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痘疹全集卷二十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痘门概论)

痘原

干父坤母,化生万物,独阳勿克以自生,独阴勿克以自成,而生物之本系焉。是以男女交媾,亦必二五妙合,而生人之本系焉。(夫二五者,谓阴阳二气及五行也。)此人生之所自来,而痘之原,亦根于此矣。人皆知其种于淫火之毒,而不知由乎交媾之微,胶稠如脂者,真元之精也,稀清如水者,淫火之液也。痘原之美恶,乃于此分。故人禀清明之气,修养之纯,则真元之精浓,而水火相济,淫火之液自少,痘之所发必稀疏而顺美。人禀淆浊之气,情欲之杂,则真元之精混,而水火相激,淫火之液自倍,痘之所发必密。比而逆恶,岂俟孕于母腹,而为五辛六疏之物,腥膻煎爆之味,酿成胎毒,传于男女。结为恶逆之痘乎!李还丹曰:人有七情,而欲之所动,火之使然。盖欲无火不动,太过即是淫液也。可见痘之为症,本于阳毒,恶烈而莫御,其母胎之毒,不过发为疮疥丹瘤而已。更有谓儿含胎血致毒者,尤为不经之论耳。

(痘门概论)

痘释

万物轻清则高,健运则圆,天之象也,气之功也。虽然如以水法丸者,非转运不停,不能以圆其形;非湿润敛束,不能以遂其圆。故气虚者,果难高耸而致圆晕;血虚者,亦多燥涩而难流通。然名之曰痘者豆也,因形之类而名之也。又曰:痘者,头也,痘毒之标峻,欲其先达头额,以诸阳总会于斯也。又曰:痘者,投也,投诸时令而感也。相传谓自西域归染,而痘从此始。又以人身必出一次,故名百岁疮。又类天行疫疠,故名天花,复以形象而又名之豌豆,更有名之曰斑者,义虽各不同而理则一致也。

然人之生,莫不患痘,有年纪耄耋而不出者,可见其痘可以出,可以不出,嗟嗟!独不观诸物乎,鹤不发顶,则不能以宏其声,蚕不三眠,则不能以成其绪,蟹不脱壳,则不能以大其腔,虎不转爪,则不能以奋其威,人之出痘亦犹是也。间有枭毒原少,痘暴稀鲜,乍出数颗不自知觉,或偶患疮疥,杂出其中,故不晓其为痘耳。若据其可以有可以无之说,是不求夫人身之原也。

(痘门概论)

杂症勿治

痘之为症,五脏百骸,无不振动,气血无不虚弱,故有杂症相仍,最宜戒其峻治。

盖杂症痊日无定,痘疮靥日有期。若治杂症一寸,则痘落后一丈,杂症未痊,而痘已先毙矣。故治痘可远限,而急治其标,缓治其本,痘之毒不解,则一病不去,痘之毒一解,则百病自痊。正在乎本上用力,固何在乎一标哉!但有紧要杂症,则痘症亦为所害,医者知其本末轻重,以为治之缓急,斯得之矣。痘症重而杂症轻,则杂症之药,加于痘症药内,是缓则治其本也。杂症重者,先逐杂症而后调其痘症,是急则治其标也。

然用药固宜其当,调理尤善为良,若酷暑而不加以凉,严冬而不施以暖,则溃烂者溃烂,冰伏者又冰伏矣。故凡用剂及诸调理,并以顺四时,得天和令其和暖如春,使气血调畅而毒自释矣。至于久雨阴湿,天之气 (塞,人之气亦) 塞者,久晴旱 ,天之气散逸,人之气亦散逸者,久雨亢阳,久旱亢阴,而气血自病者,并须因时制宜也。

(痘门概论)

忌食毒物

凡气血弱者,则自无所承载其毒,而痘难形,此气血之本咎也。奈何不悟其理,强以虫鱼腥膻,牛风人牙等毒投之!发动中气,嗟乎!以毒攻毒,理难并胜,兼痘又因时气感触,故固藉此而出矣。殊不知,毒药损人元气,元气既乏,则毒瓦斯愈炽,气无逐毒之能,血失运毒之力,一任毒药攻击,逼出腠理之间,一倍化成数倍,一疮变作十疮,不成颗粒,如疥如疹,少倾中气归复,气血不外旺,药气如少歇,则酷烈之毒,其势转烈,反为内攻矣。况初起而欲表暴,则鸡冠血、鸡头、鸡脑、羊头、羊脑可用也。

灌脓而欲补托,则嫩羊汁肉油炒公鸡可食也。常食物中,自有最宜至味,即有切于病情,复有补于血气,何必仗诸恶劣之物哉!

(痘门概论)

论痘不可妄汗妄下及宜微汗微下症

夫汗下二举,乃不得已之所投,如少误焉,贻害不浅。如痘症本稀,原无闭塞,表热不快之症,而妄用重药以发之,则在后必成斑烂音哑,皮薄痒塌,或为虚脱者有矣。

如气血本和,原无便闭、热毒、紫黑之症,而妄用重药以下之,则在后必成陷伏不起,胃弱灰白,或变虚羸腹胀者有矣。此皆妄汗妄下之过也,可不慎欤!然痘亦有当微汗微下者,言微者恐其过也,如表热方炽,红点未见之先,影色不出,烦燥腮红,起不活动者,则用轻扬之剂,微开腠理,使痘易出。况火郁则升之,以减其盛势也,其剂如升麻葛根汤、参苏饮之类。若既见红点,则忌干葛,恐疏散太过,遂致成虚,根窠易塌,表实者用亦无妨。更有当下之症,而不下之。则在后必成紫黑而壅毒热结,血枯者又为失下之患矣。是以痘未出时,脉数洪大。小便赤涩,大便闭结,气粗腹胀,唇燥烦渴者,此是热毒壅盛,而不得泄,宜微下之,使内元阻滞,荣卫升降,则痘出自顺矣。然痘疮首尾无忌症,慎勿轻为汗下,恐元气一耗,则浆无自而成,后必为患矣。

(痘门概论)

虚实

夫不知虚实者,不可以为工。《经》曰:无实实。无虚虚。故虚实不分,不可不知也。《经》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以此形体别虚实也。又曰: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以饮食,别虚实也。又曰: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以脉别虚实也。又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此以邪正别虚实也。大抵实者邪气实,虚者正气虚,《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实而不去,其病则实是也。又云:五实死者。谓邪气之实也。为虚死者,谓正气之虚也。凡疮痘之症,其人形体肥健,饮食能多,六脉洪实,素无疾病,大便如常,疮色红润者,此表里正气俱实也,不须服药。若形体羸瘦,素多疾病,饮食减少,六脉微弱,吐利频频,疮色红润者,此表里正气俱虚也,治宜温补之法。如疮势太盛, 肿痛胀,大热不退,烦渴昏睡,大小便秘者,此表里邪气俱实也,治宜凉泻之法。如疮本稠密, 发红活,而吐利不食者,此表实里虚也,宜补于中而加解毒之药。如疮色淡白,发不透满,大小便闭结,饮大嚼者,此里实表虚也,宜于解利中而加升发之药。如诸痛为实,然疮痛者邪气实也,当活血以开其郁。

至若痛如刀剜,闷乱大叫者勿治。诸疡为虚,然疮疡者,正气虚也,当补气以燥其湿。至若爬搔不定,破烂皮脱者勿治。灰白者,气虚也,参 之功为大,干燥者血虚也,归芎之力宜多。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中病即已,无过其治,此治之权衡也。若本虚而反泻之,则正气益虚,或为吐利,或为厥逆,是皆泻之过也。《经》曰:毋致邪,毋失正,绝人长命,此之谓欤。

(痘门概论)

论元气不可形质拘

世有一等孩重,生得体质恢肥,似血气有余也。何患痘疮则囊房空虚,不至灌浆澄脓,八九日而死者何欤?盖天元不可以形拘气血宁堪以质滞,彼形体虽瘦小而元气充盈,则痘自然起灌成功,如形体虽恢大而元气薄劣,则痘必至枯涩难长,故治痘看人元气,不可拟人形体,况痘有经络部位不同,多寡大小之不一,气运时令之不齐,调摄受养之得失,岂可以形体论哉!故痘之经络既正,颗粒稀朗,气运淑顺,调摄合宜,枭毒原浅,则瘦小而元气实者固不为害,即瘦小而元气弱者亦有生矣。如痘之经络错犯,点数密,此时令乖逆,调护戾常,枭毒禀盛,则肥胖而气血衰者,固罹其危,即肥胖而气盛者,亦有死者矣,况疮黑者,骨坚肉硬,且气固于中,骨胜肉也,出痘多吉。肥白者,骨脆肉松,且气居于表,肉胜骨也,出痘多凶,盖肾主骨,痘为肾毒耳。

(痘门概论)

四时顺逆辨

《经》曰:春夏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秋冬阳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春夏出痘,血气随阳气上运而行疾,秋冬出痘,血气随阳气下陷而行迟,痘以头面为主,春夏得发生之气。秋冬为闭藏之司。故曰:春夏为顺,秋冬为逆,然有处春夏凶而秋冬吉者,盖由禀气之壮弱;受毒之浅深,而后赖乎时令耳。又曰:春脓 ,夏黑陷,秋斑冬疹,皆为逆候,此以五脏所属,合时令而言也。虽然黑陷即处冬令,总非佳候,故不可不知也。以宜存其略也,不可尽准者,以其犹有谬也。

