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十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镜水沙门 栖复 录

言生死是总等者。谟云。通能所趣故。能招感是业。所招感是苦。其生死中。有惑业苦三。故言生死本通惑业。

言所趣是别者。即六趣果。以六趣中皆有生死惑业苦故。生死是总。所趣是别。问何名惑业苦。答十二有支中。无明爱取名惑。行支全有支一分名业。余七支全有支一分是苦。

言惑所趣果体者。以业烦恼假者为能趣。即生死是所趣也。业烦恼为能趣。不同前解生死便是业烦恼也。

言以业烦恼假者。惑生死果。先须有烦恼能造能发五趣业。方能趣五趣生死处。此业烦恼。正是能趣之法。其假者有情。即中有身。亦是能趣五趣果。若无中有。传识往五趣。如何有情得生彼趣。故中有亦是能趣也。若中有属生支摄。是死果者。但是生支方便。非正生支。故名能趣。若属果摄。中有所趣身也。今约方便支。能趣摄也。

言受报好丑等者。问受报好丑是何法。善恶业缘是何法。答疏云。受法好丑主因等。谟云。此言好丑。即是爱非爱果。不以形体姝丽为好。卑陋名丑。但生人天。虽陋亦名好。设生三涂。虽姝丽亦名丑。是疏意故。善业感人天果。名端正报。恶业感三涂身。爰丑报。如畜生等身极丑恶。就人中爰总报。人身即好。于中别报还有善恶。端正丑恶。对三涂。总名好果。以人天端正好报。说人身头圆像天等。于中别报亦别等。

言由善业为异等者。问善业缘感何报。恶业缘感何报。即与好丑如何属对。答疏云。由善业为异熟因。至所趣贪等。为润缘者。论云。九种命终心。俱生爱俱故。问人天可尔。若生三途。谁起于爱。答润生有二位。一本有末心。二中有没心。即于本有起爱。爱于自身故。或资具等。若有中起爱。即见己同类。起乐驰趣。便被拘碍。故设润生。皆须有爱。问此所趣爱是何界系。答准论。是当生地系故。唯识论云。身在上地。将生下时。起下润生。俱生爱故。若尔身在欲界。将生上时。亦应起色界贪。未离下染。云何能起上地爱耶。答得生上界。必离下染故。

言于此悉见者。见业等为能起外果。资具等总为所趣等。

言兽归等者。此证趣之义。

言即数种种者。谟云。前论开为四。所谓食闻法修行乐等。然准前文。既除入灭。即颂乐也。

言冥真洞等者。本智冥真。后智洞俗。冥字莫经反。夜也。本智证会理时。冥然无相。智理泯合。如夜暗时更无所见。洞字去音呼。穴也。今言俗后智。了达种类之义。无有权碍。犹如于穴。

言众圣之主者。上解佛。为有慧之主也。

言此初也者。初三颂半闰开四辨也。谟云。四无碍解。即是诸佛之慧。令相应四法。无权义边。名为四无碍解。解非声境。不得闻名。但是作四辨之事。即是无漏清净之声教。随诸方言音。为众生说。

言教离垢染者。此约诸佛本质之教。佛十八界皆是无漏。故名离垢染。若影像。教皆非离染。体唯有漏。名句约识。通漏无漏。因中五八未转。以亲相分故。是有漏故。金云。一从法界等流。二者。为令所化生断烦恼故。名教离垢染也。

言照明佛法者。佛地论云。我今造论。为法久住。[(二*ㄆ)/耳]及群生。意言将上法喻。上可以照明佛法。下可以开示悟众生。嘉祥云。此明佛说法之益。益有二般。一者上弘。二者下利。教能显理。如灯照明。理是所诠。称为佛法。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以无明为扇。邪疑为开。故不悟佛性。诸佛如来去邪关。开无明扇。令见佛性。故名为悟也。

经云若人遭若者。三苦五八等苦。有余涅槃尽上来苦。引明定性。若不定性。回心受变易。即有八苦也。遭者逢也。际者会也。水会于岸也。苦尽之处。名苦际。会无漏故。背有漏苦。声闻之人猒苦。佛教知苦。欲得知苦。先须断集。欲得证灭。无过修道谛。

经云若人修福者。若人者。修缘觉行人。有福者。依十善道。修福分善。依闻思修三慧。种解脱分善。依诸观行。习加行分善。曾供养佛。缘觉性虽出无佛世。初发心时。事须逢佛亲近善友。曾供养佛。志求胜法者。十二因缘对四谛。名胜法。为说缘觉者。与说十二因缘教法。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老死。由谁有老死。因生支有等。

经云若有佛子等者。此大乘菩萨也。能绍佛位。故名。

佛子。修种种佛。万行总修。求无上慧菩提涅槃。为说净道者。入佛知见。即无漏智。名净。净即是道。持业也。若净是果。道是因。六度万行。是净之道。依主也。又说。六波罗蜜名净道。布施净悭贪。持戒净毁禁。忍辱净嗔恚。精进净懈怠。禅定净散乱。智慧净愚痴(上三业法)。

言猒音猒(于艳反)食饱也。饫也。亦于盐反。亦是食饱义。前解为正。淤音(衣倨反)。

言此一颂半见四众者。经云文殊师利弥勒告也。我住于此者。指灵山会也。见闻若斯。结前所见也。又云。只缘所见七事中。六趣众生。见佛四众菩萨并佛入灭后起塔。名见若斯。闻者。即闻四辨三乘法故。名闻若斯。弥勒语文殊菩萨言。我住此灵山会。见若斯。闻若斯。故名见闻若斯。斯由此也。结前所见也。此后解为正也。经云。及千亿事。如是众多者。此两句经。别明见四众。如是众多。解上千亿事也。四众之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相状万差。名如是众多。若论一一行相。卒陈难尽。但言千亿事。即是今当略说。望今经本极相违。既有当字。则似今总未说。当拟说也。引是经本错也。疏中引经云。我当略说。若望他。疏主造疏时。经本云我今略说。但言千亿事。便是略说。

言便明睹彼等者。若准经文。全无四众。疏主意以因结前见佛闻法等。便明见四众。即及千亿事一句。前长行云。因目见佛耳便闻法。便见四众随佛修行。义略明彼。

言今此经中宗等者。问如何偈中。一偈半明见四众。三十一偈明菩萨道。何不广明四众。答此经宗明一乘。破二会二。恐违经宗。所所以不敢广明声闻之行。碍交他向下舍权取实。恐增其病。故不广说也。所以前三句因。使结前所见四众。所以一行。二云。不唯空见四众。此从及千亿事已下三句经文。亦是下三十一偈菩萨行经文。菩萨修行。地前地上。亦云如是众多。弥勒菩萨道。我今亦不广说。今当略说。向下品说三十一行。便是略说也。

言上明声闻等者。问争知此文兼是生下经经文。答疏云上明声闻等。

言前长行中等者。正出所由也。问前长行中。先明信解。后明相貌。如何偈中先明相貌。后明信解。答疏云。前长行中等。长行先说种种因缘。外良缘也。后明内行。内行之中。先说凡。后说圣。先说信解地前位。后说相貌十地圣位。从凡至圣。阶降前后也。

言今偈等者。先说种种因缘。次说内行。内行之中。先说相貌。后说信解。胜劣为次第也。

言相貌等者。初道漏无漏。及次习也。问如何十地菩萨修行胜。先明相貌。答十地之中。七地已前有漏无漏杂修。八地已去纯无漏修。故有漏无漏间杂。是一又六度次第修。是二胜也。次第修则难。乱修则易。如童子念经次第不错则难。乱念即易也。论云。谓由前前引发后后说。由后后持。净前前。又前前后后细故。易难修习。次第如是也。

言信解等者。地前唯有漏修。是一劣。又地前乱修非次第。是二劣。唯有漏。对地上通无漏。是劣。又唯乱修。对他地上次第修。是劣。

言胜劣既殊等者。第二约时修行。多者为胜。少者为劣也。长行凡圣次第。先说信解。后说相貌也。今偈中依胜劣次第。先说相貌。后说信解。次下约修行。多者为胜。少者为劣。意言胜者是相貌。前明。劣者是信解。后明也。若是顿悟种现皆有漏。若是渐悟在法空观中种现唯有漏。若是生空门中种现通无漏也。

言然修六度略有等者。今云。若依十地经。有四位也地前为一位。于一身中。唯修一行。一行之中。但修一行。初地至六地满。为一位。一身中修一行。一行之中。修一切行。第七地为一位。于一身中。修一切行。一切行中。行一切行。第八地已去为一位。一切身中。修一切行。一切行中。复修一切行。今此疏中依三劫。配有三位。一见道已前初劫之中。于一身中。唯行一切行。一切行中。但修一行。乱修六度故。即信解位也。初地至七地满。第二劫中。于一身中。行一行。一行中。行一切行。八地至十地满。第三劫中。于一身中行一切。一切中复行一切。纯无漏修故。

言十地经言初地等者。问若一行中。修一切行。如何十地言初地行檀。二地持戒。乃至第十地不说修余行也。答彼十地经。且据地地之中一行偏胜说。非不修余行也。十地经说。一一地中皆具三品。且初极喜地布施有三品。财施。法施。无施。二离垢地持戒有三。摄善法戒。摄律仪戒。饶益有情戒。三发光地能修三忍。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四焰慧地修三精进。一被甲精进。二摄善精进。三利乐有情精进。五极难胜地修三静虑。谓引发安住办事。六现前地修三般若。一生空无分别慧。二法空无分别慧。三俱空无分别慧。七远行地修方便波罗蜜有二。一谓回向。二拔济。八不动地。修愿波罗蜜有二。一求菩提愿。二利乐他愿。九善慧地修力波罗蜜有二。一思择力。二修习力。十法云地修智波罗蜜有二。一受用法乐智。二成就有情智。问十地总名相貌。相貌通十波罗蜜行。何故经中只言六度。答据实。光中十波罗蜜总修。且约法处。近人易见知处说。问如何六度次习之中。先布施。后持戒。如是次第不同。答论中据四义。明次第者。一引发胜。布施引发持戒。持戒引发忍。忍引发禅定。禅定引发智慧。二云。净治胜故。次第不同者。后必带前。且由持戒故。能净布施。由忍辱故。能净持戒。由禅定故。能净忍辱。由智慧故。能净禅定。三云。粗细异故。布施粗。持戒细。忍辱粗。精进细。禅定粗。智慧细。四云。难易次第者。布施易故居先。持戒难故在后。忍辱易故居先。精进难故在后。禅定易故居先。智慧难故在后。准瑜伽论说六度。唯识论说十波罗蜜也。六对治六弊胜故。偏说十波罗蜜。胜劣合说。又六度通三乘。十波罗蜜唯大乘也。

言此颂因缘者。是前长行种种因缘也。涅槃经云。一亲近善友。二听闻正法。是因缘。三如理思惟。是信解。四如说修行。是相貌。

言殑音者。殑字其矜反。亦去音呼。

言无热恼等者。摩竭陀国西北。有九重黑山。九重黑山。三大六小。二小狭一山。九黑山北次有雪山。雪山北有香醉山。气芬馥。人闻皆醉。春夏秋时。人不得过。冬月方行。香气歇故。雪山北香醉山南。有无热恼池。其池纵广五十瑜缮那。唯得通者。而能到彼。其池唯在阎浮中。落其西北俱齐。四方渐下。其池四岸四宝所成。金砂布底。水香美。具八功德。瑜伽云。一甘。二冷。三耎。四轻。五清。六不𭊴。七饮不损喉。八饮已不伤腹。其池四面。各出一河。东名殑伽河。从象口中流出。车渠宝以为象身。南信渡河。从师子口流出。金刚宝为师子身。西徙多河。从牛口流出。马恼为牛身。北名缚刍河。从马口流出。琉璃为马身。如是四河。各绕池一匝流。便流入海。此四大河。当出处各广一由旬。以为喻。然佛说法。多取兢伽河为喻也。涅槃经云八河。即一河各分二道也。

言由沙多等者。问佛说法。何故恒河为喻。答疏言一由沙多。

言二由世人等者。西方外道所计。此水为福水。昔有女人。于河浴子。失手随落。母愍其子。入水救子。一时溺死。由慈心故。死得生天。外道得定。观知此女人生天上。遂计引水投死生天。入洗罪灭。有多外道。每来击兢伽河水。以济幽魂。时有执师子国提婆清辨二论师。为破此外道妄计。亦击水详波。稍异于众。何名异。以面伏地。以手把水。向外变覆而击。意从外道问。果然遂问。便问菩萨曰。仁者击此福水。一何异乎。为何事耶。而击此水。菩萨答曰。我之父母眷属。在执师子国。恐彼饥渴苦。我击此水。济彼令得安乐。外道曰。师子国去此甚远。山川阻隔。何此击水而能济彼。菩萨曰。山川阻隔尚不能济。幽魂阻隔能济耶。外道负屈而退。便请为菩萨弟子。

言三虽经劫等者。问劫坏以人尽。谁以立名。答火灾坏了。劫成。色界天人下界者。来则见已。天人俱与立名。

言五众人共委等者。西国大家。知有此河。如此方黄河。故言共委。

言六度次习等者。地持论说。度有三种。一时度。谓从种姓。度三僧祗方得圆满故。优婆塞经云。前二僧祇所行檀。非波罗蜜。二果度。此六能得大菩萨果。三者自性清净度。修此六种。舍有为到法实性。具斯三义。故名为度。次习者。唯识九云。谓由前前引发后后。复由后后持净前前。问六度与十度何别。答六度通三乘。十度唯大乘有。故别也。二益者。即自利利他。名二益也。

言次一内外者。总论内外。而有四类。一非情名外。有情名内。二有情中。自身名内。他身名外。三自身中。非色名内。色法名外。四心心所中。见分名外。后二分名内。今说初二也。

言金有五色者。说文云。金是总名。有五色是别名。谓青黄赤白黑。唤作金黄。为其为长。陟两变声呼。即世间黄金最胜。正得能生土。云色。问金因何生。答土能生。问土既生金。缘何五色别。答正土生者。是黄金。不正方生者。余色是。一青金。东方。甲乙。木。青色所生。金亦青色。则铅锡也。二赤金。南方丙丁火所生金赤。即钥石之类也。三白金。西方庚辛金。所生即银也。四黑金。即北方壬癸水。所生即䥫也。五金黄。即中方土。正土所生。即黄金也。问何故黄金最贵。一种土所生。答黄金缘是中方正位土所生故。中方黄帝之位所生得金最贵也。余四不是正位土所生。所以贱也。

