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法华疏决择记卷第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杭州天竺寺沙门 崇俊 撰

杨州禅智寺释 法清 集疏

第一然释此序。初之两字。发语之端。至觉权真下。正陈所说。盖闻者。然凡述作。云盖闻窃以等。皆是不自尊之词。故孝经疏解。盖天子之孝。卑谦也。或盖者。略也。故玄经孝经云。盖者略也。意云。天子所说。天子之孝事无量。今所论者。且略而言之。然云盖闻。亦取其略义。以佛教虽即殷繁。今略而说之。故云下尔也。陈所说中。总分二。初至者乎。总叙教意。后从首称下。正解题目。前中又二。初有四句。异明现身设教。后振融山下。广显经之宗意。前中初两句现身。后二句设教。

疏至觉(至)诞迹者。现身也。至觉者。至极之觉。然觉有三。如来觉行穷满。异于凡夫二乘及菩萨等。故称至觉。权者。本无此事。应物而现。故称为权。真者。真实成就。总名为真。且一释云。至觉者。三身之总号。何以知然。梵云佛陁。此言觉者。良以三身俱是佛故。权者化身。真者报身。然三劫积因。功成道满。以对化佛。故得真名。问何故但举化报二身。不明法佛。答法身是本。报化是末。本即体性湛然。不可论其成与不成。今欲应物而言。所以旦谈化报。故此据末以明。不说其本。各据一义。亦不相违。或云。至觉同前。权真者。具有三身。谓化及他受。并称为权。自受及法身。皆名为真。问何故以尔。答以他受用及化身佛。为应十地二乘等宜。故总称权。若自受用及法身佛。果满酬因。自受法乐。真际常住。永绝过非。所以二身总名真也。故此权真二字。三身备矣。又云。至觉者报身。权者化身。真即法身。夫以佛果不自然而成。必由修因。而方克得果。虽复已满大悲。理须应物。应物有益。推功归本。在乎法身。故今三身次第。意在兹矣。上来三说。各有旨趣。若论文意。初二释优。若以义求。后解亦得。且略论意。用启来蒙。其中广义。至下当辨。余皆例尔。学者应知。辨凭也。机根也。诞生也。依玉篇云。信也。迹踪也。然正觉之体。含其权实。将欲度物。必凭机而利见。根缘既熟。故王宫以现生。故云尔也。

疏灵枢擅妙(至)扬筌者。设教也。灵谓灵奇。枢谓枢机。益是如来所说枢辨。犹今世人户转明孔。如门能开能合。喻佛且然。以能随显。名曰枢机。故周易云。枢机之发。荣辱之主。又云。横曰开。竖曰键。键即枢也。如书云。尺枢可以御两扇。寸辖可以辅双轮。擅者专也。独也。佛专妙故。犹如诸只称曰专城。佛独妙故。亦犹斗鸡得胜。擅先鸣故。如言擅作此事。独作此事等。应谓契应。群谓众多。品者物类。扬者举也。筌者取鱼物也。筌者香草。铃者衡此。诠玉篇具也。今取从竹。余非此用。

下广显经之宗意中。初别叙经意。后从藻掞下。总显胜。初中文五。初六句药草喻。第二两句化城喻。第三两句火宅喻。第四句解髻珠喻。第五两句医师喻。

疏振融山(至)珠茂者。此初也。药草喻品正明出现世间随欲说法。融朗也。秀出也。世尊色身明朗。犹如金山。为欲利乐。出于大千。故经云。如来身色如金山。即其义也。腾谓涌。委者输也。众流之水。东注于海。故曰也。海者喻佛智慧。显说教门。多委如来智慧海也。八万者。合具足言八万四千。且举大数。故言八万。如亦俱舍颂。牟尼说法蕰。数有八十千。又如汉书艺论志云。诗三百者。其实有三百六篇。或委海者。即书云。欲察大海。先察委源。委源者。水之本也。以委源喻根本。大海譬后得。然大海之水。起自委源。如来后得。发乎根本。从于后得。演八万四千之法门。故云然也。此解甚佳。智者悉当。津者渡也。故论语子路问津。注云。津者渡也。意明八万法门各是一济渡义。叆叇者。广雅云。叇犹翳荟。翳荟云兴盛貌。通俗文。云覆曰为叆叇。庇荫也。骤駃也。然叆叇云兴。必降甘雨。喻佛慈悲既发。大荫群生。三草二木。下自广彰。

疏然以幼商(至)化城者。第二段也。然以者。标举生起之词。幼者小也。商行卖也。倦疲懈也。线远也。险阻也。始初也。循顺也。故论语云。夫子循循然也。郑玄云。循者顺也。诱引导也。其意可见。当如下辨。

疏雅子玩于(至)优驾者。第三段也。稚幼也。玩好也。羬轩者。玉篇(五咸渠炎二反)今取初读。说文作此。庶咸切。麙切韵山羊。尔雅羊商。六尺为羬。亦如马八尺。名为駥。郭璞注云。周礼。马八尺已上为龙。牛七尺为之揨(如均反)[((雪-雨)/(土*矢))*(百-日+ㄎ)]五尺为[昜*(白-日+(九*、))]。[((雪-雨)/(土*矢))*(百-日+ㄎ)]音滞。[方*(虒-虎+七)]音𠨬。㺃四尺为獒。鸡三尺为鶤。鶤音昆。玉篇钱来之山。有羊而马尾。有云兽鸟。其形如羊而马尾。名羬羊。今有大月支国。有大羊而驴尾也。竟毕也。照明也。又作照。亦明也。取前为正。晋进也。如周易晋卦。坤下希上。晋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故曰也。犪者。准㘦韵。作𧀥(渠追反)龙也。字乃从牛。如招而绍(三反渠追无反)。又说文玉篇等。并无扰作达读。有人引庄子云。夔怜蚿。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此一足牛。日行千里。所以知者。故下经云。其疾如风。又山海经云。东海中有流汥山。有兽如牛。仓身而无角。出入水侧。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作鼓。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此上二文。并单作夔。然按尔雅。犩(鱼威反)牛。郭璞云。即𤛾牛也。𤛾(臣悲反)如牛而大。肉数千斤。出蜀中。山海经曰。崏山多𤛾牛。卒依尔雅。作此𤛾字。今兹流传。乃作𤛾字。传写者谬。

疏由是摧十军(至)明珠者。第四段也。十军者。杂藏经云。欲忧愁饥。浊爱唾眠。怖畏疑毒。及名利自高。轻慢彼等。至下当释。尔雅曰。后君也。又云。十军者。十烦恼也。不及前解。未见教文说十烦恼。以为十军。

疏建八谛(至)妙药者。第五段也。八谛者。有作无作。各四谛圣。故名为八。下文自说。无烦预陈。问论判此经。都有七喻。今疏所举。何故唯五。答论意为治七种慢人。所以总明七喻。今唯五者。且幼约如来自说。若穷子系珠。此之二喻。盖是中下声闻领悟。所以不明。或云。今此序意。但总谈经之大旨。何必具引。是以不说。虽有此判。前解为胜。极有深致。达者详之。

疏藻棪(至)千古者。下总显胜能中。初正显胜。复立喻况。此初也。藻文末也。准棪玉篇从乎。余瞻余瞻(二反)犹艳。若从本说文(七册反)。相传云(舒焰反)。覆也。意显此经文巧覆棪。众经如下。寂然闲居等。学士深叹巧丽。因兹生信。如书云。摛摛棪天迟。即其事也。先师云。余瞻反。意飞上之意。如焰腾上也。且司马相如子虚赋。扬德意诵天子闻。故谓之摛天庭。䆳轶百宗之外者。䆳深也。轶(徒结反)车相遇。又以质反。意显此经深远。遇于百家之外。百宗者。百家之宗旨也。笼七地而孤荣九分者。七地者。所谓种性等七地。九分者。小乘九部。此等七地九部。下自引尺。冠五乘而独颖千古者。五乘者。谓三乘并人天也。或云。三乘不定。及无性也。颖秀也。故尚书云。嘉禾合𩓙。

疏大矣哉(至)万象者。下立喻以况中。初正举宗。后立喻况。此初也。大矣哉者。叹美之词。一实者。一乘也。两权者。谓二乘也。

疏岂可以溟输(至)乎者。此立喻况也。溟者海也。庄子曰。北溟有鱼。南溟天池。妙高者。梵云苏迷卢。此云妙高。方比也。峻高也。躅直录反。踯也。迹也。意云。海虽深。不可比此经之幽旨。山虽峻。不可类此经之高显。大意高于须弥。深于巨海。已上总当别显经之宗旨也。

疏首称妙法(至)都名者。自下正解题目。就中初总释。后别解。前中初解一部之总名。第二释品之别号。此初也。宏大也。强旗也。如旗幡等。以标军众。今兹题目。标经众义。旌(青盈反表也)。

疏序品第一(至)别目者。此释品之别号。如镜可以鉴形。观品即知其事。显异筌之别。目者。品之别名也。

疏淫含持轨(至)彰莲者。此别解。于中初别解题目。后释经义。及与品名。前中初正解题目。后明经法被物有益。初中复二。初法喻别说。后法喻对辨。此初也。法合持轨者。此释法也。法有二义。一者任持。二者谓轨持则。任持不舍自性。轨则可生物解。故唯识云。法谓轨持。轨谓轨则。持谓任持。今法具包二义。故云尔也。绾群祥以称妙者。解妙字。绾系也。花兼秀发者。释花字。论解莲华有其二义。一出水。二开敷。今言秀者出水。发者开敷。总众美而彰莲者。释莲字也。

疏体业俱陈。法喻双举。有法喻对辨也。体谓体性。业谓功用。无量义谈体性。法华明功用。法喻双举者。妙法是法。莲华是喻。此经以法喻为名。故言双举。

疏半满之途(至)方著者。此明经法被物有益。半谓二乘。满谓大乘。故经云。为诸声闻。说半字法。为诸菩萨。说满字义。取舍之路方著者。此经宗明一乘为实。二乘为权。令舍二权。而取一实。著者明也。

疏经者为常(至)是实者。下释经及品名。于中初释经名。后解品因。就解经名又两。初总列。后别释此。初也。

疏常则道轨(至)觉岸者。此别释中。初有四句。牒释经名。后有两句。明说经意。常则道轨至庸生者。此牒释经名。庸生者。凡夫也。常愚拒知。名之为庸。庶令毕离至觉岸者。此明说经之意。庶望也。毕竟也。苦津者。三界生死也。经者。究极也。觉岸者。佛果也。然佛说法。望令众生毕竟离此生死苦津。终究登于佛果彼岸。

疏序者由也(至)故名第一者。此解品目。序者由也等者。释序字也。品者类也等者。解品字也。派分池流也。汇音谓。类也。第者次也等者。释第一两字也。经有二十八类等者。总合释第一也。

疏一为酬因(至)显时机者。叙经起中。略有五义。且大意云。谓酬自酬他。生信生解。授果授因。现益当益。约法约人。如次配五。思之可知。

疏初酬因(至)酬说因者。下释酬因。文三。一列其六所以。三牒名辨相。此初也。

疏佛果不可虚成(至)六义者。总明六因次第所以。初辨。后结。佛果不可虚成等者。行因。行不孤起必愿资生者。愿因。行愿虽复自兴等者。求因。虽逢缘以等者。持因。得果既圆等者。相因。大相既彰等者。说因。由此酬因。具斯六义者。总结也。所以可知。不复别释。

疏酬行因者。下牒名辨相。然此六因。各有两意。初引文示。后总判释。且行因中。初至下当知来。是引教文。诸佛道法既尽行之下。是总判释。下皆例然。至文自显。

疏方便品中至下当知者。引文也。又有人云。举八甚深意。取第二修行甚深。余之七种。乘便故来。又云。总举八深。通明酬行。云何乃言。唯取第二。观今此解。其理稍通。文义略明。前释为善。无第六第八者。无第六无上。第八不共声闻辟支佛所作任持甚深。即经略论广。至下当知者。方便品也。