(痘门概论)

营卫论

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内外卫护,互为滋养,得天地生生之道,而无咎矣。然荣卫根于元,元气固则荣卫于脉之内外,阴阳相济,而无间断,自能拘血附位,而功成矣,若气在内,而外不及,则血载毒出为外剥,气在外而内不续,则血载毒入为内攻,阳道虚,阴往从之,阴道虚,阳往从之,义也。是以荣卫者,气血之德也。气血者,痘毒之庐也。痘毒者,气血之贼也。荣卫德盛,则力戕其贼,而庐舍全。荣卫德衰,则贼肆其疟,而庐舍剥,血不能载则塌,气不能拘则陷,故治痘宜补气血,血生则内固,气益则外旺,荣血得以随气之清培根于内,卫气得以顺血之清,保障于外矣。

夫人之一身,本乎荣卫,卫者阳气,所以开合橐龠运动枢机者也。荣者,阴血所以充溢脏腑,灌溉肢体者也。故气虚则神机息,血虚则化源绝,然二者不可偏胜也。夫痘疹之毒,本于五脏之液,各随经络、部位,直犯荣卫而出,因即气血从之,故观其里来坚浓,窠囊充长者,气之足也。根芽红活,形色润泽者,血之足也。气血即足,则痘易发、易靥,不须施治,以蹈实实之戒。如平陷嫩薄者,气之病也;干枯紫黑者,血之病也,此宜责而治之,不可因循,以贻后悔。然脾胃者,气血之父也。心肾者,气血之母也。肝肺者,气血之舍也。脾纳水谷,而悍气注于肾,舍于肺,而为卫以温肉分,充皮毛,肥腠理,司开合也。若卫气虚则不起发,其毒乘气之虚而入于肺,肺受之则为陷伏,而归于肾矣。抑脾纳水谷,其精气注于心而为血,归舍于肝,而为荣,以走九窍,注六经,朝百脉也。若荣血虚则疮不光泽,其毒乘血之虚而入于肝,肝受之则为痒塌,而归于心矣。故凡治此者,气病治气,血病治血,寒则温之,热测清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仍以脾胃为主,而不可犯之。凡寒凉解毒,伤胃泻心之药,不可轻用也。

夫血之荣,如水之溶,周流灌溉,造化潜浮,无时止息,气之卫如域之坚,范围坚固,浩然刚大,直养无害,痘之一症,始末俱赖乎荣卫,淫毒之攻侮,非血气不能以表暴,形色之呈见,非血气不能以鼎峻,囊廓之布列,非血气不能以充贯,是以气血不可相离,阴阳不可相犯,而有偏盛也。血阴宜下,气阳宜上,理之然也。苛痘以阴犯阳则气失其平,而有焦紫疔斑之患,以阳凌阴,则血逐于邪,而至灰煤塌陷之危,偏胜于阳阳为热,热伤气,气虚则为陷为伏,偏盛于阴,阴为寒,寒则气血凝滞,不能生长矣。故痘之出,最宜气血调和,是以发热之时,色将放标,欲其热缓气平,二便如常,两颊不甚赤,六脉不甚洪,见点累累,根肥顶尖。色甚红活者,此气血调和之候也。自一日至二三日,无秽气,色泽光亮,以手按之,坚累可数,日长一日,身无斑点,根脚不散者,是虽有咳嗽喷嚏,呵欠惊悸之候,亦气血冲和之症也。自四日至六日,势如桃蕊,着露绽然可爱,肌不甚肿,饮食如常者,气血充润之候也。自七日至九日,光润如珠,浆充神旺,顶足盘红,身虽热而不烦口,口虽渴而不泻者,此气血安详之候也。自十日至十二日,根据部结痂,蜡色有神,二便调实者,此气血坚凝之候也。自十三日至十六日,声朗目开,痂毒尽脱,热亦渐退者,此气血还元之候也。如宜起胀之日,而平陷嫩薄,干枯紫黑,吐泻不时,惊搐烦闷,或斑或 ,如浆充灌之日而浆清顶陷,根脚散漫,饮食少进,热极神昏,灰白无脓,或焦枯肉肿,如将收靥之日,而不能结痂,泻利频作,声哑气促,嗽喘不食者,此皆气血为病,荣卫不周,阴阳失序。必至毒内攻而脏腑绝,故气血实关乎痘,岂可忽哉!若以诸疮皆属于心火,而以寒凉泻心为事,则血凝毒滞,心为君主,何能运一身之血以成功耶。

(痘门概论)

顺逆险三法说

痘有顺逆险三者,治痘不可不知也。顺者,吉之象也。逆者,凶之象也。险者,悔吝之象也。吉则不必治,治则反凶,凶不劳治,治则何益?至于险者,则宜治矣。夫痘之不齐,由气血之不均也。夫气血充盛,则毒易解而为顺矣。此不治而自痊者也。如气血损,则毒难愈而为逆矣,此即虽治而无益者也。惟气血少弱,其毒不能顿解,而生意不固乎中,故必加以补益扶持之功耳。所谓得助者昌,失助者亡,且痘疏而毒少者,则邪不胜正,其气自和,其势自顺,不须服药。若痘密而毒多者,则邪正相持,其气乃病,其势乃险,此宜抑邪扶正,使邪气亟夺,而不为正气之贼。若痘稠密无偏而毒甚者,则正不胜邪,其气自乖,其势自逆,即虽善治者,束手待毙而已。故顺者勿治,险者贵治,逆者不治,其理于此可见矣。

(痘门概论)

五善七恶

痘有五善七恶,治者宜熟谙也。何谓五善,一饮食如常,二大小便调,三色泽红活坚实,四脉静身凉,手足和缓,五声音响亮,动止安宁。五者,不能毕具,若得二三,自然清吉。其七恶者何?烦燥闷乱,谵妄恍惚,一也。呕哕泄泻,不能饮食,二也。青干黑陷,痒塌破烂,三也。头面预肿,鼻塞目闭唇裂,四也。寒战切牙,声哑色黯,五也。喉舌溃烂,食入则呕,饮水则呛,六也。腹胀喘促,四肢逆冷,七也。七恶之中,但见一症,即势不可为,七恶之外,复有浑身血泡,心腹刺痛,伏陷不出,斑疔肉硬,便溺皆血,寻衣捏空,是又速亡之候也。

(痘门概论)

禁忌

夫禀气实者,夏不畏热,冬不畏寒。禀气怯者,天寒阴雨,感寒湿而濡泻,天气炎蒸。则伏热而中 。阳盛人耐冬不耐夏,阴盛人耐夏不耐冬,此又禀受之不同也。故自立夏则气变纯阳,治药者用热远热;如自立冬,则气合纯阴,治药者用寒远寒。兼天气大寒,则盖覆宜暖,勿使毒瓦斯为寒所触。而不得出。如天气大热,却宜清凉,不可重为盖覆,以至客热与毒相并,乃至烦燥,而疮溃烂。至如时有迅雷烈风,豪雨之变,则宜谨帏帐,节盖覆,多烧辟秽之物,以避一时不正之气。卧处最要无风,又要通明忌暗,时常亲人看守,夜中灯火莫离,以便供奉饮食,防御搔破痘疮,及宜切避秽气,否则未出者不出,已出者斑烂,甚或疮黑,陷伏臭烂恶痛,如刀剜闷乱而死,并不可少。使饥馁寒冷,即在乳母,皆所当然,盖痘赖谷气乳哺,以助其内,避风寒,以护其外,苟谷气一亏,风寒乘袭,为害殊甚。但勿过为饱暖,及啖煎爆五辛,否则,热毒熏膈,眼目必伤。至于即愈,则肌肉重新,洗澡固忌太早,风寒尤切谨防,幸勿视为浅淡之言,实卫生之大要。

(痘门概论)

论避秽气

凡脏腑之情,遇香则营卫通行,遇臭则营卫凝塞,痘疮全赖营卫和畅以成功,凝则热毒无由以疏泄矣。然污秽恶臭,自宜远避,而兰麝诸香,皆能走泄元气,岂其直哉!所不禁者,如枣子烧烟之法,一可避其不正之气,更可助其营卫之情,且能开胃进食,如被房室经水生产之秽所犯者,俱以大枣烧烟解之。若防发痒者,则以桦皮和大枣烧烟解之。若被酒厌者,则以葛根、茵陈蒿烧烟解之。被五辛厌者,则以生姜烧烟解之。被死尸之气及疠气所犯者,则以大黄、苍术烧烟解之。为狐臭犬羊厌者,则烧枫球解之。若遇风雨时者,则烧苍术、枫球避之。若血少而浆难之痘,则忌烧苍术,盖恐愈燥而浆欲难耳。若遇诸恶气则通以乳香,烧烟熏之,以胡荽酒喷之,然若有煮醋熏痘者,以醋能活血,殊不知酸能收敛,大非所宜也。总痘疮一出,则脏腑空虚,饮食宜节,勿饥勿饱,衣服宜调,勿冷勿热,一有不得,灾祸立见,故诸禁忌悉宜遵戒。

