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 智周 撰
疏第二卷
疏或及初解皆持业释者。略有五释。一云。大悲即是大智之用。亦悲亦智。名为持业。二云。无上佛果。不离于心。智所起处。即是菩提。故观经云。心即是佛。三云。所求之果。不离能求。可名持业。所度之生。自他有别。不名持业。据一边说。四云。摄他同己。故所度生。即能度者。亦名菩提萨埵。五者。大悲大智。属能度人。不取所求及所度者。议曰。初解理通。文略不具。次三非正。今依第五。问既与初解。全自不同。云何得言初亦持业。答初依大悲大智而释。今亦取之。故云亦也。但自他异。故成有财持业二别。若不尔者。持业有财而有何别。
疏显示菩提者。法身理体。及菩提道者。四智心品。
疏显示人平等相。三世诸佛。功德平均。名人平等。或有释云。约真理说。有情共有。名人平等。议曰。不及初释。与解脱相。而无别故。复摄四智。而不得故。论复说云。以菩提法。故知是佛。若依真理。二乘亦有。岂即名佛。
疏说智及智处者。智谓四智。处谓真如。智依处故。
疏菩提菩提断者。智名菩提。真理名断。因断障得。立以断名。
疏一切莫过超遍等喻者。按涅槃经十九云。喻者有八种。一者顺喻。谓从小至大。从因至果。法喻皆尔。展转而增。名为顺喻。即顺次第也。二者逆喻。至极处已。却寻至所依。寻至初首。法喻皆尔。名为逆喻。逆次第也。三者现喻。众生心性。犹如猕猴。猕猴之性。舍一取一。众生心性。亦复如是。取着五尘。无暂时住。众生及猴。现皆不住。将现比现。名为现喻。四者非喻。如佛先言。四山从四方来。四山即是生老病死。生老病死。实非是山。而名为山。故名非喻。五者先喻。譬如有人。有贪着妙华。采取之时。为水所漂。众生亦尔。贪爱五欲。为生死水之所漂没。喻初贪欲能为后患。名为先喻也。六者后喻。如法句说。莫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渧虽微。渐盈大器。谓取后时盈大为喻。故名后喻。七先后喻。譬如芭蕉。生果则死。愚人得养。亦复如是。如螺怀妊。命不久全。谓以生死两时为比。名先后喻。八遍喻。谓遍计法。以比彼物。名为遍喻。如波利树根叶等。一一以比如来弟子。从初出家。终至菩提。广如彼经。恐繁不具。
疏然诸经论至菩提体者。按大般若三百八十七云。此本性空。即是诸佛所证无上菩提。又二百三十云。何谓无上正等菩提。佛言诸法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斯教非一。恐繁不具。
疏不退非即不转者。略有二释。一云。退者失也。转谓动焉。于彼菩提。修而不失。相用烦恼。复能不动。故退转别。二云。前三不退。但名不退。非名不转。犹为相惑之所动故。第四不退。虽通即别二种之义。今取于别。所以者何。为不退名该前三种。故从于宽。而取别也。
疏不退即不转者。忻觉进心。即不为彼相用等动。故得不退。即名不动。问约二不退。解不退转。已得不退。亦同第二即不转耶。答不得。犹为相用之所动故。若尔何由对四及二。分为两释。答由诸圣教泛明不退。有四二别。故对以明。非对四二。证不退转。成即别也。设对四种。明退转别。理亦无失。对二准知。
疏十地经至分三用者。引释外难。难八地去。唯定非散。云何说言有闻持耶。闻是散故。答意可悉。
疏散者施也等者。问能持持四。可名总持。所持各一。何名总持。答且如法中。以一言中。现一切言等。如一字咒。示含多法。义等可知。故示名总。
疏因果别故者。闻持为因。法义等果。
疏谓转如前四位二种等者。四即信等四种不退。二即已得未得二也。有云。四不退中。一一皆有已得未得二种不退。且第六信前。已得不退。未得有退。第六已去。于未得法。亦复不退。余三准知。又有云。证行不退。名为二也。议曰。若信等位。未得不退。与八地上。而复何别。又疏指前。前疏不明证行不退。但依初解。
疏说自分功德等者。谓诸菩萨。说自所得大乘之法。名为自分。谈二乘法。名为外分。又当地已得。上地未得。名自名外。已得之法。更不退失。未得进求。心固而趣。名不退转。或说二乘法。令他不为邪染所动。自不为彼小乘法拘。亦名不动。
疏说智等者。智四智等。福谓百劫所修福事。或但余福。或令有情所引福事。初福未得。名为不转。于次福者。不生爱染。若于后福。劝生行之。离于邪欲。并名不转。或无漏福。资成正觉。穷未来际。不同人天福有迁改。故名不动。说智可知。
疏说般若等。体用分之。行相准悉。
疏说有为等者。真理凝寂。非动摇故。名为不转。或于无为。任运证修。志无倾怯。名为不转。或可前三。约胜劣明。言不退者。已得劣法。言不转者。未得胜法。泛明福智。智胜福劣。今约后时修相好故。福名不转。方便乃是智慧妙用。为胜无失。审详。
疏蟷螂拒辙者。按韩诗外传曰。齐庄公出猎。有蟷螂举首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对曰。蟷螂也。为虫知进。而不知退。不量其力。而轻就歒。又庄子曰。蟷螂努臂。以当车辙。不知不胜任也。
疏动宣言教至言后者。如次属彼教理行果。能行行人。因佛等声。能得圣道。名运声前。据究竟说。非是一切正闻声时。即运圣道。言后准知。
疏以己身心业者。菩萨依举自色身体。摄余二业。有云。菩萨依佛色身种植。名为摄取。问何不依彼法身种善。答今明供养。故明色身。
疏供养有十者。有三义。一于三宝起恩德想。二明差别。三显得果。先于三宝。起六种心。一起福田心。如世良田能生稼穑。三宝能生众生善牙。二起恩德心。能拔众生一切诸若。能与众生涅槃常乐。三起最胜心。一切众生。无有能胜于三宝者。三宝乃胜一切众生。何以然者。众生未免生老病死种种等苦。三宝不然。故为最胜。四起难值心。于百千劫。不闻名字。况能可见。如邬昙华。极难遇矣。五起独现心。三千界中。但一佛出。出即不多。故颇逢遇。六起德依心。世出世间所有功德。皆依三宝。而有之故。如诸卉木岩石泉流。皆依大地。方得有矣。二明差别。具如疏辨。然第十正行。略更分五。一于诸有情。起四无量心。普缘众生。有求乐者。发起无倒与乐之心。缘有苦者。起除苦心。缘有乐者。发起随喜。不妒嫉心。缘诸有情。无苦无乐。有苦有乐。三类众生。逆次发起除贪瞋痴清净之心。如次名为慈悲喜舍。二于诸行。修被无常苦无我想。一切世法。皆为生住异灭等相之所迁变。轮回三有。生死不息。故名无常。此无常法。有生死等种种逼迫。故名为苦此。苦之法。假无其体。独幻化等。故名无我。三于涅拌。修胜利行。谓彼涅槃。体圆寂静。无生无灭。离烦恼缚。是众德本。湛若虚空。胜一切法。能证此者。即能永断一切烦恼。得一切智。一切功德。出过三界。为人天师。是故当须观此涅槃。所有胜利。而求证之。四于三宝六处。而修随念。念佛具有大悲等德。是大导师。能引众生。出于毁宅生死险路。是大医王。疗众生苦。念此如来种种功德。不得颠倒执着分别。名佛随念。念于三乘清净之法。是大良药。能除众生三界等苦。念此法时。示不颠倒执着分别。念于一切菩萨二乘。能离烦恼。得大功德。和合无诤。众生善友能救众生苦。复能与乐。念贤圣等一切功德。亦不执着。念布施等是大般筏。能度众生生死大海。至于彼岸。念六度时。亦不执着等。是名六度随念。五于一切法。发生智慧。信离言法真如之体。不起分别。住无相心。谓情非情。莫不皆以真如为体。如体离言。言诠不逮。本无分别。亦无有相。实如既然。诸法亦尔。但由众生虚妄颠倒。于无分别无相法中。起分别相。若能于法。知实无相。及无分别。自心不起分别等相。此即名为住无相观正行供养。三显果差别者。且初第一现前供养。当获无量大福德果。受大梵福。于无量劫。不堕恶道。由此亦能为菩提因。后所得果。转胜于前。乃至第十。寂为上妙。何所以然。答正行正是成佛之因。余非正因。故胜劣别。恐繁且止。
疏理事疑尽者。问疑唯分别。入见已除。云何今言二疑尽耶。答有三释。一云。然于事中八地已前。容得有疑。今皆永尽。二云。约习气言。八地方尽。三云。疑要与彼有漏心俱。八地已上。漏心永绝。已前犹有。约此俱心永无之处。言八地除。实初地断。义同得于无余涅拌及想受灭。无为之中。
疏入一切智等者。有云。论文而不倒也。入一切智。是能证智。如实境界。是所证理。复有释云。佛一切智。于菩萨所入之境界也。议曰。准于经文。后释亦得。依论文解。道理无失。据理明白。改亦应得。然观经意。以释论者。入者能入。菩萨之智。一切智者。即是如来如实境界。佛所观境。今谈菩萨能入佛境。故经说云。善入佛慧之性也。此释望于经论。莫不相顺。
疏通大智者。问何独称大。答小唯生空。今生法二。故云大也。
疏应作所作等者。问菩萨二利。万行俱修。何故独言化众生事。名为应作。答菩萨之行。外己亲人。是以菩萨利他为本。又得忍已。物我平等。故常利他。故大品经云。大事者。谓救众生。此是菩萨常所应作。智度论云。菩萨得无生忍已。更无余事。唯成就众生。净佛国土。
疏摄取事门等者。此中文意。钩锁相连。皆以上句。生起下句。思准可悉。故不作也。
疏不同下上等者。所言下上。不约地分。但取胜劣。以为上下。七地已前。为彼有无相用等动。今此八地。离斯二种。问按十地论云。八地菩萨。耽寂灭酒。十方诸佛。摩顶七劝。唯识亦云。于利他中。不欲行障。如何今说任运而行。答七劝有障。皆据利他。不能任运。非依自利。自利实能任运进故。又八地中。有入住出。劝为创入。任运依后。故十地云。汝已经二大阿僧祇已。故知创入。非劝住出。
疏八九十地示现诸地者。同得摄取九句。功德名同。示现诸地。诸地即是八九十也。此总举结论之大意也。
疏何智等者。问上下支门。及摄取事。两复次释。总有三处。明此三智。为同为异。答初门三智。如次根本后得真如。真如名智。智实性故。观照虽通本后二智。今取后得摄取事门。初复次释。与前释同。第二复次。与前有异。初中二智。俱是后得。望义异故。问论叹菩萨。何不立上上起门。答有两释。一云。罗汉上下起定。菩萨不尔。所以不说。二云。亦有影略说故。前举罗汉。影后菩萨。理亦有也。且下起上者。由得陀罗尼。故于菩提。而不退转。余皆准知。议曰。后释理全。不然且如罗汉定由漏尽。菩提不退。非定总持。九地八地。亦名不退转故。余皆思悉。故不具非。有古德释十三句。分为二种。初总后别。别有十二。名十二净。一持法净。二知机净。三正事净。四习解净。五修因净。六断疑净。七深心净。八入密净。凡悟理净。十究竟净。十一长他功德净。十二令他解脱净。又束十二。总为六德。一不退菩提德。二知机说法德。三供佛修因德。四他赞自修德。五凝真照俗德。六誉远功高德。配经可悉。
经勇施者。有释云。大士了毕竟空。舍身命财。不生怯弱。
经大力菩萨等者。有释云。据理释者。烦恼能令三界纷纶。二乘迷倒。其力最大。菩萨能摧此大恶法。故名大力。
经无量力者。有释云。依理明者。无相之力。不以有量为名。故名无量。
疏不乐异熟果者。先业所招。纵依于树及起念等。所得衣等。皆名异熟。今即不然。变化而作。名非异熟。问设是变化。亦远托因。复欲界中。何有变化。答应名异熟。然似通果变起。故得变化名。复言。言化者。但业化非通化也。问下二空居等。所受乐具。为是先有。为念方现。答待念方现。若尔云何名为先住欲尘求耶。答乐具等物。虽待念现。宫殿等事。先即非无。故亦无失。
疏若依后释无四空居等者。依后初释。空居但一。据后第二。四种总无。不足全无。总名无也。问无纵何过。答疏但举言。法华会无四空居众。不言即过。或亦有过。何独空居。不来听耶。
疏三光天子等者。问三光何摄。答有云。散天以恒空中散居不定。议曰。此答与问。无不相应。应地居摄。虽实处空。以属四天。故空地二。属地居也。
疏大般若至堪忍界主者。顶髻光顶。俱名尸弃。若依般若。尸弃大梵。即第四梵。光明同前。等言但等初禅诸天。及第三禅。
经娑伽罗龙者。即天授品。娑竭罗龙。此从所依海得名也。
疏无热恼等者。依池得名。离三热恼。何以知然。答如阿耨达经云佛往欲池。化彼龙众。先遣目连。警觉彼类。时目连化为妙翅。而于池上。鼓羽鸣觜。诸龙子等。惊集王所。而作是言。比无此鸟。今何忽有。按此经言。鸟既不到。何被食忧。余二可悉。
疏绞妙高令细龙之类者。传云。此龙欲食帝释等。绞山令断。冀令坠海。将欲食之。议曰。此非也。或可亦通。为显般若之威力故。山欲将覆。帝释知已。集诸天众。处善法堂。而念般若。龙威自息。不能为害。
经紧那罗者。有云歌神。马头人身能语。问何道所摄。按杂心论。畜生趣摄。
经乾闼婆等者。又按智度论云。犍闼婆。名童龙摩。此云树。居在地上。十宝山中。若诸天须乐。乃身有异相。即飞上天。与紧那罗。番休上下。问何趣所摄。传有二释。一云鬼摄。一云属修罗。未见正文。
疏师子儿等者。此亦不然。非以畜生生。即畜生摄。如犊子鸡胤部等。非畜摄故。卵生人等。其类非一。