疏诸佛道法(至)因行者。总判意也。所修万行。皆种智因。要由具行。方得成佛。然今果满。酬彼因行。故说是经。兼亦劝他。修于因行。即明自利他。悉周备矣。

疏酬愿因(至)佛身者。引文也。摄释云。愿因者。夫愿有多。不出二种。如瑜伽四十八云。愿有二种。一求菩提。二利乐他。因中之愿。具有两种。果中唯一。但愿度生。果已满故。如我昔所愿等者。摄云。问现四生沉溺九有。愿满无异。岂不爽欤。答愿众生如我行因趣果。生既发心。欣无上觉。证入道因。故对有缘言满无失。摄叙多解。已辨其非。今之所陈。唯申正说。下皆类然。不复繁述。上虽已具。今更助明。佛于因中发愿。愿令众生如我行因证果。佛今圆满。果已圆故。二云。如我昔愿。今者满足。非诸众生并得成佛。名为满足。既言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故知俱劝行因证果。非皆得佛名愿满足。寿量品云至成就佛身者。前因中求愿。此果位发心。下引摄释。但言摄云。读者须知。

疏若昔因中(至)出世故者。判意也。若昔因中者。方便品愿也。若今果位者。寿量品愿也。若因若果。皆须发愿。愿如我身。得入佛道。今酬说经。亦令众生而发此愿。行愿相符致出世故者。此通意也。设外难云。夫求佛果。必假修行。前说行因。足得趣果。何须更说酬愿之因。故此答云。行愿相符。致出世故。问愿有几种。答然愿随因。何量之有。且准圣教。亦可略论。且如瑜伽。有二。一求菩提。二利乐他。诸经有四弘誓愿。药师一十二。弥陀四十八。华严一百四十。更有多种。不可具言。问愿誓何别。今此双举。答誓愿少异。愿宽誓狭。自有愿非誓。谓但发一念愿心。而不起弘誓之志。自有誓即愿。如立誓言。我当勇猛精进。更不退转等。又如发菩提心经。愿有十种。誓有六心。十愿者。一愿我所有善根。与一切众生。悉共回向无上菩提。二愿我回向菩提已。以此善根。常得供养一切诸佛。不生无佛国中。三愿我得生诸佛国已。常得亲近随侍左右。无刹那顷。远离诸佛。四愿我亲近佛已。为我说法。即得成就菩萨五通。五愿我成就通已。通达世谛假名。解第一义。得正法智。六愿我得正智已。以无猒心。为众生说。示教利喜。皆令开解。七愿我能开解众生已。以佛神力。遍至十方。供养听法。广摄众生。八愿我于诸佛所受正法已。能转清净法转。十方众生。听我法者。闻我名者。舍离恼发菩提心。九愿我能令众发菩提心已。常随将护。除无利益。与无量乐。舍身命财。摄受众生。负荷正法。十愿我荷正法已。虽行正法。心无所行。亦无不行。为化众生。不舍正愿。六誓者。菩萨发心。先建至诚。立决定誓之心。终不放逸懈怠慢缓。何故以立决定誓。有五事持故。一能坚固其心。二能制伏烦恼。三能遮放逸。四能破五盖。五能勤修六度。云何立誓。所谓布施乃至智慧。菩萨以十大愿。持正法行。六大誓制放逸心。必能精进。修集六度。成阿耨菩提。又发菩提心。须具十德三观。至下当辨。又如阿阇世王经。遇缘虽同。由愿故果别。彼云。往昔过去无量大劫。有佛出世。号一切度。与诸弟子。在路而行。有三小儿。见佛及侍者光明严肃。互相谓曰。可共供养。二小儿曰。既无华香。以何供养。其一小儿。即脱顶上白珠。以着手中。便谓二小儿曰。可以供养。其二小儿。亦各脱珠。而供养佛。二中一曰。不敢如佛。愿如世尊左边尊者。一曰愿如右边。一小儿曰。愿得如佛在中而行。时三小儿发此愿已。即以自珠。同散佛上。二发声闻心。珠在两肩。一发菩提心。殊在佛顶。变成宝盖。盖中有佛。佛告舍利弗。愿左边者。汝身是也。愿右边者。目连是也。愿中间者。即我身是也。汝等畏生死故。不发菩提心。欲疾涅槃。我为利益诸众生故。广发胜心。遂致成佛。上之所引。为欲令知。若至讲时。取要而已。

疏酬求因(至)达多是者。引文也。

疏以佛过去(至)求重者。判决也。兼释外难。难云。但愿相资。理然得果。何故又说酬求之因。故此释之。其义云尔。故今宣说等者。然今说此。非但影酬自求之行。亦令一切众生。生尊重心。于善友所。尊重求之。问为王求经。与十六王子。及常不轻时。为前为后。答未见文说。且相传云。为王已前。未求此经。若十六王子。及常不轻身。已求此法。是故为王。应在前也。又问。此为王时。与舍身求半偈时。何者前后。答舍身求偈。此亦未求法华。以理推之。应在前也。余有是妨。准而通之。上来判释。乍观可尔。既无凭据。先后难详。

疏酬持因(至)我身是者。文引也。初依菩萨供五恒佛等者。摄云。问依何地位。立此四依。答相传多释。一云。见道前劫。为第一依。未入圣故。初之三地。为第二依。同世间故。次四五六。为第三依。同二乘故。余之四地。为第四依。纯菩萨故。又真谛释。如下疏引。问准下学无学人。供养五十世界尘佛。方成正觉。二十六恒。一何少耶。答若供养自国佛。二十六恒。若约他方。数乃尘界。又云。起通供养佛。世界五十。若依业力。二十六恒。更增寿命二百万亿等者。问劫增之时。只有八万。今何乃多。答淄酬云。四善根人所受用立所见佛身土。一四天下故。寿不同凡夫。如海龙王经云。时有轮王。王十六四天下。由此菩萨于前二位所感。王化国土。胜劣不同。寿命亦异。

疏故为往时(至)受持者。判释也。然说此经。非直酬于住持。亦劝众生。常受持也。

疏酬相因(至)名妙法莲华者。引文也。既成佛已等者。有人辨酬相因。总有六种。一外相。为诸菩萨。说大乘经。二内相。入无量义定。三无相。雨四华。四地相。振六动。五远相。放毫光以远瞩。有本作照字。六近相。众见此已疑生者。说八相。于前之中加二。四众瞩作。八部欢喜。虽有此说。前六者好。

疏三世诸佛(至)此经故也者。总辨也。余经无此。初大相者。摄云。问初相者何。答说无量义经入定等瑞。总名初相。若尔涅槃在于遗教前说。涅槃应是遗教初相。答不例。非涅槃后定说遗教。法华经前毕说无量。无量所以得名初相。体用两法相因说故。又彼经者。虽为菩萨。傍益二乘。作闻此渐。又云。入定雨华。放光动地。总名初相。余经不具雨华等事。故言失也。问何故不取无量义经。答虽无量后即说法华。彼经自为菩萨而说。弥勒等众复无疑。故非其相。问光等非首。如何说初。答正宗前故。得称初也。问余经何故无此初相。答自昔未曾说二乘作佛。今欲开㩲显实旨。恐有疑生。故现奇祯。拂彼迷意。故大般若经第七十七。四百九十八。五百五十六等云。佛言憍尸迦。若入声闻独觉正性离生者。不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彼于生死行流。已作限隔故。维摩经云。声闻之人。犹如败种。顺权方便经第一云。声闻如败种。无所加设。大树紧那罗经云。入正位者。烧败于种。于大乘中。永非法器。更有多文。恐繁不具。今谈此等。悉皆成佛。与昔说别。意旨难信。是以余经。无此初相。又依菩提资粮论云。菩萨之人。犹如谷种。谷种可生。有成佛义。声闻之人。犹如于米种不可生。无成佛义。又菩萨如下淤泥。可生莲华。声闻如似高原。莲华叵生。菩萨不言。我与如来。一种无异。而有进修。名之为下。声闻自言。我与如来。一种无差。不肯进修。名为高原。唯此经中。说声闻不定性者。皆得作佛。以是难故。故须现此初大相也。

疏酬说因(至)种智故者。引文也。可略。

疏三世诸佛(至)说斯妙法者。判释也。问所言说因。其相云何。答摄云。今观疏意。乃为二释。一成佛出世。是说法因。故疏自云。诸佛成道。必说一乘。二未成佛前。愿成佛已。说于一乘。故疏结云。皆是因中方便求趣。复云。故赴宿因。说斯妙法。若尔。说因愿因。二有何别。答愿成正觉。名为愿因。愿说妙法。名为说因。对望不同。故分为二。然上六因。泛言各两。亘酬行中二。一自利。二利他。若指经文。其相甚广。今但依疏引文所明。既云昼行诸佛无量道法。即是自利利他二行备矣。愿因有二。一因中愿。二果中愿。因者。方便品云。我本立誓愿等。果者。寿量品云。每自作是意等。求因二者。一自求。二他求。自者。天授品云。吾于过去。求法华经等。他者。疏略不引。理合有之。即如药王妙庄严等。说他药王求事。即他求。持因中二。一近持。二远持。近者如经。常不轻。临终之时。闻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远者。更增寿命。乃至心于诸法中。受持此经等。或名现时持后时持。相因二者。一古相。二今相。古者如经。文殊告言。乃至即说大法等。今者。即释迦放光等。说因二者。一开权。二显实。权者。指鹿苑所说。实者。即灵山所谈。如文所引。即合开权显实之两意也。摄云。问所述六因。为因果因。为因果由因。答有二释。一云。因果之因。若尔。大相佛位方起。何得言因。答昔见他佛。现相方说。逐自发心。将说现相。二云通二。前四在因。后二居。果居果即以因由名因。然观疏意。有二释意。故疏结云。皆是因中方便求趣。即前顺释。义虽已备。今更助明。向言初四在因。后二居果者。初四因果之因。在过去故。后二因由之因。在现在故。或可初四如向所辨。第五果中之因。在现在故。第六通二义。以二世有故。若过去世。若成佛竟。必欲为生说大乘故。问此之六因。各是何释。答前之五因。唯约持业。后之一种。通持业依主。然说因中。有其两意。若依前说。说即是因。持业释也。若依后说。说之因故。是依主释。问六因之中。几内几外。答愿行求三。唯是于内。相说二种。唯是于外。持因一个。兼通内外。问几通几别。答行愿求时四是通。余经有故。余二是别。属此经故。或相通余。问几自及他。答前四为自。次一通自他。谓说无量义。乃至放光为自。四众瞻仰。八部欢喜。为他说因。唯自现身。即说因故。问几正因助因。答说因为正。余为助也。问几古几今。答前四是古。相说是今。问几因与缘。答行相为因。余者为缘。问几悲几智。答总通悲智。问何故已前不说此经。至于今日。方演斯法。答为离四过非故。所以今时方说。言四者何。一处。二时。三器。四法。离此四非。所以四十年前。世尊未说四非之义。行相易知。不烦别释。智者思之。问如来有大神力。何以初不为说。今时始说。威力何在。答一作业定。二报决定。若业决定。佛力不排。若尔。既佛力不排。何须先种种方便。何不待彼业尽根熟。而为说耶。答若不先以种种方便。及净名等示现。呵诸声闻。今时闻亦不解。所以先须方便。欲为大乘之渐。故曰也。上来所引。有作此释。故叙之耳。讲时不必繁文。事在临机而已。

疏后酬请者。此下将欲正明酬请。先叙菩萨成佛因由。故此已下。至永出三界来。总明成道。是时三千大千世界主等下。正明请说。

疏如经中说者。此下所引。是智度论。然彼论中。叙诸经所说。故今疏主。言如经说。

疏菩萨初生(至)出三界者。此明菩萨成道也。且依佛本行经云。释迦本名护明菩萨。为化众生。住兜率天。寿四千岁。天寿满已。五衰相现。告敕诸天。勿生忧恼。当于春初万物滋茂。正取鬼宿星合之时。为彼诸天。说于法要。菩萨将下。诸天号泣。时净居天。告众言曰。莫生忧恼。菩萨下生。定成正觉。还来至此。为汝说法。护明菩萨于夜下生。从摩耶夫人右胁而入。是菩萨母。梦见白象入己右胁。入是胎时。光明普照。六种震动。种种奇特未曾有法。母怀菩萨。满十月已。入园观看。至波罗叉树。准因果经。树名无忧。以菩萨威力。枝自然曲。柔软低垂。摩耶夫人。即举右手。执波罗叉垂曲树枝。仰观虚空。菩萨见母立地攀枝。即从母胎右胁而出。当生之时。放大光明。此等已下。并如文引智度论说。

