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南本大般涅槃经会疏卷第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涅槃经疏卷第四

顶法师撰

天台沙门湛然再治

大般涅槃经长寿品第四(卷第三)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晋沙门慧严、慧观、谢灵运重治。

长寿品

前之三品,严观所安。此品存本,但改命为长,移寿在下。西方语倒,不移亦善。译人左右,应无别意。恐依上文,当知如来即是长寿。或依偈初云何得长寿,长只是常,何不用常为名?正言由常乐我净获此长寿,从所得立名故也。今释长寿为四:一、同诸佛法身,智慧寿命皆悉同等,故言长寿;二、由物欣长恶短,引令树善故;三、对破偏修无常之拙,明圆胜修之常;四、长短相形,是对治门会,非长短之长,故言长寿。此是涅槃施中第三、对菩萨众随问而施,凡十四品。诸问答中,长寿为首,从初命品,余各随便。其文有二:劝问、正问。初劝比丘,次劝大众。初劝有三,佛法至三故,又表佛殷勤故。又初劝除疑,二劝受寄,三劝益物。其上疑既尽,初劝则默,既不堪寄付;次劝则辞,既无化力;后劝则推。初文者,

佛复告诸比丘:汝于戒律有所疑者,今恣汝问,我当解说,令汝心喜。我已修学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明了通达。汝等比丘,莫谓如来唯修诸法本性空寂。

何故偏劝问戒律?河西云:佛法有两:一经,二律。上已问经,今劝问律,是义不然。经深律浅,既能问经,岂不能问律而待劝耶?观师云:律是声闻之本,又是今经之宗,不杀为因,得长寿果,故偏劝问。是亦不然。今案经云:于诸戒律。是则律仪定道,俱名为戒。诸语不一,岂独律仪?又将下验上,非偏劝问律。空者,慧也。寂者,定也。当知劝诸比丘问戒定慧,有人作二谛消,是亦不然。二谛文晦,三谛文明。何者?戒定慧三,是入真之梯隥,即劝问真。本性空寂,即是问中。明了通达,即是双照二谛,即劝问俗。又言莫谓如来唯修空寂者,如来既不专修真俗,即是劝问非真非俗第一义谛。

第二、再劝,为二:初劝,次辞。

复告比丘:若于戒律有所疑者,今悉可问。

初问戒律者,一云略耳,具说如上;又取下文意,佛欲寄付,故以戒律而为劝端。

次辞者,既于戒律不能问者,即辞不堪,有法、譬、合。法说又三:正辞、释、结。

时,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无有智慧能问如来应供正偏知。

正辞,辞无智慧,不能问于三号,如文。

次释辞、释三号,皆不思议。

所以者何?如来境界不可思议,所有诸定不可思议,所演教诲不可思议。

如来境界深微之法,允同诸佛,故号如来。我不能问,则是辞上。本性空寂,所有诸定不可思议,穷于甚深微妙禅定,能为一切而作福田,故名应供。我不能问,则辞上。明了通达所演教诲不可思议者,穷于一切言说边底,示导众生是道非道,号正遍知。我不能问,则辞上。戒律又释:辞不能问于三谛诸佛境界,是不能问中;所有诸定,是不能问真;所演教诲,是不能问俗。

三、结辞中。

是故我等,无有智慧,能问如来。

云无智慧者,无三智也。

次譬辞,为四:一、声闻不堪寄,二、如来不应寄,三、声闻强受寄,四、如来失所寄。初明不堪。

世尊,譬如老人年百二十,身婴长病,寝卧床席不能起居,气力虚劣,余命无几。

言老人者,阎浮果报将尽之年,譬诸声闻十二缘观,支支十二,从过至现,故百二十。过、现灭故,老死灭;无明灭乃至老死灭故,将入涅槃。身婴长病者,正使虽尽,习气尚存;又无明别惑,未侵一毫,故言长病。寝卧床席者,沈空滞寂,失游戏神通。不能起居者,不能入有,如不能起;不绍三宝,如不能居。气力虚劣者,无常住命,如无气;无十力雄猛,如无力。少真实故名虚,非胜修故名劣。余命无几,将入灰断。

次有一富人者下,譬如来不应付嘱。

有一富人缘事欲行,当至他方,以百斤金寄彼老人,而作是言:我今他行,以是宝物持用相寄,或经十年,或二十年,事毕当还,还时归我。

智断圆满,故言富人。缘事欲行者,适化多务,故言缘事;乘如起应,故言欲行。以百金者,百句解脱,汉书称一万为一金。既有百金,即是百万一句解脱。既有一万解脱以为眷属,百句解脱即有百万解脱而为眷属。或经十年、二十年者,有三解:一云十劫、二十劫;二云人中为十,天二十;三云正法为十,像法二十。是义不然。若尔,后时如何得归会耶?今明通惑为十,别惑二十。逗缘除物,通、别两惑,名付家事。受寄者,除通、别惑,即感我归。还时归我者,旧二解:一云只指释迦,余方应尽,此土感兴后还,犹见我昔法宝;二云弥勒下生,犹见释迦真实之法,法身不异,故言归我。今解通、别惑尽,即是还时,即是归我,此义稍便。

三、是老病人下,声闻妄受。

是老病人即便受之,而此老人复无继嗣。其后不久,病笃命终,所寄之物,悉皆散失。

无继嗣者,旧二解:一云无善心实男,慈悲心女;二云无受化眷属,绍续其后。今言无常住信心之子,病笃命终者,灰身入灭。

四、财主行还下,如来失所寄,法宝丧失。

财主行还求索无所,如是痴人不知筹量所寄可不,是故行还求索无所,以是因缘丧失财宝。

痴人者,二解:一云受寄者即是痴人,不能筹量,妄受人寄;二云能寄者名痴人。假设此言,若遂寄声闻,则是痴人;若不寄者,则非痴人。

次世尊下,合譬。但合妄受丧失,不合前二。合后二中,先合第三。

世尊,我等声闻亦复如是,虽闻如来殷勤教戒,不能受持令得久住,如彼老人受他寄付。

次我今下,合第四。

我今无智,于诸戒律当何所问?

从佛告下,第三、劝益物,为三:一、劝;二、推;三、赞。初如文。

佛告比丘:汝等今者若问于我,则能利益一切众生。是故告汝,诸有疑网,恣随所问。

次推功,为二:先譬,后合。譬又四:一、譬叹菩萨。

时,诸比丘白佛言:世尊,譬如有人年二十五,盛壮端正,多有财宝、金、银、琉璃,父母、妻子、眷属、宗亲悉皆具存。

二十五者、即二十五三昧。盛壮端正者,是诸三昧王。多有财宝者,一切三昧悉入其中。父母者,三谛、一谛为母,一谛、三谛为父,法喜为妻,善心为子,道品为眷属,十方诸佛即是宗亲。

次时有人下,譬正应付,嘱例上释。

时,有人来寄其宝物,语其人言:我有缘事欲至他处,事讫当还,还时归我。

三、是时壮夫下,譬秉持受寄。

是时壮夫,守护是物,如自己有,

四、其人遇病者,譬不失正法;

其人遇病,即命家属:如是金宝是他所寄,彼若来索,悉皆还之。智者如是善知筹量,行还索物,皆悉得之,无所亡失。

世尊下,合譬,先举不应。

世尊亦尔,若以法宝付嘱阿难及诸比丘,不得久住。何以故?一切声闻及大迦叶悉当无常,如彼老人受他寄物。

次合应寄

是故应以无上佛法付诸菩萨,以诸菩萨善能问答如是法宝,则得久住无量千世,增益炽盛利安众生,如彼壮人受他寄物。以是义故,诸大菩萨乃能问耳!我等智慧犹如蚊蚋,何能咨请如来深法?时诸声闻默然而住。

三、尔时,佛赞下,即赞也。

尔时,佛赞诸比丘言:善哉!善哉!汝等善得无漏之心、阿罗汉心。我亦曾念,以此二缘,应以大乘付诸菩萨,令是妙法久住于世。

无漏心、罗汉心者,忘我推功也。二缘者,缘声闻不能,菩萨则能,或善能问答,或法宝久住,利益众生,悉出上文。

从尔时,佛告一切大众下,第二、通劝大众问。

尔时,佛告一切大众:善男子、善女人,我之寿命不可称量,乐说之辩亦不可尽,汝等宜应随意咨问。若戒、若归、第二、第三,亦复如是。

佛既普等,若得问人,普皆利益。又对于偏劝,故普劝也。先偏后普,明偏普不定,显非偏非普。问:比丘寡德,殷勤三劝,菩萨不尔,何俟二三劝耶?答:佛如师子,杀象及兔,皆尽其力,终无厚薄,故皆三劝。若尔,菩萨亦应无疑,而有辞让。答:比丘皆无,菩萨皆有,以有问故,故知有疑。是故菩萨则可付嘱,以慈心故,故能益他。又例作无而意异,菩萨久解,是故无疑。自谦是退义,称佛菩萨,乃是推功。问:何故约命言不可量,约辩言不可尽,若戒若归,而劝问耶?答:多有所关,略举四意:一、如来是大富施主,随其所求,而给与之。若问命,即开长寿金刚身身密等义。若问辩,即开般若四相口密等义。若问归戒,即开善业首楞严能建大义百句解脱意密等义。乃至开邪正四倒四谛如来性文字月鸟等义,涅槃施得显也。二、如来施主,方便无量。若问命,即开天行;若问辩,即开梵行;若问归戒,即开圣行、婴儿行;归戒所防,即开病行。五行若立,十德自显,涅槃行明。三、如来施主,正法宝城,庄严无量。如来能问,无可问处;如来能答,无能问人。百金妙宝,初求付托,得能问人。问命即常庄严,问辩即乐庄严,问戒即净庄严,问归即我庄严。能问能答,具二庄严,双树涅槃,其义得显。四、如来施主,慈悲无量,愍念邪僻,哀怜不善。若能问归,即用常辩摄邪;若能问戒,即用常命摄恶,涅槃之用得显。为此义故,举此三种以为问端。问:问端通后,亦通前不?答:问命即是常修,问辩即是乐修,问归戒即是我修。又问:命即常法身德,问辩即乐般若德,问归戒即净我解脱德。又问:命即常命、常色、常力,问辩即常语,问归戒即常安。又文云:能如是问,则大利益一切众生。即通前通后。问端该广,笼括如此(云云)。

就第二,正问,为四:一、欲问,二、许问,三、谦问,四、正问。欲问又二:初经家叙起,次自咨问发。叙中为四:一、叙本位,二、叙迹宗,三、叙感对,四、叙威仪。初本位者。

尔时,众中有一童子菩萨摩诃萨,

有通有别,菩萨通位,童子别位。论云:十二而能问者,即有四意:一、正法非色,不可以人幼而弃于法,重法重人故也;二、生比丘善于菩萨道,信念坚固;三、折伏高心;四、明佛力大。若依十住,即第九住;若类文殊童子,即十地顶。圣位难知,且用十地释童子也。

次迹宗中。

是多罗聚落婆罗门种,姓大迦叶。

言婆罗门者,迹托高宗;姓大迦叶者,寄生贵族,如此间甲族。

三、以佛神力者,感对也。

以佛神力。

为决定众而为上首,感佛威加作对扬主,令五十二众同饮甘露,非斯大器孰能为之?