痘初起宜食笋尖、羊头、鸡脑、鸡冠血,饭内煮肉、桑虫酒酿;至酿脓时,宜食鹅尾肉、雄鸡头,煮烂莲肉枣子,年深腌肉、圆眼酒炒、鸡蛋白糯米粥、肉眼团圆、嫩羊汁肉、顶大桑虫;及至收靥,惟宜清凉,忌食毒物。

痘始终忌食落苏、葱、韭、薤、蒜、栗子、螃蟹、鲜鱼、蜜浸椒辣、时果、元蛤、箩猪肉,一切心肾血髓,肝肠酒糟对象,荔枝、橘子、小米、麦面、火酒、生冷、发热发气性寒等物。

一痘时睡中切不可惊动,否则易成痘前惊、痘后惊。在灌浆时则易于停浆。

一痘如值严冬,房中多置炭火,有回天之能,盛暑多列水,水得清心之喜,务须四时和暖如春,令气血和畅为妙。

一忌对梳头。

一忌生人往来。

一忌六淫不正之气。

一忌对瘙痒。

一忌鸡、犬、牛、羊。

一忌僧道师巫入房。

一忌对扫地。

一直远避油车,盖闻香即变。

一忌惊触。

一忌房中淫液气。

一忌饮食歌乐。

一忌对荒言。

一忌詈骂呼怒。

一忌怀孕妇人。

一忌对哭泣。

一忌过冷过热。

一忌过饥过饱。

一忌煎炒油盐鱼腥气。

一忌饮冷餐水。

一忌麝香燥秽气。

一忌妇人经候气。

一忌沟粪恶浊气。

一忌牛、羊、蜡烛气。

一忌腋下狐臭气。

一忌硫磺、蚊烟气。

一忌五辛气。

一忌熏抹疮药气。

一忌诸疮腥臭气。

一忌吃烟煤烬气。

一忌远行劳汗气。

一忌吹灭灯烛气。

一忌误烧头发气。

一忌柴烟鱼骨诸毛气。

一忌葱蒜韭薤气。

一忌死人尸厌气。

一忌诸腥燥气。

一忌醉酒荤腥气。

如悉遵前戒,重视谨慎,则重症可以变轻。如不遵禁忌,轻视忽略,则轻症可以变重,慎之,慎之!

(痘门概论)

治痘触变歌括

痘触变焦紫,倏时喘急至,急觅丝瓜皮,取末蜜调置,甘草地黄汤,一服痘更起,若加烦谵时,犀角磨汤水,此是四五朝,治触当如此。期若至七八,空壳触必死,浆半犯触症,按验莫糊指。(丝瓜皮需要看未生筋时取来燥干、临用只取皮蒂为末)。

痘触变灰白,枭痒忍不得,附子绵黄 ,愈多功愈益,盘红根晕敛,用此可效力。如无根缕绕,死症可言必。

痘正汹汹才翕浆,适为月水正临场,不知洁静相防护,致使花栏倏变常,月月红花花一种,不分枝叶取煎汤,嫩杪煎汤投酒服,根枝浓沸浴花郎,不消时刻还归正,任汝经红触满床。

麝香一触痒难熬,点点花心带黑焦,急把升麻苍耳草,浓煎慢浴转明娇,内应托里扶元气,生地防风蝉蜕遭,归芍参 赤痘共,红花及与橘甘交。

死尸触变目翻斜,痘必沉潜吐沫加,速把芫葵并枣艾,为筒烧辟正灵家。外取芫荽和姜醴,辰砂再入略须加,共将煮就时时呷,自得康宁扫去邪。

客忤相侵似若惊,啼号不歇面浑青,丝瓜细结含花香,露摘蒸来焙粉成,见症蜜调随与服,量儿大小进多轻,此时莫说丝瓜贱,一寸丝瓜一寸金。

五六朝来浆正行,忽为猫犬兽惊停,古人特设乌龙散,远志菖蒲各等分,再加蝉蜕酒煮透,去却菖蒲远志门,蝉蜕独留研细末,沙糖调服酒含噙。

(痘门概论)

样痘辨

样痘者如一家兄弟,妹妹数人,或兄患痘疮,沿及于弟,而身出数颗,此非己之正痘,即所谓样痘也。若痘有先标者,此乃自已经位传出,又非可与沿得者,同视世作样痘也,谬矣。凡兄样于弟,叔样于侄,姊样于妹,男样于女,则其起样者正而不戾,反是则逆样痘者,可不辨耶。

(痘门概论)

论痘疹斑疹脓先后顺逆

凡疮疹只出一般者善,纵有并形,尤宜详焉,如先发脓泡,后发疹者,是脾肺相生也,顺也。先疹后斑者,是心脾相生也,顺也。先发水泡,后发疹者,是肝克脾也,逆也。先发脓泡,后发斑子者是心克肺也,逆也。先发脓泡,后发水泡,少者是金木两得,而难杀也,顺也。多者金来克木,或木乘金衰矣,逆也。先水泡,后发斑子,多者是火乘木衰也,逆也。少者子衰母旺也,顺也。并春脓泡,夏黑陷,秋斑子,冬疹子,是皆逆也。然疮疹既出,而有逆顺者三,有时之顺逆者,春夏阳气发生,疮疹为顺。秋冬阳气伏藏,疮疹为逆。有虚实之顺逆者,如大便闭而能食者,是为实、为顺也。如二便利,而不能食者,是为虚、为逆也。有出入之顺逆者,疮疹出者,为顺,倒靥陷伏者为逆,此其略也。然凡先见疹子而夹出如水痘者,定是正痘,因疹子耗去荣血,故白似水痘,但与发散疹子继养荣血,则疹散而痘自成,不可认为水痘,盖疹子从不夹水痘者耳。

(痘门概论)

痘前十八犯

第一犯猿猴跳锁。凡儿未患痘时,先感冒风邪,身如火烙,头痛自汗,咳嗽不已,或伤寒之后,而痘随出者,则元气嚣漓,须急疏风解热,补血滋阴,调元固表。诀曰:一犯伤寒势欲危,医须斟酌痘无亏,如将汤药柴胡用,婴儿含花死可悲。

第二犯观音拂痤。凡儿饮食不克樽节,暑湿不能护养,是以脾胃损伤频多,泄泻饮食懒飧,肢体羸瘦,其愈未几而痘随出者,则脾虚津耗,元气衰微,治宜温养脾元,补益中气则痘可起胀成脓结实矣。诀曰:遍后俄然痘症临,脾虚元耗势沉沉,急宜培土将元益,冷药毫厘不可侵。

第三犯马驰剑道。凡儿饮食寒暑不能樽节,是以疟疾缠身,寒热消灼,肌肉渐瘦,其愈未几,而痘随出者,凡常山、草果断不可用,惟宜参苓白术以扶正气。诀曰:婴儿疟后痘相迎,元气嚣离不可闻,草果柴胡宜悉去,滋阴补卫效通神。

第四犯一苇航海。凡儿元体薄劣,身发大热,干渴恶嗽,疹出未几,其痘随出者,此与循常先疹后痘者不同。凡先痘后疹者谓之逆,先疹后痘者谓之顺,然此身弱发热,恶嗽干渴,继又出疹,百痘随后则势颇危,须急补阴清肺,养胃扶脾,若黄 补肺之剂,切宜禁绝。诀曰:小儿疹出太阴虚,痘症随形毒客脾,宜急清金与培土,黄 若用嗽来催。

第五犯三仙入洞。凡儿平时患成疳积,肚大青筋,四肢羸瘦,变为丁奚,倏然而痘随出者,宜治痘为主。诀曰:丁奚疳积痘交关,且把花来发透全,切禁消磨并冷药,槟榔浓朴及川连。

第六犯倒挂银瓶。凡儿风热腠理时发,大热自头达身,丹瘤遍起,其愈未几,若尚未愈而痘随形者,宜犀角、生地、丹皮之类,以清肝心二经。诀曰:丹瘤未愈痘形身,又属肝心是二经,最怕枭红根座绕,解炎祛毒痘方明。

第七犯桥霜印迹。凡儿火烙脸赤,眼睛直竖,手足掣搐,惊厥屡次,口燥谵语,其愈不数日,而痘随形者,此与循常先惊后痘者不同,盖因痘而起者从心经,故不过时微惊惕即甚,亦不过临痘时也。此则其惊已甚,治宜且与治痘为主,夫镇心凉脏之剂,皆不可投。诀曰:惊厥新痊痘症随,朱砂金石莫相追,若还即见惊无歇,只管升花更与培。

第八犯藕池渗水。凡儿身热自汗口中咯血,或鼻衄溺血,其愈不数日而痘见形者,此心官失守,致血妄行,治宜清心抑火,切不可妄用寒凉。诀曰:诸血皆由热犯心,清心抑火自归营,切休轻用寒凉剂,花萎花栏悔实深。

第九犯石鼓阴鸣。凡儿未痘之前,身发火热,饮食懒飧,肚腹胀膨,眼泡浮肿,睡卧不安,未数日而痘见者,治宜补脾理气。诀曰:腹中膨胀不思飧,气阻脾虚痘必难,宜速补脾调气血,更加升表自然安。

第十犯赤泽栽莲。凡儿身发恶热,自汗不止,眼睛昏花,阿欠啼叫,其症才愈,而痘随形者,治宜敛汗而用黄 熬人乳以频饮之,更投以调荣益卫之剂。诀曰:汗流恶热已亡元,痘犯心肝十不全,急补心肝并敛汗,痘如鼎灌自然痊。

