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十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镜水寺沙门 栖复 集

言诸法归趣者。有三。一知遍计性。是一切妄法。所归趣处。二知依他起性。是一切缘生法所归趣处。三知圆成实性。一切常法所归趣处。所以先权后实。说于一乘。二者。明悟三性究竟归趣一乘。一乘者。即成佛也。由知遍计性是无。了依他幻事修净分。依他证圆成实性。三身究竟。归趣于法身真如。所以疏言明悟三性至一乘也。

言真如妙理者。解姓字。与万法为体性。凝然之性。即无漏无为法也。

言体性常者。解常字也。夫真如者。真谓真实。表无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不同有为之法无常变易。不得言常。

言佛能证知者。解知性二字。即是根本智知也(上解知常性了)。

言遍计所执二句等者。解知法二字也。

言体性是无者。解无性□□。遍计者。遍谓周遍。计谓计度。遍缘一切。起计度分别。三性之中。遍计性也。一遍而非计。即第八识。二计而非遍。第七识唯缘赖耶。起计度故。三亦遍亦计。第六识遍缘一切。起计度。四非遍非计。即五识唯缘五尘。无计度故。如来根本智中。证达遍计性。后得智中。了依他如幻事(上解一句经了)。

言佛证无我者。结前常性也。意言世尊能证二空理。性知遍计所执。本来性无。亦知遍计所执。是凡夫虚妄执也。故摄论云。依绳起蛇觉。见绳了义无。证见彼分时。知蛇智乱。迷情不了本体是麻。妄作绳解。即喻法执。复于绳上。妄作是蛇解。起螫蜇之想。喻我执也。即遍计心是能执。我法二种是所执也。

言亦知此无等者。结前无性。

言无漏依他者。标也。问何名无漏依他。答疏言。报佛种子四字解经中佛字。种子解经中种字。因缘二字解经中从缘两字。所生二字解经中起。又解云。从缘所起。名缘。因修作故。名起。

言无漏依他者。问论云。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岂成无漏。答有二解。一颂依染分说。故论颂言。分别缘所生者。应知且说染分依他。净分依他。亦圆成实故。二云。分别者。非唯妄心能缘虑者。即名分别。故通无漏论。或诸染净心心所等。皆名分别缘虑故。

言因缘所生者。即本有种子为因缘。三慧闻熏为增上缘。世第一法为等无间缘。遍行真如为所缘缘。报佛种子初地起。从此已去十地之因道。数数修新熏者。生本有者。长妙平二智。前与后齐至。解脱中舍无常色。获得常蕰。以四智种子。生起报身。报身得生。皆因修作。作者起也。因修习故。方得起也。

言由证真理者。即圆成实性。若在十地。即证□真如。若在佛位。证大涅槃也。

言断能执心等者。能执既断。所执我法亦无障。染既无。既无染分有漏依他。便依净分依他四智种子。生起现行。成报身智。证法身理。名一乘。此偏取真如理为一乘者。意欲令众生断染分依他。修净分依他。证法身理。故说一乘也。

言何者一乘者。答谓重显常法。即圆成实性。若约常无常断。简唯真如。为圆成。若约漏无漏门断。简亦简无漏依他。疏主意拟向第二行偈中取真如为一乘。所以先徴问云。何者是一乘。答下解真如是一乘也。

言重显常法等者。即前行经中。知法常无性四字。便是第二行偈中。真如法也。以前偈中知法常无性。以解圆成实性。今复释之。故云重显也。

言法住法位者。双标住位两法。真如法在一切有为诸法之中。体性常住。故名法住。意言真如遍在一切诸法中。如青青翠竹。并是真如。又言真如本有在生死中住。名法住。言法住者。真如法住在三贤十圣及二乘位中。断染得。净分位显之。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名法身德也。

言世间相常住者。即前法住法位在世间中。即此世间以真如为体。体即既常故。世间亦常。名世间相常住也。经言不如三界见于三界。至如斯之众事生住在世间相中。元来不见世间相。若法性宗。世间相即常住。迷即生死。悟即涅槃。如波之与水。体不相离。若迷时世间即生死。若悟时世间相即是涅槃。至佛位。生死涅槃二皆平等。故云世间相常住(神智解依性)。惑世间相是无常住。常住之真如也。住在世间相中摄相归性。将相就性。故言世间相常住。世闻相情与非情相状之相。即是无常真如。与世间为体相之相。即是常住。故云世间相常住也。

言于金刚道场等者。解经中于道场知已。问何名道场。答四智菩提名道。无为理名场。由证法身理。方成报身智。此得道之场。名为道场。又着谷处着麦处。名为谷场麦场。果中法身理。是尘沙万德法所依止处故。功德法名道。所依理名场。法身当体即道。或自受用身名道。法身理名场。自受用身果。于法身场上证得。故云得道之处。谓之道场也。于道场中。知此法住法位世间常。以且就化身三十四心成等正觉一期化相而说。名于道场知已。

言于无名相中等者。解经中导师方便说也。若论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今于无名相中。以名相说。若论无名相法。口欲谈而词丧。心欲缘而虑绝。今所说者。只得其名体。如人唤火火不烧口等。四谛是名。一一谛中有四行相等。即是相也(上定三性义门了)。

言一切法中略有等者。空谓遍计性。有谓依他及圆成实性。善戒经云。有为无为名有。我及我所说为空。若清辨宗云。世俗门中三性俱有。胜义门中三性俱空。护法宗云。胜义门中非空非有。约诠而辨。亦可言有也。

言空无差别总立一性者。谓遍计性。

言有法有差别等者。此门之中最狭。常谓圆成实性。唯真如理也。

言无常常者者。谓依他性。依他性不得向常法中收。但有漏即向依他法中收。唯识第八云。无漏有为离到究竟。胜用周遍。亦名圆成实性也。真如具三义。故名圆成实性也。一体遍。即是圆满义。二体常。非生灭故。即是成就三义者。体非虚谬。诸法实性。即是实义也。净分依他。亦具三义。一者胜用周遍。谓能普断一切染法。普缘一切真如法。故是圆义。二者。究竟能断诸染法。是成义。三者。离到体非虚妄。是实义。由具三义。净分依他。亦名圆成实性。言今依前门。指前常无常门中。兼取无常法净分依他无漏现种。藉众缘生起。故云种从缘起。

言意显能证(至)无我理故者。重解经中知法常性二字也。

言乃能了知二我为无者。解经中知法无性二字。意显能证者。问三性次第云何。若依先证如。后断惑者。何故论解无间解脱。断惑证真心别故。若先断惑者。何故论云。非证见此圆成。而能了得依他起。答由数修习胜二空观。令无漏种熏习力强。此智生时。惑障不起。遂令永住不生法中。任运证于一真法界。即此物名真。见道中若说证时。都无前后。后得智中。仿法范仪。说有次第。若说真见。初是无间。次即解脱。后乃胜进。故说无间断惑。解脱道中。证于灭理。及除习气。若说后得。即先证真如。方能见彼依他起。如幻事等。于本智中。以达遍计所计空故。故论云。无分别智证真如已。后得智中。方能了达依他起性。如幻事等。即先证而后达也。先断后证。约真见道论。先见圆成。后依他起。约相见道说故。问无始时来。缘自相见。如何后得方说了达。答无始时来。二执俱故。虽缘自境。不觉境空。如逢市人不识名字等。故论云。虽无始未时心心所法。已能缘自相见分等。而彼我法二执常俱行。不如实知。众缘所引。自心心所虚妄变现。

言依他于善友等者。解经中法位。即是地前一劫。有漏三慧闻熏。令报身种子气力渐盛。乃至初地初起。十地渐修。果位之中。名觉满也。即四亲近行中。亲近善友行等。四胜力中。善友力也。

言今为众生等者。由佛了知三性。自证一乘。方能令众生趣证也。

言今此依他等。通难。问上说一乘通理及智。云何以真理。重显一乘耶。答疏云。今此依他等。

言由断有漏依他等者。显初权后实之意也。遣于我法二执。证涅槃菩提二果。

言由了依他等者。配三时教也。第一时说有者。设有于依他。不言遍计。第二时中说空教。所言空于遍计。不言依圆。第三时中方说真实。

言今三俱者。第三时中。三教俱说。故名真实。问三中二乘如何名真实。答四十年说小乘。皆隐密说。大乘显了说。十二年前说有。隐密说空。今灵山会显了说有。显了说空。第三时中总说故。名真实也。

言三性之义如别者。唯识论中。解三性义。十二门分别也。

经言天人所供养(至)亦说如是法者。亦说一实称可众生。故名安隐。

言经虽示种种道者。开权也。其实等者。显实也。亦同下文以种种法门宣示于佛道。又同前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

经言知众生诸行。疏解总句心行相也。知字通贯下诸句。

言或胜解者。问众行何智力知耶。答诸行初为心也。行相是总句。此解诸行。即众生之胜解也。如来胜解智力。知于诸有情净与不净。胜解差别。如实了知。净令增长。不净令离等。乐三乘等行。名净胜解。乐煞生等。名不净胜解。

言心所念等者。知别句各各趣向。不同遍趣行智力。知众生有。于一切苦。能出离行。皆如实知。

言业力者。一切众生自作业。自受果。佛自业智力知。言欲力者。起希望爱乐。佛胜解智力能知也。

言性力者。于诸有劣中。如界部分差别。如实了知其根性。于彼彼趣入门。无别教受。如应安立。亦即大论四种界也。一本性住种性界。二习所成界。三可对治种种界。已种解脱分善。四不可对治界。谓无种姓人。

言精进力者。有云。向处非处智力中收。以处非处智力宽故。佛法正因名处。外道邪因名非处。等字之中。等取自业智力。或由众生精进。感得善果。由行恶行。感得恶果。此是处非处智力行相。如来能知。名之为力。二云。或精进力等。等取信及念定慧。意言精进力即是力。以种性体。即五根也。精进是五根一数。故言体即性力。前解欲性精进三力各别。后解精进力即性力。性力即五根。精进力不别。

言下力者。将下力字。贯通上力也者。不屈伏义。

言前未来佛等者。问何故前来佛唯说悟三性。不说知众生根。此现在佛知众生根。不说悟三性。何也。答疏言。互相影显故。初权后实。义皆同。

经言今我亦如是(至)宣示佛道者。此一唱经文。配为说实也。问种种法门一句似说权。何故说实说权耶。答有云。种种法门者。序品之中。雨华动地。菩萨问答意。徒宣示于佛道。或种种法门者。四十年前说。权教也。宣示于佛道者。正是会权入实。正是说实也。

言我亦是释迦同等者。前长行中。亦无释迦。同彼之文。此间科。但是疏主体彼经意。言释迦同也。三世佛先权后实。说法皆同。庄严论中。由三义故。一切诸佛三身平等。一由所依同故。一切诸佛。法身平等。法界无别。二由心同故。一切诸佛。生身平等。同佛心无别故。三由业故。一切诸佛。化身平等。同一所化故。今言同者。即是业同。化不定性。权实同故。所以经言。今我亦如是。教主同也。安稳众生者。意用以同种种法门者。开三同。宣示于佛道。显一同。我以智慧力。智力同。知众生性欲者。观根同。方便说法。设教同。皆令得。利益同也。且如根未熟。闻少即欢喜。若大根熟。闻大即欢喜。三乘各称其根。名皆欢喜。欢喜不一。名皆。皆者俱也。

言请念等。请即诸天请说。念即示相思惟也。权方即权诱也。

言般若经说等者。缁州以五门辨。出体释名。得人相五摄废立。且总名者。梵云。般遮斫刍。般遮者。此云五义。斫刍者。此云行尽。斫者行也。刍者尽也。谓于境行。尽见诸色故。傍从于此。翻名为眼。非是正释。眼者照烛义。体用相当。依唐立名。五者数也。带数释也(上解总名下解别名)。

言一肉眼者。今取根是眼。不取识是眼。决云。肉谓业异熟色。肉即是眼。持业释。章敬或即可见彼尘名肉。能依色根。依彼肉之眼。名肉眼。依主释。

言非于定生者。显是业所招感也。

言四大所造者。潞府兼取能造四大。地火水风为性。此解非也。今唯取所造色香味触为性。不取能造也。

言长养者。有二长养。一长养。养瘦令肥。二养短令长。名为长养。长养有四。一饮食。二睡眠。三梵行。四等至。法苑云。长养类者复有二。一处宽遍。即前饮食眠。梵行等至。二相增感。亦由于食及胜作意故。即是通心心所。令明了故。今肉眠有前二长养。谓饮食睡眠。段食是睡眠之加行。故名长养。如阿那律。不睡丧眼。由不得长养故也。

言或异熟净等者。此五色根。是第八相分。由先业力。牵引今生。异时而熟。异类而熟。变异而熟。为异熟。异熟即色也。问长养色与异熟色何别。答则云。一种是色饮食等。资助所生。名长养色。从过去业所引起。名异熟色也。

言二天眼者。有二。一者。生得天眼。从天身上。得名天眼。此间之不取也。二者。修得者。决云。天名虽同。唯取修得者。欲界六欲天南三洲。总许修也。四禅根本定。名天眼。定起眼。天之眼(依主)。或即定□光洁名天。天即是眼。持业释。由坐得色界□。依此定力资益。依眼肉根。能发天眼根。能见障外境。名天眼。

言断于定障等者。疏主断也。定障有二。一者。下劣受。领纳下地境。不欣上地定。二者。昏沉掉举。据实而言。贪等烦恼。总能障于定。故论云。此但迷事。依外门转。散位粗动。正障定故。此唯事观心粗。不能伏彼迷理之惑。及网俱生。但能伏彼迷外五尘起者。非能伏彼与见俱生。

言修习所起者。显不同肉眼业招感故。言虽是养四大者。言长养者。即不取饮食睡眠长养也。简要云。自有禅定梵行。决云。因此修定。得名为长养。贺问天眼通以慧为性。如何乃言。所造净色为性。答由断定障。得上界定。依定引得天眼净色。在于身中。然慧还依天眼根生。名天根通。亦不相违。

言观事有等者。观事有慧。对根本智缘有。此名观事。对观空名有慧事。亦是教。慧眼为本智。法眼谓后得。后得智有二。一缘理后得。变影缘如。二缘事后得。今取一乘缘事者。名法眼。通缘一切。若色若心。佛身百四十种功德。一切事法。皆能观也。亦云。是后得智。能缘百千教法。即名法眼。缘理者。慧眼收此二。俱慧为性。

