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水沙门 栖复 录
言照境也等者。所照境也。经云。照于东方万八千等者。纪国云。但照东方者。举始显终。文少略故。据实。通照十方。古师错引正法华云。普照东方万八千土。其光大明。照诸国土。靡不周遍。乃至十方诸佛所说经法。普遍闻焉。疏主意准此。但是所照东方世界之十方。不是佛光。直照十方也。开中云。东方为群方之首。以表一乘为三乘之始。嘉祥云。唯照一方不照余九方者。表唯有一乘无余乘也。昔日从一说三。表今日收二归一也。
言一世界等者。解世界。世界之中有大小。今此言世界。是一三千界。一一界中。皆有欲界色界无色界。如是照万八千个佛之世界。问前来世尊相好中。有常向不背相。由因中不背一切众生。果中各见世尊在其前。无有不见世尊面者。忽然西边人坐。即合见世尊面西坐。即合先彼东向西去。既经云。唯照东方。不可世尊面西放光。光到西边。却回向东照耶。答二说。一云。经既东流通。即言尔时世尊放光照于东方。若向南方流行。即言尔时世尊放光照于南方。余方皆尔。第一解。十方皆照。随方经文不同。二云。是佛不共功德。如来不思议力。众生皆见世尊面向本方坐放光。不妨元来向东照也。
言唯照东方等者。东方是诸方之本。表一乘是三乘之源。又云。诸师依能被唯一。疏主显所被根胜。互相影显。义乃周足。
言西域以东为上者。胜上之上。表五乘中大乘根性为上。显法华经偏被大乘根。前解灵山云。其山顶东西长。南北狭。临崖西埵。有砖精舍。高广其制。东开其户。观此西域风俗。以东为上。约日出处为上。君王亦面东。表法华经胜故。不照余三方也。此方南面为尊。天子面南。一切人家宅舍向南开门。南方主阳。北方主阴。阴劣阳胜也。又准方志云。又此方轩辕所封。四王所统。雪山已南至于南海。名象主。地唯暑湿。偏宜象。住主以象兵。而安其国也。从雪山之中。至于西海。名宝王国主也。地接西海。偏饶珍异。而轻礼重货。雪山已北至于北海。地寒宜马。封为马主。其俗凶暴恶煞衣毛。是突厥等之国。雪山以东至于东海。名人主地。是支那国。古云振旦。此间指雒阳。以为国之正中。轩辕所封也。若准此方。以东为上。东方甲乙木。主春春生万物。四时中以东为上。南方丙丁。火主夏。西方庚辛金。主秋。北方壬癸水。主冬。中方戊己土。土元正形。随四季王也。东方况定性大乘菩萨。南方况定性声闻。西方况定性缘觉。北方况无种性人。中方况不定性众生。此不定性人身中。有四乘性。若发菩提心。摄属东方性定菩萨一处。若发声闻心。摄属南方定性声闻一处。若发缘觉心。摄属西方定性缘觉一处。若发人天心。摄属北方定性人天乘一处。今此是小乘不定性菩萨。若发菩提心。摄属东方定性菩萨。放光唯照东方也。
言譬如等者。举喻。
言正法华中等者。疏主破纪国错引正法华经照于十方文。所以破云。正法华中。亦照东方。殊无照彼余方之文也。
言万等者。解万八千也。注云。缘极至此。只合照万八千。更过去与经无缘也。嘉祥云。万表果乘具足。八千表因乘有缺。此则感应相关。众生之感既不遍诸方。佛之应化。亦不普也。
言表此说一乘等者。放光则照数足不足。法华诠一乘实与权。
言又万表涅槃者。一万表涅槃万德。八千表菩提八正。
言将演此经等者。义结之。此经将演涅槃菩提。此经能至涅槃菩提。此经闻者圆成当证涅槃菩提。
言故唯照尔等者。双结二解。由此三义故。照一万八千。有所表矣。
言下照者。表有苦而皆拔。是照下界分也。
言上至天者。劝有乐而求一乘。令悟五欲乐。求出世乐。照上界也。问色天欲天有乐。可劝舍。第四禅中唯舍受。如何言舍乐。答一云。第四禅中唯无有乐。有适悦身心义边。亦似于乐。二云。有顺益舍受。亦近于乐。
言慈悲者。解前上下也。
言普广者。苦乐皆沾。名普。上下皆照。名广也。
言地狱众生虽者。通妨也。问有缘皆照。上界诸天等放光照彼。有缘皆来。地狱无缘众生。既不至会。何要放光照。答疏言地狱众生等。
言此云无间者。解阿鼻地狱也。无间有五。一受报无间。唯顺生受造得此业。亦死便生。更不隔余生余趣。故名受报无间。间者隔也。二者。寿量无间。寿命一中劫。无中夭者。故名无间。三者身形无间。入地狱者。其身弥满等故。四者受苦无间。余小地狱受热苦时。有凉风间。此地狱纯是苦。更无有间。五处所无间。处无别处所间隔。
言八地狱中最下者。此据本说。大论云。此下过三万二千由旬。有等活。等活下过四千由旬。有余七地狱。皆傍布故。问何不言光照上下七地狱。但言照下无间地狱。答经中偏照阿鼻者。显上七亦照也。
言受苦不辍者。于此五中。偏举受苦一个。显余四种皆具苦故。
言苦器者。受罪人器具。
言在于处处者。以根本地狱在地下。从根本为名。余孤独地狱。地上人间总有。故名处处也。所言地狱。亦非唐梵译出。但是以义安之耳。狱字鱼欲反。皋繇所造也。
言阿迦抳瑟者。抳(女几反)𢮎(动俚反)咤吒(刃下反)。
言色究竟者。解光照彼意也。问佛放光如何只至色究竟天。答疏言色究竟天。有形之顶。光可至处也。
言不照无色等者。问无色既许有定果色。光何不照答非一切时恒皆有故。所以不照。又无业果色故。虽有定果色。非皆总有。不可偏照。况复无缘。如何照得也。俱舍云。无色无处所。由生有四种。依同分及命根。令心等相续。
言括于五趣者。问万八千界。一一皆照耶。答既言尽见。明知济照。意言一一界中五趣皆照。故云无不周遍也。
言振动唯在等者。释难意也。问何故振动唯在此界。答偏警有缘。余界无缘。地亦不动。问何故放光则照。他界。答放光遂至一万八千。显舍权就实故也。此间疏似迷人也。前来论放光动界处。放光照一万八千。动地唯此界。此界舍权就实故。今此间却将教上舍权就实向上光向上说也。前来动地唯在此界。论舍权就实。约根向上说。今此间放光。论舍权就实。约能被教上说。教通权通实。缘前来放光照一万。表一乘数盈满也。八千表二乘数不足。喻法华经能诠教。诠一乘实二乘权。盈满况一乘实。不足况二乘权也。所以得此道理。寄向上说。虽总明权实。不妨实舍权就实。唯在此界。
言亦如光照者。引例成也。喻佛放光照东方。说舍权就实之法也。
言缘集闻等者。问放光照六趣。何言四。答放光六趣皆蒙。缘集闻经。唯在五趣。除地狱也。若说修罗天摄。或鬼畜摄。疏言四者。亦不相违也。
言此七分三等者。摄释问。二乘人任运见小千界。极作意见中千界。阿那律见大千界。尚自不合见万八千世界。如何凡夫见万八千界。答尽是约如来加被令见。问加被交见有何意。答交见生死沉沦。交令生猒。见三宝出现。令生忻。交见佛入灭。通忻通猒。令发心故。且佛尚入灭。况我等岂得坚久。令生猒也。令生忻。光中佛尚自入灭。我我等应速向佛边闻法。我本师释迦莫同光中佛入灭去耶。忻闻法心也。又舍利弗见光中地前菩萨地上菩萨。修菩萨行。生忻慕心。生见贤思齐心。所以佛放光。是其本意也。
言此生死沉沦者。经云。于此世界等者。灵山会上。若凡若圣。见光中万八千个世界。一一世界。下从地狱。上至有顶。一一世界光明中。见地狱众生。被镬汤炉炭。铜狗铁蛇。釰树刀山。炎炉猛焰。一日一夜万死生。受无量苦。又见饿鬼道中。焰鬘炬口。其咽如针。滴水不通。受饥渴苦。逢食欲餐。变为猛火。临河欲饮。化作镕铜。又见畜生道中。被毛戴角。加诸杖棰。口不能言。受诸苦恼。又见人中生老病死。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又见苦苦坏苦行苦。此上欲界苦。又见色界有恶兽毒虫等。又见无色界。又诸饿鬼头上火燃等。
言六者数名者。解数字。趣者趣字也。此六处是有情所归趣处。名所趣。此明界趣生体得名。问莫天宫是八戒入所归趣处。地狱是人造罪所归趣处。答此解但是趣之器具。不是趣体。不如取当来六趣受果身也。当地狱身是所趣。今生造恶业众生为能趣。当来地狱身。是今生造恶众生所趣处。当来饿鬼身为所趣。悭业为能趣。当来饿鬼身。是今生造悭业众生所归趣处。当来披毛戴角畜生身是所趣。今生无惭无愧恶业众生为能趣。当来畜生身。是今世无惭无愧众生所归趣处也。当来圆首方足人中身是所趣。今生受五戒为能趣。当来光洁自在天身为所趣。今生受八戒身为能趣。
言五蕰假者起烦恼等者。烦恼及业是能趣。烦恼及业未起。即未知归趣之处。若起烦恼及业。即六道之中是有情所归趣处。如无明为先发善行集。五果种子。系之一处。被贪爱润。转体成有。有当生果。故名所归趣也。问何名烦烦及业。答烦恼即十二支中无明爱取为烦恼。业即行支。及有支一分。名为业。造得六趣五果种子。令当来生六道处故。所以烦恼及业为能趣。六道为所趣处也。谟云。无明似斋家。行支如疏子。众僧如识等五。爱取似维那。抄名似有支。入不食家门似生支。餐了如老死支也。且十烦恼中。分别无明。正能发业。余助发。俱生中贪正润。余助润。又分别俱生中。嗔唯发不润。俱生中身边二见唯助润。不发余烦恼助分别者。皆助发。俱生者皆助润。由此润发。招当苦趣也(烦恼了)。业有三种。一非福业有三品。上品招地狱。中品招畜生。下品招饿鬼。此三业是上品无明所发。二福业亦三品。下品生阎浮提及东西二洲。中品生北洲。上品生六欲天。此三并是中品无明发。三不动业有三品。下品生下三禅。中品生第四禅。上品生无色。此三业并是下品无明发。问润生差别凡圣云何。答大论云。一以现缠及随眠结生相续。谓诸异生。二唯以随眠结生相续。谓见谛迹。若尔如有依未至定。伏下九品惑而命终者。既是异生。如何缠润。下已伏故未得上。根本定不起上故。未至定中伏烦恼故。唯识云。身在下地。未离下染。上地烦恼不现。在前要得彼地根本定者。彼地烦恼容现在前。又云。得彼定已。复起分别俱生诸惑。皆容现前。答有二解。一云。此位之人必无命终者。要得根本定。或退失定。方可命终。是故异生缠随眠润。二云。用上地种子。润下种子。曾被折伏。现无力故。虽说异生缠及随眠润。未必皆尔。如说见谛迹。唯以种润。不妨初二果人亦通现润。虽有此说。前解为胜(上说六趣总名了)。
言地持云等者。下解六趣别名也。问何名为天。既生彼已。资身之具一切皆备。所受用物自然而得。非如人间求不得。若即是依树思念。续续变起。地持论三义解天。一所受自然。欲界天。二光洁自在。色界天。三神用。无色天。以无色故。不言光洁。所言神用。似是业力。非是神通。名神用也。
言涅槃经云等者。问何名人。答三义解人。梵云末奴。此言人。一者多思故名人。人趣思虑最强。地狱苦逼无暇可思。畜生但念水草。饿鬼饥虚。受饥渴故。尽不及人也。二者。摄云。以多恩故。人中有恩德多。此解不正。若论恩德。畜生养子亦有恩也。三者。正义云。意寂静故名人。问人对天。天更寂静。何故说人。答人约三恶趣。说。不望天说也。摄云。寂静是涅槃理。意证此理名意证此理名意寂静。二云。不被极重苦乐。所喧三途苦恼。意不寂静。诸天一向受乐。意不寂静。不及于人也。简非人也。不得作仁德字也。
言杂心云以从等者。解饿鬼义。常从他求。求久不得。常受饥虚。即九种饿鬼。是应捡之。
