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州天竺寺沙门 崇俊 撰
杨州禅智寺释 法清 集疏
疏第二明经宗旨者。宗主也。尊也。崇也。旨趣也。此经所奉。意尊何法。而为宗旨。然以一乘等宗。舍权就实为旨。释中先通明教宗。后别彰此宗。就前中。先叙古。后述今。
疏此方先德(至)第四宗也者。叙古释也。五聚法者。谓色心心所不相应无为。聚谓聚集。色心等法。名聚在一处。或云。五聚者。即五蕴也。以蕴是积集义故。今此不然。且五蕴者。不堪无为。以此宗中。且执无为。为其实有。故色心等五聚。义将为胜。
疏且古经论(至)何宗者。下述今中。初问。后释。此初也。然今问云。据斯经论。于前曰宗。复是何摄。意明古人。立前曰宗。不摄此等。舍利弗阿毗昙者。即是论名。梵网六十二见经。简大乘梵网经也。
疏然文殊问经(至)二十二宗者。下释中。先引大小教文。后正立宗义。此初也。然小乘二十部。文殊问经云。有二十部。云何分别部。云何根本部。佛言根本二部。一摩诃僧祇。老少同会。共集律故。二名体毗履部。老宿共集。此律一百年后。此二部起。于二百岁中。僧祇出七部。一名执一切语言。二出世间语言。三高物梨柯。是律主姓。四多闻智故。五只底柯。六东山。七北山。此三所居。此七从僧祇。展转相生。非一时俱从僧祇出。于百岁中。从体毗履。出十一部。一一切语言。二雪山。律主居之。三名犊子。是姓。四名法胜。五名贤胄。此二是名。六一切所贵。为人重故。七芿山。是处。八大不可弃。律主初生。母弃于井。又追寻之。虽堕不死。九法护。名也。十迦药毗。姓。十一修妒路。执此义故。此十一且展转生。合二十部。偈云。摩诃僧祇部。分别出有七。体毗履十一。是谓二十部。十八部及本二。悉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以疏指文。殊恐不委所由。故引之尔。然宗轮说。如是传闻。佛薄伽梵。般涅槃后。百有余年。云圣时淹。如日久没。摩竭陀国俱苏城。王号无忧。统摄瞻部。惑一白盖。化给人神。是时佛法大众初破。谓因四众共议大天五事不同。分为两部。一大众。二上座。乃至布萨时。竟夜斗诤纷纭。城中士庶。乃至国王。来自和诤。僻用律文。行筹灭诤。用多人语。贤圣众中。耆年虽多。与僧数少。大天明内。耆年虽少。而众数多。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众部。然初结集。界内界外。已分两部。至此大天时。因诤而分。论云。后即于此二百年。大众部中。流出三部。一一说部。此部执世出世法。皆无实体。同一假名。二说出世部。此执世间从颠倒起。但有假名。出世非倒。皆是真实。三鸡胤部。上古有仙。染鸡生子。是此之族也。次第二百年。大众部中。复出一部。名多闻部。真谛云。佛在世时。有一罗汉。名祠皮衣。昔作仙人。披衣以祠天故。后出家已。随佛说法。皆能诵持。佛未涅槃。遂住雪山坐禅。不觉佛已涅槃。至佛灭后第二百年。从雪山出。见大众部所弘义浅。其甚惊怪。更为具足。诵出浅义。及以深义。深义中有大众乘义。次第二百年。更出一部。名说假部。慈恩云。世出世法。皆通假名及以真实。不同一说说出世。次二百年满。有一出家外道。舍邪归正。亦名大天。大众部中。出家受具。多闻精进。居制多山。与僧重详五事。因兹乖诤。分为三部。一制多山。制多翻为灵庙。佛于一世。初生。成道。转法轮。涅槃四处。皆有灵庙供养。此山即灵庙处也。二西山住。三北山住。即制多山。西山北山也。其上座部。经尔许时。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少乖诤。分为两部。一说一切有。亦名说因部。二即本上座部。转名雪山部。言一切有者。有有二种。一有为三世实有。二无为离世实有。言雪山者。上座从众为说因所依。转入雪山。又云。既为他依。师宗微弱。乍似雪风。次于三百年。从说一切有。流出一部。名犊子部。此上古有仙。染犊生子。此之种也。次于三百年。从犊子流出四部。一法上部。有法可上。故以名焉。二贤胄部。孟部主贤。徒众是胄。胃苗族故。三正量部。刊正邪谬。四密林山部。山有密林。林主居之。次于三百年。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化地。部主昔日曾作国王。化雪沾地上。后舍出家。从本为名。次于三百年。从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自称我习采菽氏师。或名法密。慈恩云。是部主名也。三百年末。从说一切有。出一部。名饮光。亦名善岁部。梵云迦叶波。此翻饮光。上古有仙。身光极盛。饮蔽余晖。是此之𧜟。又云。亦是部主。身光饮饮光也。至四百年初。从一切有。复出一部。名经量部。亦名说转部。自称我以庆喜为师。立义依经。故执有种子。堕在相续。转至后世。故名说转。名修妒路。即契经也。大乘二者。胜义此空应理圆实。或云有相无相。前义为胜。
疏今依文别教(至)有八者。下立宗义。先明宗义。后义引文判释。前中。初总。次别。后结。此初也。
疏教但有三(至)假实者。别说也。虽多说有等者。摄云。意说依圆二性名有。不说遍计亦是有收。故不违空。虽多空说等者。是说遍计是空。不说依圆亦是空摄。故不违有。现通假实者。过去未来一向无体。若现在法在蕴门。称义积聚。名之为实。若粗若细。皆有积聚之义。乃至极取亦有聚义。犹如粟麦。各在一处。如中边论。非一及总略是蕴义。应知。若在处界门。名之为假。是依积聚。及缘积聚。要集多法。方成依缘。名之为假。胜义皆空者。即龙猛菩萨。下至清辨论师。无相教说。胜义一切皆空。世俗是有。掌珍颂云。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华。乃至不立三性唯识等。应理圆实者。即慈氏如来。乃至护法菩萨。依深密等。显了言教。说胜义谛非空。辨中边论。慈尊颂曰。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部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然三性中。遍计性无。依圆是有。成实论义当第四宗者。为此论。若其大乘。不同摄大乘等。若判入小乘。复破杂心等论。古来大德。于此二宗。岂分大少。今时类例。故此明之。
疏虽至外义(至)莫过此八者。此结也。摄云。问七八两宗。义显可悉。余之六种。智二十部各摄几耶。答初宗摄六。谓犊子法上贤胄正量密林经量等部。第二摄四。复一切有多闻雪山饮光等部。第三摄七。复大众鸡胤制多西山北山化地法藏等部。余三如名各摄自部。摄其等者。自部之中。本末有失。故等等之。前三其等。文意可悉。问四阿含等。六宗之中。各是何摄。答阿含即是第三宗摄。收帝论第二法有宗摄。毗昙梵网。入第一宗。四分亦第三宗义。思属可悉。故不繁言。
疏华严云(至)之教者。下引文释中。初引文。后此经亦当下。属当收摄。无量义经等者。并明涅槃体。不生灭者。显离因缘。不去不来者。显离三世。无此先彼者。显一义也。无传无失者。显常义也。一切无相者。显自体也。半满二教。满宗所收者。摄云。问庄严远尘。即是小果。被彼何非半教所收。答经唯被小。名为半教。今既不尔。故非半教。若尔。亦应有作不摄。答通明小义。何非有作。余义如下当说。
疏虽知(至)当广分别者。别段此经宗旨也。摄释广叙诸师。立此经宗。既已辨非。故今说。有人于此因谈教体。今亦不论。至一乘章。当知自委。
疏第三解经下得名者。于中先解经名。后解下目。解经名中。初翻名解义。后正释得名。然此经中下是。藏云。然经部类多种不同。略为七别。一一会之经。同为一部。如十地等经。二多会共为一部。如华严之类。三经之初分。而为一部。如六卷泥洹。四具足二分。以为一部。如大般涅槃。五略本以为一部。如小品经等。六广本以为一部。如大下之流。七一下以为一部。如观世音之例。今此法华。于七种中。是具足本。若依梵文。法华是略说。有六十偈。
疏梵本无别白字者。摄云。奔荼者。义当白华。梵题之中。不别言白。问若据梵本。但奔荼利迦。亦无别莲字。何但乃无别白耶。答今释不然。梵本四种莲华。即当此。问四色之华。于中合彼。更无别翻。即呼奔荼利迦。为白莲华。有云。如此方言。雪色即表白也。此经下有七白。一莲华。二光。三白牛。四叠。五拂。六妙音乘白莲华。白银为叶。七普贤白象。故西域传。佛说余经时。现紫磨金色。灵山说法华时。变为白银色。有所表也。问萨字既通正妙。何故。罗什法护取义不同。答摄云。随取皆得。萨言既含正妙两义。译主随意。取以标名。不可于中强定优劣。问智度论云。陆生中须曼华为第一。水生中青莲为最上。今者何故。取下白华。喻上妙法。答青华形相乃妙。喻如来之眼。白华众色为胜故。以碎其于斯经。欲显于此经义明白。故诸法本故。
疏然此经中(至)名为法华者。下正释得名中。先辨义。后断料简。前中三解。初以行果。次以教理。后约四法。此初义也。多依因果等者。正取因果。名为法华。理智者。即涅槃菩提。因果之中。皆有理智。与辨中边等者。摄云。此遮伏难。难一乘体。即是无上乘。中边论中。无上乘者。境行果三。而为其体。何故。今此唯四行果。故会意云。三种无上。即行境果。今虽行果。义亦摄境。故不违也。恐有未明。今更略辨。三无上者。谓正行所缘。及以修证。且正行无上。是一乘行。彼证无上。是一乘果。合此二种。即所缘无上。所缘者。即境也。能诠之教名权等者。摄云。法性离言。由佛愍生。于后得智。方便施说能诠之教。为有情说。故但能诠皆权方便。此释不取教为一乘之所以也。
疏若依论解者。下第二以教理二。为法华义。文相易见。
疏总揽诸文(至)妙法莲华者。下第三义中。初彰四法。后喻显明。然即法借喻明下是。上来三乘等者。摄云。此断身手有力文。所以然者。在所烧门。未出宅故。出宅已后。名离分段。自在不系。方与车名。
疏无所依等者。有云。尔后如来初成道时。三乘之人。未出火宅。犹后分段。如来之心。悲智所诱。语言门外有三种车。汝等出来。吾为汝等。造作此车。二乘闻此。乘言教车。出火宅时。但得羊鹿。既证谛理。回心已后。受变易生。遂从父索先许之车。尔时其父。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二乘且得大其教车。方得车名。若菩萨大子。出宅已后。证于初地。得彼后得无漏之智。证二空理智。尔时方名得与牛车。故知门外即名得车。
疏无上义同义不知义者。论释开佛知见。名无上义。双叹菩提涅槃二种无上。示佛知见。名为同义。示同一切。令证涅槃。悟佛知见。名不知义。是报身智。劝令修学。且略配释。广如下明。
疏下云诸法(至)以其宣者。即以真理。为诸法寂灭之相。即下经云。世间相常住。
疏由此总其(至)故也者。此总结上。教理行果。名为法华。兼遮释成。难云。据论说云。莲华二义。出水开敷。如次理教。今者四法。总名法华。教理二种。义即无违。行之与果。如何得有出水开敷之义。故今释云。由此大乘教理行果。但有出水莲华之德等也。秘赜者。手不及故名模。模不及故名钓。钓不及故名赜。意显此性虽深。此教能契也。
疏叶幽机之玄旨理也者。叶谓和也。亦合也。
疏克上乘之奥乘行也者。克谓能也。取也。
疏菡萏者。切韵荷花也。作此菡萏字。说文作𧂄(大坎反)。若作此萏(下感反)。萏𧂄芙蕖。华未发为萏𧂄。已发为芙蓉。准尔雅。荷芙蕖。注云。别名芙蓉。江东呼荷。其茎茄。音加。其叶[蕸-(巨-匚)+几](下加反)其本蔤。注云。茎下白蒻。在泥中者。其华菡萏。其实莲。谓房也。其杯[卄/隅]。五后反。其中的。注莲中子也。的中薏音忆。注中心苦也。
疏举蘤者。切韵为委反。花也。
