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三报论

三报论译文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佛经《阿毗昙心论》说,业(人的造作)有三种报应。一称现报,二称生报,三称后报。现报是现身作善作恶,现身就得善报恶报。生报是来生受报应。后报是在二生、三生、百生、千生以后终受报应。

受报应时已没有了现身,人是通过心来受报应的。心没有固定的掌管者,它是随事物而所感应的。感应有迟有速,所以报应也有先有后。先后中有差别,但报应都与所作之事相对应。对应有强有弱,所以福报祸报也有轻有重,这乃是自然的赏罚、三报的大致内容。非博学通识、有把握关键之智慧者难以找到门径。话主回来,或者有人初步领会到天地大法则,能够先懂得吉凶如同占卜一样准确,博览并综合各种佛教典籍,举一反三去说明过去未闻之事。以仁者为师友,通过学习而修正人性,方可以得到三报的要领。我尝试着作一论证:

善恶的兴起,是逐渐积累的。积累达到极点的,就产生了净土九品的区别。所有九品的区别,不是今生善恶的报应,而是前生所作善恶的报应。可知现报绝对不是通常可以实现的。不属于九品者,就不在三报的范围之内。什么原因?假如利害就发生在眼前的,马上就开始做倾轧争夺,自恃自谋,是不加考虑就会发生的。行为不是深思熟虑而作,故不待转动脚跟的时间,报应就来了。这是现报的一个方面,只会发生在现事,对于净土世界的九品,是与现报无关的。

又三业(身、口、意)性质不同,各自有定报。这种定报是时来必报,决不是祈祷能转移,主观努力所能避免的。推而广之,极而言之,则报应之事含义深远,不可详究,只能略而言之。这对于有意参佛者,不定期是会有收获的。

世上有人一生积善而终获取殃灾的,也有人一生凶邪而终致福庆的。这都是他们前世行为所得报应,今世作业还没有到报应的时候。所以说祯祥遇祸,妖孽见福,对报应之怀疑,于是乎产生了。怎么说明这个道理呢?

有人匡助明主,图救时势,道济民众,追随高尚之人,志在建立功业。然而事业心却中途失败,灾祸与不幸伴随着他。有人悠然生活在简陋的房屋之中,无忧于世事。他以步代车,优游自乐地度过岁月。他从未胡乱妄为,然而命运却不理想。遇到人世与天道交相沦丧的状况,他不得不离弃自己悠闲的生活习惯。有人在德行、言语、政事、文字四方面都名列前茅,学问之道步步加深,全心向爱,体会仁义,追慕至善,以增进道德。象这样的人,含冲和之气却得了重病;守信用、心顺和却早死。以上都是立功立德向善,却遭受到错乱之变,所以对报因的怀疑就这样产生了。

三报的大义既然明了,就要善于寻打到应之处,对应之处各有其本,待感应而后发生。发生的报应有逆有顺,表面上不同,但道理是相同的。为什么呢?今世的祸福报应,是在前世就确定了的,这是暗中的应验,冥冥之中的轮回。所以祸福之气,交相代谢于六道轮回之中。善恶的报应,有时交错而截然不同,就这使事物发生报应的时刻,令愚蠢和明智的人都发生因惑。他们说积善之人无福庆,积恶之人无宵殃。感叹神明而悲所际遇,愤慨上天降灾殃于行善之人。还说儒家名教之书上,没有三报的根据。他们说,大道隐蔽在小成之中,要以报应论作为教人行善的手段。然而感应于心,求证于实,在儒家至理之中,没有这种理论。

追究以上这种看法的理由,在于世俗的典籍只限于今生而论,不明今生以外的来世。今生以外的来世不明,故追求至理者仅限于耳目视听之内。先王不离民心而通达其职责,也是以耳目感觉为界限的。如果合佛、儒、道诸家之道,以求弘扬佛教的精神,就会知道彼此之间的精神实质是相同的,就不会迷惑于众多途径而惊骇它们之间的差异。如果能观三报,通达一切奥妙,则孔子不回答子路提出的鬼神生死问题,颜回对孔子的教导“不违、愚蠢”,就都可以理解了。

又有缘起之说,因缘生法界万象。虽然进入进法四谛的智慧,但对于儒家之仁爱学说未忘。三报这样的理论也是如此,虽然属于因缘学说,但也没有离开儒家的学说。由此推之,则知有方外之佛祖,崇拜妙法,洗心而入玄门,感应而深造诣,超然而踞于轮回之上。达到这样的境界,即使祸殃积取,不必去理会,自然消灭,已超出了三世报应的范围。因此而言,佛教之所以能超越名教、九流,正由于它通达心神,陶冶灵魂,穷源尽化,以因缘之法统摄万象之事物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