四、即从座起,叙其威仪。

即从座起,偏袒右臂,绕百千匝,右膝着地,合掌向佛。

次而白佛言下,自咨发者。

而白佛言:世尊,我于今者欲少咨问,若佛听者乃敢发言。

佛虽通劝,宁许问否?是故有咨。

次佛告下,佛许,如文。

佛告迦叶:如来应供正遍知,恣汝所问,当为汝说,断汝所疑,令汝欢喜。

三、从尔时,迦叶去,是谦问。文为三:初、大小为一双,次、高广为一双,三、借助为一双。初文者。

尔时,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哀悯,已垂听许,今当问之。然我所有智慧微少,犹如蚊蚋。

如来哀愍,即大慈悲,大中之大;我以蚊虻小智,小中之小。以小问大,宁得相称?

次双者。

如来世尊道德巍巍,纯以栴檀师子难伏不可坏众而为眷属。如来之身犹真金刚,色如琉璃,真实难坏,复为如是大智慧海之所围绕。是众会中诸大菩萨摩诃萨等,皆悉成就无量无边深妙功德犹如香象,于如是等大众之前岂敢发问?

佛德巍巍,明佛威高;师子难伏,明其众广。如来之身,犹真金刚,佛色大故,智慧亦大,智海围绕,则大众智大。佛及大众,高广若斯,我以蚊蚋,何能当此?

第三双者。

今当承佛神通之力,及因大众善根威德,少发问耳。

若论巨细,不言自绝。今假佛威神,借助智力,大众善根,添我机辩,乃能发问。

四、从即于佛前是正问。旧说三种不同:一、分偈,二、问数,三、因起。初、分偈不同者。河西云:前十九偈是问,后四偈请答。又一师云:前二十一行是问,后二行自谦。又一师云:从前至后,无非是问。又一师云:纵容两存,后亦非问,乃是迦叶巧致问之余势,为诸品生起。又亦得是问甚深行等,是问五行十德安乐性,是问师子吼迦叶等(云云)。二、问数不同者。梁武三十二问,河西三十四问,灵味、亮冶、城素、庄严、旻并用之。中寺安三十五问,开善三十六问,光宅三十七问。三、因起不同者。开善云:一一问皆从纯陀哀叹中生。太昌宗云:悉是临时致问,皆不从前文生。灵根令正云:或有从前生,或不从前生,岂可一例从前生者?云何得长寿?问:从纯陀品生,当知如来即是长寿生。金刚身?问:从法身、常身、金刚身生。愿佛开微密?从哀叹品秘密藏生。云何得广大?从迦叶为众作依止生。有属当者,可从上生;无属当者,不从上生。兴皇云:此问不应近自纯陀,乃通论释迦一化教门,始自王宫,终于双树。何者?文云:生死大海中,云何作船师?即是问始,即初成道时事。后问:云何舍生死,如蛇脱故皮?此即问终,是最后涅槃时事。中间施化,法门非一,欲显发如来方便密教,应来应去,种种示现。此意宏壮,包罗广大,大明觉道,囊括古今。今观此二十三偈,前十九偈虽即是问,问中有请,唯愿大仙说是也。后四偈虽是请,请中有问,安乐性诸行等是也。又开合不同,如初一偈合成两问,开成四问。云何知天魔一偈合成一问,开成两问?若直数,云何则有三十二问?若数合偈,亦只有三十二问。若数开偈,则有三十四问。若数请偈中三问足,合偈则有三十五问。若数请中三偈足,诸云何亦有三十五问?若数请中三偈足,开偈者则有三十七问。各有舍取,致盈缩不同,意在于此。此是事数,增减在人,不劳生诤。今依河西,数开偈,不数请偈,但为三十四问,答尽大众问品。言因起远近者,若谓诸问因上文生,声闻未曾闻,常闻可生疑,菩萨久闻,何故致疑?又声闻闻说,疑执已破,菩萨利根,那忽未解?救云:为缘故疑。若尔,则问不因上。又云菩萨知佛应说此法,承佛神力,预为咨问者,佛力无所不至,何乃近在两品耶?又言问于一化始终者,与经抗行,全不相应。经问长寿之因,答佛往昔至心听法,持不杀戒,是长寿因。今乃取一化从王宫来,佛在何处听法?从谁受戒?双树之终,复听谁经?为受何戒?若无此事,一化不成。彼为极谈,今谓不与文会,故非极谈。今试出其意,云何得长寿?此问常果元本之因。佛答云:若业能为菩提因者,至心听受,闻已转说,我修此业,得三菩提。今复为人广说是义,如此之因,盖非近世,如法华中点尘数劫,犹不能知。今正问此久远之因,本若无常,果不应常,本若是常,常不可修,而未能知长寿常果所因云何。若问此义,任运自显非常非无常之常因,获得非常非无常之常果。因果常义既显,果上万德,悉是双非之因,获得双非之果。义虽无边,一往结撮,是问过去本初因果,行位誓愿,功德智慧,道品六度等诸法门。若问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即是问一化始终,现在逗缘所施诸教。何者?若其无初,即无于后,今既问后,任运问初,既问初后,中间可知。当知一化始终,凡对无量机缘所施言教,不可穷尽。虽不可尽,一往结撮,是问现世随他随自随自他无量法门。若问云何得广大,为众作依止,即问来世所施方便,引导众生,国师道士,儒林之宗,住首楞严,种种示现,无量无边。虽不可尽,一往结撮,是问来世权实曲巧,方便诱接,荷负度脱等诸法门。略举三句,示斯问意,不出三世。故文云:如是甚深诸佛境界,自利利他无量法门,岂出三世。若寻古始,元元不穷,若寻现世,广广无极,若寻来际,永永无尽。如是乃是囊括古今,大明觉道,可谓诸佛之境界,岂只近因两品,亦非远由一化。今叙问意,宏远若斯,犹惧不会诸佛境界之明文,况诸师所言,宁称佛旨。兴皇嘲人云:不知兔角有无,而空诤长短,不知诸问进否,诤于问数,少多何益。今用河西于问中分二十三偈为两,前十九偈,正作三十四问,后四偈请答。初一行问佛因果,佛修因得果,不可言是现未,强可指于过去。

即于佛前说偈问曰:

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复以何因缘,

得大坚固力。

次一行,云何于此经问今教?今教当机而说,不可言是过未,强可言是现在。

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愿佛开微密,

广为众生说。

云何得广大下十七行,虽义通三世,上已属两世竟,强可名为未来。

云何得广大,为众作依止,实非阿罗汉?

量与罗汉等。云何知天魔,为众作留难?

如来波旬说:云何分别知?云何诸调御?

心喜说真谛,正善具成就,演说四颠倒,

云何作善业?大仙今当说,云何诸菩萨?

能见难见性。云何解满字,及与半字义?

云何共圣行?娑罗迦邻提,云何如日月?

太白与岁星,云何未发心,而名为菩萨?

云何于大众,而得无所畏,犹如阎浮金?

无能说其过。云何处浊世,不污如莲华?

云何处烦恼?烦恼不能染,如医疗众病,

不为病所污。生死大海中,云何作船师?

云何舍生死,如蛇脱故皮?云何观三宝?

犹如天意树,三乘若无性,云何而得说?

犹如乐未生,云何名受乐?云何诸菩萨,

而得不坏众?云何为生盲,而作眼目导?

云何示多头?唯愿大仙说。云何说法者?

增长如月初,云何复示现,究竟于涅槃?

云何勇进者,示人天魔道?云何知法性?

而受于法乐。云何诸菩萨,远离一切病?

云何为众生,演说于秘密?云何说毕竟?

及与不毕竟,如其断疑网,云何不定说?

云何而得近,最胜无上道?

何故言强?大般涅槃非三世摄,非谓菩提有古来今,皆以世间文字强说之耳。

后四偈请答前三意,初一偈愿为诸菩萨说微妙诸行等。

我今请如来,为诸菩萨故,愿为说甚深。

微妙诸行等。

前问长寿果,果必有因,因即是行,故知此偈请答过去法门。

次一行,请答现在。

一切诸法中,悉有安乐性。唯愿大仙尊,

为我分别说。

前问云何开秘密,此中请答安乐性,安乐性由来未开,故知是请答现在。

后两偈请答未来。

众生大依止,两足尊妙药。今欲问诸阴,

而我无智慧精进,诸菩萨亦复不能知。

如是等甚深,诸佛之境界,

上问广大依止,此请答未来法门,甚自分明。已列问数,结请文竟,次示答文处。云何得长寿,凡四问,此品下文,及金刚身品答。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名字功德品答。愿佛开微密,四相品答。云何得广大,为众作依止,实非罗汉等,四依品答。云何知天魔,凡两问,邪正品答。云何诸调御,心喜说真谛,四谛品答。演说四颠倒,四倒品答。云何作善业,能见难见性,并如来性品答。云何解满字,文字品答。云何共圣行,鸟喻品答。云何如日月,太白与岁星,月喻品答(十五问竟)。云何未发心下,有十二问,皆菩萨品答。云何未发心,梦见罗刹逼令发心答。云何于大众,而得无所畏,三偈答。云何处浊世,四华喻答。云何处烦恼,医师等,十四譬答。生死大海中,云何作船师,风王四譬答。云何舍生死,如蛇脱故皮,金师两譬答(龙能脱骨,可譬涅槃)。云何观三宝,庵罗阎浮树答。三乘若无性,文殊腾疑本,无偈答。云何诸菩萨,而得不坏众。举护法因缘答,云何为生盲,而作眼目导。如人口爽,不知六味。答,云何示多头,常为众生而作父母。答,云何说法者,增长如月初。如人有子,始生六月。答,云何复示现,究竟于涅槃。凡七问,皆大众问品。答,云何复示现,究竟于涅槃。放光奉供答,云何勇进者,示人天魔道。若有比丘,能以如来誓愿而发愿者,于世最胜。不能观了常者,是旃陀罗。答,云何知法性,而受于法乐。说二十一行偈答,云何诸菩萨,远离一切病。三病人答,云何为众生,演说于秘密。广释诸有余偈,以无余偈答,云何说毕竟,及与不毕竟。用云何名为无余义耶。云何复名一切义乎。唯除助道常乐我净善法,其余一切,皆名有余。答,云何而得近,最胜无上道。亦取前诸菩萨,远离一切病。答,上三种病人,得灭罪后,近无上道。兼答此问。若有病人,若遇不遇,悉得差者,此去佛最近。若遇即差,不遇不差,此则次近。若遇不遇,皆不差者,此去佛远。又云,取大众发心,如来授记,以答此问。今引十证,明答问竟。一者,偈中兴问,次第而来,长行相对,次第而答,故知答问尽。二者,偈中设问竟,即自谦云:甚深微妙安乐性等,非我所知,请于如来,为诸菩萨自演说之。若从此意,知答问尽。三者,答若未尽,不应谢恩,答问既竟,时众得益,起礼烧香,散华供养,故知答问尽。四者,上来召众云集,殷勤劝问,答若未竟,宁得猗卧涅槃?既右胁息言,知答问尽。五者,付嘱文殊,寝而无说,大众重请,既受请已,跏趺融怿,方谈五行,故知答问尽。六者,对告德王,宾主有异,知答问尽。七者,师子更问,问人既别,知答问尽。八者,文云:如来初开涅槃经时,说有三种人。三种人乃是答问之末,实非创说之初。今云初开,乃是后说之初,非初说之初。既有初说、后说不同,知答问尽。九者,前问多,答卷少,后问少,不应答卷多,知答问尽。十者,河西面对,梵文口决,昙谶指授,殷勤亲说。十九偈是问,后四偈非问,斯人不信,孰可信耶?