言四慧眼者。唯根本智缘胜义谛。证二空理。名慧眼也。章敬云。案经文。先慧后法。疏引文倒也。

言因积而果者。三大阿僧祇劫。名因积。而果圆也。

言揽前四者。揽前四。通名佛眼。离四外更无别体。问肉眼天眼。是有漏法。如何名揽四眼。名佛眼。答揽名。不揽体也。问何以佛位中有肉眼。答佛位中有前十五界。舍无常色。权得常色。从无漏五根种子生现行也。问佛位中如何有天眼。答佛位天眼根。由定所引净色为性。辨云。六度之所感故。故于果中。得揽前四。胜劣全别。但揽于名。故无有失。

言龙树等者。问如何揽前四。总名佛眼。答疏云龙树等。龙树菩萨造大智度论。释大品经。说五眼义。唤大海。作天池也。天池中无四河名。四眼至佛位眼。无余四名。四河未至天池。名字各差别。流入天池。总名大海也。四眼未至佛身。名字各各差别。流至佛身。通名佛眼(上辨名了。下出体也)。

言初二体色者。业果定果二俱是色。牟云。然肉眼根诸宗各异。顺世外道。清净四大。而为其体。胜数二论。以火空地水风。如次为眼耳鼻舌身根体也。大众部。肉为体。若经部师。次实极为体。一说师。有名无实体。若大乘宗。自有二说。一难陀师。以识种为体。二护法义。以能造所造净色为体。于中分三。一唯种。二唯现。三通二。为正。故对法云。眼根者。谓曾现见色及彼种子。二天眼以定所起四大所造净色。为性。是通果故。章敬问。因中肉眼天眼二。俱色为体。在佛果二体何殊。答因位有殊。果无差别。

言次二体智者。通本后二智。法眼唯后得。慧眼为根本智。

言后一通二者。只为佛眼。揽前四为体。故通色非色。各二也。准疏意。通色及智。名为通二也。

言人等有肉等者。等字等余四。四趣皆肉眼故。或即是可见根尘。名肉。能依色根。依彼肉故。肉之眼。名肉眼也。

言天等有天眼者。等字于三州人也。缁州云。人等六欲天。及南三州人。得四禅根本定。皆能起天眼。以得通故。属天之眼。亦名天眼者。

言二乘有慧眼者。二乘证生空理。故有慧眼。二乘阙种智。不立法眼。虽亦缘法少。故隐而不论。

言菩萨有法眼者。菩萨有彼种智。以百千教法。为所缘故。佛有佛眼。由此说五。问若佛有法。即得名佛眼。菩萨有法眼。应名菩萨眼。答佛眼唯佛有。从佛名佛眼。法眼不唯菩萨有。从境立名。名法眼。问法不唯菩萨有。法眼不名菩萨眼。天眼不唯天。何得名天眼。又复天眼不唯天。尚得名天眼。肉眼不唯人。应得名人眼。答肉眼通余趣有。总故非人眼。天眼唯属天定。故名天。

言能照显露等者。谓肉眼缘境。今言显露。即是明缘也。

言无障碍等者。即空缘也。或显露。谓色无障碍。谓迥色及空一显色。

言二天眼能照隐显者。天眼不假空。明二缘通。见隐显者。有无障色。

言照一切种者。后得智缘若色若是心心所法。名非色。亦后得智缘若是真如。名非色。唯根本智缘也。

言法眼体慧者。法眼体唯是慧。更无别体。故合慧为一。此一个慧眼体。亦摄法眼。故言法眼。体慧合为一也。问般若经中五眼。其慧是根本智。法眼是后得智。此二智体是慧。二智即别开。何故瑜伽论中。本后二智。合说慧眼。答疏言法眼体等。又问二眼体是一。摄法眼归慧根。一种同是慧。何不摄慧归法眼。答法眼体是慧。理合摄归法于慧眼。慧眼不缘法。所以不得摄慧归法眼。

言不同色眼境等者。问肉天二眼。俱是色。瑜伽论中。即别开。法慧二眼。俱是智。何不分成于二眼。又问彼此二拘色。即开为两般。彼此二俱慧。何不开二种。答疏言不同色等。一缘显色。二缘隐色。意言教理二别。不同一色。有隐有显故。

言佛眼即等者。问般若经中揽前四眼。别开佛眼。何故此经佛眼。不别开于四眼。答疏言。佛眼即前四等。

言或谈因等者。此即第二解。唯三眼。即肉天慧。不说佛眼者。且谈因位故。略不说也。故知。彼论三眼之中。具摄五眼也。

言一肉眼见一切等者。问一切色中。含隐显色。障外障内色。如何肉眼得见一切。答以彼肉眼中含一分天眼境。一处说来。以天眼唯说缘生死境也。

言天眼见死此生彼者。问天眼只合见现在隐远色。如何得见未来生死。答神云。六通之中。天眼通即粗。三明之中。天眼即细。亦名生死智明。体是慧故。能缘生死。由生死智明。与天眼为门。引天眼缘未来生死境。

言三慧眼见诸者。问何故前来慧眼观理。此间慧观根性差别。答前是根本智。此是后得智观根也。

言四法眼见一切者。言一切法。即一切法之真理也。化度云。通因及果。一切皆见故。

言五佛眼见佛十力者。谓前五眼中。法眼是后得智。能见如来百四十种不共功德。今言见十力者。取彼法眼一分境为体。

言六智眼者。亦是后得智。了一切种事。

言七明眼者。能见自他诸佛光明。亦智也。

言八出生死眼者。唯见于理。是根本智也。初成佛时。入三事涅槃也。

言九无碍眼者。有说唯见事。有说唯见理。亦通本后也。

言十普眼者。简要云。此约所证法身。遍周法界。能证之智。亦遍无眼。故云普也。

言十中第一等者。问云何十中肉眼。兼摄五中天眼耶。答天眼有二能。一见迷及隐显色。二能见此死生彼等。十中既言肉眼。见一切色。故知摄得一分天眼境。以分从全。总名肉眼。

言此中第二是前五中等者。十中第二全摄。彼五中第二分少。即是摄五。五中等二一分死此生彼境。

言此中第三(至)九等者。五个眼。是前五眼中法眼也。牟云。十中第三慧眼。见诸众生诸根差别。唯缘根性也。五中慧眼。唯缘真理。与前不同。此十中佛眼。见佛十力。五中佛眼缘色非色。缘前四境也。

言或第四八九等者。此三眼皆取一分缘理处。第四见一切法第一义。第八出生死眼。见涅槃法。疏言。第九无碍眼。于理无碍。慧眼收。于教无碍。法眼摄。章敬于此更三门解释。一释名。二次第。三依见。释名前已解了。二次第者。初肉眼者。见近非远。见粗非细。见明非暗。见障内非障外。于用有阙。故修天眼。眼得天眼已。虽无前过。但见色中虚妄想。不见诸法实性。未出生死。故修慧眼。虽得慧眼。于诸法中。无了知故。故修法眼。虽得法眼。于所知中。由未周极。故修佛眼。三所见者。智度论云。凡夫肉眼最胜者。无过轮王。能见百由旬。二乘肉眼同凡夫说。菩萨肉眼如大品经说。少者见百由旬。大者见三千大千世界。久持法华。肉眼见三千界。亦见众生善恶因缘。与天眼相似也。天眼者。智度论说。凡夫修得天眼。见一四天下。小罗汉见少千界。大罗汉见中千界。阿那律见大千界。少辟支同大罗汉。大辟支任运见大千。菩萨天眼小者。见百由旬。乃至最大菩萨。见十方无边世间。及三世界。慧眼观知诸法实相。法眼观事。佛眼观一切若理若事也。

言以佛眼观者。今取般若经五眼中佛眼观也。或是自受用身居自受用土。或他受用身居他受用土。观见六道众生。三根声闻。贫穷无福慧。不修前五度。故无福。不修第六波罗蜜。故无慧。无福故名贫。无慧故名穷。

言十中佛眼者。问何不取华严经中佛眼观耶。答疏言十中佛眼。见佛十力。不见众生也。

言不修福慧二因者。解经中我以佛眼观。至无福慧。

言七种圣财者。谓信。戒。闻。舍。慧。惭。愧。由此七种资益行行者。得到彼岸。名财也。人天七法财。施。戒。忍。勤。定。慧。方便。资益有情。人天往来。亦得名财。不与七种最胜相应。但求人天果报。顺生死故。但名七法财。不成度义。不名波罗蜜。但生得善摄。问既顺生死。何名方便。答修施戒等。求人天果。亦微有方便也。

言现苦沉溺者。佛眼观见六道众生。即是三根声闻。在六道之中。被现苦沉溺也。所以经言。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

言设求出要者。错学乱行。经言。薄福少德人。众苦所逼迫。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堕三恶道。经言入生死险道者。一切险道。不过二种生死。亦即是从地狱出。当堕畜生等。天险不可升。地险山川丘陵。王公设险之以守其国。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谓天险其平如坦。

言相续苦不断者。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纪国云。入生死险道。沈苦处。相续苦不断。沉苦果。深著于五欲。沈苦具。如牦牛爱尾。沈苦心。即同前来有恶之中。由处俗尘。五欲沉没。故不同。

言世间牦牛由自爱者。蕀刺拘着尾。便不肯行也。遂被猎师。于牛过处悬蕀刺着。亦拘着尾。人向前煞。至死不行。牛为爱尾。便丧其身。众生为贪五尘。由贪堕于恶道。

言藏身护尾者。糅云。藏身迷覆之义。以贪迷覆于尾。护惜于尾。遂被煞之。牦牛早知是尾害身之本。即合弃尾而存身。众生早知身是轮回之因。即合早生猒离。刀上有蜜。不可爱甜。毒草有华。不可着。食中有毒。不可吃。兽前有珠。不可取。罗网之鸟。恨不高飞。吞钩之鱼。恨不忍饥。鸟由食以形。人由财以丧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性性为酒丧其身。蚌蛤为珠丧其身。牦牛为尾丧其身。众生为贪爱故。失却此身。失却人天身。便沉恶道。牟云。牛喻众生。爱喻傍心。即贪心故。遂丧于身。众生贪五尘。遂沉于恶道。又傍心贪于尾。遂乃煞其身。彼此之生爱心。故沉埋于恶道。弊(财也)蔽(掩也)二字。皆竖道也。

言西南夷者。若约别名说。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若约总名说。四方名四夷。故名西南夷也。

经言不求大势(至)断苦法者。金色三十二。十力十八佛。及与断苦法。三乘无漏圣道。名断苦法。又声闻人七方便。缘觉四十四智七十七智。大乘人地前资加二位。见道修道。

言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者。且见迦叶三人事火龙及行苦行等。纪国云。不求大势佛者。迷缘良。及与断苦法者。与迷良药。深入诸邪见者。入苦缘。已苦欲舍苦者。起苦行。为是众生故者。慜苦人。而起大悲心者。拔苦意。

言佛有神通等者。佛有度众生势力也。

言以智慧等者。佛有与众生断苦之能。众生不能求佛断苦之法。名而起。

言不求趣等者。只是众生身中二空智。与众生说。令依此修行。故名佛与。

言翻堕外道等者。即外道持鸡狗戒。编卧蕀五热炙身等。解经中深入诸邪见。

言所以六年者。问众生着邪见。如何不出生死。答疏言六年等者。

如狗逐块等者。狗如外道。块喻苦行。行于苦行。如狗逐块。当来苦果不断。如块来打一般。苦因即苦行。苦果即三途。一块去而一块来。苦因毕而苦果至。

言师子者。喻佛弟子断彼恶见。名为逐人。苦果不招。名为非块。入同集谛。咬人而块自不来。断集因而苦果自灭也。

言思起因行者。问前云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是其得果了。如何今时更思起于因行。答此说过去。为十六王子时。其实早已成佛。示居因行。起大悲心。而教化也。故无有过。即同维摩云。虽得佛道转于法轮。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意言即彼王子示居因来。以寿量品经验之。又云。大悲心名因行。即指今生化相。起此之因。是悲心。即示八相等。皆化相。示起因行也。又云。佛昔为凡夫时。见众生处难。自思行行。果满方救故。

经言为是众生故者。故字意深也。何深意也。意言见一切众生有异故。即是经言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等。又言。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又言。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又见一切众生无善故。即是经言。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又云。于千万亿劫。不闻佛名字。又言。斯人鲜福德。不堪受是法。见一切众生有苦故。苦欲界生老病死。五苦八苦。色界坏苦。无色界行苦。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云云)。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成所作智。而起化身。于兜率宫。降下阎浮。于王宫生。八相成道。名起大悲心。亦同中周言。长者闻已。惊入火宅。又云。是时其父还来归家。又如象王在围不顾其难。待男女出。后方自身出也。又如时富长者。于师子座。见子便识。心大欢喜。即作是念。疏主科云。思起因行。即是八相成道。七年作婴孩等。故云为是众生故。

言有此二缘者。解经中故字也。一见现苦沉没。烦恼增多。二设求出要。而行邪行。故言见众生。有此二缘。此牒上近闻。又云。牒上无善有恶。名二缘(后解胜也)。

言得果已思者。问前言思起因行。未审得果已否。答经言。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是果也。不唯观树。兼经行也。故名亦也。

经言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者。如是者指所思事也。纪国云。我始坐道场。思惟处。观树亦经行。思惟相。于三七日中。思惟时。思惟如是事者。思惟事也。

言观树喜自等。此树本名毕钵罗树。其茎黄白。枝叶青翠。如来此树下。证大菩提。名菩提树。此树初生即小。后渐长大。耸干枝叶扶疏。清凉荫覆。如来因位之时。有菩提种子。在本识中。如树子在土中。渐渐生长。从初地至二地。乃至十地。成等正觉。渐渐圆满。从微至着。由如此树。我今得道。故观树喜自道圆自利也。章敬云。观树经行者。西域记第八说。菩提树北。有佛经行之处。如来成等正觉已。不起于座。七日寂定了。起至菩提树。菩提树北。七日经行。东西往来。如经布绢。故名经行。行十余步。异华随迹。后人于此。叠砖为基。高三尺余。经行处北。有大精舍。中有佛形像。举目上望。昔者如来于此七日。观菩提树。目不暂舍。为报树恩。故此瞻望。疏中三释。初解顺同观树意。自道圆思树恩故。牟云。枝叶茂盛树之圆。三增祇劫。修习果圆。经行往来。名修。还起救此。据实报说。若依化相。六年苦行等。名为果圆。

言又观树心凝者。根本智证真如。名心凝妙。经行即后得智。想化群生。垂形六道。教化众生。一切诸国土。无刹不现身。往来处处教化。如经行相化群生。树身不动。表本智证于妙理。经行不住。表往来利生。