言俱舍云以傍等者。亦云傍生。婆娑云。其形傍故行亦似傍。故名傍生也。辨曰。首上足下。谓之傍。头前尾后。谓之傍也。新云。傍生摄一切情类。以行傍故。人行虽傍。头在于上。不名傍生。傍生宽遍。古译云。畜生有四解。一畜。即时人相名谋者(刃六反)。畜积之义。二云畜生(许救反)。三畜生。绳系也。四畜生(许郁反)。畜养之义。读疏之时。依此音也。余音非。问牛驴之类可尔。若是大虫狐狼之类。谁人畜养。答多分说名畜畜养。二云。只是人不养他。无有养不得者。如稠禅师养虎。本来牛马。亦是野虫。伏义乃驱。将耕地来。便即调顺也。
言增上可猒等者。增上可猒及不可乐。杂心说也。
言出体者。六趣皆以等者。正辨趣体。此据胜说。其实具以三科为体。异熟有三。一异时而熟。因异果殊。名异。果熟酬因。名熟。二变异而熟。因有变异。名异。果方熟故。名熟。三异类而熟。善恶因感无记果。因与果异。名异。果熟酬因。名熟。问如何唯取第八异熟识。为趣生体。答由具四义。得名趣体。一实义。简有部以众同分命根假法而为趣生体。今第八是实。故为趣体。问第八已具于实义。第八异熟名趣体。五色根及五识等亦是实五根。得名趣生体。由此第二具遍义。故名趣体。简五色根及五识。不遍无色界故。五根五识非名趣体。唯第八识遍三界故。为趣生体。问第八以遍于三界。第八识名趣体。第六意识遍三界。第六识名趣体。答由此第三具恒义。故名趣体。第六入灭定等时。有间断不行。非趣体。问第八以具实遍恒故。第八即名为趣体。第七识具实遍恒故。第七识得名趣体。答此第四具无杂义。故名趣体。第七识有覆性间杂。故非趣体。唯第八识无覆无记。界无杂故。具此四义。第八识名趣体也。问设第八非唯无覆无记名趣体。答不然。若第八通余性。即还灭因果俱不得成故。唯无覆无记。得名趣体。论云。异熟若是善染性者。流转还灭。应不得成。
言故唯识云此等者。问有何教典。第八识名趣体。答疏言故唯识等。界者三界。趣者五趣。生谓四生。为体之法。事须是实也。论第八三云。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性坚持种。令不失故。此解论常转如瀑流。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问此三法宽狭如何。答界义最宽。性义体义。通情非情。能趣所趣。次生义宽。虽唯有性。通能所趣故。义趣最狭。唯所趣故。
言又云此识足为界等者。此论第一破小乘执有。非色非心。实命根。论主破云。又先已成色。不离识。应此离识无别命根。命根即是三法中寿。色即三法中暖。普色是三法中寿摄。离识色体无命根。三法收离色。应成假。又破云。若命根异识实有。应如寿等非实命根。普寿等异识有。寿等非命根。命根异识有。应当同寿等。广破已前云。此识足为界趣生。体是遍恒续异熟果故。无劳别执。有实命根。此有三义。一遍。简五识。五识不遍界地故。眼耳身三二界二地。鼻舌识两一界一地。二恒续。简第六。五位间断故。三异熟果。言简第七识。识体非是异熟果及因故。非善恶故非因。以有惑覆故非果。申正义云。然依亲生此识种子。由业所引。功能差别。住时决定假立命根。
言又有情流转等者。唯识第三十理证中。第三界趣生体。证云。又契经说。有情流转五趣四生。若无此识。彼趣生体不应有故。谓要实有恒遍。无杂彼法。可立正实趣生。此具四义。实有。简不相应。假法常续。简第六间断。遍五识及异熟色。不遍界地故。无杂。简此趣。起余法故。如欲界身生得色界定等。总名为杂。是起余趣法也。诸趣生不尔。即有二趣并生之过。故论非异熟法。趣生杂乱。住此起余趣生法故。
言即异熟者。异类而熟。名异熟。由前六善恶心心所造业。第八无覆无记性受果。因通善恶。果唯无记。因果性异熟。名为异熟。又异时而熟。名为异熟。过去作业。现在受果。因果异时。名为异熟。体即本识也。
言开合者。缘经有六趣字。诸圣教中。有说五趣处。疏主此间论开合。疏主所以广将诸法。次第相对辨明也。
言六趣总为一等者。一切三界有情。蕰趣之时。名生蕰。若坏灭。名死也。问何不言死生。而言死。答生则多。死则少。生则少生则千类皆生。则有多般。死唯有一种也。生有胎卵湿化不同。生多故前烈。死是一故后烈也。
言次开为二谓善者。一切人天皆名善趣。三涂名恶趣。人天二趣。从善业之所招感。故名善趣。三涂恶业之所招感。名恶趣。体非善恶。异熟色心皆无记故。唯识云。能于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人天乐果。虽于此世能为顺益。非于他世。故不名为善。于后世中。有衰损故。非二世益也。能于二世违损。故名不善。五趣苦果。虽于此世能为违损。非他世故。不名为善。
言分段生死等者。唯识云。复次生死相续。由内因缘。不待外缘。故唯有识。因依有漏无漏之业。正感生死。故说为因。缘谓烦恼所知二障。助感生死。故说为缘。所以云生死有二。一分段者。释名者。谓诸有漏善不善业。由烦恼障。缘助势力。所感三界粗异熟果。身命短长。随因缘力。有定齐限。故名分段。分谓齐限。即是命根。段谓差别。即五蕰性。此五蕰身有齐限。故名分段。依士释。又云。此分段俱唯命根。随因与缘。有定限。亦分亦段。持业。由先业造得。一岁百年。皆有齐限身形长。乃至诸天亦尔。名分段。
言出体者。分段生死。唯正取第八异熟识及余异熟识四蕰五蕰五为体。欲色界五蕰为体。无色界四蕰为体。问无色界有定果色。五蕰为体得否。答不然。分段身但约业果身说。非取定果色。但四蕰为体。唯识云。三界无记粗异熟果为体。问何名粗异熟。答四说。一易可见故名粗。二有定限故。三易了知故。四二乘凡夫共知故。名粗异熟五蕰为体。
言辨能感因者。分段者。名言熏习识等五支种为亲因。福非福不动三业为能招感缘。一切烦恼为发业润生缘。和合而得生故。问胜鬘经云。如取为缘。有漏业因。而生三有。名为分段。不言识等五名言亲种。一何乖返。答彼等经论。隐彼亲种。但举外缘增上分因及缘。故亦无失。大论等解云。善恶业为正感因。烦恼障为缘。助感三界异熟爱非爱果。即十二支所感者。无明正发业。俱生爱取为正润生。无始时来。流转不绝。又行支为正感因。无明爱取三支为缘助。识等五支为分段生死种。生老死支为分段生死果。
四约人者。问何人受分段生死。答一切凡夫具有分段。前三果人不回心者。亦唯分段。第四果人不入无余。不回心。苦依身在。总名分段。问阿罗汉舍衣钵。作延寿法。令身久住时。名何生死。答亦名分段生死。谓同类圣者皆见故。如吃仙丹。令身久住。总名分段。又如地前顿悟菩萨七方便来。未入见道。二乘回心者。地前总名分段。又悲智平等者。初二三地亦有分段。未入变易者。若唯悲增菩萨不怖生死。七地已前亦名分段生死。无有八地已上受分段身者。尽入变易也。
言变易生死者。释名也。变者改义。易者转义。改转旧粗劣生死。成此微妙殊胜生死。故名变易。又改前有情限之身。成无限之身。唯识论云。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生死。问既无上定齐限。身命长时。何名生死。答资长名生。势分欲尽名死。谓菩萨有宿住通。知身欲谢。便以定愿。资身寿多少劫数。此名生。愿满定身尽处。义说名死。便入无漏定。又资也。
二出体者。问变易生死以何法为体。答正取第八异熟识为体。兼通余识异熟五蕰为体。论抄云。谓欲色界细无记异熟。问何不四蕰为体。五蕰为体。答无色无分段。色身段转故。不于无色界。入变易故。非四蕰为体。
言能感变易因者。问变易生死。何法为能感因。答取识等五支果种子。为亲因。欲界福业并色界不动业。除无想及净居业。余天等不动业为近胜缘。依四静虑缘事无漏后得悲智相应定愿。为远胜缘。由所知障执佛菩萨有情为为有。而起悲愿。亦为断此留身久住。故所知障能为其缘。问胜鬘经云。无漏业为因。所知障为缘。有意生身。云何今言以名言种子为因。不动等业而为近缘。答经隐所资。但举能资。近远二缘。故无有过。问既有亲因及所知障。何要复用无漏业为因。答若无无漏。无缘堪能感变易生死。故假此资。所以须得无漏业为疏因。感变易生也。今解云。问何法是能因缘。答谓无漏后得有分别业为因。所缘为缘助。能感变易生。问如何取所知障为缘。无漏业为因。感变易生。答菩萨不知菩提非可求。有情如幻非可度。遂执菩提。为实可求。有情实可度。即是法执所知障。便起悲愿。拟上求菩提。下度有情。其菩萨自身一期分段身欲终。恐身断故。又无发业烦烦。恐无身求菩提度有情故。遂入胜定。起无漏有分别业。资彼故业。令身久住。求菩提度有情。出定感得微细变易身。故知要所知障为缘。无漏业因。感变易生死。故唯识云。既未圆证无相大悲。不执菩提有情是实有。无能发起猛利悲愿。故假所知障为缘。无漏业为因。感变易生死。
四约人者。问大小乘中。何人得入变易生死。答二解。一顿悟。二渐悟。其顿悟有三。一智增。初地入。二唯悲增。八地初入。若悲智平等者有二。若怖烦恼者。初地入。若不怖烦恼者。二三乃入渐悟者。五果回心皆许入。初果回心八万劫至十信初心。八万劫为初。便入变易。二三四果亦尔。皆许入也。问初果回心。便入变易。为不尔耶。答不定缘初果。更有七生分段身。人天七返往来。若怖烦恼者。初回心便入。或回心已。经一二生乃至六生。亦得入。直至第七生分段身上入亦得。无过第七生后入变易者。以无第八生分段身故。第二果初回心入变易亦得。若回心已。更受一生分段身。第二生入变易亦得以第二果有人天一往来生。无有回心已有第三四生入变易者。第三果初回心便入亦得。或猒欲界身。从欲界身死后。受色界身。于色界身上。入亦得。阿罗汉人。事须当生身入变易。无有阿罗汉舍苦依身已后生入变易者。已无再生分故。问若许前三果回心入变易及顿悟七地前菩萨入变易者。何故胜鬘等云。阿罗汉辟支佛自在菩萨三种意生身。不言通余。答彼经据总想。据究竟者说。亦无有失也(上释名出体能感因约人)。
言或开为四者。谓胎卵湿化。
言生有者。从初托母胎已在胎五位。至初出母胎。皆名生有。二本有者。有即是本。过去业所感之有。名为本有。从出胎生有后。乃至六十七十。未命终来。皆名本有。三死有者。正舍命时翻睛沮沫名死有。即本有后。最后命终一刹那死蕰。名死有也。四中有者。即是死有后。生有前。中间蕰起。故名为中有也。
言四种生死等者。安国云。案无上依经。以分段生死。向上有四种。难变易喻。彼亦立四种生死。分段四难者。一烦恼难。无明爱取。二业难。行支全。有支少分。三报难。即识五果种子。并生老死及有支少分。四过失难。谓生住异灭忧悲苦恼。今变易身上。如次喻彼分段立四种生死。一方便生死者。即所知障法执等。为方便故。二因缘生死者。谓无漏有分别业根本智缘。名无分别业。后得智缘名有分别业。名因缘。三有有生死者。即变易生死五蕰身。是一重有。向上更有生异灭三相。又是向下一重。有有上重有。名为有有。四无有生死者。更无后果粗相苦果。故名无有生死也。
言或开五者。除修罗趣。
言或开六者。取修罗也。
言杂心非天等者。问修罗何趣摄。答杂心等。
言今依大乘经等者。问五般圣教依何为正。答疏言今依大乘经等。
言六趣者。即向天趣之中。别开修罗趣也。
言行多不实等者。问有何所以。天趣之中。别开修罗。答疏言行多不实等。若经言五即摄在天趣。明知行不似天。名非天。若言鬼畜。非正也。问何故诸经论言鬼畜。答以能变化故鬼摄。上代师子儿生故畜生摄。光音天子许天摄。天摄为正。