疏深于须弥者。略有三释。一云量度。大小不同。今见犹有大小两释。所以增减。而无失也。二云。业力所致。纵入金刚。亦复何失。亦犹石铁火等中。有众生故。又同中有。于山等物。皆不碍故。三云。据实海水亦深八万四千。举其成数。但言八万。如俱舍颂云。烦恼八十千。此亦应尔。故知经论所望不同。并无有爽。
疏化生鸟能食四生龙者。问夫化生死。尸骸顿灭。食化生龙。何有食取。答鸟吞咽已。未死之间。能为食事。或虽死已。暂尔之间。亦有资益。
疏闻小乘经等者。按普超三昧经第三云。阿阇世王所入地狱。名宾跎罗。普曰集欲。适入寻出。其身不遭苦恼之患。问准古今录。皆说此经是大乘经。云何既依小乘判耶。答疏随古人。且依小判。何以明之。答按吉藏疏云。阿含经云。阇王忏悔。犹堕拍鞠地狱。得成辟支。实尔大乘亦说入地狱。
疏闻大乘经不堕地狱者。问普超经中。明言堕狱。云何乃违。答亦依古说。古疏说云。大乘经力胜。重罪都灭。所以不堕。议曰。虽云顺古。而违经文。不具指陈。来误后也。
疏后得柔顺忍者。普超经云。如来为说三世之心。则无形貌。无所有等。以何心害。说是语时。王阿阇世。得柔顺忍。又云。王寻逮得不起法忍。问既得忍已。云何堕狱。答斯权现也。示于后人。令生恭敬。问普超涅拌。俱是大乘。云何二说。得有不同。答略为三释。一普超经说。随转理门。涅拌所言。据真实理。二普超意明不孝过重。业障难逃。令生猒怖。言堕地狱。涅槃意显大乘力大。令其令忻慕。三普超而据示相而说。涅槃依实。不入谈之。各据一义。并不相违。
疏并客众者。古疏云。圣有二种。谓声闻菩萨。凡有两众。即客旧二。问何谓客众。答有云。吠舍黧等。并名客众。或妙音等。亦名客众。议曰。疏意不然。古疏云。经文自有。经文何处。有吠舍黧。复云凡众。妙音非凡。故知非也。彼意言者。经之所言。余域人天。并名客众。
疏以面向为前者。问此经不说。何以明之。答维摩经等云。皆谓世尊在其前。即为证矣。论依此义。故加前后。
经为诸菩萨等者。问上云。四众之所围绕。何故今唯为菩萨。答据正所被。若尔前明四众。取比丘等。何有菩萨。答且举四众。实有菩萨。又比丘等。亦摄菩萨。何以为证。按智度论云。菩萨必堕四众之中。四众未必堕菩萨中。
疏对法十一明七种大姓等者。问般若论中。但列七名。余指瑜伽。依捡瑜伽四十六释。与对法论。义有不同。云何得言名别义同。答略为二释。一乍观二论。似若肝胆。审而察之。诚同水乳。今具牒会。冀令易悟。疏中已具对法论文。今者但引瑜伽对会。瑜伽论云。一法大性。谓十二分教中。菩萨藏摄。方广之教。会云。对法望彼能缘之心。瑜伽据体。二论名别。体实不殊。二发心大姓。谓有一类。于其无上正等菩提。发正愿心。会云。对法具牒。瑜伽影显。愿求菩提。即自利故。或亦具之。欲趣菩提。要起正愿。愿中含于二义。一求菩提。二利乐他。不兴二愿。无得菩提故。四十八云。愿有二种。一求菩提。二利乐他也。三胜解大姓。谓有一类。于法大姓。生胜信解。会云。法大姓者。即二无我之真理也。实了二理。而在于智。智之同时。非无净信。瑜伽据彼邻近而言。言生信解。四增上意乐大姓。谓有一类。已过胜解行地。证入净胜意乐地。会云。对法据总。凡圣合言。瑜伽约别。但说圣者。五资粮大性。谓福德智慧。修习圆满。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会云。由福智故。不住于二。方得菩提。对法据用。明所不住。而云方便。不住生死及于涅槃。瑜伽依体及所求果。故云福智及得菩提。互举一边。影略明也。六时大性。谓经于三无数大劫。方证无上正等菩提。会云。瑜伽明言其时所得之果。影显业用。对法明言果业。密亦显时。互举一义。七圆证大性。谓即所证无上菩提。会云。开合次第。虽复不同。体竟不别。二释两论七义。义有不同。随作者意。何要会之而使一种。且如对法。前五为因。后二是果。瑜伽前六是因。后一是果。故论云。前六皆是圆证大性之因。圆证大性。是前六种大性之果。故知别也。余别可悉。又按大集经第七云。其乘广大故。于诸众生。无障碍故。是一切智善根本故。无有烦恼诸结黑闇故。所有光明。无处不遍故。周遍有眼目故。本性常净故。初无垢行故。断诸烦恼一切习气故。故名大乘。准此经文。通摄有为无为二种功德。广如彼说。
疏无相不相等者。略有三释。一云。初相是有。不相是无。不者无也。上一无字。该下两处。应言无有相无有相。意显真如离空有二。二云。初言相者。即有为法。次言相者。法实体相。意言无一有为法中。不以真如而为体相。三云。初无相者。无遍计相。次云不相。有依圆二。议曰。后释稍疏。经意唯明一真法界。前二义通。
疏最胜经典者。问制伏放逸。寻求理覆。律论为胜。何故今云修多胜耶。答意云。此经明于一乘。会二皈一。形二藏胜。不言余经。亦总名胜。形对不同。互有胜故。
疏诸佛德藏者。略有二释。一云。定能含诸功德故。而名为藏。定依此经。经亦名藏。二云。此经能含功德。及诸定等。经即名藏。议曰。后释为胜。顺经论故。故神力品云。如来所有一切之法。自在神力等。皆入此经。
疏一出水不可尽等者。有议曰。法身虽在二乘浊水。而不灭尽。即如经言。有垢真如。若出水已。名无垢如。皆不可尽。又云。三世诸佛。化他成佛。令出二乘。而佛乘不可尽。即如经言。以我此物。周给一国。犹尚不匮等。又云。莲华出泥水。而不舍泥水。虽令众生出二乘。而不舍二乘。常作二乘。方便即如。经云。一雨所润。三草得益等。
疏前解顿悟菩萨等者。有义谈于如来法身之体。出离二乘浊泥水也。问先在中后超名出。如来菩萨元不在中。何以名出。答有二释。一云。菩萨等有二乘种姓。今成菩萨。永不取彼二乘之果。亦名为出。若尔元无二乘姓者。何名为出。既有斯妨。故第二释云。夫言出者。不要先入后出名出。但离于彼。即得出名。如言岸上。先在于岸。及后出者。但名岸上。此亦应尔。议曰。疏中上下皆云。彼经对菩萨故。名无量义。对二乘故。名为莲华。今不可尽。既比顿悟。云何得言莲华之号。唯对二乘。今即一释。即不可尽。亦喻渐悟。渐悟身中。大乘体法性。能出彼小乘水。故后出泥水。喻彼二乘。后回心已。用能出彼小乘水故。是以莲华对于二乘。无量义名对彼菩萨。即无妨矣。若尔师资岂不自为鱼肉。答依法不依人。岂以所宗。曲相阿僮。又疏主本意。言不可尽。喻大乘体性。言喻顿悟。且顺古释。故嘉祥云。前义与后义异者。而有二释。第二释云。前约直往菩萨。后就回心入大也。又疏主问答之中。言彼莲华。据未出水。性能出故。此据水上。用能出故。若以顿悟。名不可尽。云何未出。又云。彼经正对菩萨。名无量义。傍被二乘。名为莲华。若顿悟者。名不可尽。云何得言。莲华之名。不对菩萨。岂可前后自相矛𥍿。故知疏主前叙他解。后申自义。以为问答。熟思应悉。问若尔何故初出水义。不言二乘。第二方言喻声闻耶。答既取真理。而以为体。岂独不定二乘有耶。既通菩萨。所以不得同于后义。而指声闻。
疏此乃所诠等者。且此能诠为余。能所二诠门者。待此能诠。彼所诠义。方得显故。此能诠法。以为本故。余能诠法。方因起故。所诠为门。翻前可悉。
疏二云至与此名体无二者。问俱号莲华。名可无二。真如行果。既各不同。云何言体。亦无二耶。答两经莲华。俱以真如行果为体。但缘彼对菩萨。正举真如。此应二乘。偏言行果。互举一边。实体不别。有云。彼理之中。而有行果。此经以彼行果为体。故云无别。有云。取能依行果之体为华。体即如故。有云。虽彼真如。此是行果。能所依别。然以彼此。各用一法。名为无二。议曰。言即有余。理即不可。若以理中行果为体。彼理之中。即包行果。此行果中。不兼彼理。云何无二。疏中但云能依行果。名此莲华。不言其体。云何言俱真如故。故名无二。疏言体无其二。即云。各以一法为体。名为无二。疏亦说云。名无其二。应亦不同。得名莲华。名为无二。此既不尔。彼云何然。又彼理为体。可云一法。此有行果。云何名一。故皆不可。
疏后二义释此宽彼狭者。问第五此宽。理无有爽。第四彼狭。有多疑矣。彼此皆以二法为体。云何即有宽狭不同。答因果之中。但有理智。所以名宽。具如疏中明理智也。
疏住对面念等者。面谓涅槃真如之理。念即与定相应者也。今意明定。而言念者。邻近释。亦有圣教。言背面念。面谓生死。定能永弃生死面故。
疏示听聪明之相等者。不思而说。说多疏误。思已方陈。陈乃审谛。审谛无过。故成聪睿。
疏发三问答者。三字恐误。应为二也。弥勒为问。文殊为答。问答合言。名之为二。亦有释云。弥勒鹙子文殊等问。名三问答。议曰。理未必然。鹙子等问。不因定故。
疏如将说般若等者。此答意云。说般若时。虽先入定。定亦不名般若定故。定经名别。此亦同彼。
疏适意华等者。其华之色。而即不定。或通四色。今时所雨。应唯白华。有所表故。同白毫等。
疏行四法迹者。能与三学。而为因迹。按杂集论第十云。谓无贪无瞋。正念正定。无贪无瞋。能令增上戒学清净。不因贪恚门毁犯学处故。正念能令增上心学清净。由于所缘。无有忘失。持心定故。正定能令增上慧学清净。由定心者。能如实遍知故。
疏截四流者。按杂集论第七云。谓欲暴流。有暴流。见暴流。无明暴流。随流漂鼓。是暴流义。随顺杂染故。
疏断四系者。按杂集第七云。谓贪欲身系。瞋恚身系。戒系。取身系。此实执取身系。以能障碍定意性身。故名为系。由此能障定心自性之身。故名为系。非障色身。何以故。能为四种心乱因故。谓由贪爱财物等因。令心散乱。于斗诤事。不正行为因。令心散乱。于难行戒禁。苦恼为因。令心散乱。不如正理。推求境界为因。令心散乱。由彼依止。各别见故。忘生执着。谓唯此真。余并愚忘。由此为因。令心散动。于何散动。谓于定心。如实知也。
疏四轭者。按杂集论第七云。谓欲有见无明四也。障碍离系。是轭义。又按瑜伽论第十九云。一谓染污寻思轭。二不染寻污思轭。三喜乐系缚轭。四一切色想轭。由此异生。虽到有顶。而为四轭所系缚故。于彼下地。还复往生。二论不同。如余处会。
疏五合观说处者。处有二释。一云。处谓法也。今既地动。必不虚尔。欲说何法。二云。处谓处所。
疏仁王经颂等者。按彼经文。总明五忍。今此二颂。明初伏忍。初之颂明忍方便。余正明忍。忍有三品。铜银金轮。如次三品。即是地前三十心也。十善谓戒。欲趣彼岸。度生死流。事资于戒。为舟为足。十善为本。故先明之。发心将弃。名为长别。非已别讫。近生圣道。名道种姓。
疏此与余经三种姓别等者。按善戒地持瑜伽唯识经论中。初性后习。故与般若。而有异也。何以故。答善戒等。据法尔无漏种子元有。名性种姓。复因修增。并新所熏。名习种姓。仁王经中。不约本种。但据新熏。逢缘修行。初学名习。习已渐增。位复不退。名性种姓。如世说言。习以成姓。道种姓等。亦望渐增。所对不同。故无有失。问按十地等论。十王之位。不说地前。初地菩萨为铁轮王。亦复不说四天王位。及第三禅。何乃不同。答地前三十。或报不定。多随业力。初地已上。随愿力生。随心自在。仁王通依业愿二力。十地等论。但据愿力自在者说。又四天王。臣而非主。第三静虑。极乐不苦。所以十地不立王也。问按仁王经云。虽十千劫行十正道。入习忍位。习忍位者。即十位初。僧祇之始。按本业经云。一二三劫。得入初住。二文不同。一何乖反。答有二解。一云。十千劫者。据入习忍不退位说。若不尔者。与迂回人辟支何别。彼十千劫。到初菩提。如涅槃说。二云。且举十千。非必定尔。逢缘即减。不遇或增。故本业经云。若值善知识学佛法。若一二劫。方入住位。准会仁王。本业可悉。
疏涅槃面门等者。面门谓口。一头之上。眼鼻等孔。口最为大。欲表常住大涅槃理。故放口光。然按经文。云种种光。不言四色者。言四色者。疏主之意。为显涅拌有四德故。有云。光有六色。云种种也。而有二意。一表真应二身万德具足。故云种种。二表化身而必灭也。所以然者。夫盛必衰。光既是盛。显必有灭。故有斯表。
疏上生言举身放光者。举犹遍也。显佛慈悲。弘济普及。又明修行悉得度故。或彰弥勒果满事故。言金色者。显可重也。济末代生。可为宝故。
疏有缘皆函等者。问有缘至言。为属此界。为亦属他。答唯属此界。捡上下文。不见他方寻光至者。或兼他界。故下颂云。又诸万亿国。转轮圣王至。故得通他。
疏不照无色彼无处故者。问无色既许有定果色。光何不照。答非是一切皆能有故。所以不照。若尔有者何不偏照。答光既被彼。不可于中有照不照。若尔欲色。光虽远临。中间无缘。了不知见。彼何不尔。既有此难。应云无缘。故不照也。
疏上下括于五趣者。问万八千界。一一皆耶。答尔。既云悉见。明知齐等。
疏多思名人者。诸本不同。或作思。或有作恩。字既不同。随应两释。一云是思。善能思量种种善恶。异余趣故。二云是恩。有恩慈德。胜余趣故。更捡经本。
疏意寂静故者。略有二释。一云。寂静体是涅槃。人能求彼。从所求法。而以立名。即有财释。二云。人多无诸剧苦扰恼不同鬼等。恶求多求。恐怯多畏。极大苦等。故名寂静。议曰。后释善也。理可思知。问经云。于此尽见彼土。为凡为圣。答居法华会。凡圣皆见。问广慧声闻所见。不逾一三千界。云何凡夫见万八千。答佛威所加故。有论云。定通等力。即不决定。故有何过。