言又观树想荫者。如树荫物。能施化。如树枝叶。依树能荫。树下众物。表大悲心䨱阴四生。

言经行思施福慧者。佛树下经行往来。表将彼福慧十方散施均布之义。是所化思。彼所化之生。而行行也。名经行也。

言诸经说佛等者。因说佛成道。观树经行。便生起得。向下疏文。诸经说成佛已后说法时节。各各不同。此经三七日。

言弥沙塞者。梵语。此云化地部。即五分律主名也。彼说佛成道后七日中。自受四禅八定三昧乐。由未说法。与十地经同。十地经只言。成道后第二七日说。表知第一七日不说。

言为令者。问如来出世。本为化生。何故成道自受法乐。答疏言。为令众生等。令一切众生作念。佛尚自爱所证之法。不肯说。将知此法殊胜也。

言律及萨婆者。言律者。即四分律。萨婆多。即就六七日。受解脱乐。后方说法。问何故六七四十二日。游诸法门。以自娱乐。不说法耶。答一谓待五人根熟。二谓令于佛法生尊重。详而后说。三满梵王本愿。梵王愿佛成道。要先请说。章敬云。具有四因。疏显三义。又兼前十地。即是四因。

言又有说夏安居竟方度五人者。即婆沙论一百八十二云。佛于迦栗底迦月旬半八日。度阿若憍陈那。又释律论云。佛与五比丘。四月十六日。结前安居。夏中不得圣道。过一夏。于八月八日。憍陈如忽然见法也。

言十二由经者。即一年不说法也。智度论等者。即计三百五十日周。十二由经至第二年也。

言此诸部等者。此皆窟外窟内结集。宜见各异。不可和会也。

言然今大乘者。经言。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初则思起因行。后得果已。思惟如是事。思惟如是事中。思惟一切众生现苦。沉溺烦恼增多。入生死险道(云云)。又于三七日思惟。设求出要。而行邪行。不求大势佛。又思惟云。我本来为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第一欲拟顿授与众生佛果。神通智慧。不教行行。便交取佛果菩提得否。思惟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斯之类。云何而可度。火宅喻思果化。思而不设。阿耶娘怜儿不交读书。便拟作牵相得否(云云)。第二思与说大乘教。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交闻经作佛得否。答不得。经言。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云云)。乃至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问却入涅槃得否。答已张不卸。覆水难收。羞刀难入筲。第三遍。又思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云云)。初思顿授与智慧。十方佛不喜不出来。又拟说大乘。十方佛亦不现。又更思惟说三乘法。作是思惟时。十方佛皆现。一时出现。欢喜赞叹。梵音慰喻我。善哉释迦文。第一之导师。得是无上法。随诸一切佛。而用方便力。独好不如众丑。

言此说通行者。问法华十地。俱是大乘。何故十地经唯一七日不说法。法华三七日不说耶。答疏言。此说通行等。问提谓经中。亦说三乘得果。何不名通行法轮耶。答彼无三转十二行相也。

经言我所得智慧(至)而可度者。纪国云。此明所思有三意。初二句思惟药深。凡夫以三慧不能知故。即同我身手有力(云云)。次二句思惟病重。后二句经。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类者即流类。如世人言。是何色类。即是如斯等类。此二句经结也。

经言尔时诸梵王者。初禅梵王辅梵众。兼上界梵王。名诸也。

言大自在天者。摩醘首罗天也。梵云莫醘伊湿伐罗。此云大自在。即第四禅色究竟也。

经言眷属百千万。问灵山会上。宁容尔许听众耶。答报化双彰。故容尔许。如下涌出品。尔时佛以神力故。见诸菩萨无量百千万亿国土来者等。若不尔者。极相违。若尔。结集罗汉。如何得知灵山说法列众。有尔许人。答一曰佛加之。二云。此等罗汉。皆是不愚法。信佛言故。信报化故。亦如涌出品菩萨。佛力所加。展转信故。

言今对三乘等者。问如来说法。何故事须待请。答疏言。今对三乘等。若唯菩萨。不假待请。无问自说也。今对三乘。必须要请。如彼洪钟有向。必待扣而方鸣。佛有法深。须待请而方说。若无请而说。企意难生。摄云。为令请者生福故。故十卷金光明经说。请转法轮。能灭谤十二分教罪。

言四天王奉钵者。四天各献一钵。初献金钵。次献银等。佛不受。后献石。或云琉璃。世尊方受。合四为一。此四天王各见佛受自钵。

言佛初不许者。净云。梵王初总相请。不言说大说小。佛初答云。佛法甚深。众生根钝。违请不说。再三请说三乘。世尊方乃许。智论说。初请说大乘。佛不许。后请说三。佛方许故。问梵王何知三乘根异。答二义。一者多是菩萨梵王。二者纵是实报。频见佛出世请说。所以知也。以彼梵王寿命六十个增减劫。于第九劫见释迦。第十劫减见弥勒。

言然下大通等者。问何须天请。答二意。一者。外道多事梵天梵。天既请转。外道亦顺随故。二者。以天胜故。举胜例余请。天请因果。知请转法轮。得大梵福故。又初出家。门徒成就故。

言彼举胜者。何故大通佛唯梵王请说。释迦即通诸天请耶。答疏言彼举胜等。问何故大通佛有子请说。此释迦无耶。答章敬云。大通佛有十六王子请。先请也。释迦佛成道夜。罗睺始生故有异也。

经言若但赞佛乘等者。法华一乘如舟。舟能运载于人。亦能倾覆于人。沉没于人。众生善根已熟。闻大乘生信。得成菩提。若众生根未熟。为说大乘。毁谤沉沦生死。同第二周。若人不信毁谤此经。即断一切世间佛种。顺行速出。诽谤永沈。我若说大法。必谤。则必堕。堕则无益于众生。不如不说法。疾入于涅槃。

言以诸众生处等。即是出家外道。生邪见故。没没无暇。顿能悟大乘法。经言。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坠堕三恶道。

经言寻念过去佛者。问释迦既寻念过去佛。佛佛欢喜否。答心事相知。故欢喜。经云。作是思惟时。十方佛皆现(云云)。十方佛同病相忧。致使知此。

言释迦姓者。糅云。有二义。一在家作轮王之能。二出家有作佛之能。相国云。劫初之时。未有君长。众推有道德者。以为斯契。共立为王。号莫诃三末多。此云大等意乐。大众齐等。乐立为主也。即佛之高祖。以嫡相承。曾无轮坠。共赞能二希。因斯遂姓释迦也。亦有说。昔有国王。正朝之日。问男女曰。汝今富贵因于谁人。长子次子。答王曰。我今富贵。皆因于王。唯最小者言。自是我合富贵。不由父王。王怒罚令出国。于空旷绝人游往之处。王子至彼。未经多时。举国人众。皆来奔臻。空却父王。后郁为强国。父王后命子令归。王言。我子能仁。能仁之姓。从此而兴。佛是彼种。云牟尼寂号者。有二义。一谓能寂照生死恶法。二能证得涅槃圆理。故名寂也。姓号双举也。故言释迦牟尼。释迦姓。唐言曰能。牟尼唐言曰寂。寂而仁字。尽是唐言。据此间道理。即合道善哉释迦。善哉释迦仁只缘呼。不得稳便。所以文字替仁字。故言释迦文。文即仁也。

言法尔随喜者。皆合言善哉。此上十方赞释迦也。次二句劝随诸佛。而用方便力。随过去佛方便力也。

言如音训者。疏主自有经音一卷。别行也。

言引己为证者。问十方佛既赞叹。劝说三乘。未审一切诸佛。自家说三乘否。答经言。我等亦皆得一□等。欲拟劝他。先须自作也。

言归真实以不定者。问十方佛皆具说三乘。是何意。答经言。小智乐小法至诸果。又云。我此九部法。至入大乘为本。又云。唯有一佛乘。息处故说二。

经言虽复说三乘但以教菩萨者。结归说权实意也。经言。舍利弗当知我闻。至南无佛。诸闻之敬赞。闻释迦佛。既蒙化十方佛赞劝。岂不却酬答。俗语云。得他一疋绢。还他两疋绫。释迦佛却赞。经云。舍利弗当知。我闻圣师子。指十方佛。为圣师子。深净微妙音。即是前十方佛赞叹声也。前蒙十方赞言。善哉释迦文。此却答云。喜称南无佛。

言正言纳慕。亦言纳莫。此云敬礼。若言伴谈。或言伴题。此云礼拜。旧云和南讹略也。所言礼拜。只是释迦佛赞叹化佛。称南无诸佛。未必要须礼拜。

言思顺彼行者。有二思顺。一则思顺十方佛权。经言。复作如是念。如诸佛所说。二则思顺十方佛。出于浊恶世。经云。我亦随顺行。

言既遇良缘等者。思者佛思也。有说。一思字属佛。生属众生。思彼所化之生处乎浊劫中。二佛自思身。生在浊劫。如何不以先权后实法教化众生。即是不得于时(山梁雌矫云云)。不是未生。而名思生(取前解)。

言婆罗痆斯者。痆音(如点反)疮痛声也。无歒对故不翻。婆沙云。此是阿名也。去河不远。建立波罗奈城。从河得名。齐州三藏此明仙人初住于此。波罗奈者。初小义。痆斯者仙住义。亦名仙人堕处。若准大集。即名住处。或因堕而住。

言中印度等者。五天竺国之正中。西域记第七卷云。波罗痆斯国。周四十余里。国大都城。名波罗奈城。西临殑伽河。长十八九里。广五六里也。

言畋者(徒年反)。猎之异名。取禽兽也。易云。可以畋。可以渔。高曰原。下曰泽。川中无水曰泽。

言挟猎者。简要云。挟者施功义。若欲猎时。先举兵施功已后方猎。故名挟也。牟云。有二义。一李奇云。天子出兵五挟步猎名挟也。二颜师古云。以绳穿木为栏。遮止禽兽而取之。曰挟。

言燎音(力召反)炉照也。亦(力小反)亦云霄田也。放火也。郭璞云。江东呼猎为燎。即夜猎也。车载炉。炉如风炉。炉中着火照夜猎。名燎也。

言飞矢。放箭也。

言徒属者。无亲曰徒。有亲曰属。徒者同类也。属即父母兄弟等。

言斯辰者。如泣伤至晨者。食时晨。或辰尽一日。日辰食时。乃是合煞。即食时名晨。或晨者尽一日。命终此日晨也。

言充膳者(切时战反)。食也。

言王善其言者。善由用也。

言谁不保命者。保由重也。

言吾王等者。一者自叹。自身不久即死。更不经日即死。名死无日矣。二者。恨王死无日矣。意道何不早死。

言告急菩萨者。有言。急告写错也。勘西域记。急告是也。

言未形之子者。胎子未有形貌可见。故曰未形也。

言驰观者。奔也走也。

言不诚者。诚由信也。

言何遽者(其踞反)。急疾速也。

言王闻叹曰者。智度十八云。说颂曰。我实是人身。名曰人头鹿。汝虽是鹿身。名曰鹿头人。以理言之。非形为是人。若能有慈爱。虽兽实是人。我从今日始。不食一切肉。我以无畏施。且可安汝意。所言王者。名梵摩达王也。

言慈育之心者。慈者爱也。育者生也。无爱生之心。

言即以其林者。散木为林。

言薮者。泽无水曰薮也。尔雅言。十薮云。鲁有大野。晋有陆。秦有阳[邱-丘+(夸-ㄅ+(万-一))]。宋有孟津。楚有云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燕有卧郊。郑有圃田。周有焦使。

言一切义成者。初生之日。诸国及天龙等。贡献于王。王曰。我儿与一切众生为义利。在家为轮王。与一切众生为义利。出家为法王。亦与一切众生。为生利义也。

言忘身殉者。徇求也。殉葬也。亡身求法。不惜身命。

言家族三人者。家宗也。宗尊也。广雅云。家由本也。楚词云。同姓曰宗。异姓为族。族即如王郭当家相似。今言家族者。即约同姓说。据实。同姓异姓总得名族。如言七族。上三世下三世并自身。即七族。若更兼异姓相知。即九族。今约七族说。同姓者名族。三人者。十力迦叶。䟦提。摩诃男。舅氏二人者。即陈如。頞鞞也。

言内则叔父等者。问师子颊王有四子。净饭有二子。悉达多。难陀。甘露饭王有二子。摩诃男。阿那律。据此摩诃男望悉达多。是堂兄弟。望净饭王。是子姓。何以言叔父伯舅。答此依书史中。诸侯仪礼。天子以同姓。诸侯长者为伯父。少者为叔父。以异姓诸侯长者为伯舅。少者为叔舅。今十力迦叶等。望净饭王。如古之诸侯仪礼。同异姓者。故称叔父伯舅。此伯内说。则叔父伯舅。若约外说。即君而且臣也。

言衔命者。衔由承也。

言受乳糜者。糜即粥也。本行经说。尔时菩萨六年满。至春二月十六日时。内心思惟。我今不应不食证阿耨菩提。我今谁边求美好食。食已证取阿耨菩提。菩萨思时。天子知心。往诣善生女持主女二人边。苦告之言。汝若知时求食。食已欲证阿耨菩提。汝等今可为彼备办之。是时二女闻已。喜不自胜。速疾集聚一千牸牛。而构乳。更饮五百牸牛。五百牛乳。饮二百五十。二百五十牛乳。还饮一百二十五。一百二十五饮六十。六十牛又饮三十牛。三十乳饮十五牛。后构下十五牛乳。而煮乳糜。其彼二女煮乳糜时。现种种相。或复出于满华瓶相。或现功德河水渊相。万字功德。千转轮斛。饮牛象王鱼大夫。帝释梵王。或上或下。高一多罗树等。现如是相貌已。善生观瞻已。作如是语。希有希有。是难得此乳糜而食。彼人食必当证甘露妙药。即将金钵蜜和乳糜。向尼连禅河浴已方食。即弃金钵河中。菩提树下。证大菩提。钵即龙王收之供养。帝释夺之。别抄说也。

