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四分戒本如释卷第十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明 广州沙门释 弘赞在犙 绎

○八灭诤法(开三) 初总标 中别列 后结问。

△初总标

诸大德。是七灭诤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若比丘有诤事起。即应除灭。

释曰。七灭诤法者。谓比丘有四诤事起。当以此七法如法。如律。如佛所教。而除灭之。故名七灭诤法也。言四诤者。一言诤。二觅诤。三犯诤。四事诤。云何言诤。谓比丘共比丘诤言。引十八事。法。非法。乃至说。不说。若以如是相共诤言语。遂彼此共斗。是为言诤。云何觅诤。谓比丘与比丘觅罪。以三举事。破戒。破见。破威仪。见。闻。疑。作如相觅罪。是为觅诤。云何犯诤。谓犯七种罪。波罗夷。僧残。波逸提。悔过法。偷兰遮。恶作。恶说。是为犯诤。云何事诤。谓言诤中事作。觅诤中事作。犯诤中事作。是为事诤(身犯者名恶作。口犯者名恶说)。

△中别列

○现前灭诤法第一

应与现前毗尼。当与现前毗尼。

释曰。佛在舍卫国。迦留陀夷。与六群在河中浴。浴竟。先上岸。错着六群衣而去。六群上岸不见己衣。即谓彼偷衣去。彼不现前。便作灭摈羯磨。佛言。无盗心不犯。不应不看衣而着。不应人不现前而作摈羯磨。依止羯磨。遮不至白衣家羯磨。举羯磨。灭摈羯磨。若作。羯磨不成。得突吉罗。云何现前。谓法。毗尼。人。僧。界也。云何法现前。所持法灭诤者是。云何毗尼现前。所持毗尼灭诤者是。云何人现前。言义往返者是。云何僧现前。同羯磨和集一处。不来者嘱授。在现前得诃。而不诃者是。云何界现前。在界内羯磨作制限者是。若诤事灭。更发起者。堕罪。若后来比丘新受戒者。谓是初诤。而更发起者。及与欲已后悔者。皆堕罪。此之七法。尼皆同学(磨得勒伽论。明十种不现前。得作羯磨。一覆钵。二舍覆钵。谓俗人骂谤比丘等。僧应与作羯磨。不相往来。若后自见过。行随顺心。求僧乞解。僧应羯磨为解。三学家。四舍学家。如悔过法中释。五作房。谓以故废寺地。羯磨与居士。任其更为僧作房舍。六摈恶见沙弥。已上皆谓未受大戒人。不得闻羯磨法故。不须现前。其二解。及作房。摈沙弥。令在眼见耳不闻处立。七狂痴。谓无知故。不须现前。八不礼拜。九不共语。十不供养。谓比丘非法触恼比丘尼。不得面治比丘。但遥作不礼拜等。三种羯磨而已)。

○忆念灭诤法第二

应与忆念毗尼。当与忆念毗尼。

释曰。佛在王舍城。摩罗子不犯重罪。诸比丘皆言其犯。问言。汝忆犯重罪不。彼不忆犯。使答言。我不忆犯如是重罪。长老莫数诘问我。而诸比丘故诘问不止。佛听僧为作忆念毗尼白四羯磨。彼应至僧中乞言。大德僧听。我某甲不犯重罪。诸比丘言我犯重罪。波罗夷。僧残。偷兰遮。诸比丘问我言。汝忆犯重罪不。我不忆犯重罪。答言。我不忆犯如是重罪。诸长老不须数数难诘问我。而诸比丘故难诘不止。我今不忆念。从僧乞忆念毗尼。愿僧与我忆念毗尼。慈愍故。如是三乞已。僧应为白四羯磨与(羯磨。准乞应作)。云何忆念毗尼。彼比丘此罪。更不应举。不应作忆念。若诤事如法灭已。后更发起者。堕罪。如上(由诸比丘数数令其忆念不止。故佛听作忆念毗尼。使他不复更问。萨婆多论云。此是守护毗尼。余比丘不应出其罪过。不应令忆念)。

○不痴灭诤法第三

应与不痴毗尼。当与不痴毗尼。

释曰。佛在王舍城。难提比丘痴狂心乱。多犯众罪。后还得心。诸比丘诘问不止。佛听僧与作不痴毗尼白四羯磨。彼应至僧中乞言。大德僧听。我某甲比丘。癞狂心乱时。多犯众罪。行来出入。不顺威仪。后还得心。诸比丘问言。汝忆犯重罪不。我答言。先癫狂心乱时。多犯众罪。行来出入。不顺威仪。非我故作。是癫狂心故。诸长老不须数数难诘问我。而诸比丘故难问不止。我今不痴。从僧乞不痴毗尼。愿僧与我不痴毗尼。慈愍故。如是三乞已。僧应为白四羯磨与(羯磨。准乞应作)。云何不痴毗尼。彼比丘此罪。更不应举。不应作忆念者是。若如法诤事灭已。更发起者。堕罪。如上(萨婆多论云。此是守护毗尼)。