言久埋不生者。金在土久。亦不生亦不灭。喻真如理久处生死中。生死不能增染真理也。

言百炼。一雨而无有灭。喻真如在四生九类地狱等中。真理而无灭也。

言从革等者。革由改也。铸写自在。不守一形。打作𨥁珰环钏不违。改练人心。况佛性在凡夫六道生死。其性不违也。

言西方之行者。金木水火土。是五方之行。金之位在西方。故土也。意取五方之行。金属西方也。

言出土左右者。此是像形字。谓能生金。此是小今字左右着两土。是像形也。即土王四季。东西南北。俱有土故。名出土左右。问既王四季。何方不是土左右。而独言金。答理实皆然。然五行中。土能生金。子似于母。故独言金。

言形今亦声也者。形声字也。既有亦字。亦字亦通形声。今是声。土是形。故曰形声。本来不唤向下作金。只缘土向上有小。今字名今。所以兼向下土相和。唤作金。故名形声。被小金字声形。着向下两个土。总唤作金。金是声。土是形。将形就声。故云形声也。班固汉书及许慎说文。字有六体。一曰指事。如上下。二象形。如日月。三形声。如江河。如鸠鸽。皆取一半字为名。四会意。并戈为武。人言成信也。五转经。如十字。向上着一书名干。口中着转名曰。竖书名田。向下出名甲。向上出名由。六假借。如唤令字作令字。长字作长字也。

言珊瑚等者。出于海边石上。脂入腹变为珊瑚。又云。劫初时。石裂中出脂。变成此物。晋朝石崇家。有三十株。高三四尺。今时贵也。

言真珠者。二解。一珠体不赤。从赤虫所出。名赤真珠。即蚌蛤也。二珠体赤。名赤真珠。若准佛地论。从赤虫得名。疏主解体赤也。

言五摩尼者。即末尼珠。即如意珠。所求如意也。

言既无琉璃等者。问如何疏主将真珠。与摩尼珠。分作两个。答疏主意珠体不别。向下观音品中七宝之中琉璃。便合真珠。与摩尼珠。为一[口/(同-(一/口)+古)]。今此七宝之中阙琉璃。故于珠中开出两个。谓真珠与摩尼珠别也。此摩尼珠。即是当来人寿六万岁时。舍利化作。

言六车渠等者。梵云牟娑落者。云车也。揭柆婆者。渠也。真云。车渠似玉。而贵于玉。马瑙似珠。而贱于珠。

言青白间色等者。青色白色两中。间色为碧色。赤色白色两中间为红色。青色黄色两中间色绿色。赤色黑色中间色为紫色。其中青黄赤白黑为正色。红紫碧绿不正色也。

言杵藏也有云胎藏者。从喻为名。问胎藏有可破坏。是不坚实法。如何言坚实。答此宝生在石中。不可破坏。犹如子在母胎。业力所持。外风不入。内风不出。不能伤损。就一边说。哲云。似玛瑙骨映。作淡绯色。字或车作马瑙。以是玉类。或从玉作马瑙。劫初时。石脂流入石。或从石作码[石*(巢-果+石)]。字不定也。此虽似真珠。而贱于珠也。

言此七不同等者。三文不同。无量经云。金银琉璃。颇梨珊瑚。玛瑙车渠。恒水经云。金银琉瑙。真珠车渠。明月珠摩尼珠。佛地论云。一金。二银。三吠琉璃。四颇胝迦。五婆揭拉婆。六遏湿摩揭拉婆。七赤真珠。此经受记云。以金银琉璃车渠码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

言金刚者。贞云。金刚异物。坚不可坏。而能坏诸物。随物色现。而色不定。能集众宝。无能知价。錭字为正。其形三棱。打破百分千分。皆须作三棱。为钻破一切宝也。唯羝羊角。能坏得金刚。拍着便破。又唯怕蝇。蝇坐来吃却金刚也。

言诸珍帝青等者。帝释宫中青宝名帝青。大梵王宫中青宝名大青。又云。帝释髻中宝名帝青。大梵王髻中宝名大青。此解不正。二种俱是帝释宫中宝。为正。胜者名大青。劣者帝青。青宝体是一。胜劣分二。又梵云因陀石罗。此云帝青珠。摩诃石罗。此云大青珠也。人间有宝。形状似彼宝。亦名帝青大青。故言之类也。

言奴等者。贞云。可以代劳困有五。一者。得罪役官为奴。二不能自活。情愿事人。三者边方败劫得。四展转相生。以财宝得。谟云。官户抄口家生。乐事契券。

言四婢者。此会意字。女卑成妇。问奴婢既卑称。如何珍。答但人之所重。即名珍也。

言五车舆等者。舆轮各二别。不名车舆。轮一处即名车也。如手足等。名之为人。故为总(此解善)。简要云。舆者箱也。脚也。

言夏后等者。国号也。夏者即夏家。即是舜后嗣位者。后氏者。即君名也。尔雅云。后君也。即夏家有士夫。奚仲能造车。此人当时为车政。即今大仆卿。因造车故。授此官也。古音居。所以行人居也。今言车者。舍也。

言辇等者。力展变。古挽车人在前。引之故名辇。辇是有轮人牵也。

言宝饰舆等者。古时舆。一似不着脚车。今时舆圆。说文车无轮曰舆也。有作舆。非也。

言一颂施成度者。经曰。回向佛道。愿得是乘等者。由得上佛乘故。三界第一。由说上佛乘故。诸佛称叹。谟云。前解所行施。今之回向。即成度义。即是施家之成。非是将成。度施与人。

言成唯识云具七等者。问施等回向之时。即名为度。有何教文。答疏言成唯识等。论云何证得二种转依。谓十地中。修十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二种转依。由斯证得。要七最胜之所摄受。方可建立波罗蜜多。一安住最胜。谓要住菩萨种。事须得种姓地本有无漏种子。以为安住。简定性无性。虽行施等。不得成度。二依止最胜。谓要依止大菩提心。若发生人天心。求三乘心。虽施。不名成度。三意乐最胜。谓要悲愍一切有情。事须有怜慜众生心慈悲喜舍愍物之心。四事业最胜。谓要具行一切。事须兼行二利行。种修习诸善。空布施。亦不成度。五巧便最胜。谓要无相智所摄受。布施时。观三事体空。三轮清净。不见能施人所施物所受者。与此相应。方成度义。若无。不成度也。六回向最胜。谓要回向无上菩提。七清净最胜。不被二障所杂。三时无悔。即名不杂。若非此七所摄受者。所行施等。非到彼岸。由斯施等。一一皆应四句分别。一有施非度。如布施时。不与七义相应。二是度非施。如精进等。三亦施亦度。如布施时。与七义相应。四非施非度。如自不将钱物布施。不是布施。见他人布施。不生随喜。不成度。大论云。菩萨所行惠施。由七相应。乃得清净。一净物。二净戒。三净见。四净心。五净语。六净智。七净垢。远离懈怠贪嗔等。问何名净物。答一净物。谓广大平等。应时上妙。二净戒。谓发精进。自手力等。三净见。谓不计我能施。不校量他。不布施等。四净心。谓怜慜珍重平等。五净语。谓所施物。姿彼乞者。乞者来时。称善来。命进问安住。六净智。谓惠施智。智清净故。求者智净。住福田相等。七净垢。谓懈怠贪嗔痴等。

言此中但举等者。问既有七摄受法。何唯举一回向耶。答疏言此中等。将欲显此土唯一无二乘。故于光中亦见是事。故言此中也。

言次一杂物者。经云。驷马宝车等者。四音同。即是四个马齐行。驾一乘车。名驷也。古人有千驷。此依天上车房星。有二十八宿。一方七个。四方合成二十八宿。东方有七。角亢氐房心尾箕。此是仿皇四个居前。三个在后。作仓龙之形。尔雅云。天驷仿也。古人仿之。而作四驰车也。

言古人等者。承音逐也。可以驰逐。驰逐者。经营之义。意道四个马。驾一乘车。以可驰逐经营也。

言栏钩者(洛干反)。手边作烂。若木边作木栏也。栏谓栏。即车上栏竿也。门遮者。即是遮阑义。若言柬栏门。即灵子东门。能鄣栏故。名栏也。阑栏皆得。

言楯音食尹者。食尹反。声带深也。顺也。时尹反。声带浅也。若准时俗解。横栏竖楯。此间疏主解。竖栏横楯。即是纵曰栏。栏即槛也。竖柱子名栏槛也。栏者亦名阶。际木也。横木也。切韵中。言栏是阶际木。亦云横栏竖楯。横是阶际中。此解非也。但言阶际木。竖柱子。亦名阶际木。即是竖栏横楯也。

言华音者。初华美之盖(户花反)。华美音呼。后以华饰盖名为华盖也。

言依此俗释等者。疏主作华盖解。𣵠鹿是地名。在幽洲。辕黄帝。姓公孙。在位一百年。年一百一十岁。伏义神农黄帝。即三皇也。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铜头䥫额。不归于帝。常能兴云起雾五百里。黄帝感五色云。云气作华[昔*為]之形。在王顶上。因化黄帝。而有此盖。自后帝王因作华。而有此之盖。

言据实理等者。作华音呼。疏主解。本来盖不作华蘤形。以华装饰。故言华盖。问此解东方世界中华盖。何故引西域华盖。解东方华盖。答疏主将西域事。证先中世界有华盖。不是将西解东也。经中设作华字。亦化华音呼。正也。

言轩音者。轩饰之盖。安于车上。名安车上也。若正解经文。车上有华盖。不关人带也。曲辀者。车辕也。轓者箱。甫烦反。车耳者。助句。即曲辕车也。

言车四马驾等者。总解意也。已上四行外财施也。

言次一内外等者。经云。又见菩萨头目身体等者。此二烦中。初偈别施身肉手足。后颂总头目身体。此二颂通总通别也。身肉施等者。如须阐提太子。割身肉。供养父母。如慈力王。施身与五百夜叉。又如尸毗王救鸽。药王菩萨烧身燃臂。及妻子施。如须达拿太子舍妻子。又见菩萨头目身体。如月光王舍千头。鹙子舍目。问施妻子者。令他离隔。即恼所施。损恼净心。复毁受者。如何。答菩萨以彼妻子施。必先立契约。若求者施请无违。既有诚言。施亦无过。

言施有五相者。一至者。到义极义。表此心尽处无不到。随愿心名极。即殷重之心。谓无上菩提。在三大阿僧祇外。今施物之心。到大菩提。名为志心。二者信心。信三宝。是所施境。信施因感无量福。信心简不信心。如世王候。及我爱重者。但借身命。于三宝所及天祠等。种种植福处。而行数时。未必皆是信于彼法。三随时者。有二。一随四时寒热施物。一随力辨得一千。辨得五百。四自手施者。表殷重。昔时有王。号月光。行大乘行。愿施千头。有婆罗门。从王乞头。王舍国位。以后所施。王礼十方。发愿已毕。即于后园树下。命本树神。割我头。向我手中。我自手施。王谓神曰。我于此处。已舍九百九十九头。今更施一头。檀度愿满。尔时八万四千小王。一万大王。皆身投地。二万婇女。闷绝擗地。

尔时王者释迦牟尼是。婆罗门者提婆达多是。树神者目连是。五如法施。不是煞命沽酒得钱。总名如法。及七摄受相应。总名如法行施。总是名施五种。

言不应施亦五相等者。一不净物者。非理得财。倚官狭势。劫夺得钱。名不净。二乱众生物。酒及毒药也。三恼众生物。置网等是也。四害众生物。弓刀等。五坏净心者。音乐女色。问音乐既不许施。如何金藏论可音乐布施得好音声。及妙音菩萨伎乐布施耶。答彼约圣人。此约凡夫说也。问女色既不许施。如何经云及妻子施。答前约舍心。成难就舍物。而能舍得。所以许施。此间约所授记者。二者。菩萨行施与妻。必先立契誓。行菩萨行。若有施处。誓不相违。不作女色。心布施。约久修行者。前文许施。此间约初心。能坏净心。不能持戒者。故不许。又菩萨施妻有二。一未先立契。亦不强将他布施。二前人求色心乞来。亦不布施。又不应施有五。一父母师长。不应将布施。二者为王。不应抄掠他人妻子眷属布施。三未共他立契约。不合布施。四前人是旃荼罗恶人。不应布施。五乞得作奴婢。亦不应布施。又菩萨布施有四思择力。一布施时。观现世无安乐当来得利益者。施与。二现世得安乐当来得利益者。菩萨施与。三观现世得安乐当来无利益者。菩萨不施。四观现世得利益当来无安乐。菩萨亦不施。

言施有五利益者。一得亲近。是诸人天等。乐亲近也。二常乐见。如须达长者。赈贫勉寡人。皆乐见。又如讲人法施听人财施。即日相亲近。恒乐见。三宗敬者。得人敬重故。如依止有财师僧。而行宗敬等。四得好名闻。如蔺禄子等。得好名闻。五复作后时因者。熏习所成。百生千生而能行施。后作菩萨之因。所修施皆是当来成佛之因。问现世间人多有锦帛。不乐惠施。据今富有从乐施。成熏习强。何因悭吝。答此类之人。多生已来。非是常施。偶然因布施。供养罗汉胜福田人。便于今生招。此富有非。常行施熏习不强。故于今生。不必好施。今身能施。今身能施。是前身施来。今身若施。来世更能施。

言于此施中应起等者。我由前生布施。今生富贵。今生更不施。后生因何得富。又钱财是五家分。水火盗贼。及王恶子。若被取来。争惜得。忽被贼劫。忽被火烧。争惜得。不如布施自家获大利益。今不行施。后忽贫苦。或若身死。财不随去。唯此施为善作。后世起此心时。名觉悟智。

言二财物鲜等者。菩萨念言。余贫穷者。衣不弊形。食不充口。我财比上不足。疋下有余。于此无中。又分灭施。能舍难舍。现世虽受小苦。当来必受大乐。今身若不忍苦。当来大苦如何免得。名忍苦智也。