言捐功者。捐由弃也。

言猖蹶人耳者。蹶者失却。即唱狂颠蹶也。

言遁者。遁由隐也。

言曾碜切者。碜字。牟云。土边作(初朕反)甚也。无名边作者也。

言郁头蓝子者。智度论云。陀罗似仙人。此言猛盛。当时太子欲六年苦行时。先于郁头蓝子所。学非想定。知非想定不究竟。舍之而去。郁头蓝子语菩萨曰。汝决定成佛。愿相救度。菩萨辞之而去。又至阿蓝迦蓝所。亦尔后成佛日。思之欲度。空中有声。告曰。命终已来七日。西域记云。佛坐东度𦱤河池。至大林中。有大石柱。是外道入定。乃发恶愿处。郁头蓝子既具五通。坐得非想定。摩竭王特深崇敬。每日请于宫中供养。外道凌空而往。王出游云。令一小女承旨。瞻仰如仪。大仙至已。平捧而置座。既被女人染着。起于欲想。退失神通。饭讫言归。升空不得。遂诡谓女人曰。国人愿睹闻之久矣。外道从门履地而出。林间宴坐。心驰外境。闻林间鸟啭及池鱼鳖声。情散心乱。乃发恶愿。愿我当来为暴恶兽狸身鸟翼。食彼生类。既发愿已。忿心渐息。勤求须臾。复得本定。不久命终。生第一有顶定。寿命八万劫。天寿毕已。当果昔愿。得此弊身。煞诸鱼鸟。作无量罪。堕三涂狱。

言阿蓝迦者。讹也。正云阿罗茶。此云逢遇。问初成道者。何不说耶。至三七日。方生悔根。答妙音云。初得法时。受重法故。多日思念。尚不及起求饮食之心。况能起心。为他说法。又云。佛初成道。未建立三聚差别。未知所应化导等。

言身莹者。或作蓥饰。

言心期已退者。本拟出家。金时不辙。名已退。或云已返也。

言五人忘制者。婆沙云。尔时五人忽遥见佛。遂共立制。彼乔答摩懈怠多求。狂乱失至。空无所获。而今复来亦相呼诱。我等宜各勿与言谈恭敬。问信但敷一坐。任其坐与不坐。尔时世尊渐行近彼。威德所逼。令舍本期。不觉一时从座而起。趍走迎逆。合掌归敬。于中或有敷座者。或有取衣。或取佛钵。或取净水。或有净足。佛作是念。如是痴人。自立制约。须臾还破。

言又经云释迦过去者。度五人缘也。往昔阎浮提有大国王。名设头罗健客。国人饥役。欲得鲤鸟肉食之。即差王舍位。发愿为鱼。投水而死。为大鱼身。食者皆愈。经十二年。翻覆食之。竟不能尽。时诸众生食鱼肉已。皆生慈悲心。命终之后。并得生天。尔时王者。今释迦是。五人先食者。陈如等是也。

言五人中者。一陈如。二十力迦叶。三頞鞞。四䟦提。五摩诃男。问五人为复一时悟道。为复先后。答案五分律。弥沙塞律云。陈如初悟。頞鞞十力迦叶次悟。䟦提摩诃男二人后悟。婆沙云。陈如见谛时。余四人在四善根位。

言安居毕者。八月八日。方得道迹。

言诸法寂灭相者。即是真如法也。

言不可宣者。论云。假智及诠。不得自相。唯于诸法。共相而转。

言无名相法等者。乃是强以名字说。但令因诠悟道。非体可说。就有为依他。尚非名言可得。况圆成真理。而可言宣。故涅槃云。是大涅槃。强而立名。

经言是名转法轮(至)差别名者。是佛宝所转四谛法。名法宝。陈如等五人得圣果。名僧宝。所以疏言三宝遂兴也。

言俱舍论第二十四者。问科中既明婆沙。宁引俱舍。答梵云阿毗达磨俱舍。此云对法藏也。今对法论。即大婆沙。所言藏者。彼之坚实殊胜之义。今取彼义。以成此论。故云俱舍。对者是慧。能对观四谛。能对向涅槃。故论彼云。净慧随行。名对法。及能得此诸慧论。摄彼胜义。依彼故。此立对法俱舍名。简要科云。初一偈解异名。后一偈叙轮处所。疏中意正要后一偈。初偈相从来。缘彼初偈是法轮异名。所以引来和会也。

言所说者。问梵轮有何以名。答有三异名。一名为沙门。二名婆罗门。三亦名梵轮。问何名梵轮。答真梵所转故。且初句云。所说沙门性者。指俱舍论文也。问疏中总未说。如何言所说。答俱舍中前文。解沙门义。初二三果。总名沙门。缘向前说了。向后徴云。所以沙门何性。答净道是沙门性。问沙门有异名否。答有便引所说沙门性。亦名婆罗门。亦名为梵轮。真梵所转故。问此中说法轮义。何故引说沙门性。答彼论释云。诸无漏道。是沙门性。怀此道者。曰沙门。沙门者息恶义。以能勤劳息诸恶法故。法菀云。恶体不起。名息恶。恶即息。若能息名息。息是圣道。所息即恶之息(依主也)。若无漏智起。能息烦恼。有损坏义。故说沙门性。便是法轮义相应也。如今师僧名沙门者。行沙门因也(□沙门性也)。

言亦名婆罗门者。意道前说沙门性。亦得名婆罗门。若同人问。相向上说。沙门剃发。婆罗门长发不出家。若约义论。一种也。息恶名沙门。净行名婆罗门。无间道名息恶。解脱道名净行也。沙门息烦恼也。婆罗门名无烦恼也。所以说沙门。亦名婆罗门(上二句约法体说)。

言亦名梵轮者。约能轮人说。即前净行及沙门性为所说。所轮之法。推功归本。谁为能说。谁为能转。答即如来真实梵王。为能转也。故名梵轮。

言真梵者。问如何唤佛为梵王。答疏言。真梵所转故。如来与无上梵德相应。名梵也。所转法轮。名为梵轮也。问何名真梵。答梵谓慈悲喜舍。凡夫二乘所起四无量。不能真实拔苦与乐。但名假梵。不名真梵也。如来所有四无量者。真能拔苦与乐。故佛独名真梵也。亦同瑜伽第四云。若有漏修四无量成大梵福。若无漏修四无量成如来。如来是真梵也。真梵虽通三乘。意言疏中唯取为真实梵王。名为转也(上解轮异名下说轮处所)。

言于中唯见道者。问前来沙门婆罗梵轮。三名虽别。与法轮体无有二。总名法轮。若尔。三道之中。在于何处。答疏言。于中唯见道。说名为法轮也。简修道无学道。故置唯言也。

言说名法轮者。问何名法轮。答婆沙一百八十二云。此轮是法所成。法为自性故名法轮。如世间轮金所成故。金等为性。名为金轮。铁所成故。名为铁轮。以法成故名法轮。或可此轮能治非法轮故。名法轮。非法轮者。谓布剌拏等六师。所转八邪支轮。名非法轮。问何故唯取见道。名法轮耶。答婆沙师以见道中所转法轮。有速疾等五相似世间轮故。唯依见道。立法轮名。若修道无学道。不具此等相也。

言由速等似轮者。谓此见道所转法轮。有速疾行等。五种之相。如世间轮。名法轮。婆沙师义。等字等余四义也。

言或具辐等故者。此妙音尊者义。等字谷辋(上解颂了。下解长行)。

言即于此中者。相国云。即于此真梵所转法轮中。唯依见道。立法轮名。此婆沙师。许沙门性通三道。总名沙门性。若言法轮。唯在见道。不在修道无学道。又大法轮者。须具毂辐辋三圆满义。唯八支圣道则有也。余七觉支十无学智。则无圆满义。所以唯依见道也。

言世尊有处说法轮者。即鹿野菀中名有所说。

言如世间轮者。四个字。疏本有无不定。章敬云。本论中有如世间轮五个字。疏文若无。文义便隐。见道似彼。故名法轮。问如何道与彼轮相似。答神云。一由速疾故。似世间轮转。圣王金轮。旋绕四洲。有速疾相。

言谓见谛道等者。问见道如何与彼相似。答疏言。谓见谛道。速疾行故。似彼轮故。方言谓见道等。见道无漏智巡四谛。断四谛下惑。如一弹指顷有六十五刹那。见道只有十五刹那。断分别烦恼尽。不同修道。出观入观。多时容预修故。或大乘只一刹那也。

言有取舍者。有取前舍后故。从东洲。舍却东洲取南洲。西北亦尔。舍苦谛等境。取集谛等境。舍苦法智忍。取后苦法智。舍苦类智忍。取苦类智。或取灭道。舍其苦集。

言降未伏者。如转轮王行到东洲。南洲早伏。行到南洲。西洲早伏。行到西洲。北洲早伏。或能降已伏。能摧未伏。法轮亦如。正断见惑时。有降修惑之势用。或无漏圣智。能降已伏见道烦恼。能摧未伏修道烦恼。又苦法智忍断欲界惑时。从上二界苦谛下烦恼已伏讫。早不起名降未伏。

言镇已伏者。如圣王轮。降伏诸国已。住王顶上。名镇已伏。故已被降者。更不敢起逆心。无漏圣智断烦恼已。不离圣者心顶之上。名镇已伏。已断烦恼。永更不起。名镇已伏。颂言。诸惑无再断。离系有重得。问如何得有退法罗汉。有宗。退果不退根。如涅槃说。瞿羝比丘得罗汉果。而起欲贪染想。因退所证。直至初果。凡经七返。方始觉悟。欲持刀自害等。答依未来世烦恼已断。不再起。若依大乘。六罗汉退定也。

言上下转者。如圣王轮。四洲之内。有人不伏。轮到彼处。或上或下。而能摧之。又如世间车轮。从上至下。着地了。着地了却上。上了却下。无漏圣智起来。苦法智忍苦法智。断下界苦谛烦恼。名向下转。苦类智忍苦类智。断上界苦谛下烦恼。名向上转。以上三界定地。合为一故。

言故显宗云等者。即众贤论师所造八十卷者是。牟云非也。案藏中。显宗三十卷是众贤造。八十卷是正理。此证前来有取舍及上下转等义。贺云。此显宗证四谛理十六心前后即不得俱时。便有取前舍后。如是五个行相。

言四谛理等者。牟云。小乘人见道时。其实三界所有分别烦恼。一时顿断。观心粗故。将谓是十六心三乘见道。皆一心故。

言尊者妙音等者。糅云。迦湿弥罗国五百罗汉。共造婆沙。于中四师而为上首。即法救尊者。觉天。世友。妙音等。诸余罗汉每有解释。皆于四人边呈评其可否。彼论往往言评曰是也。比印度境健陀罗国。有婆罗睹罗邑。中有牢睹波罗汉。化波你尼仙后进之处。有大罗汉。自迦湿弥罗国。游化此方。便偈见摇训稚童时。罗汉谓梵志曰。何苦此子。梵志答曰。令学声明。业不时进。罗汉遛迩而笑。梵志云。慈慜为怀。见苦宁笑。罗汉曰。汝颇闻波波你尼仙制声明论。垂训于世乎。波罗门曰。此邑之子后进仰德。像设由存。罗汉曰。今汝此子。即是彼仙。问既是制论之仙。何得业不时进。习种姓义宁成。然则世界文词。徒疲切绩。岂若如来圣教福智宜滋。西域记说。昔者南海之濵有枯树。有五百蝙蝠。于中穴居。有诸商侣。止于树下。聚积樵薪。止宿燃火。烟𦦨渐炽。枯树遂燃。时商侣中有一人。夜后讽诵阿毗达磨。诸蝙蝠等。虽为火所损。爱乐法音。忍而不去。于此命终。随业受生。故得人身。舍家修道。以承闻法之声。聪明利智。并证圣果。为世福田。迦腻色迦王。与胁尊者。招集五百贤圣于迦滋弥罗国。作婆沙论。斯并枯树之中五百蝙蝠。余虽不肖。是其一数。斯则优劣全异。仁今爱子。可许出家。

言如世间轮等。定之中等取毂辋也。

言八支圣道似等者。此即证如世轮。为所似。法轮为能似也。见道有此圆满义。名轮。所以取喻。如世间轮。然俱取五义。名为法轮。是余罗汉义。今此妙音有异于彼。立义虽似。然俱于见道。名为法轮故。婆沙云。何故唯说见道名轮耶。答彼有九师。第九妙音云。八支圣道。展转和合。一时至他相续中转。故名法轮。此八支见道位胜。是故见道独名法轮也。

言谓正见等者。相国云。正见正思惟正勤正念等四。要依于戒。而方具此四。故似于辐。依毂而有。故小乘宗。戒正见等四。事须依戒方有。如世车辐。事须依毂而住也。正语正业正命。以戒为体。戒是行所依处故。如世车毂。与辐为所依故。正定为辋。能摄正见等四。念不散乱。如世车网。能摄辐故。更有配云。一云正见正思正勤为辐。正语正业正命如毂。正念正定如辋也。二云。思勤念如辐。语业命如毂。定见如辋。三云。唯正命为辋。今同此解。

言宁知法等者。此亦俱舍文。彼婆沙师自为问答。彼论自问云。宁知法轮唯是见道。答彼婆沙师自答云。憍陈如等见道生时。说名已转正法轮故。如来第一示相转。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如来问云。我以转法。比丘解否。陈如答言。我以解法。陈如至见道。余四人在四善根位。后陈如至中二果。余四人入初果。陈如至无学。四人至中二果。问初转法轮时。亦与八万诸天。亦同见法。何唯但说五人。答此中但说正所为者。诸天因五人得闻。非正所为。又言若于是处。名转法轮。谓虽天中有证甘露。若于人中无者。便不名法轮。是故但说为五人转法轮。问五人皆见。何独陈如。答陈如先见。故余四人。在四善根位故。

言说名已转正者。陈如亦入见道。我已解法。地神便告四天王天如。是展转。地居告空居诸天。唱言。世尊已转正法轮故。故知见道名为法轮。问会中亦有诸天传声。何故唯说地神。答一地神缘近世尊坐。二最先发声。次第法故。问何故发声只至梵天。答以梵王请世尊转法轮。声至梵世。令梵天闻。深生庆喜。问若唯圣道。是名法轮者。即菩提树下。为商人说法。已得名为转轮。何故至波罗痆斯法轮。方名为转(约佛难也)。答转有二。一自。二他。佛以饶益他为□事。今依他说。问若他圣道起。名转法轮。何名佛转。答依能转说。谓彼身中虽有圣道。如来若不以言说。为其转因。彼自圣道无因生故。彼圣道生。皆由佛力。是故说佛名转。如转轮王宝。王未以轮置于左右手转之。即诸天神亦不能转。问若为他说。方名转者。第二七日为提谓。授三归五戒说法。有大众部等说。佛一切言说。皆成法轮。答彼未三乘同所观谛。非通行故。今约三乘通行也。