第十一犯崖头走马。凡儿其 损伤不数日而痘即见者,治宜调血活血兼与扶脾可也。诀曰:跌扑惊伤未愈时,个中透出好花枝,安经活血调脾脉,自得群花朵朵奇。

第十二犯逐鹿亡羊。凡儿往来潮热,腹生痞块,日积月累,身体羸瘦,面黄力弱,而痘随出者不宜治痞。诀曰:病痞花开宜补元,扶脾益胃莫迟延,尤须治痘培根本,何怕花儿命不全。

第十三犯推车陷雪。凡儿禀父母胎毒,身患杨梅广疮,不时寒热,其症未愈,而痘随形者,将何所治?诀曰:恶疮未愈出天花,当用升麻药不差,莫假连翘诸败毒,误将熏点浪涂搽。

第十四犯霜逐梧桐。凡儿身如火烙,不时呕吐,不能饮食,投诸时气而痘随见者,将何所治?诀曰:呕吐惊惶胃不和,忽看花痘又相磨,应须安胃兼升表,自得成功患可无。

第十五犯倦龙行雨。凡儿饮食不节,致伤脾胃,四肢不收,发热恶寒,而痘随见者,将何所治?诀曰:儿伤饮食正逢灾,痘又阳明胃里来,宜略内消兼补胃,更加升表自花开。

第十六犯秋蝉泣露。凡儿发痘之前,因感湿热之气乃患赤白痢疾,其痘未愈,而痘随见者,将何所治?诀曰:痢痘自宜除湿热,更加培土和气血,还须表痘复滋花,根本调微灾自灭。

第十七犯冻鳞出谷。凡儿因误持刃致伤手足,是以寒热往来而痘随形者,将何所治?诀曰:金疮未痊痘来呈,活血还兼开滞凝,更要升花期表暴,扶持鼎峻自安宁。

第十八犯浪里渔舟。凡儿每发惊厥,或患风痫,未久而见痘者,将何以治?诀曰:风痫复苦痘来催,只把花栏着意培,灌得浆来花朵朵,不愁风雨更颠危。

各书所载名目不同,总痘前十八犯专意培花为重,若痘后犯此十八条,则又以专补元气为要耳。

(痘门概论)

八门五枢

心为赤帝门(附心包络在颧脸)。

肝为青阳门(附胆在眼两眶并左太阳)。

脾为黄央门(附胃在两腮及两颐)。

肺为肃白门(在额并右太阳)。

肾为玄武门(在交骨耳垂)。

两颧为心枢。

两眼眶为肝枢。

两腮颐为脾枢。

喉突为肺枢。

两耳垂为肾枢。

(痘门概论)

三关两煞五轴

胸膛乳阜心之关。

脐封脾之关。

阳球肾之关。

白帝煞门。

于气窝右太阳。

青帝煞门。

座于眼眶左太阳。

颧鼻胸乳心之轴。

左太阳左胁眼胞两臀阜肝之轴。

右太阳右胁项颈气突肺之轴。

腮颊中庭口角肚腹手足脾之轴。

地阁后颈耳窖背俞腰脊阳球肾之轴。

(痘门概论)

经穴部位诸痘所主

烦会 在顶上土星一寸,可容寸许,督脉所发,毒生于此大凶。

方广 肺之部,痘少则吉。

神庭 肺之部,在头,入发际五分,督脉、足太阳、阳明三脉所会,不宜多出。

天庭 肺之部,见标先于此处,而且多者则为毒参阳气凶。

穹窿 五岳高处是也。痘若先见,则为阳,但多而细者凶。

风府 在脑之后不宜生痘。

印堂 肺之部,痘如一片云遮则主大凶。

丝竹 肝之枢,在眉,头陷中,足太阳脉气所发,与商丘相应,切忌多密。

天仓 肺之部,在太阳之上,丰溢则五经无变症。

丝霞 在出眉梢之上,明畅则美肺之部也。

繁霞 在两眉梢之上,明畅则美肺之部也。

玄武 上耳齐处,肾之部也。

山林 不宜结毒。

百会 痘毒不宜生此。

发际 结毒则睛红舌 口枯,而为凶。

睛明 在目内 泪孔手太阳阳明之会,肝之部也。

阳池 两阳之地,切忌先见,稠密细小。

左太阳 肝之杀门,切忌稠密。

右太阳 肺之杀门,先见稠密大凶。

泪堂 即是眼眶,肝之杀门,痘如椒实,大凶。

鱼尾 肺之部,在眼角之上,痘如稠密,大凶。

交骨 肾之部,在耳边前一寸,痘如游蚕,主凶。

听会 肾之部,在耳珠前陷中,上关穴下一寸,动脉宛中,手太阳脉气所发,不宜生毒。

耳孔 肾之枢,疗生于此即名豢虎,宜速挑治。

玄璧 即名瑞壁,脾之部也。痘宜稀朗,则为吉兆。

井谷 七窍之处,为井谷,痘若先见于此则为阴,而主凶。

五岳 两颧鼻额地阁是也。痘宜疏朗,美丽为吉。

颧阜 心之轴痘如彩镏,为吉,若似紫萍,游蚕为凶。

颧石 心之部也。上灌下嚣,视此乃系可治。

鼻准 胃之部,不宜生毒。

嵩岳 胃之部,痘如石榴,则四肢痘如夭桃而屈,吉兆。

年寿 胃之部,凡七朝而痘起,紫 于此者并若木硬而如锡片者,凶。

地阁 肾之部也,不宜先发。

鼻柱 胃之部,痘如桃花之美,为吉,如色灰煤,大凶。

迎香 在鼻孔旁五分,斜缝中手足阳明之会,不宜生毒。

食仓 在两鼻孔旁是也。然近法令纹而在两腮之次,亦名食仓,俱脾之部也。痘如喜窠,主呕吐而凶。

人中 脾之部,乃司命之堂,不宜有痘,兼痘而如车轮之形者,主凶。

腮井 脾之部,痘毒不宜生,此与足陋骨相应。

腮田 脾之部,不宜稠密。

颐池 脾之部,痘如梅花,则脾土伤而泻逆,主凶。

承浆 在颐前唇下五分宛中,足阳明脉之所会,毒生于此则凶。

气枢 肺之枢,在颏下近喉处,痘多则凶。

喉突 在结喉一寸宛中,阴维在脉之会,肺之枢,主生杀之职,痘密于此则凶。

气窝 肺之杀门,痘出于此大凶,穴在突下窝中,若三星乘照必死。

背座 下颧上嚣,视此乃系难治。

项锁 痘如蛇盘,则毒盛而难峻,肺之部也。

乳盘 心之枢也,痘如交累,则烦燥卷床。

膻中 又名胸阜,在两乳中间,玉堂下一寸六分,任脉气所发,心之枢也。有痘则烦燥而主凶。

中脘 在脐上四寸,胃之膜手太阳少阳所主,任脉所会脾之关辖也。痘如蜂螫为凶。

脐封 脾之关也,不宜多痘,否则脾家泻逆,而主凶。

脐麓 脾之关也,痘如旋珠必主泻逆,而为凶。

肺俞 在背部三椎骨下,两旁各开一寸半,足太阳脉气所发,然五俞之位,俱不可多痘,若并出于此,名为悬镜而主凶。

心俞 在背部五椎骨下,两旁各开一寸半。

肝俞 在背部九椎骨下,两旁各开一寸半。

脾俞 在背部十一椎骨下,两旁各开一寸半。

胃俞 在背部十二椎骨下,两旁各开一寸半。

肾俞 在背部十四椎骨下,两旁各开一寸半,不宜多痘。

肩俞 痈毒结于此者可治。

伤门 五关为伤门,痘多则烦燥。

丹田 在脐上之丹田,蓄毒则肠结便难。

玄门 男之龟女之肥,属水,而疔火不生,若疔生此大凶。

丰丘 五经高处为丰丘,痘少则安宁顺美。

曲池 在手肘曲处宛中,痘痈不宜,患此最宜速治,否则,易成痼疾。

三里 在膝旁牛犊下,二小痘痈结,此命虽无妨,但防溃筋之虞。

臀阜 肝之轴,痘痈结此可治。

阳球 肾之关有毒则凶。

商丘 在足内踝前微陷中,足太阴脾脉,所经与丝竹相应。

公孙 在足系足厥阴肝所经。

涌泉 在足心宛中,涌泉牢块则毒透足难治。

太冲 在足大指末节,二寸或寸半陷中,又云在足间二寸,两筋间。

太白 在足。

阴陵 在足。

委中 在足膝曲处。

陋谷 在足底与腮井相应,疔毒生此,决不可治。

(痘门概论)

论时日气血循行略

人身血气,昼行阳,夜行阴,自平旦寅时,从中焦注手太阴肺经;卯时,注手阳明大肠经;辰时,注足阳明胃经;巳时,注足太阴脾经;午时,注手少阴心经;未时,注手太阳小肠经;申时,注足太阳膀胱经;酉时,注足少阴肾经;戌时,注手厥阴心胞经;亥时,注手少阳三焦经;子时,注足少阳胆经;丑时,注足厥阴肝经。气血循行,不可太过,不可不及,候气失时,灾ht 立见。且人之手足,各有三阴三阳。手之三阴,从脏走至手,手之三阳,从手走至头,足之三阳,从头下走至足,足之三阴,从足上走入腹,共合十二经络。更有曰:凡子午卯酉日阴交于阳,气不足,其痘多攻,寅申巳亥日,阳会于阴,血不足,其痘多剥,辰日阳气行下,血留不进,其痘补血。戌日阴气行上,气留不足,其痘补气,丑未日气血均行,其痘多吉,此以时日阴阳立说也。然人身气血虚实,一览可知,且性禀阴阳各异,岂可拘一定之时候,以概不一之性禀哉!