疏然观注意(至)当分别者。自下聊简中。初总聊简。得六释分别。此初也。摄云。总重料简。文有二意。一云。方便品初。至唯行果二。以名莲花。总是第一取行果二。并会不取教理所以。所以之中。而有两节。初会方便品初。说有教理。次云。故无量义经等。显教理二不被二乘。于中复二。初明非正。后唯菩萨。思可悉。二云。又复此经至名莲花等。即断取教等四种。如文易了。莲花二义。至第二疏。如彼广明。又有说云。然正唯取行果。以为法华。若尔如何会前经论。通于教理。且会经云。言二甚深者。意留真圣。拂其假圣。非取此二。以为法华。恶人既无。方说开云。故取行果。以为法华。会论者有二。初云。无量义经。名莲华者。显彼二乘说教观理。成渐悟故。非正为彼故。不以教理名法华也。又会彼无为菩萨说。即教理为法华。此经为声闻。令修行得果。故以行果。为法华也。或云已下。并重释前三解。即此一段之中。解法华义。或取二法。或唯四义中间上下总。有云。翻聊简。应细寻之。合真圣者同取一乘者。即舍利弗等。实证圣果。名为真圣。今从定起。失彼不知。惊动彼心。令问一乘。是义故曰也。令假圣者避席而去者。即五千之辈。增上慢人。未得谓得等。故名假圣。令从座起。避席而去。教行并开敷等者。此释外难。难云。论说莲华。出水开敷。喻于理教。今之四法。总名莲华。理教可尔。行果二种。与论有违。故此释之。教行并开敷。理果俱出水。不作此释。即违论意。
疏若但以真如(至)于此者。下六释分别中。此且先辨古非。即净法师也。若但以真如。为妙法之体。理即不然。以莲华二义出水开敷。即具教理。今唯真理。名为妙法。乃生开敷之义。故言喻宽法狭。况论释名者。摄云。设外人云。我依论者。设纵依论。犹𨷂一义。况复本论。无但解彼无量义经十七名中莲华之义。非释此经。
疏法即是妙是莲之华者。下六释分别。
疏大法之妙是依主释者。摄云。但是大乘。悉得名大。妙唯在此。简余大乘。故云之妙。更助一解。大法即是此经。妙者善也。好也。将善好义。属着此经。故言之妙。
疏妙法如莲华(至)非相违释者。本举莲华。以喻妙法。华之功能。不异于法。故成持业。此解与常稍别。若淄州云。此意言妙法。即如莲华。有开敷等义。此中不拟相违释。是故不言及并与也。哲云。妙法如莲华者。将法喻莲华。具四义。不作别解。地中莲华。及教中妙法。故成持业。以莲华不别异故。故非相违。
疏若理为妙(至)依主释者。理谓所诠之理。经即能诠之教。能诠之教。从所诠以得其名。是依主释。如文字般若。以所诠是般若故。能诠文字。亦名般若。教依于理。名依主释。应云妙法莲华之经。余者思准。
疏妙法是教(至)持业释者。谓是教法。外是业用。此教能有外业用。故举彰体。故云妙法莲华。此释意者。妙法之上。有如华之用。然体是故法。名持业。摄云。准疏教法相对四释。然行与果既亦妙。以二对经。释亦无生。疏据便摡。而亦无遇。别释绮互。思之可悟。
疏依顺体义(至)宗轮记者。依宗轮疏云。立名有四种。谓教理行果。四各有三。且教三者。一无义言。如四吠陀论。婆罗门诵之。音声清雅。甚自可爱。但寻其义。都无理趣。如彼论云。我已饮甘露。成就不死药等二耶妄言。如九十五种外道。亦说因果。但明耶僻。故名耶妄。三如法言者。如佛所说。因果道理。说苦集是世间因果。灭道为出世因果。道理相解。不乖僻故。名如法言。理有三者。一增益义。如诸外道。于非戒法。横计我法等。二损减义。如诸邪见。及断见等。三顺体义。如佛教法。有即说有。无即说无。离断常见。故名顺体。行有三者。一顺世因。如在于俗。事君忠。事父教等。二耶僻因者。谓妄计诸耶戒学等。三处中因者。如佛法行。离苦乐边。离耶求边等。果有三者。一谄诈果。如曲从令。以取荣禄等。二虚妄果者。如诸外道。妄计无想。以为涅槃等。三出世果者。谓佛教法。报令众生出于生死。证于涅槃等。由依教理行果。有耶正故。立如是名。令舍耶归正。又为得四清净。故明四总名。一教清净。二义清净。三便清净。四所得清净。如次立彼。教即初中后善等。理即离彼增益损减等。行离苦乐等。果离非世间众苦所依。诸或所染。故名清净。又为依诠悟理。依理起行。由行得果。若无能诠。无由悟理。若不悟理。有邪分别。邪分别故。造之诸苦行。诸苦行故。感诸苦果。今依正教。能显正理。既证正理。能起正行。由正行故。能得胜果。故依于四。以立其名。由教故生于闻慧。依理生思。依行生修。因此得果。故摄大乘云。闻等薰习。无果生非道理。又有三类。一依人。二依法。三依法喻。或单或双。绮互不定。何故如此。依人名者。令知修六和敬故。依法名者。令知了义不了义。黑法大法等故。依法喻者。为钝根故。广略明故。说处说事。皆法中收。法名宽故。准于义。诸教立名。虽有众多。不出于此。通论诸教。立名不同。总开六例。一依六释通别。二教理行果通别。三人法通别。四法喻通别。五三宝通别。六赞毁通别。或合为二。所谓人法。于前六中。据其通别。复有多类。如依六释。或唯一。或通二三四五六等。或唯一。必带二释。如涅槃经之体。既通能诠所诠。有持业及依主释。或通三释。如成唯识论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等。有通依主持业有财。如正法念经等。即通持业依主邻近。余可准知。或可无有具六释者。若依教理行果四名。通有十五。别则有四。二二合有六。三三合有四。四合有一。遗教无量义大恩智涅槃经。如次教理行果四单名也。其合者。如解深密经等。教理合。大方广菩萨十地经。教行合。称赞佛功德等。教果合。如信力入。即经理行合。如来入一切佛境界。理果合。如来求佛本业经。行果合。余可准知。法人单合。法喻单合。甚多可知。人喻合。如菩萨璎珞本业。人法喻合。如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广经。三宝单合者。阿閦佛经四分戒经说无垢称经。三宝如以。如来功德庄严。佛法合名。佛大僧经。佛僧合。菩萨戒经。法僧合名。阿难问佛事吉凶经。三合名名。已上总是立名不同。
疏序下等义(至)释训者。如应法师。经者释也。有人云。疏主别有法华经音训一卷。此解为定。今见有本。藏云。外国名䟦渠。此云称为下。
疏其法师下(至)可悉者。摄云。问既通依主持业二义。何不入彼不定名耶。答虽有二义。然观经意。取人法师。故不入彼不定数内。或云。虽依人法。然论其体。皆是一义。故可但在一义名中。彼安乐等二下。义或一二。故名不定。此不如是。故一义中摄。
疏能所为名者。摄云。分别者。能分别。属于人。功德者。所分别。属于法。
疏第四显经下废立者。按宝唱录云。秦弘始七年。三月十六日。于长安大寺。什公所译。秦录云。十年二月六日译。远法师序云。下弘始八年译。又复此经。僧睿笔受。此下有四。一天授下。二属累品。三观音偈。四随朝译。
疏案此经(至)塔品后者。下明天授。就中。初明译者不同。后辨古今解异。此初也。沙门道慧宗齐录云者。谓道慧法师作宗齐二时录。宋是刘裕。齐是萧成道。于阗国者。此云饮乳国。往昔之世。彼国有一神庙。庙前有二童子。从地涌出。前有乳池。从地涌出。此小童子。饥即就吃。长成已后。其力当千。后有天分。征代诸国。自在为王。子孙承嫡。代代不绝。故名饮乳国。
疏什公本无(至)未可者。此叙古辨非。古即藏也。有其两意。古传解云。等者初意也。彼云。所以然者。小乘之流。皆谓诸方等经。并是调达所作。是以诸国。或有𨷂乏。罗什既在龟兹。不见此品。故不翻之。若尔法献等者。非初定也。又有解云。等者第二意也。即取舍等者。非第二意也。彼更有一释。罗什译经。观察机情。每多存略。若具翻智度论。则七倍于此。恐难寻求。故略为百卷。如翻百论。无益此土。故存五十。故正法华经。凡十卷。删彼烦文。略为七轴。此意全非疏略不引。
疏释道安(至)皆有者。下叙今中。初商略过非。后申正解。此初也。五失三不易者。晋襄阳檀溪寺释弥天。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云。译胡为秦。有五失也。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俦可众心。非文不合。二失本也。三者。胡经委悉。至于叹咏。丁宁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胡有义说。正似乱始。适说向语。文无以失。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又三种不易。何者。然彼若途三达之心。䨱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异。而删古适今。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载之上取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难出经。去佛未久。尊者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察迭书。今离千年。而近定量截。彼阿罗汉。竞竞若此。此生死人。平平若此。岂将不知法者勇乎。斯三不易也。洗兹五失本三不易。译胡为秦。讵可不慎乎。正当以不关失言传令知会通耳。何复嫌夫匠之得失乎。是乃未所敢知也。有本作失。传写者非。今此略。学寻上。当知悉。
疏又天授下(至)脱错故者。申正解也。
疏又此经中(至)前也者。下明嘱累。先叙古也。藏云。诸经嘱累品。多在经末。此经安神力品后者。依于梵本及法华论。又即秦地新翻法华。并安嘱累品。在于经末。今明罗什善解秦言。妙得经旨。安嘱累品。在神力后。必有深致。总有三意。释其所以。一妙音被诫。二礼赠何偏。三付嘱弘宣。寻文可悉。
疏上来所说乍虽可尔者。下明今中。先难古。后但是先放下。正解。
疏三诸教不同者。如维摩等经。嘱累品亦在经末。何故此经独居前说。
疏四二事乖角难者。嘱累品中。令分身还。立秽被诫。嘱累品中。亦令塔还。观音奉珠。何为分二。故知乖角。
疏又文殊海会(至)华现者。摄云。此引文误。误引妙音来此之文。文殊文云。尔时文殊师利至灵鹫山。意取诣山。以为证也。设取妙音。何为非证。答他说妙音。来此之时。此以成秽。正合有山。何得为证。故不取也。又云。妙音来日有华。显海会将至。经中不说有华先现。应云愿者。入也。至也。海会至于灵山。所乘华座。即为华也。非要愿前华至。随后身来。方名为预。若作此解。文不谬矣。此解与上摄释有别。
疏上见下故者。摄云。问下根不知上根之事。变土既佛。妙音何见。岂可佛下妙音为上。答秽土为下。本为二乘及凡夫等。隐劣为净。所以妙音得兼见本。若尔何故。其为分身。变为净土。答为惊二乘。令生欣慕。若不尔者。佛恒居净。何须变乎。
疏又观音普门品者。下观音偈。就中两说。寻文可知。
疏此乃经家结集为偈者。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此两句经。合是长行。然结集家。见斯文少。复承前及后。皆是于偈。故束为偈。若不尔者。云何而其偈答无尽。此即偈故。或写经者。勒而为偈。亦为经家。
疏如胜鬘(至)亦应通者。此引证成。彼经云。王及夫人。与胜鬘尽。略赞如来无量功德。即遣内又奉尽。至阿逾阇国。入其宫内。敬授胜鬘。胜鬘得尽。欢喜顶受。读诵受持。生希有心。向旃提罗。与说偈言。我闻佛音声。世所未曾有。所其真实者。应当修供养。仰唯佛世尊。普为世间出。亦应垂哀愍。必令我得见。即生此念时。佛于空中现。普放净光明。显示无比身。胜鬘及眷属。头面接足礼。咸以清净心。叹佛实功德。如来妙色身。乃至是故我归依。降伏心过恶。及与身四种。已到难伏地。是故礼法王等。彼既如是。此亦如然。是故经家。结集为偈。
疏如巧猎师善取罴熊者。如巧猎师。精知罴性。于其穴内。必不啮人。要将出穴。方始啮之。故巧猎师。持刀入穴。初虽被罴所获。欲出乃煞于罴。故初损后益。小猎师等。不能如是。
疏有颂(至)违理者。摄云。问梵文元有。今无违本。云何乃言不违理耶。答亦是本脱。违何道理。有本言损。有解云。如良医等。虽有于损。亦不乘于利益之宗。设有处言。菩萨不害于人。亦何违理。据彼毕竟。名为不害。非全不损。损有益故。有云。观音普门。乃是字文。同阇那崛多。于益州龙泉寺。为谯王字文俭译。故知合有。