○自言灭诤法第四

应与自言治。当与自言治。

释曰。佛在瞻婆城。十五日布萨时。众僧前后围绕。有犯罪者。在于众中坐。初中后夜已过。世尊默然不说戒。目连即以天眼见知。便促彼臂牵出门外。佛言。不应如是。令彼伏罪。然后与罪。不应不自伏罪而与罪。云何自言。说罪名。罪种。忏悔者是。云何治。语言。自责汝心。生厌虽者是。若诤事灭已。更发起者。堕罪。余如上说。优波离白佛言。作自言治。一切如法不。佛言。不一切如法。若比丘不犯弃罪。彼不作举。不作忆念。自言犯弃。诸比丘即与作弃罪治。是为非法自言治。若比丘不犯弃。彼不作举。不作忆念。自言犯僧残。诸比丘即与作僧残罪治。是为非法。乃至自言犯恶说。亦如是(次句以僧残为首。乃至恶说为首。一一作句。亦如是。复以作举。作忆念。一一句。亦如上)。若比丘犯弃罪。彼不作举。不作忆念。自言犯僧残。诸比丘即与作僧残治。是为非法。乃至自言犯恶说。亦如是。若比丘犯僧残。彼不作举。不作忆念。便自言犯弃。诸比丘即与作弃罪治。是为非法。若比丘犯僧残。彼不作举及忆念。便自言犯堕。诸比丘即与作堕罪治。是为非法。乃至自言犯恶说。互为首句。亦如是(作举。作忆念。互为首句。一一如上)。云何如法自言治。若比丘犯弃罪。彼不作举。不作忆念。自言犯弃。诸比丘即为作弃罪治。是为如法与自言治。乃至恶说亦如是。若比丘犯弃罪。彼作举。作忆念。自言犯弃。诸比丘即如其言治。是为如法与自言治。乃至恶说。亦如是。

○觅罪灭诤法第五

应与觅罪相。当与觅罪相。

释曰。佛在释氏国。象力比丘喜论议。共外道论。得切问时。前后言语相违。于僧中问时。亦复如是。前后言语相违。在众中故作妄语。外道讥嫌。诸比丘白佛。佛令僧与彼作罪处所白四羯磨。集僧已。为作举。作举已。为作忆念。作忆念已。与罪。白言。大德僧听。此某甲比丘。好论议。与外道论。得切问时。前后言语相违。设于众僧中问。亦前后言语相违。众中故作妄语。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与某甲比丘作罪处所羯磨。汝某甲无利。不善得。汝得切问时。前后言语相违。设众僧中问时。亦复如是。在众中故作妄语。白如是(羯磨准白应作。作羯磨已。彼比丘应行三十五行)。觅罪相者。亦云结罪处所。云何处罪所。彼比丘此罪。与作举。作忆念者是(根本律云。求罪自性。勒伽论云。实觅罪者。先犯罪已发露。后覆藏。萨婆多论云此是折伏毗尼)。

○多人语灭诤法第六

应与多人觅罪。当与多人觅罪。

释曰。若诸比丘诤事现前不能灭者。应求多知法比丘行筹灭诤。以筹多表语故。时舍卫国比丘共诤。众僧如法为灭诤。彼诤比丘不忍可僧灭诤事。便往白佛。佛即集僧。诃责彼已。告诸比丘。应灭此诤。用多人语(谓用多人知法者语)。听行筹。差行筹人。白二羯磨。有五法不应差使行筹。谓爱恚怖痴不知己行不行。反上应差。有三种行筹。一显露。二覆藏。三耳语。云何显露行筹。谓众中虽非法比丘多。然彼二师皆如法。又上座智人持三藏者。皆如法说。应显露行筹。应作二种筹。一破。二完。应作白。作如是语者。捉不破筹。作如是语者。捉破筹。行筹已。应别处数。若如法者多。彼应作白。作如是语者诤事灭。若如法语者少。应作礼已。便起去。应遣信往比丘住处僧中白言。彼住处非法比丘多。善哉长老。能往至彼。若如法语比丘多诤事灭。功德多。此比丘闻应往。若不往。如法治。云何覆藏行筹。谓众中如法比丘多。而彼二师及上座等。不如法。若显露行筹。恐诸比丘随二师上座等捉筹。应覆藏行筹。云何耳语行筹。谓众中虽如法比丘多。而彼二师等非法说。应耳语行筹。行筹时。应稀坐间容一人身。小障翳。彼比丘作耳语。语言。汝和尚等已捉筹。善哉。汝亦当捉筹。慈愍故。若如法比丘多。诤事得灭。得功德多。行筹已。在一面数之。若诤事如法灭已。后更发举者。及后来新受戒者。谓是初诤。而发举者。与欲已后悔者。尽得堕罪。有十不如法捉筹。谓不解捉。不与善伴共捉。欲令非法者多捉。知非法比丘多捉。欲令僧破故捉。知僧当破故捉。非法捉。别众捉。以小犯故捉。不如所见故捉。谓异见异忍也。反上是为十种如法捉筹(十诵律。令作长短白黑筹。说如法筹。以右手捉。说非法筹。以左手捉。说如法筹缓促。说非法筹急捉。先行说如法筹。后行说非法筹。一切僧应和合一处。不得取欲。僧祇律云。若非法筹。乃至多一者。不应唱非法人多。如法人少。当作方便解坐。若前食欲至者。应唱令前食。若后食时。浴时。说法时。说律时。随应唱之。若非法者觉。言我等得胜。为我等故解坐。我等今不起。要即此坐决断是事。尔时精舍边若有小屋无虫者。应使净人放火已。唱言。火起。火起。即便散起救火。乃往觅如法伴。萨婆多论云。多觅毗尼者。多求因缘断。多处求断。从多处断故。名多觅毗尼)。