(痘门概论)

七日五传

一日二日,胎毒自肾而发,至骨髓之分。二日三日传心血脉之分。三日四传脾胃肌肉之分。四日五日,传至肝筋之分。五日六日,传肺皮毛之表。七日八日浓浓渐干而愈。否则,为倒靥,或成痈肿矣。

(痘门概论)

五脏胎毒所发

肝为水泡,其色青小,是即俗谓水痘也。肺为脓泡,稠浊色白而大,是即俗谓痘子也。心为斑而主血,其色赤而小,次于水泡,是即俗谓喑子也。脾为疹,其色浅黄,而次必斑,是即俗谓麻子也。

(痘门概论)

纸捻照法

用纸捻饱蘸麻油,即用烘干,临时欲用,再蘸其油,于灯上往来,略炙令油无泡,方点照之,则免热油损伤皮肉,其照时须将门窗尽闭,致令黑暗,欲视其左,火移于右,欲视其右,火移于左,上下同此法照之,则痘之多少,色之何如,预见矣。麻疹则浮于皮外,而肉内无根,痘疮则肉内有根而极深者也,故有以手摸之者,亦以其痘有根核而验之耳。若以日光观之,则不见矣。故不若火之为可预知也。凡以火照而见惊搐大叫者,亦痘候也。因心火太盛、而与外火和搏耳,治宜微利,以导心火,否则,惊搐踵作矣。

(痘门概论)

论服药法并禁解毒药寒凉

小儿多不肯服药,强之亦不能多进,然病势猖撅,非药方不能驱逐,痘属虚寒者,尚可延绵数日,属实热者,火性急速,药不可缓,故惟宜重剂脓煎,止用头服,则药功方能胜病。至于乳母,亦宜服大剂,使乳汁亦有药力。但解毒寒凉之药,不可痘初轻服,盖痘毒本于胎元,伏于肾脏,感触而出,莫可御也。非若诸疮之出,初发可用解毒内消而愈。日成可用解毒,逐散而愈。盖脏毒属阴,而最深,必籍气血送出于皮肤,运化于窠囊,收结成痂。还元而后已,宁有内消者乎?宁有不成脓者乎?故诸疮可以解毒为主,而痘疮必赖气血以送毒为主也。况解毒之药,多伤胃气,多损气血,且毒有不必解者,有不可解者,如禀赋强旺,气血充足,胃强能食,自能运毒以成功,此不必解毒者也。如禀赋怯恶,气血衰微,胃虚少食,则虽调补气血,尚虑不能送毒成功,此不可解毒者也。至于解毒之方,若投之于将出之际,则寒凉抑遏,毒滞于中,非徒无益而反害之。惟结痂之后,有余不尽之毒,假药力以解散之,免其为痒为痈则可耳。

(痘门概论)

异痘须知

天根痘 凡诸痘不起壮而天庭、或晓星起灌者,乃精气外生,或曰天根,是十有九生。

天空痘 诸痘起壮而天庭或晓星不壮者,乃血不灌顶也。故曰天空十无一生。

明朗痘 诸痘不起,太阴太阳独起者,是如日月之为明,乃属吉者也。

明蚀痘 诸痘起壮,太阴太阳不起者,日月被蚀而为凶兆。

海溢痘 诸痘不起而耳后方圆一寸独起者,名曰星宿海溢,是肾经旺也,可治。

海枯痘 诸痘俱起,而耳后方圆一寸独不起者,名曰星宿海枯,是肾败也,不治。

有根痘 凡痘头面遍身稠密,十分危险,若得地阁方圆数粒如珠者,十有九生,盖肾为人之根本,此痘肾旺,故曰有根,或曰足下有痘为有根。

无根痘 诸痘俱好,地阁方圆,陷伏干枯,或灰白不起者,是肾水绝也,不治。

绕膝痘 膝膑之间髓会于此,肾所属焉,故若红活起胀为吉,若色焦紫须防成疔。

抱鼻痘 面部俱稀,而鼻梁左右密如蚕种者,此毒聚于脾胃也。名曰抱鼻痘,其疔危也。然此若得形色不乘,余部俱顺,亦见无恙。

单锁口 面部俱稀,嘴角有一粒黑痘独大者,此名单锁口,若唇上下一圈,成串者,此名腾蛇锁口,皆恶候也。

双锁口 两嘴角俱有一粒者,此名双锁口,又名白虎须疮,尤恶候也。

锁项脱颐痘 一名盘蛇,一名托腮,一名缠喉。其痘遍身稀疏,惟项下至颐稠密一片者是也。乃系凶症。

猪颈痘 凡痘喉颈窝太多者是也,急服玄参、桔梗、生地、甘草、牛蒡、山痘根之类,迟则其毒结喉而死。

肫痘 其痘中间多而两头少者,甚至绝无者是也,乃系大凶之痘,多有其毒内攻,损伤心肺而死。

两头痘 一名两截痘,又名春水段桥。其痘初标时自胸以上自脐以下,俱以见标,而中间一段,全元者是也。此因毒瓦斯壅盛,气血相离不能交会,阳参于上,故头面最多,阴滞于下,而腿足稠密,故胸腹绝少,为阴阳相离故也。故痘红活而根窠圆润者,急宜大补气血,接续元气,须于七日之内,速救为妙,至七日之后,则难救矣。惟正气充足者,无妨,若头面太多,肩背密甚者,死。岂可概以心胸稀少而忽之。

逆痘 其痘上身少而下体多者是也,此无大害。或曰从下先见而后上者为是、或以弟样兄女样男者为逆痘。

鸦翎痘 此天元足而壬癸充,有经独发之痘,名为鲸罩云衢,从见标起胀,俱黑圆绽光润,圈圆顶峻,行浆渐黄,有神,此主后大富贵之痘也。状元图中俱载之。

鬼捏痘 此痘遍身全无点粒,其斑应片,却如打伤之痕,此名鬼捏,决为不治。

鬼痘 其痘见标即完遍体俱多,头面全无者是也。又名无头痘,五日之内,尚可救治,五日之外则难救矣。因气血下行,不能上升故耳。急宜用川芎、升麻、甘桔、防风、当归、僵蚕之类,如不急治则曲池生毒,一月见骨而死矣。

贼痘 其痘初出大红如绿豆大,过一日便如黄豆大,再日再大,先起先胀,至后则又变白,根窠与顶全无血色,或如黄金形虽起胀,按之虚软,宜急挑破,否则四五日上下,出血则死,更有深红厥赤,摸过皮软不碍手者,亦是,因盗周身之气血,而尽附之,故易长易脓,故名贼痘。但比诸痘独大,其大甚速者,是也。若过三日,则必变成水泡,甚或紫泡黑泡矣。若形大而黑摸甚坚硬,或圆壳色者,此为痘疔,宜急用银箸刺破,口含清水,吸其秽血,用紫草膏或油胭脂加血余灰珍珠末填入疮内,则诸痘自然起发也。

蛇皮痘 其痘头面遍身并无空地,平塌而色白者是也。必枯干不能作浆,至十一二日而死。

药患痘 初标红润,至四五日,忽变陷伏,不起将至里虚者,此名药患痘也,治宜急扶表里为主。

九焦痘 凡痘而当正额地阁,颧骨胸背耳后手足皆有一二个黑陷者,名曰九焦,乃不治之症也。

伏阴痘 其痘不灌脓,而内泻脓血,故名伏阴。宜急温里。

水晶痘 其痘色似芦花,乃系气血两虚之候,宜急大补,然皮薄甚者虽大补无益。

空仓痘 其痘虽似肥满,而内无脓血,里实干枯全无血水者,是也。决死之症。

半边痘 其痘或出于左,或出于右。歪斜头偏盘晕散漫者是也。此痘虽饮食、声音、二便如故,总难过七日也。

石臼痘 其痘中间有凹,四弦凸起,光亮好看,内实,浆板不化,以手摸之,其硬如石,形如石臼,故名之。必死。

茱萸痘 其痘不甚起,其中亦凹,四弦皆有绉纹,以形似茱萸故名之,若根窠红活者,以内托散加减服之。

虫痘 凡痘,夏月患者恒多生虫,盖热甚则肉腐,肉腐则生虫也。有不止夏月痘中生蛆,其疮甚痒者,有云:此由毒留皮肤,热腐而化,既腐于外,则毒亦外解,自元内伏等患,故曰吉兆,或云草腐生萤,木腐生虫,故为凶候,宜兼察形症何如,以定吉凶,治宜以银箸挑去,或用柳条铺下,则蛆自出矣。