疏随时所添经者。下约随时所译。以论废立。
疏文既相违故知差升者。摄云。此意说云。无本问者。是庄严幢。偈中何故。答为尽意。又元祗问。无尽意长行。乃言无尽。意通观世音愿海。告幢菩萨。乃至说偈。即是佛告无尽意也。岂不问答。人有差牙。
疏又彼经(至)成理者。药草喻下。然论中释名为两喻。本破执乘为一。今随所添性。加其后半。乃云乘同日光喻。如何成破。此乃转增其疾。故知相违。
疏四从三逆者。摄云。若从第四。随时所添。违前二性。一论三本。
疏语渲神功律溟䆳理者。佛说一乘神妙功德。经云。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津济上根。冥契深理。
疏持经之力不简怨亲者。于提婆处求性。是不简怨。妙庄严王于二子处受法。是不简亲。
疏古今相即者。彼时妙庄严王。今华德菩萨。是净德夫人。今光照庄严相菩萨是。净藏净眼药上是。
疏第六释经本文者。释本文二。初总科判。后分释本文二。初总科判。后别分释。前中。初古。后今。古有三师。如文可见。
疏吉藏师云(至)流通分者。此师就三收中。各开两章。序下证行发起。十五品半为正宗中。方便品下九下。明乘权实。后六品半明身权实。十一下半明流通中。神力下前四判。明赞证流通。属累下后七下。明付属流通。
疏虽有此判不释其所由也者。有人解云。净意取七喻三半等为宗。其十无上。既言余残。修多罗至普贤末。亦有无上之义。故不取之。其乘半等。至不轻下。与众生授记。唯一乘故。自后更无半等之义。因此略明古来分判。且光宅法师。分为三分。与吉藏同。又南岳思禅师。二处三会。处分净秽。秽土再说。故会有三。三者。一信初下。至宝塔品半云。善男子。戒华往如。如世空。释迦牟尼佛所。并供养多宝如来宝塔。此十一半。是秽。二从此下至嘱累。十一半。是净。三从药王尽经还秽。问若至宝塔方净。何故偈云。以是因缘。地皆严净。答望见秽。此望见尔。或因华蔽丑。而非变也。反稠禅师有三。一别。初会三归一。为三分。二通。就当时闻说悟解。为三分。会三归一。三者初一下亦序。方便下至分别功德下。五度校量偈。如来为正说。从阿逸多若有闻佛寿命长远解其义趣下。为第三流通。第二三者。从经初至退坐一面。为序。二尔时世尊四众围绕。至普贤末。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等。诸菩萨具普贤道。为正宗。明当时说法晓悟时众。三从佛说是经时下。名流通。又关中云。经分三收。从初至安乐。此十三中。明三因为一因。二从涌出至属第。此八辨三果为一果。三从药王至终。此六初三人为一人。斯则荡其封异之情。泯其分流之滞矣。更有科判。恐繁不述。然取序正流通三分为胜。摄云。按佛地论释佛地经。开有三分。虽释一经。可为通轨。余经亦有三分势故。又道安法师。判大小乘经。皆有三分。故取三世。虽取三分。三分之中。而有多类。至于优劣。如疏所断。
疏若不说一乘(至)指南者。此破净法师也。不尔。有何所以。以十九品。为正宗也。若取权益。为正宗者。古遵所立。乃成指南。指南者。有人云。汉时诸人。皆作指南车。并不得体。或指东指西。唯张平子。作独指南也。又案尽中指南车。起于黄帝。帝与蚩尤。战于𣵠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岳士迷方。帝作指南车。以示四方。
疏持品虽授(至)非正宗者。此通难解释。思而可知。
疏赞证受命付令行故者。此有五义。一赞量流通。谓法师一品。由赞法师之德。今生敬量名赞。二证信流通。谓宝塔品。佛地证信。提婆下自身证信。三受命流通。即持下下八下经。是禀佛受命。即是持下。若欲受持。须离毁伤。要修四安乐行。法既易持。学者从斯。由地涌出。众类既起。故有寿量山生。由闻佛德。获福无边。故有分别功德下。自闻佛寿功德无边。若能随喜。福亦不少。故有随喜功德山。由作法师。获多功德。故有法师功德。法师功德。既是不少。毁法师者。获罪无边。故有常不轻下。四付属流通。谓如来神力品。及嘱累下。将欲付嘱。舌舒证信。故有神力下。众既信已。正嘱流行。故有嘱累下。五令行流通。谓药王品下六品。令行苦行等是。疏证之果因者。摄云。之者助词。意明令彼证得于果及与得因。
疏示相付属禀命行故者。此有三流通。一示流通。即神力下是。二付嘱流通。即嘱累品是。三禀命流通。谓下山经文是。禀受佛命。而修行故。
疏论说序品者。下别分释解。初序分。先引论。后七中分二下。科释。
疏山城圆满(至)皆序者。然论但举山城。显胜余故。独得序名。余之六种。非不序也。如言色有十一。唯眼所见。独得色名。据实皆色。亦如七喻火宅。独得譬喻之名。问仁王经等。亦于王城鹫岭。何故此言独胜。答彼不具七故。
疏二众成就者。余经虽亦有众。非必具四。此经具四。独得胜名。
疏所依说法(至)无故者。结跏趺坐。入无量处。是依止定。天雨华地振动等。是器世间。尔时会中比丘等。是众生世间。此之三种。余经无。所以其胜。摄云。问与众成中威仪何别。答听说二别。
疏见能照照境所等万者。光明能照一万八千。是所照境。光中所见六趣众生等事。名为所照。
疏七中分二(至)标胜者。此科释中。先科判。后如是我闻下。正释文。有云。此七成就。总有五对。一通别对。即今疏中。初二为通。后五为别。二证信发起对。三未来现在对。四阿难如来对。五经后经前对。皆以初二后五。而为对也。所言经前序者。即序品。是正宗前。经后序者。如是我闻等。是佛说经后。方教置故。余者可知。
疏说之所由者(至)如经说者。世尊入涅槃时。阿难悲泣。阿泥楼豆谓阿难曰。一切有皆。皆是无常。莫如凡夫与有悲恼。又佛世尊。三僧祇劫。难行苦行。所集法宝。悉付属汝。止止。若愁闷忘失如来真甘露味。有情漂溺于苦海中。凭何解脱。汝可问佛未来世事。徒悲何益。阿难对曰。我今怀忧。知何启问。楼豆尔时教问四问。佛灭以何为师等。佛一一答。且答第一。以戒为师。问何故以戒为诸比丘等师。答华严经云。戒是无上菩提本等。又诸佛以戒为衣服。菩萨以戒作珠璎。苦海以戒为船筏。长宵以戒为灯明。戒是正顺解脱本。戒是无上真城。戒光能破无明闇。戒珠能令浊水清。答第二问。依四念观处住。言四念者。谓身受心法。此之四法通理事二观。如无行经说。事观者。通二乘菩萨。观身不净。是身念处。观受皆苦。是受念处。观心无常。是心念处。观法无我。是法念处。言不净者。有五种。一种子不净。谓揽父母精血。乘因识种。以成身分。名种子不净。智度论云。是身种不净。非余妙宝物。不由白净生。但从秽道出。二住处不净。于胎藏间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故论云。是身为臭秽。不从华开生。亦不从瞻匐。又不出宝山。三自体不净。三十六物。以成其身。故论云。地水火风质。能变成不净。倾海洗此身。不能令清洁。四相不净。谓九孔常流。故论云。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中。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物。五究竟不净。气绝已后。膀胀烂臭。甚成可恶。故论云。审谛观此身。必归于死处。难御无返复。背思如小儿。修此观者。能除净倒。其观受是苦者。受谓乐受。凡夫愚倒。妄想分别。于苦受中。妄生乐想。若行者观审乐受。悉皆是苦。修此观时。除其乐倒。其观心无常者。无常有三。一生分无常。观八识心生位初起。二灭分无常。了八识心灭分已灭。三俱分无常。知八识心刹那不住。修此观者。对治常倒。其观法无我者。于阴界入中。一一求之。毕竟无我。此有二种。一无分别。二无俱生。此观成时。能除我倒。上总说事观。言竟言现观者。若行者见身如虚空。是为身念处。若见诸受内外空。是为受念处。若知心但有假名字。是为心念处。若行者不得善。不得不善。是为法念处。答第三问。言梵坛者。谓梵天中。若非法者。诸梵天将此人置坛上。不与语治之。又云。然语法通欲色界。此二界以语为乐。不语为恼故。与不语治之。故方论有十七地。一有寻有伺地。二无寻唯伺。三无寻无伺。寻即粗。是觉也。伺即细。是观也。然寻伺语言加行。凡欲语言。必先心中。有寻伺方便。然发于言。论云。欲界及初禅。有寻有伺地。若中间禅。无寻唯伺。二禅已去。无寻无伺。问何故阿难。但申四问。不增减耶。答戒能心进。可以为师。念处破倒。依之修学。梵法默然。能伏恶人。初明正行。次明正解。次明除障。此之三门。必依圣教。由斯所问。不减不增。不破生死病。要具四事。一须亦医。二求妙药。三识触犯。四善经方。四义如次。佛大医王。灭度之后。此四为要。是故问之。又此即是三宝不属。以戒为师。即当佛宝。恶性比丘。既调伏已。众得和合。即僧宝不属。除二法宝。念住即通理行二法。结集教法。理等不属。果法自成。是故四义。更无增减。后结集时。阿难依命。意如是等。摄云。问按大衍经。佛报母恩。天上所说。如是等其。佛临寂灭。方乃教置。时既悬隔。何以会通。答始终为论。始从天上。爰至金棺。重起与说。总为一经。即如华严大般若等。此类非一。又问。然大悲经。优波离教阿难问。大术经等。阿尼楼豆教问。何故不同。答二人教。互举其一。
疏定之所以者。又按智度论等中。外道经初。先标两字。所谓阿忧。然劫初之时。本无文字。后梵王下来而施设。有七十二字。以训于世。教化众生。后时众生转薄。梵王因兹吞啖。在口两角。各有一字。一是其阿。阿之言无。二是其呕。呕之云有。以此二字。置于广主经首。阴流诸经。欲使初中后相与俱告。乃至说时。告义不成。所以尔者。以其无有。时处可信。佛经不尔。但置如是等句。冠之经前。末代观其缘起。以为可信。有云阿字同前。忧之其吉。无所不吉。故名吉无。摄云。问经由说。为简外道。置如是等。或亦佛言。何不置简。答古有解云。戒等之法。为内信说。不假须安。经通为俗。故置如是。彼云。此释不然。如遗教经等。既通于俗。何无如是。此类非一。实义合有。略故无也。准诸广律。有如是等。复有六种。明定所以。一如手。二如䈥。三如乳。四如财。五如根。六如刀。言如手者。华严经云。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取宝。有信亦尔。入佛法中。自在取无纷法宝。言如䈥者。如人用师子䈥。以为琴弦。音声一奏。一切余弦。皆悉师灭。若人发一念信心。一切烦恼恶业。皆悉消灭。言如乳者。如人称取牛马诸乳。置之一器。若将师子乳。一渧投之。一切诸乳。悉皆变为清水。若人发信心。一切恶魔。诸罪障业。皆变为清净法水。言如财者。譬如世间财物。皆益众生色身。信心亦尔。能益行者慧命。言如根者。如世树根。能生华叶。信心亦尔。能生菩提华果。言如力者。如世壮人。能伏刚强。信心亦尔。能摧一切恶不善法。
疏须具十德起三妙观者。十德者。一谓亲近善友。乃至求佛智慧下疏自引。三妙观者。一厌离有为。二求于菩提。三深念有情。是为三也。
疏摄大乘之大者。此是偈烦。恐有未知。谓是长行。依无性摄论第七云。清净增上力者。谓善根力清力。此即说有善根力者。若大愿力。名增上力。此定说有大愿力者。有善根力故。能除伏所治。有大愿力故。常值善知识。坚固心升进者。虽遇恶友方便破坏。终不弃舍大菩提心。现世当来所修善法。运运增上。终无退减。如是当时具善根力。及大愿力。大菩提心。坚固不退所修善法。念念增进。不生喜足。烦旧而已。齐是名为最初修行。三无数劫。摄云。有人判为总有四力。今观颂定。但祇有三。第四力者。准于释文。似结于前。非是别明心进之力。然设取者。理亦无失。然疏之意。取三力也。何以为证。答即次云。善根为体等。如次三力。如文可悉。
疏有信根信力者。暖顶二信已前。名之为根。可有屈故。忍世第一已去。名之为力。不可屈故。