○草覆地灭诤法第七

应与如草覆地。当与如草覆地。

释曰。佛在舍卫国。诸比丘共诤。多犯众戒。非沙门法。亦作亦说。出入无限。后诸比丘自作是念。我曹若还共问此事。或能令此诤事转深重。经历年月。不得如法灭除。令僧不得安乐。以是白佛。佛言。应灭此事诤。如草覆地。彼一众中有智慧堪能比丘。从座起偏露右肩右膝着地。合掌。作如是言。诸长老。我等此诤事。多犯众罪。非沙门法。言无齐限。出入行来。不顺威仪。若我等寻究此事。恐令罪深重。不得如法。如毗尼。如佛所教。诤事灭。令诸比丘住止不安乐。若长老忍者。我今为诸长老作如草覆地忏悔此罪。第二众中。亦如是说。彼诸比丘应作如是白。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此诤事作草覆地忏悔。白如是。作是白已。作如草覆地忏悔。是一众中有智慧堪能者。从座起右膝着地合掌作如是白。诸长老。我今此诸诤事。己所犯罪。除重罪。遮不至白衣家羯磨。若诸长老听者。为诸长老及己。作草覆地忏悔。第二众亦应如是说(此是犯诤。以二灭灭。谓现前毗尼如草覆地。不用自言治)云何草覆地。不称说罪名罪种忏悔者是。若诤事灭已。后更发起者。堕罪(十诵律释云。草布地有二种义。一斗诤数起。诤人亦多。其事转众。推其原本。难可知处。佛听布草除灭。如乱草难可整理。乱来弃之。二者有听上座劝喻诤者。使向两众羊皮四布悔过。二众者。各有所助。故令各在一处。五分律云。彼斗诤比丘。应来至僧中偏袒胡跪陈说其事。乞草布地悔过。三乞已。皆舒手脚伏地。向羯磨师。一心听受羯磨。彼为白四羯磨。是名现前毗尼草布地灭犯罪诤。何谓草布地。彼诸比丘。不复说斗原。僧亦不更问事根本。毗尼母经云。若比丘共诤。欲除灭罪者。先共斗者忏悔。如草敷泥上。令人过不污。共和合忏悔覆恶上。得善生。然后悔过所犯也。律摄云。若彼此两朋共相纷竞。各执己见。恃怙慢情。有善比丘。于彼此朋。各令息诤。更相忏谢。说悔其罪。起𢍉下心。不相举发。以草敷法而除灭之)。