言依经部宗等者。天亲菩萨。本是健驮罗国人。于经部宗中出家。后往迦湿弥罗国。习婆沙义。随听随结。日一偈。成六百行。然于偈中。赞以经部义。破于有部。缘天亲论主。以经部义。难悟入尊者。往尊者往通不得。入定观之。乃知以经部义。暗破有部宗。乃语天亲曰。汝速归国。未离欲者。恐相害耳。天亲遂以赤铜叶。写所结颂。欲将归国。弥罗国中。有宗罗汉。秘所造论。敕药叉神。不令论出。天亲遂记已归。于时有宗相贺而喜。有宗盛矣。悟入曰。彼天亲者。意弘经部。破汝有宗。偈致传说之言。似相调耳。如其不信。请释即知。有部罗汉。乃齐金帛。请天亲自释。释中果如所说。此则经部破有宗义也。

言三转行相非唯等者。此正破前妙音云。法轮唯在见道。憍陈那等见道生时。说名已转。天亲破云。非唯见道故。

言如何可说者。即是天亲论主立理。

言是故唯应即此三等者。一自三转。二他三转者。初印相转。如实了知。是苦圣谛。如实了知。是集圣谛(云云)。印四谛相故。名印相转也。二应修转。此是苦。我应遍知。此是集。我应遍断。此是灭。我应遍证。此是道。我应遍修。三已作转。此是苦。我已遍知。此是集。我已遍断。此是灭。我已遍证。此是道。我已遍修。二他三转者。一示相转。此是苦圣谛。此是集圣谛(云云)。二劝修转。此是苦。汝应遍知。此是集。汝应遍断。此是灭。汝应遍证。此是道。汝应遍修。三作证转。此是苦。汝已遍知。此是集。汝已遍断。此是灭。汝已遍证。此是道。汝已遍修。问曰。一一谛下有四行相。谓眼智明觉。四四成十六。三转合有四十八。如何言十二。答且一谛下有四三转。言十二。以数同故。且言十二。据实。有四十八。若竖而论之。言十二。横而论之。有四十八。此是苦。眼智明觉。此是集。眼智明觉(云云)。二此是苦。汝应遍知眼智明觉。此是集。汝应遍断眼智明觉。此是灭汝应遍证眼智明觉。此是道。汝应遍修眼智明觉。三此是苦。眼智明觉(云云)。然眼智明觉。小乘宗中解。于见道中。法忍名眼。法智名智。类忍名明。类智此名觉。别知四谛也。又解。亲见名眼。决断名智。照了名明。警察名觉。若大乘。一无漏智。总名法眼。依去来今有差别故。非于一谛别起四智。由真见道唯一刹那。不同小乘上下别观。

言通三世者。缘过去名智未来名明。缘现在名觉。通缘三世名眼。眼是总。余三是别。问苦集道三。是有为。通三世智缘故。彼境名智明觉。灭谛是无为。无来无去。如何言三世。答依诠而显说。亦通三世。能智缘彼灭谛。名智明觉。此解未解。二烦恼名证䨱障。灭谛烦恼通三世也。无漏智缘着过去烦恼。名智。缘着未来烦恼䨱真如。名明。缘现在烦恼䨱真如。名觉。故立三世。所以疏言。是故唯应即此至正理。此是教法轮也。问行法向上。有摧坏义。可名为轮。如何教法。亦名为轮。答教法向上。有可说义。有可转义。故名轮故名转。

言可应正理者。应三转道理也。

言云何名转者。问教法既名轮。如何称转。答疏言。由此法门等。相续者身义。令解义故。出世尊口。入陈如耳。故名转也。

言或诸圣道者。天亲第二义。此解行法轮也。

言于所化者。则陈如是也。

言身中转者。解转义。即是无漏智起现行也。

言于他相续者。问经部义既许通三道转。名法轮。如何世尊为陈如转。初入见道。便名法轮耶。答疏言。于他相续等。但见从来总未曾转。今日方转。名转初也。有解。对后二转说者。非也(上天亲难了下众贤救)。

言此有释言者。众贤论师也。天亲既以经部义。破有部宗。因此多年其义不行。众贤慨其破斥。救萨婆多。造八十卷论。名俱舍雹。后从迦湿弥罗国。以雹系在象首上。以俱舍论系在象尾。逼逐天亲。欲求面破。天亲回避。常挍一程。从之不及。天亲门徒。谓其师曰。何故回避众贤论师。天亲曰。如师子王避豕。远近方胜劣。智者应知。后众贤因遇痢疾。遂赍金帛及所造论。以达书于天亲。我所造论。愿见观览。可即与之进得遂流行。如其不然。甘从灰烬。天亲览曰。已此即正顺我宗。遂为改题。为顺正理论。即今藏中现有。然众贤论师总讳却。唯依见道名法轮者。非萨婆多正义。此言唯依见道名法轮者。是我大婆沙中不正义也。非萨婆多本意。

言杂心亦叙等者。问杂心论中。亦言唯于见道立法轮名耶。答疏言杂心等。亦是我宗中不正义。婆沙论中。既是不正义。向杂心中说。岂是正耶。

言俱舍复云或者。引俱舍。证有部宗中正义。或诸圣道者。即见修无学三道。正名法轮。故名诸。是萨婆多本意也。此上正理师所认义。

言故显宗云毗婆者。疏主自解也。亦叙婆沙本意。牟云。言以三周者。或云以三说转者谬也。

言于他相续见等。问既若法轮通三道转。如何初入见道。佛问解否。答疏言。于他相续等。且约初转入圣说。未是果圆满转。此会通不唯见道独名法轮。

言非唯见道八正等者。问婆沙中既言唯见道立法轮者。是不正义。莫妙音毂辐辋三。莫是正义耶。答疏言非唯见等。此妙音将毂辐辋三。唯见道立。亦头破也。

言成实论说等者。摄云。捡彼论上下。无如疏引。然疏主取意而说。彼论二十三。三慧品。相依生起尽。是约见道。已说三转也。又一谛品云。问若不以四谛得道。当以何法得道。答曰。一谛得道。谓彼灭谛。如经中说。行者观此五蕰无我故。如瓶中无水说为空瓶。如是五阴中。无有神我故。故名为空。相国云。初转至五停心观。生闻慧。第二转至总别念观。生于思慧。第三转至四善根位。生于修。唯观灭谛。唯观蕰中。无我行相。但作空而转。无别十二行相。经部师子曰。末师义。本数论中出家。同小乘许见道前有断惑道故。从五停心等观。有转义故。

言今者大乘总等者。瑜伽解深密法华。皆明法轮。然大小乘皆说有通别。大乘通者。谓七觉支及八圣道。通见修无学。唯十智在无学道。不通前二。与小乘同。若大乘别者。七觉支在见。八圣道在修。十智在无学。若小乘别者。八圣道在见道。七觉支在修。十智在无学。通即大小皆同。别即大小有异。十智唯在无学。大小皆同。

言轮自性者。初自性。顺众贤。后八支顺妙音。问云何顺彼小乘宗说。答总贯诸文。是故顺。今谓不然。疏中二解。初约三道别修行相。后约总修配毂等相。名数不同。岂得说名顺妙音解。况疏自言不同小乘也。若言前解约别修论。何故疏言通见修等。答彼论法轮不唯见道。非约七八三道通修。

言择法觉支者。见道法轮七觉支中。以择法觉支为体。择法即是见道中无分别智。名择法觉支。修道法轮。八圣道中正见为体。无学道法轮。以十智中正智为体。所言七觉支。谓择法精进喜舍念定轻安。觉者是智慧。支者分义。择法一种。亦觉亦支。余六是支非觉。以助觉故。或觉相应性故。八圣道者。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圣道。正者圣也。道者游履义也。大乘修道八圣道。于支中唯取正见一法。为轮自性。体是慧故。潞府兼取正思惟。今唯取一法。克实体。唯是正见。十智者。依小乘说。谓苦集灭道智为四。法智类智世俗智他心智为四。尽智无生智为二。是为十智。问无学道中有十智。今何圣证智为轮自性。答即是尽智无生智。令名正智也。问何故此觉支中唯取择法觉支。八正中唯取证见。十智中唯尽智无生智耶。所余七中六。八十七。十中八。何故不取。答能断惑相者。正是法轮。此之三种。体即是慧。观能断惑。故得为体。余法但是助断也。三道之中。前二道中。一一皆具七觉支八圣道。无学中亦具此二也。佛位之中。若不具足者。佛位应无七觉支八圣道。问十无学智。莫通见修有耶。答唯佛位有。不通前二也。后必带前。前不必带后。

言正见正智等者。牟云。此等字。但是结前三义。如人告身名等。但是向内等。非向外等。只等三道。非是摄余名等。此约克性。余道支等。入余文故。

言瑜伽九十五云正见等。问疏主如何得知正见正智是轮自性。答疏言。瑜伽九十五等。所成性者。由是道前资加二道为能成。见道为所成也。见道为能修。修道为所修。修道为能学。无学为所学也。无学中菩提为能成。涅槃为所成性也。此大论引文齐中间。以显初后。举修道八正道中正见等。取见道择法。及无学道中正智所成性者。即是果上菩提涅槃也。

言自他三转者。世尊中从因至果。自有三转。通见修无学道故。诸圣慧眼。谓四谛下无漏道名真圣慧眼。谓眼智明觉等。问因中有摧坏义。故可名转。果中无摧坏义。何名轮。答果中镇已复故。圆满义故。亦名为轮。

言俱舍亦云等者。证三道法轮也。

言或体唯圣八圣等者。彰轮自性。前来自他三转。通见及修。自他之中通见修。见修之中通自他。已上唯依通行相出体。七觉支八圣道。皆通三道(上通修。下为别修行相)。依八圣道出体。以八圣道具毂辐辋三圆满义故。此通妨难。难云。若大乘见道。唯取七觉支。为轮自性。如何得具法轮义。无毂辐辋故。若疏云。或体唯取八圣道等。

言正见正思惟者。正见是体。正思惟是用。体用俱是慧。故名根本。如轮毂也。以慧简择。择方能持戒者。正语正业正命。以戒为体。戒为轮辐。戒从慧有。如辐依毂而有。戒既清净。定即现前。念能忆持。勤复遍策。定则专一故。能摄录余众行故。如辋摄辐。不令杂散故。

言不同小乘者。简异也。不同小乘。配毂辐辋三名。不同有为乘中慧为最胜。若不先慧。即名乘缓。自利行中。戒为首唱。若不先戒。即名戒缓。是故大小不同。问一种取八支圣道圆满名轮。大乘少乘何别。答一约体别。大乘取慧为毂。小乘取戒为毂。于中别配法数多小。亦不同也。二约道别。小乘别修行相。八圣道支在见道。七觉支在修道。大乘七觉支在见道。八圣道支在修道。大乘七觉支中。喜觉支顺欢喜地故。于初地见道修七觉支。八圣道支在修道。正语正业正命是三业。菩萨习万行。必依三业故。又思惟支顺彼十地菩萨。利生说法故。修道修八圣道支也。

言此八圣道别者。问大乘中此八圣道。唯在修道。何因今说通三道耶。答此八圣道支有别。若据别行相。八圣道支唯在修道。若据通行相。八圣道支通于三道。见修无学故。若不尔者。世尊应无八支圣道。若论通修。大小并同也。

言谓能生后圣道。后圣道者。即是见道也。教是见道已前教也。此教能生后圣道故。得名法轮因也。第一因闻得生闻慧。因闻慧生得思慧。因思慧生得修慧。此资粮加行位中。闻说此是苦此是集等教法。及有漏闻思修三慧为因。能生见道无漏圣智为果。或修为因。佛果为果。令此二种为因。无学道为果。又若不闻教。如何见理。若不见理。如何行。如何证果。故教为因也。

言诸教者。教既不一。名诸教也。或教通三道。转亦得名诸教。

言无量义经者。问如何将教为法轮。答疏言。无量义经等。

言诸经论者。即金光明经名法轮。说三转法轮。谓转照持。又下言。昔于婆罗奈。乃至复转无上最大法轮。

言俱舍亦者。此证法轮因也。教为起行因也。

言名得所得者。所得是能得家所得。能得是所得家能得。能得之方便。方便即是因也。所得是果。能得是所得家之方便。依主也。

言前为后因者。教则唯因非果。佛果则唯果非因。故名前为后因。或第一教为因。闻慧为果。闻慧为因。思慧为果。思慧为因。修慧为果。有漏三慧为因。见道法轮为果。修道为能得因。果中菩萨烦恼是所得果。或解。果中菩提犹自属三周。十二行相中收。犹是能得方便也。烦恼是所得果。

言合为果因者。化度云。即前有学位中。若因若果。皆与无学为因。故名合为果因也。

言又云三周正转者。问此解与前解何别。答前解兼通见道前。但是因皆引来也。此后解只取见道修道。第一转第二转望第三转为因。故名方便也。

言随其次第者。总将三转次第。配智见现观也。所言名为方便者。此有三解。初顺次第配。智字配见道。见道中苦法智也。见字配修道。修道中八圣道中正见也。现观二字。配无学道中有究竟现观。二者逆次第配无学。无学道中有尽智无生智。配智也。见者配修道。修道中正见。现观者配见道。见道位中亦有无漏现观。名现观。三者亦依次第配者。金云。见道有三。见道中正智名智。后得智名见。证理名现观也。修道有三者。本智名智。后智名见。证智名现。三无学道有三。本智名智。后智名见。究竟名现。此观引论者。意取为得所得方便。方便两字是法轮因。问如何智见现观名得方便。答有二解。一无学道中。菩提智为能得。方便法为所得。二菩提智向上初得之时。一念心为能得方便。后两念已去为所得也。今疏中意。只是智见为因。现见为果。见修为因。无学为果。论中言三转。总为方便。方便者因义。此据总相说。

言三轮眷属者。意者除智已外所有俱时五蕰等者。皆名眷属。

言谓诸圣道者。三道不一。名诸也。见道之中。除择法觉支。修道中除正见正思惟。正见是慧体。正思惟是慧用。俱是慧故。无学等道中除正智。此三自是轮自性收。余法助伴五蕰等。尽是轮眷属也。

言瑜伽等说圣所等者。即是色蕰。此有三名。一旧云道俱无表。即取俱时现行思。有防恶。立名也。新名道共戒。体是无漏。亦名圣所爱戒。圣人保重故。此初解唯取道共戒也。二化度云。圣所爱戒。谓定共道共戒。体是无漏。圣所保爱。若有漏戒。圣所猒恶。今唯取无漏戒。