疏三通妙真之证净者。通即通达。通达见道真理。而能证得彼净信也。摄云。问云何不坏。答能信之心。坚固无动。即前论云。深固根本。于余生中。亦不可引。无虚诳故。设在余生。于佛善说法毗奈耶。毕竟无转。故名证净。
疏荷至德(至)信生者。至德谓菩提涅槃。及大乘因行。嘉者善也。以舍为牙者。象以其牙。指噬诸物。舍喻其牙。能弃恶法。以念为颈者。由颈不断。为相续。由其念故。令其善心而不断绝。以慧为头者。由有其头。故能为导。由其慧故。能作前导。简择善恶。是慧功能。自利利他。喻于两肩。担集善法。
疏圣七财之无胎者。无胎者。初始义也。
疏善九因之俶落者。亦初始义也。故尔雅中。有十九章。初释诂章首云。初裁首。其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今云俶落。是一数也。前言元胎。亦是一数有释云。俶落者。俶谓春之初。万物之始生。落谓秋之初。万物之始凋。举春秋之二时。摄冬夏之两节也。九因者。所谓欲作意触受定慧解脱出离。然信为欲依。故有九因。今之言信者。九因之初也。下虽具释。恐初未悟。故先列之。
疏生死泥者。摄云。异熟果如土。烦恼若水。业类和泥人。
疏智论文云(至)无所得者。彼论云。一切诸法。唯信得入。如有四人。一有眼无手。至宝山中。金石虽辨。无手可擎。不免空反。二有手无眼。虽至宝山。不别好恶。信手而取。金砾不定。三无手无眼。虽行玉山。无所希取。四有手有眼。到彼山中。简宝而取。内外眷属。永离贫穷。初喻有智无信。即世智辨聪。外道等也。三喻有信无智。或遇大乘。或遇邪见等。三喻无信无智。第四可知。
疏宣尼云兵食信三信不可弃者。论语第六。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言。注云。死者。古今常道。人皆有之。治邦不可失信。大车无輗等者。论语第一。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注云。人而无信。其余终无可也。大车无䡚。小车无辙。其何以行之哉。大车牛车也。䡚者。辕端横木以缚厄。小车四马车也。辙者。辕端上回钓衡也。玉篇云。輗音鱼鸡反。碍车轮为䡚也。𨌵古䡚字。辙鱼厥反。辕端持衡也。
疏疑里哀诚(至)之信者。传隐公第一传。三年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注卿士王卿之执政者。言父子秉周之政也。传王贰于虢。注虢西虢云也。亦仕王朝。王饮分政于虢。不复专任郑伯也。传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注王子狐。平王子。传王崩。周人将卑虢公政。注周人遂成平王本意。传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注四月今二月也。秋今之夏也。麦禾皆未就。言取者。盖芟践之也。温今河内温县也。成周洛阳县也。传周郑交怨也。传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眼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问之。苟有明信。涧溪沼畤之毛。注溪亦涧也。沼池也。畤小渚也。毛草也。传苹蘩蕴藻之叶。注苹大萍。蘩皤蒿。蕴藻聚藻也。传筐筥𨪆釜之器。注方曰筐。员曰筥。无足曰釜。有足曰𨪆。传潢污行潦之水。注潢污停水。行潦流水。传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注羞进也。传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间质。注通言盟约彼此之情。故云二国。传风有采蘩采苹。注采蘩采苹。诗国风也。义取于不嫌薄物也。传雅有行苇泊酌。注诗大雅行苇篇。义取忠厚也。泊酌篇。义取虽行潦可以供祭祀。传照忠信也。注明有忠信之行。虽薄物皆可为册也。又蕴藻之叶者。先师云。蕴者音温。此草名。节中生细叶。红东多有。古人云。蕴者谬也。书云。天行不信。则不能成岁。地行不信。则草木不大。春之得风。风不信。则其华不成。夏之得暑。暑不信。则其物不长。秋之得霜。霜不信。则其谷不坚。冬之得寒。寒不信。则其地不刚。四时之化。犹不能以不信成物。无于人手。故君忠不信。则国政不安。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兄弟不信。则情不亲。朋友不信。则其交易绝。夫可与为始。可与为修者。其唯信乎。信而又信。重袭于身。则可以畅于神明。通于天地矣。
疏正释其文者。于中。初别解义。后总释文。前中。初如是。后我闻。
疏如是之言依四义转者。准彼论中。曲分为七。何故言四。即初二后一。释中或字下是。由三是助。故言四也。如是而思等者。思意业。作身业。说即语业。
疏众生三疑者。摄云。准此合在立所以中。疏主随于古。安释名内。然诸古人。皆置立所以中。且如揩维摩疏。即是其事。今摄云。随古安释名内。恐不如然。应疏主自意。亦可别有。古人安释名内。若道氤般若疏。亦置在立所以中。
疏注法华(至)言如是者。刘虬注也。摄云。端者首也。序也。有本云瑞误也。亦同二十唯识所说。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义。
疏注无量义经者。有云。慧表法师。后秦人也。
疏[王*正]公(至)论谤者。人云。[王*正]志师也。梁朝八公僧一数也。离五谤者。一如言此经因果。是决定有。名增益谤。二如其此经因果决定无。名损减谤。三如其此经因果亦有无。名相违谤。四如其此经因果。非非有非非无。名戏论谤。离此五谤。名为如是。
疏光宅云(至)辙甘者。摄云。此中意云。若不先指所闻之经。即言我闻。我闻于何。为欲彰其自闻。所以先标如是。光宅寺名。在润洲江宁。梁武之世。云法师也。不欲斥其名。故以寺标人焉。俗姓周。三[昜*斤]足僧。是一也。二庄严慧旻。三开善藏。
疏由此同说(至)可信者。乃重结成。依三宝释。
疏以上合有一十五释者。开三类。合五谤。离三宝。为十五也。若开五谤。一一释义不周。且如第一离增益谤。然不能遮损减等谤。故总合五。义方周圆。释具如疏。今更略明。且开中云。如世有符印。则无开而不过。经以五事。印其首者。亦令斯道无难。而不通矣。如者。当理之言。言理相顺。谓之如。是者。无非之称。此目如来一切说也。安法师云。有无不二为如。如非有无为是。如无所如。是无所是。故云如是。智者云。以文为如。以理为是。文以巧诠为如。理以无非为是。问为明阿难信。为明余人信。答有信心者。则入佛法。盖是通劝一切信受。非局在阿难。
疏言我闻者(至)大我也者。此正解中。先标配属。后从问诸佛说法下。问答正辨。假施设我者。谓二乘人。多分作彼四念处观。执为究竟。不识真理。欲破彼执。令知理体。有此四德。然此理德。数若恒沙。且说四者。为破二乘四种倒故。对倒说四。故云假说。不同前二等者。摄云。非外道故。不同于初。非极果故。不同第二。由无我执。有自在德。名为大我。即阿难也。如世说言。不自伐功。其功更大。由悟无我。自在逾增。故名大我。又问何以得知无我。得名大我。答涅槃经云。怜愍世间大医王。身及智慧俱寂静。无我法中有真我。是故敬礼无上尊。
疏二顺世间者。为化我众生。而随顺彼。故称我也。此中言说易故等四义。依事论说。若准智论。四悉檀中。依世界悉檀。说我无过。即当四中顺世间故。又云。世间语言。有三根本。一见。二慢。三名字。前二不净。后一通净。一切凡夫。三种语言。见道学人。二种除见。今依第三。说我无失。
疏有三阿难者。摄云。亦如帝释千名。非即身多。旧人解云。有三阿难。文殊师利。时大乘阿难。于铁围山间。结集大乘三藏。余二阿难。集二三藏。疏不取此。又问。处处经论。皆云菩萨声闻。各有三藏。无独觉藏。故无九藏。何故此中。有三阿难。持三乘藏耶。答据实三乘。各有三藏。以独觉乘教法不多。余处皆合菩萨藏说。但言六藏。此约别论。故三乘藏异。可有九也。
疏多闻闻持(至)并持者。摄云。按佛地论释云。无量经典。初中后分。皆能听受。故名多闻。随所闻义。皆能忆持。令不忘失。故名闻持。数习文义。令其坚住。是故说名其闻积集。如次闻思修三慧也。或云。多闻者闻慧。闻持者。思修二慧。其闻积集者。总谈。前释为胜。
疏若言阿难闻或非亲闻者。今言我闻。明知阿难。指自称我。若言阿难闻。将谓余人。传言此经从阿难。为简斯事。故曰我闻。又如世间言。我见闻者。一切知此人自指。若称名字。非相识者。便为称他。故言我也。有义有同名者。谓其彼闻。
疏今废耳别(至)故名我闻者。总指五蕴假称我者。不言耳别。故名我闻。
疏虽依大乘(至)为闻者。所言闻者。且小乘宗。二十八多师。耳闻非识。经部耳闻是假。譬喻师说。心心所法和合能闻。依大乘宗。如疏所说。其意者何。以大乘闻者。多缘具足。方始名闻。且耳定闻。须藉八缘。若小乘则不尔。因此便明昭等诸识具缘多少。且眼等五识。准小乘而有三类。以五四三缘方生。若据大乘。与彼有别。且如肉眼。九缘方生。谓空明根境作意。此之五种。同小乘说。若大乘者。更加四依。谓根本染净分别。八七六识。如次配三。及自种子。九缘方生。若是天眼。除明空二。若耳识八缘。不缘明故。若鼻舌身三。但七缘起。除前所除。更除空。以至于境。方能取故。若第六意识。依五缘生。谓根境作意根本。及能生种也。若七八二识。名四缘生牙为俱有依。并无根本。随自所取。即为所缘。并作意种子四地也。此中意者。唯明耳识具缘方闻于声。故言根识心所。对境和合。方名为闻。余者乘义便明。学者应悉。
疏然根五义胜于识等者。摄云。一所依胜。二作能生胜。三相续胜。四自在胜。五庄严胜。又按对法论云。又由六相。耳于闻声中。最胜非识等。何等为六。一由生因。耳能生彼故。亦由彼处。闻依耳故。三由无动转。耳常一类故。四由自在转。不待缘合。念念生故。五由端严转。由此庄严所依身故。六由圣教。如经中说。耳能闻声故。如是所说六种相貌。于识等中。皆不可得。
疏以二为门熏习在总者。声与耳为门。耳与意为门。名句依声。熏在第八藏识之中。即第八识为其总也。
疏因闻所成总名为闻者。谓因耳意等。闻熏成种等。此因闻所成。总名闻也。
疏废别耳意总名我闻者。问何须废别。而说于总。答若不言我。不显自他。耳通一切。是谁耳闻。又复闻时。非唯耳等。待缘极多。若一一陈。遂成烦广。若唯说一。义用不周。显和合闻。总标假者。
疏诸余佛土(至)见等者。如上生经。弥勒入首楞严三昧。故于光明。光明之中。即般若等现。亦如招手。前人解意。此即依色立名句等。若依香立。即香积是依。味者。如淄渑二水。劳薪所欲等。皆是依触。三者。如相怜知意等。此等皆约少分而说。然名句文。多分唯依声立。亦不相违。有人因此广明其相。香积佛立。但以身香为佛事。光明幢世界。以光明为佛事。见光明即悟道。楞伽或有世界。动眉为佛事。点眼动眼。动头磬颏弹指。或虚空等。此一一为一佛世界佛事。众生见闻此已。各证悟道。华严经有触为佛事。善财童子。行百二十城。寻善知识。有人报言。彼大城中有女。名和修蜜神。汝可于彼受法。乃至到彼从门。而女问有何事来。答愿求妙法。问汝能受我种种使不。答能。此女掌中。罗绮芬芳。珠翠交皎。其女端正。世所无双。语善财言。愿求妙法。当提我手。童子不肯。便走出去。自念我本求法。何故逢此淫女。障我道耶。又更念言。我但制心不起即得。却回参礼。于窗中。见其室内。一切诸佛。皆在其中。女唤童子。向床前提手已。自然证得无量无边甚深法藏。复令提臂等。一一皆得如前法藏。
疏问为佛说者。下问答分别。
疏佛唯有三法(至)智悲者。显佛因中行二利行。今感此果。初二自利果。后一利他果。或大智通二。思之可知。问言唯定等。证无文义。既但三法。应无色身。答有二种。一云。亦无有所见者。亦唯能见识之变矣。如文义等。二云。佛离戏论名等。故无依愿大悲。变现色身。令总睹益。故非戏论。色身故有。然按佛地唯识。前义为本。