△后结问

诸大德。我已说七灭诤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释曰。上已一一别释其相。今当总明除灭之法。于四种诤中。云何除灭。其言诤者。以二毗尼灭。谓现前。多人语(如第六法中说)。或以一灭灭。谓现前毗尼。何者是耶。若一比丘。为一比丘现前好言教语。如法。如律。如佛所教。语言。是法。是律。是佛所教。受是。忍是。如是诤事得灭。是为言诤。以一灭灭。若一比丘。为二三比丘。及僧。亦如是。乃至僧为一二三比丘。及僧。亦如是。若彼诤比丘不忍可僧作如是灭。闻异处有好僧。好上座智人。应往彼处。若在中路。能得如法律教灭者。是为言诤以一灭灭。若路中不能如法灭。至彼僧中上座前作是言。我此诤事如是起。如是实因是起。僧作是灭。我不忍可。是故来至长老所。善哉长老。为我如法律教灭此诤事。若长老能为我等灭此诤事者。我等当于长老前舍此诤事。若长老不能如法律教灭者。我等自在作诤。更令罪深重。诸比丘住止不安乐。彼诤比丘应如是在僧前舍此诤事。此僧应语彼言。长老。诤事若如是起。如实如所因起。如彼僧灭诤。若能如实说者。我等当量宜能灭此诤不。若不如实说。此诤事更深重。非法律教。诤事不得灭。诸比丘不得安乐住。彼僧应作是受诤已。应断决。若彼诤人是下座者。应语言。小出。我等自共平断此事。如法律教。若诤人是上座。僧应自避至余处共断。僧作是念。我等若在僧前平此事。恐更有余事起。令彼此善恶言说不了。我等宁可与诸智慧人别集一处共断。即应作白言。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集诸智慧者。共别平断事。白如是。白已。共平断。有十法应差别平断事。一持戒具足。二多闻。三诵二部毗尼极利。四若广诵其义。五善巧言语辞辩了了。堪任问答。令彼欢喜。六若诤事起能灭。七不爱。八不恚。九不怖。十不痴。断事比丘中有不诵戒。不知戒毗尼。便舍正义。作非法语。或有诵戒。不诵戒毗尼。舍正义。说少许文。或有法师舍正义。以言辞力强说。僧皆应作白遣出。若诵戒。诵毗尼。顺正义。如法说。僧应佐助之。若彼僧不如法律教。灭诤者。今僧应如法律教灭。若彼僧如法灭。今此僧亦忍可此事。僧应语彼诤比丘言。若彼僧如法律教灭此事。我等亦忍可此事。如法灭诤。今我等亦当作如是灭诤。若作是得灭诤。是为言诤以一灭灭。若如法灭已。后更发起者堕罪。若彼诤比丘不忍可第二僧作是灭。闻彼住处。有众多比丘持法。持律。持论。往至彼所。若在中道灭。中道不能灭。应到彼持法等比丘所言。长老。我此诤事。因如是起。实因是起。僧作是灭。第二僧亦作是灭。我不忍可。故来至长老间。善哉长老。能如法律教灭此诤事者。我当于长老间舍此事。若长老不能如法等灭。我等自在作诤。更令罪深重。诸比丘住止不安乐。彼应在众多比丘前舍此事。众多比丘应语彼言。长老。此诤事。如实所因起。如第二僧灭。如实说。舍诤。我等当量宜能灭此诤不。若不如实说者。此诤事自在作罪更深重。诸比丘住止不安乐。众多比丘应作如是受诤。受已。决断。彼诤人或是下座。或是上座。应如上遣避。若彼僧不如法律教灭。第二僧亦不如法灭。众多比丘应如法灭。若彼僧。及第二僧如法灭。众多比丘亦应忍可此事。应语诤比丘言。如彼僧灭诤。我等亦忍可。今当作是灭诤。是为言诤以一灭灭。如法灭已。更发起者。堕罪(如往众多持法律论比丘所。往二比丘一比丘持法律论所。亦如是)。其觅诤者。以四毗尼灭。谓现前。忆念。或现前。不痴。或现前。罪处所。云何现前忆念。谓比丘不犯重罪。诸比丘皆言犯。诘问不止。从僧乞忆念。僧与彼忆念毗尼白四羯磨。有三非法与忆念毗尼。若比丘犯重罪。诸比丘皆言其犯。诘问不止。彼从僧乞忆念。僧若与者。非法。若比丘犯重罪。诸比丘问言。汝忆犯重罪不。答言。我不忆犯重。忆犯小罪。当如法忏悔。莫数诘问我。彼从僧乞忆念。僧若与者。非法。若比丘犯重罪。诸比丘问时。答言。我不忆犯重。忆犯小罪。已如法忏悔。诸比丘诘问不止。彼从僧乞忆念。若僧与者非法(反上。即是三种如法)。复有五种不如法与忆念毗尼。谓不现前。不自言。不清净。非法。别众(反上。即五如法)。云何现前不痴。谓比丘癫狂心乱多犯众罪。后还得心。诸比丘皆言犯重罪。诘问不止。佛听僧与彼不痴毗尼白四羯磨。有三非法与不痴毗尼。若比丘不痴。而诈作痴。多犯众罪。诸比丘诘问不止。彼从僧乞不痴。僧若与者。是为非法(此是初句。第二句亦同上。正以言我忆犯众罪。如人梦中所作耳。第三句亦同。正以言我犯众罪。如人从高山堕。揽捉少片物。我亦如是。反上即三如法。五非法与。五如法与。皆如上)。云何现前罪处所。谓比丘好论义。与外道论。乃至众中故妄语。僧应与彼罪处所白四羯磨。有三非法与罪处所毗尼。谓不作举。不作忆念。不作自言。复有三。谓无犯。犯不可忏罪。若犯罪已忏。复有不现前。非法。别众(反上。即三如法)。复有五非法。谓不现前。不作自言。不清净。非法。别众(反上。即五如法)。是为觅诤。以四毗尼灭。如法灭已。更发起者。堕罪。其犯诤者。以三毗尼灭。谓现前。自言治。或现前草覆地。云何现前自言治。若比丘犯罪。欲在一比丘前忏。应至一清净比丘所。露右肩。若是上座。礼足已。右膝着地。合掌。说罪名罪种。作是言。长老一心念。我某甲比丘。犯某罪。今从长老忏悔。不敢覆藏。乃至忆我清净戒身。具足清净布萨(诃责。立誓如上应知)。是中现前者法。毗尼。如上。人现前者。受忏悔者是也。诤事灭已。更发起者。堕罪。除受欲已。余者如上。若欲在二比丘边忏悔者。应至二清净比丘所。如上具威仪。说罪名罪种忏悔(忏法如上)。彼受忏者。应先问第二比丘言。若长老听我受某甲比丘忏者。我当受。第二比丘应言。可尔。若欲在三比丘边忏。彼受忏者。应问余二比丘得可已。受忏。若欲在僧中忏者。应往僧中露肩脱屣礼僧足。右膝着地合掌白言。大德僧听。我某甲比丘。犯某罪。今从僧忏悔(三说)。受忏者。应作白。然后受忏。白言。大德僧听。彼某甲比丘。犯某罪。今从僧忏悔。若僧时到。僧忍听。我受某甲比丘忏悔。白如是。白已。受忏。乃至诃责立誓如上。如法诤事灭已。更发起者堕罪。云何现前如草覆地。如第七法中说。是为犯诤以三毗尼灭。其事诤者。以一切毗尼灭。随所犯。佛告比丘。以二十二种行。知是平断事人。具持二百五十戒。多闻。善解阿毗昙毗尼。不与人诤。亦不坚住此事。应诃者诃。然后住。应教者教。然后住。应灭摈。灭摈然后住。不爱。不恚。不怖。不痴。不受此部饮食。亦不受彼部饮食。不受此部衣钵坐具针筒。亦不受彼部者。不供给此部。亦不供给彼部。不共此部入村。亦不共彼部入村。不与作期要。亦不至彼。后来后坐(目得迦云。有二苾刍共生瑕隙。种种异言。互相谤讟。于此二人。应信持戒者。若二俱持戒。应信多闻者。若二俱多闻。应信少欲者。若俱少欲。应信极少欲者。若俱极少欲。而生瑕隙。无有是处)。

●后结劝回向(分四) 初总结前相 二劝学余法 三七佛戒经 四结颂回向。

○初总结前相

诸大德。我已说戒经序。已说四波罗夷法。已说十三僧伽婆尸沙法。已说二不定法。已说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已说九十波逸提法。已说四波罗提提舍尼法。已说众学戒法。已说七灭诤法。此是佛所说。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释曰。此中结意。为欲令知戒聚次第。复显说者文无差脱。句义圆满。八聚已周。二百五十法竟矣。此是佛所说者。证非己说。亦非余人所说。余人者。法师。律师。声闻。缘觉。菩萨也。戒经中来者。既非余人所说。复非余经所出也。

○二劝学余法。

若更有余佛法。是中皆共和合。应当学。

释曰。若更有余佛法者。谓于诸犍度中如来所制学法。及一切修多罗。阿毗昙。定慧之法。以此法能越苦沦而趣涅槃也。是中者。谓非但二百五十戒法和合同修。此余法中咸应和合共学。和合者。谓欢喜无诤。同一师学。不生异见。如水乳合也。应当学者。谓是比丘所应学事。勿生放逸。当勤修习也(修多罗。是经藏。属定学。阿毗昙。是论藏。属慧学也)。