疏分段变易生死者。此广有章。今被时要。略辨名体。而言体者。总二生死。正取异熟第八识为体。兼通余识。异熟五蕰。且别分段。名言熏习。识等五种。而为亲因。福及非福。不动三业。为胜增上。能招感缘一切烦恼。能为发业润生之缘。由依他缘。而得生故。问胜鬘等经云。如取为缘。有漏业因。而生三有。名为分段。不言识等名言亲种。一何乖反。答彼等经论。隐彼亲种。但显增上。分因。与缘。故亦无失。变易体者。即前识等。五果种子。皆为亲因欲界福业。并色不动。但除无想及净居业。为近胜缘。依四静虑。缘事无漏。后得悲智相应定愿。为远胜缘。复由所知障。执彼菩提有情为有。而起悲愿。亦。为断此。留身久住。故所知障。能为其缘。问胜鬘经云。无漏业因。所知障缘。有意生身。云何得言。以名言种。不动等业。而为其体。答经隐所资。但举能资。及彼能发胜劣二缘。故亦无过。问既有亲因。及所知障等。何要复用无漏业为因。答若无无漏。无胜堪能感变易生。故假此资。所以须矣。言释名者。分谓齐限。即是命根。段谓差别。是五蕰体。舍此受余。有差别故。此差别身。命有齐限。即段之分。名为分段。命属身根。依士释。或此分段。俱通身命。皆随因缘。有定齐限。故名分段。亦分亦段。持业释也。由此无漏所资感故。所受变易。妙用难测。非下劣境。变易即不思议。持业释也。或无漏定愿。妙用难测。名不思议。不思议之变易。依士释也。
疏四种生死者。按无上依经。以分段生死。有四种难。变易喻彼。亦立四种。四种难者。一烦恼难。谓无明爱取。二者业难。谓行全及有少分。三者执报难。即识等五果。并生老死。四过失难。谓生异灭。忧悲苦恼。以变易四。如次喻彼。即所知障。而为方便。无漏有分别业。乃为因缘。所得变易。名为有有。以五蕰上有生等故。重言有有。即变易上。生异灭等。行苦摄故。更无余果。故云无有。问若尔。但有三种生死。无有即是第三摄故。若乍看似然。理实不尔。第三但取五蕰之体。由上有彼生等相故。从其所有。得有有名。不取生等而为体也。第四即取生等为体。故全别也。准此而言。念念有四。古今释异。诸教不同。广如章辨。后便更叙。
疏七有等者。五趣是所趣业。及中有是能趣。能所合言。故但有七。若尔烦恼亦为能趣。无不因惑有趣果故。据亲者言。隐疏不说。
疏九有情居者。有情乐居。有九不同。名九有情居。一身异想异。谓取初禅。成劫已来。不计梵王。为能生时。欲界人天。诸受不同。欢戚有异。身形汇别。故成二异。二身异想一。即成劫初。初禅天也。谓劫初成。梵王独住。念诸辅翼。因有天生。梵王念言。我能生彼。后来天子。起宿住通。知梵王念。而生梵处。便云我从梵王所生。计能生同。名为想一。王胜余劣。身貌不同。故名身异。三身一想异。谓第二禅。身并相似。根本有喜等。未至而有舍。有厌动勇而乐舍者。乐厌不同。故想成异。或初生天子。见下火灾。言本至此。旧住天子。而言不来。我屡见此。未曾来也。来不来别。名为想异。四身一想一。第三禅同一乐想。身复不别。五第四禅。并四无色。名之为九。故俱舍颂云。身异及想异。异身同一想。翻此身想一。并无色下三。故识住有七。余非有损坏。应知兼有顶。及无想有情。是九有情居。余非不乐住。此亦兼明七识住也。问三涂之中。及第四禅。非非想处。如何损坏。非识住耶。答夫言住者。识所爱乐。来处乐住。住乐不离。三恶道中。多不爱乐。设令爱生。不乐住故。第四禅中。五净居者。唯圣所居。深厌生死。情忻入灭。无想天中。而复无识无云等三。未生乐生。生已有乐求无想者。非非想处。有灭尽定。灭心心所。由斯识住。但有于七。三涂有情。不乐住故。非九情居。如余广明。恐繁不具。
疏僧中有二等者。问二类之中。有优婆塞等。此何名僧。答据理和说。或僧者众义。故近事等。亦在僧收。
疏由行菩萨道故入二位者。地前地上。名为二位。即是信解相貌二也。
疏四摄法者。按诸经论。处处广明。今疏所述。即瑜伽论。论有九门。九门多义。疏撮而言。不举名因。今依疏引。而略展释。疏不言者。今亦不具。言九门者。一自性爱语。二一切爱语。三难行爱语。四一切门爱语。五善士爱语。六一切种爱语。七遂求爱语。八二世爱语。九清净爱语。利行同事。亦名九门。一自性语。于诸有情。常乐宣说。悦可意语。谛语法语。引摄义语。释曰。不粗恶语。名为悦意。不妄语故。名之为谛。不离间语。名为法语。不绮语故。名引摄语。二一切爱语者。略有三种。一设慰喻语。疏云。远离频戚等。二设庆悦语。见诸有情妻子财谷。其所昌盛。而不自知。如应觉悟。以申庆悦。或知信戒闻舍慧增。亦复庆悦。释曰。言不自知者。虽有盛事。自不为盛。或复不知盛之所因。由凭三宝福德所致。三设胜益语。宣说一切圆满法教相应之语。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恒常现前。以胜益言。而为余益。释曰。前之二种。随世轨语。后胜益语。顺正法教。三难行爱语。略有三种。一能于怨家。以善净心。无秽浊心。思择为说。如前三语。二能于上品。愚痴钝根。诸有情所。心无疑虑。思择为说。种种法教。誓受疲劳。如理如法。如善摄取。三能于谄诈欺诳亲教。轨范尊长。真实福田。行耶恶行诸有情所。无嫌恨心。无恚恼心。思择为说。如前三语。四一切门爱语。略有四种。一欲断诸盖。趣向善者。为说先时所应作法。释曰。为说人天善业等事。名先所作。以无如来数数得故。或为先说五停心观。名先作法。初入法人。初时须作此五观故。五观初作。名为先时。时即初也。二远离诸盖。心调善者。为说增进四圣谛等。相应正法。三在家出家。多放逸者。无倒谏诲。方便令其出离放逸。行不放逸行。四于诸法中。多疑惑者。为令当来离诸疑惑。为说正法。议论决择。五善士爱语。六一切种爱语。疏略不引。七遂求爱语。谓依四净。语起八圣语。释曰。即不粗恶等四善语。名四净语。见言见。不见言不见。八种实语。名八圣语。八二世爱语。九清净爱语。疏略不引。利行亦九。自性利行。由彼爱语。为诸有情。示现正理随其所应。于诸学处。随义利行。法随法行。如是行中。安住悲心。无爱染心。劝导调伏。安处建立。略名自性。释曰。随彼彼趣。以义利行。饶益有情。名为利行。令如说行。示其正理。随其所应。于诸所学。随义利行。法随法行者。谓教修三学。问利行爱语。而有何别。答爱语泛说教理果法。今利行中。随机正授三乘之行。令其修习。名为利行。故二别也。二一切利行者。略有二种。一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脱利行。复有三门。一于现法利劝导利行。谓导以法业德。招集守护。增长财位。由此能令获大名称。及现法乐。释曰。作诸金银。及种植等。皆名为法。作工巧等。名之为业。德谓道德。由有德故。得他财利。或言法者。谓不邪命。如法求财。名为法也。业等同前。菩萨教人。以此法等。三事得财。故现得乐。二于后法利劝导利行。谓劝弃舍财位。清净出家。受乞求行。以自活命。由此能令决定获得后法安乐。现乐不定。三于现后利劝导利行。谓导在家。或出家者。渐次修行。趣向离欲。由此能令现得轻安。后生净天。或般涅槃。三难行利行。略有三种。于先未行胜善根因诸有情所。能行利行。名第一难。难劝导故。于有善因。现前耽着广大财位。众具圆满有情。能行利行。名第二难。广大放逸。耽着缚故。于诸外道。着本异道。邪见邪行有情。能行利行。名第三难。彼于自宗。愚痴执着。于正法律。增背执故。四一切门。五善士。六一切种。此之三门。疏略不引。七遂求利行。谓见有情。有八缠者。方便开解。令离被经缠。谓见有情。于应惭处。为无惭缠。方便令离。余七亦尔。八二世利行。有九种。谓于有情。依净身业。劝离杀生不与取欲邪行。离一切窣罗若迷丽耶。及以末陀放逸处酒。依净语业。劝离语四过。依净意业。劝离贪瞋痴。释曰。身语各四。意为根本。三合为一。故云九也。窣罗若。米酒也。迷丽耶。药酒也。末陁者。蒲桃酒也。九清净利行。略有十种。依外有五。一无罪行。诸恶行者。于诸善中。能正安处。名无罪行。二不缚行。于非解脱。非定清净处。求为真解脱。求为定清净。即于其中。能正劝导。名不缚行。三渐次行。知劣中妙慧。随次为说下中上法。教诫教授。令渐次修。名渐次行。四遍行利行。一切有情。随力随能。行义利行。随类劝导。名遍行利行。五如应利行。于请有情。若于自义。善法三品。功能差别。可劝导者。及由方便。功能差别。可劝导者。及于彼如彼。方便劝导。名如应行。依内清净。有五利行。一于诸有情。起广大悲。意乐现前。而行利行。二于诸有情。所作义利。虽受一切大苦劬劳。而心无倦。深生欢喜。而行利行。三虽现安处。最胜第一。圆满财位。而自谦下。如奴如仆。亦如孝子。旋荼罗子。其心卑屈。离憍慢我执。而行利行。四于诸有情。心无爱深。无有虚伪。真实哀怜。而行利行。五于诸有情。生起毕竟无复退转慈愍之心。而行利行。问何名外内。答诸依有情。外缘而起。立以外名。依自内悲。所起之者。故名为内。四者同事。如疏略引。今更不广。
疏非如二乘执三别体等者。如萨婆多。不立真如。然计智慧择灭解脱。皆别实有。化地部等。立善法等三种真如。亦计智等三事别体。身智灭后。得无余依。即前后也。大乘不尔。问大无三事。假实不同。为无为别。云何不异。答起智断惑。证灭之时。不得异时调然而别。亦犹因果不即离也。思可知矣。问二乘解脱。与佛解脱。为同为异耶。答亦同亦异。约烦恼障惑苦而言。此即同也。故经依此。说三乘人同解脱床。若诸障尽。方名解脱。此即有别。二乘未断烦恼障习。及所知障。故经下云。其实未得一切解脱。
疏又乐有五种等者。今者略明五种体性。自性乐者。按瑜伽论。云受乐也。有漏无漏。遍通学无学。三界所系。所有摄益。身心之受。皆名受乐。通有无漏喜乐舍受。而为自性。二者因乐。论云。谓二乐品。谓有无漏二乐。或身心二乐。顺乐果业。及根尘二。并彼能生。顺乐受触。并名因乐。体通五蕰。顺乐果业。相应共有。皆因乐体。三苦对治乐。论云。寒热饥渴等苦灭时。生起乐觉。问此乐自性。为取火等能除之法。为取所生受之自体。答设尔何难。二俱有过。若取火等。因乐何殊。若取所生。受乐何异。答俱不取。但取寒苦息。所生乐受俱慧。觉苦无有慧。为其体。又苦无之处。义说为乐。非实有之。苦息之时。但生舍受。舍受俱慧。觉无饥等。故取舍受俱慧为体。四受断乐。论云。然依胜义。诸所有受。皆悉是苦。灭尽定时。此胜义苦。暂时寂静。故名为乐。即以尽定。而为自体。问灭尽定。具止满无漏心。岂无漏心。名胜义苦。答无漏之心。虽是所止。而非是苦。而言所猒而是苦者。从远所猒有漏为言。问若尔有漏所猒之心。乃由无漏加行心遣。何关灭定。而云灭定除胜义苦。名受断乐。答如灭受想。无为之体。无间道时。实已得之。后时方乃得灭尽定。却说无间所得无为。名想受灭。此亦然也。胜者胜心。方觉为苦。名胜义苦。五无恼害乐。论云。有四。一出离乐。谓出家者。信戒等为体。二远离乐。得初静虑。离生喜乐受数为体。或取五支。并名为体。三寂静乐。二定已上。寻伺息故。名为寂静。以二禅上定为其体。或四五支。随应为体。四三菩提乐。谓无分别智。而为其体。或通后智。为此乐体。或智所证涅槃。亦为此体。问远离等三。犹居有漏。云何总名无恼害耶。答前三能顺三菩提乐。名无恼害。故论结云。能随顺故。
疏以根地人下者。按佛地婆娑正理俱舍。谓有三度。即地根人。度谓越度。超过之义。上地利根。及以上位。如次超于下地钝根。及于下位。以名为地根人度。如彼广明。恐繁不具。问弥勒望佛。三俱是下。云何乃言。示相怀疑。答不知实心。名地等下。能知化心。名示相疑。如猿等类。犹知佛故。若尔凡夫。岂不如猿。名实心惑。答弥勒因满。历事既多。放光等缘。昔皆曾见。故能知也。余众不尔。不可为例。
疏离诸构尽等者。有难云。按下文殊答成就云。我于过去。曾见此瑞。今佛现光。亦复如是。举古显今。即是比度。复云。如我惟忖。即是构尽。云何得言。离构尽等。今释无违。定心缘境。无非现量。举古显今。岂即比知。下疏科云。示相筹量。名为惟忖。此并会讫。无繁致难。
疏因成就等者。疏主释意。文殊自成放光等事。名因成就。此因即是成就一切智之缘也。故复言缘。故总说言。一切智成就缘。缘字属上。论复言因者相也者。出前因体。有余德释言。因成就而有二种。一者正因。二者缘因。论言一切智成就者。是正因。论言缘因者相也者。是缘因。缘字属下。谓文殊成就一切智。故见过去事。故一切智。即是见彼过去正因。
疏凡重说颂有十所由者。如文可悉。又按龙树十住毗婆沙云。复有六体。一随诸国法有不同。且如震旦序铭之文。天竺故有散华贯华二种之说。二乐不同故。随彼志说。彼长行偈颂以应。三悟非一。有解长行。不了于偈。有了于偈。不悟长行。或别闻俱迷。令听方悉。故双明之。四根有利钝。利根一闻。而则知了。钝根而说。方乃解之。五引听者。易夺言辞。转势说法。其犹将息病者。回互食味。六众有前后。
疏颂依于文及文士者。文者文字。言文士者。是作颂人。依文及士。而有于颂。颂实有体。复有释云。士字误也。应为上字。颂虽依文。取胜上文。方为颂依。并依小乘解。