疏随堕八时(至)体性者。八时者。法苑云。随世俗说。日夜八时。或诠辨诸法。八啭声时。又荐福三藏云。随乐欲时。何所以者。解云。一瑟吒。此云乐欲时。随能听者。乐欲闻法时。识心之上。文义显现。若頞瑟吒。此云八时。摄论梵本云。一瑟吒。明是乐欲。以声相近故。古人遂译一瑟吒。为八时也。问两筒三藏。并亲步祇园。目览梵典。忽焉一义。解成楚越。答二俱无失。何观天竺一物名义含多。且如五释。即有千号。前释据历时声。而文义起。故云八啭八时。后解依自慕法。而教体生。乃云随乐。随乐欲直非者。摄云。约教相明。长行名直。烦名非直。从所诠名。名诠自体。称为直说。句诠主外。其非直说。或云。十二分教中。别相契经。应颂记别。名为直说。以未委其故。余名非直。义周至故。聚集显现者。此约闻者心识之上。有直非直文义之相。于心识上。聚集显现。或可闻法之时。有率尔等五心。连带解生。聚集显现。
疏薄伽梵前(至)大乘品者。无性释云。或依德迩。或共了知。谓彼已能善入大乘。或即于此已极善入。故名已能善入大乘。此显已得诸陀罗尼辨才功德。于大乘义。能持能阐者。摄云。谓彼菩萨内有善入解大乘教义。道德行迹。迹是安足之处。德是绝名之所。由内有德。故名善入。德名外彰。名烦恼了知。谓彼已能等者。释前德迹。或即于此等者。释前共了。陀罗尼辨才。如次显上德迹共了。总由此德。名为善入。余文可悉。又体大者。甚深高广。无上故大。又世亲云。薄伽梵前者。显有所敬故无异。其余义大分同无性解。不能别引。
疏彼增上生故作是说者。摄云。谈实菩萨不说法闻者。为其菩萨为说。约此故其。增上生也。
疏譬女天等者。摄云。女人于天或鬼神处求乞论咒。此人梦中虽无耳说。于意识上。论咒显现。故知梦人意识。不能分别鬼神所说论咒。所见论咒。明自心现。
疏故经亦言(至)一字者。摄云。按大般若。佛告善现等云。我曾于此。不说一字。汝亦不闻。当何所解。何以故。甚深般若言说等。皆远离故。由此于中。说者听者。皆不可得。又新华严颂云。诸佛无有法。佛于何有说。但随甚自心。谓说如是法。
疏如母啮指子生唤解者。依汝南先贤曰。蔡顺。字仲君。平兴人。少丧父。母养有甘口之物。不敢先尝。至婚家饮须㕸。顺恐中毒及尝㕸。母病㾾出脓。以口吮。遭饥人民相食。顺取椹。赤黑异器。为贼所得。欲煞之。见椹异。因问之。顺曰。黑者遗母。贼遣不煞。顺出取薪。有客来急欲见。无人可报。母啮其指。顺即心动。弃薪走归。所居井桔[棉-巾+幸]柱。岁久欲擗。在母上。于是忧愁不敢动摇。母终。棺枢在堂。而舍傍人失火。草屋相连。火将至。顺伏母棺号哭。火越屋烧东家。顺母生畏无暴雷电。顺走达家。曰顺在此。母亡三年。妻不见其面矣。又搜神记曰。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思之。自啮其指。孔子闻之曰。祭之诚也。精感万里。故刘向曰。父母之于子。子之于父母也。异体而同气。若树木之有心。草莽之有华实也。神出乎中。而应乎心。两精相得。岂得言哉。摄云。问若实不说。如何说云。我所说法。如手中叶等。各为增上缘。令他得益。如手中叶等。名为说也。
疏谓余相续(至)缘故者。摄云。即说法者。是听法者。余相续即身自心之所说之法。种种不同。名为差别。令余了别。翻准应悉。问若佛实说。经何复云。不说一字。答诸佛法同。离于诸佛所说法外。无法可说。名不说也。或云。一切诸法。皆如为性。真如离言。名不说法。又无如外法可说。故总名不说。又云。如眼等法。性自本有。不由说已而方有故。故云不说。
疏如末尼天鼓无思而作故者。此喻如来无思而说。此但喻说家。且末尼无思雨宝。众生实得受用。如来无思而说。阿难实得听闻。
疏此中二解(至)解释者。摄云。不说法家会说文。说法之家会不说文。
疏说此如是我闻者。下总释经文。皆离增减异分过失者。谓如此说。而作彼解。谓如彼说。而作此释。皆异本分增减过也。今则不然。故云尔也。问如佛成道二十年后。何难方始出家。云何诸经皆言我闻。答佛重为说。何以得知。菩萨处胎经。具广分别佛所历问。所说不闻令闻者。何言不闻。佛次第为说。阿难得佛觉三昧。悉能受持。闻既佛重说。何故智度论云。阿难将升高座。说经之时。向佛涅槃方。而说偈言。佛初转法轮。尔时我不见。如是展转闻。昔于波罗奈。为五比丘众。转四谛法轮。答然智论文。随转理门。作如是说。又佛初在。为彼五人说。后更重为阿难再说。云展转闻。亦无失。若尔。何故入大乘论云。阿难持法不尽。明二十年前法皆不持。又引中阿含说。释提桓因语郁多罗言。尊者戒得他心。观阎浮提一切众生。无有尽能受持佛法。唯除尊者。余不能了。以是因缘。当知阿难非悉能持。又首楞严经中。佛为净月藏天子说。阿难所持少不足言。不受持者。乃有无量。乃至广云。复满十方微尘世界。皆如阿难。不能尽持。亦复如是。答据佛未加未重为说。故作是言。又解首楞严经。据所悟未说之法。云不能总持。如是言未说。如林中叶等。又若此处所说之法。阿难能持。于余十方清净土说。阿难不持。又云。本愿力故。过去于长者供养诵经沙弥。今得总持。龙树赞云。面如净满月。眼如青莲华。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长者缘如下说。又准报恩经。佛入世俗心。令阿难知。又依观佛三昧海经第五。阿难见佛闻法。说菩萨行。即忆过去九十亿佛所说经藏。此经下云。自闻授记等。即时忆念过去无量千万诸佛法藏。通达无碍等。而说偈言。世尊甚希有等。问有无量大菩萨。何故唯付阿难持法。答诸菩萨等。各各匆务。庄严眷属。调伏自身。不能宣通。阿难写瓶有寄。所以传灯是属。又复阿难常随如来。人天所识。传必生信。诸菩萨等。形异处疏。非众皆识。或容不信。问诸经皆云如是我闻。何故温室经云。阿难曰。吾从佛闻。药师云闻如是等。答随方置言。其义无别。如是阿难。升座说经已。大众谨言无常力大。无常力大。如是等法。我于佛所。亲自听闻。今者乃言我闻如是。又闻中云。我闻者。将欲传之于未闻。若有闻而不传。便是徒设。不在能说。贵在能传。可谓道贵兼忘者也。废我从闻。闻从佛来。明出非己心。故经传历世。妙轨不辍也。
疏此有二义者。下明时中。初标释。后简通。梵云三摩耶。此云时也。然佛说众经。前后多时。今者正指说此部时。于一时中。在其处说。如真云。我于一时。在迦尸国。我于一时。在恒河岸尸首林等。
疏一法王(至)无别故者。摄云。问说听究竟。共相会遇。义旨无殊。何故分二。答初约说听所为事毕。虽多刹那。总名一时。后依说听感应时。同名一时。问设不就彼说听究竟。而言一时。复有何过。答如初说字。次谈于名。后方言句。乃至部等。时皆有异。云何一。故知依彼事毕称一。故佛地论云。说听究竟。总名一时。若不尔者。字名等。听说时异。云何言一。
疏一道理时者。问道理与唯识。二时何别。答道理时者。谓观境有酬前引后。三世行相。道理也。唯识时者。但取识上所变境现起三时之相。有酬引等。故有别也。
疏如梦所见(至)都无实境者。摄云。无性摄论所引颂云。处梦谓经年。寤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又问说听一念生已即灭。如何识上聚集解生。答虽唯一念。然前之闻者。熏习成种。后识心上。连带解生。是故文义聚集显现。
疏唯意所缘(至)所摄者。今此时者。唯是第六意识所缘。非余眼等五识所得。故言唯意所缘。是不相应。假实有殊。依多法立。故行蕰收。非余蕰摄。处界准知。若独缘时。不兼彼所依法。所变相分。与是同种。独彰境收。若兼实缘。相质同种。然今此时。于百法内。属不相应所摄。
疏此之一时(至)总名一时者。下简通中。初简。后通。初中。先总。后别。此总也。意云。此云一时。不得定约刹那等立。但取听者感佛为说。事绪终讫。总名一时。
疏不定约刹那(至)非刹那者。下别也。然有四别。如文可知。意云。今此一时。不得定约刹那而立。由根性或钝。说者时长。于一刹那。犹尚未悟。故曰也。
疏亦不定约四时(至)不遍故者。不得定约四六时等中之一时也。有人云。四时者。春夏等四也。六时者。昼夜各三。即今六时礼佛是也。八时者。西方立三际。热雨寒。一际四月。三四成十二。一际之内。有四黑月四白月。即为八时。此土立春秋等四时。一时合三月。与西方不同。亦可昼夜八时也。十二时者。多是平旦寅等。十二时也。恒二天下同起用故者。俱舍颂。夜半日没中。日出四洲等。释云。北方半。东方正没。此州日中。西州日出。如是展转。次第可知。问如日此方正中。东西两边。俱有光明。何得言恒二天下起用。答东边正没。西边正生之时。州增故唯言二。
疏然诸经中(至)四十年等者。此通中。先会通。后问答。会通中。初按文难。后正通释。此按文难也。若言不得约相续四时六时。及成道后时节而说者。何故。经中即有如是等义。摄云。问颇有唯说刹那时耶。答有。华严等云。何以一音。即其事也。问疏何不言。答示方隅尔。或一音言。而含多义。谓一刹那。或一无法并名一音。故疏不言。
疏虽有是说(至)总说一时者。通释也。意云。经中虽有相经等时。仍非总说法时。故今一时。但是总时。
疏问处中(至)总言一时者。问答也。摄云。所变之土。不过二种。故可定知。众生根性。万品不同。故难准也。又长甘三藏解有三种。一分收流转时。二不思议变易时。上二种生死。三假名时。假名时有三。一迦罗时。二三摩耶时。三世流布时。迦罗时者。此云别相时。如制戒律。大戒时闻。小戒时不闻。出家时闻。在家时不闻。国王得闻。余人不得。三摩耶时者。此云破邪见时。谓五部阿含。九分达磨。不简白黑。一切得闻。世流布者。即是世人语法。如言一时在恒河岸等。今依破邪见及世流布时。名一时。若依真谛。时有十义。一佛出世时。如轮王出世。七宝一时可得。法王出世。法宝一时可闻。二说正法时。佛说正法。狂聋众生。得惶悟时。三听正法时。四思正法时。所谓思根简伪取真。五修正法时。六持正法时。七下善种时。所发菩提心。八成熟善根时。谓闻如是修行。离诸放逸。九解脱善根时。所谓闻法思法修法。具此三缘。十心平等时。心若高下。听法不入。若能拔沉柳浮。念智平等。方便闻正法。名心平等时。具此十义。故名一时。
疏梵云佛陀者。下教主中。初广释义。后略判文。今显主尊下。是就前料简。思准可知。下并如斯。不复委曲。
疏觉有三义者。未满故者。摄云。又按般若第三百六十五。总有八释。今举后三义。即三觉。一于三世法及无为法一切种相无漏智转。二如实闻觉一切有情。令离颠倒恶业众苦。三能如实觉一切法相。所谓无相。故名佛陀。如次配疏三觉无失。华严经第六偈云。于实知真实。非实知非实。善解真实际。故号为正觉。此略不举觉他义也。
疏佛地论(至)名为佛者。一切智者。根本智。一切种智者。后得智。能自开觉。是自利智。亦能开觉一切有情。是利他智。如睡梦。无分别智。如莲华开。有分别智。又云。此总标本后二智也。一切智一切种智者。总也。能自开觉。如睡梦觉。别明根本也。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莲华开者。后得智也。次疏释二智中。皆具牒。此根本言空理。真无分别。对后得有。事俗后得也。
疏一切智者(至)师所知障得者。此一切智一切种下。各有二句。总为三对。明本后智。初对自体得名。其次二利得名。第三从喻得名。如文。睡梦智者。谓于梦中。见种种境相。若至寤时。了诸相非实。此如本智。证理之时。唯自了知诸境如幻。余人不知。未证理时。如梦中也。如莲华开者。谓后得智如莲华开敷。观者见于台实华叶等异。其后得智亦尔。为诸有情。说种种法。令他知也。如所有色者。摄云。一切真俗诸法自性。名如所有。如所有者。指斥言也。此诸法性。智悉能知。举境显智。名如所有。总相而言。师烦恼障得者。谓一切智中。有二种差别。而言之属烦恼障得。下一切种智。准而知之。尽所有也者。摄云。一切真俗所有诸法。差别之义。名尽所有。尽所有者。指斥言也。此差别法。智悉能知。举境显智。名尽所有。又问如唯识云。由属儥生烦恼障故。证真解脱。由师碍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何故。其属烦恼。得根本智。答彼论初云。约别障说。若论通义。二障俱能障于菩提真。又问何故后得偏属所知。本智别属烦恼。答以根本智唯属理。成言属烦恼得。若后得智能属事。或云属所得。且据一边。理实俱通。属二得也。