疏即行七步放大光明者。涅槃经第四云。南行七步。示现欲为无量众生。作上福田。西行七步。示现昼永断老死。是最后身。北行七步。示现已度诸有生死。东行七步。示现众生而作导首。四维七步。示现断除种种烦恼。四魔种性。成于如来。应供正遍知。上行七步。示现不为不净之物之所染污。犹如虚空。下行七步。示现法尔灭地狱火。令彼众生受隐乐。

疏我生胎分尽(至)众生者。摄云。菩萨有三。一者。一生所系。二者。最后之身。三者。坐于道树。上生即一生所系。下生𡱈得二身。今说偈身。即当第二。若乃成佛。三生并尽。今此三生。唯约化佛。余未见文。以理而言。亦通余有。如第七地。唯此一身。即受变易。名一生系。八地已上最后身。往自在宫。坐莲华座。名坐道场。此取自受。有三生也。若他受用。理亦如是。观音之身。名为最后。其坐道场。一生所系。未见成证。理必定有。问一生补处。约何等生。名为一生。答且如弥勒。昔在人中。名一生者。一大生也。若据小且。而有四也。天中中有。及本有。二人中中有。及本有。二合乃四生。如七生等。依大生说。实理论生。有二十八。若尔。何故智度论说弥勒三生。答以在人中。即得成佛。故除人中本有一生。但言三也。问得变易生。已舍胎藏。云何于今。方说无耶。答舍之与受。俱示相言。理实久离此之秽业。问若论化相。尽有情界。有情界有。化何尽耶。答生既无尽。化亦无穷。且据一期八相之事。言尽何失。又问经说菩萨处胎。犹如婴儿。又经言如五岁童子。华严经明摩耶夫人腹。郭周法界。含容一切。菩萨在中。为诸菩萨。说诸妙法。何故不同。答根器有异。见闻不等。故曰也。游出四门等者。佛本行经。尔时虚空。有一天子。名曰作瓶。告太子曰。今须觉察。早弃舍出家。作瓶天子。欲令太子出园观看。发厌离心。太子即唤驭者。严驾好车。驭者依命。太子乘车。从城东门出。作瓶天子。化作一老人。太子见已。即问驭者。此是何人。时驭者因彼天子神通之力。白言。如此人者。世名为老。太子复问。何者名老。驭者曰。凡名老者。为于衰耄所逼。诸根渐败。无所觉知。气力绵微。身体羸瘦。既到苦处。被亲族驱。无所能故。不知依怙。兼且此人。亦不能久。非朝即夕。其命将终。以是因缘。故名为老。太子复问。此人独尔。一切皆然。驭者曰。一切众生。皆有此法。太子又问。我今此身。受老法耶。驭者曰。贵贱虽殊。凡是有生。悉皆未过如老法。问已通。回车入宫。作瓶天子。如前方便。令出园林。太子乘车。从城南出。天子化作一病人。太子见问。此是何人。天子以神通力。今驭者言。此病人。太子复问。此何人名病。驭者言。此人身体。不善安隐。威德已愚。困笃无力。死时将至。无处归依。欲得求活。极大困苦。以是因缘。故名病也。复有问答。准前而引。乃至回车还入宫。尔时天子。如前方便。令太子出游观园林。太子出城西门。天子化作一死人。太子问曰。此何人也。天子神力。令驭者答。此名死尸。复问。死尸是何。答曰。此人已舍世间之命。无有威德。今同木石。犹如墙壁。无有别异指弃一切亲族知识。唯独精神。自向后世。从今已后。不复更见。故名死尸。余之问答。如前可知。尔时天子。如前方便。太子乘车。从北门出。天子化作一出家相。太子问言。此是何人。时天子以神力故。令驭者答。此人名为出家之人。复问。出家者此行何行。答曰。此人恒常行善法行。善行平等。调伏诸根。善伏自身。能与无畏。于诸众生。生大慈悲。善能护念一切众生。以如是故。名为出家。太子来令引车。向出家人所。汝是何人。天子神力。令彼报言。我今名为出家之人。复问。何名出家。彼答言。我见世间诸行。尽是无常。舍一切世事。求解脱故。舍家出家。善行诸行。我名出家。若依因果经。皆是净居天子之所化为。又彼经老病死三。并问从者。第四沙门相。问化比丘。依普曜经。诸天化作老人等相。摄云。何问彼时。云何得有沙门。答有两释。一云是化。若尔。侍者云何识耶。虽无正教。外俗教中。何妨说有沙门等状。博闻乃识。亦犹牺皇等君。所有形像。记之典册。达观知委。问牺皇等君。是彼外事。外典可记。沙门非外。何得为例。答周书记佛生灭等事。宣尼说彼西方圣人。西方外论记。千年后有佛出世。此岂非外记内事耶。彼亦何失。二云。外道沙门。虽非是正。而亦厌世。承此生欣。逾城出俗。累年外学。若不尔者。云何见彼内道沙门。而求外法。准此二解俱通也。思之。又云。按智度论第一。太子以刀剃发。持上妙宝衣。贸粗布僧伽梨。以衣准人。沙门是化。而未甄分。故于外道。修苦乐行。然依本行经。皆天子神力。令驭者答。因果经。太子问化比丘。比丘自答。普曜经问于御者。御者具答。准本行因果两经。摄释问答。乃是徒设。若依普曜。问答无妨。有智之者。幸愿审思。

中夜观察见诸伎人等者。本行经云。太子在宫。夜睡眠时。净居诸天。至迦毗罗城。是时城内。所有人民。皆悉迷闷。有一天子。名曰法行。来至宫中。以神通力。令诸婇女。现种种恶相。太子深生厌离。作瓶天子。于夜半时。告言。今生一切诸天人。愿令太子舍离出家。修学圣道。太子闻已。从宫中出。合十指掌。至心念于一切诸佛。念已仰瞻虚空。时护世四王等。知太子出家时至。皆来聚集。诸天唱大声言。今时至矣。欲求胜法。莫住于此。太子思惟。我今时至。宜出家也。即唤同日所生奴子车匿告言。汝速被我今同日所生马王干涉。车匿再三。方被干涉。乃至太子谓马曰。我今最后乘。不复更乘也。时空中有一夜叉。名曰钵足。及诸夜叉众。各以手承马之四足。安徐而行。车匿白言。宫门已开。太子曰。我心决定无疑。出宫门已。至毗耶啰门。有一夜叉。名曰善入。共五百夜叉。见太子来。共相谓。太子夜半而来。我等可为太子开门。善入夜叉。开彼门已。太子出城。欲界诸天。各作端正摩那婆身。在太子前。引导太子。平坦道路。梵王及眷属围绕。在太子右边。忉利天众。在太子左边。四大天王及乾闼婆等。执持甲杖。在太子前道而行。虚空诸天。散华供养。从夜半行。至明星出。行二由旬。摩诃僧祇师言。十二由旬。复有诸师。行百由旬。至一聚落。名弥尼迦。至日出时。到䟦伽婆仙人居处。净居诸天。去太子不近不远。有一华鬘。名须蔓那。于其华下。作一净发师。执利剃刀。不远而立。太子见已。谓净发师。汝能为我净发以不。彼报曰。我能为之。即以利刀。剃于太子。无见顶相。绀螺发髻。时天帝释所落之发。以衣承之。将向天中。而以供养。剃落发已。己观于体上。犹有天衣。念言。此衣非是出家之服。谁能与我袈裟色衣。时净居天。知太子心。化作獦师。身着袈裟。在太子前。于是太子。以迦尸迦衣。价直千万亿金。复为种种栴檀香等之所薰修。从獦师所。易得袈裟。遣车匿还已。自手执刀。割于头发。剃除发须。身着袈裟。准智度论。令被自马行十二由旬。今疏所引。十四由旬。应有别据。请更捡勘。

䟦伽婆者。本行经注云。随言凡师。有处言贤守。于熙熙连河侧等者。依本行经。从迦毗罗出。迬往向彼优楼频螺聚落之所。居连河边。菩萨作念。今诸众生。求解脱者。悉行种种众杂苦行。见已发心。欲行可畏极苦之行。而有偈说。菩萨既至尼连河。以清净心岸边坐。为诸求道不真故。欲行大苦。化彼邪徒。菩萨复更思惟。世间或有沙门婆罗门。制限食故。而建立行。各守清净。彼等或唯食麦。或乌麻。或小豆大豆。种种苦行。菩萨念言。我今亦应如是。日别上食一粒乌麻。或一粳米大小豆等。日日如是。经于六年。厌其非道遂食乳糜者。菩萨六年既满。至春二月十六日。作如是思。我今不应将如是食而证菩提。我今更从谁边。求美好之食。有一天子。知菩萨心。速诣善生村主二女之边。至已告言。汝当知时。菩萨今求美食。然后欲证阿耨菩提。汝等今可为彼备辨。足十六分妙好乳糜。二女闻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速集十千牸牛。而构乳取转更将饮五百牸牛。更别日构此五百牛。转持乳将。饮于二百五十牸牛。如是一百二十五。六十。三十。十五。后日构此十五牛乳。著于一分净好粳米。为菩萨煮乳糜。其彼二女煮乳糜时。现种种相。尔时菩萨。至于二月二十三日。于晨朝时。齐慗着衣。欲向优楼频螺聚落。而行乞食。渐渐至于难提迦村。在村主家大门之外。默而立。欲求食故。是时善生村主二女。即便取一金钵。盛贮安置和蜜乳糜。满其钵中。自手执持。向菩萨前。白言。唯愿受我蜜和乳糜。菩萨问言。我若食谁。后将此钵。付嘱与谁。女言付与仁者。菩萨言。我如是器。无有因。处。女言。仁者随意。思念所作。菩萨受已。至尼连河岸。到已。持所得食。安清净之地。脱衣入彼河中澡浴。菩萨浴时。虚空诸天。以种种微妙香末。和彼水。雨种种杂下而于水上。菩萨浴已。欲度彼水。彼流遄疾。不能得济。尔时彼河。有一大树。名頞谁那(随言今者)。彼树之神。名柯俱婆(随言小峰)。时神以诸璎珞庄严之臂。引向菩萨。是时菩萨执树神手。得度彼河。菩萨食彼糜讫。以金钵器。弃掷河中。向菩提树。

受吉祥草等者。本行经云。菩萨念言。欲证菩萨。当坐何座。即自觉知。应坐草上。时净居诸天白言。如是如是。过去诸佛。皆坐草座。菩萨思惟。谁能与我。是时忉利帝释天王。即化其身。为刈草人。于菩萨前立。刈取于草。菩萨至彼人边。问言。汝名字何。答言。我名吉利。菩萨闻已念言。我今欲求自身吉利。且为他人。以求吉利。我今定当证获菩提。菩萨告曰。与我草不。时刈草人。即便奉草。菩萨受往菩提树下。又依因果经。名为吉祥。金刚座者。广百步。准大般若经第二。如来所行之处。法尔有金刚座。不尔。佛身便陷于地。