言如人不仁者。仁贤之义。慈忍无害。恕己及物。谓之仁。今无其仁德。谓非仁也。修罗之行。非天行。故许天摄。
言不言非鬼等者。破异计也。若言鬼畜摄。何不言非鬼非畜。今既言非天。故天摄。
言或开为七有者。路云。五趣是所趣业。及中有是能趣。能所合言。故但有七。问如何业及中有是能趣。答业有能生。中有能续生。五趣是住生。前二为能趣。五趣是所趣。问烦恼然亦为能趣。无不因惑而趣果故。此何不说。答据亲因者。言隐疏不说。问中有为能趣者。未审生无色界为有中有。答大众部等计有细色。彼定说有。大乘及有部生无色界定无中有。但以欲色二界及人三洲。随先修得无色界定。不离本处。一极微地舍报。受无色界身也。又不舍人身。转为诸类。亦无中有大众部计。堕无间者。生身陷彼。皆无中有。如善星比丘。堕阿鼻狱。被烧煞已。不离本处。即受彼身。有宗及大乘则不如是。从生陷入。由速疾故。说彼为无。烧煞堕时。定有中有。又说往生西方。亦无中有。问中有极长。四十九日。然有作无遮大会。殊胜福力。命终已后。合作轮王。劫减之时。未有生处。此复云何。答唯正法念经说。造逆业者。命终已后。经半劫。始到无间。准此停住多时。合有中有。既言半劫。明知大乘。不遮多时。何论四十九日。例彼轮王。有于中有。经一劫住等。后方受生。
言惑开为九等者。于先七识住上。更加二种也。识住者。未住之时。欲得住住了。又不欲得离此识住之相也。七识住者。一身异及想异者。谓欲界人天。欢戚有异。身形亦别。南三洲。身形大小不等。名身异也。心想不一。名想异。六欲天身。形大小有异。名身异也。旧生天子五衰相见。有忧戚有苦。新生天子有乐。名想异也。第二身异想一。谓劫初成。初禅梵王。独住十劫。念诸梵辅梵众。后有天子生来。梵王作念。我能生彼。后来天子起宿住通。知梵王作念。亦云。我从梵王生彼。此想同名想一。梵王身胜。余身劣。胜劣既殊。名身异也。第三身一想异。谓第二禅。身形大小一种。名身一。初生天子见下火灾怕怖。旧生天子知不来。故名想异。第四身一想一。谓第三禅同一乐想。名想一。身形一种。名身一。更加空处识处无所有处三天。成七识住也。问何是识不乐住。答三涂之中。苦多乐少。有损于识。识不乐住。第四禅中。凡夫圣人同生。凡夫生到无想天。彼天多是外道所居。又灭心想圣人生到五净居天。彼天多是定性那含。弃背生死。求证无余。故不立识住。又有说。第四禅舍清净。无乐住心。不立识住也。于前七识住上。却帖无想天及上界非想非非想天。成九有情居。问何故此二天更立居名。答无想天心微劣故。无乐(五孝反)离心故。故立居名。非想非非想天。心昧劣故。立无乐离。亦立居名也。故俱舍颂云。身异及想异。身异同一想。翻此身想一。并无色下三。故识住有七。余非有损坏。应知兼有顶。及无想有情。是九有情居。余非不乐住。
言或开为二十五等者。四域四恶趣。梵王六欲天。无想与净居。四空及四禅。是名二十五有情。梵王神主异故。初禅之中。别说梵王也。无想天外道居。净居天贤圣所居。所以偏说二十五有义。指药草喻品中广(上弟章文义了)。
言余门如下等者。指余门义。六门解释。六趣义中。上已解三门余门处所。寿量因果指在第六疏解。故言如下当释。下疏指瑜伽论等。
言此说万八千等者。正释经文也。意云。世尊放光照见东方一万八千世界中六趣众生。经云于此世界。此娑婆世界见东方万八千世界六趣之众生也(生死沉沦了)。
言一佛者。经云。又见彼土现在诸佛者。若是他受用土。琉璃为地。黄金为绳。七重行树。七重罗网。其中佛又见他受用佛。目如四大海水。毫相如五须弥山。又有八万四千相好等。三地已前佛总见。问何以知。答宝塔高妙。五千由旬。故知三地已前也。若是三地已上塔量。则应无数也。又此世界若大化净土。即千丈大化佛。又于此世界。若是化秽土。高下不平。土石诸山。秽恶充满。即四大洲日月。七山八海。又佛是小化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上见佛。佛宝也。
言二法者。经及闻诸佛所说经法。法法宝也。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等。
言此声闻等者。经云。并见彼诸比丘比丘尼志修行者。五停心观。别想念观。总想念观等。问何故将优婆塞优婆夷。向僧中科出耶。答疏云。僧者和合义。一理和。二事和。在家既许得初二果。明知理和亦名僧也又有云。以劣从胜。在家男女劣。出家人胜也。
言论云修行等者。此二解。一凡夫名未得。圣者名以得果。二云。凡夫及四向。各各资自果。名为未得。居果位者。名得道者也。
言因目观等者。贞问。毫光远照见佛可然。光不照声。如何闻法。答见佛。即光从此去。闻法。则声从彼来。所以遥得闻法也。
言此菩萨也者。不见菩萨。经云。复见诸菩萨摩诃萨者。此中若依论家。科列七中。当第四段。见四众也。疏主科三。当三宝出现中。今当僧众。僧众中当菩萨也。问为何事故行菩萨道。答为种种因缘故。行菩萨道。为求出生死因缘。所以菩萨行道为。速证佛果因缘。所以菩萨行道。为度脱众生因缘。所以行菩萨道。又由此种种因缘故。行菩萨道。所以得入地前信解位地上相貌位。由前修行。所以得后二位也(消经了)。
言因缘者所以义者。不见谓一个因缘行菩萨道。直是谓种种因缘行菩萨道。
言谓求出生死等者。问菩萨有何所以。行菩萨道。答谓作三妙观。所以行菩萨道。何名三妙观。答疏云。谓求出生死。是厌离有为心。持摄律仪戒。誓断一切恶。当得法身。为此因缘。行菩萨道。
言速证者。持摄善法戒。誓修一切善。是求菩提心。当得报身。为此因缘。行菩萨道。言度脱众生。谓持饶益有情戒。誓度一切众生。深念众生心。当感化身。
言为此因缘者。此二句结前三种妙观。有此三般因缘。菩萨道名种种也。
言或为严净等者。四菩萨行解。一谓严净佛土。修波罗蜜行。此行有六。一布施治悭贪。二持戒治毁禁。三忍辱治嗔恚。四精进治懈怠。五禅定治散乱。六智慧治愚痴。为严佛土因缘。所以行菩萨道。
言成就众生者。即饶益有情行也。
言修菩提分者。即是菩提分法行。唯无神通行也。
言或为修四摄等者。四摄利他也。六度自利也。为行二利因缘。所以行菩萨道也。
言如是等种种等者。此是结前生后。意言由前种种因缘为方便。所以得入向后信解位相貌位也。
言信解者。问争知信解是地前位。答信解者。经中既不言证解。但言信解。明知地前。
言信而且解者。论云。此位菩萨依因善友作意资粮四胜力故。于唯识义。虽深信解。而未能了知能所取空。多住外门。修菩萨行也。
言相貌者三业等者。在地上修行。应言二业。以彼意业无形相故。谟云。若以眼见耳闻。意业即非相仪。若约见分。即名相仪。身语二业。由意业引。行菩萨道。相从通取三业相仪。立为相貌者。亦通克体。论身语二业有相仪也。问争知相貌是地上。答疏主以前显信解。既是地前相貌。必合是地上也。
言貌仪者。莫交反。取此貌为正。
言[狂-王+皂]㹸皆非者。字样有正有通有谬。此貌通。此㹸谬。为简通故。故言皆非也。
言住于十地者。问此菩萨修行种种相貌者。住何位中。答疏中言住于地等。即是十地菩萨六度。次习等已得道果者。但得十地因理智。非约其佛果言已得道果也。
言由种种所以等者。结第一番也。问前来种种因缘行菩萨道。种种信解。种种相貌。行菩萨道。得何果报。答疏言由种种所由行菩萨道故。入二位也。即地前地上名二位。即是信解相貌也。种种者多般义。即历四十心乱修六度。名种种也。相貌中。奉事二十六恒河沙。佛及次修六度万行等。名种种也。
言又因缘等者。次下第二番。唯解因缘信解相貌。不解行菩萨道。其因缘信解相貌。各别解也。因缘者。外遇良缘。缘即是地前所逢佛也。问何故唤佛作良缘答疏引经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故。问前解中因缘与此因缘何别。答有别。前因缘者。所以义后。因缘者。外遇善友也。二处有异也。
言信解相貌等者。问何名信解相貌。答内修行中意业名信解。外身语赞佛名相貌。即菩萨三业齐修行也。
言心观妙理者。第二解。心观妙理名信解。通地上地前舍头目等。名相貌。在十地位修道也此。后二解不分地位。但暗通地上地前也。若论通相说。十地菩萨修行。亦信解亦相貌。地前菩萨亦信解亦相貌。疏据显处说。地前名信解。十地名相貌也。上来一番将菩萨道三个字。与种种因缘。一处解也。其信解相貌各别。第二番唯解因缘信解相貌。不解行菩萨道。上两番皆是疏主解也。
言论依四摄等者。三番论家解。唯解行菩萨道。不解余句。前来两番解。但是总相解行菩萨道。未是分明解。今一一别解行菩萨道。问菩萨依何行门。修菩萨行。答疏主论云。依四摄等。菩萨以四摄法。为方便。摄取众生。
言信解相貌等者。问菩萨修行不越二利之行。未审前信解相貌何种行收。行菩萨道是何行摄。答疏言信解相貌等。疏主体论中意。四摄既是菩萨行。信解相貌亦是地前地上菩萨行。信解相貌是自利行。行菩萨道是利他行。谓信解相貌广行六度。为上求菩提。故地前六度名波罗蜜行。初地至七地六度名近波罗蜜行。八九十地不唯六度。通修十度。名大波罗蜜行。是如修行。专求菩提。自利。利菩提道。修四摄行。名利他行。以四种法。摄取众生故。若贫穷者。将布施摄。将净戒摄破戒等。菩萨修行。不越自利利他。所修行门不越四摄六度。设修万行。亦四摄六度摄尽。
言四摄法者。初总名。摄谓摄受。以四种法摄有情。或摄谓摄益。以布施摄益有情。令成就故。二别释名。一布施者。运心周普。名布。辍己惠人。名施。即持业释也。爱语者。音声表彰。名语。闻者心悦。名爱。爱是能缘。语是所缘。是爱之语也。利行者。利是果名。行是因名。行利因。益受果。是利之行。依主也。同事者。同者等义事者业义也。谓与有情同其行业。事即是同。持业也。
言布施等者。第三依论解四摄。便为四段。准瑜伽论四十三云云。一一皆有九门。一自性爱语。二一切。三难行。四一切门。五善事。六一切种。七遂求。八三世。九清净。且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一一皆具九门。今此疏中引者。尽皆脱少。第一布施一门。此中全无。指在向下颂中解六度处解。下有三十一行菩萨道。初一偈种种因缘。十七颂种种相貌。十三颂种种信解等。爱语唯有五门。初四第七门。计五也。利行门有六。初三七八九。同事有一。谓事。
言二爱语者。一常说悦意者。离粗恶语。二谛实者。离虚诳语。三如法者。离离间语。四引义之语者。义谓义利。无绮语。亦名不离秽语也。
言远离频蹙等者。第二一切爱语有三。一慰喻语。菩萨见人先含笑。离频蹙相。尊于己者进而问。卑于己者命而安。
言见有唱盛等者。二庆悦语也。见者。昌盛富贵。若是知足者。知是富贵。不知足者。不知是富贵。向说令知。
言而不自知者。不知前生布施。感得今生富贵。向说令交知。令修布施。名觉善法增。又觉者见知义。见他人布施持戒。就向上生随喜。叹令欢喜。知前人听有次第。就向上劝。名善法增。
言说佛教法等者。三胜益语也。说佛教法。常为胜益众生。前之二种。随世轨则。依后胜益语。顺正法教。