疏准诸经(至)佛名者。摄云。案佛地论云。佛具十德。何故佛教传法者。一切经首。唯置薄伽梵名。谓此一名。世咸尊重。故诸外道。皆称本师。名薄伽梵。又此一名。总摄众德。余名不尔。是故经首。皆是此名。然具六义。六义如下自引。依真实。诸佛有十义。一觉胜天鼓。天鼓有四德。一能觉悟。诸天贼来言来。贼去言去。佛即不尔。能令众生觉三烦恼。若生知生。若灭知灭。二天鼓能护天众。能破修罗。佛即不尔。能救三苦。能破四魔。三天鼓能令诸天受五欲乐。佛即不尔。能令众生。受出世乐。四天鼓能令诸天生贪着心。佛即不尔。能令众生生出世心。二不由他悟。无师知觉一切法故。三属二无知。一烦恼障无知。二所知障无知。四已过眠梦。凡夫眠而不梦。唯烦恼。二乘亦眠亦梦。有无明及妄智故。佛不眠不梦无无眠。舍妄解故。五犹如莲华。日光照触。莲华即开。十地行成。佛智自发。六性净无染。七具三义。所谓三身。八具三德行。谓般若法身解脱。九具三宝性。所谓同体三宝。十自知令知。以智慧力。照真如境。名为自知。复以慈悲力。说十二部经。令他知也。若无性摄论。亦具十义。六义如佛地。更加破四魔。依三摩地。能破烦恼魔。依精进慧力。能破蕰魔。依诸神足。能破死魔。依慈等持。能破天魔。若依真经。名为婆伽婆。婆伽云破。婆名烦恼。能破烦恼。名婆伽。
疏应化非真(至)法身也者。摄云。问按天亲论。但云应化非佛非说。不言法身而能说法。引斯为证。恐乖论旨。答引彼意。证应化非真。非真说法。不以彼文证法佛说。若示引之。而何所益。答即说应化非佛非说。故知法佛可名真佛。故彼论云。非非法者。真如无我。相实有故。一切圣人。依真如法。清净得名。故知法佛名为真佛。佛既名真。合名真说。故疏引彼称赞大乘。而以为证。
疏十八圆满者。佛地论云。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是第一显色圆满。无量方所。妙饰间烈。第二形色圆满。周圆无际。其量难测。第三分量。超过三界所行之处。非三界爱之所行故。非诸系业异熟果故。第四方所。胜出世间善根所起。第五思。最极自在。净识为相。第六果。如来所都。第七主。诸大菩萨众所云集。第八辅翼。无量天龙人非人等。常所翼从。第九眷属广大。法味喜乐所持。大乘法味喜乐为命。第十住持。作诸众生一切义利。即度四摄等。第十一事业。灭诸烦恼灾横尘垢。第十二摄益。远离众魔。第十三无畏。过诸庄严如来庄严之所依处。谓过一切菩萨庄严。第十四住处。大念慧行。以为游路。谓思慧名念。闻慧名大慧。修慧名大行。第十五衢路。大止妙观以为所乘。乘定慧及游三慧。路往所趣园。第十六乘御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第十七门。无量功德众所庄严。大宝华王之所建立。大宫殿中人。红莲华之中最胜。名大宝华王净土。依此长时相续。无有间断。第十八依持。以为颂曰。显形量所因。果主翼眷属。持事摄畏处。路乘及门依。
疏由此劬师罗(至)无尽者。此判佛身应物而现。非定一也。劬师罗者。摄云。按经音义。此云妙音。然新译云。具史罗。此人身长三尺。尝闻世尊身丈六。不生信心云。佛既长大。我身若此。如何得度。佛知根熟。至彼化之。现身三尺。长者至门首。还见世尊身长三尺。遂发胜心。欣求出离等。五百婆罗门者。裸形涂灰。亦名离系外道。见佛不舍衣服。不生信心。谓是贪著名利。非修道者。于后世尊知根熟可化之。遂现涂灰不着衣服。婆罗门见已。而生信心。今此世尊。与我无别。遂于佛所。而得度脱。无边菩萨者。此无边身菩萨。闻佛身长丈六。遂观佛顶相。乃至尽于上界。亦不能得见。又智度论说。如佛初转法轮时。应时菩萨从他方来。欲量佛身。上过虚空无量佛刹。上华至世界。见佛身如故。即说偈言。虚空无有边。佛功德亦尔。设欲量佛身。虚劳不能尽。上过虚空界。无量诸佛土。见释师子身。如故而不异。佛身如金山。演出大光明。相好自庄严。犹如春华敷。住小圣之凡夫者。二乘之人。名为小圣。四善根前。及余一切凡夫三类。总名凡失。但见丈六也。摄云。又按西域传云。有婆罗门。闻释迦佛身丈六。常怀疑或。未之信也。乃以丈六竹杖。欲量佛身。恒于杖端。出过丈六。如是增高。莫能穷实。遂投杖而去。因植根焉。林竹修篠。破山满谷。因号斯处。为杖林焉。
疏今显主尊(至)意心者。略判文也。初标佛者。以佛是能说法人。教是所说之法。为显佛既最尊。说教定胜。故初标佛。欲令众生生喜心也。又云。依智度论第二。五种能说。一佛。二圣弟子。三诸天。四神仙。五变化。今标佛说。故教定胜。令生喜心。
疏游化居止(至)安处者。此解住字也。
疏古人因此(至)未可也者。此引古辨非也。藏法师云。住者。今取能住为住。故住义属佛。住有二种。一者身住。二者心住。身住有四。一化处住。十方诸佛。各有国土。二异住。三世诸佛。多栖止伽蓝。三未舍寿分住。未答魔王启请。寿命无量。由答启请。则唯留八十。余皆舍之。四威仪住。谓行住坐卧。悉名为住。二就内德论住。亦有四种。一者天住。谓住布施持戒等。二梵住。谓住四无量心。三圣住。住空无相无愿三昧。四佛住。佛力等果地众德。如来具此内外八住。即是无住而住。住无所住。住名虽同下非斥也。
疏羯尼迦树者。此无正翻。相传云。似此槐树。枝叶亦相似。然即不是槐树。但相似耳。
疏火坑毒饭欲害佛佛处者。胜密者宗止信。外道深着邪见。诸梵志曰乔答摩国人尊敬。遂使我徒。无所恃赖。汝今可请至家饭食。门穿火坑。满中纵火。栈以朽木。覆以燥土。凡诸饭食。皆杂毒。若免火坑。当遭毒食。胜密承尔。便设毒食。城中之人。皆知胜密。于世尊所。起恶害心。咸皆劝请。愿佛勿往。世尊告曰。无得怀忧。如来之身。物莫能害。于是受请而往。足履门阃。火坑成池。清澜澄鉴。莲华弥漫。胜密见已。忧惶无措。谓其徒曰。以术色免火。尚有毒食。世尊饭食已讫。为妙法。胜密闻已。谢名归依。出西域记。
疏灵鹫山者。真谛婆沙云。释迦本行菩萨道时。为化物故。受鹫身。养育父母。求食供养。有长者见知其因缘。每日令至家中取食。一切诸鸟。亦得供养。鹫令请鸟。报施主恩。诸错解乃偷他物。逸施主家。后王知至山。鸟为说法。王甚欢喜。又送供养。因鹫鸟住。名鹫山焉。
疏自山麓者。谷梁传曰。林属者。守山林吏。或云即山脚足也。
疏一谓退凡(至)同住者。摄云。凡有二义。一未得圣者。名之为凡。有经说云。王宫人等。并得初果。二谓非王宫人亲属。凡庶名凡。
疏至迦兰陁竹园者。过去有王。出城游戏。睡此树下。毒蛇欲螫。于其树上。有迦兰陁鼠作声。王便惊觉。乃见毒蛇。欲来螫王。因鼠得免。乃封此树。为迦兰陁。池树及林。因此名焉。如西域记。又云。过去有迦兰陁鸟。于此养育父母。野火欲来。入池湿身灭火。以救父母。以慈孝故。因此传名。
疏𠰘城者。𠰘字。旦致反。
疏罹灾者。罹字音篱。
疏无忧者。阿育王也。即未主怨曾孙。
疏波吒厘者。西域记云。波吒厘城者。在殑伽河南七十余里。荒芜虽久。基趾尚存。昔人寿无量岁时。号拘苏摩补罗城。唐言香华宫城建乎人寿数千岁。更名波厘子城。初有波罗门。高才博学。门人数千。传以受业。结学徒等。相从游观。有一书生。俳徊怅望。间畴谓曰。夫何忧乎。曰盛色方刚。羁游履影。岁月已积。艺业无成。顾此为其。忧心弥剧。于是学徒。戏言之曰。今将为子求娉婚亲。乃假立二人。为女父母。遂各坐波吒厘树。谓女声树也。采时果。酌清流。陈婚姻之绪。清好合之期。假女父攀华枝。以授书生曰。斯嘉偶也。幸无辞焉。书生之心。欣然自得。日暮言归。怀恋而止。学徒曰。前言戏耳。幸可同归。林中猛兽。恐相残害。书生遂留。往来树侧。景夕之后。异光烛野。管弦清雅。帷帐陈列。俄见老羽。䇿杖来慰。须有一妪。携引小女。并嫔从盈路。袨服奏乐。翁乃指少女曰。此君之弱室也。酣歌乐宴。经七日焉。学徒𩓙为兽害。往而求之。乃独坐树荫。若对上客。于是告与同归。辞不从命。后因入城。拜谒亲故。说其始末。闻者惊骇。与诸友人。同往林中。咸见华树。是一大宅。僮仆役驱驰往来。而彼老翁。徒客按对。陈馔奏乐。宾主礼备。诸友还城。具告远近。[莫/月]岁之后。生一男子。谓其妻曰。吾今欲归。不忍离阻。适复留止。接寄飘露。其妻既闻。具以白父。翁谓书生曰。人生行乐。讵必故乡。今将筑室。宜无异志。于是使役之徒。功成不日。香华旧城。迁都此邑。由彼子故。神为筑城。自尔之后。名波吒厘子城焉。
疏古人有说(至)皆谬也者。此古叙。昔摩伽陀王。生一大子。一头两面四臂。诸国闻之。皆来庆贺。见其异相。遂谏于王。令弃山中。有罗刹女。收而养之。后问其母。我父是谁。此答言。我非汝母。王及夫人。是汝父母。具说弃由。太子便嗔。有大势力。乃取千王。囚一城内。而欲煞之。有末王。白言太子。我父母乃妻子。不敢言辞。我有和上。是辟支佛。愿放辞也。太子许之。速疾归国。见辟支佛。求受五戒。受讫即来。而就于死。太子问言。汝去憔悴。今何怡悦。王乃报言。前未受戒。恐死已后。堕于恶道。忧做憔悴。今已得戒。不堕恶道。是故怡悦。太子问言。其戒是何。小王答言。谓不杀等。太子谓受。小王为受。便即报言。汝今受戒。是我弟子。如何欲煞。如是千王。破此净戒。若从汝亦累于我。是遂放而不煞之。太子云何各欲还国。中有王言。我等不死。皆由小王。今须报恩。可立为主。我等事之。于是诸王不复归国。千王住故。名王舍城。即疏云。置千王于此者。是此后也。准诸经论。更有六缘。一摩伽陀国王有子。一头两面四臂。时人以为不祥。即时裂其身首。弃之旷野。罗刹女鬼。名阎罗。还合其身。而乳养之。后大成人。能并诸国。王有天下。取诸国王。万八千人。置此五山中。以大势治阎浮提。阎浮提人。因名此中。为王舍城。二云。摩伽陀王。先所住城。七被火烧。王问其故。有云。宜应易处。王即更求住处。后见此处。五山周币。其状如城。即就居之。以王先住。名王舍城。三云。古王婆薮。厌世出家。妄证天祠。煞生无罪。陷入地狱。王子广车嗣位。恐作大罪。不知何计。空声告曰。见希有处。应作王舍。后因獦逐鹿。见此五山。而便城焉。此上三缘。出智度论。四云。婆薮王子。初共人民造舍。即为鬼神坏三。唯留王舍。如是至七。太子言。但更造屋。悉题王舍。于是免焉。五云。轮王出世。代代相承。住此城中。因住此城。名王舍城。六云。昔有四天。共攒乳海。觅得甘露味分。于此五山。起舍守之。七日后方乃分之。是故名为王舍城。此后三缘。真谛云。出律毗婆沙。若善见论云。其城纵广三百由旬。有八亿万户。有八万聚落。故最大也。摄云。问古人所说。非无典据。如智度论。律毗婆沙。仁王等经。说各异故。何得总拨为谬说耶。答设彼等说。皆叙彼俗。不正说也。故疏不取。
疏王都既在(至)利缁素故。此释难也。难云。山城二处。何不举一。要两双彰。故此释云。如文可见。意者。游化城中。居止在山。利益缁素。故曰也。若准摄云。山佛自化。城化王化。举自化处。显利于缁。说他化处。明益于素。
疏论云序分成就者。下引论释。于两义中。皆先举论。次即解释。前义之中。从故城乃摩揭下。是疏释。后义之中。从俱苏摩城下。是疏释。下皆准知。
疏或教妙(至)出二乘故者。摄云。前解山城。俱喻教理。此即别配。山同出水。城喻开敷。思之可悉。
疏般若通贯(至)远矣者。举例释成。般若通贯五门者。谓实相等五种也。舍卫丰其四德者。一曰财宝。二妙欲境。三饶多闻。四丰解脱。以舍卫国。丰其四德。故般若经。多在此说。问般若有五。舍卫四德。四五不同。何成表意。答即四德中。含德五种。何者。一财宝。即文字般若。二多闻。是观照。三五欲。是境界。四解脱。是实相。眷属通有。且如观照。起时即有遍行别境等心所。或具四五蕴。名为眷属。然此配者。但以义类而说。无别教文。金生丽水等者。此明真在提河而说。亦有所表。文义易见。