尔时,佛赞下,第三、佛答,又二:初赞问,次答问。赞问又二:初赞,次谦。赞又二:先总赞,次别赞酬。其上别、总二请,若三十四问是历法别请,后则总请,先酬总请,故初云善哉!善哉!

尔时,佛赞迦叶菩萨:善哉!善哉!

所以顺此赞者,世间问答,酬往称美,佛不违世法,是故先赞。人但见年幼,不期智深,见问渊玄,方知非浅。又若见佛赞,皆发奇特心,是故须赞。他方来众,见小小菩萨能问大大事,皆生敬伏,是故须赞。又此一一问,皆与理合,是故须赞,皆有所拟(云云)。

次别赞者,即是别赞三世之问,初赞其问过去法门。

善男子,汝今未得一切种智,我已得之。然汝所问甚深密义,如一切智问等无有异。

有三义:一、举果赞因。言汝未得者,非全不得,乃是因中分证,非是果地究竟,故言未得。二、举甚深密藏,赞其所问。汝问长寿佛以一切种智为命,此之智命,果地所证,故言我已得之。已得非始,得已圆满,唯佛与佛乃能究尽,故云甚深密藏。而汝能问,是故赞其所问之法。三、赞其被加。其上请云承佛神力,今加而赞之,故言等无有异。

坐道场者,赞其问现。

善男子,我坐道场菩提树下初成正觉,尔时无量阿僧祇恒河沙等诸佛世界有诸菩萨,亦曾问我是甚深义,然其所问句义功德,亦皆如是等无有异。

其上问云: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佛即举三义赞之:一、举初以成后。赞其巧问,该现化之始终,故言我坐道场,初成正觉。二、赞其一人以均大众,故云有诸菩萨亦曾问我是甚深义。三、赞其现得大众加助。其上请云:及因大众善根之力,今明功德,句义无异。是为赞问现在法门。

从如是问者,则能利益无量众生,是赞问未来。

如是问者,则能利益,无量众生。

上问言:云何得广大,为众作依止?此言利益可解(云云)。旧解坐道场亦曾问者,或言是华严中问,翻经不尽,其文未来;或言是偏方不定教,文亦不来;或言是秘密教,非显露摄。义皆不然。今明道场,乃是元初圆满始坐,非方便道场。第二卷云:我已久于无量劫来,久已成佛。亦如法华成佛已来,甚大久远。昔诸菩萨曾问此义,如今不异。正对过去之问,非一化之始,不应据寂灭道场及偏方秘密。

尔时,迦叶下,第二、自谦。佛向赞其上等如来,下齐菩萨。其谦亦两:一、谦所问横竖不及,二、誓闻法顶戴增加。初文者。

尔时,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我无智力能问如来如是深义。世尊,譬如蚊蚋,不能飞过大海彼岸周遍虚空;我亦如是,不能咨问如来如是智慧、大海、法性、虚空甚深之义。

不能飞过大海,横不及也。不能周遍虚空,竖不及也。

世尊,譬如国王髻中明珠付典藏臣,藏臣得已,顶戴恭敬,增加守护;我亦如是,顶戴恭敬,增加守护如来所说方等深义。何以故?令我广得深智慧故。

次文云:顶戴守护高深,增加守护广大。何以知然?文中次释云:愿令我得深广智慧。

从佛告迦叶下,第二、正答问。大分为两:初次第答三十四问,次大众供养。初答者,初尽。此品文是答长寿之问,又两:初答长寿因,后答长寿果。更释因果之名。一云:若有因果,则堕常义;若无因果,则堕断义。若言开因果之秘,故说因果,此语小胜;若为显涅槃,兼言因果,此语最胜。涅槃无因果,方便说因果,纵容抑案,显于正法,故言因果。今明若因自是因,果自是果,则堕自性;由因故果,由果故因,则堕他性;因果因缘故因,因果因缘故果,则堕共性;非因非果故因果,堕无因性,皆堕断常。但以四悉名为因果,显非因果,故云因果。前文非不明果,后文非不明因,从多从正,分此二门。初答因,为三:初诫听,次正答,三论义。初诫听者。

尔时,佛告迦叶:善男子,谛听!谛听!当为汝说。

将说长寿甘露妙药,若覆器不闻,则思修俱失,故须诫众。释论云:专视听法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云云)。

从如来所得长寿之业去,是正答。文为五双:一、指果人、因人以标业;二、指果法、因法以劝业;三、明自行、化他以证业;四、开譬、合譬以况业;五、示果报、华报以结业。

如来所得长寿之业,菩萨以是业因缘故而得长寿,是故应当至心听受。

初果人者如来,因人者菩萨。若无此业,不名菩萨;佛无此业,不名如来。此业成因,因名菩萨;此业成果,果名如来。业若定因,不得作果;业若定果,不得作因。当知此业,非因非果,能因能果。虽能因果,因果叵得,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如来境界,不可思议,精进菩萨,亦不能知。岂是凡情,闇心图度?不能已已,辄述所闻。

若业能为菩提因者,应当诚心听受是义;既听受已,转为人说。

次果法者,菩提也。因法者,三慧也。听是闻慧,受是思慧,转为人说,即是修慧。若菩提无此业,不得成果;三慧无此业,不得成因。至高无顶,至广无涯,多所成就。其相云何?若业能破业,是为破业;从无住业,立一切业,是为立业;非破非立,而破而立,是为正业。如是正业,不可言三,不可言一。言一则失用,言三则伤体。即体而用,即用而体,即体而用。故言此业,能为菩提之因,得菩提果。道前体用,广为人说;道后体用,即用而体。非因非果,非自非他。故上文云:以珠力故,水即澄清。岂非即体而用?下文云:大慈大悲,名为佛性。岂非即用而体?

三、从善男子,我以修习去,是举自行化他,证成于业。

善男子,我以修习如是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今复为人广说是义。

我以修习故得菩提,即证道前体用。今复为人广说此法,即证道后体用。然我果久成道前之业,非复今时。故知却明过去法门,答初之问。

四、开譬中,先譬,次合。

善男子,譬如王子犯罪系狱,王甚怜悯爱念子故,躬自因驾至其系所。

譬如王子者,似譬道前,王譬菩萨,子譬群生,犯罪譬起恶因,系狱譬受恶果,怜愍譬天性相关,爱念譬拔恶因,躬至系所譬拔恶果。夫王子者,刹利种也,罪为狱囚。众生亦尔,同佛之性,罪业所拘,流浪生死,亦有佛性,亦无佛性。如王子是囚,囚是王子,为此义故,慈悲与拔。

菩萨亦尔下,合譬。

菩萨亦尔,欲得长寿,应当护念一切众生同于子想,生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授不杀戒,教修善法,亦当安止一切众生于五戒、十善。复入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等一切诸趣,拔济是中苦恼众生,脱未脱者,度未度者,未涅槃者令得涅槃,安慰一切诸恐怖者。

凡举三法合譬,初一子地,合同体大悲,况即体而用。次四无量心,拔苦因与善因,拔苦果与乐果,大喜庆悦,大舍平等,况用不离体,即用而体。三四弘誓愿,偏约四谛,苦谛则通,不但四趣,集谛亦通,不但十恶,道谛不但戒善,灭谛不但灰断,弘誓之境,囊括则周,故用三法合譬况业。

五、举二报结者。

以如是等业因缘故,菩萨则得寿命长远,于诸智慧而得自在,随所寿终生于天上。

圣人以慧为命,智慧自在,故寿命长,即譬果报;天上受乐,则譬华报(云云)。

三、从尔时,迦叶白佛去,是论义,凡四番问答。初番先问,次答。问有三意:一、述不解,二、谓不应,三、正作。虽不解者,

尔时,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等视众生同于子想,是义深隐,我未能解。

领长寿业,非因非果,非自非他,故言深隐。

次不应者。

世尊,如来不应说言,菩萨于诸众生修平等心同于子想。

一子之地,同体大慈,体无爱恚,云何子想?若同子想,即是起爱,起爱云何同体?同体云何起爱?故云不应。

三、作难者。

所以者何?于佛法中有破戒者、作逆罪者、毁正法者,云何当于如是等人同子想耶?

破戒作逆,应须治罚,治罚乖慈。云何等视?等则无罚。云何言治?治偏乖慈。慈之与治,二俱乖体,展转有妨,难从此生(云云)。

次佛以一言答其三意:

佛告迦叶:如是,如是,我于众生实作子想如罗睺罗。

云我于众生,同一子想,如罗睺罗者,同体之慈,是慈清净,微妙第一,非染爱慈。是慈深隐,非但难解,亦复难说,即体而用,不妨等视如罗睺罗。既即体而用,慈亦复然。一言答三,其意在此。然迦叶问菩萨修慈,此问道前,佛以道后果慈答之。云我于众生,亦一子想,举后答前,前后不异。

次从迦叶复白去,是第二,问答。先问,次答。初问中,举昔事,难今义。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昔十五日僧布萨时,曾于具戒清净众中有一童子,不善修习身口意业,在隐屏处盗听说戒。密迹力士承佛神力,以金刚杵碎之如尘。世尊,是金刚神极成暴恶,乃能断是童子命根,云何如来视诸众生同于子想如罗睺罗?

力士无慈,碎听戒童子,童子命断,即昔事也。若承佛力,即如来遣害,伤慈纵毒,顿乖一子,即难今义。

次佛答中,明三世之慈,为三:初明童子是昔事;若答此事,拟过去慈。

佛告迦叶:汝今不应作如是言。是童子者,即是化人,非真实也,为欲驱遣破戒毁法令出众故。金刚密迹亦是化耳!