血痘 其痘初出,红紫平如朱笔点于遍身者是也。内根已腐,外苗必萎,六日之中决死不治。

火里苗 其痘自见点以至结痂,发热不退而起胀灌脓,如期应候,必至落痂,则身凉矣,故名之。

血 痘 此血协热毒而自浆也。凡刺 血黑者不治,如血红者,急与犀角地黄汤加白芍以制血解毒。

血靥痘 凡痘出稀少,而四五日胖如碗豆,六七日血靥痂干,色似丹砂,九日而痂落者是也。此是毒少而气血充足,随出随痂不及酿脓也。是以为之最佳。

悬磬痘 其痘玉枕之间团聚成块,若紫赤灰陷者,最为极危。盖此系脑户穴,而宗脉所聚也。

鹅口痘 鹅口者,痘正起发时,唇口痘先发黄,熟而带浆是也。此毒发于脾,渐至呕吐不救。

白浆痘 凡初起发,其疮头便带白浆者,此疫 痘也。凡痘有此主七日死。

破黄痘 其痘,人中一粒,比众痘独大,痘虽稀朗,至六七日或十二日传经时必然发泻不治,盖脾已腐败也。

四围痘 其痘初起,而根窠起发之际,四畔旋出小痘,攒簇,本疮或发似粟米者,必不待养浆,即加瘙痒而死。

漏疮痘 有于脓浆成熟之际,疮头有孔,脓水漏出堆聚干结成痂,色如天泡疮者,此为漏疮之美者也。更有不待养脓,忽而自破,漏出清水遂干黑者,此皆属气所为传染相似,未有能治者也。

蛀痘 凡起胀时,痘上有小孔,不黑不白者,此名蛀痘,是表虚而腠理不密,大泄元气,宜急保元汤加丁桂服之,其孔一密,而痘自起矣。如仅数颗,孔甚黑色者,则为疔也。

攀肩痘 其痘,肩项之上,稠密是也,如色又不佳者凶。

隐血斑 其痘形如豆壳而色灰白,全无血色,及至擦破而后血出而无脓浆者是也,不治。

赤萍疮 凡痘出,如赤浮萍微微高起者是也。若抓破有血者急以解毒升发之药救之,如成烂痘则无妨矣。

气血两败痘 近看犹如水蓼花,远望胭脂紫可夸,临浆清水不成脓,古圣神农无治法。

紫萍疮 凡痘出齐紫色;不起兼不灌浆,如紫浮萍贴在肉上者不治。

白萍疮 凡痘出齐白色,不起兼不灌浆,如白浮萍贴在肉上者不治。

燕窝痘 其痘在于后颈之间,风门大椎两穴之处, 粒稠密者是也,若色又焦紫者必危。

垂珠痘 两耳属肾,肾本伏毒之上不宜受痘,今痘出耳叶之处,连绵如串珠,此毒瓦斯伤肾之甚,万无一生。

草尾珠 其痘遍身俱陷,惟 骨一团,饱满如珠者,是也。此症尚可急治,而用补托灌脓之剂,或有生者。

黑痘 多属血热毒陷,况系天癸,夺权本最恶症,但形状多端,有血活而犹可救者,有色异而后主贵者,须细辨之,惟血不活者不可治矣。

赠痘 赠者,增出之,谓自起胀灌脓结痂,皆有之,凡头面已破,又复灌浆于无痘处复出一层是也。又名补空痘。此因正气得补,而复邪毒逐外也。故最易长,易脓,若服补托药后不出,赠痘破处不复肿,贯者不治。

复出痘 有先见一二点,于面部,或口唇上下,即已如例收靥,然以火照之,红点隐隐内藏皮肤之内,其治宜急内托,则痘复出。否则,颐下即发一毒,然至此又宜急散其毒,若不散毒,而反发其痘,则必致成死症,无疗矣。

木痘 其痘中心微微门陷,硬如干腐,无脓无血是也。此因小儿肌肤多痰结聚成毒耳,九日决死。

瘟痘 诀曰:口不话,眼不净,饮食不知讨,终日困沉沉。重者似牛狂,手足齐牵并。早晨见好花,午后花落尽。便是状元郎,到此门栏钉。此是瘟痘症,识得才疗定。

佛顶珠 其痘天庭之间,稀少而形色润美者是也。乃系最吉。

(痘门概论)

五种痘

望痘 一名报痘,每见微热,气爽精旺神强,忽起点子,自一点以至十点余外,其盘与顶甚焦,灌脓亦足,世每称上乘者矣。或有结痂之后,一发热而周身密布者,亦有将结痂而复溃烂深潭,方乃周身才起者,毒伏于内,人不先察,幸其自起得以全身,故遇极少之痘,必须细详耳后红纹,再阅周身纹路,以及面部气色,如非报痘,则数点可云,全吉。若犹未也,必须银针挑破,初点胭脂封贴,则毒不内攻,后痘起发亦得鲜少也。

赤痘 一名九焦,其痘起势光圆,易长易灌,根脚赤甚,似乎血热,然先后不齐,三朝浆至随贯随回,以其九日之内必焦,故名九焦,是系腑症乃轻候也。

水痘 其发热起胀灌脓,形色状貌皆同,所以异者,惟出时顶色白亮,根脚散大,浆色浅白,顶无痘眼是亦。府症。可无生死之虞,但升表太过后必变疮,而溃烂殊大耗人元气耳。

石痘 此正痘中第一俦也。按之如石,易起,易贯,易靥,嘻笑如故,饮食如常,三朝浆至七日浆回,十日功成矣。

木痘 其发热见纹俱似痘状,但出之时,忽然见点不一,而足至一二朝,渐觉粗肥,至二三朝,反细而隐有形,无浆者,是也。是亦府症不必他虞,然此五种凡值痘症时行偏多,此类相混故宜细辨。

(痘门概论)

异痘诸名

一彤云绕顶 其痘遍身俱好,但头顶一片红赤者,此乃热毒聚于膀胱也。须清利之。

一紫云灌顶 其痘遍身俱好,但头顶紫干陷伏不起者是也,不治。

一督元至栏 气会足心之下,名涌泉穴,若于此中见痘,即痘势已全,而获最美,一云,凡于此处先红先灌者,大非佳兆,宜急保元。

一乌纱覆顶 其症必咽喉哑塞,喘促气粗,是血衰气败,而元阳脱也,不治。

一梨花漫顶 此因气血虚寒,不能振发光泽耳。急用保元汤加天雄,尤或可救。

一云掩天庭 一名覆釜,一名蒙头,其痘遍身磊落光泽,惟额上一片血泡,如云者,是也。此乃心家客热炽甚耳。宜急用犀角之类服之。

一紫萍铺额 其症则热甚咽痛而闷乱发狂,治宜急用清利解毒为主。

一乌纱落额 其候额上一片黑气罩定,是元阳气血并绝也。不治。

一灰扑印堂 此症是心家少血也。若兼腹胀咽干之候者,治宜补气血为主,而兼托里,宜保元汤加芎桂红花主之,如至于鼻者,则名中流抵柱、又名毒滞迎香,是又属于肺也。

一红纱拂面 此宜凉血解毒为主,如痘多而连肉红者,不治。

一杨花扑面 此宜内托散加天雄主之。

一赤珠绕唇 此乃脾经极热也。宜急清火解毒。

一乌饭沾唇 此症必声哑神昏,目睛不转,四肢厥冷,三朝七日乃死。

一霞锦穿胸 此因火毒炽甚,不治之症也。

一紫云布胸 此乃血凝气滞毒来攻胸也。其症必切牙战掉,口唇焦裂,甚或顷刻而死。

一黑棋排胸 此心火亢极,真脏色见,三朝决死,火性迅速也。

一柳絮飞胸 此乃血气枯弱也。宜保元汤加芎归桂附主之。

一桃花映背 六痘遍身红活,光绽圆满,但背上红稠密,治宜清火凉心解毒为主。

一紫萍浮背 其痘背上稠密红紫连片者是也,不治。

一毒壅三仓 一名缦胸。其痘胸前成片,此五脏之募系焉,气会聚焉,心胞络注焉。决无生理。

一花钿斜堆 其痘两鬓独多,若至紫赤者,尤宜清热化毒。

一黑砂落背 此症尤为不治。

一枭炎蔽聪 一名锁音。其痘在耳独多者是也。耳为肾窍,忌先见先靥,如耳热黑色防变,黑归肾,为凶。

一云铺鱼背 此五脏血已枯尽也。不治。

一赤鳞穿腹 此乃胃家热甚,故大便秘坚、小便淋涩、治宜和解。

一三阴凑毒 足大拇指是太冲穴,属厥阴。足心是涌泉穴,属足少阴。足股旁是商丘穴,属太阴,若毒凑者凶。

一白梨堕腹 此系气血皆败也。半月之间必发惊而死。

一葡萄落地 其痘臀尻间红紫,片若葡萄者不治。

一烂粟居臀 其痘遍身俱好,惟臀上一片如粟壳臭烂者是也。急宜为补托下元,或有可生。

一榴花散野 凡诸痘俱好,惟四肢红赤,唇口崩裂者,是心脾肺三经热甚也。治宜凉血清火解毒为主。

一荷钱透水 一名脱腮,其痘独两腮稠密是也。若至焦紫神暗者,凶。

一杨花堕枝 其痘独四肢灰白者是也。此因气凝血滞耳,宜八珍汤加附子主之。

一枭聚两颐 一名胭脂拍面,一名橘壳脸。其痘两脸紫赤独多者,是也。此因肝肺热甚,宜急清热解毒。

(痘门概论)