降伏魔军者。菩萨向菩提树。生如是念。此欲界内。是彼魔王波旬为主。我今应语令知。若不告彼。不成大觉。所以者何。为欲降伏魔彼波旬故。摄受彼故。亦兼摄受降伏一切欲界诸天。彼之魔众。魔宫殿中。复有无量无边诸魔眷属诸天。已于往昔。种诸善根。若闻我证菩提。则悉来至。发菩提之心。菩萨思已。从眉间白毫相中。放一光明。名能降伏散魔军众。放此光已。应时即至魔之宫殿。翳彼一切诸魔旧宫本业之光。又复斯光。傍遍三千大千世界。作大光明。一切皆满。彼时波旬。于睡眠中。心忽惊动。自然梦见不吉祥相。从睡而寤。遍体战栗。心意不安。普唤一切魔家眷属。皆令集聚。汝等诸人。我见不祥梦已。甚大恐怖。我应不久必失此处。恐思更有大威德福力之人。来生此处。替代于我。有一夜叉。名曰香兽。守护于彼菩提之树。去不远。见菩萨来。即更告一同伴。名为赤眼夜叉言。仁者汝速为我。往魔王边。咨如斯语。昔𤘽留孙。及𤘽那含。并迦叶等。诸天大仙圣。于此地中所居之处。成等正觉。今复更有精进之人。具足诸相。侵于魔王境界所住。是彼释种净饭王子。名悉达多。已舍苦行。来至于此。愿大王知时。赤眼闻已。速诣波旬所。如上说之。魔王闻已。即召他化自在。化乐兜率。三十三天四天等。并诸龙夜叉。乃至摩睺罗伽。鸠槃茶。罗刹。毗舍遮等。而敕之言。汝等悉集。听我处分。有释迦种姓之子。欲取菩提。我等相共至彼。断其如此勇猛之心。勿令取证。遂装束四种精兵。带甲持仗。又无量百千万亿天神鬼兵。能现种种可畏之相。如是军众。奉命即行。魔王告一切夜叉众言。汝等宜减少众。速诣菩提树下。伏藏而住。莫使释种在于此间。时诸夜叉。去树不远。伏藏而住。遥见菩萨来时。身体赫奕。犹如金山。照曜放光。不可譬喻。复闻树神报已。悉皆星散而走。魔王谓菩萨言。汝今不合此树下。何以故。此处多有毗舍遮夜叉罗刹。恒来食人。菩萨报言。我心无畏。亦非无智。但我久知。往昔诸佛。在此树下。得成圣道。以是来此。有一夜叉。语菩萨言。汝可速疾移他处去。菩萨报言。我愿在此。得成菩提。时彼夜叉白魔王言。更作何事。能得彼去。波旬报言。唯应种种方便。不听此处。菩萨见魔作是语已。铺草而坐。发如是愿。我今坐彼往昔过去诸佛所坐。金刚之处。坐已当伏魔王。断诸烦恼。当证微妙甘露清凉之法。尔时魔王。从彼地所。隐身不现。经少时间。即化其身。头发解乱。分土满身。着鹿褐衣。江唇干𪹥。状若饥渴。手中执持一大束书。速疾而来。向菩萨前。将所持书。掷与菩萨。江如是言。此一封书。汝释种摩那摩许遣我送来。此一封是尼楼驮许。一封是枝提伽。此一封是难陀。此一封是阿难陀。自外诸书。各各是彼诸释种童子。寄与汝来。其书上伪抄不实。虚妄言词。作如是语。提婆达多。今在于此迦毗罗城。以受王位。入汝宫内。尽皆纳受汝之妃后。取于汝父净饭大王。系牢狱中。自余叔父。白饭斛饭甘露饭。并诸释种王。尽皆驱逐。遣出城外。汝见此书。速疾须来。菩萨闻已。思惟世间境界。悉皆无常。秽污不净。念念生灭。无暂时住。思已誓言。我不成道。不起此座。魔王复告诸军众言。汝等齐意。莫惊莫怖。莫畏莫走。我试彼心。乃告诸女言。汝等各各。听用我言。汝宜至彼释种子边。试观其心。有欲情不。其诸魔女。听父来已。到彼处已。去菩萨不远。现种种谄媚之相。菩萨深心寂定。本来清净无垢。善摄诸根。调伏心意。彼既见已。生惭耻也。还向父所。陈己不能。魔王即自往菩萨所。白言。汝今何故。来在于此。此多恶龙。云雨野兽。可畏可惊。黑夜处所。独自入斯林下坐。汝可不畏彼一切诸怨贼盗之人。菩萨报言。我今欲求寂灭涅槃。往昔诸佛所行之处。最上无畏。诸有尽处。以求是故。独自在此树下而坐。魔复语言。汝速离此处。定得转轮王。七宝具足。统领一切。又汝身体柔软。长在深宫。今旷野多诸独兽。恐损汝身。又还本宫。得受五欲。悦目适心。然菩提难得。徒疲劳耳。菩萨报言。汝今不须作如是语。何以故。我意不乐五欲之事。我亦久舍四天下中。丰乐之处。及以七宝。我今不久。定取菩提。当得作佛。魔王更以方便。白菩萨言。速起速起。仁自小来。未见战斗。战斗刀兵。甚可怖畏。菩萨闻说。确然不从。我今已坐金刚牢固。结跏趺坐。甚难破坏。为欲证彼甘露法故魔。王波旬。汝欲作随意。魔王嗔发。语菩萨言。汝今何故。独树下魔。出虚吼之声。汝不见我所领来种兵众象马车步诸杂军等。以种种可怖之事。加及菩萨。尔时魔众。尽其威力。不能惊动菩萨一毛。菩萨语魔王言。汝善谛听。我本来此菩提树下。将一把草。铺已而坐。所以者何。恐畏后时共魔王波旬。成于怨仇。斗诤相竞。恶口骂詈。汝魔波旬。造诸恶行。无有善心。我今欲断汝魔波旬一切怨仇。欲灭汝等一切恶业。我若成就无上菩提。一切诸事。付嘱于汝。愿汝回心。生大欢喜。一切魔众。皆悉退散。势屈不如。各各奔游。问华严经有十相。未委此中有几种也。答十相者。一现舍天寿相。二现受生相。即王宫诞质。此二略而不说。三现为童子相。作是誓已下是。四现作出家相。游出四门下是。五现作苦行相。于熙连河下是。六现向菩提树相。厌其非道下是。七现降魔相。以智慧下是。八现乐寂净成无上相。证大菩提下是。九现转法轮相。是时下是。十现入涅槃相。此一且不说。然今正明出世。未明入灭。故此不论入灭相也。

疏鹙子等请(至)真应之果者。问何故鹙子弥勒文殊等。请境行果。各不同耶。答鹙子小圣。未能修行一乘之法。然但执我与如来等。不知所得而是其权。所以问境。欲知舍权取实故。文殊大智。能行一乘之行。所以问行。弥勒菩萨。果克当生。次居佛位。所以问果。故有差别。摄云。问鹙子问境。如何为说果之与因。开示悟入。前三为果。后一因故。答智所缘故。且得名境。示彼令知。使修进也。

疏破疑者(至)诸疑悔者。下破疑文三。初明起疑之人。次显疑除所以。后通释妨难。前中。初明疑人。后总结成中。先声闻。后菩萨。此初也。于中两意。初佛自成道。至永不作佛来。此正明声闻起疑所由。二故舍利弗。至断诸疑悔。引文为证。

疏诸小菩萨(至)且无分者。此菩萨也。然有二类。疑他声闻不得作佛。次有一类。疑自亦无菩提之分。

疏由是三乘俱有疑网者。总结成也。问前明疑人。但声闻菩萨。不说缘觉。何故结文言三乘人俱有疑也。答向言声闻等。即等独觉。故总结云。俱有疑网。亦可法华会上。无独觉果人。除疑得记。故前不引。有求彼者。斯亦为说。故此结文。三乘俱尔。然此疑中。可为四句。一疑自不疑他。谓二乘是。二疑他不疑自。谓地前顿悟菩萨。三自他俱疑。谓地前渐悟菩萨。四他俱不疑。地上菩萨。今所破者。但破前三。

疏由此经言(至)当作佛者。此显疑除所以。言声闻成佛无疑。由据佛所化应成之者。故作是说。非谓定性二乘二得成佛。此经正意。不破彼故。

疏此中破疑(至)除悔者。此释妨难。难云。破疑之中。亦破悔不。故此释云。此中破疑。亦兼破悔之相。云何疏云。昔悔修小。乃至知小乃为大之因故。若尔。何不标章。言破悔也。

疏云疑通三乘(至)不说除悔之唯小有者。舍利弗等。不定性二乘。未说法华已前。常悔修小行。悔。悔证小果。所以悔唯小有。菩萨修行大乘。元不学小。故无有悔。以宽摄狭者。疑通三乘。故名为宽。悔唯小有。故名为狭。今举破疑。以摄于悔。故云然也。摄云。问何故经云。求三乘人。疑悔皆断。答有二释。一云。文约义繁。合而言也。理实菩萨无得有悔。大胜小劣。不可悔胜方求劣也。二云。亦有如不定性诸小菩萨。于大菩萨。起悬岸想。退求小位。斯岂非悔。虽有此理。然无显文。说悔修大。以至理言。有悔修大。故信解品云。悔来至此。窃作是念。此或是王。乃至不如往彼贫里。肆力有地。复云何故至此。按此等文。即悔修大。若尔疏主。何乃言无。答疏意不彰菩萨有悔。然法华会无有此者。信解品中。叙昔事故。问三根声闻。各至何处。而断疑耶。答上根声闻。昔未闻大。不为授记。疑无佛分。今闻大教。授记作佛。所以疑除。故下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等。又云。汝等既已知。乃至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等。舍利弗闻佛说已。譬喻品初。踊跃欢喜。即起合掌。乃至得未曾有。又云。今从世尊。闻所未闻。未曾有法。断诸疑悔。今日乃知。真是佛子等。佛述成已。便为授记。即是上根断疑之处。故下经云。舍利弗。汝等信受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又偈云。诸求三乘人等。又佛从定起。偈云。舍利弗当知。诸佛语无异等。又云。一切诸世尊。皆说一乘道。今此诸大众。皆应除疑惑。又云。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等。又云。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等。又云。汝等既已知。诸佛世之师。随宜方便事。无复诸疑惑。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其中根人。闻说火宅三车事已。便生领解。佛述成已。便为授记。故授记云。我等亦如是。每惟小乘过。不知当云何。得佛无上慧。虽闻佛音声。言我等作佛。心尚怀忧惧。如未敢便食。若蒙佛授记。尔乃快安乐。佛为之记。便即疑除。其下根人。闻化城已。五百弟子品中。便生领解。佛述已记。既得记已。心生领解。便自悔责。故彼品云。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自谓已得究竟灭度。今乃知之。如无智者。又云。我今乃知实是菩萨。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以是因缘。甚大欢喜。得未曾有。即是下根断疑之处。问何故上根疑除方记。中下不耶。答根胜劣异。劣假闻记。迷情乃息。中望下胜。对上不如。故亦得记。复始疑昼。问悔通小有。即彼三品。并得有不。答上根有悔。经自具陈。中下二根。今略指述。序品末云。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等。譬喻品云。愿为四众。说其因缘。令离疑悔。即中根也。授记品云。每悔惟小乘过等。且中根也。五百弟子品云。顶礼佛足。悔过自责。即下根也。问三根有悔。悔有新旧。何者是耶。答五百弟子品中言悔。闻记方生。即新悔也。余者是旧。问疑即通于三乘。未知菩萨疑且新旧不。答吉藏师云。菩萨旧疑者。昔禀三乘之教。既疑道理有三。或疑退随二地。或疑进成佛道。今疑者。疑佛所说。今昔相违。昔说有三。今不应明一。今辨有一。昔不应说三。故方便品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问菩萨新疑。出何文也。答身子请中云。求佛诸菩萨。大数有八万。欲闻具足道。当知菩萨亦有疑也。问八万大士。皆是法身菩萨。何容有疑。答身子权行。接引实人。法身菩萨应同新学。故无过也。问何故除疑三乘俱说。列名授记。独无缘觉。答不障被三。但缘觉机。于法华会。根独未熟。故不列名。无亦得记。除疑索车。据彼向说。不谈彼果。故下言。诸求三乘人。即是据向。或可但据彼之根性。作如是说。非要有向索车断疑。

疏后破执者。下破执且三。初明能执人。次正说除执。后引文释成。能执人中。初人中。初声闻。后菩萨。声闻中二。初列差别。第二引论解释。前中复两。初且泛列。后引文明。

疏声闻有二(至)不定性者。泛列声闻。有其二种。余人善根涅槃时尽者。谓定性声闻。是菩萨等外。名之为余。身中功德。解脱神通胜遍等总名善根。庄严论中。取此名为顿舍所舍。如灯焰灭。不在诸方。或无漏种。名为善根。应审。

疏然瑜伽及法华论者。下引文。明声闻差别也。

疏二增上慢(至)罗汉者。今此举后。而列于前。如报执初禅为初果等。皆是慢人。其相至下自明。未烦预举。

疏三退已(至)种性者。若依瑜伽。名不定性。据法华论。名退还发。问何故不同。答摄云。法华一会。多是退心。不言不定。瑜伽总谈。不言退心。不定性宽。退心言狭。有不定性。非退心故。

疏经六十劫(至)小果者。文如下引。须诗检叙。问六十劫者。是何劫也。答虽无文定断。义准不是日月岁等之劫。以时节大少理。应合是增减劫也。

疏非不定性(至)不定性故者。此遮简也。有不定性。且名退心。有不定性。但名不定。不名退心。故言非不定性。是皆退类。然此意云。非不定性。尽是退类。有不是退者。何者是耶。即如疏云。且有昔日未求于大等下是。

