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君臣第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君臣之政,其犹天地之象,天地之象明,则君臣之道具矣。君以施下为仁,臣以事上为义。二心不可以事君,疑政不可以授臣。上下好礼,则民易使,上下和顺,则君臣之道具矣。君以礼使臣,臣以忠事君。君谋其政,臣谋其事。政者,正名也,事者,劝功也。君劝其政,臣劝其事,则功名之道俱立矣。是故君南面向阳,著其声响,臣北面向阴,见其形景。声响者,教令也;形景者,功效也。教令得中则功立,功立则万物蒙其福。是以三纲六纪有上中下。上者为君臣,中者为父子,下者为夫妇,各修其道,福柞至矣。

君臣上下,以礼为本,父子上下,以恩为亲,夫妇上下,以和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乱下逆。故君惟其政,臣惟其事,是以明君之政修,则忠臣之事举。学者思明师,仁者思明君。故设官职之全,序爵禄之位,陈璇玑之政,建台辅之佐,私不乱公,邪不干正,此治国之道具矣。

【译文】

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君臣关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关系。君主和臣下之间的关系就好比天和地之间的关系、天和地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了,君主和臣下之间的关系也就完备了。君主对臣下施行恩惠就是仁,臣下奉侍君主、为君王服务就是义。臣下怀有不忠之心不可以奉侍君主,身力国君也不能因为怀疑政事而不把权力交给大臣。君臣之问以礼相待,国中的百姓就容易治理,君臣之间和睦协调,君臣之间的关系就完备了。君主凭借礼仪差使臣民,臣民以忠诚之心奉侍国君。君主谋策国家的政策大计,臣民思考完成自己的任务。所谓“政”就是正名,“事”就是劝功。君主通过正名以奖励臣民,臣民以忠心奉恃君主而受到鼓励。这就是君臣之间应遵循并具备的功名之道。确立了这样的君臣关系,君主坐北朝南为阳,提出各项法令、措施,声音宏亮。大臣面北而立为阴,接受并执行君主发出的指示,证明君主提出的各项措施的功效。君主发出的指示适中,大臣们执行起来就会有功绩,功绩一建立,则万事万物都会受其恩泽、蒙其幸福。在三纲六纪中有上、中、下之分。居上者是君臣,居中者是父子。下者是夫妇。君臣、父子、夫妇各自遵循应有的伦理准则,国家的幸福安宁也就可以实现。君臣上下之间,以礼为根本依据,父子之间,以恩为重,夫妻之间以和为贵。身居在上不可以行为不正,身居在下也不能品德不端正。上不正则下曲,上面出现了混乱,就会在下面出现忤逆的事情。所以,君主思考国家大事,大臣思考如何效忠君主,这样,当英明的君主研究好治国安邦的大计时,大臣们应做到的事情也就完成了。做学问的人愿意求教于明师,想做官的人则渴望明君出现。因此,国君设立齐备的官职,按次序排列爵禄之位,以璇玑考研天象,以宰相辅佐自己,使私不乱公,邪不干正,合理的东西不被侵扰,这就是治国之道完备了。

【解析】

这篇文章论述了正确、和谐的君臣关系的模式,如果我们从当今的领导和被领导者的关系来理解,那么这篇文章的论述是很有价值的。文章分三层进行论述,首先论述君臣关系,主张:“君以施下为仁,臣以事上为义。二心不可以事君,疑政不可以授臣。”这是作者对君臣关系的基本规范,即君王应该充分信任臣子,放手让其理政,以礼待臣;而臣子应该忠于君王,恪守信义,一心一意辅佐君主,而不可有二心。这样才能“上下和顺”,国家昌盛。

王应该充分信任臣子,放手让其理政,以礼待臣;而臣子应该忠于君王,恪守信义,一心一意辅佐君主,而不可有二心。这样才能“上下和顺”,国家昌盛。

在明确君臣关系和各自任务的基础上,作者进而论述了各自的行为准则,文章特别提出“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乱下逆。”

要求君王以身作则,为臣民做出好榜样,这是很有见地的。作者还用“学者恩明师,仁者思明君。”进一步说明君王自我修养,自律的重要,在君臣这一对矛盾中,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起支配作用的一方,君正是最重要的。

这篇文章把君臣关系论述得十分透彻,历史上能按照这种模式处理君臣关系的朝代,便能形成一种君明臣贤、上下齐心、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盛世大概要数“贞观”“和“开元”年间了。这两段时间之所以形成太平盛世,君明臣贤应该算是主要因素了。唐太宗登基之后,一改君主独断专行的作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奉行开明政风。由于唐太宗实行开明政治,仅几年时间便出现了太平盛世的繁荣局面。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