童子、金刚,二皆是化幻人、幻杵以害幻命,宁有实耶?设权惩恶,正是大悲拔其苦因;假设济危,正是大慈与其乐果。至慈至巧,非一子义。何者是耶?他解见机犹害五百,净行尚实有害事,若将此释,都无所损。

次从迦叶去,明现世慈。本地指三业行慈,又三:

迦叶,毁谤正法及一阐提,或有杀生乃至邪见及故犯禁,我于是等悉生悲心,同于子想如罗睺罗。

初、如来之意,于诸众生生一子想,虽谤法、阐提、邪见、毁戒,悉如一子,况复余人?心常平等,即意慈也。

次从譬如国王去,明口行慈,又三:一、先举国宪,次明佛法,后结治罪。

善男子,譬如国王,诸群臣等有犯王法,随罪诛戮而不舍置。

如来世尊不如是也,于毁法者,与驱遣羯磨、诃责羯磨、置羯磨、举罪羯磨、不可见羯磨、灭羯磨、未舍恶见羯磨。

初、国之严刑,以酷为本;二、佛之法网,以慈为宗。举非显是,佛法有三:苦摈永出众外;四、羯磨不出众外,唯不得为羯磨之主;十四、知事人。今通名羯磨,而实有轻重。初言驱遣羯磨,即是律中驱出羯磨。马师、满宿二比丘,于聚落污他家,行恶行,佛令与驱出羯磨。出此聚落呵责者,即律中苦切羯磨。般荼卢伽比丘喜斗诤,斗构两头,与人斗竞,至城中诉,乃以辞牒结着衣带,数数如是,佛令作苦切羯磨。苦恼切勒置者,即依止羯磨。施越比丘为人轻薄,数犯可悔罪,数悔恼僧,佛令与作依止羯磨。令依刚正有德之人住持教示,不令数犯举罪者,即律中下意羯磨。郁多罗比丘为质多居士、庵罗寺主,恒得好食。居士后时遇优婆斯那于舍供养,不与寺主相知。郁多罗生嗔,语居士言:饮食虽美,但无胡麻欢喜丸耳。此居士少年贫时,曾为此业,故以刺之。居士因之即说:譬如鸡与鸟共生一子,或作鸡鸣,或作鸟声,汝或善语,或作恶语。而此比丘父母异国,故以讥之。佛知,令与作下意羯磨。僧中遣一人将此比丘往居士所,下意忏悔。不可见即是三摈。八法之中以明三摈:一、不见摈,二、不忏摈,三、恶邪不除摈。此中无不忏之名,是灭𢷤一事,教门不同。不可见即是不见𢷤。车匿比丘数数犯罪,诸比丘劝忏悔,答言:我不见罪。佛令与不见𢷤。不忏者,还是车匿数犯人劝,答云:我虽见罪,不能忏悔。佛令作不忏摈。灭即灭𢷤。未舍恶见,即恶邪不除𢷤。事起利𣅒,言欲不障道,三谏不从,与作恶邪不除𢷤。

三、从善男子,如来所以去,是结治罪之意。

善男子,如来所以与谤法者作如是等降伏羯磨,为欲示诸行恶之人有果报故。

使其无复恶因,则无恶果,即是大慈,施无恐畏。

三、从善男子,汝今下,即是身行慈也。

善男子,汝今当知,如来即是施恶众生无恐畏者。若放一光,若二、若三、若有遇者,悉令远离一切诸恶。如来今者具有如是无量势力。

旧云:照人为一,天为二,五道为五。又云:常光为一,非常光为二,面门三,眉间四,通身为五(云云)。

三、从善男子,未可见法去,明未来世行慈。而言比丘纠治者,比丘护法。文为四:一、标来世,二、明持毁,三、譬,四、结。

善男子,未可见法汝欲见者,今当为汝说其相貌,我涅槃后随其方面。

有持戒比丘,威仪具足,护持正法,见坏法者,即能驱遣、诃责、纠治,当知是人得福无量,不可称计。

初二可见。

善男子,譬如有王,专行暴恶,会遇重病。有邻国王闻其名声,兴兵而来,将欲灭之。是时病王无力势故,方乃恐怖,改心修善,而是邻王得福无量。持法比丘亦复如是,驱遣诃责坏法之人,令行善法,得福无量。善男子,譬如长者所居之处,田宅屋舍生诸毒树,长者知已,即便斫伐,悉令永尽。又如少壮,首生白发,愧而翦拔,不令生长。持法比丘亦复如是,见有破戒坏正法者,即应驱遣诃责举处。

第三譬中,言暴恶者,譬破戒人会遇;重病者,譬所犯彰露;邻王兴兵者,譬持戒纠治;病王无力者,毁禁恶止;恐怖修善者,明其得益。譬中有三,三种何异?初为各住各学行非法者,故以邻王为喻;次为同住各学行非法者,故以宅树为喻;后为同住同学行非法者,故以白发为喻。又解:断四住惑,解惑相治,如除邻王;断尘沙惑,除体上垢,如除毒树;断无明恶同体之惑,如除白发(云云)。

四、若善下,结。

若善比丘见坏法者,置不驱遣、诃责、举处,当知是人佛法中怨;若能驱遣、呵责、举处,是我弟子,真声闻也。

即判真伪,不治毁禁,坏乱佛法,佛法中怨。无慈诈亲,是彼人怨;能纠治者,是护法声闻,真我弟子;为彼除恶,即是彼亲。

从迦叶白佛去,第三番,问答。先问,次答。问又为二:初非佛旨,次举事难。初文者。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则不等视一切众生同于子想如罗睺罗。

领前能呵责者,是我弟子;不驱遣者,佛法中怨。此则一是一非,爱憎去取,则无等视。一子之心,升沉硕异,故仰非也。

次举事者。

世尊,若有一人以刀害佛,复有一人栴檀涂佛,佛于二人若生等心,云何复言当治毁禁?若治毁禁,是言则失。

若一涂一割,等无憎爱,亦应一持一犯,咸不赏黜。既赏持黜犯,亦应治割赏涂。涂割既等,持犯应均。若治毁禁,此言则失;若不治刀割,彼言则虚,进退结难。

次佛答为三,开譬,合譬,况显。开譬为四,一生诸子,二付严师,三嘱苦教,四得福无罪。

佛告迦叶:善男子,譬如国王、大臣、宰相产育诸子,颜貌端正,聪明黠慧,若二三四。

初、王、大臣者,譬佛、菩萨。生育诸子,譬生信者。生信不同,故言诸子。形貌端正,譬戒能防色;聪明黠慧,譬定慧防心。二、三、四者,有人云:一、二是出家二众,三、四是在家二众。此义不然。旧云:若二是小、大,若三是三根,四是四部。此亦不然。一是一乘,二是小、大;大是一乘,三是三根;上根是一乘,四是四部,四部中有一乘。若尔,一子、诸子皆处处着,亦处处有,是则太乱。今以信心为子,生信不同,略为四种,谓藏、通、别、圆,各有三学。通皆得论端正、黠慧。准下合文,以坏法者为子,此不相乖。三种者,信偏则破坏法性,即是可悲为子;就正信者,可慈为子。

次付严师者。

将付严师

旧云四依为师,依下合文,以国王四部为师,此是秉法之人,而秉法者以法为师。下文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法有严与不严,不严有三,严即圆法。

三、而作下,嘱苦教。

而作是言:君可为我教诏诸子,威仪、礼节、伎艺、书数,悉令成就。我今四子就君受学,假便三子由杖而死,余有一子,必当苦治,要令成就。虽丧三子,我终不恨。

可教诏者,教偏入圆。威仪礼节者譬圆戒,技艺譬圆定,书数譬圆慧。学圆速成,不须苦切;若不速成,要当苦治。杖譬于智,藉杖故子死,如由智故偏破。偏破故,如三子死;圆立故,如一子成。言破偏者,非但治毁三藏,通别持毁,悉皆苦治。何以故?于藏是持,于圆是犯,通别亦尔。故言虽丧三子,我终不恨。圆子信常,是故不死。未阶究竟,故言苦治。旧以四部为四子,杖杀何部,何部不死,合义不成。不会经文,今所不用。

迦叶,是父及师得杀罪不?不也,世尊。何以故?以爱念故。为欲成就无有恶心,如是教诲得福无量。

善男子,如来亦尔,视坏法者等如一子。如来今以无上正法付嘱诸王、大臣、宰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诸国王及四部众应当劝励诸学人等,令得增上戒、定、智慧。若有不学是三品法,懈怠破戒毁正法者,国王、大臣、四部之众应当苦治。善男子,是诸国王及四部众当有罪不?不也,世尊。

次合譬中,如来合王臣,视坏法者合诸子、国王,四部合师,三品法合礼节等,应当苦治合杖死,不也者合唯福无罪(云云)。

三、从善男子,即是况显。

善男子,是诸国王及四部众尚无有罪,何况如来?善男子,如来善修如是平等,于诸众生同一子想。如是修者,是名菩萨修平等心于诸众生同一子想。善男子,菩萨如是修习此业便得长寿,亦能善知宿世之事。

王之与师,是子则念,非子不念,成就其子,不成就他,偏念偏治,尚无有罪,况佛平等慈念,平等成就,平等治之,而当有罪?故云如来善修平等心故。王之与师,偏念偏教,尚得福无量,况复如来等念等教,宁不获福?故举三世功德,善修是现世,长寿是来世,宿世是过世(云云)。

迦叶复白去,是第四番问答。先问,次答。初问又三:初、非佛旨;次、譬释非;三、合譬结过。初非佛旨者。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若有修平等心,视诸众生同于子想,便得长寿。如来不应作如是言。

领上修平等心,得三世福,谓此旨为非。

次何以故下,举譬为三:一、如知法人,但有其言。

何以故?如知法人,能说种种孝顺之法。

二、还至家中都无其行

还至家中,以诸瓦石,打掷父母。而是父母,是良福田,多所利益,难遭难遇,应好供养,反生恼害。

三、是知法人结言行相违(云云)。

是知法人,言行相违。

三、合譬结过,亦为三:修习等心,合上知法。

如来所言亦复如是,菩萨修习等心众生同子想者,应得长寿,善知宿命,常住于世,无有变易。

今者世尊去,合上无行。

今者世尊以何因缘,寿命极短同人间耶?

如来将无去,合上相违。

如来将无于诸众生生怨憎想?世尊昔日作何恶业?所害几如?得是短寿不满百年?

若言慈心应得长寿,而今短寿,必有怨心,此结言行相违。不杀命长,而今短寿,凡杀几生,此结身行相违。口行相违,已如上说。

兴皇述他释云:迦叶恒执迹为难,佛恒用本为答。此则问答永不相关。不问本迹何以为答,而云执此生疑难耶?只约丈六一身,疑者不达,恒言无常。达者了此,即是于常。常若异此,则非常也。此释未明常义甚多,佛以何常而为答?问:无常亦多,迦叶为执何无常耶(云云)?次佛答为两:初弹其粗言,次明常寿第一。

佛告迦叶:善男子,汝今何缘于如来前发是粗言?