言三财悦意心等者。即宝玩之物。良由妄情。计金银等为可爱。倒生爱重。不肯惠施。或可本来畜积。本拟荣身。财物既多。营求广。却生苦恼。今知此倒。名知倒智。惠愚人多财益过。

言四忻世果而行等者。菩萨念彼三界众生差别。悉是泡幻。何乃愿求。我今所施。愿求菩提。金刚坚固之身。或念世果受八万劫终。必堕落。况灭百年。念此不坚。应求坚固果。所以行施。问虽愿求于坚固之体。有实因。此得彼果否。答华严经云。昔于众生起大悲。修行惠等波罗蜜。以施其身最殊妙。能令见者生欢喜。

言施以无贪等者。问布施以何为体。答疏言施以无贪等。无贪即是善十一中。无贪善根。意能惠舍。身能自手施。口能赞叹。如唱布施咒愿。大论十七地中第十名菩萨地也。此有三种施。财施。法施。无畏施。经文但明财施也。无畏法施。通余五度摄。般若论云。檀度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

言此二颂戒者。经云文殊师利我见诸王往诣佛所等者。诸王者。即光中万八千世。宗中通轮王粟散王。往诸佛所。问无上道。即菩提涅槃。经既言问。即合有答。略而不说。光中国王。因闻一乘法。拟行一乘因。所以舍国位出家也。便舍乐土。此舍不是将布施。但施却名舍。经论中多言国杜。无此杜音。但是借吐字。音作吐字。呼即是国之别名。土者吐也。万物从地而生。如口吐出相似。菩萨拟欲出家。先化国土。令一切众生作念。国王尚自舍国。弃荣出家。岂况诸凡庶之人。而不出家耶。剃字。切韵作计变除发也。鬓音(即俞反)。问何去鬓发。答舍余好故。是毁色形故。且鬓发如云。可以生贪。植发冲冠。可以长患。虬鬓长鬣。为长染缘。故皆弃之。用资入道。经云。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鹄能违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既是出家之人。具出家相好。必是持戒之人。故科作戒波罗蜜。

言戒有三种等者。第一明戒种类。且大小乘持戒各别。大乘持遮戒性戒。小乘持遮戒。大乘通二利。小乘唯一利。声闻持戒。与菩萨四义不同。一自性差别。声闻持七众戒。菩萨持三聚净戒。二失不共差别。律仪则同。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即不同。三广大差别。大乘持三聚净戒。求佛果菩提。小乘持七众戒。求阿罗汉果。四甚深差别。声闻持戒。是菩萨破戒。声闻人持律仪戒。止即是持。作是犯。菩萨持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止作则是犯(上明差别下说种类)。一律仪戒等者。即七众所受。律者法也。仪者轨则仪也。一比丘持二百五十戒。二者。比丘尼法。说五百戒。正云三百四十八戒也。三者正学。年十八便受学戒。佛许二年学戒。旧云或叉摩那。四沙弥。五沙弥尼。此云勤䇿男勤䇿女。勤人驱策也。亦云息慈。受持十戒。息恶行慈。六优婆塞。七优婆夷。受持五戒也。二摄善法戒。所修三乘一切善法者。此即渐悟及彼顿悟所修。三乘有漏一切善法。皆是此戒。定性唯修小乘法故。非此中意。三饶益有情戒。即利益有情三业万行。糅云。要受菩萨戒。于师僧及佛像前。期誓断恶。所行三业万行。利益众生。方是三戒中收。若不受戒。虽利益众生。是善非戒也。问菩萨只今持摄善法。善法饶益有情。如何兼持律仪。律仪是七众戒益。疏主意云。只七众所持律仪。便菩萨所持戒。

言胜鬘经云波罗等者。问王身既是菩萨。即合受菩萨律仪。何要剃发被缁。受小乘戒。而祈解脱。答疏云胜鬘经云等。如是六法。为大乘有二义。一为大乘故。说名为大乘。二为大乘因。说名为大乘。若不是菩萨所持戒。如何言为大乘故说耶。答波罗提木叉者。此云别解脱戒。戒者动发身语思上。能防发功能。名戒。功能不合名戒。成就彼所防所发。得戒名也。身有三。是别。语有四。是别。此戒能弃舍彼别别恶法。别解脱此有二说。一云。当来涅槃果。是解脱。由离别别恶法。当来得解脱。二者。只离恶法便是。解脱戒也。云毗尼律藏。糅抄云。广戒六十卷律是。此上二种是行。言出家两字。即目沙弥沙弥尼也。言受具足戒。僧受二百五十戒。尼即三百四十八戒。此上通难词。虽引四种沙弥沙弥尼受具足僧尼。意取后二僧尼。证菩萨。亦持别解脱戒也。

言菩萨地言律仪等者。解当唱经文。引瑜伽菩萨地。可有轮王。王舍位出家持律戒。意证此经中轮王舍位出家。持是律仪。律仪戒不是余戒。问经中只说剃除鬓发出家。不说持戒。未审何处是持戒处。答疏言菩萨地言等。更问菩萨只合天冠璎珞形相不定。何故作比丘形。答只此菩萨出家形相。亦是菩萨律仪所以引菩萨地言出家受具足。皆名律仪也。

言律仪为本者。问三聚净戒总是菩萨所持。何故空说持律仪戒。答疏言律仪为本等。意言但修律仪。余戒自成。所以菩萨先持律仪。不说余戒。且先持律仪。离诸恶故。然后修行六度万行。问如何是律仪为本。方有后二。若破律仪。三戒俱舍。答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等。

言故四波罗夷等者。此文证。前言受具足住皆菩萨律仪摄也。前来二本圣教。证此法华经云剃除须发出家相也。瑜伽又言。舍轮王位。如弃草叶。此总出家相也。问五篇之中。上二为戒。下三威仪。今言律仪。不摄上二。如何。答疏云四波罗等。若更能持沙弥十戒。亦是律仪。更受具足。亦是律仪也。

言此明出家者。问经中所说。是何戒摄。答疏云此明初等。

言有本言披等者。疏主更加梙着之义。亦得名被。梵云支伐罗。此云法衣。通目一切出家三衣。经云法服。服即衣也。

言出家宽旷者。问菩萨修行形相不定。何故事须出家。答疏言出家宽旷等。牟者。坚固之义。狱者。鼻陶所造。又经云。孔雀虽有色严身等。

言二舍命等者。持戒之人。必生善处。恶相不现。所以欢喜。戒云如人自照好丑生忻戚。名闻及利益。死得生天上。故欢喜。若破戒之人。一切恶相现前。生忧恼也。

言三持戒者。为亲友者。今生持戒。来生还持戒人。以为亲友也。

言四功德圆满者。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等。即是功德满也。

言五生生者。一生天性不饮酒不煞生。故言戒。成其性也。

言智论说等者。瓶若破一切。宝物散失。戒若破。一切功德皆无也。

言一颂忍等者。经云或见菩萨等者。或见菩萨行忍人。而作比丘行忍相。独处闲静行忍处。乐诵经典。行忍行处。问菩萨行忍是何意。答菩萨云若我不行忍辱。不得圆满法身。又不得圆满相好。净秽土中说法。教化众生。终不能得。所以要行忍也。诵经有四胜利。一者。能灭重罪。二者。常受法乐。三令法久住。四者。广种善根。忍有三种。金云。一者。耐怨害忍。忍受恶骂捶打等境。二者。安受苦忍。寒热等境。三者。谛察法忍。缘法义境。又耐怨害忍。感当来化身果。安受苦忍。感当来法身果。谛察法忍。感当来报身果。摄问云。菩萨当作何念。能得菩萨。答当念忍力。能到菩提。不忍为因。诸根不具。不能办成诸有情事。故大般若云。我若不修忍波罗蜜。当生诸根残缺容貌丑陋。不具菩提圆满色身。问忍有三种。未审此菩萨是何忍。答唯是谛察法忍也。经云。独处闲静。不对怨害寒热等境。唯闲处念经。故云谛察法忍。谛者实义。察者观察也。忍者是智。智于理上观察。即境决定。名忍。

言举难偏说等者。问余二忍。何故不说。答疏言举难偏说等。路云。疏主合道举胜偏说也。不合道举难偏说也。以彼谛察法忍。易于耐怨害忍等二种也。乍观似耐怨害难。于谛察法忍。若子细思。其实末法之中。行谛察法忍。却难。金刚经云。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中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经百千劫。舍身命布施。不如有人持一四句偈。舍身命者。即安受苦忍。能持四句。即谛察法忍。被歌利王割截身体。即是耐怨害忍。问耐怨害与受苦忍何别。答怨家逼来。而忍受得。而不加报。名耐怨害。此唯对怨家说。若不对怨家。一切时遇恶缘。能忍得。名安受苦忍。

言一颂勤等者。经云。又见菩萨行精进。勇猛精进。精进体。入于深山。精进处。思惟佛道。所修善。又见菩萨能修人。勇猛精进所行行。入于深山。来胜境。思惟佛道。求胜果。

言此通被甲等者。且唯识第九。列二种精进。以解脱文。经文略。无利乐有情精进。只有论家两个精进。唯自利也。问何以知。答疏主体经意如此。经云。入于深山。思惟佛道。既言入于深山。明知无利他也。疏主所以不引利乐有情精进。依论解云。云何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能治懈怠。满善为勇。表胜进。简余染法。悍表精纯。简净无记。即显精进。唯善性摄。如人入阵着甲。而有威势。法中论唤何佛作被甲。答最初发愿。愿我救一切众生苦。将身借一切众生受苦。发愿愿心。有大威势。犹如被甲入阵也。二者。摄善精进。从初发愿已去。加功用行。事无不成。三业精进为能摄。功德法为所摄。故名摄善也。略无利乐有情精进也。

言精进有五等者。初依论列名。亦是引经家五种精进。对辨也。且喻伽论说被甲。即是经云有势。如欲打贼。若有被甲。即有威势。瑜伽论云加行。即是经云有勤加行者。加功用行。只为有勤也。瑜伽论云无下。即是经家有勇也。下者下劣。若有退屈。即名有下。瑜伽论云无足。即是经家坚猛。瑜伽论云无足。即是经家不舍善轭(上论经对辨云云)。

言最初发起等者。明五种相也。猛利乐欲。即是被甲精进相也。

言次起坚固者。勇表升进。简诸染法。悍表精纯。简中无记。此是加行精进相。

言次为证得者。若自轻蔑。向所修行。向上怯惧。名下也。今无此过。名无下精进相。

言次能忍受者。若生喜足。名有退。此名无退。精进相也。次将五修。配五种精进。一发心修。配被甲。二长时修。配加行。三无间修。配无下。四殷重修。配无退。五无余修。配无足。次配五位。一资粮被甲。二加行位。配加行。三见道无下。四修道无退。五无学位无足。

言二乘究竟道等者。问二乘无学已至果位。佛果以无学故。更求何法。得有精进。答疏云二乘究竟等。然果位中。配无足。不舍善轭。有学有进修。可许名无足。无学修已息。云何不舍善轭。答疏云二乘究竟等。

言初一名初甲等者。相摄也。将唯识论中两个。摄余教中五种。将此经中勇猛精进一个。摄唯识论中二种。即是此经摄唯识。唯识摄大论等诸论等。

言此中合名等者。问颇有精进得佛果菩提耶。答实因精进得佛菩提。庄严净土。华严偈云。往昔勤修多劫海。能转众生深重障。故能分身遍十方。普现菩提树王下。又此下经云。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便得菩提。

言二颂定等者。经云。又见离欲者。除定障。常处空闲者。修定因。深修禅定者。明定体。得五神通者。获定果。又见离欲者。摄散心。常处空闲者。乐寂静。深入禅定者。获安乐。得五神通。起作用。又见菩萨修定人。安禅者意业。合掌身业。又见离欲者厌尘俗。常处空闲者趣真境。深修禅定者证无相。得五神通者降众魔。又见菩萨者利生人。安禅合掌者乐说法。以千万偈赞诸法王者口业。又见离欲者。明由离障染也。既言离欲。即是顿悟渐悟人也。常处空闲者。离欲境也。深修禅定者。即因第四禅根本定。名深修也。得五神通者。定作用。由此因位菩萨。未得漏尽通。至三乘无学果位方得。所以但言五通也。问如何安禅是定。而能合掌赞叹。答古师说云。梵云安禅那。此云合掌。梵汉双举。而成偈文。属及慧收。非是禅摄。准此解意。安禅不是定。但是合掌也。此师意中。回避入定。以彼定中合眼闭目。争能合掌赞叹。然实登地已去菩萨。不起灭定。而现威仪。在灭尽定。起身合掌赞叹。又八地已去菩萨。掌在定门。常起身佛前。闻法赞叹(上消经也)。

言离愦闹故者。解常处空闲也。愦者。心乱也。闹者。即阛阓也。亦通脍。亦是闹义。有作𠆴。不静也。

言由安住静虑等者。住身心于彼禅定。轻安法乐。名住静虑。虑虑是一。所作事别。故分三种。糅云。此三静虑。复有二种。一有漏。二无漏。有漏三者。一得世间定身心。寂静安乐住。二能引五通。名引发。三以得五神通。利生说法。名办事静虑。无漏定有三者。一依止现法乐住。轻安调畅名安住。二引无诤愿智。十力四无所等畏功德。名引发也。三能起神通。作十八变。利益众生。名办事。

言引发静虑等者。问何名引发。答得四禅根本。能引于慧。慧能发通故。定名引发。故无性云。引发神通殊胜功德。由办事静虑故。赞诸法王。能办教化众生事也。问释迦菩萨当日赞叹底沙佛。只说一偈。如何今说千万亿偈。答只说一偈。表心专注一境。言千万亿偈。表功德无量。问广运三乘。二利长时。寂静闲居。曷有多益。答心犹野马。意若岩猿。戒之一处。无事不办。由此四句分别。一静而非虑。无色界定。二虑而非静。近分定。虑者慧也。慧强定劣。三亦静亦虑。四禅根本定也。四非静虑。可知。大般若云。是诸菩萨入色无色定。寂静安乐。但欲引发自在神通。与诸有情。作大饶益。亦欲调伏粗重身心。令有堪能修诸功德。又有偈云。一念乱禅定。如煞三千界众生。一念在禅定。如活三千界众生。华严颂云。佛久修行无量劫。禅定大海普清净。烦恼障垢悉除灭。广有多能故菩萨。修行须深入禅定。