○三七佛略说戒经。

忍辱第一道。佛说无为最。出家恼他人。不名为沙门。此是毗婆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释曰。内心能安。忍外所辱之境。名为忍辱。此有二种。一者生忍。二者法忍。生忍有二。一谓于恭敬。供养。顺境中。能忍不着。则不生憍逸。二谓于瞋。骂。打害。逆境中能忍。则不生忿恨怨恼。是为生忍。法忍亦有二。一者非心法。谓寒热风雨饥渴老病死等。二者心法。谓瞋恚忧愁疑淫欲憍慢诸邪见等。若于此二法能忍不动。是名法忍。复以正慧观察。生法性空。辱不可得。苦空无我。谁为忍者。辱忍既空。无生现前。便证圆寂。以此忍辱是涅槃圆寂之捷径。故名第一道。无为者。即是涅槃。湛然常寂。无所造作。超绝有为之境。越度生死之流。更无有法胜于此者。故名为最。沙门者。是寂净义。旧译为勤行。谓勤行取涅槃故。或翻为勤息。勤为勤修道业。息谓息恶行慈。故阿含经云。舍离恩爱。出家修道。摄御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无所伤害。遇乐不欣。逢苦不戚。能忍如地。故号沙门。若出家不行忍辱。而反怨报他人。则违涅槃无诤之道。岂称勤息之行。行若不称。即非沙门。欲得第一道。当不恼他人。若希无为乐。应具沙门法。忍辱是出世之因。无为是出世之果。恼他人是生死之因。非沙门是生死之果。善恶两彰。净秽齐举。其有智者。能如择乳之鹅王。简其善者而取之。则不违沙门之行。行既绝伦。果超有顶矣。若据根本部中。谓毗婆尸佛出世时诸弟子众。及诸外道邪师。多乐苦行修身。妄招乐果。时佛为破此见故。为诸弟子说斯略教。曰。忍是勤中上。能得涅槃处。出家恼他人。不名为沙门。谓忍是精勤中上。不由自苦其身。得胜涅槃。又谛察法忍。由解了法。终获涅槃。不由苦身而能证会。复为遮彼邪见外道出家之类。妄说异法。教化他人。无益苦身。令同己行。自他俱恼。终无果益。故云出家恼他人。不名为沙门(西国九十六种出家外道。俱称沙门。惟如来弟子名释迦沙门)。无所著等正觉者。谓如来证涅槃时。断尽一切烦恼。令身口意清净。无染无著。故名无所著。以一切法平等开觉一切众生。成无上觉。故号等正觉。

譬如明眼人。能避险恶道。世有聪明人。能远离诸恶。此是尸弃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释曰。喻人明目不趣险难之径。终至安隐之地。若世间有聪慧明见智者。即知道与非道。非道乃六趣之险途。道是八正之平街。险途由不善所感。平街因胜慧所至。故须离诸恶因。务修出要。终抵涅槃安隐常乐之处。

不谤亦不嫉。当奉行于戒。饮食知止足。常乐在空闲。心定乐精进。是名诸佛教。此是毗叶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释曰。谤是口过。嫉是意业。欲离此二。当奉行于戒。戒净则三业顿捐。又何口意之可得。为欲成就净戒。故令不谤不嫉也。饮食属口。常乐属意。知足则息妄驰求。空闲则诸念自寂。又何心之不定。为欲成就定法。故令知足在闲。起慧断惑。故云乐精进。空闲者。是阿兰若寂静之处。依此处而勤修定门。必获涅槃果证。三世如来。同斯轨辙以教弟子。故云是诸佛教。毗叶罗。即毗舍浮。如前释。

譬如蜂采华。不坏色与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违戾他事。不观作不作。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此是拘留孙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释曰。喻如蜂之采华。但持蕊味而去。不损华之色香。比丘入聚落乞食时。亦复如是。故云然也。不违戾他事者。谓比丘乞食。趣得充身长道。随施而受。勿以过求戾他。坏彼信敬。正如蜂取味。不坏色与香也。不观作不作者。谓既不戾他。亦勿观人得失。以乱身心。妨自证悟。但自观身行者。谓惟当省己。若自无非。则身必端有过则行不正。故云若正若不正。

心莫作放逸。圣法当勤学。如是无忧愁。心定入涅槃。此是拘那含牟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释曰。由不放逸。故能勤学圣道。由学圣道。故忧恼之惑能除。由除忧惑。故心获定。由获定故。而趣涅槃。涅槃。此翻寂灭。斯所谓断集。修道。证灭也。若心放逸造诸恶集因。则招感忧愁之苦果。若不修道见谛证灭。虽获定心。而烦惑未除。轮转三有。忧愁之苦奚免。

一切恶莫作。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此是迦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释曰。一切恶者。谓身口七支。所违性遮之罪。诸善者。虽复不违性遮。由是防其欲界身口粗恶。而细乱未除。不能超出欲界之境。未得为善。既自尸罗皎洁。志在禅门。专修五法。则色界清净四大自现身中。缘是以次第获得根本四禅。种种胜妙支林功德。尔乃因超欲网。果居色界。故称为善。自净其志意者。谓因禅定。发真无漏智慧。破诸邪倒。了惑虚妄。荡除心垢。净诸瑕秽。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故云净其志意。法海虽旷。此三摄尽。三世如来。随机利物。无异于斯。故曰是诸佛教(支林者。初禅有五。支。一觉二观。三喜。四乐。五一心。二禅有四支。一内净。二喜。三乐。四一心。三禅有五支。一舍。二念。三慧。四乐。五一心。四禅有四支。一不苦不乐。二舍。三念。四一心。详如余处)。

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此是释迦牟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于十二年中。为无事僧。说是戒经。从是以后。广分别说。诸比丘自为乐法。乐沙门者。有惭有愧。乐学戒者。当于中学。