疏失卢迦颂等者。传西方释。句有五类。一处中句。以八字成者。二者前句。或以六字七字所成。三者后句九字已上。乃至二十六字所成。四者短句。或以三字五字所成。五者长句。从二十七。乃至百字。或更多字之所成者。随前五类。当类四句。方名为偈。纵是长行。亦数四句。名之为偈。问观今经文。但十六字。云何判言当失卢颂。答若准西方。有三十二。今译从汉。但有十六。如言菩提。此但云觉。故无失也。又按婆沙。句有三种。一集义句。二集字句。三赞叹句。今此颂中。随应皆有。如文可悉。复有释云。偈犹竭也。乃此方言。明义竭尽。故名为偈。议曰不然。设此方言。未必偈中。皆明义尽。
经旃檀香风者。有云。雨华表生一乘之解。香风表灭二乘之惑。
经照明佛法开悟众者。疏释如文。议曰。或此二句。总结于前。说四辨意。
疏从革不违者。革犹改也。
疏西方之行者。五行之中。金属西方。
疏今亦声也者。金字形声摄也。
疏牟婆洛揭婆遏湿摩揭婆者。释如疏文。按泰法师佛地论疏云。旧言车渠马瑙。然于此方。无正名相当。故存梵言。
疏杵藏者。形似立名。
疏胎藏者。业力所加。余缘不损。为名之坚。据实亦有堕胎等者。据一边说。
疏帝青大青等者。梵云因陀罗尼罗目多。是帝释宝。以其最胜。复称为大。准此胜劣。而有不同。云帝大青。或云。帝释居处。波质多罗树下地。是此宝故。故名帝青。言目多者。此云珠也。以此帝青。而为珠矣。问如佛地论摄大乘论。引七宝名。与此不同。何所以耶。答良为随方所重不同。经论随俗。列名。有异。故无过矣。
疏挽者。音万同。
疏具七摄受等者。按唯识论云。要七最胜之所摄受。方可建立波罗蜜多。一安住最胜。谓要安住菩萨种姓。二依止最胜。谓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乐最胜。谓要悲愍一切有情。四事业最胜。谓为要具行一切事业。五巧便最胜。谓要无相智所摄受。六回向最胜。谓要回向无上菩提。七清净最胜。谓要不为二障间杂。
疏古人四马一乘逐等者。驰逐经营等也。
疏西域暑热等。问光中所嘱。乃是东方。华盖之饰。自是西域。何取西法。以辨东仪。答所照维东。能照西发。故举西法。以此东仪。余皆类此。
疏曲辀轓车耳者。车辕曰辀。车箱曰轓。曲据形言。耳助辞也。或云。耳者车耳。即障泥也。
疏不应施等者。倚宫形势。盗劫活酒。屠杀得财。皆名不净。酒毒药等。名乱众生。置罗机网。名恼生物。刀弓箭等。为害生物。音乐女色。名坏净心。皆不应施。问何故经云及妻子施。令他离背。即恼所施。损坏净心。复败受者。何成檀度。答菩萨与彼妻子等类。必先立契。若有求者。施请不违。有此诚言。许施无过。如须达太子。施妻子事。若以女色之意。而贻于人。固成谴累。若随求即与。不为失也。
疏复作后时因。为今好施。熏修之力。令于来生施不息绝。名后时因。
疏施中应起四智者。念此资财。五家之分。而不坚牢。虚失无功。不如惠舍能致大益。名觉悟智。念余贫者。衣不蔽丑。食不充饥。我方于彼。犹以为胜。纵少饥寒当须忍之。可咸以施。名忍苦智。念斯玉帛。由我妄情。见之为好。理实非然。若不尔者。诸圣者等。易不爱此。纵畜生类。亦不贪乐。故知妄爱。实何所贪。而不惠施名知倒智。念彼三界。悉是泡幻。何乃愿求。以我所施。愿求菩提坚固之体。名不坚智。问虽愿求于坚固之体。有实因此得彼体耶。答有按新华严经颂云。昔于众生起大悲。修行施等波罗蜜。以是其身最殊妙。能令见者生欢喜。夫行施等。皆须回向。回向何德。而须作耶。答按大般若经云。譬如真金。若时若时。炼烧打。
尔时尔时。光色转盛。若时若时。光色转盛。尔时尔时。展转调柔。堪为器具。如是菩萨。若时若时。以所作善。与有情共。回向菩提。愿同证得一切智智。尔时尔时。善根转盛。若时若时。善根转盛。尔时尔时。展转邻近一切智智。又按旧华严经云。回向者何义。永度世间生死彼岸。故说回向。又大般若云。若以无所得心。而为方便。与诸有情。回向菩提。所得功德。于彼异生二乘诸福业事。为最胜等。何以故。以二乘等。但为令己自在安乐。为自涅槃。菩萨回向。普为一切有情。调伏寂静涅槃。
经我见诸王剃除须髻等者。问人之所重。莫过宝位。今舍黄屋。入彼缁林。弃诸俗仪。受僧禁戒。有何胜利。见斯救摈。答因兹戒本。坏舍幻身。得金刚体。能拯物危。自离诸难。按新华严经颂云。昔在无边大劫海。修治净戒波罗蜜。故获净身遍十方。普灭世间诸重苦。旧经云。若时净戒顺正教。诸佛贤圣所赞叹。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又涅拌经云。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乃见佛性。得成菩提。又云。如金翅鸟。能啖诸龙。唯不能啖受三皈者。又大般若经云。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行净戒。如是净戒。能满净戒。乃至般若。六波罗蜜。有斯胜益。故舍王位。犹若脱履。
疏思惟法义谛密法忍举偏说者。问何以明之。答按金刚般若经。若人以百千万劫。舍于身命。不如受持一四句偈。舍身命者。即安受等忍。故知胜劣由来异也。问当以何念。能发于忍。答当念忍力。能致菩提。不忍为因。诸根不具。不能辨诸成有情事。故大般若经云。我若不修忍波罗蜜。当生诸根残缺。容貌丑陋。不具菩萨圆满色身。若得菩萨圆满色身。有情见者。必获菩提。若不得此圆满色身。则不能成就一切有情严净佛土。况当能得一切智智。问作念可然。颇有因忍。实成佛耶。答按新华严经颂云。往昔修行忍清净。信解真实无分别。是故色相皆圆满。普放光明照十方。斯之为证。
疏精进有五者。如文具辨。又按大集经云。勤行精进。凡有四法。一者发心。二者作心。三者观心。四者如法住。如是四法。即是具足佛法因缘。何以故。发心者。即是生善法因。作者。名为增善法因。观者。名为利众生因。如法住者。名入一切佛法因缘。问人多懈怠。以何为心。即能精进。答当作念言。不精锐者。失诸功德。若勤勤者。能证菩提。利有情类。奚不勖励而修习耶。故大般若经云。我若懈怠。不起精进。尚不能获菩萨胜道。何由成就一切有情严净佛土。况当能得一切智智。以此为念。即可精练。能致作佛。故新华严经云。往昔勤修多劫海。能转众生深重障。故能分身遍十方。悉现菩提树王下。
经安禅合掌等者。问入定安寂。云何复言。以千万偈。赞诸法王。答有二释。一云。此之菩萨皆已登地。不起灭定。尚现威仪。余定赞叹。故亦无爽。二云。安禅者。乃是梵言。语尚略也。具言安禅那。此云合掌。译经之主。遂于宜便。梵汉双言。言安禅合掌之。安禅之言。乃非定也。下言赞叹。亦无失矣。问广运三业。二利长修。寂静闲居。曷有多益。答心犹野马。意若严后。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故大般若经云。是诸菩萨。入色无色定。寂静安乐。但欲引发自在神通。与诸有情。作大饶益。亦欲调伏粗重身心。令有堪能修诸功德。又新华严经颂云。佛久修行无量劫。禅定大海普清净。故令见者深欢喜。烦恼障垢悉除灭。广有多能。故须入定。
疏经复见菩萨至击法鼓者。慧度也。问所有六度。孰为优劣。答据无相理法性而言。亦何优劣。若依圣教功能而说。智为群首。今略言之。一能为善母。大般若经云。能与一切善法为母。一切二乘菩萨诸佛所有善法。从此生故。二能御五度。即彼经云。如善御者。驾驷马车。令避险路。行于正道。随本意欲。能往所至。甚深般若。亦复如是。善御一切波罗蜜多。令避生死涅拌险路。行于自利利他正道。至本所求一切智智。三能灭诸恶。旧华严经颂云。譬如伽陀药。消灭一切苦。智慧亦如是。除灭诸痴冥。又大般若云。若有菩萨。安住般若。关闭一切险恶趣门。不受人天贫穷下贱。四能成正觉。旧华严经颂云。勇猛勤方便。能尽海源底。智慧力如是。究竟诸佛海。大般若云。安住般若。速能圆满一切智智。又华严云。如来住修诸行海。具足般若波罗蜜。是故舒光普照明。克殄一切愚痴暗。
经为众讲法者。问夫说法者。如何安措得为为善说。答善调三业。能离毁。息偏傥情。弃贪求志。斯即可为善说法者。故按大般若经云。是菩萨谓随所化。多为爱语。含笑先言。远离频蹙。发词有义。能称如实。诸有所说。不欺侮人。所言决定。种种乐说。以柔耎语。令众欢悦。容色宽和。使他亲附。随义而说。闻者悟解。为利益故。称法相说。平等为说。心无偏傥。离虚妄言。作决定说。种种乐说。随众根性。由此因缘。令众欢喜。又大集经云。凡所演说。不为饮食。至心演说。说时不轻。亦不自高。为出善巧。所闻不失。问名字执着。至人明诫。法本离言。正典咸载。今启讲途。岂不𭿺𥍿。答据真谛言。复除其病。非无执言皆制不说。不尔吾徒将何以悟。故按旧华严经云。如宝在闇处。无明故不见。真谛无说者。虽慧莫能睹。由斯宣说。益无穷矣。
疏谓四正断等者。一能制恶法。名为律仪。初修有漏。精进制彼已生恶法。令之不起。后修无漏。断彼已生恶所熏种。二种并名律仪断也。故瑜伽论二十九云。一律仪断。谓于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生欲䇿励。二未生恶法。有当生义。为令彼现当不复生。故断彼种。种现两亡。故言断断。即瑜伽云。于其未生恶不善法。为欲令彼不现行断。为断故断。故名断断。又令永断。令不起现。重言断断。又由初断。断于已生。今并未生。故言断断。三未来之善。生必能有断所断德。故数精进。令彼得生。因修习故。通断得生。故名修断。故瑜伽云。由于善法。数修数习。先所未得。能令现前。能有所断。故名修断。四已生善法。若无放逸。能断所断。为护彼善。而勤精进。令有所断。名防护断。故瑜伽云。由于已得现前诸善法中。远离放逸。修不放逸。能令善法。住不忘失。防护已生所有善法。能有所断。名法护断。问四断之体。其法者何。答克体断精进。故对法论第十云。正断自体者。谓精进。问夫言能断。克性唯智。云何精进。而得断名。答由缘所断之法。而起精进。是故精进。而得断名。故对法云。初二正断。缘彼已生未生所治恶不善法。以为其境。后二缘彼未生已生能治之法。而以为境。故从所缘。以立断称。
经恶骂埵打等者。按大般若经云。若有人来埵打诃骂。菩萨应作是念。殑河沙可知数量。我身过患。难可得知。谓无始来。发起种种烦恼恶业。违害理事。诸佛贤圣。共所诃毁。今此人来。埵打诃骂。百分千分。乃至邬波尼煞昙分。未得其一。如何缘此。应生忿恚。观如是义。而能忍受。都无瞋忿怨恨之心。又按出曜经云。忍心如地。犹如此地。受净不净。不作是念。舍是受是。智者执行。亦复如是。若有欢誉。不以为欢。有数辱者。不怀忧戚。见善不喜。闻恶不怒。是故说忍心如地也。以此为心。故能安受打骂之苦。
疏如彼三类说不二义。按维摩经。三十三圣。明不二义。分为三类。第一类者。前三十一菩萨。同说以分别执。名之为二。无分别理。名为不二。智会此理。名入不二。第二类者。文殊师利。以彼言说。名之为二。离言法性。名为不二。智达此性。名入不二。第三类者。谓维摩诘。假智言说。俱名为二。法性真如。名为不二。正智证智。名入不二。问准前三十一菩萨。说各不同。云何总合。为一类耶。答观文似异。据理乃同。故为一类。广如彼说。
疏俱舍颂云极微金水等者。又按佛本行经第十二云。凡七极微。成一客尘。合七客尘。成一兔尘。乃至成虱。皆同俱舍。七虱成一芥子。七芥子成一大麦。七麦成一指节。累七指节。成于半尺。两半成一尺。二尺一肘。四肘一弓。五弓一杖。二十杖名一息。八十息名拘卢奢。八拘卢奢名一由旬。注云。依随类数。讨得二百八十四里。一三十步。问何故不同。答略为二释。一国法前后。改张有异。如今斗尺。望古周时。大小全异。二五天竺境。土俗不同。亦如今此河南河北关东关西。尺步等量。亦全有异。彼亦应尔。译经之主。随当国言。故参差也。亦非有过。复有说云。或四里或一驿地。名一由旬。皆准斯会。纵译经人。是此间者。亦随彼方。一国境法。
疏不尔此洲讵安多塔者。问今所明塔。乃是光照东土之事。何得难云此不安多。答虽东西别。报化佛境。佛佛相似。举此化境。不堪安多。返显彼方。明是报域。
疏如天树王其华开敷等者。有云。释难。而外难云。若由造塔。国界严好。本徒严国。何关供养。故为释言。如树开华。本为结子。不欲荣树。及其华发。树自严好。造塔亦尔。
疏是今时因菩提因故者。问文殊今现。处王子位。云何说因。是今佛因。答为二释。一据妙吉祥。今实成佛。名今佛因。二者。约彼大三世说。往行名去。成佛名今。佛身已后。所有未来。总名未来。虽未成佛。形待约世。故亦名今。复有释。论。云妙光之。前未能为众敷阐斯典。然所修行。是后说因。名为因相。为妙光身。闻法华已。能为众说。称之为果。议准曰此后释。所见果者。即是过去因之果也。然望论意。后释亦得。
疏三转嗣对者。谓嗣继嗣。摄佛法轮。令不断故。