今明粗言者,汝以果讨因,乃谓如来怨心杀害,汝何不以因讨果?明如来命长,必无恶因,而谓有者,即是粗言。

如来长寿,于诸寿中最上最胜;所得常法,于诸常中最为第一。

次于诸常中最为第一者,于何等常而言第一?自有世间相续不断名常。复有三无为常:断烦恼得者,名数缘常;事缘差者,名非数缘常;无此二者,名虚空常。此之四种,皆悉不及如来之常。如来常者,即是妙有,故言第一。此三藏义。又真谛之常,对生死虚伪,谓此真常,既无生死,亦无此真,亦无应照。如来常者,本自有之,无所待对,其常实照,故云第一。此约通义。又言常者,出常无常,即是非常非无常真常而已。此约别义。又如来常者,即边而中,具足三点,不纵不横,是故此常最为第一。约圆教义。从白佛去,第二、佛答长寿果。文为二:初明佛宝常,次明三宝常。就初有二:先略问答,次论义。初问如文(云云)。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得寿无量?

次佛答,举四譬:初譬诸寿入常寿,常寿第一;次常寿出诸寿,常寿第一;三譬常寿非常非无常,故常寿第一;四常寿能出能入,故常寿第一。亦是生死寿命之河入涅槃河,涅槃河出生死河,非生死非涅槃,而生死而涅槃(云云)。初文者。

佛告迦叶:善男子,如八大河:一名、恒河,二名、阎摩罗,三名、萨罗,四名、阿夷罗䟦提,五名、摩诃,六名、辛头,七名、博叉,八名、悉陀。是八大河及诸小河悉入大海。迦叶,如是一切人中、天上、地及虚空寿命大河,悉入如来寿命海中,是故如来寿命无量。

旧解:八河譬四生,各有因果。又四生为四,人、天、地及虚空为八。今谓人中、天上、地及虚空,各有生阴、中阴、寿命,是为八河。若为论其出入,凡是一切生阴、中阴所有寿命,若长若短,皆当作佛。果、地、寿命,如八河流,必归于海。一切诸命,悉入常命。是为人义。

次言出者。

复次,迦叶,譬如阿耨达池出四大河;如来亦尔,出一切命。

大涅槃河,常命为本,能出人、天、地及虚空长短之寿,如阿耨池流出四河。大品云:由般若故,出生刹利、婆罗门等。净名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是为出义。

三、非出入者。

迦叶,譬如一切诸常法中,虚空第一;如来亦尔,于诸常中最为第一。

若定出入,何能出入?故非出入,举虚空叹。

四、能出能入,举醍醐叹(云云)。

迦叶,譬如诸药,醍醐第一;如来亦尔,于众生中寿命第一。

次就论义,文为三:一、蹑宗作请,二、问世性,三、问法性。初蹑宗中问,如文。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寿命若如是者,应住一劫若减一劫,常宣妙法如澍大雨。

次答为四:一、非,二、况,三、结,四、劝,可解。

迦叶,汝今不应于如来所生灭尽想。

迦叶,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乃至外道五通神仙得自在者,若住一劫,若减一劫,经行空中,坐卧自在,左胁出火,右胁出水,身出烟𦦨犹如火聚,若欲住寿能得如意,于寿命中修短自任。如是五通尚得如是随意神力,岂况如来于一切法得自在力,而当不能住寿半劫、若一劫、若百劫、若百千劫、若无量劫?

以是义故,当知如来是常住法、不变易法。如来此身是变化身,非杂食身,为度众生示同毒树,是故现舍入于涅槃。

迦叶当知,佛是常法、不变易法。汝等于是第一义中,应勤精进,一心修习;既修习已,广为人说。

就世性问为二:初唱世、出世两章门。

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出世之法与世间法有何差别?

次难,难又二:初难,两教无异。

如佛所言,佛是常法、不变易法,世间亦说梵天是常、自在天常,无有变易,我常、性常、微尘亦常。

次难两理无异。

若言如来是常法故者,如来何不常现耶?若不常现,有何差别?何以故?梵天乃至微尘世性亦不现故。

次佛答中,皆作异答。初答教者,先佛说常教外道盗,常教盗不盗异。云何不异?次理异者,佛理微妙,是故不现;外道理伪,是故不现。微妙与伪,云何不异?答:此为四:一、先佛被盗;次、后佛认归;三、结正;四、劝修。初先佛章,有开有合。

佛告迦叶:譬如长者多有诸牛,色虽种种同共一群,付放牧人令逐水草,唯为醍醐不求乳酪。彼牧牛者𤚼已自食。长者命终,所有诸牛悉为群贼之所钞掠。贼得牛已无有妇女,即自𤚼捋得已而食。尔时,群贼各相谓言:彼大长者畜养此牛,不求乳酪唯为醍醐。我等今者当设何方而得之耶?夫醍醐者,名为世间第一上味。我等无器,设使得乳无安置处。复共相谓:唯有皮囊可以盛之。虽有盛处不知钻摇,浆犹难得,况复生酥?尔时,诸贼以醍醐故加之以水,以水多故,乳酪、醍醐一切俱失。

初开譬中,言长者者,先佛也。群牛,说教也。色种种,逗机异也。同共一群,诠理等也。付放牧人,弘经者也。令逐水草,随机化益也。唯为醍醍,期常住也。不求乳酪,不期人天二乘无常。𤚼以自食,弘经人自益也。长者命终,先佛去世也。贼掠群牛,佛教被盗也。无有妇女,无慈心也。𤚼以自食,有得之利也。相谓言去,欣慕深理也。我等无器,非根性也。设使得乳,无安置处。设能持戒,非常住基。唯有皮囊,天人感报。设能持戒,成诸有业。不知钻摇,无定慧方便。浆譬人天善,初酪譬似道,后醍醐譬真道,加之以水,譬起我人知见等也。一切皆失,起见堕恶,人天善失。

凡夫亦尔去,合,又二:先略,次广。

凡失亦尔,虽有善法,皆是如来正法之余。

凡夫善者,盗佛余法,余是像末之世,盗窃得起,正法时不得起也。

何以故?如来世尊入涅槃后,盗窃如来遗余善法若戒、定、慧,如彼诸贼劫掠群牛。诸凡夫人虽复得是戒、定、智慧,无有方便不能解说,以是义故,不能获得常戒、常定、常慧、解脱,如彼群贼不知方便亡失醍醐。又如群贼为醍醐故加之以水;凡夫亦尔,为解脱故,说我、众生、寿命、士夫、梵天、自在天、微尘、世性、戒、定、智慧及以解脱、非想非非想天即是涅槃,实亦不得解脱、涅槃,如彼群贼不得醍醐。是诸凡夫有少梵行供养父母,以是因缘得生天上受少安乐,如彼群贼加水之乳。而是凡夫实不知因修少梵行供养父母得生天上,又不能知戒、定、智慧、归依三宝,以不知故说常乐我净,虽复说之而实不知。

入涅槃后,合长者命终;虽复得是,合不知钻摇;为解脱者,合加之以水;有少梵行,合𤚼已自食;实不知因修少梵行生梵天者,合无妇女;虽修行生天,实不知因于佛法。

从是故如来出世之后去,二、明今佛认归,又三:法、譬、合。初法如文。

是故如来,出世之后,乃为演说,常乐我净。

如转轮王出现于世,福德力故,群贼退散,牛无损命。时,转轮王即以诸牛付一牧人多巧便者,是人方便即得醍醐;以醍醐故,一切众生无有患苦。

次譬中云轮王,今佛也。群贼退散者,驱逐外道,遍六大城,牛无损命,认常乐等,具足还归。付放牧者,付弘经人。即得醍醐者,自他俱契,法性常住。

三、从法轮王去,合今佛出世;凡夫不能,合驱外道;令诸菩萨去,合放牧人。

法轮圣王出现世时,诸凡夫人不能演说戒、定、慧者,即便弃舍,如贼退散。尔时,如来善说世法及出世法,为众生故,令诸菩萨随宜演说。菩萨摩诃萨既得醍醐,复令无量无边众生普得无上甘露法味,所谓如来常乐我净。以是义故,

三、如来是常不变去结正

善男子,如来是常不变易法,非如世间凡夫愚人谓梵天等是常法也。此常法称要是如来,非是余法。

是非可解。

四、从迦叶当知下,劝修,又二:初劝修,次简修。初又二:先劝迦叶,次通劝(云云)。

迦叶应当如,是知如来身,

迦叶,诸善男子、善女人,常当系心修此二字,佛是常住。迦叶,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此二字,当知是人随我所行至我至处。

次简修者,简昔显今。

善男子,若有修习如是二字为灭相者,当知如来则于其人为般涅槃。善男子,涅槃义者,即是诸佛之法性也。

若修二字作灭相者,昔教灰断法性也;若修二字常住者,是今教法性。

三、问答法性中,问为四:初、标问作请,次、举昔难今,三、以今难昔,四、结也。初可见。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佛法性者,其义云何?世尊,我今欲知法性之义,唯愿如来哀悯广说。

次文者。

夫法性者即是舍身,舍身者名无所有,若无所有,身云何存?

然昔教身智两舍,今问法性即是舍身,不言舍智者,数师言:智有二种:有漏智灭,即是涅槃;无漏智灭,是非数缘,不取为涅槃。既有是非,故不言舍智。论师云:两智灭皆是涅槃,而有二义:若言道能致灭,此边则非;若言果尽,此边即是涅槃。既有是非,故不言舍智。观师云:不应尔,特是略耳。若无所有者,难也。故以法性难身。

三、身若存者下,以今难昔。

身若存者,云何而言身有法性?

身若存者,是身难法性,法性是无,身即是有,有无相害,更互相难。

四、身有法性下,结其不解。

身有法性,云何得存?我今云何,当知是义?

佛答为两:先非,次譬。初非者。

佛告迦叶:善男子,汝今不应作如是说,灭是法性。夫法性者,无有灭也。

我不曾言灭身灭智名为法性,此乃昔说,今则不尔,是故非之。

次譬,又二:先譬,次合。譬又二:先正譬,次譬斥非。

善男子,譬如无想天,成就色阴而无色想。

初云无想天者,数师云:无想初念,犹有心起,从生爱结,无想乐成,即便灭心,则有非色非心。补处论师云:心不可灭,而言无想者,尔时心细,如蛰虫冰鱼,似无细心,而言无色想者,不复缘于粗色。

次不应下,譬非。

不应问言:是诸天等云何而住欢娱受乐?云何行想?云何见闻?