言此三必由离欲等者。意云。得此三种静虑。事须离欲界。欲界地法无定故。假离欲也。问下界若无定。云何别境许有定数耶。答此是等持通定散故。此但事观伏惑。引得上界定故离欲。问伏何等惑。答十烦恼中六通俱生十分别起。分别起者。普不能伏事观粗故。六通俱生。又除二见细俱生故。伏余四惑也。

言此一加行智者。经云。复见菩萨智深志固等者。智慧有三种。一生空无分别慧。二法空无分别慧。三俱空无分别慧。摄论云。又有慧三。一加行智慧。二根本智。三后起。此加行智。即是地上也。颂文述前相。相貌即前地上修行。

言妙达实相等者。智深者加行智也。实相即真如也。谟问云。如何加行智能妙达实相。答此但是了达解了之义。非是证达。又解地前加行位世第一。双印二空。能所皆无。微有少分相分。当情不名真见。除却少分。余皆是真实观。但能少分能得心。便名加行位故。此观理多深。名智深也。二云。不取世第一。为智深。未曾亲证理故。入初地至七地已来加行智。名智深。前后曾亲证理故。妙达实相。难胜地中真俗合起。何失。又思虑远故。名智深。今此智缘实相。所思虑远。能思虑智。得名智深。又思量佛果菩提功德。名思虑远故。名智深也。

言意乐不坏者。信心不坏信戒。名意乐不坏。不坏者。固义也。凡夫解义。或是不名志固。菩萨当知不谬。故名志固。又志求佛果不休息。故名志固。

言加功能问等者。加功两字。解第二句志固。只自不休息。便是志故义。能问两字。解第三句经能问诸佛故。云加功能问也。闻并能持。解第四句经文闻悉受持。一得不失闻。并能持菩提。五蕴假者。身中念慧。是能持佛说之法。是所持也。

言此二颂颂二智者。经云。又见佛子等者。又见佛子者。能化人。定慧具足者。圆力化。以无量喻者。开解化。为众讲法者。上首化。忻乐说法者。不退化。化诸菩萨者。简机化。破魔兵众者。降魔化。而击法鼓者。法远闻化。经云。定慧具足。自利智。以无量喻为众讲法下。利他智也。

言定慧具足者。经文问此。问说慧何须论定。若有二种。一者定中慧。如室中灯。照物分明。二者散位慧。如风中灯照物不定。今言定慧简散慧。与定相应慧。总已具足。不是定慧两法。总有此问。正明慧不合。言定因定中慧。所以兼说定也。根本后得二皆具足。以彼根智行相深隐。却在具足中含。得此一句经文。显根本智也。

言后得智中等者。解经。以无量喻。为众讲法。后得智也。问如何菩萨堪为人讲说法。答善调三业。能离毁伤。能息偏傥情。弃贪求意。斯则可为善说法者。

言一忻乐说法者。五福经说。说法人获得五种果报。一长寿。由说法时令他不煞故。二者端正。由正说时令他和悦忍辱故。三聪明。令他悟解故。四者多财。令他不盗故。五者智慧。令他破痴暗故。问法本离言。何须要说。答若无言说。无以解生。故华严经云。如宝在暗处。无明故不见。真谛本无漏。虽慧莫能睹。

言化诸菩萨者。顺一乘故。表此灵山会中教诸菩萨故。二乘取二乘果。不是总不化。

言四击法鼓。击法鼓者。二乘大根熟。如枝击。菩萨得后智。如鼓面也。感菩萨说。舍权就实法。如击鼓出声也。

言至下当知者。指八义中说也。

言魔罗等者。辨魔相也。梵云魔罗。此云破坏。魔即通号也。十种皆名魔也。古翻为优乱破坏障碍也。扰乱身心。障碍善法。破坏胜事。故名魔罗。

言波卑夜等者。此是天魔之别名。唯嘱天魔。坏恶意乐。乐行恶事。成就恶法也。若言天魔。通号也。若言波旬。别名之中讹略也。若言天魔波旬。通号别名。二皆双举也。

言杂宝藏中等者。疏主章中。出魔种类有二。分段变易也。若三魔。如此经中说。见贤圣军。五蕰魔烦恼死魔共战等是。若瑜伽佛地等说四魔。加前天魔。成四十魔者分三。列名次。第二释名。后辨相。杂宝藏经中说偈云。欲是初初军。忧愁军第二。饥渴军第三。声军为第四。睡眠军第五。怖畏军第六。疑军为第七。贪毒军第八。第九利养军。着虚妄名闻。第十军自高。轻慢于他人。汝等军如是。一切世间人。及诸一切天。无能破之者。我以智慧箭。修定智慧力。摧破汝魔军。如[土*否]瓶投水。释名者。可忻名欲。心戚名忧愁。悕求饮食名饥渴。耽欲名爱。令心昧略名睡眠。有恐怯名怖畏。犹豫两端名疑。损恼身心名毒。希誉贪财名利。自举凌他称高慢。欲等即魔。持业也。辨相者。一欲即贪欲。世间五尘境为因。能生欲故。是果。今取能生欲心故。名欲。唯取色境向上贪欲心也。心戚名忧。忧是戚行。转即忧戚心也。谓饥渴逼。希求饮食。名触。现有贪喜俱行。名爱。贪爱烦恼也。痴人事业。昧略为性。名睡眠。即不定四中睡眠。怖畏有五。一不活畏。由分别我执。身为常。恐我断绝故。缘中资具。恐有间断。遂生怖畏。二恶名畏。不行饶益。或不孝父母。恐众人知此恶名。遂怀怖畏。三死畏。由有我见。缘失怀想起病。即是失怀想。见身无力。不能吃饭。恐死到来。故名死畏。四恶道畏。造非法业。知此是三涂因。于此三恶道。遂生怖畏。五怯众畏。观他人所得是胜。知自身所得是劣。于此境中而生怖畏。五中初二。多是财利之爱。第三第五。多是我爱。第四体是慧俱无嗔。或体是不愧。根恶法也。疑者于事不决。毒谓三毒。即贪嗔痴也。及名利者。贪求名利。亦是魔也。名即声誉。利即资产。自高即是慢也(此上十军也)。

言我智箭定力者。有定无慧。如弓无弦。故须定慧二种相资。始能破魔也。有云。定能缚贼。慧能煞贼。定既名刀。亦能煞贼也。案经本弓为正。谟云。十魔能障定。慧。说二刀箭。但取其意。诸有智者。不应难喻也。

言摧[土*否]瓶投水者。[土*否]是未烧了瓦。[土*否]名[土*否]瓶。投。[土*否]瓶投水。即破坏也。此是不坚之法喻。魔亦尔。

言或正智击真如者。击者打也。亲辅义。亲得其体也。正智内证名击。真如是教。面正智证时。名杖击也。后得智将所证无言说法。为众生说。如鼓上出声。又后得击俗理。俗理如鼓面。后得如杖。后智能达俗。达俗之时。如杖击。为众生说。如发声。二智之上。皆有说法发响之义也。问三智种现历位资粮等三劫云何。答论九云。如是三慧。初二位中。种具有三。现唯加行。未得无漏真正道故。于通达位。现二种三。见道位中无加行故。于修习位。七地已前。若种若现。俱通三种。此位最宽。皆容起故。八地已去。现二种三。法駃流中任运转故。究竟位中俱二。劣无漏智皆已舍故。唯带旧种。非新熏故。

言此六度中等者。谟云。归本所明。亦云。六度差别二利不同也。以前来科云。十七偈种种相貌中分二。初十五偈六度。次习二益。圆成自利利他。名二益。然此六度。据实理论。皆各有二利。然布施中唯利他。内财外财。此三唯利他。最后智波罗通二利也。定慧具足唯自利。以无量喻。为众讲法。唯利他也。中间四度唯自利。略无利他之说。问谁人略。答当时弥勒问文殊时略却。或结集。或翻译略。今取弥勒。为正。

言八风不动者。经云。又见菩萨者舍乐人寂然。宴默者舍乐相。身心不动。名寂然。口不动名宴默。或心不动名宴。语不动名默。天龙恭敬者。遇乐境不以为喜者。舍乐心。天即帝释等诸天。龙即诸龙。恭敬之言。义贯通故。恭敬之时。于中得财利。得称叹。天龙恭敬为因。不以为喜为果。只此不以为喜一句。含得八风。经文不显。准此四种。即是顺风能生于喜。今言不喜。余即是逆风。故能生忧。经既不言。于忧即知顺风吹不喜。逆风吹亦不忧故。一句经含八风。

言宴音者。乌见反。安也息也。晏字(乌间反)。静也默也。

言八风等者。瑜伽第二。名世法风者。是从喻名世法。鼓䔽喻若风飘故。无性第五有偈云。诸佛常游于世间。利乐一切有情类。八法热风邪分别。不能倾动不拘碍风者。即是吹动义。由此八法吹。令生忧喜等。菩萨观心对不被外境吹动故。净名云。毁誉不动。如须弥。见不动义。

言一利者。得可意事。名利生。不可意事。名利生。不可意事。名衰。不现前诽谤。名毁。不现前赞美。名誉。现前赞美。名称。现前诽谤。名讥。逼恼身心。名苦。适悦身心。名乐。毁誉称讥。如名为体。苦以苦受为体。乐以乐受为体。

言恭敬之言等者。问经中略无财等事。但说天龙恭敬。如何举四。答疏言恭敬之言等。意说为人恭敬。有财位等。

言翻此四种衰等者。问经文只说顺风。不说逆风。如何言翻此四种耶。答天龙恭敬。利誉称乐。既不生喜。返显衰毁讥苦。亦不生忧。

言此三悲接物等者。经云。又见菩萨者拔苦人。处林放光者拔苦力。济地狱苦者拔苦事。令入佛道者与其乐。金云。一切理解。定是功德之藂林。智能安处于定。能放光明济地狱苦。故云处林放光济地狱苦。二者约事解。菩萨于藂林中放光。问菩萨之行。利生多门。何独举放光。不说余行。二云。众生可救数亦无边。何唯地狱。偏言光照。答菩萨行虽无量。且举一行。众生数亦无穷。且救重苦。其实亦济余趣。地狱众生与他说法无益。事须放光方能济苦。

言悲谓拔苦等者。一众生缘悲。处缘众生。起悲济拔。二法缘悲者。缘众生。唯有蕰处界等三科和合。而有实无众生体性。三者。无缘悲有二。一者。缘众生之时。不见众生。唯作法空解。名无缘也。二者。唯缘真如。亦名无缘也。炽然缘众生。不作众生相也。但缘真如。而起悲拔苦。名无缘悲也。今此是众生。缘悲当情。见地狱众生而拔济。名众生缘悲也。

言行有多种等者。问菩萨之行既多。六趣众生非一。何故偏举放光之行。唯照一个地狱众生。答疏言行有多等言故。

言放光等者。光即智慧之光。九地名地。三界名狱。菩萨处定。能发智光。三界九地。悉能济拔也。

言余二悲行等者。法缘。即是不作众生解。但作蕰等解。而起于悲。无缘。即是作二空解。而起于悲。问心不孤起。托境方生。观法皆无悲。缘何起。答菩萨智力作用无边。了俗证真。何方平等。

言此勤也等者。经云。又见佛子者精进人未尝睡眠者。除精进障。经行林中者。现精进相。勤求佛道者。觅精进果。又见佛子者修勤人未尝睡眠者。修勤行。经行林中者。修勤处。以求佛道者。希勤果。睡眠是精进障。乐着前境。名睡。身心昏昧。名眠。问争得知是地前菩萨。答前来经言信解不言证解。明知是地前菩萨。又前来六度次习修。今此乱修故。是地前也。

言饮食知量等者。解未尝睡眠。尝由试也。未曾暂试。贞云。尝由啜也(殊雪反)。如有美食未曾暂尝。况饮吃也瑜伽论云。饮食知量减者。睡眠段食。生睡之缘。交知量减省。不多不少。吃多即长睡。吃少人无力。多睡无力。多睡无力。并阙修行。故言饮食知量。减省睡眠也。

言初夜后夜等者。彼中不说中夜修行也。则以许中夜一时宵息也。觉悟者。修禅观也。瑜伽者。含五义故不翻。若翻失余四义也。唯得一义。此云相应。相应有五。一心与境相应。二定与慧相应。三教与理相应。四因与果相应。五药与病相应也。略云瑜伽。此翻为观行。

言遗教亦言等者。消息烦恼。不是睡也。遗教经制于初心。全不许睡。然修行人有其三种。且如十二时中。上根一时食。一时消息。此消息睡也。余十时修道。中根人二时食。二时消息。余八时修道。下根人三时吃食。三时消息。唐三藏每夜睡十六息。阿含经云。有五种人。夜不得睡。一国王思惟化人。二作贱人。三女思男。四男思女。五精进比丘故。经云。良马不曾卧。半夜暂时睡。盛事未必功。汝何安乐[窱-(ㄆ/木)+(唚-口)]。李北海贼云。遗名利遣声色。储精魄养灵识。无言无事。不饮不食。造化于我何功。帝王于我何力。世间之事。尚自遗云何。何况能修出世等事。

言经行林中等者。律中说经行有五胜。一消宿食。二除湿痹。三令身安和。四心易入法。五能远行。问何名经行。答经行有二。一者。经行意。且意有二种。一者。为念经而行故。名经行。二为消食故。名经行。亦如布绢之经来去。名经行也。如世尊于三七日中经行观等。

