言圣者。故知余地。
疏有化声闻等者。问意证报土二乘是化。今满慈子。见居秽刹。何须化为。又佛地论。但说报土。佛菩萨等。化为声闻。不言化土。今引满慈。恐成虚设。答疏意谈经有化之事。非即以证二土之化。但通言耳。
疏十五人王众者。有本云。人天众者。天字误也。有云。天对人来。实无天也。此释误也。
疏此众二徒者。徒者徒辙。有此相对之徒辙也。二二合之。总成三对。如次可悉。
疏后众次第者。问前第三门。所烈名字。与此第四。何故不同。答此众多德。互立一名。由此多宝。为听证来。分身诸佛。为证开集。前后互明。故无失也。
疏依乞等者。比丘乞食。须具五义。一者。不得诈现异相。二者。不得说己有德。三者。不得高声现威。四者。不得瞻相吉凶。五者。不得说有所得惊动人心。又真谛云。食有五种。一者盗食。二者债食。三者许食。四家法食。五自在食。初戒定慧三种俱无。二者。三学随有一种。而无余二。三具三学。四有学圣。五无学者。
疏䟦陀十六人者。即上生经所说。䟦陀十六人也。非此经中所烈䟦陀。
疏一心等者。同心观佛。希闻妙旨。同一见解。八圣道同。余可知矣。问庆喜于时身居有学。解脱何同。答前首言乃是结集者置。集法之时。已得解脱。所以言同。或从多言。问二乘之智。如盲摸象。各各不同。何名一见。答后得等异。根本无差。故名一见。
疏真谛三释大者。彼有三喻。犹如大王。智德尊高。胜一切人。喻如山海。形量大故。犹如大军。兵众多故。称之为大。如次为喻。
疏合为六者。非是全取。前之二三。取前五解。加名称大。而为六释。除智论初。议曰。可总为七。取智论初。九十五种外道之中。最为大故。
疏四净命者。离诸邪命事。乃名净命。邪命有四。一者仰口。谓占相星月等。二者下口。谓自种植贸易等事。三者方口。谓骋国四方。通致使命。四者尖口。或云经口。诸行医道等。以上四缘。求诸衣食。并名邪命。即以贪瞋所发三业。名为邪命。而有颂云。俗邪见难除。由恒执异见。道邪命难断。由资具属他。问比丘之名。含于乞义。诸余乞者。应名比丘。答比丘之名。具于五义。余不具五。不名比丘。然有释云。乞有二种。一乞法。二乞食。比丘具二。余不乞法。不名比丘。又退无积畜之累。进有福物之功。自利利他。异余乞者。议曰。后释难详。亦有俗人。于佛求法。所得不积。二利齐修。应名比丘。故知比丘而含五义。非一乞士得比丘名。
疏依新经旧论有十六句者。唐三藏所译般若等经。名为新经。此经之论。先译名旧。且言新经。实余古经。亦有十六句者。问论释于经。何故经论数不同耶。答古有两释。一云。梵本广略不同。一云。声闻常众。无会不集。处处叹之。故罗什略叹其德。天亲欲示解一经叹德。令识众经叹德之意。故广记也。议曰。初解乖理。论牒经释。经本既略。论何因广。故非梵本有广略也。问何故诸经叹德增减不同。答有二释。一者。译主具略不同。二集法者。叹有多少。叹德皆是结集置故。
论上上起门者。古有三释。一云。学人功德。比凡为上。无学人德。复胜于学。故云上上。二云。罗汉有二。一者。钝根小罗汉德。但名为上。今明利根大罗汉德。故云上上。三者。就大罗汉。有二功德。一上功德。二上上德。今十六句。叹上上德。议曰。理有百途。非无此旨。若依论势。可从本疏。所以然者。论云。上上起门者谓诸漏已尽故。名为罗汉。标上上已。即以诸句上下释之。故知诸句上下互起。名上上起。若如古说。论何不言。