此中具论五阴云何?住即色阴,受乐即受阴,想、行即两阴,见、闻即识阴。一解云:但是四阴,后言若为行于想、心,不别言行阴。

次善男子下,合譬,又二:初合正譬,次合斥非。

善男子,如来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知。善男子,不应说言如来身者是灭法也。善男子,如来灭法是佛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及。

初合无想天成就色阴而无有色想,如来法性成就寂灭而无有灭,不应作灭不灭问也。

次汝今不应下,合弹呵(云云)。

善男子,汝今不应思量如来何处住、何处行、何处见、何处乐。善男子,如是之义亦非汝等之所知及,诸佛法身种种方便不可思议。

从复次,善男子下,第二、通明三宝一体是常归依。文为二:初明三宝常,次论义。初又三:一、劝修常,二、明得失,三、正辨归依。

复次,善男子,应当修习佛、法及僧而作常想。是三法者,无有异相,无无常相,无变异相。

先劝作常想,后明无无常想。

次若于三法下,明得失。

若于三法修异相者,当知是辈清净三归则无依处,所有禁戒皆不具足,终不能证声闻、缘觉菩提之果。若能于是不可思议修常想者,则有归处。

举失为诫,举得为劝。若昔四时,都不得言三法异想而不得戒。何以故?以作别体归依故也。开善云:前已得道得戒,若不得者,今教起时,何不更受?既不更受,当知已得。若见今时一体教起,犹执昔别,不依今圆,即是不信,故言无戒。若能于是者,更重劝也。

三、譬如因树去,是正辨归依,又三:开譬、合譬、举非、显是。

善男子,譬如因树则有树影。

如来亦尔,有常法故则有归依,非是无常。

若言如来是无常者,如来则非诸天世人所归依处。

迦叶下,是论义,有两:初番问答,次番领赞。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譬如闇中有树无影。

迦叶,汝不应言有树无影,但非肉眼之所见耳。善男子,如来亦尔,其性常住,是不变异,无智慧眼不能得见,如彼闇中不见树影。凡夫之人于佛灭后,说言如来是无常法,亦复如是。若言如来异法、僧者,则不能成三归依处。如汝父母,各各异故,故使无常。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我从今始,当以佛、法、众僧三事常住,启悟父母乃至七世皆令奉持。甚奇!世尊,我今当学如来、法、僧不可思议。既自学已,亦当为人广说是义。若有诸人不能信受,当知是辈久修无常。如是等人,我当为之而作霜雹。

尔时,佛赞迦叶菩萨:善哉!善哉!汝今善能护持正法,如是护法不欺于人,以不欺人善业缘故,而得长寿善知宿命。

皆可见(云云)。兴皇云:树譬常住,影譬如来,而为众生作归依处。迦叶难:闇中有树无影,譬如来灭后,则不为他作归依处。佛答:闇中有影,肉眼不见,如来常为作依,薄福不见,而言非依。

大般涅槃经金刚身品第五

金刚身品

金刚能譬,身是所譬。金刚四义:一、紫磨金精,世界基本;二、其体坚牢,无能侵毁;三、其用劲利,所拟无前;四、其色不定,煜爚难视。金精,譬法身至极,摄一切法;体坚牢固,譬常住不动,离百绝四;劲利,譬寂而常照,大觉大明;不定,譬无碍自在,遍一切处。然法身具足无量功德,此中正明离百绝四,坚牢常住,答上金刚之问。若从能譬,言金刚品;若从所譬,应言法身品。此则法、譬双题,故言金刚身品。复次,上虽三十四问,通用一意,只长寿故,金刚之身即坚固力而不可坏。法身、常身,非杂食身,圆通无隔。若解长寿,即解金刚之身,乃至诸问皆悉通达。若不解长寿,亦不解金刚之身,乃至诸句为不解者,更分别说。若以通当名,非无别义;若以别当名,非无通义。通不当名,则通非通;别不当名,则别非别。非通非别,而通而别。今从别意明金刚身,答第二问。有人解:长寿是法,此法附人;金刚是人,此人有寿;坚固力是用,此是人、法。体、用之异,以判通、别。今明等欲分别,何不附文?上文云:施汝常、命、色、力,安无碍辩?初已略说,今则广说。言长寿者,即是常命。金刚身者,即是常色。坚固者,即是常力。名字功德,即是常安。言四相者,常无碍辩,后广答问,亦不离此常住五果。五果故别,常住故通。若别若通,若束若散,皆非总非别,非束非散,自在无碍。直明通别一意,统揽理义,推之自明,故不多说。又他明长命短命,可坏不可坏,常无常等,各自两边,不相关涉。非长非短,非坏不坏,非常无常,在两边外。此则纵横并别,乃是一途,非经正意。今则不然,即长而短,故枯林人灭;即短而长,故荣林入灭。东方双者,为破无常而说于常,即非短非长。双树中间,非荣非枯。中道法性,第一义谛,一中一切中。荣即是真,一真一切真;枯即是俗,一俗一切俗。三谛即一谛,一谛即三谛。差别无差别,无差别差别,非差别非不差别,而差别而不差别。诸佛境界,具足如此不可思议,不可破坏,故名金刚身品。就文为二:初明法身果,次明法身因。上问中含两,今答为两章。初明身果,又两:一明法身,二论义

尔时,世尊复告迦叶:善男子,如来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坏身、金刚之身,非杂食身,即是法身。

略举五身,明法身义。旧解:法身、常身是当体得名,不可坏身、非杂食身从离过得名,金刚身从譬得名。又言:四身更互相成,常身故不坏,不坏故常身,非杂食故成法身,法身故不杂食,故金刚譬之。今明四句皆当体、皆离过、皆法、皆譬,亦得相成。何者?金刚有四能成显法身,法身有四德成于譬意。金刚立世喻法身,体坚喻常身,劲利喻不坏身,不定喻非杂食身。正用此意标品,岂可作余释耶?

从迦叶白佛去,第二、论义。文为三,谓问、答、领解。初问中二:先问,次释。初问者。

迦叶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如是等身我悉不见,唯见无常、破坏尘土、杂食等身。

举所见,难所不见。既应入灭,是无常身;病苦所侵,是破坏身;碎为舍利,是尘土身;受纯陀供,是杂食身。既不见四身,亦不见能譬金刚之身。

次何以故去,是释初无常身,余例可解。

何以故?如来今当入涅槃故。

次从佛告去,答,又为三:初非其所问,次正答,三、结劝。初如文。

佛告迦叶:汝今莫谓如来之身不坚可坏如凡人身。

次正答中具百非者。然此百非,若单数,则一百六十句;若复数,则一百句。既言百非,理应复数。然百非之中,或有双非两舍,或一存一亡,虽不常住,非念念灭,即双非之意。非身是身,即一存一亡。然古旧相承,不解百非,唯释非身是身一句。今出七家。一云:非身者,非是食身;是身者,是法身。又云:非身者,非生身;是身,是法身。又云:非身,非金刚前身;是身,是金刚后身。此三家悉用俗为非,以真为是。又非身者,法身冥如;是身者,应现十方。又云:非身者,真谛;是身者,俗谛。此二家以真为非,以俗为是。又云:非身者,非真身;是身者,是好身。此一家漫漫,不知何者为非,何者为是。虽复漫漫,终有是非。兴皇云:法身不为是之与非,是所不能是,非所不能非。绝百非,非百是,无是无非,能是能非,故言是身非身。观师云:是身非身,因缘相成;法身非身,不妨是身。终日是身,而复非身;终日非身,而复是身。文云:是空离空,虽不常住,非念念灭。此两家是一意。今未能精识众家旨趣,且为书之。天台大师明三种四句:一单,二复,三具足。单四句者,谓是非,亦是亦非,非是非非。复四句者,是是是非非是非非亦是是非亦非是非非是是非非非是非是是不是是亦是亦不是是非是非不是是。前句约非,次句约是,亦应前单。后复具足者,是是是是是是不是是是是亦是是亦不是是是是非是是非不是是是,名具足有句。非是非不是非亦是亦不是非非是非不是非是是非不是是非亦是是亦不是是非非是是非不是是是,名具足无句。余两具足句,类之可解,不复能作。但依天台大师止观文中三四句相,则易可见。私云:既云但依止观,文则易见。今比望彼文,是非各作三种四句。先约是者,是不是亦是亦不是非是非不是,单也。是是是不是不是是不是不是亦是亦不是是亦是亦不是不是非是非不是是非是非不是不是,复也。是是是不是是亦是亦不是是非是非不是不是是不是不是不是亦是亦不是不是非是非不是亦是亦不是是亦是亦不是不是亦是亦不是亦是亦不是亦是亦不是非是非不是非是非不是是非是非不是不是非是非不是亦是亦不是非是非不是非是非不是。次约非中亦三四者,非不非亦非亦不非非非非不非,单也。非非非不非不非非不非不非亦非亦不非非亦非亦不非不非非非非不非非非非非不非不非,复也。非非非不非非亦非亦不非非非非非不非不非非不非不非不非亦非亦不非不非非非非不非亦非亦不非非亦非亦不非不非亦非亦不非亦非亦不非亦非亦不非非非非不非非非非不非非非非非不非不非非非非不非亦非亦不非非非非不非非非非不非,仍存章安先释,不敢擅易。然虽是非各别成句,不非即是,不是即非,为成三四,故须互对。将此三种四句,望前诸师所非为非,何四句未非?何四句非?此等诸四句,彼但出四句之见,未出绝言之见,那即结为法身耶?今言非身者,非如此等诸见所得杂食之身、无常尘土之身,故言非身。即非而是,是于法身、常身、金刚之身。然佛身非是非非,能为物现,非身是身。又解:除一法相者,不二也。如来身者,实是双非,而言法身者,盖为缘耳,故云除一法相。大品云:除为萨婆若心。古来非唯不释百非,亦不出其意,何故唱百为非?何所属当?今试言之。夫如来身离于百非,佛身既权实不同,百非亦浅深有异。百非者,下文云:具足百福,成于一相。如是展转,具足成就三十二相。言百福者,持不杀戒,有五种心,谓下、中、上上、上上、中上,乃至正见,亦复如是。是五十心,名初发意。决定成就是五十心,名百福德。如是百福,成于一相。又云:一善具十,是为百福。释论云:大千人应失眼失命,有能救得其眼命者,是为一福。如是百度,名百福德。对百福论百恶,百恶为非。从百恶感得四趣杂食无常尘土之身,名为非身。从百福感得如来相好之身、法身、常身、金刚之身。五分清净,名法身;得三无为,名曰常身;八十亿魔不能坏,名金刚身,故名是身。此乃三藏佛身离百非也。又百福所感三十二相清净之身,悉是有为。有为果报,贤圣所呵。释论云:毒器不任贮食,食则杀人;有心行行,不任得道。故知迦叶正难于此。我今唯见杂食无常尘土之身,当知百福为非福,性空故为是。故曰:凡有相者,悉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此以空法为法身,空无生空为常身,空不得空,便是金刚身。是为通教佛身离百非。又空中无法,无是无非,亦复无身,岂可以空为是?若不是者,即为非也。二乘得空,何故不是?佛身如空,不可穷尽,无相无碍,普能显现,乃可称是。二乘不能现者,但是偏空,非时取证,名杂食身。此空可破,即无常身;此空须弃,是尘土身,故空为非身。诸佛得空,能现身者,是中道空,中道即是法身、常身、金刚之身,是名别教佛身,离百非也。又非百恶入百福,非百福入百空,非百空入百中,次第浅深,纵横并别,皆为非也。次第取证,即杂食身;前后胜劣,是无常身;差别隔碍,是尘土身,故别非也。佛身圆妙,无复若干,一中无量,无量中一,非一非无量,不一不异,具足无缺,名大涅槃。恶即中道,无二无别,一切诸法,悉安乐性,百恶尚中,况百福空,而不即中?即中之法,法身、常身、金刚之身,乃可称是,是名圆佛,离百非也。离前三非名佛身者,他经中意;第四即非名佛身者,今经正意。古来诸师,全不料简,虽唱百非,不知何非,徒言法身,未知是何。此释大意可见。此既诸佛境界,玄妙难测,钻仰弥难。更又一解,初人天身一句,即具九十九句功德,后涅槃句,亦具九十九句功德,中间亦然。何者?一句既是法身,故备诸功德。依经又三番,前三句为一番,明非人天身,似如非俗入真,