言此乃䇿励等。解精进也。问经说经行林中。勤求佛道。不睡经行。勤求前相。何为等事。不说勤求。何言前相。答疏云此乃䇿励等。励即磨励也。经中经有勤字故。下说四正断。亦云四正勤。四正断克体。唯是精进。精进虽正断恶。是智功能。由精进能助于慧。从助而说精进。名断。言四正断中。对法论说。初二缘已生未生。所对治法为境。后二缘已生未生。能对治法为境。一已生恶法。修律仪。断恶法已生现行。事须修能断。律仪即是因。事制戒等。若约能断说。律仪即断。持业也。若约所断说。律仪之断。二未生恶法。修断断。如设提塘。恐未生恶法起来。事须防被不交生。三业与精进相应。初夜后夜觉悟瑜伽。恶法无容起得。向上断字。是能断精进心。向下断字。是未生恶法。为断未生恶法。所以修精进心。恶法是所断。精进为能断。能断所断。是故名断断。三已生善法。修防护断。犹如种树善法。虽然已生若不断。精进防护。便被懈怠起来。损却善法。由精进力。防护善法。不令退失。善既不退。恶亦不生。却向能防护。向上说断。善法为所防护。精进为能防护。能防护即断。名防护断。持业也。四未生善法。修修习断。犹如钻火。由精进力。修习一切。未生善法。当可生故。却向能修习。向上说断。还是三业精进。身业礼拜。口业赞叹。意业恭敬。为修习。未来善法今生。所以修此精进也。善法为所修习。精进为能修习。能修习即断。名修习断。持业也。

言故华严云等者。引教为证也。准华严经。有六偈。明精进。文殊问勤首菩萨云。教既是一。众生出离。何得不同。答但由众生勤随不同故有此别佛子善听等四句。总标迟速行。

言欲求除灭等者。初一偈是法。后四偈是喻。法中唯喻懈怠者。彼本文中有八喻。初四同此。后更有四个。无手遍射喻。毛滴海水喻。微水灭火喻。端坐升空喻。

言譬如微小大者。涅薪灭火喻。火况众生身中智慧烦恼喻柴薪。薪涅比懈怠。将火本烧薪。柴涅大还灭。精进本断惑。懈怠障勤心。火若遇干柴。火即转明盛。火若遇湿柴。火即当时灭。智慧遇精进。智慧转增长。智慧懈怠。智慧当时灭。

言譬如人钻火者。钻火数休喻。众生三业如钻。身中智慧如火。数休喻懈怠。相续不绝况精进。木中有火。事须钻研方出。身中智慧大。事须精进练磨。智火不生。只缘修行懈怠。木中火热不出。只为钻研数休。

言譬如净火珠者。离缘求火喻。心王心所况珠。珠即阳燧。珠能生善法。事顷假精进也。心王况珠。火则况心中智慧。布艾缘具。则比精进。布艾若阙况懈怠心。心中智慧不生。只缘三业懈怠。火势不起。只缘布艾阙缘也。

言譬如净明日者。闭自求见喻也。日光能诠教。万像况所诠理。闭目开目况懈怠。精进日光。虽能照万像。闭目之者都不见。众生若起懈怠。因何得悟于教理。日能照物。如教诠理。目喻精进。所见色喻智慧。谓有精进。能发智慧。缘教得理。

言由初发心等者。述此光陈也。问何故登地相貌中最初布施。云何地前信懈中最初精进。答此有二义。一者。光中所见申难。无由随见。即言何以论具先后。二者。十地菩萨次第修。所以最初修者布施也。又地前菩萨六度乱修。所以最初发心修行。先修精进也。

言信为欲依等者。问如何是先修六度中精进。答疏言信为欲依等。先由起信。信后起欲。欲为因。方有精进。为果故。最初修精进也。问既精进。向前是信欲。何不六度中立信欲度耶。答六度中但立精进度。不立信欲度。既信三宝。又起希望。希望已后。便是精进。所以最初说精进也。但立精进度。不立信度。精进善遍䇿御众业任持故。六度摄信。虽净心。非遍䇿等故。非度名也。

言故此但以等者。意言据实。合以信欲为先。非六度行。故先精进。

言信后等者。谓十信心位中。初是信心。二念心。三方是精进心。故言后精进也。

言一颂戒等者。经云。又见戒者。贞云。具性重之戒。名具戒。威仪无缺者。即是息世讥嫌戒。又见具戒者。标持戒人。威仪无缺者。举小尚不犯。况余重者。纪国云。又见具戒者。持戒人。威仪无缺者持戒相。净如宝殊者。显戒德。以求佛道者。显戒果。又见具戒者。彰自体。威仪无缺者。论功用。净如宝珠者。戒圆明。以求佛道。感当果。

言三业威仪等者。问如何是威仪具足。答疏云。三业威仪常无缺减。故名威仪无缺也。

言勿轻小罪等者。问菩萨因何得威仪无缺。答疏云勿轻小罪等。此解防护细行所以也。

言净如宝珠者。举喻也。圆者名珠。方者玑也。今取圆者。珠以无翳无瑕为净。或以无缺无灭为净。又或有三者。清净如珠。二圆满如珠。三可重如珠。

言一内外无瑕者。性戒名内。遮戒名外。若犯四波罗夷。如玉内有瑕。自余遮戒。如玉有瑕。意业不犯。名内无瑕。身语不犯。名外无瑕。持性戒名内无瑕。持遮戒名外无瑕。

言二戒德圆备者。二百五十戒五百戒。名威德圆满。三千威仪皆圆满。

言三威光日光者。相国云。有经说。坚持戒者。身诸毛孔常有光明。天龙鬼神一切皆见。常以香华。遥散此人。途绕礼拜。所行之处。鬼神下道。故华严云。若持净戒。正顺教理。诸佛贤圣皆共赞叹。故有偈云。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也。珠体有光。喻戒光。能照幽途名。曰光耀。

言四众所爱乐者。鬼神教仰。如宣律师得毗沙门子承事。若破戒者。鬼神常求其便。菩萨戒云。五百大鬼神扫其脚迹。又云。持戒之人头上有光。长一丈五尺。破戒之人头上有血光。长一丈五尺。飞鸟怕怖也。

言由此鹅珠被等者。疏主断也。此四句中。初三句持戒缘。第四句破戒缘。问第三句雁随知事之前。是破戒。何故亦是持戒耶。等由持戒食净肉。所以感应化身堕落故。是持戒缘。有说。破戒缘。非也。昔有比丘。乞食至卖珠家。亦云。国王家象珠。主人与取饭。沙门衣赤。映彼珠色。犹如肉团。鹅将谓是肉。遂吞入腹。比丘知已。恐伤鹅命。忍苦不言。被打血出。鹅见地上血。遂来啖血。随饮命终。比丘见鹅命终。遂报珠主云。珠在鹅腹。开腹得之。亦有云。比丘入王宫。于王宫殿上。珠被鹅吞也。

言草系舍身者。有一比丘。山中修道。有五百群贼。劫夺三衣。贼不知比丘持戒。恐后寻逐。即结草缚比丘身。比丘恐损草坏生。卧不敢动。时迦维卫国王游行。见已以偈问曰。观此少壮人。盛年多有力。如何草中□。寂然不转侧。比丘以偈答曰。大王今当知。此草甚危脆。我将转侧时。恐犯如来戒。王即令解之而去。

言雁随知事之前者。西国有寺。皆许初缘食净肉。数日之间。知事不得肉供僧。僧徒讥调知事。知事忽见群雁飞空而过知。事作念云。萨埵何不知时。交他一堂僧众。讥诃知事本。是时诸雁应声便随。知事料理。供养众僧。上座怪而问之。知事具陈上事。上座云。此是菩萨。非实雁也。我不敢食。遂收其骨。起塔供养。雁塔之事。因此有也。因此制戒故。有赞言。英英法侣。严栖馈绝。肃肃宾禽。投躯效节。誓徒颂味。甘从坠灭。水痒(羊上音呼)斯橨(坟音)。式傅休列因。即断肉矣。

言龙生伊兰之树者。迦叶佛时。有一比丘。于伊兰树下。坐禅修道。被树触身。因即起嗔。析其一枝。命终已后。作大龙。号伊钵罗龙王。头上生伊兰树。盘根错节。枝叶无数。每至大风。起树即摇动。龙头遂裂。脓血俱出。痛苦无极。一枝尚尔。何况坏多。此破戒缘也。

言瓶随所欲等者。此通持戒破缘也。智度论及瑜伽论说。有功德瓶。能随意乐。流出珍宝。饮食渴药等。受用已还。旋却归瓶内。昔有夫妻二人。常求天祠。后感天祠。与一宝瓶。宝瓶之内。出种种物。钱财饮食。庄园宅舍。一切皆足。戒德亦尔。若全有戒德。常生人天。富贵快乐。乃至成佛。戒德若破。一切不成。故经颂云。有身不持戒。如弓不着弦。贼来无牵挽。如何敢向前。契经云。依因此戒。得生初禅。及灭苦智慧。上来鹅珠被打婆沙论。草系舍身。庄严论。雁随知事之前西域记。龙生伊兰之树本行集。瓶随所欲智度论等(戒了)。

言此一颂半耐怨等者。经云。又见佛子住忍辱力者。此二句表度相。增上慢人恶骂捶打者。明忍境。皆悉能忍以求佛道者。明忍所为也。纪国云。又见佛子者。住忍人。注忍辱力者。安忍地。增上慢人恶骂捶打者。遇忍境。皆悉能忍者。现忍力。以求佛道者。觅忍果。又见佛子者。行忍人。住忍辱力者。修忍行。增上慢人者。逢忍缘。恶骂捶打者。行忍处。皆悉能忍者。忍成就。以求佛道者。行忍意。增一阿含经说。有六种力。一小儿以啼为力。欲有所索。必须先啼。二女人以嗔为力。欲有所须。必先嗔故。三国王以憍豪为力。四罗汉以精进为力。五诸佛以慈悲为力。六比丘忍辱为力。今即第六力也。今经言。佛子与比丘无违故。忍为大船。可以度难也。谟云。先中所见行忍。菩萨有类。不轻往日修行故。有偈云。力打千人例。此力不名壮。唾面不回头。此力过无量。耐怨害忍。对增上慢人。行忍亦是安受苦忍。

言少得谓多得等者。明被打所由也。四沙门果。是增上法。得四禅定。计为四沙门果。凌着彼增上法。故名增上慢。又得四禅定。谓少得。将谓是四沙门果多得。名增上慢。论(云云)何为慢恃己凌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

言恃族姓等者。问何名慢。答疏言恃族姓等。博陵崔范阳卢。河东柳[卄/障]陇栗子等。

言色力等者。色谓容色。如潘安仁。掷果盈车。何晏人疑傅粉。聪睿如背碑䨱棋。财富者如邹骆驼石崇蔺禄子等。名誉者如安远慈恩等。于自身上。起高胜心遂行打骂化也。

言菩萨以五种观等。此明能行。所以菩萨五种观行忍。一菩萨被打之时。观一切怨家亲属相。譬如父母兄弟打来。争不忍受。二唯念法相。不见能打人。唯是三科五蕰。如色蕰打色蕰。如空于空。关我何事。所骂是声界。闻是根闻。声境骂耳。耳根取声境。是本分。无有主宰。唯法想。三念有苦想。菩萨作念。彼若无苦。即须反报。交伊受苦。彼自家有五苦。苦本来在身。何要更酬。即须忍之。又忽在山林。飞砂走石。打着何须更酬。酬阿难去。又菩萨道。我本来拔众生苦。如今交化受苦。何成道理。我今此身。纵不打亦苦。故遭苦能忍。四无常想。菩萨观能打之身。彼日月夜被四相所迁。念念不住。何须反报。刹邪生灭。毕竟命终。前打我者。早已落谢。彼自无常。何更须害。既作无常想。便能忍受。五摄受想者。菩萨念言。我今摄受一切众生。本欲济度。令至佛果。今我害他。则成弃舍。非名济度。由能忍受。若不忍受。恶骂等事。则不应摄受。彼类众生。如僧养小师童子等。若有过失。或起应诤。和尚皆方便观导。即能摄受于彼。是故菩萨摄受想。而能忍之。五种想中。通于能所。无常唯能除。即属他问。何言应观彼害者。答二解。一云。害通能所。二云。从多分说。言捶音者。打即是捶也(上解捶打了下解皆能忍)仲尼云。天子忍之。成其大。诸候忍之。国无害。吏人忍之。进其位。兄弟忍之。家富贵。夫妻忍。家道昌。朋友忍之。名自彰。自身能忍。患害已。问不忍如何。答天子不忍。国城虚。诸候不忍丧其。吏人不忍。刑罚诛。兄弟不忍。分异居。夫妻不忍。令子孤。自身不忍。患害俱。朋友不忍。见疏也。

言二颂定者。纪国云。初一颂离乱相。后一颂现定相。经云。又见菩萨者。乱人离诸戏笑者。离乱事。及痴眷属者。离乱因。亲近智者。狎定缘。一心除乱。摄念山林者。现定相。亿千万岁者。积定力。以求佛道者。觅定果。

言所离有四等者。菩萨修定之时。所离有四。一离戏。谓分别戏论。问何名戏论。答疏有二解。有分别名戏论。无分别名不戏论。问今此地前菩萨因何得无分别智。答地前菩萨离能取所取分别之心。觉离名离。二者。有漏名戏论。无漏名不戏论。

言笑谓谑者。诗云。谑浪笑。傲谈谑。是散乱(虚约反)。

言四离恶眷属者。亦是散乱缘。离亲属寻故。寻有四种。一亲里寻。称量亲情眷属。有贫富等事。二国土寻。兵战等事。三恚寻。嗔是也。四害寻。拟煞害众生等事。今者是初寻也。即是恶眷属。亲里寻也。更说欲寻曾受用及所经过也。

言不离有二翻第四等者。经言亲近智者。翻第四交离恶眷属。

言二一心除乱等者。经言一心除乱。翻前三种。一者分别戏论。二离笑谈谑。三离自愚痴。故名一心除乱也。

言故遗教经云等者。苦谛名苦。集谛名本。本是因也。欲断其果。先断其因。思灭苦谛之根本也。

言余饮食等者。或见光中菩萨膳饮食施也。希字。单作也。食也。啖也。

言菜之类等者。菜是所所食。所啖之物。不得取能啖人也。希。众也。所食之采。曰希。亦云。豆实即菉豆角。小豆角来。作菜名希(上解希菜)。

言膳具食也者。疏主解。今时美物。亦曰珍膳。又有字是菜。膳字是美好饮食物名也。

言俗解肴膳肉也者。即是国语之中。解希字。通菜通肉。若向俗书中解。便是肉食也。嘉祥云。希细擘肉也。便解云。法华会前。世尊由未制肉。尚自许弟子食三净肉眼。煞不应食。耳闻煞不应食。心疑是煞将来不应食。疏主不许。嘉祥解。此西国之中。风俗如此。未必光中将肉供养。