释曰。诸佛兴世。观机设教。法无一定。释尊出此五浊恶时。人多好诤。不护口言。及与浊心垢重。纵无现境。而忆曾所经事。发起欲思。造作身业不善。是故如来诫之以次第。防之以未萌。又复僧以修和为重。故宜首戒之。若能如是善护。自净。不作。是则三业道净。得此净行。即如来大仙人之道矣。如来为天中天。仙中仙。人中尊。故云大仙人也。无事僧者。谓诸罗汉。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故云无事。如来成等正觉。初十二年中。未有有漏法生。但为诸阿罗汉无事僧。说斯略教。其未证无事者。学此教故。净三业道。而便证悟。十二年后。有漏法生。乃为广结二百五十戒法。分别轻重开遮之相。问曰。云何世尊不直尔制戒。待他犯然后结耶。答曰。如来初成正觉。二百五十戒法已定。但为众生根性未堪顿制。是以随犯乃结。故文殊问经云。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未来世有邪见人。当诽谤佛。说如是言。若使如来是一切智。何故待众生作罪然后制戒。佛告文殊。如此即是一切智相。若我逆制戒。人当谤我。何以故。我不作罪。云何强说。此非一切智。何以故。我无罪过故。如来无慈悲心。不饶益。不摄受众生。如人无子。而说有子。某时当生。空有此言。云何可信。何以故。不真实故。若真见子。则生信心。如是文殊。所未作罪。人天不见。云何逆制戒。要须见罪。然后乃制。又善见律佛言。未有漏者如来结戒。众生生诽谤想。谓诸弟子悉是贵姓。或是王位。舍其财物宫殿妻子眷属。不惜身命。皆是知足。于世间无所希求。云何瞿昙反以波罗提木叉而系之。是瞿昙未善别世人故。若结戒者。世人亦不生敬重之心。譬如医师未善治病。见人始欲生痈。虽有痈性。未大成就。辄为破之。血出狼藉。受大苦痛。以药涂之。疮即还复。医曰。我为汝治病。当与我直。病人答曰。此痴医师。若是我病。可为我治。我本无病。强为破肉出血。生大苦痛。反责我直。讵非狂耶。声闻弟子亦复如是。若先结戒而生诽谤。我自无罪。强为结戒。是故如来不先结戒。若有漏者。是时如来当为诸弟子结戒。指示波罗提木叉。譬如良医。应病设药。令得除愈。大获赏赐。又被赞叹。此好医师。善治我患。如来亦复如是。随犯而制。欢喜受持。无有怨言。故律本中。舍利弗白佛言。惟愿大圣与诸比丘结戒说戒。使修梵行。法得久住。佛言。舍利弗。且止。佛自知时。何以故。比丘中未有犯有漏法。若有犯漏法者。然后为结戒。断彼有漏法。舍利弗。比丘乃至未得利养。及与名称为人所识。多闻多财业故。若得利养及与名称。乃至多财业。便生有漏法。若有漏法生。然后世尊当为结戒。使断漏法故。问曰。云何漏法生起。多是六群。斯其故作。唯无心犯耶。答曰。六群比丘乃大权示现。宣通佛教。内为法门之栋梁。外为佛教之大护。非凡所测。岂得思议。今有愚人。不谙教法。恣意造罪。心无惭愧。由谓如来在世。六群俱作。非今独我。宁知昔贤正为后来启教。而反以昔贤为非。呜呼法之末矣。人多懈惰。薄福鲜慧。不堪如来法教。反生诽谤。造种种业。故百喻经云。世人不解如来法王为众生故。种种方便现其短阙。便生毁谤。效其不是。由是之故。于佛法中。永失其善。堕于三恶。方等大云经云。提婆达多。能开示人。令阿僧祇无量众生。安住善根。提婆达多所有境界。实非声闻缘觉所知。六群比丘亦大菩萨。提婆达多与共同行。若能知达多功德了了不疑。当知是人真佛弟子。得佛功德二分之一。得佛一目。得佛半身。若言弊恶提婆达多坏众僧者。当知即是善方便也。自为乐法乐沙门者。法乃沙门之果因。苟因不施。果无从立。今人不学沙门法。而称沙门者。谬之甚也。而复欲得沙门果者。去之远矣。或言我非自为。噫。若自未达。而欲达人者。其犹自堕巨海。以救他溺。得无俱没者哉。或云自有大乘。何用小学。此实未达大乘。故作斯语。如彼六群本大菩萨。何复示其小行。岂知自护护他。正菩萨之本怀。一善不舍。乃大士之弘心。况复大小通途皆归第一义谛。庄严万德之躯。舍此何欤。详检大乘经律。惟诃声闻自度之小心。非责声闻严持之戒行。大小双修。性遮齐护。方顺解脱之本。不违慈尊之训。故般若会上。谓诸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应善知修学声闻缘觉菩萨一切威仪戒行。若见威仪不称众者。即应远离。若有沙门戒行威仪。则应亲近。宝积经中。谓菩萨若作是思惟。此法甚深。此非甚深。此法是净。此法非净。此诸佛法。此缘觉法。此声闻法。此法应作。此不应作。此是深法。此非深法。是名增上慢。又菩萨戒本经云。若菩萨如是见。如是说言。菩萨不应听声闻经法。不应受。不应学。菩萨何用声闻法为。是名为犯众多犯。内法传云。若礼菩萨。读大乘经。名之为大。不行斯事。名之为小。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惟识。斯并咸遵圣教。孰是孰非。同契涅槃。何真何伪。意在断烦恼惑。拯济众生。岂欲广致纷纭。重增沉结。依行则俱升彼岸。弃背则并溺生津。西国双行。理无乖竞。既无慧目。谁鉴是非。任久习而修之。幸无劳于自割。如上所说。自可思之。更不假余繁论。有惭有愧乐学戒者。自不作罪。名为有惭。不教他作。名为有愧。又于诸恶自耻。名之为惭。于恶羞他。名之为愧。世间若无惭愧二法。悉皆违越清净圣道。趣向生老病死险途。故大经云。诸佛世尊。常说是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者惭。二者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又有二种智。一者不造诸恶。二者作已忏悔。有二种愚。一者非罪。二者覆藏。今此波罗提木叉戒。非无惭愧。及无智者。而能乐修学也。当于中学者。谓当于此二百五十别解脱律仪。及七佛略说戒经。勤修学习。以度生老病死之患。苟其不学。则持犯昧然。哑羊之称何免。无作既亏。比丘之体奚立。是故大小两乘。齐建三学。而戒为首诠。同修五分而三学初启。所以修学三法之用。而证五分之果。当知五分法身。前三从因而显德。后二就果以彰能。尽智正习俱断。名解脱身。无生智了了觉照。名为知见。菩萨急于化他。故加施忍进。以修六度。声闻由于自度。唯修三学。故智论。以六度是众生法。三学是涅槃法。一切法门由学而趣。三学不修。则涅槃无路。木叉不奉。则定慧绝因。何能超渡四流。而登彼岸者哉。