言及信等法者。信即四不坏信。信现观也。即唯识论六现观中。第二信现观也。等者等取二十二法心心所也。

言助道除惑者。有说圣所爱戒助现观。增明信等法。助道断惑。此解不义。意言戒及信皆助观增明。助道除惑。彼正智不能独断。如金轮宝降怨歒之时王之千子亦同降也。

言法轮境者。如世猛将破贼之时。即青渠黄䔒为破贼之境也。

言谓四圣等者。四谛之理。是断烦恼处。名之为境。如世居王降伏诸国。烈阵煞贼之处。名之处境。三乘之人同观四谛理。名之为境。三乘之人同断四谛下烦恼。名之为境。虽同观四谛。今据增胜而偏说之。声闻人缘四谛为境。缘觉之人观十二因缘为境。菩萨人观三性三无性为境。

言瑜伽又说者。前轮因中文已引了。今取方便家果。前取于因。今说于果。所望别故。

言此经亦说者。尔时大通智如来受十方。至所不能转。

言解深密等者。经云。初于一时。以四谛相。转正法轮。次于一时。以隐密相。转正法轮。世尊于今显了相。转正法轮。即是非空非有教。第二时中说三无性。即隐密说。说隐密言。非显了义。第三时中。无即遍计。有乃依圆。故是显了。

言瑜伽说为得所得者。谓大菩提为得□方便因所得。即菩提。涅槃果所得。是能得家之所得。是所得家之能得。故名得所得也。此有二解。一菩提涅槃俱是所。二涅槃为所得。菩提为能得因。

言后又说四沙门者。依小乘虽烈四果。意取有学为因。无学为果也。前三果能得方便。第四果所得也。

言所摄受者。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所摄受为果。能摄受即方便也。

言又三周等者。今唯取所得。不取能得。能得属前法轮因也(上来有五)。第一轮自性克实名为轮。第二法轮因方便名为轮。第三轮眷属助伴名为轮。第四法轮境境界名为轮。第五行法轮果所得名为轮(列五名了)。

言然此五体等者。教理行果为体也。即摄取前五法轮。一者。教摄法轮。因中一分教。及果法轮中一分梵音声相。并是教收也。二者。理摄法轮境及法轮果中涅槃理及四谛理也。三行者摄取法轮自性一分。谓见道中择法觉支。及修道中正见。并法轮因中闻思修三慧。眷属中一分唯。取因位。眷属助伴五蕰。并是行行中收。四果者。摄取法轮果中菩提涅槃。并梵音声相。并摄取自性中一一分。谓正智。及果中轮眷属五蕰。并是果摄。又前法轮因即是教。法轮境即是理。法轮自性及眷属即是行法也。轮果即是果法也(配五般若)轮自性即观照。轮因即文字。轮眷属即眷属。轮境即境界。轮果即实相般若。

言梵轮者。是人轮者。法梵之轮故(依主)。

言梵增语者。章敬三解。一如来非梵非不梵也。为化物故。强因于梵。故名增语。二唤佛所转法。名梵轮。增语者增加。法体本来离言绝相。无言无说。方是不增。今以名句向上安置梵轮名字。增加其语故。名梵增语。三增者无上义。唤如来作梵。缘与无上梵德相应四无量心。名梵德。一切众生声闻二乘虽有慈悲喜舍。是假非真。到佛身上。慈悲喜舍真能拔苦与乐。慈悲喜舍名梵德。就中佛身上最殊胜故。名梵增。佛所说法名梵增语也。问前来偈中有三名沙门性婆罗门。此中何故不解空。解梵轮。答缘沙门婆罗门向下无轮字。故不解也。唯梵轮法轮有轮字也。

言二名法轮者。如金轮王轮。金为能成。轮为所成。择法正见等为能成。轮为所成性也。若小乘宗。若有戒。万善因戒而生。即正语正业正命此为三毂。正见正思惟正勤为辐。正念正定为辋。若大乘宗。正见万善依见而生。所以将正见正思惟为毂。正语正业正命为辐。正勤正定为辋也。以法为轮。故名法轮。法即是轮(持业)。轨谓轨则。令生物解。持则任持自体也。无漏智是体。摧坏等义是用。此三道法轮皆有轨持义。不但摧坏。亦有轨持也。

言一圆满义等者。谓七觉支中择法等及八圣道支。具毂辋辐。圆满义故名轮(如前广辨)。

言或择法觉等者。问八圣道支具圆满义。可名为轮。若七觉支不具圆满。何名为轮。答疏言。或择觉等支。见道中七觉支。断分别别烦恼。证理断惑。名体用周备。此七觉支三道皆有体用。问果中不断惑。如何有体用耶。答果中证理尽分。达事尽分。亦名为轮。问若尔。因中证理达事未遍。因智未满。应不名轮。阙满义故。答此亦不然。但约有体有用。即是周备圆满名轮。谁言种智皆圆。若不尔者。见道何名法轮。疏主岂不智。因智未圆。意者但取圆满义。不唯八道。即彼七觉支等亦有体用圆满义。疏主意者。若但以毂辐辋三义名圆满者。恐失前三道自性义。故以体用。而解圆满也。

言此四种法者。即教理行果。若伏教也。若断理也。若助行也。若正果也(上配为正)。若据此中。疏意前来不说教理行果。忽然此间配。有似孤起。但是无漏智具此四义。名摧坏义。且若伏伏现行。若断断种子。若助心心所。若正无漏智。智体能正断智眷属为助断故。牟云。若伏若断。约烦恼说。若助若正。约能治说。助即眷属。正即自性。意将此二望彼烦恼。皆有伏断。故名为摧也(不尔无行相更问)。糅云。此四皆通本后二智。于中本智正断迷理惑时。兼伏迷事。同时五蕰名助。后智不断迷事惑时。兼伏迷理亦尔。应作四句。一伏非断。地前。二断非伏。金刚无间道。三亦断亦伏。初地已上。金刚无间已前。四非伏断。诸凡夫。

言三镇过义者。无学道中。虽不断惑。镇已伏故。如转轮王。金轮住王顶上。摧已伏之者。悉皆不起。今此无间道断二障永尽。解脱道镇令不起。无间道如驱贼。解脱道如闭户。闭户即是镇遏义。

言令势转远者。已断烦恼。永住不生。名远。有二。一令惑转远。惑既伏已。圣智增明。能治力强。说彼名远。如言日能消恶。二者。智力转远。又彼治已。念念落谢。望能治道。亦得远名。如言智随果长。即转齐也。

言四不定义者。如车造了不可停住。须有运动。法轮亦尔。从自见至自修道。从自修至无学道(上自三转也)。

言从自无学智者。他三转为陈如也。佛将心中所解之法。与陈如说。令陈如身中三时智起。转自解心。入他人身。他从言教解于谛理。即同陈如。入见道已去。从于谛理起于正行。即是从自见至自修。从自修至无学。

言如是展转者。即陈如当来成佛。复为他说。他得果已。又为他说。名展转故。名不定也。

言如转轮王者。举喻结四义。一如转轮等。结前圆满义。二能降未伏诸烦恼故。结前摧坏义。三能镇已伏等。结前镇遏义。四往复故。结前不定义。

言往复往者。如来置圣道于陈如身。已是一重往。陈如又随转置余身中。又是一重往复重也。

言瑜伽论说等者。证不定义。即世尊为陈如说。陈如为他人说也。

言法即是者。此中所转法。法即是轮。持业也。

言转者。问法既名轮。如何名转。答疏言。转者。动也显也运也起也。

言动宣言教答疏言。动宣言教。即是世尊言。此是苦。此是集等。宣说教也。

言显扬者。问何名显。答疏言显扬妙理理也。

言运圣者。问何名运。答疏言。运圣道于声前行也。

言起真智者。问何名起。答疏言。起真智于言后果也。即配教理行果。

言运圣道于声前者。潞府云。听人圣智。起于说法者声之前。此相对名前也。起真智于言后。前后名后。若约陈如一人说。见道起时。此则相对名前。名运圣等。若约如来声也。落谢过去。余之四人方始得道。名前起真智于言后也。此第一解。唯陈如一人得。名运圣道于声前也。四人便不得。第二解。转法轮时。听者闻彼声名句文。重得种子。落在第八识中。至夏满。方始得圣道。如来声是现在。圣道在未来起。如俗唤未来作前程事。如今圣道在声之未来。声之前故。名声前。此解为正。他第三由如来先内身自成就得圣道。总未曾向人说圣道。在说法声之前。名运圣道于声前。唯望如来自身说起真智于言后。如来说了。听人圣智起于言后。

言圆摧障恼者。圆满义。摧坏义。以彼法轮向上圆满义摧坏义偏胜。是故偏结。余镇遏义不定义非非胜。故不举之。

言所转即法者。法之轮(依主)。或法是声。教法也。轮是无漏智。陈如闻如来教声。起无漏智断烦恼。名轮。法家之轮。依主也。或无漏智起。能断烦恼。法即是轮。持业释。

言由五种相者。问今转法轮作何行相。而能转耶。答疏言。由五种等。前三转约佛因中。若报若化。皆属自转。为得所得也。后二种即约世尊。□□陈如等。他三转令他入见修无学道故。此五即是大乘法轮之根本也。

言为得所得者。为得即方便。所得即菩提涅槃。

言所缘境界者。即是三性十二因缘四谛理也。

言为得所得方便者。为得即是三周十二行相。十二行相。为得涅槃之方便也。

言证得自所应得者。即是菩提涅槃。金云。三乘自无学果。名自所应得。又此第三相。唯是所得。不是能得也(上三明佛转了)。

言四者得已等者。下二问为他人三转。问何用后二转耶。答谓如来初得前三转道果满已还。以所证见道等法。为陈如等。说陈如等得已还。有如前三种相。已后得为他说。

言树他相续者。立也。相续者身义。如来自解了。欲拟转此解心。向陈如身中着得否。答安立名教。施设语言。为陈如说。言下便悟。便是如来转自解心。到陈如身中也。问既是自解。何名佛转。答只此解心。因佛言教。故名佛转也。

言于自证深生信解者。谓陈如等。初见太子行苦行。皆舍离者。共相谓曰。云何见之晚欤。此但猖蹶人耳。由此五人于如来所起不信心。不知如来身三转道圆果满。故有慢也。是故世尊转己所得。令彼五人三转道圆满故。始于如来三转。深生信解。示相劝修。作证等转。

言五者令他等者。令他是地神也。于他是陈如也。即是令他地神。于陈如深生信解。

言此意总说化(至)时者。化身简报身也。相者。从自见至修。从自修至无学也。自证果时者。即是自成三转三十四心成菩提也。

言令声等者。亦有所证。化三转也。意言化身自三转。已至于果中。为声闻等。亦三转之。亦令声闻同是五相复为他。转重重能化有初三。后皆属于所化行相定也。

言不依菩萨报身者。若于化身上说。一坐之中三十四心成道。自三道亦成。他三转亦成。若于报身上说。则初转已去。经二大劫。则难作行相。故不依菩萨报自成义也。

言或亦依实菩萨转等者。即约菩萨实身。经三大劫。十地中修因满已。于色究竟天。成佛身色相好。一一廓周法界。自他三转成报身上。亦得有故。他受用等。通他转故。

言总依等者。问实报何容一会三转得成。答疏言。总依始终等。自他三转历三祇故。虽然一坐向世尊边闻法。成教法轮。初转初见道。入初地时。更经二大劫。方得佛果。亦是此间三转所摄。虽然时节长远。总约始总而论。亦成三转也。

言非安立者。有云。四圣谛是小乘四谛。此杂乱。此中转相。依大乘义说。见道已去。根本智缘非安立谛。后得智缘安立谛。本智缘圆成实。后智缘依他。菩萨依于三无性。观四谛境。疏言。皆此所摄。

言二方便者谓即(至)菩提因故者。问见修二道何名方便。答无上菩提。是所得果。与彼所得而作因故。即三周十二二行相故。名方便。方便即因。能得即方便。方便是法转因。所得之方便。方便即法轮因也。

言谓昔菩萨入现观等者。即说菩萨入见道时。有信戒智谛边。智谛现观。唯识有六现观。见道中有四。牟云。此即智谛现观也。彼了知时不作了解。说彼为真了知。正证理时。都无分别。后分别时。元来分别不着也。此即自三转。初印相转如实者。如者□义。菩萨入现观时。无漏智称实。了知苦集灭道。苦集二法。实是苦。灭道二法。实是乐也。问根本智中。证如之时。不分能所。如何名为如实了知。答牟云。初后得智变影缘如。名如实了知也。

言于中所有现量等者。即菩萨入彼真见道中。分别烦恼悉皆断尽。亲证无漏二空真理。即此能证二空真理之智。名为法也。

言即此由依者。此意说彼真无间道。一个智总能观三世四谛之境。即缘过去四谛之时。此能缘名为智。缘未来四谛之时。此能缘名明。缘现在四谛之时。此能缘智名为觉。初一总。后三别。总别合论。故言眼智明觉也。

言此说一智总名法眼等者。四法同时。不同小乘别起四智。

言非于一谛别等者。四谛之中。一一谛下。别起法忍法智类忍类智等四也。意说不别起法忍等四也。

言由真见道唯一等者。问何以不别起。答疏言。由真见道等。大乘见道一刹那。断四谛下惑尽。意言唯一心也。实非唯一刹那。以真见道时有无间解脱胜进三故。论云。虽刹那事方究竟。而相用等。故总说一心。或可且约无间□□正断惑。故言一刹那也。

言上下别观者。即法忍法智类忍等八也。

言依诠证灭者。问若苦集灭道有为。可说通三世。有眼智明觉。灭谛一种。是无为。何故得通三世。答疏言依诠证等。意言诠者显也。如言诠故。由智断惑。真理显故。即此显智上假说三世。所以谛谛说有眼智明觉也。糅云。如断苦谛下。或时持过去。或令其永灭。治现在惑。不能为因。治未来惑。更不流至。现在不为果。令其永住。不生灭法。假说此智。通于三世。实唯现在也。

言谓是有学者。从初地出心已去。直至金刚心已来。在修道位。总名有学。初地已去起加行智。加行智是有漏。七地已前总有。八地已去则无加行智也。谓见道已后起加行心忻趣第二地中。无间解脱。先于加行心中。即四谛相。故云我虽断尽分别烦恼。由有俱生烦恼。未能修行。

言以其妙慧者。准下疏文。即未断烦恼前。有漏慧能通达故。故得妙名。

言应当遍知者。未知苦谛。应当永断未断集谛。

言四种行相如前应知者。指眼智明觉也。

言已得尽智无生智者。二障尽故。尽智后不复生。名无生智。相国引集论说。烦恼尽处。而得此智。名为尽智。即前五罗汉智说无生理。故名无生烦恼。后复永不生。具此二义。名无生智。即第六罗汉。更不退起。生烦恼故。又简要云。集谛因尽故。名尽智。缘苦谛后果不生之处。故名无生智也(集论多说不过此也)。