言今则不然等者。若两个字总向食边作。两字皆非若两字总向古肉边作。皆非希字单作。膳字古肉作。为正。俗中肉边作于食。体善字形声。膳者善也。初造字时。意未足。不妨唯唤肉食作膳。自后来一切饮食。总名膳也。问膳是饮食之总名作。故从古肉耶。答此解不尔。菩提菩萨不是草字。从草下作。膳字不是肉。何妨字从古肉作。

言旃檀等。亦卧具摄。问作故疏主此间解栴檀。答缘经有栴檀字。意道此界所有栴檀。不过三种故。赤谓牛头等。意说但似此间紫檀。白檀非直指此间檀木(上三行心事施了)。

言上妙施中者。解上妙施。问前四事何故不名上妙。答前经文不言清净故。不名上妙也。今言。清净园林。华果茂盛。流泉浴池。施佛及僧。正是上妙施也。问上妙施经文。只施佛僧。不言父母病法师最后身菩萨。将及字。就佛身。兼摄得父母也。将及字就僧。兼摄得法师。并最后身菩萨故。有颂云。父母病法师最后身菩萨。设非证圣者。施果亦无量。一父。二母。三病人。四法师。五最后身菩萨者。小乘中解。王宫生悉达太子。未成佛已前身。是有漏。名最后身菩萨。若准大乘。示现也。

言设非证圣者。问小乘最后身菩萨。如何亦成上妙施。答疏言设非证圣等。

言又云若有戒足等者。问凡夫比丘及破戒法。如何亦成上妙施耶。答疏言若有戒足等。佛言有二正行。速得生天。一者。供养父母。二者。于父母所。作诸众善。俱舍亦供养者。病人尚得现报。何况亲供养病人。又菩萨戒云。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最为第一。问此颂中前后法师何别。答有戒无别。

言一颂意乐施中等者。准论中乐施。有六种意乐。一广大意。问前经家四事施。及上妙施。成此意乐。此二解。一物体广大。将国城妻子满阎浮提金银等。四事布施也。二于能施心上。说广大意乐。不简怨亲识与不识。皆能行布施。故云广大。二无猒施。经云无猒。三欢喜施。不与嗔心相应。四恩德施。惭愧佛。于我有恩。想一切众生。于我有恩。由受我施。令我得成菩提。五无染有二。一三时无悔名无染。六善好施。回向菩萨。

言此中有三者。即此经中。据经文有三种。今将经中三种。与论中六种相摄。经文有欢喜施无猒施善好施。此三与论家三种。名字同一。经云欢喜。即是论家欢喜施。二经云无厌。即是论家无厌施。三经云求无上道。即是论善好施。此经中三种与论家三种名目同。便将经家三名。摄论家三名。

言前四事即等者。从此论家。更有三个名字。谓广大恩德无染。论家有。经家无。即将经三种义。摄论家三个名字也。前来经中。四事施具足。论家广大施。经中菩萨施时。荷彼受施人恩。由受我施。令我成檀波罗蜜。即是论家恩德施。经中菩萨布施之时。无悔加行根本后起。即是论中。无染施也。

言以饮食施等者。此中二意。一世间果具。以饮食施等者。出世果。不堕饥馑劫故。世间果也。

言以医药施当得等者。出世果。无诸病故。世间果。

言以卧具施等者世间。

言入空寂舍等者。出世果。又前来四事施。一一所招。皆有理事二果上妙意乐。唯约理明也。法食名理。不堕饥馑名事。得法药名理。无诸病名事。七宝衣名事。具惭悔名理。具资缘名事。入空寂舍名理。然法喜禅悦。名为食者。资长任持智慧身故。法名药者。对治病行故。柔和忍辱。外境不侵。义同于衣。捍蔽形体。具惭愧者。配恶不现。如衣盖故。并名衣。菩萨安处心。于毕竟空及慈悲处。故得名舍。

言以园林施等者。具诸功德。犹如园苑。诸无漏法者。生长资茂。名之为林。七觉是因。因能感果。故譬于华。前苑约体。此苑约用。故成差别。

言以果施得四圣果者。问如何大菩萨行施。不取佛果。取四圣果。答四圣果即是罗汉。罗汉通三乘。有亦名罗汉也。又有说。但总言四圣果。未必一一实取四圣果也。

言以浴池施等者。小乘除色贪。大乘除变化障等。

言初一后得智者。经云。或有菩萨说寂灭法者。涅槃当体名寂灭法。有余涅槃寂障得。无余涅槃寂苦得。又云。菩萨两法。总是寂灭法。若依此后解。虽顺经。违当唱经意也。若望此唱。经文说寂灭法真如也。根本智证后得智中说故。名说寂灭法。经云。种种教诏。无数众生所被根也。经云。或见菩萨观诸法性等者。此一行根本智也。真如是一切法之性也。无有二相者。离分别执著相。离能取所取相。名无二相。此性之上。有相不可得。无相亦不可得。故言无有二相。或云。离有无二相。名无二相。问无有二相。似何物。答犹如虚空。经云。又见佛子心无所著。以此妙妙慧。慧智也。此一行加行智求二道。真见道。相见道。求无上道者。佛果菩提涅槃也(上消经了)。

言法施无尽故者。初一行明后得智。只此一句疏文。便是解说寂灭法一行经文也。只缘说法不同。生灭法说。有可尽也。经云。从久远劫来。赞示涅槃法。生死苦永尽等。

言迦叶经云等者。证说法无尽教。虽将财供养。不及一法施也。

言不如法施等者。非将法施。以如来名为法施。但说珍宝供养。如来不如以法施众生令成佛故。

言次一正智证无相故者。经云。无有二相。

言二相者谓分别也者。疏主解。离分别。即能取所取相。或云。无空有二相。名无此二相也。

言无二相者。总指余经也。

言如彼三类说等者。何名不二法门。答疏主如彼三类。说不二义。按维摩经。三十三圣。明不二义。分为三类。第一宝印手等三十一人为一类。以分别执心为二。无分别理名不二智。会此理名入不二。此以言遣相。此即存言。第二类。文殊菩萨以彼言说。名之为二。离言真性名为不二。智达此理名入不二。此以言遣言。名为不二。第三类。维摩诘假智言说俱名为二。法性真如名为不二正智。证真如理名入不二。此以默遣言。名不二法门。此即言智俱遣也。

言地前学作等者。问地前菩萨如何得根本智。证无相理耶。答疏主地前学作有相等。唯识九云。此位菩萨于安立谛。非安立谛。学俱观察。为引当来二种见道故。及伏分别二种障故。此有二种。一上下八谛。二所取能取。皆名安立谛观也。二者。非安立谛。亦有二种。无相真如离诸相故。名非安立谛。二三心相见道。所观二空境界。名非安立。非如四谛差别安立故。问地前何须作此二观耶。答一为引当来安立。非安立二见道故。二为伏除分别烦恼所知二障故。相国云。地前实智但有加行。今说学作故。通二智也。其实此位有无二相。当自情故。彼论云。彼空有二相。未除带也。其实此位有无二相。当自情故。彼论云。彼空有二相。未际带相。观心有所得故。

言后一加行求正等者。求正道故。此解加行义。加功用行求无道。先由有加行智折。起求二正道。即是真见道。相见道也。由此三智根本。正证后智分别。加行起求故。立三智故。有颂云。如哑求受义。如哑正受义。如非哑受义也。

言照者照由明也。

言闇于成事者。愚人闇于成事。智者达于未萌。预知前事。愚人闇于成事。事成了吃。始知罪过。只缘暗不明也。成事即是事成也。只为暗昧不分别。即有所执犯。说向前人令知改悔。名诏。诏由明也。

言教无平音者。古时字不足。如今通交音也。

言第六段有七颂颂起塔等者。唯不颂入灭。经所以长行有七。颂文唯六。经云。文殊师利又有菩萨佛灭后供养舍利者。大和尚科云。七颂见佛入灭。起塔供养。此初一颂。正是颂入灭。如何言不述入灭。余六行颂述灭后起塔也。初经文不善翻译。正合言文殊师利又见诸佛现般涅槃分布舍利。有能改者。得福无量。假使不改。亦福无量。且经云。佛灭度后供养舍利。正是颂入灭也。若准疏主科。七行述灭度后起塔供养舍利。不述第六段入灭。又所以长行有七颂。文唯六也。今疏主义中。两遍科。第一遍科。初一行佛灭度后供养舍利。后六颂造塔供养。即后六颂总述长行灭后起塔。若尔便有滥。若将此间六颂。总述长行造塔者。经云。诸佛子等为供养舍利严饰塔庙。至其华开敷两行颂。长行中总无也。如何六颂总述长行灭后造塔。由此科义不尽。疏主更作第二遍科也。

言又七颂分二者。第二遍科也。初五颂述长行造塔。后二颂结造塔胜也。若科作结塔胜。即科尽也。

言此初者。七颂中最初一行。说菩萨供养舍利。即当唱经文也。此一颂唯明供养舍利。不说造塔。今供养中。有菩萨烧身炼臂。将香华供养也。疏主今颂中。既别有供养舍利。起七宝塔。长行舍利也。舍利有三。一发舍利。二肉舍利。三骨舍利。白白中有二。一粟舍利。二灵牙。此三舍利。一兴供养。千返生天。末后海龙王收将入海。宫中供养。经劫已后。化为如意宝珠(上行供舍利了)。

言三颂起塔一颂数者。经云。又见佛子造诸塔庙等者。窣堵波有舍利处。无舍利处。亦云灵庙。似今佛殿。

言一颂量者。经云。宝妙五千由旬等。

言一颂严者。经云。一一塔庙各千幢幡等者。贞云。一一塔庙。各五庄严。一一塔上各千幢。幢植于地。周遍高直。二一一塔上千幡。幡悬之于刹。处处从风。三一一塔上各千珠。珠交则宝网罗覆。四一一塔上各千露幔。盘结上乘。五一一塔上各千宝铃。角乘牵索。宝铃和鸣。和者调和也。鸣者声也。如来本现世间。中品为众生根性熟。所化根缘已度。说不可留身住世间。令彼灵山大会人。意愿欲闻甘露法。所以同凡现生灭。隐却常身入涅槃。还令供养佛真身。造塔庄严极高广。幢幡宝盖皆千万。天乐和鸣微妙音。问何名纵广。答此有二解。一云。宝塔高五千由旬。上下量也。横阔二千由旬。即是横广量也。此则上下曰纵。纵五千由旬。横曰广。广二千由旬。若尔如何经中言纵广正等。答向纵五千由旬。中减取二千。将横二千。等取上下。五千中取二千。只等上下。二千由旬。分外一寸一尺不等。问广多少里数。上下取二千。与广恰等。名纵广正等。问经中云宝塔高妙五千由旬。高便是纵之说。则合别说广。如何重将纵广一处说耶。答由此作第二解。依俗中释。南北曰纵。东西曰广。南北二千由旬。东西二千由旬。故言纵广正等。于此义中。便有两说。第一师。取一面二千由旬。四面计八千由旬。南北曰纵。纵二千由旬。塔西面西棱。南北量有二千塔。东西东棱。南北量有二千。纵中两面。合计四千由旬。名纵也。又横者。北面东西量二千。南面东西量二千。横中两面。合说有四千由旬也。经文且据一面说。纵中取一面。横中取一面。故言纵广正等各二千由旬。第二师解。塔一面只阔一千由旬。四面计四千由旬。假如纵中。东面东棱亦尔。两合说纵有二千。若横则还两面东西量一千。北面东西量一千。两面合说。横有二千。故言纵广正等二千由旬。两义中。前义为正。经云。纵广正等。各二千由旬也(上消经下解逾)。

言菩萨地说等者。明造塔多少等。

言当获无量等者。明造塔果也。增一阿含经云。一阎浮人福等。一轮轮王。王及阎浮人福等。一瞿尼人福。如是四方人福。不如一六欲天人福。如是六欲天人福。不如一梵王身福。比丘问佛梵福多少。佛言无量无边。菩萨藏经说。譬如水交下至金轮上。穷梵世满中皆水。假使有人。以一牛毛。竖分三分。取一分来。点大地水尽。梵福不尽。有人问云。造塔散心。如何惑得梵福耶。梵福必是定业所感。答约相分别。先由造塔供养。闻法生得闻慧。闻慧生也已。自此得生上界。第二解。不要生彼天受果。名梵福。但欲界四洲受果殊胜。与梵福相似。亦成梵福。亦与佛果。以为资粮。此有漏梵福。与无漏梵福为因。佛是无漏梵福也。

言梵云瑜缮那等者。解由旬义也。大乘世界。从识所变。小乘世界。从极微所成。

言俱舍颂云极微微金水等者。正辨之也。一者极微。此七极微成一微尘。七个微尘。成一透金尘。七个透金尘成一透水尘。七个透水尘成一兔毛头尘。七个兔毛头尘成一个羊毛头尘。七个羊毛头尘成一个牛毛头尘。七个牛毛头尘成一个隙尘。七个隙尘成一虮。七个虮成一虱。七个虱成一麦。七个麦成一指节。横布二十四指为肘。量一尺八寸。四个肘为一弓。量计七尺二寸。五百个弓量为一俱卢舍。有二里。计七百二十步。三千六百尺。八个俱卢舍计十六里。为一由旬也。

言若依余经等者。以彼西国人王行程十六里。故多取之。若庶人行程三十里四十里不定(上解宝塔高五千由旬)。

言纵音等者。解纵广正等二千由旬。古时字未足。纵字是足容反。从由长也。今时字殊边作。为正。切韵有三纵。纵长也。踪迹也。䡮车辙迹也。枞然亦通纵音呼。有疏本作从字。广由横也。问何名纵广。答不得约上下论纵广。前言宝塔高妙五千由旬。已说上下量也。今但依地面上。东西南北说量。韩诗外传云。南北曰纵。东西曰广。此则方所决定。疏主意不约方所。但约人身上。说纵广也。若向东西立。向西者看塔。即东西论纵。南北论广。人若向南边立。向看塔。即南北论纵。东西论广。