疏古说此经(至)居秽土者。自下会违。意云。此经上下。说处既多。何故经初。偏标王舍耆阇崛山。然将会释。先列说处。就中先列古。后叙今。此引古也。古说。此经合有四处。如疏所列。摄云。疏虽不说。准理而言。既处有四。即说有三。初二同疏。三者。属累品后。居秽土说。故成三矣。今解处三下。是叙今也。
疏今标创会(至)化身者。此会释也。意云。今标创会。欲令三乘欣乐同故。显佛悲深等。故曰也。
疏众成就以五门解释者。下众成中。初总分别。后从藏经明众成下。别科释。
疏说时方人令生信故者。时谓说教之时。方谓处所。即某处等。人谓徒众。即与大比丘等。
疏因缘之经令除法慢者。十二分教中。因缘经有三。谓请因事因犯制戒。此中意取因请故说。若不待请。而即说者。恐生慢法之心。今者欲明能语之人。故列此众。
疏菩萨请引及果(至)利之者。摄云。此释外之难。难意云。一乘正逗声闻。鹙子可请。既不彼于菩萨。二圣何陈。故今答云。因利益故。所以请也。由赞寿量及持经等。分别等品证不同。既有斯利。菩萨故请。或云。虽为菩萨说行及果。三根因此得闻。故名因亦利之。或云。答本请一乘之境。佛说一乘。正逗彼根。菩萨请行及果。佛赞行果令答证。故言因亦利之。
疏答凡夫(至)大乘者。谓二乘性也。种善根未得圣已前。是答凡夫。摄云。定性之人。远尘离垢。不定性者。发菩提心。
疏凡夫(至)菩萨者。谓发菩提心。齐地前已来。是菩萨凡夫。得无生法忍。摄云。然无生忍。初地亦得。今所明者。非初地。若初地忍。即令凡夫菩萨得。既言圣者。故知余地。
疏故为三机说斯妙法者。三机者。答菩萨及以凡夫。虽举二凡。俱是凡故。或从答凡夫及菩萨凡夫已来。此之二类。各有三品。名为三机。机不同。寻文可解。
疏当时众集(至)众生发意者。当在会众。为引当时不在会众。今遣发心。今经中结集陈者。为欲引摄今时众生。令发意也。
疏两实二权者。答在秽土中为实。菩萨在报土中为实。故名两实。菩萨在秽为权答在净土亦权。故言二权。
疏此众二徒(至)差别故者。摄云。徒者徒辙。有此相对之徒辙也。二二合之。总成三对。如次可悉。或云。显序品众及一经之众。有二徒辙也。故序品十五众。合为一。多宝分身。合为一。多宝分身。合为一。后之四众。各别为一。便成六也。以此六众。如其次第。配闻法证法等六句。二二合故。名为二徒。问何因以多宝分身。合为一耶。答且如僧三人已上。方成众义。多宝侍者。唯有智积一人。以少从多。故合为一。又自余诸众。品品各别。多宝分身。同在一品。故合为一。此净法师。作此配属。疏主密意。语少含多。作斯略说。
疏一三乘(至)求彼者。仁王经云。复有八百万亿大仙缘觉。问何故此经仁王。二教有异。答诸说不同。一云。秘密即有。显现即无。故智度论云。佛法二种。一者秘密。二者显现。转法轮。三乘人各得其果。是秘密众。然仁王有者。依秘密说。法华言无。依显现众。故不相违。又云。独觉有二种。一者本性。独出无俱。二者先是答。后成独觉。如五百仙人。一时出者。如旧婆沙三十二说。解云。经各据一人。亦不相违。有说独觉自有二种。一䚬角喻。独出无二。当知如佛。二者部行。多人并出。此有二种。一是缘觉性。如五百仙人。二是答种性。亦是五百仙人。故新婆沙第三十云。五百仙人者。多是答种姓。解云。既说多言。故知仁王八百万亿仙人者。多是缘觉种性。而言出无佛世者。依多分说。此依仁王疏说。下有此妨。准此而释。更不复述。
疏三界无无色(至)亦有者。彼经云。思缘放光。照三界众生。问何故不同。答诸宗不同。萨婆多及经部等。唯有四蕴。故无能照及所照法。摩诃僧祇部。具十八界。故有所照及能照法。今依大乘中阴经说。如来至无色界。无色众生。礼拜世尊。又本业经云。如来说法会中。无色诸天。来入会中。故知无色具能所照。又仁王经云。宝华上至非想非非想天时。无色界雨无量华。如空而下。依瑜伽。无色界中。唯有法处定所生色。解云。依瑜伽者。作如是说。如所引诸经。皆依法处色说。此亦依仁王疏叙。
疏陀罗尼经(至)亦来者。即尊胜经。炎魔王。于夜分来。或余经陀罗尼。更别有来。
疏后宗次第者。摄云。问前第三门。所列名字。与此第四。何故不同。答此众多互立一名。由此多宝为听证来。分身诸佛为证开集。前后互明。故无失也。
疏初众之中(至)后者。净云。诸经列众。各各不同。或有列大。不列小。如华严等。或有列小。不列大。如般若等。或有大小俱列。如大品等。或大小俱不列。如胜鬘等。即今此经。大小俱列。问何意不同。答此等不同。或随魔略。或对所为。或实有无。理非一例。又诸经列众。前后不同。今此法华。先列声闻。后列菩萨。疏有四解。如文可知。若依佛地论。总有八释。四与疏同。然文所列。复不次第。今应配属。学者须知。故佛地论云。一生疑异。即声闻于大乘教。疑非佛说。故今先列。一一令闻。二决定异。不定性若闻说大乘。是究竟法。生希有心。决定求大。三际慢异。答得无学。谓为究竟。生憍慢心。闻佛说已。轻慢则除。四恒随异。同疏第二。五形同异。同疏第一。六离深异。同疏第三。七恭敬异。同疏第四。八净信异。答先列。欲令众生于若所生净信心故。
疏总谈无数(至)人等者。此疏释也。论中但其数成就者。谓大众无数。不别标言万二千人等。或有本作合字。即是论合。别标万二千人。或作名字。笔误也。
疏依乞等(至)为名者。亦是释也。比丘乞食。须具五义。智度论云。一为利养故。改裳威仪。诈现失相。二为利养故。自说己身所有功德。三为利养故。强占相吉凶。四为利养故。高声现威。令人畏敬。五为利养故。说已昔日所得利养。激动人心。发令行施也。
疏求觉利有情(至)为菩萨者。释也。非是此经可列。䟦陀婆罗菩萨。此十六是上生经说。然彼经中。但言复有菩萨摩诃萨。名䟦陀婆罗。与其眷属十六菩萨俱。不列余之字。问此引成中第一。若修小乘。引与第四威仪一定。有何差别。兄第一第二。答菩萨修行相对。三四两句。意辨菩萨答身形相对。菩萨随类现身。答一定无改。故有差别。
疏然本论中(至)显故者。谓本论中。虽标二叹。但总如言。而不牒十六十三。别名以易知故。次下论有十六等名者。但是牒经而释也。虽有标无牒。而言不标者牒。言总意别。
疏明其四众(至)不说者。释也。虽各礼佛下。通难解也。准而当知。
疏然明经众成中者。下别科释。初科判。后别释。如文可思。
疏一处(至)解脱者。此文有七。义择共也。摄云。问心观佛。希闻妙旨。同一见解。八圣道同。余可知矣。
疏真谛三释(至)万二千人者。一胜大。如说大王。虽年幼小。而言大者。以其尊胜故也。二体大者。如说大山。山无胜劣。以体高广。故名体大。三数大者。如说大军。军无胜劣。亦不高广。以其数众。故名为大。此举三喻。以释于大。比丘亦尔。修菩萨道。高极无上。即是胜大。位难测故。则当体大。众非一故。即是数大。
疏今合为六者。摄云。非是全取前之二三。取前五解。加名称大。而为六释。除智论初。然可总为七。取智论初。九十五种外道之中。最为大故。藏云。作此经有五义大。一者众大。谓万二千。二者位大。皆是阿罗汉。三德大。诸漏已尽。四名大。其名曰下。五识大。众所知识。
疏梵云苾刍讹云比丘者。苾刍者。上好药草。此草生处。纵逢天旱。亦常滋茂。傍诸草木。亦能数荣。比丘亦尔。若一人持戒。令无量人受诸果报。纵逢难事。亦无忧畏。
疏四云净命(至)命故者。离耶命故。名为净命。四邪者。智论云。一仰口比丘。所谓仰观星宿日月博蚀。因兹得食。以资身命。二下口比丘。谓耕田种作。治生博易。为此下业得食。三方口比丘。谓国通致使命。四方往来。因兹得食。以供身口。四维口比丘。谓占相卜问咒术等事。因此得食。号曰维口。小术不正。称之维口。即以贪嗔所发三业。名为邪命。而有颂云。俗耶见难除。由恒执异见。道耶命难师。由资具属他。此上五名。从初出家。渐次而修。乃至师或。思可知矣。摄云。问比丘之名。含于乞义。诸余乞者。应名比丘。答比丘之名。具于五义。余不具五。不名比丘。
疏理事二和合得众名也者。谓同证一真理。违净相书。名为理和。同戒见利等。无违背故。名为事和。
疏三人已上得僧名者。法苑云。梵云僧伽。此云众也。然三人已上。皆是僧体。从多义故。彼国之法。一名名。二为身。自三已上。名为多。如办法事。四人方成。一人白言。大德僧听。所和三人得名僧故。若四是僧。岂能白者。而自白耶。欲显和合。从多人故。自三已上。皆得名僧。若办事僧。即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等。
疏经有六句(至)究竟者。下叹德。先标列。后解释。此初也。新翻及旧论者。摄云。唐三藏所译般若等经。名为新经。此经之先译。名旧。且言新经。实余古经。有十六者。问论释于经。何故经论数不同耶。答言常众无会不集。处处叹之。故罗什略叹其德。天亲欲示解一经叹德。令识众德。叹德之意。故广说也。问何故诸经叹德。增减不同。答有二释。一者译主具略不同。二集法者。叹有多少。以叹德皆是结集置故。
疏论有三释者。下解中。先依论释。后总料简。然三门中。皆先依论。后释经文。寻者息。
疏上上起(至)名上上起者。或以下释上。或以上释下。总名上上起。且如第二诸漏已尽。释第一句阿罗汉。上句罗汉是所起。名起上。即是起得名上起。下句诸漏已尽是能起。名为起上之起。故名为上起。如是类例非一。名上上起。此以下释上如是。若以上释下。且如以第二句诸漏已尽。释三第三无复烦恼。此即上句是能起。名起上。即是起名为上起。下句是所起。名起。是起之上。如是类例亦非一故。名上上起。然疏下自释。今为初略示。
疏即是论言(至)罗汉者。此引文释成。即唯识等论也。谓唯识论。应义有三。今言应已永害烦恼贼。故名罗汉。即是一义。引此意者。成前但师。现行诸漏。名为阿罗汉。摄云。问无学之人。种现俱尽。何不双以第二三句。释第一耶。答八地已上。顿悟菩萨。亦名罗汉。若实种尽。方得应名。即八地非罗汉摄。今显通彼。故以漏尽。释罗汉也。因此略明梵名不同。然罗汉有三名。一名阿卢诃。二名阿罗汉。三名阿罗诃。即杀贼应供不生。如次而配。若对因中而说。因名怖魔。至果称煞贼。因中名乞士。至果名应供。因中名破恶。果中名不生。今此煞贼等三名。皆果中称也。
疏烦恼现行(至)名之为漏者。此释漏名。且杂集第一云。令心连注。流散不绝。故名为漏。此复云何。依外门流注。故立无明漏。令心连注流散不绝。异漏义也。若俱舍云。稽留有情。久住生死。或令流转。于生死中。从有顶天。至无间狱。由彼相续。于六疮门。泄过无穷。故名为漏。若依世亲。述经部云。若善释者。于诸境界。流注相续。泄过不绝。故名为漏。
疏欲界见道(至)欲漏者。此出欲漏体。欲界见道四十等者。谓欲界分别烦恼。迷四谛下起。一谛有十。故成四十。问何缘如此。答然迷谛相。有总有别。总谓十种。皆迷四谛。何以然耶。苦集是彼因依处故。灭道是彼怖畏处故。言因依处者。一是因。二是依处。故对法论云。苦集二谛。皆是一种烦恼因缘。又为依处。是故迷此因缘依处。起诸耶行。言灭道是怖畏所。性不随顺。增长十种。但起迷拔。犹豫等事。故对法论云。由烦恼力。乐着生死。于清净法。起悬崖想。又诸外道。于灭道谛。妄起种种颠倒分别。是故十或。皆迷灭道。起诸耶行。及诸烦恼。皆二缘故。若据别迷。二唯迷苦。八通迷四。身是二见。唯果处起。今取总迷。故十烦恼。皆迷四谛。言并忿恨等二十随惑者。唯识论颂曰。随烦恼谓忿。恨覆恼嫉悭。诳谄与害憍。无惭及无愧。掉举与惛沉。不信并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乱不正知。问此二十何名随烦恼。答是烦恼分位差别。及等流性故。名随烦恼。若忿等十。及妄念不正知放逸等。假染心所。是前贪等差别分位。名随烦恼。若无惭无愧掉举惛沉散乱不信懈怠。此等虽有别体。是前根本之等流性。亦名随烦恼。由根本为因。此得有故。
疏言十六大随者。然二十随中有三品。谓下中上。忿等十或。名小随。以自类相生各别起故。非不与他中大或俱。行位局故。名之为小。无惭无愧。此名曰中随。以自类得俱行通。忿等唯遍不善位局。后八但得中名。若掉举等八。自得俱生。但染皆遍。得俱生故。不可名小。染皆通故。不得名中。二义既殊。故八名大。今云。十六者。色无色界。各有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故成十六。