○四结颂回向(共有十四颂。皆结集者所置。今分六释)。

明人能护戒  能得三种乐  名誉及利养

死得生天上  当观如是处  有智勤护戒

戒净有智慧  便得第一道

释曰。前一颂。是世间因果。后一颂。是出世间因果。举世间因果。以彰出世间因果也。明人者。谓了达三途苦趣是恶因所感。人天乐境由善业所招。故舍诸恶因。而修众善。戒为众善之本。乃明达智者能护。非愚暗不别善恶果报者所可堪持也。三种乐者。名誉。利养。是现在华报之乐。得生天上。是未来果报之乐。名是名称。誉是赞誉。利养即是四圣种。谓能持戒之人。戒德芬馥。十方普闻。人天称誉。所共供养也。天者。天然。自然清净。最胜最乐故。苟非净洁最胜之因。岂生净洁最胜之处。净洁因者。禁戒是也。当观如是处者。谓应思惟观察世间三种乐报。悉由护戒而有。即知出世第一道。必从戒净而得也。有智勤护戒者。天上乃明人得生。出世非智者莫办。亦非懈惰无戒者所获。由护净戒。身心皎洁。发生无漏智慧。由智慧力故。破诸烦恼。而得涅槃第一道也。

如过去诸佛  及以未来者  现在诸世尊

能胜一切忧  皆共尊敬戒  此是诸佛法

若有自为身  欲求于佛道  当尊重正法

此是诸佛教

释曰。前一颂半。举诸佛共尊戒而成道。以证之。后一颂。示欲求佛当重正法。以劝之。一切烦恼诸惑结缚众生。故名为忧。三世如来皆奉波罗提木叉。对治诸惑。而得解脱。故名能胜。自为身者。谓专为此身超越死生求于佛道。非希世乐而期佛果。言求佛道者拣非声闻缘觉之乘。志在求佛尊修禁戒。非为二乘奉持律仪。毗尼幽旨。诚在兹焉。学者幸无错其宗趣。自陷偏小之坑。狂者速宜反省。以雪讥贬之罪。纵而迹现是小。意本实诱归大。况乃戒海无涯。量同太虚。随物受益。等施无二。惟根器自有大小之殊。法无广狭之咎。欲脱二死之渊。当早投心于戒地。庶得自为无乖。求佛有旨矣正法者。戒法也。所谓有秉羯磨说戒。则正法未灭世间。以此戒法。是出生死之梯航。涅槃之径路。不同外道邪教。轮王十善治世之术。故此特名之为正法。

七佛为世尊  灭除诸结使  说是七戒经

诸缚得解脱  已入于涅槃  诸戏永灭尽

尊行大仙说  圣贤称誉戒  弟子之所行

入寂灭涅槃

释曰。前一颂半。谓诸佛弟子奉持戒经。得脱诸缚。已入涅槃。故举以证之。后一颂。谓今佛弟子。尊佛所说戒修行。便获涅槃果证。故示以劝之。结使者。谓诸烦恼结缚驱使行人心神。流转三界不得解脱。略言则三结十使。广说则八十八使。乃至五百结使。七佛为世𨗳师。为欲灭除诸弟子结使故。乃说此戒经。弟子奉行。则诸烦恼结缚。因斯解脱。证无生果。已般涅槃。一切有无戏论。永悉灭尽矣。七佛大仙所说之经。是一切圣贤所称赞之戒。若今佛弟子尊之修行。则无不证入寂灭涅槃者也。涅槃是西音。寂灭是华言。华梵两彰。故二双举也。

世尊涅槃时  兴起于大悲  集诸比丘众

与如是教诫  莫谓我涅槃  净行者无护

我今说戒经  亦善说毗尼  我虽般涅槃

当视如世尊  此经久住世  佛法得炽盛

如是炽盛故  得入于涅槃  若不持此戒

如所应布萨  喻如日没时  世界皆闇冥

释曰。初一颂。序佛垂诲。次两颂半。明佛示教。后一颂。乃重申诫喻也。如来说法四十九年。化缘已毕。垂将涅槃。重以戒法。顾命弟子。殷勤付嘱。示诲谆谆。是知此戒。实为佛法之纲领。僧伽之命脉。苦海之津梁。涅槃之关要。苟不顶戴受持。岂但沉溺生津。而且辜于如来付嘱之念。凡我佛子。当思慈诲。奉遗法而忘躯。敬木叉而尽寿。使正法而得恒存。炽然常住世间。是为知恩报恩。思德报德者矣。戒经者。二百五十别解脱律仪也。毗尼者。是除灭罪之法也。般涅槃者。华言入寂灭。谓生死永寂灭故。亦云灭度。所谓大患永灭。超度四流者也。当视如世尊者。谓此波罗提木叉经在世。即是如来法身常住不灭。故特令师之。如遗教经云。如来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告诸弟子曰。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加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等。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此经久住世等者。谓有如戒修行。即此经住世。此经住世。则正法光明炽盛不灭。由此光故。得见谛理。而趣涅槃。是即教行理果。皆悉炽然。若不持戒布萨除愆。罪垢日增。失智慧明。不睹圣道。便堕三途。喻如日没暗冥。无所见故。即堕坑落堑矣。