言露谓不覆等者。明幔覆也。经云。一一塔庙。各千幢幡。珠交露幔。此则盖着处名覆盖。不着处名覆也。

言此明报土宝塔等者。塔量广大。个数又多。此是上位菩萨所见。一个塔量五千由旬。况乃至无数。故知是报土中塔也。

言不尔此洲等者。变成是报土中塔。不尔。此洲南阎浮提着一个塔。不得况此南洲。谁安多塔耶。问此解东方世界宝塔。如何将此洲安塔不得证耶。答此方秽土南洲。安不得变。显光中秽土南洲亦安不得。每洲安不二个。尚自不约。设使四洲。安多塔亦不得。故知是报土之中塔也。但说此方化土安塔。不约使是解东方世界。化中安土不得也。东西虽珠。报化佛土佛佛皆同。举此化境。不堪安多。明知报土方可安矣。

言有云幔幕等者。在上缯彩盖着处。亦得名幔幔幕也。

言露谓覆露者。解露字也。前初解盖着处。名幔。幔覆盖不着处名露。后解盖着处。是即覆着处。亦得名露。问着之处如何名露。答如犹露木桶。缘盖着之处。不得名露。即以珠绳交终。以御猛风。即同诸经珠。交露盖犹终也。

言有作缦字者。应作幔字。无文作缦也。

言结造塔胜等者。弥勒菩萨问文殊菩萨言。何故诸。

佛子等供养舍利。严饰塔庙。本来造塔。只为供养。乃至塔成之后。国界自然严好。种树本从结果。华开树自端严。造塔本为供养真身。其塔成已。国界自然严好。问由造塔故。国界严好。本从严国。何开供养真身。答疏言结造塔胜等。意言华开本为结果。不妨树自庄严。造塔本欲供养全身。何妨国界严净。

言迥者远也。

言第二段有八颂请等者。问请字有何来由。答下经科文中。有推时请答。推事请答故。此问安请字也。

言此初也者。经云。佛放一光。此界光也。我及众会。见此国界种种殊妙也。又云。佛放一光。此界光也。我及者。指己身名我也。众会者。即他人也。见此国界娑婆世界种种殊妙。近奇。奇者异。即放光也。

言后颂牒见远奇者。经云。诸佛神力等者。神力者。即放光也。智光希有故。净光明照无量国土万八千世界远奇。问释迦一佛独放神光。何故弥勒问词。乃言诸佛神力。答准论所化同异中云。所化有情有共。所化共者。同处同时。诸佛各变。为身为土。形相相似。不相障碍。展转相杂。为增上缘。令所化生。自识变现。谓于一土。有一佛身。为现神通。说法饶益。故得言诸。约众生论。即言一佛。或据神力无二。故言诸也。

言初颂牒自他之两见者。经云。我等见此等者。我字指自身也。等字指他。摄取云。四众八部。名自他两见也。佛子文殊愿决众疑也。文殊语弥勒。大众见放光。何故。独自出头恼事言语。汝何以不问诸人耶。弥勒答云。不是我独自欲得问大士。我亦不自由。经云。四众欣仰瞻仁及我。是化四众八部意也。瞻仁欲得仁者答也。瞻我欲得我发问。所以更不着别人。我亦更不问别人也。问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即同长行挟自他之两意也。自见他见为一个二事。此彼瞻为两个二事。问何故此间偏说放光明。答意表放光正是说因也。

言此初也者。一颂推时请答也。亦是文殊答放光也。经云。佛子时答决疑令喜等者。演者。水长流貌。光从此至彼也。名演。今此一颂。推时请答也。文殊语弥勒言。待世尊出定来。自家说法。云何要预匆匆。弥勒言。早晚待得世尊出定。只如大通佛入定八万四千劫。释迦如来忽若如此。何待得耶。弥勒语文殊言。佛子时答。独绍法王之位。故名佛子时答。时中有二意。一道菩萨知时与答。善知时者。名大法师。二云时者。正是众生渴仰时。更是菩萨为答时。众生见今仰渴。菩萨正是答时。正是鸡子作声时。便是鸡母啄破时。正是大众怀疑时。便是文殊为答时。经云。佛子时答。决疑令喜。众人有疑。心怀不乐。众人疑断。方始欢喜。欲得欢喜。事须断疑也。何所饶益。演斯光明(消经了)。

言四众忻渴等者。即是愿乐欲闻。即是决疑令喜。意四众若不忻仰。不堪听闻大乘。既生忻仰。方堪为说胜道。即是说经也。

言正是时者。正是四众堪闻法时。便是菩萨为答时。

言凡说法者必逗者。逗者留也。住止之义。意言说法必须令住法止。有情身中。今时会欲闻。必须为说。名逗机也。事须得谓。渴仰心方说法也。

言初颂推二事者。经云。佛坐道场所得妙法等者。弥勒语文殊。莫相邀勒我。自恻量者。十中得八九。今日雨华动地。不越两途。一则欲说解脱中所证之法。二则与声闻授记。经云。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一乘果也。为欲说此。为当授记。一乘因。又云。坐道场。显一。为当授记。破二也。文殊语弥勒。汝若说得。但自说。何要问我。弥勒答言。我奄含说即得。若定通说法授记。即是不得。我寻常尘事。即断割得。今日是极大之事。事须得大士答。余答不得。

言后颂明事极大等者。问争知是大事。答经云。示诸佛土众宝严净。及见诸佛。此非小缘。若说人天果二乘果。名小因缘。二乘之人行处不广。不名大事。今是一万八千个报化国土。极大因缘。故云此非小缘。颂云。又见诸佛土。以众宝庄严。琉璃颇梨色。此由佛光照。若见报土琉璃为地。黄金为绳。七重栏楯。七重罗网。水鸟树林。念佛念法。若见佛。便是报身。佛目如四大海水等。若见小化土。一切众生生死业报处。便是四大洲日月等。问此等佛身。依何等土。答唯识十云。自性身依法性土。然随事相。其量无边。譬如虚空遍一切。虽此身土体无差别。而属佛法性相异故。意言属佛名身。属法名土。属佛是相。所以名身。属法是性。所以名土。受用身还依自土。周圆无际。众宝庄严。自受用身常依而住。他受用身亦依自土。随十地菩萨所宜变。为净土。或小或大。或劣或胜。前后改转。他受用身依之而住。若变化身依变化土。随未登地有情所宜化为佛土。或净或秽。或小或大。前后改转。佛变化身依之而住。问何故前偈云。眉间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皆如金色。此间言示诸佛土。众宝严净。答此约本质。本质众宝严净。彼处约佛光照。皆如金色。示现佛国土清净。

言正请彼答等者。经云。文殊当知。四众龙神。瞻察仁者。为说何等。问何故前言瞻仁及我。今此但言瞻仁。答前言瞻我忻我问。何故众人瞻我。我既问了。唯独瞻仁希仁答。决众疑网。疑者犹豫两端。或进或退。喻如于网。网罗众生也。问何故释迦放光。弥勒问。文殊答。言意显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佛同在灵山开发大乘也。释迦是现在佛能放光。弥勒是未来佛故能问。文殊是过去佛。故能答也。

言论云文殊师利以宿命等者。初依论略标出文殊答意也。宿者宿世。境在过去。住宿世中。菩萨智能一一观之。能缘之智。名宿命智也。现见者。分明见也。现量见。名为现见也。因果相者。即是因相也。此之因果。并约妙光一身上立也。谓妙光身望前。为果。望于后后。迄至文殊身及菩萨提果。为因也。妙光前是因中因。妙光后是因中果。佛菩提是果中果也。

言成就十种事等者。问十种事中八大义。是灵山会上事。如何亦名过去。答只八大义。文殊过去亦曾见。所以今日指来亦名过去也。文殊师利过去二万灯明佛时。为妙光法师十种事。一一亲证来。今日定心之中。一一观见。见此十种。如现在前。是放能答。问大乘之义。过未无体。如何十种事。如现在前。答文殊久已成佛无上觉者。神力难思。无形质法。而能现起。于定心中。却能变起。分明显现。故名现见。十种事如现在前。是故能答。

言非比度非构等者。疏主解非比量非构虚。非量即显文殊菩萨现量心也。问将今证古。将古证今。又经云。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斯光。即说大法。是故当知今佛现光。亦复如是。又云。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何言现量。答菩萨定心唯是现量。今引过去佛。比今日事为言。生因作生起之来由。事须引过去与今日同证。从此发言。答诸大众。众闻疑断。以为此发言之处。实是现量也。问既是现量。如何言如我惟忖。答示相故。示非是实也。是菩萨谦让之词。顺世间故。且言惟忖。非是度也。疏主结云。故非构虚能答也。定心缘境。是现量故。问如鹙子记云。白额及生。乃是尾白。故知地前小圣及二乘定中缘境。不必皆是现量。亦有定心。非现量故。答但是定心。有粗有细。非是非量。如眼缘色。总聚而知。岂得便言。此是非量。故离比非。由自证解。发言申宗故。是言生因故。因明论云。为自开语。当知唯是现量。文殊为众生。立量云。今佛释迦。是有法。欲说大法故。宗因云。现大相故。同喻。如灯明佛。灯明现大相。灯明说法华。释迦现大相。彼同灯明说法华也。

言论云因相者。文殊自见等者。引论解因相也。佛土不一。故名彼彼。即是三大阿僧祇劫。于五河沙佛国土。闻法修行。名彼彼。于十地受用土中。闻法修行。名彼佛土修菩萨行。二云。彼彼佛土者。文殊菩萨自见己身。于过去二万佛灯明会下。历事供养。佛土不一。故名彼彼。

言修行是今时等者。菩萨见自身当时修菩萨行。是今时文殊菩萨因。只因当修菩萨行。感得今日文殊身。故言今时之因。问既与文殊菩萨为因。如何疏主下解言。菩提因行故。答摄云。文殊菩萨久已成佛。示现作菩萨。与今日文殊为因。即是菩萨因行也。故有颂言。昔为能仁师。今为佛弟子。二尊不并化。故我为菩萨。都有三解。一作三世解。一文殊菩萨从日月灯明佛已后来。并过法华会已前。总名过去。当来所成普见佛身。名未来。从法华会已去。直至当来未成佛已前。名现在。文殊菩萨自见己身。于过去彼彼佛土。修菩萨行。与今日现在文殊菩萨。作菩萨因行。即是菩萨身中菩萨之因行。二云。过去所修因行。与今日文殊菩萨身为因。亦与当来普现如来身中。为因行也。恰似一因感两个果。三云。文殊菩萨自见己身。于过去世。修菩萨行。与何谁家为因。答是文殊菩萨成佛因行。此解总与文殊菩萨。作成佛之因行。总望普现如来佛果说(上解因相门)。

言果者过去所依等者。解果相也。过去所依身体六度万行说法华经。为能依也。三科法为所依。自即是妙光法师身也。

言论云文殊自见己身等者。论主解也。过去曾作妙光法师。于彼彼佛所。闻此法门者。日月灯明佛边。闻法华经。转为众生说。即是经云。八十小劫为人演说也(论解果相)。

言是前前世过去等者。疏主解果相。此果是妙光法师身。望何谁为果。答是前前世五戒十善。为因。妙光身望五戒十善。为果也。答前前世修行。自是佛果因也。今生妙光身。前前世是持五戒因出家之果也。疏非是所见因之果也。妙光法师于过去二万灯明佛边。闻法华经。转为人说。名所闻见。因此闻见因家所感果。即是今生文殊菩萨身也。恐人错认五戒十善果。是所见闻之果。所以分疏。

言彼因者是等。疏主双科。简因果。彼因即是今时佛果因也。五戒十善之果。问文殊菩萨何要见过去因果相。有所以耶。答妙光法师身。乃是多生积集。方感妙光身。于此身始得闻法华经。当时妙光由持法华故。成得文殊菩萨。此因果相。皆是经力所置。表此经不思议。是故偏说果相。

言彼果者。即妙光身通因果。将彼妙光及果。皆是今欢喜藏佛之因。今此成佛。皆是果。

言此即初也者。初标名总告也。经云。尔时文殊师利至善男子等者。具十一种德。方名善男子。一具足慈悲。二三业无失。三亲近善友。四不显己德。五随顺众人心。六不说化过。七不求名利。八但乐道德。九自业清净。十心贵实相。十一轻于染法。

言然依论本此答之中等者。初配十因。问十因从何处经文生。答从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至放斯光已即说大法。于此经文处生也。问得知。答天亲解云。文殊菩萨以宿命智。知现见过去因果相十种事如现在前。是故能答。若不见此十种事。因何能答。

言现见大义因等者。若准论文。十因之中。皆有成熟字。疏引文略也。现见者。分明见彼八种大义。今能答也。现见大义即因。持业释(下准知)。

言现见世间文字章句等者。问如来无漏声上建立。如何唤作世间文字。世间可破坏义。答有三义。一对治有情世间故。名世间文字。二约佛本质教。是无漏。今约影像教有漏识变。名世间。三借世间故。名世间。文字属他世间。借他世间文字。显出义故。名世间文字。已上三解违疏。疏自云。戏论名世间也。一有分别戏论。无分别名不戏论。二言说皆是戏论。总名世间文字。问世间文名何其深意。答世间文字。本非甚深。被如来意排比着。二乘不测也。一种是文字。不解作诗排比。不得甚深。被一个解作诗人排比。便甚深也。故意名深。即说教所以也。

言现见希有因者。即是赞时。久远希赞佛名号。希赞法胜妙。希赞生利答希。

言现见胜妙因者。即是名同妙。名日月灯明。姓同妙。姓颇罗堕。号同妙。十号具足。法同妙。初中后善。

言现见受用大因者。即在家受用五欲乐。出家受用法乐。

言现见摄取诸佛转法轮因者。问佛灭后法轮。谁人摄得。答妙光菩萨摄得摄受领纳之义。如讲座主。学人摄受也。

言现见善坚实如来等者。妙光教化八个王子。令其坚固阿耨菩提。坚实者不退义。于如来法轮。向上更无退转。

言现见能进入因者。即是灯明八王子得大菩萨。名进入也。进者进取。入者证入。即是八王子。皆成佛也。

言现见忆念因者。问十因总是文殊忆念。何故唯第九因偏得此名答有三意。一文殊忆念。着弥勒为求菩萨名。二忆念着八子声后成佛。名曰燃灯。燃灯是释迦和向。三忆念着自身。为妙光法师缘。前八因中。八子未有名字。今此因中成佛。故名忆念相也。