疏论以第二句释初句者。问无学之人。种现俱尽。何不双以第二三句。释第一耶。答有二释。一云。理实合尔。但由现惑。招于三有。无学既称不受后有。故以第二。释第一也。二云。八地已去。顿悟菩萨。亦名罗汉。若要种尽。方得应名。即显八地非罗汉摄。今显通彼。故以漏尽。释罗汉也。议曰。后释为正。前约一边。虽复正明小乘罗汉。义兼菩萨。故亦无违。
疏十六大随者。色无色界。各有八随。合成十六。
疏具十一殊胜事者。按缘起经说。一所缘胜。遍缘染净故。二行相胜。隐真显妄故。三因缘胜。惑业生本故。四等起胜。等能发起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缘起法故。五转异胜。随眠缠缚相应不共。四转异故。六邪行胜。于谛起增益及损减行故。七相状胜。微细自相遍爱非爱。共相转故。八作业胜。作流转所依事。寂止能障事故。九障碍胜。障碍胜法及广法故。十随转胜。乃至有顶。犹随转故。十一对治胜。二种妙智。所对治故。
疏多缘欲起从胜为名者。略言欲界。而有三欲。一睡眠欲。二淫欲欲。三饮食欲。为此胜故。故得欲名。
疏九结者。此之九结。而有三义。一自相。二功用。三位差别。言自相者。爱结谓三界贪。恚结谓欲随惑恚。慢结谓七慢。无明结谓三界无知。见结谓萨迦耶见边见。取结谓见戒二取。疑结谓于四谛三宝犹豫。嫉结谓随惑。悭结亦随惑也。言功用者。谓有此者。不厌三界。由此展转。不善现行。善不现行。言位者。谓于后果生位。广如对法。
疏以离定障名心解脱者。问定障是何。答理实诸染。能障定者。皆名定障。然依胜说。异熟生受。名胜定障。领下劣法。不上进故。问定既离障。何乃名为心解脱耶。答定是心所。以所从王。名心解脱。邻近释也。或定令必住于一境。定得心名。问颇有定圆根不具耶。答应为四句。有定圆根不具。谓身证那含。得九定故。名为定圆。上惑未已。名根不具。有根具定不满。谓慧解脱及超中二。有根圆定亦具。谓俱解脱者。有根定俱不具。谓诸凡夫未得定者。及除身证余前三果。
疏离性障者。烦恼体性。即是障故。故名性障。
疏由离此二证获无为者。问岂离定障。得无为耶。答许得何失。若尔何故说三乘人解脱床同。答彼约惑苦不生解脱。不说无为三乘同也。问定障既在所知障收。云何生观而能断耶。答非生现观。但以事观。能伏于彼。由无惑可断。复更不别得于果故。故非理观。若也练根取独觉果。容以理观别得果故。虽不别得择灭无为。由伏定障。得非择灭。故言离二证获无为。
疏离心相应缚者。王体非缚。相应烦恼。能缚心故。名相应缚。心相应即缚。持业释也。
疏如相应事已办故者。略有四释。一云。与四谛理相应也。一云。如谓真如相应。谓正智与如相应。正智办也。一云。能证灭谛。诸心心所。名曰相应。如者。指斥之辞。由得如是相应之事。已成办故。所以名为已办所办。一云。如相应等者。是举喻也。思可知矣。虽有多释。随应皆得。
疏单释十五至心自在者。问既由诸句。名心自在。何名单释。答疏主总谈。由具上句。至心自在。不同余句 取他束释。
疏准论三句以下释上者。准有三句。而以下句。向上释之。所释唯三。能释即四。乍观为言。能释有三。上释下七。亦准此知。
疏三单二不释者。问既不以他及总不释。何总名为上上起耶。答从多为名。
疏故入十地得罗汉名者。释以现行漏尽之义。释罗汉名之所以也。