疏法华论云者。下引论释。于中。初引。后释。从退菩提心下是。

疏其趣寂(至)令发心者。此趣寂增上慢。佛不与记。以根未熟故。所以佛不与记。若常不轻菩萨。与此二人授记。经云。汝行菩萨道。当得作佛。据论。菩萨与记。令发心故。非即实得作佛佛然。摄云。发心有二。一发趣向心。二发信向心。增上即初。趣寂第二。合而言之。总名发心。又菩萨有二。一者初业。二者久修。久修达器。随性与记。如胜鬘经。菩萨堪能荷四重任。求菩提者。授菩萨乘等。若初业者。未识根器。但总发愿。今得作佛。即般若经。我皆令入无余涅槃。不轻同此。

疏菩萨与记具理性因者。摄云。问案瑜伽论。理智双有。方名具因。今但有理。何得名具。答此经论云。示现众生。皆有佛性。若非理者。云何皆有。疏主依此。约理名具。具犹总也。众生齐有。故立具名。更有余释。如下当悉。问菩萨与记。尚令生信。佛何舍耶。答佛记作佛。必具国土名号等事。增上慢者。善根未植。而无此事。故佛不记。又有释云。如威音王佛时。根未熟者彼。佛不记。后末法中。不轻与记。何妨释迦在日。根未熟者。佛与不记。后末法中。有人与记。未必即是释迦却推弟子。令遣记别。以三世同。故举为例。

疏其趣寂者无大性者。此下疏主。正于论文。大意如何。谓论中言。趣寂声闻。根未熟故。佛不与记。菩萨与记。疏主意云。论言趣寂根未熟非。应言不熟。若增上慢。言未无失。其趣寂人。元来无有大乘之性。何得论其熟与不熟。理合应言。趣寂无大性。佛不与记。菩萨与记者。约具理因。具令信心不愚于大。所以与记。非趣寂人。根未熟故。后当可熟。菩萨与说。又菩萨与记。亦非令发趣大乘心。言当作佛。而与趣寂人记。若尔。何须与记。即次疏云。菩萨愿心。方便化之。令生信意。所以无记。何以知然。即次引文。如般若经。为证可悉。余文可知。

疏菩萨亦二者。下明菩萨。言且二者。前列声闻。有其二种。故此菩萨。还有其两。故称且言。

疏由生数少或令无故者。摄云。前三果人。有七生等。名生数少。无学生尽。名曰令无。或在凡位。经六十劫。三生修习。于此生中。从初生至极。且名令无。或初果人。能超得果。且曰全无。有云。涅槃经说。有二根性。一者利根。能超得果。即于此身。得罗汉果。或名全无。二者钝根。次第得果。摄云。问顿渐之义。岂由生数。若不由者。何事须言。答举生数等。意显得圣。得圣而有学无学别。显二差别。并能回趣。非言生数。证渐悟义。问理虽可通。致生数言。且非至要。且言二乘。即乃包尽。何藉生数。答若不言数。恐不能悉。学无学等。并能回趣。故非无要。

疏若从二凡者。摄云。二乘凡位。具二种性。修二乘行。未得二果。齐此已还。并名二凡。

疏曾发二心曾修二行者。谓发二乘心。曾修二乘行。

疏具彼性故修彼行故者。上句显前曾发二心。下句显前曾修二行。

疏闻思悟解(至)何必证悟者。此通妨难。难云。若曾发二心等。即名渐悟。既未证果。何名为悟。故此通云。闻思悟解。且名为悟。何要证果。名为后悟也。

疏况复且有(至)分等者。先解其义。后方释文。杂集论第十三云。未具资粮补特伽罗。已具未具资粮补特伽罗。已具资粮补特伽罗。乃至如是三种补特伽罗。由成就顺解脱分。顺解脱分。顺决择分。各三品故。约能引生顺决择分。及谛现观。如其次第。未定已定。即此生时。于谛增上清净信胜解相。是顺解脱分。即于此法。谛察法忍相。是顺决择分。如其次第。信增上故。慧增上故。此中三品。顺决择分者。谓除世第一法。由世第一法性唯一刹那。必不相续。即此生时。定入现观。非前位故。决云。前文意显资粮加行二位之中。各有三品。如其次第。未定已定。即此生时。然加行位。分为三品。未定已定。即此生时。在暖顶忍。除世第一法。第一法唯一刹那。名不相续。不可分之。然言即此生时定入现观者。此据刹那生说。前解脱分。言即此生。约一期说。又解。俱约一期生说。以世第一法云即此生时。既除世第一法。明约一期。虽增上忍。且一刹那。犹隔世第一法。非即此刹那生无间入见故。又复通分𣽈顶忍三。为三时故。彼论复有六种顺决择分。一随顺顺决择分。二胜进。三通达。四余转。五一生。六一坐。最初所起。缘谛境行。下品善根。即此善根。转成中品。是名胜进顺决择分。望前下品。是增胜故。即此善根。增至上品。于此生中。决定堪能。通达谛理。是名通达。又此位中。不定种性者。为回向最胜菩提。及诸独觉。为求无师自证菩提。转趣余生。是名余转。若于此生。定能通达。是名一生。若于此座。定能通达。是名一座顺决择分。然今文中。但言已定生。即此生时。及一坐顺决择分。意取生数少者。故不举余。此意摄云。此依凡位。望去见道。说为多少。问既约闻思。而释于悟。何以生等。为理证耶。答但曾发二心。曾修二行。即名渐悟。况复亦有去。二见道生数近者。不名渐悟。言生数者。意证文修。亦名渐悟。非以生数。证彼入见。方行大行。然非是彼师之本意。疏中两释。约生数者。非疏家意。疏主往在数门敷阐。诸德诤此顿渐之义。有人约此生数以判。故叙之耳。疏主但据或得二圣。或行二行。回趣大者。即名渐悟。

疏经据劫定(至)少者。此会涅槃文也。若言未入圣位。而有回向心。名渐悟者。何故涅槃经说。须陀洹人。八万劫等。回心劫数。不言凡夫。故此会云。其意可见。

疏此经所说(至)未爽者。此除执中。初述声闻。后叙菩萨。此经所说至为化记故者。述声闻也。然此意云。据论四种声闻中。中虽为二。说法华一会。正为退心。兼为应化。以满慈子。且在会故。义兼为三者。摄论十义中。无决定种性。今言义兼者。是疏主意。义兼定性。言十义者。至一乘章。当具分别。

虽亦可为二菩萨(至)未爽者。此叙菩萨意云。此经虽为顿渐二说。然经正宗。唯为渐悟。即三根声闻等益是。若据下经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然准此义。兼为顿悟。理且未失。

疏摄论十义解一乘云者。下引释成就中。初至小意来。明执小意。第二即摄论云下。引释成。

疏三种练磨心者。一菩提广大屈。引他况己练。二万行难修屈。省己增修练。三转依难证屈。引粗况妙练。然无性世亲摄论。皆广明相。今且依世亲。而叙释之彼第六卷云。论曰。无量诸世界。无量人有情。刹那刹那。证觉无上正等菩提。是为第一练磨其心。由此意乐。能行施等波罗蜜多。我已获得如是意乐。我由此故。少用功力。修习施等波罗蜜多。当得圆满。是名第二练磨其心。若有成就诸有障善。于命终时。即便可爱一切自体。圆满而生。我有妙善。无障碍善。云何尔时不当获得一切圆满。是名第三练磨其心。彼自释曰。此中对治三种退屈心故。唯修三种练磨心。所以者何。以诸菩萨。闻于无上正等菩提。最胜甚深广大。难可证得。心便退屈。对治此故。修第一练磨心。又诸菩萨。闻所修行波罗蜜多。最胜甚深广大难证得。心便退屈。对治此故。修第二练磨心。由此意乐能行施等波罗蜜多者。此中意乐。谓信及欲。菩萨于诸波罗蜜多。真实有性。具功德性。有堪能性。深生信解。是名为信。深信解已。乐欲修行。是名为欲。菩萨既得如是信欲。自性意乐。少用功力。修习六种波罗蜜多。当得圆满。又诸菩萨。于佛甚深广大言教。思议决择善巧转时。如是思量。如是无上正等菩提。难可证得。隔一念心。方可证得。心便退屈。对治此故。修第三练磨心。我有妙善者。我有一切十种地中。妙善积集。福智资粮。无障善者。谓金刚喻定。能破在骨粗重微细极难破障。此定无间。得一切障离系转依。云何尔时不当获得一切圆满者。此中意说。于障离系。似彼命终时。一切种智。如彼体圆满。又于此中三种练磨心者。谓诸菩萨善根无缺。善根力持。由此力故。则能三种练磨其心。心无退屈。初当显示第一练磨心。谓人趣中。无量世界。无量有性。刹那刹那。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云何我今独不能证。次当显示第二练磨心。谓诸菩萨。作是思惟。我此意乐。离诸障碍。波罗蜜多。悭等障碍皆无有故。不由功用。波罗蜜多。当得圆满。故证佛菩提。后当显示第三练磨心。有障善者。谓由世间善。而成其善。此有障善。尚命终时。即便可爱一切自体圆满而生。况我今者。由无障善。而成其善。不当成佛无上菩提。无有是处。论曰。此中有颂。人趣诸有情。处数皆无量。念念证等觉。故不应退屈。诸净心意乐。能修行施等。此胜者已得。故能修施等。善者于死时。得随意自满。胜善由永断。圆满云何无。复有余处颂云。十方世界诸有情。念念速证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且尔。不应自轻而退屈。是为第一。汝已恶道经多劫。无益受苦尚能超。今修少善得菩提。大利不应生退屈。是为第二。薄地凡夫初发心。向据远证菩提果。我已精进经多劫。不应退转劫沉轮。是为第三。三种练磨。论自解释。文相可见。不复繁言。余之料简。且依摄释。彼云。问依三练磨。未登圣位。云何得言。我有妙善。及无障善。答从当为论。若修不息。必得二善。二善既有。可不得果。非时已得。名有妙善。问此三练磨。在何地位。答有二释。一云。总在十信初位。二云。第一在十信前。及十信中第二。在彼十解前。及十解位。第三在彼十回向前。及回向位。故唯识云。此资粮位。于二种障。虽未伏除。修胜行时。有三退屈。而能三事。练磨其心。于所证修。勇猛不退。又云。三位中。通三退屈。不假别配。问三种练磨。通能所治。各以何法。而为自性。答能练磨。总以闻思二慧。而为自体。由闻于他发心修行。引他例己。䇿发自心。比量知故。故是闻思。所练体者。本有种姓。及菩提心。四菩萨菩提分等。所治即是三种退屈。所知障摄。即彼为体。由横思量。谓自无能。谓菩萨心。非众行因。谓果难得。故是法执所知障摄。问练磨者何义。答谓䇿发心。令其猛利。对治退屈。是练磨义。且犹练金。复似磨镜。令心纯净。立练磨名。