当护持是戒  如牦牛爱尾  和合一处坐

如佛之所说

释曰。此颂诫令护戒。当遵佛制。谓行者以护戒自珍。宁死不犯。如牦牛自惜其尾。不顾身命。和合一处坐者。使离别众之过。如佛所说者。遣除非法之累。总谓行者。以戒自惜。希求无犯。乃半月半月。共和集一处。如佛所教。而作布萨说戒也。

我已说戒经  众僧布萨竟  我今说戒经

所说诸功德  施一切众生  皆共成佛道

释曰。前半颂。明自他所作事毕。后一颂。以所作事回施有情。共成佛道。言所作事者。即诸功德也。诸功德者。谓一一戒所生之功德也。施一切众生者。谓先作布萨说戒。乃惟自利。今施众生。是为利他。共成佛道者。所谓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是也。亦乃菩萨初发大心。即与一切众生共期佛果。究竟涅槃之弘誓也。问曰。声闻之法。何用回向佛道为。答曰。斯正所谓真是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惟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又戒本防非止恶。非声闻之独持。比丘体通大小。岂罗汉之自目。菩萨原分在家出家。比丘宁同俗类。若不持此修身。更以何成僧法。故云在家菩萨。持在家戒。出家菩萨。持出家戒。在家菩萨名为近事。出家菩萨名为比丘。是知比丘之戒。非局小心。出家菩萨。曷容不护。三世诸佛同斯法教。不惟今之独尔。或曰。声闻持戒。名菩萨破戒。声闻破戒。名菩萨持戒。此义云何。斯以声闻自度为急。故止之名持。菩萨利生为本。不广作众善名之为犯。此正责其心小自利为过。非谓有大心利他共成佛道者在列。纵曰自利。诚乃兼济。故一一戒中。不离护他。斯实如来善巧方便。密以珠置衣里。令其终获大用。今人不达圣意。于木叉而反生睚𥈐。若悟法法无非妙行。即驾白牛而归宝所矣。

四分戒本如释卷第十二(终)

音释

三有

一欲界众生。二色界众生。三无色界众生。谓此三界众生。因属有漏。果系有为。有生有死故也。

四流

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

三结

一身见。二戒取。三疑。

十使

一贪。二瞋。三无明。四慢。五疑。六身见。七边见。八邪见。九戒取。十见取。

音茅。南夷兽。形如牛。尾有五色长白。而自爱惜。不顾身命。

尽智

罗汉入无余。但有孤调解脱。谓灰身故无身。灭智故无智。独一解脱故云孤调。若用世智断诸思惑。名尽智。无漏断。名无生智。三界思尽。得尽智无生智名烦恼不生。证八十一分真空。名理不生。真智慧足名智慧不生。不受生死。名果报不生。毗昙云。尽智者。谓我知苦。乃至知道。无生智者。言我知苦已。乃至我修道已。不复更修。又云。我漏已尽。不复更生。二乘智断。亦同证真。无大悲故。不名菩萨。华严云。诸法实性相。二乘亦皆得。而不名为佛。

专修五法

一欲。二精进。三念。四巧慧。五一心。欲。谓乐欲希慕欣习无厌。精进谓晓夜匪懈。欲生般若。要因禅定。必须大精进。身心急着。尔乃成办。念。谓念念相续。常念初禅。不念余事。慧。谓分别初禅。尊重可贵。欲界欺诳可恶。以无漏心修。是为巧慧。一心。谓修此法时。一心专志。更不余缘。决定一心为求初禅。乃至三观。若无此五法。事禅尚难。何况理定。当知五法。通为小大事理而作方便也。大即通别圆三教。小即藏教。事即世禅。理即出世禅。

色界清净四大

止观云。若身端心摄。气息调和。觉此心路。泯然澄静。怗怗安隐。蹑蹑而入。其心在缘。而不驰散者。此名粗住。从此心后。怗怗胜前。名为细住。两心前后中间。必有持身法。此法起时。自然身体正直。不疲不痛。如似有物扶助身力。若恶持来时。紧急劲痛。去时宽缓疲困。此是粗恶持法。若好持法。持粗细住。无宽急过。或一二时。或一二日。或一二月。稍觉深细。豁尔心地。作一分开明。身如云如影。照法明净。与定法相应。持心不动。怀抱净除。爽爽清冷。虽复空净。而犹见身心之相。未有支林功德。是名欲界未到定。从未到定渐觉身心虚寂。内不见身。外不见物。或经一日。乃至月岁。定心不坏。于定中即觉身心微微然。运运而动。或发动痒轻重冷暖涩滑。此之八触。是四大。动轻是风。痒暖是火。冷滑是水。重涩是地。体用相添。则有八触耳。动触有支林功德。若欲界定中发八触者。悉是邪触。增病增盖。无正功德。若入色界定则动八触。有十功德。一空二明三定四智五善心六柔软七喜八乐九解脱十境界相应。余如辅行第九卷明。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