疏住外凡位者。此有二释。一云。十信已前。名外凡位。已后名内。二云。十住已前。名为外凡。已后名内。菩萨本业璎珞经云。佛子住此地者。所得福德。过外凡位。百千万亿。由此故知。已前总名外凡。议曰。前虽无证。理亦可通。约未入彼四十心位。立以外称。问何故本业说十住外。名为外凡。答以十住外。未入三祗根本位故。故与外名。前解约彼。方便根本。皆异已前。未发心故。总名为内。言破疑者。破彼三乘新旧二疑。故下经云。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
疏令入圣等者。故鹙子言。疑悔永已尽。安住实智中。当必证入圣实智故。
疏二密境界者。说二乘权。菩萨为实。唯佛能知。非余所测。甚深难解。名密境界。或与二乘。授佛记故。故智度论云。法华经云。二乘作佛。名秘密法。或是世尊密意而说。名密境界。定性二乘。实不作佛。今奄含说。名之密也。议曰。据二乘记。引智论证。释密无违。何名为二。此论自言。菩萨声闻。二种密故。准第三释。亦只一密。不得称二。思之可知。故初释善。然八大义。总分为二。初之六种。为令众生自得作佛。即自利也。后之二种。令他闻教而证圆果。即利他也。初中复二。初五辨因。后一明果。第二利他。亦分两种。初之一句。为物演教。后之一句。令物证入。
疏古摄论至三十五劫等者。按今摄论及余经论。未曾见有三十三者。恐此方古德。以意定之。
疏多依五种者。论中虽说有五种劫。不言此经上下之劫。皆依五说。疏云多依五种劫者。取论意释。亦不决判。但依五种。如下授诸声闻等记。不必取此月年等劫。至文更会。
疏涅拌经云如来等者。又按出曜经说。而有四义。一依过去佛来。经云。如过去等正觉来。吾从彼来。于三阿僧祇劫。执行勤苦。故名如来。二从二利来。经云。或施国财妻子头目髓脑。能自拔济。从中来故。故名如来。三从法性中来。经云。复从法性。就世间义。故谓如来。四如诸世尊。依德而来。经云。如过去诸佛。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殊胜之法。大慈大悲。广度一切。不离如性。我今亦尔。故谓如来。
疏罗汉是共德等者。问按瑜伽云。应正等觉。名为共德。非独罗汉。今疏所判。乃乖本论。答略为二释。一疏捡文误。二言共德者。有二种共。一三乘共。二诸佛共。言罗汉者。三乘共德。断烦恼障。同证生空。正等觉者。诸佛共德。断所知障。同证法空。故瑜伽云。应正等觉。谓永解脱一切烦恼。及所知障。论文虽总。理有斯别。疏主约彼三乘共德。是以偏指。非是疏主捡文误也。有余释云。二空之理。诸佛同证。名为共也。明行等德。并是有为。诸佛各别。名不共德。有为体异。属各别故。
疏遮行行者。如彼根戒。防护根门。名为遮行。三业造修。亦为行行。
疏四种增上心等者。谓即四禅增上心法。现乐满也。四体疑湛故。名名住也。
疏此二是行行摄者。即前行行住行。总名行行。
疏由此如来至遮自苦者。牒彼论也。
疏言此中不造过等。疏主释也。由不造过。释三不护。言密护根门故。无忘失者。由护根门。所以无忘失。世间静虑。遮苦行等。释前住行。佛所得定。虽唯无漏。以有为法。亦名世间。由得此定。现法乐住。显异未得忘勤苦者。名遮苦行。复有释云。遮行行行。总名行行。四增上心。名为住行。故瑜伽云。前是行行。后是住行。论云。由此二种。显示如来三种不护。无忘失法者。释由行行故。显三不护。由遮行故。显无忘失。论云。由不造过世世间静虑等者。释世间静虑。而是乐道。外道造作。所修苦行。名过静虑。今明如来由不造彼过。世静虑所有苦行。名遮自苦。议曰。二释异者。余德据论。初标次第。故摄遮行行行。总名行行。疏主依义。据释次第。摄住行行行。总名行行。论云。不造过者。余德平声。而释过义。疏主去声。以解过义。各望义殊。俱有所以。今详论云。由此二种。显示如来三种不护。无忘失法。由不造过。世静虑等者。如次显彼行行遮行住行三也。
疏三不护等者。问三业无非。即云不护。诸根无过。何须密护。答无罪覆藏。名为不护。诸根无非。如防护者。不起于过。名为密护。非是如来加意守防。名为密护。
疏于四谛至如次配者。问苦集世法。能解之智。名世间解。灭道非是世间之法。能解之智。非世间解。答灭道能治。解此世间能治之法。名世间解。若尔二空能证所证。亦能治世。何故不说。答约通三乘。但言四谛。复有释云。自性因缘。义同疏释。云爱味者。即过失也。由爱味故。起诸过失。过患者。离欲行也。由见过患。故能离欲。能趣行者。由见于前生死之中。诸法自性因缘爱味过患等已。心便猒背。起趣三乘菩提等行。名为趣行。过患所离。出离能离。故为一也。
疏由此复释者。瑜伽论中。有此二释。古又释者。与后释同。闇相会也。未必古人见瑜伽论。
疏一初善至后善等者。有释如次配闻思修三种慧。由教之力。能生慧故。
疏谓极究竟至离欲为后边者。此论文也。法性离垢等者。疏主释也。言法性离垢故者。释极究竟离诸垢言。能学之者至得果离垢者。释及一切至为后边言。能学究竟明有学人修行究竟等者。明无学也。有二释。一云。离现行垢故。名谓极究竟离诸垢。断随眠故。名及一切至为后边。此由教力。能令闻者。生四智等。断现种也。二云。初简外道。暂能伏惑。非究竟断。名究竟离诸垢也。后简外道。不能离彼非想地惑。名一切究竟离欲为后边。
疏及八语具皆圆满故者。按瑜伽二十五云。一先首语。趣涅槃宫为先故。二微妙语。谓清净声。如迦陵频伽鸟声故。三显了语。谓文词善巧故。四易解语。巧辨说故。五乐闻语。丰诸义味。令乐闻故。六无依语。不为规求名利等事。发语说法故。七无违逆语。随彼意乐。多少说故。八无边语。广大善巧故。当知此八。略具三德。一趣向德。谓初一种。二自体德。谓次二种。三方便德。谓后五种。
疏七圆满等者。所度无边。名无限量。能度之者。超过一切。名为最胜。
疏八清净谓自性解脱故者。自性解脱。是本论文。疏有二释。一云。一刹那解脱等者。约时以释。法一刹那。自是解脱。或复如来一刹那声。而说之时。法亦解脱。二言法自性解脱。据体自释。复有释云。谓在学位。无漏之法。名自性解脱。
疏谓相续解脱者。此本论文。疏亦两释。初约相续。亦有二义。一据法体自相续说。二依如来相续而说。二约学人。复有释云。在无学位。名相续也。
疏十梵行者。复有二释。一云。烦恼等法。名为非梵。八圣道支。能离彼故。故名梵行。二云。此八道支。从彼如来梵音而生。故名梵行。
疏如观棋等者。有人执斧行山中。见二人棋。棋可一局。斧柯摧然烂尽。又按异苑。昔有人乘马山行。遥望岫里。有二老翁。相对樗蒲。高岩悬竦。遂下骑造焉。以䇿柱地。跪而观之。自谓俄顷。视其马鞭摧然以烂。顾瞻其鞍下。骸骨枯朽。既还家。无复亲旧。旧居荒废。明比久尽。仿偟靡寄。一恸而绝。又按东阳记。晋中朝人。有王质。尝入山伐木。至石室。见童子数人。弹琴而歌。质留跂斧柯听之。童子以一物与之。状如枣核。质取含之。便不复饥。小停止似俄顷间耳。童子语曰。汝来久。何不速去。承声而起。所坐斧柯。摧然烂尽。既归去家数十年。稚子幼孙。皆成耆宿。亲故雕落。无复时比。复之二事。虽非疏引。延促义同。故因言也。
疏沙门至此云功劳者。按佛本行经释。有斯义也。彼颂释云。福德积聚舍诸非。此世彼世知无恼。一切生死除灭故。得此证者名沙门。
疏化身报身至可言诸佛者。一报土中。有多化土。据化土说。言诸佛土一切动也。
疏梵云吠琉璃者。复有释云。言琉璃者。从山为名。谓远山宝。即须弥山也。此宝青色。一切真宝。皆不能坏。亦非烟焰所能镕铸。唯是神鬼。有通力者。能破为物。或云。是金翅鸟卵㲉。此宝鬼神破之。以卖与人。
疏水精至土地辨者。议曰。非必五天皆无冰也。按西域传。雪山多雪。严凝寒苦。特甚余处。何得无冰。若据大纲。多分而说。彼实炎暑。无冰可尔。然疏主以玄应法师一切经音。作斯判故。故随彼言。非实许尔。
疏百劫修相好叹弗沙佛者。问百劫之中。处在几劫。见弗沙佛。答第六劫也。何以明之。答按佛本行经云。我念往昔。有如来出现于世。名曰弗沙。时彼佛在杂宝窟内。我见彼佛。心生欢喜。合十指掌。翘于一脚。七日七夜。而将此偈。赞叹彼佛。偈言。天上天下无如佛等。彼佛便记。汝于来世。过于九十四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既云。过九十四劫。故知处在六劫。逢弗沙佛也。若尔。何故有经说言。赞弗沙佛。超于九劫。复言九十一劫。而得佛耶。答乃应诸教见闻不同。故有斯异。问本行经言。过九十四。那知即是在第六劫。答据不超。合当第六。又释准言过于九十四劫。余之六劫。即是所超。此即百劫之中。初劫逢也。
疏二净果者。成佛为一。度生第二。
方便品
疏第三
疏行竦者。竦谓敬也。可谓息恶务进善也。故国语云。竦善抑恶。广雅云。竦上也。谓高上也。行能崇善上升。故云行竦。有本作疏。传释云疏。谓疏条扶疏。行能疏条。而长果法。虽有斯理。无文可凭。故取前义。竦字为正。
疏莲华但说二义因果故即智诠者。此意说云。论既但说教理二种。名为莲华。故今此间。亦以教理。而为莲华。为因为果。言智者理。言诠者教。
疏莲华二义至无爽道理者。论中莲华。虽喻教理。解无量义经。然彼论云。出水开敷。因果之上。理亦得有故取莲华。况于因果。亦不失于开敷通理。议曰。初之一释。依论以明。而非是正。第二虽正。然据胜言。亦非尽理。第三释者。尽理正也。
疏佛智有二者。泛明佛智。有斯二种。
疏实法亦二者。夫言智者。必有其境。欲明真智。故举境也。
疏实智亦尔者。智依境起。实境既二。故智亦二。上标二智。此文之下。释上真智。本意欲辨方便之体。若不对真而以形。何法得名方便。故先举真。后明方便。
疏对知妄知等者。瓶军林等。名之为妄。即是第一世间世俗。执情计有。据体是无。名之为妄。智能知妄。名知妄智。智非是妄。
疏对知事智等者。谓三科等。名之为事。即是第二道理世俗。随义立彼三科等法。事相显现。差别可知。名之为事。
疏对知相等者。谓四谛等。名之为相。即是第二证得世俗。染净因果。而相可知。名之为相。
疏对知诠智等者。谓二空门。名之为诠。即是第四胜义世俗。圣者之智。依此空门。能显真理。名之为诠。
疏此之四种实智者。实智体一。所对有四。能对实智。故得四名。非体四也。
疏余四所对至俗智者。此之所说。能对所对。真俗二智。余圣亦有。今者疏意。唯明如来真俗之智。佛后得智。能知四俗。名为俗智。
疏对智权智者。佛后得智。知二乘权。或可二乘。自所得智。名为知权。解权乘故。名为知权。权言乃是大乘谈也。非彼自悟二乘为权。或可回心。亦知是权。然疏本意。但取如来知权智也。
疏若依趣入至俗智者。第三真者。亲能趣入。第三俗智。理即不然。故真俗别。若尔余俗。亦非趣入。何故不对。但对第三。答前二俗智。全非证真之方便。故第三俗智。缘四谛理。可是趣入之加行也。亲疏不同。故二相对。
疏谓见道前七方便者。一五停心观。二别相念处。三总相念处。四暖。五顶。六忍。七世第一法。五停心观者。一修不净观。治四种贪。一显色贪。缘青瘀等。作不净观。而以治之。二形色贪。谓见举容形貌美好。生贪心故。缘于烂坏被食等相。而除彼志。三妙触贪。触身细滑。而生贪着。观蛆虫等。用遣贪心。四供奉贪。谓祇奉合仪。歌儛悦意。因生染心。当观死尸。不能举动。将对治之。二修数息观。为除散乱。然有六因。而得圆满。一者数。谓系心入出之息。唯念忆持入出息数。从一至十。不增不减。恐心于境。极聚散故。若十中间。心数乱者。后应从一。次第数之。终而后始。乃至得定。二者随。谓系于心。缘出入息。不作加行。随息而行。念入息名至何所。谓念息入。为行遍身。为行一分。随彼息入。行至喉心。乃至足指。念恒随逐。若念息出。离身为至。一𨃥一寻。随所至方。念恒随逐。三者止。谓后系念唯在鼻端。或在眉间。乃至足指。随所乐处。安止其心。观息住身。如珠中缕。为冷为暖。为损为益。四者观。谓虽观察此息风。已兼观息俱五蕴等法。以为境界。五者转。谓移转也。缘息风觉。安置后后胜善根中。乃至世间第一法位。六者净。谓后外进。入见道故。或至尽智。名之为净。三因缘观。为遣愚痴。谓有众生。迷内因果。为引譬类。近指世间谷种等因。牙茎等果。生生不绝。开晓彼意。况彼内身。决有因缘。无明等因。老死等果。彼由观此。复得入道。四慈悲观。破瞋恚者。令观众生。如己子想。五界方便观。治着我者。观此一身。因十八界和合而有。本无有我。停者齐也。五经之中。随观何者。皆得入道。二别相念者。别别作彼四念处等。三总相念者。通观念处。四谛等上。作彼苦空无常无我四种观也。四者暖法。谓总相念。后顺决择分。初善根生。名为暖法。是彼圣道火之前相。立以暖名。即此善法。观彼四谛十六行相。五者顶法。谓暖法后。有善根生。名为顶法。动善根中。此法最胜。如人顶故。名为顶法。观行同前。六者忍法。谓顶法后。有善根生。于四谛理。能忍可中。此最胜故。又无退堕。故名为忍。下中二忍。观行同顶。上品忍者。唯观欲苦。与世第一。相邻接故。七者世第一法。谓从上忍。无间而生。此有漏故。名为世间。是最胜故。名为第一。修一行相。唯一刹那。亦同上忍。缘欲苦谛。略辨所要。广如俱舍。恐繁不具。