疏断四处障(至)分别者。缘法义为境者。摄云。法谓能诠之文。义谓所诠之义。无性摄论第六云。似文似义。释论云。似外相博。实唯在内。准此即以有似于无。内似外也。四处者。依世亲摄论第六云。由离声闻独觉作意故。论释曰。谓断声闻等诸作意故。摄云。由者因义。因离作意障。能入所知相。余三准此。断作意故者。释离作意。云所由也。此言断者。但是伏也。后三且尔。此意说云。初修菩萨。见生死苦。涅槃为乐。欲舍生死。欣趣涅槃。此即名为二乘作意。障大菩提。故须先断。由观生死涅槃同无相性。及修大悲。断执小乘生死作意。作意即障。持业释名。或二无学执自乘极。不趣大乘。亦名二乘作意也。第二论云。由于大乘诸疑离疑。以能永断异慧疑故。论释曰。谓于大乘甚深广大。能永断除异慧及疑。此中异慧。谓郑恶慧。于理动摇。疑谓犹豫。由于大乘诸疑离疑者。谓于大乘。安立法相。三自性教。谓若如说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诸如是等。永无异门。依遍计所执自性而说。若说诸法如幻阳𦦨。梦相光影。影像谷响。水月变化。诸如是等。虚妄异门。依依他起自性而说。若说诸法真如实际。无相胜义。法界空性。诸如是等。真实异门。依圆成实自性而说。于此一切异慧及疑。永无复转。论释自明。无繁别叙。摄云。问标言疑离疑。离疑之言。目于何法。答能断彼疑。名为离疑。或云。诸小菩萨。先于佛说。显密三藏。种种不同。而生疑惑。名为诸疑。后执一是。斥余为非。自为决定。名为离疑。据实未悟。依妄解。名为离疑。然摄释中。断前解正。若以义推。后释且得。第三论云。由离所闻所思法中我我所执。断法执故。论释曰。此中意说。断除法执。断执故者。乃至所闻所思法中。执我我所。终不于彼如实悟入。摄云。虽离诸疑。然随所闻。若教义等。皆执有性。便障唯识法空观智。故断法执。方入真观。故释论云。执着皆无。于其胜义。证现观故。第四论云。由于现前住安立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此中有颂。现前自然住。安立一切相。智者不别。得最上菩提。论释曰。谓加行分别智转时。如理作意。住一切定心。诸相作意。分别皆断。断分别故者。谓于现前色等现住。及骨锁等定所安立。一切所缘。诸境界相。皆不作意。无所分别。由无分别。方便能入。若异分别。终不能入现前自然住等。摄云。断分别言。而通一切分别之法。若随别说。是忍一位。能观之智。此即胜障入初地障。入初地时。自灭名断。问何以复须断此忍位分别智观。答此忍虽离能所分别法执。然自有彼微细分别。障彼初地无分别智。故须灭也。问何者为处。答处者处所。即四所障。由此四障。障四观行。从彼所障。名之为处。或此四障。是分别心所居之处。障即是处。前释依主。后释持业释。此此中总意。初二障彼厌小欣大之行。后二障彼舍妄证真之行。故得障名。若能断智。即观无相。及于三性。由证法空。及证无能所。断分别心。如次四智。断彼四障。问于何地位。断四障耶。答于十信位。断于初障。在十解位。断第二障。在十回向。乃至忍位。断第三障。在世第一。断第四障。问何以然耶。答十信位中。由离小心。初入大乘十信位故。所以能断初障。若十解位。由于大乘。离疑惑故。而得正解。修菩萨行。所以能断第二障。若十回向。至忍位中。由作遍计观。遣所执故。所以能断第三障。若在世第一位中。由分别观智。加行息灭。得成初地最上觉故。所以能断第四障也。问引三练磨。断四处障。有何意耶。答引四障来。释成破执。兼说除疑。第一第三。即破执义。第二即是破疑。其第四障。文便引来。然三练磨。有对治义。亦乘便来。非以练磨除四处障。

疏今破此执(至)是经者。明破执。意显二乘非极者。破执二乘果为极也。住二乘者等者。破菩萨执。以小菩萨。执唯已依大乘修行。可得成佛。已住声闻。不得作佛。今说此经。住二乘者。且得作佛。故破彼执。

疏由此摄论(至)二种者。彼中二乘作意。即执二果为极。言我能然。余不能尔。即诸小菩萨。执唯已依大乘修行。可得成佛等。名二种也。

疏诸疑离疑即是前破也者。前破疑中摄也。问此顿渐二悟。执佛菩萨已有分等。与破疑中何别。答执是决定。疑则犹豫。故二有别。今且论破小菩萨。若依华严。八地已上诸大菩萨。且有烦恼。且无烦恼。无烦恼者。现行已伏。有烦恼者。谓贪求无上菩提。作意欣求。而修行故。据此而论。非独破小。然依此经。且说破小。

疏初彰记(至)是经者。下彰记三。初标举。次引证。后结成。此初也。彰者明也。问过去十六子时。已闻法华。下经我在十六数。曾亦为汝说。既云闻一偈时。皆得成佛。何言未为授记。答溜洲解云。自退入声闻已来。未为授记。虽先为说。亦已妄失。故下经云。我昔教汝志愿佛道等。故下经云下。引证。故此以前下。结成也。下例如斯。不复繁述。

疏后彰行者(至)行故者。且三。初标。次引。后判释结成。此初也。

疏故下经云(至)一事故引者。文也。摄云。问若未先行。今说令行。可名彰行。佛子心净。即先已行。如何得言。今说法华。为彰行耶。答举大先行。令复小者且慕行之。举胜引劣。冀令二乘。见贤思齐。且不违也。此经上下。多有此妨。仿斯通释。

疏要由修福慧(至)功德者。判释也。要由修福慧等者。摄云。初之五句。如次配眷属境界文字实相观照般若。并名因行。第六一句。即一乘果。由前五因。得此果故。或云。初之两句。明修福慧空有二行。次之四句。明观教理行果四种。虽云修行。未知如何可以修之。故举教等。令依修习。同本彰于行。何故说彼理教等耶。答虽言于行。要在理等。若不因诠。行从何起。不知理果。而何所欣。故说无失。因即七地等者。七地者。依瑜伽四十九云。前之六地。唯菩萨地。第七一种。菩萨如来。杂立为地。何等为七。一种性地。二胜解行地。三净胜意乐地。四行正行地。五决定地。六决定行地。七到究竟地。如是七种菩萨地中。最后一种。名为杂地。未发心位。名为种性。发心已去。在于地前。名胜解行。入于初地。名净胜意乐。从离垢至远行。名行正行。第八地菩萨。名为决定。有三决定。一种性。二发心。三不虚行。此第八随在第三决定。第九地菩萨。名决定行。第十地菩萨及佛地。名到究竟。第十因究竟。佛地果究竟。四菩萨行者。一菩提分法行。二神通行。三波罗蜜多行。四成就有情行。又问。七地既通因果。何故言因即七地四菩萨行。答第七究竟。通因及果。因说七地。理且无失。下随所应等者。摄云。下文散广。不可繁谈。今略叙之。示方隅耳。其七地者。如舍利弗等。在法华会。未解一乘。未趣大乘。名种性地。或初发心。亦种性地。经二万劫。到十信故。分别功德品云。八世界微尘众生。发菩提心。观音品云。八万四千众生。发无等等心。此等并名胜解行地。分别功德品云。众生得无生法忍。天亲释云。而是初地。即是第三增上意乐地。又云。菩萨得闻持及旋陀罗尼。即是第四行正行地。此且一相而说也。又云。菩萨能转不退法轮。即当第五决定地摄。又云。菩萨得乐说辨才。即属第六决定行地。又云。菩萨能转清净法轮。即是第七究竟地中。菩萨位摄。寿量且明三身佛果。即第七地果究竟摄。彼等经文。下疏自说。四菩萨行。下且自明。

疏初利今(至)得益故者。利今文二。初略释意。第二辨相。此初也。

疏此有二类(至)证利者。下辨相中。初列。次辨。此初也。

疏果记利者(至)益今者。下辨中。先标。次叙。此标也。会二者。会二乘教行。归一乘之理果。或云。总会二乘教等。归一乘教等。故称会二。破二者。二乘执二果为极。今说非极。令归至极。此义至下一乘章说。盖是灵山一会。三根声闻。授记作佛。即是利今。果记利也。摄云。问授记何不在前彰记门摄。答前门摄谈。而为记别。后门别记。利益不同。故分二门。且无失矣。

疏方便品下者。下叙释中。初经。后论。虽知六处示现授记下是。自下科判。随义略指。不能具列。智者当思。

疏经出六处示现授记者。意云。此六记中。有因法华佛记。有不因非佛记。为有简故。故言经也。

疏二者同记(至)俱时与记者。摄云。问法明普明。二种不同。何名同耶。答法普虽异。明名同故。故名同记。若尔。善现名为名相。学无学等。名为宝相。相名同故。应名同记。答经品不同。根性且异。不可为例。问品同性等。即名同记。庆喜罗睺。性等品同。应名同记。答性品虽同。名不同教。又云。满慈一人。名为法明。余名普明。以少从多。总名同记。斯且无失。又云。庆喜罗睺。合名同记。为欲简别五百千二百等。故言后记。若言同记便滥彼故。为言庆喜等。与五百等。同一记故。若言前同记。后同同记且滥。故但言后记。

疏与天女记者。摄云。法师品中。言八部等。一切闻经。皆与授记。据此文宽。得有天女。或但此经。通记之处。即摄释女。非𡱈一品。然准经文。无有天女得记之处。不依上释。论乃难通。学者当审。

疏初已三及第五(至)当知者。料简也。问初二第五。理则不违。第四一种。既不由闻法华。何名利今记也。答然在于会。可言利今。

疏合四位益者。摄云。问前二位。为是此界。为彼方耶。若是彼方。何开此经。现益之事。若此界者。经无明文。以何为准。又复疏主。下释彼文云。前二位彼土得益。一何𭿺𥍿。答准上下疏。疏有二意。一者。四位总此界益。故判四位。总名利今。二者。前二彼界之益。经文形势。有此难准。故为二释。又云。初之两益。由闻彼佛说法得益。后之二类。遥见地动获益故。前后各二。别观文势。初二似如彼方。审而长读。俱为此益。前后皆有娑婆世界言故。故皆属此也。摄云。问四位之中。第二第四。而云记者。何佛记耶。答为二释。或即彼佛。或即释迦。文不明言。任情取舍。问彼佛者。何名现益。答由闻法华。赖彼佛记。且名现利。问既得授记。何不属彼果记利中。答虽云得记。文不记为成佛之事。但可记彼地位等事。故非属果。

疏分别功德(至)菩提心者。问既言得菩提。得何地位。又复何非果现利摄。答论云。八生等得者。证初地菩提故。此非得果。现生中证。故现证摄。问若是初地菩萨。何故经中云摩诃萨。答地前菩萨。望未发心。及二乘等。且名大故。又菩萨有五。一发心菩萨。十信已前。发厌生死。求菩提心。二伏心菩提。三贤中伏烦恼故。三明心菩提。即初地上。证百法明门等。四出倒菩提。八地已上。离分段死变易故。五无上菩提。佛果位是。今言得菩提。即第三门心也。余义至文当释。下皆例然。

疏前之五记(至)法华者。结判也。前之五记等者。即前引论。六种记中。取前五记。是果记利。此二十五类等者。天授品中有四位。分别品有十一位得证。一位发心。并前为十六。药王品下。有其九品。以九配前。成二十五也。问如何灵山。安此多众。答如无色界。共立毛端。或可是佛不思议力。如真会等。或此等多众。皆是变净土后。闻经得益。不同于秽。后二解好。又问释迦既是化身。如何获益。乃是登地等菩萨。又资粮位。见一四天下化佛。加行位。见一三千化佛。无见报身者。哲答云。以三身相依。化即报法。不相离故。又地前见报。且见化佛。若登地见化。且成报也。

疏利后者。自下有三。初标。次引。后总释成。

疏散廗已后(至)皆是利后者。此标也。余文可寻。不能繁指。摄云。问他随喜福尚无边。自受持等。云何乃少。答理实无限。若具彰陈。恐诸小智。心生狂乱。狐疑不信。故般若云。我若具说。心即狂乱。是故略举。随喜犹多。故智亲听。福不应冥。复有人问。佛在自说。可为利益。灭后遗教。何成益耶。答只如先帝虽崩。遗制犹须行用。厥父虽殁。告身且荫子孙。所以佛之遗教。且有利益。

疏初显时者。下时文两。一总略释。二广辨时。

疏诸佛设教(至)大乘所摄者。略释也。问此正明时。何须说机。答将欲辨时。先须约教。教不孤起。必对其机。机缘有殊。教分顿渐。由此方能识教时分。意云。由机有异。时且不同。或云。此通解时机二别。前解为胜。如胜鬘经等者。摄云。胜鬘说彼四实一权。为对决定四种机故。顿教大乘者。即四乘中。大乘是也。一乘权者。即彼经会以前说言。唯一乘者。是权说也。问彼经上下。总无此言。何得以知一权四实。答直据显文。彼似非有。以理取教。之即非无。言四乘者。经云。摄受正法。

善男子。建立大地。荷四重任。乃至授以大乘。言一乘者。经云。若如来随彼所欲。而方便说。即是大乘。无有二乘四乘。不言随欲方便。故明四实。一乘即言随欲方便。明说一权。若不尔者。随欲等言。何所彰表。问随何意欲。说一无二。答法华等。随不定意。说一无二。胜鬘会之。云方便说。问若说一权。应唯三实。四中大乘即一乘故。答唯说一乘。不立余运。此佛权说。名之曰权。非大体无。名为权也。四中大乘。对大根性。同余三乘。有所对器。故四名实。问四对定四。应器名实。一对不定。随性非权。答望自不定。是实非权。形四定性。故权非实。如此经中所说一乘等者。摄云。问胜鬘说四同重担。即言四实一乘为权。法华说乘。同诸草木。且应一权三乘是实。答法华本为不定声闻。故说一实。下因转破。说三草木。而非本故。故非三真。理实各对定性而言。且得言实。对望不同。故不相例。又云不同。以不定声闻。必舍小归大。故一称实。若尔。舍小归大。大得实名。身子舍大学小。小应名实。答不例。舍小归毕竟更学大。