言于己怨仇等者。三难行爱语也。于中有三。第一于己怨仇。仇酬也。父母之酬不同天地。兄弟之酬不同于日月。于彼前人。起清净意。不相计念。名清净也。
言于极痴等者。第二意也。乍观疏文。似除前人疑惑。此却是菩萨自除疑惑。若逢着极痴众生。菩萨作念云。我教化他。为得不得。此便是疑惑。于菩萨亦是障。菩萨不作此想。便是断疑。于众生生决定心。发愿不生由豫。名誓除疑惑。
言于真福田等者。第三意也。于真福田。供养三宝。孝顺父母。名真福田。今于佛不恭敬。父母不孝顺。名谄诳恶行。菩萨于此起大悲心。为说法要。终不于此而生嫌恨。起恶粗言。一声骂詈。此之三种难行。故名难行爱语也。
言或除障盖等者。第四一切门爱语也。障谓二障。盖谓五盖。菩萨欲教众生除障盖。次以何为先。答有二。一为说人天乐果。交持五戒十善业。名为先作。论所作也。意云。既有如是善业。得此人身。因果照然。言如何不除障盖。二者。欲除障盖。为说先作。五停心观修行。最初名为先作。望后三乘圣行。名先作。
言心调善者。为说谛法。即四谛相应正法。
言多放逸者。三在家多放逸者。既到谏诲方便。令其出离放逸行不放逸行。
言有疑惑者。四于诸法中。多疑惑者。谈说决择。令离疑惑。上第四一切门爱语了。次第五善士爱语。第六一切种爱语。略不引。
言依四净语等者。第七遂求爱语也。四净语者。一不妄语。二不粗恶语。三不离间语。四不绮语也八。圣语者。见闻觉知。不见不闻不觉不知。称实而说。名八圣语。圣即正义。第七遂求爱语了。第八二世爱语。第九清净爱语。疏略不引也。爱语摄了。
言三者利行等者。明自性利行也。
言由爱语故先示正理者。问此中自性利行。与前门自性爱语何别。答宽狭不同。前来爱语。泛说教理行果法。今此间利行。唯三乘令交对根修习。所以先以爱语。宣示正理。令交起行。修行三乘之行。又云。或顺求利。而以道艺引之。前即语诱。此即行诱。
言随所学等者。二令离名利心。
言劝导调伏者。三谓交修三学。建立二乘正行。
言能令获得等者。第三一切行也。一能令获者。摄云。菩萨以三事。一法。二业。三德。授与众生。令现世获得大财大位。一法者。法术。烧金银珍宝令得大利。二业者。仕农功商。四人各业。随前人所学处。令得大财也。三德者。德艺授与众生。明经进士。令得宰相节度。令众生得大财位也。
言后利出家者。种种劝道。令其出家。舍弃财位。清净出家。受乞食行。以自活命。由此能令决定获得。复能安乐。现法不定。
言俱利者。种种劝导。令修离欲。得上地定。适悦身心。名现利。复生五净居天。复得解脱。名俱利。
言习近恶友者。第三难行利有三。一习近恶友知识。此一类人。亦不谤佛法僧。只是习近恶友。不肯修善。名第一难。
言着大财位等者。二耽着现在大财大位。不动善根。菩萨于此人上。能行利益。名第二难行。
言外道僻执等者。谓出家外道。彼于自宗。愚痴执故。外道着我。异道邪见行。有情执着自见。憎背正法。是第三难行也。
言常起八缠等者。第四遂求利行有三。一常起八缠。八缠者。一惛沉。二睡眠。三掉举。四恶作。五嫉。六悭。七无惭。八无愧。二十缠者。更加忿覆成十。菩萨见诸有情应处惭为不惭缠。方便令离。余七亦尔。
言十恶业者。身三口四意三。意为根本。菩萨依净三业。于此一切恶人向上。皆能劝化。令舍十恶业。
言起大悲心等者。第五清净利行有五。一起大悲心者。菩萨于诸有情。起广大慈悲。意乐现前。而行利行。
言虽受大苦等者。第二段也。菩萨于诸有情。所作义利。虽受一切大苦劬劳。心无倦。深生欢喜。而行利行。
言虽处财位等者。第三段也。菩萨于财中亦第一。位中。亦第一。为化众生。而能卑屈。如奴如仆。如旃荼罗。此云严炽。摇铃持竹。以标记故。西国下恶人也。意道菩萨为教化众生故。能为此下恶事。乃至孝等。无憍慢我执而行利行也。
言无染无伪等者。第四段也。菩萨于诸有情。心无爱染。无有虚伪。真实怜念众生。而行利行也。
言慈愍之心等者。第五段也。菩萨于诸有情。生起毕竟永无退转慈悲之心。常为救拔也(第九利行了)。
言四者同事等者。瑜伽论九门中。唯有自性一门。无后八门也。即指前所引之事。与一切众生同作。菩萨欲拟教化吃酒人。便吃酒。欲拟教化吃肉。便吃肉人。
言教化知已等者。已字以音同也。
言令作是念等者。彼自解故。所以教我作。若自不作。彼便云。彼自不解。何能教我等。意道汝且于他人边学。为遮此难。所以菩萨自行。疏结云。故须自行也。
言菩萨利他行虽等者。问菩萨行中何故唯明四摄。答疏云菩萨利他等。
言此云圆寂者。旧云涅槃。新云波利呢缚喃。波利是圆义。呢缚喃是寂义。三义解圆寂。一具四德名圆。即常乐我净四德。具足名圆。寂者灭也。灭二障染。名寂离喧闹故。名寂。即二障扰其有情故。今离此二障。名寂。具德称圆也。二具三德故。名圆。即断德智德恩德。以真如上。成就此三德。故名圆。离二死名寂。众生缘有二死昏乱。故不言寂。果位离二种生死。名寂。亦圆亦寂。持业也。圆者简迄自相。迄自相局故。非圆。问何名自相。答水以湿为自性。火以暖为自性。暖相不遍湿相之中。湿相不遍暖相之内。此水火等。此自相法。局附自体。故名偏非圆。今真如体通一切法。为自性故。寂简彼共相。如虚空苦空无常。遍一切法中。虽圆圆而不寂。故言圆寂也。
言此四之体者。问四涅槃以何为体。答疏云此四之体等。疏主烈四种涅槃了。便云此四之体。即大涅槃。若解总名。涅槃者圆寂义。若解别名分位。四个涅槃。总得名寂。一自性清净涅槃。而本性寂。二有余依涅槃。烦恼永寂。三无余涅槃。众苦永寂。四无住处涅槃。用而常寂。又若约用说。即四种涅槃别也。若约体说。即是一个大涅槃也。大般涅槃体。即真如也。
言一总四之体皆一者。疏主欲拟向下解大般涅槃去。且先说真如。意道大般涅槃亦即真如上建立。皆一真如。真如具三。方名大般涅槃。即一真如上。立摩诃般若解脱法身。
言能生圆觉者。问真如既是一体法。如何向上得具三义。答疏云一能生圆觉等。将能生真如。就所生说。意言真如体虽是理。以有能生圆觉之能。亦名圆觉。问如何无为理能生有为智耶。答此说生。不是种子生现行之生。但是增上缘中说生也。能生有二义。一所依义说边生。如地能生一切草木。草木自有种子。以依地故。地得生名。二者为境能牵生。无漏智亦名能生也。心不孤起。托境方生。智起必依境牵生故。以此义故。亦名摩诃般若也。
言体觉性者。问真如但能生圆觉智。智体不是圆觉智。如何名般若。答疏言体觉性故。意道体不是觉。觉之性故。亦名摩诃般若。一觉性。二能生觉。故名摩诃般若。
言在二乘位等者。问二乘身中亦有真如。亦能生觉。何不名摩诃般若。答疏言在二乘等。二乘位真如。虽出烦恼障。由被所知障覆故。真如生得偏觉。不能生圆觉。既不生圆觉。亦不名觉性。既不名觉性。亦不名法身。所以二乘能生真如。不名摩诃般若。二乘身中真如。是有法。应生圆觉性是实。宗因云。无为同故。喻如佛身中圆觉。佛身中圆觉是无为。是彼无为称圆觉。二乘身中是无为。同彼佛身是圆觉。二量破云。汝许二乘身中真如。是有法。定不能生圆觉。是宗。因云。有彼障故。同喻。如凡夫身中真如。凡夫身中真如。有彼烦恼所知二种障故。不能生圆。与见二乘身中有彼所知障。同彼凡夫无圆觉。
言大智度等者。问般若是智。智是有为能证法。如何将所证真如。亦名般若。答疏云。大智度等。疏主解三事。涅槃之次唤真如。作摩诃般若。恐人疑。故引智度论及华严经证也。论云。说智能证智。智处真如理。理是智所依止处。处亦名般若。智度论既如何妨。此经将理为智。华严经云。自性清净心。亦名无师智。心有二说。一贞实心。二缘虑心。此取真如理贞实心也。以真如与诸法为性。名自性。故真如离二障。名清净。真如是心之性。故名心。故真如名自性清净心也。梵云吃栗吒质多。此云真实心。如世木心。最为真实故。无为心也。即自性清净心。单云质多。此云积集。积集名心。即第八本识有为心也。
言亦名无师智者。以智不从他缘生故。名无师智。智之性故。智名真如。非生因生。从了因得故。名无师智。何妨此问智性名摩诃般若也。
言出所知等者。问真如之上。有何道理名法身。答疏云二出所知障等。二义。一若有所知障。在真如。不名。法身。一未离缠缚。二不能与万德为所依故。不名法身。今果中真理。一出离所知障。二与万德所依。故名法身也。问如何唯识论断烦烦障证法身。断所知障得报身。今言出所知障名法身者。岂不相违。答此据一分义说。约增胜说。若约究竟说。事须总离二障也。
言胜鬘云等。问何故事须离二障。方名法身耶。答疏云胜鬘云等。问果中真如。出所知障。名法身。十地菩萨真理。还出所知障。应名法身。答十地菩萨分段所知障。及下地俱生所知障真如。但分出所知障。犹上地微细俱生所知障未断尽故。不名法身。果中真如全出所知障缠。名法身也。
言在二乘等者。问十地菩萨在因中。未得无学。未出缠。所证真如非法身。二乘无学永断烦恼尽。知所证真如亦出缠。应名法身。答疏云在二乘等。意言二乘虽出烦恼障。无万德功德。故所证无为。不与万德。为所依止故。不名法身。二乘全未断所知障。不名法身。但名解脱身。非法身也。下经云。其实未得一切解脱。佛说是人未实灭度。斯人未得无上道故。但名涅槃。而非大般涅槃也。
言三众苦都尽等者。问如何真如亦名解脱。答疏云三众苦等。即是变易分段二种生死。名众苦。离二死故。名都尽。离二障二死。名解脱。问十地菩萨还双断二障等。应得此解脱。答十地虽证一分真如。未离变易生死。不名解脱。今果位离二死二障。故名解脱也。
言在二乘等说等者。问二乘无学人无余苦依身尽。应名此解脱。答疏云在二乘说分段等。即是相应缚所缘缚尽。是烦恼障也。相应者。心王心所二十二法。本非是缚。白净无记法。由与烦恼贪嗔痴相应而起。烦恼当体即缚。是法由与彼心王心所相应。令相应心心所法。不得解脱。名相应。相应即缚。名相应缚。二者。所缘缚有二义。一相分缚。见分所缘缚能缘。只为所缘境。强缚能缘心。不得解脱。名所缘缚。二者。由能缘心与贪嗔烦恼相应。缘着色心等境。能缘贪心。系缚所缘境。不得解脱能缘缚所缚。名所缘缚。
言然二乘等者。问圣教说。世尊言。三人同坐解脱床。我与汝等。既佛得大解脱涅槃。如何二乘不同得大解脱涅槃。答疏言然二乘者。亦微得此。亦有疏言。渐得此。
言三乘同坐解脱之床等者。且约烦恼障。说得一半解脱。非圆解脱真理为依。故说为床。以智证之故。名同坐也。
言由此二乘亦名者。问二乘无学所证真如。得名涅槃。何不名大般涅槃。答疏言由此二乘亦名得涅槃。然非大般。
言义不具足者。问何不名大般。答疏云。义不具故。未圆解脱。又无万德所依。故名义不具足也。
言又依涅槃第二卷者。法喻双标。问依何教要三事具足。名大涅槃。答疏云。又依涅槃等。摩诃般若。是二空智。法身是真如理。由智证理。二障尽处。于法身理上。假立解脱。三事具足。名大涅槃。阙一足不名大般涅槃。问解脱为复向智上立。为复向理上立。答六无为皆依真如上立。故于理上立解脱。为正。
言般若能证二空等者。问何者是般若之体。何者是法身之体。何者是解脱之体。答疏云般若证至假择灭体。谓此三事。能证须是二空之智。所证须是二空之真如。理解脱须是离二鄣二死。解脱方名大般涅槃。若唯生空智。唯证生空理。但离烦恼障。一分段死缚之解脱。虽是三事。不名大般涅槃。