言我已遍知未知者。未知苦谛。我已遍知。未断集谛。我已遍断。未证灭谛。我已遍证。未修道谛。我已遍修。

言亦有四行者。亦有四行相也。指眼智明觉。

言此差别者(至)真圣慧眼者。秀云。此辨三转行相差别。是大乘辨差别三转者。一印相。二应修。三已作(下自引之)。此唯依自身名转。不同俱舍。示相劝修作证。唯为他故。

言观此文意初转者。有说此中意说。见道中总有四道。一加行。二无间。三解脱。四相见道。四道中初加道。名为助。

言虽知四谛者。问加行位中。既知四谛。得名正转否。答疏中言。虽知四谛等。意言见道已前。如行智位。虽知四谛。但是转因。未名正转。未摧坏故。

言由此但名损力者。问既不正转。是何转。答疏言。由此但名益力损能转。转义有六。唯识云。转依义别略有六种。第一损力益。能转于初二位。由习胜解及惭愧故。损本识中染种势力益。本识内净种功能。虽未断尽障种。实证转依。而渐伏现行。亦名为转。化度言。渐近无漏。名为益力。有除惑用。名曰损能也。二通达转。三修习。四果圆满。五下劣。六广大。复有四种转。一能转道。此复有二。一能伏道。二能断道。二所转依。此复二。一持种依。谓第八识。二迷悟依。谓即真如。三所转舍亦二。一所断舍。谓二障种。二所弃舍。谓余有漏劣无漏种。四所转得。此复有二。一所显得。谓四涅槃。二所生得。谓菩提四智(四种六种并唯识论中文)。

言入见道中者。正得名转。

言真无间道等者。谓入真见道无间道中二空根本。双断二障分别种故。获得无漏智故。

言其解脱道及相等者。问加行无间助断正断可名为转。其解脱及相见道既不断惑。何名为转。答疏言。其解脱至镇已伏故。又难如前。答根本烦恼。虽则不断。能断粗重烦恼习气。亦名为转。又解脱道等。能断迷事惑故。亦名为转。

言虽不断等惑者。难云。如前不别。答疏言。虽不断惑等。一解脱道中。能断习气粗重障故。亦镇已伏故。其相见道仿法拟宜。作四谛观故。总名初转也。

言别知四谛相者。牟云。相见道中。只是仿真见道中事。更不别证四谛理故。总是初转摄也。意者意成相见。立名初转。量云。相见道。是有法。定名初转故。宗因云。非别知四谛故。同喻。如真见道。问真见道实证。相见道不尔。何名非别知。答别知有二。一不次第证。二不重证。不次第者。如一心真见道。三界四谛所有分别烦恼。一刹那中。顿更不别别知苦集。二者。不重证谛理。此真见道。无始已来。未曾证理。今始拟证。名不别知。虽真相殊。于不重证。义皆相似。今约此义。故相例也。量云。相见道。是有法。定名初转故。宗因云。无漏知四谛故。同喻。加真见道。虽相真殊。知四谛同无漏不别也。若尔。加行位中。亦知四谛。应名初转。答因中以言无漏。已简此说。故无不定。此有二义。一者相见。非唯能镇已伏。亦非别知四谛相。二者。亦前真见。缘谛相故。

言此后修道未断惑等者。有云。三人从于见道起已。在于修道。未断修惑。即起有漏加行之心。或全断俱生等惑。此加行心折伏烦恼。但拟趣后圣道令生。由此亦名正转法轮。若从初地至十地所起真智。断所智障。亦是正转法轮摄。

言应遍知等者。未遍知苦谛我应知。未遍断集谛我应遍断。未遍证灭谛我应遍证。未遍修道谛我应修。

言但拟趣生者。即是加行道后断惑。道即是无间初加行智中依四谛相。但拟折伏忻趣生趣正智断惑道。故非正能断。

言折伏正断等者。问未断惑前所起加行。何名第二转。答疏言。折伏正断等。

言至无学解脱等者。意言未知苦谛。我已遍知。未断集谛。我已遍断。未证灭谛。我已遍证。未修道谛。我已遍修。

言然见道前等者。问见道已前。能伏断惑未断不得法轮。名修道。加行惑未除折伏之时非正轮。答疏言。然见道等。见道已前唯有漏。虽有伏道不名转。修道有漏及无漏由二间起。名为转。谓修道十地中。地地有二道。一趣生。二断惑道。趣生即加行道。进起生起。后后圣道。

言前无无漏者。问修道位中加行智并非无漏。如何称转。答疏言。前无无漏等。意言见道前加行智。一向是有漏。又未经无无漏无始未起。故不同修道中加行智。有经前见道之无漏故。又修道中意。若言加行智一向唯是有漏。加行道即通漏无漏也。

言如是菩萨自为三转者。标三转也。

言初转在见道者。谓菩萨自断烦恼。成三转时。在见道中。亲自印证谛理。故名印相转。次明修道出观已后。起加行心。欲断俱生烦恼故。名应修转。后至无学道。已知四谛。名已作转。

言一一转时于一一谛等者。三转竖论者。谓见道修道无学道三转中。从见道苦谛修道苦谛无学道苦谛。此三苦谛。各有眼智明觉四行相。三四成十二。集灭道三谛竖论之。各有十二。故成四十八也。若横论之。据一转四谛。谛各四行相。合成十六行相。计三转亦四十八也。

言如是四谛等者。问既有四十八。何言十二行相。答疏言。不过十二以数等故。意取竖论三道三界苦谛。谛各有四心。即成十二。余之三谛。历三道论。皆有十二。以数等故。总说三道转十二行相。

言俱舍亦说等者。疏主引俱舍文。论二乘人别观四谛。得成三转十二行相。故彼论云。此是苦谛。此应遍知。此已遍知。是名三转。即于如是一一转时。别别发生眼智明觉。

言彼以法忍等者。婆娑七十九卷中。有此四释。由彼论宗。唯于见道。作此上下八谛观也。苦法智忍苦法智。配欲界苦谛。苦类智忍苦类智。配上界苦谛。合上下谛方成四行相(余亦尔)。言若作九无间九解脱。不作八谛。故无忍类智等。

言或忍智一一等者。此释通三道。是大乘正义也。三道各四。眼智明觉即成十二行法轮。问前解何别。答前解唯见道。此释通三道。初释法忍法智类忍类智。如次配眼智明觉。故唯见道。今后解即法眼为总。能缘三世去来。今如次配眼智明觉。此解为正也。

言不同于此等者。小乘不同于大乘。大乘正义通三道。以三道各四。眼智明觉即成十二法轮。彼俱舍论与此大乘不同。故言不同于此也。问小乘何故不同大乘。答小乘上下观谛。唯见道有此行相也。若修道无学道即无如是行相。又大乘通缘三世名眼。别缘三世名明觉。故言不同于此。若经部师。不说眼等。唯依四谛。说十二行相。故俱舍云。如何三转具十二行相。答三周修历四圣谛故。谓此是苦(云云)。又此是苦汝应知(云云)。又此是苦汝已遍知(云云)。此是十六行相也(行相了也)。言证人多求狂乱失志人否。又问我不证涅槃。而诳汝耶。又汝知我世间心观汝前际。若今日不证圣道。向后无间地狱身无穷。不说相诸身。我化得汝一人。入圣道出死苦了。我入涅槃。亦是陈如还以三答。第一答言。我已解法。实知世尊不是猖狂失志人。第二答云。实知世尊证得涅槃而不诳我等。第三答云。实知观我前际。若不入圣。生死无穷。所以疏言。我已解法。

言从此已后如前者。即指第三转也。毕竟令被五人证获阿罗汉果。

言生解脱处果者。解脱即是尽智无生智处。即生空理。是智依处。于中陈如最先悟道。余人犹在四善根位。或夏初或夏满。陈如方得无学。余方得初果已。后皆得阿罗汉果。

言同俱舍说三周者。引小乘证大也。言谓此是苦第一示相转(云云)。言谓此是苦。汝已遍知。三作证转。

言此是佛为他三转者。摄问。诸声闻入圣。皆赖世尊三转法轮耶。答不定。遇佛得四果者。佛为三转。若不见佛得果者。依如来三转教法而得果者。摄教归佛。亦得称佛。为他三转也。

言后名作证者。问何名作证。答如来以现量智证知。陈如得无学果满。故云作证也。

言第二第三转已等者。即此解脱。是生智处。涅槃是无为果也。世尊转法轮。陈如解心起。是名转。在地身。令陈如于佛所证深生信解。

言五最后令他于他等者。标也。令地神于陈如所证深生信解。问陈如证得无漏。于佛所证。深生信解。地神未得无漏。如何于所证深生信解。争得知耶。答佛问陈如。陈如答言。我已解法。所以地神信佛故。故于陈如所证。生信解知也。

言谓如长老(至)起世间心者。问何名世间心。牟云。陈如世间心。直是出观已后散心。若是如来世间心。但是缘事后得知定心也。

言如来知已起世间心者。问何名世间心耶。答如来后得智了世间故。名世间心。此疏文通两意。若如来知为上句。已起二字属下句。即是如来知彼陈如。已起世间心。世间心属陈如也。若如来知已。已字属上句。起字属下句。即世间心属如来也。不如取世间心属陈如为胜。阿若下八字。是如来所发言语也。若如来知已起世间心。阿若憍陈已证我法者。即是如来知彼陈如已起世间已证我法。两节起世间心。并属陈如也。若如来知陈如名缘事心者。通其四智。大圆平等成所作三。知无别种起。缘事理心起。必同种心。不能由诸等至。故缘于事起。必同种。若妙观察智有同种起者。有别种起者。令知陈如总得知也。名如来缘事心也。

言乃至梵世者。问何唯至梵世不至诸禅。答金云。一由梵主。是请主。最先请转法轮故。唯至彼也。二语言说法。表至彼地。

言缘事心者。缘事之心名世间。非要散心者。恐将谓世尊亦有散心。故言非要散心也。

言五令他地神者。即是地神知陈如所证深生信解。等字等取上界诸天也。婆娑三十一云。佛告地神言。我转法轮。苾刍见法。故彼得闻。问何故告他。答世尊自显于九十六种外道中最胜。能转法轮。亦显陈如为真福田也。

言四差别者。一种是四谛。如来无漏教声。本质是一。中间相分。三乘差别各各不同。名为差别也。

言虽转四谛法相者。问三乘同观四谛理。如何得果而各不同。答疏言。虽转四谛等。意言虽同观四谛。然前加行劫数不同。由是三乘得果各异也。

言已于三生或六十等者。利根者疾则三生。钝根迟者六十劫。潞府三释。一云。经三个父母。生第一生中。发心修声闻解脱分善。死已更受第二生。尽此一生身上修行入加行。加行死已。入第三生身。得无学果。二云。经于人天三返生名三生也。人中一度死。天中一度生。又天中死。人中生。名第一生。第二第三亦尔。受三个大生了。方得无学果。三云。经于三个化佛。第一生逢拘那含牟尼佛。修解脱分善也。第二生迦叶佛。修决择分善。第三生逢释迦得圣。六十劫者。增减劫也。又云。六十劫此是练根及非钝根者。经生是钝。即非练根也。俱舍二十三。诸有创植顺解脱分。极速三生。方得解脱。又正理云。声闻加行。最久经六十劫。自果必证。欲显三乘圣果。非率尔成。同非禅师言下便证。

言依蕴处界等者。问如何依蕰处界等。作四谛观。答总观五蕰身。说为苦谛。别观行蕰烦恼及业。说为集谛。智断此二所显得理。名为灭谛。行蕰圣智已能断故。说名道谛。处界准知。

言独觉性人者。疾则四生。迟经百劫。问缘觉之人。自观因缘而得悟道。如何言遇四个化佛练根得果。答缘觉无别教文。初业还依声起。约初练根时。事须遇佛。不约得果。

言四生百劫者。四生如声闻说。百劫者。或增减。或成住坏空等劫。亦不遮一二劫。乃至九十劫已来。得独觉果。修道勤求。极数者说。若懈怠者。更经无量劫。不得二乘果也。

言依十二缘起修等者。观识等五支及生死支全。并有支一分。而观苦谛。无明行爱取四支全。有支少分。而观集谛。依苦集断位所显真理。而观灭谛。依此能断之道。而观道谛。此约缘觉。于加行位。闻佛说已。后自修习。得无学道。非于言下而得果也。

言三性者。相国。菩萨观依他起性有漏身。为苦谛。观遍计性。为集谛。观圆成实性。为灭谛。观行蕰圣智无漏依他。为道谛。此中同观四谛者。如同照镜三人各别影生(上解通行法轮)。

言无量众生发独觉心者。问何故佛前无证果者。答既言独觉出无佛世。方证得独觉故。佛前无证果者。麟喻可然。回心已后转名菩萨。已得逢佛也。部行余时佛边听法。亦得发心。而无证果也。

言初地二地乃至十地一生补者。准此般若中一会中得成三转。初转得初果。初地是。二三地。是第二转。一生补处成佛。是第三转也。

言故鹿野者。三七日鹿野菀中。说四谛法。是三乘通行故。名转法轮。

言若不尔者。若不约三乘通行得名法转者。第二七日亦说十地经。应名法轮说摄故。答疏言。彼非三乘同所修故。

言然实他身三时者。问鹿野菀中一坐三转得成圣果。可成三转法轮摄。若有经生之者。始证圣者。如何得成三转法轮。答疏言。然实他身三时等。此说三转不必一生而得具足。贺云。然一坐三转成就者。唯陈如一人也。余四人便不成一坐三转。直至夏末。方得圣果。亦有经生者。若有人已入见道。成第一转讫。其人根钝。不复进修。或经一生二生乃七生。方能断惑。得无学果。方成就第二第三转也。又如佛为上流之人。初转入见道。第二转得三果。遂至上流。至有顶得无学果。岂闻第三转也。又佛为一类初转便般涅槃。彼岂更闻第二第三转并是经生方证。问既经生方得无学果。既不见佛。如何名佛转法轮。答世尊于鹿野菀中。说四谛法轮时。三轮行相。总已证了。已后得果时虽不同。总是此间三转收。皆约从初一会为名。亦成示相劝修作证也。

言一时等者。佛初趣鹿园。与彼五人同乞食。渐教导彼。未既转法轮。后方为轮。令陈如得初果。余四人由在善根位中。后更两转令修道。后至夏初。或夏满已。陈如方得无学。余四人方得二三果等。转不一度。得果亦殊。始终而论。名一时也。如经言。一时约事究竟而说也。