疏古有释言者。下广辨时中。初古。后今。古中。初叙教时。后定是非。

疏古有释言(至)等是者。法苑云。昔时有隐士刘虬。立五时教。或有说云。真谛三藏立五时教。然菩提流支。别作。文疏破之。真谛居梁。流支在魏。故知不是真谛等作。先师云。齐朝时人。年二十八。为当阳令。二十九为南郡亟。南郡荆州是。丞今之司马。年三十三弃官。居武都山。立教有二。一顿。二渐。顿如华严等教。渐复有五时七阶差别。言五时者。一佛初成道。为提谓波利。说五戒十善人天教门。二佛成道后。十二年中。说其三乘差别教门。如次应知四谛因缘六度。未说空理。三佛成道十二年后。于三十年。说空宗般若维摩思益。未说一乘破三归一。四佛成道四十年后。于八年中。说法华辨一乘义。破三归一。未说佛性。明佛常住。五将灭一且夜谈涅槃。皆有佛性。说身常住。是了义教。七阶者。第二时中。别开三乘。即为七地。亲捡刘注经。不见此之说。应别制造。有如是明。因此略明。古来诸德。立时不同。一后魏菩提流支。唯立一时。所以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等。二北梁昙无谶。立二种教。所谓顿渐。顿如楞伽等。为诸菩萨上根性说。渐者始从鹿苑。终至双林。藉浅至深。故即同其半满二字。三梁朝真谛。立三时教。佛成道后。七年已来。名转法轮。七年已后。四十八年已来。名照法轮。即般若等。自此已后所说诸法。名持法轮。即解深密等。四隋朝笈多。立四时教。一四谛教。即小乘经。二无相大乘。即般若经。三法相大乘。即楞伽等。四观行大乘。即华严明贤圣行位故。五唐朝波颇三藏。立五时教。一四谛教。二无相大乘。三观行大乘。四安乐大乘。即涅槃经。说常乐我常。五守护大乘。即大集经等。佛遣诸佛。守护国土等。

疏唯说三乘有行之教者。摄云。总对三乘而说。于有三乘。各依自乘所观观行差别。而为有也。

疏说彼三乘同行空教者。摄云。对彼三乘。总相说空。三故悟异。二乘达我空。菩萨双悟。

疏此中犹未(至)佛性者。指寿量品我在灵山等。此略明常住。不如涅槃分明显说常住佛性。金刚之身。不可坏故。故涅槃云。若有人言。如来之身。是无常者。云何此人。舌不堕落。又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以法常故。诸佛亦常等。

疏乍观可尔理即不然者。下觉爱破也。初且总非。后按文难。此初纵夺非也。乍观可尔。且纵许。理即不然。即夺破。

疏提谓经说(至)教也者。按文难也。初至名曰密成。是按教文。云何但言第一唯是世间教也者。正难也。宣律师感通记云。即摩伽陀国。向北一千余里。有国名缚唱。有处说此䓗岭。东向五百里。有一长者。名曰提谓。与五百人。南海采宝。回过摩伽陀国。去上茅城六十里。近伽耶城。忽然云雾暗天。风雷九十起。时提谓等。不知所由。有善卜者。云是树神。遂将麨蜜。而共求之。树神知来。化作一人。于路而立。谓提谓曰。汝何所之。提谓二人。具陈上事。树神答曰。神者我是。问曰。何故为穴。神曰。有迦毗罗国净饭王子。舍国出家。于苦行林。六年修道。在我树下。成等正觉。号之为佛。长者根熟。闻佛名已。心生欢喜。树神语曰。佛成道。未有供养。汝之麨蜜。可将奉佛。提谓遂即却报余人。闻悉随喜。俱至佛所。树神教令。达佛作礼。却住一面。奉佛麨蜜。佛便受之。与受三归。并为广说三归功德。闻已。发菩提心。佛便为记。号曰齐成。若准文引普曜经云。曰密成。有本齐成。传写者谬。问佛初成道。未有法僧。云何为彼提谓。受三归耶。答提谓见佛。佛为佛宝。三归功德。名为法宝。僧虽现无。令归未来。故归三宝。或依一体。佛即收三。若据律中。有二贾人。来至佛所。为授二归依。

疏先忏悔(至)吾我本净者。先忏悔彼等者。摄云。问佛适成道。法犹未唱。何得有谤法之𠍴。而言悔耶。答罪通过现。佛示令悔。四大本净等者。摄云。悟四大等本唯真理。离于妄执。故名本净。但申正解。非者不叙。又摄云。按觉爱难五时教。引提谓经云。四大本无。乃至六尘本无。又云。吾我本净。是人无我。即此备明二空。穷宗之记者。准此疏主。取意而谈。本无本净。义同文异。或经有异。故不相违。悟四大等。明法空理。吾我本净。明悟生空。疏本言五。而笔误也。又五我本净者。即五蕴是。若尔五我五蕴何别。答依他遍计有别。谓诸外道。妄执五我事等。世尊为破此妄执故。说其五蕴。不能了蕴是众缘生。妄执为实。若能证知本唯真理。名之为净。同既有四大本净。何不有四我本净。答外道多执内蕴为我。故不说之。或言五蕴中。即摄四大。故不别说。若尔者。言色蕴时。即摄四尘。何须别立四大净耶。故前解胜。得不起法忍者。准仁王及大般若。忍有五种。各各有三品。一者伏忍。地前三贤。为三品故。二信忍。初三地证不坏信故。三顺忍。次三地顺二乘观故。四无生忍。次三地分段烦恼更不起故。名不起法忍。五寂灭忍三品。第十地及等妙觉。得柔顺忍者。摄云。准仁王经。四五六地。名为顺忍。相同二乘顺无生故。依佛地经。唯第六地。名为顺忍。论自释云。随顺无生法忍故。问何乃不同。答仁王总约近远得名。佛地唯依近顺名顺。问柔者何义。仁王佛地。何无柔言。答柔者调柔。我见若存。是非等起。不名调柔。四地永亡。故得柔称。又此三地。能断害律。羸劣随眠。得名柔也。广略不同。故诸教异。三百龙王。得信忍者。摄云。按仁王经。初二三地。得不坏信。相同世间修绝或修。总名信忍。而言龙者。化相而言。实大菩萨。故华严云。何阿耨池龙。出水洽济瞻部洲人。皆大菩萨。若不尔者。岂畜生身。有得圣耶。若许。便违一切圣教。自余天等至道意者。十信已前。发大乘心。然尚未入十信位中。且可即是十信初心。十亿天心至十善者。十信善位中。有上中下三品。十善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铁轮王等。提谓长者灭三界苦者。既入初地。或是八地。便受变易。更永不受三界分段生死苦身。故言灭三界苦也。即是初地或八地者。谓经自言灭三界苦。即是出分段死。入变易生。经中为无悲智二言。故置或字。提谓若是智增。即是初地。若是悲增。即是八地。由此不定。故疏云或。

疏云何但言(至)世间教也者。上总引文。今正为难。难意云。然提谓经。或得不起法忍。乃至或授成佛记。据斯此义。皆为菩萨。云何乃言。第一唯是世间因果教也。

疏但为此日(至)法轮方名转者。摄云。此释外难。外难意云。为提谓等。说法之日。有得坐者。何不当即名转法轮。至五比丘。始名为转。答意如文。问经文自言。提谓等众。得果大小。各各不同。何故不名三乘同观。答但言果别。不说同观。问五比丘时。岂说同观。答即下所引。大般若之转四谛。是同名同观也。溜洲云。法轮有二。一化渐悟。二被顿悟。三七日后。名转法轮。据化渐悟。若依顿悟。初七日等。且得名转。若不尔者。如何得言。佛所施为。无非法轮。总有二义。三乘同观。二一座成坐。故得名转。故云。三转法轮于大三千。摄云。法轮有二。一者同行。同观四谛理故。二者别行。三乘观境。得果名别。三七日后。名转法轮。据通行说。若言凡所施为。并名法轮。依别行言。且不相违。

疏次第二时教。此牒起也。

疏觉爱难云有教者。此正破中。初按文。后云何乃言下正难。觉爱者。菩提流支。此云觉爱。大般若云。佛在鹿野小者。此文即当第三七日三乘之人。同观四谛。若尔何故解深密经云。佛初一时。在波罗痆斯仙人堕处。唯为发起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法轮。彼此俱是大乘。一三得益。何乃乖返。答曰。据理。初转法轮。三乘俱益。正为声闻。傍兼中大。深密据正。说利声闻。般若通其傍正故谈。三乘得益。正傍别说。且不相违。

疏是知一雨(至)先后者。上已难竟。下申自义。兼及释成。是知一雨普润禀教不同者。此述自义。不可说佛教必有先后者。此返释也。意云。佛所说法。犹如一雨。受润有殊。不可定判佛教先后。

疏今依古义正者。自下叙今。先破。后释。此初也。今依古师。觉爱且破初二两时。自余三时。且如彼破。乍虽可尔者。纵词。理即不然者。夺意。

疏依今新经(至)三时者。下释中。先略举。后广引文。此略举也。然此意者。若顿悟之教。唯有一时。以大机不从小发故。若渐次之教。即有三时。以从小至大乘故。

疏解深密经者。下广引三。初引诸教。次会通。后结成。

疏依于三性(至)性已者。三性者。唯识颂云。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释曰。就二颂中。初一颂解遍计性。次半颂解依他。后半解圆成。言遍计所执性者。周遍计度。故名遍计。谓由虚妄。分别执彼。若我若法。自性差别。总名遍计。言依他起性者。谓三界心。及心所等。依他众缘。而得起故。此性非无。名依他起。如外种子。托众缘生。且名依他。言圆成实性者。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言三无性者。唯识颂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释曰。即依前三性。立三无性。依遍计所执。立相无自性性。依依他起性。立生无自性性。依圆成实性。立胜义无自性性。问云何依三性。立彼三无性。答唯识论云。谓依此初遍计所执。立相无性。由此体相毕竟非有。如空华故。依次依他。立生无性。此如幻事。托众缘生。无如妄执自然性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依圆成实。立胜义无性。谓即胜义。由远离前遍计所执我法性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如太虚空。离遍众色。而是众色无性所显。言皆是遍计所执性已者。谓于三性。说三无性。总是遍计所执性。问何以说三无性皆是遍计。答说三无性。是佛密意。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非性全无。说密意。言显非义。谓后二性。虽体非无。而有愚夫。于彼增益。妄执实有我法自性。此即名为遍计所执。为除此执。故佛世尊。于有及无。总说无性。上且略叙所要。广如唯识所说。

疏毗湿传药者。摄云。此云有功德药。有言此云天马耳。形如干姜。摄云。取前为正。一者名宽。二者疏主。三藏门侍。相传非谬。此意说云。于诸丸散汤等之中。若置此药。令余诸药。功能转胜。于一切教。置此三性。了义云经。义乃显了。余喻准此。

疏波罗痆斯者。摄云。此乃河名。义无相当。故不制也。问唯菩萨念佛三昧经云。波罗奈城。云何名河。答城从于河。立名无失。

疏仙人堕处者。摄云。按婆娑云。昔时有王。将诸婇女。在园游观。有五百仙人。乘空而度。见已堕落。因立名焉。问瑜伽深密。文既言堕。为同小部。为取大乘。若同大乘。何乃言堕。答为二释。随转理门。文言堕故。二依大乘义。堕者即是住之异名。