小儿面部见点吉凶之图说

凡发热三日之后。其痘先出于面之下部,在两颐者为上,在两颊者为中。若额际先发者,系毒参阳位,为下下矣。凡晓星报点稠密者,虽各部稀疏难治。如晓星报点稀疏光润者,虽各部稠密,必有可治之机焉。然五脏之精华,皆上注于头面。故五脏之精华充足者,则痘点虽多,必能窠粒分明,高耸润泽,虽多无害;若精华不足,则邪毒用事,奔溃成片,如 如麸,而为不救之症矣。

小儿面部之图

(痘门概论)

面部八卦吉凶法

干兑属金,肺之象也,受克于南离之心火,得生于坤良之脾土。坎属水,肾之象,受克于坤艮之脾土,得生于干兑之肺金。坤良属土,脾之象,受克于震巽之肝木,得生于南离之心火。震巽属木,肝之象,受克于干兑之肺金,得生于坎之肾水,离属火,心之象,受克于坎之肾水,得生于震巽之肝木。

夫干兑属金,金能克木,木既受克,则衰而不能生火,故金不受其克,以此断言为吉。夫震巽本俱属木,何巽重而震轻也?盖巽近离火,火生土,土克肾水,而元神竭矣。故先见此部为凶。如离宫先见标痘者,则火亢水必害,不害则火必反逆乘,故为险症,惟若痘见滋润有神,则水火交会,虽凶为吉。如离宫先出,坎宫后出,而坎宫痘反光泽,离宫痘反惨暗者,是南离心火,为坎中肾水所胜而克矣。然釜下而无火,则物安能得熟耶?故必不能成浆而死,是以为凶,其余可仿类推,宜再兼以各部痘粒疏密,颜色之如何,以决之,万元不中者也。

(痘门概论)

面部八卦之图

面部八卦之图 诀曰:干上放起为半轻,坎宫先出定然凶,艮上一出三分痘,震宫出现喜欣欣,离巽九分险上险,坤上逆症实堪惊,惟有兑宫真为吉,八卦之中要分明。

(痘门概论)

九不识

悬镜痘 此痘背驰三阴毒,凑五俞形似背疽,乃一不识也。其候必烦燥谵语,恶渴呕吐,身如火热。

蝎子痘 此痘经于肝道,枭毒总聚左胁,其大如痘,四沿小者如珠,乃二不识也。其候必干渴烦燥呕逆不宁。

覆釜痘 此痘总会诸阳,旋绕连绎,而下部俱无,其候呕吐头痛,形似秃疮,乃三不识也。

锁井痘 此痘毒凑脾络,群聚口沿,旋绕无数,乃四不识也。其候必 舌难咽,睡卧不安。

盘蛇痘 此痘毒郁肺络,颈项团绕,形如瘰 ,乃五不识也。其候痰涎紧并,眼赤恶渴。

豢虎痘 此痘毒凑脾胃,脐轮左右枭淫盘结,乃六不识也。其候肚腹如绞,泄泻吐逆,肢冷恶寒。

玄丘痘 此痘经心达肾,毒辏阳物,状似阳梅,乃七不识也。其候小腹胀闷,便涩而赤,口渴身热。

掩月痘 此痘经于阳明,辏于两腋中窝,圈锁十五六颗,手臂垂痛,其候口吐涎沫,恶热脸赤,乃八不识也。

卷阿痘 此痘经于脾毒,手阳明两掌心,痘四五颗连聚此,九不识也。其候吐泻烦燥。

(痘门概论)

五禁疮

五禁疮者,最恶症也。此痘一出,诸痘不能宣发成浆矣。─曰胃禁,二曰火禁,三曰水禁,四曰风禁,五曰寒禁。胃禁者,因毒火炙热,不能发达于外,是以脾胃溃烂,其外出之痘,在于唇口之间,而四五点相连,诸痘未浆,此痘先已黄熟,是热毒内攻,胃已腐烂,诸痘不能成浆也。故凡唇口一见此痘,如见烦红气粗,热甚口臭异常者,是其候也。不治。火禁者,因初发之际,身发寒热,就火温热太过,致使皮肤干燥,又兼气虚不能拘逐,故毒停滞于皮肤之内,发泄不出,细看皮中觉有红色点子,无头无脚,独于四肢或头面方广之处,见一二点者,则诸痘皆从此痘发泄为孽,隐隐不起之痘,终不能快出者是也。宜外以水杨荆芥煎汤浴之。内用升麻和解散主之。则诸痘自可起发矣。水禁者,有因初热之际,毒瓦斯方炽,误食生冷,则毒伏于皮肤之间,隐隐见有红点,或于方广两胁,手足头面之际,发有水泡者是也。然冷气在内,故内必腹痛肚胀,外必发热恶寒,宜以丁桂茯苓升麻大腹之类逐之。风禁者,因发热之初,失于避风,是以肌表固密,痘不能出,皮肤麻木,不知痛痒,或皮毛干燥,肤痒欲搔,甚则狂谵烦语者,此风与火相博也。治宜以干葛羌活蝉蜕之类逐之。寒禁者,发热之初,误经冷水沐浴,或睡卧于铁漆之处,或衣被单薄,感冒寒气,是以寒凝肌表,痘毒不能宣发,手足麻木,不知痛痒,或肢体冷痛,不能举动,更有独于受冷麻木冷痛之所,不出痘子,惟在委曲避风之处,或头面发际之上,痘如隐疹者是也。宜内用川芎桂枝羌独以逐之。外用重衣浓帛以温之。

(痘门概论)

总论痘要歌括

预知疮痘吉凶机,气色都于面部推,年上山根尤要紧,红光可喜黯青疑。痘疹伤寒疑似间,古人分症可相参。莫将汗剂先轻试。发散惟图表里安。疮疹惟阳待热成,微微发热始和平。假如大热身犹火,解毒常教小便清。始终能食最为良,平日其人脾胃强。食少却防中气弱,淹留引日变疡疮。最宜安静号和平。表里无邪志自宁。烦扰忽来宜察审,最嫌失志转神昏。陷伏须分实与虚,实须轻托大相宜。如逢虚冷宜温补,幽谷春回庆有余。四时分治候须明,暑湿风寒不可轻。异气莫教相触犯,致令翻变乱其真。痘疮脉候贵和平,胃气悠长最要清。弦数浮洪为实候,微沉短涩是须因。

(痘门概论)

冯氏诚求心法

夫脉为脏腑虚实之据,气血强弱之征,水火盛衰之验,故治百病必凭脉用药而无误。痘疮尤必据脉施治而有功。盖痘疮之出,全赖正气以充,托达表也。痘疮之脓,全赖气以嘘之。血以濡之。嘘之濡之者,不独气血为用,更有真水真火,以为气血之根,而后嘘濡有力,克成气血之德也。痘疮之收,既赖土德化毒之功,复寓万物归藏之理,故气血尚为标,而水火土乃其本也。且诸疮肿毒,非气血不和所致,即暴受客热而成,并无传经定限,故可迁延岁月。或调和气血,而形肿内消,或解毒清凉,而脓血勿溃。至于痘疮得于生身之始,根于肾,发于心,传于肝脾肺。刻期定限,十四日之中,自头面以渐而下,见点起胀,灌浆收靥而后已。宁有内消者乎?宁有不成脓者乎?故必调理气血,送毒出表,充打成脓,则毒化于外,还元于中。虽有客邪外犯,无足虑也。

是以治痘者,须于七日以前,如花之始蕾而发,其势日盛,气高于上之时,则助气血以令头面灌浆。气交于中之时,则助气血以令胸背灌浆。气交于下之时,则助气血以令腿足灌浆。借毒火之营运,而充灌成浆自易矣。有此药力,以代气血充灌之用。则脓成之后,气血无伤,精神如故也。若不调补气血,妄行解毒,清凉延缓时日,一至七日之后,如花之气敛而欲谢矣。其气日衰而降,复欲升提气血,以达头面行浆,不亦晚乎!况气血日衰,而充贯自难,毒火元从消化,重则内攻脏腑,轻则变生诸症。上古婴儿天禀有余,故古方惟为疏表清里,以图易出易解。盖因气血充足,不必为之瞻顾也。奈近世婴孩受质嚣漓,虽名纯阳之子,孰知阴既未足,而禀阳亦虚,当此先天之症发露,而阴阳两亏者甚多,难出难脓,若始也。徒从疏表为事,则表虚者不能约束,任其一涌而出,则气血充贯不周,定有难浆难靥之患里虚者,中气愈馁,无力载毒成形,昧者重用毒药迅攻,实同无米炊饭之象,非转虚而成内溃,即奔溃而如蚕种蛇皮,至于脓也而惟图清解为事,则阳虚者水伏于中,阴虚者枯涸于表,水火不行无行之化,气血春成有质之功。况禀薄之芽儿,不耐疾病。一经发热数日,元气已伤于中,再加疏表攻托,气血转转潜耗。痘之少者,虽虚而无伤乎性命。痘之密者,愈损而绝其生机。故(张)