疏三界合有(至)名无明漏者。一界各有五光明。三界合论。故成十五。依瑜伽八十九云。诸欲界系一切烦恼。唯除无明。说名诸欲。色无色二界所系一切烦恼。唯除无明。说名有漏。于彼三界所有无智。总摄为一。立无明漏。若依小乘。四十一总为欲漏体。谓欲界系根本烦恼。有三十一。并十缠成四十一。至五十二物。为有漏体。谓上二界根本烦恼。名二十六。五部或中。各除嗔痴两界。合论成五十二。三界名五无明。合成十五。为无明漏。问何以上二界。合为有漏。答一同无记性故。二同内门转故。三同是定地。由此三义。二界合一。
疏合离合废立者。欲漏名离。有漏名合。此二漏中。不取无明。名废。别更为漏名。故曰也。
疏具四生地者。谓胎卵湿化也。
疏一生一烦恼者。一生。即唯化生性。烦恼。即唯有覆无记性也。
疏通相应不共为前二所依者。然无明有二。一相应。二不共。若贪等俱者。相应无明。非贪等俱者。名独行无明。又不共无明。复有二种。一恒行不共。唯在第七。二独行不共。即第六识中。独头起者。是也。为前二所依者。此无明漏。能为前欲有二漏所依处也。
疏以具十一殊胜事故者。摄云。按缘起经说。一所缘殊胜。遍缘染净故。二行相殊胜。隐真显妄故。三因缘胜。或业生本故。四等起胜。等能发起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缘起法故。五转异胜。随眠缠缚相应不共。四转异故。六耶行胜。于谛起增益及损减行故。七相状胜。微细自相遍忧相转故。八作业胜。作流转所依事。作寂正能障事故。九障碍胜。障碍胜法及广法故。十随转胜。乃至有顶。犹随转故。十一对治胜。二种妙智。所对治故。以此无明。具于相应不共。乃至具十一殊胜事等。故离诸惑。而别立漏。
疏下界烦恼多缘欲起者。摄云。略云欲界。而有三欲。一饮食欲。二睡眠欲。三淫欲。为此胜故。故得欲名。
疏由疏由现种或无故得真自在者。现谓诸漏已尽。种谓无复烦恼。由此二种无故。故名得真自在。
疏已离定障名心解脱者。摄云。问定障是何。答理实诸染。能障定者。皆名实障。然依胜说。异族生受。名胜定障。领下劣法。不上进故。问定既杂障。何乃名为心解脱耶。答定是心所。以所从王。名解脱。邻近释也。或定令心住于一境。定得心名。又问慧解脱人。定障不属。而于何得入见道。唯识论言。托胜所依。故入见道。答有二解。一云。依近分定。而入无漏。得近分定。不要属障。一云。亦得四根本定。亦属定障。言示现者。示能得属或定等障。非余定障。亦不能属。
疏离性障故者。烦恼体性空是障。故名性障。此持业释。
疏彼相应心(至)心解脱者。彼谓彼前无明贪爱等。若未离彼无明等或。相应心王。而未离缚。由离无明贪相应心王。而得离缚。故名心解脱。
疏由离此二证获无为者。由离性定二障。证得无为。且有二种。今虽不得择灭无为。由伏定障。得非择灭。理亦无失。以此定障。是所知障收。故离定障。得非释也。
疏远能见者(至)离缚者。离相应者。王之体。而非是缚。与相应或。同时而起。遂被相应烦恼系缚。名相应缚相应即缚。持业释也。所缘缚者。如五尘境。体非是缚。彼能缘心体是其缚。缚彼境时。名所缘缚。所缘之缚。依主释也。故俱舍论颂云。世诸妙境非真欲。真欲谓人分别贪。妙境如本住世间。知者于中已除欲。又云。相应即见分。所缘即相分。由此见相。熏成惑种。故名为缚。
疏以离现行诸漏二缚者。谓离相应所缘二缚所以得名无复烦恼。问诸漏但说现行。无烦恼者。即无种尔。自有离现。而不属种。如何说言。由远离能见所见。名无烦恼。答此唯叹罗汉。不说余人。故无现时。必无种也。
疏或复笋[牛*子](至)二见者。此不以第二句。释第三句。能见者。能执我心。所见者。所执我相。若离我执根本。即所执我相。不于当情识心上现。犹如悬镜高堂。像于中现。镜喻能见我心。像喻所见我相。若在镜时。像必于中而现。若除镜已。像必不生。以无镜已。像必不生。以无镜故。因何而起。此亦如是。若离能执我心。即所执我相。亦乃不现。
疏前诸漏尽(至)相违者。此会违也。且外云。以无我见等。释无烦恼。与前论漏已尽第二句。释无烦恼何别。故此会云。前诸漏尽。据总说无烦恼。今言无烦恼者。据别无我见。以我见为本。一切烦恼。因此而生。是故约无我见而释。亦不相违。
疏如相应事以成办故者。摄云。能证或灭谛。诸心心所。名曰相应。如者。指斥之词。由为如是相应之事。已成办故。所以名为办辨所办。又云。如相应等。是举喻也。更有余释。繁而不叙。
疏此有九结(至)立为结者。杂集第六云。当知此中。宣说诸结。若相。若用。若位。辨结差别。言相者。爱结。谓三界贪。恚结。谓于有情苦。及顺苦法心法损害。即唯欲界嗔恚。慢结谓七慢。即慢过慢等。无明结。谓三界总有十五无明。为无明结。见结。谓萨迦耶见及邪见边见。取结。谓见取戒取。疑结。谓于谛犹豫。及三宝疑惑。嫉结。谓耽着利养。不耐他荣。发起心姤。悭结。耽着利养。于资生具。其心吝惜。此后二种。并是随烦恼中数。言用者。谓有此者。不猒三界。由此展转。不善现行。善不现行。由此能招未来世苦。与苦相应言位者。谓于后世苦果生位。依瑜伽八十九云。有九种。方能和合。故立九结别。一依在家品。可爱有情非有情数。一切境界贪爱缠事。二即依此品。可恶有情非有情数。一切境界嗔恚缠事。三依有情数憍慢缠事。若四五六。依恶说法。诸出家品。三种耶僻。胜解缠事。谓依听闻不正法故。依不如理耶思惟故。依非方便所摄修故。如是差别。即为三种。七于善说法律无胜解缠事。八依出家品智贫穷事。九依在家品财贫穷事。问缠中何以嫉悭二种。偏立结名。答依俱舍云。以嫉悭二。唯不善性。又此嫉悭。唯自在起。不随从他。唯自力起。故名自在。由二义胜。故于缠中。别立为结。又云。由七义故。一数现行故。二为贱贫因。嫉为贱因。悭为贫因。三遍显随惑故。谓遍显[威/心]欢。随烦恼也。四恼乱出家在家部故。谓出家于法教。嫉悭恼乱。在家于财物。嫉悭恼乱。五或恼乱天阿素洛故。谓天帝释有甘露味。阿素洛有女色。天悭味嫉色。阿素洛悭色嫉味。便兴斗诤。六或恼乱人天胜趣故。七恼乱他及自。部者。众也。谓悭恼自众。嫉恼他朋。由上七义。故曰也。然九结中。五是钝使。二是利使。
疏由成上诸句(至)自在位者。此心自在。由具上来诸句。得心自在位也。摄云。问既由诸句。名心自在。何名单释。答疏主总谈。由具上句。至心自在。不同余句。取他来释。
疏准论有三单释等者。问今上上趣。以上下相释。而得名焉。三单二不释。何名上上起。答言上上起者。从多分而论。或是彼类。亦得其名。有人以下起上等。皆作四句。且上下起四句者。一准下非上。如第二句释第一句等。二准上非下。如第二句释第三句等。三亦上下。如得真自在等。四非下上可知。又邻次隔越。作四句。一邻次非隔越。如第二句释初句。二隔越非邻次。如第四句释第二句等。三俱句。如第五六释第七句。第六是邻。第五隔越。又如第九第十释第八句等。四俱非。可知。又单复作四句。一是单非复。如第二句释第一句。二是复非单。如第五第六释第七。三俱句。如第四句以第二三释。又以第四句释第二句等四句等。四俱非。可知。
疏今依此经文者。此下释经文也。
疏故入十地得阿罗汉名者。释现行漏尽之义。释罗汉名之所由。谓顿悟菩萨。于十地中。俱生惑种并在。得名罗汉。证知此中诸漏已尽。但是现行。且偏据一义亦不属种。
疏或总漏尽别执亦亡者。总漏谓相应所缘二练。即第二句。别者谓执我见。由有我见。诸漏得生。今者烦恼。意取我见。由诸漏尽。我见随亡。故远二见。名无烦恼。二见谓能执所执我相也。摄云。此当句自及所以。遮于外难。前诸漏尽。据总烦恼。此无复言。约别我执。虽俱现行。总别有异。故二分种。此顺前解。无复烦恼。第二释也。
疏由斯生死(至)九结烦恼者。生死流转。名为重担。由属生死。名弃重担弃。重担故。逮得己利。此即当句自释。非是将彼论中。弃重担义。释逮得己利。
疏由上漏尽(至)自在者。由诸漏已尽。至界诸有结。此之四句。见道修道烦恼俱尽。由离此烦恼故。心便自在。性事障者。事障即是定障。由定障。由定为本。能起神通。神通之事。而得自在。名离事障。
疏三应入聚落(至)或故者。摄云。如郁头蓝子。虽得非相非非想定。然未自在。后入王宫。为欲境或。先诸神通。即其事也。
疏应一向引(至)进修故者。摄云。问既号无学。何进修。答二乘究竟道。欣大菩提故。若尔定性应不进修。答亦乐利他。练根除障。总言进修。故理无爽。
疏九应引空望行者。此第九第十十一。是三解脱门。观四谛下十六行相。十六行相。义如下明。
疏于三界禅不生爱味故者。摄云。问禅唯色界。其二者何。答无色亦得名禅。禅者。此译名静虑。能生一切诸功德故。亦义名为功德聚林。故智度论十八说云。禅者。四禅四无色等诸禅定。若不尔者。禅波罗蜜。摄定不尽。问经论何不说彼而为禅。答色界具支。无色不具。故得名别。理实通有。
疏应如实知(至)功德故者。且如异生之类。各各乘业。而别生。诸趣各异。各为异生。入见道已。同一望道。同观一理。同一佛法。名曰同生。今于此同生之中。得究竟极果。故云波罗蜜多答。谓于小乘。到彼岸故。得此果已。广度众生。令同者于己得功德故。摄云。准疏意云。化诸众生。令同罗汉所得己利。名曰同生。此释应善。
疏第修行(至)别意者。此辨别也。第八修行不息。第十二。于禅不者。意云。初进修诸行。于禅不着。舍劣趣胜故。后即属诸结。于禅定等。为不味着。
疏有为可说(至)异故者。谓真如依性相离言。言语道师。名不可说。非谓有为。即是可说。诠彼自相。亦不及故。约彼共相。且言可说。
疏一摄取得功德者。摄云。问云何名得。答然疏意云。由成二句。是以能得诸功德故。故名为得。
疏五摄取所应作胜功德者。摄云。问犹修供养。云何名为已作所。答自德满故。名已作所作。为报佛恩。更修供养。
疏后句过上下界者。欲界名下。色无色界名上。何以如是。答定散不同。故分上下。
疏八摄取上之功德者。问何故此句。上之起门中。第十四。说正智解脱。其是无为。第二总别相门中。第十三。正智解脱。即谓神通。今此上之功德中。即为无为果。诸德之中。最上上故。有此不同。答上上起门中。约彼所证。说是无为。若约能证。正智还是有为。第二总别想门中。约彼正智之上。能起神通。化众生故。问何故二处。俱言解脱。答前据或亡。名为解脱。此据境事。神通不权。名为解脱。故前二种。俱名解脱。今第三门中。言无为者。此约正智。证无为果。叹此无为果。诸德之中。最上上故。
疏九摄取(至)众生功德者。问此中明至心自在。与前二门中。明心自在之位。今第三门。约外化边。名为自在。前之门约自利说。此第三门。约自利利他说。
疏成唯识中(至)生故者。下属简中。先引文。后从上之起门下。配释。此初也。
疏摄取事门(至)唯俱解脱者。此意云。唯识所说。三种应义。通俱慧解一切罗汉。今此摄取事门。既说十种功德。即唯俱解脱罗汉。以此狭故。不摄三也。前二门中。义通一切罗汉。故偏配之。问前二门中。不说十德。既通一切罗汉。即彼二皆应摄三。何故。初门摄二。第二摄一。答随义显故。作此配之。初门既其诸漏已尽。尽诸有结。即是应永害贼。无分段义。第二门中。自说应受饮食卧具等故。以此相类。故作此配。
疏又上上起门(至)分段者。生之起门。以漏尽故。名罗汉等。多是漏惑。故配应害烦恼贼。总别相门论中。明十五种应义。中云应受饮食等故。配堪受妙供。摄取事门论中。明有为无为十种功故。配无分段生。此门配属依多分说。非全有此相也。
疏宗义配之非理定等者。谓宗徒道理。且如是配。非谓论家。及真实理。决定如此。之乃人情属当为准的。
法华疏决择记第二
文治五年(己酉)九月二十三日午克。于东胜院西房。资养病痾之身。抛万事书写毕。执笔信遍。
同六年戌正月十七日午克于北戒坛一交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