言解脱即是等者。哲云。将日光况般若能证智。如般若虚空。喻法身理。中间暗相尽处况解脱。由如日光未出时。暗相与虚空合。日光起来。暗相尽处。日光与虚空合。正是暗相处时。便是日光与虚空合时。正是日光与虚空合时。便是暗相尽。正是摩诃般若智起时。便是障尽时。正是摩诃般若智证法身时。便是解脱时。故于法身理上。假立解脱。
言假择灭体者。谟云。且六无为中前五无为。名体俱假。真如无为。名假体实故。说择灭而为假也。择力所得灭。名为择灭。况是依理智上。或苦不生。假名解脱。体无名假择灭。实唯真理能灭之性。体不无故。故名假择灭也。
言如伊字三点等者。涅槃经中举喻。如世伊字。梵书伊字。两点在上。一点在下。如世间倒书品字相似。问准向下经文自相违。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三目与伊字。皆况三事。涅槃两文不同伊字。点在上。一点在下。三目一目在上。两目在下。喻既不定。法如何得转。转者通也。答哲云。但取三法不纵不横不异之义。何要责其上下数不同。诸有智者不应难喻。有解云。此亦不妨摩醯首罗三目。况能证所证也。摩诃般若是能证智。如向上一目。解脱法身是所证理。如向下两目也。若是伊字。即作能依所依解。两点在上。况般若解脱。为能依也。向下一点况法身。一点为所依(上解标文)。
言别不成等者。别释也。如伊字三点。各别不成。若将伊字三个点。各别零落远着。得成伊否。答别不成伊。又将三点竖上下。似历水得成伊字否。答竖亦不成。问若将三点横布。似太岁日行火炭。横着得成伊字否。答横亦不成。小乘萨婆多说。能证智别。所证理别。解脱别。此则三事条然有其别体。不成涅槃。
言许别时得等者。结也。如无间断惑解脱证灭。后身智无方。显无余依。名为解脱。即名别时也。若望生空智证理时。或苦不生之解脱。亦非前后。据实理者。三乘无间道断烦恼尽。得无漏智。由未证全得解脱。后苦依身尽。灰身灭智时。方离缚尽。名为解脱。此三事横前后。名别时得。不名大涅槃也。
言三事涅槃不异不一等者。有三解。般若是有为。理是无为。有为无为异。故名不一。智证理时。冥合一处。名不异。二云。法身是实。解脱是假。假实有别。名不一摄假从实。名不异。谟云。法相宗云。如般若。望法身说。理智体殊。依圆性别。是不一。智冥于理。如日照空。不可于中分别殊异。是不异。又将理智对于解脱。彼有体。能灭灭性。是实有故。解脱是假。是不一。日光与彼空相合时。中间无障。假名解脱。亦不可分别。是不异故。下结云。俱时得故。若依法性宗解。不一不异。别依一真理上。建立三德。故不一。离一无三。故不异。真如本来无执处。即是般若德。本来无障。即是解脱德。无有生灭。即法身得德也。问二乘人得有余时。已得无余。要身智灭时无余。方显二乘。既俱时得。莫是大般涅槃。答但得名入涅槃。若唤作大涅槃。则不是也。不异不一。又须俱时。方为此体也。
言纵不成等者。若总三法俱时。三品胜劣而得。此亦不成竖。上下名纵。傍前后名横。各三别体。前后证之。理亦不成。即是横也。如伊字三点。竖上下亦不成伊。横布三点亦不成伊。三事涅槃俱时。不前不后。不纵不横。不一不异。方成大般涅槃也。
言若三别体等者。若计能证智是有为。法身是无为。解脱是假。便不成三事涅槃。
言由起大智证等者。法喻双结。都结三事涅槃也。
言非如二乘等者。有宗不立真如。然计智慧择灭解脱三事皆别。但名入涅槃。不名大涅槃也。二乘人若望所显无余涅槃。有智即有先后。今望所显无余涅槃。与其身智。为前后也。若望二乘。自起生空智。证生空理。烦恼解脱得有余时。亦无前后也。
言余别出体释名等者。出四涅槃体也。六门分别。一出体。二释名。三得时。四得人。五断障。六入意。
且出体中。初引论文。后正出体。引论文者。论云。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不生不灭。由若虚空。一切众生平等共有。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二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无余依涅槃者。谓即真如出烦恼既尽。余依永灭。故名涅槃。四无住处涅槃者。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也(上引论文)。
出体者。唯识有二师解。一师云。初后即真如。中二择灭摄。自在清净涅槃。无住处涅槃。是真如摄。问彼师自性清净涅槃真如可尔。无住处涅槃如何亦是真如摄。答初师意。烦恼障能系缚众生。不出生死。正是缚法。所知障不能系缚众生障。不是缚法。若断缚得者。是择灭。断障得者。真如。此初师义中四句分别。一是涅槃。非择灭自性及无住处。二是择灭。非涅槃前三果人所得择灭。三亦涅槃亦择灭。中二。有余无余二种。四俱非者。可知。此四涅槃以真如及择灭无为为体也。第二师云。初自性涅槃。即真如无为为体。后三涅槃。皆是择灭无为为体。问无住涅槃。不是断缚得。何言择灭无为为体。答择谓简择。灭谓断染。无漏慧名择。断所知障名灭。故断所知障。所显涅槃。亦名择灭无为。择灭有二义。一断烦恼缚尽。证得涅槃。名为择灭无为。二灭障证得。亦名择灭。即无住涅槃。是灭障得故。亦名择灭无为摄。故唯识云。故四圆寂诸无为中。初一即真如。后三择灭摄。第二师为正也。又自性涅槃在缠真如为体。后三涅槃。多以出缠真如为体。以无住涅槃十地分得。未全出缠故。以断分别。二证得一分出缠真如为体也(上出体也)。
二释名者。摩诃者大。般者入义。路云。大之般。依主释。般之涅槃。依仕也。释别名者。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本谓本际。来谓旧至。众德常然。名为本来。自能离染。名清净。有余依涅槃者。余残身在。是苦之所依。故云有余。烦恼断尽。证得真如。显其因尽。苦依未尽。异熟由在。名有余依涅槃。无余依者。烦恼断尽。余依亦无。余依无处。证得真如。名无余依涅槃也。无住处者。住者着。处谓所。不着生死涅槃二处。名无住处涅槃。问论云如何善逝有有余依。意云。既无苦依身。如何有有余依涅槃。又有真常身故。如何有无余依涅槃。具此二问意。答有二义。初约化身化相。论云。虽无实依。而示现有顺同二乘有也。三十四心成道时。有有余依。双林入灭荼毗时。有无余依。此乃示现。二约报身上说。与二乘别也。有漏依尽故。佛得无余涅槃。涅槃云。舍无常色。获得常色。言有余依者。佛有非苦依身在。名有余依。以佛世尊具无漏五蕰故。即与二乘。有余依别也。问大乘初地入见道。分断所知障。分得无住处涅槃。如何前三果有学分断烦恼障。得不有余依涅槃。答小乘有学。谓自利虽分断烦恼障。不得有余。依大乘自利利他双行。分断所知。得无住处涅槃也。问如何因中真如。名自性清净涅槃。不名法身耶。答涅槃者寂静义。因中亦得。身者依止义。不与功德法为依止。不名法身也(二释名也)。
第三得时者。疏云。自性清净涅槃自有二类。一自然得名得。二显证名得。虽诸凡圣皆得成。就据显时说。唯在圣位。圣位分二。初果小乘。后大乘。且小乘初果人。断见道分别烦恼尽时。分得自性清净涅槃。后三果人。渐次断修八十一品烦恼尽时。得自性清净涅槃。若缘觉人一坐断见修或时。得自性涅槃。若有余无余涅槃。罗汉缘觉尽智时得。若大乘人。菩萨初地已去。分得自性清净及无住涅槃。若至佛位四种。皆得圆满。总名得时也。
第四得人者。谟云。总有五类人得一切凡夫。得初一。二乘无学不定性者。得初二。自性有余涅槃定性者。初三更加无余涅槃。又渐悟菩萨。得初二。自性有余并无住也。顿悟菩萨得初一。自性涅槃并无住佛位。四种皆圆。论云。一切有情皆具初一。二乘无学。容有前三。唯我如来可言具四。
第五断障有二种。一分别。二俱生。分别烦恼能障三乘见道所证自性涅槃。俱生烦恼能障二乘修道及无学道中三涅槃也。亦能通障。大乘位中。四种涅槃也。所知障亦二。分别者障极喜地自性并无住涅槃。俱生所知障能障大乘修道位中自性无住及无学位中四种涅槃也。
第六入意者。问声闻等有何意。入于涅槃。答声闻自利猒生死故。入有余涅槃。缘觉自利乐寂故。入有余依涅槃。二乘人俱。谓猒自苦依身。如舍众病。故入无余涅槃。菩萨为自利利他。故入无住涅槃。由此三乘人入意。各异不同。凡夫虽受众苦。不能自利。亦不能利他。故不求证。四妙圆寂大般涅槃。经云。下士勤方便。恒求自身乐。中士求灭苦。不乐苦依身。上士恒勤求。自苦他安乐。若令他离苦。以他为己乐。不求证四种涅槃也(上义了门解)。
言今明彼佛等者。问经云复见诸佛入于涅槃。四种涅槃入何涅槃。答疏云今明彼佛等。向娑罗双树间。北首而卧。以火焚身示现。同小乘人入无余涅槃。虽然顺同小乘入无余涅槃。小乘人身智都尽。佛入涅槃。再起身智。他方教化。问何不入余三种涅槃。答化缘已终。入灭时至。但示现无余。不要入余三也。故论云。涅槃无上。由如镕铜。火势虽灭。而同不灭。不同小乘由如灯灭也。
言初得成佛等者。问何不入大乘中无余依。答疏云初得成佛等。问三身中何身入。答但化身入。非报身入。
言所应度者。问佛何不且住世教化。如何示入涅槃耶。答疏云所应度等。谓佛本出世。但为教化有缘根熟众生。今既有缘根熟者皆已度讫。更何要住世。住世亦无益。所以示入涅槃。
言其未度等者。问东方佛灭后。有根未熟者。如何。答疏言其未度者等。故起留塔舍利。为得度因缘也。
言舍利梵云等者。骨发肉总得名体也。故经论云。舍利骨也。只摄得骨。余肉发摄不尽。智论说。舍利至法灭时。化为如意宝珠。处胎经云。并在金刚水际。准此说。既不同。皆由化利。意别也。
言卒都波云等者。明起塔。经云以佛舍利。起七宝塔。表有舍利。可高显故。亦云塔婆。讹也。或云浮图。皆讹也。若无舍利。云制多。支提即虚庙也。塔字。书藉无说处。唯葛洪字菀云。塔佛堂也。问几人合起塔。答准长阿含经。四人应起塔。一佛。二辟支佛。三声闻。四轮王因缘。经云。八人合起塔。一佛。二菩萨。三辟支佛。四阿罗汉。五那含。六斯陀含。七须陀洹。八轮王。轮王塔一露盘。见之不礼。非圣人故。初果二露盘。二果三露盘。三果四露盘。四果五露盘。缘觉人六露盘。菩萨七露盘。佛八露盘。问有何胜利。劝人造塔。答有三意。一以表圣人。二令他生信。三为报恩。约胜而说。令他信。作得度因缘。问般涅槃佛为报为化。答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化佛。如何起塔。其量极高。岂化土中得安多塔。若是报。何得有六趣众生及涅槃事。答即于化土中而施报土胜劣。既以见亦别故。
言又论本科照境等者。第三叙论重科。所见七事之中。有七段经文。疏主将论家七段科文。自作眉目。束为三段。至此已来。论家疏家。七段科文解一遍了。次下论主又科体。其心眼也。说因中。能照光所照境。光中。七事三段。文中除能照光。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除此有文也。从照于东方万八千世已下科也。