疏或总无烦恼别我执亦亡者。此有二义。一明当句。自释所以遮于外难。前诸漏尽。据总烦恼。此无复言。约别我执。虽俱现行。总别有异。故分二种。此顺前解。无复烦恼。第二释也。二者。第二三句。俱是现行。将诸漏尽。释无烦恼。虽俱现行。由总现无。别执亦尽。故将释之。与前不同。亦有斯理。前释为本。
疏三应入聚落至所牵等者。如郁头蓝子。虽得非想非非想定。然未自在。后入王宫。为欲境惑。失诸神通。即其事也。
疏应一向行善等者。问既号无学。何有进修。答二乘究竟道。欣大菩提故。若尔定性应不进修。答亦乐利他练根除障。总言进修。故理无爽。
疏于二界禅等者。问禅唯色界。言二者何。答略为三释一云。疏脱第字。一云。文总应言于色不著于禅。于无色界不著于定。一云。无色亦得名禅。禅者。此译名为静虑。能生一切诸功德故。亦义名为功德藂林。故智度论八十说云。禅者。四禅四无色定等诸禅定。若不尔者。禅波罗蜜摄定不尽。而经论中。多不说者。色界具支。无色不具。故得名别。理实通有。
疏应如实知同生众等者。问云何同生。答古有释云。准经而有二五种佛子。一者。四果并缘觉五。二者。四果并法身菩萨。而除缘觉。此二五种。并从佛口生。故谓同生众生。准疏意云。化诸众生。令同罗汉。所得己利。名曰同生。
疏摄取得功德者。问云何名得。答有云。一切罗汉。必应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准此意云。令得漏尽。无复烦恼。名之为得。议曰。若尔何但摄于二句。无学必合所住办等。准俱解脱。望十五句。总名为得。慧解脱者。随准知之。然疏意云。由成二句。是以能得诸功德故。故名为得。
疏摄取所应作者。问犹修供养。云何名为已作所作。答自位满故。名已作所作。为报佛恩。更修供养。
疏过上下界者。下谓欲界。上色无色。定散不同。开合为二。
疏摄取上上功德者。问何故初后二门之中。正智解脱。皆言无为。第二门中。即言解脱谓神通耶。答解脱之名。通于二义。由伏定障。方得神通。亦名解脱。古随义释。不同何咎。即第十四。至心自在。前后不同。准此可悟。
疏宗义配之者。但以宗徒义意配之。非论本意及真实理。须此配也。
疏十二由经等者。问结集之首。乃是庆喜。何言不同。答且初结集界内外二。自兹已后。诸部传异。故不同矣。言唯庆喜。据初从多。思之。
疏修苦乐行者。于郁头蓝等处。学非想等定。名为乐行。对苦名乐。彼定不与乐相应故。
疏上时者。有云。西方俗时。而有三种。一者热际。二者雨际。三者寒际。今此尊者。热际时生。故名上时。亦犹雨众外道。而立名焉。
疏无灭佛党弟者。传释云。亦号此尊。名半头天眼。古释半头之言。由失肉眼。后得天眼。半头已上。悉能照瞩。名半头眼。复有释云。肉天具有。名全有眼。由𨷂无一。故名半头。议曰。按智度论云。何泥云卢头。色界四大造色。半头清净。是天眼。佛天眼。四大造色。遍头清净。准此但据净有圆缺。以名遍半。未必约见及眼具𨷂。若如古释。五眼不具。总应名半。纵有天眼。眼亦少故。未必皆能全头见故。故不依也。尊者即是甘露饭王之子也。
疏假和合等者。问死尸无情。云何得与有情为支分也。答有二释。一云。鬼神之力。二云。实即不然。示现可尔。为破有情执有实我。显假和合。示无我故。议曰。前解违唯识理。离托余身。无重生故。思之。