疏莅真入俗者。莅谓临也。谓后得智。反影缘如。不能亲证。名之为莅。亲缘于事。名为入俗。
疏十地云总至坏者。按十地论云。所说十句中。皆有六种差别相门。谓总至坏。总相者。是根本入。别者余九入。别依止本。满彼本故。同相者入故。异相者增相故。成相者略说故。坏相广说故。如世界成坏。余一切十句中。随义类知者。释曰。佛地经中。叹菩萨德。有二十句。论释前十。名十种入。复依本经。总同等六。辨上十句。由依初入。有余九故。故第一入。名为根本。根本摄末。名为总相。别相可知。即前十句。同名为入。故言同相者入故。一一入中。更有异义。故异名增。若成劫已。四大等聚成山等物。如一山中。略摄多物。故以成劫。喻于成义。劫坏器散。四大散广。故借劫坏。以况坏义。然有即以成坏劫事。名成坏者。理全不然。论自说云。成者略也。坏也广也。如成坏劫。既置如言。明取喻也。又按彼论第三卷云。菩萨善知诸地成坏。如是次第。集故成。散故坏。疏主引此六种法者。意取六中少含多者。证此所立。集成方便。问总同成三。而有何别。别异坏三。又复何殊。答总约体义。苞含于十。同偏据名。成随一一所成之法。略谈尽指。别依别九。对一总明。异据九别。一一增坏。随所应。一一区散。广分别说。故六有分。比讲读者。至于此文。种种摧存。皆非本旨。故今具出。意袪前惑。
疏又趣婆罗奈等者。证语方便。议曰。执持粪器。说九部法。身语别陈。趣波罗奈等。身语双说。而言趣者。即是身业。转四谛法。语业所摄。
疏外已为便者。略有三释。一而疏自身。称为外己。此显菩萨亲于外物。疏自己身。二外谓他身。己谓自体。利益于他。而同自己。三外他己自。合斯二益。名之为便。
疏济人法益者。济人者。即利有情。益法者。令法久住。亦方亦便者。谓彼善巧波罗蜜多。有彼方便二种之义。名亦方便。持业释也。亦如无性释大乘言。亦乘亦大。持业受称。
疏乃通三释者。按下显上。及以通彰。为三释也。
疏合是十二方便善巧者。按下显上。通彰三合。便摄瑜伽。十二方便。
疏为成后四后修六种等者。后六随义。通成前四。不以后六别成前也。有言别成。非论本意。
疏随顺会通者。随顺。谓先顺所化人。现暖笑等。会通。谓释前人所疑。
疏一切诸法至如幻梦等者。此出外人所迷之经。总有五句。一无自性。二无有事。三无生灭。四等虚空。五如幻梦。疏但牒四。脱如虚空。
疏彼经不说至自性者。会第一句。经意不说依他圆成。一切诸法。总无其体。名无自性。但说遍计。所言自性。而体无有。名无自性。若尔但无遍计一种。云何经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答能遍计心。执彼彼物。所以遍计。亦名一切。
疏据第一义非无其自性者。会第二句。虽有依他圆成二法所言说事。然依此事。起遍计言。如此遍计。言下所说。法之自性。如兔角等。据第一义。如遍计言所执之性。理即无也。故言无事。非言依他圆成二法。亦名无事。
疏既彼性事至有何生灭者。会第三句。前说性事。皆计所执。本无有体。体既是无。何有生灭。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第四如虚空义。疏略不引。按彼论云。譬如空中有众多色色业。可得容受一切诸色色业等者。依他圆成。喻如于空。遍计所执。似色色业。由迷依他圆成二性。执有定性。若人若法。如依于空。有色色业。若除于色及色业已。虚空显现。如除遍计我法二执。真如二理。清净显现。故说诸法如虚空等。即三性法。并如虚空。广如彼文。有喻合结三种差别。
疏又如幻梦至故说如幻者。会第五句。明彼遍计所执之法。非如倒情妄计之法。如实显现。亦非遍计所依依他。都无自性。此依他性。但如幻有。
疏究竟清净等者。明八相成道。如下广叙。
疏其能所诠至智为性者。此会违也。外有难云。前释名中。便通教理。何故出体。但唯取智。故释云。由因后得。能起教理。故但取本。又能所诠。体性各别。所以但取智为体也。
疏观无量义处定名实智观者。问观者是慧。今明于定。何故举慧。答有二释。一云。观体乃是定相应慧。慧强定劣。举相应慧。以彰定名。邻近释也。二云。观者定行观境。五别境中。定慧之境。皆名所观。举所观境。标能观定。议曰。前释为胜。纵举其境。但应言观。何故乃称如实智耶。故前释正。复有余德。而释论云。以如实智。观者鉴明。鉴明谓知病识药。从三昧起者。以知药审病既竟。应投药时至。故从定起。议曰。观于论文。后释亲也。所以然者。论既说云。以如实智观。从三昧起。明如实观。乃是起定之所由也。若如疏解。如实智观。即是其定。何须更言以如实智。从定起耶。智者应思。
疏二乘不知亦通此二者。通教理二。
疏余别属理教者。难见觉等。别属于教。五种甚深。别属于理。
疏以阿含深即昔三教者。问若依诸教。五种甚深。唯依真如。疏中何故唯会于教。不会余三。答以阿含深。经自标叹。所以偏云。
疏由此有故余三自成者。问云何由智性智相。余三得成。答既有智慧。同时心所。即是其果。智慧要因教万行生。即有同也。智不孤起。必依于境。所以有二。三必有也。
疏其后二番至一处明者。谓第二番解彼方便知见念观。三句说已。次复更释方便等三。为第三番。故疏结云。后二番中。初之三义。一处明也。两番释彼前三句已。后方释彼第四言词。还为两番。属彼三解之中第二解也。第二属彼第三解也。结意可知。
疏往成就谓八相成道等者。按大般若云。由方便善巧威力。为有情类。示现入胎。乃至涅拌种种化相。一入胎相。如疏具引。二婴儿童子相。有下劣有情。善根少故。不堪见佛成无上觉。转妙法轮。菩萨为彼。示现婴儿。及作童子。后宫游戏。菩萨若作余像说法。后宫女人。则不信乐。是故示现婴童子。三出家相者。有高行人。尚能离俗。菩萨为彼。示现出家。四苦行相。复有天人。作如是念。端坐受乐。不得圣道。菩萨为彼。示现苦行。亦为降伏苦行外道。示现种种难行苦行。五成道相。复有天人。长夜发愿。菩萨行诣菩提座时。我等天人。常献供养。菩萨为彼。诣菩提座。无量天人。既供养已。一切获得菩提因缘。六降魔相。复有天人。作如是念。恶魔外道。障碍正法。愿得菩萨坐菩提座。降伏恶魔及诸外道。有正信者。皆令见法。为此有情。坐菩提座。七转法轮相。有天人等。作如是言。愿见大师。成一切智。一切相智。无师智。自然智。是诸有情。虽不求出离。而根性纯熟。是深法器。为是有情。示现三转十二行相。无上法轮。八入涅拌相。复有天人。乐闻圆寂。菩萨为彼。示现涅拌。议曰。疏开婴儿童子为二。不说出家。然按彼经。如前所引。恐经本不同。疏引差互。更勘诸本。摄论等明。恐繁不引。
疏下解此与第四别者。论第三番。复解此第三种种知见。第四言词。二种别也。至下疏文。亦自释也。
疏本末因缘者。随彼所说。一切诸法。本之与末。非局一法。
疏此六释中回邪入等者。有余疏本。而言四释。亦有言五。皆悉误也。疏初牒论解云。示现外道邪法诸佛正法。即是第一第二回邪入正。疏复说云。方便更有四番。并前为六。总为三对。一回邪入正对。二进善破恶对。三自悟悟他对。
疏着地者。问其灭定者。身证不还。方乃得之。如何得言见戒取等。执此三昧。答略有四释。一烦恼见戒。不还等无。所知障者。非亦不有。二未得圣前。闻此灭定。起见戒取。执之为胜。而学修证。实凡夫也。三文总义别。虽复总言执此三昧。竟说外道及俗类等。以见取等。执自所有非想等定。非是圣者。有得灭定。而起此执。四随转理门。如萨婆多。亦于解脱戒等。起执取也。议曰。前之二释。教理无违。第三虽通。然但意准。第四难悉。无有明据。
疏缘无量境等者。按大菩萨藏经云。大慈无量者。谓诸菩萨。行菩萨道。为菩提故。尽众生界。慈心遍满。所谓尽虚空界。是众生量。如虚空界。无所不遍。菩萨大慈。亦复如是。无有众生。含识种类。而不充遍。此即境界。及行无量(文)。按杂集总有五义。一所依止。二所缘境。三者行相。四者自体。五者助伴。静虑为依。有情为境。愿与彼乐相应。为行相。定慧为自体。诸心心法。为助伴。
疏平等欲令离诸恶故者。言平等者。显舍行相。虽令众生舍离诸染。亦名为舍。然以平等。而辨舍义。或通二义。故无性论云。舍谓弃舍。令舍随眠。又处中住。说名为舍。
疏出体性等者。问杂集乃以定慧为体。今何不同。答对法论依引生通体。疏依显扬涅拌经等。约别对治。别出体也。答望义别。亦不相违。
疏无缘慈等者。问作真如相。何名无缘。答无缘谓境。体即真如。法性离言。体无起尽。一切诸相。名之为无。前第一二有情及法。亦是境也。
疏初三安乐后一利益者。但令离彼贪痴等惑。故名利益。未必即得调适安处。不名安乐。安乐利益。义不同故。前三安乐。义准可知。若尔何故。无性摄论云。舍无量者。欲令有情获得利益。及安乐耶。答有是利益。不名安乐。有是利益。亦名安乐。疏依偏句。论依俱说亦不相违。
疏与一切种利乐等者。略为二释。一云。属能利人。由所利生。而非一故。故能利功。而亦非一。名一切种。二云。属所化生。所利非一。名一切种。议曰。后释虽通。前释为本。以佛名为一切智。一切种智故。
疏因果相当名之为处等者。又按无性摄论云。处名所以有所容受。若无所以无所容受。说名非处。谓无处无容。诸众生类。无同恶因。而当得有。
疏净不净果至名为处者。释曰。净业是生乐果之处。不净业是生苦果处。自在天等。名不平等。谓外道类。计自在等。能生诸法。为诸法因。所生诸法。优劣不等。正法责云。既因是一。果何差异。为斯毁彼。名不平等。
疏如实转因者。释云。如实者。称实之义。转者起义。要由如实。自起善恶。以之为因。生乐苦果。非同外道不平等计。故可名处。疏本名云如转变因。是草误也。
疏此定通漏无漏故名杂染等者。此乃依总。漏无漏判。然委说者。染中有二。一者。为障碍杂染故。论云。得所未得中。彰碍杂染。谓无方便善巧。加行及盖。随一现行。释曰。为求静虑。起加行时。无方便故。及以诸盖。间杂生故。二者。自地杂染已得。所应得中。自地杂染。谓烦恼缠。及以随眠者。释曰。虽离下欲。得静虑等。仍为自地。缠随眠染。不得清净。言清净者。论云。复有四种。与上相违。应知其相者。释曰。一善巧纯净。谓善巧行。及以诸善。纯净现前。二离缠随眠。谓离现缠。及种随眠所起定等。一向清净。三解假立。谓依静虑等。引发种种功德。随彼功能。假立名字。四解清净。又即如是诸静虑等。具证得已。后更胜进。修习圆满。得随所欲。及无杂艰。得无硬涩。是名清净。
疏根者信等五根者。问为唯此信等五根。为更取余。答此中唯明入道根故。但取信等。若也通说。生死根等。即二十二根。悉皆是也。
疏八十千行者。即八万也。且举成数。具而言之。八万四千。界者即因。是种子也。
疏诸趣门中等者。此所知行。总有四种。一者。谓遍趣行。如贪行者。修不净观等。二者。罪福不动趣行。谓顺五趣之行。三者。朋党各各趣行。谓相违见行。四者。或余一切品类差别。此世他世。无罪趣行。即彼三乘。及不定性。于三世中。起趣涅拌。无罪之行。疏文如次。有四行也。问遍趣行力。能知是非。与处非处智力何别。答彼知境宽。此遍趣行。但知诸行。能有所趣。处非处力。非但知此。亦知余法。所谓海渧地尘。有情心所。真伪等事。如是无量。皆处非处力所通达。
疏二生类者。刹帝利等是。
疏三种姓者。谓此是我父。此是我母等。
疏长寿至边际者。寿命至老。名为长寿。寿命更多。名为久住。尽业所感。长短之命。名为边际。
疏略六行者。八言说中。后三合一。同是寿量。故但有六。八言说句。是过去世。曾所起者。能诠名等。六略行者。是前八六所诠行也。问菩萨亦得此十力不。答亦分得。非圆满也。若尔云何名为漏尽。答全尽分尽。俱名尽故。或可知他漏得尽故。或八地上。漏永不行。亦名漏尽。
疏我于此难正见无由者。按对法论云。我于是事。正见无缘。义意相似。于诸谤难。见无实因。能难于我。名见无缘。缘即因也。又按瑜伽云。如来于此。能为对治。诸谤难中。都不见有如实因相。释曰。都不见有真实道理。能为难相。
疏邪行鄣诸圣道等者。复有释云。烦恼障道。有其二种。谓见道烦恼障于见道。修道烦恼障于修道。初果已得。见道烦恼。毕竟不行。未具修道。所以仍起妻子等爱。
疏说出离道等者。疏中具释。复有释云。罗汉道满。尽来生若。毕竟不受现身病苦等。酬于前业。仍须受之。议曰。疏中初释于理最胜。经中复有示现事故。经中明言是罗汉故。
疏内未伏除至名观外色者。此盖疏主释彼论意。非论正文。内谓自身。见者乃是能见假者。即于自身。有色想贪。名为色想。由于内身未除此想。故作初观。而以除之。问于内起贪。何故观外不净治之。答外易内难。复因外尘。内贪不止。由斯观外。息于内染。
疏今则不然者。问杂集亦云。于内未伏见者色想。疏主取之。以释俱舍。何得复云。今不然耶。答未伏少同。光明不净。故有多异。