言又依器世间等者。经云。照于东方万八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腻吒天。朗者照义。上下二界皆照。名竖朗。
言众生世间等者。所见六趣众生。经云。于此世界。尽见彼土六趣众生。科为众生世间。最后起塔。科为量种种。中间五段文。见佛闻法。见四众。见菩萨修行。见佛入涅槃。科为数种种也。
言数种种者。牒也。
言示现种观者。解也。
言即余五所见等者。疏主解也。七事之中。除却两头也。此论文倒也。应云种种数观见种种事。问论主何故指五般事为种种数也。答光中万八千世界。每界之中见佛。佛中便有他受用佛。与大化小化身中。便有降生成道等八相。天亲菩萨体经意。不能具述。空言数种种也。婆罗门语。先所后能。故云数种种。大乘小乘六度四摄八万四千法门不一。名种种也。见四众亦尔。有修行者有得道者。菩萨有地上地前。一世界既尔。何况万八千世界。问何名示现。答示现者即示显也。问何名种种观。答即是灵山会上。观见东方事名种种观(官音)也。即余五所见。一佛。二闻法。三四众。四见菩萨。五见佛入灭。又见彼土现在诸佛。名见佛。及闻诸佛所说经法。名闻法。三并见彼诸比丘乃至修行得道者。名见四众。四复见诸菩萨摩诃萨。名见菩萨。五复见诸佛般涅槃者。名见佛入涅槃。论主科五段经文。名数种种也。论主自解云。示现种种观也。故疏主科为数种种。为五般观见此中五种事故。
言论开为四等者。论家又科五段为四段。合四众与菩萨一处。总向菩萨修行中摄。所以有四。路云。疏主不合道。论开为四。应言合为四。合五段作四段。正是合也。
言一者食者。唤光中佛作食。从喻为名。世间食唤吃着。资长人身根大种。发识明利。是段食光中佛彼灵山会众生。见时生信资长。着信进念定慧五根也。若段食吃着。则资长眼耳鼻舌身五根也。所以天亲菩萨云。此是食义。食有二义。一者。资长义。资长众生善根。段食亦资长身根大种。从小向大。从劣向胜。名食。二者。住持不坏义。此身不坏不散。名任持义。此约所食故名食也。
言又云是示现等者。问故人争知有示现依止依食。答古人云。见对法论中说有四种食。一者。不净依止住食。谓凡夫有烦恼。不曾伏断。所食是不净。二者。净不净依止住食。前三果人及七地已前菩萨。未受变易者。未断尽烦恼。所食名不净食。已得一分无漏法。名净。三者。清净依止住食。谓阿罗汉辟支佛烦恼断尽。所食名清净。四者。示现依止住食。谓八地已上菩萨受变易者。并佛菩萨实在十重他受用土中菩萨。受变易。不吃段食。如今起俱生种类身吃段食。是示现也。佛与菩萨。总名示现依止住食。古师见此文引来。疏主难云。若空有佛。此食事亦可通示现依止住食。既通八地菩萨。何故空说佛耶。
言若尔菩萨八地者。疏主反难也。意言应入此数种种食中摄也。又此食中唯摄佛。无菩萨。故知不当佛有八相成道。何故不空说。说吃饭也。
言又受用义等者。疏主自作一解。遮防外难。若取受用法乐。能食故食者。即有八地菩萨受用法乐之过。何唯见光中受用法乐。此能食故。名食。即八地菩萨亦应摄入食中明。此中意言。但取资益任持。此灵山一会众生为食义。为正也。
言二闻法者。即经云。及闻诸佛所说经法。
言三修行等者。谓四众修行得道。此修行中摄法多。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菩萨。尽向修行中摄。
言四者乐等者。问入灭如何名乐。答疏主解。论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灵山一会上。见佛入涅槃。天亲菩萨云。佛既入涅槃。无来居寂灭安乐也。路府难云。佛入灭灭无也。如何言乐。此解不然。但是示现。无来不灭也。
言又乐有五等者。因有天亲论中解乐。疏主解云。乐有五种。一自性乐。摄云。通有漏无漏有学无学。三界所系所有摄益身心之受。名自性乐。喜乐舍受。而为自性。舍中唯忻行舍。非灭行舍。二因乐者。能生乐受。与乐为因。体非是乐。一顺生受。心心所法。二感乐因。五戒十善业。三顺生乐受。根尘及触。并名因。与乐为因故。体通五蕰。三苦对治乐者。设身有苦。当念恶趣众生。众生身上有寒苦。将八寒对治。众生身上有热苦。将八热对治。同时慧觉知寒热。暂时苦息灭之处。假立乐名。实非真乐也。问为复取后念苦不生处。为苦对治乐。为取后念乐生处。为苦对治。答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取苦不生处。名对治。与因乐何别。若取后念乐生处。为苦对治乐。与自性乐何别。答但取后念乐生同时之慧。以为自体。名乐觉。是正苦。对治乐体也。四受断乐者。摄释云。论主然依胜义。诸有所受。皆悉是苦。灭尽定时。此胜义苦。暂时寂静。故名为乐。即灭尽定。而为自体。胜心方觉为苦。名胜义苦。从其所猒。有漏为苦。五无害恼乐者。此复有四。一出离乐者。谓出家人修信戒等为体。二远离乐者。远离欲界生涩烦恼。名离生也。得初禅静喜乐。名远离乐。离下地染。得上地乐。三寂静乐。二禅已上无寻无伺。名寂静乐。但指二禅已上通三禅四禅。名寂静乐。四菩提乐。即菩提觉法乐。摄释云。为无分别智及后得智。而为其体。问前出离等三。由居有漏。云何总名无恼害乐。答取前三能顺三菩提乐。名无恼害故。
言此入涅槃等者。问今此经中入涅槃者。受快乐。即是后第三寂静乐。即当经云复见诸佛般涅槃者(上解数种种了)。
言示现种种观等者。缘宝塔向上有两般义。一宝塔高下横竖见数。则属量种种。若造塔无数恒沙。则属数种种。此显宝塔无数恒沙。观此知故。此是重科造塔入数种种故。
言量种种者。准下三量。一多少量。无数恒沙。二高下量五千由旬。三宽狭量。二千由旬。经云。复见诸佛般涅槃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宝塔高妙。五千由旬。纵广正等。二千由旬。是也。
言又重科所见等者。论第二遍重科。科中不科照境。只科所见七事之中。六趣众生中是。凡夫烦恼未断。名具足烦恼。差别已下六事。名具足清净差别。就具足清净差别中。佛法弟子。显三宝异故。又就弟子之中。重科乘差别。菩萨乘声闻乘有差别故。又就前具足清净差别中。有世界有佛见三宝者。名为有佛。问佛与弟子差别如何定言有佛。答依佛有故。总名有佛。即经云。又见彼土现在诸佛。乃至行菩萨道。是也。又有世界无佛。经云。复见诸佛般涅槃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上来若言数种种。将论解经。若言量种种。却将经解。论上来论主最初科。经为七段七般事。疏主第二重科烈七科三。后论家又两重科。计三重也。
言初弥勒示相怀疑等者。纪国云。何故世尊入定。生文殊弥勒等疑。答表二执难除一乘难信。是故如来深入禅定。广现希奇。发弥勒之深疑。动文殊之妙答。引过去灯明之瑞相。证今日释迦之说。经弥勒菩萨一则带示相不知。二则带众人实不知。带此两意。以彼弥勒菩萨供养二十六恒河沙佛。雨华动地。说法华经。总曾一一眼见。今见雨华放光。不合生疑。但是示相不知也。问弥勒示相不知。有何意。答显法执难除大乘难解。十地满心菩萨尚自不知。声闻闻向下所说法。不生疑慢。十地满心菩萨尚自不知。我等但生信心。二者示相不知。意从发问。警觉群生。弥勒若不疑亦不问。既不问亦不答。因何有警觉群情耶。
言弥勒道满当生等者。问弥勒如何示相不知耶。答疏言弥勒道满等。即经云。阎浮提岁数。五十六亿七千万岁。尔乃下生于阎浮提。即是道满时也。亦是三僧祇劫满。名因成现世也。涅槃经云。汝阿逸多。未来有王。名曰穰佉。当于是世。而得成佛。所以法华会上。名为道满。当生道者。即成佛道也。
言逢缘不少者。值二十六恒河沙佛。受持读诵甚深也。
言植业良多者。问何因植业良多。答只缘逢缘不少。依自业色身供养佛。及闻法依教。修行六度万行。皆悉具足。所以名植业良多。
言众人以根地人下者。钝根罗汉共凡夫外道。向佛会下坐。钝根罗汉居欲界散心。凡夫外道虽在欲界。便引得上界定。或初禅等居在定心。那个欲界散心罗汉。不知凡夫定心中事。名地下。又罗汉从色界定起。不知无色界生心中事。名地下。又钝根罗汉不知他利根那含心中事。名根下。利根那含不知他钝根罗汉心中事。名又下。此但望弥勒。说根地人下。若望如来说。兼弥勒亦是下。又弥勒因满。历事叵多。放光等缘昔曾见。余众不尔。故名示相。
言徴祥者。兆也。今放眉间光。是说法华之先兆。
言观外相以疑等者。外相即是动地雨华放光等。问何不观内相入定。答众生根地人下。不知入定之所以。是故不疑入定。所以不问也。
言弥勒狭自他之两意等者。申自家示相之疑。并腾四众八部实疑发问。文殊解发问。先因者。因由。所以向前雨华动地。总名因说。经是后果。缘解第三段科文了故重指也。
言此初文也者。第一牒瑞徴因也。经云。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等者。一将求因缘。念以何因缘而有此瑞。今佛世尊入三昧。是不可思议现希有事。二将求问答念。当以问谁谁能答者。三我今当问念。复作此念。是文殊师利法王之子已曾亲近供养过去无量诸佛。必应见有希有之相。我今当问。今者世尊现神变相。牒放光以为问也。以何因缘而有此瑞。亦是问放光照境所见。问弥勒实不知。如何言示相耶。答不知佛实心也。若知者约他心说也。问若约他。猕猴献蜜。尚自得知。何唯弥勒。又问猕猴点净。却测佛心。四众见光。宁云不测。答猕猴点净。佛力加持。四众不知。由在定亦不定。约知他心。但是弥勒向二十六恒河沙佛边。见佛雨华。经历事多。知而故问。故言示相不知也。
言妙用等者。解神字。神通转异。解变字。外应群物。立以瑞名。兼取光中七事。为瑞即信也。今日放光是说法华经之信心也。又瑞者祥瑞。与说法华经为祥瑞。亦是舍利弗成佛之祥瑞。瑞者信也。成佛之信也。
言瑞节信等者。疏应合言即信也。向外节度去将节去。亦是信也。古人以竹刻之。所以合契也。昔者天子用以锡人。春秋云。司马握节以死。此传写人错。非是节字。即字为正也。
言符应也者。符契。契应也。今日放光。与说法华经。为契应符应。
言此问放光等者。此唱之中现神变相。以何因而有此瑞。唯牒说因放光为问也。以彼放光文最在后。乘父便故。先牒问也。
言此举奇询等者。奇者。奇特奇异也。经云。今佛世尊入三昧。是不可思现希有事故。
言举奇后询答者。经云。当以问谁。谁能答者。询者问也访也。经云。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此牒威仪中入定也。正是不可思议。经云。现希有事一句。经文牒威仪中雨华动地。名希有事也。
言或雨华动地等者。第二解。将此当唱现希有事中雨华动地。割入前唱。与牒徴因中。放一光处收。总名现神变相。总名而有此瑞也。
言唯入三昧等者。即举奇询答中。唯牒入定。即经云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希有事。此唱总是入定意也。