疏余习尚在等者。问按大集经。叹罗汉云。善得解脱。断烦恼习。云何今言有余习耶。答习气有二。烦恼即习。因习成故。二烦恼之习。惑气分故。前罗汉无。后容得有。故大集经云。佛漏尽智。无边清净。不杂烦恼习。声闻缘觉习结气。是故漏尽智不净。
疏经五不死者。一釜煮不死。二𨫼烁不燋。三水不溺。四鱼腹不烂。五刀破不伤。
疏因共佛论者。本外道也。后逢如来求欲论义。自为其主。矫立宗。言言不受一切法。此矫意云。既立宗云。不受一切。佛若难我。我皆不受。佛返徴云。汝为自受此知见耶。为不受乎。彼闻斯责。即知堕负。请皈出家。此难意云。若自受者。即违自宗。宗言不受一切法故。岂汝此见。非一切耶。若言不受。两俱不成。俱知此见。汝之起故。云何不受。又夫宗者。违他顺己。汝自不受。何得名宗。若言我宗不许。何成俱过者。设尔亦有世间相违。及随一过。
疏放牛十一事者。一知色。二知相。三知刮刷。四知覆疮。五知作烟。六知好道。七知所宜所。八知度处。九知隐处。十知留乳。十一知养牛主。如智度论第二具明。
疏满慈子者。有云尊者父母江边祠天。求乞于子。设以华香。供养梵天。感梦宝器。因得是子。满本愿故。故名满也。
疏执日等者。此尊者六年处胎。传有二因。一云。曾塞鼠穴。时经六日。二昔曾为王。召一沙门。处于门外。经于六日。忘不处分。故招斯过。
疏进趣止息名为无学者。问如俱解脱。理即可然。慧解脱人。定未圆足。云何得云满足止息。得无学名。答据自分位。所得足故。即名无学。不约练根转修胜定。若不尔者。从俱解脱。亦非无学。后回趣故。故知但据本根性满。虽止得于未至定法。亦得名满。或且据彼俱解脱人。而作斯释。此经所列。并俱脱故。不如前释。
疏大术生佛七日命终者。问但有皈礼诸佛并赖。益寿延长。亲诞神仪。翻令促命。答如来设化。事不一途。举动施为。非无所以。且传释云。佛在知足。将降人中。先观阎浮所有四事。一观生中国。二观生刹帝利家。三观众生根器。四观所生母七日命终。菩萨不欲屈节女人。故有斯志。故目连问经云。父母生我时。七日便寿终。所以者何。母人之德。不堪受其礼故。所以者何。用与得佛。不应还向母作礼。于是颂曰。佛为天人尊。诸道无能及。女人德薄浅。不堪受其礼。此经虽不入因。然取其意。释难亦得。问何故弥勒生婆罗门家。答浊恶劫出。生刹利舍。劫初减。应生净行家。问若待根熟。云何迦叶如来。七日涅槃。而不化利。答以所被生而无多故。言不化也。非是全无。又按佛本行经。总有三释。一云。太子诞生。适满七日。摩耶夫人。更不能得诸天威力。复不得太子在胎所受快乐。以力薄故。其形羸瘦。遂命终矣。二云。或有师言。夫人寿命算数。唯在七日。是故命终。虽然但往昔来常有是法。何以故。以诸菩萨幼年出家。母见是事。其心破裂。即便命终。三云。萨婆多师。复作是言。其菩萨母。见所生子。身体洪满。端正可喜。于世少双。既睹如是希奇之事未曾有法。欢喜踊跃。逼满身中。以不胜故。即便命终。又按大乘方便经第一云。菩萨先在兜率天时。以天眼观摩耶夫人命根满十月已。余有七日在。尔时菩萨。便从兜率天来。菩萨以方便。知摩耶夫人命根欲尽。故来下生。非菩萨咎。
疏父母等将皈等者。意说。闼婆本非人类。如何父母。而言取归。
法华玄赞摄释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