疏初习业者等者。问按本论云。于内未伏见者色想。或现安立见者色想。释论解云。谓于内身。未依无色定。伏除见者色想。或见者色想。安立现前。二论俱无初习等言。凭何以说。答文虽不明。理通二释。若唯一解。何假或言。又瑜伽云。谓生欲界。已离欲界欲。未离色界欲。名初解脱。由斯疏文。含综二论。理无违矣。论言。于内身者。略有三释。一内身。谓意意身未依无色定法。伏见者色。二取五根及扶根尘。总名内身。即依此身。起色之解。此解未以无色定伏。三总以欲色。显形等色。及情非情。名之为身。皆聚集故。行者于此。未离色欲。即身在此。欲相之内。名为内身。论见者色想。略为二释。一见者。谓假者。即是能见色等。假者色想。乃是见色想解。依境立名。名为色想。二见者。谓我能见。名为见者。色想同前。有云。不观自身所有根境。但观身外他身根境。名内未伏。见者色想。此[言*翟]之甚。过思可悉。
疏若久习业至安立现前者。问对法所明。如上已引。文中不说离色欲言。据何为证。答理应尔矣。若不尔者。二释俱未依无色定。未离色欲。竟有何差。论分为两解。而置或言。又既未离色界染。色自当情。何待安立。既言安立而现在前。离色染者。其义明矣。问既离色染。何假安立。而重观耶。答令观精纯。障转远故。
疏而观欲界作光明等者。按瑜伽云。于欲界色。有光明相。作意思惟。而生胜解。复云。观诸色者。观何等色。答欲界色。诸色之言。通内外也。问按瑜伽云。依已解脱。而作胜解。初中久修。已离色染。何故。但观欲内外色。不观色色。答瑜伽唯依初业者说。明言观欲。对法既通初修久业。故观诸色。言通二界境。疏主从宽。且言观欲。又欲色粗弊。为障力增。故偏言矣。
疏由前三解脱等者。问初解脱境。论言诸色。何故今云。摄少多耶。答胜处别作少多等观。今总摄彼。以为光明。故不违论言观诸色。问何等解脱。引胜处耶。答初一解脱。引第一二。第二解脱。引第三四。第三解脱。引后四种。所以者何。谓初胜处。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若好若恶。若劣若胜。于彼诸色。胜知胜见。得如实想。由奢摩他道。名为胜知。由毗钵舍那道。名为胜见。于胜未胜二种之中。无上慢增。名如实想。第二胜处。内有色想。观外色多。乃至得如实想。由此二处。俱内有色。故从第一解脱所出。第三胜处。内无色想。观外色少。乃至得如实想。第四胜处。内无色想。观外色多。乃至得如实想。由次二处。俱内无色。故从第二解脱所流。余四胜处。内无色想。观外诸色。青黄赤白。乃至得如实想。四色如次。为后四处。由后四处。内无色想。观四净色。故从第三解脱所出。广如杂集。问虽因解脱。引胜处等。设二境别。复何失耶。答如世第一法。为引见道。还作无相真如等观。虽亲疏异。所缘名同。又由解脱。胜处等生。复由胜处等解脱成满。互为因故。观境同也。故杂集云。依解脱故造修。释曰。由初解脱。但起胜解。方起后行。故云造修。由胜处故起方便。释曰。次胜处能胜前境。即是发起加行功力。名起方便。由遍处故成满。释曰。后由遍处。境行周普。故名成满。此乃解脱。先起为因。复云。若于彼得成满。即于解脱究竟。释曰。复由胜遍二。以为方便。能脱诸障。故此胜遍。是解脱因。故由遍处。而成满已。即前解脱。方得究竟。
疏由除变化障等者。略有二释。一转变诸色。令隐显等。名为变化。于转变时。不得自在。名变化之障。所知障摄。二未作观时。若怨嫌心。见一切色。俱为不净。若起贪染。见一切色。俱以为净。胜劣等亦然。此怨贪心转变前尘。故名变化。变化即障。体通二障。
疏瑜伽至依初业者。问准列名。云有色观诸色。不言其外。何故今云。观外诸色。答按瑜伽第十二论。但云诸色。而无外字。第十五云。未伏内色想。外无染污色。既此参差。略为三释。一未依无色。制伏色想。云内未伏。已用色定。离欲界染。云外无染。已离欲色。而得外名。非唯外境。二依定散地。名为内外。于散色离过。名外无染。定无染在。名内未伏。故诸圣教。呼定散二。名内外也。故外等言。亦通根境。三外境名外。始业之人。未能双观。且观外境。论依初习。言外无染。此唯外境。名之为外。议曰。前二理通。后释非善。何以明之。唯离境染。根染未袪。初未得定。定既未得。何名解脱。故瑜伽十二云。已离欲界欲故。若未离根染。何名已离。又十五云。能引不还。或阿罗汉。诸神通等。谓外无染污色。是名第一。既对那含等。明八解脱。岂那含等。于欲根染。而未离耶。若尔何故。疏主会云。依初业有。答疏主双会十二十五。未得无色。未除色染者。依初业说。不言外者观外境色。名为初业。杂集亦但言观诸色。而无外字。故前三释。臧否明矣。据前二义。故疏说云。观外诸色。
疏唯观外境而为不净者。问内染已遣。外染亦无。何更观耶。答虽染已除。为坚牢故。观不净。令贪不起。
疏准对法久习等者。按对法本云。于内已伏见者色。或现安立见者无色想。疏主释之。分为久始。然疏亦有先初后文。又瑜伽钞。亦初业先。久业居后。问以何为正。答略以二释。一初先久后。如初解脱。释之次第。虽初已除见者色想。为令障远观得增明。故更现前。安立无色。而重观也。故现安立见久习也。二先为久习。后为初习。以久习者。不假安摸因修。而能起无色想。故言于内已伏色想。初习业者。未能任运要待安施。作无色想。故言安立。阿毗达摩。何要次第。取舍任好。应从多本。唯此疏主。判对法文。为初久别。余德不分。然解内身及见者言。同初解脱。唯翻有色无色为别。思之可悟。故不繁记。
疏而观外色作少多等者。但观外色。而作少多好恶等也。不为光明。问瑜伽对法。俱不说作少多等观。凭何而立。答二论结云。余如前说。前中既观少多等境。故知此尔。若尔瑜伽初解脱中。亦观光明。第二应尔。答不为例。瑜伽自简云。又不思惟。彼想明相。但简光明。余如于前。即少多同也。
疏已离染色名为外者。若根若境。但离染者。总立外名。不唯外境。然准对法。言内外者。约根尘异。乃同俱舍。与瑜伽别。
疏今此第二内有色者有根等色者。问大小乘教。皆言第二。名内无色。今者何故。言内有色。答谈彼第二。解脱观人。内有根色。非牒第二解脱之名。名内有色。言内说色。正谈有色。言有根等。出内色体。问辨意如何。答根尘离染。总名为外。论言缘外。但据外尘。以略观故。恐惑者执。亦观于根。故以斯简。若尔外尘。自以名外。何言离染。立以外名。答境外名局。离染外宽。从宽为名。故无爽矣。然大论抄通观尘根。名观外也。俱离染故。与此异也。
疏此说观外色等者。观外色时。不须此定。名不现前。非第二人。不得彼定。名不现也。
疏或已离色界欲等者。虽得无色定。不依作观。但以色定。立无色想。而现在前。以为观也。故云。无色而不现前。非不得也。
疏不同俱舍等者。地系除障。悉不同也。故俱舍云。一一通依初二静虑。能治欲界。初静虑中。显色贪故。问为二根本。兼近分耶。答有二释。一通近分。静虑之名。摄于根本。及近分故。根本近分。皆除欲界初静虑中。显色贪故。二云根本。俱舍不明言近分故。议曰。前解为胜。小宗但为除显色贪。岂近分法。不除障耶。问第二静虑。亦缘显色。第三静虑。宁非解脱。答初静虑中。由眼识故。故于显色。能引贪生。上无眼识。第三不立。问上亦借下眼识等起。应引贪生。答要伏下染。方得上定。故借下识。贪不得生。不同自地起识生贪。故不为例。故俱舍云。第二定中。无色贪故。问按俱舍云。八中前三。唯以欲界色处为境。云何缘欲境。除初定色贪。又色色净。欲色不净。复何观不净。能除净色贪。答非正能断。能为方便。令远离故。
疏清净相转等者。显异前二。故言清净光鲜等也。问所为意何。答有二因缘。一令心欣。二审成满。故俱舍云。前不净观。令心沈戚。今修净观。䇿发令欣。为审自知。修不净观。为成不成。若观净相。烦恼不起。彼方成故。
疏余地亦有相似解脱等者。如欲界等中。虽亦有清净。为余贪等。所陵杂故。初二定中。不净伏故。第三定中。乐所迷故。又并八灾所扰乱故。
疏已得舍念圆满清白者。此显所依。唯第四定。此定唯与舍相应故。亦赖于念。故兼言之。于一刹那。离过名清。相续离过。复名为白。
疏以此为依等者。以此舍念。定为所依。所修解脱。故名为净。三义名净。疏下引云。超苦乐故。动乱静故。善磨营故。是三义也。
疏二觉无故者。若不相待。但别观一。或净不净。即净不净。二觉无也。以境一故。
疏由于被障至不净物者。引释净中。不净入义。不净之中。净性所随。对法不释。此亦不明。略为二释。一不净物中。有白骨故。名净性随。二即前薄皮。不离三十六不净物。故名净随。议曰。后解虽得。初释分明。
疏超苦乐等者。离八灾患也。苦摄于忧。乐即兼喜。动谓二息。乱谓寻伺。
疏近分解脱道等者。若依俱舍。近分地中。九解脱道。总为解脱。九无间非。所缘下故。若顺正理。而有两释。一释同前。一云。近分地中。九无间道。八解脱道。并非解脱。不背下地。故缘下道离故。又未全脱下地染故。契经说彼超过下故。唯第九解脱道。得名解脱。所缘下者。缘下之法。以为境故。故俱舍论二十八云。空处近分。缘下地色。起色想故。余近分地。准此可知。
疏要背下地等者。即弃背义。是解脱也。问各背弃何。答按婆沙论十四。云弃背义。是解脱义。初二解脱。弃背色贪。第三弃背不净观心。四无色处。各自弃背地下地心。灭尽解脱。弃背一切所缘心也。
疏多说根本等者。近分地中。唯解脱道。名为解脱。不取无间。名非全也。
疏即于空处思惟胜解者。重观遍满太虚空解脱。即于识处等者。观观空识。所观之识。亦遍满也。
疏于识无边处等者。思惟识外。无有若色非色可得。故言于识。思惟胜解。
疏以识无有为自地名者。识外无法。名识无有。非识体无。名以识无。
疏遍于想可生处者。解此论文。诸德各异。今略叙四。一如疏明。二当地四蕰四谛等法。皆能为境。而生于心。名想生处。由此论云。更不于余。而作胜解。三有顶心细故。更不于余下地比挟。而起自地胜解。四下之三地。名想生处。遍于此处。思惟胜解。议曰。乍观四释。义互不足。略为徴问。用晓未悟。且问初释。论自明言。更不于余。而作胜解。缘无所有。岂非于余。若言想生。应作胜解。取无所有。余二有顶。亦想可生。何舍不取。难第四释。义亦大同。思可知异。故不别徴。答非想等名形无所有粗心而立。故须观彼以为解脱。如空处等。依空立名。即观空等。以为解脱。此亦应尔。简空处等。言不于余。观无所有总心心所。故言遍于想可生处。虽有顶地。想亦可生。然非明利。故不取也。问第二释。若观自地。论何称遍。若不形下。此地何因得非想名。若既待下而得其名。何不观下。若也唯观自地之法。即应唯名非非想也。唯细心故。不名非想。而无所待粗心心故。问第三释大略同之。故不别责。答当地四蕰四谛不同。观斯众境。称遍何咎。立名虽形。下粗心法。解脱不必须对彼为。更不于余而作胜解。论明证故。既有斯理。四释优劣。难为定判。智者当思。今助一释。无所有处。及有顶地。此二合名想可生处。何所以然。因二地心。得名非想非非想故。若唯有顶。形对于何。名为非想。若观无所有。不观本地。复何得名非非想耶。故知取二。唯依此二。思惟胜解。简空等处。名不于余而作胜解。问缘于识外。更无余法名无所有。即不兼自。唯于识处。思惟胜解。对无所有。名为非想。何不唯于无所有处。思惟胜解。即兼于自。答无所有处。唯从识外无法立名。故唯于他。思惟胜解。有顶形于自他得称。故于二处。思惟胜解。
疏上说离染依无学说等者。如前所明。解脱之处。言离染者。并依无学所得者说。非据有学。有学之人。染未离故。引证可知。
疏身证者得至定未能伏者。对明有学那含解脱。不同无学要离于染。有顶一地。必不伏断。以是学故。而不能断。无上可欣。故名不伏。余地如文。问所引唯识。但明灭定。云何证余染不离耶。答要得前七。方证第八。举后明前。故无失也。问有顶染在。何名解脱。答烦恼虽在。定障少伏。故得解脱。
疏空识二处至影略说者。此证有学。而未离染。亦得解脱。前之二地。言离染者。显无学得。显无学人。得后二种。亦须离染。后之二种。不言离染。显有学得。影有学人。得前二种。亦未离染。若不尔者。何须置此离不离言。问论前自云。前七解脱。于已解脱。而生胜解。如何今言兼有学耶。答为二释。一前局后通。二实唯无学。后文略故。故二解脱。不言离染。议曰。前释为胜。既许那含得于解脱。兼之何过。
疏无分别智等为体者。问对法等论。说八解脱。而是事观。云何根本智为体耶。答对法等论。通三乘言。此论兼依菩萨等得。是故说言。缘如为境。有余德释。通后得智。不许根本。名事观故。变影缘如。非亲得也。诸处说言。世出世智。目后得故。议曰。前解为正。何所以然。影变缘如。与本智异。论何不简。但言缘如。又若但言世出世智。可目后得。今论既有世间之名。与常全异。又八解中。有通凡得。唯将后得。以为体者。凡体用何。故知后谬。
疏以二十二法等者。谓善十一。遍行别境。各有五种。第六心王。名二十二。
疏谓如来藏不变故者。虽在烦恼。不为烦恼所染。故名不变也。佛性论云。虚妄之法。有三变异。一果报尽故变异。二对治所破故变异。三念念灭故变异。法身离此三过失。故名不变也。一前后寂静。无果变异。二无流故。无对治异。三非有为故。无念念坏异。