言谁能答者。问举奇询答中。何故弥勒唯牒入定问。答前来向外凡夫不知。所以不疑入定也。今此唱之中弥勒述自心中事。所以兼入定为问也经云。当以问谁谁能答者。询访答人。即是将求问答也(上举奇询居念也)。
言推功上德等者。经云复作此念。是文殊师利。至希有之相。推功上德。经云。我今当问。即是谦己方陈。且推功上德者。问灵山会上。大有菩萨。何不问余人。唯问文殊。答二意。一显举会人疑。唯文殊能答。余人不能。二者。久远已来。师资相承。为妙光时早曾发问。今师资相逢。合问文殊也。纪国云。举会菩萨虽多。缘弥勒是邻近当来佛。所以能疑能问。文殊是久远过去佛。所以能解能答也。
言文殊师利道果等者。问如何文殊师利得法王子名。答疏云文殊师利等。且疏外余三解。一云。法王是诸佛子。即是文殊菩萨能绍法王之位。当得作佛。名法王之子。依主释。若如此何。唯文殊菩萨。亦有此能。二云。法王即是文殊菩萨久已成佛。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佛菩萨身。又示现为法王即子。持业释。问据经文有之字。如何作持业释答。三云。唯文殊一人独名法王子。何以故。答子者绍继。文殊菩萨自身久已成佛。曾绍继诸佛法王之位。名子者。绍继义。文殊菩萨独得此名。余菩萨未成佛。未曾绍继。故此不说。第三为正也。下解疏云。道果久成等者。二解。一云。三大劫是因。第十地是因之末。复名因末。第二云。菩萨在因对果称末。故名因末。末小也。佛果菩萨名道果。绍佛法王之位。独得法王子名者。绍佛便是子义。此菩萨已久成佛绍继佛位故。故得子名。余菩萨不尔也。
言文殊师利住第四等者。问如何名必应见此希有之相。答疏言文殊师利住等。即供养佛多。个个佛边听法闻经。皆见雨华动地。弥勒菩萨言必应见此希有之相。此推功上德也。
言谦己不知者。逢缘不少。植业良多。示相怀疑。称为谦己。化相实知。经云我今当问。即谦己方陈也(上解下依论也)。
言论云问于一人等者。问弥勒菩萨何故唯问一人。又问何不剩问十人五人百人千人等。答疏云论云等。意道不假问多人。但问一人。多人欲闻。是故唯问。文殊菩萨疑。则有千人万若说解一人。便解得多人疑处。乃至断多人疑处。亦只得一人能断。所以不问多人。唯问文殊一人。
言心多未了等者。谟云。此意言未了达之心则多。所以多人皆疑。解心不必在多。所以一人能答。多人共解。何须更问。故解在非多。即是不解。即种种不同。故疑有多解。即一切皆同。故答唯一。
言论云示现佛与等者。论问云世尊入定了。自出来说经。何要弥勒问文殊答。疏云示现佛与等。弥勒问了。文殊答言。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欲说大法去。欲雨大法雨去。果然出定来。便说法华经。名佛与弟子互相随顺。又佛说法。若无问答。资不顺于师。若问答了。佛不说法。师不顺于实。
言证说等者。一云。文殊菩萨证验道。佛出定来说法去。后佛果然说。如来说法不虚。名不相违。二云。证者证悟。雨华等事。文殊一一亲证来。今日说名证说等法。皆不相违。
言为现大相因等者。所说法华经。乃名大相也。因者。现神变放光照境也。今现神变。与大相为因。大相之因。依主释。
言又大相等者。第二解。大相者。瑞相也。正是其因。经云。今者世尊现神变相。即是大相。此与说法为因。大相为因。说法为果。所以现瑞相即是大相。大相即因。持业释。
言又因者等者。第三解。因者是所以义。此解意说法为因。现相为果。问有何所以现大相。答为说经故现大相。若说诸余经。现小相。只缘说法华经。所以现大相。此则说经与现大相。为因由所以。因由所以却属因。即此说经与现大相为因由。所以因也。
言何故唯问文殊等者。解论家问询也。何故不问观音世至等。唯问文殊耶。答疏云有二法。推于文殊。
言一现见诸法者。论云。现见者有三义。一文殊菩萨在灵山会上坐。自眼遥看东方世界名现诸法。二现见者。证现义。定心现量。证见此法门。名现见诸法。诸法者。即雨华动地放光等事。三文殊菩萨此雨华动地放光。光一一过去亲自作也。故言现见。现见亲见义。证者证验义。
言二离诸因缘自心等者。有三义。一离构画因缘。二离比知因缘。三离从他传受因缘。自缘自心成就法者。亦即是前现见诸法故。意显文殊不从他传闻也。
言谓文殊师利离诸等者。疏主解也。问文殊答中云。我于过去。曾见此瑞。放斯光已。即说大法。是故当知。今佛现光亦复如是。举古显今。即是比度而知。又云。如我惟忖。即是思惟忖度。如何得名现见诸法离诸因缘。答但是文殊谦逊之言。无烦量难。所以科云。示相筹量。答示现也。
言示现种种瑞等者。解前光中七事。论主标也。
言示现彼彼事者。论主自解。种种瑞相光中。七事非一。名为彼彼。七事中一一事有多种。名彼彼也。
言现没住灭等者。论文也。将现字向下转。应言现没现住现灭也。
言所见六趣众生等者。现没即六趣众生。没谓汩没也。现住所见佛法四众菩萨诸菩萨。现在彼东方世界中住。名为现住也。现灭现佛入涅槃菩萨起塔故。名现灭也。
言或住即现在等者。第二番。将现字。共住一处解也。将灭字。共没字一处解也。住即现在。灭即没无。见佛入涅槃及为起塔。名为灭没。所余五事。皆名现住也。
言论云故文殊能记等者。记者分别解释之义也。
言文殊师利所作等者。解文殊师利具二成就。所以问之。二成就者。所作成就。因成就也。
言所作者。即是前来进财行供养。向二十六河沙佛边。行菩萨行。是所作事。今已成就。名所作成就。
言因成就者谓等者。雨华动地是此因。文殊菩萨已成就得名因成就也。论自解云。谓一切智成就缘者。此缘字。即与向因字不别也。缘字。即是因也。此有二解。一者。一切智。是文殊自身以成就得欢喜藏摩尼宝积佛身中一切智。雨华动地放光。是说经之缘。欢喜藏身佛中一切智能成就得。此说法缘。故名一切智成就。缘者因也。即是雨华动地放光。二者。雨华动地放光是缘也。一切智是舍利弗等。三根声闻因世尊说法。闻开示悟入。当来成就得。入一切智。此雨华动地放光。与闻法华经人身中一切智为缘。即是说法缘也。名一切智成就。即是外德满故。此智之与缘。文殊菩萨总已成就得(依谓约当来因果解)。
言重复释言等者。依疏解。约现在因果解。解前因字。因者相也。现瑞相是因。说经是果。此因之与果。文殊菩萨身中一切智。总能成就得。所以唯问文殊。
言文殊外因等者。问何故唯问文殊。答唯佛能知诸佛事。以文殊是过去佛。故问也。
言故今推问者。谦己方陈也。
言众人实生心等者。意灵山会中。余凡圣等根。地人下故。实不知佛放光等意。非是示相。故言实生心惑也。
言以根地人等者。问如何四众不知入定之意。经中即不牒为问。答疏云以根地人等。意道不牒入定。众人不知世尊入定。若则疑。入何定。元来不知。所以众人不疑入定。以根地人并居下故。问弥勒菩萨知佛入定。亦合带得一分定。向上疑为问。何不问也。答弥勒菩萨以众生不疑入定。且随多人不疑处。亦不疑入定。经云。今当问谁者。弥勒菩萨一则示相有疑。二则知有问处也。众人疑则实疑。又不知问处。此众人实生心惑也。
言初双申两意者。经云尔时弥勒至文殊师利言。经云。弥勒菩萨欲自决疑。自申疑。意又观四众之心。申他人疑意。怀自示相心。狭他实心。从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已后。至而问文殊师利言。尽是结集家安置。千大罗汉。当日世尊欲拟说经时。更有何事。阿难言。当日世尊入定。结加趺坐。便润文。结加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又道当日雨华动地。便润文安置。是时天雨曼陀罗华。又道当日四众八部。弥勒疑。疑作何语。便安置而问文殊师利言。言字已前。尽是结集家安置。但是心念未发于言也。
言此后发问先因等者。经云。以何因缘而有此瑞者。此八句经文正是问词。向下六十二行颂。颂此八句经。更不向前颂也。有抄云。直从威仪中。述前长行也。若不述者。颂中何故说六趣众生四众八部耶。若言从八句经文述八句经中故。何不说六趣众生等。明知述前文也。答此颂只是颂八句经文。八句之中。只是结集家略却去。缘偈中广述。所以长行略也。问偈文述长行。长行既无。何故偈中独有耶。答六不同中。有无不同也。广略不同也。此乃是长行与偈不同意也。若唯如长行开亦合说。雨华动地照境次第牒之。今此但是长行略也。偈文开也。若同诸师述。向前经文。有二种失。一时代不同失。弥勒是佛在时菩萨也。向前经文。是佛灭度后。阿难结集时安置。岂有佛在时菩萨怀疑发问。是佛灭后。结集时事耶。二云。若述向前经文。科文不次失。疏主既于慈氏双申两意中。开出长行颂文。明知不述向前文也。若述向前经文者。长行偈文。即合于向前威仪中开出。上解慈氏双申意。次解发问。先因者。经云。以何因缘而有此瑞。此一句总也。问何名总。答雨华动地放光。包含总故。云总也。
言神通相等者。下二句别也。神通之相者。牒威仪。雨华动地也。放光明等者。牒说因中放光照境也。
言弥勒狭自他等者。问牒前因中雨华。又牒说因中放光。以为问。云何所牒威仪中入定也。答弥勒狭自他等。入定众人不疑。弥勒菩萨亦不牒。长行既不牒。偈文亦不述。
言悉见彼佛国等者。牒说因中照境所以。为问也。经云。照于东方万八千土所照境也。悉见彼土国界庄严所见也。若悉见彼佛。是他受用身居他受用土。即宝地宝树。菩萨为以庄严。若悉见彼佛小化身居秽土。地狱饿鬼畜生以为庄岩。经云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像。证佛为庄严。经云。世尊在大众。敷演深法义。又云。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证说法也。经云。因佛光所照。悉见彼大众。证有情庄严。经云。于此世界。尽见彼土六趣众生。又云。又见诸佛土以众宝庄严。证器世间庄严也。问光中若唯有净土。可言庄严。既有秽土六趣众生。何名庄严。答望说所变同能变。总为庄严也。问光中既有八部四众。何故空说佛庄严耶。答万八千世界中。不过净秽二土。于中佛不过化佛报佛。二国之中。佛为其主。自在独胜。故偏说佛庄严也。
言论总解经意等者。依论释也。问何名总解经意耶。答二解。一云。经文意总。论主所以总解。二云。论文意总。论主所以总解。
言示现彼国者。论主解经意也。万八千世界也。种种差别者。即光中七事。
言示现为四众等者。问何要光中现六趣众生。答为教化四众。事须有六趣众生。既有恶众生。即合有秽。
言及净妙国土者。说有无。烦恼众生。即合有净土也。
言为化十地菩萨等者。问如何唤十地菩萨。作无烦恼人。答十地菩萨烦恼所知二障分别者。资粮道中渐伏。加行道中顿伏。初地初心正断。俱生者加行道中渐伏。初地已上能顿伏尽。然故意力。七地已前由起。而不为过患。八地已上一切不行也。
言于波国土佛为等者。秽土之中。化佛为上首。四众八部劣佛。为最胜也。报土之中。报身佛为上首。十地菩萨劣也。佛为最胜故。问既有八部四众。及菩萨。何故空说佛为庄严。不说菩萨四众八部耶。答佛于二土之中。为上首也。