言得三果者。牟云。三转之果也。即见初转入见道。第二转入修道。第三转入无学道也。故名三转法轮。

言其轮能寂本性者。本性寂者。谓真如理也。能寂谓正智。智证理时。断障显如。故言能寂也。

言希有法智等者。希有法即理也。三乘所获无漏正智。名为法智。此时天人方能证得。故名为证。牟云。此言天人。三乘人见道之身也。入现观故。证者证悟也。

言阿罗汉者即等者。罗汉与僧别说。所以疏主作第二解也。

言四法已周等者。涅槃是果。言音是教。能证智为行。所证理法也。教理行果四法。法宝已周也。配经。便有涅槃音为法宝。及以阿罗汉为僧宝。佛为佛宝。

言既有体出者。意言四法并佛及僧。能化之佛。所化是僧。既有三宝。名体出现也。

言佛菩萨并以声闻等者。佛菩萨声闻三。能转法轮。此三人能说法。令他得智断惑。可名转法轮。即如马胜说偈。令鹙子得初果。鹙子后令目连得圣果。又优婆鞠多说法。令人得圣果。此声闻转法轮也。

言不能令人得者。摄问。观佛三昧海经第四说。诸辟支佛掷钵在空。作十八变。诸辟支佛一一足下皆有文字。具说十二因缘。又本行经云。尔时梵德王到辟支佛边时。辟支佛少说法要。令王欢喜。踊跃无量。显示善事。何故言不说耶。答二意。一不多说故。故言不说法。二说法不能令人得圣。故言不说。安国云。若现通令人得果。可尔。说法即不能也。故大论独觉地云。为有一类独觉。依彼彼村邑而住。善护诸根。善住正念。随入彼彼村邑聚落。或为乞食。或济度他。不以语言。示现种种神通境界。乃至为令诽谤者。生师向后。故有经亦说缘觉化人亦得圣。如何言不得。答神通化即得。说法即不能。

言声闻等者。一云。舍言独觉。又解声闻亦不许转法轮。为由不识药病。不能观根受道。唯佛菩萨能识药病。能转法轮。声闻等不识根器。由此不与转法轮。名牛呞比丘周利槃豆。虽是罗汉。不能说法。如鹙子等。能说法者。名转法轮。理亦何失。

言非但今日者。非但今生所开权显实。非但今生赞有余涅槃。息分段生死苦也。

言根熟来逢者。解小乘根。此非但是大乘根熟也。

言我见先以权者。即是三根声闻。二万佛后。退大乘行。已修小乘行等。经云。咸以恭敬心皆来至佛所二句。大乘根熟也。曾从诸佛等二句。曾于释迦权化也。问此是过去释迦。自身权化。何言诸佛。答释迦一佛是诸佛之数。亦得言诸佛。或兼于俱那含牟尼佛边闻解脱分善。曾于迦叶佛边。闻决择分善。于释迦佛边。曾受二乘化。故总言诸佛也。经言。如来所以出为说佛慧故。中间二句连读也。意言如来出世。只为说佛慧也。今根正熟。既是其时。何得不度。

言有五过者。有二意。一以一人具斯五过。二者。五过各各属一人。第一人无性凡夫。第二定性圣者。第三通凡圣。第四唯有性凡夫。第五增上慢者。

言阿颠底迦者。枢要有三。一一阐人(云乐欲)。二阿阐提(云无乐欲)。三阿颠底迦(云毕竟毕竟无解脱因)。

言情见不广者。或是不定性人。虽情见不广。不必是钝根。自有利根。元来情不见不广。如今之学百法人。得少便为足。

言计执空有二相者。此后三四五。配有种性人。谓遍计空有二相。或有执佛法为空。一切是无。或有执佛法为有。一切皆有。所执空有。非是了义之空有也。今南北二宗大小乘等。互执着等。

言或复具起七种者。具起七慢凡夫。尽是恶生。不堪与说大乘。

言不嫉众生者。若嫉众生。则无尽也。

言理决定者。即是道理决定。若于道理不决定。如何得成无异。

言对胜人者。即是文殊普贤等八万菩萨。或即是舍利弗等。回心已去。成渐悟小菩萨也。经言。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者。顿悟等小菩萨。皆起此疑。疑他小。不自疑。大乘外二乘不得作佛。不定性小菩萨自他俱疑。疑于自身。及二乘人为作佛。为不得作。千二百罗汉疑自。不疑他。佛果菩提。于己无分。闻法华经。一切疑除。菩萨闻是一颂等。问烈众中大比丘众一万二千人。何故此云千二百人当得作佛。答烈众虽多。总言万二千人。此间别举有疑得记者。故数少。不同烈众中。二云。此千二百人。是高名者。佛乃偏举。非不记余也。

言涅槃由此说等者。证不定性声闻。作佛意说。四果回心极迟钝。然不及顿悟初发心菩萨。简要云。或经十劫乃至五十劫等。便能得至十信初心。

言此据不定等者。涅槃经说。初果人八万劫等。约不定性人说。皆得作佛。

言我于一时说一乘等者。唯一佛乘。无余二乘。一道者。唯有一佛道。无二乘道。一行者。唯大乘二利行。无二乘者。自利行。一缘者。唯有一佛因缘。无二乘因缘。潞府。一者谓一大事因缘也。

言大寂静者。是大涅槃也。由离一切生死嚣动。名寂静。

言永断一切结缚等者。无明爱取。名结缚也。愁苦者。即是老死之果。苦者即是异熟果。苦因者。业烦恼也。

言到于一有者。即是佛果之异名。一佛之果也。简要云。菩提涅槃。唯佛独有。独自有故。名为一有故也。章敬云。有是实义。即一实之果也(上涅槃文。第一段证不定性回心劫数。第二段证定住人不作佛)。

经言说无分别法者。此以大乘唯有一体。体者即一真法界三事涅槃。若向上分出生空智。为二乘说。分出一分解脱。为二乘说。分出一分法身理。为二乘人说。四十年前作此说。后法华会上。总说一乘。名说无分别法。

言妙理体无分别等者。此以大乘体唯有一。三乘同证。更无异乘。名无分别。故经言。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若实有三。不名于一分三也。

言一佛出希者。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无量无边劫。空过无有佛。说使者一个佛出世来。众生在地狱饿鬼畜生中。不遇佛出。故云悬远等。二说法希。正使出于世。说是法亦难。佛出世。众生逢佛。说大乘法亦难。有佛出世。不说法。却入涅槃。又有佛设说法。唯说小乘。不说大乘法。故名说是法亦难。三难闻希。设使佛说大乘法。众生不在会。或造匮法业。不合得闻。如五千人。是也。故闻是法亦难。四能听希。设无匮法业。合得闻法缘。法华经是难信解之法。众生乐小悕大。不肯听故。故言能听希。

言佛出希者。标也。如贤劫千佛至独王一劫者。如贤劫者。解劫名字所由也。谓劫初成时。于水轮上有一莲。有一千叶。而现于世。光明赫照第二禅诸天宫殿。第二禅诸天人寻光来下。至于欲界。见此莲华有一千叶。叶中有贤圣之影。更相谓曰。当来必有千贤人出现。得成佛果。故名贤劫也。此贤劫名。是二禅诸天以立名。二定劫分齐。问此贤劫有多少增减劫。为一贤劫。答成住坏空各二十增减劫。共有八十增减劫为贤。问此一千佛共在贤劫出世。为不尔。答前九百九十九佛同一火灾劫出世。至楼至佛出后。独王一火灾劫。合一百六十增减劫。为一贤劫。

言今第九住劫已四佛出世者。明时节也。问为第九劫中有四佛出世。为通前住劫共四佛出。答有二解。一通前住劫。共四佛出。问从何劫即佛出。答住劫有二十增减。总名住劫。初五住劫无佛出世。第六住劫人寿六万岁时。有一佛出世。名俱留孙佛。第七住劫人寿四万岁时。有一佛出。名俱那含牟尼佛。第八住劫人寿二万岁。有一佛出。名为迦叶佛。第九住劫人寿百岁时。有一佛出。名释迦牟尼佛。第十住劫人寿八万岁时。有一佛出。名曰弥勒佛。从此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无佛出世。第十五住劫有九百九十四佛出。俱有名字。通前成九百九十佛出世。从此已后至二十住劫。无佛出世。便即劫坏。经二十坏劫后。有二十空劫。空劫后有二十成劫。成劫后二十住劫。此于二十住劫中。有一佛出。名曰楼至佛。独王一劫。通前满一千佛也。二准五浊经说。唯第九住劫有四佛出世。谓第九住劫中人寿六万岁。有俱留孙佛出世。人寿四万岁时。有俱那含牟尼佛出。人寿二万岁时。有迦叶佛出。人寿百岁时。有释迦牟尼佛出。从此渐减至人寿十岁时。然后劫增至八万劫初减。弥勒佛出。故即第十劫也。后第十劫弥勒出已后。与前解同。唯前四佛出。两解别也。弥勒佛。是贤劫中第五佛也。今取庄严劫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第三佛。并贤劫初四佛。俱留孙俱那含牟尼佛迦叶。为七佛者。如世人立七庙。

言此劫坏已鹘卢支佛独王者。旧云楼至佛是也。化度传有二释。一者。此言所爱。以是最少父母偏爱故。因以为名。亦云啼哭。由闻诸兄悉先成佛。恐无众生可度。恒常啼哭。因以为名。此之贤劫有两个成住坏空大劫。前八十劫共有九百九十九佛。后八十劫唯鹘卢支佛。独王一劫。从初减即出。直至坏劫。广利众生(下明千佛往因)。案金刚密迹力士经第一云。佛告真寂意菩萨。过去久远劫有佛。名曰净光王。出现于世。世界名庄严。劫名善见。人民炽盛。五谷丰发。时有转轮圣。名曰群勇。千子具足。将千子至净光王佛边听法。满七日已。各于王所。请求出家。王即听许。既出家已。王欲验之成佛先后。即敕工师。造七宝瓶。极令妙好。可高七仞。又造宝筹。乃有千数。筹上书千名。第一第二乃至千。令置瓶内。七日种种供养。至七日后。使人将瓶于紫金案上。各遣诸太子。以手探筹。得第一者。最先成佛。乃至得末后筹。在后成佛。其第一太子。名曰离怖。得第一筹。即今拘留孙是。第二太子名离名闻。得第二筹。以次成佛。即今拘那含牟尼佛是。第三太子名曰寂根。次第三成佛。即今迦叶佛是。第四太子名离苦。次第四成佛。即我释迦牟尼佛是。次后一一太子成佛。皆有名字不同。不可具引。其最后小者。名意无量。得最后筹。即当最后成佛。其诸太子轻戏调弄。众共语言。我等诸兄总先成佛。度众生皆尽。汝既后成。当何所度。其最小太子愁忧。常多啼哭。因立名名为啼哭佛也。父王谓太子曰。世界无尽。众生界亦无尽。何忧无众生度。太子曰。愿我成佛。独住一劫。所度众生与诸兄等。诸兄成佛处。我常作金刚力士。护持法藏。末后成佛。号曰楼至如来也。其最小太子云。若我言至诚不虚。三千世界为之现瑞。当尔时。三千大千世界一时振动。普雨天华。不鼓自鸣。诸天伎乐。而以供养。表最小太子决定成佛。独王一劫。所化众生等诸兄也。

言经十二劫后始有等者。糅云。今言经十二劫后始有星宿劫者。过鹘卢支佛后。经十二个大劫。并是星宿劫摄。即未来千佛初。净光称王佛出世。亦名日光佛。名别义同。此佛为首。下至须弥相。并是星宿劫出世。当得作佛。后更经三百大劫。空过无佛。故佛希也。由如星居希历历而住。佛出亦尔。名星宿劫。过去庄严劫中。得成佛者。以华光为首。下至毗舍浮佛。并于庄严劫出世。诸佛出世庄严国界。故名庄严。毗舍浮佛。以七佛中。第三佛是。有疏本言。始有庄严劫者。写人错也。又据药王药上经说。昔有三千人。称三十五佛名字。后时行满。一千人于庄严劫成佛。一千人于贤劫中成佛。一千人于星宿劫中成佛。然过去庄严劫中最初佛出。名为华光。最后佛名毗舍浮。次贤劫中千佛名。初俱留孙佛。最后鹘卢支佛。未来星宿劫。名净光称王佛。最后须弥相佛出世。上来两个成住坏空。计一百六十个增减劫。总名为贤劫。前八十个增减。名大贤劫。贤人多故名大。后八十个增减。名小贤劫。以一佛出故。唯一贤人出。故名小贤劫。非时即小也。

言迦叶佛住等者。有言。住寿七日。都不说法。便入涅槃。问十二分教章中。迦叶佛说法。名分别空。岂不是说法也耶。答七日内不说大乘法。牟云。迦叶佛住寿为一句。七日不说此法为一句。意言。住寿七日内不说。过七日已方说(与上文别读)。所以经言。悬远值遇难。如经中说。佛在之日。有婆罗门。其妻端丽。爱染尤重。不肯出家。每日念言。世世有佛。后出家非晚。时遇世尊。便白佛言。未来世更有佛耶。世尊答曰。未来世中更有佛。数如恒沙。闻之便去。未远之间。而自念言。过去有佛乎。若有者。吾何不遇。遂回问佛。佛言。过去佛亦无量无边。闻之便悟。乃知过去有佛。我既不逢。未来佛出。焉知即遇。因便请出家。便获初果。由此经言值遇难也。

经言譬如优昙华一颂者。长行举喻。不言赞叹。偈加一行半赞希。即长行与偈有无不同也。问能听与能闻何别。答闻即约耳。听即约心。优昙华人中希有。轮王出世。法华经是法中之希有。法轮王出世方说。法华言此为诸佛等者。能诠教也。胜道者。所诠理也。或密藏胜报身道。法身报身。

经言终不求佛道者。只为不能。未自求如来。故须出世作所求境也。若如此何名有感即应。答有一类人。见佛色身。彼心方发。虽不求佛。亦现身故。今解。但言不求佛道。即大乘。非是不求见佛也。

言一惭者。问何名惭。答疏言崇重等。心能对治无惭。惭谓羞惭。崇贤人。重善法。

言复顾者。顾者护惜之义。顾视也。惭者于自身及所得名利。向上爱惜顾视。名惭也。

言愧者。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愧则轻恶人。拒恶法。复顾世间形法等事。羞耻过非。名愧。

经言舍利弗当知等三行者。究竟入于一乘。一乘法。事须修习始得。不修习不晓得了也(第四疏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十一

乾符六年冬温州开元寺讲大慈恩比丘弘举(传写供养)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