疏初四住权等者。后有配云。前四地前。后三地上。及于佛地。第一摄取。即十信位摄取。令入十信中故。第二令不散乱者。即是十住。住令离散故。第三令取者。即是十行。修行称取。第四令得解脱者。即十回向。以行纯熟。必得解脱。第五对治者。已登初地。证二空理。得二种智。断二随眠。名得对治。第六令进趣者。二地以上。一行之中。修一切行。而增胜故。名为进趣。第七今不失者。失者退也。八地已去。名不退地。佛地无学。总名不失。
疏何故配经等者。论中说与教化等言。结彼前说。第三番意。论文隐秘。恐学难知。故疏徴起。问言词等。作第三番。意亦同此。复有义。自上已来。明佛说法。令彼众生自行成就。与教化下。第二释明佛说法。令彼众生化他成就。何以知之。论上结云。此七种法。为诸众生身。所作成就故。故知已前定为自行。即次复云。又与教化成就。故知教化作利他行。化众生时。应以证法而受化者。授以证法。应以说法而受化者。即为说法。如向前说者。化他二法。如前自行成就法。是再说应知者。重说向前自行二法。所有次第。即是化他。二行次第。但自他异。行相皆同。故论指之。而更不作。
疏不生等三相法者。谓无生住灭故。大集经第二十云。无为之法。有三种相。谓无出无灭。无住无出。即无生也。问此无为相。百法何摄。答虽未见文。以理言之。不相应摄。如有为相。言不相应二十四者。从增胜说。示方隅尔。
疏初地已上得四证净者。依瑜伽论。所说差别。如前略明。然坚固者。不坏之义。按华严经第三十九。菩萨有十不坏之信。谓于一切佛法不坏信。一切圣僧不坏信。于一切菩萨不坏信。于一切善知识不坏信。于一切众生不坏信。于一切菩萨大愿不坏信。于一切菩萨行不坏信。恭敬供养一切诸佛不坏信。教化一切众生。成就菩萨行。巧妙方便。不坏信。
疏若未入声闻决择分善等者。复有义。暖顶忍位。亦得转成麟角喻果。经百劫已。起彼麟角。暖等善根。不移于坐。而成麟角。故俱舍论二十三云。从暖善根。乃至菩提。不起于座。问颇有独觉。不从声闻资粮加行。从自二位。修成果耶。答有。故大婆沙第七云。转独觉种姓。顺解脱分。起声闻及佛种姓顺解脱分。转声闻姓。起余亦尔。若起佛种姓。解脱分已。则不可转。极猛利故。又俱舍论二十三云。显麟角喻。及无上觉。暖等善根。并无移转。向余乘义。皆以第四静虑为依。一坐便成自乘觉故。有余独觉。异麟角喻。起彼种姓。初二善根。转向余乘。理无遮碍。据斯二论。独觉自有资粮加行二位。明矣。双问二日。解脱分定生。尚非麟角加行之位。云何能转。生全少故。若定不转。婆沙俱舍二论。那通两俱。答曰。若望自乘。可言生定。回趣化运。而可增生。生数既多。为麟何失。诸部不同。取舍各异。云何独以俱舍婆沙。用为指南。况俱舍等。但言暖等三位。转成独觉。不言麟角。然准俱舍疏释应善。以论不言暖等可转成麟角故。若必也得。何不同彼独觉而说。议曰。二理俱通捡之。
疏初地已上至发十种心者。然十发心。而有多种。今按华严三十九。初有十发心。一发无量无边广心。于一切佛。二度脱一切众生。三合一切众生。一切世一切刹。悉入法界。四观一切法。悉如虚空。五观一切菩萨诸行。六正念三世一切诸佛。七了达不可思议诸业果报。八严净一切诸如来刹。九深心入一切如来大众。十观察一切如来妙音。一一之上。皆有发无量无边广心之意。恐繁不具。
疏其中末后一颂半者。即初六颂中。末后一半。
疏生因中疑者。于此因由所以之中。而起于疑。名因中疑。有义。教是理因。于教生疑。名因中疑。议曰。智为甚深。教称难解。今双牒起。明二俱疑。言疑教生。故为不足。故前释善。
疏前说甚深后说甚深等者。即证阿含二深也。有义。如舍利弗等。昔居外道。佛为引彼。赞叹小乘。名为真极。今指于彼。名前甚深。今从定起。赞智及门。名后甚深。议曰。前正后谬。疏自说云。前后甚深。不同声闻。若准后释。但后不同。云何前深。亦不同耶。岂可疏主自为𭿺楯。
疏禀佛言至简异胎藏等者。依佛言教。生自法身。名佛口生。即圣一道等。名法身也。
疏此土佛出无转轮王等者。有义。即释迦佛百亿国中。诸菩萨等。化作而来。称诸国来。
疏返道疑生故名为损者。略为二释。一定性所得。无学果法。名之为道。彼若于自所得生信。乃名为顺。今闻一乘。于自所得。疑为不极。故名为返。二如来昔说罗汉名极。今复说非昔今说异。名为返道。因此返道。而有疑起。故名返道疑生。即此疑心。名之为损。有义。执小谤大。故言损也。议曰。乍观论文。后说为胜。细寻其旨。前释为优。所以者何。论云。是故罗汉。不入涅拌。意云。见佛说无二极。是故定性。执阿罗汉。不入涅拌故知执无定性趣极。即为损也。若不尔者。论言。是故罗汉。不入涅拌。此言何目。
疏观此文至不说无惊者。此有妨难。具释如决。今对凡夫二乘菩萨。六类不同。说不说惊。可为四句。一说则有惊。不说无惊。谓五惊怖中。第一三五。二说则无惊。不说有惊。谓五中第二。三说与不说。而皆有惊。谓五中第四。今昔二时。皆有悔故。问准经及论。其舍利弗。未闻法华。常悔修小。及闻法华。悔心随遣。云何得说说与不说皆惊怖耶。答准经论文。即无今悔。以理言之。亦容有也。如疑既有。新旧两徒。悔何不二。以斯理准。可得有也。悔行云何。为今闻说二乘作佛。悔不早修大乘行也。疏决两处。皆有斯意。四说与不说。皆无惊。谓不退菩萨。今昔皆无五惊怖故。且望此佛。对法华经。说未说时。名为今昔。非远望也。若远望之。何妨菩萨昔曾有惊。
疏于三类中两足为贵者。旧释戒定。以为二足。如来二足。超诸余圣。名两足尊。议曰。后释虽得。然不及疏。疏释乃是涅拌文故。
疏今取初及第三者。第二四句。但名烦恼。不得名障。非殊胜故。
疏尼乾子经有五种逆者。问按彼经第五。明五逆罪。即同小乘五逆之罪。复言有五根本罪。五如疏列。而不名逆。今云逆者。岂不违经。答经据通者。而立逆名。唯大乘者。而不言逆。非体非逆。若非逆者。何罪摄耶。岂轻成逆。重不尔耶。问准此经五中。一一之中。而有多种。为要总犯。为随犯一。即成逆耶。答随犯于一。即成逆罪。问若尔逆罪。何但五种。答据类言五。亦不相违。
经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者。问此起去。何当更还。答按大方便宝雨经第三。善住天子问经第三云。增上慢人。退席而去。不久还来。故知此徒。亦可还也。经略不言。故亦无失。或可此经唯明一乘二乘作佛。其义甚深。非增上慢智所忖虑。是以不还。彼经不尔。容不久还。经自明文。言还不还。不可以理会令同也。两释不同。任情取舍。
经如是妙法者。古德云。妙有二种。一者体妙。谓非三一。言忘虑绝。二者用妙。亦非三一。不知何以美之。为对昔三。强叹为一。故注经云。非三非一。尽相为妙。非大非小。通物为法。
疏鹙子往劫曾所未闻者。问于十六子。闻经发心。云何说言。曾未闻耶。答彼时长远。望以后来更不闻故。名曾未闻。显经难过。隐前不说。
疏生死海减者。问何以尔耶。答一切七宝。多在海中。众生福胜。海减宝出。令众生用。海增翻此。
疏论云至此有三释解大事。一开示悟入。以为三释。一释如文。下疏云。第二解云。总依佛性下。即第二释。下云。第三解云。依大涅槃三事解下。是第三释。乍观疏文。为言标释。知见之性。以为三也。恐有未悟。故以示之。
论如来能证如实知彼义故者。释之如疏。今复有义。如来能证。举能证人。如实知者。出能证智。彼义者。出所证法。即是法身。一知之言。通能所知。
疏称化作城非宝所故者。翻显宝所。非称化作。故明体实。而是无为。
疏有二种如来藏空智者。二如来藏。即所缘境。谓空不空。二种之藏。言空智者。即是如来。缘二藏智。问二智不无。何故名空。答所缘空故。以得空名。问所缘何空。答烦恼虚无。真如离彼忘心分别一切诸相。故并名空。即此空智。亦名藏智。缘二藏故。问二何名藏。答忘能覆藏。真是所藏。故并名藏。复有义。即二空理。名为空智。智实性故。亦名为智。因空所显。而得空名。
疏谓若离至烦恼藏者。此辨烦恼空藏之相。妄法别起。其体不一。是故名离。可以对治。因缘易脱。故名为脱始终变改。目之为异。经本无有若断之言。或本不同。更勘余本。
疏不离至如来藏者。此辨真实如来藏相。所谓诸佛同体义分。非全别体。故曰不离。体真常住。不可因缘易脱令失。故曰不脱。始终不变。名为不异。妙出情分。名不思议。经本亦无不断之语。有义。真如体遍。不离有情。故曰不离。缚法可脱。体既非缚。故名不脱。如为法体。与诸余法非条然别。名为不异。议曰。不及前释。得失可悉。
疏能覆真如名如来藏者。复有二释。一知此妄空。能成如来。故所知空。名如来藏。二妄法空中。无有真实如来藏性。名空如来藏。空即无义。从彼所无。而以立名。
疏刀提耶等者。传释云。昔有长者。名刀提耶。其家巨富。情多鄙吝。平生之日。藏金于捣砧之下。死已为犬还生其家。悭心宿因。常卧砧侧。以守所藏。非家人者。辄莫能近砧。佛知长者根熟。辄造将化。至门呼言。刀提耶刀提耶。犬闻喜跃。走至佛前。如来慰喻。家人见之。莫不惊骇。佛为说所因。犹未之信。佛言。汝父昔日有金何之。答云。知父安藏。然莫委其所。佛命于捣砧所掘。果得金。方知家犬。乃尊君矣。今取喻者。意有二焉。一金喻烦恼。刀提耶者。喻如来藏。因金显犬。知是所亲。因烦恼显如来藏。二犬喻烦恼。金喻如来。因犬能显地下之金。因于烦恼。能显身中如来藏性。
疏善不善法皆名佛性者。善有两种。谓有无漏。无漏之中。通有无为。即前所引楞伽胜鬘二如来藏。有漏善者。为随顺性。如加行善等。为增上缘。随顺增长无漏种故。亦名佛性。不善法者。为违背性。碍无漏法。因断于此。而得菩提。覆佛性故。亦名佛性。无垢称意。准此明也。
疏四能显德藏等者。问因断烦恼。方证法身。法身即是所显之法。云何今判为能显耶。答处缠之位。其德未彰。若出缠已。具恒沙德。故名能显。亦如金性。在矿之中。未堪其器。不名显器。及于陶冶。真金。则能成种种器。是故真金。亦名能显。显成器故。法身亦尔。
疏开者出生显证之义等者。开属众生。众生证二圆果故。有义。为众生说佛性。名之为开。此释开者。即属如来。开阐解释佛性义故。议曰。若依经本。本疏为优。故经云。欲令众生开佛知见。故知开者。属于众生。若据论云。余释为善。故论云。欲开佛知见。令众生知得清净故。然观经本。与论所牒经文少别。意将论中所牒经正。何以明之。唯论牒经。开示悟三。与本经文。并无差别。唯牒开佛一处经文。即与经本。颠倒不同。故知经木。译之倒也。或可经正。而论颠倒。论颠倒者。亦译主焉。理既各通。难以定判。知者更详。
疏示者同义等者。问前开知见。已说真如。今示复明。一何郑重。答疏释如文。复有义。前清净义。即无垢如。今明同义。即有垢如。故佛性论。以无垢如。为胜相。以有垢如。为同相故。故今分二。亦无失矣。
疏虽二乘至故住是说者。此伏难。难云。若入变易。名为不退。二乘回心。即得变易。如何至八地。方名不退。故疏答意云。二乘虽尔。菩萨八地以前不定。若至八地。三乘决定。悉皆总受。无不受者。据此决定。故言八地。
疏唯下三世等者。有余德。以教理行果。配开等。今引下文。证非不取。
疏此方便至偏说一乘者。问何所以然。答初时三根。因果理智。四皆迷故。故具说之。根性既差。迷悟不等。有于此悟。于彼便迷。有在此迷。彼法便悟。故随迷者。即为说之。故下二周。随说有异。更有异释。终不离难。故摈不记。
疏若依此解至便非此义者。三周所说。广略虽差。其体无别。若初四种。总是无为。牛车造作。即有为摄。体既不同。故成𭿺𥍿。便非此言。而有两种。一者牛车。非是开示悟入之义。二者涅槃贫女喻等。非今法华开示等义。若依前释。便非此义。但显牛车义。与此释别。非断此释以为非也。若依后释。便非之非义。即明此解以为不正。
疏如贫女等者。问何以女为喻。答女有怀孕之义。似况众生身含佛性。又经以女喻菩萨者。为以女人多慈悲故。故喻之也。
疏般若在上为能证道等者。问按彼经文。以自在目。喻彼伊三点。不纵不横。不喻涅拌。何故今譬涅拌三事。答观彼经文。诚如所责。义既万差。纵类三德。复有何过。盖光彼教。义乃含多。若非智洞幽秘。就能为斯释乎。
疏今此三释至意趣难解者。理行果三。总名所诠。宽狭差别。寻前三释。易知不辨。
疏又以莲华至亦无乖爽者。此释外难。外难意云。华喻妙法。论解教理。而有出水开敷之义。可同于华。今以因果。以为妙法。华之二义。何以类之。故有斯答。答意可悉。
疏余依永灭等者。更无余生苦依之体。名为永灭。非无即身名余依灭。有迷此文。乃言二乘身灰智亡。方名出宅。若尔身在。不名出宅。下经说言出宅索车。岂可在于无余之位。有斯事耶。误之甚矣。
疏又七地分段尽此一生等者。顿悟悲增。七地以前。犹居分段。生数既多。不名出宅。至第七地。欲末之时。尽一生已。即入变易。更有余义。辨如义决。
法华玄赞摄释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