言长牒前文所以所见等者。有二意。一者。缘论文云佛为上首。况人不会交。长牒取光中所见七事内。佛为上首。所以佛为庄严。不说菩萨也。二云。有说直从威仪成就中长牒也。若尔弥勒发问。当佛在之时也。威仪成就。佛灭度安置。故知不同。今但于长行八句经文之内。与下偈文相对。但长牒取所见七事之中。佛为上首也。所以佛为庄严也。
言一为利钝者。为利根说长行。为钝根说偈述。利根一览不假再闻。钝根难堪。重宣方悟。
言二为前后者。为前来者说长行。后来说偈颂。前来闻法不假重说。后至未知。故须偈说。
言三为直曲者。乐直者与说长行。乐文词绮饰曲说者。与说偈文。
言四为难易者。乐难解者。与说长行。乐易解者。与说偈文。所说义理难明。偈颂成文词便易解。
言五为真俗者。长行文质直。故契真。偈颂文饰绮。故涉俗。长行缀缉契真。偈颂文幸意越俗故。
言六取舍等者。长行先举。决定取善。偈文后陈。及遣舍恶。
言七为标释等者。长行标举。略述其文。偈颂解释。理方开显也。
言八为智辨等者。长行连缀智无尽。偈文重述辨无尽。偈文重述辨无尽。如似长启。便发智能。偈文重敷。令生广辨。
言九解两持异者。长行解法。偈文持法。
言十为说等者。长行乐说法。偈文乐修行法。
言广略等者。长行经云。其最后佛未出家时。有八王子。一名有意。乃至植众德本。偈中云。佛未出家时。所有八王子。长行广。偈文略。偈文广者。经云。又见菩萨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偈文三十一偈。述行菩萨道。此长行略。偈文广也。
言有无者。经云。入于无量义三昧。长行有。偈文无。经云。旃檀香风。偈有。长行无。
言离合者。长行云。及闻诸佛所说经法。长行合也。偈云。演说经典。微妙第一。偈文离也。长行经云。是时天雨曼陀罗华等。长行离也。偈云。雨曼陀罗曼殊沙华。文合也。
言前后者。长行先雨华动地。后放光。偈中先述放光。后述雨华也。
言文质者。长行经云。又见彼土现在诸佛。偈云。又睹诸佛圣主师子。此即长行质。而偈中文也。
言隐显者。如长行云开示悟入。隐也。偈中云说佛智慧故。显也。经云欲重宣此义者重(平音)。重者。四义。一文重。义不重。如一瞿声。目于九义。俱舍云。光兽地方言。金刚眼天水。于斯九种义。智者立瞿声。瞿声是一。显得九般义。义各别故。义不重。文不异故。文重也。一个瞿声。将九遍诠义。以重用故。故名文重。二义重文不重。如帝释有一千名。名各别故。名文不重。向下只显行一。千个帝释义不异故。名义重也。三文义俱重者如此经偈是也。长行已说。偈文再述。四文义俱不重。如此经讽诵偈。是也。
言梵云伽他等者。下明九部中。云伽陀。讹也。准疏中意同天竺音。梵云伽他者。此番作颂。公边颉。问何名颂。答颂者。美也。歌也。问何名美。答偈中文句。极美丽故。问何名歌。答偈歌之故。问何要歌美。答为赞叹。经佛德也。诗云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也。又能歌君王之德。故云。歌者美也。此上疏主解讽诵义也。
言讹略云偈等者。于阗云偈陀。今云偈。略也。梵音偈翻作句也。
言此云祗焰者。祇焰即是祇夜。应颂义。重述长行。故云应颂也。问准下十二分教章中疏主解。伽陀正讹。不同讽诵义也。祇焰祇夜正讹不同。应颂义也。今此弥勒偈。是应颂经。如何疏主将讽诵义。解此间应偈经耶。又如何将讽诵义。与应颂一处说耶。答疏主意。梵云伽陀。此翻为颂。颂有通名别名。若约通名解。无问重述。不重述是偈。皆名颂也。故云。歌也美也。若约别名解。祇焰是应颂。旧云祇夜也。伽他是讽诵。若将颂字。讽咏如来身上功德。则名讽诵。若将颂字。重述长行。便是应颂。今正疏主约通名解。此偈文故。引祇夜来。证此处伽他。亦通应颂。
言进诠体义等者。问偈事须积集多字。始成偈。如何百法之中。不立偈。空立名句文。答疏云进诠体义等。进者取也。将此偈文。诠所诠义。名进也。若不要用闲放着。名退也。唯识第二云。名诠自体。句诠差别。偈不能诠自性。故劣于名也。句诠差别也。偈不能诠差别之义。又劣于句也。
言退为所依等者。声名句文三法为所依也。今此偈体。若退为所依。不及于声也。然百法中。不立偈者。以功用劣故。还以名句文为体。疏言文。文即是字。若假实合说。声名文屈曲。差别建立也。
言然以声上等者。问此偈颂以何法为体。答疏云然以等(上大乘出体了)。
言不同小乘等者。小乘出体也。文即是文字。辨云。文即通取名句文三法也。字中取胜上有功能字。不取无功能字。及文士者。五蕴假者。即罗汉身是造论人。士者士夫。引中但说因。士夫有偈。未是出偈体。依文及士而有于偈。偈实有体。即声等。
言此及室卢迦等者。梵云室卢迦。此翻处中偈也。摄释云。西域释句。其有五义。一处中句。梵云室卢迦。此翻为处中句。以三十二字成。二者前句。或以六字七字所成。三者后句。九字已上乃至三十六字所成。四者短句。或以三四五所成。五者长句。二十七字乃至百字。或更多字。问今此文殊偈。但有四个字为一句。计十六字。如何疏言是室卢迦偈。彼偈八字成句。以三十二字成偈。答准西域有三十二字。今译就唐言。但有十六字。如言菩提此翻为觉。故无有失。何妨梵语八字。翻就唐言为四字。三十二字翻为十六字。故此文殊偈。处中偈也。又婆沙句有三种。一集法满足句。二显义周圆句。三证赞叹句。今此偈中。随文皆有也。
言此初也者。经云以偈问曰者。略有五问。一不知问。二愚痴问。三试问。四轻触问。五利乐有情问。今当第五利乐有情问。亦是第一示相不知问。文殊师利者。将欲问事。必先呼名也。
言先偈放光者。长行先说雨华。后说放光。偈中先说放光。后说雨华。乘文便故。问何名文便。答有说缘长行中最后说放光。后说偈。名文便也。有云。但是弥勒一时间语。在前说着光。便为次第。名为文便也。经云。文殊师利导师。何故眉间白毫大光普照。安国大和尚改经。应云文殊师利导师何故于大众中入于三昧。若依今时经中本文。有四义失。一于事有漏失。长行先入定。后现神变。偈文既无。译经人漏却也。二者。经无次第失。长行说因。在威仪后烈。偈中说因成就。在威仪前烈。故不次也。三者又不相生失。入定即次放光。后照境。即文有相生。若不入定。因何放光。四偈有重言失。今言眉间白毫。后文有言眉间光。言重也。已后写经人。若依此写。得福无量。章敬云。此四解非也。以长行云。众人不疑入定。弥勒唯自知。亦随众生心。亦不牒入定。以为问。长行既无入定。偈文亦不牒入定。以为问。偈中亦无入定文言。前已说有六不同。前后有无。何因不许也。
言威仪中三事者。此间三事与长行三事别。长行三事。一入定。二世间。三众生世间。名三事。此偈中不述入定雨华动地。为两事。众生渴仰为三事。
言此颂雨华者。经云。雨曼陀罗华者。适意华。曼殊沙华者。柔软华。问二十八天。何天雨华。答欲色二天非无。非无色天也。问无色有定果色。何不雨华。答光不照故。问此华为是业。为是定果耶。答花欲界天花。业果为体。色界天花。业定通三种色为体。无色界天花。唯定。定果色为体也。
言自知不问者。但是弥勒自知。双申两意中。同于大众。亦隐不问。长行尚不重问。而况偈中。有云唯佛知。余人不知。是故不问。此说非也。
言合离不同者。长行雨四华。偈文唯二。离合不同也。
言华为旃檀者。嘉祥云。华乱坠表生二乘之智解。香风动吹灭二乘之疑惑。其华掩恶秽。以是因缘故地皆严。香风灭其嗅。以是因缘故地皆净。表一乘解生二乘惑灭。内心严净也。又此天华向有两个用。一香用。二者色用。有色用故。令世界严。有香用故。令世界净。长行结集。略举华体。今引偈中。兼举华用。用中有二。初半偈华有香用。悦可众心。后半偈华有色相。地严净。有似旃檀香。触鼻悦众心。有华从空下。天华触身悦可众心。天华落地。以是因缘故地皆严。香风扫地。以是因缘故地皆净。欲说一乘教。先现大神通。满地天华上。起旃檀风。延法师云。加以送旃檀之香气。数里熏人。散末利之名华。千般覆地。雨华更雨华。动地复动地。问为复是华体向上。作旃檀香气风来吹上香作旃檀香风耶。为覆是华但作华香。不作旃檀香。忽别被旃檀风来吹。向上香相和作旃檀香风耶。答疏中有二意。一云为字通平去二音。且平音为由作也。华向上本质。作旃檀香气。
言即似赤白等者。问何名香风。答疏云即似赤白旃檀香气可远闻故。香风更远处。闻似彼风吹。故唤香作风。体不是风。二云。去音呼。此解华但作香。不作旃檀香。别有外旃檀香风入来吹。着华上香。唤作旃檀香气风。下经云。香风吹萎华。更雨新好者。
言二句动地者。长行普佛世界。三千界也。偈云而此界。只指此三千界也。
言一偈四众者。长行云。是诸大众得未曾有。涉云。部由类也。一声闻摄律仪众。二菩萨圣德难思众。三天龙八部眷属庄严众。四人王付嘱护持众也。
言此颂器世间者。论家科也。论家重科照境已下文云。作器世间众生。世间数种种量。种种具足烦恼差别。具足清净差别。佛法弟子差别。示现三宝故。复乘差别。有世界有佛。有世界无佛等。意言论家科经言世间。疏家科经言照境。
言即照境也者。疏主科也。经云眉间光明照于等者。初一颂傍照。后半颂竖照也。诸抄问如何颂中两处放光。答诸抄云。偈中放光有此世界光彼界光近光远光故。两处放光。最初一颂眉间白毫大光普照。此唯近照此三千世界光也。今此唱云。眉间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此远照他界光。问何以知是两处放光耶。答准下文。有两处光也。我及众会。见此国界种种殊妙。此近光也。又云。诸佛神力智慧希有。放一净光。照无量国。此远光也。注经云。偈初光颂二乘之根。后文放光。表六趣之感。嘉祥云。长行直放一光。通照彼此之土。弥勒向颂中开之。故分二光。前光照此土。后光照他方。此等诸诸解不然。颂中只是一处光。放光非两处也。此唱但是举能照光。意取所照境。不是述长行放光也。缘诸解。放光或有两膊上放光。两膝上放光。或面门放光。今此简余类放光。问偈中东方万八千世界。或所见境。是如来何处放光。所照之境。答是如来放光。眉间光所照之境光。
言皆如金色等者。问如何所照。犹如金色。答疏言皆如金等。有云。如须弥山。四宝所成。众鸟集之。皆同一色。今者所照。皆如金色。表六道虽殊。同归一乘。即如朝露照境。地色皆红。
言光虽白色等者。问光白境金。有何所表。答疏云光虽白等。意合见金色世界。令众生发心也。
言或示现等者。经云有见诸佛土。以众宝庄严。琉璃颇梨色。斯由佛光照。外果也。
言外果之因者。内果诸佛身智。外果诸佛土相。具行一乘种智之因。方能招感内外二果。
言或毫虽白光等者。谟云。三十二相中。有白毫相光。从毫相出。名白毫相光。依主解也。放光非白。以光金色。如日欲出照时。天上云皆作赤色。云既赤色。照世界赤赤色。此光亦尔。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十二
元久二年润七月二十九日于转经院书写毕。
执笔 隆国
写本云倭州兴福寺苾刍隆觉(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