言现观自身所经事者。以文殊自身受胜妙乐。即是自经妙光法师之事。

言因者所以义等者。解因者因由。以义十因。总与法华经。为所以也。

言或此十事等者。即是少分属现在也。十因中。七全二因少分。在过去也。一因全二因少分。在现在也。第一现见大义因。全在灵山。第二第十中少分。在灵山。第二经云。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放光已即说大法。此是过去也。是故当知。今佛现光。亦复如是。此是灵山现在也。第十中。尔时妙光菩萨岂异人乎。往世也。我身是也。现在也。求名菩萨。往也。汝身是也。现在也。

言此十因中总为五等者。辨其五对。一义教对。即八大义所诠义也。教即世间文字章句。甚深意因。二希胜对。希即希有。胜即胜妙。三转嗣对。转者转法轮是。时日月灯明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副-田+(扁-戶)]者继嗣。即佛灭度后妙光菩萨。持妙法莲华经。八十小劫为人演说。即是摄法轮。故为嗣也。二者。八个王子在俗。各领四天下。为转轮王。非一时王位。展转相承名转(于远反)。转也。亦通转次之义(于怨反)。八子出家成佛了。第一王子与第二王子授记。第二王子与第三王子授记(云云)。亦有云。传嗣各领四天下。相继嗣也。此解违论家科文名目。四坚进对。坚即善坚实。如来法轮因。进者能进入因也。五他自对。忆念因约他。自身所经事约自也。他即弥勒。自即文殊也。

言此中总分为四者。疏主束论家科文中十因。就经家四答言。一示相筹量答者。文殊实知筹虑量度而答(现见大义因下)。

言二举古成今答者。谓举昔灯明为能成。今释迦为所成。现见世间文字章句。其深意因。

言三指陈别事答者。指灯明事。一一别陈摄七因。

言古今相即答者。现见自身所经事因。将全就古。今文殊即昔妙光。将古就今。昔日求名。即今弥勒。

言今此即示相等者。经云。如我惟忖等者。思也忖度。我试思惟忖度者。据此瑞相。今佛必欲说大法。欲雨大法雨。吹大法蠡。欲击大法鼓。欲演大法义也。

言论名现见大义因等者。金云。此明文殊得八大义之意。况来由也。

言经有五句等者。论牒梵本经有八句。此间什云译经。只有五句。今疏主解他论中牒底。经不解他此间经。此间经阙不足。故不解也。依论解八大义。如疏引。别易知。

言论主第七方说不断等者。就疏主解中八大义次第。与论解不同。论主解第七。是不断大法鼓。疏主改为第四者。意缘八大义最后雨。今是果法。前六今是因。若论主将不断大法鼓。向第七中安着。共第八果法一处。因果杂乱。所以改移为第四。顺因果及钩锁次第也。此上依疏主排化次第别也。

言今以义推等者。立道理。论中第七方说不断大法鼓。今以义推。故第四说。亦不相违。

言从初变者。昌为变。平音呼也(上解八大义经论有无也)。

言论云疑者断疑故者。依论释文。钩锁相起八大义。古人解前二义。在法华会前也。第一义。从大通佛十六王子已后。直至释迦今生成佛已前。总名欲说大法。三根声闻。昔在凡夫位中也。问如何消他论文。谓疑者断疑者。答本来是千万亿种。皆生疑惑人。第十六王子教化发心。即是疑者断疑也。问即是疑已破了。如何疏云欲破。答彼鹙子修行。到第六住前。疑心依前却生。向后欲拟说法断疑。故云欲破也。第二义。从鹿园已后。直至法华会前。名雨大法雨。从外凡入内凡。从内凡入圣也。上来古人二义。配在法华会前也。第三击大法鼓。第四不断大法鼓。配在法华会上。正是声闻舍权取实。第五建大法幢。第六燃大法炬。令鹙子成佛。号曰华光。第七吹大法蠡。第八演大法义。还令华光说法。转化坚满菩萨。此古人两义。尽违疏违论也。次疏主解。正义。八大义尽是法华会上事。就八义中。初六义令鹙子自身作佛。后二义转令化人成佛。就六句中。前四在因。后二在果。或第五通因果乘。牛车通因果。论云。疑者断疑。疑者即是鹙子四十年有旧疑。闻唱二种甚深。三根声闻皆有断疑。故名疑者。问何名断疑。答三根声闻闻法华经。即是断疑也。八大义。正指在方便品中正说已下(上解论文)。

言即欲说大法者。疏主引经文。法华经得名大法也。文殊菩萨报消息云。欲说大法去。故先雨华也。

言欲破先疑等者。疏主解也。问法华会上。即是现义。何成先疑。答对未破。未破已前。总名先疑。问二乘之人。已得圣性。何言外凡。答摄释二解。一云。十信已前名外。十信已去名内。二云。十住已去名内凡。十信名外凡。今三根声闻。准疏中意。取十信已前名外。十信已去名内。今声闻人。去十信位尚远。总名外凡也。

言已断疑者增长等者。智身即是本有种子。纯者淳一朴之义。意言回心已后。当入内凡。六度乱修。智慧淳熟。即同回向大。便名假用出义。然实用出在见道中。

言即雨大法雨者。文殊答弥勒云。如来放光。欲向后雨大法雨去。谓交已断疑者。从外凡入内凡。地前一大劫。广闻思。熏习身中本有种子。令纯熟故。

言先住内凡而等者。疏主解也。此语倒。应云先无疑者。住内凡位。若论法华会上。闻法华。未至内凡位。未滋萌牙。未入圣位。此谈佛言究竟令入。非已实入。当必入故。如鹙子言。安住实智中。我定当作佛。当必作故。问法华会上闻法华经。全未入内凡。未滋善萌牙。如何法华经名雨大法雨。答因闻法华。断却疑也。然后回心。入内凡位。增长萌芽。推功归本。因闻法华经。所以此经得名法雨也。此定在灵山会闻经得益。但因灵山闻法华经。过五百劫千劫。修行时即虽长。亦名法华会灵山益。虽然却后百劫千劫。增长智牙。不妨灵山得名法雨也。资加二位。令入圣位。圣位即初地也。欲增善故。即是渐入初地也。

言此本论意上下等者。疏主结前两句。意道已下诸句。如前明生起说法等。次第等说也。

言论根熟等者。论家意合解第三第四二句大义也。由前广闻思。滋彼本有种子。渐入圣位。名根熟者。问疏主分明说钩锁相连。即合法华会上最初说。根熟闻法华经断疑。舍权就实。方入内凡。如何今者先说内凡。后方言根熟。答一往者次第。即似不顺钩锁。于中道理排比。即钩锁也。问何因断疑又回心。能入内凡。答只为最先大乘根熟。始能舍权取实。断疑修行。至内凡也。声闻境界。菩萨境界。名二密。如来所设权实之事。意难知故。故名密也。对能缘心。名境也。问何名二密境界。答三说。一声闻权密境界。菩萨实密境界。名二家也。二者。权密境界。是一般声闻。菩萨有二。故名二密。望声闻有权密。菩萨有权密。名二密境界。问何名菩萨权密。答渐悟菩萨恐退入二乘。故为说无二亦无三乘也。故名菩萨权也。问何名声闻权密。答对不定性声闻。闻道无二乘者。故声闻权密也。三云。先虽作声闻。后作菩萨故。会上未回心前。对声闻。名权密境界。回心已去。名菩萨实密境界也(疏中带此二意也论文云)。

言即击大法鼓等者。配经也。不断大法鼓。论牒梵本经。居第七。疏主移向第四安着。有二意。一缘大法蠡演大法义。此二果中间。若不断大法鼓文隔。便意断故。二云。将向第四安著者。缘第三击大法鼓。是开权。不断大法鼓。是显实。文势相故。安第四也。问何如击大法鼓。答有云。如来舌根。名鼓杖也。开权显实教。名鼓。出言音说法。名鼓出声。二云。法华经权实教。是大法鼓。说二乘击鼓中。说权名出声。此击大法鼓。是开权。不断大法鼓。是显实。又击大法鼓。是舍权已了。更不修权。如击法鼓。一期事。一击了。更不击也。不断大法鼓。依大乘修行成佛。利乐无尽。故立名不断也。问开二乘权。如何名击大法鼓。即合是小鼓。答亦得名大法鼓。小乘之人不肯说小乘是权。只是大乘中说小权也。只此权实法。便是大乘。名大法鼓也(上解经了)。

言以远闻故者。论主解也。远闻之言。正是解鼓义。鼓若打着。远近皆闻。如来说法。梵音声闻。遍十方界。名远闻也。

言次第配之者。疏主解也。有云。远闻之言。不是解八大义。但是分疏。将第七第四来道理也。只缘以远闻故。所以次第配之。第三击大法鼓。开权。第四不断大法鼓。显实。先权后实。如是次第也。从今已去。修二空智。当来成佛。穷生死际。终不竭故。名远闻。连绵长远有远闻之能。故居第四。

言即明今者等者。疏主解也。开往声闻乘。为权密境界。声闻权也。解击大法鼓也。显今所说菩萨乘。为实密境界。显实也。解不断大法鼓也。问声闻乘如何名密。答二乘是权。自不知是权。名密。对于不定性人。遮无二乘。唯有一乘。唯佛与佛。乃能知之。菩萨乘对二乘。名二密也。法华经能诠教。有二功能。一诠权。二诠实。四十年前说三乘。二乘不测佛意。名密。今日法华会上。阿含甚深。即昔三教能诠之教。即法华经。却说四十年前教。是权。便是法华经开权故。此法华经能诠三教开权之处。名权密境界。即是击大法鼓。羊鹿经文证权。此法华经能诠教显实之处。显今菩萨乘。为实密境界。即是不断大法鼓。牛车证实。

言令根熟等者。问佛说此声闻权实密。有何意。答疏主令根熟等。即令鹙子等。舍权取实也。

言论云入密境界等者。智为能入。境界为所入。谟云。即是知二乘为权。知菩萨为实。见如来昔日。教权说三实。说理唯一实。悟此意起。名之为入。乃至齐果已来。总名入密境界。

言令进取上上等者。谓果中无漏。四智菩提。超出因中无漏。名上。又出二乘。名上上。离障名清净也。今令鹙子等修行。进取佛果四智菩提上上清净。

言即建大法幢者。配经也。问前上上清净义。何法是上上清净义。答疏言建大法幢。

言建立菩提妙智等者。疏主解也。舍利弗等当得菩提。高显如幢故。经云。当得作佛。号曰华光。牛车高广也。

言由知权实等者。初地已上。则名建立修习。由来得高显。更经云大阿僧祇劫。建立出三界。故名高出。二界名显。故云极高显故。离二障故。名离障。无漏故清净。

言论进取上上清净等者。无漏名上出。二乘上上清净者。即无垢染也。文殊答弥勒云。如来放光者。燃大法炬去也。论云进取者。修习义也。一切智者。根本智亲证真如现见也。

言即燃大法炬者。配经文。证取所证涅槃。兼取能证智也。燃炬有二义。一破闇。除烦恼故。二显物。照真理故。令声闻等。当证涅槃。故下经云。宝处在近。如炬除闇等。

言既得真智等者。问如何燃大法炬。是法身理。答疏言既得真智等者。如堂中本有众宝。黑闇不得见之。开门将灯到来。众宝悉皆总见。人身总有真理。在缠障覆不见。真如果中出障。圆明法身万德皆见。

言如炬照物者。喻也。照者亲见义。根本智缘如。亲得其体。名照。即是证涅槃也。

言论云取一切智现见者。第七句。吹大法蠡。文殊云。如来放光。欲吹大法蠡。去取一切智现见者。牒前燃大法炬菩提智也。

言为一切法者。即真如也。

言建立名字等者。即是于无言说法上。根本智证了。后得智安立名句说。即是后智说法。如证而说十二分教。故云建立也。

言既得真境必须等者。意道证理时能证所证义。皆向理上证得也。诸佛成佛了。事须说法教化众生。意显三根声闻得果毕。须果毕须建立名字。如俗乐讫。吹大𠼱吼。故华光佛得记。亦以三乘。教化众生等。

言曲终满位等者。引喻也。如作音声曲终满位。吹贝知时。成佛况曲终。吹蠡喻说法也。前建大法幢。燃大法炬。鹙子当来成佛也。吹大法蠡。即是鹙子后得智。说三乘法。转化坚满菩萨也。燃大法炬。即是根本智证理。

言论云建立名字等者。说三乘法也。

言令入不可说等者。即是令所化菩萨等。入初地已去。证遍行真如。名不可证智。即是妙平二根本智。冥契理时。即此正智。名不可说。本智证无说法。后得智为众生说。名转法轮。

言即演大法义者。演者流演。交不定性声闻。回心向大。为说大乘。名演大法义。

言说于教等者。疏解也。即是华光佛所应度者。即是坚满菩萨。还令坚满菩萨入于证智证真如。成转法轮。摧于烦恼。夫佛说法。令生有益。一令自得果。即前六义。二令他成佛。即后二义。经云。号曰为净身。当度无量众。此唯说得圣已后。行法轮也。前六中前四是因。五六是果。或可第五通因果。谓乘此宝乘。至道场等(上解约锁相起了)。

言此八句中等者。束八成四对也。一破恶进善对者。欲说大法。名破恶。雨大法雨。名进善。二开权显实者。击大法鼓。开权。不断大法鼓。显实。三得智证真者。建大法幢。得智。燃大法炬。证真。四说法利生者。吹大法蠡。是说法。演大法义。是利生。言如是循环。名为法轮。自既得果。即是华光。欲令众生证圣真智。即坚满也。论既钩锁解经故。此以相乘为对。

言可披解意者。谟云。可披览此前来义理。会解其意。此即自悟也。后人可披览疏。知我解此经意。寻释来由。即悟他也。意言寻计八大义之来由。况详可披解意。披解此相承为对之意。寻此义理。以为法轮不断之来由也(前解音鞋上况解音皆上)。

言破恶进善者。欲说大法。破恶。欲雨大法雨。进善也说法利生者。吹大法蠡。说法演大法义。利生击大法鼓。即权也。

言自余显实等者。不断大法鼓。实建大法幢。得智。燃大法炬。证真也。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十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