痛求至理。凡遇六脉洪大有力者,则从古法以解肌。若六脉沉微无力者,则惟为温中以托里,使中气不馁。而气血鼓舞则逐毒有力,起胀灌浆,不谋而至也。若六脉弦数无力者,则惟为壮水之中,仍佐补火之药,使嘘濡有力、而自出自化也。(张)壬午年在都,值蒋总宪之令孙女令孙出痘,一险一逆,(张)以心法治之俱变为顺,盖可见痘疮为标,气血为本。书曰:识中标,只取本,治千人无一损,此之谓也。赘之于后,以广识见。

蒋总宪之令孙女时年八岁,先天最薄。忽发微热,面青肢冷,腹痛吐水,项倒神疲,六脉甚微,重按若无,余曰:此中寒,元气内伤之候,虽防出痘,难用解肌。只可凭脉,温以散之,即可以去疾病,复可以任痘疮,书所谓内伤多者,只须温补,正气得力,始能推出寒邪也。乃用炙黄 二钱炒黄白术三钱酒炒当归一钱五分茯苓一钱五分炙甘草六分甜薄桂八分煨姜胶枣为引煎服,次日神气稍爽,面青退而四肢温,脉稍起而头项少强,身热壮而痘候现矣。照前方去黄 更进一剂,乃大热,而次日见痘,神气少壮。但脉尚弱,而无洪体,余见痘点少屑,知必繁密,不敢ht 攻,惟照前方温补气血,令其陆续出来。果至三四朝,来势甚稠密,幸无蛇皮蚕种之状,此温补气血,而气血送毒出外之妙也。若以毒药攻击,则奔溃而出,如麸如 ,所不免也。乃于前方更入参温补,痘与精神饮食日长一日而愈。未己,其兄十岁,夜半发热,次早太阳额已见点,连片而不红。腰痛疲惫,六脉无根,余知先天阴阳两亏,脾元中气甚弱,不能制约其毒,得以妄参阳位,然脾胃两虚,则无力送毒出经,势必沉匿而为内溃,乃用熟地八钱当归三钱白术四钱茯苓三钱炙甘草八分肉桂一钱五分升麻六分生姜胶枣为引,煎服,次早颧脸之间,一拥而出。如麸如 ,稠密无缝,六脉沉微,倦怠不食,幸而腰痛愈也。余思中虚,若此而复犯,如是重痘,若不托住本元,即能一拥而出,若不能一拥而入乎?盖正气虚极无力主宰,任毒纵横,若不乘其毒邪尽出在外之时,急为填补中气,调益营卫,何以为充灌成脓,化毒收攻之用哉!乃照前方去升麻,另煎人参三钱浓汁冲服,服后甚安,次日仍照前方另煎人参五钱冲服,次早神气少壮,饮食少进,顾脸之痘少起胀而红润,天庭之痘,亦非若前之纯白色矣。余曰:前者人参只用三钱,不过少佐苓术之力,以固中,实欲让血药先为见为功耳。所谓补血药多则补气药从之而补血也。

今色虽转娇,诚非苍固之象,浆清痒塌之候,势所必至,可不急补卫气以保之,乃用人参六钱生黄 四钱炒干熟地五钱炒黄白术三钱酒炒当归身二钱茯苓三钱炙甘草八分肉桂去皮一钱二分煨姜胶枣为引,早晚各进一剂。若大便一次,另煎人参浓汁单服,如是调治,饮食渐加,精神渐长,脓浆渐浓,尚然七朝,瘙痒作而头面爬破其半,幸充浆在前,爬破在后,痘毒化于表,药力充于里,不能为害,仍照煎方加减,直至十日之外,痘熟而微臭。余曰:今毒尽化于外矣。乃减人参,进以养阴退阳解毒之剂,痂落疤痕红润,精神饮食倍于常,古人人参戒用于三日之前,今不得已始用 术姜桂,二朝便用人参,三朝便用参 峻补,实因病情脉理危迫处方,其势不得不然耳。

信乎,医无定体,药不执方也。余治王店镇寒宗一舍侄,年七岁,平时嗜酒少食,盖嗜酒则真阴消耗,少食则元气空虚,是以一遇痘疮发热,神昏不苏者竟日,醒则口不能言,目不能见,医用疏表攻托,痘不甚起,而惊厥益甚。乃延余视,以其脉六部洪数而豁大无伦,身热如火,手心如烙。余曰:此真阴亏极,不能敛阳,神无所根据,浮越散乱,再为疏解,愈耗其阴,再为攻托,愈乱其神,不能言者,心不能为用也。目不见者,阴不能归明于目也。五心如烙者,脏腑燥槁已极也。欲望其机窍滑润流通,气成其形,血华其色,排列累累于肌肉之间,焉可得乎?况惊厥一次,则神气散乱一番,愈厥愈散,未伤性命于痘疮,先完神气于惊厥矣。必须求源兹本,以为不治之治,乃以熟地一两、生地六钱、麦冬二钱、五味子六分、肉桂去皮一钱二分,煎与温服,或以五味子酸敛为疑,余曰:单使之则得为专酸敛之能,今内有肉桂大力君主之药,一敛而辛散之势愈烈,正欲籍其敛纳,以收浮散之元阳,随肉桂之辛温,导入坎宫之命穴,真火即归于中,阴翳之毒自显于外,神自清而言自明,不待言也。乃服之,一一果验而愈。复治王相国之令侄孙女,而患痘亦发惊厥数次,目盲神昏,而痘难出,身发微热,六脉沉微,重按则空,此正气虚极。小能任其毒火之攻冲,愈厥愈虚,而出愈难。愈难愈厥,而气愈虚。前之脉洪数豁大者,则责之真阴不足,不能敛阳,而阳无所根据,散乱于内,焉能逐毒也。兹之六脉沉微,而无根者,乃责之真阳正气空虚,元力载毒出表也。乃以炒黄白术三钱酒炒当归身一钱二分茯苓一钱五分炙甘草四分肉桂去皮六分煨姜胶枣为引,煎服一剂而痘出,二剂而神清,三剂而目明,痘疮光彩而饮食精神俱倍长矣。二者之惊厥目盲同也。脉之洪数沉微有异,则药之救阴救阳乃迥别矣。故痘初发热稍轻,至三四日痘尚不出,不可概为毒轻痘少,若神清能食,见点光圆红润,朝暮易眼者,此真毒轻痘少也。若身热虽清,至三四日倦怠不食,痘白无光,不宜起发者,此血气虚弱不能送毒外出也。急用温中益气,鼓舞营卫以托之,甚者连服三四剂,始能中气旺而运毒以出,其痘必多者也。如不知此,轻视忽略,五六日后毒瓦斯内攻,莫救矣。若见其口干舌燥,解毒清凉,益增冰伏内攻之祸,故古人热轻而痘轻之说,可尽信乎?及六日之前勿用温补之说,可尽拘乎?故切须分其虚实寒热,实热者宜发其壅滞,以逐毒,虚寒者补助其血气以送毒,且痘之始终有险,救不测者二,一曰毒甚,一曰体虚,未出之时,三五日而速毙者,皆因毒盛也治者能顺其势以导之出,勿用寒凉解毒以阻遏之。则虽盛未必毙也。及落痂之时,或因一药一食之误,而即毙者,皆因体虚也。治者能察其虚实补养之,更防其虚而勿清解之。则虽虚亦未必毙也。

夫医司人命,可不细心,触类旁通,以图万全挽救之策。余曰:至外科书云,痈疽乃破漏之病,最能走泄真气。旨哉!破漏二字,况小儿脏腑娇嫩,皮肤柔脆,神气未全,易虚易实,一患痘疮逐处破漏,走泄真气,岂不更甚,故《心鉴》一书,谆谆以固元气为主,况今非昔比,天禀日薄,治之者若徒宗相传浅略方论。一见发热,轻用荆防羌独,疏散为事;则表虚者卫气愈伤,中气亦耗,初则无力逐毒达表,继则不能充灌成实矣。轻用犀角地黄清凉为事,则里虚者荣血凝滞,脾胃虚寒,初则阻遏毒瓦斯在内,继则冰伏不能蒸长矣。轻用穿甲牛虱以毒攻毒为事,则正虚者无力担当,奔溃而出,中气愈虚,初则形如蚕种 窠,继则虚抬空壳或水泡清浆矣。况痘疮之发,多由于跌扑惊恐,伤风伤食,感触所蕴之毒而发,一经病后,元气已伤,再患痘疮,气血俱耗,故贵乎以脉消息。沉微无力者,非毒邪之内伏,乃气虚不能逐毒也,固中调元,即所谓助正送毒,达表也。 、术、归、苓、天虫、蝉蜕、炙草、桂枝、煨姜、胶枣,皆为对症之药。如洪数无力者,非毒药之有余,乃真水之不足也。火盛者熟地丹皮,佐以牛蒡紫草升葛,火假者,地朱丹茯,佐以甜桂鼓舞呈形,盖必兼辛温松动之味,以助发生长养之机,务使正气内充,荣阴外润,气血宣形,健运不息,如筛米之转运不停,则糠秕自然起聚一堆,而不混杂于米矣。更如禾苗之长,若不仗暖日以煦之,和风以宣之,雨露以润之,惟竭人力以揠之,而欲望其发生长养者,吾未之见也。盖藜藿之儿,中外坚固,及禀气壮盛,六脉洪大有力,外感有余者,暂从疏散,所谓有病则病当之,人强能任此猛剂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