疏总密说有(至)有其何性者。然第一时。但总密意而说言有者。其有依他圆成。有其遍计。不的言有何性。故云然也。

疏总密说空(至)且空何性者。此第二时中。但总密意。即说言空。不的言空。空其何性。为空遍计。为且依圆。

疏有为无为(至)为空者。依他圆成二性为有。依他即有为。圆成无为。其遍计性。我及我所。体性是空。如空华等。

疏转照持者。转四谛法。置他身中。含生解故。说般若空。合以智慧。照破有执。明非空有。意除滞着。方何任持。以为究竟。

疏涅槃亦言(至)如是者。摄云。问按涅槃经。初医服乳。喻于外道。客医断乳。及后教服。皆譬如来。如何有教。同于外道。经言初医。性复顽嚚。且后不知病起根原。复不善解风冷热病一切诸患。岂我世尊有斯过耶。答慧日论曰。此对外道执有我。为破此有。令入人空。且密说人空。义显为小。初说法有。次破法有。密说法空。涅槃会中。方为显说。除外道执有故说空。除声闻执空故说有。以闻佛性。非妄计我故非有。有常等故非空。合第二时。摄释有破。然今疏之取意而立。智者当思。复有释云。初医服乳多死者。喻凡夫外道着我。沉沦。不服皆差者。喻二乘无我。出证涅槃。后和药服者。双对凡夫及二乘等。对治凡夫妄执有我。须说无我。对治二乘执无我理。须说有我。此言我者。即是大般涅槃。乐净常我。故中百论偈云。诸佛或说我等。

疏若以偏圆(至)不相违者。此下初判。次遮。后会。若以偏圆等者。判释也。从小向大。教有三时。非如古师。一五时等偏圆者。小乘名偏。大乘名圆。从小向大。名依偏圆。非一五等者。一谓觉爱。五谓刘虬。意云。若依偏圆。教有二别。非一五等。不可难等者遮难。难云。若教定三。何故经言。一雨普润。三草不同。既言一雨。故知。教但有一。何得立三。其顿悟之机至不相违者。会通也。一果之证者。摄云。不证小果。唯取大乘。名一果也。

疏此经三周(至)此经者。自下先总判释。后为显第三时下。结成也。

疏后显机者下。显机中。先引教文。后总判释。前中五类。一明一机有二。涅槃法华。二说两机有三。善戒地持摄论。三显三机有二。且法华涅槃。四彰四机且二。般若胜鬘。五论五机。文有三别。所谓楞伽庄严瑜伽。

疏依涅槃(至)大乘性者。下明一性。初引文明。后彰所为。此初也。

疏此经既说(至)教被彼性者。此彰所为。且有本云。初彼大乘根性。

疏然性有二(至)作佛者。将明根异。先标种性。后方辨释会违。然性有二等者。释也。如下自明。不能预举。前皆有之等者。释会也。前皆有之。后性或无者。辨释。意云。前之理性。一切凡圣。悉皆有之。若四智菩萨行性。有无不定。故置或言。言谈有藏无说皆作佛者。会违也。然涅槃经。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悉得成佛者。意云。有行性者得成。非唯理性亦成。若尔。何名一切皆成。答谈其有者藏隐无者。故称一切。即少分一切。非言一切有无性等皆得成佛。又云。谈有理性藏无行性。故言皆作佛。前解应正。智者当思。

疏依善戒经(至)无性也者。下明且性。文三。善戒地持。合一处说。于中。初引。后被。此初也。六处殊胜者。此出无漏种性之体。无始者显法示义。六处殊胜者。谓十二处中。第六意处。摄第八识。其识含藏本有无漏种子。此无漏体是殊胜。此第六意。六中数。故言六处。更有余解。不及此释。广如唯识疏。

疏此被有性非被于无者。此彰所为也。

疏依有非无胜劣异故者。下皆文三。初标。次引。后彰所为。下皆例然。学者当悉。此初也。问此下皆先标起。何故前引善戒地持。答云。作者随时。不可齐一。然下标文。不过依有。非无胜劣有异。有无俱彰。大小类别。依同非异。以别摄通。通别类异。现当非有等。若准摄释。总先通解。今各至文而辨。庶使新学易知。依有非无胜劣异故者。下引摄论。依有性说。不依无性。以菩萨声闻皆是有性。菩萨为胜。声闻名劣。此且应言。依同非异。文略不言。

疏天亲摄论(至)智力者。引文也。十力有根上下智力者。佛能观知。观所度生。根有上下。故佛智力。有上下也。上者菩萨。下者声闻。

疏依有非无(至)就别者。标也。依有非无。如前无别。依异非同者。二乘别说。不一处明。故言非同。以通就别者。三乘别明。不说不定。即以不定。就别而论。

疏远尘离垢者。摄云。论有二释。一云。由见所断诸烦恼缠。得离系故。名为远尘。由彼随眠。得离系故。说名离垢。二云。以现观时。有粗我慢。问无间转。名之为尘。若遍了知所取能取。所缘平等。即彼断灭。故说远尘。一切见道所断烦恼。随眠断故。故说名离垢。

疏有无俱彰(至)摄通者。有性无性俱明。故言有无俱彰。菩萨为大。二乘为小。故云大小类别。二乘合说。而不别明。故言依同非异。三乘别明不说不定。即以别性。而摄通性。故云以别摄通。

疏涅槃经言(至)一阐提者。彼经二十四云。初病者。谓定寿命。是人已于无量世中。修三品善故。如郁单越人寿命千年。次病者。是义云何。善男子。如是之人。命虽未尽。有九因缘。能夭其寿。一知食不安。即反食之。二多食。三宿食未消。而复更食。四大小便利。不随时节。五病时不随医教。六不随瞻病教来。七强耐不吐。八夜行。以夜行故。恶鬼打之。九房室过差。以是因缘故。若遇即差。不过不差。后病者以命尽故。初喻菩萨。若遇善友诸佛菩萨。咨受深法。若不遇者。悉当成。何以故。以能发菩提心故。次喻二乘。若闻善友诸佛菩萨所说深法。发菩提心。不值不闻。则不能发。后喻阐提。若遇善友诸佛菩萨。闻说深法。及以不遇。俱不得离。一阐提心。以断善故。不能发心。若能发心。则不复名一阐提也。摄云。问四依菩萨。供佛极多。独觉之人。自然悟道。何言菩萨不遇疾疗。二乘要值。方得病疗。答言遇不遇。约始发心。不障后时得奉多佛。声闻必出得遇无违。麟角一人。望远且遇。或从多分。理且无爽。问准何得知。菩萨不遇。亦能发意。若瑜伽论云。菩萨四缘。而能发心。四缘下当自引。至时检叙。

疏依有非无通别类异者。依有非无者。如前已说。通别类异者。通谓不定性。别谓三乘性。

疏虽未证入正性离生者。摄云。正性有二义。一者涅槃。二者圣道。见所断惑。为众惑本。犹如生食。为众病本。名之为生。圣道能断。名为离生。又大般若三百七十八云。以何为生。以何为离。佛言。菩萨以一切有所得为生。以一切无所得为离。又四百八中。以生食等。而为喻也。问何故前释般若不同。答前依瑜伽对法等论。通三乘释。般若唯依菩萨以明。望义异也。意云。不定性人。虽未入见道。离彼烦恼。闻此法已。皆发道心。或离生者。即离异生性。此解且善。智者应思。

疏诸论虽说(至)离生者。摄云。有回心已。即受变易。有未受者。论据即受。说圣回心。经依未受。故言未入。正性离生者。此人虽曾行二乘行。未得小果。闻大乘经。即发菩提。意云。此不定性人。未得小果。而即回心。既是凡夫。未得无漏。所以不能即受变易。若准此义。前解渐悟二师之中。后师为正。问如有一类。具三乘性。先不发心。不修二行。而顿求大者。此人为是顿悟。是名渐悟。为是定性。为不定性。此义应思。有解云。虽顿修大。仍是渐悟。不定性收。以有二乘种性故。今解不然。是顿悟摄。仍名不定。不修二行。如何名渐。问岂诸圣者。受变易已。方始回心。而言今说不受变易。已回心者。答得圣回心。即受变易。非谓受变易已然始回心。问其变易生。为一度受。为复多耶。答非一。谓圣者回心已去。欲拟长时修道。愿我所有。无漏资本。招生之业。令得十劫二十劫等。随短长分限。时既满已。更当如是发愿。乃至成佛。

疏此经被彼(至)定性者。大乘定性。谓发阿耨菩提心。小乘定性。即远尘离垢。问何故般若唯约有性。不言无性。答据入圣者。而辨乘性。故无无性。且依是说。然未尽理。何者。今但对缘而说。所以故无。或可前说且得。

疏有无双彰以通从别者。准前思择。

疏又胜鬘经(至)授以大乘者。泛明重担。总有四种。一凡夫以妻子为重担。二前三果人。以爱结为重担。三二乘无学。以变易为重担。四菩萨以所化众生。而重担。今明菩萨荷负四生如大地者。地有二义。一普遍义。即喻菩萨遍六道化。二坚固义。即喻菩萨化众生时。逢难不退。四喻者。摄云。相传总有三释。一云。大海最重。以喻凡夫。诸山次轻。喻于声闻。草木转轻。喻于缘觉。众生最轻。喻于菩萨。准此依障轻重为喻。二云。海喻菩萨。理性深广。山喻独觉。乐处寂静。神通稍高。草木喻声闻。得涅槃已。后报尽故。众生喻阐提。但有人天生得善根。力渐微小故。喻理如是。然文不次。三云。海喻阐提。生死无尽故。山喻声闻。诸见不动故。草木喻独觉。神通之障。执轻小故。众生喻菩萨。二障执轻小故。教理行果。义非邪妄。名之为正。体苞轨持。目之为法。摄者苞含。受谓领纳。证法在心。名为摄受。无闻者。无闻熏习。法尔无漏。非法者。非圣法器。

疏依有非无(至)非有者。依有非无。通之与别。且如前说。依有非无者。谓无性中。大悲菩萨。此经亦被。不可言无性也。所以故言。依有非无。现当非有者。无性之中。有二种人。一现非有。即焚烧善根。二当非有。大悲菩萨。亦有本言依有及无。以焚烧大悲。同是无性。故言及无。

疏佛尽一切众生(至)众生故者。然有解云。而众生界。无有尽期。菩萨愿心。未可成佛。但以依他因缘道理。三祗劫满。自然果圆。虽得佛果。以愿力故。常在生死。故度众生。以不舍众生故。故言菩萨常不入涅槃。维摩经云。虽得转于法轮。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菩萨行。又菩萨不同二乘入于涅槃。何以故。一以知诸法本来涅槃。二不舍一切诸众生故。有期二义。所以不入。非谓不成佛故。名不入涅槃。请智者思之。

疏有无并说(至)毕无者。现断毕无。此无性有二。一现断即暂时。二毕无谓毕竟无因。余者可见。

疏第五有二种(至)谓无因者。摄云。按庄严论第一云。一向行恶行。普断诸白法。无有解脱分。少善且无因。释云。无般涅槃法者。是无性位。此略有二。一者。时边般涅槃法。二者。毕竟无涅槃法。时边法者。有四种人。一者。一向行恶行。二者。普断诸善法。三者。无解脱分善根。四者。善根不具足。毕竟无涅槃法。法者无因故。彼无般涅槃性。谓此但求死。不乐涅槃。因此便明无性差别。然阐提有三。一者一阐提。此云爱乐生死。爱乐生死故。二阿阐提。此云不爱乐。谓不爱乐涅槃故。三阿颠底迦。此云毕竟。毕竟无成佛义故。此三阐提。及智增菩萨。应为四句。一因成果不成。大悲菩萨。二果成因不成。谓时边人。三因果俱不成。谓毕竟人。四因果俱成。谓智增菩萨。

疏依有及无(至)通别类异者。当成不成者。摄云。当成不成。并同无性。当成有三释。此一释之法。所谓菩提。此当成法。而不得成。是以结名。当成不成。余文准前。问何故楞伽第五。无性无毕竟耶。答此约证法而说。或大悲菩萨。在第五中。与此同明。故无毕竟。何以故。俱名无性。不可一有一无。故不取也。前解为胜。问上来引文。言同异者。依何而说。答同者。约二乘同断惑障。同证生空理等言异者。据利钝劫数神通说法等。摄云。问上所引教。根器不同。各何所以。答依有无通别等者。是释所以。虽有斯释。终未离难。难云。何故依彼。无有等性。一五等别。实理解者。教所被器。器类不同。故一五等。种种有异。何乃须责。

疏若以一乘(至)经也者。此总别释。非说一乘之处等者。三周说法。是正一乘。流通已下。即是非之处。谓庄严品中。傍利声闻。居流通分。此即重释前所引文。又云。此意非是。但说一乘之处。要被声闻。今言被者。以会中有之。非要一切。此后解审。

法华玄赞决择记卷第一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