善男子,汝今当知,如来之身,无量亿劫坚牢难坏,非人天身,非恐怖身,非杂食身。

入真之意,即俗即真,双非两舍,如放金刚,到金刚际乃止。

次八十句为一番,明非身是身,似如非真出俗。

如来之身非身是身,不生不灭,不习不修,无量无边,无有足迹,无知无形,毕竟清净无有动摇,无受无行,不住不作,无味无杂,非是有为,非业非果,非行非灭,非心非数,不可思议常不可议,无识离心亦不离心,其心平等无有亦有,无有去来而亦去来,不破不坏,不断不绝,不出不灭,非主亦主,非有非无,非觉非观,非字非不字,非定非不定,不可见了了见,无处亦处,无宅亦宅,无闇无明,无有寂静而亦寂静,是无所有不受不施,清净无垢,无争断争,住无住处,不取不堕,非法非非法,非福田非非福田,无尽不尽离一切尽,是空离空虽不常住,非念念灭无有垢浊,无字离字,非声非说亦非修习,非称非量,非一非异,非像非相诸相庄严,非勇非畏,无寂不寂,无热不热,不可睹见无有相貌。如来度脱一切众生,无度脱故能解众生,无有解故觉了众生,无觉了故如实说法,无有二故不可量无等等,平如虚空无有形貌,同众生性不断不常,常行一乘众生见三,不退不转断一切结,不战不触,非性住性,非合非散,非长非短,非圆非方,非阴入界亦阴入界,非增非损,非胜非负,如来之身成就如是无量功德。

出俗之意,即空即中,一出一切出,随应度者,皆得见闻。

后十七句为一番,明无有知者,无不知者,似如双非二边。

无有知者、无不知者,无有见者、无不见者,非有为、非无为,非世、非不世,非作、非不作,非依、非不依,非四大、非不四大,非因、非不因,非众生、非不众生,非沙门、非婆罗门,是师子、大师子,非身、非不身,不可宣说,除一法相不可算数,般涅槃时不般涅槃。

即边入中,一色一香,无非中道。虽此分别,亦不一向。若一向者,不成微妙。微妙者,即入即出,即中又即出即入,即中又即中,即出即入,不一二三而一二三。

三、如来下,结劝,又二:初结。

如来法身皆悉成就如是无量微妙功德。迦叶,唯有如来乃知是相,非诸声闻、缘觉所知。迦叶,如是功德成如来身,非是杂食所长养身。迦叶,如来真身功德如是,云何复得诸疾患苦、危脆不坚、如坏器乎?迦叶,如来所以示病苦者,为欲调伏诸众生故。善男子,汝今当知,如来之身即金刚身。

如是乃名微妙法身具足功德。余四身亦如是结。非声闻、缘觉所知,结成常身;二乘无常,不能知常,非长养,结成非杂食身;真身不同坏器,结成不坏身。结金刚身如文。又结不坏身云示病苦,为调众生者,即是示破坏身。若例此文,亦应示非法身,鹿、马等;亦应示无常身,朝生暮殒等;亦应示杂食身,为猎师食肉等;亦应示非金刚身,芭蕉、泡沫等。明五句法身,即入非身意也;示五非法之身,即出是身意也。即入即出,即出即入,即是微妙功德之意;非入非出,是不可宣说之意也。依入五身,身具百句,即五百句;依出五身,身具百句,即五百句,是为一千。又即入即出,即出即入,又是二千;非即入,非即出,非即出,非即入,又是二千,总为五千句。文云如是无量微妙功德,岂止五千?约此经文,聊作五千。

次从汝今日去劝也。

汝从今日,常当专心思惟此义,莫念食身,亦当为人说如来身即是法身。

劝自行化他,如文。

三、从白佛去,是领解。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成就如是功德,其身云何当有病、苦、无常、破坏?我从今日常当思惟,如来之身是常法身、安乐之身,亦当为人如是广说。

领上两劝(云云)。

从唯然世尊去,是第二答法身因。因有得果之能,能名为力,即是答得大坚固力之问也。

唯然,世尊,如来法身金刚不坏,而未能知所因云何?

迦叶前疑无常速朽,闻佛百非非于杂食尘土等身,然后方显常身不坏,悟解欢喜,而犹未知法身所因,云何更腾疑牒?问:金刚身是腾前所因?云何是起后?

佛答为三:一、正答,二、领解,三、劝修。初有略、广。略为二:初明护法,次引证。初文者。

佛告迦叶:以能护持正法因缘故,得成就是金刚身。

护法不坏,今得常住不坏之身,取相似因而为答问。

次我于往昔,是略引证。

迦叶,我于往昔护法因缘,今得成就是金刚身常住不坏。

从善男子,护持正法去,广答,又二:初广明护法,次广引证。初又二:一、在家,二、出家。

善男子,护持正法者,不受五戒,不修威仪,应持刀剑、弓箭、矛槊,守护持戒清净比丘。

在家护法,取其元心所为,弃事存理,匡弘大教,故言护持正法。不拘小节,故言不修威仪。护法有四句,出家在家共不能护者,无名行比丘,无势力俗人是也。在家出家独不能护者,还是两种,各各不能。出家在家独能护者,佛及仙豫是也。出家在家共能护者,今文是也。昔是为今非,今非为昔是。今昔俱非,今昔俱是。昔时平而法弘,应持戒,勿持仗。今时险而法翳,应持仗,勿持戒。今昔俱险,应俱持仗。今昔俱平,应俱持戒。取舍得宜,不可一向。

次从迦叶白佛去,是出家人护法,有问有答。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若有比丘离于守护,独处空闲、冢间、树下,当说是人为真比丘。若有随逐守护行者,当知是辈是秃居士。

问中弃理存事为难。

佛告迦叶:莫作是语言秃居士。若有比丘随所至处供身取足,读诵经典,思惟坐禅,有来问法即为宣说,所谓布施、持戒、福德、少欲知足。虽能如是种种说法,然故不能作师子吼,不为师子之所围绕,不能降伏非法恶人。如是比丘不能自利及利众生,当知是辈懈怠懒惰。虽能持戒守护净行,当知是人无所能为。若有比丘供身之具亦当丰足,复能护持所受禁戒,能师子吼广说妙法,谓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磨,以如是等九部经典为他广说,利益安乐诸众生故,唱如是言:涅槃经中制诸比丘,不应畜养奴婢牛羊非法之物。若有比丘畜如是等不净之物,应当治之。如来先于异部经中说:有比丘畜如是等非法之物,某甲国王如法治之,驱令还俗。若有比丘能作如是师子吼时,有破戒者闻是语已,咸共瞋怒害是法师。是说法者设复命终,故名持戒自利利人。以是缘故,我听国主、群臣、宰相、优婆塞等护说法人。若有欲得护正法者,当如是学。迦叶,如是破戒不护法者名秃居士,非持戒者得如是名。

答中,弃事存理为答,如文。

二、从善男子,过去久远去,是广引证。文为四:一、护法本缘;次从尔时,有一去,明护法行;三、从寻即命终去,是护法果报;四、从尔时,王者去,是结会。前二如文。

善男子,过去久远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于此拘尸城有佛出世,号欢喜增益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尔时,世界广博严净,丰乐安隐,人民炽盛,无有饥渴,如安乐国诸菩萨等。彼佛世尊住世无量,化众生已,然后乃于娑罗双树入般涅槃。佛涅槃后,遗法住世无量亿岁,余四十年佛法未灭。

尔时,有一持戒比丘,名曰觉德,多有徒众眷属围绕,能师子吼,班宣广说九部经典,制诸比丘不得畜养奴婢牛羊非法之物。尔时,多有破戒比丘,闻作是说皆生恶心,执持刀仗逼是法师。是时,国王名曰有德,闻是事已,为护法故,即便往至说法者所,与是破戒诸恶比丘极共战𩰖,令说法者得免危害。王时被创,举身周遍。尔时,觉德寻赞王言:善哉!善哉!王今真是护正法者,当来之世,此身当为无量法器。王于是时得闻法已,心大欢喜。

寻即命终,生阿閦佛国,而为彼佛,作第一弟子。其王将从,人民眷属,有战𩰖者,有随喜者,一切不退,菩提之心,命终悉生,阿閦佛国。觉德比丘,却后寿终,亦得往生,阿閦佛国,而为彼佛,作声闻众中,第二弟子。若有正法,欲灭尽时,应当如是,受持拥护。

第三中云阿閦者,道行云无怒,放光云妙乐,无怒、妙乐,二名相成。净名云:无动王前生是第一,比丘后生是第二。又约四依,王是初依,第一比丘是第二依。为声闻者,非小乘也,乃是大乘声闻。举此二人,定以何人为证?旧取王能护为证,或双取为证。

第四,如文。

迦叶,尔时王者,则我身是;说法比丘,迦叶佛是。迦叶,护正法者,得如是等无量果报。以是因缘,我于今日得种种相以自庄严,成就法身、不可坏身。

次迦叶白佛:如来常身,犹如画石,是领解。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身犹如画石。

我以常解,解佛常身。耿耿不没,喻如画石。

三、以是因缘下,劝修,又二:初、通举因果以劝四众。

佛告迦叶:善男子,以是因缘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应当勤加护持正法,护法果报广大无量。

次别劝在家开执刀仗,文即为二:先劝。

善男子,是故护法优婆塞等,应执刀杖拥护如是持法比丘。若有受持五戒具者,不得名为大乘人也;不受五戒为护正法,乃名大乘。护正法者,应当执持刀剑器仗侍卫法师。

次简,又四:一、问,二、答,三、领,四、述。就问为二:初、问师之有无,二、问戒之持犯。问者。

迦叶白佛言:世尊,若诸比丘与如是等诸优婆塞持刀仗者共为伴侣,为有师耶?为无师乎?

问:其与持刀仗者随,犹有师德,为无师德?

为是持戒,为是破戒?

就佛答又两:初正答,后结叹。正答中二:初答戒之有无,次答师之有无。初文二。初正答者。

佛告迦叶:莫谓是等为破戒人。善男子,我涅槃后,浊恶之世,国土荒乱,互相钞掠,人民饥饿。尔时,多有为饥饿故发心出家,如是之人名为秃人。是秃人辈,见有持戒威仪具足清净比丘护持正法,驱逐令出,若杀若害。

是无戒人与护法相随,而护法者非无戒人,如文。次既自持戒,云何化他?更问此事。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是持戒人护正法者,云何当得游行村落城邑教化?

佛答:与护法者俱,如文。

善男子,是故我今听持戒人,依诸白衣持刀仗者以为伴侣。若诸国主、大臣、长者、优婆塞等,为护法故,虽持刀仗,我说是等名为持戒。虽持刀仗,不应断命。若能如是,即得名为第一持戒。

从迦叶!夫护法者去,二、答有师无师之问,先略后广。

迦叶言:夫护法者,谓具正见,能广宣说大乘经典,终不捉持王者宝盖、油瓶、谷米、种种果蓏,不为利养亲近国王、大臣、长者,于诸檀越心无谄曲,具足威仪,摧伏破戒诸恶人等,是名持戒护法之师,能为众生真知识,其心弘广譬如大海。

略中三意:一、持经,二、持律,三、摧伏破戒。具此三德,故可为师。正见,是内解;解经、律,遇强缘,摧伏恶人,是外用。

迦叶,若有比丘下,是广答,还广前三而不次第。初广摧伏,为三:先出坏众师弟;

迦叶,若有比丘,以利养故为他说法,是人所有徒众眷属,亦效是师贪求利养,是人如是便自坏众。

次通举三众。

迦叶,众有三种:一者、犯戒杂僧,二者、愚痴僧,三者、清净僧。破戒杂僧则易可坏,持戒净僧利养因缘所不能坏。云何破戒杂僧?若有比丘虽持禁戒,为利养故,与破戒者坐起行来,共相亲附,同其事业,是名破戒,亦名杂僧。云何愚痴僧?若有比丘在阿兰若处,诸根不利,闇钝𧄼瞢,少欲乞食,于说戒日及自恣日,教诸弟子清净忏悔,见非弟子多犯禁戒,不能教令清净忏悔,而便与共说戒自恣,是名愚痴僧。云何名清净僧?有比丘僧,百千亿魔所不能坏。

三、明净众能坏前二众。

是菩萨众本性清净,能调如上二部之众,悉令安住清净众中,是名护法无上大师。

从善持律去,广明持律能坏前二。

善持律者,为欲调伏利众生故,知诸戒相若轻若重,非是律者则不证知,若是律者则便证知。云何调众生故?若诸菩萨为化众生,常入聚落不择时节,或至寡妇及淫女舍,与同住止经历多年,若是声闻所不应为,是名调伏利益众生。云何知重?若见如来因事制戒,汝从今日慎莫更犯。如四重禁,出家之人所不应作而故作者,非是沙门,非释种子,是名为重。云何为轻?若犯轻事,如是三谏,若能舍者,是名为轻。非律不证者,若有赞说不清净物应受用者,不共同止。是律应证者,善学戒律,不近破戒,见有所行随顺戒律心生欢喜,如是能知佛法所作,善能解说,是名律师善解一字。

律中明六种五法:一、学人,二、无学人,三、神解,四、畜弟子,五、训诲,六、事用。此中正是神解五法,得离依止,堪为师位。四事与律问答小异,一事则异。律谓为诵木叉,此中名随时教化。神解五法者:一、是调伏众生,二、知轻,三、知重,四、是律应证,五、非律不证。云何调伏?调众生时,不得选择时节处所,又不得一向漫调(云云)。知重可见。知轻者,即十三,前九无谏,后四有谏。两谏不从,未结具方便罪;三谏不从,方结正罪。非律不证者,知他犯律,不应证之。如有人云:佛入凡夫中作五欲,便自忘是圣人。后遇善知识语云:汝是圣人,那作此事?只觉自是圣人。又佛入地狱,代众生受苦,实受割㓟之痛。如此等言,余皆不证,圣人岂然?又云:弥勒应为五百,我是一人。斯言皆不可证。善解一字者,即律一字,应约律字解五名也。如止观(云云)。

善持契经,明去广持经。

善持契经,亦复如是如是。

亦复如是,例律应有五事:一、随时教化,二、知有余,三、知无余,四、非经不证,五、是经应证。

二、佛法无量是结叹

善男子,佛法无量不可思议,如来亦尔不可思议。

迦叶下,第三、领解。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诚如圣言。佛法无量不可思议,如来亦尔不可思议,故知如来常住不坏无有变异。我今善学,亦当为人广宣是义。

佛赞下,第四、述成(云云)。

尔时,佛赞迦叶菩萨:善哉!善哉!如来身者,即是金刚不可坏身。菩萨应当如是善学正见正知。若能如是了了知见,即是见佛金刚之身、不可坏身,如于镜中见诸色像。

学人五法者,谓信、戒、定、慧、多闻,从五停心至那含也。无学人五法,谓五分法身,齐第四果。神解五法如前。畜弟子五法者:一、谓十夏,十夏是长宿,堪畜弟子;二、持戒纤毫不犯,今时不犯,初篇即名不犯,后可悔故;三、多闻大小内外精通者,若不能具,会须一藏,无者不可;四、能除弟子忧悔,若退戒还俗,应说苦切之事;五、能除弟子恶邪,弟子既无衣食势力,即欲越济,应为除其恶邪。余两五法不论(云云)。

大般涅槃经名字功德品第六

名字功德品

夫世间名字,有同有异。同者,俱是体上之称;异者,名召于体,字叹其德。佛法亦尔,随顺世间,强分同异,以大般涅槃为名。其余称叹不可思议诸佛境界、正法门等,悉皆是字。而此名字,通有功德。今先分别名之功德。文中举七善、七譬释此经名,谓语善、义善、文善。纯备具足是独一善,清净是行善,梵行是慈善,金刚宝藏是备具善,冶城取上、中、下足为十善,开善合为八善。今依七譬释七善文。又余经及下文皆言七善,不劳足之。初譬明大是广义,所谓八河入海;又是深义,所谓一方深奥秘密;又大是极义,所谓悕望永断;又是第一义,所谓象迹为最;又是胜义,所谓秋耕为胜;又大是寂义,所谓善治乱心;又大是具足义,所谓八味具足。皆一一叙之,名大般涅槃。此即名功德。次称叹字功德。功德有三:一、是诸佛之师。文云:无量无边,诸佛世尊之所修习。二、是菩萨之门。文云:菩萨修是大般涅槃,得正法门,能为良医。三、杜众生四恶之趣。文云:众生闻此经名,堕四趣者,无有是处。然涅槃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略举三条。释字功德六卷,名受持品。此从能持人得名,此文从所持法得名,互举一边。此品答上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之问。文中明诸佛修习,已到彼岸。菩萨得闻,则是中流。众生闻名,发足此岸。然涅槃之河,非彼此中。而彼此中,一问三答,答过所问。就文为四:一、劝持,二、问,三、答,四、领解。初为二:一、劝持,

尔时,如来复告迦叶:善男子,汝今应当善持是经文字章句所有功德。

二,受持。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名生四趣者,无有是处。何以故?如是经典,乃至无量无边诸佛之所修习,所得功德我今当说。

受持功德,不堕四趣者,旧云:闻经修行,登于性地,是则不堕。二云:为作远缘,起恶则堕。但藉此缘,后能反本。又云:闻经理解,与闻慧相应,理数不堕。兴皇云:闻经名者,下文自云:名无名故,闻不闻故。如此闻名,无生正解,尚超人天,宁堕四趣?当知所得功德,超度有流,是佛境界,二乘不知。今皆不然。闻经得解,自是生解功德,何关叹于闻经功德?此不相应,但持五戒。五戒小善,尚不堕恶,况复修行?夫大涅槃,是深广极胜第一寂静具足之名,信此为受,不忘为持。如此闻名,自不堕恶,不俟深解。

二、白佛去,是问为二:一、问名功德。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

二、问持功德。

菩萨摩诃萨云何奉持?

向闻劝持,及以闻名,既犹未了,是故更问。

三、佛答其二问,即为两章答名,为三:初判名,次明七善,三明七譬。初文可见。

佛告迦叶:是经名为大般涅槃。

次七善者:

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义味深邃,其文亦善,纯备具足,清净梵行,金刚宝藏,满足无缺。汝善谛听,我今当说。

旧释:序、正、流通,为初、中、后善。招提云:万德是初善,万善是中善,万果为后善。果与善殊,此不可用。经约行施是初善,持戒为中善,得报为后善(云云)。

三、七譬者。

善男子,所言大者,名之为常。如八大河悉归大海;此经如是,降伏一切诸烦恼结及诸魔性,然后要于大般涅槃放舍身命,是故名曰大般涅槃。善男子,又如医师有一秘方,悉摄一切所有医术。善男子,如来亦尔,所说种种妙法秘密深奥藏门,悉皆入此大般涅槃,是故名为大般涅槃。善男子,譬如农夫,春月下种,常有希望;既收果实,众望都息。善男子,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修学余经,常希滋味;若得闻是大般涅槃,希望余经所有滋味悉皆永断。是大涅槃能令众生度诸有流。善男子,如诸迹中,象迹为最;此经如是,于诸经三昧最为第一。善男子,譬如耕田,秋耕为胜;此经如是,诸经中胜。善男子,如诸药中,醍醐第一;善治众生热恼乱心,是大涅槃为最第一。善男子,譬如甜酥,八味具足;大般涅槃亦复如是,八味具足。云何为八?一者、常,二者、恒,三者、安,四者、清凉,五者、不老,六者、不死,七者、无垢,八者、快乐。是为八味。具是八味,是故名为大般涅槃。若诸菩萨摩诃萨安住是中,复能处处示现涅槃,是故名为大般涅槃。

他解:六譬释大,后一譬释般涅槃。今观文,初譬释大,后六譬释般涅槃。然通释名,不分别也。问:此中以常释大,应以大释常,便为不异?答:一往名异,其意则同。以非常非无常故常,非小非大故大,故互相释。降伏诸结者,即烦恼魔。魔性者,天魔。放舍身命者,即阴、死两魔。余五譬可见。最后譬中云八味者,以譬四德:开常出恒,不为缘生故常,不为缘灭故恒;开乐出安,外无能坏为安,内无所受为乐;无垢与清凉,同皆是净;不老不死,同皆是我。问:云何是酥之八味?有人用八功德水为?答:此不尔。水、乳体别,本不相关(云云)。软、轻属触,不臭是香,饮时无苦,调适是功德,云何并之而作味释?有人以六味为?答:此亦不然。苦、辛、咸、酢,酥中永无,对义不便,数又不足。今谓乳、酪时淡,其味不足;醍醐时浓,味已纯一。酥居季、孟之间,兼备众味,可得为譬。酥有生、熟,去酪近,即酪、浆二味;乳是其本,即五味也。就甜、淡、腻,即为八味。

二、善男子下,答奉持问。

迦叶,善男子、善女人,若欲于此大般涅槃而涅槃者,当如是学:如来常住,法、僧亦然。

上答名则广,今答持何略?既广达名字,受持功德亦复不少,故不多说。

四、白佛下,领解也。初领名。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甚奇!世尊,如来功德不可思议,法、僧亦尔不可思议,是大涅槃亦不可思议。

后领功德

若有修学,是经典者,得正法眼,能为良医。若未学者,当知是人,盲无慧眼,无明所覆。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

涅槃经疏卷第四

日东天台沙门本纯分会

南本大般涅槃经会疏卷第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